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如果孩子有厭學情緒,那家庭就起了中間作用,安慰并鼓勵孩子!家長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孩子的成長離不開我們的陪伴,有時候陪伴才是最有意義的教育!那么,教師可以在哪些方面與家長配合教育孩子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孩子吃飯拖拉怎么辦”,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首先,在0—2歲,孩子想自主吃飯的時候,可能家長怕孩子弄臟亂,總是喂,而這個敏感期過去以后,孩子漸漸大了想讓孩子自己吃了,孩子已經不想自己吃了。
其次,只要看見孩子吃少一點,都要催促孩子多吃一口,讓孩子對吃飯感到壓力。
最后,平時是否吃了過多的零食。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平時不斷的催促,孩子在用磨蹭和拖拉來被動抵抗父母的催促和指責。從這位媽媽談到的情況來看,我覺得這個原因應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然后,再談到學習,其實本質跟吃飯差不多的,因為從這兩件事件都可以投射出家長對這兩件事的重要性和焦慮程度,家長有多焦慮和重視,孩子可能就有多抵抗。因為其它的事情你們可能沒有要求太多,孩子沒有壓力,所以他愿意去做,于是就會出現“平時挺乖的,讓他幫忙做什么事,立馬就去做了”,但一旦碰到你們焦慮和重視的事,他就有阻抗。這個道理很簡單,你自己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如果你的上司不斷的催促你工作,你的積極性肯定會經常受挫,也許會用磨洋工來應對上司。但如果你的上司經常鼓勵和夸獎你,你的工作積極性就會高很多。
有幾個小建議可供參考:
1、建議父母可以做一個角色扮演游戲:即先由一方扮演孩子,另一方扮演媽媽或爸爸的角色,扮演爸媽的一方就一件具體的事情不斷催促孩子,指責孩子(語氣要按照平時對孩子所用的著急的語氣)。最后雙方交流感覺。之后再交換,雙方交流感覺。
這個游戲有助于父母了解孩子的處境,真正能理解孩子,這是改變的第一步。
2、停止催促和指責,讓孩子跟隨自己的速度去學習和吃飯。同時讓孩子自己去承擔相應的后果。比如可以告訴孩子:“因為爸爸媽媽要上班,你吃飯速度稍微快一點,到七點我們就收,不然你就只能遲到,讓家里其他人送你(或者只能餓肚子),因為爸爸媽媽遲到也是會被罵的?!?/p>
而學習更是如此,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長需要做的就是陪伴和支持,在孩子需要的時候可以幫孩子一把。我知道有位家長特別聰明,她孩子也是同樣的問題,在我提醒過她之后,她忍住了每天催促孩子寫作業(yè)的沖動,而只是平和地問了一句:“你寫作業(yè)了嗎?”,孩子說玩一會再寫。然后她就該干嗎就干嗎去了。一晚上都沒再問,孩子很高興的玩到了到上床睡覺時間。到第二天早上才想起來作業(yè)沒寫,早上吃飯怨媽媽:“你干嘛不催我了?”媽媽說:“我提醒過你了,而且媽媽以后也不再催你,你自己的事你自己負責。同時,以后媽媽可能會提醒你可能不會提醒你,但自己決定寫作業(yè)的時間,但只能是晚上10:30之前,因為這個點之后一定得上床睡覺”可想而知,上學后,孩子肯定挨了批評。可是,卻改變了寫作業(yè)拖拉的毛病,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作業(yè)寫完再玩,因為他自己體會到沒寫作業(yè)的后果。當然,這個方法不是適用于每一個孩子,因為這位媽媽的改變并不是一句兩句話就完了,她也是經歷了比較長時間的學習和反復的磨合,才漸漸放下自己的焦慮,平和地去對待這件事情,才能跟孩子平靜堅定地去協(xié)商。
所以,我們常常說父母只要一改變,孩子慢慢就會發(fā)生變化,所以首先家長可以試著從停止催促開始。希望能給予你一定的提示。若需要進一步厘清,也可以找專業(yè)心理咨詢師處理。
一二年級的孩子普遍會存在注意力維持時間較短的情況:
首先,希望家長多觀察一下孩子,在平時玩游戲或者做她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維持的時間大概多久,如果可以玩10分鐘以上,那從一些注意力游戲和行為養(yǎng)成的角度,就可以對孩子吃飯和寫作業(yè)存在的問題起到幫助作用。
