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賦教案。
俗話說,做什么事都要有計劃和準備。在每學期開學之前,幼兒園的老師們都要為自己之后的教學做準備。一般來說,提升學生的效率最好是準備一份教案,教案對教學過程進行預測和推演,從而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怎么才能讓幼兒園教案寫的更加全面呢?考慮到你的需求,小編特意整理了“赤壁賦教學教案5篇”,更多相關信息請繼續(xù)關注本網站。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領悟作者從自然中獲得的感悟,理解蘇軾的人生觀。
2、積累必要的文言知識。
教學課時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提出主題:面對挫折和不幸──感悟自然,笑對人生。
1、說說你是如何面對挫折和不幸的。
2、看被貶黃州團練副使且基本失去人生自由的蘇軾是如何面對自己的人生挫折和不幸的?他游赤壁獲得了怎樣的人生感悟呢?今天讓我們隨東坡居士游一番赤壁吧。
二、學習課文,整體把握
1、聽全文朗讀,說說這朗讀如何?
(學生點評,然后自己誦讀體會)
2、經過誦讀,我們感受到些什么?感情總在什么之間轉換?說說看法。
明確大概印象,用四字概括:事景情理。感情:樂──悲──喜。
三、學習課文第一段
先請同學背誦這一段。然后說說:
1、寫了一件什么事,用文中的話作答。
2、作者在這里還描繪了一幅優(yōu)美的畫,現在請大家為這幅畫命名。
3、再朗讀,說說你最喜歡文中哪句話?為什么?加深對這段話的理解。
四、學習課文第二段
1、朗讀至背誦,說說這一段分幾層?為什么?
兩層:主──客,歌聲──簫聲,我的歌唱之樂和客的簫聲之悲。
2、為什么要寫歌詞的內容?說說你的理解。
3、你覺得作者對簫聲的描寫用了什么修辭方法寫的,效果怎么樣?
五、小結這節(jié)課,并布置作業(yè)
六、布置作業(yè)
1、背誦第二段,第三段。
2、想想第三段寫了幾層意思?客的悲慨從何而來?為什么要寫曹操?表現了客怎樣的人生感慨?
第二課時
一、回顧上節(jié)課,抽查背誦,學習三~五段
二、解決布置的問題
問客的感慨從何而來?說說你的理解。
明確:月──曹操之詩。
赤壁──曹操被困。
水──曹操賦詩。
但一世英雄如今在哪里呢?所以寫曹操并不是為了說明他是個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目的是為了突出像曹操這樣的英雄尚且最終歸于虛無,更何況是我們呢。這與下文寫自己的渺小形成對比,從而為下文感嘆人生的短暫作鋪墊。所以段末說,雖然很想能夠“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得道成仙,但這是不可能的。表現了對人生短促無常的感慨。
三、學習三~五段
1、問這一段的感情用哪個來表達?
明確:悲。
(那么寫到這里,如果不寫下去,不是在宣揚消極的人生觀樂嗎?既然如此,那么應該及時行樂啰?作者接下去寫了什么呢?下面學習第四段。)
2、面對客的悲,蘇子是如何開導他的呢?
(學生自由朗讀熟讀,理解句子的意思并思考問題。然后前后左右討論以后回答。)
明確:
蘇子的開導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
一是要從客觀事物相對不變的角度去看待宇宙人生;
二是從物各有主,非我莫取角度,說明眼前的清風明月正是自然送給我們的禮物,是我們所有,應該盡情享受才是。
這里面包含了作者的人生感悟:
一是事物都是相對而言的,不要拘泥于一面來看;
二是人要善于從自然中獲取汲取智慧,獲得力量。
寄情山水不也是很好的人生享受嗎?所以這一番開導正體現了作者樂觀豁達的人生觀。
3、寫到此處,文章也可以結尾了,可是為什么還要加上最后一段呢?
