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培養(yǎng)孩子好行為有妙法

發(fā)布時間:2021-09-30

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幼兒教育工作中,我們都有會準備一寫需要用到資料。資料一般指生產(chǎn)、生活中閱讀,學習,參考必需的東西。有了資料,這樣接下來工作才會更上一層樓!那么,想必你在找可以用得到的幼師資料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培養(yǎng)孩子好行為有妙法”,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導讀:孩子成長迅速,其可塑性很強,學會運用巧妙的方法,教導孩子學習,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行為。

孩子的成長如同一道永遠也解不完的題,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冒出來。不過,在同兒子的不斷過招中,在同其他媽媽的交流中,在從報刊閱讀中以及在網(wǎng)上的查詢中,我逐漸甩掉了育兒盲的帽子,變成了一位自認為還算稱職的媽媽。現(xiàn)我將自己在實踐中總結(jié)的一點經(jīng)驗分享給大家。

獎勵

及時且經(jīng)常地獎勵孩子的良好行為,可以增進孩子的良好行為,使其繼續(xù)鞏固與提高。這種獎勵,必須是在孩子表現(xiàn)出良好行為后立即做出的才有效。獎勵有許多種,我主要實施的是精神獎勵和物質(zhì)獎勵兩種,其中精神獎勵對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尤為重要。

1、精神獎勵

包括微笑、擁抱、親吻、鼓掌、拍肩、口頭表揚等等。

上月底,我為兒子買了一套無圖識字卡。買回的當天晚上,我像同兒子玩其他玩具一樣與他玩認字游戲。我先教他認六張卡片,當讀了幾遍后,我開始將卡片扔在床上,隨便說一個字,讓他在卡片堆里找。當兒子找對一個卡片后,我馬上給兒子一個親吻,并夸張地說聲:“真棒,棒極了?!眱鹤右妺寢屓绱烁吲d,立刻來了精神,一個勁地讓媽媽說,他找。就這樣,一個晚上,兒子都拿著小卡片玩?zhèn)€不停。直到現(xiàn)在,每晚臨睡前的認字游戲都是我與兒子的保留節(jié)目。在玩中,我鼓勵的花樣也不斷翻新,兒子在我的鼓勵下,自信心越來越強,一百張的卡片,不到半個月就已認識了大半。

2、物質(zhì)獎勵

用獎勵小玩具或孩子最喜歡吃的小食品等辦法,促進孩子改善某種行為。

兒子喜歡看書,喜歡玩玩具,但是在看過玩過后,常常將書及玩具亂扔一氣。有時候,當你給他講書中的某個故事時,他便突然想要看那本書,可是望著床上、地上、桌上、椅上的書,一時還真找不到他要的那本書。為了使他養(yǎng)成做事有規(guī)矩的習慣,我采用了自身找原因加物質(zhì)獎勵的辦法。自身找原因,主要是反省自己是不是自身表率做得不夠,再者是否能動動腦筋。我首先為兒子買了兩個布制的小書架。買回來后,我將他看的書和玩具分別放入了兩個書架內(nèi)。兒子看完書后,剛要扔在地上,我忙走過去對他說:“讓我們把它送回家好不好?!闭f完,用手指了指書架,兒子馬上心領(lǐng)神會,將書乖乖地放入了書架??粗M步的兒子,我高興地對他說:“來,媽媽獎勵一個QQ糖。”通過幾次小恩小惠加甜言蜜語,還別說,兒子慢慢地養(yǎng)成了不亂扔東西的習慣。比如吃完香蕉,他會將香蕉皮扔到垃圾桶里。

懲罰

這里所說的懲罰是指溫和懲罰,不是體罰或變相體罰。我常實施的有以下幾種:

故意忽視

故意忽視是指大人的注意力從孩子的不良行為移開,故意不予理睬。這種方法對減少孩子無意識養(yǎng)成的不良行為習慣尤為有效。

一次,我與老公帶著兒子去姥姥家。走著走著,兒子突然注意到馬路對面的一個小女孩在吐舌頭。兒子覺得很新奇,也伸出了舌頭,并笑著看我們。爸爸看不下去,馬上對兒子說:“快別吐舌頭了?!眱鹤勇犃耍坏豢s舌頭,反而吐得更起勁了。到了姥姥家,兒子繼續(xù)向姥姥吐舌頭。姥姥剛要制止,我示意姥姥別提這件事,而是拿出了許多好玩的玩具,以轉(zhuǎn)移兒子的注意力。過了一會兒,兒子不再吐舌頭了。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我都采取了忽視的方式,可以說屢試不爽。

