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史學。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專題“讀后感史學”推薦內(nèi)容。
《史記》是我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傾其一生心血創(chuàng)作的我國古代第一部通史。書中記述了黃帝以來的傳說,商周的史跡,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動蕩。時間跨越三千多年,比較詳細地記述了我國這一歷史時期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的發(fā)展史,是一部偉大的史學巨著,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珍寶。
《史記》既是一部史學著作,又是一部偉大的文學著作,開創(chuàng)了我國傳記,文學的先河?!妒酚洝分袑糯鷥?yōu)秀任務的頌揚,集中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高尚情操,對丑惡現(xiàn)象的揭露,顯示了中華民族嫉惡如仇的精神品質,如其中的大禹治水,表現(xiàn)了一個為民造福的大英雄,他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塑造中,可以看出他的心非常善良,肯為別人付出。他治理了九條河流,為人民立下了豐功偉績,也體現(xiàn)了勞動人民改變大自然的雄心壯志。我還從趙氏孤兒,塑造了忠臣程嬰和公孫杵同奸臣屠岸賈斗志斗勇的故事。讓我們感動于忠誠、善良、正義;鄙視邪-惡,痛恨不忠不義。其中的《武王滅紂》通過文王和武王用他們的仁義、善良為民造福,讓百姓安居樂業(yè),和紂王的殘暴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讓子孫后代永遠記住他們?!蛾悇賲菑V》的故事謳歌了我國古代歷史上一次偉大的農(nóng)民起義,陳勝吳廣帶領奴隸推翻秦朝的暴-政。陳勝從起義到犧牲只有6個月,然而他點燃的反秦之火越燒越旺。《飛將軍李廣》寫的是飛將軍李廣愛兵如子抵抗匈奴進犯,保衛(wèi)國土,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受到人民的愛戴……
司馬遷為了完成《史記》,忍受了別人無法忍受的奇恥大辱,受到了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打擊,但他還是完成了《史記》,實現(xiàn)了自我生命的最高價值,啟發(fā)和滋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學大師,被魯迅評價是“無韻之離騷,史家之絕唱”。
翻看《史記》,不知怎么,心中有一種感動,仿若穿越時空的界限,將那些在歷史上投下或多或少身影的人,投到了我的心中,依稀看見那個時代的殘血夕陽……
兩千多年前,一個文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后,忍辱負重,以心靈和血肉之軀,完成了一部偉大的史學著作。此后的幾千年里,這部偉大的著作,猶如一顆璀璨的明星,又如一座高聳的豐碑,屹立在中國文學和歷史的長河之中。這個文人就是司馬遷,而這部無與倫比的史學著作就是《史記》。
司馬遷原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史官,和其他人一樣,讀過萬卷書,行過萬里路。然而命運的捉弄,使得他飽受了身心上的折磨,備受屈辱。但值得贊嘆的是,在那般惡劣的境況下,司馬遷為了完成《史記》,忍辱奮進,付出了超出常人的數(shù)倍心血,終于出色的完成了作為一個史學家最頂尖的杰作——《史記》。單憑這一點,我就由衷地敬佩司馬遷先生,他的執(zhí)著,他的毅力,他的韌性,也和他的作品同樣受人景仰。
在閱讀《史記》之時,有如穿越時空,遙望古老中國的風雨。而能夠有這樣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主要憑借著司馬遷在《史記》里傾注了豐厚的情感,融入了對英雄的謳歌,也有對封建帝王的批判,使它充滿了強烈的愛憎之情。本來一個史學家記述歷史,只要求客觀的,公正的記述,不要求抒發(fā)情感。然而讀著《史記》,你會很容易的跟著司馬遷的思緒,為那些淚滿襟的悲劇英雄感動,惋惜;又為那些奸佞的小人憤慨,汗顏。
而最讓我感慨的是,《史記》中有其他史學家想都不敢想,寫都不敢寫的內(nèi)容——對開國皇帝劉邦和當朝皇帝漢武帝的揭露及批判。記錄當朝皇帝的歷史已經(jīng)是一些史學家不敢恭維的事了,更何況是去揭露他的一些負面的事跡,這很容易就會招致殺身之禍。然而《史記》卻完完整整的將他們一一收入書中,犀利,深刻地把他們內(nèi)心的隱秘剖析得十分清楚,讓我看到了最最真實的朝代,絕不帶半點阿諛奉承之味。這可是史無前例的埃這也許正是《史記》為何如此珍貴的原因所在。
