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校園是孩子的第二個家,孩子的教育工作離不開這兩個大家庭!家長要對教師多些理解、多些幫助,以教師為主體,促進孩子健康、和諧發(fā)展!那么,家園共育要注意一些什么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心情不好的時候,別去教育孩子”,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前些天,接到一個家長提問,問我孩子不聽話怎么辦。說實話,我接到的提問有很多,方方面面都有,類似這種籠統(tǒng)而簡單的提問,是我最不希望見到的。原因很簡單,這種問題沒有任何有用信息給我做出判斷,但往往隱藏的故事有很多,讓我無法給出一個有效的回復。如此提問的朋友往往糾結(jié)于提問的這一點也苦惱于這一點,可是經(jīng)過深聊你會發(fā)現(xiàn)要解決這種問題的關(guān)鍵點不在這個提問的焦點上。我需要不斷的層層發(fā)掘事情最真實的一面。網(wǎng)絡(luò)咨詢不比面對面交流,有許多信息是被層層過濾和加工過的,這在某種程度上而言還會干擾判斷。
不出所料,隨著交流的深入我發(fā)現(xiàn)這位家長遇到的問題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急性子媽媽沒辦法忍受慢性子孩子的故事。媽媽是一個精明干練的人,做事雷厲風行,所以她希望她的孩子和她一樣。可是孩子偏偏就是做不到。媽媽給布置任務(wù),慢騰騰的反應(yīng),慢騰騰的去做,這讓媽媽無法接受,忍不住的對孩子發(fā)火。以前還好,媽媽一生氣孩子立馬聽話,可是漸漸的無論媽媽什么發(fā)火訓斥孩子都變得無所謂了,我行我素。孩子開始任何事都不與媽媽說了,被問話也是半天吭一聲應(yīng)付了事。其實孩子還是挺優(yōu)秀的,成績中上,知道主動學習,能夠把自己的事情處理的比較好,沒有什么壞的習慣。
我想,這位媽媽并不是真的對孩子不滿意,她只是想讓孩子變得和自己一樣干練,但是忽略了教育的方式,一般都是簡單粗暴的批斗。對于孩子來說,行為風格的轉(zhuǎn)變非一日之功,這是件很難的事情。媽媽的做法讓孩子時刻處于一種壓力大、情緒上煩躁的狀態(tài),但這種壓力與情緒的煩躁他沒有合理的方式釋放,只能積壓。當這種壓力讓孩子越來越不舒服越來越難以忍受的,有意無意的他選擇了反抗,以沉默來反抗這一切。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反抗也是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
但媽媽不懂這些,她看到的更多的是自己的辛苦付出。不斷的和我抱怨她付出了有多少,孩子不能理解她的辛苦。她說她都是為了孩子好,總不能讓孩子長大像他爸爸那樣做事磨磨磨嘰的……聊得內(nèi)容很長,但說到這里我想我大概明白了這位媽媽為什么滿是苦水。她很可能把自己與愛人間溝通中的不滿轉(zhuǎn)化到了孩子身上,看到孩子像愛人一樣他就無法忍受。與愛人的交流也許會充滿爭吵,但孩子只有被教育的份兒,只有聽話的份兒,只能被動的接受這種出于善意的教育,這與其說是教育,不如說是發(fā)泄情緒。而這,也是我們最容易忽略的孩子弱勢的一面。
考慮到以這種溝通方式我在這位媽媽的夫妻間的事情上不適合說太多,我把我的看法委婉的告訴了這位媽媽。她沉默了很久回復了我兩個字:“謝謝!”又隔了幾分鐘她又回復一句:“謝謝你陪我聊了這么多,非常感謝!”聊天到此結(jié)束。我不知道我到底有沒有幫到這位媽媽,幫到這位孩子,但我想以這位媽媽的能力,她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帶給孩子更多的的成長!
其實,教育孩子的過程,不管結(jié)果如何,以當事人的立場來說都是無法評判對錯的,或者說每個家長都是懷著善意教育孩子的。有幾個人是不疼愛自己孩子的呢?愛是我們的情感,但我們還有更多的情感。當你心情不好時,當你對孩子心懷成見時,總會做出一些不太恰當?shù)慕逃⒆有袨?。孩子單純而直接,他們會反抗,所以你們間的交流越來越不順暢。越是如此你越想千方百計的讓孩子聽自己的,反而讓這種痛苦的交流如同中了魔咒般惡性循環(huán)。更令人無奈的是,這樣的生活場景比比皆是,卻不容易被我們自己察覺到。
畢竟,在父母這個偉大的身份背后,我們都只是滾滾紅塵中一個平凡的人。是人,就有喜怒哀樂,愛恨情仇。
類似的故事我碰到的不能說是很多,但絕對不少。每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也許就是為人父、為人母了,我只希望我們面對孩子的時候,能夠?qū)ψ约旱那榫w多一分觀察,千萬不要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去教育孩子!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一直以來,不少家長總是津津樂道孩子小時候的各種“糗事”,須不知,說者無意,聽著有意,久而久之,這些“糗事”會成為孩子的包袱,壓得孩子喘不過氣來,尤其是中學生,他們就像冰凍的楊樹枝條,缺少彈性和耐性,突遇外力,咔嚓一聲就斷了。到那時,家長可能就悔之不及了。因此,平日里,家長應(yīng)有意識地注意孩子的思想動態(tài),避免觸碰孩子們心里的“底線”。
底線一:某些丟人的毛病
孩子往往對諸如尿床之類的“毛病”十分敏感,因為他們覺得這些缺陷會使自己在同伴面前“丟面子”。
底線二:某些心理疾患
對于自己正罹患或曾經(jīng)罹患過的諸如孤獨癥、抑郁癥、多動癥等與心理有關(guān)的疾患,孩子往往更為敏感。如果大人們經(jīng)常掛在嘴邊,自然不利于疾病康復。即便疾病已痊愈,當著孩子的面常常提及也等于是“揭短”,同樣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底線三:曾經(jīng)的過失
一些在大人看來微不足道的“曾經(jīng)的過失”,也會使得某些孩子長期耿耿于懷,只要有人提起,他們便會有“被揭傷疤”之痛。這些“曾經(jīng)的過失”可能包括:某次游戲得了最后一名,某次表演砸了鍋,某次郊游出了洋相,甚至小時候愛哭等等。
底線四:被體罰的經(jīng)歷
被打、被罵、被罰站等體罰往往是孩子“沒齒難忘”的痛苦經(jīng)歷,因為不僅皮肉受了苦,心靈也可能受到創(chuàng)傷。即使孩子目前已很少遭到體罰,但在旁人面前頻頻提及過去的“受辱史”,仍然會使他陷入極度尷尬之中難以自拔。
底線五:身體缺陷
如平足、色盲、矮小、過胖、過瘦、眼小、臉丑等生理或身體上的缺陷,盡管是“明擺”著的,但如果大人時不時提及也會使孩子失意。即便說的是很久之前的事,如出生時瘦得皮包骨或樣子像難看的“小老頭”,也會讓孩子不快。
教育孩子,場合與時機很重要,很多父母喜歡在吃飯的時候教育孩子,這是不對的。飯桌上,往往是營造輕松愉悅的家庭氛圍、拉近親子關(guān)系的好時機,用來教育孩子,得不償失。不少爸媽總喜歡在飯桌上詢問孩子的成績,斥責孩子的過錯,對孩子絮叨一堆道理,結(jié)果就破壞了大家的好食欲和溫馨和諧的氛圍,既起不到教育效果,還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也不利于孩子的身體成長。
飯桌上訓孩子的危害
1.情緒壓抑,食欲不振
很多家長平時工作都很忙,也沒有太多時間陪孩子,一天中也就吃飯的時候全家能聚在一起。家長們的本意是好的,想著能抽點時間中教育一下孩子,可是,聊天的內(nèi)容動不動就是“這次考多少分” “人家孩子怎么那么聽話” “你怎么一點都不懂事”……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怎么可能有吃飯的欲望呢?