建議如下:1.您可以買一個小沙漏放到孩子桌上,對于年齡較小的孩子而言,不能很好的把握時間長度,40分鐘對于孩子而言一方面有些長,同時也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放一個30分鐘左右的沙漏,利于孩子更清晰了解時間長度和掌握時間的概念。2.吃飯問題上,不要老催孩子,對于孩子而言,看到父母一直督促自己,或許反而是一件“好玩”“受關注”的事情,所以從行為養(yǎng)成上來講,說一遍,孩子不吃,就不要再說了,同時強調一遍,現在不吃飯,今晚也不能吃,并嚴格執(zhí)行。(如果晚上孩子實在餓了,可以吃水果,不要給零食)3.您可以在網絡上搜索一些親子注意力訓練的小游戲,一方面陪伴了孩子,同時也會對孩子注意力起到訓練作用,對孩子目前出現的情況都會有幫助。
觀察孩子只在吃飯和寫作業(yè)這兩件事情上比較慢還是在其他事情上也都會慢些。
孩子如果在沒有任何要求的情況下會用多長時間吃完一頓飯,同樣的作業(yè)量,其他同學用多長時間完成??赡芷綍r家長對孩子的關注比較少,所以,孩子會比較珍惜和您在一起的時間,比如吃飯時間,寫作業(yè)時間。對于孩子來說,他是無法區(qū)分家長給我的關注是正向的關注還是負向的關注,只要是關注我就好。所以,當他吃飯慢、寫作業(yè)慢的時候,您的關注就來了,慢慢的,他就學會了我只要吃飯慢、寫作業(yè)慢,就能得到媽媽來看我,來跟我說話,盡管她是在批評我,那我心里也高興。所以,孩子是在用慢、磨蹭來尋求家長的關注與愛的。
請您想象下,我手上拿著一張A4白紙,白紙上面有一個黑點,當我問:“您看到了什么?”的時候,請您真誠的回答看到了什么?當然,我是聽不到您的回答,但是您的內心是可以聽到您的答案的。以往我問出同樣的問題時,有人這樣回答:“我看到那個黑點兒!”也有人會回答看到一張白紙,有的人會回答一張白紙上有個小黑點兒。那么這三種回答是沒有對錯之分的,只是每個人的注意力的方向不同而已,看到黑點兒的人是把注意力放在細致的事情上,看到一張白紙的人,是把注意力放在全局上,那個黑點兒對于他來說是可以忽略不計的,看到一張白紙上有個小黑點兒的人是非常接納的人,既看到全局,也看到細節(jié)。所以說,注意力的方向會讓我們產生“焦點”,也會導致“盲點”的產生。那么,您是選擇常常關注好的“焦點”呢,還是常常關注不足的“盲點”呢?如果您每天關注到的就是孩子慢、磨蹭,孩子就會越來越慢,因為您的注意力方向就在慢上,孩子就會向慢的方向發(fā)展。
俗話說:“怕什么來什么!”在您的信念系統(tǒng)中,您可能是害怕孩子出現慢、磨蹭等現象的出現,所以,您會很充滿善意的提醒孩子,“快點兒,快點兒”,那么孩子在您的高焦慮狀態(tài)下,能夠100%的接收到您的焦慮狀態(tài),并用自己的行為去驗證您的行為,讓您體會到自己的焦慮,只可惜,孩子做出的這些“犧牲”您還沒有看懂,沒有接收到。作為家長,我們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有的孩子是青蛙、有的孩子是豹子、還有的孩子是蝸牛,那么您的孩子是什么樣的呢?您對孩子的狀態(tài)有多少的了解呢?
規(guī)定孩子的吃飯時間和寫作業(yè)時間,是對孩子的要求,但是讓我感受到的是家長的高壓狀態(tài),給人是一種壓制的感覺。如果把一個沒有任何防護裝備的人的頭部按進水里的時候,您猜這個人會做出什么樣的反應呢?是不是一定會反抗,一定是拼盡全力要把頭部從水里拿出來,因為這是唯一生存下來的舉動,否則就要溺水而亡了,對嗎?所以,建議跟孩子要建立平等的關系、保持協(xié)商的態(tài)度,以完全接納孩子一切的問題的心態(tài)來愛孩子。
嘗試讓孩子在沒有任何要求的情況下吃飯,這樣也可以保證孩子的胃腸功能比較好,營養(yǎng)吸收的也比較好。我們來做一個記錄,那就是記錄孩子的吃飯時間。僅僅是記錄時間,而不是計時,我相信這兩個詞之間的差別您能理解!舉例說明下:當孩子在沒有任何要求的情況下吃完飯用了40分鐘,您就記錄在一張紙上,然后,在下一頓吃飯的時候,再記錄,假如說孩子用了39分鐘,那么,您就可以鼓勵孩子說“寶貝兒,這頓飯你用了39分鐘就吃完了,比上一頓少用了1分鐘,媽媽祝賀你,節(jié)省了1分鐘的時間?!焙竺娴拿恳活D飯都這樣記錄,都這樣給孩子正確的反饋。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達到您和孩子的注意力方向進行調整。把注意力放在我們要達到目的上,而不是放在與目的相反的方向上。
給自己一些耐心,給孩子一些耐心,允許自己和孩子都慢一些,好的行為和習慣養(yǎng)成后,想讓孩子慢下來都不容易呢?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俗話說:從小看大,三歲看老。也就是說,從三歲的時候就能看出孩子的智力和終生的發(fā)展。但從現代的教育研究看,孩子的道德品質、良好習慣以至性格是逐步形成的。
