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熊孩子招人煩?熊父母更可怕!

發(fā)布時間:2020-12-31

教育孩子筆記。

校園是孩子的第二個家,孩子的教育工作離不開這兩個大家庭!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都需要互相包容,孩子的成長離不開我們的陪伴,有時候陪伴才是最有意義的教育!那么,家園共育要注意一些什么呢?考慮到您的需要,小編特地編輯了“熊孩子招人煩?熊父母更可怕!”,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我們現(xiàn)在常常說的熊孩子,常形容調皮的孩子,歲數(shù)小不懂事,并且沒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當熊孩子在網紅界火起來之后,他們就泛指那些亂翻東西、搞破壞、不守規(guī)矩的孩子。那么熊孩子讓人無法忍受的表現(xiàn)都有哪些?下面讓我們來盤點一下~

熊孩子如何教育?

1.允許“熊”,但要有度

“熊”是孩子的一種天性,作為大人應該允許孩子有“熊”的行為,但不能沒有限度。孩子在“熊”時,也在觀察大人的底線,如果一味溺愛放縱,只會讓他們變本加厲,養(yǎng)成孩子的不良習慣。

2.轉移孩子注意力

當孩子要表現(xiàn)出熊的一面時,家長應用其他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是孩子講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面,這樣就可以避免孩子破壞物品,也免除了與孩子的正面沖突。

3.找出原因對癥下藥

孩子鬧別扭,總有些內在的特殊原因,此時父母就觀察分析,找對原因。可能孩子受了委屈,心里不痛快,無法釋懷,就借機向父母發(fā)泄,事事和父母對著干。

4.家長要賞罰分明

家長必須賞罰分明、言出必行,平時給孩子訂好規(guī)矩、做好榜樣,言傳身教的講正能量傳遞給孩子,才能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

5.給孩子立個規(guī)矩

要給熊孩子立個規(guī)矩,讓他從小就懂得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這個意識在寶寶頭腦中扎下了根,就會成為他的行為準則,形成自律。寶寶需要一個界限,這個界限給他展示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6.需要循序漸進

絕不可急于求成,切不可因為孩子的出格舉動當眾嚴厲訓斥或體罰,應該將其帶到沒人的地方再進行耐心教育。孩子雖然小但是自尊心很強,這對孩子的自尊心傷害很強,或許會影響到孩子以后的性格。要讓熊孩子真正有所轉變,需要平時長期的訓練。

孩子的天性不能磨滅,可是一旦“熊”起來,反而讓人避而遠之!所以各位家長,為了自己可愛的寶寶人見人愛,一定不要讓孩子往“熊”的方向發(fā)展哦~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一個孩子不貪玩,比不愛讀書更可怕


一個孩子不貪玩,比不愛讀書更可怕

-01-

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其實早就讓孩子輸了

不尊重孩子生長規(guī)律的教育,早就讓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

我們家長最喜歡說,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墒嵌啻髿q數(shù)算是起跑線呢?十歲?已經晚了。小學六、七歲?也晚了。所以有的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要識字,就要學英語,就要上補習班。

某些國家讓幼兒園不準教識字、不準教算數(shù)。為什么不準呢?是因為孩子的心智在這個階段還沒有發(fā)育起來,不要給孩子壓這么大的負擔,而是要讓他玩耍、讓他自立。

在不該的年齡認字、在不該算數(shù)的年齡算數(shù),美其名曰不要輸在起跑線上,最后的結果,也許會輸在起跑線上。

-02-

教育是一條長線,別把“及格”污名化了

念過書的、教過書的、當過家長的,沒有人不懂得這兩個字,但我們現(xiàn)在已經忘記了“及格”的原初意義。其實及格是一個大的達標,最重要的指標就是及格。我們走到了這樣一個誤區(qū),把“及格”污名化了。

其實在有些學習項目上,及格了家長就可以釋然、可以放心,不需要太高,因為教育是一個長線的事情。

我們?yōu)槭裁匆欢ㄒヒ笠粋€一年級的孩子把一個學期學習的生字98%、99%都要記住呢?以后學新帶舊,慢慢總會認識的,學習是個長過程,這個實在是個無所謂的事情,及格了就可以。

基礎教育階段,把各學科的基本道理學到手,及格了就挺好的。

大大地超過了及格,達到了99、100分那又怎么樣?時間久了總會遺忘的,不要苛求也沒有必要苛求,大概東西掌握了,至于最后走哪個方向,在以后不斷學習相關學科的過程中就會加固知識。

-03-

讀書是個童子功,晚了就培養(yǎng)不好了

讀書興趣的培養(yǎng)跟一些生理上的其他的喜好的養(yǎng)成很相似。你的食譜有多寬?你喜歡吃多少樣東西?是不是偏食?大家知道牛奶的養(yǎng)分非常高,也并不太貴,因此西方人牛奶的攝取量非常大,一天喝一公斤甚至更多,不分時段,早晚都可以喝。

可我們中國人不成,我們只有一部分人能夠消化牛奶,很多人喝多了腹瀉。為什么呢?不完全是先天的,很多是后天的原因。我們胃里缺少一種酶,小的時候多喝牛奶,就能夠開發(fā)這種酶。如果小時候不怎么喝牛奶,到年歲很大時再喝,胃里就沒有能夠消化牛奶的酶。

讀書興趣的培養(yǎng)也是一個道理,小時候如果不開發(fā)廣闊的興趣范圍,大了就費勁了。童子功是非常之要緊的。

有一次我去哈爾濱參加農場總局成立20周年慶典,有人接站,我上了一輛小面包車。在車上司機說:我是車隊隊長。多年不開車了,負責調度。今天我正喝酒呢,喝了二十多瓶啤酒了,忽然來了電話說找不著司機了,叫我安排。怎么辦?我出車吧。

我一聽就覺得今天可是倒霉了,一個喝了二十多瓶啤酒的人給我們開車。他接著開始吹牛,說他從16歲開始開車。車上坐著的“侃爺”周孝正老師,馬上跟我們打了眼色說沒事,絕對安全,人家童子功。果然人家車開得極其利索,一點事都沒有。這就是童子功。所以你要現(xiàn)在開發(fā)讀書樂趣,實在是夠晚的了,你現(xiàn)在還不開發(fā)就完了,就廢了,開發(fā)不出來了。

-04-

一個孩子不貪玩兒,比不愛讀書更可怕!