所以讀像《史記》這類的經(jīng)典史學著作,首先要學會領悟人生,領悟社會,領悟的越深刻,越能通過《史記》去體會司馬遷的心理感受,以及他對人生,對社會的看法。這也正是我讀《史記》之時,最大的收獲所在。
“我們得自于社會的許多偏見,常讓我們對外界事物缺乏反思性認識?!蓖趺麋嫦壬诜此际穼W里對這句話的闡釋讓我想到了一位技術嫻熟的外科醫(yī)生拿著手術刀游刃有余地刮骨去肉的畫面,不覺殘忍反而時不時地想為他拍手稱快。
他在書里說社會化的過程就是教導人只學會聽一種聲音和如何忽略其他聲音。深以為然。這個聲音是我們從小接觸學習的文學、歷史甚至是科學,它一遍一遍地通過書寫過去,來教導我們從中吸取教訓總結經(jīng)驗,然后指導我們現(xiàn)在的思考和行動,反過來,我們的行為又持續(xù)不斷地強化了這個認識。
這樣就造成大家陷入了一個以典范為模板的圈子里,我們所有的言行都會從這里出發(fā)然后回到這里。通過這種反復強調(diào)的行為從而確立了典范與邊緣的關系,越被證明的越是正確的,而那些未被證明的就越來越自卑了。王明珂先生自卑一詞用得極好,對比的產(chǎn)生是會讓處于弱勢的一方自我貶低的。在我調(diào)研期間,經(jīng)常聽到“我沒文化,我瞎說的”“我這里太不好了,讓你受委屈了”或者“這是迷信,誰還聽這個呀”,這些擁有豐富地方知識的村民,因為我城市和研究生的社會身份往往會忽視自身的優(yōu)勢而變得非常不自信和懷疑自己。
當然,這種自卑并非只存在于社會階層間。以我調(diào)查所見為例,有一個按照風水格局布置的寨子,修了一個形似麒麟張口的寨門,在一次接待調(diào)查團隊的過程中,一個學生給當時接待他們的老人建議把麒麟頭改成龍頭會更好,這個自然是因為龍是華夏民族的象征,且風水里多以龍比喻氣運發(fā)達,說起來氣勢磅礴、威風凜凜,老人聽后就把自己當時參賽文章里寫的麒麟改成了龍,后來這篇文章得獎,老人十分開心,認為得獎與那個學生的建議之間存在必然聯(lián)系,又因為老人在當?shù)氐耐容^高,寨里的人便也跟著說那是龍頭,久而久之,年輕人都說那是龍頭而不知道那寨門是木匠仿照麒麟建的。很小的一件事,卻可窺見文化、社會階序于人們生活的影響。
所以傳統(tǒng)保護與村落經(jīng)濟之間的沖突,社會上呼吁個性卻抨擊個性表現(xiàn)的矛盾等等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說是源于這個圈子確立出來的典范和邊緣產(chǎn)生的問題,畢竟邊緣希望融入典范,窮人渴望變成富人,富人渴望變成有學識的富人都是因階序產(chǎn)生的正常欲望。
而我們,尤其是在擁有一定話語權的時候,也應該多去反思,嘗試跳出這個圈子,雖然很難。
學習成語是每個處于學習階段的學生所必須的內(nèi)容,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學習方法,這幾天看了一下《讀歷史,學成語》,這個本書,發(fā)現(xiàn)它是一本適合小學生的讀物。它用歷史為主線,串起各個成語(主要是歷史人物成語)。
三年級以前,小朋友看的是快樂學成語,雖然也可以記住成語,但運用的時候不免有時會張冠李戴,弄巧成拙。本書用講歷史故事的形式來學成語,的確很獨特。看歷史故事,既了解了歷史,又同時學習了成語,真的很不錯。三年級的小學生應該可以接受這種比較正統(tǒng)的學習方法了。一個四字的成語,不但有它的意思,還包括:出處,人物,事件,時代背景,等等。如果只是單純記得成語,而不了解它的全部,那就會在以后的應用中出現(xiàn)偏差,甚至于詞不達意。故事對每個人都有吸引力,特別是孩子,看這本書就像是在看很長歷史電影,每個成語就是一個故事,讓孩子在故事中理解成語這就是本書最大好處。它所講的故事是歷史上存在過的,這就更加錦上添花了。既學了成語,又看了故事,還讀了歷史,真是一舉三得的大好事。雖然好多成語涉及到的字有不少是生辟字,小朋友一時半會接受不來,但它在字的上面有注音,也可以直接無障礙地閱讀。
學習古文,從學成語開始,如果全部用現(xiàn)代語法,那大千中華的燦爛文化瑰寶就沒那么傳神了。所以學好成語是為今后敲開中華文化寶庫準備敲門磚。
這本書是1970年前后,錢穆在臺灣為歷史專業(yè)博士生講課的講義。我主要是利用每天上下班坐地鐵的時間來讀的。每天乘坐一號線,來回各25分鐘。上班路上基本都有座,下班路上大多站一半、坐一半??吹浇裉齑蠹s花了2個禮拜,全書已經(jīng)看完了9成。
從前看錢穆的《國史大綱》,就感覺他喜歡把中國的事情,盡往好處說,只看好的方面。今天早上在地鐵里看到這本講義里有他一段感慨的話,是這樣說的:
曾有人對我說,你的書中只多講中國好處,不多講中國壞處。我說,你們大家盡在那里講中國壞處,我不得不來多講一點中國的好處。而且中國壞處在我書里不是沒有,治亂興亡我都講,不只講治不講亂,只講興不講亡。但在你看來,好像我都是在講中國的好處。但請問,我們在漢、在唐、在宋明、在清,各有一段治平極盛的時候,這些處,我們該不該講幾句呢?我們的歷史,直從上古下來,四、五千年一貫直下,到今未斷,這些處又該不該講幾句呢?今天我們的毛病,在乎再不肯講自己好處,只講自己壞處。我請問:我們中國人太壞了,又怎么在此世界做人呢?今天諸位一出口就是美國好、中國壞,我要向諸位講一句:美國并非全部壞,中國并非全部好。若說我平生講話,多講了中國的好處,也只是因病立方,通其變使不倦。否則盡是說美國好,中國壞,哪個不知,還要我講嗎?
