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的幼兒故事。
每一個小孩都有無限的潛能,家園共育可以讓孩子的潛能更好的激發(fā)出來!家長與教師需要多溝通交流,及時注意孩子情況,幫助孩子積極健康地成長!那么,家園共育工作中是否有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地方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編輯的《如何改掉寶寶愛哭鬧的壞習慣》,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如何改掉寶寶愛哭鬧的壞習慣
動不動掉眼淚是孩子性格懦弱的一種表現(xiàn),不利于他們自信和堅強個性的養(yǎng)成。父母應該想辦法——改掉孩子愛哭的不良習慣,現(xiàn)實生活中,一些孩子由于驕慣等原因,動不動就哭,為一點小事就哭個沒完,往往搞得父母、長輩手足無措、心煩意亂。
要改變孩子愛哭得習慣,就要讓他知道哭并不能產(chǎn)生任何作用和效果;要達到這個目標,父母首先要檢討自己對孩子哭的反應。
當孩子有問題時,不要一聽見他的哭聲就緊張地回應他,而要讓他先停止哭,把問題說出來。訓練他不要每一次有事都只以哭聲來表達不滿,同時要給予他充分的時間去平復情緒。一個哭得嘻哩叭啦的孩子,要他立即停止是不可能的,父母先清楚地把話說完,然后靜靜地陪在一旁,等他平復下來,不要催促或者表現(xiàn)出不耐煩。
年紀稍大的孩子,有必要向他解釋動輒哭泣是一種錯誤的行為,教導他遇到問題應該立即想辦法去解決。例如,遇到問題而自己卻不能解決時,可以告訴父母,向父母求助;有任何需要或病痛時,可以直接向父母說明。yJS21.cOm
當孩子一不如意就哭起來的時候,決不能因此而照他的意思去做,籍以讓他停止繼續(xù)哭下去;因為他們回習以為常,以這種方式要求父母為他做事或得到一些東西。反之,如果知道孩子是有目的而哭,父母應立即走開,不理會他。
平時父母對于孩子的任何問題,都要認真回答,讓他們學習如何用語言來表達意見,不必每一次都要哭。
堅定自己的立場,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向孩子的哭鬧讓步,讓他知道哭泣并不能為他帶來他想要的東西;如果不哭,或許還有機會得到。
稱贊一些他認識的不愛哭的孩子,并鼓勵他向這些孩子學習。偶有不如意卻沒有哭的話,就及時夸獎他有進步了,給他一些口頭稱贊、一個擁抱或一個親吻等。
如果父母能堅持以上的方法,不向孩子的哭鬧讓步,逐漸的他將會停止以哭泣來威脅你。
對于因為缺乏自信或性格懦弱的孩子,必須多給他鼓勵,讓他嘗試自己去處理一些問題,不要凡事都要求得到別人的幫忙;雖然做不好,也鼓勵他再次嘗試。失敗了,教會他先不要哭,靜下來想一想應該怎么做比較好。問問他:媽媽(爸爸)也一起來幫忙好嗎?得到認同后,母(父)子一起把問題處理好,再與他一起檢討這件事。
懦弱的孩子,大半是因為父母溺愛造成的,所以必須多給孩子自己去面對難題的機會,不要凡事都替他去做;還要讓他多與其他孩子接觸,學習如何與人相處,才不會凡事都感到害怕,逐漸把膽量壯大起來。
因此,家長們一定要重視的,掌握好具體的方法,這樣就可以幫助孩子改變的,讓孩子健康成長。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生活中愛磨蹭的孩子不少,給自己和家長帶來不便,還耽誤和影響正常的學習、生活,如何糾正孩子這一不良習慣呢?
