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好習慣故事。
我們的教育是與孩子做朋友,鼓勵學習鼓勵思考!不管是幼師還是家長,都應該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和孩子做朋友,放低姿態(tài),互相尊重,彼此包容!那么,家園教育工作中存在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良好習慣需從幼兒時開始培養(yǎng)”,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良好的生沽習慣,比如飲食習慣、衛(wèi)生習慣、睡眠習慣等,應從幼兒時期就開始著手培養(yǎng),父母在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習慣時,必須要保持足夠的耐心和信心。1、逐漸養(yǎng)成小兒夜間不吃奶的習慣,讓孩子有更多的睡眠時間,這樣大人也能得到充分的休息,也可增加孩子早晨第一次吃奶量,這樣做對孩子的生長發(fā)育十分有益。2、吃飯前先收拾好玩具,然后安心進食,這樣能避免孩子養(yǎng)成邊吃邊玩的懷習慣。進餐時精力集中,情緒愉快,但也不能過度興奮,說說笑笑,更不能在吃飯時候責備孩子。白天孩子吃飽后,應該讓他(她)玩一會兒再睡,發(fā)現小兒不愛吃飯要尋原因,以便正確解決問題。3、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充足的睡眠能夠積聚能量,促使大腦發(fā)育和身體成長,2至8個月的嬰兒每天需要18到20個小時的睡眠時間,8至12個月的嬰兒每天需要13到15個小時,1到3歲的小兒每大需要12小時,4到6歲的小兒每大需要11個小時。嬰兒初生時可左右兩側睡,以免肺部受壓,要訓練孩子自己入睡,不要養(yǎng)成抱拍搖嚇的辦法哄小兒入睡。臥室要保證空氣新鮮,溫度適宜。另外,充足睡眠能讓孩子能長得更高。4、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嬰兒6至7個月后,就要訓練他們按時人小便,訓練前要留心觀察每次排便時間,從中找出規(guī)律來,一般是睡覺前,睡醒后,吃飯前,吃飯后,外出前,回家后,督促孩子小便,先是大人用手把他撤尿。等小兒大點,能坐盆時,就讓他坐盆。坐盆時,孩子愛玩,精力不集中,大人要耐心教導,經過一段時間后,孩子就能夠養(yǎng)成定時大小便的習慣了。5、養(yǎng)成愛清潔,講衛(wèi)生的良好習慣。該做到,各人用各人的生活用品,如毛巾、手帕
、碗勺、杯等。經常洗澡,夏日每天1到2次、冬天至少每周1次。中小兒能自己進食時,要養(yǎng)成飯前便后洗手的習慣。生活習慣許許多多,主要是父母有沒有意識到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要父母重視平時生活的點點滴滴,并從中正確引導幼兒建立良好的習慣,就一定會有收獲?!?/p>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寶寶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教養(yǎng),孩子的好行為也不是靠說教培養(yǎng)的。聰明的媽媽會在“寓教于樂”的游戲中,讓孩子愉快接受。
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的簡單小游戲中,培養(yǎng)孩子這方面的行為呢?
