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設計。
向善的根本在于教育,教育的根本在于老師,教師的教學研究和提高教學水平是編寫教案前提。教案是老師的左膀右臂,是老師的得力助手。下面是編輯精心為你整理的“教案設計大全簡短”,歡迎你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教學目標
1、了解沈從文描繪的湘西風土人情和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描寫。
2、把握對人物的描寫,重點分析翠翠的形象。
3、結合人物分析,領會作者的創(chuàng)作目的,小說的主旨。
4、走進作者構筑的善與美的理想世界,體會人性之美。
教學重點
1、了解沈從文描繪的湘西風土人情和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描寫。
2、把握對人物的描寫,重點分析翠翠的形象。
教學難點
1、領會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小說的主旨。
2、走進作者構筑的善與美的理想世界,體會人性之美。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比較閱讀法。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展示湘西風景圖片,引導學生聯(lián)想到《桃花源記》并背誦其中的語句,讓學生從對桃花源淳樸民風的感受入手,去體會邊城的民俗美、人情美,進而理解小說的創(chuàng)作意圖。導語:這里的環(huán)境:“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這里的人們“往來種作”,“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這里的人們熱情好客“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淳樸的民風,和平安定、豐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樂融融的人際關系。這便是東晉陶淵明心中筆下的理想社會。和陶淵明一樣,沈從文的心中筆下,也有一個這樣美麗的世界——《邊城》。
二、介紹作者及作品
1、沈從文及其小說風格:沈從文(1902—1988),原名沈岳煥,現(xiàn)代小說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湖南鳳凰人,苗族。他的主要貢獻在于創(chuàng)造了一種描寫特殊民情的鄉(xiāng)土文學。他的大部分小說是以湘西生活為背景,對故鄉(xiāng)人懷有一種不可言狀的同情和溫愛。沈從文創(chuàng)作的小說主要有兩類,一種是以湘西生活為題材,一種是以都市生活為題材,前者通過描寫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贊美人性美;后者通過都市生活的腐化墮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喪失。沈從文小說從整體上展現(xiàn)了兩種不同的人生形式,即現(xiàn)實的人生形式和理想的人生形式。他的相當一部分作品,以獨特的視角展現(xiàn)了湘西底層人民古樸和諧、樂天安命的生存狀態(tài)和自在無為的人生形式?!哆叧恰返湫偷乇憩F(xiàn)了作者的理想的人生形式及社會理想,作品著力所描寫的是不受“近代文明”污染的原始古樸的人性,在古老的生活節(jié)奏與情調中塑造了一系列不帶社會階級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謳歌一種自在自得的人生。再加上其渾圓完整、凝練暢達的結構形式、獨特的審美風格以及深刻的情感內涵,為中國現(xiàn)代抒情小說開辟了一個獨特的境界?!哆叧恰肥且恢嫖魃酱迳畹哪粮?;是一曲真摯熱烈的愛情贊歌;是一首用小說形式寫成的詩;是一幅用語言文字繪就的畫。
拓展閱讀
說明:以下內容為本文主關鍵詞的百科內容,一詞可能多意,僅作為參考閱讀內容,下載的文檔不包含此內容。每個關鍵詞后面會隨機推薦一個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戶從多個垂直領域了解更多與本文相似的內容。
1、風土人情:風土人情,漢語成語,讀音fēngtǔrénqíng,意思是一個地方特有的自然環(huán)境和風俗、禮節(jié)、習慣的總稱,出自清·文康所著的《兒女英雄傳》第十四回。風土:山川風俗、氣候等的總稱;人情:人的性情、習慣。一個地方特有的自然環(huán)境和風俗、禮節(jié)、習慣的總稱。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四回:“又問了問褚一官走了幾省,說了些那省的風土人情,論了些那省的山川形勝?!庇梅ǎ鹤髻e語;指地方習俗等示例:我們這村上的人,一個個如此模樣,難怪風土人情如此頹敗。
清·頤瑣《黃繡球》第一回近義詞:風俗人情
2、參考:參考,漢語詞語,讀音cānkǎo,指參證有關材料來幫助研究和了解;在研究或處理某些事情時,把另外的資料或數(shù)據(jù)拿來對照。出自《老殘游記、第三回》。指參照他事他說,加以考察。《漢書·息夫躬傳》:“唯陛下觀覽古戒,反覆參考,無以先入之語為主?!彼翁K軾《申三省起請開湖六條狀》:“軾尋以敦仁之策,參考眾議,皆謂允當?!睂O犁《耕堂讀書記· 》:“司馬遷參考《國語》、《戰(zhàn)國策》等書,并加實地考察,成為一家之言的《史記》?!?/p>
3、邊城:《邊城》是沈從文創(chuàng)作的中篇小說,首次出版于1934年。該小說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zhèn)茶峒為背景,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yōu)美筆觸,描繪了湘西地區(qū)特有的風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純愛故事,展現(xiàn)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由于《邊城》的美學藝術,《邊城》這部小說在中國近代文學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該小說入選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排名第二位,僅次于魯迅的《吶喊》。在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邊,住著主人公翠翠和她爺爺老船夫。茶峒城里有個船總叫順順,他有兩個兒子,老大叫天保,老二叫儺送。端午節(jié)翠翠去看龍舟賽,偶然相遇相貌英俊的青年水手儺(nuó)送,儺送在翠翠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儺送的兄長天保也喜歡上了翠翠,并提前托媒人提了親。天保告訴儺送一年前他就愛上了翠翠,而儺送告訴天保他兩年前就愛上了翠翠,天保聽了后也吃了一驚。然而此時,當?shù)氐膱F總以新磨坊為陪嫁,想把女兒許配給儺送。而儺送寧肯繼承一條破船也要與翠翠成婚。
4、沈從文:沈從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男,原名沈岳煥,乳名茂林,字崇文,筆名休蕓蕓、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鳳凰縣人,中國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者。14歲時,他投身行伍,浪跡湘川黔交界地區(qū)。1924年開始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撰寫出版了《長河》《邊城》等小說。1931年-1933年在國立青島大學任教,抗戰(zhàn)爆發(fā)后到西南聯(lián)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學任教,建國后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歷史與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國古代服飾研究》。1988年5月10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6歲。1902年12月28日,沈從文出生于湖南鳳凰縣。1917年參加湘西靖國聯(lián)軍第二軍游擊第一支隊,駐防辰州(沅陵)。1918年自家鄉(xiāng)小學畢業(yè)后,隨當?shù)赝林筷犃麽阌谙妗⒋?、黔邊境與沅水流域一帶,后正式參軍。少年時期的沈從文(2張)1922年,沈從文脫下軍裝,來到北京,他渴望上大學,可是僅受過小學教育,又沒有半點經濟來。
【課前透視】
本課由《所見》《小池》兩首古詩組成。兩首詩均為絕句,詩句內容簡潔,語言通俗淺易,用詞精準凝練。內容中情景交融,動靜相宜,好比一個個鏡頭移動交織成兩幅行動逼真,清新秀美的夏天美景圖。從不同側面表示夏天的情趣。教學中應抓住古詩教學的一般規(guī)律,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的編寫意圖,引導同學反復誦讀,進面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
一年級的小朋友在學前就有一定的古詩積累,詩歌特有的韻文形式利于同學朗讀,教材為詩歌選配的畫面生動、形象,降低了理解和感悟內容的難度。詩句中的文字注音,對于有一定自讀能力的小朋友來講難度不大。但教者應通過多種手段協(xié)助同學理解重點詞語,以利于同學對詩句內容的理解感悟。
【教學目標】
1、認知“所、牧”等12個生字。會寫“詩、林”等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培養(yǎng)同學閱讀興趣,閱讀能力,激發(fā)對祖國古典文學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在多形式的誦讀中,感受古詩的韻律美,意境美。
【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合作研究法、朗讀感悟法。
【課前準備】
1、每個同學自做一份本課生字小卡片。
2、課文插圖、《春江花月夜》古箏、繪畫資料。
3、搜集整理以前讀、背過的古詩。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挖掘積累:
小朋友們誰會背誦古詩?由朗朗背書聲,營造學詩氛圍,自然過渡,板書課題。
2、觀察描繪:
出示放大的課文插圖,引導同學觀察畫面。圖中都畫了些什么?是什么季節(jié)?你能把觀察的內容用自身的話說一說嗎?在此基礎上引入學詩??纯垂糯娙耸侨绾蚊枥L的?