一、排除無關誘因,讓孩子專心做事
一個小女孩在上學前做事總是磨磨蹭蹭,原因是她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無關的事物所吸引。比如,正在吃飯,窗前有只小鳥飛過,她就會放下飯碗去看個究竟;正在畫圖畫時,忽然聽到電視里的聲音,就會丟下畫了一半的畫,跑去看一眼電視,留下半拉子圖畫磨蹭著不肯馬上畫好,其他的事也雷同。所以,女兒做事往往“戰(zhàn)線”拉得很長,效果還不一定好。針對她這種壞習慣,家長就商量好,她做事時,盡量保持安靜的環(huán)境,排除與當時事件無關的因素,使孩子能專心于她正在做的事情上,加快速度也保證質量,慢慢就養(yǎng)成了利索的好習慣。
二、加強時間觀念,培養(yǎng)孩子把握時間的能力
孩子磨磨蹭蹭,與他們沒有時間觀念有關。一個家長的女兒就是俗話說的那種“老虎緊追到腳跟,還要回頭辨雌雄”的人,是個典型的沒有時間觀念的孩子。由于磨蹭,上學經(jīng)常遲到,被老師批評是家常便飯。對此,家長非??鄲溃聸Q心幫她改正。首先,應該幫她認識磨蹭給她自己和父母都帶來不好的后果,她接受意見并表示愿意改正。接著,與孩子一起制定一個互相監(jiān)督的計劃,讓她監(jiān)督 媽媽 有沒有磨蹭現(xiàn)象,爸爸做裁判,記錄結果并及時報告。與父母一起制訂了生活日程表,記錄每天早晨穿衣、盥洗、吃飯等所用的時間,一段時間后看有沒有進步,女孩開始為自己的進步而高興,主動加快了自己的做事速度,時間觀念也加強了?,F(xiàn)在她會根據(jù)時間來調(diào)節(jié)做事速度,有了初步合理把握時間的能力,遲到的現(xiàn)象幾乎絕跡。
老話說,十個孩子九個磨。
起床磨蹭、洗漱磨蹭、吃飯磨蹭、做事磨蹭、睡覺磨蹭……各種磨蹭!對于急性子的媽媽們來說,碰到一個磨蹭孩子真是會忍不住就催促。
還有的家長,能包辦的就都幫孩子完成了,然而問題依舊木有解決。
那么面對孩子的拖拉,家長們有沒有問過:孩子為什么要拖拉?他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
因為孩子本身就是慢性子?
還是需要他去完成的事情他不會?
或者他不愿意去做這件事,以期得到媽媽的包辦或者赦免?
又或者是我們給孩子的任務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圍?
了解問題背后的原因,我們才能對癥下藥。
其實,孩子磨蹭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種:
1.不當?shù)慕甜B(yǎng)方式
現(xiàn)在很多孩子從小就大事小事的完全由家長安排好,自己不動手,慢慢的對任何事都失去了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也逐漸養(yǎng)成了做事拖拉、沒有主見的習慣。
2.缺乏時間觀念
孩子對時間的概念是比較模糊的,他們不知道快一點做完事情能有什么好處,當然也沒有意識到慢一點做事有什么不好。
3.自我控制力差
孩子一般自我控制能力較弱,注意力容易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很容易被新鮮事物吸引,所以就會很快忘記初衷,而無法專心于所做的事情。
4.心有余而力不從
有時孩子做事慢并不是故意的,有可能是孩子所做的事情超出了孩子所能承受的能力范圍,以至于做起事來不那么得心應手,慢就再所難免了。
5.缺乏自信心
有的孩子在做事時缺乏勇氣和信心,對自己的要求過高,怕自己出丑或做不好,總是瞻前顧后,猶豫不定,從而動作也就自然而然的慢了下來。
6.天生的慢性子
按照氣質類型來分,人可以分為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和抑郁質四個氣質類型,粘液質和抑郁質類型的人天生就是“慢性子”,這是孩子一生都不太可能改變的先天氣質。
7.與父母消極對抗
有些父母對孩子管教過嚴,給孩子布置的任務過多,孩子產(chǎn)生了嚴重的抵觸情緒,于是可能會采用“磨蹭”招式予以回擊。
面對這些原因,
我們怎樣見招拆招呢?