明確:如果沒有這一段,那么我們就無從知道客聽了后的結果,有了這一段交待,才使我們知道了客的情感變化,態(tài)度變化,文章結構就完整了,而且意味深長。因此,本段可以說既照應了開頭,又使文章結構完整,感情變化起落分明,極寫作者游賞之樂,達到超然物外的境界。
四、布置作業(yè)
朗讀背誦后三段。
第三課時
一、檢查背誦情況,默寫全文
二、請問作者的月夜之游,真有這么一番主客問答嗎?對這場人生觀討論的意義當如何認識
明確:據說,東坡泛舟赤壁果有一樂師相隨,但主客問答肯定是虛擬的,這是賦體的一種傳統(tǒng)表現手法,客之言即蘇子之言,他們各代表了貶謫黃州后的蘇軾思想的一個方面,但
最終樂觀的一面戰(zhàn)勝了悲觀的一面。
三、總結
正因為蘇軾的這一番人生感悟,豁達樂觀超然物外的人生態(tài)度,才使蘇軾后來在遭遇再度的貶謫時能,愈挫愈奮,巍然屹立。所以從蘇軾的人生不幸中,你獲得怎樣的人生感悟呢?那就是笑對人生。
四、拓展延伸
閱讀
六、積累與應用
1、通假字:
⑴ 舉酒屬客:屬通(?。?/p>
⑵馮虛御風:馮通(?。?/p>
⑶ 山川相繆:繆通(?。?/p>
⑷ 舉匏尊以相屬:尊通(?。?/p>
2、一詞多義:
然:
下列句中“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項是(B)
A、其聲嗚嗚然
B、何為其然也
C、蘇子愀然
D、凌萬頃之茫然
之:
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項是(D)
A、哀無生之須臾
B、舞幽壑之潛蛟
C、惟江上之清風
D、凌萬頃之茫然
3、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的一項是(C)
A、何為其然也?
B、而又何羨乎?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而今安在哉?
4、積累富有生命力的詞語:
清風徐來 水波不興 白露橫江 水光接天 馮虛御風 遺世獨立
羽化登仙 如怨如慕 如泣如訴 余音裊裊 不絕如縷 正襟危坐
舳艫千里 旌旗蔽空 釃酒臨江 橫槊賦詩 一世之雄 滄海一粟
逝者如斯 取之無禁 用之不竭 杯盤狼藉
【教學目標】
1、體會蘇軾由樂轉悲再轉喜的情感歷程。
2、領悟文中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1、體會文本怎樣表現蘇軾的情感變化。
2、領悟景、情、理三者如何相互交融。
【教學設想】
1、把握這篇賦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點。
2、以其線索──蘇軾的情感變化為重點組織教學。
3、把朗讀、背誦貫穿于教學過程之中。
【教學方法】
誦讀法;提問法;討論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聯系背景,遷移導入
步驟:譚嗣同絕命詩→蘇軾絕命詩→蘇軾《赤壁賦》。
導語:古時文人獄中常作絕命詩,大家一定很熟悉譚嗣同臨刑前的《獄中絕筆》: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蘇軾也曾作絕命詩《獄中寄弟弟子由》兩首:
《獄中寄弟子由》其一
圣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滿先償債,千口無歸更累人。
是處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獨傷神。
與君今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
《獄中寄弟子由》其二
柏臺霜氣夜凄凄,風動瑯珰月向低。
夢繞云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
額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歲神游定何處?桐鄉(xiāng)應在浙江西。
有趣的是,這兩首詩使蘇軾逢兇化吉,死里逃生。當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投獄中,絕望之余作此詩,傳到宋神宗手里,神宗看后大為感動,對他從輕發(fā)落,貶到黃州。這就有了蘇子泛舟赤壁,憶古撫今,千古佳作《念奴嬌·赤壁懷古》及前后《赤壁賦》也得以誕生。
二、聽讀全文,間接感知
1、播放《赤壁賦》的錄音帶,感受蘇軾的文風。
2、聽讀過程中注意糾正字音,劃清句讀,標注節(jié)奏,體會抑揚頓挫。
三、自讀全文,直接體驗
1、自由散讀:借助課文注釋,查閱工具書,積累文言詞匯。
注意讀準字音,讀對句讀,讀清節(jié)奏。
2、勾畫圈點:勾畫重要之處、欣賞之處及不懂之處。
板書:
情感線索:樂→悲→喜 三部分
四、細讀課文,局部強化
1、樂(第一自然段):
⑴ 設疑:蘇子因何而樂?
(景色之美,泛舟游玩)
從哪可以看出?
(精美語句)
⑵ 細讀:反復誦讀美言佳句,揣摩蘇子的感情,體會景與情的初步聯系。
⑶ 互問:提問不懂之處,師生共同解答。
2、悲(第二自然段):
⑴ 讀:點名讀,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讀中品味讀中悟。
⑵ 討論:蘇子緣何轉悲?有幾層原因?