貪玩兒說明孩子對一個游戲有熱情,如果一個孩子對于任何一個游戲都沒有太大的興趣,老師讓干什么干什么,一點不貪玩兒,對其他事情沒有格外的興趣,其實這真的是一個麻煩——因為日后的發(fā)展是要靠人的興趣來指引我們朝這個方向發(fā)展的,完全不貪玩兒的人久了以后就沒有興趣。

我小時候是一個極端貪玩兒的人,雖然那時候空間比現(xiàn)在要大很多很多,但是我還是覺得很受壓抑,我覺得日后有出息的人其實小時候都是比較貪玩兒的。

貪玩兒是對某種東西熱忱高漲,這是一件好事,如果都循規(guī)蹈矩那就完了。

如何避免孩子成為“熊孩子”?


最近微博上有兩個鬧得很兇的關于熊孩子的事兒。一個是在埃及留下到此一游的熊孩子丁錦昊。另一個是亂翻網友電腦被放A片看的倒霉孩子。

仿佛一時間惹人憐愛的小正太小蘿莉全變成了網友眼中的熊孩子,其實大多數(shù)成為熊孩子的寶寶無疑就是家長陪伴的時間太少。小盆友們都是一群好奇寶寶,模仿力又強,沒有家長在身邊陪護指導教育很容易形成錯誤的人生觀和一些陋習。

如何避免自家孩子變成熊孩子呢?

首先,你得陪孩子看電視。很多家長自己很忙就把孩子放在電視機旁邊,孩子模仿電視機里做一些不正確的事就把錯誤歸給電視劇、電視節(jié)目?;静粫J為是自己做的不夠好。但你想想,你陪在你家寶寶身邊一起看,每當看到寶寶可能模仿的危險動作就即可告訴他們這樣做的危害,相信寶寶也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

其次,就是騰出時間陪孩子玩。大多數(shù)家長都老是抱怨自己沒時間沒時間,其實時間都是可以擠出來的。像洗衣服,很多媽媽都覺得洗衣機洗得不干凈喜歡手洗,但是手洗很費時間,你就可以買那些去漬能力強的洗衣液快速把衣服洗干凈,騰出更多時間和寶寶玩。像做飯的時候,實在擠不出時間,你就可以讓寶寶何以一起洗洗菜、捏捏肉丸什么的相信寶寶們也很喜歡和你呆在一起做事,同時也能培養(yǎng)寶寶的家務能力和動手能力,也能防止他無所事事到處亂翻。

最后,盡可能地帶寶寶出去玩,最好是郊外、公園。但是一定要帶好寶寶,像丁錦昊那樣明顯是父母監(jiān)管不利,教育也有問題。去到一個地方,不是一屁股坐地上讓寶寶自己去玩,而是帶著孩子一起打打鬧鬧、放放風箏什么的,讓孩子玩出美好未來。

在沙雕大師的巧手之下,一堆平淡無奇的沙子竟變作一幅幅令人稱奇的3D立體大作。令每一個看到的孩子都“玩”性大發(fā),一起和沙雕大師們玩得不亦樂乎。你說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無論是創(chuàng)造力還是聯(lián)想力會有怎樣地提高呢?

與此同時,和寶寶一起玩時,也要時不時為其樹立良好形象,因為孩子總會在你看不到的時候就悄悄地開始模仿你,所以,時不時地給孩子一些小忠告,小叮囑,小建議孩子就會變得更優(yōu)秀,更討人喜歡。讓孩子健康成長,讓孩子玩出美好的未來,需要父母親用心的呵護。

請擁抱你的“熊孩子”


家有“熊孩子”,父母是時刻都不能省心的。對于處在3-12歲的孩子來說正是好動的年紀,這不免就會給家長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些許的“麻煩”,著實是件令人頭疼的問題。但是對于“熊孩子”,家長們請給予更多的耐心和關懷,讓自己的家庭充滿愛,畢竟家才是我們休息心靈的港灣,不要泯滅孩子的天性,張開手,擁抱你的“熊孩子”吧!下面,我們給大家分享一篇家長的感悟,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fā)。

文章來自作者——浮云聽風原創(chuàng),請勿

【文章分享】

借著國慶假期,我讀完了心理學家武志紅的那本《為何家會傷人》,感覺受益匪淺,其實,在剛剛讀完第一章時,好像是被人點到了任督二脈上的大穴,整個人都隨之一震。

為何家會傷人?這是一個好問題,通常情況下,我們會被這個問題問住,家不是所謂的歸宿和避風港么?可是再細想,有的時候,的確我們也會有想要從家里逃離的念頭。這是為什么呢?

“來互相傷害呀”

最近流行的一句話“來互相傷害呀”,品一品,其實這話挺有意思,看似調侃,實則卻道出了本質:人和人之間更多的時候并不是互相幫助和取暖,而是有意無意的互相傷害。

武志紅曾在天涯論壇發(fā)表過一個帖子“謊言中的NO.1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反響非常強烈。

這個帖子看似和我們的基本認知甚至是和我們的三觀是相悖的,但是讀后卻不得不說,它的確是真實存在的。人們總說父愛如山,母愛似海,因此似乎注定了“愛”這面旗幟在父母這里能夠屹立不倒,可是,要知道,有多少個家庭,有多少父母,打著“愛”的旗號在傷害孩子,卻仍覺得自己是偉大的,無私的。

想必會有人反對,認為這些都是個例,個別變態(tài)的家長,以愛之名,折磨孩子,虐待孩子,而多數(shù)家長都是正常的,并沒有傷害孩子,是真的愛孩子,一切為了孩子。

我多么希望,這是真的……

然而,請回答下面的問題:

當你的孩子淘氣闖禍、任性不聽話時;

當你的孩子不聽講,不寫作業(yè),被老師告狀時;

當你的孩子學最基礎的東西,可學了好幾遍還是不會時;

當你的孩子第一次撒謊被你發(fā)現(xiàn)時;

當你的孩子和同學產生矛盾,甚至大打出手,被對方家長找來時;

當你的孩子迷上了上網,聊天,打游戲,就是不學習時;

當你的孩子……

當這些時候,你,是怎么處理的?

這么說也許你不信,但,遇到以上情況,多數(shù)家長的處理方式,其實,就是在傷害孩子……

“摧毀熊孩子”

最近在知乎上有一個問題討論的很熱鬧,擁有兩萬五千多關注量:“摧毀一個熊孩子有多困難”,類似如何摧毀熊孩子的問題似乎都挺火爆,然而,我也發(fā)現(xiàn)了一個與此唱反調的問題:““摧毀熊孩子”這種病態(tài)問題為什么能一直被推薦?”,而它的關注量卻只有50多,并且回答的內容里仍有一部分是如何治熊孩子,甚至還有抨擊題主的。

于是,一個問題隨即涌上心頭:熊孩子該擁抱還是該摧毀?

