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幼小銜接。
毋庸置疑,當我們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師時,我們需要把自己教育實踐中的見聞感受記下來,而教育筆記可以促進老師的個人成長和發(fā)展。一篇教育筆記應該從哪些方面寫呢?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教育隨筆:重新審視幼小銜接問題》,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育隨筆:重新審視幼小銜接問題
幼小銜接問題,雖早已引起專家,教師的高度重視,并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和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從總體來看,還存在不少問題。
1.表面性
不少幼兒園的幼小銜接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上。如:在幼兒園大班,課桌的擺放形式有所改變,課節(jié)時間延長,游戲時間、活動數(shù)量減少,有些最多組織幼兒到小學參觀一下或請小學生回園介紹一下小學生活。而兒童的適應能力,有意注意的持久性,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自制力等常常被忽略了。
2.片面性
幼小銜接工作往往出視片面性,重知識準備,輕能力培養(yǎng),只關(guān)注兒童認識了多少字,會做多少算術(shù)題,不關(guān)心兒童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及學習能力,不關(guān)注孩子獨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挫折的承受能力等;只關(guān)注兒童的生理健康,忽視了兒童的心理健康。
3.盲目超前性
有的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將小學部分學習內(nèi)容提前教給幼兒,致使兒童在入學后出現(xiàn)這樣一種情況:入學初感到學習很輕松,出現(xiàn)上課不專心、做作業(yè)不認真等現(xiàn)象,形成了不良的學習態(tài)度和習慣;隨著學習內(nèi)容的加深,難度的增加,“儲備知識”用完,又缺乏認真學習的習慣,這時就出現(xiàn)了適應困難,導致學習“沒后勁”等問題。
4.單向性
不少幼兒園把幼小銜接當作一項重要工作來做,積極開展幼兒入學前的準備工作,無論是在教學要求、內(nèi)容、方法還是作息時間方面都主動向小學靠攏,而小學卻無動于衷,不主動與幼兒園接觸,也很少考慮初入學兒童的身心特點,形成銜接工作的單向性。事實證明,雙向準備才是解決幼小銜接問題的有效途徑。
5.突擊性
有的小學在招收新生時,進行所謂的摸底測驗,內(nèi)容包括識字、計算等方面,并以此為依據(jù)決定是否接受新生入學或給新生編班。摸底測驗的成績也成為小學教師、幼兒家長衡量幼兒園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標準。幼兒園則不得不在大班對幼兒進行相應的突擊訓練。
上述問題需要家長、幼兒園老師、小學教師在共同提高認識的基礎上共同解決,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孩子順利渡過人生的第一過渡期。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擴展閱讀
教育隨筆:如何幫助孩子做好幼小銜接
孩子們在幼兒園是最后一個學期了,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是做好幼小銜接的一項最重要的工作。什么是“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其實就是一種相對固定的積極的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幼小銜接工作就是幫助幼兒形成一種適應小學生活規(guī)律的行為模式。而這項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成效,需要的不僅僅是說教、檢查,最重要的是教師如何將其細化,具體的融入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中,點滴積累、培養(yǎng)、逐步的形成、完成的。
一、關(guān)注生活細節(jié)促進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自立能力的培養(yǎng)。
幼兒園的教育是保教結(jié)合的,老師會對孩子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給予細心的照顧。而升入小學后,在僅僅幾分鐘的課間休息時間里,孩子們要完成喝水、小便、放松調(diào)節(jié)自己等多項內(nèi)容,容易出現(xiàn)下課了先去玩,等到上課鈴聲響起的時候才會急急忙忙去廁所或是來不及喝水和上廁所就上下一節(jié)課的現(xiàn)象,久之對學習和生活都會造成不良的影響。所以,在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的時候,這是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方面。雖然大班的孩子們已基本形成了良好的常規(guī)習慣,但幼兒園里教師不間斷的提醒造成了孩子的依賴性,許多孩子如果沒有教師提醒的話,自己是想不起來該喝水還是入廁的,所以從本學期開始,我們的工作重點就不僅包括進一步提高孩子們的自我服務能力,更重要的是通過教師指導行為中細節(jié)的轉(zhuǎn)變來促進培養(yǎng)孩子自理、自立的意識。
二、調(diào)節(jié)說話方式提高幼兒的聽覺理解能力。
進入小學后,孩子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還包括由于聽不懂老師提出的要求,造成完成任務的自覺性差。分析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小學教師與幼兒園教師的講話方式不同;二是孩子不會傾聽,不能夠抓住老師說話的重點。而要解決這個問題,教師調(diào)節(jié)講話方式是關(guān)鍵。
三、講話突出重點,忌羅嗦。
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幼兒園的教師在組織幼兒的活動時,都比較有耐心,會很細致的說明要求,有的時候還會形象化、具體化的加以說明,這對于幼兒園的孩子來說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對于大班教師來說,要控制自己的就是要避免羅嗦,不要怕孩子聽不明白而反復強調(diào)要求,如:在集體活動前,我們就會提出好多相關(guān)的要求,像玩具收好,手放好,別講話,眼睛看老師等,其實一句“請小朋友坐好”就可以表達所有的要求了。久之,形成了孩子們聽話時只聽老師不讓做什么而不明白老師到底讓做什么,行為的自覺性必然會降低。所以說:教師提出要求前一定要先理清思路,明確自己想達到一個什么樣的目的,然后用最直接簡潔的語言提出要求,使孩子能明白老師讓自己做什么、怎么做就可以了。也許一開始的時候幼兒會出現(xiàn)一些抓不住重點,無所適從的現(xiàn)象,但是,教師說話方式的改變一定會促進幼兒傾聽方式的改變,所以改變中的不適應和出現(xiàn)問題是很正常的,這是一個必要的過程,而我們要做的工作就包括把這個適應過程提前到幼兒園而不是推到幼兒升入小學以后。
四、要求只講一遍,忌反復提醒。
留意到自己的說話方式,我又發(fā)現(xiàn)了一個工作中常會出現(xiàn)的問題,就是雖然在活動前強調(diào)了要求只說一遍,但是在活動的過程中卻由于擔心孩子們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而不斷的提醒孩子們注意這樣、注意那樣,結(jié)果孩子們會產(chǎn)生依賴性:我聽不清要求沒關(guān)系,反正老師一會兒還會說的。所以,在活動中我們還要學會管住自己的嘴巴,不反復提醒,使幼兒懂得老師提出要求的時候不認真聽所造成的后果是不容易彌補的,從而督促幼兒形成認真傾聽的好習慣。
有句話叫“細節(jié)決定成敗”,我們的教育目標要著眼于幼兒一生的發(fā)展,但在具體工作上則一定要落實在每一個細節(jié)中。學前教育準備工作所涵蓋的內(nèi)容是非常廣泛的,而我們希望能夠通過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的這些具體細節(jié)的訓練、培養(yǎng)和引導,來幫助孩子們積累起更多的生活、學習經(jīng)驗,讓他們有足夠的能力和自信心去迎接展現(xiàn)在他們面前的越來越廣闊的世界!
教育隨筆:幼小銜接你準備好了嗎?