擊打氣球:感受合作
游戲方式:讓孩子再約上兩個小伙伴,在小區(qū)的綠地上,發(fā)給孩子兩個氣球,當你喊“開始”以后,他們就要把手中的氣球拋向空中,然后在事前規(guī)定的時間內(如3分鐘),通過各種方式擊打氣球,不讓它落地。
提示:孩子會在共同實現一個目標的過程中,感受同伴的力量和協作的樂趣。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增加難度,用鼻子頂等。
帶頭大哥:樹立自信
游戲方式:在做游戲前,不要收拾孩子的房間。媽媽和孩子一起站在房門外,由媽媽先說:“我是最棒的帶頭大哥!我做什么你就學什么。如果你學得像,就輪到你做帶頭大哥?!比缓罂梢栽O計一個很酷的擊掌動作,再開始行動。你疊被子,讓孩子一起疊被子,你把玩具裝入箱子,孩子也跟著裝。如果孩子能很好地拷貝媽媽的動作,就讓孩子他來領隊,并且鄭重其事地恭賀他。
提示:在游戲中,讓孩子發(fā)現自己也能把事情做好,并且還能帶領父母一起做,自信不禁油然而生。
續(xù)講故事:懂得樂觀
游戲方式:先由父母給孩子講一個令心情不爽的開頭,然后由孩子給故事續(xù)上一個令人心情愉快的轉折。譬如媽媽說:“早上一睜眼,丹丹就覺得不高興,因為天下雨了?!比缓蠛⒆诱f:“幸好,丹丹已經和媽媽說好了,今天去看電影!”孩子一開始可能不太領會編故事的要點,媽媽要多舉幾個例子,然后你們可以繼續(xù)講下去,更換不同的壞開頭,讓孩子續(xù)上一個個好結局。
提示:幫助孩子從生活每個看上去不太美好的事情中找到值得欣慰的一面,養(yǎng)成積極樂觀看待問題的心態(tài)。
異想天開:培養(yǎng)能力
游戲方式:父母和孩子一起坐在家里的地板上,面前放些日常用品,如小鞋子、鉛筆、奶粉罐等,隨意拿起其中的一種,和孩子一起商量,這件東西還能做些什么,譬如奶粉罐還能做小板凳、裝玩具的容器,翻過來就是小鐵鼓,在沙坑里還能運沙子。和孩子輪流說,然后再換一件物品。
提示:通過游戲,讓孩子發(fā)現每件東西都有N種妙用,養(yǎng)成打破常規(guī)的思維模式,從而鍛煉解決問題的能力。
魚與熊掌:知道禮儀
游戲方式:和孩子一起想想哪些事情是可以同時做的,如一邊拍手一邊唱歌,一邊跳躍一邊點頭等,又有哪些事情是不能同時做的,如坐的時候同時站,捏鼻子的同時用鼻子呼吸等,然后再一起親身實踐。
提示:通過游戲,可以讓孩子知道,因為媽媽有很多事情要做,所以不可能每時每刻都關注他。當媽媽正在做一件事,如打電話、做飯的時候,他也要多一份耐心。為自己的事而經常影響別人是無禮的行為。
繪聲繪色:告別賴皮
游戲方式:挑選一本孩子喜歡的故事書中的一句話,然后分別用開心、溫柔,或是煩躁、哼哼唧唧的口氣來讀它。讀之前告訴孩子,當他聽到令人愉快的聲音時,就把右手舉得高高的,當他聽到不好的聲調時,就把嘴角撇一撇;當孩子完成任務后,可以改由他來用各種聲調再讀一遍。
提示:讓孩子體會同樣的內容,在不同的聲調下會給人不同的感受。讓孩子明白,為什么那些耍賴皮、不講理的口氣,會讓父母不喜歡。
育兒心得:培養(yǎng)良好習慣,從小事做起
對于做為父母的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善解人意,實際這并不是天生的。有時完全在于作父母的言行和引導。個別方法上的差異,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事實上,有些問題不應該從孩子身上去找,而應當從父母自身找起。不要一味的要求和強求孩子去做什么,而是家長要以平常心,站在孩子的角度以信任的態(tài)度同孩子溝通,我想大多數的孩子都會讓家長滿意。
女兒今年5歲,與同齡的小朋友一樣,每天都充滿著很多新奇的想法,面對于多彩的世界和接觸各種不同的人群,當然也會流露出讓家長覺得不好的習慣。有時我也會很焦慮和生氣,但發(fā)現,生氣和家長的不滿并沒有給女兒帶來太多的改變,甚至有時會產生女兒的逆反。漸漸的我也慢慢的改變,因為我知道其實這也是孩子成長的過程。我想通過下面兩個生活中的小事情,來談談我和女兒之間從小事做起,來培養(yǎng)良好生活習慣:
