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數學平移平行教學反思。
做好充分的準備,是一名成功的教師所應當的,教師在上課之前,應該先把教案寫好,教案有助于反映學科發(fā)展前沿的要求及記錄。什么樣的教案我們可以拿來借鑒呢?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編輯特別編輯了“小學四年級數學《平移與平行》教學反思”,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本課主要是結合生活情境,使學生感知兩條直線的平行關系,認識平行線。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學會用合適的方法做出一組平行線,能借助直尺、三角板等工具畫平行線。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平行線、畫平行線。而畫平行線,更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初步研究教材后,我設計了課堂教學的基本流程:1、創(chuàng)設情境,認識平行。數學來源于生活,所以在導入部分,我找了幾張同學們熟悉的圖片,讓他們在生活中發(fā)現數學問題,初步認識平行。2、觀察思考,尋找平行。在初步認識平行后,我又安排了三個層次,讓學生尋找并深入體驗平行。先是在生活中找平行,并用剛才所學的數學語言來表達。接下來在鉛筆盒中找平行,為下面的創(chuàng)造平行作鋪墊。然后讓學生在學過的圖形中找一找,共有幾組平行線。最后在一個正方體的*圖中找平行,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感,并結合實物觀察,體驗不同平面的兩條邊。再次感受平行的概念,深刻體會同一平面的意義。3、動手操作,創(chuàng)造平行。讓學生想辦法在格子圖和白紙上各自創(chuàng)造出一組平行線。 4、觀察感悟,畫出平行。讓學生自學課本上畫平行線的方法,再通過任意畫一組平行線,畫一條已知直線的平行線,過一點畫出已知直線的平行線這三個層次,讓學生掌握畫平行線的方法。5、歸納收獲,總結平行。
課堂教學中,總體感覺時間非常緊張,在學習畫平行線時顯得太倉促了。教學怎樣畫平行線比較費時,學生不能很快接受并掌握??此坪唵蔚膯栴},學生為何不能較快地掌握呢?照著書上一模一樣地畫,怎么也這么難呢?看著一些同學在畫平行線時,不知道尺到底該怎么放,真為他們著急。問題到底出在哪里呢?課后我認真地反思了這節(jié)課的成敗。不是學生的問題,是我教學方法的問題。學生雖然會模仿書上的畫法,但是并不真正理解為什么要用這樣的方法來畫,所以只要線條換了個方向,學生就無從下手了。看來問題出在平移,怎樣才能讓尺平移。為了讓所有同學都看清楚這一發(fā)現,我在課件中做了一段動畫。小正方形在格子圖中沿著某條直線平移,為了讓學生感受不同方向的平移,我還在動畫中轉動了格子圖的方向,小正方形照樣也能沿著某條直線平移。在這一活動過程,學生深刻理解了平移的方法,只要讓物體沿著某條直線移動,就能實現平移。有了以上的鋪墊,此時,再讓學生獨立思考怎樣讓三角板平移,學生就不難想到再用一把直尺就能解決問題,只要讓它緊靠三角板的另一條邊,固定直尺,就能讓三角板沿著直尺的一條邊平移了。而且方法也不止書上的一種。對于沒有想到辦法的同學,也可以讓他們在書上尋找答案,自學課本上的內容。
學生有了平移的體驗,在畫平行線時,感覺輕松了許多,也節(jié)省了不少時間,更讓人驚喜的是,有同學用了不同的方法畫出平行線。有同學想到了用另一塊三角板或量角器代替直尺,起到沿這一條直線平移的作用,只要是直的都可以利用。還有的同學發(fā)現用直尺靠在三角板的第三條邊,同樣也能讓它平移。更有同學把直尺與三角板交換位置,讓直尺沿著三角板的任意一條邊平移。
在這一部分教學中,學生不僅學會了畫平行線的方法,還能靈活地運用它。同時,在活動過程中,他們發(fā)現了更多有關平行線的知識。比如:能畫出無數條互相平行的直線,但是過直線外一點卻只能畫出一條已知直線的平行線,以及如何檢驗所畫直線是否平行的方法。
《新課程標準》中強調要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空間想像能力,《平移與平行》就是屬于“空間與圖形”的學習領域,它是學生今后認識平行四邊形、梯形等幾何形體的基礎,教材中把雙杠的兩根杠和一根鉛筆平移前后的線條抽象到紙面上,意在從“平移”中認識“平行”,體會平行的含義,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這部分知識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平移的知識、認識了直線、線段和射線的基礎上學習的。對于四年級學生來說,空間觀念尚不豐富,因此,對平行的實質“同一平面和永不相交”很難理解;學生第一次接觸到借助輔助工具進行作圖,這給作圖增加了不少難度。
教學中,我通過生活中一些平移的動作,讓學生充分體驗平行線的本質特征:距離處處相等,當然不會相交。通過“平移”得到“平行”;平移是過程,平行是結果,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系。了解、尊重學生已有的數學現實,學生在生活中已經積累了許多關于平行的或清晰或模糊,以此作為教學的起點。讓學生在各種活動中,通過眼睛看,動手擺、折、畫,認識平行的,尋找畫平行線的方法。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準確描述平行的特征,用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了平行線。使學生積極動手,用手思考,在做中發(fā)現矛盾,在做中發(fā)現方法。讓學生在自覺對比反思之后能感受到學習帶給自己的改變,從而感受到成長的喜悅。
不足:教學過程中還應加強引導學生進行有條理的思考和表達;在認識平行線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理解一組線的平行與它們的長短無關。
困惑:畫平行線是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如何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畫平行線的方法,又如何引導學生理解為什么要這樣畫,從知識的本源處去探究。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數學課堂應是:“以人的發(fā)展為目標,關注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那么這種課堂教學要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我認為關鍵是使學生具備自主參與的意識和能力?!捌揭婆c平行”這節(jié)課設計思想是以活動為主線,展現知識的產生、形成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自主參與的意識和自主參與的能力。
1、首先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學生自主參與。
數學活動是以學生的生活和現實問題為載體和背景,著眼于促進學生個體自主和諧發(fā)展。精心創(chuàng)設和諧的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心靈深處那種強烈的探求感,便形成渴望學習的內部動力,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本節(jié)課當學生從常見的車輒印中把生活中的現象用數學觀點來認識,并驚奇的發(fā)現生活中處處都能找到平行線,從而激起學生對平行線的好奇心,進而使學生有一種對平行線強烈的探求愿望。這種探求愿望促進學生自主參與的意識的形成。
2、創(chuàng)設操作情景,讓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活動中形成自主參與的方法和能力。
教育觀念現代化的主要標志之一,是強調給學生自主參與的機會,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實踐體驗。本節(jié)課教師在組織學生擺鉛筆、平移鉛筆、折紙、畫平行線的活動中為學生提供了多張白紙、不同的格紙、直尺、三角板等許多材料,給學生一個研究、探索,展示智慧的空間,果然面對多種材料學生有的利用格紙上的平行線、有的利用物體平行的特點、有的利用折紙的技能。尤其在學生們非常喜愛的折紙活動中各種奇思妙想遠遠超出了教師的預設。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們不僅充分利用了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并且積極的樂于創(chuàng)造,想要與眾不同。因此我想到平時因為害怕學生出問題、走彎路,教師提供單一有用的材料、提出過于具體的問題、提出過于嚴格的要求、限定較少的時間,確實限制了學生思維空間。因此學生的發(fā)展關鍵是教師,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寬松的氛圍,放手讓學生動手操作、獨立探究,允許學生充分思考甚至想像。允許學生有錯、走彎路,這樣學生才能有真切體驗,在體驗中豐富經驗、獲得方法、形成態(tài)度、享受快樂、得到發(fā)展。
3、不斷學習和實踐,加強教師的自身修養(yǎng)。
活動的開放式的課堂,對于一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在課堂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應該有怎樣的準備。我的體會是這樣的。
首先要充分了解學生,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做好教學預設,做好可能突發(fā)問題的應對方案,才有備無患。才能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再有,在課堂上如果遇到學生引發(fā)的在意料之外的問題時,教師的心理素質、應變能力、已有經驗教訓則尤為重要。加強學習、在實踐中不斷鍛煉自己是積累經驗的方法。
本節(jié)課充分體現了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教學設計獨具匠心,注意面向全體學生,把講變成學。教學中教師既能放心的退出去,又能適時地站出來,引導質疑,點撥難點,教會學生學習,讓學生正正經經地經歷了學習的全過程。教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v觀整節(jié)課,有以下幾點成功之處。
一、教法得當,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
本節(jié)課,我們以“教學目標”為主線,按照目標導學的教學流程出示目標運用目標導學,使教師教得清楚,學生學得輕松。清楚較好地完成了我們課前預設的教學目標??v觀整個課堂教學,其成功之處有以下幾點:
一、運用目標導學,關注學法指導,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
本節(jié)課,我們以“學習目標”為主線,按照目標導學的教學流程進行教學。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站在學生的角度,將教學目標轉換成3個學習目標之后。教師制定了相應的學法指導,例如,在教學“初步了解平行線特征”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引導學生運用觀察、猜想、測量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按照“提出猜想---舉例驗證---得出結論”的探索步驟去學習一些特征,為學生學會學習奠定基礎。
二、本節(jié)課,注重設計數學活動,促使學生理性思考,給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
例如,在“認識平行線”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通過移一移,擺一擺,說一說等活動,為正確掌握平行線概念提供了形象條件。促使學生對平行線的認識由模糊到清晰。學生在這些活動中,學會有條理地思考問題。
三、本節(jié)課,教師給學生提供了充分體驗的機會,讓學生參與知識探索,發(fā)現與形成的全過程。
通過體驗與感受建構屬于自己的認知體系。例如,在教學“畫平行線”這一過程中,教師運用小組合作學習,引導孩子們試畫平行線,使學生第一次體驗畫平行線的方法,然后對比各種畫法的優(yōu)缺點,引導學生第二次體驗,尋找畫平行線的尺規(guī)方法,學生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親身體驗中,掌握了方法,提高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
當然,這節(jié)課同樣也存在著需要反思的地方。比如說,教師在組織學生尋找,小魚平移前后的圖形中,哪些線段是互相平行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探索空間,我認為,如果教師讓學生用不同顏色的筆,描出互相平行的線段,這樣,不僅加強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還會使不同學生的思維差異得以顯現。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評意見,現在由請說課教師樊雪梅,做課教師李曉明。我們誠懇的希望各位評委,同行們留下寶貴意見,促進我們團隊更好的發(fā)展。謝謝大家!