今天隔壁小學召開家長會,我特意聽了小學教師關(guān)于幼兒如何順利進入小學的講座,獲益匪淺,隨便將講座內(nèi)容記錄下來。
這位老師從以下三方面進行講述:
一、小學教育和幼兒園教育的區(qū)別
1、作息時間不同(講了他們學校的時間)
7:40---8:00到校并自主閱讀的時間
8:00---8:10早讀時間(教師帶領)
8:10---8:40早操或活動
8:40---11:20上課三節(jié)
11:20午餐
12:00練字、看書、看自拍錄像、午休
13:00---16:50上三節(jié)課
17:00準時放學
2、習慣能力的差別
由于作息時間不同,需要小學生養(yǎng)成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如:自主閱讀時要養(yǎng)成良好正確的坐姿、拿書習慣;獨立用餐的習慣時間保證在20--25分鐘之間吃完(家長可以逐步的訓練可以每周要求孩子吃飯時間提前5分鐘,慢慢地達到要求);另外孩子還要養(yǎng)成自己大小便、自己穿脫衣褲及整理衣褲的習慣。
二、小學語文方面
1、拼音和漢字同步
一年級要求掌握400個常用字,識字的要求相對較高,所以拼音的學習很重要,大班幼兒教師可以先教幼兒6個單韻母和它們的四聲及聲母會讀,復韻母可以不教,這樣就可以適量的減少學前幼兒入學壓力,一定要教正確的,不要求書寫。
2、識字
老教材要求173個,而新教材的要求明顯加強,但是小學的識字不是目的,閱讀才是根本,識字是為了更好的閱讀。
3、課外書
小學里的課外知識越來越多,連考試也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定的課外閱讀知識,所以閱讀很重要,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興趣,對幼兒后續(xù)學習興趣及理解能力的發(fā)展尤為重要。(據(jù)統(tǒng)計美國人平均每人每年看書65本,而中國不到5本)。你讀書籍的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好掌握的知識就多,為了掌握更多的知識就越想讀書,這是一種良性的循環(huán),讀書興趣是第一位的,只要讓孩子被書本內(nèi)容吸引,每天為孩子讀一些有趣的書,有利于孩子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
4、寫字
小學要求會寫100個字;多認少寫;握筆姿勢(離筆尖3.3厘米,成弧形,不要用力要輕松,別人一拿可以拿掉就行)筆順筆畫要正確的指導,總之幼兒要多閱讀少寫字。
5、數(shù)學方面
一年級上冊20以內(nèi)的加減法、認識時鐘(整點和半點)、下冊要求錢幣的認識。
三、給家長的建議
1、用眼的衛(wèi)生:書寫、閱讀姿勢正確;每天看電視不超30分鐘;每天都有一定的飲水量;保證10小時的睡眠;可以訓練幼兒不午睡逐步過渡,養(yǎng)成穩(wěn)定良好的作息時間,要有時間觀念。
2、大小便自理,自己穿脫衣褲等,逐步培養(yǎng)幼兒生活自理能力。
總之良好的習慣要從小培養(yǎng),進入小學才不會緊張驚慌,家長們也會更輕松。
《虎媽貓爸》赤裸裸地揭開了為人父母心中的痛點:我們該怎樣讓孩子學習,才能拼出孩子一個更確定的未來。戲里那些瘋狂做法延伸出的話題是,把孩子送到學前班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孩子該不該上幼小銜接班?
其實我個人是不贊成孩子上幼小銜接班。首先,我認為父母要保持理性的頭腦,不隨波逐流。幼小銜接班是指幼兒園與小學兩個教育階段平穩(wěn)度過的教育過程。我們要明白小學1-3年級主要是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tài)度;而幼兒園主要是讓孩子愛上幼兒園,讓孩子有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重在孩子品德和潛在智力的發(fā)展。給大家舉個例子:前段時間,家長忙碌著為孩子報各種幼小銜接班,想讓孩子考上好的小學,家長的心情可以理解,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們班有兩個孩子同時參加考試,一個孩子報了幼小銜接班,另一個孩子什么也沒報。結(jié)果卻是沒報的孩子考了第一名,其實當時我很吃驚,因為人家考寫字,沒報幼小銜接班的孩子是肯定不會寫的,他為何會考第一名?孩子的回答是:”他看到后面有標語,他把標語’描‘下來了?!毕胂牒⒆舆€是很聰明。
其次,過早的接觸知識未必是一件好的事情。就像最近晚上流傳的,”不寫作業(yè)的時候母慈子孝,一寫作業(yè)全家雞飛狗跳“。為何?其實歸根結(jié)底還是習慣的養(yǎng)成不好。隨著年齡的增長好多知識孩子自然會接受,我們不能”拔苗助長“。上過幼小銜接班的孩子,認為小學的知識他接觸過,很簡單,上課會不好好聽講、容易分心。我個人認為,孩子有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稍微輔導一下孩子,正常的孩子都能接受。學習需要持之以恒,并一口吃個胖子,在小學1-3年級小孩子的學習需要大人引導和監(jiān)督,幫助孩子建立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和好的學習態(tài)度。
最后,我們要正視孩子的個體差異,不要跟別的孩子比年齡,認為某某孩子跟你一樣大,別人什么都會,而你什么都不會等。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有的孩子雖然年齡大但不代表他的心理年齡跟實際年齡相符,我們要多觀察孩子的心理年齡。多正面引導,給孩子說話和自主選擇的機會,從小培養(yǎng)孩子獨立的見解和自主選擇的能力。
我們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監(jiān)護人,不僅要給孩子吃好、穿好,更要把他們培養(yǎng)成國家的棟梁之才。成功的孩子后面有個默默支持、引導、教育的家長。孩子生下來就是一張白紙,白紙上的圖畫需要我們大人去引導孩子才會畫的更好,并不是哪個孩子天生就是讀書的料,在于家長的引導,并不是說把孩子交給輔導班,交個老師就可以了。把孩子交給輔導班更多的是家長的一種心理安慰而已,小學階段沒必要,要讓孩子開心快樂的學習,家長在幫孩子建立好的學習習慣和好的學習態(tài)度的同時更是親子關(guān)系更加穩(wěn)固的時期,所以我們家長我負起責任,而不是尋求心理安慰。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幼小銜接觀點”,希望精彩的內(nèi)容能夠幫助到你!