在生活中,孩子往往會不斷的模彷一些她(他)們熟悉的人的動作和言語。在周邊,我們常常會聽到:呀,你看看誰誰家的小孩子,不論從眼神,動作還是習慣上面都給誰誰一模一樣。其實,這就是在日常中,孩子不斷的接觸和仿效爸爸,媽媽的結果。對于父母來講,你想讓孩子養(yǎng)成什么樣的習慣,首先你自己必須要做到。就拿隨手丟垃圾這么一樣小事,從小,我都是很刻意的提醒女兒不要隨便丟垃圾,無論是在外面還是在家中。所以女兒會把產生的垃圾自動的丟在附近的垃圾桶里,有時候在路上沒有看到垃圾桶,她也會把垃圾給我讓我暫時放在一個地方或自己一直拿在手中,等看到垃圾桶的時候她會提醒我或自己走過去把垃圾放到垃圾桶里面。倒是偶爾我在騎車的時候,不小心把擦拭的紙屑掉在地上時,女兒會提醒我:媽媽,你怎么能夠隨便丟垃圾呢。這時候我總會停下來,馬上把紙屑撿起來說:對不起,媽媽不是故意的。這時候女兒總是流露出很“大人”的樣子說:沒有關系的,下次注意呀。在外面也是,如果遇到路人不經意的把東西直接丟在地上時,女兒馬上會說:媽媽,你看剛才那個阿姨把香蕉皮丟在地上了,真是沒有禮貌。
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身邊人平時的言行舉止,對小朋友的習慣培養(yǎng)起著一定潛移默化的作用。
從這件事上,真的讓我想了很多,家長平時無意中的一句話,也許會讓孩子在意很多。每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家長不經意的一點,也許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我們在生活中會常常聽到有些父母說教自己的孩子:你這孩子怎么這么笨呀,怎么這么不聽話,怎么這么淘氣------實際上沒有天生笨,不聽話,淘氣的孩子,如果作父母說多了,也許自己的孩子真就會是這個樣子啦。
其實孩子的成長也是家長的成長。在寬容和信任中,我想我們作為父母最重要的是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健康的環(huán)境,讓我們自己的每一位孩子都開心,快樂,健康的成長。
智育的任務是向受教育者傳授系統(tǒng)的文化科學知識、技能,并開發(fā)其智力。學校智育的內容就是學校開設的各門學科。而家庭智育并不等同于學校智育,它作為學校智育的基礎和補充,與學校智育又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
一、培養(yǎng)孩子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老師,成功的向導。從心理學角度來說,興趣是一種個性傾向。當孩子還不懂得社會責任感時,興趣就是學習的重要動力,這是任何權威力量都替代不了的主動的、自覺的力量,是孩子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前蘇聯大教育家烏申斯基也曾指出:“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家長應該重視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梢詮囊韵氯矫嬷郑旱谝唬ぐl(fā)學習興趣。尤其是對剛入學的孩子,家長可根據教科書上的內容,在老師新授過的基礎上,編些謎語,或者設計一些有趣的問題,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讓孩子們猜測解答,使孩子感到學習的樂趣。第二,引導、發(fā)展學習興趣。家長千萬不可壓制孩子的非學習興趣,而應想方設法把這種興趣與學習聯系起來。第三,拓寬興趣的范圍,并逐步建立中心興趣,使興趣逐漸趨向穩(wěn)定。人的興趣應該是廣泛的,因為世界的知識是互相聯系的。有人評價《紅樓夢》時,說曹雪芹在寫大觀園的建筑時,表現出他是精通建筑學的建筑家;在寫大觀園的花草樹木時,又象頗有研究的植物家;在給病人開藥房時,又是個高明的醫(yī)生。可見只有具備廣泛興趣的人,才能在各門知識的天空里自由翱翔。當然這并不是說要孩子什么都鉆,什么都精。而應把廣泛的興趣和中心興趣結合起來,并逐漸使中心興趣趨向穩(wěn)定。因為在廣泛的興趣基礎上決定的中心興趣才是最優(yōu)秀的興趣品質。
二、開發(fā)孩子的智力