yJS21.com更多精選小學數學教案閱讀
片言之賜,皆我?guī)熞病W鳛榻處熅鸵谏险n前做好適合自己的教案。"教案是教師的教學設計和設想。在編寫教案時要注意哪些內容呢?于是,幼兒教師教育網編輯為你收集整理了最新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學習目標
1、通過從正面看到的平面圖形學生能畫出不同擺放方式的小正方體。
2、結合現實生活,通過具體觀察活動,學生能體驗從正面看到的平面圖形,它的實物圖可以有多種擺放方式。
3、在活動中培養(yǎng)數學學習熱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習慣。
學習方法
五環(huán):自主學習 ——合作探究——匯報展示——達標檢測——拓展延伸
四步:學、交、練、導
學習重點
能從正面看到的平面圖形畫出不同擺放方式的小正方體。
學習難點
能從正面看到的平面圖形畫出不同擺放方式的小正方體。
教學準備
課件、小正方體
教師活動
出示復習題,學生在個人理解教材的前提下,獨立完成,落實自主學習的任務。同時,教師要適時地對學生預習作出方法指導、信心鼓勵和時間要求。
用手中的4塊積木搭一個你喜歡的形狀。展示不同的擺法。
探究交流
教師有針對性地參與到部分小組的學習中去,并綜合學生的疑問,然后再提出一兩個重點問題讓學生合作探究。
每個同學都可以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同時學會的同學還必須教會不會的同學,以達到共同提高和小組整體成功的目的。
現在有四塊積木,如果我想擺出從正面看是這一形狀
如果再加一個小正方體,要保證從正面看到的形狀不變,你可以怎樣擺?有幾種擺法?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解決。
匯報展示
每個同學都可以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同時學會的同學還必須教會不會的同學,以達到共同提高和小組整體成功的目的。
學生展示交流得出擺放的規(guī)律:
先照圖用三個小正方體擺好從正面看到的基本形狀,然后余下的一個正方體可以擺在原來物體的前邊或后邊,都可讓正視圖保持不變。如果擺在前邊,從正面能看到這個正方體,它必須與原來物體里的正方體對齊著擺;如果擺在后邊,從正面不能看到這個正方體,它既可以與原來物體里的正方體對齊著擺,也可以不對齊著擺。
達標檢測
一是學生小組內部或小組間互相檢查學生完成情況,并作出評價。二是教師對發(fā)現的學生中存的共性問題予以及時的點撥或留待輔導時間予以專題講解。
完成教材第3頁練習一第1、2、4、5題。
拓展延伸
教師檢查或小組自查,發(fā)現問題教師課堂立即訂正。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數學廣角/植樹問題
教學目標:
1.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出植樹問題模型的過程,掌握種樹棵樹與間隔數之間的關系。
2.會應用植樹問題的模型解決一些相關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感悟構建數學模型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學重點:
理解種樹棵樹與間隔數之間的關系,會應用植樹問題的模型解決一些相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應用植樹問題的模型靈活解決一些相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CAI課件、紙樹若干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原型
1.師:同學們,在我們的身邊到處都有數學。請你伸出手張開手指,你看到數學了嗎?看到了什么。
(根據學生回答隨時評價,如果學生只說手或手指,指出這不是數學,并說希望能用數學的眼光看問題;如果學生說五個手指,老師肯定他具有數學的眼光。)
師:還看到什么?
師:老師還看到一個數字,你們想知道嗎?那就是4。誰知道,這個4指的是什么?(4個空,這里的空用數學語言說就是手指之間的間隔,也就是說5個手指之間有4個間隔)板書:間隔
師:手指數與間隔數有什么關系,誰來說說。(手指數比間隔數多1,或間隔數比手指數少1)
師:你能表示出手指數和間隔數之間的數量關系嗎?(我們可以用數量關系表示:手指數=間隔數+1)
板書:手指數=間隔數+1
2.師:我們認識了間隔,知道了手指數=間隔數+1,其實像這樣的問題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在數學中它還有一個名字,就是植樹問題。(板書課題:植樹問題)。今天這堂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和學習植樹問題。大家有興趣嗎?
二、構建模型
1.動手操作、探究問題1:
(1)師:說到植樹,劉老師還真想請大家?guī)蛡€忙。我們學校門前的道路施工已經完成了,為了美化校園,學校準備在進校門那條路上種上一些樹,怎樣種比較美呢?是隨便種呢還是等距離種呢?(等距離)那需要準備多少棵小樹苗呢?要弄清這個問題必須知道些什么?(這條路有多長,間隔多少種一棵)孩子們很會思考,這些信息學校已經收集清楚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出示問題1:川益小學要在校門外馬路的一邊植樹,這條路全長150米,每隔5米栽一課樹(兩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2)審題:誰來讀一讀題目。從題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兩端要栽什么意思?
(板書:兩端要栽)
(3)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4)反饋答案。
方法一:1505=30(棵)
方法二:1505=30(棵)30+2=32(棵)
方法三:1505=30(棵)30+1=31(棵)
師:現在出現了三種答案,而且每種答案都有不少的支持者,到底哪
種答案是正確的呢?這需要驗證。咱們可以畫圖模擬實際種一種。我
們用這條線表示小路,因為兩端要栽,先在左側栽上1棵,畫上一
棵,隔5米栽1棵,隔5米再栽1棵,隔5米栽1棵。(5棵處師做
暈的動作)隔5米再栽1棵
師:我們栽了多少米?(30米)這么久才種30米,一共要種150米。如果要
一棵一棵地栽下去,你有什么感受?(太麻煩)
師:對呀,老師的手都畫酸了。其實,像這種比較復雜的問題,在數學上還
有一種更好的研究方法復雜問題簡單化。用簡單的例子來研究它們
的規(guī)律,然后用找到的規(guī)律來解決原來的問題。大家想用這種方法試
嗎?
(5)畫、寫發(fā)現規(guī)律。
師:我們把150米改為20米。一齊讀題:
同學們在全長20米的小路一邊植樹,每隔5米栽一棵(兩端要栽)一共需
要多少棵樹苗?
處理:①請你用畫圖的方法模擬栽一栽,算一算。
師巡視時把提醒:畫好的孩子數一數,你畫的是20米嗎?
想一想,20米里面有幾個5米?
②請你在四人小組內相互說一說:一共栽了多少棵樹?你是怎樣算的?
要求:小組長認真組織,一個一個輪流說,其他同學注意聽,評價并補充聲音
小一點,組內4個人聽見就行。
③誰來說一說怎么算的?205+1=5(棵)
你是怎樣畫的圖呢?(抽生板演)
④205表示什么?(20里面有4個5米)
這個4相當于手指問題中的什么數量?(間隔數)
⑤為什么還要加上1?
⑥師講解(指圖)用紅粉筆改
每間隔5米栽1棵,20米里面有4個5米,栽上4棵(一棵一棵演示)因為兩端
都要栽,最后一棵已經栽好了,最左端還要栽1棵,所以加1棵就是加上最
左端的一棵。
教學設計:[導入]
1、師:同學們,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經常要進行測量和計算,下面老師請兩名學生到上面來,用這把米尺測量黑板的長度,其他同學用直尺測量數學書的寬度。(兩名學生上來操作,其他學生就位操作)(操作完,讓兩生說說測量的結果)
2、師:用米作單位,黑板的長度能不能用整數表示出來?(生答:不能)
師:量下來是3米多一點,余下的不足一米。用米做單位,就不能用小數表示出來,你知道可以用什么數表示?(學生回答的同時,師板書:小數)誰會用小數表示黑板的長度?(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3、師:剛才下面的同學用直尺測量了數學書的寬度,用厘米作單位,數學書的寬度能用整數表示嗎?用小數表示是多少厘米?(學生回答)師:同學們真聰明,已經會用小數表示物體的長度了,那么究竟什么數叫做小數呢?這個問題要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來探索。(完整板書:小數的意義)評析:這一層次教學是啟發(fā)誘導,實踐感知,講清小數的產生。在感知測量和計算時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的結果,除了用分數表示外,還可以用小數表示,以此說明小數的產生和應用的廣泛性,并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動機。
教學設計:[展開新課]
(一)具體觀察,感知小數。
⑴觀察思考,初步感知。(出示米尺圖,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
師: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長多少米?(1分米)
師:用分數表示是幾分之幾米?(1/10米,師板書1/10)用小數表示是多少米?(0.1米,師板書=0.1)
師:其中的3份是多少分米?(點擊電腦閃爍)(學生回答)用分數表示是幾分之幾米?(3/10米,師板書3/10)用小數表示是多少米?(0.3米,師板書=0.3)
師:0.1、0.3都是幾位小數?(指板書面對學生提問)(生答一位小數)它們都是表示幾分之幾的數?(手指板書啟發(fā))(生答:表示十分之幾的數)(師板書)
評析:這一層次通過觀察米尺圖,在教師啟迪下,學生積極思維,根據嚴密的邏輯性,探索出規(guī)律。
⑵觀察討論,再次感知。(出示米尺直觀感知,積極思考,完成填空)(點擊電腦閃爍)
師: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厘米?(1厘米)用分數表示是幾分之幾米?用小數表示是多少米?(學生思考片刻)師:其中的7份是多少厘米?(閃爍)用分數表示是幾分之幾米?用小數表示是多少米?(學生思考片刻)師:15厘米呢?(思考)(點擊出示填空)(指名學生填空,教師板書)師:0.01、0.07、0.15都是幾位小數?(指板書面對學生提問)(生答:兩位小數)它們都是表示幾分之幾的數?(表示百分之幾的數)(師板書)評析:這一層次先讓學生感知,然后提問,不直接回答,留給學生思考余地。再通過填空的形式把思考過程反饋出來。
⑶觀察理解,深化感知。(出示米尺圖,觀察思考,并完成連線)師: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長多少毫米?(1毫米)8份呢?(8毫米)13份呢?(13毫米)師:1毫米、8毫米、13毫米都用米做單位,分別用分數、小數怎樣表示?(出示連線題)師: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把它們用線連起來?會不會?(討論片刻,指生回答,師相應板書)師:0.001、0.008、0.013都是幾位小數?它們都是表示幾分之幾的數?(學生回答,師相應板書)師:當然還可以把1米平均分成10000份,其中1份是1/10000米,寫成小數是多少米?(板書:1/10000=0.0001)評析:這一層次的教學是通過教師點撥和學生觀察、討論、語言敘述,將規(guī)律靈活運用的過程,達到進一步清晰表象的目的。
(二)抽象概括,理解意義。
⑴再次觀察米尺圖,結合板書討論問題。
師:剛才我們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的,我們還可以把1條線段、1個正方形拿來平均分,我們把1米、1條線段、1個正方形叫做整體(師板書:整體)師:把1個整體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這樣的1份或幾份(師相應地用手點擊板書相應的位置)可以用怎樣的分數來表示呢?(生答: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來表示)(結合板書討論出分數單位,以及相鄰兩個分數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師相應板書:分數單位,10個1/1000是1/100,10個1/100是1/10。)
師:那么同學們還記得整數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10)所以這些分數也可以仿造整數的寫法來寫。
⑵結合以上討論結果,探索小數的意義。師:向上面那樣,仿造整數的寫法,(指著板書)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的數,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的數,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的數,按一定的大小順序,寫在整數個位的右面,用圓點隔開。我們學到這里,誰知道小數究竟是什么數呢?(出示思考題:1、什么是小數?2、小數的計數單位是什么?3、小數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學生同桌討論)(通過討論,依次指名學生回答,師出示:小數的意義小數的計數單位)
評析:這一層次的教學,運用分數和整數的有關知識作遷移,類推出小數的概念,揭示其本質特征。教學設計:[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⑴完成做一做的第1題,通過涂色練習,使學生領會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與小數兩者的聯系與區(qū)別。
⑵完成做一做的第2題,通過填空練習,進一步理解小數的計數單位。評析:設計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有針對性的練習,是促使學生抓住知識點,串成知識鏈;連成知識片,構建認知結構,促使學生形成知識技能。
教學設計:[全課小結,課堂練習]
⑴師:我們今天學到了哪些知識?(學生自由回答)(引導學生質疑問答)
⑵完成練習二十第1、2題。
⑶課堂作業(yè):練習二十的第3題。(學生獨立完成并批改訂正)
教學內容:
蘇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教科書第八冊第70-72頁。
設計思路:
這節(jié)課教學倍數和因數的認識,學習找一個自然數的倍數和因數。教材通過用12個同樣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不同長方形的操作,讓學生寫出不同的乘法算式,直觀感知倍數和因數的關系。在此基礎上再依據算式具體說明倍數和因數的含義,利用已有的乘除法知識,自主探索并總結找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方法。
教學目標:
1、通過用動手操作和寫不同的乘法算式,認識倍數和因數;依據倍數和因數的含義和已有的乘除法知識,自主探索并總結找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方法。
2、在探索中,感受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體會數學內容的奇妙、有趣,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
教學重點:
理解因數和倍數的含義。
教學難點:
自主探索并總結找出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揭題
談話: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用形影不離來表示兩個人的關系非常親密,在我們的數學王國里也有不少數關系密切,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倍數和因數。
二、認識因數和倍數
1、觀看大屏幕,用12個正方形擺成一個長方形,你們會拼嗎?