1不包辦
比如孩子早晨起床后磨磨蹭蹭的,家長由于害怕孩子上學遲到而急得不得了,可是孩子卻在一旁依然慢條斯理的,因為孩子心里明白,自己動作磨蹭一點沒關系,到時候媽媽會來幫我的,反正上學是遲到不了的。
所以,要想讓孩子不再磨蹭,父母就必須剔除對他的多余的關愛,讓孩子遠離對父母的依賴,更不能因為看孩子干得慢就包辦代替。
2制定時間表
孩子做事磨蹭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還沒有時間觀念。家長要想辦法使孩子認識到時間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國外很多家長會制定時間表來幫助孩子形成時間觀念,家長們不妨一試。
3克制分心因素
比如孩子進餐的時間可能正好是電視里播放動畫片的時間,于是許多孩子會情不自禁地就邊吃邊看起來了,這樣一來孩子當然會吃得很慢,這時,家長正確的做法應當是關掉電視機,或者把進餐的時間要么提前要么推后。
4訓練孩子生活技能
有些孩子做事磨蹭可能是因為他對所做的某件事動作不熟練,沒有掌握操作的技巧,不知道如何合理安排以提高做事的效率,家長就必須教會他們一些基本的技能,比如怎樣穿衣服才能穿得更快,怎樣洗漱才能不浪費時間,怎樣整理玩具才能取用方便。
5對孩子做快的事情予以鼓勵
如果父母能經(jīng)常對孩子說:“你現(xiàn)在比過去有進步了”, “你看你做得多快”,“做得真棒,加油啊”,“真好,現(xiàn)在用不著老提醒你了”,這些真誠的鼓勵是能夠打動孩子的,孩子為了不讓父母失望,下次做事就會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快點兒。
甚至還可以給予一些獎勵,但一定要在完成時再給,不可以降低標準,否則反而會讓孩子覺得降低標準也能獲得獎勵,降低家長的威信。
6不能責罵
其實,對于孩子做事磨蹭,家長采用發(fā)脾氣的辦法是于事無補的,比如有的時候孩子做一件事比較慢,這時如果家長再在一旁火冒三丈,孩子便會越發(fā)不知所措,做事的速度反而變得更慢了。
另外,面對家長發(fā)脾氣、責備和打罵,孩子的心理感覺一定不好,有時他就有可能采取不理不睬的態(tài)度,或者干脆故意拖延時間來表示對家長的反抗。
案例:
到朋友家去玩,主人家的小男孩很是可愛,四歲多了,有禮貌,也很潑辣。結果在吃飯的時候,出現(xiàn)了這樣的情景:孩子的母親端著飯,來到客廳,一一把飯放在茶幾上,接著打開電視,調(diào)好頻道,然后才把孩子叫了過來。
家長解釋說,孩子必須一邊看著電視,才能吃進飯去,而且還要大人喂,天天都要這樣。這真是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喂飯已經(jīng)司空見慣了,可是要看著電視吃飯,不是沒有,而是沒有像這個孩子那樣如此有規(guī)律的。大人無可奈何,沒辦法,總得讓孩子吃進飯去,快讓他看吧!