(客人吹蕭,蕭生悲愁;主客問答,人生苦短)
⑶ 探究:學生會很快找出兩層原因,但往往會忽略蘇子由樂轉悲的第一層心境。聯系兩次誦歌內容,引導學生理解蘇子被貶,內心是不快的。泛舟赤壁,見景而樂卻不是真樂,而是借此來排遣心中苦悶。所以吟詩也是原因。
多媒體顯示:debasrideb.com
《詩經·陳風·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譯文:月出明皎皎,姑娘多美貌。緩步細腰扭,思她受煎熬。
扣弦而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p>
譯文:“桂木的啊,蘭木的槳,抽打著清澈的江水啊,穿而迎來了流動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懷,仰望著我思慕的人兒啊,她在那遙遠的地方?!?/p>
3、喜(第四、五自然段):
⑴ 自由散讀:學生可能意猶未盡,便再讓他們自讀。
⑵ 角色定位:若自己是蘇子,會一直悲嗎?為什么?
五、小結全文
讀罷《前赤壁賦》,我們不由地將翻開同有“一洗萬古”之妙的《后赤壁賦》。古人認為:若無前篇,不見此篇之妙;若無此篇,不見前篇之佳。只“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鳴谷應,風起水涌”十六字,便似宇宙今日始開。同學們,去欣賞吧!
【教學目標】
以赤壁賦為范本與突破口,理解蘇軾的成熟與偉大,引導學生直面生活的坎坷與挫折。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著名作家余秋雨在《蘇東坡突圍》一文中這樣寫道: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
900多年前的一天,蘇軾從監(jiān)獄里走出來,被人押著,遠離親眷,帶著疲憊屈辱,帶著累累傷痕,來到了當時偏僻、荒涼的黃州,來到了赤壁,展開了與赤壁的一場繼往開來的壯麗對話,完成了他精神上的涅槃,走向了思想上的成熟。
今天,我們大家一起,走進赤壁,走進蘇軾的心靈世界,與蘇軾進行一場超越時空的對話。
下面我先朗誦一遍課文,同學們邊聽邊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注意文中字詞的讀音及斷句。
2、把握文中作者情感的轉換及朗誦時應注意的問題。
3、在課本空白處記下你聽此文的初步感受及理解。
二、教師配樂朗誦課文
三、內容賞析
1、提問:聽完朗誦,你對《赤壁賦》有什么感覺?
(抑揚頓挫的聲韻之美。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
師:明代文學家茅坤曾這樣評價蘇軾及其赤壁賦(投影):
予嘗謂東坡文章仙也。讀此二賦,令人有遺世之想。
──(明)茅坤《宋大家蘇文忠公文抄》卷二十八
師:東坡,世號曰:“坡仙”;此二賦,指前后赤壁賦。何謂“遺世”?同學們看課文注釋(12)──脫離人世。
著名現當代作家巴金曾說《赤壁賦》給人瀟灑神奇、出塵絕俗的純凈的美感。赤壁之景到底怎樣,讓我們來共同欣賞──齊讀課文第一段,找出描寫赤壁之景的句子。
景:清風徐來
水波不興
月出東山
徘徊斗牛
白露橫江
水光接天
萬頃之茫然
江水茫茫無邊
此時的江面呢,萬頃之茫然──江水茫茫無邊。
2、提問: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寫美在何處?你能不能自己的語言描繪出這風月無邊的赤壁秋景圖。
明確:
蘇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輪皓月,下面是萬頃碧水,月光如煙霧般籠罩江面,清風徐徐吹拂,一葉扁舟如一片葦葉,輕浮水面,任意左右東西。景象澄沏,又似朦朧,如夢境一般。
涼爽的秋風徐徐吹來,江面上蕩起細細的波紋,一輪明月從東山冉冉升起,月光下的薄霧如輕紗般籠罩在江面上,水天一色,浩浩渺渺,茫無際涯。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意境很美。白色的霧氣彌漫在月光里,很朦朧,像做夢一樣。水光接天,讓我想起“秋水共長天一色”。
真是清風和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幽雅而寧靜,蒼茫而朦朧,果然風月無邊,秋景如畫。
3、提問:“一切景語皆情語”,在這清幽朦朧的景色中,主人公心情如何?哪幾個動詞最能直接傳達這種泛舟秋江的心情?