為此,我特意搜索了一下“熊孩子”這個詞,在百度百科上,對熊孩子的定義是:常形容調皮的孩子,歲數(shù)小不懂事,并且沒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泛指那些惹人討厭的孩子,也有昵稱的意思,表示對調皮孩子的愛稱。

由此顯而易見,在小時候沒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使得孩子變?yōu)樾芎⒆拥母驹?,那么,當您下次再抱怨家里怎么有個熊孩子時,請反問自己,家里出了個熊孩子該賴誰?是熊孩子還是自己?

熊孩子養(yǎng)成記

大千世界五彩繽紛,對于初來乍到、白紙一般的孩子來說,身邊的一切都是新鮮的、神奇的,隨便一個小事都可能激起孩子無限的好奇,因此,探索,即是每個孩子的天性。然而,對于孩子來說,探索,是一件毫無頭緒的事情,沒有步驟,也沒有方向,因此父母以及家人的陪伴與指引就成了探索道路上的一盞明燈,照亮了孩子前行的方向。

可是,有一些父母或長輩,要么過于溺愛,覺得孩子還小做什么都沒關系,要么就是太偷懶了,沒有在孩子朝著錯誤的方向進行探索時及時的加以制止和修正,于是,孩子便認定此路通暢,于是,從此大膽前行,也由此走上了熊孩子的奇妙旅程。

每個孩子降生時,都如同一個剛剛落入凡間的純潔的天使,安詳寧靜,笑顏盈盈。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是熊孩子,如果說學習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那么,熊孩子長成之路也是如此,當一個孩子慢慢蛻變成熊孩子后,真正該受到責備和斥責的,是孩子嗎?并不是……

曾聽到看到很多這樣的例子,很小的孩子,甚至可能還不懂自己說的是什么的時候,某一天突然學著大人的樣子說了一句臟話,這時,家長的反應是什么?居然是覺得很有意思,就笑了,且在笑過之后,也未加任何的教育和制止。而這樣的反應只能讓孩子明白,這么做是好的,可以讓大人笑的,于是,重復并將其發(fā)揚光大就會成為孩子心中正確的方向。

請擁抱你的熊孩子

有人說,學前的孩子熊,那是調皮,那是淘氣,覺得可愛,可以適度放縱,上學后的孩子熊,那是惡劣,那是問題,覺得惹人厭,必須嚴厲管教。面對這樣的家長,我只想問兩個問題:

1.是誰告訴您孩子探索的天性到了上學的年紀就自動停止了?孩子就已經對世界和人生形成了正確的認知和判斷?

別忘了,18歲才成人啊,成人前就算到了初中高中,他們也仍就是個孩子。還是孩子,探索就是他們的天性,探索就代表著會朝著各個從未涉及過的方向進行嘗試,而此時,仍然需要家長的陪伴與指引。

為什么家長容易覺得熊孩子越大越招人厭呢?那是因為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能力逐漸增強,可探索的方向也越來越廣泛,也許從很小的時候只能探索:香蕉和蘋果哪個更甜?慢慢開始變?yōu)椋何蚁胍莻€玩具,使勁哭的話媽媽會不會答應?再到后來:忘了帶作業(yè)編一次瞎話會怎么樣?再隨著成長,也許能探索的便是抽煙和喝酒哪個更刺激了。其實,對于孩子,甚至是對于成年人,探索的本質沒變,只是探索的內容在不斷變化,因此闖禍、給父母添麻煩的機會也越來越多。

2.小時候熊孩子犯熊脾氣您覺得可愛不管,大了以后熊孩子犯熊脾氣,您還管得了嗎?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熊孩子的養(yǎng)成之路也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這就是為什么有很多家長在孩子上學后萬分痛苦,怎么管教孩子都幾乎不起作用,那是因為家長早已錯過了與孩子一起養(yǎng)成教育和被教育,引導和被引導,以及雙向溝通的黃金時期,已經無法有效的管教孩子。然而,家長前期的放縱欠下的債,遲早,還是要還的。

因此,家有熊孩子,若怪只能怪這一路走來家長的懈怠和放縱,可是太多太多的家長卻又將所有的責任反推到孩子身上,無法為自己辯駁的孩子們,似乎就成了此事起始和終止處的雙重受害者。

如此說來,各位家長,你們是不是欠自己的孩子一個深深的擁抱呢?回到家里,抱一抱你們的熊孩子,告訴他們:不怪你,是我錯了。

擁抱你的熊孩子吧,和他一起慢慢去揭開這世界的面紗,去領略著世界的精彩吧,他會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精彩,就像《牽著蝸牛去散步》: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

叫我牽一只蝸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

蝸牛已經盡力爬,為何每次總是那么一點點?

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

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

彷佛說:“人家已經盡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喘著氣,往前爬…

真奇怪,為什么上帝叫我牽一只蝸牛去散步?

“上帝??!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靜。

“唉!也許上帝抓蝸牛去了!”

好吧!松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還管什么?

讓蝸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悶氣。

咦?我聞到花香,原來這邊還有個花園,

我感到微風,原來夜里的微風這么溫柔。

慢著!我聽到鳥叫,我聽到蟲鳴。

我看到滿天的星斗多亮麗!

咦?我以前怎么沒有這般細膩的體會?

我忽然想起來了,莫非我錯了?

是上帝叫一只蝸牛牽我去散步。

面對“熊”孩子,我們不妨學學丹麥警察


娃娃玩“子彈飛”,藥店頻頻受傷,工作人員是苦不堪言。如今小肇事者被抓并被扭送到了學校,校長表示會通知家長。接下來這些“熊孩子”會得到什么懲罰?很有可能是老師的嚴厲批評,乃至被要求寫檢討,家長的大聲呵斥,乃至送上“竹片子炒肉”。這難道就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嗎?