人的性格主要與遺傳和環(huán)境有關,其中又以后天的因素為主。所謂遺傳,其實也是和環(huán)境聯(lián)系的。孩子有的方面和父母很像,是因為孩子和父母從小一起生活,不自覺地模仿了他們的言行。父母和孩子的關系、家庭的氣氛、是否獨生子女、出生順序、家庭模式,對孩子性格的形成都有重要作用。學校教育對人的性格也很重要。孩子生活的集體啊、老師的言語啊,社會道德風氣啊,對人的性格也有影響。
一般說來,0至2歲是培養(yǎng)孩子的信任感、希望感的關鍵期。母親是最重要的教育者,主要方式不是靠語言,而是行動。孩子餓了,母親能及時喂奶;孩子大小便了,母親能及時更換;孩子想動了,母親主動配合??傊藭r的孩子能心想事成,不會長時間感到痛苦,他就會信任母親和他人。如果他的需求總不能及時得到滿足,漸漸就會產生絕望感、悲觀感、多疑、自卑等。
2至4歲培養(yǎng)自主性和主動性。就是讓孩子做他想做的任何事,同時設置底線,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做到什么程度可以被接受。讓孩子為所欲為的目的是讓他們的天性得到釋放、潛能得到發(fā)揮。當然,父母也要設置界限,哪些事是絕對不可以做的,如玩火、闖紅燈;那些事是不能過度的,如吃東西不能吃太多、不能沒有時間觀念,看電視不能看太久等等。
4至6歲要保護孩子的好奇心,發(fā)掘興趣和天份,培養(yǎng)孩子的能力感,為勤奮、韌性和自尊奠定基礎。如果孩子的探索心、獨創(chuàng)行為和想象力被家長笑話,那么孩子就會形成內疚感,逐漸失去自信心。如果孩子被管教控制得太嚴,孩子會逐漸失去開創(chuàng)幸福生活的主動性,欠缺創(chuàng)造力和目標。
不過,管教孩子永遠都應該建立在良好的親子關系的基礎上。99%的失敗管教,都是親子關系沒有建立好。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呢?答案很簡單,那就是用孩子最喜歡的方式去愛他(她):身體接觸、語言贊美與鼓勵、共享時間和禮物等等。
從兒童性格形成的過程來看,一般說來,5歲-11歲可看作性格的形成期。此時的兒童不僅能按父母的要求辦事,而且也開始有了一定的獨立性,能按自己的想法行事。
約11歲的時候,兒童對現實有了自己的態(tài)度和對待方式,這是最初性格形成的標志。
12歲-17歲左右,孩子的性格基本處于定型期。在性格的形成和定性期內,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影響兒童性格品質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在早期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則是性格形成的基礎條件。這個基礎的好壞,將會給學校教育帶來積極或消極的影響。
小學階段,孩子最常見的毛病是沒有時間觀念,做事磨磨蹭蹭。這和學齡前的生活方式有直接關系。學齡前,孩子的主要活動就是自由玩耍,隨意性很大,沒有時間的限制。一旦入學,什么事情都受時間的制約 ,一些不良習慣也就暴露出來了。但亡羊補牢猶未晚,只要我們動點心思,及時矯正也就是了。
要矯正這一這一毛病,首先要找到病根,看準孩子的磨蹭表現在哪些方面。如果是日常生活習慣,只能在日常生活中逐步糾正。好孩子是夸出來的,要從不足中找到進步。昨天吃飯用了半個小時,今天用了29分鐘,這就是進步??!三兩個月之后,20分鐘能吃完,不就是很大的進步嗎?壞習慣的形成是一個很長的過程,改掉這些習慣,所用的時間將會更長,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只是一味地嘮叨,只會引起孩子的反感,沒有任何積極的作用。
在學習方面的磨蹭,可能出于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腦子反應慢。大腦反應慢,手就快不了,心靈才能手巧。這除了積極開發(fā)智力之外,最常見的方法是熟能生巧,在“熟”字上多下功夫。有的家長帶著孩子玩,湊準機會出些計算題讓孩子計算;走著路也背誦課本上要求背誦的內容,課內不足課外補。這些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也不難。但需要家長做個有心人,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確實當作一件事來做。你如果不具備相應的素質,要求孩子背誦的內容,你自己都不會,怎么教孩子?心里有陽光,你才能給別人陽光。你不會的東西,要想教給孩子,至少也得寫在紙上,放在兜里,不會的時候拿出來看看,教學相長,等把孩子教會了,你自己的素質也得到了提高。
