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成長故事。
學(xué)校與家庭分工合作,一個教育孩子日常生活習慣,一個教育孩子做人做事!不管是幼師還是家長,都應(yīng)該將心比心、換位思考,用心教育孩子是每一個家長與教師的責任與使命!那么,教師可以在哪些方面與家長配合教育孩子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你自以為讓孩子少走彎路,卻不知剝奪了他的成長機會”,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這樣的老生常談,你是否曾對你的孩子說過?憑借自己多出來的那幾十年人生經(jīng)歷,你站在瞭望臺,指點著孩子的江山,規(guī)劃著他要走的路,希望他能夠一帆風順。但是,你可知道,那些被你略去的彎路,會剝奪孩子的成長機會。
一歲,你緊緊把著他的手,不敢讓他脫離你的守護獨立跨出第一步
三歲,你把他拉回家,不讓他玩樓下臟臟的沙子堆
五歲,你怕幼兒園的春游不安全,沒讓他去
十歲,你沒讓他參加游泳培訓(xùn)班,因為怕出現(xiàn)危險
十五歲,他愛上了同桌的女生,你警告他不要早戀
十八歲,他想選擇喜歡的文學(xué)專業(yè),但你以“沒出息”為由改成了大熱的金融
二十三歲,他大學(xué)畢業(yè),順利進入你計劃中的投行……
這么一帆風順的人生,似乎是每位父母都渴望帶給自己的孩子的。但是,這種像編程般編出來的“機器人”人生,一切都剛剛好,沒有意外,難以給孩子帶來真正的成長的感受,這些被“剝奪”了的彎路,也正剝奪著孩子的成長機會。
有些彎路,必須得走
作為父母,我們總想把自己走過的人生道路中吸取的教訓(xùn)、積累的經(jīng)驗通通告訴孩子,讓他們少浪費一些時間,少經(jīng)歷一些疼痛,把人生中的一個個坑都填平,讓他們走得更順利些。但是,可曾想過?那些人生中的坎,那些你犯過的錯誤,你體驗過的淚與汗,用幾句說教就抹掉孩子經(jīng)歷這些的機會,對他們來說是不是不公平?
是的,很大程度上來說,那些你經(jīng)歷過的種種塑造了現(xiàn)在的你,無論成功失敗,都是旅途中寶貴的財富,而這些財富,光憑說教,是無法獲得的,直接把經(jīng)驗告訴孩子,孩子也不一定真正能明白。人生需要體驗,孩子必須自己去嘗試一下,體驗一下,才會有所收獲。
鼓勵孩子去走一些彎路吧
彎路不是歪路,而是人生路上的一些小插曲,一些小困難,那些看上去好像沒什么用的東西,一些可能會浪費一些時間,失去一些東西但最終能讓你獲得人生體驗的東西。鼓勵孩子走一些彎路不是把孩子推向危險,而是讓他去感受更多人間。鼓勵孩子去走一些彎路吧,好讓他的人生更加豐滿!
第一、讓孩子多走出去
雖然“書中自有黃金屋”,但單憑想象,很難體驗到在自然和社會中發(fā)生的一切。在課業(yè)繁忙的周末抽出半天爬爬山,逛逛博物館;少吃幾頓大餐,在假期送他一次遠途旅行;親自去看一次錢塘江大潮,才能感受到“排山倒?!钡母杏X。
第二、讓孩子學(xué)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如果他選擇發(fā)展一項愛好,要讓他意識到代價是需要犧牲一些游戲和學(xué)習的時間;即便是他觸及到了你避之不及的“早戀”,也不要忙著掐斷,這是青春期隨著生理發(fā)育和心理成長而出現(xiàn)的正?,F(xiàn)象,也是孩子異性交往能力的體現(xiàn),父母該做的是對他進行正確的性教育,讓他了解選擇愛情需要注意哪些問題,以及該如何保護自己,然后給他選擇的權(quán)力。
第三、肯定那些涌上心頭的沖動
別以為很多事情你以后也有機會做,很多事情,錯過了之后,就是錯過了。這些沖動很多時候是上帝賜給你的靈感。他想要看最美的日出,那就鼓勵他凌晨起床爬上最高的山;他覺得口譯很酷,那就鼓勵他花時間練習英語。盡管沖動是魔鬼,可能他在凌晨爬山的途中摔倒,可能他學(xué)習考證會占用很多時間,但是他會永遠記得太陽忽然跳出來時的神奇和考取口譯證后的酣暢淋漓。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很多媽媽會因為孩子而刻意減少對負面新聞的“攝入”,一方面是擔心孩子會因此而悲傷,另一方面也是擔心無從回應(yīng)孩子對于負面事件的疑惑和問詢。
有一個媽媽在微信里記錄了她的孩子看了“東方之星”沉船事件后的反應(yīng):
在床上翻來覆去的兒子忽然對我說:“媽媽,人活那么久其實也沒什么意思對嗎?”隔了一會兒又說:“世界有第一天嗎?世界的最后一天又是哪一天呢?”
兒子這是怎么啦?是因為作為媽媽的我最近老在看“東方之星”的新聞嗎?對于孩子的問題,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也不知道他是不是間接受了我的情緒刺激,還好他說完沒多一會兒就睡著了。
世界不總是美好的,負面新聞層出不窮,到底需不需要對孩子屏蔽“負面”、“傷感”、“殘酷”、“黑暗”呢?