我們不僅要給孩子知識的金子,更要給孩子獲得和運用知識的“點石成金”之術——智力。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開發(fā)智力,主要從以下兩方面著手:一是加強對孩子心智操作技能的訓練。如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等方面的訓練。二是加強對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如堅強的意志、廣泛的興趣、頑強的性格等。因此家長在幫助、輔導孩子掌握科學知識的同時,一定要有意識、有計劃地發(fā)展孩子的智力,配合學校進行“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的教育,使孩子終生受益。
三、培養(yǎng)和訓練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這是家庭智育十分重要的任務和內容。家庭智育可以不傳授知識,但不可以不進行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和訓練。所謂習慣,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就是動力定型。人們常說“習慣成自然”也就是動力定型的形成。習慣必須從小養(yǎng)成。無數事實證明,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其重要性不亞于培養(yǎng)和發(fā)展智力。在小學讀書的孩子應該養(yǎng)成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呢?主要是養(yǎng)成“專心聽講”、“認真讀書”、“認真細致、獨立完成作業(yè)”的良好習慣。家長千萬不能認為這些習慣的培養(yǎng)、訓練是學校老師的事,應該明白一個好習慣的形成除了在學校里、在課堂上需要老師的培養(yǎng)和訓練,還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需要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嚴格督促、要求孩子。
“專心聽講”就是要求孩子做到在任何時候都能靜靜地傾聽到別人講話,邊聽邊想。例:當你給孩子講故事時,你得仔細觀察你的孩子是否在專心聽講。在講之前,你就要向孩子提出要求,要他邊聽邊想。講完后可問問他聽了之后增進了哪些知識,懂得了什么道理。當孩子在家聽廣播時,你得留心他專心的程度。聽完之后可讓他說說:剛才聽了哪方面內容,從中得到點什么啟示等。平時,當你讓孩子去做某一件事,在你交代了任務后,可問問他:要完成什么任務,準備怎樣去完成。從中你可以看出他是否聽清楚了,是否邊聽邊思考。這都是在陪養(yǎng)孩子傾聽到別人講話的習慣。如果能在這些方面嚴格要求和訓練孩子,就能形成孩子專心聽講的好習慣。
“認真細致、獨立完成作業(yè)”是孩子完成學習任務的最基本的要求,也就是要求孩子作業(yè)時專心致志、獨立思考、一絲不茍。可是在這方面家長往往忽視。據調查有80%以上的孩子缺乏家庭作業(yè)的良好習慣。具體表現在:有些孩子放學后要玩到天黑才回家做功課;有些孩子做作業(yè)時要家長陪在旁邊,遇到稍要動動腦筋再做的習題、造句等,就由家長代為分析、思考、解答;有些孩子一邊做作業(yè)一邊玩;或者一邊做作業(yè)一邊吃東西;或者一邊做作業(yè)一邊聽廣播。本來一刻鐘或半小時可完成的作業(yè),他們一小時都做不完……以上種種,除了學校教師要加強督促教育,嚴格訓練外,家長也應予以足夠的重視,及時配合教師做好教育工作,嚴格要求孩子改正缺點,培養(yǎng)和訓練良好的作業(yè)習慣。如果孩子作業(yè)中遇到困難,家長應引導啟發(fā)他們自己解決。以培養(yǎng)孩子獨立完成作業(yè)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俗話說“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這里的規(guī)矩就是我們說的習慣。因此,家長要幫助孩子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使他們健康地成長。
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就快要升小學了,
可是習慣還是很差怎么辦呢?
如何讓孩子迅速養(yǎng)成好習慣順利進入小學?
今天我們來看看一位媽媽是如何做的?