每排擺幾個,擺幾排?用乘法算式表示出來。分成四人小組,用正方形擺一擺,
哪個小組匯報一下。
還有不同的擺法嗎?12個正方形可以拼成3種不同的長方形,列出了3個乘法算式。
2、同學們,不要以為這三個算式很簡單很普通哦,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可都藏在里面呢。(看課件)
(在數學中,因為43=12,所以4是12的因數,3也是12的因數,12是4的倍數,12也是3的倍數。)(暫停)
誰能照著老師的樣子說一說。(請2-3個學生說一說)
誰能說說下面兩個算式里,什么數是什么數的倍數,什么數是什么數的因數嗎?(112=12、26=12)
我們在說112=12的時候,你發(fā)現了什么?(12既是12的因數,又是12的倍數)
3、友情提醒:(看課件)
為了方便,我們研究因數倍數時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數。
二、探求因數和倍數
1、學生嘗試找出18的所有因數。
(1)那我們來看18這個數,它有哪些因數呢?(學生說)你是怎么想的?
學生獨立完成,交流想法
核對答案。
(2)教學試一試
15的因數有:
16的因數有:
(3)觀察18、15和16的所有因數,你有什么發(fā)現嗎?(小結:一個數最小的因數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一個數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
2、學習找一個數的倍數。
剛才我們用一些好的方法找出了一個數的因數,那你們有信心又快又準確的找出一個數的倍數嗎?比一比誰找的快找的多,看誰先把它找完。
請找出3的倍數。(學生獨立完成)
匯報結果。
你是怎么找的?怎樣找一個數的倍數比較方便?找倍數時一般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去找。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我們一般寫出5、6個,后面加省略號。
(2)猜一猜:一個數的倍數又會有哪些特點呢?把你們的猜想在小組里先交流交流。(請2-3個學生說說)
光憑一題不能肯定我們的猜測就是正確的。我們再做幾題驗證一下。
試一試:找出2、5的倍數。
總結:一個數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找出40以內6的倍數。
三、應用倍數和因數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掌握了找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的方法,并發(fā)現了因數和倍數的特點。下面我們就用這些知識去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1、誰是誰非。(正確的在括號里畫,錯誤的在括號里畫。)
(1)45=20,4是因數,20是倍數。
(2)18最大的因數和最小的倍數,都是它本身。
(3)1的因數只有一個。
(4)8所有的因數是2、4、8。
2、想想做做
根據下面的算式,說說哪個數是哪個數的倍數,哪個數是哪個數的因數。
114=44125=6098=72
3、游戲(找朋友)
(1)找8的因數朋友;找24的因數朋友找;15的因數朋友
(2)5的倍數;9的倍數;1的倍數
3、猜年齡
剛才同學們學習的真不錯,我們放松一下。老師知道我們四年級的同學今年大多數應該是13歲了,那老師今年多少歲你們想知道嗎?
我今年的年齡恰好是13的倍數,你能猜到老師的年齡嗎?
4、介紹完美數(課件出示)
四、全課總結
五、挑戰(zhàn)自我
1、想一想自然數A最大的因數是幾?最小的因數呢?最小的倍數是幾?
2、100以內誰的因數最多?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2-~93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自己喜愛的情境學習收集,整理數據,激活學習數學興趣感知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2、感受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的過程,體驗統(tǒng)計結果在不同
下的多樣性,并會用統(tǒng)計表來表示數據整理的結果。
3、引導學生在學習統(tǒng)計的過程中發(fā)展數學思想,能從統(tǒng)計的角度提出并解決與數據信息有關的問題。
4、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應用意識以及合作能力,體驗合作的愉快。
[教學的重點、難點]:
本節(jié)課教學重點是體驗統(tǒng)計結果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并會用統(tǒng)計表來表示數據整理的結果。教學難點是引導學生通過合作討論找到可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關鍵是重視收集、整理、分析的過程,重視統(tǒng)計思想的培養(yǎng)。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談話:同學們還記得校運動會的場景嗎?今天讓老師帶大家來看看動物園學校的運動會是什么樣的。
(出示主題圖)你們看操場上正在進行激烈的比賽呢!
二、合作學習,探索新知
1、看了動物運動會這幅圖,你想知道什么呢?請大家看圖說一說。
(創(chuàng)設情境后,開門見山地提出問題,一下子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體會到統(tǒng)計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從而產生求知的欲望。)
2、你能用學過的知識進行分類統(tǒng)計嗎?收集數據,畫表統(tǒng)計。
(1)小組合作,畫表統(tǒng)計
展示各小組的統(tǒng)計表,組內推薦組員評說(你組統(tǒng)計的是什么?你從中知道了什么?)
(2(2)小組討論交流匯報,得出結論:同一事物按不同的要求分類,可得到不同的結果。
(本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動手操作制作統(tǒng)計表并說一說,不僅有利于發(fā)現學生的創(chuàng)新火花,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而且使學生親身經歷、體會整理、分析數據的過程,體驗在不同標準下的統(tǒng)計結果。小組合作探究,使學生的知識得到互補。在教學中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實踐統(tǒng)計,鞏固新知
1、同學們剛才給動物們繪制的統(tǒng)計表十分具體,從不同的角度了解了動物運動會的情況,下面我們也來統(tǒng)計一下我們班同學們的活動情況吧。
(1)老師這里有羽毛球,籃球,乒乓球三種球類,請問你最想參加哪種球類活動?
(2)你想統(tǒng)計這三個球類活動的什么方面呢?按什么標準統(tǒng)計?(可能出現按球類和性別去分)那么四人小組繪制統(tǒng)計表,集體交流。
(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充分體現數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宗旨)
2、談話:同學們,讓我們休息一下吧,老師請大家看電視,我這里有四部動畫片,你最想看什么呢?哪部最受同學們歡迎呢?(仿照上次的做法調查統(tǒng)計整理數據)。
3、通過剛剛的活動,我發(fā)現我們班的小朋友特別愛動手,動腦。那么就請大家和老師一起做一個動手的游戲吧。
(1)小組合作拼出自己喜歡的圖形,再介紹一下本組所拼的圖形。
(2)你能用今天學習的統(tǒng)計知識來制表嗎?你是按什么分類的呢?
(學生是認知和發(fā)展的主體,以拼圖形這個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喚起學生內在的需要動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不僅鞏固了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同時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表現了自我。通過活動,再次讓學生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熱愛數學的信念。)
四、回顧總結,實踐作業(yè)
1、提問: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學的開心嗎?那你知道了什么呢?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同一事物根據不同標準來統(tǒng)計的情況?
2、剛剛我們統(tǒng)計了我們班最喜歡的球類活動和最喜歡看的動畫片,你還想統(tǒng)計一下我們班的什么情況呢?
好,那請課后每小組確定一個主題,自己繪制一張統(tǒng)計表去進行收集數據,制作統(tǒng)計表。
第一單元 四則運算
只含有同一級運算的混合運算
月 日 第 課時
教學內容: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級運算的混合運算)
教學目標:●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級運算的運算順序?!褡寣W生經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袷箤W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養(yǎng)成認真審題、獨立思考等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主題圖引入
觀察主題圖,根據條件提出問題。
(1)說一說圖中的人們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幾個活動區(qū)?每個區(qū)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組織學生提問并對簡單地問題直接解答。
(2)根據圖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問題,怎樣解決?