我想起了看過的一本書,《守護孩子安全一定要知道的17個方法》,作者是美國的心理學(xué)家麗貝卡·貝利和精神病護理資格護士伊麗莎白·貝利,她們在書中提到了類似的場景,是美國發(fā)生“911事件”后的一個家庭的故事:
有些家長以為可以讓自己的孩子與外面世界所發(fā)生的事情隔絕,但是最終他們將無比驚訝地發(fā)現(xiàn)孩子竟然知道那么多信息。
我認識的一個家庭,父母對孩子封鎖了紐約世貿(mào)大樓遭攻擊的事情。他們家里沒有電視,但依舊小心翼翼,從來不在家中討論這則恐怖新聞。
一天下午,有架飛機飛過他們的房屋上空,孩子就問飛機上是好人還是壞人,顯然,孩子從別的地方聽說過飛機恐怖事件,這時孩子的父母才認識到應(yīng)當與孩子認真討論這些他一知半解的事情,幫他理清思路……
家長不要自欺欺人,以為孩子什么都不知道,事實上,孩子對自己能夠接受到的信息格外敏感。比如像兒童綁架這樣的新聞,給他們帶來的影響和不適感比成年人要嚴重得多。即使是年紀很小的孩子,也清楚知道這類事件是發(fā)生在同齡人身上。家長可能不了解孩子的擔心,或者覺得很難開口和孩子討論這個話題。
所以,這兩位作者的基本態(tài)度是:不要以為可以讓孩子與外面的世界所發(fā)生的事情隔絕,同時作為家長要注意媒體對孩子的影響!
當孩子看到這類比較傷感、恐怖的新聞時,應(yīng)該如何回應(yīng),其中的分寸如何把握,我采訪了宋慶齡幼兒園科研室主任徐冰老師,徐老師同時也是一個5歲男孩的媽媽。她給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1.不用刻意回避
沒有必要刻意回避負面新聞,事實上父母沒有辦法把孩子放在真空中。孩子也許不會在家里了解,也有可能在幼兒園聽別的孩子提起,就像“東方之星”翻沉事件,有的幼兒園有新聞播報環(huán)節(jié),就有可能提到。
2.正面回應(yīng),認可孩子的情緒
如果孩子和你說起這個話題,父母回應(yīng)的原則是正面回應(yīng)、認可孩子的情緒,但要點到為止,不要再進行深入討論。
比如當孩子說“船沉了,死了好多人”,你要正面回應(yīng),認可他的情緒:“是的,這是一件很不幸的意外,有很多爺爺奶奶去世了,他們的家人一定很傷心?!钡挥迷俸秃⒆由钊胗懻摿耍吘箤W(xué)齡前的孩子,理解能力有限。
3.消除孩子心中的恐懼感
如果孩子表現(xiàn)出他的擔心、害怕,家長要做的是消除孩子心中的恐懼感。比如,遇到飛機失事的新聞,孩子表示以后再也不敢坐飛機了,那么可以和孩子聊聊,每年有多少飛機起飛、降落,發(fā)生事故的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下暴雨后飛機會推遲起飛,這就是飛機的工作人員為了保障飛行的安全,飛機起飛前都有叔叔會檢查飛機的狀況。
4.轉(zhuǎn)移孩子的注意力
如果孩子表現(xiàn)出沉浸在傷感的情緒中,要通過傳遞正面、積極的信息來轉(zhuǎn)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發(fā)生地震之后,可以和孩子討論,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去幫助在地震中受災(zāi)的人;再比如在這次翻沉事件中,有幾個叔叔得救了,那么學(xué)會游泳就比較重要,把孩子的注意力轉(zhuǎn)移到安全教育中去。
5.家長的情緒也會影響孩子
家長收看此類新聞也要適度,注意媒體對孩子的影響,如果家長自己感到焦慮、沒有安全感,孩子也會被家長的恐懼感傳染。
那么具體到孩子說“媽媽,人活那么久其實也沒什么意思對嗎”這樣的問題,徐老師建議媽媽可以這樣回答:“如果活得時間長,可以多點時間實現(xiàn)愿望啊,比如你又想做宇航員,又想做消防員,你就可以做幾年的消防員,再努力做宇航員,那是多棒的事情!”選擇孩子喜歡的,他覺得有意思的事情說。當然,有時候也只是孩子一時的感嘆,你也不知道孩子是不是真的感傷,還是要具體看孩子的表現(xiàn)。
如果孩子本身是一個比較敏感的人,媽媽大條點也沒有關(guān)系,不用擔心是不是要回應(yīng)孩子的每句話,因為孩子已經(jīng)內(nèi)心很敏感,如果媽媽亦步亦趨,反而強化了孩子。但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當時沒有回應(yīng),但要注意觀察孩子的后續(xù)表現(xiàn),這種負面情緒是不是持續(xù),如果持續(xù)就要幫助孩子疏導(dǎo)、消除他的恐懼感。如果孩子沒有再提,那么父母也不用再舊話重提。對于學(xué)齡前的孩子來說,徐老師還是建議“正面回應(yīng),點到為止”。
這個世界每天都有好的事情在發(fā)生,也有壞的事情在發(fā)生,往往壞的事情似乎更多。如果有負面新聞出現(xiàn)時,我們會不會出于對孩子的“保護”,關(guān)掉電視。或者是因為我們擔心孩子會有這樣那樣的想法后,我們不知道該如何回應(yīng)孩子,但實際上我們不能把孩子放在真空中,孩子漸漸長大,我們和孩子之間談?wù)摰脑掝}也不可能永遠只是圍繞著我們自己這個小世界,當談到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時,我們是不是可以拿出一點點時間,想一想:
“我給孩子傳達了什么樣的信息”,這些信息“塑造了一個什么樣的世界形象”?我是否“鼓勵孩子以更寬闊的視角去認識當前發(fā)生的事情”?
大概沒有哪個概念在教育圈里像“閱讀”這么火了,但是也沒有哪個概念像閱讀這樣被誤解。4月23日是世界閱讀日,Wendy老師沒有發(fā)文章——要把閱讀講清楚本就易,而且閱讀這件事為什么要在一個特殊的日子發(fā)生呢?它不應(yīng)該滲透在一個人生活甚至是生命中的點點滴滴嘛?