而且時間一久,孩子就會把“吃飯”和“挨訓”聯(lián)系在一起,變得對吃飯比較排斥,嚴重者還會引發(fā)厭食。
2.消化不良
孩子被訓心情糟糕時,往往為了逃避壓抑的飯桌環(huán)境,草草吃幾口就離開了。這種情況下,孩子不能像平時那樣細嚼慢咽,甚至連口湯都不喝,肯定會影響正常消化。
有時候,家長訓斥地太嚴厲,直接就把孩子訓哭了。孩子一邊哭泣、抽噎著,一邊吃飯,會有被飯粒兒、小骨頭卡住的風險。
飯桌上該教什么
1.參與意識
飯前讓孩子去分發(fā)筷子、勺子,飯后讓孩子幫忙撤盤子、抹桌子……這些力所能及的小家務(wù)孩子完全可以勝任。通過參與家務(wù),慢慢培養(yǎng)孩子的家庭責任感,讓孩子知道:“家庭中的成員就要學會分擔,誰都沒權(quán)利隨便要求別人伺候自己!
2.進餐禮儀
一個孩子的家庭教養(yǎng)和人品,往往在餐桌上一覽無余。良好的進餐禮儀,對孩子的人際交往以及未來的成長發(fā)展都有莫大幫助。
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把基本的禮貌告訴孩子:主動幫長輩擺碗筷;等長輩入座自己再坐;不許把好吃的菜拉到自己跟前;夾菜的時候不許滿盤子亂翻;嘗過的東西不能再放回盤子里……
3.時間觀念
做任何事情都有時間限度,一頓飯,堅決不能讓孩子無限制地吃下去。一個從小吃飯磨磨蹭蹭的孩子,長大以后也容易遺留磨蹭、拖拉的毛病。所以,吃飯的時候盡量關(guān)掉電視、手機,全家一塊專心地吃飯,講講開心的事,聊聊學校、公司的見聞,讓一頓飯氣氛輕松、時間適度。
教育孩子的最佳時期
1.表揚孩子,最好在飯前
教育孩子,場合與時機很重要,很多父母喜歡在吃飯的時候教育孩子,這是不對的。飯桌上,往往是營造輕松愉悅的家庭氛圍、拉近親子關(guān)系的好時機,用來教育孩子,得不償失。不少爸媽總喜歡在飯桌上詢問孩子的成績,斥責孩子的過錯,對孩子絮叨一堆道理,結(jié)果就破壞了大家的好食欲和溫馨和諧的氛圍,既起不到教育效果,還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也不利于孩子的身體成長。
2.小道理,一起做家務(wù)時說
“身教勝于言傳”,生活中的很多小道理,光靠給孩子講,孩子是不會理解的,必須要在具體的行動中演示給孩子看,孩子才會理解深刻、記憶長久。比如,你跟孩子一起遛狗時,可以趁機告訴孩子:“寶寶你看,小狗跟咱一塊出來多高興啊,它自己在家待了一天,肯定超級無聊、超級痛苦!小狗把你當成了最好的朋友,所以你要記得常陪它出來逛逛??!”
3.批評的話,帶孩子去房間里說
在責罰孩子這個問題上,有句老話叫“當眾不責”,就是說:教育、責罰孩子時,不要當著大家的面,要照顧到孩子的自尊。孩子的內(nèi)心敏感而脆弱,犯錯時當眾責罰,會極大地傷孩子孩子的自尊,影響孩子的自信。很多時候,孩子不愿意承認錯誤,往往是覺得比較丟人而已。
當孩子在犯錯時,把他叫到自己的房間里,態(tài)度冷靜、公平地跟孩子交流,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少了一些顧慮,更愿意打開心扉,向你說出自己的想法。
4.悄悄話,最好睡前說
孩子也有隱私,也有秘密,有些話總歸是不好意思說出口的。比如:孩子確實偷了同桌的橡皮,但實在是不敢承認;青春期的孩子身體發(fā)生了一些變化,而孩子自己難以啟齒……有些秘密,讓孩子一直憋在心里不是什么好事,所以家長一旦有所察覺,就要盡力幫孩子解決、疏導,睡覺前便是最佳的時機,因為脫了衣服鉆進被窩的孩子,也便卸下了自己的心理防御,更容易跟家長說一些心中困擾。
所以,如果你察覺孩子最近情緒不大對勁,可以在孩子躺下后,坐在孩子床頭,跟孩子談?wù)勑模囍o孩子一些暗示,幫孩子渡過難關(guān)。
爸爸媽媽們,飯桌是拉近跟孩子距離,培養(yǎng)溫馨和睦家庭氣氛的好時機,盡量多聊一些開心愉悅的事,這樣孩子才能更健康、更快樂!