通過補充條件,繼續(xù)提問。
1、滑冰場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離去,又有85人到來。現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這樣計算,6天預計接待多少人?等等。
先小組交流,再全班交流。
提示學生可以自己進行條件的補充。
二、新授
1、小組4人對黑板上的題目進行分配解答。
引導學生對黑板上的問題進行解答,請學生在練習本上列出綜合算式并進行脫式計算。
2、小組內互相說說你是怎樣解答的?
教師巡視并對學生的敘述進行指導。
3、全班匯報:組織全班同學進行匯報,并且互相補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義的敘述。
(1)71-44+85
=27+85
=113(人)
71-44表示中午44人離去后還剩多少人,在加上到來的85人,就是現在滑冰場有多少人。
(2)987÷3×6 6÷3×987
=329×6 =2×987
=1974(人) =1974(人)
第一種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數,在乘6算出6天接待的總人數。(實際上就是原來學習的乘除混合應用題,不知道單一量的情況下求總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應用題。)
第二種方法,因為是照這樣計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數可以看作是一樣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幾倍,6天接待的總人數也是3天接待的總人數的幾倍。就可以直接用3天的987人數去乘算出來的2倍。等等。
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照這樣計算”的意思。
強調:可用線段圖幫助理解。
教師要注意這種方法的敘述,方法不要求全體學生都掌握,主要掌握運算順序。
4、鞏固練習
(1)根據老師提供的情景編題。A加減混合。乘車時的上下車問題,圖書館的借書還書問題,B速度、單價、工作效率
先個人編題,再兩人交換。
小組合作,減少重復練習。
教學內容教科書84~86頁的內容練習二十第1~5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在初步認識分數、小數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
2、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小數的計數單位及相鄰單位的進率。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一、
口答:
(1)1角=元3角=元9分=元
(2)把一條線段平均分成10份,1份是這條線段的,平均分成100份,1份是這條線段的。
二、新授
1、談話引入。
(1)我們用米尺測量黑板的長度,用米作單位,能不能用整數表示出來?
(2)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一些商品的價錢不夠整元,人們是怎樣表示的?
2、教學小數的意義。
(1)結合皮尺圖講解: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長1分米。1分米也是幾分之幾米?米還可以寫成小數是多少米?3分米是幾分之幾米?寫成小數是多少?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長幾厘米?1厘米是幾分之幾米?寫成小數是多少米?7厘米呢?15厘米呢?
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長幾毫米?1毫米是幾分之幾米/。寫成小數是多少米?8毫米呢?13毫米呢?
教師:如果照這樣分下去,還可以得到米也可以寫成0.0001米
(2)引導學生概括:
①上面的例子都是把1米平均分成多少份?
②這樣的1份或幾份用什么樣的分數表示?
③這些分數的單位分別是多少?
④每相鄰的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所以每相鄰的兩個單位間的進率也是10。
教師指出:像上面這些分數也可以依照整數的寫法來寫,寫在整數個位的右面,用小圓點隔開,用來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叫做小數。
(3)介紹小數的計數單位。
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它的計數單位是十分之幾,寫作0.1;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它的計數單位是百分之一,寫作0.01;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它的計數單位是千分之一,寫作0.001。
讓學生閱讀書上86頁的結語。
(4)強化概念。
①十分之幾的數用幾位小數表示?一位小數表示幾分之幾?它的計數單位是多少?
②百分之幾的數用幾位小數表示?兩位小數表示幾分之幾?它的計數單位是多少?
③千分之幾的數用幾位小數表示?三位小數表示幾分之幾?它的計數單位是多少?
④每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三、鞏固練習。
1、說出各小數的意義。
0.40.250.138
2、0.3里有()個0.1,0.05里有()個百分之一。
0.914是由9個()、4個()和()個0.001組成的。
3、判斷下面各題是否正確?為什么?
=0.9=0.75米=0.14米
四、作業(yè)。
完成練習二十的第1~5題。
小學數學是最簡單也是最常用的數字基礎,作為一名優(yōu)秀負責的小學數學教師,為了讓學生打好基礎,提前寫教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那么,小學數學教案你知道怎么寫更好呢?考慮到你的需求,小編特意整理了“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模板”,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一、本班學生狀況:
四年級學生已經從中年級邁向中高年級,他們的思維已經開始由具體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對周圍事物的認識較以前上升了一個層次,已經會用歸納概括的方法認識事物及解決問題,該班學生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數學知識,為學好本冊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在數與計算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在小學階段,本學期結束后,有關正整數的認識和計算的內容將全部教學完。本冊這些知識的學習,一方面使學生學會用較大的數進行表達和交流,掌握較大數范圍內的計算技能,進一步發(fā)展數感;另一方面通過十進制計數法的學習,對有關數概念的各方面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整理和融會貫通,為學生形成科學、合理的數學認知結構奠定基礎;并為進一步系統(tǒng)學習小數、分數及小數、分數的四則運算做好鋪墊。因此,這部分知識仍然是小學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兩個單元,這些都是本冊的重點教學內容。
在統(tǒng)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教材介紹了縱向和橫向兩種不同形式的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學會看懂這兩種統(tǒng)計圖并學習進行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tǒng)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統(tǒng)計的觀念。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乘法和除法兩個單元,教學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初步體會的運籌的數學思想方法,感受數學的魅力。同時讓學生學習應用優(yōu)化的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fā)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綜合應用數學的綜合應用──“1億有多大”和“你寄過賀卡嗎?”,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材的特點:這一冊實驗教材對于教學內容的編排和處理,是以整套實驗教材的編寫思想、編寫原則等為指導,力求使教材的結構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和兒童的年齡特征,體現了前幾冊實驗教材同樣的風格與特點。所以本冊實驗教材仍然具有內容豐富、關注學生的經驗與體驗、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算法及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等特點。
三、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認識自然數,掌握十進制計數法,會根據數級讀、寫億以內和億以上的數,會根據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培養(yǎng)數感。
2.、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3、會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在100以內)和幾百幾十乘一位數,整十數除整十數、整十數除幾百幾十數。
4、認識直線、射線和線段,知道它們的區(qū)別;認識常見的幾種角,會比較角的大小,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能按指定度數畫角。
5、認識垂線、平行線,會用直尺、三角板畫垂線和平行線;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6、結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動學習圖形的有關知識,發(fā)展空間觀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tǒng)計圖,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tǒng)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初步了解運籌的思想,培養(yǎng)從生活中發(fā)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養(yǎng)成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本冊內容的重點、難點:
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五、 主要教具、學具:
六、教學中采取的措施、方法:
教學中主要采用講授法、討論法、實際操作法、演示法、練習法、比較法、分析法、綜合法。
1、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fā),通過實物教具、學具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概念、法則、知識之間的聯系規(guī)律和解答方法。
2、對于重點、難點內容和關鍵部分,要放在突出的位置,使學生切實周圍,也可以采取適當分散、多舉事例等辦法。
3對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法則,可采用對比的方法進行辨析。
4要揭示前后知識間的聯系,使學生從前面所學的知識中掌握新的知識,從而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
七、 本冊內容的課時及課時劃分:
根據《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課程計劃》的規(guī)定,四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安排了59課時的教學內容。各部分教學內容教學課時大致安排如下:
一、大數的認識(11課時)
1億有多大?………………………………………1課時
二、角的度量(4課時)
三、三位數乘兩位數(9課時)
1.口算乘法……………………………………2課時左右
2.筆算乘法…………………………………7課時左右
四、平行四邊形和梯形(6課時)
五、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15課時)
1.口算除法…………………………………2課時左右
2.筆算除法……………………………… 12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 1課時
六、統(tǒng)計(3課時)
你寄過賀卡嗎?………………………………… 1課時
七、數學廣角(4課時)
八、總復習(5課時)
一、本學期本課程教學目標要求
1 、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認識自然數,掌握十進制計數法,會根據數級讀、寫億以內和億以上的數,會根據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培養(yǎng)數感、
2、會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3、會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在100以內)和幾百幾十乘一位數,整十數除整十數、整十數除幾百幾十數、
4、認識直線、射線和線段,知道它們的區(qū)別;認識常見的幾種角,會比較角的大小,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能按指定度數畫角、
5、認識垂線、平行線,會用直尺、三角板畫垂線和平行線;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6、結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動學習圖形的有關知識,發(fā)展空間觀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tǒng)計圖,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tǒng)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和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1、認知情況
經過三年級下學期的學習,學生的思維已經開始由具體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對周圍事物的認識較以前上升了一個層次,已經會用歸納概括的方法認識事物及解決問題,三(2)學生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數學知識(兩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認識小數、年月日、不同形式的條形統(tǒng)計圖),為學好本冊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個別學生知識基礎比較薄弱,表現在計算技能較差,對數學信息進行處理的能力弱、上學期三(3)、三(4)班優(yōu)秀生比較突出、班級后進生與年段班級相比也偏多,在做好課堂教學工作的同時,要通過輔導能使這部分學生得以進步、
2、情感、態(tài)度
學生課堂紀律較好,學習能力較強,學習習慣較好,但也存在不平衡性,有些學生學習不用心,懶惰,有不做作業(yè)壞習慣,所以在教學中要注重發(fā)揮本班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引導學生自覺地有效地探索知識,尋求規(guī)律,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發(fā)展智力、適當開展數學課外活動,以拓寬知識面,提高思維能力,不斷增強學生素質。
(二)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大數認識的教學突出數學味,聯系生活素材,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
2、計算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靈活的計算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數感;
3、教師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數學活動中去;
4、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滲透于數學教學中,用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
(1)提供豐富的培養(yǎng)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素材、
(2)注意反映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以及數學的文化價值、
(3)通過自主探索的活動,讓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增進學好數學的信心、
5、創(chuàng)新評價,激勵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既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fā)展,更多地關注學生已經掌握了什么,獲得了那些進步,具備了什么能力、
6、注意學生差異,因材施教,加強個別輔導。
7、認真鉆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靈活地處理教材。
8、抓實常規(guī),保證教育教學任務全面完成。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強化管理,進一步規(guī)范教學行為,并力求常規(guī)與創(chuàng)新的有機結合,促進學生嚴肅、勤奮、求真、善問的良好學風的形成。
9、注重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良好習慣,強調"認真刻苦學習不允許一個人掉隊、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際能力。
10、立足"數學家搖籃工程",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努力使數學知識的學習情境化、生活化、趣味化,使學生愛學、樂學,學有所得。
教學進度安排
教學內容安排
億以內數的認識(認識、讀法) 2課時
億以內數的寫法、數的產生、十進制計數法6課時
億以上的數的認識5課時
計算工具的認識、用計算器計算、單元檢測、評析6課時
角的度量4課時
單元檢測、評析、口算乘法4課時
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5課時
行程問題、積的變化規(guī)律、 3課時
三位數乘兩位數估算、單元檢測、評析、 4課時
垂直與平行4課時
平行四邊形與梯形3課時
單元檢測、評析、 4課時
口算除法4課時
商一位數(用整十數除、除數接近整十數) 6課時
除數不接近整十數、商是兩位數6課時
商的變化規(guī)律、 4課時
整理和復習、單元檢測、評析6課時
統(tǒng)計6課時
數學廣角5課時
總復習6課時
總復習6課時