第二個原因,就是方法不對。有的孩子寫字,看一筆寫一筆,還要看準每一筆在方格中的位置。一筆不對,還要擦掉重寫,一個字兩分鐘寫不完,浪費了很多時間。如果讓孩子先看準了再寫,一次寫完一個字。一個筆畫位置不是那么準確,也不必擦掉,下一個糾正過來就是。你擦掉重寫,位置雖然對了,但擦拭的痕跡很重,看上去一點都不整潔,整體效果反而更差。等孩子有了一定基礎,到了抄寫句子,課文段落的階段,先不要急著抄寫,應該反復閱讀課文,等句子讀熟了,看一眼抄一句,比起看一個字抄一個字來,效率就提高了很多。
第三方面的原因,就確確實實是習慣不好了。有的孩子邊玩邊寫,邊寫邊玩,沒有時間觀念。做事不專心,三心二意的,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做快一點,你在一邊監(jiān)督,等他完成了作業(yè),對他的速度大體有個了解。昨天一份試卷用了一小時,今天用了58分鐘,你就提出表揚。如果孩子確實抓得很緊,但依然用了62分鐘,你就幫他找出原因,仍然給予鼓勵。甚至可以“糊涂”一點,告訴他用了57分鐘,要保護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保證。如果失去了自信,你就很難把事情做好。
如果孩子熟中生巧了;方法正確了;做作業(yè)的過程一心一意,心無旁騖了,孩子的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磨蹭,對孩子的性格成長以及孩子的學習都是非常不利的。下面這些方法,幫助孩子改掉磨蹭的壞習慣?!×私飧嘈睦韺W教育,咨詢在線客服。
第一招:一分鐘專項訓練(1)訓練孩子專心做題。準備幾十個簡單的加減法口算題(根據年級不同,難度可以不同)。規(guī)定一分鐘,看孩子最多能做多少道題。讓孩子感覺到一分鐘都能做十多個小題,而自己寫作業(yè)的時候,有時候幾分鐘也寫不出一個小題。(2)一分鐘寫漢字訓練,找一些筆畫和書寫難度相當的生字,看孩子在一分鐘內最多能寫書多少個字。記下每次的情況,并進行對比。(3)一分鐘寫數字訓練。我班上一個孩子的數字書寫特別差,而且非常慢。這學期,數學老師讓他每天練習一分鐘“0123456789”的快速書寫。寫一分鐘算一次,看一次能寫幾組,他給我看了最近幾天的練習成績,原來一分鐘最多能寫5組,現在最多可以寫9組,而且還寫得工整好看一些。
以上訓練讓孩子體會到時間的寶貴,原來一分鐘可以做很多事情,珍惜時間。同時也提高孩子的寫字速度和做題的速度。訓練時以1分鐘為一組,每天練習三至五組。在訓練的時候注意記錄孩子的成績,并進行對比,練習時間以一星期為宜。
第二招:停止催促,堅持表揚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時候,很多家長喜歡喊,不斷的催促,結果感覺是越催促,孩子的動作越慢,家長就更生氣,孩子做某件事情的速度快,就表揚。如剛開始可以給孩子出幾道簡單的題,給1分或2分鐘,孩子會很快做好,家長要作大吃一驚狀呼道:“還不到一分鐘呢!”總之,很夸張的樣子。隨時觀察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現,對做得快的事情立即表揚?!艾F在穿衣服快多了!”“現在收拾書包快多了?!薄@樣的話。但千萬不要說成“現在穿衣服快多了!如果寫作業(yè)也這樣快就好了”。只表揚,不提孩子做得不足的地方。通過表揚,會激發(fā)孩子內在快的動力。
第三招:節(jié)約的時間由孩子自由支配很多家長喜歡給孩子布置一些家族內部的作業(yè),比如孩子完成了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家長會布置什么讀英語,孩子剛讀完英語,家長又安排做奧數題等等??傊议L給孩子安排得相當充分。孩子也看出問題的所在,那就是,只要有孩子空閑時間,家長就會安排任務。所以,孩子的對策是,化整為零,在寫作業(yè)的時候邊寫邊玩。這樣拖很長的時間,由于老師的布置的作業(yè)沒有完成,家長也不會另外安排任務。孩子在寫作業(yè)的過程中就玩了。
