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教學反思。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幼兒園教師在工作過程中,都需要提前尋找一些資料。資料通常是指書籍、報刊、圖表、圖片等。資料可以幫助我們更高效地完成各項工作。那么,你知道有哪些常見幼師資料嗎?以下為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動物的卵》教學反思范文3篇,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春天不只是植物的,春天也屬于動物。由植物的繁衍聯(lián)系到動物的繁殖,由植物的種子聯(lián)系到動物的卵,這也是對動物新生命研究的引入。本課的重點是通過對動物卵的研究,讓學生注意到植物和動物的繁殖有相似之處。引導學生從較大范圍的一般觀察到對某一特定對象的深入觀察,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探究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學生觀察了不同動物卵的圖片,知道動物的卵大多是圓形的或橢圓形的,但它們的大小不同,顏色不同,數量不同,有的卵上還有花紋,這些卵所產的地方不同,有的在樹上、有的在葉子上、有的在水里、還有的在泥土里,從中體會到動物的卵是多種多樣的。不同動物的卵有好多不同的地方,那么同一種動物的卵又是怎樣的呢?教師出示雞蛋、鴨蛋 、鵝蛋、鵪鶉蛋等鳥類產的卵。要求他們繼續(xù)觀察,找出同一類動物卵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由于有了前面的觀察經驗,他們很快就知道它們都是橢圓形的,但大小、輕重差異很大,有的殼上有花紋,顏色也不同。不同動物的卵是不相同的,即使同一類動物的卵也是不一樣的,學生也明確了動物世界的多樣性。教學的重點引入了讓學生對雞蛋的觀察和探究。學生用眼睛、放大鏡看,用手摸、捏,從外部認識了雞蛋的形狀和特點。學生必須十分清楚的了解雞蛋的內部結構,才能更好的與植物種子進行比較。我讓學生把雞蛋打在盤中,他們分清了透明的、粘粘的這部分是蛋清;中間黃色的叫蛋黃。學生仔細觀察蛋黃后,發(fā)現(xiàn)蛋黃上有一個小白點,教師告訴他們這個小白點就是胚盤,是雞胚胎發(fā)育的部位,是雞的小生命所在。接著學生觀察切開的熟雞蛋,與生雞蛋比較,熟雞蛋的各部分分別是生雞蛋的哪一部分。學生觀察后議論紛紛,認為蛋白就是蛋清,蛋清燒熟以后就是蛋白,黃色的部分就是蛋黃。有的學生還發(fā)現(xiàn)雞蛋大的一頭有空隙,有的學生從課外書上了解到這大的一頭是氣室,能為胚胎發(fā)育提供空氣。學生對雞蛋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教師隨即讓他們推測一下,雞蛋的各部分相當于植物種子的哪個部分,學生小組討論后匯報,“我覺得蛋白、蛋黃相當于子葉”,“我認為胚盤相當于種子的胚”,“我覺得蛋殼相當于種皮”。那么雞蛋的各部分對胚胎發(fā)育又有什么作用呢,此時,學生的思維相當活躍,“蛋殼可以保護胚胎”,“蛋黃可以為胚胎發(fā)育提供養(yǎng)料”,“胚可以發(fā)育成小雞”,“氣室能為胚胎發(fā)育提供空氣”,“蛋白大概也是養(yǎng)料吧”,“我認為蛋白還可以提供水分”。通過深入的觀察與探究,學生明白了動物和植物相關聯(lián)的地方,而生命的研究才剛剛開始,它將會給學生帶來研究的樂趣。
1、教學目標有效整合。識字、解詞、指導朗讀是本課教學的主要目標,在教學中,我沒有將這幾個目標割裂開來,而是將它們有機地融為一體。例如,在學習理解第二段介紹天安門的內容時,我先引導孩子看照片,引出“紅墻”、“黃瓦”,通過讀詞語加深對生字“瓦”的印象,然后引出“莊嚴”,告訴孩子“莊嚴”是莊重、嚴肅的感覺,讓他們結合生活經歷用莊嚴說說某一個地方、某一種場面、幫助孩子積累詞語“莊嚴的天安門、莊嚴的人民法院、莊嚴的升旗儀式、莊嚴的閱兵儀式”,既幫助孩子理解了“莊嚴”,又在反復練說中加強了對“莊嚴”字形的識記。最后出示句子“天安門在北京城的中央,紅墻、黃瓦,又莊嚴,又美麗”,請孩子們通過朗讀把天安門的特點介紹給大家。這樣,朗讀的指導也水到渠成了!
2、詞語教學是本課的一大亮點。在教學中,我采用多種方式隨文理解,將語言學習跟思想內容的理解融洽結合。例如,第二段中,要理解的詞語很多,“紅墻”、“黃瓦”,我讓孩子看照片理解;“莊嚴”,在看了“紅墻”、“黃瓦”的天安門照片后,讓孩子談感覺,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說說“莊嚴的某個地方”、“莊嚴的某個場面”,將抽象的“莊嚴”演繹具體,可觸摸。再如,“寬闊”的理解,我將孩子們熟悉的寧波天一廣場與天安門進行比較,告訴孩子要10個天一廣場才抵得上一個天安門廣場,讓孩子們對天安門廣場的“大”,產生具體印象。通過多種形式自然地進行詞語教學,幫助孩子理解、積累語言。
3、句子教學有待進一步探究。本課教學十分扎實地落實了字詞教學,但句子的教學卻有所忽視。第三段中有幾個優(yōu)美的長句,沒能很好地抓住句子特點,進行句子教學。例如,“立交橋的四周有綠毯似的草坪和拼成圖案的花壇”這句話很長,可以一步一步引導孩子理解:(1)讀句子后,問:這句話講什么!(2)草坪和花壇在什么地方?(3)草坪和花壇是怎么樣的?這樣引導孩子理解句子、讀透句子,促進孩子朗讀時的邏輯停頓。句子教學方面出現(xiàn)的欠缺將在日后的教學中進一步摸索、探究。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在開課處,利用教材主題圖創(chuàng)設情景,以孩子們喜歡的故事形式導入新課,旨在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課程標準的一個基本的教學理念,我在引導學生觀察情景圖后,讓學生自己在心里數一數,在班級匯報時說一說,在自己的桌面上擺一擺,引導孩子動腦、動口、動手全方位地參與數學的學習過程,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課程標準中強調學生之間的交流,這是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一個重要方式。我在設置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圍繞“誰和誰比?怎么比?比的結果怎樣?”進行討論,給學生思考、探索與表達留下了較大的空間。同時我還以兒童化的語言,以商量的語氣、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們共同學習,能激發(fā)孩子更高的學習熱情,使孩子們敢說、敢想、敢做、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樂于參與課堂學習。
算法多樣化是課程標準中的一個重要的思想,但算法多樣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yǎng)出來的,而是要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不斷地滲透、培植,只有在學生想法多樣化、擺法多樣化、說法多樣化……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出現(xiàn)算法的多樣化。
現(xiàn)在的孩子,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已經不同程度地具備了一些簡單的數學知識。所以在認識同樣多和“=”的過程中,應突顯學生的主體作用,只要是學生能說的讓他們自己說,能做的讓他們自己做,能寫的讓他們自己寫,能教的就讓他們自己來當小老師,教自己的小伙伴。debasrideb.com
波利亞曾說,學習任何知識的途徑是由自己去發(fā)現(xiàn),只有這樣理解才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guī)律、性質和聯(lián)系。因此,這堂課我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發(fā)掘學生的聰明才智,提高學生的教學素質,這是充分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此外,我認為教學過程中,小組合作的意識不夠強。學生分小組活動時,有的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夠,缺乏與他人合作的意識 。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擴展閱讀
一名合格的教師,其教學內容應當是被學生所理解的。面對新的教學內容,一定要編寫一份教案。教師實現(xiàn)教學成果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教案作指導,您有在備課前寫教案的習慣嗎?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編輯特別從網絡上整理了高中生物教學反思范文簡短,如果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話,請關注本站。
高一第一學期結束之后就讓學生進行文理選科,而這學期,我承擔的是理科班高一10班、14班、15班的生物教學工作。這一學期來我認真執(zhí)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本著務實的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帶著對生物學科教學的熱愛和追求,向每一節(jié)課要質量,讓每一個同學學有所得。一學期過去了,我想付出的總該會有收獲,即便是我教學方式和教學思想上有所改變就已經是一種進步了?,F(xiàn)我對本學期教學工作作出總結,希望能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不足,總結經驗教訓,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現(xiàn)總結如下:
一、課前認真?zhèn)湔n。
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采用的教學方法,并對教學過程的程序作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而在第一個班的第一個新課時上完之后,我會總結不足之處加以完善,并且根據重點班和普通班學生的基礎和接受能力不同調整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法,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課后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并認真按搜集每課書的知識要點,歸納成集。
二、增強上課技能。
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盡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盡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特別是重點班10班期中考后實習了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所以針對他們班的教學,通常情況下我都是將課堂的主動權和主導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參與思考討論、發(fā)表評論,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一段時間后,學生課堂參與度有所提高,思考問題的主動性和有效性也得到了鍛煉。
三、向老師們請教、觀察、模仿。
作為新教師,經驗缺乏是我最大的缺陷。為了讓自己早日成熟,特別是學期開始時,我很多時候會向各位老師們請教經驗,也通過聽課、觀摩課堂活動等方式去充實自己的教學經驗??平M內有許多經驗豐富的老師,我經常請教他們關于生物教學的問題,從題目到教學方式等等,老教師的經驗大大地充實了我的教學經驗,讓我在教學上逐漸懂得如何應付各種場景問題。例如課堂上的提問要有針對性,在學生學習狀態(tài)下滑時可以應用提問,在某些重點問題上也可以用抽問來提高學習專注度。
四、課堂做了一些嘗試
我校學生的基礎不算好,而且往往都有一些學習障礙,可能是初中長期不良習慣沒有得到糾正,導致課堂上不自覺地就會開小差、發(fā)呆、睡覺等,降低學習效率。對此,我嘗試在課前或者學生狀態(tài)不好的時候,給其講一些生物類的新聞,比如“塑化劑”事件、一對黑人夫婦因基因突變生了一個白人小孩等等?;蛘咧v一些笑話,上課時穿插一兩句精典網絡用語等等。學生很有興趣聽這些,效果很好,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其上課的壓力。由于文理分科之后,每個理科班一周有4節(jié)生物科,基本上不僅能夠完成規(guī)定的教學進度,而且與上學期相比,還多了一些課時來跟學生評講練習,對他們知識中的錯漏點進行改正補缺。
希望以后還是多做一些這方面的嘗試,除了課堂氣氛的調節(jié)外,課堂手段的改進等也能做一些新的嘗試,從而尋找最好的教學方法。比如課堂研討,提問,分組競賽,黑板畫圖、比如頭腦風暴等等。
五、充電
充電指教師要自我增值。現(xiàn)實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很多教學問題涉及到的內容十分廣泛,而且學生也不一定就問老師關于某個學科的問題。要當一個好教師,不能要求樣樣全能,起碼對于一些其他科目的基礎內容,你也要有一定的認識,這樣才能夠充分地綜合各種因素來進行教學。生物學科涉及的范圍原來就較廣,數學、物理、化學等各方面都有所涉及。比如本學期學習到遺傳定律時,有很多關于數學中概率計算的問題,要講好這塊內容,少不了老師應對數學知識的透徹講解。
實際上,每當我上課是從生物課內容引用一些其他科目的基本原理來說明的時候,學生的注意力得到提高,而且也樂于接受這種綜合性的解法??赡芤驗閷W生對于科目之間的聯(lián)系還是比較少,如果老師可以從這方面入手加強學科之間聯(lián)系的教學,學生容易聯(lián)系起各個學科學習過的內容,然后加深對這個問題的認識。簡單地講,教師懂得越多,學生也就懂得越多。
六、不足之處
1、上課的隨意性較大,前一兩個班的新課總會出現(xiàn)課備得不熟這種情況。
功夫下的不夠。
2、知識體系不夠建全,老師若未能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體系,在對學生的教學上引導上就容易出現(xiàn)偏差,這要歸結于我只掌握了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內容,而未能提前將整個高中階段的所有生物知識提前完整熟悉。
對高考題做的量較少,導致對考點的把握不夠好。
3、課程結構還要多做嘗試,如何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既完成知識點的學習,還要有時間做一些題目的練習。
學生的基礎差,所以知識點我總會盡量講詳細。另一方面就是課程結構上還是思考的不夠多,詳略不得當。
以上是我對于本學期教學方面的一些反思和認識,經后我要繼續(xù)強化自己的教學技能和教學認識,讓學生們能夠真正地通過生物學習了解自然、了解生命。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這節(jié)課位于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學教材《分子與細胞》(必修1)第2章2節(jié),本節(jié)內容包括:氨基酸及其種類、蛋白質的結構及其多樣性、蛋白質的功能三部分,并且與以后涉及的載體蛋白、酶、抗體等知識緊密相關,同時也與《遺傳與進化》(必修2)中基因表達的內容密切相關。因此,蛋白質的內容是學習高中生物課程其他模塊的基礎。本節(jié)內容是高中生物非常重要的一節(jié),下面我將對本節(jié)第2課時進行教學反思:
一、教學思路的反思
本節(jié)內容涉及到了有機化學的相關知識,所以了解學生的有機化學知識基礎非常重要。而高一新生在初中沒有學過有機化學的內容,高中化學還沒進行到有機化學部分,所以在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有機化學知識不足,要補充有機化學基本概念的講解,避免學生不理解。其次,在教學時結合學生的認知,把人的軀干比作碳原子,兩臂比作氨基(—NH2)和羧基(—COOH),雙腿比作氫原子(—H),每個笑臉比作側鏈基團(R基)進行了教學設計,由于側鏈基團(R基)的不同從而區(qū)分不同的氨基酸,使學生很形象的理解了本節(jié)課的重點。又進行了讓的學生手左手持印有(—COOH)的紙張,右手持印有(—NH2)的紙張,現(xiàn)場演示脫水縮合形成多肽的過程,同時結合ppt和板書,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很好的突破了本節(jié)的教學難點,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蛋白質功能部分考慮不足,以教師講授為主,造成課堂中教師講授時間過多,留給學生的時間過少。
二、教學過程的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較好,課堂氣氛活躍,較好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和學習生物的興趣,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但是也存在很多的不足,比如:在時間分配上,教材內容的處理上,板書設計上,學生模擬演示的指導上還存在很多的問題。
1、由于對時間把握不夠準確,脫水縮合及相關計算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但是只用了約一半的時間,剩下蛋白質功能用了接近一半的時間,還有課堂練習時間較少。應該增加脫水縮合及相關計算部分的演示時間和講解時間,增加課堂練習的時間,減少蛋白質功能所用的時間。
2、脫離課本,沒有充分利用好課本資源,過于依賴多媒體和學生演示,沒有指導學生回歸課本,使整節(jié)課脫離了課本,不利于學生的課后復習。特別是蛋白質功能部分完全可以引導學生閱讀課本,引導學生自己總結蛋白質的功能,避免教師過多講述。蛋白質結構多樣性的原因一筆帶過,沒有進行總結歸納。
3、板書設計不夠完善,沒有完整地把n個氨基酸形成m條肽鏈的相關計算公式總結歸納在黑板板書中,板書過于倉促,不夠美觀,而且同學進行演示在講臺上把板書遮住了,這是課前沒有考慮到的地方。
4、沒有充分發(fā)揮學生演示的作用,讓學生扮演氨基酸進行脫水縮合的演示可以把抽象的過程形象生動化,但是參與演示學生太少無法形象地演示蛋白質多樣性的原因,應該讓盡量多的學生參與進來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讓每個小組展示他們在課前用紙張黏貼好的多肽鏈,這樣可以很直觀的讓學生體驗到氨基酸種類、數目不同,排列順序不同,空間結構不同是蛋白質多樣性的原因,甚至可以讓全班每個小組的多肽鏈鏈接起來可以給學生更加深刻的印象。
三、對一些問題的思考
1、如何讓一節(jié)課使學生成為真正的主體,老師成為真正的引導者?