身邊有位媽媽,她的兒子還在幼兒園大班,奧數就已經達到小學二年級水平。其實這樣的孩子真的優(yōu)秀嗎?從她孩子身上我隱約看到了一絲絲孤獨和這個年齡不該有的少年老成。幼小銜接到底銜接什么?成都市第十六幼兒園的鄧淳心同學的媽媽覃姜分享了她如何從品格和習慣入手,陪孩子升入小學。
我的孩子叫悅悅,出生在下半年。從進幼兒園的第一天起,她一直是班上最小的小朋友之一。在平時的游戲和生活中,她一直處于弱小的地位,作為媽媽,其實是很焦慮的。特別是到了幼兒園大班的時候,更是加劇了我的焦慮情緒。看到有的家長選擇了瘋狂地報培訓班給孩子,把原本該在小學里學習的知識提前到幼兒園來學。我不禁問自己,“難道幼小銜接我們就該銜接這個嗎?”我搖了搖頭,這種知識上的銜接顯然只能應對一時,要想可持續(xù)性,還得從品格和習慣入手。
一、與同學相處的問題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缺乏與同伴的溝通交流,自我意識較強,尤其慢性子的孩子,融入集體更難。在幼兒園里大家都是玩伴,團團圍坐在一起;小學里則是同學,和同桌共享一張課桌,角色并不一樣。
家長要有意識地讓子女與同齡伙伴一起活動,找同學感覺。比如帶著他們去社區(qū)會所,和小區(qū)里的同齡伙伴多接觸、多玩;也可以創(chuàng)造機會讓子女與親戚朋友家的同齡孩子多親近。越小的孩子微環(huán)境越重要。在班集體中融入得越快,就越早能心無旁騖的投入到學習生活中。
二、養(yǎng)成好習慣熟悉新角色
幼兒園以游戲、活動為主,孩子們總是處在“動”中;而小學則更側重課堂學習,還得完成一定量的作業(yè),必須“動中有靜”。
所以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集中精神做事的習慣。比如,有意識地讓孩子坐下來看看書或者親子閱讀。我一位同事的兒子,現在高二,一直穩(wěn)居年級前三名,可是他從小到大一個培訓班都沒有報過。當我們向她媽媽取經時,她媽媽提到了一個細節(jié),她兒子從小就很喜歡玩魔方,從幼兒園持續(xù)的玩到了小學畢業(yè),可以一個人玩上大半天,這也造就了她兒子超強的專注力和自我學習能力。
三、適當的挫折教育
進入小學后,學業(yè)慢慢會排到首要的位置,但是家長在關注學業(yè)的同時,還應關注孩子的抗壓能力。
我們家里常常會玩一種撲克游戲,最開始悅悅輸了會又哭又鬧,還會發(fā)脾氣說不玩了。其實這也很正常,誰會喜歡輸呢?但是哪一項成功不是由無數次的失敗累積而成的呢?沒有經過挫折教育的孩子易產生抗拒心理。家長應有意識地給孩子進行挫折教育,遇到不合理的要求要堅決拒絕,不管怎么哭鬧,久而久之孩子才能適應挫折。
四、平時多勞動主動承擔任務
入學后,孩子們除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外,還要分擔班級、學校里的一些勞動任務。
平時,家長應要求孩子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學點簡單的勞動技能,如:開、關門窗,掃地、抹桌椅,在活動、游戲或開飯前后,能拿出或放回餐具、玩具、用具等。還要學會洗涮碗筷、端菜盛飯、收拾飯桌;學會洗簡單的衣物,如小手絹、襪子等。
五、放手去鍛煉自己做事情
孩子入學后,許多事情要自己做,如:系鞋帶、下雨打傘、削鉛筆、背書包、按課程表準備書包、根據冷熱添減衣服……
在日常生活中,要逐漸減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顧,讓孩子學會自己起床、睡覺、脫穿衣服鞋襪、鋪床疊被、學會洗臉、漱口、刷牙、洗手、洗腳、自己上廁所等。在學前缺乏鍛煉,孩子在開學后就有可能手忙腳亂。老師是不會因為一兩個孩子沒有做好準備,而推遲正常的教學進程的。
六、調好生物鐘跟上新節(jié)奏
幼兒園的孩子中午睡午覺,有時還遲到早退。一進小學,學生們最不習慣的就是午睡時間少了。
在上小學前,家長要幫子女提前調整好生物鐘,保證每天有10小時的充足睡眠時間。提前將生物鐘調好,這將讓一年級新生輕松適應學校的學習生活節(jié)奏。
學習不能一味的推給培訓班,它來源于生活,應該在生活中培養(yǎng)學習的習慣和學習能力??傊?,心態(tài)平和了,品格塑造了,習慣養(yǎng)成了,相信孩子會在求學的道路上越走越通暢!