責備和不贊成

當孩子剛發(fā)生不良行為時,大人要走近他身邊,注視他的眼睛,表情嚴厲,指出那種不良行為,并下命令讓他停止。一般來說,對許多幼兒,大人使用這種責備和不贊成的方法,就足以制止他的不良行為。但對經(jīng)常爭吵的幼兒,這種就不一定有效,可考慮用其它懲罰形式。

一天中午,我剛一進門,就見兒子拿著籃球在廚房里往頭頂上扔。球剛一扔出去,就掉在了他的腦袋上,并彈了出去。兒子不但不怕疼,依舊扔個不停。我家的廚房是用玻璃鋼窗隔成的,如果球扔得過猛,很可能砸壞玻璃。砸壞玻璃事小,萬一扎著兒子可事大了。我忙走到他身邊,繃著臉,用眼睛盯著他,并大聲說:“兒子,不能在廚房里往上扔球,如果再扔,我可要把球沒收了?!眱鹤涌粗覈绤柕谋砬?,停止了扔球。我蹲下身,指著玻璃對他說:“萬一把玻璃砸壞了扎著你咋辦?!眱鹤铀坪趺靼琢恕9怨缘乇е虻娇蛷d去了。

這里要指出的是,大人下命令,必須嚴肅、清楚、明確、有力,讓孩子感到有紀律約束,必須執(zhí)行。

自然結(jié)果。自然結(jié)果是指孩子不良行為發(fā)生后產(chǎn)生的必然結(jié)果。這種方式是讓他咎由自取,以達到懲罰的目的,不再發(fā)生這樣的不良行為。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編輯推薦

培養(yǎng)寶貝交往能力有妙法


導讀:孩子的交往能力重在從小培養(yǎng),家長應多引導,多學習教育孩子的妙招。

交往能力對于一個人能否很好地融入社會,充分展示自我的才能是非常重要的。但交往能力并不是生來就有的,也并是一日形成的,而應在寶貝出生后即開始有意識地進行培養(yǎng)。每位媽咪都希望自己的寶貝日后擁有出色的交往能力,那么,應該怎樣培養(yǎng)寶貝的交往能力呢?

寶貝剛出生時——

寶貝出生沒幾天便能注視媽咪,還能和媽咪眼對眼的看著,并媽咪的主動表示作出反應;非常喜歡看人的臉;對于媽咪的說話聲很敏感,而且當你伸出舌來,他也會跟著伸舌。

交往能力培養(yǎng)妙法

1.讓寶貝常常接觸媽咪的肌膚,如多給寶貝做皮膚按摩,讓寶貝的心里感到安定。

2.回答寶貝所有的反應,以建立雙向“對話”。這樣,會大大地鼓勵寶貝的“問話”的積極性。

3.在寶貝醒的時候,可在離他耳邊10厘米的地方,輕柔地呼喚他的名字,通常寶貝會非常高興,并親熱地看著媽咪。

寶貝1-3個月時——

過了滿月后,寶貝除了會對媽咪微笑外,同時還會對別人微笑,會通過笑、踢腿和揮手來表示煩惱、興奮和快樂。特別在是3個月左右,表現(xiàn)出“天真快樂反應”也就是每當他看見媽咪時,不僅專注地看著她的臉的同時,手和腳也會高興地亂踢蹬,并想呀呀學語地撲過去。

交往能力培養(yǎng)妙法

4.采取母乳喂養(yǎng),這樣可以讓寶貝通過媽咪的乳房享受吃奶的快感,引發(fā)特有的天真快樂反應,促進寶貝這種最初的社會接觸體驗。

5.當寶貝咿呀自語時,媽咪應主動與寶貝交流,提高寶貝發(fā)音的興趣,并會模仿不同口型發(fā)出不同的聲音;或放送一些音樂兒歌,讓寶貝在歡樂的氣氛中咿呀學唱。

6.每次寶貝吃飽后以及醒著的時候,媽咪臉上要帶著微笑地與寶貝對視著說話,并用和藹親切的聲音多逗引寶貝笑一笑。這種笑是寶貝博得別人喜愛,尤其是媽咪喜愛的最有力手段,可表達出他與人交往的快樂。