(先析后誦)
明確:
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誦”、“歌”,表現出泛舟秋江賞美景的愉悅;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這里的“縱”──聽憑、隨意的意思。主人公在茫無邊際的江水中真的是從流飄蕩、任意東西,作者得意極了,于是乎飄飄欲仙,說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飄飄乎如遺世獨立。
作者寫自己在遼闊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蕩的太空中乘風飛行,毫無阻礙簡直就要遠離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賞心悅目。真是“除卻詩酒何所癖,獨于山水不能廉?!?“廉”即不茍取、不貪,本是褒意,講對山水不能“廉”而應“貪”,盡情享用。意思是應當享用眼前清風明月的美景,顯示曠達超脫的情懷。)如此之美景作者人心曠神怡,此一樂也──山水之樂、詩酒之樂。
下面我們一起讀第一段。注意輕重緩急,讀出羽化登仙、飄然世外的歡快之情面對美景,每個人都想讓它與世永存,羽化而登仙更是每個人的愿望,正如課文第3段所說:“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然這種愿望是無法實現的──知不可乎驟得,于是悲從中來。
4、請同學們放聲朗誦第3段,看看主人公為何而悲?悲的內容是什么?
來到赤壁,自然會聯想到赤壁的歷史人物,作者想到了曹操──曹操在赤壁有怎樣的功業(yè)──“方其破荊州,下江流,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在浩蕩的軍隊中凸顯出曹操文能賦詩,武能橫槊的形象)固一世之雄也?!?/p>
5、這一段應該讀到什么地方?如何讀?
明確:
作者在這里連用4個4字句,增強語氣,寫出了氣勢,語調應該上揚。接著筆鋒卻陡然一轉,情感跌入谷底。而今安在哉?什么句式?(賓語前置。)
如何讀?
固一世──之雄也。
(蓄勢待發(fā),氣勢如虹──字字千鈞,千古定評)
而今安──在──哉?
(激流跌宕──沉重惆悵)
就是這么個一世之雄,隨大江東去而銷聲匿跡,是何等的黯然。
只此一句寫盡了英雄的古今對比,那么蘇軾呢?“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麇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漁樵,作動詞,打魚、砍柴;侶、友為意動詞,以魚蝦為侶,以麇鹿為友),我們知道,蘇軾在文學藝術上有著獨步古今的才華,但現在只能“侶魚蝦而友麋鹿”,況且蘇軾又有著遠大的政治抱負和政治才干,卻報國無門,又怎能不悲,怎能不哀,怎能不怨。
6、還有何悲?
明確:
寄蜉蝣于天地,涉滄海之一粟。──“蜉蝣與天地,滄海與一粟”對比,說明人的渺小。
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吾生之須臾和長江之無窮對比,說明人生短暫,如匆匆過客。
對人生渺小而短暫這是客人抒發(fā)的第二個悲嘆的原因。──人生短促,而天地永存,人生是多么的短暫,又是多么的渺小,跟長流不盡的江水和永存不滅的明月比較起來,人生實在是令人悲嘆啊!
正因為古人長逝,宇宙無窮,作者不得不從幻想中尋求寄托和飛升的仙人同游太空,跟天上的明月永久存在。然而這是無法實現的──知不可乎驟得──清醒地看到現實和愿望之間存在尖銳的矛盾只有托遺響于悲風的悲哀。
7、提問:第三段客的話是否也是蘇軾自己心境的表達?
明確:文中客和“我”的對話是蘇軾讓從前的蘇子和現在的蘇子通過文章進行一場超時空的鏈接??偷幕卮?,正是蘇軾自己貶謫黃州后的苦悶與迷惘的寫照。
在《念奴嬌》詞里不也說“人生如夢”嗎?面對人生短促而功業(yè)難就的悲哀,作者是否一味的沉緬其中呢?他是如何來排遣這種悲苦郁悶之情的呢?
8、學生讀課文第四段,找出作者的觀點:
水逝去而常流
月盈虧而永生
盈虛有數
物我無盡
清風明月
與子共適
“蘇子”的回答,照應文章寫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說明世界的萬物和人生,都既有變的一面,又有不變的一面。從變的角度看,天地萬物就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變;從不變的角度看,萬物和人類都是永久不變的,用不著羨慕無窮和明月的永不增減,也用不著哀嘆人生的短促,而應保持曠達樂觀的態(tài)度。既然人與萬物一樣,都是永恒的,那么“長江無窮”也就不值得羨慕了,當然也談不上悲哀了。那又該怎樣度過和消受這人生呢?