事實上,大部分人的母語閱讀水平并沒有自己想象得那么好。因為很多人并沒有從本質(zhì)上理解什么叫做閱讀,認為閱讀就是識字。所以,從閱讀培養(yǎng)和教學(xué)的第一天就走了彎路,自然后面越努力越偏離方向。那么,閱讀的本質(zhì)到底是什么?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得不從語言和文字的起源說起。
人類的遠祖在數(shù)百萬年前開始直立行走的時候,就有了非常初級的溝通工具,也就是人類語言的雛形(篇幅所限不深入講人類語言和動物溝通工具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了)。但是,在數(shù)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它并沒有比動物的溝通工具高級太多,尚不具備語音外殼、結(jié)構(gòu)化的語法和復(fù)雜且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特征。
到了我們的近祖智人的時代,事情開始發(fā)生變化了。大概十萬年前,智人第一次走出非洲失敗——被我們近祖的競爭對手尼安德特人打回來了。尼安德特人比智人高大強壯,智人沒有被斬盡殺絕已是萬幸。撤回的祖先們又在撒哈拉大沙漠蟄伏了3-4萬年,在距今6-7萬年前,智人第二次走出了非洲,這次我們的近祖成功了,因為他們攜帶了四樣“武器”:
精密的語言;
精良的石器(尤其是武器,你懂的);
強大的社會組織動員能力;
過人的免疫力。
所以這一次,智人不僅走出撒哈拉沙漠,而且橫跨歐亞大陸,橫渡白令海峽,直奔美洲,還有一部分智人甚至登上了今天的澳大利亞。大家可以看出,這四種決定性的“武器”中的第二種和第三種,都是因為第一種而產(chǎn)生的。
因為有了精密的語言,才可能讓智人的制造方法和工藝可以很容易傳播出去。比如說,一個很牛的石匠,能把石頭打造成石斧。但是如果他想讓部落里的其他人也能打出一個同樣的石斧,在沒有語言的情況下,大家就只能通過看他演示的方式進行學(xué)習:每人準備一塊石頭,照著比劃。如果有語言,已有經(jīng)驗的傳承變得更加容易和便捷,而且傳播速度急劇加快。
同樣的道理,因為有了語言,所以智人具有了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一個人不可能成功走出非洲,說服好幾萬甚至幾十上百萬的人團結(jié)一致去做一件沒有寫在基因里的事情(這和非洲角馬的遷徙不是一回事兒),需要精密的、具有煽動性的語言作為前提和基礎(chǔ)。在這里說一句題外話,很多公司提倡狼性文化,這就是完全沒有學(xué)過人類學(xué)和歷史學(xué)的人說出來的。為什么嘛?因為一個自然的狼群中只有20-30頭狼。相比之下,人類的組織、動員和協(xié)調(diào)能力完勝任何物種。距今6000年前,人類就可以幾十萬人一起修建起舉世聞名的金字塔——這是任何其它除了人的動物不可能實現(xiàn)的。同樣的道理,六七萬年前,我們的近祖智人,就在一些語言能力很強大的同伴的“煽動”下,成功地走出非洲,稱霸了我們腳下的星球。
所以,較為精密的語言經(jīng)歷了從百萬年前一直到6-7萬年前的進化,最終形成。那么,文字的歷史又是怎樣的呢?閱讀的對象主要是文字,要想理解閱讀的本質(zhì),就要理解語言、理解文字、理解語言和文字的關(guān)系。
那文字的歷史有多長呢?答案是,只有幾千年。
世界上最古老的三種文字,第一種是楔形文字。周杰倫的名作《愛在西元前》,其中有一句歌詞是這樣的:“古巴比倫王頒布了漢穆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巖,距今已經(jīng)三千七百多年”。《漢穆拉比法典》是人類第一部成文法典,就是用楔形文字寫的,它是一種6000多年前發(fā)源于兩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古老文字。第二種是古埃及文字,大家都很熟悉。第三種是中國的甲骨文,相對于前兩種來說,甲骨文是最年輕的一個,歷史約有3300多年。
所以,人類其實在文字出現(xiàn)之前,當了6萬多年的文盲。文字和語言的關(guān)系是什么呢?從先后上講,先語言后有文字。從關(guān)系上講,文字是非物化形態(tài)的語言被書寫工具記錄下來(物化)的一種符號,也就是可以被保留的。
可以說,文字的出現(xiàn),改變了人類的發(fā)展史,讓虛無縹緲的、口口相傳的信息傳播方式變成了實實在在的白紙黑字。文字實際上記載了人類所有智慧的結(jié)晶,閱讀就是打開智慧之窗的鑰匙。在中國歷史上,到民國之前,全國識字率從來沒有超過5%。然而這個國家是由這5%的人統(tǒng)治的。當要學(xué)習的時候,雖然人類需要在做中學(xué),需要經(jīng)歷來深化認識,但是最為重要且高效的學(xué)習途徑是通過閱讀完成的。
語言,是生物同類之間由于溝通需要而制定的具有統(tǒng)一編碼解碼標準的聲音(圖像)指令。我們定義語言的時候,是指以聲音/符號為物質(zhì)外殼,以含義為內(nèi)涵,由詞匯和語法構(gòu)成并能表達人類思想的指令系統(tǒng)。語音、手勢、表情是語言在人類肢體上的體現(xiàn),文字符號是語言的顯像符號。