〖對話平臺
學習古詩《所見》。
一、初讀
借助拼音,自讀詩句,達到正確流利,培養(yǎng)識讀能力。
1、出示詩句:
讓會讀背的同學領讀,教師相機指導。
2、抓住生字和難點音,強調讀準,如:
“所”讀平舌音、“捕”的聲母是“b”而不是“p”等。
3、自由練讀,力求會背。
思路:真實、扎實應是語文教學的不懈追求,啟發(fā)同學領讀,充沛尊重了同學的已有經驗,注重了資源開發(fā);抓住字詞,扎實訓練,夯實基礎。
二、細讀
抓住重點字詞,了解詩句大意。
1、引導同學自讀質疑,讀懂了什么還有哪兒沒讀懂?
2、根據(jù)同學的質疑師生互動,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答案。同學可能有出的問題,如:
“樾、意欲”的含義等。
教師應在充沛引導同學觀察,討論的基礎上,得出問題的答案。
3、引導同學結合插圖和自身的理解,粗略講講詩意,教師適當點撥指導。
思路:引發(fā)自主學習,師生互動學習交流,促進同學知識的建構和生成。符合同學心理需要,有利于同學的發(fā)展。
三、誦讀
反復吟誦,感悟詩句的意境,培養(yǎng)讀書能力,激發(fā)閱讀興趣。
1、采用范讀、領讀、對讀、齊讀等形式,引導同學感悟詩句的韻律,停頓等。
2、自由練讀,體會感悟。
3、借助插圖,以及古箏曲,創(chuàng)設意境:
教師運用語言進行描繪,引導同學入情入境,加深理解。
4、背誦詩句。
思路:抓住“讀”的根本,結合古詩情境美的特點,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豐富同學的情感體驗,促進同學理解感悟。
四、寫字
自主寫字,提高同學觀察能力和書寫水平。
1、重點指導同學認為難寫的字,可讓同學參與指導范寫,為大家講解,如:
“木”字旁的寫法等。
2、同學練習,教師巡視指導。本節(jié)課可重點指導寫“詩、林、童”。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學習古詩《小池》。
一、回顧
引導同學回顧上節(jié)課的內容和學習方法,為學新知做準備。
1、指名背誦《所見》,并試著用自身的話說說詩句的內容。
2、回想一下,上節(jié)課俺們是怎樣學習的?
思路:激發(fā)同學,回顧體驗,簡要概括也學習方法,為學習《小池》做準備。
二、自學
嘗試自學,合作交流,培養(yǎng)能力。
1、引導同學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協(xié)助同學分配角色,分解任務,明確方法。
2、教師巡視,了解小組學習情況,以吸收反饋,調整教學。
思路:依據(jù)課標的要求,正確處置師生的角色關系,處處以同學為主,引導同學在小組學習中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交流,在自讀自悟中,不時積累,不時遷移。教師則根據(jù)同學各方面的特點,注意指導、引導、誘導、輔導。這樣能充沛調動同學各種感官參與學習,主動地,生動地學習,從而有效地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
三、匯報
各組匯報交流,發(fā)現(xiàn)共性問題,強調重點問題。
1、由各組派代表陳說本組學習情況及學習收獲,可引導同學當小老師,到黑板前講解,如:
字音“柔”應為 róu 不是 yóu,多音字“露”的兩個讀音,以及詞語的意思?!凹毩鳌薄皹潢帯钡?。
2、教師引導同學互相評價,同時抓住共性問題,如:
“終究”“惜”“無窮”等,采用“讀、看、想、議”等方法,協(xié)助同學理解。
3、讓同學用自身的話,說說詩句的大意,并談談自身的感受。
四、誦讀
堅持以讀為本,促進同學感悟。
1、采用自讀、對讀、齊讀、扮演讀等方式,引導同學誦讀,背誦。
2、出示畫面,引導觀察,播放音樂,引導同學讀背:
特別要注意指導同學讀出詩的韻味。
注意韻尾“流、柔、頭”的讀法。
五、實踐
創(chuàng)意表示,促進理解,發(fā)展個性。
1、引導同學結合著自身的閱讀理解,觀察感受,談一談對夏天的印象。
2、用自身喜歡的方式,表示夏天。如語言描述、繪畫、背誦詩歌等均可。
3、交流評議。
六、寫字
自主選擇難點字,提高書寫能力。
重點指導“黃、立、閉”,教師大膽放手,相機示范,引導同學評價。
【教學設想】
《狼》是蒲松齡《聊齋志異》中的一篇,也是初一學生剛剛接觸文言文后的一篇自讀課文,既不能像教讀課文那樣教學,也不能像現(xiàn)代自讀課文那樣放手,主要采用引導學生朗讀、品讀、討論及強化訓練等方式,強化整體導讀功能,注重文言詞語積累。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入
一提起狼這種動物,我們就會想起它的狡詐和兇殘。我們都學過《狼與小羊》,哪位同學愿意幫我們回憶一下這個故事。對于狼的本質的認識,也是經歷了一段過程的,今天我們來學一篇文言文《狼》,看看這其中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二、朗讀,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
注意:綴 窘 苫蔽 弛 眈 瞑 隧 黠 尻 寐。
2、個別同學朗讀,其它同學聽,評字音,停頓。
3、全班齊讀。
4、結合文中注釋了解文章大意,并請一位同學復述一下這個故事。
(注意故事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三、品讀
1、分析狼的特點,從文中找出描寫狼行為的句子,結合這些句子,以“這是( )的兩狼”來回答。
貪婪、兇狠:綴行甚遠
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結合句子分析字詞。)
狡詐: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結合句子分析字詞。)
小結:這么貪婪的兩狼,它們想吃的不僅是骨頭,還想吃什么?
(屠戶。)
這么狡詐的兩狼,結果有沒有吃到屠戶呢?
(沒有。)
那么我們現(xiàn)在來看一看,這個屠戶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
2、分析屠戶的特點:
從文中找出描寫屠戶行為的句子,結合這些句子,以“這是( )的屠戶”來回答膽怯:怎么辦?
投以骨,倒裝句,以骨投之。
結果呢?
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這個時候屠戶心理怎樣?