一、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經從中年級邁向高年級,他們的思維已經開始由具體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對周圍事物的認識較以前上升了一個層次,已經會用歸納概括的方法認識事物及解決問題,學生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數學知識,為學好本冊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學生經過三年的學習,已經基本掌握了小學第一學段的學習方法。大部分學生學習常規(guī)好,喜歡學習數學,對所學知識掌握較好,并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但是學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維發(fā)展也就不一致,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二、教學內容及分析
本冊教材的教學內容包括:認識更大的數、乘法、除法、生活中的負數、線與角、圖形的變換、方向與位置統(tǒng)計等教學內容。 1.第一單元“認識更大的數”,是在第一學段學生認識萬以內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億以內的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掌握大數讀寫的方法,認識近似數及其作用。 2.第三單元“乘法”,內容主要有:三位數乘兩位數,對一些較大的數進行估計,認識計算器以及運用計算器探索一些數學規(guī)律。 3.第五單元“除法”,內容主要有:三位數除以整十數,三位數除以兩位數,速度、時間與路程的數量關系,探索商的運算規(guī)律以及整數四則混合運算。4.第七單元“生活中的負數”,主要是使學生認識生活中一些常見的負數,對此學生已經積累了比較多的生活經驗。 5.第二單元“線與角”,內容主要有:直線、線段、射線的認識,平行線與垂線的認識,平角、周角的認識,以及用量角器量角與畫角。 6.第四單元“圖形的變換”,是在第一學段學生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與旋轉的現象,能在方格紙上作簡單圖形平移后的圖形的基礎上,通過具體實例的展示,使學生體會一個簡單圖形經過旋轉、平移,可以設計出一個美麗圖案。 7.第六單元“方向與位置”,內容有:在方格紙上用數對表示某一點的位置,根據方向(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在第一學段中,學生已經認識了8個方向和簡單的路線等知識,而本單元的學習則又是第一學段學習的發(fā)展,它對提高學生的空間觀念,認識周圍的環(huán)境,都有較大的作用。 8.第八單元“統(tǒng)計”,內容有:1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tǒng)計圖,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以及簡單的折線統(tǒng)計圖。
三、教學目標
1.經歷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見大數的過程,感受學習更大數的必要性,并能體驗大數的實際意義;認識億以內數的計數單位,了解各單位之間的關系,并會正確讀、寫;能比較億以內數的大小;掌握萬、億為單位表示大數的方法;認識近似數,能求一個數的近似數,能對大數進行估計。2.理解三位數乘兩位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能對生活中具體事物的數量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估計;掌握計算器的運用方法,會利用計算器探索一些數學規(guī)律。 3.理解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并能進行正確地計算;在實際情境中,理解速度、時間與路程之間的關系,并能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經歷探索商的變化規(guī)律的過程,初步掌握探索的方法,并能運用發(fā)現的規(guī)律解決實際問題;體會中括號運用在計算中的必要性,并能正確計算帶有中括號的三步整數四則混合運算。 4.認識負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意義,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現象。 5.能識別直線、線段與射線,會用字母表示直線、線段與射線;認識平面上的平行線和垂線,能用三角尺畫平行線、垂線,知道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理解平角、周角;會用量角器量(畫)指定度數的角。 6.經歷一個簡單圖形經過變換制作美麗圖形的過程,并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旋轉90°;能在方格紙上進行圖形變換的操作活動,說出圖形變換中的平移或旋轉的過程。 7.能在具體的情境中,用數對來表示物體位置;在具體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離表示物體的位置。 8.體會統(tǒng)計圖中1格表示多個單位的必要性,并進一步理解條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理解復式統(tǒng)計圖的實際意義,并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數據繪制成復式統(tǒng)計圖;認識單式折線統(tǒng)計圖的特點,能將生活中的一些數據,繪制成折線統(tǒng)計圖,并能從折線統(tǒng)計圖上預測事物變化的趨勢。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大數讀寫的方法,乘、除法口算、筆算能力的培養(yǎng),估算能力的培養(yǎng),鼓勵解決問題策略與算法的多樣化。
教學難點:筆算除法,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教學措施
1.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引導學生學習數學,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加強直觀演示和實踐操作,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成功的體驗。
3.引導學生揭示知識間的聯系,探索規(guī)律。
4.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注重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5.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創(chuàng)新意識。
6.注重讓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
7.遵循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數學學習規(guī)律,選擇教學策略。
8.加強導優(yōu)輔差工作,特別是差生的輔導,努力使他們迎頭趕上。
一、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經過前面三年的學習,已經具備了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簡單的抽象概括能力,養(yǎng)成了一些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了一些科學的方法,學會獨立思考和與人溝通、協商、合作、交流的能力,學會探究問題,并能根據具體情況提出合理的問題,還能正確解決問題。無論是理解的能力還是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所提高。
具體到我們班,大部分孩子基礎扎實,學習態(tài)度端正,掌握的基礎知識也比較牢固,但有少部分學生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學習基礎比較薄弱,上課聽到的知識,課后不會運用,作業(yè)的正確率低,特別是有2個學生,不僅智力低下,學習習慣也很差,不肯按時完成作業(yè),喜歡拖拉,家庭作業(yè)更是不做。因此,本學期的數學課,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善于思考、樂于思考、不怕錯誤、具有問題意識,也要培養(yǎng)學生快樂學習數學的心態(tài),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相信孩子們會愉快地完成數學學習,在各個方面更上一層樓。
二、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內容: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公頃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數學廣角,用數學解決問題,綜合與實踐主題活動等。
其中“公頃和平方千米”是從實驗教材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面積”中移至本冊的,安排在大數的認識單元后,以便學生結合大數的認識,充分感知、體會這兩個大的面積單位?!皸l形統(tǒng)計圖”原來分散在實驗教材第一學段的不同年級,現移至第二學段本冊,將原來單式條形統(tǒng)計圖的內容重新梳理,整合為一個單元進行教學。
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三、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認識自然數,掌握十進制計數法,會根據數級讀、寫億以內和億以上的數,會根據要求用“四舍五人”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發(fā)展數感。
2、會筆算三位數乘除兩位數的乘法、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3、會口算整十數除整十數、整十數除幾百幾十數。
4、認識面積單位公頃和平方千米。知道公頃、平方千米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5、認識直線、射線和線段,知道它們的區(qū)別;認識常見的幾種角,會比較角的大小,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能按指定度數畫角。
6、認識垂線、平行線,會用直尺、三角板畫垂線和平行線;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7、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以1代多),會用條形統(tǒng)計圖來描述數據,能根據條形統(tǒng)計圖回答并提出簡單的問題,并能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形成從生活中發(fā)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yǎng)成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
大數的讀、寫法,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和計算。
五、教學措施
1、大數的認識要突出數的概念教學,重視數感的培養(yǎng)。具體應該注意下面幾點:
(1)通過多種方式,豐富學生對大數的感受。
(2)加強數概念教學,突出我國的計數規(guī)律。
(3)配合學習內容,介紹數學的背景知識。
2、適當改進計算教學內容的編排,注重培養(yǎng)學生靈活的計算能力。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加強筆算教學。
(2)結合筆算教學,滲透口算、估算、簡算等計算方式。
(3)加強對計算法則的總結和計算規(guī)律的提煉。
3、圖形與幾何的教學,注重對概念和圖形的本質特征的認識。主要突出以下幾點:
(1)以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為基礎,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
(2)采用適當方式,讓學生體會概念和圖形的本質特征。
(3)設計一些有趣的、活動性較強的習題,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圖形的特征。
4、加強統(tǒng)計知識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
(1)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學習新的統(tǒng)計知識。
(2)培養(yǎng)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
(3)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學習活動,讓學生感受統(tǒng)計的現實意義。
5、滲透數學思想方法,讓學生感受并體驗數學思想方法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
一、班級情況分析
1、知識掌握情況
從上學期的期末質量檢測來看,學生對長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認識、噸千米的認識掌握得不太好。在計算方面,學生的口算的速度和計算的正確性表現出來的差距非常之大。對于一些計算式題,部分學生的計算速度極待提高,各種計算的良好習慣有待養(yǎng)成。應用題掌握得還不夠好,只有部分學生能認真分析題意,正確列式,但是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有待于提高。這對本學期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2、學習習慣、興趣、方法及心理特征:
從學習習慣、興趣、方法看,在這些學生當中,少數學生對數學課學習興趣濃厚,能按正確學習方法去學數學。他們能上課遵守課堂常規(guī),專心投入,認真完成作業(yè),對不懂問題能及時大膽提問。將近半數的學生平時學習習慣,學習態(tài)度不好,課堂上不能專心致志,上課注意力分散,思想開小差,學習目的性不夠明確,也不能保持最基本的紀律,并影響周圍的同學。而有些學生在課堂上卻不愿開口,發(fā)言不積極。從以上情況看,這個學期努力的方向,應從有效開展課堂討論和提高學習效果兩方面去努力。
二、教學目標和要求
(一)知識與技能:
1 、 認識計數單位,認識自然數,掌握十進制計數法,會根據數級讀、寫億以內和億以上的數,會根據要求用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培養(yǎng)數感。
2、會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3、會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在100以內)和幾百幾十乘一位數,整十數除整十數、整十數除幾百幾十數。
4、認識直線、射線和線段,知道它們的區(qū)別;認識常見的幾種角,會比較角的大小,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能按指定度數畫角。
5、認識垂線、平行線,會用直尺、三角板畫垂線和平行線;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6、結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動學習圖形的有關知識,發(fā)展空間觀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tǒng)計圖,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tǒng)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二)過程與方法
1 、 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初步了解運籌的思想,培養(yǎng)從生活中發(fā)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2、養(yǎng)成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重點:
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
難點:
1、億以內數的讀法及寫法,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
2、使學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3、使學生理解垂直與平行的概念,會用直尺、三角尺畫垂線和平行線。
4、讓學生認識兩種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能根據統(tǒng)計圖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能發(fā)現信息并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5、使學生通過簡單的事例,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和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三、教學措施
1、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在學好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大膽質疑,努力創(chuàng)新。
2、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垂視學習過程,重視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增強學生將知識融會貫通的能力及綜合素質的提高。
3、認真鉆研教材,了解學生提高課堂效率,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熱愛。
4、在教學中,加強理論與實際的聯系,提高實際運用知識的能力。
5、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終身學習的愿望。
一、本學期本課程教學目標要求和任務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認識自然數,掌握十進制計數法,會根據數級讀、寫億以內和億以上的數,會根據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培養(yǎng)數感。
2.會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3.會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在100以內)和幾百幾十乘一位數,整十數除整十數、整十數除幾百幾十數。
4.認識直線、射線和線段,知道它們的區(qū)別;認識常見的幾種角,會比較角的大小,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能按指定度數畫角。