減少教師講授時間,增加學生活動時間很容易做得到,但是這樣學生就真的是有效的主體了嗎,教師要如何才能成為一個有效的引導者,引導學生成為課堂上一個高效的自主學習者呢。
2、如何合理使用多媒體、板書、教具演示等幾種教學手段?
每種手段都它的優(yōu)點和缺點,如何讓這些手段可以在教學中互補又不相互沖突或重復是每個教師要考慮的現(xiàn)實問題。多媒體容量大,可以播放圖片視頻動畫等,生動直觀,但是一閃即過;板書容量小,但是直觀條理,可以把整節(jié)課的內容條理展示,利于課堂小結;教具演示生動直觀,可以讓學生參與其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但是課前需要大量的準備時間,可控性稍差。如何根據不同的課程選擇不同的組合是值得深入細致思考的。
一、對教學目標的反思
首先,知識、能力、情意三類教學目標的全面落實。對基礎知識的講解要透徹,分析要細膩,否則直接導致學生的基礎知識不扎實,并為以后的繼續(xù)學習埋下禍根。譬如,教師在講解“生命系統(tǒng)的層次”時,如果對“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等等講解的不透徹,例題訓練不到位,學生在后來的學習中就經常出現(xiàn)定義和概念的判斷錯誤的現(xiàn)象;對學生能力的訓練意識要加強,為了增加課堂容量,教師往往注重自己一個人總是在滔滔不絕的講,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太少,學生的思維能力沒有得到有效的引導訓練,導致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下降;還有一個就是要善于創(chuàng)設情景,發(fā)揮學生的想象空間。
如果僅僅局限于對生物知識的生硬講解,一方面讓學生感覺到生物離生活很遠,另一方面導致學生對生物產生畏難情緒,導致其學習能力的下降。課堂上要也給學生創(chuàng)設暴露思維過程的情境,使他們大膽地想、充分的問、多方位的交流,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從一個知識的傳播者自覺轉變?yōu)榕c學生一起發(fā)現(xiàn)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所以教師要科學地、系統(tǒng)地、合理地組織生物教學,正確認識學生的的知識基礎和能力層次,采用良好地教學方法,重視學生地觀察,實驗,思維等實踐活動,實現(xiàn)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三維一體的課堂教學。
其次,對重點、難點要把握準確。教學重點、難點正確與否,決定著教學過程的意義。若不正確,教學過程就失去了意義;若不明確,教學過程就失去了方向。在生物教學活動開始之前,首先要明確教學活動的方向和結果,即所要達到的質量標準。因此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是教學活動中所采取的教學方式方法的依據,也是教學活動的中心和方向。在教學目標中一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如果已經非常明確,但具體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往往出現(xiàn)對重點的知識沒有重點的講,或是誤將僅僅是“難點”的知識當成了“重點”講。這種失衡直接導致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的下降。
最后,師生的達標意識要強,達成度要高。對一些知識,教師不要自以為很容易,或者是滿以為自己講解的清晰到位,沒有隨時觀察學生的反映,從而一筆帶過,但學生的認知是需要一個過程,并不是馬上就接受。所以我們要隨時獲取學生反饋的信息,調整教學方式和思路,準確流暢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達到共識。
二、對教學技能的反思
其一,講授正確,語言規(guī)范簡練。良好的語言功底對一名生物教師非常重要。生物學是有著嚴密邏輯性的科學學科,首先不能講錯,推導流暢,過度自然。其次,語言(普通話)要規(guī)范簡練,表達清晰,語氣抑揚頓挫,充滿熱情和感染力,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其二,板書精當,書寫工整。好的板書有助于將教學內容分清段落,表明主次,便于學生掌握教學內容的體系、重點。所以板書要布局合理、提綱挈領、層次清楚、端莊大方。作為一名新教師,我在剛開始上課時缺乏些粉筆字的經驗,沒有考慮到讓全班學生都看清楚,特別是沒有考慮到要合理地使用面板,往往板書小、草、亂,以致影響了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情緒。有的時候為了強調某個感念或它的某個特征,往往重復在一些字句下面加點、加圈、加波紋線,“五彩繽紛”,致使版面很不整潔,有損于美育教育。此外,板書難免有錯漏。所以我覺得,我們在寫好板書后要復看一遍,有錯的能及時修改,錯的地方不要用手掌隨便一抹,否則黑板就成了“花臉”。如何又快又好的寫出板書,是我今后需要努力的目標。同時我認為,作為一名生物老師也要練就一些作圖的基本功,譬如能熟練地畫出細胞的結構圖,某些生物體的結構簡圖等等。
其三,教具的使用、實驗操作熟練,規(guī)范。教師在上課之前應對教具和實驗儀器功能了如指掌、使用輕車熟路、操作規(guī)范得當,避免在演示實驗時操作不熟練,或是操作錯誤。在學生實驗之前,教師自己一定要熟悉各種實驗的要領、操作規(guī)范。
三、對教學方法的反思
第一,面向全體學生,兼顧兩頭。
班級授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能照顧到絕大多數同學的因“班”施教,課后還要因人施教,對學習能力強的同學要提優(yōu),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加強課后輔導。記得有人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教師對好學生的感情是不需要培養(yǎng)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有意無意地將太多的精力和榮譽給予成績好的學生,教學的重心向成績好的學生傾斜,將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視為差生,對他們關注的太少,教師缺乏對他們的鼓勵和幫助,好像他們就是來“陪讀”的,從而使得好的學生昂首闊步,越學越好;有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信心不足,越來越差,直接導致整體成績兩級分化,對后進生也是一種損失,所以教師要特別注意不要讓所謂的差生成為被“遺忘的角落”。
第二,常言說得好,學無定法,貴在得法。
高中學生的參與意識強,主體作用明顯,有充分的動手、動口、動腦的時間。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和教材的內容有針對性地指導學法,力求使學生由“學會”到“會學”。教師不僅要重視對教師教法的研究,對改善學生學法的探討也更應該引起高度的重視。
1、指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這是指導學生自學的前提。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向學生提出明確的學習目標,讓每個學生明確學習的任務和要求,以使其有針對性地閱讀、實驗與討論,尋求答案,盡力達標,其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也就此拉開了帷幕。
2、指導學生進行三級預習。三級預習即指學期前預習、周預習和課前預習,其中課前預習最為重要。預習中要求學生:
(1)劃出概念和名詞術語,以防模糊或混淆;
(2)記下疑點難點,以便課堂上有針對性的聽課,達到是釋疑的目的;
(3)嘗試記憶教材的基本知識,識記生物簡圖,為課堂檢測做準備。
從20xx年高中新課程改革實驗在我省全面展開至今已有兩年多的時間。眾多的高中生物教師已經接受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并在努力的進行課改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取得一定的經驗和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疑點和困難,影響新課程的推廣。下面我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聽課交流和調研,對生物教學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能夠和更多的同行共同探討和進步。
對教學方式的轉變與教學效果的思考
教學方式的轉變是這次課改的一個重頭戲,課程改革強調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個體學習為合作學習、變接受學習為探究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是教學過程的主體,應注重師生間、學生間的動態(tài)信息交流。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課堂教學方法,如討論法、自學輔導法、探究法等百花齊放。這些教學方法在特定的教學環(huán)境中均能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對探究性學習等的倡導,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活動,通過合作討論與參與的各種教學方法廣泛出現(xiàn)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這對教學的有效性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是,往往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卻很容易走入誤區(qū),不能辯證的看待各種教學方式,或流于形式,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那么,我們任何看待這些教學方式和教學效果的關系呢?
“每種教學方法都是相對辯證的,它們都既有優(yōu)點又有缺點;每種方法有效地解決某些問題,但解決另一問題則無效;每種方法都可能會有助于達到某種目的,卻妨礙達到另一些目的”。
以探究活動為主的引導發(fā)現(xiàn)法,在啟發(fā)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能力、形成科學思想和方法等方面有優(yōu)勢,但難以保證學生在短時間獲得最多的知識,而且對于陳述性的知識,也沒有探究的必要;討論法具有多向信息交流、針對性強、便于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特點,但往往使知識缺少系統(tǒng)性;自學輔導法,有利于學生獨立活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但只適合于較簡單的學習內容;而講解法雖然具有信息量大、系統(tǒng)、邏輯性強的優(yōu)點(這些優(yōu)點是其他方法所不及的,對于知識接受為主要目標的課型,講解法也是高效的),但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教學目標的多重性、教學系統(tǒng)本身的復雜性、教學客觀條件的千差萬別和千變萬化,使得我們不可能找到適合于一切教學環(huán)境,符合每一特定教學情境的教學公式,一種方法的優(yōu)點,可能恰恰是另一方法的不足所在。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就必須發(fā)揮每一種教學方法的優(yōu)勢,克服其劣勢,實現(xiàn)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與組合,使方法結構協(xié)調、合理,各種方法優(yōu)勢互補,長短相濟,立體結合。
例如,關于發(fā)酵工程的生產實例,我們可以味精的生產過程為例,讓學生首先分析思考要生產谷氨酸需要解決哪些問題,然后讓學生嘗試設計一個發(fā)酵的裝置;也可以讓學生根據教材中發(fā)酵裝置圖,分析討論發(fā)酵裝置中各個部分的原理及作用。前者類似于對技術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過程,適合于能力較強的學生,可采用引導探究的方法;后者類似于對一項新技術的消化過程,相對難度較小,適合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可采用討論法。我們很難說這兩種方法誰優(yōu)誰劣,但對具體情況,卻有合適與否之分,對于基礎與能力均較弱的學生而言,采用前一種方法顯然是難以收到理想效果的,學生的思維活動也難以開展起來。再如,對于伴性遺傳的學習,我們也可以有兩種基本的方法:
一是先給出學生伴性遺傳的具體實例,讓學生結合學過的遺傳規(guī)律的相關知識,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揭示其本質;
二是首先給出性染色體及性染色體上的基因,然后要求學生分析這些基因可能怎樣傳遞,基因的這種傳遞可能使后代的性狀遺傳表現(xiàn)出什么樣的特點和規(guī)律。第一種方法采用的是分析歸納的思路,第二種方法采對課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的反思
用的是演繹推理的思路,兩種方法都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對學生能力的發(fā)展各有側重。因此,有效的教學應該是各種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與有效組合,應該與特定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師個性特點以及具體的教學環(huán)境相適合。多元的教學目標需要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達成,單一的教學方法是難以與多元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相適應的。我們倡導探究性學習的方法,但如果將探究泛化,將之用于一切教學情境,那是有悖于有效教學的。
有效的教學方法還應有學生思維的積極參與。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不論采用什么教學方法,都應該有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這種參與應以思維的參與為核心標準。課堂上看似熱鬧非凡,學生個個參與,而學生只是一種形式上的參與,思維活動停留在淺層次上,這樣的參與是低效或無效的,這樣的課堂教學也不會是有效的。反之,有些課堂學生看似沒有太多形式上的參與,但卻是積極地在進行深層的思考,有其思維的參與,這樣的教學卻是高效的。
《蛋白質的提取和分離》的考查內容主要是蛋白質的提取和分離的方法和原理,考試要求等級為a級。本節(jié)知識是新版選修教材中新增加的知識,在江蘇省近幾年的高考試卷中出現(xiàn)的較少,常結合DNA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一起考查,因此仍然不能忽略本講知識。
在本節(jié)知識中,首先將蛋白質的提取和分離的主要方法和原理作為重點復習內容。由于本節(jié)涉及的方法對于學生來講,比較陌生,而且難度較大,所以按照由簡單到復雜、由熟悉到陌生的原則進行復習。我先和學生一起復習了比較簡單的透析法的原理和操作,學生的接受度很高。接下來復習了比較復雜的電泳法,主要是從原理的層次進行理解,而對具體的操作則不作要求。然后復習了學生最為陌生的凝膠色譜法,借助于凝膠色譜柱的示意圖,學生還是比較容易理解的。
接著以血紅蛋白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來應用和鞏固上述三種方法。首先從選材的角度比較了DNA的提取和蛋白質的提取的差異,接下來引導學生分析如何處理樣品將血紅蛋白釋放出來,并進行粗分離,最后再引導學生分析如何利用已學的方法將血紅蛋白與其他蛋白質的混合溶液進行純化,并進行血紅蛋白的純度鑒定。在該實驗的復習中通過層層設問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每一個步驟為什么要這么做,從而使學生能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教學效果比起死記硬背要好得多。
新課改下,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自我提高的一個有效手段,是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對自身教學行為不斷進行反思的一種行為,是對自己的教學行為和教學過程進行批判性分析和繼承的過程。有效的反思能夠對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等進行改進。高中生物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教師更應該在教學時間中進行反思,那如何反思才有效,才可以切實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呢。筆者覺得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教學觀念上的反思