我有點愕然,很顯然,家長采取了寬容的態(tài)度,在這里,不談什么溺愛了,因為孩子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壞習慣。毋庸置疑,是家長的教育方法出現(xiàn)了問題,家長沒有采取更為有效的方法。
我想,問題的根本在于家長沒有進行適當?shù)膽土P,老覺得孩子還小,不懂事,甚至難免會提出這樣那樣的要求,慢慢地,他就會好的。其實不然,正是因為一次一次的諒解,可能會使這些小毛病,逐漸發(fā)展成不良習慣,甚至大的錯誤,其后果是不容忽視的。
所以,建議家長給孩子適當?shù)膽土P,就是說,在孩子出現(xiàn)不良行為時,及時給予制止或者警戒,讓孩子引起注意和警惕,從而避免錯誤行為的重復發(fā)生。
分析:
現(xiàn)在家長的行為,往往較為極端,就是把對孩子的懲罰當成了體罰,這樣做,很可能產(chǎn)生逆反心理,所以說,運用懲罰教育是要講究策略的。
懲罰不能走極端
比如有的小朋友癡迷于動畫片,這種誘惑是很難控制的,可能演三個小時,孩子也會看完。可家長的態(tài)度大體是這樣的,可以看,但不能過長,這是無可非議的。有的家長的方式顯然過于極端,發(fā)現(xiàn)孩子看得時間長了,一怒之下,關掉電視,亂罵一通,甚至罰孩子幾天不準看電視,孩子的心情很不好。
其實這種問題很好解決,讓孩子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頻道,規(guī)定看完了就結束,這樣可以天天看,只要家長堅守規(guī)定,慢慢的孩子是可以接受的。怕就怕家長沒有章法,高興了讓孩子看一晚上,不高興一點也不讓看,如此變化無常,孩子是不會掌握要領的。一旦家長實施懲罰,孩子堅決不會領情。
懲罰要迅速及時
現(xiàn)在的小朋友有許多“偷盜”行為,這種現(xiàn)象大都是好奇心理引起的,比如別的小朋友玩的東西,他也想有,于是就可能拿來玩玩;家里有好吃的,自己會控制不住,會偷偷拿來吃,甚至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統(tǒng)統(tǒng)吃掉了。其實,孩子大都經(jīng)不起誘惑,他們的經(jīng)歷還不知道應該怎么處理,所以在占有欲的驅使下,他就會開動小腦筋,想起小辦法。
一旦發(fā)生這種現(xiàn)象,家長的懲罰一定要及時果斷,馬上對孩子進行教育,同時采取一些懲罰措施,比如責令孩子歸還,一周不準吃零食等等,目的就是讓孩子產(chǎn)生震撼作用。如果說,過了一段時間,再跟孩子談論此事,再去講道理,孩子忘得也差不多了,很可能,孩子嬉皮笑臉,跟沒事一樣。說實話,這時候,家長再怎么動粗動怒,只能說一點效果也沒有。
懲罰要順其自然
有的小朋友壞毛病很多,比如睡懶覺、不會穿衣服,甚至偏食等,大人要掌握基本要領,不能一味地打罵,因為這些生活習慣并不是一天兩天就形成的,這里面有家長的責任,更重要的是,打和罵,孩子也不一定會馬上變個樣,所以家長完全可以放開手,讓孩子自己出錯,自己教育自己,就是說,順其自然。比如說孩子睡懶覺,可以有意識地讓他遲到幾次,這樣孩子自己就著急了,比你一遍一遍叫他起床,效果要好得多。另外,孩子愿意吃肉,家長可以有意識地不炒肉,孩子不愿意吃別的飯不要緊,家長的心要狠一點,孩子餓不死,過幾天,我想連豆腐他也會吃得很香。
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家長在減少溺愛的同時,一定要給孩子進行適當?shù)膽土P教育,剛柔結合,目的就是要讓孩子在自己的生活中,吸取教訓,從而改正錯誤,完善自己,以便更好地健康成長。
家里有熊孩子,家長免不了要傷肝動氣,情緒一激動,一巴掌可能就落在了孩子的屁股上。年輕父母可能覺得體罰孩子的方式很解氣,但是不明就里的體罰,孩子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體罰也就不能有效規(guī)范孩子的行為。
還可能使寶寶產(chǎn)生叛逆心理,性格逆向發(fā)展。但并不是說家長就要對孩子的犯下的錯誤視若無睹,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家長可以懲罰孩子,但是要用科學的方法。