5.認識垂線、平行線,會用直尺、三角板畫垂線和平行線;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6.結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動學習圖形的有關知識,發(fā)展空間觀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tǒng)計圖,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tǒng)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請下載附件:《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人教版)》(本地下載在線閱讀)時光流逝,聽從學校的安排,我們要開始準備寫教學工作總結了,工作總結可以對以往的工作實踐進行回顧和分析,幫助我們開展接下來的工作,我們在寫工作總結的時候要注意規(guī)律性,理論性,在寫教學工作總結中,哪些需要重點講呢?為此,我們從網絡上精心整理了《小學四年級數學教學工作總結》,在此溫馨提醒你在瀏覽器收藏本頁。
一學期已經過去,回首這忙碌而充實的一個學期,可以說緊張忙碌而收獲多多。我認真執(zhí)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轉變思想,積極探索,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收到很好的效果。
“兩備兩上兩評”的目標教研活動
本學期在孔校長和教研主任張國紅主任的領導下,我么學校采用“兩備兩上兩評”的目標教研活動,并邀請了專家張主任為我們的教研活動進行點評指導。我們每位數學教師都是課堂教學的實踐者,為保證這一目標的教研活動,大家課前精心備課,寫教案,實施以后趁記憶猶新,回顧、反思寫下自己執(zhí)教時的切身體會或疏漏,記下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或困惑,從說課(大家各抒己見)------到上課(課后大家積極參與評課)-------在到二次上課,每個數學教師都收獲頗多,同時對我們教學經驗的積累和教訓的吸取,對今后改進課堂教學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評是十分有用。我在總結成績的同時,不斷反思教學,以科研促課改,以創(chuàng)新求發(fā)展,努力處理好數學教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努力處理好應用意識與解決問題的重要性,重視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
創(chuàng)新評價,關注每一個學生
課堂評價和關注學生是我們每個教師必須奉行教學武器,以前覺得這些事情有也行沒有也可以,但是通過一學期的觀察與實踐,課堂評價和關注學生真是我們教師人人過關的前提,評價作為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手段,也作為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課堂中及時關注到每一個學生這是成績提上去的前提,如果沒有及時關注每一個學生這就會造成兩級分化,好的更好,反而差的更差,這也是我在教學中一直在努力學習和實踐的目標.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雖然有時候會覺得工作會很累,但是看到可愛的學生,一切有事那么不重要,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本著“勤學、善思、實干”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搞得更好。
在本學期四年級數學的教學工作中,根據新大綱的教學要求,我力求使教學結構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征,注意促進學生的學習遷移,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更注重在實踐活動中,使學生體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一學期來,本人認真?zhèn)湔n、上課、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fā)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并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一、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
為了上好課,做了下面的工作:
⑴課前準備:備好課
①認真鉆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
②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③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jié)課的活動。
⑵課堂上的情況。 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wěn)定性,同時,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了,注意引發(fā)學生學數學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布置好家庭作業(yè),作業(yè)少而精,減輕學生的負擔。加強口算的學習。通過課前的3分鐘的口算練習,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通過他們自己喜愛的方式來練習,還不定期的舉行“速算手”比賽,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增加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體會數學應用數學的意識。
二、注重教學質量,還要做好課后輔導工作。
本班的學生愛動、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學習上不能按時完成作業(yè),有的學生抄襲作業(yè),針對這種問題,就要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還要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尤其在后進生的轉化上,對后進生努力做到從友善開始,從贊美著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
三、存在問題。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教學工作中難免有缺陷。新的課程改革社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fā)揚優(yōu)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美好的明天奉獻自己的力量。
本學期我擔任四年級的數學教學工作,回顧一學期來的教學工作,可以說既緊張忙碌而又很充實。本學期,我努力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措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通過一學期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效果。現將一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認真鉆研業(yè)務。
學期初,我認真學習了《數學新課程標準》、認真鉆研教材、教參,對本學期教學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學期中,著重進行單元備課,掌握每一部分知識在單元中、在整冊書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學生怎樣學,學生將會產生什么疑難,該怎樣解決。在備課本中體現教師的引導,學生的主動學習過程。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
二、用心教學,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針對本班學生的差異和年齡特點,因材施教。教學中重點做到精講多練,重視運用直觀演示、運用學具動手操作,精心設計練習課,講究練習形式的多樣化,提高了練習效率。從不同角度創(chuàng)設了課堂有效教學情境,整體上使不同學生的知識、技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進步和提高。具體如下:
1)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活躍課堂氣氛。
沉悶的課堂氣氛只會讓學生昏昏欲睡,為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盡量給學生創(chuàng)設喜聞樂見的學習情景,使學生能比較直觀形象地理解知識。然后,放手讓學生探究,動手、動口、動眼、動腦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參與意識。
2)在課堂教學中正確處理了"教"與"學","學"與"導"的關系,把教與學的重點放在"學"上,在教法上著眼于"導",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誘導學生主動探索,主動參與認知結構的過程,促使學生樂學、會學、學會。
3)及時復習。新知識的遺忘隨時間的延長而減慢。因此,新授知識基本是當天復習或第二天復習,以后再逐漸延長復習時間。這項措施非常適合低年級學生遺忘快、不會復習的特點。
4)努力構建知識網絡。一般做到一小節(jié)一整理,形成每節(jié)知識串;每單元整理復習形成知識鏈,一學期對整冊書進行整理復習。學生經歷了教材由"薄"變"厚",再變"薄"的過程,既形成了知識網,又學到了方法,容易產生學習遷移,給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提供了可能。
5)注重與學生的交流。"理解"是建立師生情感的紐帶與橋梁。理解學生就是要以飽滿的熱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來感染學生,給他們一張笑臉、一顆誠心、一份真情。當學生取得好成績,獲得成功時,要給以祝賀和鼓勵,當學生遇到困難,遭受挫折時,要給他們鼓勵
,勇氣。
三、認真批改作業(yè),及時反饋。
針對不同的練習錯誤,教師面批,指出個性問題,集體訂正共性問題。批改作業(yè)時,教師點出錯題,不指明錯處讓學生自己查找錯誤,增強學生的分析能力。學生訂正之后,補給優(yōu)秀,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鼓勵學生獨立作業(yè)的習慣,對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取得了較好效果。。
四、注意培優(yōu),注重對后進生的輔導。
對后進生分層次要求。在教學中注意降低難度、放緩坡度,允許他們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學習。注重他們的學習過程。在教學中逐步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對學生的回答采取"揚棄"的態(tài)度,從而打破了上課發(fā)言死氣沉沉的局面,使學生敢于回答問題,樂于思考,使他們對數學更加感興趣。
本學期,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如有一小部分學生學習目的不夠明確,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上課聽講不認真,家庭作業(yè)經常不完成;做作業(yè)只講數量、不講質量,書寫較差,正確率較低;有些家長對孩子的學習不夠重視,不能積極與老師配合,造成了學習差。據此,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將繼續(xù)努力,不斷提高自身業(yè)務素質,充分利用直觀、電化教學,把難點分到各個層次中去,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經常與家長聯系,共同教育,爭取教出更好的成績。
回首這忙碌而充實的一個學期,收獲的喜悅和疑惑的失落同樣讓我成長了許多。 教學方面: 教師不能只把教案寫得詳細周全,滿足于“今天我上完課了,改完作業(yè)了,完成教學任務了?!倍鴳摮37此甲约旱慕逃虒W行為,記錄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所得、所失、所感,為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地完善自己,為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師要反思的內容很多,但以下幾個方面經常反思是非常重要的。
一、 總結精彩片斷,思考失敗之處
一堂成功的數學課,往往給人以自然,和諧,舒服的享受。每一位教師在教材處理,教學方法,學法指導等諸方面都有自己的獨特設計,在教學過程會出現閃光點。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精彩導課語,在教學過程中對知識的重難點創(chuàng)新的突破點,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過渡語,對學生做出的合理贊賞的評價語等諸方面都應該進行詳細記錄,供日后參考。在教學過程中,每節(jié)課總會有這有那的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有時候是語言說話不當,有時候是教學內容處理不妥,有時候是教學方法處理不當,有時候練習習題層次不夠,難易不當。等等對于這些情況,教師課后要冷靜思考,仔細分析學生冷場、不能很好掌握知識這方面的原因。對情況分析之后,要做出日后的改進措施,以利于在日后的教學中不斷提高,不斷完善。
二、 反思教育教學是否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了不同的發(fā)展
應該怎樣對學生進行教學,教師會說要因材施教??蓪嶋H教學中,又用一樣的標準去衡量每一位,要求每一位學生都應該掌握哪些知識,要求每一位學生完成同樣難度的作業(yè)等等每一位學生固有的素質,學生學習態(tài)度,學習能力都不一樣,對學習有余力的要幫學生助他們要更高層次前進。平時布置作業(yè)時,讓優(yōu)生做完書上的習題后,再加上兩三道有難度的題目,讓學生多多思考,提高思含量。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則要降低學習要求,努力達到基本要求。布置作業(yè)時,讓學困生,盡量完成書上的習題,課后習題不在加做,對于書各別特難的題目可以不做練習。
三、 反思自己的教學是否真正在談到了教學目標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了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總目標,提出從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tài)度等四個方面來進一步闡述。
第一種教法,教師教知識,學生記知識,是一種填鴨式的教學。
第二種教法,教師試圖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的知識,但是忽略了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替代了的學生學習,無法使每個學生學習有意義,有興趣,使學生全心的投入到學習活動。
第三種教法,學生通過自己操作,自己學習,來理解和掌握知識。在完成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方面有較好的作用。但對于后面兩個目標有所欠缺。學生的情感,興趣沒有盡情發(fā)展。
第四種教法,通過學生的聯想,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通過驗證聯想,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教師給了足夠的思考空間,通過驗證進而概括,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積極愉快的進入到運用。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了知識,同時又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也幫助學生在乘法與加法進行建構,使學生獲得了真正的發(fā)展。人無完人,我們只有在教學工作中,多多反思,改正教學中的缺點與不足,不斷進步,不斷完善,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
本學期,我擔任四年級數學教學,這是我當教師以來第一次任教四年級數學,為了適應新時期教學工作的要求,我認真學習了一、二、三年級的課本及課程標準,積極向其他老師請教,結合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真制定教學計劃,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通過一學期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效果。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進步,現對本學期的工作作如下總結:
1.認真?zhèn)湔n。
學期初,認真鉆研了教材、《數學課程標準》及教參,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教法,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型,擬定教學方法,對本學期教學內容做到心中有數,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在備課本中注意體現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主動學習過程。充分利用課后習題的作用,設計好鞏固練習。
2、上課。
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激發(fā)學生思考。在課堂上注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在課堂上教師盡量講得少,讓學生動口動手盡量多一些,同時照顧各個不同層次的學生,讓他們得到不同層次的提高。
3、虛心請教其它教師。
在教學上,遇到有疑問的題目,及時向其他教師虛心請教,聽取他們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積極聽他們的課,學習他們的優(yōu)點,克服自己的不足。
4、認真批改作業(yè)
作業(yè)布置有針對性,有層次性。針對不同的.練習錯誤,教師面批,指出個性問題,集體訂正共性問題。批改作業(yè)時,教師點出錯題,不指明錯處讓學生自己查找錯誤,增強學生的分析能力。鼓勵學生獨立作業(yè)。5、注重對后進生的輔導。
在教學中注意降低難度、放緩坡度,允許后進生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學習。對后進的輔導并不限于學習知識的輔導,更重要的是思想輔導,要提高后進生的成績,首先要解決他們的心結,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教學中逐步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再教給他們學習方法,并認真細致地進行查漏補缺。
一個學期很快過去了,我班大部分學生能專心聽講,課后也能認真完成作業(yè),但也有一些學生,學習上有問題不敢問老師,甚至有少許學生作業(yè)也抄別人的??傊?,本學期的教學工作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很多的不足,本人將繼續(xù)努力,不斷吸取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使自己的教學走上一個新臺階。
老師就像花園里的園丁,默默守護著代表著未來的花朵。開發(fā)智力、合理教學是編寫教案的關鍵。教案的關鍵性的知識是教學的重點。如何將自己的想法在教案中清晰地展現呢?我們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四年級數學教案”,歡迎你的品鑒!