在以前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過多地執(zhí)行教材或者教參上的觀點,只是在簡單的重復甚至照抄。學生也只是對教師的授課全盤照收,教師講什么就是什么,教師說什么就聽什么。在這樣的課堂中,教師和學生都沒有自主性,沒有對知識進行研究,課堂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師要積極對自身的教學觀念進行反思,在深層次上促進教育觀念的更新與轉變,并以此指導教學實踐。如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應積極反思教學設計與教學實踐是否適合,不斷思考教學目的、教具準備、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問題,并積極改進,從而優(yōu)化教學,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例如學習“應激性”概念時,我先做一個簡單的小實驗:用黑板擦敲打講臺桌發(fā)出聲響,結果學生循聲觀望。這一情景引入后,我分析實驗現(xiàn)象,學生很容易得出應激性概念,“聲響”是刺激,“觀望”是反應,生物對刺激作出反應的現(xiàn)象就是應激性。事實證明,這種教學學生很感興趣,而且能將抽象內容轉化為直觀、形象的東西,比一味灌輸的效果要好得多。
二、課堂教學進程反思
教學過程中的反思包括課前反思,課中反思和課后反思。
課前反思就是指備課環(huán)節(jié)的反思,教師要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要教而有思,思后有得。備課要有一定的預見性,這個預見性是建立在對教材和學生深刻了解的基礎之上的。教師要深刻把握教材,然后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選用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教師才可以切實準確地確定一節(jié)課的教學深度、廣度,才能確定重點、難點,才能合理安排時間并且能預測學生在學習某一教學內容時,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能設想出解決這些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課中反思是在課堂中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包括一些意外生成)并能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課前反思的基礎上,還要具備良好的應變調控能力,這種能力并不是先天具備,而是在無數次的教學實踐中積累的。課中反思包括:對學生知識學習的反思,對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反思,對學生情感形成的反思。如在“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與分離”實驗時,學生發(fā)現(xiàn)用毛細吸管不容易把濾液細線劃細劃勻,甚至有時還會把紙劃破,此時筆者提問:“你能找到替換毛細吸管的更合適的劃線工具或劃線方法嗎?能否用其它蔬菜代替菠菜?效果如何”?等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
課后反思是一種最為普遍的教學反思,也是教師對其教學進行反思的一個重要渠道。它是教師在教學實踐后,再一次對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學方式等進行剖析,進行思索和總結。這樣使自己對課堂的教與學和得與失才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舍,對如何再教這部分內容做些思考,寫出“再教設計”,從而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三、教學方法反思
現(xiàn)在的教學,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是學生的主人。教師在課堂中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的方式,將自己作為一個教學參與的平等的首席。積極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性,要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多采用討論式、引導式、過程式的教學。在學科內綜合的教學中,可多采用引導式教學。例如,復習細胞分裂就可以采用引導式,什么是細胞分裂?細胞分裂有哪幾種方式?每一種方式有何特點?細胞分裂對生物的生殖和發(fā)育有何意義?細胞分裂與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有何聯(lián)系?通過提出問題,創(chuàng)設情景,一步步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串成鏈、連成網。在一些跨學科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研究熱點的內容中可以多采用討論式的教學。在探索性的實驗教學中應多采用過程式的教學。不論采用哪種教學方法,我們都要把落腳點放在發(fā)展學生的能力上。也就是說要以發(fā)展學生能力為基礎來選擇和利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因此,在教學中,尤其要注重學生綜合、分析、識圖、實驗設計和操作、求同存異思維等方面的能力的發(fā)展。因為這些能力在高考中常會考查到。
四、生物實驗反思
生物是一門實驗性學科,實驗是生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各地的會考、高考中紛紛加大了對學生實驗能力的考核。要求學生設計實驗步驟,到要學生改正實驗錯誤、分析實驗現(xiàn)象等。對學生能力的考查加大了。因此,在教學中,要放開學生手腳,讓學生在實驗中親自操作,積極動手、動腦,放開思維,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和創(chuàng)新精神,使其真正掌握實驗的每一步驟和基本方法,而不是在教師的一步一步指導下,照著教材依葫蘆畫瓢。同時應增加一些探索性的、開放性的實驗,放手讓學生自己設計方案、動手操作,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生物學科特點是知識點散亂,不容易形成知識網絡,因此,許多高三同學下了很多功夫,成績卻提高不明顯,這主要是復習思路不對,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對學生進行復習方法指導。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主要是做好以下幾點:
一、按照課程標準,指導學生看書
許多同學進入高三總復習后,總是把許多時間用在了做題上,而忽略了看書,這種復習思路是不對的??荚嚳际裁?是考教材,考試內容絕不會脫離書本,脫離課程標準,所以,我們在高三第一輪復習中一定要緊抓住教材,把沒弄清楚的基礎知識弄清楚,在這個基礎上,通過作習題進行檢測和查缺補漏。另外,看書容易形成知識的系統(tǒng)性,這是無論做多少題都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對于高三學生,我的要求就是:回歸課本。以書為主!做題為輔!
二、指導學生打牢基礎,進行全面復習
高考既重視基礎知識的考查,也注重對能力的考查。而能力離不開知識的載體作用,即能力的形成需要扎實、牢固的基礎知識。只有系統(tǒng)化、結構化的知識,才有助于能力的提高,才能使你透過現(xiàn)象看到本質,從而在解答綜合能力試題時游刃有余。所以我們在作題時不要好高騖遠,簡單題,基礎題要保證得分率,這當然需要基礎知識相當地牢固,而牢固的基礎則來源于第一輪復習的看書情況。
三、把握主干知識,指導學生形成知識結構
主干就是書上的重點內容,打個比方,就好比一本小說的中心內容,如果讓你把一本小說縮寫一下,這些中心內容當然不能放棄。那么對于書上每一節(jié)的主干內容在哪呢,比如書上的黑體字,書上本節(jié)聚焦,就是主干,在我們閱讀的時候不能簡單地畫一下就了事,應該先把它記下來,進而理解,與前后聯(lián)系,并要學會應用。不但針對每一節(jié),對于全書來說,也有它的主干,也就是考試說明中對知識點要求較高的章節(jié)。
四、讓學生重視記憶,理解,思考
對于生物學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認為生物是文科,背一背就可以了,也有的人認為生物是純理科的東西,應該以理解為主,這實際上就導致了不同的學習方法,有的人先記憶后理解,理解不了就算了。有的人是先理解后記憶,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記不住就記它個大概,我基本上屬于后者。但我不能說前一種是錯的,因為各人有各人的學習方法,只能改善,不能強行改變。那么對于生物學科來說,記憶和理解同樣重要,也就是說,既要理解也要記憶,因為,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規(guī)律,是在大量的研究基礎上總結和概括出來的,具有嚴密的邏輯性。只有深入理解、融會貫通,抓住各部分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學懂學透,記憶起來才容易,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原理才能容易區(qū)分。但有的概念太長,光理解了記不住也不行,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有時記熟練了,也能幫助理解。另外,在理解和記憶的`同時,要勤于思考,做到尋根問底,從而加深了理解和記憶。因此,在帶領學生進行生物總復習時,對于每個概念我不但學生記住,而且要教會學生怎樣對記憶,對就是幫助學生理解概念,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
五、弄清知識內在聯(lián)系,“瞻前顧后”
在記住了基本的名詞、術語和概念之后,同學們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生物學規(guī)律上來了。這時大家要著重理解生物體各種結構、群體之間的聯(lián)系(因為生物個體或群體都是內部相互聯(lián)系,相互統(tǒng)一的整體),也就是注意知識體系中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的線索。
六、及時歸納、總結
在課下,經常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是必要的。除了老師在課堂上歸納總結外,在做題時,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和好的思路,以及對知識新的理解,或者是心得體會,最好在筆記本上總結出來,每次在考試前翻看一下,會對你提高生物成績很有幫助。
一、夯實基礎,注重學科內的知識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絡
近幾年來高考試題強調以能力立意、加強能力測試,但不是說我們可以忽視和放松基本知識的教學,恰恰相反,生物學的基本概念、規(guī)律和原理還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離開了知識的積累,能力是很難形成的。
在這幾年高考試題中,立足基礎的指導思想十分明顯?;蛲蛔?、食物鏈、營養(yǎng)級和種群的概念,線粒體、葉綠體的結構和功能等基礎知識都有涉及。而每年評卷都反映出學生的基礎知識并不牢固,對基礎知識的教學我們絕不能掉以輕心。
在基礎知識的復習中教師要注重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學科的主體知識,注重各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要引導學生及時歸納總結,構建生物學知識的網絡體系。在復習課中,不少教師喜歡用括號的形式把知識點的有關內容括起來,認為這就是知識網絡,我認為那只是概括了一個知識點的內涵,是某個知識點或某方面知識的具體化而已。要把它擴展為一個知識網,應該是以一個知識點為中心盡量聯(lián)系與此有關的知識點,并使它們有機地連成一體。例如光合作用是一個知識點,它的內涵包括光合作用的概念、條件、場所、意義和過程、反應式等。把光合作用與葉綠體的結構和功能,與呼吸作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水分代謝及礦質代謝(從光合作用的原料、酶的組成、ATP的組成等方面看)等知識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才是一個知識網。這個網還可以進一步擴展與農業(yè)生產中作物增產、社會熱點問題(如溫室效應)等聯(lián)系起來。
這種知識網絡的構建在高考復習中十分重要。因此,對基礎知識的復習要達到精確(要使學生準確地掌握知識)、精巧(學過的知識要用得上、用得準)、精煉(要形成知識網絡,使書本由厚變薄,最后要變成屬于自己的東西,同化到自己的觀念中)。
二、注重學科之間的交叉滲透
跨學科命題是高考命題改革中的一項重要舉措,其目的是通過學科間的知識綜合,考查學生對中學所學相關課程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應用這些知識和技能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促進中學教育教學改革,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面對這種改革,我們作為一個普通的生物學教師,首先要搞好本學科的教學,“種好責任田”。在此基礎上,應努力介紹生物學與其他學科知識的相互聯(lián)系,對一個問題的解決,不但從本學科,而且盡可能聯(lián)系、各類相關學科。例如涉及到葡萄糖時,不但要從生物學的角度讓學生了解葡萄糖的分子式及其作用,了解葡萄糖如何分解釋放能量的過程,了解葡萄糖是如何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的,還可以聯(lián)系到化學知識,讓學生復習葡萄糖的化學性質,進而了解如何鑒別葡萄糖。
三、在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學習能力的時候要主要注意以下9大環(huán)節(jié):
1、從生物科學角度出發(fā)提出可以探究的問題;
2、闡明與解決該問題有關的的概念;
3、確認變量(注意準確、科學、合理性原則),該變量必須是探究問題的關鍵(這也是我們在這幾年高考中碰到的對照實驗的重要原則:單一變量原則);
4、必須作出科學假設和預期結果,結果的預測也是實驗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5、設計可行的實驗方案,注意可行性,必須聯(lián)系實際;
6、進行實驗,收集數據;
7、運用數學方法(圖表等)處理數據,得出實驗結論;
8、用準確的術語描述實驗方法、闡明實驗觀點;
9、運用證據與邏輯為自己的觀點進行辯解和必要的修改。以上9個環(huán)節(jié)在考試中一般不會全部涉及但是在實驗設計題目中往往就會考查到其中某一個環(huán)節(jié),因此我們在復習工作應該注意從這9大環(huán)節(jié)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性學習能力。而且應該開設的實驗必須盡一切方法開設。
四、幫助構建學生學科知識體系
由于是高考,所以它不可能單純考知識點,因此在復習時要注重前后聯(lián)系比較密切的知識點的復習,這便是學科內綜合的支點,但注意不必太深。這幾年全國統(tǒng)一考試高考的試題難度不大,對知識的掌握主要由學生自己融會貫通不要在偏題、難題上下功夫,那樣會浪費太多的精力,又給學生造成了不必要心理負擔和對考試方向的誤解。因此我們在高三生物復習過程中應注意加強學生本學科內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幫助學生打破原來的章節(jié)知識形成自己一套新的學科知識網絡體系。
一、一綱多本下的教學
1、教師教學應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
新課程很大的一個變化就是一個課程標準,多種版本的教材并存,而且各個版本的教材也有著很大的差異。這能夠改變過去把課本當成金科玉律,讓學生死記課本的填鴨式教學方式。記得98年上海高考有這樣的一道題目:
過度肥胖者的脂肪組織中,占細胞重量50%以上的物質是
A。蛋白質B。脂肪C。糖類D。水
題目的答案是D、水。這樣命題的依據是因為課本上有“水在細胞中是最多的”的語句,命題的立意是考查考生推理的潛力。各種科學證據證明答案就應是脂肪,但是在很多教師的教學中依然堅持錯誤的答案,一個方面因為高度相信高考題,另一個方面為了保證考試的時候能夠那多拿2分。這雖然是一個極端的例子,從中也能夠折射出以往的生物教學重結論、重識記、重應試,輕過程、輕實證、輕生物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等弊端。一綱多本,高考直接使用某個版本教材的原話直接考查的可能性減少了,這就促使我們教師教學從以往教教材向使用教材轉變,既尊重教材,又不盲從教材,帶著批判的眼光利用好教材,教材是一個呈遞知識的范本,不是“圣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首先就是讓學生不要盲從、迷信權威,要帶著質疑去學習、去理解。對知識要持續(xù)一種開放、動態(tài)的認識,而不是把它當成封閉的僵化的教條對待。
2、重視生物學的核心概念