一.搞亂的東西自己收拾
案例:家里有熊孩子,你就別想著家里能整潔。寶媽這一秒剛收拾好的房間,可能下一秒就被寶寶搞成蠻荒之地。
懲罰方法:跟孩子說自己搞亂的東西自己收拾,不然自己亂丟的玩具就要被媽媽沒收,以后就不能玩了。寶媽可以跟孩子一起收拾房間,這樣也在不知不覺中培養(yǎng)孩子生活的能力,熟悉自己房間的空間布局,知道自己想要的東西在哪兒,就不要東找西翻了。
二.撒謊
案例:很多孩子犯錯了以后,為了逃避家長的懲罰,都會選擇跟家長跟家長撒謊。
懲罰方法:其實孩子撒謊就是對家長打罵的恐懼,為了消除孩子的這種恐懼,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首先要冷靜下來,然后讓孩子去反省。別急著斥責孩子的錯誤,先緩和彼此之間的情緒,等到情緒平復以后,家長再去詢問孩子為什么要撒謊。
三.和兄弟姐妹爭奪玩具
案例:家里有兩個以上的孩子,那孩子爭奪玩具的事情跟家常便飯一樣,每天都在持續(xù)上演。
懲罰方法:家長要先放下手邊的工作,走到孩子身邊,讓孩子注意到自己在關注他們。耐心的聽孩子解釋爭奪玩具的原因,千萬不要一上來就說,“你是哥哥(姐姐),你要讓著弟弟(妹妹)?!?/p>
這樣孩子內(nèi)心就會憤憤不平,“我為什么什么都要讓著弟弟”,而小的那一個也會覺得,家里所有的人都會讓著自己,養(yǎng)成驕縱蠻橫的性格。
四.到了飯點不吃飯
案例:孩子吃飯的問題,一直讓很多家長頭疼,每次吃飯都是吃幾口就不吃了,讓家長端著飯碗在孩子的身后屁顛屁顛的追著喂。
懲罰方法:孩子如果不吃飯,那就告訴孩子現(xiàn)在不好好吃飯只能等到下一頓才能吃,期間不要給孩子吃零食。等到孩子餓了、吵吵著吃飯的時候,要先告訴孩子,以后要準時吃飯,否則就只能餓著。
有了一次教訓以后,孩子就知道要準時吃飯了。其實孩子不好好吃飯,多半是家長慣得,家里各種各樣的零食,不吃飯了有人追著喂,才讓孩子養(yǎng)成了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的壞習慣。
琳琳四歲了,是個人愛的小女生,每個叔叔阿姨見了都忍不住抱抱她。不過,只要和她玩上一小會兒,你就會發(fā)現(xiàn),琳琳總是喜歡把大拇指放在嘴里吮吸,媽媽把她的手指拿出來,但只要過個兩三分鐘,琳琳就又會把手指放進嘴里。為了這事,媽媽沒少操心。有朋友告訴媽媽,吃手指有可能是因為缺鋅引起的。可是,檢查的結果表明,琳琳并不缺鋅。媽媽只好向專家求助,希望琳琳能夠改掉這個不好的習慣。專家認為,大約75%的嬰兒在出生后3個月就開始吃手指,這被視為正常現(xiàn)象。這個動作一般在2歲以后逐漸自行消失。如果這個習慣動作持續(xù)到3歲以后,就成為不良習慣,需要盡早地進行矯正。吮指可能引發(fā)的5大問題吮指被認為是一種不良的口腔習慣。它很不衛(wèi)生。吮指有害于寶貝牙齒的發(fā)育和排列,還會使頰肌收縮,引起牙弓狹窄,上前牙前突,影響上下牙的咬合和外形的美觀。寶貝被吮吸的手指會感染、腫脹、增生甚至出現(xiàn)變形的現(xiàn)象。寶貝一旦吃上手指,就會滿足于吃手指的樂趣,不愿參加其他活動,對智力發(fā)展也會產(chǎn)生影響。生理的變化會對寶貝的心理發(fā)展產(chǎn)生負面作用。比如,如果上下牙對不齊,會影響寶貝的發(fā)音,造成口齒不清。這會阻礙寶貝和其它小朋友間的交流,還可能會受到小伙伴的嘲笑。如果在幼兒期及時消除吮指行為,生理和心理上的問題會隨著寶貝的成長逐漸消失,不需要特別的矯治。但如果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錯過了發(fā)展關鍵期,那么以后的矯治工作很可能