大窘,恐前后受其敵。
機智: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具體分析,看到了什么,怎么做)
勇敢、果斷: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年刀斃之。
細心:轉視積薪后……
結合句子分析字詞。
小結:假如狼得到骨頭后就停下來,這個故事就不會發(fā)生了。一開始屠戶以為狼只是想吃東西,就給他骨頭,當他意識到狼不僅想吃骨頭時,還想吃人時,才奮起反抗,表現(xiàn)出他的機智與勇敢。換句話說,屠戶所表現(xiàn)出來的機智與勇敢是被狼給“逼”出來的。
四、分析主題
1、對于這樣一個故事,作者有沒有進行點評?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2、哪位同學愿意幫我們翻譯一下這句話?
3、作者對狼特點的評價是什么?
黠。
結果呢?
頃刻兩斃。
所以作者才會說“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言下之意是什么?
禽獸的欺騙手段并沒有多少。
作者對狼的評價怎么樣,是高還是低?
低。
4、狼其實也有很多美好的品質??勺髡邽槭裁唇o它們這么低的就的評價?
生思考,回答。
出示文字:
作者蒲松齡,字留仙,號柳泉居士,清朝山東淄川人?,F(xiàn)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為其書房──聊齋所題的對聯(lián)是:“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給予他極高的評價?!读凝S志異》,是蒲松齡的代表作,共有短篇小說491篇。多數(shù)故事通過描寫妖狐神鬼來反映現(xiàn)實的社會生活,或揭露官府黑暗,或批判科舉弊端,或表達婚姻自由。它語言簡練,描寫細膩,人物形象鮮明,故事生動,具有較高的藝術成就。
我們現(xiàn)在來看看這些文字。結合這些文字,來回答我們剛才的問題,看看從中會有什么啟發(fā)?
狼:欺壓百姓的官吏。
屠戶:與其斗爭的百姓。
小結:看了這些文字,我們知道,理解一篇文章的主題,我們要結合作者的生平和其寫作背景去談。
五、在理解的基礎上,再次讀全文
【教學反思】
1、對于初一學生而言,閱讀文言文起步不久,能力尚在初級階段,我個人認為,培養(yǎng)學生閱讀文言的興趣、指導學生閱讀文言的方法,應該作為文言教學的主要目標。
2、對于這篇文章,我把狼與屠戶給分開來分析,各自的特點得到充分的分析,但是整個故事被我給割裂開來,這是本次課的最大不足。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靜夜思》。
3.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興趣。
4.認識對話的書面表達形式。
教學重難點:識字、寫字;背誦古詩、朗讀課文。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生字卡。
主要板書安排:
作業(yè)設計:
課內:組詞、抄寫字詞、寫出帶有偏旁的字、說話。
課外:朗讀課文、背誦古詩。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小朋友,你們以前學過古詩嗎?誰能把學過的古詩背給大家聽一聽。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是講一個小朋友在學校里學了一首古詩,背給奶奶聽。這篇課文的題目是
板書課題,齊讀。
解題
二.初讀指導
1.看圖。
圖上有哪些人?她們在做什么?英英正在說什么?奶奶聽了會說什么?
2.自學課文。
(1).講述對話的書面表達形式。
(2).學生借助拼音輕聲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詞。
(3).識記田字格里的生字。
(4).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故鄉(xiāng)明亮意思不由得家鄉(xiāng)月光唐代
3.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生字詞、正音。
(2).了解詞語的掌握情況。
(3).通讀課文。
(4).分角色讀對話。
4.理清脈絡。
(1).這篇課文里英英和奶奶對話,英英說了幾次,奶奶說了幾次?
(2).英英第一次說了什么?第二次說了什么?第三次說了什么?
(3).奶奶第一次說了什么?第二次說了什么?
5.小結。
第二課時
一.學習《靜夜思》
1.板書詩題,解釋詩題。
2.看圖
(1).圖上出現(xiàn)的是什么人?你從哪兒看出來?
(2).從圖上看,他正在做什么?
3.學詩句。
(1).指名讀《靜夜思》。
(2).這首詩有幾句?現(xiàn)在我們依次來學。
第一句
a.指名讀。
b.這句詩,英英是怎樣理解的?請默讀英英第二次說的話再回答。
c.為什么英英知道這是秋天的夜晚呢?為什么這一句里的疑是,英英把它解釋成好像呢?
第二句
a.指名讀。
b.舉頭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要舉頭?
c.想象一下,詩人抬頭望明月時有些什么感受?
(3).指名讀英英對全詩的解釋。
(4).齊讀這首詩。
4.朗讀指導。
二.朗讀課文,練習背誦《靜夜思》。
第三課時
一.指名朗讀課文。
二.總結課文
這篇課文通過對話的形式,引出一首小詩,反映了小學生英英對古詩《靜夜思》的正確理解,并知道它的作者是誰,激發(fā)我們學習古詩的興趣。
小朋友,你們學習這篇課文后,對古詩學習有什么認識,可以談談。
三.指導背誦《靜夜思》
1.聽錄音欣賞。
2.揭示板書,引導背誦。
3.指名背誦,師生評議。
4.同桌交互背。
四.寫字指導。
五.作業(yè)
1.抄寫字詞。
2.比一比,再組詞。
古()自()代()
故()首()袋()
3.寫出帶有下面偏旁的字。
心()()()()
艸()()()()
讠()()()()
設計理念
葉圣陶曾經說過:“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比~老十分精辟地闡述了精讀與略讀的關系。略讀課文的教學,應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理解,教師要更加放手,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逐步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能力。
教材解析
《母雞》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在本單元中通過作家筆下的小動物們,我們生命的感動,那就是愛,尤其是母愛。母愛,偉大;母愛,就在身邊,一點也不遙遠。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感受母雞作為一個母親的形象,體會母愛的偉大。
教學重點難點
(1)從母雞的行為中,感受母性的愛,體會母愛的偉大。
(2)先抑后揚的寫作手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貓是一種很平常的小動物,可是在熱愛小動物的老舍先生看來,確如同一個既可愛又淘氣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雞又是怎樣的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老舍先生的一篇文章《母雞》(板書課題)
二、學習課文
1、默讀課文
要求:圈出生字新詞,多讀幾遍。
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想想作者對母雞的態(tài)度前后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哪些自然段是寫作者討厭母雞的?寫喜歡的自然段是?
2、學習1-3段
a、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點撥,深化認識:
抓住:顫顫巍巍、如怨如訴,體會母雞無病呻吟。
趁其不備、狠狠,體會母雞欺軟怕硬、暗箭傷人。
運用夸張的手法體現(xiàn)母雞拼命炫耀自己。
b、讀出母雞以上的品行。
過渡:作者既然那么討厭母雞,后來為什么改變了對母雞的態(tài)度,你找到了秘密了嗎?
4、學習4-10自然段
a、要求:自讀用筆畫一畫,這些語句中體現(xiàn)了母雞什么樣的魅力與情懷?
b、點撥并想象說話體會母雞的勇敢、負責、慈愛、辛苦:
母雞可能會怎樣警告自己的雞雛?
小雞躲在媽媽的懷抱里會說些什么?
三、升華主題
a、看到這令人心靈震撼的一幕幕,作者此時還僅僅是喜歡那么簡單嗎?(敬佩地讀)
難怪作者會這樣的贊嘆道:讀,第九段。
b、作者僅僅是在贊美雞媽媽嗎?帶著對母愛的崇敬,讀。
四、拓展延伸
同學們也有自己的媽媽,你的媽媽平時是怎么關愛你的?點滴之恩,當涌泉相報,把你最想對媽媽說的話用一兩句話寫在書中的空白處。老師希望同學們在踏進家門前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寫的那句話,記?。耗笎凼鞘澜缟献顐ゴ蟮牧α?!