對策:把每天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做一個大概的時候估計,將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務(包括家長布置的任務)進行一個時間預計。一定要給孩子留下休息的時間(自由支配的時間)。如一共要一個半小時,那么孩子一個半小時(甚至提前保質保量地)完成了,余下的時間就必須由孩子自己支配,如果玩他喜歡的玩具,或者打一會兒游戲,進行一會兒體育鍛煉等。就是做孩子喜歡做的事情。養(yǎng)成這樣的習慣以后,孩子會抓緊時間完成作業(yè),因為早寫完就有很多時間玩了。
第四招:從生活習慣訓練只能從生活習慣抓起啊,先給他規(guī)定時間,要求他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自己要做的事兒。一位家長說,她女兒早上起床穿一雙襪子要十分鐘,孩子在床上把襪子理呀理,理得家長冒火。什么吃飯,穿衣,洗漱能拖時間,盡量地拖時間。對策:通過訓練縮短孩子生活自理行為的時間。比如和爸爸媽媽比賽穿襪子,看誰更快。在比賽之間先教孩子怎么穿得快的方法,手把手地訓練。家長在比賽時,可以故意放慢一點,讓孩子覺得有有取勝的可能。甚至有時候不經意輸給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能做得快。讓孩子在生活中做事快,在學習中才會快起來。也可以用記時完成某一件事情,規(guī)定時間完成就表揚或記一個“★”;得夠二十個“★”可以滿足孩子的一個愿望。
第五招:規(guī)定時間沒有完成立即停止有些孩子寫作業(yè)拖延時間到晚上十點,減少了睡眠時間,導致第二天上課沒有精神,降低了學習效率。周而復始,造成惡性循環(huán)。這時,我覺得可以給孩子確定一個作業(yè)完成的最后時間。要保證孩子十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很多家長規(guī)定孩子九點鐘上床睡覺。所以到了晚上九點,孩子的作業(yè)還沒有完成,就不再寫了,要求孩子必須睡覺。作業(yè)沒有完成,會受到老師的批評。以后,孩子就會抓緊時間完成了。這個是狠招,家長要具體分析孩子作業(yè)的量,有時候老師布置的作業(yè)超標了,就不能用這個辦法。不到萬不得已,不要使用這一招。
總之,對孩子磨蹭,家長一定要用耐心和愛心幫助孩子逐步改正,不要操之過急。要注意總結方式方法,不斷提高孩子的速度。
不少家長反應:孩子做事特別磨蹭,起床慢慢悠悠的,寫作業(yè)拖沓,拉好攤子學習吧,又一邊玩一邊學。孩子越磨蹭,家長就越著急,有幾次要爆發(fā)沖突。真擔心有朝一日家長會為此崩潰。怎樣才能幫助孩子改掉這個磨蹭的毛病呢?
要解決孩子磨蹭,首先要回答三個問題:
1、家長有拖延癥嗎?
(平時工作生活中,總有不想做,不能按時完成的事)
2、家長們有沒有經常打斷孩子?
(一會叫他喝水,一會問他吃不吃東西等等。)
3、孩子一磨蹭,家長有沒有立即批評孩子的磨蹭,并敦促孩子快點?
(比如上學都快遲到了,孩子還沒起床,有沒有一種怒其不爭的感覺?)
小漫耍機智
如果家長對上述問題,有回答“YES”的,那就要重新考慮處理孩子磨蹭的問題了。
據調查表明,很多情況下,孩子磨蹭的主因是家長!
A、家長磨蹭,孩子跟著學;
B、孩子專注,家長愛打斷;
C、孩子只是性子慢,又被家長反復貼上“磨蹭”的標簽,強化磨蹭的心理(我就是這么慢)。
噢,原來是這樣子~~
其實對于孩子的磨蹭,辦法很簡單:
放輕松,修一顆緩慢而優(yōu)雅的心!
接下來補充一下干貨:
第一、急也沒用,我相信我兒。
有拖延癥的家長,可以試著改,但根本的是要解決家長心急(心態(tài))的問題。找出自己心急和焦慮的原因,把自己的心態(tài)調整平和。了解孩子,相信孩子。不要盲目害怕:孩子會在未來激烈競爭中失利。
第二、省點心,少說兩句。
因為心急,嘴上就不停的嘮叨、催促、不滿、抱怨、講道理甚至指責和打罵。如果你的領導每天在你面前這樣對你的話,你會是個積極主動工作的人嗎?所以,收好用“嘴刀”,然后緩和自己的心態(tài)。這個過程會非常難受。這時適當提醒自己不要太功利,消除不滿。并提醒自己:如果內心有不滿情緒要及時放掉,不要變成“炮”,會傷害很多人,不僅僅是孩子。
第三、貢獻自己的經驗與智慧,和孩子一切規(guī)劃,以孩子的選擇為主。
A,與孩子協(xié)商制定作息時間,要養(yǎng)成專時專用的習慣。
B,讓孩子自己承擔后果,養(yǎng)成負責任的習慣。
C,獎懲結合,讓孩子養(yǎng)成學習有效率的習慣。
重要的話,再說一次。
對于孩子的磨蹭,
放輕松,修一顆緩慢而優(yōu)雅的心!
孩子做事磨磨蹭蹭,一件小事東張西望要做很久.....”
“我家孩子上課總是走神,寫字還慢,筆記都記不全,怎么學得好啊.....”
“我女兒寫作業(yè)拖拖拉拉,每次熬到半夜,批評了很多次,就是改不掉?!?/p>
......
經常會聽到家長的各種抱怨,那家長到底要怎么辦才能幫孩子解決這些問題?