那么,閱讀實際是在做什么呢?就是把一個人寫下的一堆鬼畫符(語言的顯像符號)經(jīng)過解碼,被另一個人理解成某種含義的東西。那么,這個過程的本質(zhì)是識字嘛?這是大大的誤解。閱讀的準備工作確實是識字,但是僅僅識字是不能閱讀的。我給大家演示下僅僅識字、不具備閱讀能力的表現(xiàn):“閱、讀、定、義、和、本、質(zhì)”。然后,倒回去才發(fā)現(xiàn)“閱讀”是一個詞,“定義”是一個詞,“和”是一個詞,“本質(zhì)”是一個詞,再去理解這幾個詞連在一起是什么意思。
事實上,閱讀的本質(zhì)是解碼,就是通過閱讀文本的過程,實現(xiàn)理解文本的目的。這個過程實際上是很難的,需要長期艱苦的學(xué)習才能掌握。甚至于我們的大腦在幾千年的時間里尚未來得及進化出特定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支持閱讀成為本能。
因此,識字只是閱讀中非常初級的一步,孩子在進行早期母語閱讀訓(xùn)練的時候,不要僅僅依賴識字卡片進行,而是要通過被朗讀、對文本進行整體理解的方式進行。從2歲到大概5-6歲的時候,長期被朗讀的孩子會神奇地拿起故事書就能一路讀下去,直接跳過識字的步驟。但是僅僅依賴識字卡片卻沒有被朗讀的孩子,卻往往會出現(xiàn)剛才我說的那種情況,“閱、讀、定、義、和、本、質(zhì)”,然后倒回去再進行理解。這種方式速度慢、理解效果差,到了小學(xué)三四年級出現(xiàn)大規(guī)模兩極分化的時候,這樣的孩子就會是被分化下去的那些。所以,請家長朋友們千萬不要在孩子很小的時候,醉心于讓Ta識得多少個漢字,這種方式無異于拔苗助長。
再想想成年人,很多人看書,看的時候就覺得每個字都認識,但是不理解書里寫的是什么意思。還有人看完了之后什么也不記得,這都是閱讀理解能力比較弱的表現(xiàn)。
對于英文閱讀而言,道理很相似。但是英語是拼音文字,所以需要Phonics先行,Sight words緊隨其后,這是英語閱讀的兩個工具性準備。通過Phonics和Sight words的訓(xùn)練,大腦在進行英文閱讀時的注意力分配就可以盡可能少的分配給辨識單詞,更多放在對文本進行理解上了。
劉墉,著名的暢銷書作家,他同時也是一名成功的父親。
兒子劉軒是哈佛大學(xué)博士,小女兒劉倚帆畢業(yè)于美國長春藤盟校哥倫比亞大學(xué)。在教育方面,劉墉有著自己獨到而鮮明的“教子“觀。
蜘蛛俠里有一句經(jīng)典臺詞,相信很多人都還記得:能力越大,責任越大(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這是對已經(jīng)獲得強大能力的人來說的,但對于一個未成熟的孩子來說,這句話應(yīng)該倒過來說才對:責任越大,能力越大。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不就是這個意思嗎?
因此,人不是在“愛”當中成熟,而是在“施”當中成熟,而且給予別人的愈多,愈會去關(guān)懷,越容易得到成長。
今天我們來看看劉墉是怎么幫助自己的孩子走向成熟的。
你知道為什么孩子會叛逆嗎?
那是因為他找不到自己在哪里?
“你知道我高中時為什么那么叛逆嗎?”劉軒對我說,“因為我覺得我長大了,不該什么都聽你們的。所以你叫我往左,我就偏往右,我有自己的想法,我該找到自己在哪里!”
“你找到了嗎?”我問他。
“還在找。”然后他頭一歪,很不服氣地說,“因為你不讓我自己去找!”
“你自己要怎么找呢?”
“去流浪?!彼舐暤卣f,“你知道嗎?我有個同學(xué),英國的貴族,伊頓中學(xué)畢業(yè)的。在伊頓,平常都要穿燕尾服,算是管得夠嚴了吧!可是他去年居然獨自到澳洲去牧羊了。我還有兩個同學(xué),今年背著背包,到印度自助旅行了。剛才接到他們的電話,說好不容易活著回來了。他們一到印度,就遇上大雨,街上的水淹過膝蓋,到處漂著人糞和小動物的尸體,他們上吐下瀉了兩個禮拜,居然還跑到一個無人島上住了幾天,過癮極了!”
“過癮極了?差點兒送命!”
“當然過癮,畢竟這是他們自已的旅行,不是跟在父母后面,住大飯店,坐黑轎車,吃大館子。他們尋找自已的定性,他們找到了!”
我怔了一下,笑笑:“好!今年暑假交給你自己,你自己去找吧!正巧,今年要為臺南的德蘭啟智中心募款,你如果感興趣,可以自己去參加活動。你不必再跟我一起演講,完全自己挑大梁!你也不用住在家里,自己去找地方?。 痹購娬{(diào)一句,“去不去也由你自己決定,跟我無關(guān)!”
你可能一輩子都脫不開別人的陰影,
但最重要的是,千萬別活在自己的陰影里
6月20日清晨,劉軒搭飛機到達桃園中正機場。我沒去接,他自己坐車到臺北,中午又上飛機去高雄,在文藻語專演講。然后趕到臺南跟主辦募款活動的水長流公司開會,并搭最后一班飛機回到臺北。
大概前一天太累了,他臉色不大好,我問他一個人出去應(yīng)付的感想。
他居然又是一副不太服氣的臉色說:“奇怪了!大家都叫我劉墉的兒子,為什么我總要活在你的陰影里?我還是沒有自己!”
我又一笑,拍拍他:“記?。∧憧赡芤惠呑佣济摬婚_別人的陰影,但最重要的是,千萬別活在自己的陰影里。”
又隔了兩天,他跟我吃中飯。
“你找到自己了嗎?”我問他。
“你一天到晚用BB Call叫我,我怎么找自己?”他還是那個表情,“你能不能不要一天到晚打聽我到哪里去了?我已經(jīng)22歲了!”