五、課后反思:
高爾基的名言“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母愛”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從古到今人們對于她的謳歌從未有過終止?!赌鸽u》,老舍的另一篇佳作,通過描寫對母雞的思想變化,表達了作者對母愛的贊頌之情。在體會作者由討厭到敬佩的情感過程中,緊扣文章的情感主線引導學生把握作者的情感來梳理文章的脈絡,學生的學習目標明確。文章講到學習感悟作者對母雞的討厭部分時,放在了整個文本的大背景去體驗,這事實上也是作者寫作手法的體現(xiàn):明貶暗褒、欲揚先抑。為體驗后面的主情感“母愛”埋下了伏筆,并進一以貫之。最后讓學生在“品析詞句,體會情感”的學法指導下,在朗讀感悟母雞對雞雛的平凡細節(jié)中自然地聯(lián)想到生活的場景,層層推進,勾起對“母愛”的回憶,從而揭示出:母親是偉大的,一位母親必定是一位英雄的文本主題。但在朗讀方面繼續(xù)加強,注意運用動詞的準確性。
教學目的:
認識3/4派的拍號,并能感受其強弱規(guī)律以及在音樂中的表現(xiàn)作用。指導學生用優(yōu)美、統(tǒng)一的聲音演唱《童心是小鳥》,用歌聲表達對春天的贊美之情。
教學重點:
學會用優(yōu)美、統(tǒng)一的聲音演唱《童心是小鳥》。
教學難點:
唱出三拍子的韻味、聯(lián)姻與斷音的對比。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師聲問好
2、發(fā)聲練習
二、學習3/4拍子
1、老師用打擊樂器分別敲打2/4拍子和3/4拍子節(jié)奏。請學生說說聽后的感受。
2、學生自己來打擊2/4、3/4的節(jié)奏。更好的理解3/4拍子的強弱規(guī)律。并能區(qū)分2/3和3/4拍子。
3、老師講解3/4的含義及書寫形式。
三、新授課
1、導入新課
老師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春天。
學生交流看到的春景。
2、聽音樂
第一遍:邊聽音樂邊打拍子。要求學生能聽出歌曲的拍子,并能跟著歌曲錄音進行邊聽邊打拍子。
第二遍:感受樂曲的韻味,能輕輕跟唱。分析歌曲的結構。理解歌曲的含義,為更好地演唱歌曲做準備。
3、學唱歌曲
先學生自學歌曲,跟琴輕唱歌曲。
通過一遍學唱,把感到困難的樂句提出來。老師和學生一起解決難唱的樂句??梢酝ㄟ^聽音、聽唱、模唱等形式進行學唱。
再輕輕跟唱。
要求:A:能唱準歌曲的旋律;
B:能用歌聲準確表達歌曲中的連音和斷音。次聽音樂,進行比較。
4、鞏固練習
分組來演唱。
分領唱齊唱進行表演。
四、小結
第2課時“欣賞、豎笛”
教學目的:
1、復習:“童心是小鳥”
2、欣賞“戰(zhàn)臺風”
3、學吹豎笛
教學過程:
一、常規(guī)訓練
節(jié)奏練習:xxx|xxx|xxxx|x0|
tttatttattttta
二、音樂游戲
1、教師宣布游戲規(guī)則: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好不好?這個游戲的題目叫做《找一找》。老師這兒有只可愛的流氓兔,過會兒我會把它悄悄地藏在一個小朋友身邊。老師還要請一個小朋友來找一找,小兔藏在了誰身邊。在他找的過程中,其他同學邊拍手邊唱歌,可以給他提示,但是不是用目光(眼睛老盯著藏玩具的小朋友、或者直接告訴他,而是用你們的歌聲和掌聲的變化來進行提示。找玩具的同學離玩具越遠,歌聲、拍手聲越響;離玩具越近,歌聲、拍手聲越輕。明白了嗎?希望大家要遵守游戲規(guī)則。
2、教師總結:離玩具越遠,我們的歌聲就變強,而且是()變強,還可以用哪個詞。對了,是漸漸變強,所以我們就把這個變化叫做漸強,它是這樣表示的〈。你還能想出用怎樣的圖形來表示呢,也可以用一組圖形來表示。反過來,誰來說說看?(聲音越來越弱)。也來畫畫,好嗎?
誰來用你的手勢來表示漸強漸弱。
3、結合游戲來演唱歌曲《童心是小鳥》
三、欣賞“戰(zhàn)臺風”
1、初步聽賞全曲。
2、試哼唱書上旋律,樂曲中這兩段旋律情緒上有什么不同?說一說你的理由。
3、選擇樂曲與小伙伴合作表演。
四、學吹豎笛(書上5頁)
五、小結
第一單元課后反思:
第二單元“雨中曲”
教學內容:
欣賞:“落水天”“雨中曲”“雷鳴電閃波爾卡”“第六(田間)”
歌曲:“水花花、泥巴巴”“水中”
創(chuàng)造:創(chuàng)編旋律
第一課“水花花、泥巴巴”
教學目的
1、用活潑、跳躍地情緒來學唱歌曲“水花花、泥巴巴”,體驗雨中跑著勇敢的小娃娃。
3、欣賞我國民歌“落水天”,感受音樂,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唱準樂譜、欣賞教學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fā)聲練習
二、聽音練習
1、老師先彈奏以出示的音,并認識音名。
2、老師完整的彈奏旋律樂句,學生仔細聽辨并能準確填寫音名。
3、把旋律完整的演唱。
三、學唱樂譜
1、學生先自己認識音名。并根據(jù)歌曲旋律音高來演唱樂譜。
2、老師把有難度的樂句提出來師生一起解決。
3、輕聲跟琴來演唱歌曲樂譜
5、分組來演唱歌曲樂譜。
四、新授歌曲
1、導入:從新課內容進行導入。
2、教師范唱
3、用聲勢感受歌曲旋律
4、師:這首歌曲是幾幾拍?二四拍,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jié)二拍,強弱規(guī)律:強弱。
5、按節(jié)奏朗讀歌詞
6、跟琴學唱歌曲
五、創(chuàng)編動作
1、觀賞、體驗“小腳丫”在雨中跑的動作
2、根據(jù)歌曲集體創(chuàng)編動作,創(chuàng)設情景進行表演。
六、欣賞“落水天”
1、聽賞“落水天”歌曲,并跟著哼唱,體會歌曲的情緒
討論:1):在歌曲中你聽到了什么?
2):請你隨著音樂做動作。
第二課“雨中”
教學目的:
1、學唱歌曲“雨中”,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雨點歡快地落下、區(qū)別類似雨聲的材料發(fā)出的不同聲音。
2、欣賞“雨中曲”
3、創(chuàng)造:用“do、re、mi、fa、sol”五個音旋律。
準備:塑料紙、聽雨盒、手指游戲、
教學過程:
一、熱身運動:小雨滴
老師:我們一起來做個小雨滴的游戲。(手指游戲)
二、感受雨聲、欣賞“雨中曲”
1、請你們聽賞一首“雨中曲”,并請說出有幾種雨聲?