看到這里,我不禁開懷一笑。平生讀書,讀到擊節(jié)叫好的不少,讀到拍案而起也有,讀到開懷一笑的,僅此一例。開懷之余,回顧這段時間看的一些書,不免有些感想。
自清末中國大門被列強打開以來,許多守舊分子依然故步自封,看不起西方文化。即使到了不得不學習西方的時候,用得也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這種半吊子的方法。但要知道,中國文化雖然博大精深,當時僅憑中學為體卻是救不了中國的。于是一批提倡新文化的學者開始鼓吹西方文化,要把西方的思想體系推介到中國來。很多人開始認識到所謂一體一用的道理--僅通中學之體,是無法致西學之用的。西方思想來到中國,必然同傳統(tǒng)文化之間產(chǎn)生矛盾。中西文化最理想的狀態(tài)應該是和而不同,各自通各自的經(jīng),致各自的用。但這種狀態(tài)只有在十分溫和適宜的條件下才有可能產(chǎn)生。新文化運動者開眼看世界,并多有留學經(jīng)歷,他們所經(jīng)受的文化沖擊之強烈可想而之。等他們回到中國,滿眼只見暮氣陳腐、民智愚昧、國家危在旦夕,其所受的反文化沖擊之強,恐怕更是文化沖擊的幾倍。這教他們又怎能不把一切都歸咎于中國文化的落后?而他們反對傳統(tǒng)文化的手段又怎會不激烈呢?于是,自上古時代發(fā)展延續(xù)下來的文言文被一朝廢棄了;代表中國核心價值觀的孔孟之道被打成黑店了;中國歷史上幾千年的興亡治亂被封建專制四字一筆抹殺了。那一場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反動,似乎過于激烈了些。在這樣的背景下,錢穆挺身而出,為傳統(tǒng)文化辯護。他并不認為中國文化天下第一,也不反對學習西方的思想。他認為中國的社會、文化、體制發(fā)展至今源遠流長,許多批評傳統(tǒng)的人,其實并不了解其中淵源,而同時鼓吹西方的,亦不過學得點皮毛而已。以中西史學為例,錢穆說中國的史學,自《尚書》、《春秋》一路發(fā)展至今,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不斷發(fā)展演進的。如今做學問的人,可以選擇接著中國史學傳統(tǒng)的路子,開創(chuàng)屬于這個時代的新的中國史學;當然也可以跳出中國史學的框架,采用西方的一套歷史觀,但前提是你要把西方史學的整個演進過程摸清,把脈絡摸透,不能只掌握了一點表面現(xiàn)成的知識,就回來做學問了。
若不是晚清政局腐敗、民智愚昧,也不會有那一批人激勵鼓吹西方文化;若不是中國文化在西方文化的猛烈沖擊中岌岌可危,也不會出現(xiàn)錢穆這樣的人,以畢生之力來系統(tǒng)地總結和梳理中國文化的得失。這便是反者道之動了。然而事物的健康發(fā)展,不能總在正、反之間劇烈搖擺。正、反過后,應該還有個合的階段。錢穆的態(tài)度雖然已經(jīng)比較溫和了,但還算不上是合.如果要進入合的階段,就必須出現(xiàn)真正學貫中西的人物。怎樣才算學貫中西呢?想來中學方面,需有錢穆的見識,西學方面,也需具備如錢穆之于中學的水平。而如今連錢穆這樣的人都沒了,遑論其他?