親愛的家長朋友,你們好!今天非常有幸能代表老師們同大家進行交流。
孩子們很快就要進入小學,成為一名光榮的小學生了,幼小銜接工作牽動著大家的心。
幼小銜接工作一直是我們幼兒園致力于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
因為我們知道幼小銜接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幼兒進入小學健康發(fā)展。
在活動中我們進行了思考,并實施了不少的活動。
今天,我們選取了一些歷來適合孩子發(fā)展的做法,希望給家長一些啟示和幫助。
一、加強對幼兒傾聽習慣培養(yǎng)
會傾聽是小學生上課聽講的一個基本要求。
會傾聽才能聽懂別人說的話,才會做出正確的反應,才會完成作業(yè)、學習成績才能提高。
因此,我們很重視幼兒傾聽習慣的培養(yǎng)。
對此,我們采用了多種方法,如代幣制、小紅花、聽故事、復述故事、傳話等游戲來培養(yǎng)幼兒的傾聽習慣。
但是應該說孩子的有意注意時間很短,在一些時間里孩子肯定會走神,那么教師的眼睛就非常敏銳,會用眼睛和孩子進行交流,有時候發(fā)現(xiàn)孩子的頭低下來了,那時候就往往會發(fā)現(xiàn)他們或者是在動衣服上的一個小扣子或者是從家里偷偷帶來的小玩具或者是小食品,就是這些小小的東西,往往分散了他們很多的注意力,所以希望家長不要給孩子帶任何的小玩具、身上佩戴的小飾物也不要戴。
(容易分散注意力,也會為孩子的安全帶來隱患)。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引導幼兒會傾聽。
比如:和爸爸媽媽說話時,眼睛要看著,問孩子聽明白了沒有。
還可以給孩子布置一些簡單的小任務,看孩子完成的怎樣,理解水平如何等。
二、加強對幼兒進行的是責任感的培養(yǎng)
5—6歲正是責任感萌芽時期,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尤其重要。
《綱要》中明確指出:“要培養(yǎng)健康活潑、文明合作、勇敢自信、探索創(chuàng)新的具有初步責任感的兒童。
能完成簡單的任務,有一定的責任感,逐步形成集體榮譽感。
”我想大家并不陌生。
這在開學初的家長會中各班老師都有介紹,家長也填寫了“責任感的調(diào)查問卷”。
我想大家還有印象。
在孩子升入大班之后,我們把任務布置給孩子,不直接告訴家長。
讓幼兒有一定的任務意識。
這需要我們家長的配合和以身作則。
你的態(tài)度決定了孩子的任務意識如何。
有的家長“你們老師怎么那么多事,整天不是讓我們干這就是讓我們干那的”,牢騷滿腹的話想一想孩子的感受是什么啊:哦,我爸爸媽媽都說了老師麻煩,那就不用管了,那如果您是這樣做的話“今天老師布置什么任務了嗎?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吧”相信一次次的,孩子的任務意識會越來越強,會越來越積極主動,那么以后老師布置的任務小朋友都能及時完成了。
其實在這一過程中雖然看起來是有點麻煩,但是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他做事會更積極、而且在這一過程中他在動腦筋想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是孩子最大的收獲。
現(xiàn)在,有很多家長都知道責任感的重要,但是有時不知道怎樣來引導培養(yǎng)孩子。
那么,家長怎樣做才能幫助孩子建立起責任感呢?下面我就簡單介紹我們老師平時一些好地做法,家長可以舉一反三的運用。
對孩子來說,責任感包括三方面:1、對自身的責任意識;2、對他人的責任意識;3、對社會的責任意識。
(一)、對自身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
1、發(fā)揮小書包的管理作用,提高自我服務意識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小書包,書包里裝滿了各種各樣的學習用具:彩筆、油畫棒、鉛筆盒、數(shù)字本、圖畫本等。
在幼兒園,我們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小書包。
比如:上數(shù)學課、美術(shù)課都要用到小書包,都是孩子們自己取放,用完后,自己整理好學習用具。
開始用書包時,很多孩子丟三落四,不是忘記鉛筆,就是丟了橡皮,很多孩子的書包一直掛在小椅子上,不知道擺放到指定的位置上;還有一個普遍的現(xiàn)象就是孩子沒有檢查書包的意識。
他自己認為收拾好了,便不再管了,結(jié)果經(jīng)常少東西。
結(jié)合幼小銜接,我們在平時,先交給孩子這些學習用品的使用方法以及管理方法,讓孩子知道做完作業(yè)后,先把錢幣、橡皮、卷筆刀裝到鉛筆盒里,然后再把鉛筆盒和本子放進書包里,最后再檢查桌子和地下有沒有拉下的東西,確定東西一樣不少后,再把書包放回制定的位置。
小書包在使用過程中,我們感到非常具有教育價值,很有實效性。
通過一段時間的培養(yǎng),現(xiàn)在,孩子們知道了物品不能隨便仍,應擺放整齊,學會了有規(guī)律的整理物品的技能。
通過管理小書包,使幼兒明確小布包的使用與管理都是自己事情,不能依賴他人,幼兒的自我服務意識大大提高了。
咱們有一部分家長往往把這些原本屬于孩子自己的任務給代替了,給孩子收拾書包、整理學習用具,失去了鍛煉培養(yǎng)的機會。
試想:孩子連自己的事情都不管,任務都完不成,何談對家人對社會的責任意識?所以,家長一定不要剝奪孩子鍛煉的機會,不要看到孩子收拾得不整齊,就順手代勞了,就讓孩子自己整理。
再比如:讓孩子學習自己的襪子、內(nèi)褲自己洗,家長不要怕孩子洗不干凈。
2、一日生活中布置各種小任務,滲透責任感的培養(yǎng)。
(1)布置學習作業(yè)。
如:寫數(shù)字、繪畫。
只有完成作業(yè)的小朋友才能自己喜歡的事情.在家,家長也可以給孩子規(guī)定時間,完成一定的任務后才能做起他的事情,否則就不行。
(2)主題活動中滲透責任感培養(yǎng)。
每次主題活動,我們給孩子布置各種任務。
如:結(jié)合主題我們已經(jīng)進行完的主題“我是中國人”等,讓孩子們回家與爸爸媽媽一起收集有關(guān)中國的臉譜、少數(shù)民族的圖片等,我們家長都很積極的和孩子們一起制作了各種京劇臉譜,繪畫了少數(shù)民族娃娃,我們將這些材料都布置在班級環(huán)境中,孩子們看到自己的臉譜、民族娃娃貼在黑板上,掛在教室里,都自豪地說:“看,那是我做的”。
從孩子的表情中,我們看到的是一份自信,一份引以為榮的責任感和自豪感。
在這里,要感謝各位家長,對我們班級活動的支持,其實這種支持也是對孩子最大的鼓勵。
希望家長一如既往的和孩子們一起繼續(xù)保持這份熱情。
(二)、對他人、集體、對社會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
大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不管不問、自私自利的孩子。
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充滿愛心、善良、能負得起責任的小朋友。
那么,就需要我們家長做個有心人,抓住身邊的點滴小事,進行引導。
首先,大家要知道,“對他人”,包括對家人、對老師、小伙伴。
“對集體”,對孩子來說主要是就是班集體。
在幼兒園,我們進行了這樣的活動來培養(yǎng)。
1、通過開展值日生活動,使幼兒主動承擔一定任務,培養(yǎng)幼兒熱愛集體的情感。
幼兒明確了值日生職責,并能積極參與值日生活動,如:積極抬床、飯后收拾整理、清掃室內(nèi)衛(wèi)生等。
比如:服務小明星,在家里,家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收拾碗筷、擦桌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通過開展爭做小組長、小班長活動,讓幼兒明確自己的責任,學習管理班級工作,培養(yǎng)幼兒的競爭意識。
在競選活動中,幼兒懂得了要管理好班級工作,首先要管理好自己,加強了自身的約束力,在管理過程中,幼兒知道自己的職責,進一步增強了集體榮譽感。