有這樣一個讓人備感溫馨的小故事,一位丹麥警察在巡邏時看到一輛自行車飛馳而來,警察測速后,發(fā)現(xiàn)車速居然接近汽車的速度。警察駕車追上了這輛自行車并攔了下來,騎車人是一名中學生,說自己要遲到了,不得不騎飛車。警察要求孩子留下了學校和姓名,并叮囑他先去上學,路上慢點騎。不久后,那個孩子的學校收到一封自行車俱樂部的來信。信中說,歡迎那個叫斯卡斯代爾的孩子參加他們的俱樂部,信中還夾寄著一張警察測定的車速。幾年后,丹麥出了位奧運會自行車賽冠軍,他正是斯卡斯代爾。

一次溫情懲罰造就了一個冠軍,改變了一個孩子的命運,這耐人尋味。咱們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在處罰“熊孩子”時,能否學學那位丹麥警察的做法呢?平心而論,孩子投擲玻璃片、鐵皮等不僅會損害人家的財物,也不安全,大人確實應該教育。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孩子這么做是出于對網絡游戲的迷戀,主觀上并無太大惡意,而愛玩也是孩子的天性,大人如果只是嚴厲斥責,或許反倒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收不到好的效果。

因此在這一問題上,老師和家長在進行必要的教育,告訴孩子這么做的危害性,讓他們明白其中的道理后也可以考慮進行必要的疏導。孩子們不是愛玩“讓子彈飛一會”嘛,那不妨搞一個校園版游戲。如在校園內舉辦擂臺賽,組織愛玩這一游戲的孩子們比試一番,看誰用沙包打氣球或靶子更準,優(yōu)勝者有獎勵,并邀請家長現(xiàn)場加油。孩子玩得痛快,還會再在校外用玻璃片、鐵皮亂砸東西嗎?

這樣疏堵結合,尊重孩子的天性,相信孩子不僅能改掉壞毛病,還能從中收獲快樂,更加幸福地成長,沒準還能從中挖掘幾個射擊、射箭項目的好苗子。

家長如何“智斗”熊孩子的手機癮


期末考試一結束,北京12歲的男孩唐軒擁有了自己的第三部手機。

唐軒的前兩部手機有著類似的命運:都是因為自己總是用手機玩游戲被爸爸一氣之下摔壞了,一次摔在地板上,一次直接甩出了窗外。這次再度擁有手機,是因為唐軒期末考試成績不錯,再加上他已經向爸爸承諾:寒假里每天玩游戲時間絕不超過半個小時。

孩子“觸網”已經從“一個值得關注的社會現(xiàn)象”變?yōu)椤捌毡榇嬖诘纳鐣F(xiàn)實”。

根據(jù)第40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6月,我國青少年網民(19歲以下)近1.7億,約占全國網民的22.5%。

而不久前由中國青少年宮協(xié)會兒童媒介素養(yǎng)教育研究中心發(fā)布的《2016-2017中國兒童網絡素養(yǎng)狀況系列研究報告》則做了更為細化的研究,研究結果顯示:我國兒童觸網低齡化趨勢明顯。平均有超過29.1%的學齡前兒童(3~6歲)每天使用網絡的時間在30分鐘以上,此后,隨著年齡的增長,網絡使用時間逐漸增加,到了14歲,已有60.8%的兒童網絡使用時間超過30分鐘。

00后、10后們被稱為“數(shù)字原住民”已經成為事實,“熊孩子”投身網絡就像魚兒遇到水那般游刃有余,而只能稱得上“網絡移民”的父母遇到網絡時則顯得有些水土不服,當“數(shù)字原住民”和“網絡移民”在家中遭遇,他們之間的不協(xié)調便演變成了“手機爭奪戰(zhàn)”“網絡保衛(wèi)戰(zhàn)”,甚至還出現(xiàn)過“小學生玩網游和家長一言不合跳樓”的慘劇。

隨著寒假的到來,這樣的戰(zhàn)爭勢必更加白熱化。

面對越來越智能的手機和無孔不入的網絡,孩子能否不被網游綁架?“網絡移民”和“數(shù)字原住民”之間的“數(shù)字代溝”能否填平?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采訪了多名孩子、家長及專家,試圖找到答案。

“爸爸用過的每一部手機都有《王者榮耀》”

“我們班44個人,大概有40個人都玩游戲?!眮碜詮V東的初一男孩光亮說,他是班上極少數(shù)不玩游戲的,“經常感覺被孤立”。

確實,由中國青少年宮協(xié)會兒童媒介素養(yǎng)教育研究中心完成的《2016~2017中國兒童網絡素養(yǎng)狀況系列研究報告》顯示,00后兒童是網游一代。娛樂是兒童使用網絡的主要目的,3~9歲兒童周末使用電腦、手機、平板電腦等娛樂行為(玩游戲、看視頻、聽音樂、看漫畫等)超過30分鐘的比率達48.5%,10~14歲則已達57.1%。3~14歲兒童中平均有33.3%的兒童還會自主研究網絡游戲攻略,在13歲就已超過半數(shù),達到51.3%。

“現(xiàn)在的孩子是先學會打游戲,后會系鞋帶的。”中國青少年宮協(xié)會兒童媒介素養(yǎng)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張海波說,現(xiàn)在的孩子完全可以稱為“游一代”。

手機游戲不可避免地成為孩子和家長間沖突的導火索。調查顯示有53.1%的高年齡段兒童曾因為上網問題與父母爭論過,到了14歲爭論最多,達到65%。

不過,就在人們痛罵手機游戲如何誘騙孩子的時候,一個孩子卻這樣說:“我爸爸在我們家的每個手機上都下載了《王者榮耀》,他下班回家經常打游戲很長時間,我有時候看著他玩,他玩得入迷了根本沒發(fā)現(xiàn)?!?/p>

無論給00后、10后貼上怎樣的標簽,都改變不了他們是個孩子這個事實,他們的很多行為來自上行下效。

“我最恨的就是兒子迷戀手機游戲的狀態(tài)就像著了魔。”唐軒的爸爸唐先生說,期末考試前唐軒腿受了傷在家休息,唐先生幫他制定了詳細的在家復習計劃,但是,“只要我沒看著他,他就會把手機拿出來玩游戲,怎么說都不管用。”后來唐先生一氣之下把唐軒的手機扔出了窗外。

唐先生可以這樣簡單粗暴地對待唐軒,卻無法用同樣的方法對付唐軒的媽媽。

唐軒的媽媽工作很辛苦,經常加班,所以,回到家后總是喜歡用玩游戲來放松?!坝袝r候吃飯她都拿著iPad在玩?!碧葡壬f,唐軒玩游戲入迷就是從跟著媽媽一起“保衛(wèi)蘿卜”開始的。

很多專家都明確指出,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身教”勝過“言傳”,其實,唐軒的媽媽也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影響孩子,但是,當疲憊襲來時放縱自己的渴望總會戰(zhàn)勝做孩子榜樣的要求。