7.每當有這種需求時,媽咪都要積極給予回應。寶貝哭時注意觀察他為什么而哭,盡量滿足需求,這樣才能增進寶貝以后對他人的友好及信任。

寶貝4-6個月時——

寶貝已經(jīng)不甘寂寞了,他一見媽咪就會高興地笑。如果媽咪突然離開他,或讓他長時間獨自一人玩玩具,他就會哭起來。到了5、6個月左右,寶貝的嘴里還經(jīng)常發(fā)出“mama”“baba”“dada”的聲音,一看到生人就有些緊張,會躲避也許還會哭,不愿讓生人接近他,但寶貝會通過撫摩媽咪的臉表示問候。

交往能力培養(yǎng)妙法

8.從現(xiàn)在起,媽咪應注意不誤時機地把一些陌生的客人介紹給寶貝,讓他逐漸從心里適應與生人接近。

9.當寶貝發(fā)出不同的聲音時,媽咪要積極模仿,而且要不斷地變化音高、音量,也可以故意給寶貝聽一些其他的聲音,如風鈴聲、搓紙聲等。

10.多和寶貝一起玩些生動有趣、能響能動的玩具,如小雞吃米、嘩啦棒、小熊打鼓等。

寶貝7-9個月時——

寶貝從鏡子中看見自己時,會微笑起來,還會拍打及親吻鏡子中的自己,自我意識開始萌芽。當他與別的寶貝在一起,他不僅看著人家,還伸手去摸,到了9個月左右時他甚至搶人家的玩具。不過,他也想和別人做游戲,而且會摟抱、親吻家人,舉起手讓別人抱。

交往能力培養(yǎng)妙法

11.促進寶貝的自我意識地萌芽,可讓寶貝多照鏡子,幫助他區(qū)分出自己和他人,并學習一些簡單的與人交往的動作,如揮手再見、搖頭表示“不”。

12.既然寶貝有了與人碰觸的愿望,媽咪就應該盡量多給予與自己的身體相互接觸的機會,滿足寶貝心理上碰觸的需求。

13.當寶貝發(fā)出爸或媽的聲音時,父母要積極地答應,這樣可促使認識聲音與人的溝通作用。

寶貝10-12個月時——

寶貝喜歡讓別人笑,已經(jīng)有了一些幽默感,與媽咪分別時知道要親吻、摟抱一下。不過,有的寶貝很“自私”,不讓別人拿走自己的東西,如玩具,有的寶貝卻很“大方”,喜歡把自己的東西送給別人一起分享。有些寶貝喜歡別人逗他玩,常常報以熱情的微笑。

交往能力培養(yǎng)妙法

14.媽咪要在寶貝做游戲時,盡量讓寶貝多歡笑一些;講故事時多講笑話,并且要經(jīng)常笑出聲來贊許寶貝,促進寶貝的幽默感發(fā)展。

15.開始培養(yǎng)最簡單的社交,比如讓寶貝多和別的小朋友或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并教他在分別時會與人揮手道別。同時,媽咪每次離開寶貝時,一定要親吻他,回來后要向他問好。

16.當寶貝對別人表現(xiàn)出“不禮貌”或“不友好”,媽咪要表示出不滿意的樣子,并教他怎樣去做,避免寶貝逐漸形成一些令人討厭的毛病。

17.如果寶貝對人很禮貌、很友好,“則應該點頭贊許他,拍手叫好,以加強化這種表現(xiàn),這樣會有助于寶貝形成良好的交往能力。

寶貝12-15個月時——

這么大的寶貝,很喜歡參加一些聚會。他會傾聽別人的談話,同時自己也能說一、兩個有意義的詞,還會把玩具拿給別人玩,不過很快又會要回來。由于學會了走步,寶貝產(chǎn)生了探索新環(huán)境、結(jié)交新朋友的強烈愿望,但由于生活能力差,對媽咪的依賴性反而增強,媽咪一離開就哭。寶貝的獨立性與依賴性正在同時增長。

交往能力培養(yǎng)妙法

18.可能的話,父母多帶寶貝參加各種家庭聚會,并且不只是讓寶貝充當大人的“配角”。應該讓寶貝感到自己同參加聚會的大人一樣,如進餐時,媽咪不要把寶貝抱在懷里,而應把他的專用坐椅也擺放在餐桌上。