3、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做起,培養(yǎng)幼兒關(guān)心同伴的意識。
結(jié)合“三八節(jié)、教師節(jié)”等節(jié)日活動,教師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愛心,為老師、阿姨們制作了各種各樣的禮物,并獻出自己真誠的祝福.對于生病的小伙伴及需要幫助的朋友,我們積極引導幼兒關(guān)心同情小伙伴,比如:有的孩子病了很長時間來到幼兒園后,我們引導孩子都來關(guān)心她,問問他“你怎么了?病好了沒有?我們大家都想你了等等,孩子們之間充滿了濃濃的感情,愛心在一句話、一個關(guān)心的眼神中自然流露。
”在家里,家長可以有意識的引導孩子去關(guān)心爸爸媽媽、老人等,讓孩子幫助家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爸爸媽媽工作一天了,讓孩子給端一杯水、捶捶腿、收拾碗筷等。
4、發(fā)揮互動墻的作用,讓幼兒體驗成功的樂趣。
幼兒的進步只靠說教是不行的,還需要有刺激物、強化物的鼓勵。
比如:我們各班級開展的互動墻:“爭當升旗手”“星星排行榜”“代幣制強化物”。
得到10面小紅旗后就可以得到1個小紅花”,孩子們非常感興趣,他們每天數(shù)著自己的小紅旗數(shù)量,看誰得到的最多。
有很多家長在家里設置了一個這樣的小展臺,鼓勵孩子,非常好。
(三)、家園互動,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責任意識。
召開家長會,下發(fā)了幼兒責任感的家長調(diào)查表,在學期結(jié)束后,我們將再發(fā)放一次,看孩子前后的對比和進步。
前幾天,我們發(fā)放了“幼小銜接工作家長調(diào)查問卷”,聽取了家長對幼小銜接的看法,我們將采取合理化的建議,不斷完善我們的工作。
三、我們還在大班重點進行了競選小組長的活動,這一活動也是我們近些年來一直研究和很有實效的活動,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競爭意識、上進心、自信心。
在幼兒園里,我們選擇小組長的要求是這樣的:
1、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管理好自己的事務。
2、
愿意幫助小伙伴、為集體做事情。
3、
積極完成老師布置的各項任務。
4、
遵守班級活動規(guī)則,認真做事。
5、
與小伙伴友好相處。
在活動中孩子是活動參與競選,說出競選詞,大家根據(jù)他們的表現(xiàn)和得小紅旗數(shù)來評選出小組長,小組長的任務是為大家服務,并負責提醒小組成員做好班級的事情。
舉一個孩子當小組長得到發(fā)展的例子。
家長在家里,可以以小組長的標準來激勵孩子:你想當小組長,就要xxxxxx。
下在學期,我們將重點開展上小學的主題活動,如參觀小學、請小學老師來講課,參加畢業(yè)活動、學習一些簡單的記錄作業(yè)的方法等。
發(fā)放家長問卷等。
四、在幼小銜接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了家長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如過于焦慮,認為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差距太大,對孩子要求高。
比如:舉例說明還有的家長認為在幼兒園有老師小學后還有老師呢,不太重視。
那么我們對家長也有一些提示:首先是要用平和的心態(tài),從自己孩子本身的發(fā)展水平來看待,縱向比較孩子的發(fā)展,只要孩子在原有水平上有進步,那么他就是最棒的。
這樣給孩子一個相對寬松的空間有利于他們的成長。
2、關(guān)注幼兒的安全教育,把保重幼兒的安全教育放在第一位的。
幼兒園是以保教為主,既有保育,又有教育。
而學校教育是以學習為主,孩子上學后,難免有不如意的事情發(fā)生,需要我們理智去面對。
同時也需要家長加強對幼兒的安全教育和引導,如在家里不要隨便給人開門等,放學后按時回家。
舉例說明小學生的事情。
3、適當?shù)拇煺劢逃龑τ變旱陌l(fā)展也是好事,有時候經(jīng)常會聽到家長說這是個順毛驢,人誰都想聽好話,但是做錯事情肯定是要批評,有些小朋友不高興了不來園了,家長也不高興了,有不少的孩子在小學不適應,情緒低落,所以適當進行挫折教育對幼兒的發(fā)展也是有益的。
4、培養(yǎng)閱讀興趣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感受,現(xiàn)在孩子就喜歡看電視,看書也是多選擇動畫卡通書,對其他的書興趣不高,但大家都知道讀書對孩子理解問題的能力和開闊視野,掌握詞匯方面都很有益,這其實需要家長的引導,舉例和孩子一起讀書,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等,使幼兒逐漸喜歡讀書,讀各種書。
小建議:孩子晚上可以做什么事情
不少家長反映孩子回家后看電視(看電腦)成了他們的主要“任務”,一直看到睡覺;還有甚者,吃飯時間也在看!尤其是孩子們很快就要上小學了,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對他們來說特別重要。
可是這樣長期下去,既對孩子們的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不利,又對他們眼睛有損傷。
首先,要讓孩子認識到看電視(看電腦)時間長了對身體的影響。
通過講故事、講道理,或者看一些相關(guān)的碟片,讓孩子有一個直觀地認識。
然后再和孩子商量晚上可以干些什么。
(內(nèi)容可以結(jié)合幼兒園的課程或者孩子喜歡的事情:畫畫、寫數(shù)字、閱讀、拼圖、手工等),最后合理安排這些事情的時間(一件事情盡量不要超過40分鐘)。
這樣,一份合理、有意義的計劃就產(chǎn)生了。
制定好了后,開始時,家長要監(jiān)督孩子按計劃做,一定要堅持,不要三分鐘熱血;孩子形成習慣后,就可以放手讓他自己來完成。
這樣,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會自然而然的養(yǎng)成。
相信我們的孩子在我們家園一致的努力下,一定會很快的適應小學生活,也堅信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能夠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小學生的。
不知道本文“幼小銜接觀點”是否對你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了解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可以瀏覽其他頁面!
時間過得很快,孩子剛進幼兒園上小班的情景還歷歷在目,轉(zhuǎn)眼間,他將結(jié)束幼兒園的生活,成為一名小學生了。
許多家長一定被一句話警醒著:“不要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是的,求學,說遠點,關(guān)系到就業(yè),關(guān)系到孩子的一生幸福。
讀小學一年級,是人生的又一個起步,怎樣成功跨好這關(guān)鍵的一步呢?許多父母對怎樣進行入學前的準備教育頗為關(guān)心,甚至可以說有點焦慮。
我們需要的是以一種正確的態(tài)度對待幼小銜接時期的教育既重視又不過分緊張。
學齡前兒童如何做好入學準備,家長應該了解自己孩子的特點,針對孩子的個性特點開展學前教育。
1、確保孩子有一個健康的體質(zhì)這一年齡段的孩子正處在新生活的起點上,家長在孩子入學的身體準備方面要做到:
(1)要保證孩子充足的營養(yǎng)和休息,防止疾病,使他們身心健康;營養(yǎng)飲食包括面包、谷類食品、水果、蔬菜、肉、禽、魚等以及相關(guān)的替代品(雞蛋、豆制品),牛奶、奶酪、酸奶等,應避免過多的脂肪和糖。
(2)要求孩子積極鍛煉身體,增強體質(zhì);可通過投擲、跑跳、攀登、隨音樂跳舞等運動鍛煉大肌肉;可通過蠟筆繪圖,做拼圖游戲,學用平頭剪刀和拉鏈等,增強手的靈活性。