教學內容
用計算器計算。(教材第26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用計算器進行加、減、乘、除等基本四則運算。
2、通過運用計算器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激發(fā)學生探索數學奧妙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推理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計算器的使用方法,正確利用計算器進行計算。
難點:探索計算規(guī)律。
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計算器、課件PPT。
學生準備: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計算器是目前人們廣泛使用的計算工具,今天我們就一起體驗計算器給我們帶來什么感覺。
二、學習新課
1、教學例1。
(1)出示教材例1。
怎樣用計算器計算下面各題?自己試試看。
386+179=
825-138=
26×39=
312÷8=
(2)學生按要求操作,教師巡視,指導有困難的學生。
(3)匯報展示。
(4)提問:你學會計算器的使用了嗎?用計算器進行加、減、乘、除運算的按鍵順序是怎樣的?
歸納:用計算器進行加、減、乘、除運算時,要按“數字→運算符號→數字→符號”依次按鍵進行計算。
2、教學例2。
(1)出示教材例2。
試用計算器計算下面左邊各題。不用計算器,你能直接寫出下面右邊各題的答案嗎?
9999×1=9999
9999×2=______ 9999×5=______
9999×3=______ 9999×7=______
9999×4=______ 9999×9=______
(2)學生小組內討論、交流,教師巡視。
(3)得出左邊算式的結果。
9999×2=19998
9999×3=29997
9999×4=39996
(4)提問:觀察左邊的算式,發(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
規(guī)律:當計算9999×2時,結果是在18(第二個因數與9的積)的中間插入3個9,即19998;當計算9999×3時,結果是在27(第二個因數與9的積)的中間插入3個9,即29997;當計算9999×4時,結果是在36(第二個因數與9的積)的中間插入3個9,即39996。
(5)運用規(guī)律,得出右邊算式的答案。
9999×5=49995
9999×7=69993
9999×9=89991
三、鞏固反饋
完成教材第26頁“做一做”。
第1題:63492 4093 1524440 255596 12345679 406001
第2題:12 123 1234 12345 123456 1234567 12345678 123456789(用計算器檢驗略)
四、課堂小結
說一說,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嗎?
板書設計
用計算器計算
1、用計算器進行加、減、乘、除運算的按鍵順序:數字→運算符號→數字→符號。
2、進行特殊計算時,先用計算器算出前幾個算式的結果,再根據規(guī)律直接寫出其他算式的結果。
教學反思
1、自主學習使用計算器。
在學習使用計算器時,以學生自練為主,在自練中摸索按鍵的順序。
2、用計算器探索簡單的規(guī)律。
用計算器探索簡單的規(guī)律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先讓學生用計算器分別算出結果,再通過觀察和比較發(fā)現其中的規(guī)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展數學思考。
楊輝通讀了許多古典數學文獻,數學知識得到全面、系統(tǒng)地發(fā)展。經過不懈的努力,楊輝終于成了我國古代杰出的數學家,并享有數學“宋元第三杰”之譽。
教學要求: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能正確地計算它們的面積。
教學重點:
熟悉所學實際測量的知識,能正確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口算。P.145頁口算(四)。
3.5+7.6 12-6.2-3.8 7÷0.25 5.6×1.01
1.7+0.4 3+3.3 5.4-2.5-1.47 2.8÷0.8
(1.25+0.36)×0.2 0.99+1.8 2.56-0.37
500×0.001 3.2÷1.6 3.9+2.03 7.5×2.5×4
0.36÷12 0.75×4 4.9÷3.5 1.2×0.4+1.3×0.4
2.14-0.9 6.25×0.8
二、復習指導
1.實際測量的有關知識
(1)同學們已經知道在測量地面上較遠的兩點間的距離時,應先測定一條直線。怎樣做才能測定這條直線呢?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再讓學生看P.86頁的插圖及怎樣做的步驟。
(2)在進行步測時,首先要知道自己走一步的長度。怎樣做才能知道自己走一步的長度是多少呢?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讓學生看P.87頁怎樣算出自己走一步的平均長度。
(3)學生獨立做練習二十第7題。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講自己是怎樣想的。
2.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的計算。
練習二十第5題。
(1)明確各是什么圖形?再動手量出計算它們面積所需的數據,并算出它們各自的面積。
(2)比較它們的面積,你發(fā)現了什么?
(3)在學生發(fā)言的基礎上說明,這四個圖形的形狀雖然不同,但面積相等。它們的高都等于2厘米,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底1.5厘米,所以它們的面積相等;而梯形上底與下底的和以及三角形的底都是3厘米,比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的底擴大了2倍,但按照它們面積的計算公式底和高相乘后還要除以2,所以它們的面積與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
三、課堂練習
1.練習二十第6題。
學生獨立計算,集體訂正。
2.練習二十第9題。
在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后,教師再強調:三角形的面積是由它的高和底確定的。如果兩個三角形等底、等高,它們的面積就相等;如果兩個三角形的高相等,而底不相等,那么它們的面積就不會相等。
四、作業(yè)
1.練習二十第8題。
2.學有余力的學生可做練習二十第11題及思考題。
教學目標:
1.經歷具體---抽象---概括---表示的概念學習過程
2.認識直線、線段、射線。
3.通過學習掌握直線、線段、射線的特征。
4.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直線、線段、射線。
教學難點;對直線的認識與理解。
教學方法:通過觀察、討論、合作交流獲取知識。
教具學具準備:掛圖、彩筆、線條、圖釘、小電筒、直尺。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線的認識(板書課題),誰能說一說生活中哪里有線嗎?(黑板邊、書本邊、鉛筆盒的邊......)很好,看來你們觀察的非常仔細,在我們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線,剛才同學們說的這些線中,有直的線也有彎的線,在數學中也一樣,有直的線也有彎的線,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研究直的線。
二、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讓學生感知直線、線段和射線。
(一)認識直線
1、同學們知道孫悟空手里拿的武器叫什么嗎?(金箍棒)對,誰說說金箍棒有什么本事?(能變長變大)并請學生說金箍棒是向哪個方向變長的?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金箍棒在不斷變長,說一說它到底能變多長。
2、你能用最簡單的線條來表示這種無限延伸的感覺嗎?在小組內交流討論并用筆畫一畫。
3、學生分組匯報,并說一說想法,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畫一條直線,并介紹直線的特征:可以向兩端無限延伸,沒有端點。
4、介紹直線的表示方法及讀法,并請學生也給自己的直線標上名字。
(二)認識線段
1、出示掛圖(鐵路和人行道)請學生觀察,使學生感知:鐵路一眼望不到頭,我們說它象直線一樣,而人行道上的斑馬線,能看到兩頭。
2、請學生也用線來表示其中的一條斑馬線的樣子,教師巡視,注意了解學生的想法。
3、匯報時,指導要在線的兩端加上?來限制它無限延伸,并告訴學生這兩個?就是線段的端點,同時教師板書出線段和端點
4、介紹線段的表示方法和讀法。
(三)認識射線
1、用小電筒射向學生,請學生仔細觀察。
2、讓學生獨立想辦法用線表示出剛才看到的現象,并在小組內交流想法。
3、展示學生的作品,并在黑板上畫射線。
4、讓學生自己討論:射線的表示方法及讀法。教師強調:射線AB和射線BA不同。
三、進一步認識直線、線段和射線
1、請學生自己分別畫出三種線,并用字母表示它們。
2、做教材15試一試的第一題。進一步體會直線和線段,并知道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但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
3、試一試的第2題。讓學生觀察討論發(fā)現: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四、鞏固練習
P15看一看量一量第1、2題。
讓學生先猜測,再動手量一量。猜對的給自己得一顆星,畫在這道題的旁邊。
五、課結
今天學到什么?(結合板書引導學生自己總結,教師可以給予補充)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本四年級第二學期第四單元的內容。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是學習小數乘法和除法的基礎,也是進行單位換算的重要手段。它是小數的另一性質,它與前面所學的小數性質不同,主要是研究小數點移動如何改變小數的大小,是學習小數知識的重要內容。為了突破難點,我選擇了金箍棒的變化這一情境展開教學,有助于學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具體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體的思考和理解問題。同時以完整的、學生熟悉的、又非常感興趣的情境貫穿整節(jié)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的熱情,自主探究規(guī)律、發(fā)現規(guī)律,更重要的是應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因為這一變化規(guī)律不僅是小數乘除法計算的根據,也是單位名稱換算的重要基礎。
學情分析:
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這一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整數的有關知識,特別是十進制計數法以及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等知識之后學習的,所以學生對于小數的大小是有認識的。學生能發(fā)現小數點移動后,蘊含什么規(guī)律,學生還不清楚,還不能把小數點移動和小數的大小變化規(guī)律建立聯系。因此,我在設計時,用的是金箍棒變化的情境,借助長度來讓學生形象地理解小數點移動的變化規(guī)律。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規(guī)律;能應用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進行計算。
2、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掌握新知。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用聯系,變化的觀點認識事物。
教學重點:
探索并歸納出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并比較熟練地判斷隨著小數點位置的變化,引起這個小數的大小有什么變化。
教學難點:發(fā)現并歸納變化規(guī)律。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圓形磁鐵等。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自主建構。
(1)出示例5:
師:同學們喜歡看連環(huán)畫嗎?(喜歡)、大家請看:這是西游記里的故事,誰愿意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
(生講:一只小妖手持大錘對孫悟空說:猴頭,交出唐僧!孫悟空說:休想,看我金箍棒!他邊說邊從耳洞里掏出金箍棒,長0.009米。孫悟空說:變!他邊說邊把金箍棒拋向空中,金箍棒變成0.09米。小妖看得目瞪口呆。孫悟空又說:變!金箍棒又變成了0.9米。小妖驚呆了。孫悟空再大聲一吼:看棒!金箍棒變成了9米長。小妖還來不及反映,“哇!”的一聲,就被金箍棒—。)
這里有一組數據顯示金箍棒變長的過程,誰發(fā)現了?