2、你們?yōu)闃非渖虾寐牭拇笥?、小雨的聲音,出示聽雨盒和塑料紙?/p>
分發(fā)給每個學生一個道具,請演示大雨和小雨不同的不同聲音。
三、學唱“雨中”
1、聽歌曲范唱,初步把握歌曲的情感,
2、跟琴輕聲演唱歌曲旋律;視唱歌譜。
3、輕聲跟著鋼琴伴奏哼唱歌曲,要求學生能唱準歌曲的節(jié)奏,對一些歌詞集中的地方要唱清楚每個字,不能含糊地帶過。
四、情景表演:下雨啦
目標:
學唱歌曲《三只鴨子》,并能隨著音樂即興擊鼓,從中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準備:
一面大鼓、四面腰鼓、鼓棒、錄音帶一盒。
過程:
1、欣賞歌曲《三只鴨子》,熟悉歌曲旋律。
(出示鴨子媽媽)師:呷呷呷,誰來了?鴨媽媽叫的那么著急,發(fā)生了什么事呀?我這里有一首歌,講的就是這件事。
2、欣賞后提問:
(1)鴨媽媽家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2)鴨媽媽有幾只小鴨子?
(3)后來又怎么了?
3、再次欣賞歌曲,教師借助十指動作將歌曲內容表現(xiàn)出來。
4、學唱歌曲《三只小鴨子》
(1)幼兒完整跟唱一遍。
(2)幼兒加上手指動作完整學唱兩遍。
5、在學唱歌曲的基礎上,鼓勵幼兒通過即興擊鼓的方式,表現(xiàn)幼兒對三只鴨子最后跟媽媽回家行為表示贊揚之情。
師:“三只小鴨子最后都跟鴨媽媽回家了,我們來表揚表揚小鴨子。你用什么方式來表揚呢?(拍手、笑……)小鼓也跳起舞來表揚小鴨子了?!?/p>
6、教師示范即興擊鼓,隨著音樂在五面鼓上自由敲擊。
7、引導與激勵幼兒自愿來擊鼓。
師:“每個人都不會敲,上去玩玩鼓,讓每一面鼓都跳起舞來表揚小鴨子?!?/p>
8、幼兒六人一組,每人敲一句音樂。
延伸活動:
幼兒可以在區(qū)角活動繼續(xù)敲擊五面鼓,在嘗試探索中增強樂趣。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4個生字,會寫7個認識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賴等詞語在詩句中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詞。默寫《牧童》,能用自己的話表達詩詞的意思。
3.想象詩詞描寫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說的基礎上改寫成短文。
教學重點:
理解詩詞意思,體會詩詞意境,練習感情朗讀。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用詞的生動傳神,感悟詩詞中童年生活的快樂、田園生活的溫馨,受到美的熏陶。
課時安排:
3課時
課前準備:
1.了解詩人的生平。
2.收集有關宋詞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牧童》
一、介紹詩人,激發(fā)興趣。
有人說,童年是一支支動聽的歌,是一幅幅美麗的畫,而我要說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詩,只要用心去讀,就能讀出歌,讀出畫,讀出許多美好的事。今天,咱就一起來試試。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古詩,讀通順,讀流利。
2.小組齊讀古詩、互評、互相正音。
(注意強調蓑字的讀音和寫法)
3.再自由讀詩,把不理解的詞語勾畫出來。
4.學生反饋并質疑。
蓑衣:棕或草編織的.外衣,用來遮風避雨。
臥月明:躺著觀看明亮的月亮。
5.指名誦讀,讀出詩歌的節(jié)奏。全詩節(jié)奏可以這樣劃分: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三、再讀古詩,理解詩意。
1.再讀古詩,利用工具書和學習資料讀古詩,理解詩意,體會情感。
2.交流讀懂了什么?
3.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適時小結出各詩句的意思:
青草像被誰鋪開在地上一樣,方圓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風中隱約傳來三四牧童聲悠揚的笛聲。牧童放牧歸來,在吃飽晚飯后的黃昏時分。他連蓑衣都沒脫,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齊讀全詩。
四、三讀古詩,想象畫面,體會情感。
1.教師配樂朗讀,學生閉目想象。
2.學生把所想象到的畫面說給大家聽。
3.學生自由朗讀,邊讀邊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把體會到的情感,記錄下來,與小組同學交流。
4.全班交流所體會到的思想感情,教師加以引導:(詩人向往寧靜淡泊,饑來即食,困來即眠,無牽無掛,自由自在的生活。)
五、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1.自由讀詩,注意讀出詩歌表現(xiàn)的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思想感情。
2.比賽讀詩,單個比,小組比,男女生比。
3.伴樂,全班一起誦讀全詩。
4.練習背誦全詩。
第二課時 教學《舟過安仁》
一、激趣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一首寫兒童的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另外一首寫兒童生活的詩。和前一首詩有所不同的是,前一首《牧童》只寫了一個小孩子,而這首詩中寫了兩個頑皮的孩子。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楊萬里寫的《舟過安仁》,感受不一樣的童年生活!
二、初讀感知,理解大意。
1.自由朗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篙、棹、遮)
2.同桌互讀,看誰把這首詩讀得最準,最流利。
3.全班指名朗讀全詩,正音,注意停頓。
4.自讀理解,借助課后注釋或結合插圖理解詞語和詩句的意思,劃出不理解的詞語、句子。
5.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讀懂的詩句、解決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巡回指導)篙:撐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桿。棹:船槳。怪生:怪不得。遮頭:為頭部遮擋住風雨。使風:借助風的力量。
6.全班交流,疏通整首詩的意思:一只小漁船里坐著兩個小孩子,他們收起了劃船用的篙和槳,而撐開了一把傘。難怪他們會在沒有下雨的時候打傘,原來是想借助風的力量來駛船。
三、入情入境品讀詩句。
1.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讀了這兩句,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2.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理解詩句意思,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兩個孩子淘氣可愛、天真頑皮。(從張、使風等動作中看出)
3.詩人喜歡孩子嗎?你喜歡他們嗎?為什么?
學生放飛想象,仿佛和詩中的兩個小童一起收篙停棹、張傘使風,聽到了水聲、風聲、歡笑聲,想到了自己曾做過的調皮事,怎能不喜歡呢?而詩人又何嘗不是這樣的呢?