19.為了消除寶貝的陌生感和害怕心理,把寶貝介紹給不認識的小朋友或他不熟悉的人,并盡量讓他和別人在一起。當別人為他做了某種事情,應教怎樣他說“謝謝”。

20.如果寶貝在3歲之前很少與小朋友接觸,3歲以后則需很長時間才能習慣和小朋友一起玩。因此,媽咪要多帶寶貝出去,自由自在地和小朋友玩耍。雖然寶貝有時還不能和別的小朋友玩得很好,會不友好地對待別人,但慢慢習慣了就會玩得很和諧了。

寶貝15-18個月時——

寶貝的獨立性逐日增強,在媽咪干的家務(wù)活也感興趣,甚至還上能幫上一點忙。而且對大人也越來越感興趣,經(jīng)常喜歡模仿大人,還會對家人、家里的寵物、玩具娃娃表現(xiàn)出自己的喜愛。

交往能力培養(yǎng)妙法

21.可有意地讓寶貝幫助家人做些簡單的事情,比如爸爸下班回來了,幫助拿一下拖鞋,以培養(yǎng)寶貝助人為樂的精神。

22.當寶貝對小朋友、家人或?qū)櫸锉憩F(xiàn)出愛和關(guān)切時,媽咪要及時鼓勵并夸獎,激發(fā)寶貝學會善于表達愛意的能力。

孩子有不良行為,怎么處理?


導讀:幼兒的道德判斷是在與成人交往的過程中逐步學會的。凡是成人表示贊許并說“好”、“乖”的行為,寶寶便認為是好的行為;反之,凡是成人表示斥責并說“不好”、“不乖”的行為,寶寶便認為是壞的行為。

l歲寶寶還沒有道德的判斷,也不可能有意地做出什么道德行為。寶寶的道德行為和道德判斷是在掌握語言以后逐步產(chǎn)生的。當寶寶在日常生活中做出良好的行為的時候,成人就有愉快的表情并且用“好”、“乖”這些詞給予獎勵;當寶寶做出不良的行為的時候,成人就有不愉快的表情,并且用“不好”、“不乖”這些詞給給予批評。在這樣的過程中,寶寶逐漸養(yǎng)成一定的道德習慣,以后再遇到類似的場合,寶寶就能不加遲疑地做出合乎道德要求的行為來。而對于不合道德要求的行為,則會采取一種否定的態(tài)度。

幼兒的道德判斷是在與成人交往的過程中逐步學會的。凡是成人表示贊許并說“好”、“乖”的行為,寶寶便認為是好的行為;反之,凡是成人表示斥責并說“不好”、“不乖”的行為,寶寶便認為是壞的行為。因此“好”、“不好”是寶寶最初的道德判斷中的兩大類別。3歲的寶寶已經(jīng)能把人分為兩類:好人和壞人,例如說,警察叔叔是好人,“小偷”是壞蛋。

但寶寶的道德判斷和道德行為還是比較簡單的,不能對他們提過高的要求。寶寶還不可能掌握抽象的道德原則,成人只能用簡單明了而具體的事例來使寶寶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寶寶的道德判斷和道德行為也是不穩(wěn)定的,經(jīng)常需要成人加以鼓勵和督促。比如,當寶寶看見別的孩子折花的時候,他會說:“媽媽說的,折花就是不乖?!钡且部赡苓^了一會兒,他自己也忍不住地折起花來。

總之,在幼兒期要用合乎寶寶年齡特征的方法來培養(yǎng)寶寶正確的道德判斷和良好的道德行為,同時也不要要求太嚴,期望過高。

重視孩子的行為習慣培養(yǎng)


導讀:作為家長,一定要抓住這個有利時機,協(xié)助學校教育孩子講文明、懂禮貌、守紀律,養(yǎng)成良好的社會行為習慣。因為在這個時候進行教育,孩子容易接受,容易形成穩(wěn)固的習慣,同時還可以防止孩子受社會不良風氣影響而形成一些不良習慣。

有資料表明,日本人的家庭教育主要注重于培養(yǎng)孩子的基本生活習慣,培養(yǎng)孩子正直果斷、豐富的感情和個性,培養(yǎng)孩子的忍耐力和自制力。西方國家的家庭教育則注重培養(yǎng)孩子適應各種環(huán)境和獨立生存能力,他們教育孩子做到:(1)寧苦而不嬌,(2)家富而不奢(3)嚴教而不袒護。在這種家教思想的熏陶下,他們的孩子到了20歲,個個都站得住,不用父母去管他??梢?,外國人的家庭教育對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很重視。正如培根所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人自幼就應該通過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種好的習慣!”