不一樣版本的教材,知識點的組織、語言敘述、編排的理念等都有很大的差別,高考不可能依據教材來考核,我們如何對待這種差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呢?答案就是抓住生物學的核心概念。有一些近似戲謔的生物學明言如“事實比想象離奇”、“生物學唯一的規(guī)律是:生物學中的概括一律具有例外”正是從側面說明了生命世界的紛繁復雜。由于生物多樣性等原因,生物規(guī)律既有普遍性,又又有它的特殊性,生物學的發(fā)展很大程度上是概念的發(fā)展,概念的發(fā)展是認識的進步,理論的更新,觀念的轉變。抓住核心概念的教學就是抓住了高中生物教學學的重點、主干、提綱,既有利于教師教學的有效性,又能夠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yǎng)。譬如,免疫的資料以前是放在選修來學習的,此刻放在了必修3,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增加對“穩(wěn)態(tài)”這個核心概念的認識。
二、要正視生物實驗教學
高中生物課程是普通高中科學學習領域中的一個科目,生物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新課標重視實驗不僅僅體此刻考綱有20個基礎實驗的上,體此刻課本超多的科學史上,更體此刻對科學探究潛力的明確要求上。實驗教學既要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又要增加學生對知識的鮮活認識,破除對知識產生過程的神秘感,不再覺得創(chuàng)造知識是高不可攀的。對實驗教學我們要有一個整體的計劃,不可為了實驗而實驗。譬如科學探究潛力的培養(yǎng)我們要把它細分成不一樣的細節(jié),融入20個基礎實驗教學中,要在回顧科學史中讓學生體會科學家的科學思維科學方法,科學史的教學重點不是為了讓學生記住哪些人在何時做了哪些事。實驗不僅僅是學習的資料,也是促進學生學習的手段和策略。以什么形式開展實驗教學,要根據實際狀況來思考。學生動手潛力強,能夠多以探究的形式,基礎差的能夠先學習理論再實驗驗證,學校硬件環(huán)境差,能夠多做演示實驗。
三、落實新課標的理念,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面向全體學生,不僅僅僅是口號
面向全體學生,一方面體現(xiàn)了教育的公平,另一方面是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這要求我們要了解學生,尊重差異的基礎上,分層要求,實行有坡度的教學設計,照顧不一樣層次的學生,采取多種多樣的評價手段,注重不一樣學生的情緒體驗,分層輔導提優(yōu)補差,加強學法指導,個性是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了解他們的學習計劃、指導他們閱讀教材(參考書)、如何聽課、如何做好筆記、用好筆記,提高學習效率。
2、行之有效的教學形式
不管是傳統(tǒng)的講授演示教學還是探究式教學都是教學的有效手段,我們要根據不一樣的資料采取不是的形式,對強調知識呈遞的資料我們能夠去用講授演示教學,對一些蘊含科學思維科學方法貼近學生實際的能夠探究式教學。一些簡單的資料甚至能夠用自學輔導法,課后自學法等。
高一生物論文模板精選
[摘要]高中生物學是一門關于生命的學科,主要研究生命的產生、發(fā)展、變化及遺傳的一些規(guī)律。通過對生物學的學習,能大大提高學生對于生命的了解,并提高學生的生存能力,促進其在社會生活中不斷發(fā)展,為以后深入探索生命的規(guī)律打下基礎。高中生物的學習是十分重要的,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是生物教師要思考的問題。本文主要從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提高觀察能力及轉變教學方式等方面進行分析,探討了提高高中生物教學有效性的一些策略,以供教學中進行參考。
[關鍵詞]生物;教學;觀察力;教學方式
一、提高學生觀察能力的基本策略
(一)加強學生觀察興趣的培養(yǎng)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學習生物產生了興趣,才會集中精神進行學習,同時也會認真動腦思考,所以首先要注重對生物這門學科的興趣培養(yǎng)。教師無論是在課堂講解還是在實驗課上,以及課后作業(yè)的布置上,都要注意加強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只有學生感興趣,才會細心觀察,這樣才能使學生的觀察能力不斷提高。再有,在課堂學習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觀察,通過問題及懸念的設定,輔以有趣的演示手段,吸引學生注意力,強化細致觀察的意識,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使學生的觀察成為一種習慣
有了興趣才會專心,觀察才會細致深入,才能在平淡的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問題,才能引發(fā)思考,才能有所獲。所以,無論在課堂上還是在日常生活中,教師都要讓學生注意觀察,并持之以恒,使深入觀察成為一種習慣。要通過牛頓、達爾文、袁隆平等生物學家的故事告訴學生,偉大的發(fā)現(xiàn)是同細心觀察及深入思考分不開的,讓學生擁有細心觀察的潛在意識。如觀察田野中蚱蜢的體色變化,能夠加深對保護色的理解;在池塘邊觀察蛙的成長過程,能夠強化對變態(tài)過程的學習;在農村觀察公雞爭斗,可以了解動物的攻擊及防御行為……在對日常生活的一些細節(jié)進行觀察時,能夠使學生感受到生活的豐富多彩,并在思考中得到啟發(fā)。
(三)觀察方法是觀察效果的.決定因素
觀察并不是一味地瞎看,一定要講求方法,如果不講究方法,所獲甚微,不僅浪費時間,反而會漸漸使學生失去觀察的興趣,導致學習效果不佳,因為不當的方法使觀察行為變得盲目,使知識點分散,不容易串聯(lián),從而影響能力的提高。為了避免觀察中的無目標瞎看,教師要注意加強對觀察方法的指正,要結合教材的進度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明確觀察的目的、對象,指出觀察的重點。先有目標,然后再有所側重地進行觀察,才能舉一反三,事半功倍。
(四)注重學生在觀察時動腦發(fā)現(xiàn)問題
在學生觀察的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因為有了思考,才能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問題,有了問題,才會尋求解決方法,尋找答案,通過對問題的解答,能加深學生對所觀察事物的了解,從而對其進行探索,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比如觀察馬鈴薯塊莖與甘薯的塊根,雖然都在地下生長,但是區(qū)別還是很大的。除了兩種不同生物各自屬性不同外,要讓學生通過觀察來了解,這樣才能認識到塊莖和塊根的不同,使學生知道:雖然表面看起來很相似,但實質卻有不同,提高其對事物的辨別能力,在以后的生物課學習中能夠更求甚解。
(五)要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
在高中生物的課程學習過程中,實驗是必不可少的。實驗課程的學習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邊動手邊觀察,同時進行深入的思考,對實驗現(xiàn)象進行分析,這個過程是個有機的整體,對于其學習能力提高有很大的幫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教材的安排進行合理的實驗布置,強化學生觀察能力及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在實驗中對事物進行觀察,分析原理,進行思維拓展,對于學生思考能力及實際操作能力的提高都有極大的益處。在實際觀察中,還可以糾正一些學生固有的錯誤認識。比如觀察蝙蝠時,學生通過實驗了解了蝙蝠的生理結構,教師再將其與鳥類進行比較,使學生認識到:蝙蝠具有哺乳動物的特征,不屬于鳥類。從而避免學生錯誤地認為在天上飛的像鳥的動物都是鳥,還有別的可能性。
二、關于高中生物教學轉變的策略
(一)教學理念的轉變策略
教學理念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方式。過去的教學理念是以教師為主體,整個教學過程都由教師掌控,學生處于一種被動的學習方式,教師講什么,學生就學生什么,知識的傳遞基本以“填鴨”的方式進行,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被動接收知識,學習的效果并不理想。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教學理念也發(fā)生了變化,教學方式有了改革和創(chuàng)新。在整個高中生物的教學過程中,角色、行為及方式都要發(fā)生轉變,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教學中心點是學生,通過教師的啟發(fā)引導,使學生自主進行知識的學習,讓學生擁有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并助其養(yǎng)成獨立的人格。
(二)教學技能提高的策略
不論哪門學科的學習,都是一方面要求學生努力學習,另一方面要求教師以正確的方式進行教學和引導。從教師自身來講,要不斷提高教學技能。教學技能是綜合的,它由反思、評價、課后輔導、作業(yè)批閱、課堂講授及教學設計六個方面組成,因此,教學技能的提升是這六個方面綜合提升的過程,既有獨立性又有互聯(lián)性,每個方面都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一個方面不足就會成為整體的短板,導致教學技能無法提升,從而影響教學的有效性。在新的教學理念下,教師也要不斷地學習,努力提高教技能,教學互長,不斷反思、探索和提高,通過總結,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的質量。
(三)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策略
實踐出真知,特別是生物學這門學科,與生命直接相關,而且與人類社會的聯(lián)系十分緊密,如人口、環(huán)境、生態(tài)、醫(yī)療等等問題,都與生物學密切相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扎實掌握理論知識,而且要將理論同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在理性方面及感性方面都有深刻的體會,加深理解,這對于學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及潛能的開發(fā)都十分有益。比如在學習“生物進化論”時,教師可以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及學生自身的一些生理現(xiàn)象。將生活實際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相結合,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生物學科的親切和實用,能夠充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既加深了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感性認識,達到教學的事半功倍效果。
(四)課上及課后的問題策略
學和問密不可分,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積極解決問題的習慣和能力。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雖然新的教學理念是以學生自主學習為本,但由于多種原因,很多學生在發(fā)現(xiàn)問題以后,不能及時把問題解決,甚至很少提問,即便不會也不主動提問,這對于學習來講是一種障礙。問題意識薄弱的情況普遍存在,一方面是因為學生不敢或不愿提出問題。好奇心人皆有之,但由于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學生雖有一定的問題意識,但怕所提問題太簡單或與課堂教學聯(lián)系不大,被老師和同學認為知識淺薄,怕打斷老師的教學思路和計劃,被老師拒絕,所以學生的問題意識沒有表現(xiàn)出來,處于隱藏的狀態(tài)。對于教師來說,就要充分鼓勵,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其發(fā)揮作用。
問題意識薄弱情況普遍存在的另一方面原因,是學生不能提出問題或不善于提出問題。由于受傳統(tǒng)教與學思想的影響,學生長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進而不善于思考,思維惰性大,問題意識淡漠或沒有,不能或不善于提出問題。因此,教師要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采取相應的策略進行調整。首先要加強同學生的溝通,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營造平等、民主的學習氛圍,通過一些具體的實例,使學生慢慢產生問題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習慣;其次要對一些活動課程進行強化,增加實驗課程,促進學生親自動手,自主學習,在實驗中觀察、質疑、提問;再次,教師要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問題場景,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其提問的欲望。
三、結語
近些年來,我國的基礎教育改革不斷進行,各學科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都取得了較快的發(fā)展,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不斷深入。對于學生而言,要努力培養(yǎng)學習興趣,提高觀察能力,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問題,動手解決,形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對于教師而言,也要不斷強化自身的學習,提高教學技能,轉變理念,在教學過程中起引領的作用。只有師生共同努力,才能在生物教學中達到預期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個版本的比較蘇科庚生物學教學-08-25
2、淺析高中生物新課程教學的現(xiàn)狀與對策陳欣;福建教育學院學報-10-25
一名合格的教師,其教學內容應當是被學生所理解的。在公開講課的時候,教案的準備就十分重要。一份好的教案設定應該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熱情,更好的理解學習當中的疑問。教案如何編寫快速又保證質量呢?你也許需要"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范文"這樣的內容,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那是一節(jié)語文課,課題是《小壁虎借尾巴》。課前,我讓學生通過自己聽錄音、三思語文網、問長輩等方法去預習。一上課,戴著小魚、小燕子、老黃牛頭飾的3位小朋友上臺,當他們正在炫耀自己的尾巴的時候,垂頭喪氣沒了尾巴的“小壁虎”上來了,說自己的尾巴被蛇咬斷了。小壁虎沒了尾巴,該怎窗炷?教師因勢利導,引導學生研讀課文,要求把自己知道的答案告訴別人。學生們很認真地研讀課文后,人人把小手舉得高高的,爭著把自己知道的告訴大家。一時間,有站起來的,有把雙手舉起來的,全班學生情緒十分高漲。在把答案告訴別人的同時,文章的大意也就明白了。接著,教師要求學生選自己最喜歡的句子或詞語讀給大家聽,可以加上動作用表演的形式讀,也可以單純表情朗讀。不過,要把為什么這樣讀的原因告訴大家。學生們小聲自讀了一陣之后,紛紛搶著在全班表演朗讀?!八x得好,我會讀得比他更好?!薄拔艺J為這一句應該這樣讀!”“因為是老黃牛,所以讀的時候聲音要粗一點,沉一點。”這是小朋友們的聲音?!澳阕x得真好!”“你的表演動作真棒!”這是教師鼓勵的話語。這些聲音伴隨著聲情并茂的朗讀不斷把課堂推向一個又一個高潮。
通過學生反復的表情朗讀(其中也有教師適當的指導),生字會讀了,詞義理解了,文中各種動物尾巴的功能也了解了(對文中的生字,教師有意識地抽出來,讓學生討論記字的方法)。在表情朗讀過程中,小魚細柔的聲音、燕子清脆而略帶尖聲的語調、老黃牛蒼老剛勁的話語,被小朋友學得惟妙惟肖。再加上小朋友們情不自禁表演的自創(chuàng)動作,使整個課堂充滿了童趣。課堂上,學生還向教師提出了很多種動物尾巴的功能問題,直到下課,學生們仍意猶未盡,還在討論蛇為什么沒有腳、它的尾巴到身體的哪一部分?如果小魚的尾巴斷了,會不會再長出來?等問題。
這節(jié)課,摒棄了過去呆板的教法,學生學習興趣濃。學生在一系列自主學習活動中學到了應學的知識,同時,這節(jié)課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挖掘了學生的潛能,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反映了生本教育理念。生本教育是為學生設計的教育。像上述那節(jié)語文課,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讓兒童自主學習,主動發(fā)現(xiàn)探究;課堂上,學生可以朗讀自己最喜歡的語句,可以表演,可以發(fā)表議論,可以和別人討論,它適合兒童的天性,使兒童忘記了自己在學習,忘記了自己是在課堂上。于是,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空前提高了,潛能得到激發(fā),天性得到發(fā)展。