現(xiàn)在的“熊孩子”越來越多,常常把父母搞的是非常無奈,一味的按照老辦法對孩子又打又罵,爸媽內(nèi)心真的是很舍不得,還擔心會傷害到孩子,尤其是有可能會造成孩子越來越叛逆的效果,這可不是爸媽想要的結(jié)果,面對孩子的惹事生非,家長更多的是頭疼和無奈。
1
實際上,對孩子關(guān)鍵還在于教育方法,這幾種方法教育出來的孩子長大后性格一般都很好。
孩子性格不好危害大:
1、多傷身
總愛生氣、脾氣暴躁,身體會產(chǎn)生毒素,長此以往,就會影響健康。如果暴怒、激怒,甚至會發(fā)生血管破裂,導致昏厥甚至死亡。
2、氣多傷友
人們都喜歡溫雅、善良、寬仁的朋友,如果經(jīng)常生氣、小里小氣、小肚雞腸,會導致朋友遠離,形單影只。
3、氣多傷相
經(jīng)常愛生氣的人,相貌會越來越差,長此以往,會一臉苦相、一臉兇相。
4、氣多傷業(yè)
經(jīng)常愛生氣的人,其學業(yè)、事業(yè)會受到影響,因為會把學業(yè)伴侶、事業(yè)伙伴趕走。
要明白氣從何來。心里生氣、煩惱、苦悶,是因為對生氣這件事沒有深入了解。我們普通人,往往因為事情的進展、他人的意見不合自己的意思,而產(chǎn)生不快的情緒。
事實上,對每一件事情的看法,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意見和做法,這是正常的現(xiàn)象。就好比盲人摸象,每個人摸的都是象,都是對的,但是同時又是錯的??匆患?、做一件事,要考慮周全,不可以己之見要求他人,否則就會產(chǎn)生矛盾,心里面產(chǎn)生苦惱。
很多事情都要從娃娃抓起,這種逆來順受的毛病都是在溺愛的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出來的。未來小孩子去讀書的時候,就不是所有人都要遷就他了,這樣會很容易使得孩子養(yǎng)成壞毛病,也不利于以后孩子的交朋友。因此小時候父母的教育是至關(guān)重要的。
2
怎么教育,孩子性格好?
一、軟硬兼施的家長
管理小孩跟管理企業(yè)一樣需要軟硬兼施才行,當孩子犯錯的時候或者頑皮的時候,爸媽可以適當?shù)慕o孩子一些懲罰
當然要讓孩子糾正這個不好的習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性格,這樣子孩子才更容易向好的方面發(fā)展,久而久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性格也會越來越好。
二、尊重孩子的家長
很多時候孩子做錯事,不是因為別的,而是他認識不到事情的嚴重性和危害性,這時候爸媽需要的是給孩子多講道理,而不是一味的用家長的身份去壓制孩子,你不對孩子尊重,孩子也不對你尊重,事情都是相互的,你一味的壓制孩子,他會越來越叛逆
所以,你要讓孩子明白他為什么不能這么做,而不是一味的以大人的身份去壓制,要尊重孩子。
三、以身作則的家長
孩子的很多習慣都是從爸媽那里學習來的,你抱怨孩子做的不好的事情,首先要先反省自己是否做對了,孩子的很多東西是不是都是從你那里學來的呢,所以,爸媽要學會以身作則。
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
家庭是社會的最基本的單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庭教育伴隨孩子一生。孩子就是一張白紙,家庭的環(huán)境就像一個隱形的模子,在不斷地塑造著孩子的未來性格和品性,孩子未來會成為什么樣的人,和家庭教育有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父母作為孩子最直接的教育者,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孩子作為受教的主體,雖然部分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但其本身的出生都具有唯一性,生而平等、潛力驚人。其未來的社會地位的高低、平等與否,心智的優(yōu)劣,成就的好壞與父母的教育、家庭環(huán)境有著非常重要的關(guān)系。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古語云:養(yǎng)不教,父之過,父母責無旁貸!著名的德國教育家福祿培爾曾說:“國家的命運與其說掌握在執(zhí)政者手里,不如說是掌握在父母手中”。這從本源上說明了家長家庭教育的關(guān)鍵性!同時也說明父母教育的不僅僅是孩子,而是一個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因此,正確的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說至關(guān)重要??梢赃@么說,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
在北歐一些發(fā)達國家,大約70%的家長經(jīng)過專業(yè)的家庭教育培訓,家庭教育指導已深入到每個家庭。而在我國,根據(jù)國家教育科學研究機構(gòu)一項調(diào)查表明:70%以上的家長承認自己不懂家庭教育;絕大多數(shù)為人父母者,不知如何有效教育自己的孩子。
簡單歸納以下幾種不當?shù)募彝ソ逃愋筒⑦M行簡單分析:
一、望子成龍型。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態(tài)可以理解,這就好比是希望,農(nóng)民不會種下一粒種子,如果他不曾希望收獲;商人也不會去工作乃至鉆營,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有獲利;科學家不會去發(fā)明,如果他不曾希望讓人類社會有更先進的文明。沒有希望,就沒有社會前進的動力!作為承載父輩自身生命和理想的延續(xù),一個家庭乃至家族未來的希望,孩子被賦予了太多!望子成龍也就自然而然了。但是,正因為這種自然而然的認識,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一種強大的壓力和強烈的不安?!褒垺睉?yīng)該怎么界定,怎樣才能達到所謂的“龍”的狀態(tài)?人人都可以成為英雄,望子成龍的心態(tài)可以有,但是成為哪一種“龍”,有多能耐的“龍”因人而異!孩子在未來社會成就及社會貢獻的高低不應(yīng)以父母的標準來衡量。如果說“龍”是成功的標志,與之對應(yīng)的“蟲”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嗎?如果所有的都是“龍”,“龍”又有何意義?