孩子做事磨蹭,怎么糾正都沒用?這是因為各位家長你沒有找到孩子磨蹭的真實原因。
今天,我們就以孩子寫作業(yè)磨蹭問題為例,針對孩子寫作業(yè)慢的5個原因,給出解決方法,快來看看你家孩子屬于哪一種?
壹
學習沒條理性,不知道先做什么
洋洋寫作業(yè)總是慢慢騰騰,有時候甚至不知道老師都布置了什么作業(yè)。老師在批改作業(yè)時發(fā)現他的作業(yè)亂無章法,有些題經常會做錯或漏做。
媽媽也很苦惱,因為洋洋在家做作業(yè)之前準備文具也是很混亂。一會兒找橡皮,一會兒找鉛筆,拿這個一會兒拿那個,這中間磨磨蹭蹭就花去好多時間。
這是一個寫作業(yè)條理性比較差的典型案例。寫作業(yè)時不知道有什么作業(yè),文具準備不齊全,對各科作業(yè)的先后順序沒有條理……這樣寫作業(yè)當然慢了!
對策:
父母要教會孩子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讓孩子自己動手安排自己的事務,甚至可以讓孩子幫忙父母做點家務,這樣孩子就慢慢學會規(guī)劃和條理。
心理學上有種說法,叫100%理論。世界上許多事情都遵循100%理論,如果我們有20%不做,孩子就能完成20%,如果我們要80%不能做,孩子就能做80%。
如果父母都幫孩子做了,孩子的成長機會實際上就被父母剝奪了。當然,孩子在做事的過程中,父母可以適當指導孩子做事的順序和條理。
貳
過度完美主義
歡歡作業(yè)工整,成績優(yōu)秀,缺點就是寫作業(yè)慢,寫的字稍微有一點點不整齊或者不干凈的地方,她就馬上擦掉重寫,所以花的時間就長了。歡歡是天生的“完美主義者”。
但是有些孩子寫作業(yè)慢卻是父母們訓練出來的,許多父母都希望孩子是完美的,樣樣都要求孩子做到最好。比如作業(yè):即使有一丁點兒不好的地方,父母都嚴格要求孩子改好寫工整,這樣要求的最終結果,不是孩子寫作業(yè)慢就是對學習害怕。
對策:
對于這種喜歡使用橡皮不停地擦來擦去的現象,心理學上稱之為“橡皮綜合癥”。原因是孩子學習壓力大,心情焦慮,怕出錯。對患有橡皮綜合癥的孩子,父母不要過多指責,也不要用打罵來糾正其不良行為,而要用獎勵手段進行強化訓練來達到目的。
孩子做作業(yè)時盡量少用橡皮,如果作業(yè)本保持清潔、在一定時間內迅速準確地寫好字,就有一定獎勵。如果孩子離不開橡皮,家長最好把橡皮沒收,經過一段時間,孩子依戀橡皮的壞習慣會逐漸得到糾正。
叁
對學習沒有興趣
有的孩子因為學習基礎差,作業(yè)不會做,寫作業(yè)自然而然的就慢了。還有的孩子,對學習沒有樂趣,即使會做也不想去做。如果你的孩子屬于這種類型,那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怎么去彌補孩子的缺陷,怎么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對策:
1、孩子遇到不會做的題目怎么辦?
有些孩子遇到自己不會做的題目就拿去問父母,問完之后接著寫作業(yè),剛坐下沒多久又遇到不會做的題目,又拿去問。這樣來來回回折騰,時間就耽誤了!
這樣做一方面會打斷做作業(yè)時的安靜氛圍和專心程度,造成走神;另一方面,會打斷孩子做題和寫作業(yè)的思維。
建議父母最好能引導孩子如何調換順序做題。如果遇到不會做的題目,可以先做其他的題目,最后再做不會的題目,這樣就可以節(jié)省時間,也不會打斷孩子的思路。
在輔導孩子不會的題時,重思維引導,不是全部一古腦兒講給孩子聽。逐步的引導啟發(fā)孩子,最后讓孩子自己領悟。孩子知識儲備夠了,速度自然就快了。
2、想方設法讓學習變得有趣起來。
人們都是這樣,對于喜歡有趣的事都樂意去做,而對于枯燥乏味的事,則是能拖則拖。
所以,對于不喜歡寫作業(yè)的孩子,父母要盡量調動孩子寫作業(yè)的興趣,比如:通過游戲的方式、競賽的方式來安排作業(yè)。比如:可以用計時的方式完成某一項作業(yè),規(guī)定時間完成了就表揚或記一個“★”,得夠二十個“★”,就可以滿足孩子的一個愿望。
肆
被逼無奈,故意磨蹭
這是一種被動的磨蹭,被父母逼出來的磨蹭。許多家長總是希望孩子在做完學校的作業(yè)后再做些題目。所以,每天加了許多“媽媽作業(yè)”。
聽聽一個孩子的說法吧:“快點寫作業(yè)?我為什么要快呀?寫完了我也不能出去玩,寫完了老師的作業(yè),我還要寫媽媽布置的作業(yè),寫完媽媽布置的作業(yè),爸爸的作業(yè)又來了,總之就是沒有玩的時間……,還不如慢點寫呢!”