另:錢穆說過,國家其實是個精神上的范疇。只有大家都具備文化的認同感和向心力,國家才能穩(wěn)定。這也是中國歷史能夠幾千年延續(xù)不斷的原因。當前中國的文化認同感和向心力是個什么狀態(tài),也不用多說了。如果要培養(yǎng)這些東西,讀錢穆的書是最合適的。因為在這方面,少有其他書比錢穆的書更系統(tǒng)、更全面、更深入、更明白。但錢穆自己也說了,他生平說中國的好話比較多,因此有心治學的人,不能只看他的書,還要看說壞話的書,最好直接看西方的書。錢穆無疑是一代大師,但是現(xiàn)在的中國,只有錢穆這樣的大師還不夠。
導讀
(三)學習成語是每個處于學習階段的學生所必須的內(nèi)容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學習方法這幾天看了一下《讀歷史學成語》這個本書發(fā)現(xiàn)它是一本適合小學生的讀物它用歷史為主線串起各個成語(主要是歷史人物成語)。
學習成語是每個處于學習階段的學生所必須的內(nèi)容,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學習方法,這幾天看了一下《讀歷史,學成語》,這個本書,發(fā)現(xiàn)它是一本適合小學生的讀物。它用歷史為主線,串起各個成語(主要是歷史人物成語)。
三年級以前,小朋友看的是快樂學成語,雖然也可以記住成語,但運用的時候不免有時會張冠李戴,弄巧成拙。本書用講歷史故事的形式來學成語,的確很獨特??礆v史故事,既了解了歷史,又同時學習了成語,真的很不錯。三年級的小學生應該可以接受這種比較正統(tǒng)的學習方法了。一個四字的成語,不但有它的意思,還包括:出處,人物,事件,時代背景,等等。如果只是單純記得成語,而不了解它的全部,那就會在以后的應用中出現(xiàn)偏差,甚至于詞不達意。故事對每個人都有吸引力,特別是孩子,看這本書就像是在看很長歷史電影,每個成語就是一個故事,讓孩子在故事中理解成語這就是本書最大好處。它所講的故事是歷史上存在過的,這就更加錦上添花了。既學了成語,又看了故事,還讀了歷史,真是一舉三得的大好事。雖然好多成語涉及到的字有不少是生辟字,小朋友一時半會接受不來,但它在字的上面有注音,也可以直接無障礙地閱讀。
學習古文,從學成語開始,如果全部用現(xiàn)代語法,那大千中華的燦爛文化瑰寶就沒那么傳神了。所以學好成語是為今后敲開中華文化寶庫準備敲門磚。
同標題文章
(一)寒假里我讀了一遍《讀歷史學成語》這本書我學到了很多東西。這本書里有很多我從來沒見過答的字也有很多很多沒見過的成語。書中一個個耐人尋味的成語小故事編成了世代流傳的中國歷史讓我更了解中國歷史。讀了《從容不迫》讓我明白平時做作業(yè)或者考試時要鎮(zhèn)定沉著不慌張。讀了《一鼓作氣》讓我明白不要做拖拉機做什么事情都要認真完成有質有量。然而當我看了《披荊斬棘》更是明白遇到困難不畏懼只...
上一篇:讀科普讀物讀后感
下一篇:讀書筆記讀后感
作為法律史學家的狄更斯的讀后感,來自當當網(wǎng)的網(wǎng)友:盡管法律與文學在西方成為一種所謂的運動或曰流派出現(xiàn)在20世紀后期,但是英國著名法律史學家威廉.S.霍爾茲沃思的這本《作為法律史學家的狄更斯》應當被視為法律與文學的一種早期的自覺或不自覺的運用和交叉。由于狄更斯是19世紀英國乃至世界著名文學家,由于他對英國社會特別是英國下層社會的生動描寫和關注,同時還由于他早年在倫敦律師所的經(jīng)歷以及與當時法律界的長期聯(lián)系,因而其涉法作品不僅細膩,而且有一定的可信度。當然,作為一名文學家,其相關作品中的一定的想象、夸張等是容許的或可以理解的。也許,正是通過狄更斯的作品,引發(fā)了不止一代的中外讀者對于狄更斯時代的英國社會的了解和想象。就這本中譯本而言,漢譯者實乃功不可沒,讓更多的中國讀者能夠分享霍爾茲沃思的這部作品,同時可以從一個較為獨特的角度重讀狄更斯。其中,漢譯者給出的諸多譯注更是方便讀者之舉--畢竟,大多數(shù)的中國讀者對于英國法律文化知之不多……
劉平兄發(fā)來這篇座談話記錄稿,要我談點讀后感,我拜讀之后,感觸良多,不過,要把想說的話都寫下,必病累贅,故只談一點希望不算題外的話。
不知從何時起,“歷史人類學”,好像是一個突然冒出來的幽靈,在中國史學這個深潭的水面上,攪起了一點不大不小的漣漪。中國史學界好像比較喜歡討論什么“學”的定義,記得八-九十年代的時候,每次開社會史學會年會,都會有“什么是社會史?”的討論,到最近幾屆,這種討論終于沉寂下來了,但“什么是歷史人類學?”又成為新的話題。正如振滿兄在這個座談會上說的,我們不小心用了這個標簽,但自己其實并不清楚,也沒有興趣弄清楚,應該如何定義歷史人類學。之所以選擇這個標簽,只不過是覺得自己做的研究,有那么一點歷史人類學的味道罷了。我們編了一本刊物,取名《歷史人類學學刊》,正因為我們不愿意下定義,所以沒有寫發(fā)刊詞,而是先后刊載了張小軍、黃應貴、莊英章三位先生談“歷史人類學”的文章,主張各異,目的也是想表明我們的立唱—所謂的歷史人類學,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研究實踐?!秾W刊》已出9期,刊出的論文和著作評介,其風格之紛紜,恐怕讀者是不難看出的。