就要事倍功半了。根據(jù)寶貝的吮指原因對癥下藥吮吸反射是嬰兒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嬰兒正是借助這一能力,順利的吮吸母乳,快樂成長。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吮吸在滿足嬰兒生存需要的同時,還可以使他緩解饑餓感、減輕焦慮感,獲得心理快感。在3歲左右,寶貝因為運動能力、語言能力和認知能力的發(fā)展,他們的生活豐富起來,因此會逐漸放棄這種原始的、單調(diào)的獲得快感的方式。但是,有些寶貝在3歲以后,甚至到十幾歲依然習慣將手指含在嘴里,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一由于成人的忽略養(yǎng)成了吮指習慣。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把嬰兒出生后第一年,稱為“口腔期”。他認為,寶貝在這一時期主要通過口部的吮吸動作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滿足。這時,如果媽媽喂奶方法不正確,或速度太快,未能滿足寶貝吸吮的欲望,寶貝會感到焦慮和不安,并通過吸吮手指進行自慰式的滿足。另外,有的媽媽因為忙碌,忽略了寶貝與外界交流的需要,寶貝也可能會通過頻繁的吮吸自己的手指來發(fā)泄心中的不快。如果寶貝長期處于焦慮或被忽視狀態(tài),吮指習慣很容易被保留下來,成為“吮指”寶貝。解決方案:豐富寶貝的生活內(nèi)容●媽媽應盡量豐富寶貝的生活內(nèi)容,讓寶貝在多彩和充滿愛意的生活中自然地拋開吮指行為。媽媽可以利用每天收拾家務和做飯的時間,與寶貝說笑逗趣,并要求寶貝做小助手和媽媽一起做家務?!窨梢詾閷氊悳蕚湟恍┌l(fā)展視、聽、觸覺和想象力的玩具及鍛煉動作發(fā)育的器械,讓寶貝感到有的可玩,有的可聽,有的可看,有人交往,不感到孤獨無聊。這些方法可以淡化吮指寶貝對手指的依戀,對沒有形成吮指習慣的寶貝,也會令其沒有機會把手指放到嘴里。原因二由于突發(fā)事件而養(yǎng)成吮指的習慣。有些寶貝在四五歲
時突然出現(xiàn)吮指行為,這是一種“倒退”的行為表現(xiàn)。心理學家認為,過度的焦慮和緊張會使寶貝倒退回嬰兒時期,用吸吮來滿足口腔的欲望,以減少其內(nèi)心的憂慮。輕微的焦慮事件并不會引發(fā)寶貝的“倒退行為”,但當寶貝面臨突然的精神刺激或情緒沖突,如父母離異,爸爸媽媽在教養(yǎng)方式上突然的變化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如何改掉寶寶愛哭鬧的壞習慣》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習慣的幼兒故事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導讀:很多大人喜歡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寶寶的一些“壞習慣”,并試圖去阻止和改掉。浙江省人民醫(yī)院兒科主任醫(yī)師羅曉明認為,寶寶的這些舉動其實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感知世界呢! 很多大人喜歡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寶寶的一些...
開學了,我們班的孩子增加了許多,班里三分之一的是新生。他們剛剛進入幼兒園,對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都非常陌生,許多好的行為習慣在家里也沒有養(yǎng)成,且不說其他的了,就來聊一下吸吮手指吧。 袁詩琪是一個非常機靈、活...
教育隨筆:改掉孩子愛哭鬧的壞脾氣 現(xiàn)實生活中,一些孩子由于驕慣等原因,動不動就哭,為一點小事就哭個沒完,往往搞得父母、長輩手足無措、心煩意亂。動不動哭,掉眼淚是孩子性格懦弱的一種表現(xiàn),不利于他們自信和...
幫孩子改掉起床磨蹭的壞習慣許多父母為了孩子的起床磨蹭的問題,很傷腦筋,有時還會因時間緊迫會大動肝火,最后弄得孩子也情緒化哭鬧。以前我總認為那不是什么大事,不就讓孩子起個床嘛!我們多點耐心,多給孩子一點...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