二、拔苗助長型。
我們都學過拔苗助長的故事,說的是在古代宋國,有個急性子的農(nóng)民,總嫌田里的秧苗長得太慢。他成天圍著那塊田轉(zhuǎn)悠,隔一會兒就蹲下去,用手量量秧苗長高了沒有,但秧苗好像總是那么高。用什么辦法可以讓苗長得快一些呢?他轉(zhuǎn)啊想啊,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把苗往高處拔拔,秧苗不就一下子長高了一大截嗎?說干就干,他就動手把秧苗一棵一棵拔高??刹贿^三天秧苗全都死了。拔苗助長違反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急于求成,反而壞事。我想,循序漸進,順其自然,按照客觀規(guī)律來對孩子的正確家庭教育才能實現(xiàn)好的收獲。
三、狼爸虎媽型。
我們從媒體都看到或聽到令人咋舌的狼爸虎媽的故事,說的是一個孩子或幾個孩子在父母的集權(quán)高壓教育方法下實現(xiàn)了人生的蛻變,化繭成蝶,欲火重生。我們不可否認這種教育方法所帶來的社會普遍意義所追求的成功的結(jié)果,但是這種功利性的結(jié)果對于素質(zhì)教育大環(huán)境下的孩子來說,對于更長久的未來說是否是成功還有一個大大的問號。與狼爸虎媽對立的是過分寵溺,過分寵溺的后果:要么造就的是紈绔子弟,要么就是唯唯諾諾的一個未來。
四、放任自流型。
很多孩子在父母外出打工后成為了留守兒童,許多孩子也在父母忙于經(jīng)商圖利間成為了問題孩子。孩子從小到成年需要經(jīng)歷一段認知歷程,它需要父母的正確引導和細心照料與良好溝通矯正,重生不重養(yǎng)對于孩子成長來講是一個巨大的災難。這種放任不管的家庭教育(家庭環(huán)境)是對自己、對家庭、對孩子的當下及未來極度的不負責任!
五、簡單粗暴型。
家長用武力高壓的手段制勝不聽話的孩子,居高臨下,盛氣凌人,動則拳腳相加。這種教育方式會產(chǎn)生很多惡劣后果。它會使孩子學會用暴力解決問題,以暴制暴,以毒攻毒,同時會產(chǎn)生與父母的尖銳對立,甚至會有極端行為。其次,在這種家庭成長的孩子,常常會感到家庭冷酷無情,這嚴重的刺傷了孩子的自尊心,于是選擇離家出走,流落到社會去找小兄弟取得“同情”,有的在別有用心的教唆犯的引誘、威脅下,墮落成罪犯。
家庭教育對孩子一生的成長至關(guān)重要,家庭教育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最重要的啟蒙老師,也是伴隨終生的老師。從某種意義上講,未來的競爭與其說是孩子們的競爭,不如說是一代又一代的家長們的競爭。
那么作為孩子的天然老師,人生最基礎(chǔ)的老師應(yīng)該如何教育好孩子呢?我覺得這個問題是開放式的,應(yīng)該會有以下關(guān)鍵詞:溝通、興趣培養(yǎng)、道德、理想、激勵、吃苦吃虧、孝、誠信、勤奮、自立自強等等。每一位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天使,每一位天使都有一對天使般的父母,我相信,一千對天使般的父母擁有一千個天使般的教育方法。
有這樣一個故事:兒子三歲時,父親買了一只小烏龜送給他。烏龜一直養(yǎng)在陽臺上,兒子很愛這只烏龜,每天都惦記著烏龜?shù)娘柵鹤右惶焯扉L大,烏龜也一天天長大。兒子從幼兒園進入學校,烏龜卻一直呆在陽臺上的那個罐子里。有一天,不幸的事情發(fā)生了。烏龜爬出了那個安身的罐子,掉到樓下摔死了。兒子哭紅了眼,十分傷心。父親走到陽臺上,看到了那只養(yǎng)著烏龜?shù)墓拮樱腥淮笪?,烏龜早已不是當初的小烏龜,而罐子卻還是原來的罐子。
沒有一成不變的孩子,也沒有從一而終的教育方法。父母對子女不能永遠停留在一種過往的認識中,對孩子的教育不能始終停留在簡單的思維中,家庭教育應(yīng)隨著孩子自身的長大和認知能力的提高而變化發(fā)展。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xù),是父母希望的寄托。英國著名文學家哈伯特說過:一個父親勝過100個校長。好的家庭教育為孩子的未來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chǔ),父母通過言傳、身教,正確引導、培養(yǎng),以身作則,身先垂范,“正能量”就能在孩子身上傳承并使之光大,或許這也是對“家風”最好的詮釋
如下9條教育規(guī)律,你需要懂,更要學會用。
01、魚缸法則
一家公司里,幾條小魚放在一個魚缸里,好幾年了,竟然還是那么小,于是人們認為,這魚就是這種小個頭。有一天,魚缸被打破了,因為一時找不到魚缸,于是,就把他們養(yǎng)在院子塘里。沒想這些魚竟然瘋了似的長的很大。
魚需要自由的成長空間,人更是如此。我們常常幫孩子作出選擇,選擇學校,選擇衣服,選擇玩具等等,我們常常幫孩子作出回答。因而,孩子沒有選擇,沒有思考。所以,他沒有創(chuàng)新思維,也不會有太多嘗試。你可以讓他學到很多知識,你卻無法讓他舉一反三,也無法讓他有更好的想像力。
02、羅森塔爾效應(yīng)
也叫皮格馬利翁效應(yīng)。羅森塔爾是20世紀美國的心理學家,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的主角。
這個效應(yīng),指的是一個積極的期望帶來積極結(jié)果的效應(yīng)。在皮格馬利翁神話里,他是賽甫路斯的國王,也是位雕像家。他愛上了自己的一尊美女雕像,他期待她能接受她的愛。他執(zhí)著的愛,感動了愛神,于是雕像活了,成了國王的妻子。于是有了今天的賽甫路斯人。