一、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需要

一段時間以來,學校教育也好,家庭教育也好,都以應試教育為目標,只希望孩子學習能考個高分,而忽略了對孩子品質(zhì)、能力的培養(yǎng)。清代大畫家鄭板橋臨終時要吃兒子親手做的饃,等兒子臨時學習并做好送來時,他已經(jīng)咽氣了。他留給兒子一張字條,上面寫著:“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漢!”可見,他臨死前還不忘教兒子自立、自強的習慣,這對我們今天的父母難道不是個啟發(fā)嗎?這就要求做父母的不僅要教給孩子知識,而且要教會孩子做人,要敢于向自身挑戰(zhàn),要從思想品德、科學文化知識等方面不斷發(fā)展和完善自己,為子女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

二、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家庭的需要,社會的需要

1996年一本期刊的編輯部在中國、日本、美國的學生中同時進行了一次“心目中最受尊敬的10個人”的問卷調(diào)查,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日本的中學生在“最受尊敬的人”的前二位都填了自己的父母親,美國的中學生在“最受尊敬的人”的前三位中有兩位填了自己的父母親,而中國的中學生在“最受尊敬的10個人”中填的大多是電影明星、球星等。悲載,中國父母!難道是中國父母不愛自己的子女嗎?非也。其實,中國父母在養(yǎng)孩子上花的心血、力氣、腦筋,可以稱得上是世界第一流的,特別是當代獨生子女的父母們,更是拼命地在養(yǎng)孩子上攀比,鄰居家給孩子買了電子琴,我節(jié)衣縮食也要給孩子買臺鋼琴:鄰居家給孩子買了電腦,我要給孩子買個更高檔的。他們有的成了孩子的“奴仆”,為孩子提供面面俱到的“服務(wù)”,只知道單方面的付出只知道一味慷慨給予、溺愛孩子,卻忽視了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忽視了培養(yǎng)孩子對父母、對長輩、對社會的愛。給孩子養(yǎng)成了自私、冷漠、任性、放縱、沒有責任感的不良習慣,不僅害了孩子,也害了父母自己,害了社會。

三,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是配合學校教育的需要

瑞士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把兒童的行為習慣發(fā)展劃分為四個階段:自我中心階段(2~5歲)、他律階段(6~8歲)、自律階段(8~10歲)和公正階段(10~12歲)。皮亞杰認為,在自我中心階段,行為習慣具有不穩(wěn)定性:在他律階段,兒童的道德判斷受外部的價值標準所支配和制約,表現(xiàn)之一是絕對遵從父母或老師的。小學低年級兒童正處于兒童行為習慣發(fā)展的他律階段,他們尚未形成自己的道德認識,沒有形成恒定的道德標準,道德觀念主要受周圍人們的影響,比如家長、老師,以及一起玩耍的同學和朋友。

因此,作為家長,一定要抓住這個有利時機,協(xié)助學校教育孩子講文明、懂禮貌、守紀律,養(yǎng)成良好的社會行為習慣。因為在這個時候進行教育,孩子容易接受,容易形成穩(wěn)固的習慣,同時還可以防止孩子受社會不良風氣影響而形成一些不良習慣。

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導讀:外國人的家庭教育對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很重視。正如培根所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人自幼就應該通過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種好的習慣!”

有資料表明,日本人的家庭教育主要注重于培養(yǎng)孩子的基本生活習慣,培養(yǎng)孩子正直果斷、豐富的感情和個性,培養(yǎng)孩子的忍耐力和自制力。西方國家的家庭教育則注重培養(yǎng)孩子適應各種環(huán)境和獨立生存能力,他們教育孩子做到:(1)寧苦而不嬌,(2)家富而不奢(3)嚴教而不袒護。在這種家教思想的熏陶下,他們的孩子到了20歲,個個都站得住,不用父母去管他。可見,外國人的家庭教育對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很重視。正如培根所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人自幼就應該通過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種好的習慣!”