至于為何要用這樣一個標簽,那非三言兩語能夠說得清楚,有偶然的機緣,也有個人的興趣,有學術的理路,也有治學的傳統(tǒng)。這些,在蕭鳳霞、鄭振滿、丁荷生等人的`發(fā)言中都涉及到了,我不再多談。想多說幾句的,是振滿兄提到,中山大學和廈門大學,都有深厚的社會經(jīng)濟史研究基礎,同時也都有人類學的傳統(tǒng),這種傳統(tǒng)的影響,的確是不應忽視的。近年來有關歷史人類學的議論,制造了一種印象,好像歷史學與人類學的結合或對話,是一種新潮。實際上并非如此。中國人類學從一開始就和歷史學結合得非常緊密,而中國現(xiàn)代史學的建立,也從一開始就深受人類學的影響。大家都知道,19xx年代傅斯年先生在中山大學創(chuàng)辦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就是把語言學、考古學、人類學和歷史學放在同一機構中的。解放后中山大學歷史系中的著名教授,全部都有包括人類學在內(nèi)的各門社會科學的學科背景。這些學術淵源,對我們有非常深的影響。今天,大家講到歷史人類學,就會同田野調(diào)查、區(qū)域研究或社區(qū)研究等等聯(lián)系起來,其實,這些也不是什么新發(fā)明,劉平兄在發(fā)言中提到李世瑜、路遙先生的田野調(diào)查,就是我們非常敬佩的?!稓v史人類學學刊》在去年專門刊載了當年和李世瑜先生一起在華北開展田野調(diào)查的賀登崧教授的一篇舊文,用意就是要提醒大家,我們現(xiàn)在提倡的田野調(diào)查,前輩學者已經(jīng)有非常好的實踐,可以成為我們的榜樣。我們在八十年代中期與人類學家合作開始在鄉(xiāng)村做田野調(diào)查的時候,激勵我們的,不正是顧頡剛、容肇祖這些史學前輩當年在北京的妙峰山、在廣東的東莞考察的身影嗎!
近來我常常想,為何大家會產(chǎn)生這種把所謂歷史人類學的研究取向視為新東西的印象?到我看了王爾敏先生的《20世紀非主流史學和史家》一書時,好像明白了一點。在學術的社會里,也許有一兩種叫做“主流”的研究取向,其他則被視為“非主流”。在“非主流”沒有進入站立在“主流”中的學者視線的時候,“主流”可能就是全部;一旦“非主流”進入了視線,就可能被視為新潮涌來,然后會產(chǎn)生“新潮”是否會成為主流的疑慮。其實,在學術上,“主流”也好,“非主流”也好,都是“流”,但這個“流”一定要有源,不是隨意潑出之水;也一定要循自己的河脈前行,不是四溢散漫之水。學術之“流”的格局,應該像珠江那樣,盡管地理學家可能會定義哪條水道是珠江的主流,但實際上,珠江水系并無主流支流之別,幾條江河并沒有真正合流;到了三角洲的河段,主流支流更是難分莫辨,所有水道都互相交錯,互相混合,最后還是分流入海。如果我們能夠像理解珠江水系那樣那樣理解學術之“流”,那么,很多爭論或者就可以休止了。
最后,我想用兩句也許是老生常談的話來歸納我的意見:我相信“史無定法”,但一定要“學有所本”。
《歷史學家的技藝》應該算是我歷史學專業(yè)的入門書籍,書雖薄,但或許承載的卻是布洛克一生的研究。布洛克被譽為年鑒學派的開山祖師,此書即是布洛赫不同于傳統(tǒng)史學觀念的新史學觀念的大致匯總,很遺憾布洛克未完成此書,未完整的闡述完他的“革新”史學觀念便英勇就義。
書中觀念、理念多多,有關歷史的種種內(nèi)涵與外延,以及與歷史相關的歷史證明,歷史表達等等等等。很慚愧,我沒有十分良好的讀書習慣,也還未培養(yǎng)起足夠的史學耐心,去啃,去鉆研,去提問。我只是懵懵懂懂地開始閱讀,再似是而非地合上書,似懂非懂。
從個人視角而言,“歷史”已經(jīng)變了。“歷史”不再是高中歷史書上的那些零散的確定的一二三事,“歷史”是一門專業(yè)的學科了;“歷史”不再是那四本書上的黑字可以任意把玩,“歷史”是一個巨人了,作為一門專業(yè)學科它有自己的體系,思維方式,它有自己的起源發(fā)展——這是史學史,它有自己的實證方式……;“歷史”不再是高考中的一個科目,“歷史”現(xiàn)在在社會中,在國家中,在人類中有著巨大的現(xiàn)實意義?!皻v史”已經(jīng)變了,跳出應試教育,它以全新的姿態(tài)立于我的面前。
《歷史學家的技藝》在我對“全新的歷史”感到迷惑時,以一種極具沖擊力的形式出現(xiàn)了。它讓我明晰“歷史已變”,坦白說,它也加劇了我的困惑甚至讓我感到困頓與挫折,因為我并沒能完全讀懂這本書。當試圖弄懂卻總是有始無終時,于我而言,困頓與挫折是一定的??床欢?,因為太新的觀念又太多了,復雜且令我懵圈。