我家住在一處有天井的小院,廚房和正屋被天井分隔兩頭。放學回家做飯,頻頻穿梭于廚房和正屋之間,由于正屋的屋門難關,所以經常將門虛掩??勺罱@門好像特潤滑,虛掩后自己竟慢慢悠悠的開了。弄得我好像沒關門似的。五歲的女兒發(fā)現了這件事,一開始沒說什么,并一次次的幫我關門,可幾天之后她不耐煩了,喊道:“媽媽,你教我進出門記得關門,可你自己卻做不到。你如果再做不到,我以后也不關門了?!边@小家伙竟用這招來治媽媽,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怎可自毀形象呀!看著女兒因為生氣而微紅的小臉和她一本正經的樣子,我不敢不重視這個問題。便放下手中的活計,拉過女兒抱在懷里,并鄭重其事的對她講:“這個錯誤媽媽以后不再犯了,謝謝你幫媽媽指出來,在以后請你監(jiān)督我?!辈⑦鹑^發(fā)誓,再犯錯必受罰!”女兒看著我說:“那好吧,以后我就是你的監(jiān)督官了。”說完便開心的跑開了。
此后的日子,我再沒忘過關門。
通過這件事我想談幾點感觸:
第一:教育無小事,所有的小事針對在孩子身上都是大事。父母重視了在小事上的處理,以正確的觀點來引導孩子就是幫孩子成就了大事。孩子會以做大事的的氣質來回報父母。
第二: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要做到。這樣在要求孩子做時就有說服力了。通過上文中孩子的一句話:“你教我進出門記得關門,可你自己卻做不到。你如果再做不到,我以后也不關門了。”這句話落地有聲,字字都重重地敲在我的心坎,作為媽媽我讀出了孩子這話的分量,使我不得不重視。我便鄭重向孩子發(fā)誓不會再犯,這樣做其一,孩子得到了尊重,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其二,維護了自身的形象,為以后的教育奠定基礎。其三,使孩子掩門的良好習慣能很好的繼續(xù)下去。
曾經讀過一本書尹建麗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直接影響到孩子的一生,而媽媽是和孩子接觸最多的人,所以,家長的言行更要做到得體,文明,大方,到位。
家長們請記得,孩子好的習慣從家長好的習慣開始!
培養(yǎng)習慣,應前后一致,忌隨心所欲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往往會制訂一些“規(guī)則”,如:看電視不能超過半小時、晚上8:30前睡覺、上床后聽半個小時故事等等。對于這些規(guī)則要保持前后一致,不能一忙把什么都忘了。這樣不利于孩子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比如:
從表面上看,這個媽媽似乎處理的很好,兒子終于不來打擾媽媽了,她也順利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但,我們如果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在此過程中媽媽在使用負強化手段,為孩子的不良行為打下了伏筆,使他的行為也得到了鞏固,當他下次想看“奧特曼”時,第一反映就是圍著媽媽、煩媽媽。
在家中所作的一些決定或叫規(guī)則,所有的家庭成員也必須保持一致。否則,也會影響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如:兒子在幼兒園能自己進餐,在家中卻不能,每次都要奶奶喂。媽媽很著急,覺得這樣下去總是不好的。于是,決定從今天開始,讓兒子自己吃飯。到了晚餐時,媽媽說:“寶寶長大,能自己吃飯了,是嗎?”寶寶點點頭。由于習慣了有人喂,所以寶寶吃得很慢,奶奶幾次想要喂,都被媽媽阻止了。等大家都吃好了,寶寶還沒吃好,而且弄得滿桌都是,奶奶再也看不下去了:“還小嗎,才6歲,喂喂也沒什么…”這次,媽媽再也沒說什么。這樣,孩子的習慣不但沒有養(yǎng)成,反而給孩子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試想:如果下次媽媽要再讓孩子自己吃的話,孩子肯定采取的是相同的措施:反正有人喂的嘛,不急。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慣呢?這是很多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良好習慣不是一日之功,從“小”做起最重要,然后在長期反復的訓練中才能養(yǎng)成。
由于孩子年齡小,是非觀念不強,自控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轉移,一些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后,如不及時強化鞏固,仍容易改變。因此,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應在成人的幫助下,在生活實踐中不斷得到鞏固??刹扇∫韵路椒ǎ?/p>
1.表揚鼓勵法。