顯然,面對網絡成人和孩子經受著同樣的考驗?!白鳛榧议L來說,首先要提升自己的媒介素養(yǎng),有些家長的態(tài)度是自己可以玩手機但不讓孩子玩,這絕不是一個好辦法?!敝袊嗌倌暄芯恐行纳倌陜和芯克L孫宏艷說,這樣做只能動搖孩子對家長的信任,同時也可能逼得孩子的上網行為更加隱蔽。

“只要拿手機就以為我是玩游戲”

“其實,只要不玩游戲孩子其他方面都挺好的。”唐先生說。

很多家長都跟唐先生一樣,以為跟兒子的戰(zhàn)斗就是跟游戲的戰(zhàn)斗,只要隔離了游戲就是戰(zhàn)勝了手機、戰(zhàn)勝了網絡。

但是對于00后、10后這些“數(shù)字原住民”來說,網絡和手機絕不等同于游戲。

“我在《我的世界》里重建了一個故宮,”來自成都的初二年級男孩邱晨說,他跟一群“同伴”共同完成了這個宏大的工程,邱晨的工作是負責外圍城墻的建造,在這個過程中了解了什么是斗拱、什么是榫卯。

“我在手機上查各種資料、用手機聽歌、用手機記錄自己的感受,即使是玩游戲我們經常和世界各地的人聯(lián)網打,不知不覺就練了英語?!北本┑某跻慌醅幷f。

“他們一出生就面對著一個無所不在網絡世界,數(shù)字化生存是他們從小就開始的生存方式。”張海波說,他們在網絡上娛樂、在網絡上交往、在網絡上學習,還在網絡上表達自己。

對孩子們來說,“虛擬的世界其實也是一個完整的世界”。

但是,家長們對此有著深深的誤解。

“我一拿手機他們就認為我在玩游戲,這讓我非常憤懣,有時候就要吵上幾句?!鼻癯空f,為了不讓他玩游戲,父母把他的課外時間幾乎都占上了,周一到周五中有4天的晚上都要上課外班,“即使這樣他們仍然不滿意,好不容易上完了所有的課、寫完了所有的作業(yè),我剛拿出手機放松一下,我爸就說‘你怎么一有時間就玩游戲呀,去做幾篇閱讀理解去’?!?/p>

家長的這種誤解不僅造成了和孩子之間的矛盾,同時也讓孩子們遠離父母。

“我媽給我規(guī)定了上網時間,每天做完作業(yè)可以上網5~10分鐘,其實這點時間什么也干不了,連看新聞都看不完。我干脆不當著她的面上網。”王瑤說,每次10分鐘到了媽媽讓停止她就停止,但是等家里人都睡下之后,她還會偷偷爬起來上網。

有些孩子走得更遠。

不玩游戲的初一男孩光亮說,班里面玩游戲的同學下課總是聚在一起,玩得好的同學就被其他同學稱為“大師”,“大師”們經常被同學請教,于是他們就把自己玩游戲的成功經驗寫下來,做成攻略,然后抄在一張張紙上,賣給同學。

當孩子有意遠離家長時,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就微乎其微了。光亮說班上有同學為了買游戲裝備經常向同學借錢。

互聯(lián)網雙刃劍的劍柄要掌握在家長手中

就在這種“貓捉老鼠式”的互動中,孩子們把家長甩在了后面。

“我們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兒童數(shù)字化成長有三個顯著的關鍵年齡,5歲、10歲和14歲?!睆埡2ㄕf,他們從一個互聯(lián)網的“小玩家”變成了“小用戶”,最終成長為一個能很好利用網絡的“小創(chuàng)客”。

而在14歲這個年齡段上,孩子們在互聯(lián)網世界超越了父母,成為比父母懂得多的人。

一位多年關注兒童媒介素養(yǎng)的專家舉了一個例子:成年人因為以往學習習慣的固化使他們在網絡的使用上遭遇了瓶頸,比如同樣是學習制作PPT,成年人的學習方式可能是找一本教材,而小孩子很可能在第一次做PPT的時候把頁面上的每一個“菜單”都拉下來試著使用一下,“這樣做完了第一次PPT之后,他們就幾乎完全掌握了要領,而成人則很可能要經過很多次才能學會?!?/p>

成年人也感到了這種差距,“我們的調查顯示,63%的14歲兒童的爸媽承認孩子懂得比自己更多。”張海波說。

互聯(lián)網的“后喻時代”就在眼前。成年人的內心感到了恐慌。

“對于網絡我確實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蓖醅幍膵寢尩遗空f,但是,要跟上孩子們也真的不容易,“有時候孩子說出的話我都不懂,更別說搞懂網上那些內容”。

不少家長選擇逃避,孩子和家長之間的數(shù)字鴻溝日益明顯。

其實,每一代親子間都存在代溝,填平這個鴻溝的關鍵人物是父母。

“與其把網絡這把雙刃劍交給孩子,不如把劍柄抓在家長自己手里?!币晃灰恢睆氖虑嗌倌杲逃膶<艺f,因為家長越是遠離網絡,我們的孩子就越有可能被網絡上那些負面的東西綁架。

“家長要和孩子一起學習。”張海波說,把“反喻時代”變?yōu)椤肮灿鲿r代”,家長要跟上科技發(fā)展的最新腳步,及時理解潮流文化。

當然,這也不是一個家庭能解決的?!耙环矫鎳覒搩艋W絡空間,有良心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yè)也要為兒童的成長提供技術上的幫助。”孫宏艷說,另外,學校也要進行相關的媒介素養(yǎng)教育,要把學校的信息技術課改為媒介素養(yǎng)課,現(xiàn)在的孩子在操作層面的技術比成人要走得更靠前,但是面對信息時的自我保護和鑒別能力還亟待加強,學校應該承擔起這個教育任務。

“熊孩子”不是搞破壞,是在探索!


正如我在《四種親子依戀關系,養(yǎng)出四種孩子》一文指出的:安全依戀關系建立得好,孩子就不至于總粘著媽媽不放,更敢于向外界探索。唯有敢于探索,在探索中學習,孩子才能更好地長大。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媽媽對孩子的愛,注定是指向分離的。智慧的父母,不會總想著把孩子緊緊抓在手心,而是思慮,孩子將來如何才能走得更遠。

熊孩子們讓人頭大?

自從手和腳獲得力量,孩子們就再也閑不住了。許多孩子因為實在太能“忙活”了,被扣上了“熊孩子”的帽子。他們到處“搞破壞”,實在是讓大人發(fā)愁。

所以,不少媽媽都問過我一個問題:羅老師,怎么樣才能讓我的孩子更乖點,更聽話?