我想了想,可不是嗎!他馬上大學(xué)畢業(yè),我在他這個年歲,都結(jié)婚了。
從那天起,我再也不查他的行蹤。后來知道,他在臺灣的一個月,居然大部分時間在臺南。除了到學(xué)校演講,還去瑞復(fù)益智中心見習,再到德蘭啟智中心做義工。更令我驚訝的是,當我和他應(yīng)邀在臺南市立文化中心舉行座談會時,他居然帶著十幾位義工,表演了一場舞蹈。他不但從紐約回到臺灣,而且完全融入那個社會,甚至本地話都學(xué)會了不少。
要一個年輕人尋找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主動地參與社會、關(guān)懷別人、貢獻自己
最讓我高興的是,他說他已經(jīng)不再活在我的陰影里,他找到了自己!我將永難忘記,7月10日那天,在文化中心座談時,他作的結(jié)語
他提到在玉井鄉(xiāng)的日子,提到那群智障的孩子。當他講到離開德蘭那一天,看著孩子們的交通車開走,孩了向他揮手時,當著4000多觀眾,他居然在臺上泣不成聲。
而那個跟我總是一毛、兩毛,斤斤計較零花錢的他,竟把在臺灣賺到的7萬塊錢,都捐給了臺南德蘭和高雄的觀音線。
回到紐約,全家都覺得他一下子成熟了,更有禮貌、更關(guān)心家人。父親節(jié),他送我一個頸部的按摩器,送給公公一副聽音樂的耳機。當我們要帶他去大冒險樂園玩時,他寧愿留在家里,陪80歲的奶奶。
更妙的是,他不再跟我“算小錢”。他的心胸變寬了,仿佛天地也寬了。
我突然領(lǐng)悟,要一個年輕人尋找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主動地參與社會、關(guān)懷別人、貢獻自己。因為只有成熟的人懂得關(guān)懷,只有獨立的人能夠貢獻,人不是在“愛”當中成熟,而是在“施”當中成熟,而且給予別人的愈多,愈會去關(guān)懷,我們做父母、師長的,常忘記自己的孩子和學(xué)生已經(jīng)長大,大到不再需要我們的呵斥與監(jiān)督。
感慨家長對孩子真是“盡心盡責”:盡心盡責地幫他們“處理麻煩”、“解決后顧之憂”。這樣做,家長真的是在幫助孩子嗎?看似幫助孩子解決了問題,實際上卻是在幫孩子逃避責任,逃避了自己因馬虎大意可能受的批評,逃避了他本來要承擔的責任。試想:每次忘記帶東西,總會有家長及時幫他送來,哪個孩子會自己用心去準備所需要的物品?因為有堅強的后盾,所以他們就永遠用不著學(xué)著準備自己的東西,反正到時候會有人送過來。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如果孩子永遠不用為自己的丟三落四付出代價,他永遠都學(xué)不會自己打理好自己的東西,什么事情都要靠別人操心。
從另外一方面來講,如果孩子忘記帶東西了,但又必須要用,那他就面臨著一個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也是對孩子的一種考驗,不同的孩子可能會有不同的方法:有人會開口問同學(xué)借,有人會向老師求助,有人會用其他物品代替,我就見過一個忘帶直尺的孩子,連線時用鉛筆來代替直尺,也連出了直線。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孩子與人溝通的能力、巧用智慧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得到了鍛煉。而家長們這一“送”,剝奪了一個絕好的、鍛煉孩子的機會。
追根究底,還是因為家長對孩子的愛太狹隘、太片面,認為不讓孩子受半點挫折,不讓孩子受一點委屈就是愛孩子,及時幫孩子解決“后顧之憂”是愛孩子。真正的愛孩子,是做對孩子成長有利的事,做能讓孩子早日獨立、自主的事。
孩子的成長,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情。大自然中,狐貍媽媽把剛長大的小狐貍趕出窩去,老鷹把小鷹扔下懸崖逼它學(xué)會飛翔,小黃羊生下幾分鐘就得站起來跟著媽媽奔跑
,否則就會被狼吃掉……動物都明白這個道理:要早日讓孩子學(xué)會獨立,學(xué)會生存的技能,不要依賴父母。可我們?nèi)祟悈s舍不得讓孩子在風雨中鍛煉。在我們許多家庭里,家長過多地收權(quán),過分地攬權(quán)、霸權(quán),抑制了孩子的個性發(fā)育,影響了孩子的心理成長。家長始終把孩子攥在手掌心,老是擔心這個,擔心那個的,孩子不僅缺失了自由成長的機會,而且自我保護本能也逐漸退化。
愛孩子,就別剝奪孩子鍛煉的機會
看了周令瑜的《別以為你懂孩子的心》,更懂得,一些小事,找出其精華,對孩子的教育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書中周令瑜老師說了這樣一件事:對于周圍,我的原則是:只要這件事情不妨礙別人,不傷害自己,不破壞環(huán)境,我這視為合理要求,盡管去做,不需要征得任何人同意。但是如果某事違背了這一原則的話,就會被堅決制止。有時碰到周周強烈要求做某事,比如有一次大熱天的,周周一定要穿棉褲,我的常規(guī)思維告訴我,不能穿!但轉(zhuǎn)念一想,我不應(yīng)該制止。在37度的高中溫穿上棉褲走在烈日下,這真是一道風景啊,惹來不少人驚異的目光。不久后,周周體驗了高溫中穿棉褲的悶熱,覺得很不舒服,主動脫掉了棉褲,穿上了短褲。
周老師的原則,給了孩子一定的空間和自由發(fā)揮的余地,只要合理,不用征求意見,讓孩子自己做主。做為家長,自省一下,我們的孩子在家里是否問過:媽媽,我可以看電視嗎?媽媽,我可以玩一會嗎?媽媽,我可以……?有沒有?回想起來,我女兒小時候有過這樣的問話,慚愧!我們過多的干涉了孩子的行為和舉止,把孩子當成了我們的附屬品,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
從而剝奪了孩子的自主自力的權(quán)利和自己找快樂的內(nèi)心。當然,一些危險品及比較危險的場所還是要絕對禁止孩子去發(fā)揮她的自主權(quán)利的。如水電煤氣堅持不能玩,無成人帶領(lǐng)絕對不能去海河湖邊玩耍,玩的時候不能影響別人休息,不能對人大喊大叫沒禮貌等等,這是原則問題,必須堅持。