(3)鑒于小學生在校大部分時間是上課,課間休息和游戲時間短,課后又有作業(yè),而上學放學,上下課都有嚴格的時間規(guī)定,課堂學習也有嚴格的紀律約束等情況,就增加了孩子的緊張度,加快了生活節(jié)奏。
為了使他們較快地適應小學緊張的生活節(jié)奏,家長要適當?shù)販p少孩子睡眠和游戲時間,延長學習時間,使孩子在家的作息時間與學校的作息制度保持一致,以免因不適應而損害健康;可送給孩子一個小鬧鐘,從10分鐘、15分鐘、20分鐘慢慢增加定時鬧響的時間,讓孩子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去做一件事情。
至少提前一、兩個月,開始作息時間的轉(zhuǎn)換。
按照穿衣、吃早飯、步行到校所需花費的時間量,確定起床時間,讓孩子習慣這樣的作息制度。
(4)保護好孩子的感覺器官,尤其是眼(視力)和耳(聽力);(5)教育孩子注意安全。
為了孩子的生命安全,讓孩子懂得并遵守交通規(guī)則,學會看紅、綠燈,走人行道。
迷路找民警。
教育孩子不能玩水、玩火,撥弄電源開關(guān)等,以免發(fā)生事故;
(6)重視的家長還可以入學前帶孩子到醫(yī)院作一次體格檢查,了解孩子生長發(fā)育的狀況是否符合各項指標的要求,是否有疾病感染,如有要立即抓緊治療,以保證孩子健康入學。
2、做好向往上小學的心理準備為了讓孩子高高興興地進入小學,家長要使孩子內(nèi)心產(chǎn)生想上小學當個小學生的愿望。
以樂觀的態(tài)度對待學習和學校。
例如:早晨您送孩子上幼兒園時,在路上見到許多小學生背著書包上學校,這時,您不妨對孩子說:“瞧,這些哥哥姐姐多神氣!”使孩子產(chǎn)生羨慕之情。
給孩子講述即將開始的各種有趣的活動,如手工課、野游,還可以熱情地講述孩子將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如讀書、測量、稱重等,使孩子對學習和學校產(chǎn)生強烈的向往。
有空的時候,還可以帶孩子一起去將要入學的學校外走走、看看,告訴孩子可以在學校里學到很多本領。
在這方面家長要特別注意的是,決不能用上小學對孩子施加壓力,進行恐嚇。
如:“瞧你這么坐不住,將來上小學可要受罪”“你這么好動,將來上小學讓老師好好治治你!”這樣說會造成孩子對上學產(chǎn)生恐懼感,不利于形成入學的心理期待。
一般情況下,在5月份會開始報名,辦理入學手續(xù)。
父母千萬不能在孩子面前議論學校的長短。
議論要避開孩子進行。
3、做好獨立生活能力的準備家長要提前從以下方面做好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準備,及早培養(yǎng)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
(1)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意識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長大了,即將成為一個小學生了,生活、學習不能完全依*父母和教師,要慢慢地學會生存、生活、學習和勞動,能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問題和困難自己要想辦法解快。
要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在學習生活中,要自我觀察、自我體驗、自我監(jiān)督、自我批評、自我評價和自我控制等,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讓他們懂得什么時候應該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時候不該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為。
(2)培養(yǎng)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毫無疑問,父母疼愛孩子,是天經(jīng)地義的,孩子小需要家長的格外照看,絕大多數(shù)的孩子在家里都不做家務,甚至連自己的個人雜務也由父母包辦。
孩子開始學習后,首先碰到的難題是什么?那就是用橡皮擦掉寫錯的字。
不把紙擦破而能把字擦掉,對6~7歲的孩子實在是一種挑戰(zhàn)。
但是,如果在家里經(jīng)常干家務的孩子,手會變得相當靈巧,橡皮的使用就不會有問題。
還有一位家長說:“我一年差不多要給他買100塊橡皮,買了就丟這才是父母為孩子長大后獲得幸福人生兒留下的最大本錢。
!”有的家長說孩子的書包像“字紙簍”;亂得要命。
小學生這種毛病形成的原因就是因為在學前期家長包辦—切,未能培養(yǎng)起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所以他們更需要學會自己做事情,如穿衣服、收拾玩具等,一定要培養(yǎng)孩子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方面的自理能力和習慣,逐漸減少父母或其它成人的照顧,學會生存。
在日常生活中,讓他們學會自己起床睡覺,脫穿衣服鞋襪,鋪床疊被,學會洗臉、漱口、刷牙、洗手、洗腳、自己大小便,學會擺放、洗涮碗筷、端菜盛飯,收拾飯桌;學會洗簡單的衣物,如小手絹、襪子等。
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有條理做事的習慣。
比如衣服應該折好放在哪里、比如玩具應該收拾到哪里。
給孩子買一個小書包,讓孩子把自己需要的東西放進去,教孩子養(yǎng)成整理書包的習慣。
要求孩子把東西整理好才能吃飯。
過一段時間,要求孩子整理一次自己的東西。
這樣才能形成獨立的生活能力,培養(yǎng)自信。
即使孩子做家務不夠能干,靈巧。
只要養(yǎng)成遇事全力以赴的習慣,也能對孩子的性格產(chǎn)生積極影響,孩子的進取心,責任感,愛心等的培養(yǎng),讓孩子自己動手的另一重要方面是不再事事替他們作決定,而是引導他們自己進行選擇,一個孩子能否學習的好,關(guān)鍵在于他否具有學習能力,即學習潛能。
而學習潛能的培養(yǎng)就是從孩子學做日常家務和學會生活自理開始的。
(3)培養(yǎng)孩子學習方面的動手操作能力教給孩子有關(guān)學校生活的常規(guī)知識,要求孩子愛護和整理書包、課本、畫冊、文具和玩具;學會使用剪刀、鉛筆刀、橡皮和其它工具,會削鉛筆,并能制作簡單的玩具等。
(4)培養(yǎng)孩子有意注意。
培養(yǎng)孩子有意注意很重要,我們小學老師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覺,在小學低年級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往往并非智力落后,而是由于注意力渙散。
家長可以多與孩子玩棋類游、拼圖游戲,這對培養(yǎng)有意注意很有益。
4、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個性品質(zhì)
學齡前兒童對于即將開始的學校生活通常感到既興奮又緊張。
的確,一旦走進校園,他們面對的是不同于家庭或幼兒園的陌生環(huán)境。
大多數(shù)的孩子入學時還沒有良好的與人交往的能力或較穩(wěn)定的情緒,形成這一切需要時間和訓練。
如果他們在幼兒園階段就有機會培養(yǎng)相關(guān)的個性品質(zhì)的話,對學校生活的適應能力就會大大增強。
其中包括:
自信——孩子自我感覺良好,相信自己能夠成功。
自信的孩子通常更愿意嘗試新事物,并且在第一次嘗試失敗后再做努力。
獨立——孩子應該學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動力——要培養(yǎng)學習動力,增強孩子的求知欲。
(要獨特的鼓勵,如寫作;幫助別人)好奇心——必須保持孩子天性中具有的好奇心,使他們能夠從所有的學習機會中獲得樂趣。
(鼓勵孩子會問)毅力——使孩子學會做事善始善終。
(遇難事,持之以恒)使孩子懂得凡是教師要求做的事情都應努力完成。
如:知道每天值日生所要做的事情;教師布置的作業(yè)必須完成;明確在每項活動中教師要求自己做的事情,并學會做完,不半途而廢。