在今天的信息時代里,學生從各種渠道獲得過去所不能比擬的極其豐富的信息,教師作為惟一信息源的地位已經被改變。況且知識經濟社會需要人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已經成為社會的迫切需求。在這種情況下,教育只有真正為了兒童,為兒童而設計,才會找到自己正確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才能通過激發(fā)學生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的能量,使教育質量和效率出現(xiàn)新的飛躍。所以,我們應把為教者的設計轉變?yōu)闉閷W生而設計。
《動物王國開大會》是部編版一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童話,課文主要講了動物王國要開大會,老虎讓狗熊通知,狗熊在狐貍、大灰狼、梅花鹿的提醒下,一次又一次才把通知說清楚。通過狗熊四次播報通知,讓學生明白發(fā)布通知時要把重要的內容說清楚、說完整,故事情節(jié)生動有趣。
一、教學效果:
1.本文對話多,適合練習分角色朗讀,還要抓住本單元的朗讀要求“讀出疑問句和祈使句的語氣”,抓住文中的重點句子,借助標點指導學生練習朗讀這樣的句子。同時要了解通知的幾個要素。幾個教學目標如何落實,需要在教學時好好設計費些心思,第一課時讀整體感知課文,知道課文主要內容是老虎讓狗熊發(fā)布通知,一共發(fā)了四次。寫字教學落到了實處。
2.嘗試進行了小組合作學習。在簡單的復習之后,讓學生借助動物圖片說出課文主要內容,圈畫狗熊發(fā)布四次通知內容,進行了第一次、第二次通知的學習,幫助狗熊思考第三次通知內容、書寫第四次通知,在角色對話中了解通知的要素,然后讓學生觀察句末的標點符號,初步發(fā)現(xiàn)祈使句的表達形式及語氣,然后讓學生嘗試。
二、成功之處:
語文下冊,是一篇童話故事,故事情節(jié)生動有趣。全文篇幅很長,共有18個自然段,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第一次接觸這么長的課文,學習起來是有較大難度的。因此,我打破常規(guī)教學方法,引導孩子們輕松學習本文。本課設計采用讀思結合的策略,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注重低年級教學中的識字與閱讀兩項能力的培養(yǎng)。多種策略,訓練語言。本文是一篇蘊含語言訓練的童話故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看插圖讀故事的方法訓練學生的觀察與朗讀能力;提煉語言,分析狗熊發(fā)布的四次通知,發(fā)現(xiàn)語言表達的技巧;圍繞通知,展開活動,使學生在補充語言和分析提煉通知中的有效信息的過程中了解通知的要領;最后通過復述故事、表演故事,達到訓練語言,提升語文綜合能力的目的。這樣,由字到詞,再由詞到句到文的教學,降低了識字難度,遵循了學生由易到難的認知規(guī)律,又使識字教學過程充滿童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得新知。
三、不足之處:
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回答交流缺乏積極性,未能實現(xiàn)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四、改進措施:
在完成識字、讀書基本任務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語言實踐活動。通過說話練習,鼓勵學生運用課文的句式說句子,從而使學生體會到學習語言、運用語言的樂趣,增強學生的成就感,調動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將長文中的重要信息理出,引導學生反復感知,不但大大地降低了學習難度,還突出了教學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
成功之處
1.注重培養(yǎng)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和獨立識字的能力。
教學本課時,誦讀兒歌,學生齊讀第一節(jié)時,采用同桌玩拍手游戲的方式朗讀,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熱情,每個孩子都高興的不得了,不認識的字就主動讀拼音,很快就認識了所有的生字。
2.用姓氏進行編輯識記。
子+小=孫,調動學生們編記自己姓氏的積極性。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姓氏,同桌之間編,小組內編,讓其他小朋友記住自己的姓。孩子們七嘴八舌地編,調動了孩子們的興趣,孩子們說的不亦樂乎,從而達到了讓他們快樂地學習,在不知不覺中學到本領,認識掌握更多的漢字的目的,并注重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和獨立識字的能力。
不足之處
1.在本節(jié)課中,引導部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出示的音近字或者形近字過難過多,沒有較好的聯(lián)系課文中出示的生字,導致課堂節(jié)奏過慢,沒有完成教學設計中應有的環(huán)節(jié)。
2.在讀書部分,學生能分角色進行朗讀,但是讀的環(huán)節(jié)安排過快,沒有給學生充分認識和朗讀課文的時間,應該放手給學生,讓學生充分的展示角色朗讀。在講解“張”字時,出示的弓箭和弓字旁的引導能正確指引學生認識并書寫,但出示的詞語過難,學生認起來存在問題,特別是“張牙舞爪”這個詞語,沒有在課堂上更正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在提示學生圈字時,沒有做出區(qū)分,導致認讀和書寫的生字沒有加以區(qū)分,學生在讀書的時候就出現(xiàn)了問題。
改進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來上這節(jié)課的話,我會這樣做:
1.多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介紹姓氏的方法,既揭示了生字的識記方法,也為學生之后運用方法介紹自己的姓氏作好鋪墊。
2.在學習了“加一加”和“說偏旁”的方法介紹姓氏之后,應該進行拓展遷移,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介紹姓氏,將所學的方法加以鞏固,享受學有所成的樂趣。
《姓氏歌》是一篇有關姓氏的兒歌,第一節(jié)通過問答的方式,它告訴了我們一些常見姓氏的寫法,第二節(jié)列舉了一些中國姓氏。整首兒歌節(jié)奏感強,通過誦讀極易引發(fā)學生的興趣。
教學效果
通過學生自己讀課文以及互讀,整體感知課文,學生能夠較通順通讀全文,部分學生可以與同桌分角色朗讀課文。教師引領學生細致領會全文,重點講解其中的生字,如“李”,引導學生認識李字的結構,并能找到其中分出的兩部分“木”和“子”,通過“李”字,學生能自己分解“張”字,通過學生的反饋,引導學生認識部首弓字旁,并通過課件展示形象的弓箭,引導學生記住弓字的形狀,再通過筆順展示,引導學生認識弓字旁的書寫方法。再根據課文內容引導學生認識“胡”“吳”“徐”“許”幾個字,引導學生對生僻字進行拆分,根據結構或者偏旁記憶不同的字。第二段主要是對單姓和復姓的認識,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諸葛”“歐陽”等復姓。此后,對開篇出示的難區(qū)分字加以講解,學生通過同桌互助或者小組講解的形式能快速認識難區(qū)分的姓氏。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為指認生字環(huán)節(jié),老師通過課件出示認讀生字,學生通過搶答、舉手回答等形式認讀生字,最后環(huán)節(jié)為課堂總結,并出示課下思考問題。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幼兒教育專業(yè)的學生的學習中,常常會提前準備一些資料。資料通常是指書籍、報刊、圖表、圖片等。有了資料的協(xié)助我們的工作會變得更加順利!那么,你知道有哪些常見幼師資料嗎?為滿足你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初一生物教學反思范文1500字通用”,歡迎大家閱讀收藏,分享給身邊的人!
時光飛逝,不知不覺中我已走過一學期的歷史教學,在這短短幾個月的教學中,讓我深感歷史教學任重而道遠,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工程。同時也讓我深深體會到歷史教學的樂趣,總有讓我挖掘不完的東西。下面我對上學期歷史教學作以下反思,與大家共勉。
一、注重教學經驗的積累,教學水平的提升
我基本上能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以致于在課堂上能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這只是一冊書,今后需要將初中的六本歷史書熟悉,這樣才能更加準確的把握好教材,才能讓學生直接準確的掌握知識。
二、把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一個關鍵性問題,聯(lián)想式教學方法是更好地結合學生的特點,通過縱向聯(lián)系及橫向聯(lián)系,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顯著的教學效果
新課程實施以后,要求老師還學生以課堂和學習的自主權根據教材,我以引導為主,讓學生發(fā)揮想象,聯(lián)系已知知識,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與老師共同探討,步步引申,讓學生在知識的生活海洋里盡情暢游。
三、溫其他科之“故”而知新(聯(lián)系各學科的知識)
我們知道歷史包羅萬象,涉及中學的所有科目。如關于商鞅變法的例子,還可以聯(lián)系到語文中的典故:“徙木賞金”、“立木為信”。數學方面,有圓周率的計算者祖沖之等。生物、地理等這些都有他們本學科發(fā)展的歷史。因此,我常常去聽其他學科老師的課,以便了解更多豐富的知識,在課堂上我就可以根據學生們學的知識再增加新的知識。還能使學生們覺得老師什么都懂,是一個萬事通,讓他們由衷的佩服你,從而更加奮發(fā)的學習。
四、抓住常規(guī)教學,認真地上好每一節(jié)課,力求提高課堂效率
歷史一周兩節(jié)課,如果課堂上不抓緊每一分鐘的時間,那么課下讓學生們學習歷史,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首先,認真?zhèn)浜妹恳还?jié)課,要翻閱教材、教參、教輔用書,力爭做到把老師知道最多的知識,教材中所蘊含的所有要點,知識的重點、難點和關聯(lián)點都備出來,有條列地傳授給學生。教師備課多一分鐘,課堂上學生的學習負擔就少一點。所以,一定得備好課。然后,抓住課堂教學主陣地,認真組織課堂教學,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定要抓住課堂上的45分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我講新課之前我都要找學生提問上一節(jié)課所學的重要知識,這樣才能溫故,教學過程結束之后,我將讓學生作一些比較典型的練習題,使得學生對今天所學內容的掌握、反饋、鞏固和提高。并且我要求學生講完一節(jié)新課作一節(jié)的練習題,及時反饋。
五、加強中招、新課程改革等信息的收集和處理,關注中招命題趨勢,在平時的課堂滲透中招意識
雖然初一學生對于三年后的中招考試沒有什么反應,但是作為老師的我們不應以眼前的小天地就知足,更應該想到三年后的中招。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就應該時常穿插中招考試方面的信息,便于更好的把握中招命題的趨勢,力爭在平時的教學中滲透中招意識,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技能和做題的方法。平時教學中,要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做到功在平時,形成習慣。
以上這些是我個人的一些心得??傊?,歷史教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堅持不懈,勇于創(chuàng)新,在課程改革的春風吹拂下,我們每位歷史教師都要抓住時機,為祖國的教育事業(yè)做出應有的躬獻,讓學生們的成績更上一層樓。
一、《生態(tài)系統(tǒng)》
鄧云:這堂課上下來,給我的感覺有如下幾點:①學生的潛力很大,給他們一點空間,就會讓你刮目相看;②優(yōu)美的課件,精心的設計,能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③注意重點的當堂掌握?!?/p>
蔡春祥:關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內容,很有趣,卻有有些不好理解——學生的理解能力還遠遠沒有達到較高水平,很多問題只能從描述現(xiàn)象入手,從具體事例入手,但未解之謎又太多,隨便講到某一個知識、舉一個事例,馬上就能引發(fā)學生一大堆的問題??蓪τ趯W生不容易理解的問題,又不能吝嗇時間,必須通過舉例、引導、比喻等方式,給孩子們一個答案。假如不允許學生提問題,不給學生表達的機會,讓他們把突然想到的問題憋在心里,學生的那種急切顯而易見,如同給燃燒正旺的火苗澆冷水,會讓學生逐漸失去對知識的興趣,更容易喪失探求的欲望。所以,我認為教學進度與學生實際情況必須結合,不可一刀切。
吳韶兵:本節(jié)教學內容多,新概念多,對學生的理解能力提出了挑戰(zhàn),所以我認為這節(jié)課的重點放在讓學生理解生態(tài)系統(tǒng)、食物鏈、食物網的概念,學生對食物鏈的連接比較感興趣,可以以食物鏈為每個知識點的連接點,讓每個知識點通過食物鏈來相聯(lián)系。維持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意義,很多學生不能理解,可以通過一些動畫來加深他們的印象。比如課件中可以設計某種捕食者增加后,被捕者會減少,但這種情況并不會持久發(fā)生,要讓他們了解,最好有一個動態(tài)的動畫。
二、《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鄧云:對于各種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介紹可以略講,但關于保護生物圈的意識同學們還是很薄弱,建議在這方面多安排些事例,圖片,讓同學們的保護環(huán)境意識更加深刻。
吳韶兵:這節(jié)課只單純地介紹各生態(tài)系統(tǒng)會比較沉悶,就把兩個相似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作比較,從它們的不同點而說明它們的特點,再加上這一課時內容比較簡單,也安排了一些關于我們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受到哪些傷害,我們應該如何保護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討論,同學們反應激烈。
三、《練習使用顯微鏡》
鄧云:該節(jié)內容是學生實驗能力的基礎訓練,非常重要。練習顯微鏡的規(guī)范操作,了解顯微鏡的基本結構和原理,是后面兩節(jié)內容的基礎操作。因此讓學生動手操作練習,從而較熟練的掌握,是本節(jié)內容的重點。建議用兩個課時完成。
蔡春祥:由于實驗室只有兩個,平行班級較多,肯定會產生沖突。因此建議部分班級調整到晚自習到實驗室操作。以后的學習中還會用到顯微鏡,所以在開始就要強調規(guī)范操作,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習慣。
四、《細胞的生活需要能量》
鄧云:因為這一課的內容比較難,課時比較緊張,但還是盡量讓學生做關于本課題的練習,鞏固知識,這樣才能讓他們更深刻地理解。教材上安排先學習物質是由什么組成的再學習細胞里面有什么物質,我覺得這樣安排連貫性不大,學生也很難一下子理解物質由分子、原子構成,然后又一下子變成有機物,無機物,所以我覺得讓學生認識細胞中的物質,從而歸納出物質可分為有機物,無機物,再把有機物、無機物總結起來它們都是由分子、原子構成的。
蔡春祥:
《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學案
姓名:班級:
我做主
1.給花澆水時,有害物質一般不能進入到植物細胞內,是因為細胞內有控制物質進出的結構,它是()
A細胞膜B細胞質C細胞壁D細胞液
2.動植物體內均有的能量轉換器是()
A細胞膜B細胞質C葉綠體D線粒體
3.在細胞中能夠氧化分解糖類,釋放能量的結構是()
A葉綠體B細胞膜C線粒體D細胞核
4.人體的口腔上皮細胞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
A沒有細胞壁B細胞太小C位于口腔內D沒有葉綠體
我來判斷
1.生物維持生命僅僅需要氧氣。()
2.我們可以把線粒體比做細胞內的“動力工廠”。()
3.細胞中的物質都是自己制造的。()
我會用
臨床上常給危重病人吸養(yǎng)和點滴葡萄糖,請你用有關細胞的知識解釋為什么要這么做。
課堂延伸
線粒體是動、植物細胞中都有的一種能量轉換器。但在不同細胞中的分布數量卻有很大差別,如,運動員的肌細胞中線粒體的數量多于少運動的人;飛翔鳥類的胸肌細胞中線粒體的數量多于不飛翔的鳥類。請說明線粒體的細胞中具有這種分布特點的原因,由此說明細胞結構與功能具有怎樣的關系?