4.帶著自己的體驗,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讀出孩子的調皮,感受那悠閑的畫面。請學生用彩色筆把想象的畫面畫出來,再把想對兩個頑皮的孩子說的話寫在下面。(詩中兩個孩子的頑皮舉動,肯定會讓學生有話想說,把這些話寫下來,老師加以點撥就是思想感情)
5.匯報展示:用投影儀展示部分學生的畫,并讓學生加以解說。
(以傘借風力讓船行駛,肯定是行不通的,但這種舉動卻反映了兩個孩子的聰明和頑皮,同時詩人對兩個頑皮孩子的喜愛和贊賞。)
四、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1.感情朗讀,帶著頑皮、喜愛的情感自由朗讀古詩。
2.通過賽讀、評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好這首詩。
3.誦讀古詩。
五、布置作業(yè),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誦古詩《牧童》《舟過安仁》。
2.默寫《牧童》。
3.選擇其中一首古詩,根據(jù)詩意畫一幅圖畫,或者改編成一篇小短文。
第三課時 教學《清平樂·村居》
一、導入,解題。
1.板書課題,讀題。
2.解題。
清平樂是詞牌名,并不是題目,樂讀作yuè。詞是詩歌的一個種類,因為句子長短不一,所以也稱長短句。古代的詞,都可以伴樂歌唱,詞的曲調名稱叫詞牌。清平樂本來是一種音樂歌曲,后來才用來當做詞牌。村居才是這首詞的題目,意思是農村閑居的人家。《清平樂?村居》這首詞是南宋愛國詩人辛棄疾描寫農村生活的著名作品。
二、自讀全詞,正音。
1.自由讀詞,注意讀準字音。
2.難讀字正音,引導學生讀準:檐、媚、翁、媼、亡賴、剝
3.指名讀,全班齊讀。讀出韻律節(jié)奏。
三、再讀全詞,理解詞意。
1.自由讀文,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語意思。
2.交流自己讀課文的收獲,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詞語:茅檐:茅草蓋的屋子。醉里:喝了酒后,微微有點醉意。吳音:吳地的方言。這里泛指南方方言。相媚好:彼此之間很親密和睦的樣子。翁媼:老翁、老婦人。鋤豆:在豆田里鋤草。無賴:音同無賴,這里指頑皮、可愛。
3.同桌結合插圖和注釋,討論理解句子意思,全班交流:
房子是用茅草蓋的,屋矮檐低;門前有一道溪流,岸邊長滿青草,綠水青草相映,更顯得碧清可愛。不知是誰家的兩位斑斑白發(fā)的老夫妻喝過幾杯酒后,醉醺醺地用地道的土語對話,互相取悅,語調柔媚親昵。
大兒子在河東的豆田里鋤草,二兒子正在編織雞籠子,只有我最喜歡的頑皮的小兒子在河邊爬著臥著剝蓮蓬玩。
四、品讀全詞,體悟感情。
1.教師配樂范讀,學生閉目想象畫面。
2.請學生自由談所看到的畫面。
3.再讀全詞,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鄉(xiāng)村條件簡樸,但環(huán)境優(yōu)美,夫婦恩愛,孩子勤勞,生活溫馨,難怪令人陶醉。
4.學生配樂朗讀,邊讀邊悟。
5.全班朗讀,注意表達思想感情。
6.熟讀成誦。
五.課外拓展,激發(fā)興趣。
1.把這首詞改編成一篇優(yōu)美的短文。
2.改編歌曲,用自己喜歡的曲調唱《清平樂·村居》。
3.收集、背誦其他描寫童年趣事的古詩詞。
教學目標:
1、通過《桑塔.露琪亞》的欣賞和演唱,讓學生充分體味這首意大利民歌將節(jié)奏、旋律、曲式、力度等音樂要素和諧統(tǒng)一之美,感受意大利船歌和意大利人特有的熱情與奔放,能夠對歐洲民間音樂產生興趣。
2、能夠用圓潤、激情的聲音演唱《桑塔.露琪亞》,并能用肢體語言進行表現(xiàn)。
教學重難點:旋律中出現(xiàn)的變化音以及高音能夠準確演唱。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在《桑塔.露琪亞》的音樂聲中欣賞意大利風光。請同學們通過短片,討論所聽到和看到的內容。(世界上有很多宏偉的建筑和美麗的風景,以及悠久的歷史文化......今天我們就來學唱這首歌曲《桑塔.露琪亞》。請大家把課本翻到16頁,聽聽這首歌都描繪了那些景色?(自彈自唱)
二、播放音樂范唱:
(學生對照歌詞,感受歌曲描繪了哪些內容?)
(描繪出海面上寧靜的月夜、搖曳的小船和深情的歌者。有動有靜,動靜結合,富有浪漫而幸福的生活情趣,顯示出意大利特有的民族民情)
三、初步感受,學唱新歌。
1、出示旋律,用以下旋律哼唱出自己的感受。3/455.1|177-|44.6|655-|師彈琴,生哼唱。
設計意圖: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美”是老師突出傳遞給學生的,畫面的美、音樂的美、語言的美,在“美”的氛圍中引導學生發(fā)出美的聲音,為演唱歌曲、感悟音樂打下基礎。
2、學唱第一樂段。視唱樂譜,找出自己感覺唱不好的地方,大家一起解決。想
象美景,演唱歌詞。
3、學唱第二樂段。
⑴隨琴聲視唱樂譜,注意抓住第二樂段的特點:高,強。
⑵邊哼唱邊用手劃出旋律線的起伏,想一想與第一樂段起伏的方向有什么不同?(第一樂段是從低到高再到低,象山形,而第二樂段是從高到低再到高,是山谷形。
教學目標:
1、學生了解與《行行重行行》相關的背景知識,包括古詩、《古詩十九首》以及寫作的時代背景。
2、學生掌握詩中所運用的疊音、比興、對比的藝術手法。
3、學生通過梳理大意和逐句賞析,體味詩歌“情真、景真、事真、意真”的藝術特色。
4、學生通過學習此詩感悟人生的悲歡離合,更懂得珍惜與親人相聚的時光。
教學重點:
1、分析詩中運用的疊音、比興、對比等修辭手法。
2、梳理詩歌大意并分“離別之恨”和“相思之苦”兩部分逐句賞析。
教學難點:
體味詩歌“情真、景真、事真、意真”的藝術特色。
教學方法:講述法、朗讀法、談話法
教學課時:一課時(25分鐘)
教學流程:
一、 導入:
在我國的詩歌歷史上,有一組五言詩被譽為“五言之冠冕”、“千古五言之祖”,它就是《古詩十九首》。這里的古詩,是指與今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一般唐代以后的律詩稱今體詩或近體詩,非律詩稱古詩或古體詩。
《古詩十九首》最早見于南朝梁蕭統(tǒng)編的《文選》,其中收錄了東漢末年文人創(chuàng)作的十九首五言詩。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行行重行行》就是《古詩十九首》的第一篇,因此被稱為《古詩十九首》的序曲。
二、 梳理詩歌大意
1、 學生瀏覽全詩和注釋,理解詩歌的大致內容。
2、 學生齊讀全詩,思考詩歌表達的是什么樣的情感。
3、 詩歌表達的是思婦的離愁別恨,那么它是如何表現(xiàn)這種抽象的情感的呢?為了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來梳理一下全詩的大意。請一位同學根據(jù)注釋用自己的話翻譯一下整首詩。
參考譯文:
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這樣活生生分開了你我。
從此你我之間相距千萬里,我在天這頭你就在天那頭。
路途那樣艱險又那樣遙遠,要見面可知道是什么時候?