神話終歸博人一笑。而羅森塔爾的試驗,卻驗證了這個效應(yīng)。他對兩組隨意組合的學生分別給予積極和消極的評價,后來,果真就是那樣的積極或消極的結(jié)果。積極的期望,其實就是一種外界的支持。在人的心目中,家人、朋友是這種支持力量的核心,家人、朋友的期望支持也更有塑造力。在你挫折的時候,無論是孩子,還是我們成人,對這種力量都非常期待。反過來,缺少這種積極的期望與支持,他就變得消極,或者在挫折后一撅不振。
03、強化定律
人的習慣是被培養(yǎng)的,無論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而事實證明,一個好的習慣,會讓人走向成功,或者擁有好的心態(tài)。
有一個鯨魚實驗??茖W家有水里放一堵玻璃墻,鯨魚和實物各放在一邊。一開始,鯨魚猛烈的撞擊著玻璃,后來它終于發(fā)現(xiàn),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一段時間后,它不再撞擊了。后來科學家把玻璃墻拆了,然而,鯨魚還是如是有玻璃墻的一樣,只在自己那邊活動。
人的行為正如這個故事一樣,在一段時間或一些重復的經(jīng)歷后,就被固定起來,就形成了習慣。研究表明,21天就足以形成一個習慣。當然,如果要改變一個習慣,也跟這個習慣形成的時間有很大關(guān)聯(lián),改變會更難,要花費更多時間。所以,我們要注重孩子的細節(jié),注重引導。一個好的習慣,就是一筆財富,他會享受一生的。
04、狼性法則
怎么樣培養(yǎng)好奇心呢?假設(shè)一個公園,沒有假山或房子屏障,沒有曲折的道路,我們從外面就能一覽無遺,那你就不會對它有多少興趣。相反,正是有了這些,我們才原意進去了解了解。這就是好奇心。在教育界,有一個抽簽教學法。學生對原有的學習內(nèi)容容易厭倦。因而學習就變得消極。
在日本的鈴木老師的學生里,這種情況也正在發(fā)生。寅次是位聰明的學生,他學什么曲目都比別人快很多,因而他不愿再多加練習。鈴木老師知道,這對他以后能否成功很關(guān)鍵,沒有得到鞏固的課程,最終都無法學到更好。正因為此,他對他的學生采用的抽簽教學法。將所有曲目編號,每堂課,讓學生都隨機抽一個曲目。這樣,寅次因為是自己參與了這個游戲(也相當于參于了老師的教學,而事實上,這一切可還是在老師的掌握之中,因為結(jié)果達到了),因而也更努力的練習。
人對事物的好奇心是容易變化的,這也就不難解釋一個人在同一個崗位做得越久,越難出成績;婚姻的七年之癢問題;愛情的浪漫問題等等。同樣的事物,加以變化,有時帶上些游戲成分,結(jié)果就會變成積極了。
05、夢想法則
在比爾老師的課堂里,他布置了這樣一篇關(guān)于未來理想的作文。羅伯特同學描繪了一個200畝牧場,以及在這個牧場里縱馬奔馳的情況,并為自己的設(shè)想畫了一幅牧場圖。比爾老師給了一個F的評價(即差的評價)。羅伯特滿懷希望,卻沒有得到好的評價,他問了老師。老師的回答是,太不切合實際。因為羅伯特的父親只是一位馴馬師。他要求羅伯特重做一份作業(yè),就可以給出一個好成績。羅伯特思考再三,并沒有那么做。多年來,這個F作業(yè),就成了激勵他的動力。多年以后,他果真擁有了200畝的牧場,當年邁的比爾老師來參觀時,比爾老師淚流滿面,要知道,他差一點就毀了一個孩子的夢想。
當我們給一個未成年的孩子交待一件事時,不要急著教他怎么去做,你只需要告訴他應(yīng)該做成什么樣就行了,必要的,作一些安全方面的注意提醒。至于方法,讓他們?nèi)ハ牒昧?。而在這期間,我們只需要鼓勵再鼓勵。
06、南風效應(yīng)
南風與北風打賭,看誰的力量更強大。他們約定,看誰能把行人的衣服脫下來。北風冷冷的、張牙舞爪地吹,行人把衣服越裹越緊;南風出馬了,它徐徐的吹,溫暖的吹,直到風和日麗,行人都脫掉大衣。南風勝利了。南風為什么勝利了?因為它讓人們的行為是自覺的。這種啟發(fā)人們反省、滿足自我需要而達到目的的做法,被稱作“南風效應(yīng)”。
當女兒穿著很前衛(wèi)的衣服時,作為母親朱迪非常擔心并且不認同,因而她說教了很多次,但并沒有解決問題。于是她深入學校發(fā)現(xiàn)學校里大部分學生都是這樣。于是她跟女兒約定:你可以還這樣穿衣服,但要是跟我一起出去的時候,可得穿的正統(tǒng)點。這對你只是退了一小步,我可是退了一大步。事情圓滿解決。
了解事情的情況,并尋求妥善的解決方法,這正是商人世界里的雙贏法則。我們只是為了解決問題,哪怕是錯誤,而不是為了生一時之氣,而讓錯誤一而再再而三的發(fā)生。另一方面,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他的一切都在嘗試與成長的階段,多加寬容,注重引導,不正是我們都需要的嗎?而如果,孩子并不喜歡與信任你,你說的一切都很難湊效呵。
07、自然懲罰法則
盧梭認為:兒童所受的懲罰,正是他的過失所帶來的自然結(jié)果,這就是自然懲罰。用我們的話說: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你的過失,不可能由別人來承擔。這個方法的另一個方面是:有時候,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如果他覺的少穿一件好,就讓他冷著吧。他自己感受經(jīng)歷的東西,往往比我們傳教給他的深刻。這也叫自作自受好學習啊。
在教育孩子上,父母更應(yīng)該做出榜樣。爸爸因來了客人,與客人倚著門聊起天來,這天的風很大,門幾次被風吹天,埃迪的作業(yè)本被吹的嘩嘩響。門再一次被吹開的時候,埃迪猛的把門關(guān)上。而這時,外面?zhèn)鱽戆职值耐纯嗦?。滿臉怒氣的爸爸對著驚恐的埃迪,舉起的手就要打下去了。而爸爸終于沒打下去。事后,爸爸對埃迪說:是我把手放在門的夾縫里,錯誤在我,為什么要打你呢。
教育,不光是口頭說教,言傳身教,影響不可謂不大。當埃迪長大后,他回憶,是爸爸告訴我,人要為自己的錯誤負責,而不是遷怒于人。
08、尊重法則