一、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需要

一段時間以來,學校教育也好,家庭教育也好,都以應試教育為目標,只希望孩子學習能考個高分,而忽略了對孩子品質(zhì)、能力的培養(yǎng)。清代大畫家鄭板橋臨終時要吃兒子親手做的饃,等兒子臨時學習并做好送來時,他已經(jīng)咽氣了。他留給兒子一張字條,上面寫著:“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漢!”可見,他臨死前還不忘教兒子自立、自強的習慣,這對我們今天的父母難道不是個啟發(fā)嗎?這就要求做父母的不僅要教給孩子知識,而且要教會孩子做人,要敢于向自身挑戰(zhàn),要從思想品德、科學文化知識等方面不斷發(fā)展和完善自己,為子女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

二、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家庭的需要,社會的需要

1996年一本期刊的編輯部在中國、日本、美國的學生中同時進行了一次“心目中最受尊敬的10個人”的問卷調(diào)查,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日本的中學生在“最受尊敬的人”的前二位都填了自己的父母親,美國的中學生在“最受尊敬的人”的前三位中有兩位填了自己的父母親,而中國的中學生在“最受尊敬的10個人”中填的大多是電影明星、球星等。悲載,中國父母!難道是中國父母不愛自己的子女嗎?非也。其實,中國父母在養(yǎng)孩子上花的心血、力氣、腦筋,可以稱得上是世界第一流的,特別是當代獨生子女的父母們,更是拼命地在養(yǎng)孩子上攀比,鄰居家給孩子買了電子琴,我節(jié)衣縮食也要給孩子買臺鋼琴:鄰居家給孩子買了電腦,我要給孩子買個更高檔的。他們有的成了孩子的“奴仆”,為孩子提供面面俱到的“服務(wù)”,只知道單方面的付出只知道一味慷慨給予、溺愛孩子,卻忽視了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忽視了培養(yǎng)孩子對父母、對長輩、對社會的愛。給孩子養(yǎng)成了自私、冷漠、任性、放縱、沒有責任感的不良習慣,不僅害了孩子,也害了父母自己,害了社會。

三,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是配合學校教育的需要

瑞士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把兒童的行為習慣發(fā)展劃分為四個階段:自我中心階段(2~5歲)、他律階段(6~8歲)、自律階段(8~10歲)和公正階段(10~12歲)。皮亞杰認為,在自我中心階段,行為習慣具有不穩(wěn)定性:在他律階段,兒童的道德判斷受外部的價值標準所支配和制約,表現(xiàn)之一是絕對遵從父母或老師的。小學低年級兒童正處于兒童行為習慣發(fā)展的他律階段,他們尚未形成自己的道德認識,沒有形成恒定的道德標準,道德觀念主要受周圍人們的影響,比如家長、老師,以及一起玩耍的同學和朋友。

因此,作為家長,一定要抓住這個有利時機,協(xié)助學校教育孩子講文明、懂禮貌、守紀律,養(yǎng)成良好的社會行為習慣。因為在這個時候進行教育,孩子容易接受,容易形成穩(wěn)固的習慣,同時還可以防止孩子受社會不良風氣影響而形成一些不良習慣。

孩子有不良行為,懲罰不是上策


導讀:懲罰很少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即便一時顯示出這種效果,那也是很難持久的。更令人沮喪的是,懲罰很多時候還會強化寶寶的不良行為。

懲罰因何會強化寶寶的不良行為?

懲罰很少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即便一時顯示出這種效果,那也是很難持久的。更令人沮喪的是,懲罰很多時候還會強化寶寶的不良行為,帶來以下的負面影響:

1、懲罰容易陷入惡性循環(huán)

雖然越來越多的爸媽意識到“棍棒教育”的弊端,但是當寶寶表現(xiàn)得特別頑劣,而我們又無計可施的時候,還是會不由自主地舉起手中的“大棒”,試圖盡快解決問題。當然,很多時候,我們確實可以憑借這種方式貌似“立竿見影”地解決問題,但是,令人遺憾的是,這種“立竿見影”往往不會長久,甚至會帶來更多的問題。

下面的場景對于我們來說并不陌生:媽媽想要寶寶關(guān)了電視去洗澡,小家伙卻跟沒聽見似的,繼續(xù)坐在電視機前不動窩。于是,媽媽提高了聲線,繼續(xù)下達指令。直到媽媽的聲音都變了調(diào),變成了一種怪異的吼聲,小家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慢悠悠站起身走向洗漱間。再過些日子,即便媽媽對著寶寶吼叫,他也會無動于衷,甚至還會跟媽媽頂上一句:“我不洗澡,我要看電視!”非要媽媽巴掌相向,小家伙才會哭哭啼啼聽從指令。