如,家人吃水果時,孩子主動將大蘋果讓給長輩吃,家長要及時予以肯定,表揚鼓勵,久而久之,孩子尊老愛幼的美德將得到形成與鞏固。
2.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應一致。
孩子在幼兒園得到教育,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建立,家長應予以了解,并積極配合幼兒園,對孩子進行一致性的教育,以免家、園教育脫節(jié),不利于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和鞏固。例如,幼兒園正在培養(yǎng)孩子愛勞動的行為習慣,家長就不要再溺愛孩子,孩子力所能及的勞動,就不要包辦代替了。
3.示范法。
孩子的模仿能力強,如教育孩子洗手帕,家長可示范手帕的全過程,讓孩子去模仿、學習,以此鞏固孩子愛清潔、愛勞動的行為習慣。
4.練習法。
如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讓他學會快速穿脫衣服,成人可通過游戲競賽的形式,與孩子一起反復練習穿脫衣服,系鞋帶等。
5.隨機教育法。
如帶孩子去公園玩,突然看見一位老奶奶被路上的香蕉皮滑倒,應鼓勵孩子立刻扶起老奶奶,并隨機教育孩子,不要隨便丟果皮,要把果皮放在果皮箱內,并讓孩子反復實踐幾次。
6.暗示法。
孩子易受暗示,要充分運用孩子的這一特點,及時鞏固孩子的良好行為。如見一位小朋友不小心跌倒了,可用暗示法提醒孩子:“小朋友摔倒了,該怎么辦?”用來提示孩子主動幫助他人。
7.運用各種文藝形式,強化良好行為。
可通過講故事、唱歌表演、詩朗誦、演童話劇等來鞏固孩子的良好行為。如,表演童話劇《小熊拔牙》,就可以教育孩子養(yǎng)成堅持早晚刷牙的習慣。
專家表示,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教孩子做人,做一個符合社會需求的人。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所能做的就是打好做人的基礎,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是孩子終身受益的東西。從長遠來看,這個基礎打好了,比孩子學知識、學特長對他一生的作用更大,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孩子的全面發(fā)展。
家園共育《良好習慣需從幼兒時開始培養(yǎng)》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是專門為給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創(chuàng)建的網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好習慣故事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習慣對于一個人來說是相當重要的,貫穿于人的一生。好的習慣可以使人終生受益,壞的習慣不但不利于個人的健康成長和發(fā)展,嚴重的甚至會危害社會。因此,家長應重視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慣。幼兒的可塑性很強,是...
幼兒園是一個大集體,每個班的教師加上保育員大概也就三個人,但需要照顧的是幾十個孩子。寶寶上了幼兒園后要得到與家里同樣的照顧是不可能的,更何況這種過分保護對孩子成長未必有利。所以上幼兒園之前寶寶很多習慣...
導讀: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教孩子做人,做一個符合社會需求的人。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所能做的就是打好做人的基礎,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是孩子終身受益的東西。從長遠來看,這個基...
育兒心得: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慣 最近,陽陽在幼兒園受到了老師的表揚,說陽陽的進步很大。為此,老師希望我能把教育孩子的心得與大家分享,于是我就將近期教育孩子時積累的幾個經驗進行了總結梳理,希望能與各位家長...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寶寶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教養(yǎng),孩子的好行為也不是靠說教培養(yǎng)的。聰明的媽媽會在“寓教于樂”的游戲中,讓孩子愉快接受。 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的簡單小游戲中,培養(yǎng)孩子這方面的行為呢? 擊...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