吳韶兵:讓學生根據探究課題而討論時學生討論激烈,但是會出現(xiàn)一些與本課堂無關的問題,必須引導學生進入本課題的討論中,不要過多地關注其他問題,控制好課堂時間。
五、《細胞的生活需要能量》
蔡春祥:在課堂上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及時回答。我在38班上課時,學生圍繞克隆羊曾經提出很多問題,這節(jié)課就只上到克隆羊,教學進度滯后,但學生卻感到收獲非常大,受到了很大觸動。“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只要每位老師有科學探究的意識,每節(jié)課都會很精彩。
吳韶兵:本節(jié)課重在讓學生理解細胞核、染色體、DNA、基因的關系,并且能夠舉例說出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這節(jié)課的內容不多,但要想讓學生對前面四個知識點能有一個深度的理解,這節(jié)課并不容易上,因為學生之前也有些關于DNA,基因的知識,但并不理解這幾種物質的關系,所以我覺得可不按照書本的順序安排課堂教學,而是先介紹細胞中貯存遺傳物質的是細胞核,然后再介紹每種生物中都有不同數量的染色體,而染色體是由蛋白質和DNA組成的,其中DNA是遺傳物質的載體,基因是DNA上的片段。這樣的順序學生更易于理解遺傳物質的關系。最后把前面的知識總結出:細胞是物質,能量,信息的統(tǒng)一體。
本周學習種子的萌發(fā)通過種子萌發(fā)條件的實驗,知道種子萌發(fā)的內在條件和外在條件;知道植物種子萌發(fā)的過程,并能指出種子結構與幼苗各結構的對應關系。所以本節(jié)培訓的重點是通過觀察實驗和分析實驗現(xiàn)象,分析種子萌發(fā)的原因,繼續(xù)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
采取觀察討論的教學方法。可以從生活實際出發(fā),讓學生提前在課下進行實驗,讓學生從實驗的現(xiàn)象入手,提出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分析,適當給以提示,最后由學生觀察由教師完成課本上的有關實驗,歸納出種子萌發(fā)所需要的條件。
動物體的結構層次教學反思
本節(jié)學習動物體的結構層次,本節(jié)內容簡單但是學生容易不好理解,我采用的主要是合作學習的方法,通過回顧細胞分裂的示意圖,提出疑問,同學們在想回答卻答不出的過程中引出分化的概念,進一步引導學生理解什么是組織,提出人和動物有四種基本組織。同時結合學生的'自主學習,通過學習,學生能夠用幾何圖形將細胞分裂和分化的概念圖補充完整以及學生能夠將本節(jié)課動物體的結構層次能夠用流程圖繪制出來。
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教學反思
本節(jié)學習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描述綠色開花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個體;并概述構成植物體的各種組織是通過細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識別構成植物體的幾種主要組織;從而進一步形成生物體是一個整體的生物學觀點。
細胞的分裂教學反思
本節(jié)主要學習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描述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并說出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變化的結果;說出細胞分裂與生物生長的關系;關注細胞的研究在防治癌癥等方面的價值。
其中說出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變化的結果和描述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是本節(jié)的重難點。
本節(jié)學習觀察葉片的結構,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生物教學要注重學生的發(fā)展,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結合本節(jié)課的教學。
根據教情和學情,主要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直觀教學法:本節(jié)課通過用顯微鏡觀察菠菜葉的橫切面裝片,蠶豆下表皮裝片及CAI課件的使用,使得教學直觀形象、生動有趣。
2、引導發(fā)現(xiàn)法:孔子說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孔子啟發(fā)誘導的教學思想,是我國古代教育思想的精華,也是現(xiàn)代課堂教學原則之一。引導發(fā)現(xiàn)法就是教師用已知的內容,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去發(fā)現(xiàn)未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
3、課堂互動教學法:通過教師與學生交流,學生與學生交流,營造平等交流和互相學習的氣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本周學習練習使用顯微鏡其重點主要是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學生獨立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其中規(guī)范使用顯微鏡,并觀察到物象(要求學生用左眼注視目鏡內圖像的同時,右眼睜開)為學習的難點。所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本節(jié)的重點。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教學反思
本周學習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內容,在知識與技能目上,我認為該把握好一下幾點:
(1)認同各種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類型及特點;
(2)能夠通過資料分析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3)了解人的活動與生物圈之間的關系。
然后通過分析文字和圖片資料來提高說明問題的能力以及嘗試收集、處理資料的方法的技巧。并樹立了解生物圈與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關系,樹立“愛護生物,保護生物圈”的意識;利用技能訓練,鼓勵學生多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
本周學習了生物與環(huán)境組成生態(tài)系統(tǒng),本節(jié)內容聯(lián)系實際生活的知識,所以在技能上要鍛煉學生初步具有搜集和利用課內外的圖文資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學會將所學知識與生活、環(huán)境、社會等實際問題相聯(lián)系,并運用到生活中,在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要鼓勵學生通過分析活動自己找出答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熱愛大自然,珍愛生命,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的意義,提高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
與以往相比,本學期在課堂上更加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也深有感融:
1、學生看書的習慣沒有養(yǎng)成,存在以下的問題:
(1)看書慢,大部分學生平時不愛看書,閱讀的能力較差。
(2)很容易走神,因為沒有定力,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
(3)看書時沒有作記號,劃重點的習慣。
2、教學進度慢。預習導學部分放在課堂上,有弊也有利,好處是慢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同時可以杜絕抄襲的現(xiàn)象,暴露學生預習中遇到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手段、方法等。但課堂預習起碼要用15—20分鐘,導致后面的基礎題、延伸題完成不了,把尾巴留到下一節(jié),結果下節(jié)課又完成不了,造成惡性循環(huán)。
3、部分學生行為習慣較差,比較浮躁,靜不下心來聽老師講課。
4、部分學生還沒養(yǎng)成思考的習慣,不管你如何調動,他就是不動。
5、相當一部分優(yōu)生表面上懂了老師的講課,但還沒真正深入去理解書本內容,知其一不其二。4周過去了,才完成了5節(jié)課的內容。
這兩周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實驗,第一個是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本實驗難點在于取鼠婦,也可以用蚯蚓來代替,部分學生在課外去采集,但采回來的不多,影響實驗的開展。大部分學生怕臟,也沒有去采集。第二個實驗是《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需要買干濕計,要求去測量,因沒有器材,只能讓學生課外去完成。
本節(jié)課教師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巧妙地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激活了學生頭腦中原有的知識,引導學生新舊知識和經驗相互作用,進而引發(fā)認知結構的重組,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科學探究構建生物學概念,領悟科學研究方法,使學生的學習過程真正成為自我建構、自我生成的過程。
本節(jié)課的教學,教師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依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對教材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進。例如,增設了心臟的位置、形態(tài)、方位的區(qū)分;引導學生設計實施了“水灌流心臟的實驗”;補充了算一算心臟在工作過程中心房和心室的舒張期和收縮期的時間等教學環(huán)節(jié)。這些教學環(huán)節(jié),從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提高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滿足了學生進一步探究學習的愿望。教師在本節(jié)課中恰當地將信息技術與生物課程進行整合,多次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以攻破重點和難點,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整節(jié)課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觀察、傾聽和交流中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參與者,整節(jié)課課堂氣氛活躍、融洽。
伴隨著打造高效課堂的活動開展,剛剛步入生物教學的我也嘗試著在生物復習課教學中打造點課堂的高效。只是初不嘗試,敬請各位生物教學的前輩們批評指正。
第一、充分做好課前準備保障高效的課堂。
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時,主要針對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能力水平與思想水平,符合學?,F(xiàn)有的實際條件。這樣設計出的教學方案才切合實際,才具有可操作性?!芭_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要實現(xiàn)課堂高效,必須下足課前準備功夫,備課不是單純地寫教案,而必須備教材、備學生,不僅要花功夫鉆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細琢磨復習的重難點,更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特別要注重學生對以前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合理設計教學活動,要設計高質量的有針對性的課堂練習,根據教學過程的設計和教學的實際需要準備好各種資料。仔細考慮課堂教學中的細節(jié)問題,對于課堂上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認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慮,針對可能發(fā)生的情況設計應急方案,確保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
第二,上好復習課,強化作業(yè)落實
1、每節(jié)課要有精彩的引言;不同問題之間要設計好簡明扼要、準確而富有生命活力的過渡性語言。
2、教師事先設計一個引導學生學習的提綱,將學生自學的內容,以導學提綱的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使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具有明確的目的。自學提綱既有教材基礎知識的提取,也有學生自學過程中應思考的某些問題。
3、設計一定量的檢測題目通過印發(fā)、小黑板、幻燈片、投影儀、多媒體課件等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并盡量在課堂上將檢測結果反饋學生的掌握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
4、教師上課要關注學生學習狀態(tài),要學會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隨時調整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并學會進行課后反思總結,要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大膽提出不同看法??勺寣W生把一些零碎的知識組織起來,使之系統(tǒng)化。生物學知識,本來有它固有的聯(lián)系,但在教材編寫時,不得已將它們分割開來,編入不同章節(jié)中。我們在教學中,因學生的認識能力方面的原因,因不能聯(lián)系太廣而給學生以零散的感覺。復習時,可以將分散了的有關知識集中起來,經過比較來理解他們的內在聯(lián)系和規(guī)律。如各類不同植物的生活習性、形態(tài)結構各不相同,通過比較復習,可以讓學生理解各類植物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進化過程,并加深對這些植物形態(tài)結構和生活習性的了解。
也可使學生準確地掌握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中學生認識事物時,往往抓不住事物的本質特征,對那些相近的概念、名詞混淆不清,琢磨不定。有比較才能鑒別,一切事物總是相比較而存在的。在復習時,把這些名詞、概念放在一起經過比較,有利于學生加深對這些名詞、概念的理解。如:學生對細胞分裂和細胞分化很容易混淆,往往弄錯,在復習時,把這兩個概念放在一起,并加以比較,學生一般能弄懂:細胞分裂使細胞數目增多,其所有的細胞在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上都是一樣的;而細胞分化并沒有細胞數目的增多,而是使細胞在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上都發(fā)生變化,形成各種組織。
還可讓學生通過比較培養(yǎng)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任何事物的特點必須在相互比較中才能充分地顯示出來。因此,采用比較法,可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比如: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學生必須用比較法,從邏輯上找出對比項目:場所、條件、原料、產物、能量轉化等等,然后分析出對立面和統(tǒng)一面,得出答案。并從中看出二者的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
5、學生難于理解的問題,注意變換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應多列舉學生現(xiàn)實生活中的具體實例,不要翻來覆去一味地講。教師能熟練的從網上查找下載教學資源,豐富和完善我們的課堂教學。
6、每節(jié)課前課后有一個小小的測驗,以檢驗學生上一屆可所復習內容,當堂反饋,講評時要注重根據學生的答題情況進行歸類講評,并在方法、技巧、規(guī)律和規(guī)范上對學生進行指導,還可以有必要的拓展訓練。
通過各種方式,努力把生物教學與學生們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去實現(xiàn)從生物學到生活,從生活到社會的跨越。學生們會把在生物課中學到的知識應用于生活,也會用生物學知識與社會活動。
一、《致同學們》
吳韶兵:本節(jié)課達到了預想的目標,上課參與回答問題的學生占三分之二以上。為了進一步了解學生,讓學生談談自己對生物學的膚淺認識。多數學生感悟較深:原來生物學有這么大的用處,認識到提高生物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性,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體現(xiàn)了學生自主、合作參與、探究知識的學習方式。
鄧云:課堂上學生氣氛還算活躍,對很多新的生物學知識都很好奇,要注意調節(jié)學生的積極性,因為生物課大多安排在下午,下午的時間學生精神狀態(tài)不是很好,可多舉些有趣的事例來激發(fā)他們的興趣。
蔡春祥:個別班學生氣氛很沉悶,因為對課本和老師介紹的話題不感興趣,他們沒有接觸過,要注意調動不同班級的積極性,對不同學生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
二、《生物的特征》
鄧云:課本的標題下面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有關“觀察”的,過去我對這些內容沒有單獨處理過,而是感覺這些方法可以滲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比如在辨認各種生物時,所用到的就是“觀察”,但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還要再進一步強調注意事項。仔細研究教材、反思自己的教學,感覺有必要首先讓學生對“科學探究”有個正確的認識,這對于以后進行“觀察”,以及最后總結科學探究的幾種方法也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單獨作為一個問題來解決。
蔡春祥:首先設計的問題是讓學生自由的說出自己認識的生物和非生物,這是個很簡單的問題,每個人都能羅列出很多,在看似游戲中,實際上是給學生傳達一種信息——用我的標準來判斷哪些是生物,那些是非生物,而我的標準是什么,當時并沒有說,等每個人都說了自己認識的生物或者非生物之后,再綜合起來分析眾多的生物的特征,更有利于學生從感性到理性認識的提升。
吳韶兵:受課后練習的啟發(fā)的,我設計了一個“考考你”環(huán)節(jié),既是對“生物的特征”的鞏固,也是一個拓展練習。盡管學生對生物的特征基本掌握,但實際應用還是有一定差距,特別是對于能夠生長的.如鐘乳石,能夠運動的如海浪,有時把握不準,所以,課本后面給出了兩道練習題,一個是判斷“機器人在彈鋼琴”、“鐘乳石在漫漫長大”是不是生物,說明理由;一個是一段關于“珊瑚”的文字介紹和由此引發(fā)的問題。
三、《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