我從未接受過系統(tǒng)的史學教育,并且思維模式停止在高中階段,也僅是在此時我才清楚地認識到淺薄與短見,我的固步自封,我的愚蠢,大學開學兩月余,也許很多細枝末節(jié)之處藏著教授們的歷史觀念的教導,而我未聽未覺未思,毫無改變,毫無長進。那么此時,《歷史學家的技藝》就更像是“一語驚醒夢中人”的“一語”,告訴了我“歷史學”大致努力的方向,不僅僅再是高中課本的知識積累了。
總而言之,《歷史學家的技藝》是一本史學觀念,史學理論,年鑒學派的入門書籍,從書中闡述的具體內(nèi)容而言;于我而言,《歷史學家的技藝》告訴我歷史已經(jīng)不再囿于應試教育了,你應該夢醒了,你應該有所改變了。
首先,我認為本書最大的價值便是向我們傳遞了正確的歷史價值觀,便是求真二字。然而短短兩字,歷史上又有多少史學家能真正做到。即便是太史公,也會在高祖劉邦出生時附上神話色彩,而圣人孔子,更是首創(chuàng)“春秋筆法”,在對事件人物的描述中夾雜個人的主觀判斷。好人、壞人在以紀傳體為主流的中國史學中似乎一目了然。葛氏對于歷史的定義便是“人們對過去事實有意識、有選擇的記錄”。而歷史終歸是人記錄的,只要是人,就難免帶有主觀的個人情感,因此還原歷史的真相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求真便變得十分困難,但“真實的歷史依然是歷史學家永恒的追求,離開了真實,史學就沒有任何價值,”這是我們歷史研究者的職業(yè)操守,是我們這個學科的靈魂,也是本書的核心。
其次,葛氏主張將歷史運用與歷史研究區(qū)分開來。而在如今這個功利至上的社會,大家所談論的幾乎都是歷史的作用,歷史能給我們帶來什么?政治宣傳?愛國情懷?民族自豪感?拉動地方經(jīng)濟?還是通過考證古代疆域的歸屬使我們在爭議邊界上的爭奪上占有先機?葛氏認為這些都是歷史運用,“古為今用追求的是現(xiàn)今的實際效果,一旦歷史學家將歷史研究的目的局限于此,那就非常危險了,將是否符合現(xiàn)實需要作為評判歷史研究價值的唯一標準,歷史研究就會變成某些利益集團或觀念服務的工具。”而其實真正的歷史研究現(xiàn)實價值非常地小,它可能是對某個歷史人物死因的調(diào)查,也可能是對某人生卒年月的考證,本身并沒有多大的意義,但是它卻訓練了研究者發(fā)掘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我認為這是本書向我們傳遞的第二個觀點,歷史研究是單純的,不應該受政治、經(jīng)濟等其他因素的捆綁。
最后,葛氏在本書的最近章節(jié)講到我們該如何學習和研究歷史,葛氏所著重強調(diào)的便是對史料的判斷和甄別,特別是史料的來源?出于何人之手?站在何種立場?與所敘述的對象關系如何?中國歷來就有成王敗寇的習慣,對勝利者的無限拔高和對失敗者的無線詆毀似乎早已司空見慣。作文陳寅恪在《唐代政治述論稿》中就指出“后世往往以成敗論人,而國史復經(jīng)勝利者之修改,故不易見當時真相”。就像你研究王莽,用的材料卻是東漢班固所著的《漢書》,那濃厚的主觀色彩自不必說,自然做不到客觀評價。而葛氏在文中也提到,中國史學存在著“重判斷,輕計量”的缺陷,史書中一遇到災荒便是“十室九空”之詞,而一遇到豐年,便是“人口倍增”,葛氏認為這些都是文學性的計量詞語,如果真的以此為計量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那真實性必然大打折扣。
感謝葛劍雄教授用文字為我們上了這么豐富的一堂歷史學普及課。這對于非歷史學科班出身的我來說是大有收獲的,希望未來三年的我能不忘兒時初心,在廈門大學潛心學習,將歷史學變成我一生所熱愛和忠誠的事業(yè)。
“八史”過后,中國史學徹底恢復元氣,從修史活動中培養(yǎng)了不少具有實力的創(chuàng)新人物,劉知幾可謂他們當中特立獨行的一個。
劉知幾和前面的歷史家最大不同之處,在于他是私人身份撰史學批評。論私人身份,司馬遷算第一個,但他到底做著中書令;整本史學批評,在《文心雕龍》中偶爾一現(xiàn),僅僅片言只語,淹沒在一片文學批評的汪洋大海中。集兩個方面于一身者,在中唐時期,非劉知幾莫屬。因為私人撰述,意味著壓力倍增,必須自己獨力承擔尋找材料、雕版刊行,及寫書過程中產(chǎn)生的一系列相應開銷。幸而材料方面不用擔心,劉氏在辭職專門寫書之前,多次入閣擔任史官,有機會接觸到一些機密的內(nèi)部檔案,也是拜擔任史官的經(jīng)歷所賜,他深深體會到中唐時史館內(nèi)部十羊九牧的混亂局面?!妒穼W史》倒沒有具體分析造成混亂的深層原因,聯(lián)系到當時武皇奪權,中經(jīng)中宗反復廢立,最后才折騰到玄宗繼承大統(tǒng),人事頻繁變動,朝野上下都忙于搞政治斗爭,大家沒有時間去料理史館的管理。結果太宗時代傳下來的制度沒有得到足夠的維護,史館的人員規(guī)模越來越臃腫,恰像當今的行政機關。記得很久以前,我偷看母親的《行政法》教材,末尾結語大概是說,我國的行政機關總會隔數(shù)十年人員翻倍,就陷入“精簡—臃腫—再精簡”的怪圈,兩相對比,豈止巧合,不是很值得深思?