沒想到“磨蹭”還成了孩子的一條對策。若是爸爸媽媽總給孩子加“父母作業(yè)”,孩子會開始有意識的慢,久而久之,漸漸地養(yǎng)成習慣,就真得變成磨蹭的壞習慣了。
對策:
把每天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做一個大概的估計,將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務進行一個時間預計。一定要給孩子留下休息的時間(自由支配的時間)。
如:一共要一個半小時,孩子在一個半小時完成了,余下的時間就必須由孩子自己支配,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養(yǎng)成這樣的習慣后,孩子會抓緊時間完成作業(yè),因為早寫完就有很多時間玩了。
伍
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
小寶活潑、可愛,但是小健的父母卻一直揪心著他的學習。因為小健寫作業(yè)時總是東看西看,一會兒玩橡皮,一會兒吃鉛筆,一會兒咬手指,注意力不集中,這樣的寫法怎么能快起來?
老師也反應小寶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而且還經常調皮搗亂,一會兒拽別人的頭發(fā),一會兒拉別人的衣服。
這個屬于典型的注意力不集中的案例。這些孩子的注意力時間一般在15—20分鐘左右,如果讓他們連續(xù)做作業(yè)超過20分鐘,他就會走神,如果寫一個字走神5分鐘,作業(yè)當然就拖拖拉拉了。
對策:
1、作業(yè)分段
你先了解孩子當天的作業(yè)量,然后規(guī)定在一定時間內必須完成,如完成得好可以給予獎勵。
如果作業(yè)太多,可以把作業(yè)分割成兩個或三個階段。如第一次規(guī)定做15分鐘,完后休息一會,然后再規(guī)定一個15分鐘,再休息。當孩子的注意力提升之后,往后所定時間就可以慢慢延長,等養(yǎng)成高度集中學習的好習慣時就不用再分割時間了。
2、要為孩子提供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
孩子學習的地方要簡潔、整齊,尤其是書桌,準備好所有要用到的文具,但不要堆放玩具等會分散孩子注意力的東西。孩子學習的環(huán)境還要安靜,不要在孩子學習時,中途為了關心孩子,又為孩子送水果,倒水,這其實也是在干擾孩子。
3、訓練注意力本身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是很多孩子的特點。年齡越小,控制注意力的時間越短。這是由于孩子的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還不夠完善,還處在發(fā)育當中。
你看,單孩子寫作業(yè)磨蹭,這個看起來很平常的問題,都包含這么多原因,更別說學習和生活上的各種磨蹭了。生活中,家長需要多注意這些細節(jié),對孩子多一些耐心,為作出正確積極的引導,幫助孩子健康的成長。
1.生理原因
不少家長想當然地以為,拖延癥只是隸屬“壞習慣”范疇,但諸多研究表明它也有可能是生理原因造成的。
資深早教專家,符欣說,在大腦功能分區(qū)中,與計劃、控制、注意力和執(zhí)行有關的腦區(qū),是大腦前額葉皮層功能區(qū)。當這部分區(qū)域功能受損或不活躍的時候,大腦排除雜擾事物的能力就會降低,注意力也會嚴重受到影響,做事效率會顯著降低。
如果孩子的運動協(xié)調能力、注意力以及反應能力比同齡人遜色,一個最直接的后果便是無論做什么事情都仿佛“慢半拍”。
如果孩子在運動協(xié)調能力、注意力和反應能力方面,明顯比同齡人遜色,那么父母應該讓孩子多參加諸如跳繩、打球、下圍棋或者游泳等運動,刺激孩子神經末梢和協(xié)調功能的發(fā)育。
對于這樣的孩子,父母不應該給孩子下達過多的學習任務,而是應該鼓勵孩子多運動,同時可在睡前對孩子進行全身按摩。
2.心理原因
總是拖拉的孩子,通常不快樂。符欣分析指出,凡事拖延的孩子,往往有一個性格急躁、期望值高和控制欲強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這些父母總是不斷地在“督促”和“強制”孩子完成既定目標,很少給孩子選擇的機會。
面對強勢的父母,孩子很無助,只能將拖沓作為無意識隱性對抗語言,不斷給自己心理暗示“我斗不過你,但是可以拖”,并由此強化了自己的拖拉行為。
想讓孩子不把“拖沓”當武器,在符欣看來最為重要的就是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意識和責任心。孩子的自我意識,在于尊重孩子和給孩子選擇權。孩子的責任感,表現在他能主動、有效地完成與他有關的事情。這種責任感的培養(yǎng),不應該到了小學階段寫作業(yè)的時候才開始強調,而是應該從孩子更小的時候開始。