孩子“翻箱倒柜”,不是搞破壞,那叫“探索”!和一個正在做研究的科學家本質上相同

忙碌的孩子們,絕不是表面上看起來的一樣,在無意義地玩耍。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就孩子的探索這樣說過:“主動地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的這樣一種教育,顯然要比要求成人按照既定的意志行事,按照現(xiàn)成的真理去認知的那種教育高明得多?!睕]錯,孩子們是在學習,在通過動作認識這個世界。

孩子要觸碰才知道水的感覺是怎樣的,涼水與熱水有什么不同,將水從一個容器倒進另外一個容器是如何神奇,水被灑在地上和被灑在桌子上有怎樣的區(qū)別。所有這些大人看起來亂七八糟的小事情和小破壞,對孩子而言,可能都是一場新奇的冒險體驗,是孩子認知上的一次進階。

手部探索和嘴部探索,是孩子最初認知世界的兩種主要方式;同樣,也是被父母們誤解最多的兩種行為

孩子的手部探索,從出生后三個月開始

在第4-6個月,孩子的小手會有張開合上的動作,此時就應該給孩子提供可以大把抓握的東西,比如兵乓球、積木等玩具。7-9個月后,孩子就會有松手的意識,大人看起來就是孩子在扔東西,事實則是:當孩子把自己的手掌松開,東西掉落,他會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的手這么有力量;而且,凡是扔出去的東西,都會準確無誤地落到地上。這不就是當年牛頓干的事情嗎?!

進入第九個月齡后,孩子會爬了

父母們會發(fā)現(xiàn),孩子不管爬到哪里,都會把東西拿起來再扔掉。比如吃飯的時候把碗扔了,喝奶的時候把奶瓶扔了。除此之外,還喜歡拍桌子、枕頭、以及拍打大人的臉,再或者干脆就是撕紙。對父母而言,這是開始頭大的時間,對孩子而言,這意味探索這個世界的黃金時間到來。

9個月末,孩子的小手學會“二指捏”

即大拇指和食指能觸碰到一起,“捏”的動作開始發(fā)展。此時,父母能發(fā)現(xiàn),孩子經常會從地上撿小東西,比如一根頭發(fā),一?;ㄉ椎龋斎灰矔蟾改傅摹叭馊狻绷?,于是就有了父母們所抱怨的“孩子會掐人了”。此時父母一方面可以提供給孩子相應的小玩具,但也要確保安全,以防孩子將小物件送到嘴巴里。

到10個月-12個月,孩子手部動作已經比較靈活,除了拍、摳、捏等動作,孩子能夠握住物體,而且能夠準確定位。

12-18個月,孩子學會了“搶”

此時孩子的意志力已經開始發(fā)展,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動作感受自己的力量。吃飯的時候,孩子不會那么乖了。此時,他們也學會“舀”這個動作,盡管每次一勺子下去,總也舀不到什么實質性東西。父母應該去間接滿足孩子。所謂間接滿足,即不必完全放手真的讓孩子自己吃飯,只是專門給他們一個空碗,放一點米飯,一把勺子,讓孩子感受舀起米飯,用力送到自己口中的那種成功體驗。這種成功體驗,將為孩子下一步的獨立吃飯打下好的基礎。

除了手部探索,在2歲之前,孩子經常會把各種能觸及的東西放到嘴巴里來“吃一吃”,其實這也是孩子探索世界的一種獨特方式

關于該點的具體闡述,父母們可以查閱歷史文章:《這些行為都和安全感有關》講述孩子口唇期的部分。

孩子想干什么的時候,媽媽的第一個反應就是no。媽媽總是對孩子的需求說NO,那么孩子能學會什么呢?他們也只學會了對媽媽說no。同時,他們探索和學習的機會卻被剝奪了。

不讓孩子“探索”,就是阻攔孩子成長>>>

如果孩子的探索受到阻斷,那么它可能會有如下影響:

首先,會影響孩子的體能發(fā)展?!疤剿鳌币坏┍淮笕硕ㄐ詾橄雇?、胡鬧和搞破壞,那就意味孩子正常的游戲和學習受到阻礙,體能發(fā)展則將最直接受到影響。

其次,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fā)育。因為孩子手部精細動作是孩子后期學習興趣、探索欲望等良好發(fā)育的基礎。

最后,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孩子探索的過程中,那些動作的操作對孩子的耐心、堅持、自信心等均有促進作用,因為每一次成功的動作操作,對孩子而言都是一次美妙的成功體驗。而耐心、堅持、自信與自尊的品格,也將是孩子以后社會化交往的基礎。

如果當孩子一有探索的嘗試,父母就上前干涉,在探索中一遇到困難,父母就替孩子克服,久而久之,孩子就變得越來越依賴父母,面對挫折時,會條件反射要找爸爸媽媽。父母保護過度,使得孩子缺乏探索,也就無法獲得成就感,自信心也無從建立。

當這些缺乏探索、缺乏自信的孩子進入幼兒園,問題會立刻凸顯。幼兒園是個全新的世界,離開父母保護后,孩子無所適從,無法適應。由于之前缺乏必要的探索經驗,沒有獨立實踐的能力,孩子可能會處處碰壁,大量的不良體驗又會帶給他們種種痛苦。這個適應過程將會是艱難的。重要的是,這種艱難的適應過程也會給孩子的未來人生路帶去不良影響:孩子會把新環(huán)境與痛苦畫上等號,而不會認為新環(huán)境是一個可以獲得更多經驗和自信的有趣地方。

探索中會遇到各類危險>>>

父母如何在放手和規(guī)則之間,把握好度?

也有媽媽問我,是不是寶寶所有的愿望我們都要去滿足呢?肯定是要有區(qū)分的。這就涉及到“放手讓孩子探索”,與“孩子規(guī)則建立”之間的關系。

關于如何給孩子建立規(guī)則,接下來的《靜觀育兒》我還會細說。今天我想說的是,設立規(guī)則,必須要建立在允許探索的基礎上。完全不讓孩子探索,給孩子各種限制,那不叫建立規(guī)則,那叫專制。若不讓孩子去嘗試,孩子永遠無法建立規(guī)則,因為這樣就剝奪了孩子探索、學習并將規(guī)則真正內化的機會。所以可以說,學習即規(guī)則。