如同上例一樣,懲罰常常無法持久有效地解決問題,一種懲罰措施往往只能維持一段時間,之后就會失去效用,相反,我們還需要不斷增加懲罰的力度,才能讓寶寶對我們施加的懲罰有所反應。

所以,從批評到怒吼再到體罰,懲罰常常是不斷升級的。一旦走上懲罰的路線,爸媽和寶寶之間就會進入一個惡性循環(huán)——寶寶對爸媽的懲罰無動于衷,爸媽的內(nèi)心因此積淀了更多的憤怒,于是在這種憤怒情緒支配下,爸媽不得不一再加大懲罰的力度,而寶寶在經(jīng)歷了最初的恐懼之后,逐漸過度到無動于衷的狀態(tài)……

2、懲罰讓寶寶習以為常

我們很容易被懲罰最初“卓有成效”的假象所迷惑,繼而在改變寶寶行為的“斗爭”中陷入懲罰的怪圈。而事后我們卻會沮喪地發(fā)現(xiàn),懲罰終究還是無濟于事。這就跟我們看恐怖片似的,看多了,再多恐怖的電影都嚇不住我們了。實際上,懲罰對于被罰的人來說只是一種負面的刺激,它最初具有的那種威懾力會隨著懲罰次數(shù)的增加而減弱。

因為人類與生俱來就有一種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不管什么樣的刺激,即便這種刺激最初帶給我們很強烈的震撼,刺激多了,我們就適應了,習以為常了,不會再給它以格外的關(guān)注,所以有“久而不聞其香”,“久而不聞其臭”,“熟視無睹”一類的生理反應。

當我們聽到爸媽控制不住自己激動的情緒對著寶寶大聲吼叫“跟你說過多少遍,不許……不許……你就是記不??!”的時候,真正需要反省的其實是爸媽,而不是寶寶。經(jīng)常性的懲罰會讓寶寶變得越來越皮,無視懲罰的存在。這就是為什么那些沒怎么被懲罰的寶寶往往更乖巧,而那些經(jīng)常挨罰的寶寶反而更頑劣的根本原因。

3、懲罰關(guān)注的重心是不良行為

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現(xiàn)象:在寶寶學說話的階段,他特別喜歡重復我們剛剛說過的話,如果你對他說:“寶寶說,我要吃飯!”他會跟著重復:“吃飯!”你再說:“寶寶不吃飯!”他通常也會重復:“吃飯!”最后這兩個字往往會在他腦海中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對那個“不”字,他反而會比較淡漠,因為他關(guān)注的是“吃飯”這個行為本身。我們成人也是如此,當聽人談?wù)撟约翰⒉辉趺锤信d趣的話題的時候,常常也會存在類似的現(xiàn)象。

爸媽懲罰寶寶的目的雖然是為了改變他的不良行為,但是任何類型的懲罰方式都是針對行為而來,突出的重心反而是不良行為本身。所以,當我們一邊懲罰寶寶,一邊沖著寶寶吼叫“不許打人!不許亂扔東西!再打人,再亂扔東西,我就……”之類威脅的話的時候,他接受到的最多的信息恰恰就是“打人”、“亂扔東西”,除了“打人”和“亂扔東西”,他不知道還有別的什么行為是被允許的,于是,爸媽這種處理方式會將寶寶關(guān)注的重心轉(zhuǎn)移到那些不被允許的行為本身,當下次再遇到同樣的情景的時候,他可能就會想不起別的解決方式,相反,因為懲罰帶給他的深刻記憶卻會更多地誘使他去“打人”和“亂扔東西”。這樣一來,我們的懲罰自然就會背離初衷,進一步強化寶寶的不良行為。

4、懲罰給了寶寶更多負面關(guān)注

每個有寶寶的家庭都會看到類似的情景:媽媽對寶寶說過多次不許碰電源插座,當媽媽發(fā)現(xiàn)寶寶有這樣的企圖的時候,立刻大喊:“不許碰電源插座,危險!”寶寶不僅不會停下來,反而會更為頑皮地走上前,將手伸向電源插座。于是,媽媽情急之下不得不“啪”地一聲,給他來上一下。

雖然被這樣懲罰過多次,但是寶寶的這種行為并沒有因此遞減,相反,他甚至會故意去做這樣的事情,有時候甚至一邊走向電源插座,一邊對著媽媽壞笑,當媽媽沖他喊叫或者舉起手假裝要去打他的時候,他會停下來,過一會兒繼續(xù)這種行為。