江上之清風有聲,山間之明月有色,江山無盡,天地無私,風月長存,聲色俱美,正可徘徊其間而自得其樂。表現了作者超然獨立、不計得失、曠達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作者從水、月中悟出了變與不變的道理,苦悶的心情得到了慰藉,精神上得到了解脫。江上之秋風與山間之明月,盡管可以去聽去看去享用,而且無人阻止,無窮無盡。這是“共適論”。
正是用這種觀點看待萬事萬物,作者的悲怨也就得到了思想上的解脫。回歸自然,融于自然,在恬淡幽靜、氣氛清新的清風明月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梢哉f這是一種無可奈何的隨遇而安的慰藉,又是一種苦難后深悟的曠達。思想矛盾解決了,心胸也隨之曠達超脫起來。因此,客喜而笑,感情也一掃悲傷而變得開朗樂觀──主客暢飲,酣睡達旦。
用“杯盤狼籍”的雜亂形象來反襯內心世界的舒坦、寧靜。
常言說: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作者先寫月夜泛舟大江,飲酒賦詩,使人沉浸在美好的景物之中而忘懷了世俗的歡樂心情;再從憑吊歷史人物的興亡,感到人生短促,因而跌入現實的苦悶;最后闡發(fā)變與不變的哲理,申述人類和萬物同樣是永久地存在,表達了曠達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9、那么,前后兩“樂”相同嗎?為什么?
明確:景(樂──山水之樂)。
理(樂──達觀之樂)。
(最后還有問題,蘇軾因何來到黃州──1079年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而且不得離開黃州,不得簽署公事,而蘇軾在黃州期間卻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的作品,真正的成熟起來。)
10、提問:怎樣理解作者在官場失意之時的“樂”情?
明確:
作者積極入仕,抱負遠大,但卻人生失意,在激烈競爭中屢遭貶謫,又因“烏臺詩案”下獄,險遭殺身之禍。后謫居黃州,倍感苦悶,但對生活卻從未失去信心,常借游賞山水之機,力求排遣郁悶心情。在本文中,作者先由清風明月之美寫自己的游賞之樂,后又借主客問答方式寫出歷史人物的興亡和現實的苦悶之悲,再通過哲理的審視一切后辯明變與不變的道理,以求解脫,表明豁達樂觀的態(tài)度。
蘇軾的人生觀應該是樂觀曠達的,因為當時他被流放到這偏遠的黃州,又幾乎喪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講喪氣話,不甘陷于苦悶而力求解脫,這很不簡單。
水調歌頭》里,蘇子已經告訴我們:“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比艘獙W會面對浮沉不定的人生,少一份哀傷,多一份豁達。
“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于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這是蘇軾對客做出的回答,也是對自己做出的回答,從容而大氣。人世間的一切榮辱、得失、憂樂甚至生死,已然置之于身外,回到大自然去吧,在大自然的懷抱里可以尋得精神上的超脫。
四、課堂小結
蘇軾因“烏臺詩案”而被貶謫黃州,是他人生征途上所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打擊。處于逆境之中的蘇軾之所以能夠及時調適心境,完成艱苦而難能的超越,以一種曠達的樂觀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的處境,以積極的人世的態(tài)度繼續(xù)自己的人生追求,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不知疲憊地跋涉前進,始終保持自己的高尚人格,正是天地之浩然正氣,山水之勃勃生氣,培育了他開闊的胸襟、高尚的情操,給了他自強不息的強大精神力量,使他在此后人生路上,雖多次升沉、迭遭坎坷而仍能不改其志,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五、作業(yè)
1、多數人認為,作者感情脈絡由喜轉悲,是從簫聲出現開始的。而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筆法百篇》中說:“篇中所言,不過隨時行樂,惟“美人”二字,則公真意所在?!蹦阏J為文中由樂轉悲的原因是什么?是客的簫聲,還是蘇軾歌中的“美人”二字本身就蘊含著悲意。
2、有人說蘇軾《赤壁賦》之赤壁并非赤壁大戰(zhàn)之地,蘇軾寫錯了地方,而清代詩人朱日浚卻這樣說:“赤壁何須問出處,東坡本是借山川。”對這問題你是怎樣看的?