魯迅先生說過:對孩子“小的時候不把他當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自尊心是不甘落后,相信自己不比別人差的一種情感體驗?!肮靼舫鲂⒆印?,這在很多家長心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這帶來的是什么呢。孩子小時候的哭聲,大一點時的沉默,長大后的倔強。
自尊是人生要學的第一個原則。在一個老師的課堂里,老師拿出一本著名漫畫家的書,告訴孩子們這本書里的故事,也叫孩子們自己講一個故事,并讓他們畫出來。雖然孩子們的故事很不成故事,畫的也不成樣,老師還是很認真的記下來,并將記下的故事跟畫裝在一起。
他告訴大家,這是你們寫的第一本書,現(xiàn)在你們小,以后長大了,就能寫出好的書來,也會成為偉大的人物。要讓孩子真正長大成人,就應(yīng)該讓孩子從小就“站著”,而不是“趴著”去仰視那些大人物。這種對等的方式,可以讓孩子有一個自信和健全的人格。
研究表明,與9個月到3歲的幼兒多交談,他長大以后會更聰明。子女與父母之間關(guān)系平等,相互尊重,且保持溝通交流的家庭,孩子的智商明顯比別的孩子高出許多。
尊重孩子,把他看作一個獨立的人,尊重他的隱私,尊重他的選擇,尊重他的朋友,常跟他交流,多加尊重,合理引導,他就會得到更好的成長。因而,當我們看到有大人在某些公園地鐵售票處為孩子爭著要少錢減票的時候,我們知道,你省下的僅僅是錢而已。
09、感覺剝奪
通過實踐,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感覺是人最基本的心理現(xiàn)像,通過感覺我們才能獲得外界的信息,才能適應(yīng)環(huán)境求得生存。大腦的發(fā)育、人的成長、成熟是建立在與外界環(huán)境是智力和情緒等心理因素發(fā)展的必要條件,我們應(yīng)該讓孩子積極感受豐富多彩的外界環(huán)境,從環(huán)境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和信息。很多家長怕孩子吃苦受到危險等,把孩子放在較好的環(huán)境里,這樣孩子不僅會眼界狹小、心胸狹隘,而且因為缺少很多社會實踐,對未來多變的社會環(huán)境將難以適應(yīng)。
吉米愛狗受到癡迷,他聽說深海魚油對狗的發(fā)育很有幫助,他就買了很多油。一早,他就抓著小狗,猛的灌這昂貴的魚油,沒想小狗一點也不配合,油撒了一地。吉米生氣的正想打小狗時,發(fā)現(xiàn)小狗自己轉(zhuǎn)過身去添地上的油。我們的父母就如吉米一樣,恨不得把自己認為好的東西全塞給孩子,也不了解孩子是否需要,或者喜不喜歡這種方式。
在孩子犯錯的時候,也常常扮演著救火隊員的作用,絕不知道,父母永無完法代替孩子經(jīng)歷人生,我們需要做他們的引導者。我們讓孩子參與到家庭工作里來,讓他們自己打掃衛(wèi)生、整理床鋪,或更多他們可以去做或愿意去做的事情,我們就讓一個觀眾,看著他們自己成長。
教育孩子絕對不可簡單粗暴,要講究科學的方法,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方向,這樣才能起到預期的效果。
妻子去幼兒園接兒子,看見老師正帶著孩子們做游戲。妻子向兒子招手,兒子看見了,但沒有像平常那樣興高采烈地跑過來,而是嚴肅地擺擺手。
妻子感到奇怪,就站在門邊看。原來,小朋友們排成一隊,扮作火車,而我兒子那時是車站“站長”。當兒子吹響哨子時,火車才能“嗚嗚”地開動。
“火車”開走后,兒子仍站在那里,認真地等著。妻子因為有事,急著回家,就向老師說明情況。老師笑瞇瞇地點點頭,叫我兒子過來。兒子不愿意,說:“我不能走!火車還沒回來呢!”
妻子只好再等。為了早點帶他回家,妻子從挎包里摸出巧克力,朝兒子搖晃,兒子雖然看見了,但就是不過來。
“火車”終于開過來了。妻子又叫兒子,兒子說:“乘客還沒出站,我不能走!”妻子急了,直接進門,想抱兒子回去。兒子掙脫她,說:“我還要叫火車讓道!不然,它們會相撞的!”
妻子不再理他,硬是將他帶出幼兒園,弄得兒子一路上哭哭啼啼。
晚上,妻子對我說起這件事,并批評在場的兒子,說:“小孩子,要聽話,以后別叫媽媽等得著急!”兒子竟然還沒有忘記自己的“站長”身份,說:“但是,我要守在那里,不然火車會出大事的!”
當時我很感動,堅決支持兒子的做法,“嚴厲”批評妻子強行帶走兒子的錯誤行為。
事后,妻子很不滿:“你就是這么當爸爸的?!”我解釋道:“在我們成人世界里,有多少像孩子做游戲這樣認真的?哪怕只有一半人,我們的社會就能大變樣!”而且,當一個孩子認認真真做游戲的時候,千萬不要去打擾他,讓他自小擁有一種嚴謹、認真、追求完美的精神——有何不妥呢?
很多家長頭疼的一個問題是:為什么那些看上去讓人激動不已的教育理念,卻落實不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呢?最大的原因,我想可能還是父母光想著怎么糾正孩子的問題,卻忘了反省自身的問題,下面這篇文章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fā):
第一、教育孩子的關(guān)鍵不是方法和技巧,而是父母本身,一個讀初中的女孩,經(jīng)常在考試前失眠,不過,每次的成績還是不錯。在咨詢孩子失眠問題時,女孩的媽媽表現(xiàn)得很焦慮,還一個勁地說:“我從沒有給過女兒學習上的壓力,總是對她說,考不考第一沒關(guān)系,只要你努力了,考試結(jié)果不重要,不知道她為什么還會這樣壓力大?”她的話剛說完,沒想到坐在旁邊的女兒一下子哭了,大聲說:“媽媽,如果我哪次考的不好,你看到卷子時,都是很生氣的樣子,嚇得我好幾天都不敢說話!”媽媽怔住了,不好意思地對女兒說:“媽媽沒有吧,我怎么不記得了”,而孩子哭得更兇厲害了!