接下來看周老師是如何對待周周夏天穿棉褲的事:如果我強行阻止周周穿棉褲,她一定會產(chǎn)生抵觸情緒,和我對著干。讓她體驗了熱天穿棉褲的不適,她自己主動換了褲子,孩子喜歡的,就是自己做主的感覺。因為有自主的權(quán)利,周周特別能遵守規(guī)則,對我沒有任何的逆反,他是她最親近的人,同時也是讓她最能順從的人。
看了周老師的做法,我們再自省一下,是不是大多數(shù)家長都是當即厲聲制止夏天穿棉褲這種行為?然后孩子會哭鬧,脾氣急的家長可能還會對孩子施予暴力,會說這孩子怎么那么不懂事不聽話,有大熱天穿棉褲的嗎?傻嗎?而周老師就是利用的她的原則,認為這事對別人沒有妨礙,讓孩子去做一下。有些事情,越不讓孩子做的事孩子越是要嘗試一下,這就是逆反心里。于是,周周大熱天里,穿上了棉褲,也嘗到了大執(zhí)天穿棉褲的苦惱,自己乖乖地換了下來。
讓孩子去做,沒有妨礙別人沒有傷害到自己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去實踐一下,她自己實踐并驗證出來的結(jié)果所給的教訓(xùn),比家長口頭上說一百遍要實用的多。
周老師的這本書所例舉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我們卻恰恰忽略了這些小事中的大方法。周老師用她十多年的幼教經(jīng)驗告訴我們“讀懂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是個很大的命題”。
0-6階段是孩子教育的一個重要階段,雖然我女兒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了這個年齡,但看了后還是很受教育的,自省了自己的不當,教育的路無止境,以后的道路上,我們還要跟孩子同行,共同成長。請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家長們珍惜孩子的時光,別以為你懂孩子的心,很多我們認為是正確的常規(guī)的做法,有時也是在扼殺孩子天性。讓我們一起努力學(xué)習,成為“既懂教育又重視教育”的家長吧。
這樣的話你一定耳熟能詳:
孩子,我這是為你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我是過來人,我知道什么才是對的!
你現(xiàn)在恨我,長大了你會感激我!
現(xiàn)在如果我不提醒你,將來你吃虧了就會怪我!
但這樣的話不知道你聽過沒有:
關(guān)于這件事,孩子,我并不比你知道得更多,你得自己去嘗試!
我不能告訴你什么是對的,你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也許你是錯的,但誰又能次次都對呢?我也做不到啊。
如果你碰壁了,我的胸懷永遠為你敞開,但我不能為你做任何決定。
在美國參加家庭聚會聊到孩子,經(jīng)常聽到的理論是:“醫(yī)生的兒子不見得就是醫(yī)生?!薄扒蛲醯膬鹤涌隙ú皇乔蛲酢!袄锔贻p的時候是演員,小布什年輕的時候是個玩搖滾的浪蕩子,如果他們的父母費盡心思、用盡手段,把他們強行“掰回正路”,也許就沒有此后的總統(tǒng)先生了。
讓孩子走彎路的真理是,這是他們自己的選擇,冥冥之中,所有的選擇串在一起,成了一條彎彎曲曲卻順理成章的道路。如果家長橫插一杠子,路就斷了,沒有邏輯關(guān)聯(lián)了。不讓孩子走彎路,留給孩子的也不一定會是直路,而是破碎的路,那將是孩子一輩子要面對的茫然和被動。其實,只要能自由選擇,就是幸福的,哪怕是一條曲折的路。
彎路也好,直路也好,自己走才最重要
我在加拿大McGill大學(xué)進修的時候,我的導(dǎo)師Friedmen邀請我參加他女兒的婚禮,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他的女兒才19歲,大學(xué)還沒畢業(yè),而且她念的是印地語系,完全沒有繼承導(dǎo)師的應(yīng)用心理學(xué)衣缽。
后來在一次集體討論過后,我問他:“為什么不指導(dǎo)女兒走一條更好的路?”Friedmen用藍色的眼睛慈愛地看著我:“什么是更好的路?”我邊想邊說:“讓她選擇一個好的專業(yè)...”Friedmen打斷我:“那什么是好的專業(yè)呢?”我說:“應(yīng)用心理學(xué)啊、金融啊、國際關(guān)系啊…”Friedmen:“然后呢?”“然后她就可以進很好的機構(gòu)成為專業(yè)人士,然后找一位很般配的郎君,過上幸福的生活?!?/p>
Friedmen笑了:“可是我現(xiàn)在就非常明確地知道,我女兒目前很幸福?!彼f:“如果當時我粗暴地阻止她和Joe來往,而且逼迫她去學(xué)自己不喜歡的金融,對,她可能會順從我,進很好的機構(gòu),找個比Joe有錢。有地位的男人,但是,然后呢?然后她會在某個普通的夜晚醒來,覺得自己的人生完全沒有意義。她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嫁給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也許,她會用一些心理暗示來幫自己渡過這個難關(guān),但更大的可能性是,她最終不得不來找我,因為她得了抑郁癥。”
“現(xiàn)在,她早婚,可能會經(jīng)歷為人妻、為人母的種種艱辛,甚至耽誤她的學(xué)業(yè)。她學(xué)了一個很偏的專業(yè),可能會失業(yè),或者被派往萬里以外某個貧民窟做社會工作,缺吃少穿,還要擔心感染疾病。這一切在我眼前清晰可辨,我當然會心痛,但是我知道,她不會抱怨,她會在每一點艱辛后面積極尋找幸福的蹤跡,因此,她的人生是完整的。如果她感到這樣的生活很幸福,那么這條路對她來說就是正確的。如果她覺得不幸福,她自然會走回來,我又何必多此一舉?”