舉個我家開心玩水的故事。玩水是孩子們的天性。因為他們在母體當中,就是在羊水的溫暖中得以滋養(yǎng)的。陪伴開心時,我會固定時間,讓開心玩水。怎么玩都行。甚至衣服都濕了,滿地都是水。她喝過自己的洗澡水,自己尿了尿的洗澡水,有什么關系呢。等玩了幾次后,我發(fā)現(xiàn),她會自己停下來,讓我給她擦手等,因為在探索中,她自己就會發(fā)現(xiàn),水會打濕衣服,打濕了不舒服,‘我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建立一種規(guī)則,才能避免被打濕’。

正是抓住了這種自己探索得出的因果關系,記住了自己的行為會得出怎樣的后果,他們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將這種經驗遷移到其他情景中,從而實現(xiàn)自我控制,構建出自己的規(guī)則意識來。

父母一方面要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給孩子提供足夠的探索機會,同時也要讓孩子看到遵守規(guī)則的好處。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動物。孩子也是。所以,尋找一些簡單的親子小游戲,在游戲中制定一些規(guī)則,然后陪孩子玩到開懷大笑,那樣孩子就會在一種非常愉悅的氛圍中懂得,“規(guī)則”沒有那么面目可憎,它是和快樂劃等號的。

學會兩招:巧溝通,和保護性撞墻>>>

第一,運用轉換技巧,巧妙溝通

在孩子1歲半以前,滿足孩子的探索需求,基本不需要擔心把孩子慣壞。之后,父母則可巧妙地將規(guī)則引進來了。

仍然拿玩水為例。當孩子玩得不亦樂乎而父母認為該停止的時候,直接打斷或者阻止,絕不是好辦法。我一般會說:寶貝,今天我們玩10分鐘的水,然后我們要下樓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那樣也會非常有趣的?!@里,父母其實是在用其他事物,將孩子的注意力悄悄地在進行著轉換。

于是她在玩得過程中就可能會想到,后面我還要去玩別的。實際上孩子懂得權衡的,如果一天的時間她都花在玩水上,她會覺得后面很多的活動都參加不了,那可不行呀。慢慢地,孩子就會有這樣的意識:如果我遵守了這個規(guī)則,那么我享受到的快樂和自由就會更多。于是,孩子也就開始學習遵守規(guī)則了。

但有一點父母們需要注意:

小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甚至直到六七歲,孩子都沒有明確的時間觀念。比如你跟孩子說,還有兩分鐘你就要上床睡覺了,其實這種話對他來說沒有用。你要每隔一段時間,去跟他說:我們還有兩分鐘的時間就不玩了,我們還有一分鐘的時間就不玩了,最后你跟他說:好了,我們該講睡前故事了。如此孩子便不會覺得被阻止、被限制。

第二,保護性撞墻

所謂保護性撞墻,即是給孩子探索的機會,讓孩子自己做選擇和決定,同時允許孩子承擔自己選擇的結果,但在孩子磕磕碰碰的整個探索過程中,父母要扮演好觀察者、引導者和保護者的角色,向孩子指出探索對象可能存在的“危險”。

執(zhí)行保護性撞墻的時候,父母切記不要以高明自居。比如,少說不。在阻攔孩子做危險動作的時候,說再多的“不”都沒有意義。因為對孩子而言,“不”和“好”是一個意思。孩子先看到的是你的表情,而非你的聲音。

舉個例子:孩子看見仙人掌,非常想上去用手觸碰,此時大人如果告訴孩子:不行,仙人掌不能摸!或者簡單地阻攔孩子,一旦大人不在,孩子一定會再去摸。父母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判斷,知道仙人掌不會對孩子造成太大的傷害,只需要用嚴肅的表情告訴孩子:疼,扎手!這樣的表情和語句,就能起到對孩子的警示作用。若孩子仍然好奇,便讓孩子去摸一下。結果當然是孩子給扎哭了。此時孩子已經體驗到了應得的“懲罰”,大人切不可幸災樂禍,而是要及時給以安慰。如此,孩子既完成了探索過程,也得到了父母所給予的安全感。下一次需要探索的時候,孩子仍然能夠能量飽滿,充滿勇氣和力量。更重要的是,經歷了探索所受的疼痛后,孩子會懂得權衡和判斷:這個東西的確扎手,下一次要小心了!

這就是父母保護性撞墻的全部意義所在。

3歲以前,保護性撞墻會更多被使用。因為孩子單一的思維模式決定了他們必須要親身嘗試才能獲得對外界的認知,講道理沒用,他們更不會因為所以的推理。到3歲以后,孩子思維開始能夠逆轉、從一維到多維,就能體會到多種解決方法、多樣選擇的存在。此時,父母則可以在孩子遇到問題、或者面對一項探索的挑戰(zhàn)時,啟發(fā)性地問孩子怎么辦,或者和孩子一起討論,多聽聽不同的觀點。最后,再執(zhí)行保護性撞墻,將最后的選擇權留給孩子,讓孩子承擔自己選擇的結果,父母則守護在孩子身邊。

開學了,家長如何陪熊孩子寫作業(yè)?


開學了,家長如何陪熊孩子寫作業(yè)?

我念你千千遍,可你就是不去寫作業(yè)!天啊,這是我親生的!親生的!心中默念無數(shù)遍這句話,可是內心的小宇宙已經爆發(fā)了無數(shù)遍!沒錯,這就是每天做家長的真實寫照!不寫作業(yè)母慈子孝,一寫作業(yè)母子咆哮!其實,作為家長適當變換方法其實更有效!已經開學了,家長們要更科學地陪熊孩子們寫作業(yè)!

一、家長做好榜樣

經常有家長抱怨孩子怎么做作業(yè)時總是注意力不集中,一寫作業(yè)就心不在焉。其實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尤其是作為家長,我們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經常去模仿家長的一舉一動。在孩子寫作業(yè)的時候我們應該關掉手機、電視、電腦等電子產品,并營造一個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和氛圍,同時在孩子學習時家長也拿起報紙、書籍等安靜地看,在潛移默化中我們給孩子樹立了愛看書、愛學習的榜樣。久而久之,孩子也會安安靜靜地寫作業(yè)。

二、不要有太多的關心

有的家長在孩子做作業(yè)時有太多的關心。孩子渴了吧?我給他送杯水喝!孩子需要補充營養(yǎng)了,我給他送杯牛奶喝!不行!孩子需要水果了!其實我們這樣一次次的給孩子送吃的喝的反倒影響了孩子,也打斷了孩子寫作業(yè)時的思路,更容易造成孩子邊寫作業(yè)邊吃邊喝的不良習慣,對孩子寫作業(yè)來說沒有益處!我們應該摒棄太多無謂的關心!