3、以《我所知道的蘇軾》為題,寫一篇短文,談談你對蘇軾的深刻的理解。
“賦”的字義是鋪述,這種文體的特征是“鋪采摛文,體物寫志”,也就是要運用鋪陳夸飾的手法來直陳其事,用新奇美麗的辭藻來描摹事物,抒寫情志。
一、教學目標
1、掌握本文景、情、理相互交融的藝術特色。
2、了解文中蘇軾情感變化的過程。體會蘇軾由樂轉悲再轉喜的情感歷程。
3、感受蘇軾樂觀曠達的情懷;感悟文中蘊含的人生哲理。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理清本文的情感線索。
2、感悟文中蘊含的人生哲理。
三、教學課時
3課時(本教案是第2、第3課時)
四、教學手段
課前印發(fā)相關寫作背景資料及余秋雨散文《東坡突圍》。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要求學生借助工具書和書下注釋,以自學、討論為主,教師適時點撥,翻譯全文,疏通文意。反復采取自讀、齊讀等讀法,使學生感受賦的音樂美。注意朗讀指導。)
附錄:
1、絕命詩
《獄中寄弟子由》其一:圣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滿先償債,千口無歸更累人。是處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獨傷神。與君今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
《獄中寄弟子由》其二:柏臺霜氣夜凄凄,風動瑯珰月向低。夢繞云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額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百歲神游定何處?桐鄉(xiāng)應在浙江西。
2、知識小結:關于散文賦
散文賦也叫文賦,是中唐以后出現的一種文體。賦本是漢代流行的文學體裁,它始于戰(zhàn)國,盛行于漢,到唐宋而衰微,元明清則趨于消亡。賦是一種形體比較自由靈活的韻文,句子以四言六言為主,講求文采,多采用問答形式和鋪張手法。漢代以后,賦分別向駢文和散文兩個方向發(fā)展。前者便出現了駢賦和律賦,注重對偶工整和平仄協(xié)調,對押韻也有嚴格要求;后者便發(fā)展為文賦,不講求駢偶和音律,句式可長可短,押韻也較自由。
文賦兼有詩歌和散文的一些特點,不受駢賦、律賦那些框框的限制,較多地吸收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形成了散文式的清新流暢的氣勢?!肚俺啾谫x》就是這種文體的典型之作。
3、知識小結
Ⅰ一詞多義
(1)適
A、而吾與子之所共適(享有)
B、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到)
C、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女子出嫁)
D、少無適俗韻,性本愛山丘(適合)
E適得君府書,明日來臨汝(剛剛,才)
F適大病,不能行(適逢)
(2)逝
A、逝者如斯,而未嘗為也(流逝)
B、逝將去女,適彼樂土(通“誓”,發(fā)誓)
C、淑爾遠逝,往來翕忽(去,消失)
D、時不利兮騅不逝(跑)
(3)曾
A、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副詞,用來加強語氣,常與“不”連用,譯為“連……都……”)
B、曾不知老之將近(副詞,用來加強語氣,常與“不”連用,譯為“連……都……”)
(4)雖
A、雖一毫而莫?。词梗?/p>
B、雖無絲竹管弦之盛(雖然)
(5)固
A、固一世之雄也(本來)
B、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險固)
C、固國不以山溪之險(使動,使……穩(wěn)固)
D、汝心之固,固不可徹(頑固)
Ⅱ通假字
(1)舉匏樽以相屬(通“囑”,勸酒)
(2)山川相繆(通“繚”)
Ⅲ詞類活用
(1)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名作狀)
(2)順流而東也(名作動)
(3)侶魚蝦而友麋鹿(意動)
Ⅳ特殊句式
(1)何為其然也(賓語前置)
(2)而今安在哉(賓語前置)
教學目標:
1、積累生字新詞和壯語后置等特殊句式。
2、欣賞作者描繪的赤壁夜景;品析作者的情感變化;領會作者的人生感悟。
3、學習作者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欣賞作者描繪的赤壁夜景;品析作者的情感變化;領會作者的人生感悟;學習作者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
準確理解作者的情感是怎樣由喜而悲、由悲而向豁達轉變的。
課前準備:
引導學生課前上網或到圖書館查閱蘇軾生平資料,思考他的人生遭際和自然感悟之間的關系。教師制作教學課件。
教學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賞赤壁夜景 品作者深情
一、禪語導入,激發(fā)興趣
有道是:(PPT)“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睂Υ四阍趺蠢斫??