北馬南來仍然依戀著北風,南鳥北飛筑巢還在南枝頭。
彼此分離的時間越長越久,衣服越發(fā)寬大人越發(fā)消瘦。
飄蕩游云遮住了太陽,他鄉(xiāng)的游子不想回還。
只因為想你使我都變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關。
還有許多心里話都不說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饑寒。(最后一句也可以理解為女子自己安慰自己,努力加餐,保重身體。)
三、“離別之恨”和“相思之苦”兩部分逐句賞析
1、經過剛才的翻譯我們可以看出詩歌包含了兩部分的內容,第一部分從詩歌第一句到第六句“會面安可知”,這是思婦追敘初別,著重描寫路遠相見之難,抒發(fā)離別之恨。第二部分則是從“胡馬依北風”到結尾,這一部分著重刻畫了思婦的心理活動,抒發(fā)相思之苦。思婦的離愁別恨就通過這兩部分具體地表現(xiàn)出來了。
2、分析到這里當然還無法領略這首詩的.魅力所在,所以接下來我們要通過逐句的分析來深入細致地體味詩歌表情達意的高妙之處。
(1)我們來看第一部分——離別之恨。請大家把第一部分一起來朗讀一下,注意用緩慢憂傷的語調。
“行行重行行”,連疊四個“行”字,僅以一“重”字相連?!靶行小毖云溥h,“重行行”極言其遠,兼有久遠之意,翻進一層,不僅指空間,也指時間。大家思考一下,用這種疊音的手法有什么好處呢?疊音形成復沓的聲調,遲緩的節(jié)奏,疲憊的步伐,給人以沉重的壓抑感,于是,痛苦傷感的氛圍,立即籠罩全詩。接下來思婦又以“與君生別離”一句將離別之恨直接地抒發(fā)出來了。詩中的“君”,當指女主人公的丈夫,即遠行未歸的游子。
接下來思婦以空間上的具體概念 “萬余里”來告訴讀者游子遠行的距離,兩人相隔萬里,思婦以君行處為天涯;游子離家萬里,以故鄉(xiāng)與思婦為天涯,正所謂“各在天一涯”?!暗缆纷枨议L”承上句而來,正因為“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才路遠難行,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見面。當時戰(zhàn)爭頻仍,社會動亂,加上交通不便,生離猶如死別,當然也就相見無期。這一部分抒發(fā)思婦的離別之恨主要是從空間的角度來表現(xiàn)的,突出了路遠相見之難。
(2)我們再來看第二部分。
先請同學們朗讀這一部分的內容。
丈夫越行越遠,會面越來越難,女子的思念也越來越濃烈,在極度思念中思婦展開了豐富的聯(lián)想。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運用了一種修辭手法,也是我們才學過的手法——比興。飛禽走獸尚且不忘本,何況人呢?這是從好的方面揣度游子的心理。那么我們來看看“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反”兩句又是從什么方面來聯(lián)想啊?——從壞的方面懷疑游子的薄幸,這里用浮云遮住太陽來比喻丈夫在外面被別的女子迷惑這樣好壞兩方面都被思婦想到了,說明她的相思確實很濃烈。而前兩句寫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分別的日子越來越久,女子的容顏越來越憔悴,身體也越來越消瘦,而游子呢?卻在外面“不顧反”,這里用了一個對比,將女子的思念和游子的不顧反對比,更突出了前者的相思之苦。當然猜測、懷疑是無濟于事的,極度相思只能使形容枯槁。這就是“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边@里的“老”,并非實指年齡,而指消瘦的體貌和憂傷的心情,是說心身憔悴,看上去衰老?!巴怼?,指行人未歸,歲月已晚,表明春秋忽代謝,相思又一年,暗喻女主人公青春易逝,紅顏易老。
最后,女子一改前面的哀傷,而勉強振作,與其憔悴自棄,不如努力加餐,保重身體,留得青春容光,以待來日相會。這里體現(xiàn)了思婦的無奈,無奈之中更包含了哀傷。
這一部分抒發(fā)的是思婦的相思之苦,那么它是從哪個角度來表現(xiàn)的呢?和空間相對——時間。
(3)總結詩歌表情達意的方法。
詩歌的兩個部分從內容上說分別抒發(fā)了思婦的“離別之恨”和“相思之苦”,在手法上寫“離別之恨”時主要從空間的角度來表現(xiàn),而寫“相思之苦”時主要從時間的角度來表現(xiàn),這樣,時間與空間相互交織,再加上疊音、比興、對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把思婦的感情抒發(fā)得充分到位,淋漓盡致。
三、 介紹寫作背景,加深學生對詩歌的理解。
接觸過《古詩十九首》的同學可能了解,其中以夫妻別離、互相思念為題材的作品占了很大比例,那么為什么在那個年代會出現(xiàn)這么多表現(xiàn)離別的詩歌呢?這跟當時的社會背景有很大的關系。東漢末年,游宦之風極盛,讀書人為了尋求出路,求取功名富貴,不得不背井離鄉(xiāng),四處奔走。當時政治異常黑暗,社會極為混亂,出身低下的知識分子,即使?jié)M腹經綸,也難于施展。在這種情況下,親人遠離的痛苦,就顯得更為突出?!缎行兄匦行小芬蚨渤蔀椤豆旁娛攀住返男蚯?/p>
四、 總結詩歌的藝術成就。
《行行重行行》不僅因為它的題材成為《古詩十九首》的序曲,同時也因為它的“情真、景真、事真、意真”的藝術特色而成為《古詩十九首》中的代表作。
五、 布置作業(yè)。
這首詩非常值得我們熟記于心,剩下的時間就請大家自由誦讀這首詩,準備下次早讀課上默寫。
《行行重行行》教案
一、教學要求:
1、了解時代背景。2、理解詩歌含義。3、準確背誦全詩。
二、教學重點:
品味詩歌意境,理解深刻內涵。
三、教學難點:
領會詩歌的真情至理。
四、教學步驟:
(一)、導入:
中國是詩的國度,詩歌創(chuàng)作源遠流長,詩人燦若星河,作品浩如煙海。同學們自讀書以來,已經學了不少的詩詞,其中有不少是反映思念故鄉(xiāng),思念親人的,請大家回顧一下所學的詩詞,并舉出一例。(學生舉例)
這些詩歌帶給我們美的享受,藝術的熏陶,人生的啟迪,今天讓我們帶著一份輕松的心情一起來賞析一首五言古詩—《古詩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這是一首妻子思念遠行在外的丈夫的詩歌,抒發(fā)的是一份刻骨銘心的思念之情。
(二)題解:
1、問:《古詩十九首》是一部書還是一組詩?是誰編選的?
明確:這是由南朝梁蕭統(tǒng)收編的《昭明文選》中的一組詩。這組詩多寫夫婦、朋友間的離愁別緒,和士人的彷徨失意,是中國東漢五言詩的代表作,語言爐火純青。鐘嶸在《詩品》中稱它“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
2、問:《行行重行行》產生的時代背如何?這是一首怎樣的詩?
明確:是離亂時代。東漢后期黨爭激烈,殺伐不休;官僚壟斷仕途,文人士子備受壓抑。下層文人士子或為避禍,或為尋找出路紛紛背井離鄉(xiāng),因而就有了“游子”的鄉(xiāng)愁和“思婦”的閨怨,本首詩屬于“思婦”詩。
(三)、學生自讀:
1、把你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和句子寫在草稿紙上。
2、你最喜歡哪一句詩?并簡要說明理由。
(四)、老師檢查自讀情況,強調以下漢字的讀音和意思:
重(chóng):又。行(xǐng):走。 巢(cháo):鳥窩。
緩(huǎn):寬。 蔽(bì):遮擋。 餐(cān);吃。
(五)、誦讀并整體感知課文:
第一層(前6句):寫離別。 第二層(后10句):寫相思。
(六)、分析理解詩意:
1、研讀第一層。指名朗讀前6句,師生共同討論:
(1)問:“與君生別離”是一種怎樣的離別?“君”指誰?
明確:是活生生地離開。另一種理解為:生當死別離。這是一種痛苦的、難舍難分的離開。“君”是指女主人公的丈夫,與下文的“游子”同。
(2)、問:“相去”是什么意思?與后文的“相去”有什么異同?