合作——孩子一定要能夠與他人相處,學會與人分享快樂和遵守公共秩序。
5、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語言和認知能力
學前兒童在幼兒園階段就要參加多種活動,這些活動要求他們使用語言并解決問題。
語言能力較差往往對他們?nèi)雽W后產(chǎn)生不良影響。
為孩子提供游戲的機會。
孩子們發(fā)現(xiàn)世界,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和積累生活知識等方面的能力大都通過游戲。
如,當孩子堆積木時,就形成了幾何圖形、物體造型、平衡等概念;和他人一起游戲,則有助于孩子懂得怎樣協(xié)商合作。
多和孩子交流。
孩子們有著自己的思想感情、喜怒哀樂。
隨著他們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家長要鼓勵他們說話。
家長應耐心地聽孩子說話,以了解其心理活動,發(fā)現(xiàn)孩子的所知和不知,明白孩子是怎么想的和怎么學的,并且讓孩子感到家長對其感受和思想的重視。
家長還要主動與孩子說話,詳細地講解一些日?;顒尤绯燥?、洗澡的過程。
今天學到了什么,交了什么朋友?每天要孩子有一點溝通,哪怕15分鐘也好。
學會與孩子交流之中的問與答。
家長面對孩子不應該只是說“是”或“不是”。
提問題可以幫助孩子比較和識別事物。
家長回答孩子的問題則要盡量周全,可能的話,應鼓勵孩子試著回答自己的問題。
如果家長不知道答案,就要對孩子坦言,然后和孩子一起嘗試找出答案。
每天為孩子朗讀。
為孩子朗讀可以從孩子出生時起,并在整個學前階段持續(xù)不斷。
雖然孩子在開始時可能聽不懂這些故事或詩歌,但是孩子可在聽的過程中知悉家長的聲音,和家長產(chǎn)生親近感。
此外,孩子的身邊經(jīng)常有些閱讀材料,可使其對語言和閱讀的興趣較快增長。
控制孩子看電視。
電視是孩子身邊僅次于家長的最具影響力的老師。
好的電視節(jié)目可以拓寬孩子的視野,促進學習,壞的節(jié)目或過長時間觀看則適得其反,甚至有害健康。
多為孩子提供接觸外界的機會。
孩子的多樣化經(jīng)歷將有助于他們了解這個世界。
無論家居何處,周圍環(huán)境都蘊含著新的體驗。
一個星期與孩子有一次共同學習的機會,一起出去走走,看看,發(fā)現(xiàn)一些什么,議論一些什么。
可帶孩子到周圍散步,坐公共汽車,參觀博物館、圖書館、動物園等公共場所。
還可依孩子的興趣,讓他欣賞和學習音樂、舞蹈、繪畫。
客觀評價孩子的能力和興趣。
一方面,家長要為孩子確定高標準,鼓勵他們嘗試新事物;另一方面,孩子的壓力過大,總被要求做一些不感興趣或力所不及的事,就會感到難過和沮喪。
家長不要盲目指責孩子“笨”、“傻”,那樣會極大地挫傷他的自尊心、自信心,影響他在學校中的表現(xiàn)。
孩子做得好的事情,家長則要予以表揚。
總之,我們父母幫助孩子順利地度過這一關(guān),充分地做好上小學的準備。
今天幼兒園家長開放日,教學活動結(jié)束后園部按排了一個關(guān)小幼小銜接的講座,請的是一位小學的班主任,自身是位高年級的語文老師,當時也是從一年級帶上去的。老師持續(xù)講了一個多小時,其間講得很細,也列舉了很多小學的案例。整個講座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建議家長不要盲目快樂,也不要跟自己較勁,其實這點也就是眾多家長所關(guān)心的一點,就是在進小學前的知識準備。老師有些觀點說得很直接。漢字要學嗎?要學!數(shù)學要學嗎?要學。她說的這兩點都用了高年級優(yōu)秀孩子做的范例,但凡是優(yōu)秀的孩子他在入學前的識字量就很大,數(shù)學運算能力也很強。漢語拼音要學嗎?也要學!一年級開學統(tǒng)計,一個班百分之七十幾的孩子都學過拼音,老師不可能為這百分之二十幾的孩子放慢節(jié)奏,所以說大多數(shù)孩子都學了,你就也學,千萬別跟自己較勁,苦的是孩子。這位老師其他的觀點我在其他的講座也聽到過,就是上面三點知識準備這塊是我目前聽得最直接的。這三塊佳佳目前也在接觸了,至于是好是壞我現(xiàn)在沒法做評價,把今天聽到的寫在日記里是想更多的媽媽看到,大環(huán)境在這兒,就讓我們隨大流吧!講座中我還聽到了一個新興的詞叫灰色的孩子,也就是處于中等的孩子,既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差的,卻偏偏是最容易被老師遺忘的孩子,因為老師首先會關(guān)心最優(yōu)秀的孩子,其次會注意比較差的孩子,而作為灰色孩子的家長就要注意經(jīng)常跟老師溝通,這樣才能引起老師的重視。這點我也聽到心里去了!我擔心佳佳會處于這個階段,等佳佳入學就知道自己應該怎么做了。這一點其實也并不陌生,不管什么事,你家長重視了,老師才會重視?!皹淞⒔逃庾R;樹立目標意識;樹立超前意識;多讀書、多思考,做有智慧的父母;給孩子以愛,盲目快樂要不得;與老師建立良好的溝通關(guān)系?!边@是老師最后給我們家長的幾點建議!謝謝這位老師給我道出了很多實質(zhì)性的建議!一個站在我們家長角度展開的講座讓我收益很深,也讓我很多選擇不再矛盾,也不再猶豫!
案例背景: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與家庭、社區(qū)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合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進入大班的最后一個學期,為了使即將進入小學的孩子們順利完成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老師通常會開展一些幼小銜接的教育活動,給予孩子在心理上、能力上、經(jīng)驗上的多方面準備。
結(jié)合教師的了解,以及和家長交流中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家長往往有以下幾種擔憂:有的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動作慢,做事拖沓,效率低缺乏時間觀念沒有緊迫感;有的家長擔心孩子依戀性強自理能力差懶散的生活習慣無法適應相對緊張的小學生活,也有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缺乏學習的自覺性等等。
針對以上幾種現(xiàn)象,我在教學活動上嘗試跳出常規(guī)教學的框架,開展了“我上小學了”這一主題活動,從培養(yǎng)幼兒的時間觀念和自我服務能力及學習習慣出發(fā),為孩子能平穩(wěn)過渡到小學創(chuàng)造良好的氛圍與條件,促進這一階段孩子的整體和諧發(fā)展。
案例描述與分析:
改進策略一:遵循作息時間,培養(yǎng)幼兒時間觀念
新學期開始了,我們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了一個寒假的孩子們由于假期生活的寬松,變得有些懶散和拖沓。
很多孩子還沒有從假期的生活作息中調(diào)整過來,變得愛睡懶覺。
孩子的來園時間從7:30到9:30,參差不齊,這繚亂了幼兒的正常作息時間,也影響了孩子正常的學習,更不利于適應將來的小學生活。
如何鼓勵孩子早起來園,積極參加晨間活動成為教師嘗試解決的問題之一。
常規(guī)的做法及存在的弊端:
很多教師會采取一些激勵性的手段和措施,如通過早上按時來園的孩子給予表揚和鼓勵,吸引孩子都能早起來園。
但是這種靠精神激勵的做法往往難以達到長久的效果。
沒過多久孩子們還是遵照自己的生活習慣,早到幼兒園的還是那批孩子們,而“小懶貓們”還是姍姍來遲,促使活動達不到老師預期的效果。
我們的新思路:
要改變“小懶貓們”的生活作息,僅僅憑借教師權(quán)威的發(fā)號施令,或是外界的簡單激勵都不夠,真正能產(chǎn)生影響的做法是使他們通過自身的體驗,從內(nèi)心體驗到時間觀念,知道要遵循幼兒園作息時間表。
通過開展的教學活動《我有一個小鬧鐘》,讓孩子學會看懂時間,并將時間與圖片配對。
如:早上8點入園,8點10分晨間活動,9點做操等,讓孩子漸漸了解了不同時段的不同活動,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