結合學生的理解,老師作簡要補充分析:上述話語是唐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PPT)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分析略)
這節(jié)課,我們開始學習第二板塊“感悟自然”之第一篇——蘇軾的《赤壁賦》??纯丛跂|坡居士筆下赤壁的山水是山是水還是非山非水?
二、聽師范讀,整體感知
1、聽老師范讀,把握下例字詞準確讀音,思考哪些段落是寫赤壁的山水?哪些不是?(PPT)
壬戌(rénxū) 屬(zhǔ) 窈窕(yǎo tiǎo) 斗(dǒu)牛 葦(wěi) 馮(píng)
舷(xián) 桂棹(zhào) 裊裊(niǎo) 壑(hè) 嫠(lí)婦 愀(qiǎo) 繆(liáo) 舳艫(zhú lú) 旌旗(jīng qí) 釃(shī)酒 橫槊(shuò) 漁樵(qiáo)
江渚(zhǔ) 麋(mí)鹿 扁(piān)舟 匏(páo)尊 蜉蝣(fúyóu) 一粟(sù) 須臾(yú) 挾(xié)飛仙 一瞬(shùn) 無盡藏(zàng) 洗盞(zhǎn)
更酌(zhuó) 肴(yáo)核 枕藉(jiè)
明確:一二段主要描繪赤壁的山水。
2、自由朗讀全文,體會文章的音韻節(jié)奏。
三、賞赤壁夜景,品作者深情
(一)研習第一段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是什么意思?交代了什么內容?
請一學生回答后,教師補充解釋“壬戌”“既望”以及狀語后置句“于……上”。
這第一句簡要交待了“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
2、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看到了什么?請用原文話回答。
明確:先是看到了“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接著看到“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以及“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教師相機點撥“徐”“興”“橫”等詞的意思和狀語后置句“于……上”和“于……間”等。
3、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老師敘述:
“清涼的秋風徐徐吹來,江面上蕩起漾漾的微波”,一會兒,“一輪皎潔的明月從東山之上冉冉升起,而后又似乎在斗牛二星宿之間左右徘徊”,此時,放眼大江,“白茫茫的水霧籠罩在整條江面,水光與月光交相輝映,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水”。
有什么感受?請述說剛才的感受。然后請學生背誦這幾句美景。
4、面對此情此景,作者又有什么舉動和感受呢?
明確:月亮還沒有出來時,他就“舉酒屬客”——向客人勸酒了,并且還唱起了“情歌”——“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即吟誦《詩經》中的(PPT)“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jiǎo)兮,勞心悄兮”。
月亮出來后,“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他的感受是:“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準確理解上述詩句的含義。
5、再次閉上眼睛,聽老師誦讀第一段,并想象我們就在這奇妙的畫境中。
6、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誦讀第一自然段,感受意境美。
(二)研習第二段
1、于月夜泛舟赤壁之下,是那么令人陶醉。接下去主與客還會怎么樣呢?請齊讀第二自然段。
明確:“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薄翱陀写刀春嵳?,倚歌而和之。”
老師強調“于是”的古今義和“樂甚”“扣舷”“倚”“和”等詞的意味。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此時的“情”,并板書“樂”字。
2、蘇子此時所歌的內容是什么?與首段所誦歌內容有相同處嗎?
明確:所歌內容:“桂棹兮蘭漿,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各一方?!边@里主要化用了《楚辭》相關篇目的句子,如《湘夫人》中的句子:(PPT)“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彼拇笠馐恰肮靼】炜旖蹬R北島,我望眼欲穿何等心焦!陣陣秋風輕輕吹過,洞庭波涌啊落葉蕭蕭”?!断婢分械模≒PT)“桂棹兮蘭枻(枻音 yì ,船舷,)”。以及《少司命》中的:(PPT)“望美人兮未來,臨風怳(huǎng)兮浩歌。”它的大意是“期待的美人啊遲遲未來,臨風悲歌啊心思恍惚”。歌詞可能是作者化用這些典故,臨時現編的。它與作者在首段直接吟誦《詩經》中的詩句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這些詩句都有“美人”這個意象。
3、作者此時一再吟唱“美人”,這是為什么呢?他為什么不吟唱其它而非吟唱“美人”不可呢?這其中有什么深意?