劉知幾的性格比較耿直,卻懂得官場道理。以他出身官宦世家的背景,自然曉得只要在朝一日,就必須按照上級指示行事,因此,他概嘆“頭白可期,而汗青無日”,轉身回家搞學術去。難道他的行動象征學術發(fā)展到一定程度,與政治之間要保持距離嗎?
但也不必諱言地說,劉知幾的性格里蘊含著極大的理想主義者成分,且看他在著名的傳世作品《史通》里提到如何成為合格的史學家標準可知。所謂“三才論”,既需要勤奮學習,又不失駕馭史料文獻的天賦,才學兼?zhèn)渲?,還擁有過人的膽識和器局,超越時代的局限。按這個標準,其實劉氏自己也未能達標?!妒吠ā返淖詳⑵拢灿杏顾椎卮祰u自己家世和郡望的詞眼,證明他也沾染了當時門閥舊風氣。畢竟這些缺陷,是白璧微瑕,無改劉氏《史通》的獨創(chuàng)性,及時總結編撰史書的成敗得失,可以說第一本史學界的理論教科書。
很快“安史之亂”來了,從太宗時代辛辛苦苦積累下來的社會財富,遭到極大破壞,剩下只是一個滿目瘡痍的晚唐。史學不再著眼于純理論,政治氣候的轉變,要求它發(fā)揮經(jīng)世致用的功能。
于是,杜佑和他的《通典》穩(wěn)穩(wěn)地接過劉知幾的班。當時唐朝已經(jīng)無復太宗年代的富裕,楊炎變革賦稅制度就是為了解決國庫收入困難問題,大環(huán)境所致,晚唐的史館早就退居到一個不起眼的地方,畢竟朝廷再也出不起那么多的閑錢供養(yǎng)學術。由此可知,頭頂著宰相光環(huán)的杜佑,實際不過以半官方身份撰文,他的《史通》自主命題,一反常態(tài)把典章制度史獨立成書,又首次以《食貨志》位居全書之首,一改歷代以帝王本紀等政治史居主要地位的慣例?;叵胴懹^和開元,學術不論經(jīng)濟,而經(jīng)濟自強;玄宗以下六朝,強調(diào)經(jīng)世致用,而財富縮水,真不覺令人唏噓!所以,杜佑的《通典》與其說在巨細無遺闡述歷朝歷代制度變化的來龍去脈,毋寧在表達他對時代走向的深深思考,其中某些見解,到今天仍然有現(xiàn)實意義。
例如,他開篇《食貨志》有個這么樣的觀點:國家經(jīng)濟最重要就三點,糧食、土地、勞動人手,只要這三個問題能得到合理的解決,國家和人民的收入將逐步提高。真真如暮鼓晨鐘!一個生活在千年前的古人居然能看明白當今不少干部們常常頭痛的三條“政績攔路虎”,不難想見杜佑個人具有深厚的政治涵養(yǎng),是支撐著他寫出經(jīng)典的史學著作的基礎。諸如此類的言論,在《史通》俯首可拾。再比如,他在《通典·歷代盛衰戶口》明確表達:國足則政康,家足則教從。政治健康發(fā)展依賴國家收入穩(wěn)定;支持人民文明進步要看家庭是否經(jīng)濟穩(wěn)定。同時他后面又提及,家庭要富足,靠的是誠實經(jīng)營,一味靠避稅,到頭來損害國家和家庭的根基。林林種種,不由得令人敬佩他對世事的洞察能力,當然書中更多的是新穎的史學觀點。
不但觀點,連推導方法也是前所未有。他在《通典·禮典》,用少數(shù)民族現(xiàn)行的婚姻風俗跟春秋時代漢族的上層貴族婚姻習俗對比,得出結論,漢族文明并非一貫先進,少數(shù)民族也并非落后的蠻夷。只是地理氣候不同,文明進化快慢有異,一語中的,有力駁斥往常士大夫頭腦中固有的“大漢族主義”。這一點很接近恩格斯關于民族學的看法,誰說古人不如今人!關于杜佑的新穎思想,不止一點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他借“分封制”、“郡縣制”的爭議,最后推出“不因后事以酌前旨”,不能用后人的眼光來揣測古人的看法,評價和判斷歷史事件時,必須從這一事件所處的歷史環(huán)境出發(fā)。杜佑的觀點足以穿越時間,包含著歷史主義的成分。若非如是,則屬“厚誣古人”,今天還有許多反面教材,最經(jīng)典一句“我孝莊”。杜老九泉之下,對此估計也只會嗮笑,他性格文質彬彬,加上學問好,無怪乎皇帝在他致仕(退休)時,下鑒定語“蘊經(jīng)通之識,履溫厚之姿,寬裕本乎性情,某猷彰乎事業(yè)”。