前一階段是讓幼兒了解幼兒園的作息時間表,待幼兒都能遵守作息時間表了以后,后一階段我們與小學老師取得聯(lián)系,讓孩子通過調(diào)查,詢問等手段,向小學老師和小學生了解小學的作息時間,讓孩子預先知道小學的作息時間表。
通過這一活動,不僅讓孩子對小學的生活環(huán)境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并對未來的小學生活有了充分的心里準備,還在調(diào)查、詢問中增強了孩子的時間觀念,養(yǎng)成了良好的作息習慣。
案例分析:
幼兒園有序而寬松的生活節(jié)奏,使幼兒對時間的意義理解和時間的長短的體驗教少,“認識時鐘,逐步建立時間概念”是上學之所需。
我們可以在幼兒園和家中備一個小鬧鐘,讓孩子自覺地遵守作息時間。
在家時,家長也可以發(fā)揮小鬧鐘的叫醒功能,及結(jié)合小學的生活和孩子一起制定在家的作息時間表,適當調(diào)整孩子學習、休息、游玩的時間。
家長要引導孩子每天晚上自己整理衣物、學習用品,每天早上獨立洗漱、穿戴、吃早餐,培養(yǎng)孩子按時早起的習慣,讓孩子從容面對每天上學的第一個困難,通過《我有一個小鬧鐘》這一活動,不僅培養(yǎng)了孩子的良好習慣,增強了時間觀念,還讓孩子有了充分的自主權(quán)。
同時,我們在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上要滿足幼兒需要,貼近幼兒生活經(jīng)驗,如:時間觀念是一個抽象的概念,為了貼近生活,我們并沒有采用說教的方式,如講個《龜兔賽跑》之類的故事來教導孩子好好珍惜時間,而是將關(guān)注點深入到孩子一日生活的各個細節(jié)中去,從孩子身邊問題情境入手,“早上起不來,睡懶覺、吃飯拖拉”等等,這些問題的一一解決,對孩子來說才是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學習,這樣的學習內(nèi)容才能引發(fā)幼兒的意義學習,促進幼兒的主動建構(gòu)。
改進策略二:遵循規(guī)則意識,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服務能力
在幼兒園里,家長培養(yǎng)兒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往往停留在自己吃飯、穿衣、疊被、洗手絹上。
從小幼銜接教育的角度來看,這種自我服務能力是遠遠不夠的。
上小學,要自己上學、鞋帶松了自己系,下雨要自己用、收雨具,自己削鉛筆,自己收拾書包,天熱了自己知道脫衣服,可見培養(yǎng)自我服務能力無論從深度和廣度,都需要加強。
常規(guī)的做法及存在的弊端:
我們通過看圖講述等活動的方式讓孩子知道自己要上小學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并在談話中讓孩子們知道自己應該學會做一些事情,如:整理書包,收拾玩具等。
家長要求孩子克服依賴性,讓孩子對那些自己應該關(guān)心的事有自己的想法、態(tài)度、主張,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幼兒被動的接受任務式的學習方式,促使孩子形成言行不一致的行為習慣。
往往會讓教學模式猶如“紙上談兵”,沒有落到孩子行為的實處。
我們的新思路:
開展主題活動,讓孩子和同伴思維的碰撞中自主地獲取一些有關(guān)于上小學的規(guī)則,并萌發(fā)遵守規(guī)則意識,杜絕單一乏味的說教。
我們的主題活動形式多樣,其中辯論賽就是其中的一種形式。
如:通過《小小辯論賽》鼓勵孩子根據(jù)自己的想法選擇辯方,確定自己的立場。
幼兒分成正方、反方兩隊,孩子們根據(jù)自己的觀點進行闡述,各自以理服人的方式去說服對方。
根據(jù)孩子的興趣點,我們收集了孩子的很多問題,最后我們經(jīng)過了篩選和梳理,確定了幾個比較有價值的問題供幼兒辯論。
問題一:上小學后能不能帶玩具?問題二:上小學后,放學回家先做什么?問題三:上小學后能不能隨意喝水、小便?
案例分析:
針對以上問題的辯論,孩子們各抒己見,讓我相信孩子們是在問題的交織中成長和提升的。
在活動中,孩子議論的場面是熱烈的,“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在爭論中,達成共識,接受了同伴的觀點,最后形成與入小學相關(guān)的認知經(jīng)驗。
針對問題一,有些孩子并不完全理解這種變化,有些孩子認為,小學不是有課間休息的嗎?我們在課間休息的時候把玩具拿出來玩,并不影響上課啊!通過辯論使孩子共同關(guān)注這個問題,最后孩子們一致認為:上小學后可以帶一些體育玩具,但是不能帶其它玩具,并愿意在未來的小學生活中遵守這一規(guī)則。
針對問題二孩子形成了這樣的觀點:上小學后,放學回家稍休息后,應盡快完成作業(yè),不能只顧著玩,將作業(yè)留到很遲才完成。
通過問題三,孩子更明確地了解了幼兒園的生活較為自由、松散,小學較為嚴格,有規(guī)律。
孩子也都表示上學后上課盡量不要隨意喝水,或去小便,這樣會影響老師和同學們上課,應在課間十分鐘做好這些課前準備工作。
除此之外“利用幼兒的已有的認知經(jīng)驗學看功課表,并嘗試整理書包”是為孩子入學之所急。
在孩子們參觀了小學之后,孩子們對功課表上寫著什么、書包里該放些什么、每天怎樣整理書包等問題產(chǎn)生了興趣。
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服務意識,進一步激發(fā)他們當一名小學生的愿望,并生成了《整理小書包》這一活動。
在活動中,讓孩子討論“小學生每天要帶什么書?怎么才能知道?”這個關(guān)鍵性問題的提出,引出功課表,接著讓幼兒學看功課表,最后學習按課程表整理書包。
通過這一教學活動,讓孩子學會整理書包的方法,同時也讓孩子們學會了物品的分類,和整理幼兒園教室里的玩具、圖書的方法,平時我們看到教室里凌亂的物品時便會及時提醒孩子去整理。
這樣有利于發(fā)展了孩子的堅持性和責任感,加快他們適應小學生活的步伐。
改進策略三:遵循生活習慣,培養(yǎng)孩子學習能力
幼兒入學后,學習成了主要活動,在學習過程中,幼兒必須系統(tǒng)地掌握知識技能,不僅要學習自己有興趣的知識,而且要學習雖不感興趣,但是必須掌握的知識。
學習和游戲比較起來,不但具有更大的社會性、目的性和系統(tǒng)性,從某種意義上講,還具有一定的強制性。
很多家長都抱怨自己的孩子進入小學后學習不夠自覺,導致孩子們都是在家長的督促下學習。
久而久之,孩子的學習成了在家長的壓力下被動地學習。
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學習,孩子吃力,大人更吃力。
所以我們應該在幼兒期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提高幼兒學習的自覺性。
常規(guī)的做法及存在的弊端:
為了讓孩子入學后盡快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教師會將幼兒園課桌的擺放形式有所改變,課節(jié)時間延長,游戲時間、活動數(shù)量減少,有的老師組織幼兒到小學參觀一下或請小學生回園介紹一下小學生活。
而幼兒的適應能力,有意注意的持久性,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自制力等常常被忽略了。
我們的新思路:
根據(jù)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游戲是孩子的主要活動。
所以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自覺性,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要在幼兒的一日生活環(huán)節(jié)中著手。
如:引導幼兒在集體活動時間里逐漸保持注意的穩(wěn)定和持久,盡量在活動后才可以喝水、上洗手間。
集體活動時能專心聽講,積極發(fā)言,老師加強對孩子進行注意力和思維敏捷性的訓練,學會認真傾聽的能力。
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是為入小學打好基礎的重要銜接工作,在語言教學中,我經(jīng)常組織幼兒對一些兒童文學作品聽、看、講述、引導幼兒學習新的語言、詞匯、了解作品,再通過看圖說話、情景表演、木偶劇、小話劇等表演,使幼兒得了更多鍛練語言的機會。