讓孩子直面自己選擇的路,就算選錯了、走錯了,她也會收獲寶貴的經(jīng)驗和教訓(xùn),哪怕有一天把她放到森林里,她也有可能自己找對路出來。反之,一直給孩子安排陽光大道的家長,卻斬斷了孩子選擇的能力和直面彎路的勇氣。其實,彎路也好,直路也好,自己走才最重要。
不走彎路的孩子不是孩子
Semantha告訴我她跟兒子George在一起的時候,更多的是告訴自己要“忍住”,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要指揮兒子做這做那。在美國,一個嘮嘮叨叨、滿嘴大道理、總是把“我早就跟你說過”掛在嘴邊的母親,是不懂得教育方法的。有一次George喜歡上了一個女孩子,為她神魂顛倒,竟然把自己買自行車的錢拿出來給女孩買禮物。Semantha知道那個女孩兒只是玩玩而已,但是她不能說,只能眼巴巴看著。
那天晚上,George興奮地說女孩兒答應(yīng)和他約會,Semantha真想當場拆穿她的假面具,但是她不能,她若無其事地問兒子:“你準備好了嗎?”George很感動,上前吻了她一下,說:“放心吧,都準備好了?!比缓缶烷_著車絕塵而去。
Semantha說:就是這樣,我心里面罵了一萬遍,有一千次沖動想要對他說,你在毀掉自己!不要去,你會后悔的!但是我只能敲鑼打鼓送他去,因為,這是他必須要走的路。后來女孩兒認為他不借車給她開很吝嗇,當場提出分手,George很沮喪?;氐郊依?,Semantha知道情況,看到兒子垂頭喪氣的樣子,摸摸他的頭說:如果你有火,就全部撒出來吧,因為我完全能夠理解你的心情,我不會被你傷害,我是安全的,永遠愛你的。
如果,Semantha一開始就阻止兒子,也許他會聽話,但是他可能會覺得那個女孩兒是他一輩子的遺憾,糟糕的話,沒準會演變成私奔。
Semantha說她并沒有權(quán)力去阻止兒子走彎路,但是,她有能力站在彎路的盡頭,等著他,用自己的愛去撫慰他,讓他有勇氣去選擇正確的路,讓他得到教訓(xùn)之后還能覺得自己很幸運、很幸福。沒有不走彎路的人生,就像沒有不跌倒就長大的孩子,在孩子跌倒的時候,等他站起來,給他繼續(xù)行走的鼓勵和信心,這才是家長應(yīng)該且需要做的啊。
走過多少條彎路,我都陪著你
Lily4歲的時候,爸爸帶她去地中海旅游,爬山爬到一半的時候,有個本地人給他們指了一條近路,其他游客都紛紛往那條路走去,但是Lily不肯,爸爸并沒有強迫她,而是拴緊背包帶子,牽著她的手繼續(xù)往上爬。
父女倆孤獨而溫暖的背影,從此定格在Lily的生命中,爸爸從來不會替自己做決定,而是陪著自己去經(jīng)歷,Lily從小就體會到了這一點。她上小學(xué)的時候,有段時間迷戀動畫片,經(jīng)常不完成作業(yè),爸爸的做法是收起她的課本,陪她一起看電視。直到最后她考試成績出來,Lily的老師把爸爸叫到學(xué)校里去教育了一番,Lily這才明白,自己的行為連累了爸爸挨批評。
高中二年級,Lily突發(fā)奇想要去參加《美國偶像》比賽,她有點五音不全,但是爸爸全力支持她,為她寫橫幅、貼標語、還做文化衫,還鼓動家里人做她的后援團。結(jié)果可想而知,她在海選中就被淘汰了,Lily很傷心地出來,一下就被爸爸摟進懷里,兩人哭天抹淚兒。
在Lily的婚禮上,爸爸發(fā)表祝詞,他說:“親愛的,我不知道你選擇的這個男人是不是對的,但是一直以來,我們無論歡笑還是流淚都一同度過,所以你根本不必害怕和不安,只要勇敢去愛,就是對的?!?/p>
不要剝奪孩子走彎路的權(quán)利,對漫長的人生而言,那條彎路上的風景,也許更美…
現(xiàn)在處處可見放養(yǎng)型教師,保姆型教師,有的孩子甚至上了大學(xué),生活還不能自理,而今天我要說的是把成功的機會換給孩子。其實孩子都是很喜歡動手的。生活方面有的時候家長們喜歡包辦替代孩子穿衣服,給孩子喂飯,導(dǎo)致孩子喜歡做什么事情都喜歡依賴父母,吃飯沒有家長喂飯就不吃,衣服哭鬧等著家長來穿。學(xué)習方面,可謂是家長占據(jù)了孩子的主動權(quán),不管孩子喜歡不喜歡都給孩子抱各種課外班,幼兒自理能力,解決問題能力逐漸下降,所以我認為改善這一現(xiàn)象有以下幾種辦法
一、提供材料,讓幼兒自主探索教師與家長主動放手,大膽鼓勵幼兒自主解決問題,如果你一味的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孩子會遇到什么問題都會請求你來幫助他。逐漸的讓幼兒主動解決問題能力下降,所以當孩子遇到問題時候,可以重復(fù)幼兒遇到的問題,幫助幼兒延長思考的時間,帶著幼兒在家或者在班級里轉(zhuǎn)一轉(zhuǎn)如果這時候幼兒看見一件東西,他認為能夠解決問題,你確認為不能,但是你要憋住,讓他自主探索,只有經(jīng)過不斷嘗試,孩子與材料充分的接觸了,孩子才能發(fā)揮這個材料的更寬更廣的用途。當看到他們自己解決字的問題時候,他們臉上的笑容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是一種自信的笑容。既給幼兒增加了自信,又使幼兒自己解決了問題,增加了幼兒的成功經(jīng)驗,家長和老師們何樂而不為呢?