三、不在一旁指手畫腳

有些家長在陪孩子寫作業(yè)時總喜歡去控制孩子,孩子做一道題就在一旁檢查一道,孩子要是總做錯還在一旁大吼大叫!其實這樣早已經失去了寫作業(yè)的真正意義。我們作為家長應該讓孩子明白作業(yè)是自己的事情,家長不能去包辦一切。

在孩子寫作業(yè)時家長不要去指導,就是安安靜靜地陪伴,在孩子寫完后也不要立刻給孩子檢查對錯,而是應該按照作業(yè)量給孩子規(guī)定時間去自己檢查,等孩子檢查好改正好后我們再去檢查,我們檢查時不要直接指出是哪道題有錯誤,更不要有侮辱性語言出現(xiàn),而是指出大題號微笑著鼓勵孩子自己再去檢查改正。這樣孩子們才是真正知道自己哪里存在問題,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孩子自己檢查作業(yè)的好習慣!

家長們,陪伴孩子寫作業(yè)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在這漫長的歲月里希望你們事半功倍!新學期,我們一起加油吧!

文/淡雅如菊

別讓孩子煩就行


生活中我們能看到很多辛苦的年輕媽媽,一到周末她們象趕場似的把孩子從一個學習班帶到另一個學習班,她們自得其苦還得不時反省自己,是不是累著孩子了,這樣有用嗎?真是可憐年輕媽媽心??!在這里我想對所有的媽媽說,只要孩子高興報什么都可以,別讓孩子煩就行,否則學習效果可想而知。

小時侯學過一篇古文,其中有句話說得很好:“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在我看來給孩子報班學技能也通此理。在孩子很小的時候(2,3歲)別覺得她小,只要她能去上就應該報,比如聲樂,畫畫,跳舞。聲樂不就是唱歌嗎?與其在家里學電視的情歌,不如去跟老師學可愛的少兒歌曲,哪怕灌點耳音,感受節(jié)奏呢。畫畫不就是用筆把看到的反映到紙上嗎?能涂成啥樣就啥樣,能讓孩子學習觀察。跳舞不就是活動胳膊和腿嗎?與其瞎活動,不如合著節(jié)奏,擺出些象樣的姿態(tài)來。

有了這樣的心態(tài)媽媽們給孩子報再多的班也不會發(fā)愁,一個人瞎玩,不如花錢讓孩子和老師同學一起玩出個樣子來。孩子受到這樣的鼓舞,開心地上每個學習班,回家展示自己的新本領,家長就需要夸獎就好了!快樂,自信的寶貝就是這樣培養(yǎng)的。一路享受成功的喜悅,這樣的孩子自然要強,各方面都不會落于人后。媽媽們當然也不用為難自己,去想該不該報???因為孩子會自動提出要去學這個學那個,只怕您掙得錢不夠她成長呢!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熊孩子招人煩?熊父母更可怕!》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教育孩子筆記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 一個孩子不貪玩,比不愛讀書更可怕 一個孩子不貪玩,比不愛讀書更可怕 -01- 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其實早就讓孩子輸了 不尊重孩子生長規(guī)律的教育,早就讓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 我們家長最喜歡說,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墒嵌啻髿q數(shù)算是起跑線呢...
    2020-09-29 閱讀全文
  • 大班教學隨筆:虛偽比無知更可怕 小靜是我們班的識字大王,別看她年紀不大,唱歌跳舞樣樣精通,認字更不在話下,大班幼兒用書上的故事不用大人講自己就能講下來,每次我們給孩子們上課都要精心準備,把故事多看幾遍,記熟記牢,要不然就被小靜指出錯...
    2021-04-08 閱讀全文
  • 如何避免孩子成為“熊孩子”? 最近微博上有兩個鬧得很兇的關于熊孩子的事兒。一個是在埃及留下到此一游的熊孩子丁錦昊。另一個是亂翻網友電腦被放A片看的倒霉孩子。 仿佛一時間惹人憐愛的小正太小蘿莉全變成了網友眼中的熊孩子,其實大多數(shù)成為...
    2021-09-01 閱讀全文
  • 高高熊和矮矮熊的幼兒故事 1、高高熊和矮矮熊的故事 森林里,有兩只小熊,它們比鄰而居。 一只叫做高高熊,一只叫做矮矮熊。 高高熊總是很吵,它會大聲的唱歌,雖然歌聲還不賴,它會把電視的聲音開得很大,雖然矮矮熊也很好奇電視里放的是...
    2020-12-23 閱讀全文
  • 胖胖熊的秘密 胖胖熊的禮物 下面是《胖胖熊的秘密胖胖熊的禮物》的內容一文,給你帶來豐富精彩的內容,歡迎閱讀!教學目的: 1、知道三八婦女節(jié)是媽媽的節(jié)日。 2、尊重、關心媽媽,懂得向媽媽表達自己的愛。 教學準備: 1、故事《胖胖熊...
    2021-08-29 閱讀全文

一個孩子不貪玩,比不愛讀書更可怕 -01- 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其實早就讓孩子輸了 不尊重孩子生長規(guī)律的教育,早就讓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 我們家長最喜歡說,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墒嵌啻髿q數(shù)算是起跑線呢...

2020-09-29 閱讀全文

小靜是我們班的識字大王,別看她年紀不大,唱歌跳舞樣樣精通,認字更不在話下,大班幼兒用書上的故事不用大人講自己就能講下來,每次我們給孩子們上課都要精心準備,把故事多看幾遍,記熟記牢,要不然就被小靜指出錯...

2021-04-08 閱讀全文

最近微博上有兩個鬧得很兇的關于熊孩子的事兒。一個是在埃及留下到此一游的熊孩子丁錦昊。另一個是亂翻網友電腦被放A片看的倒霉孩子。 仿佛一時間惹人憐愛的小正太小蘿莉全變成了網友眼中的熊孩子,其實大多數(shù)成為...

2021-09-01 閱讀全文

1、高高熊和矮矮熊的故事 森林里,有兩只小熊,它們比鄰而居。 一只叫做高高熊,一只叫做矮矮熊。 高高熊總是很吵,它會大聲的唱歌,雖然歌聲還不賴,它會把電視的聲音開得很大,雖然矮矮熊也很好奇電視里放的是...

2020-12-23 閱讀全文

下面是《胖胖熊的秘密胖胖熊的禮物》的內容一文,給你帶來豐富精彩的內容,歡迎閱讀!教學目的: 1、知道三八婦女節(jié)是媽媽的節(jié)日。 2、尊重、關心媽媽,懂得向媽媽表達自己的愛。 教學準備: 1、故事《胖胖熊...

2021-08-29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