日常生活中,我經(jīng)常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語言游戲活動,使幼兒獲得運用語言表達自己思想的最佳機會。
時常布置一些口頭作業(yè)給孩子,如:要求孩子第二天帶植物角的東西,并鼓勵表揚及時完成作業(yè)的孩子。
為了培養(yǎng)孩子回家及時完成作業(yè)的習慣,我有時會布置孩子完成一副美術(shù)作品,要求孩子一回家先畫畫,等畫好了再出去玩。
這樣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孩子及時完成作業(yè)的學習習慣。
案例分析:
為了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根據(jù)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和興趣愛好,將孩子的學習融入到孩子的一日生活環(huán)節(jié)中,并有針對性地、潛移默化地進行引導和培養(yǎng)。
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孩子們是學習的主體,他們通過相互學習、交流和監(jiān)督,逐步地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案例反思:
當今課程改革的趨勢和時代的發(fā)展,富于了教師全新的角色,教師已不僅僅是傳統(tǒng)教育中課程的實施者而同時又是課程的開發(fā)者和創(chuàng)造者。
在“幼小銜接”主題活動的內(nèi)容的選擇和活動的設計方面有以下的思考:
一、內(nèi)容的選擇——滿足需要、貼近生活
“幼小銜接”內(nèi)容的選擇其關(guān)鍵就在于要處理好幼兒發(fā)展需要和興趣經(jīng)驗之間的關(guān)系,這就需要教師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能時刻觀察孩子,了解孩子的興趣需要,同時能敏感的判斷教育內(nèi)容所蘊涵的教育價值,在教育目標和幼兒的發(fā)展需求之間架起橋梁,在尊重幼兒興趣需要、經(jīng)驗背景的基礎上,優(yōu)選出能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對幼兒的一生發(fā)展具有長遠、持久的積極影響的課程內(nèi)容。
。
二、活動的設計——吸引幼兒、富于挑戰(zhàn)
“幼小銜接”課程設計的適宜性需要教師強調(diào)脈絡性與靈活性的結(jié)合,善于用創(chuàng)新的思維、創(chuàng)新的意識去理解幼兒,關(guān)注幼兒的身心特點,努力去了解什么是孩子感興趣的,樂于嘗試的。
真正使課程成為促進幼兒發(fā)展的中介。
如:活動《整理小書包》在孩子們參觀了小學之后,孩子們對功課表上寫著什么、書包里該放些什么、每天怎樣整理書包等問題產(chǎn)生了興趣。
抓住孩子的興趣點和關(guān)注點,根據(jù)時間的適宜性開展了本次活動,讓活動深深吸引著幼兒,在幼兒的探索活動中發(fā)展了孩子的堅持性和責任感,加快他們適應小學生活的步伐。
幼小銜接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長期的任務,需要幼教工作者和家長共同來完成。
在教育觀念上能形成共識,在教育行為上能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對兒童實施良好地小幼銜接教育,只有當我們能尊重幼兒的興趣需求,個別差異,以發(fā)展的眼光、開放的心態(tài)、對話的精神,才能促進幼兒和諧健康可持續(xù)的發(fā)展!
春暖花開,吃過午飯后,孩子們最喜歡到處走走,尋找春天的氣息——“老師老師,看,花開了!”、“老師老師,小草綠了,樹上長新葉子了!”孩子們在路邊邊走邊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像一群快樂的小鳥。這時,有一個孩子拿著一片樹葉跑過來問我:“老師,這里有一片紅色的葉子,它從樹上掉下來了?!薄凹t色的葉子?哦,那里有好多!”孩子們一下子發(fā)現(xiàn)了!原來是一棵香樟樹,樹下飄落著好多的樹葉,紅紅的一片。大家都跑過去,蹲下來撿樹葉了。這時,又有位小朋友問我:“老師,大樹不是到秋天才掉葉子嗎,怎么春天也會掉這么多葉子呀?”“這時因為——”我一下子頓住了,我知道香樟春天落葉,但我并不知道原因呀!看著孩子們求知的眼光,我該怎么回答呢?
我想了一下,反問:“是呀,這棵樹怎么會在春天落葉呢?你們知道為什么嗎?”孩子們有的搖搖頭,有的說“會不會是樹快要死了,所以葉子才會掉下來呀!”“會不會是沒有營養(yǎng)了,要加營養(yǎng)了吧!”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斑@些都只是你們的猜測,到底是什么原因老師也不太清楚,那我們該怎么辦呢?”我又把問題拋給他們。孩子們思考了一下,有人就提出來“我們可以去問問保安爺爺,他會栽花,肯定知道為什么?”有的說“我回去問問我爸爸,他一定會知道!”還有的說“我們可以到電腦上查一下呀,我姐姐說電腦上面什么都有!”孩子們的想法真多,我給他們一一“點贊”,同時給他們布置任務,自己想辦法去尋找答案,明天來告訴我們……
我們常說:師者,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一直以來,老師的任務就是傳遞知識,解答疑惑。但我想,現(xiàn)在我們更多地應該是培養(yǎng)孩子遇到問題能獨立思考,并能自己去尋找答案、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要善于接住孩子拋過來的“問題皮球”,并能有技巧的把“皮球”拋回去給孩子,給他們自主思考、探究的機會。
教育筆記《教育隨筆:重新審視幼小銜接問題》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專門為給您提供教育筆記而創(chuàng)建的網(wǎng)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教育筆記幼小銜接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guān)推薦
教育隨筆:如何幫助孩子做好幼小銜接 孩子們在幼兒園是最后一個學期了,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是做好幼小銜接的一項最重要的工作。什么是“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其實就是一種相對固定的積極的態(tài)度和...
幼小銜接工作是教育工作者與家長長期關(guān)注的一個話題,它直接影響到兒童入學后的適應和今后的健康成長。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幼兒教育新綱要的施行與深入,幼小教育之間的差距已日益縮小。但也有不少研究者認為,幼...
新學期伊始,很多孩子走出幼兒園,走進了小學的校門。對此,部分業(yè)內(nèi)人士提醒,離開幼兒園,步入全新的學習環(huán)境,對很多孩子來說是個考驗。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一些孩子會出現(xiàn)心理障礙,須引起家長和學校的重視。 ...
【篇一】 一、目的: 為了使幼兒更早的感受小學學習的氣氛,更充分的了解小學生活,我班從本學期開學初開始進行小幼銜接的內(nèi)容,準備在一年的時間里,循序漸進地開展各項活動。 二、活動安排: 1、參觀小學 1...
教育隨筆:幼小銜接你準備好了嗎? 今天隔壁小學召開家長會,我特意聽了小學教師關(guān)于幼兒如何順利進入小學的講座,獲益匪淺,隨便將講座內(nèi)容記錄下來。 這位老師從以下三方面進行講述: 一、小學教育和幼兒園教育...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