明確:引導學生結合作者的生平資料理解:“美人”這個意象在《詩經》和《楚辭》等古典文學作品中是“賢主”和“美政”的象征,作者于此反復吟唱“美人”,顯然透露出這么一個信息:今天雖然因“烏臺詩案”遭受貶謫于偏僻的黃州,但屈原般“致君堯舜上”的社會理想卻一直縈繞心頭,內心深處并沒有忘記國家社稷。
4、“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是誰“和”誰?洞簫聲有什么特點?歌聲有什么特點?
明確:從前文看“扣舷而歌”在先,這里應該是客的洞簫聲“和”蘇子的“歌”,某種意義上說是“歌聲”觸發(fā)了客吹“洞簫”?!岸春嵚暋钡奶攸c是“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嫠婦”,一言以蔽之:“悲”。作者沒有直接寫歌聲的特點,但從伴奏的“洞簫聲”可以推知,一定也是“悲愴”的。
引導注意“舞”和“泣”的使動用法。
(三)品作者深情
1、自由讀一二段,思考:作者月夜泛舟赤壁之下,僅僅看到“清風、明月”“白露、水光”嗎?為什么不寫其它內容?
明確:“一切景語皆情語”,進入作者文章的景,都是能夠傳情達意的,反之則不取。也就是說,寫入作者文章的景都是經過作者情感過濾的。
2、經作者情感過濾的景有什么特點?表達作者什么樣的情感呢?
明確:經作者過濾的景色調偏冷,顯得非常純凈淡雅,有一種道家仙境般的意境。傳達了作者恬靜怡然的心境。但由于這個意境整體色調是偏冷的,所以作者信口所吟唱的歌聲也是悲的,再加之“洞簫聲”的應和,作者內心深處那因“烏臺詩案”被貶謫的悲情與之產生共鳴,所以表面的“樂甚”也難以掩蓋那內心深處的悲痛。
因此,這兩段作者的情感先是面對令人陶醉的美景,暫時得到感官的陶冶,似乎忘卻內心的悲痛,怡然自樂;但隨著自己不經意的“歌聲”和客的“洞簫聲”,“樂”卻不堪一擊,立即又被“悲”所替代。板書:樂→悲
3、齊讀一二自然段。
4、小結:作者通過對月夜赤壁清風明月、白露水光和洞簫聲的描繪,傳達了作者淡淡的歡樂和深深的悲痛。
四、作業(yè):背誦一二段
相信《赤壁賦教學教案5篇》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是您了解幼兒園教案,工作計劃的必備網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赤壁賦教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風雨。教案可以把學生從廣泛的教材中解放出來,編寫教案要依據教學大綱和教科書,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精心設計。好的教案需要符合哪些規(guī)范條件呢?幼兒教師教育網特別編輯了“幼兒園大班教學教案大全”,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你能喜歡!...
幼兒教師教育網精選欄目推選:“皇帝的新裝教案”。一名合格優(yōu)秀的教師在任何方面無論做什么事都有計劃和準備,作為一名兢兢業(yè)業(yè)的老師,通常都需要借助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讓老師的教學過程更科學有效,你是否在尋找合適的教案課件呢?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編輯花時間專門編輯了皇帝的新裝教學教案,相信你能從中找到需要的內...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會將負責的工作從頭貫穿至尾,每個老師都需要在上課前寫好教案。教師通過互動式教學安排和過程,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一篇教案怎么樣寫才算得上高質量?由此,欄目小編為你收集并整理了黃山奇石教學教案供你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相信很多幼兒園大班老師都希望自己的課堂上,小朋友們能夠積極的與自己互動。每個老師為了上好課需要寫教案課件,教案可以讓小朋友們更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大班健康教案你知道怎么寫更好呢?幼兒教師教育網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2022大班健康教學活動設計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體育教案可以讓小朋友們充分體會到學習的快樂,作為一名敬業(yè)幼兒園的中班老師,我們要做出優(yōu)秀的體育教案課件,才能充分實現教學意圖,更好的幫助小朋友們更好的理解。如何在中班體育教案中全面的總結課程內容呢?為此,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從網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為學生制定的合適的教學教案》,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