蔡、吳、鄧:有的班沒有說明細節(jié),學生不明確調查的意義和方法,把抓昆蟲等作為調查的主要目的。戶外活動時紀律不好管,男同學一堆,女同學一堆,調查到生物種類雖然多,但事后發(fā)現(xiàn)很多生物不是真正看到的,是聯(lián)想到和想到的,缺乏科學精神。因此在戶外活動前要多強調各種規(guī)章制度,考慮問題要面面俱到,不然學生不了解活動的規(guī)則會發(fā)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
四、《生物圈》
鄧云: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tài),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學生產生冷漠的態(tài)度,而使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鄙险n伊始,教師應該有意識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和所學內容相關的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帶著強烈的學習的欲望進入角色。
這節(jié)課利用多媒體出示課件,并用激情豪邁的語言引起學生注意,容易激活學生的興奮點,以飽滿的熱情走進情境。
五、《環(huán)境對生物的影響》
吳韶兵:這節(jié)課上下來讓我興奮不已,因為學生的積極參與總讓我驚喜不已,每談到一個問題。學生就爭先恐后的要回答,要表達自己的觀點,我想,這是緣于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感到,知識就在自己身邊。由于鼠婦不好找,建議將鼠婦換成蚯蚓,進行實驗。
蔡春祥:這節(jié)課的內容從知識點來看,就是搞清楚影響生物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就可以了,全文不過400字;從能力培養(yǎng)來說,這節(jié)課有探究實驗“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但要進行探究實驗,必須先搞清楚什么探究實驗的目的基本要求,漫無目的的到了實驗室肯定不行。所以,最好單獨拿出一節(jié)課交給學生探究實驗的設計和如何進行探究實驗。
鄧云:課本中這么少的內容本身就是一種可以向外延伸的地方,可以通過對這些知識的分析來提升學生對知識的分析應用能力,可以在分析這些關系中慢慢領悟生物界的和諧以平衡,為后面將要學習的生態(tài)平衡、食物鏈、食物網等打下基礎,讓學生感受到簡單的生活現(xiàn)象背后是多么豐富、有趣的知識。這樣想來,視野就變得開闊,思路打開了通道。但另一方面,緊緊依靠老師距離講解,學生則是被動的參與,學生被老師牽著鼻子走,短暫的興趣和印象都會有,但不宜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培養(yǎng)學生旺盛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欲才是目的,因此,整個課堂還是以學生的活動為主,讓學生盡情展示、充分舉例進行分析,學生始終處于積極的思維狀態(tài)和學習的參與中。
一、一綱多本下的教學
1、教師教學應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
新課程很大的一個變化就是一個課程標準,多種版本的教材并存,而且各個版本的教材也有著很大的差異。這可以改變過去把課本當成金科玉律,讓學生死記課本的填鴨式教學方式。記得98年上海高考有這樣的一道題目:
過度肥胖者的脂肪組織中,占細胞重量50%以上的物質是
A.蛋白質B.脂肪C.糖類D.水
題目的答案是D、水。這樣命題的依據是因為課本上有“水在細胞中是最多的”的語句,命題的立意是考查考生推理的能力。各種科學證據證明答案應該是脂肪,但是在很多教師的教學中依然堅持錯誤的答案,一個方面因為高度相信高考題,另一個方面為了保證考試的時候可以那多拿2分。這雖然是一個極端的例子,從中也可以折射出以往的生物教學重結論、重識記、重應試,輕過程、輕實證、輕生物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等弊端。一綱多本,高考直接使用某個版本教材的原話直接考查的可能性減少了,這就促使我們教師教學從以往教教材向使用教材轉變,既尊重教材,
題目的答案是D、水。這樣命題的依據是因為課本上有“水在細胞中是最多的”的語句,命題的立意是考查考生推理的能力。各種科學證據證明答案應該是脂肪,但是在很多教師的教學中依然堅持錯誤的答案,一個方面因為高度相信高考題,另一個方面為了保證考試的時候可以那多拿2分。這雖然是一個極端的例子,從中也可以折射出以往的生物教學重結論、重識記、重應試,輕過程、輕實證、輕生物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等弊端。一綱多本,高考直接使用某個版本教材的原話直接考查的可能性減少了,這就促使我們教師教學從以往教教材向使用教材轉變,既尊重教材,又不盲從教材,帶著批判的眼光利用好教材,教材是一個呈遞知識的范本,不是“圣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首先就是讓學生不要盲從、迷信權威,要帶著質疑去學習、去接受。對知識要保持一種開放、動態(tài)的認識,而不是把它當成封閉的僵化的教條對待。
2、重視生物學的核心概念
不同版本的教材,知識點的組織、語言敘述、編排的理念等都有很大的差別,高考不可能依據教材來考核,我們如何對待這種差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呢?答案就是抓住生物學的核心概念。有一些近似戲謔的生物學明言如“事實比想象離奇”、“生物學唯一的規(guī)律是:生物學中的概括一律具有例外”正是從側面說明了生命世界的紛繁復雜。由于生物多樣性等原因,生物規(guī)律既有普遍性,又又有它的特殊性,生物學的發(fā)展很大程度上是概念的發(fā)展,概念的發(fā)展是認識的進步,理論的更新,觀念的轉變。抓住核心概念的教學就是抓住了高中生物教學學的重點、主干、提綱,既有利于教師教學的有效性,又可以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yǎng)。譬如,免疫的內容以前是放在選修來學習的,現(xiàn)在放在了必修3,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增加對“穩(wěn)態(tài)”這個核心概念的認識。
二、要正視生物實驗教學
高中生物課程是普通高中科學學習領域中的一個科目,生物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新課標重視實驗不僅體現(xiàn)在考綱有20個基礎實驗的上,體現(xiàn)在課本大量的科學史上,更體現(xiàn)在對科學探究能力的明確要求上。實驗教學既要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又要增加學生對知識的鮮活認識,破除對知識產生過程的神秘感,不再覺得創(chuàng)造知識是高不可攀的。對實驗教學我們要有一個整體的計劃,不可為了實驗而實驗。譬如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我們要把它細分成不同的細節(jié),融入20個基礎實驗教學中,要在回顧科學史中讓學生體會科學家的科學思維科學方法,科學史的教學重點不是為了讓學生記住哪些人在何時做了哪些事。實驗不僅是學習的內容,也是促進學生學習的手段和策略。以什么形式開展實驗教學,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考慮。學生動手能力強,可以多以探究的形式,基礎差的可以先學習理論再實驗驗證,學校硬件環(huán)境差,可以多做演示實驗。
三、落實新課標的理念,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面向全體學生,不僅僅是口號
面向全體學生,一方面體現(xiàn)了教育的公平,另一方面是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這要求我們要了解學生,尊重差異的基礎上,分層要求,實行有坡度的教學設計,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多種多樣的評價手段,注重不同學生的情緒體驗,分層輔導提優(yōu)補差,加強學法指導,特別是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了解他們的學習計劃、指導他們閱讀教材(參考書)、如何聽課、如何做好筆記、用好筆記,提高學習效率。
2、行之有效的教學形式
不管是傳統(tǒng)的講授演示教學還是探究式教學都是教學的有效手段,我們要根據不同的內容采取不是的形式,對強調知識呈遞的內容我們可以去用講授演示教學,對一些蘊含科學思維科學方法貼近學生實際的可以探究式教學。一些簡單的內容甚至可以用自學輔導法,課后自學法等。
教師是人類社會最神圣職業(yè)之一,教師準備好教案,是為了教學做準備。編寫教案有助于教師提前熟悉教材所有內容。你是否寫教案的時候感到特別苦惱?我們的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編輯特意搜集并整理了八年級物理教學反思范文,還請多多關注我們網站!
《走進分子世界》這一節(jié)是《從粒子到宇宙》向物質世界的兩極進軍。由于肉眼對微觀世界看不見,學生在感知這些知識時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多注意對學生微觀分子模型的引導。
在微觀模型的選擇上根據一些實驗現(xiàn)象讓學生自己做出答案。第一個是我是用粉筆在黑紙上畫線再用放大鏡放大,同學們能夠很清楚地看到一個個的微粒,并且空隙也能夠看的清楚。第二個是把高錳酸鉀放入水中,還有第三個是酒精與水的混合,我先是把水中加入了一些紅墨水,然后倒入酒精,先是能看到一個分界面,混合之后,也能較明顯地觀察到體積的減小。這幾點,同學們辯觀察邊分析,然后很自然就選擇出模型2,這些對理解分子模型都非常重要。所以同學們一旦對分子模型有了一定印象之后,再后來的分子動理論就能較容易接受了。后面的關于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以及其運動與溫度的關系和分子的作用力的實驗現(xiàn)象都是很明顯,聯(lián)系知識可以讓學生結合實際生活中的現(xiàn)象舉例,學生的興趣還是很濃的。由于本節(jié)課的內容還是比較多的,感覺時間比較緊張,不能讓學生充分發(fā)揮,還可以下節(jié)課再進行拓展。
杠桿是初中力學部分簡單機械中的重要內容,它是學習其他簡單機械的基礎。因此,學生理解與杠桿相關的知識程度對學習簡單機械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以往教學中我們往往是按著教材的編排,先介紹什么是杠桿,接著介紹杠桿的五要素(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最后就是杠桿平衡條件及應用。杠桿的五要素(包括力臂)是通過教師的講解直接告訴學生的,中間很少有什么鋪墊。學生通過聆聽,能知道力臂的概念,但為什么要引入力臂這個概念?力臂在杠桿平衡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還是迷迷糊糊,一頭霧水。大部分學生經過強化訓練,雖然也能利用以上內容去解決相關習題,但是對該部分的知識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表面。由于力臂這一關鍵點沒有突破,導致學生對后面的其他簡單機械學習產生困難。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我對教學過程做了調整:首先從學生的生活基礎和已有的知識系統(tǒng)出發(fā),引導學生認識日常生活中的杠桿,總結得出杠桿共同的特征──在力的作用下能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進而介紹杠桿的支點、動力、阻力;講動力臂和阻力臂之前先介紹什么是動力、阻力作用線,再引導他們畫出點到作用線之間的距離,然后才點明這便是動力臂、阻力臂。如此處理,學生再通過練習強化,便將這一難點克服了。這個僅僅這個內容就花了一節(jié)課的時間,但我覺得這一節(jié)課,還是意義蠻大的。
通過這節(jié)課,我領悟深刻:教學的過程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的過程,是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fā)、相互促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既要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又要適時點撥、引導、講授,為學生順利自主探究提供有力的幫助。
物理是初二學生剛接觸的一門新課程,教材在編寫課程時有意識的進行了安排,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把《聲》安排在第三章,學生表現(xiàn)出較濃厚的學習興趣,但通過一個月的教學實踐,二次練習結果卻與老師的想象相甚遠。就其根源有以下幾點:
1.滿足于表象,思考不夠。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對老師例舉的事例有很高的認知度,但要求學生舉例時往往無從說起,對生活的事情缺乏思考。
2.對學生了解不夠,師生缺乏互動。教學中要求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不僅僅滿足于教給學生知識和結論,更要注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關注學生的全面成長。新課標滲透了STS(科學、技術、社會),體現(xiàn)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3.有時課上講得太多,學生練習得太少,沒有把握好校正時機,基礎知識夯實得不牢固。學生很大程度上滿足于聽,不去思考,回家后并不去記憶,對基本概念掌握的很差,作業(yè)情況很不理想。
4.對學生認知過程認識不夠。對一些知識的講授時,總自以為很容易,滿以為自己講解的清晰到位,沒有能隨時觀察學生的反映,而一筆帶過。沒有認識到學生的認知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并不是馬上就能接受的,對于一些重點特別是難點的知識點,不但要講透而且要針對性地加強練習、加強運用。
在今后,我將從以下方面來改進教學:
1.面向全體學生,兼顧兩頭。繼續(xù)做好分層教學,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強化后進生輔導。
2.對基礎知識講解透徹、分析細膩;準確把握重點、難點,避免課堂教學中,重點知識不突出,誤將“難點”當“重點”講的現(xiàn)象,避免重點、難點錯位、失衡導致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效率下降的現(xiàn)象。
3.向扎實有效課堂努力。力求多種教學模式并用,教學方式形式多樣,恰當運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運用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等有效的.學習形式。
4.加強學校家庭的聯(lián)系,齊抓共管。
今年秋八年級在11月10、11日如期舉行了期中考試,物理在11日下午最后一場,考完后,在單偉組長的組織下,我們備課組為了更快地知道物理成績,決定在晚餐前就把試卷改完,經過二個小時的饑腸轆轆,挑燈夜戰(zhàn)的共同努力,成績終于出來了。
八(1)成績,人均分第二名,及格率第一,優(yōu)秀第二。
昨天我又把我班逐人逐題也分析,其中得分率在50%以下有8、9、10、12、17、18、33、35、36題,得分率在90%以上的有2、3、14、22、24題。
本次試卷由36小題,共70個答點,時間為1小時30分,難度適宜,前三章各節(jié)內容都有體現(xiàn)而且分布較為合理,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基本能答完,并且中考B級目標如平面鏡成像和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作為重點考查,所以說這一試卷是比較有質量的試卷。
本次得分率不高的幾題,
一是新情景題:如第8題,在鏡子后放一塊不透明的木板,那么平面鏡怎樣?我們平時訓練的題是問的是“木板上能否承接到像?”這種新瓶裝老酒的題,學生不能很好地適應,出錯就難免了;還有17題也是一樣。
出現(xiàn)這種問題,還是我平時訓練時,講題拓展不夠、發(fā)問層次改變不多、學生沒有充分理解題意,所以出現(xiàn)只能做原題,不能做變型題。改進方法,1.一題多做;2.讓學生充分討論,暴露思維中的問題,有針對性解決。
二是作圖題:其失分主要是女生,這同性別思維是有一定的關系,這也需要在今后教學中改進。
三是計算題:由于是第一次出現(xiàn)公式計算,只在新課時強調了公式的應用,復習中又沒有進一步鞏固,出現(xiàn)較多的學生出錯,這也是情理之中的。改進方法。1.計算題基本格式進一步強調;2.考前擠一點時間把前面重點進一次例題式的講解,讓每一名學生過關;3.組好小組學習之間的合作學習,讓每一名學生成為老師的好幫手。
本學期,我執(zhí)教的是八年級一班和二班的物理。物理是學生剛接觸的一門新課程,通過一學期的教學實踐,特別是通過對期末考試試卷分析,發(fā)現(xiàn)學生對如何學好這門課程和學習方法上似乎有些茫然不知所從。對試卷分析結果如下:
在上次期末考試試卷中,學生無謂失分類型有:
第一,有些題目在考試前已經練習過了,但是仍有一些學生做錯了,比如說在凸透鏡成像的知識點上,選擇題中對像的特點進行判斷出現(xiàn)錯誤,在作圖題中不能準確判斷透鏡的類型,在實驗題中對三心在同一高度上和在同一直線上的區(qū)別不是清楚。
第二,有一些學生答題不規(guī)范,甚至出現(xiàn)錯別字,導致扣分。比如,在填空題中,他們都清楚物體振動才發(fā)聲,但是簡寫成振或寫成震動,造成無謂的失分。
第三,也有一些學生在物理計算中,忽視對單位的`重視,比如在填空題中,他們計算物體的密度數值是對的,但是將密度漏寫或者是寫錯單位。
同時,為了更好的讓我對過去教學實踐進行反思,特地讓兩個班級學生寫份對一學期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通過他們的材料,我將存在的問題歸納如下:
第一,不少學生沒有足夠重視物理課,導致上課沒有認真聽講,作業(yè)不能夠獨立完成。
第二,我在授課過程中激情不夠,學生感覺課程形式較為單調,缺乏足夠興趣。
第三,課堂上紀律方面管理不夠嚴,有部分學生做小動作,影響其他學生聽課。
第四,課堂上較少提問,所以學生課堂壓力不夠,沒有足夠緊張感。另外,課上講得太多,學生練習得太少,沒有把握好校正時機,基礎知識夯實得不牢固。
第五,缺乏足夠的習題課,尤其是在最后期末復習過程中,由于課時緊張,習題課沒充分展開,學生沒完全的做好考試準備。
第六,部分學生在新課程結束時,沒及時跟進相關練習。
針對以上問題,在今后中我將從以下方面來改進教學:
1、面向全體學生,兼顧兩頭。繼續(xù)做好分層教學,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積極做到分層布置作業(yè)。強化后進生輔導。
2、全面落實知識、能力、情感三類教學目標的。認真?zhèn)湔n,控制好講、練時間,針對性精選習題。
3、對基礎知識講解透徹、分析細膩;準確把握重點、難點,避免課堂教學中,重點知識不突出,誤將“難點”當“重點”講的現(xiàn)象,避免重點、難點錯位、失衡導致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效率下降的現(xiàn)象。
4、向扎實有效課堂努力。力求多種教學模式并用,教學方式形式多樣,恰當運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運用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等有效的學習形式。
5、注重學法指導。在教學過程中有意向學生滲透物理學的常用研究方法,如理想實驗法、控制變量法、歸納法、轉換法等。加強學生對物理研究方法的了解,使學生加深對物理知識的領會,掌握研究物理問題的思維方法,增強學習物理的能力。
6、注重實驗探究教學與訓練。訓練貫穿教學全過程,促進知識向能力的轉化。重視知識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運用,多與日常生活和現(xiàn)代社會問題相聯(lián)系。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去解釋一些生活中的現(xiàn)象,以提高對物理的興趣,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