二、每天給與幼兒一種成功感一種習慣需要一個月甚至三個月完成,幼兒的成功感也是一樣的,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要給予幼兒成功感,使他們產(chǎn)生自信,可以在班中為動手能力不強的幼兒或者自信心不強的幼兒,最大限度發(fā)掘它們的優(yōu)點,設(shè)置專門的小專題的主題墻,給與幼兒自信,內(nèi)容有觀察幼兒制作的過程圖片與文字,還有觀察到幼兒進步點。給與幼兒展示作品的空間,讓幼兒感受到一個寬松,自主的環(huán)境,支持幼兒自主發(fā)展,成功總在細節(jié)中體現(xiàn),或許孩子不知道可以嘗試哪一種材料幫助自己時,你可以給幼兒兩種選擇,請幼兒選擇一種進行嘗試,當孩子用這種材料幫助自己把作品完成,這就是一種成功的感受。
當幼兒像你展示作品時候,即使你能夠看出畫面的所有內(nèi)容或者你認為這幅畫面沒有內(nèi)容,你可以踏實下來,裝作什么都不知道,向幼兒請教一般,可以問你可以告訴我你畫的是什么嗎?我很好奇你這個用綠色的筆畫的是什么?激發(fā)幼兒表達的欲望,這又是一種幫助孩子獲得成功的方法。孩子像你清楚地講述了他的作品內(nèi)容,也許你認為他畫的是什么。但是他給你講述的時候,你會感覺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它融入了自己的創(chuàng)意,以自己的想法,這一點是非常可貴的。既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又和成人的關(guān)系進了一步。
為幼兒創(chuàng)造勞動機會?乍一看這句話,很讓人意外。在一些家長眼里,現(xiàn)在生活條件這么優(yōu)越,多數(shù)孩子都已離“勞動”這兩個詞越來越遠了。
的確,在現(xiàn)今的生活條件下,不要說是小孩子,即使是大人也沒必要,而且沒有機會辛勞“勞動”。因而,在一些家長的意識中,讓孩子動手勞動已是過時的教育理論。
但是,科學(xué)的幼教理念告訴我們,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不僅需要在思想教育、人文培養(yǎng)等方面加以重視,也需要在其他方面加以引導(dǎo)。上述被一些家長認為已過時的“勞動”也是幼兒德育培養(yǎng)、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重點組成部分。
眾所周眾,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不僅源于幼兒園、家庭的細心教育,也源于日常的生活引導(dǎo)。在日常生活中,引導(dǎo)幼兒動手勞動,非常有利于塑造幼兒健康的德育品性,能夠培養(yǎng)幼兒的美德情操。
幼教專家認為,給幼兒一定的勞動機會,對于幼兒的身心健康有以下的益處:
1.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正確的德育態(tài)度。
現(xiàn)今社會,由于缺乏一定的勞動實踐,一些幼兒因而缺乏良好的勞動意識和正確的生活態(tài)度,奢侈、浪費,不珍惜不尊重他人勞動成果現(xiàn)象屢見不鮮,長此以往,往小的說,無益于幼兒的健康成長,往大的話,無助于社會的發(fā)展。而適當?shù)膭趧樱兄诤⒆羽B(yǎng)成勤儉節(jié)約、尊重他人勞動成果的正確生活態(tài)度。
2.有助于幼兒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經(jīng)常讓幼兒動手勞動,有助于讓幼兒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勞動讓人身心愉悅,勞逸結(jié)合的生活,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有助于幼兒的成長。
3.有助幼兒的身體健康。
適當?shù)膭趧?,可以讓幼兒得到鍛煉的機會,有助于幼兒的身體健康。這在眾多小胖墩盛行的今天,尤其具有積極的意義。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你自以為讓孩子少走彎路,卻不知剝奪了他的成長機會》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成長故事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guān)推薦
1、自以為是的狗大王的故事 狗、貓、豬、鴨子在農(nóng)人的院子里相安無事,過著平靜安逸的生活。 在狗的眼睛里,動物世界只有它們這四種動物。在這四種動物中,狗無疑是最強大的,它曾分別同貓、豬、鴨子較量過,均以...
1、自以為是的海龜爬山的故事 海龜爬上礁石,被一只海鳥看見了。海鳥奉承說:“海龜先生,你能爬上礁石,就一定能爬上大山?!?海龜想:是啊,我能爬上礁石,能爬不上大山嗎?能,一定能! 沒有多想,海龜游出大...
1、幼兒故事280個必讀:自以為是的猴子 猴子是樹林里大家公認的最聰明的動物。前不久他得了個智力比賽冠軍,就更加覺得自己了不起了。 這天,猴子在樹上蕩秋千,兔子和一群伙伴在樹下玩一個新游戲。兔子學(xué)了半...
你以為瞞著孩子吵架是好事,其實會害了他 就在剛剛,我對丈夫的行為十分憤怒,一氣之下我離開了廚房回到臥室,讓丈夫一個人在廚房為孩子們準備早餐。我曾經(jīng)以為自己能像之前一樣咬緊牙關(guān),等孩子們上學(xué)之后再與丈...
在工作學(xué)習中我們難免會犯一些錯誤,總會犯一些錯誤或者做錯一些事情。但是既然我們做錯了就要及時知錯就改。你收集了多少表達知錯的句子呢?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2023形容人做錯了事卻不知錯的簡短句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收藏。...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