類似上例所描述的,懲罰之所以不生效,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它給予了寶寶一種變相的關(guān)注,雖然這種關(guān)注不是那么令人心情愉悅,但是對于寶寶來說,成功地吸引爸媽尤其媽媽的注意是他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之一,所以即便他受到了懲罰,他也會不惜任何代價地通過他的行為更多地吸引爸媽的注意。

在寶寶表現(xiàn)不錯的時候,很多爸媽都會因此松了一口氣,趕緊抓緊時間干點別的事情,或者略微休息一會兒,但是只要他表現(xiàn)不好,爸媽關(guān)注的重心就會回到他的身上,于是,他就會一再利用這種搗亂的方式來扭轉(zhuǎn)局面,讓爸媽將注意的重心轉(zhuǎn)移到自己身上。

相信《培養(yǎng)孩子好行為有妙法》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您了解幼師資料,工作計劃的必備網(wǎng)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guān)推薦

  • 巧妙培養(yǎng)孩子好行為 導讀: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媽媽要懂得用最好的方法,教育出最好的孩子。 孩子的成長如同一道永遠也解不完的題,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冒出來。不過,在同兒子的不斷過招中,在同其他媽媽...
    2021-11-09 閱讀全文
  • 培養(yǎng)寶貝交往能力有妙法 導讀:孩子的交往能力重在從小培養(yǎng),家長應多引導,多學習教育孩子的妙招。 交往能力對于一個人能否很好地融入社會,充分展示自我的才能是非常重要的。但交往能力并不是生來就有的,也并是一日形成的,而應在寶貝出...
    2021-09-24 閱讀全文
  • 如何用游戲培養(yǎng)寶寶好行為 導讀: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寶寶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教養(yǎng),孩子的好行為也不是靠說教培養(yǎng)的。聰明的媽媽會在“寓教于樂”的游戲中,讓孩子愉快接受。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寶寶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教養(yǎng),孩子的好...
    2021-11-26 閱讀全文
  • 培養(yǎng)孩子寫作能力十大妙法 隨著一天天長大,寶寶要開始學習寫字啦!那么,對于培養(yǎng)寶寶的寫作能力,父母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摘記 在你的孩子學習寫作之前,對他給你講的故事、夢想、奇遇等等要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并隨時摘記下來。...
    2022-03-03 閱讀全文
  • 培養(yǎng)孩子控制過激行為 1、培養(yǎng)孩子控制過激行為一天戶外活動時,“老師,一只螳螂,”一聲清脆的喊聲把孩子們呼啦一下都吸引到了東東的身邊,我也急忙邊走邊說:“螳螂是益蟲,我們要保護它……”話音未落。只聽“哇”的一聲晨晨倒在地上...
    2021-01-12 閱讀全文

導讀: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媽媽要懂得用最好的方法,教育出最好的孩子。 孩子的成長如同一道永遠也解不完的題,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冒出來。不過,在同兒子的不斷過招中,在同其他媽媽...

2021-11-09 閱讀全文

導讀:孩子的交往能力重在從小培養(yǎng),家長應多引導,多學習教育孩子的妙招。 交往能力對于一個人能否很好地融入社會,充分展示自我的才能是非常重要的。但交往能力并不是生來就有的,也并是一日形成的,而應在寶貝出...

2021-09-24 閱讀全文

導讀: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寶寶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教養(yǎng),孩子的好行為也不是靠說教培養(yǎng)的。聰明的媽媽會在“寓教于樂”的游戲中,讓孩子愉快接受。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寶寶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教養(yǎng),孩子的好...

2021-11-26 閱讀全文

隨著一天天長大,寶寶要開始學習寫字啦!那么,對于培養(yǎng)寶寶的寫作能力,父母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摘記 在你的孩子學習寫作之前,對他給你講的故事、夢想、奇遇等等要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并隨時摘記下來。...

2022-03-03 閱讀全文

1、培養(yǎng)孩子控制過激行為一天戶外活動時,“老師,一只螳螂,”一聲清脆的喊聲把孩子們呼啦一下都吸引到了東東的身邊,我也急忙邊走邊說:“螳螂是益蟲,我們要保護它……”話音未落。只聽“哇”的一聲晨晨倒在地上...

2021-01-1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