師板:(0.009米,0.09米,0.9米,9米,)觀察這組數據,看看有什么相同與不同的地方?(數字相同、位數不同,大小不同、小數點的位置不同)說的不錯,這主要因為小數點的位置移動了,小數的大小也發(fā)生了變化、那么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其中的規(guī)律。師板:小數點移動(齊讀)
二、小組合作,發(fā)現總結小數大小變化規(guī)律。
我們接著來研究,師問:0.009米的金箍棒能打死妖怪嗎?你能比劃0.009米的長度嗎?為了更清楚的知道這些小數到底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我們把這些小數換算成整數,用毫米來表示。
師板:0.009米=9毫米
0.09米=90毫米
0.9米=900毫米
9米=9000毫米
請同學們從上往下觀察這組數,等號右邊的數有什么變化,等號左邊的數,小數點向什么方向移動了幾位,原來的數怎樣?
自己思考一下,然后五人一小組根據大屏幕的提示進行合作,組長主持,記錄員做好記錄。
出示大屏幕;快樂合作:
從上往下看,以第1式為標準,第2、3、4式分別同第1式比較,等號右邊的數有什么變化,等號左邊的數,小數點向什么方向移動了幾位,原來的數怎樣?
(2)小組討論
(3)小組交流匯報
小組一:(以第1式為標準,第2式同第1式比較,0.009米變?yōu)?.09米,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等號右邊的9毫米變?yōu)?0毫米,擴大到原數的10倍—————)
能概括地說一說我們發(fā)現的這個規(guī)律嗎?
小結: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小數就擴大到原數的10倍,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小數就擴大到原數的100倍,小數點向右移動三位,小數就擴大到原數的1000倍;……
3、拓展延伸,小組合作
(1)猜想
師:剛才我們研究了小數點向右移動會引起小數擴大的規(guī)律,那么小數點向左移動,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小數會縮?。?/p>
我們一起來驗證。
(2)驗證猜想
討論:
從下往上看,以第4式為標準,第3、2、1式分別同第4式比較,等號右邊的數有什么變化,等號左邊的數,小數點向什么方向移動了幾位,原來的數怎樣?
(3)小組合作
(4)小組匯報交流
小組1(以第4式為標準,第3式同第4式比較,9米變?yōu)?.9米,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等號右邊的9000毫米變?yōu)?00毫米,縮小到原數的1/10————)
小結: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小數就縮小到原數的1/10;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小數就縮小到原數的1/100;小數點向左移動三位,小數就縮小到原數的1/1000;……。齊聲讀規(guī)律
把書打開到61頁,完善書下面的內容。
為了方便我們記憶,老師把它編成兒歌,大家請看。
(5)出示四句歌
三、運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
談話:剛才咱們班同學發(fā)現了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現在能有信心用規(guī)律解決碰見的數學問題嗎?咱們來個小比賽,誰最棒!
1、把下面的小數點移到位數字的左邊后填空
(1)36、8變?yōu)椋?),小數縮小到原數的( )。
(2)5、41變?yōu)椋?),小數縮小到原數的( )。
(3)128、6變?yōu)椋?),小數縮小到原數的( )。
2、判斷
(1)把5、6擴大它的10倍是560。( )
(2)把1、502的小數點去掉,它的值就縮小10。( )
(3)把一個小數的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就縮小到原數的1/100。( )
3、選擇
(1)把5、08的小數點去掉,這個數就( )。
A、擴大到原數的10倍B、縮小到原數的
C、擴大到原數的100倍D、縮小到原數的
(2)把的一位數先擴大10倍,再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后是( )。
A、9 B、 0.9 C、900 D、 9000
(3)把0.717的小數點去掉后,再向左移動三位,這個數與0.717比較( )。
A、縮小到原數的B、擴大到原數的1000倍C、相等
4、思考題:
把一個數的小數點先向右移動兩位,再向左移動一位得4、02,原來的小數是( )。
四、總結本節(jié)知識,暢談收獲。
五、布置作業(yè)。
第八單元確定位置
課題:練習十五第1課時總第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在具體的情境中確定位置的方法。
2、通過練習,熟練掌握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
3、在練習過程中,感受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密切聯系,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
教學重點:
熟練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
教學難點:
運用數對確定位置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知識再現
1、提問:怎樣用數對確定位置?
2、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解決和數對有關的問題。(板書課題)
二、基本練習
組織學生完成教材第100~103頁“練習十五”習題。
1、第2題。
這道題在鞏固用數對表示物體位置的方法時,引導學生對表示同一列和同一行瓷磚位置的數對進行觀察和分析。
讓學生認識到:表示同一列瓷磚位置的數對第一個數都相同;表示同一行瓷磚位置的數對第二個數都相同。
2、第3題。
這道題紅花位置的排列規(guī)律是開放的,如這些紅花的位置都在偶數列,第2到第6行之間;這些紅花的排列是對稱的,第6列或第4行可看作對稱軸;這些紅花組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圖案,中心在(6,4)……讓學生暢談自己的發(fā)現,能讓學生的形象思維得到充分展開。
練習時,先讓學生用數對表示紅花的位置;再讓學生說說紅花位置的排列規(guī)律。
3、第5題。
(1)課件出示第5題平面圖。
讓學生看圖,用數對表示實驗小學和文化館的位置。
(2)提問:圖上(6,2)和(2,6)表示的位置相同嗎?
(3)小明從實驗小學到文化館,要向東走幾格,再向北走幾格?他從實驗小學到電影院可以怎樣走?
4、第6題。
這道題是根據數對來畫路線。畫路線時先在方格紙上描出點,再連線,連線時要按題目要求的順序來連。
小樂從家到學校的路線有許多種畫法,可以讓學生先在圖中畫出一條路線,再描出相應的點,最后用數對表示出這些點所在的位置。
三、綜合練習
1、第7題。
第(1)題,讓學生先說一說每個年級二班信箱的位置,再用數對表示出來。
第(2)題,這道題出現的數對是(△,4),列數用符號表示,不能確定是第幾列,只能確定都在第4行,所以王潔是四年級的學生。
第(3)題,這道題出現的數對是(4,○),行數用符號表示,不能確定是第幾行,只能確定都在第4列,因此可能是四班的。
2、第10題。
(1)組織學生觀察國際象棋棋盤的示意圖,說說是怎樣記錄棋子位置的。
(2)學生獨立記錄棋盤上“黑王、黑車、白兵”的位置。
(3)觀察思考“c6
相關推薦
講臺上,書桌旁,寒來暑往,春夏秋冬。充分準備好教案課件的前期設計,才能按質按量地達到預期教學目標。寫一份好的教案就要要求每位教師要不斷加強思想修養(yǎng),樹立崇高的職業(yè)道德。你是否知道從哪里可以搜尋到優(yōu)秀教案?由此,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為你收集并整理了小學四年級數學優(yōu)秀教案還請多多關注我們網站!...
片言之賜,皆我?guī)熞?。作為教師就要在上課前做好適合自己的教案。"教案是教師的教學設計和設想。在編寫教案時要注意哪些內容呢?于是,幼兒教師教育網編輯為你收集整理了最新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數學是最簡單也是最常用的數字基礎,作為一名優(yōu)秀負責的小學數學教師,為了讓學生打好基礎,提前寫教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那么,小學數學教案你知道怎么寫更好呢?考慮到你的需求,小編特意整理了“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模板”,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一、本班學生狀況:四年級學生已經從中年級邁向中...
時光流逝,聽從學校的安排,我們要開始準備寫教學工作總結了,工作總結可以對以往的工作實踐進行回顧和分析,幫助我們開展接下來的工作,我們在寫工作總結的時候要注意規(guī)律性,理論性,在寫教學工作總結中,哪些需要重點講呢?為此,我們從網絡上精心整理了《小學四年級數學教學工作總結》,在此溫馨提醒你在瀏覽器收藏本頁...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