明確:意思是距離,和后文的“相去”意同,但前者側重空間,后者側重時間。
(3)、“各在天一涯”怎樣理解?
明確:思婦以君行處為天涯,游子離家萬里,以故鄉(xiāng)與思婦為天涯,所以“各在天一涯”。
(4)、“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是怎樣和上文呼應的?
明確:“道路阻且長”承上句而來,“阻”與“天一涯”相呼應,指路途坎坷曲折;“長”與“萬余里”呼應,指路途遙遠,關山難度,因此“會面安可知”!當時戰(zhàn)事頻繁,社會動亂,加上交通不便,生離猶如死別,當然也就相見無期。
【小結】:這六句是寫別離。由無可奈何的生別,到各在天涯的遠別,再到早歸無盼的怨望,思婦的哀惋之狀,濃濃的愁思情意,質樸而真實。
2、研讀第二層(后十句)。生誦讀并討論。
(1) 問:怎樣理解“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用了什么手法?
明確:意思是飛禽走獸尚且思念故土,何況是人呢,暗喻思婦對遠行君子深婉的戀情和熱烈的相思。這兩句用了比興的手法。
(2) 問:如何理解“衣帶日已緩”的妙處?
明確:自別離后,思婦日益憔悴,日漸消瘦,衣帶漸松,游子啊,你怎么還不歸來啊。正是這種無聲的心靈呼喚,千百年來,贏得了人們的曠世同情和深深惋嘆。
(3)“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反”怎樣理解?
明確:“浮云” 象征彼此間情感的障礙。游子為什么長時間不歸呢?是被他鄉(xiāng)的女子所迷惑還是別的原因。思婦陷入了痛苦的猜疑、彷徨之中。
(4)、“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中的“老”、“晚”如何理解?
明確:“老”并非實指年齡,而是指消瘦的體貌和憂傷的心情,指的是因極度的相思,導致形容枯槁,心力憔悴?!巴怼保感腥宋礆w,歲月已晚,暗喻女主人公青春易逝,坐愁紅顏老的遲暮之感。
(5)“努力加餐飯”這一句表現(xiàn)了思婦怎樣的心理狀態(tài)?為什么要“努力”?
明確:這句是在坐愁相思無果時的自我寬慰。與其憔悴自棄,不如努力加餐,保重身體,留得青春容光,以待來日相會。思婦盡量想把不開心的事扔到一邊去,但對于一個相思憔悴的人來說,要加餐又何嘗容易,所以要“努力”。這兩個字透露出思婦那種在絕望中強自掙扎支撐的苦心。
(6)思婦這種刻骨鉻心的相思之苦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對今天的社會有怎樣的期盼?
明確:動亂的社會是思婦痛苦的根原,建設一個和諧平安的社會是今天人們共同的期盼。對于學生則還需要一個和諧平安的校園。
【小結】:游子久行未歸,凡物都有眷戀鄉(xiāng)土的本性,獸猶如此,人何以堪?憔悴消瘦的思念,擔心意外的疑慮,青春蹉跎的愁傷,勉強解脫的寬慰,讀之使人悲感萬端,為女主人公的真摯痛苦的愛情呼喚所感動,平實中見真情。
(七)總結全文:
本首詩寫了在東漢末年動蕩歲月中的一對長期遠離的情人的沉痛思念之情;抒發(fā)了思婦的離別之苦,相思之痛,真實而生動地刻畫了女主人公的曲折心理,表現(xiàn)了人類共有的復雜情感,因此具有永久的藝術魅力。
措詞明白淺顯,而內容豐富深厚;運用比興手法,表現(xiàn)深刻而曲折的主觀心情。
(八)指導背誦。
(九)練習:
1、背誦《行行重行行》
2、完成練習第二、三題。
《行行重行行》教學思路
1、導入:女性命運,是一個沉重的話題。在東漢末年動蕩歲月中的相思離亂之歌,更給人沉重的壓抑感。下面就讓我們去感受女主人公真摯痛苦的愛情呼喚。
2、讓學生談“我了解的古詩十九首”明確:
《古詩十九首》最早見于南朝梁蕭統(tǒng)編的《文選》,其中收錄了東漢末年文人創(chuàng)作的十九首五言詩。在我國的詩歌歷史上被譽為“五言之冠冕”、“千古五言之祖”。這里的古詩,是指與今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一般唐代以后的律詩稱今體詩或近體詩,非律詩稱古詩或古體詩,《行行重行行》就是《古詩十九首》的第一篇,因此被稱為《古詩十九首》的序曲。
3、學生瀏覽全詩和注釋,理解詩歌的大致內容。
4、讓學生齊讀這首詩,請一位同學根據(jù)注釋用自己的話翻譯一下整首詩。
參考譯文:
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這樣活生生分開了你我。
從此你我之間相距千萬里,我在天這頭你就在天那頭。
路途那樣艱險又那樣遙遠,要見面可知道是什么時候?
北馬南來仍然依戀著北風,南鳥北飛筑巢還在南枝頭。
彼此分離的時間越長越久,衣服越發(fā)寬大人越發(fā)消瘦。
飄蕩游云遮住了太陽,他鄉(xiāng)的游子不想回還。
只因為想你使我都變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關。
還有許多心里話都不說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饑寒。(最后一句也可以理解為女子自己安慰自己,努力加餐,保重身體。)
5、引導學生體會詩歌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思婦的離愁別恨)
經過剛才的翻譯我們可以看出詩歌包含了兩部分的內容,第一部分從詩歌第一句到第六句“會面安可知”,這是思婦追敘初別,著重描寫路遠相見之難,抒發(fā)離別之恨。第二部分則是從“胡馬依北風”到結尾,這一部分著重刻畫了思婦的心理活動,抒發(fā)相思之苦。
6、談談思婦的離愁別恨的是如何表現(xiàn)?
7、作業(yè):背誦全詩
8、板書:
幼兒園教案《教案設計大全簡短模板》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專門為給您提供幼兒園教案而創(chuàng)建的網(wǎng)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教案設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老師的教誨是可以影響孩子一生的,開發(fā)智力、合理教學是編寫教案的關鍵。編寫教案的要素要詳略得當,對教案詳略要正確理解??紤]到你的需求,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編輯特意整理了“舞蹈教案設計簡短”,強烈建議你能收藏本頁以方便閱讀!...
教育者,非為已往,非為現(xiàn)在,而專為將來,對所有老師而言,只有寫好教案,才能認真上好每一堂課。教案可以更方便的幫老師總結教學內容,以便日后需要,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還有哪些亮點呢?下面是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你帶來的幼兒園教案設計模板簡短,相信你能找到對自己有用的內容!...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作為人民教師,我們會認真負責對每一堂課做好準備,所以,很多老師會準備好教案方便教學,教案有助于讓同學們很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您知道幼兒園教案應該要怎么下筆嗎?下面,我們?yōu)槟阃扑]了幼兒園活動教案設計簡短模板,請閱讀后分享你的朋友!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設計1活動目...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推薦更多專題:“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設計”。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應該保證課堂的趣味性,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案能幫助老師梳理教學內容,所以教案要寫哪些內容呢?以下由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設計簡短”,相信你能從中找到需要的內容!...
欄目特意為你整理幼兒教案設計簡短,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請收藏。教師是春蠶,是蠟燭,教師的上課流程一般是從寫教案開始的。教案可以增強學生與教師的互動性。...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