咱們很多家長都是心口不一,嘴上說著不在乎孩子的成績,而當孩子成績不理想時,卻表現(xiàn)得很是憤怒和生氣,讓孩子無所適從!還有剛才那位媽媽“只要你努力了”的話,看起來要求不高,其實彈性很大!什么叫努力?努力的標準是什么?和誰去比較呢?因為不明確,所以家長可以任意去說話。只要家長覺得不滿意,就會訓斥孩子!其實很多時候孩子真的努力了,因為和他自己比較,這段時間確實付出很多!這些情況家長可以多和老師溝通,聽聽老師對你孩子的評價,這樣比較客觀!
我們家長都希望自己做一個溫柔有愛、循循善誘、盡心盡力的家長,而事實上當面對孩子成績不理想或者孩子的一些問題時,表現(xiàn)的卻是悲傷、生氣和憤怒,身體的姿態(tài)很僵硬,說話的語氣很傷人!
有些家長很愛學習,讀了很多教育書籍,學了很多育兒經(jīng)。然而,如果缺少對自己的反思和覺察,只想著教育孩子卻忘記了自我成長,學習了方法,卻沒有真正學會使用,不但達不到預期效果,反倒會起到反作用。
第二、教育方法只有和孩子合二為一,才能達到理想效果如果只是讀了各種教育理論和方法,但沒有真正內(nèi)化為家長自己內(nèi)心的一部分,那么應(yīng)用時一定會有分裂的表現(xiàn)。孩子覺察到這些矛盾的信息一般會很困惑,到底哪個才是真實的媽媽呢?媽媽的真實想法和意圖是什么呢?這個時候,孩子會選擇自己感受到的信息,而忽略媽媽所說的信息。很顯然,應(yīng)用久會失效。
另外,很有可能會傷害到親子關(guān)系。因為孩子看到了內(nèi)外不一致的父母,使他難以真正信任父母。如果信任關(guān)系受到損壞,那么教育和引導就會變得更加艱難。很多家長把教育方法被當作萬能藥,直接拿來使用時,很可能起到相反作用。
正確的方法是,看到了好的教育方法和理念,要反復地思考,如果用在孩子身上會怎么樣?他會不會接受呢?孩子是不是適合這個方法呢?如果用了會出現(xiàn)什么結(jié)果呢?這個方法的使用前提是什么?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
教育和孩子匹配時,會達到最好的效果。
第三、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要善于從孩子身上反觀自身我們做父母的,都會有自己的盲點和未發(fā)現(xiàn)的部分。然而,越是未發(fā)現(xiàn)的部分往往對孩子影響越大,因為不知道所以任其妄為也渾然不知。這恰恰是養(yǎng)育孩子最難的地方,也是最有意義的地方。
難就難在自知并不容易。
孩子有時候會突然冒出的一句讓我們家長詫異的話,當我們條件反射式地想要表達反對時,又意識到那句話很熟悉,不就是從家長這里學到的嗎?孩子說話的口氣,生氣時的表情,是不是特別像我們自己呢?我們最不愿意看到的,最應(yīng)該改變的那一部分,卻被孩子真實完整地表現(xiàn)出來。
所以,是孩子促使我們反觀自身并獲得成長。做了父母,真切地體驗到和孩子的真實互動中,激起了我們一些強烈的正面情感,也激起了一些強烈的負面情緒體驗,我們期望呈現(xiàn)給孩子的和實際呈現(xiàn)的往往并不一致。不管我們愿不愿意,我們都是用整個人在影響孩子,而不是我們一廂情愿的某一部分。
現(xiàn)實中往往通過孩子的一些問題行為或異常表現(xiàn),倒逼父母開始反觀自身,從而得以開啟家長的自我成長之路。這是孩子送給父母最珍貴的禮物,它是孩子用自己的生命體驗帶來的,如果我們能夠接收到并珍惜這個發(fā)現(xiàn)自己的機會,那也是孩子最大的福份。
第四、父母的自我成長,才是終級教子之道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會經(jīng)歷很多自我覺察的時刻,真正明白父母的自我成長才是終級的教子之道。所以,擁有教育孩子的專業(yè)知識,并不代表養(yǎng)育的孩子就一定多么優(yōu)秀和卓越。父母學習專業(yè)知識的目的,除了幫助自己能更好的理解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更重要的是自我成長。
雖然自知不易,只要真心愿意面對,就可能一步步獲得成長。然而,如果父母拒絕看自己的內(nèi)在,只把眼睛盯在孩子身上,那一定是無解的。
因此,提高自我覺察力,意味著要對自己開放,對自己的內(nèi)心深處開放,放下對自己一些固執(zhí)的僵化的自以為是的認識。我們要拋棄下面這些僵化的想法:我從不表里不一;我是一個好人;我不是一個好媽媽;我是一個好媽媽;我從來沒有做過對不起別人的事;我是完美的;我很懂孩子;我學習很多先進的教育專業(yè)知識,我不可能錯;我很堅強;我是一個特別不在乎成績的父母。在q掐尖家長交流群里我還學到了很多教育孩子的心得,還有一些學習方面的資料,都很不錯,大家一起學習,教育好孩子吧。
只有這樣,父母才有可能去接觸到那個不一樣的部分,得以擴展自己的豐富性,變得靈活、有趣味。否則,這樣的機會即使無數(shù)次出現(xiàn),也不會有任何發(fā)現(xiàn)。為了我們的孩子,讓我們盡力做好自己吧!
大概從懷孕時起,我就不斷在看一些育兒書籍或教育類文章,聽一些專家講座。然而,很多時候面對孩子的撒潑不聽話,我依然會覺得束手無策。
其實,仔細想想,也許很多家長也曾跟我一樣有著這樣的困惑:明明我知道那么多教育理論,可為什么還是教育不好孩子呢?