責任感的培養(yǎng),并不是不斷地給孩子下達指令或者提要求,首先是要在跟他們有關系的事情上讓他們有發(fā)言的機會,并讓他們學會自己選擇。對待孩子的事情,父母正確的行為態(tài)度應該是“你的事情要你自己完成,你有很多選擇,但每一種選擇會有不同的結果,你必須自己承擔”。
如果在孩子寫作業(yè)的問題上,你一直喋喋不休,孩子往往會把“拖延做事”作為手中的武器來與你進行軟對抗。反過來,如果你從一年級的時候開始,便把寫作業(yè)的事情交給孩子,孩子慢慢地便學會自己去掌控時間。
3.行為原因
有的時候,孩子拖拉只是單純行為層面的。但是,在拖沓的行為背后,其客觀的原因往往缺乏時間觀念,缺少計劃性和做事沒有條理,又或者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注意力沒法集中。
如果一個孩子沒有時間觀念,他就意識不到用兩小時的時間做完原本一個小時就可以完成的作業(yè),是一種不當行為或者會帶來某種損失。當孩子沒有計劃性或者做事沒條理,不能很好把握事情的重點和節(jié)奏,那么勢必效率會大大降低。
此外,如果孩子寫作業(yè)時,環(huán)境嘈雜,總是面對這樣那樣的誘惑,自然難以專注于完成作業(yè)這個既定目標。
面對孩子的拖拉行為,父母一定要明確一定的界限,讓孩子意識到,哪些行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可以接受的,一旦孩子出現越界行為,必須要給予合理的懲戒,以提高孩子的行為自律性。
以培養(yǎng)“準時”為例,可以給孩子一個現實的時間限制,把守時的任務交給他們自己:“離上學還有10分鐘”、“準備好書包,5分鐘后出門”等等。這種簡短陳述的目的是要告訴孩子,我們希望,也認為他們會準時。
始終用這種正面的預期方式,才可望當孩子覺得倉促時,他們會自己抓緊時間。如果孩子寫作業(yè)磨蹭,那么不斷地嚷嚷是不可取的,正確的做法是自己不急,讓孩子急。
如果孩子沒有完成作業(yè),老師肯定會問他原因。當孩子得到教育后,就會認識到磨蹭帶來的害處,第二天就會加快速度。
拯救拖拖孩
1、任務重組
符欣指出,有了拖延癥的孩子,很難短時間內通過自我束縛來改變拖拉的行為,作為父母可以通過心理學層面的“任務重組”策略來幫助孩子克服拖延癥。比如說,盡量縮小設定任務與完成任務之間的時間距離。
以寫作業(yè)為例,過去如果你規(guī)定孩子2小時完成作業(yè),他總是完不成。那么,從現在開始,你可以讓他半小時做4道題或者5道題,目標明確的短期項目,往往比長期的開放型任務更容易被及時完成。
2、增加計時性活動
有的時候,孩子拖拉原本只是因為學習壓力大或者對所做的事情不感興趣,但如果這種拖拉變成習慣,便會蔓延到所有的事情之上。因此,想要讓孩子拖拉的事情變得有效率,可以從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入手。
比如說,讓孩子在半小時內做一個綠豆冰棍。在孩子做冰棍之前,先規(guī)劃一下流程,并預估一下每一個流程需要多少時間,以增強孩子的時間觀念。此外,還可以增加一些速度性游戲,讓孩子意識到:原來我竟然可以這么快!
3、改變評價角度
不要總是埋怨孩子,你老是這么“拖拉”。在提醒孩子時,少說“你很慢”,而是有意識地強調“你可以快起來”。
為了加強孩子對“快”的認知,閑暇時可以多和孩子玩計時性競賽游戲,比如說比賽看誰穿衣快、比賽誰出門快等,同時不妨多讓孩子贏。
“你比我更快”的結果,作為一種非常有激勵意義的評價,對于孩子改變拖延癥而言往往比上百句“孩子,你太慢了”要管用。
4、給時間設定明確界限
當孩子有了既定任務,父母只需要給他一個到什么時間完成什么任務的節(jié)點表,然后提前5分鐘提醒他進入“執(zhí)行”狀態(tài),并且在時間節(jié)點到來前提醒他一次,讓他自由支配自己的“工作”節(jié)奏。
其實,無論孩子還是大人,沒有誰會喜歡自己的行為突然被強行制止。所以,你可以考慮利用一個鬧鐘或是計時器什么的來幫助你。
如果孩子年齡較小,盡量避免說“待會兒”、“很快”這些字眼,而應該明確為“10分鐘”后或者“5分鐘”后等,一方面讓孩子對時間有一個清晰認知,另一方面也等于給了孩子一個心理準備期。
喜歡《孩子吃飯拖拉怎么辦》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希望帶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孩子不合群怎么辦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