杜佑的一生可謂無憾,享年七十七歲(虛歲七十八),其時《通典》已經(jīng)脫稿,伴隨著他的逝世,唐代史壇的亮度再次變?nèi)?,幸而還有點點光芒照亮。
將歷史作為自己的專業(yè)已經(jīng)九月有余,每每和同學們談論自己的專業(yè),總是拿情懷、為往圣繼絕學、人文精神諸如此類虛幻飄渺沒有實際內(nèi)涵的詞兒來為自己增添點兒光芒,仿若任何專注于實際與現(xiàn)實的東西都是深受功利主義的荼毒,不夠崇高,不夠浪漫,而自己恰到好處的避開這些,走的孤獨且決絕。
然而近日閱讀馬克·布洛赫的《歷史學家的技藝》不免大驚失色,不免汗顏,不免羞愧?;叵肫鹕弦粚W期的幾次論文作業(yè),不免哂笑與嘲諷自己的無知與幼稚:責任、家國情懷、民族意識等等大而空的詞兒反復的出現(xiàn)在我的闡述中,我也沉迷于宏大的敘述,寥寥幾筆就概括出歷史學的意義類,像極了古代那些古老迂腐、滿嘴仁義道德的文人們。文字浮在云端,自然華而不實,細讀倒有點審視歷史標榜自己的感覺。只是可惜了我可愛的老師們,要在我這云端行走幾千字的距離,搖搖欲墜。
本書經(jīng)過幾次的翻譯與改版,也前后經(jīng)歷十幾年的印刷與發(fā)行,其熱度自是不言而喻,足見其重要性。近來更有人將其列入歷史學本科生的必讀書目,不知馬克先生,該作何感想。既談技藝,就在無形中定義了歷史學家的本職工作-手藝人,與陶瓷工、瓦匠等別無二致,差別只在工作的客體。曾用書名《為歷史學辯護》“一門學科的存在需要辯護,足見其地位之不妙。”(譯者語)可見,作者在此書中,主要是想回答開篇的那個由一個小孩子提出的問題“歷史學有什么用呢?”歷史當然有用,只是在其作為學科被納入研究者的視角,他存在的價值又在何處呢?我不敢說自己目前得到了可以說服眾人的理由“歷史并不糾纏當下?!痹诖藘H僅對于在馬克大師的書中提及的技藝,作個簡單的歸納總結,其中夾雜些許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其內(nèi)容與主旨大多不超出此書。
相關推薦
閱讀過作品后,我感慨萬分,寫讀后感時,我們要分清主次、抓住重點內(nèi)容。那么寫好一篇讀后感應該從哪些點著手呢?以下“經(jīng)典誦讀讀后感”由我們?yōu)榇蠹沂占恚瑥娏医ㄗh你能收藏本頁以方便閱讀!...
相信一些人會覺得作品讀后感很難寫吧!在閱讀作品的時候不能走馬觀花,需要認真品讀才能得出感悟,這時我們可以用寫讀后感的方式來記錄我們的感受,下面,我們?yōu)槟阃扑]了借東西小人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你能夠喜歡并分享!...
讀完作者寫的作品,大家都感受頗深,此時可將對作品中略有所感的地方記錄成讀后感,什么樣的作品讀后感才值得我們借鑒呢?小編花時間特意編輯了新月集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在閱讀作者的作品之后,我們的內(nèi)心也逐漸充實了起來,讀后感不僅可以加深我們對作品的理解,更可以幫我們整理累積的知識。如何寫出一篇受他人歡迎的作品讀后感呢?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特意為大家收集整理了“墨子讀后感”,不妨參考一下。希望你喜歡!...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幼兒園教師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都會提前準備很多資料。資料一般指代可供人們參考的信息知識等。資料可以幫助我們更高效地完成各項工作。你是不是在尋找一些可以用到的幼師資料呢?你也許需要"幼兒園教育讀后感1000字精選"這樣的內(nèi)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動動手指請收藏一下!《給教師...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