01
沒有以身作則
人們常說,身教重于言傳。這是說,父母只有自己先做到,樹立好榜樣的作用,孩子受到熏陶,才有可能會做到。然而,現(xiàn)實中很多家長常常是重視言教,而忽視身教。
常見的是,家長們常常告訴孩子熬夜對身體不好,于是天天督促孩子早睡,結(jié)果自己卻非要熬到零點才睡;常跟孩子說要今日事今日畢,于是看見孩子作業(yè)沒做就趕緊督促,然而家里的餐具總要拖到明天再洗;告訴孩子要勤勞,于是常常讓他幫些忙,然而自己卻在家里啥也不做。
顯然,家長在自己不去做到的前提下要求孩子做到,收效甚微。甚至還會讓孩子覺得父母是一個不信守承諾的人,久而久之就難以在孩子心里樹立威信。
畢竟,孩子天生具有很強的模仿力。深受父母的影響,他們的所作所為也多半是以父母作為參照物。因而,想讓孩子聽你的話,做到你所說的,不妨先從改變自己開始。當你自己做到之后才有資格對孩子說教,而這也比直接要求他做到要有用的多。
02
經(jīng)常心口不一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是不是經(jīng)常會犯這樣的錯誤:嘴上說著不在乎孩子的考試分數(shù),但當孩子考差了的時候,卻依然表現(xiàn)出了生氣和失望;明明對孩子說了會一視同仁,但在面對老二哭鬧的時候,卻依然會對老大發(fā)火;明明說會多陪伴孩子,但卻還是經(jīng)常不著家。
如此循環(huán)往復,導致的結(jié)果可想而知:
一方面,孩子在察覺到這些矛盾的信息時一般會很困惑,到底哪個才是真實的媽媽呢?而媽媽真實的想法又是什么呢?這樣,孩子就會根據(jù)自己感受到的信息不斷想要去迎合媽媽的心理需求,而忽視了做回自己。
另一方面,這很大可能會傷害到親子關(guān)系。因為孩子一次次看到了心口不一的父母,使他很難再相信父母的言行。當信任關(guān)系遭到破壞,那么父母教育起孩子來就會變得十分困難。這時候如果再把各種教育理論當做救命稻草,無疑會讓孩子離你越來越遠。
因此,與其總是對孩子隱瞞自己內(nèi)心真正的想法,不如降低下自己對孩子的過高期望,給孩子一些正面積極的鼓勵。最重要的,還是要讓孩子感覺到你說的和你做的都是一致的,這樣才能給他安全感。
03
總是生搬硬套
這世界上,教育的理論有很多,但未必所有的都適合于孩子。如果總是不顧孩子的生理發(fā)育或心理特征,而一味給孩子灌輸各種教育理論,勢必會給孩子帶來不利的影響。
比如說,今天你看到教育專家說要讓孩子努力讀書將來才能有出息,于是你回家就開始給孩子說教,整天逼著孩子學習,卻忽視了你的孩子本身就對學習不感興趣,但卻有音樂天賦。
生活中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往往我們在聽到一個讓自己備受鼓舞的教育理念后,就會習慣性地想要加以運用,期望孩子早日成才。然而,任何不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盲目地生搬硬套,只能讓孩子變得反感。
其實,想要讓一些優(yōu)秀的教育理論發(fā)揮作用,關(guān)鍵還是在于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避免胡亂運用。在聽取一些教育理論時,多多思考這個理論是否真的適合于孩子,帶來的后果又是什么。
04
不行動,不堅持
任何一種教育理念都需要付諸行動才算真的有意義。然而,很多家長常常是在聽到一些優(yōu)秀的理念后不愿意去實施,更不愿意去堅持,這樣又怎么可能會有效果呢?
之前曾經(jīng)遇到這樣的家長,剛給他說了對待孩子要有耐心,不要發(fā)脾氣,于是當天晚上他做的很好。接下來的幾天也很好。但才過一個星期,他就堅持不下去了。又開始整天對孩子發(fā)脾氣了。
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都曾做過這樣的事情。要么是壓根懶得去行動,要么堅持不了幾天就想放棄了。毫無疑問,再好的理論放在你面前,你也依然會教育不好孩子。
懶于行動,懶于堅持,是教育孩子的一大弊端。想把優(yōu)秀的理論發(fā)揮出應(yīng)有的效果,首先必須要開始行動,之后要敢于堅持。
教育好孩子,向來沒有捷徑可走。它無關(guān)于家長聽多少理論,也無關(guān)于你學習到了多少好的技巧和方法。
關(guān)鍵還是在于行動和堅持,在于找到合適的方法從而與孩子有效配合。
家園共育《心情不好的時候,別去教育孩子》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專門為給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創(chuàng)建的網(wǎng)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guān)推薦
“胃痛,發(fā)燒,感冒,還要堅持寫作業(yè)......”在我們生活中可能有大部分的人有發(fā)燒生病難受的時候,此刻我們可以通過發(fā)布一些發(fā)燒難受的說說句子向別人傳達我們的心情。那您知道應(yīng)該怎么寫發(fā)燒難受的說說句子呢?為此小編特意整理了“孩子發(fā)燒的說說心情不好的句子”,您看看這些句子是否觸動了您的內(nèi)心。歡迎您閱讀和...
一直以來,不少家長總是津津樂道孩子小時候的各種“糗事”,須不知,說者無意,聽著有意,久而久之,這些“糗事”會成為孩子的包袱,壓得孩子喘不過氣來,尤其是中學生,他們就像冰凍的楊樹枝條,缺少彈性和耐性,突...
離職都是因為自己有了更高的期待,主動辭職心里應(yīng)該是很爽的,精神上是很愉悅的,感覺到很輕松。有哪些關(guān)于離職的經(jīng)典心情說說?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離職心情不好的傷感簡短句子心情”,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教育孩子,場合與時機很重要,很多父母喜歡在吃飯的時候教育孩子,這是不對的。飯桌上,往往是營造輕松愉悅的家庭氛圍、拉近親子關(guān)系的好時機,用來教育孩子,得不償失。不少爸媽總喜歡在飯桌上詢問孩子的成績,斥責...
案例背景: 每次吃飯時間豆豆總是磨磨蹭蹭,吃飯的時候也是很慢,玩玩手指、左顧右盼,很不專心每次小朋友都吃完了,她還留在飯桌上,有時候還會悄悄的將飯菜倒進垃圾桶里,她的吃飯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 案例描述...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