雖然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重力有模糊的認識,但重力的概念比較抽象,因此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如:蘋果落向地面,水總是從高處流向低處等動畫,很自然的引入課題。使學生直觀的理解物體所受力的施力物體可能是地球,方向應該是指向地面的,這既能方便引入新課,又能降低學習重力方向時豎直與垂直的區(qū)別。再通過實驗,探究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信息窗中的閱讀材料,有利于加深學生對重心與穩(wěn)度關系的理解。
通過視頻、課件、實驗演示,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歸納出重力的大小和質量的關系,不僅突破了本節(jié)課的重點,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通過自制重垂線的過程不僅突破了本節(jié)課的難點,也培養(yǎng)了學生動手能力和將科學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和社會實踐的意識,正所謂物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本節(jié)課的創(chuàng)新點:給學生出示預習提綱,讓學生先獨立自主學習,可掌握大部分的基礎知識,再小組討論找出本節(jié)課的疑難問題,實質上也就揭示了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然后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小組實驗和自制重垂線來突破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真正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需改進的地方;學困生回答正確時,要及時的給予表揚和鼓勵;語言上也讓學生多說、多總結,積極打造優(yōu)質、高效的課堂。
第一、面向全體學生,兼顧兩頭。班級授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能照顧到絕大多數同學的因“班”施教,課后還要因人施教,對學習能力強的同學就要提優(yōu),對學習有困難的同學,加強課后輔導。教師要特別注意不要讓所謂的差生成為被“遺忘的角落”。
第二、注重學法指導。中學階段形成物理概念,一是在大量的物理現(xiàn)象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出來的;其次是在已有的概念、規(guī)律的基礎上通過演繹出來的。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改變以往那種講解知識為主的傳授者角色,應努力成為一個善于傾聽學生想法的聆聽者。而在教學過程中,要想改變以往那種以教師為主的傳統(tǒng)觀念就必須加強學生在教學這一師生雙邊活動中的主體參與。要注重科學探究,多讓學生參與探究,經歷探究過程,體驗獲得探究結論的喜悅。
第三、教學方式形式多樣。恰當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科技的發(fā)展,為新時代的教育提供了現(xiàn)代化的教學平臺。為“一支粉筆,一張嘴,一塊黑板加墨水?!钡膫鹘y(tǒng)教學模式注入了新的血液。在新形勢下,教師也要對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師的科學素養(yǎng)和教學水技能,提高自己的計算機水平,特別是加強一些常用教學軟件的學習和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最后,在教學過程中應有意向學生滲透物理學常用的研究方法。如理想實驗法、控制變量法、轉換法等學生如果對物理問題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將對物理知識領會得更加深刻,同時也學到了一些研究物理問題的思維方法,增強了學習物理的能力。
1、訓練方法的反思
我認為教學的本質是師生交往的過程,課堂教學的好與差,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參與教學活動的人。教學活動中師生的角色是否投入,師生的情感交流是否融洽,學生是否愉快地投入課堂的全過程、是否深切地感受學習活動的全過程,并升華到自己精神的需要是檢驗的標準。
《樂音的特征》一節(jié)中,教材力圖通過實驗,讓學生在體驗與探究中了解聲音的三個要素。為了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我事先進行了較為充分的準備,通過實踐教學的體驗,感覺效果不錯。成功之處大約有如下幾點:
第一,以學生活動為主線。
1、通過女子十二樂坊視頻播放,周杰倫的《稻香》、趙本山和范偉的小品片段、梁祝1(小提琴演奏)、梁祝2(古箏演奏)等音頻播放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豐富的聽覺體驗中反復感受,逐步從無意轉向有意,在潛移默化中體驗聲音的三個特征。
2、我還讓有聲樂方面特長的學生分別展示,讓學生再次感受高音和低音,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參與意識。
3、在本節(jié)的教學中,我設計了幾個游戲:聲高“大戰(zhàn)”、聞其聲知其人、耳朵“辨”樂器。聲高“大戰(zhàn)”的游戲中我一改往日教學中老師敲鼓學生聽的模式,其中的自制泡沫塑料小人“轉轉”、“換換”更是起了關鍵作用,讓大家都參與進來,而且學生自始至終都興趣盎然,會更容易理解“響度與振幅的關系”同時掌握了物理學研究問題的方法轉換法。
4、探究音調與什么因素有關的活動中,請同學們利用手中的(也可用老師提供的)器材,使它們發(fā)出不同音調的聲音,并觀察發(fā)聲體的振動有什么不同?之后相互交流,看能不能總結出規(guī)律?學生分小組探究,教師巡視指導。過程中不僅體現(xiàn)出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而且還體現(xiàn)出他們富有創(chuàng)新意識,能想到別人想不到的甚至老師想不到的好的思路和方法。成果展示與總結是師生互動交流的良好平臺。既給學生自我展示創(chuàng)造了機會,也讓教師能和學生一起交流總結結論,還能對學生能及時進行鼓勵贊美。
5、“聞其聲知其人”播放音頻周杰倫的《稻香》趙本山和范偉的小品片段,學生很喜歡周杰倫,所以一聽就興趣盎然。
6、通過骨傳導知識拓展中大家熟知的音樂家貝多芬的故事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告訴學生應該學習他好學上進、身殘志堅的精神。讓大家下去多閱讀有關他的書籍并向他學習。這些是本節(jié)課的亮點。
第二,以有效問題為另一條主線,通過解疑過程導引學生的思維,循序漸進、注重發(fā)散,層層推進;在問題的設置上堅持面向全體,設置有效問題,設置的問題具有思考性,把物理知識轉化為問題,又將問題融合于情境之中,使每個學生在知識技能、過程方法和情感信念上都能有所得。聲音的特征對學生而言比較陌生,為合理分化難度,在新知識的學習中,本課設計特別突出幾個環(huán)節(jié):豐富感性認識→形成抽象概念→物理情景識別→深化概念理解→應用、交流與想象→矯正認識偏差→小結知識要點,以便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注重采用實驗、觀察、比較、探究、討論、想象、練習、歸納等多種方法,積極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huán)境,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方法與創(chuàng)新思維、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使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獲得知識、應用知識的快樂,從而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第三,以生活為背景,通過給水壺灌水視頻,引導學生通過實驗、觀察、探究、討論等方式由表及里、深化思維、突破難點,培養(yǎng)合作能力和理論聯(lián)系實踐、物理結合生活的意識。
第四,以媒體為依托,通過精心備課,理順各知識點的銜接關系,做到過渡自然、流暢,方法科學、有效,語言簡潔精練。從始至終,教師都是學生的學習合作者、點撥者、促進者,而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
但是,在具體教學中,也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
1、平時學生展示機會少,所以展示過程語言表達不是太清楚,有時候不能把自己好的想法表達出來,需要平時多鍛煉。我在這節(jié)課中對學生的表揚鼓勵不夠,還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2、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觀察和思考不夠,缺乏對物理現(xiàn)象觀察的針對性和敏銳性,這也說明學生物理聯(lián)系生活的意識比較淡薄,這一狀況的改變同樣需要平時的日積月累。
在新課程改革的實踐中,雖然已領會了一些理念,摸索了一些做法,但要真正落實課堂教學的多元目標,實現(xiàn)高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還要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
一個學期又過去了,這學期我接任了八年級106班的物理,一學期來,我認真執(zhí)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變教學方法,把新課程標準的新思想、新理念和物理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設想結合起來,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F(xiàn)將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新課程標準貫穿了我的思想,走進了我的課堂
怎樣教物理,《國家物理課程標準》對物理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估教育價值觀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無疑作為物理教師要身置其中去迎接這種挑戰(zhàn),是我們每位教師必須重新思考的問題。
二、精心備課,全面了解和把握新課程標準
通過學習我體會到新課程標準不同與以往的教學大綱,課前認真熟讀新課程標準及新課程理念的相關資料,透徹理解并掌握新課程標準,在上每一節(jié)課前,仔細閱讀然后制定具體的教學方案,查閱大量的資料,根據學生的基礎制定教學計劃、方案、教學設計等。精心準備、認真?zhèn)湔n,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做到教學中有的放矢,不打無準備之仗。從一學期的教學情況來看效果較好,學生的各項素質有較大的提高。
三、狠抓學風,認真落實教研常規(guī)
八年級106班學生兩極分化比較嚴重,部分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特別是難度較大的數理兩學科。大部分學生由于是獨生子女比較嬌慣,少數學生學習和紀律都很不好。對此,我狠抓學風,在班里提倡認真、求實的學風,嚴厲批評抄襲作業(yè)的行為。
我從各方面培養(yǎng)學習興趣,對那些基礎太差后進生,我主動找他們去了解原因,有些是不感興趣,我就跟他們講學習物理的重要性,跟他們講一些有趣的物理故事,提高他們的興趣;有些是沒有努力去學,我提出批評以后再加以鼓勵,并為他們定下學習目標,時時督促他們,幫助他們;給他們進行課外輔導。經過一個學期努力,絕大部分的同學都有所進步。布置作業(yè)有針對性,有層次性。為了做到這點,我常常上網搜集資料,對各種資料進行篩選,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起到最佳的效果。
在此基礎上,再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提高他們的技能。并認真細致地做好查漏補缺工作。后進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識斷層,這些都是后進生轉化過程中的絆腳石,在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時,要特別注意給他們補課,進步也快,興趣和求知欲也會隨之增加。
四、創(chuàng)新評價,激勵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怎樣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我把評價做為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手段,也作為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
抓基礎知識的掌握,抓課堂作業(yè)的堂堂清,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定量采用等級制,多鼓勵肯定,少批評。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強化對學生管理,進一步規(guī)范教學行為,并力求常規(guī)與創(chuàng)新的有機結合,促進教師嚴謹、扎實、高效、科學的良好教風及學生嚴肅、勤奮、求真、善問的良好學風的形成。
本學期物理教學,雖積極認真落實學校教學常規(guī),努力完成教學工作任務,仍有很多不足和困惑:如何減小兩極分化;怎樣更好的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怎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等都值得深思。
優(yōu)秀的人總是會提前做好準備,在幼兒園教師的生活工作中,時常需要提前準備資料作為參考。資料一般指可供參考作為根據的材料。有了資料的幫助會讓我們在工作中更加如魚得水!那么,想必你在找可以用得到的幼師資料吧?小編經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2023范文:小學教育教學思考(篇一),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教育事業(yè)得到了巨大的發(fā)展,而音樂教育作為美育教育的重要載體,面臨的形式卻不容樂觀。在全社會都提倡“素質教育”和“全面發(fā)展”的今天,音樂教育仍遠遠落后于時代的要求,可以說,音樂教育在我國還處于初級階段,尤其是中小學音樂教育,受教學設備、師資等實際情況的影響,還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亟待我們去解決。
一、中小學音樂教育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
其一,教學設備和設施還達不到要求。近期,教育部門對某省中小學音樂教學情況進行了系統(tǒng)的抽查,主要就三個方面的情況進行了調查,一是音樂教學設備和設施是否齊備;二是師資配備是否到位;三是能否按照《音樂教學大綱》的要求保質保量地開齊開足音樂課。結果顯示,在被走訪的85所學校中,大多數學校的音樂設備欠缺,尤其像專用的音樂教室、音樂教學配套掛圖、教材配套錄音帶和教學用鍵盤樂器等,沒有一所學校能完全達到國家《器材配備目錄》的要求,甚至有些地方還存在很大差距。
其二,師資配備情況參差不齊。首先,鄉(xiāng)鎮(zhèn)學校音樂教師比較缺乏,城市學校音樂教師又過分集中,許多音樂教師即使分配到鄉(xiāng)鎮(zhèn)學校,也會千方百計調到條件較好的城市學校,這不利于城鄉(xiāng)音樂教育的均衡發(fā)展。其次,許多鄉(xiāng)鎮(zhèn)中學幾乎就沒有科班出身的音樂教師,而兼職音樂教師不具備音樂教師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不能勝任音樂教學工作,并且許多學校是班主任教師兼代音樂課,或者是愛好音樂的老師承擔音樂教學任務,音樂教學時間、質量能否保證不得而知。
其三,課程建設跟不上形勢的發(fā)展。面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新形勢,由于主觀和客觀等方面的原因,我們的教育觀念、課堂結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相對滯后,仍然沿用以前的模式:重理論,輕實踐;重廣度,輕深度;重傳統(tǒng),輕創(chuàng)新。同時,許多學校尤其是鄉(xiāng)鎮(zhèn)學校對音樂課程的開設的必要性、重要性認識不足,反映在工作中,就是對學校的音樂課教學不聞不問,認為可有可無,甚至認為音體美等課程的開設擠占了學生的文化課學習時間。這種為了提高升學率,忽視音樂教學的現(xiàn)象大量存在,從而,音樂教學也就走了過場。
二、中小學音樂教育發(fā)展的趨勢與展望
其一,音樂教育要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主體就是要把封閉型的音樂教育改造成為開放型的音樂教育,要以培養(yǎng)人為根本目的,用音樂吸引學生這種最自然的方式,引導學生進入音樂殿堂。在學習音樂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的過程中,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要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充分考慮學生自身的條件和學習的特點,與其“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新時代的音樂教育應該擯棄那種傳承式的學習方法,利用構建式的學習模式,為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和可持續(xù)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氛圍。知識經濟時代的發(fā)展需要的是具有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的人,音樂教育的發(fā)展同樣也需要這樣的人才。
其二,音樂教育要面向未來、面向現(xiàn)代化。這就是說,音樂教育一方面要立足于現(xiàn)實,以我國音樂教育的需要和實際情況為出發(fā)點,努力探索音樂教育面向未來、面向現(xiàn)代化的新途徑。另一方面又要以可預見的未來社會的需要和條件為著眼點,更新教育觀念。當前,隨著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音樂教育一是需要得到全社會更大的支持與教育部門更多的投入;二是作為音樂教育工作者,我們也應從自身做起,努力轉變教育思想,更加充分地認識到音樂教育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以及人格健全所發(fā)揮的重要作用。認認真真上好每一節(jié)
喜歡《《動物的卵》教學反思范文3篇》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希望帶您更加了解幼師資料,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動物教學反思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隨著網絡的發(fā)達,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通過寫作文記錄生活甜點苦辣。為了寫好作文我們要多加閱讀別人的佳作。優(yōu)秀的作文,到底是怎么寫的呢?推薦你看看以下的小學作文教學反思范文精選3篇,或許你能從中找到需要的內容。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日常的學習工作中,幼兒園教師都會提前準備一些能用到的資料。資料的定義比較廣,可以指生活學習資料。參考資料有助于我們的工作進一步發(fā)展。所以,關于幼師資料你究竟了解多少呢?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范文:中班科學活動反思篇一”,但愿對您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設計意圖...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卵生和胎生》及教學反思”,希望精彩的內容能夠幫助到你!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課件和講述等活動,初步了解有關動物卵生和胎生的基本常識。 2、激發(fā)對動物的探索興趣,...
活動目標 1、知道動物繁殖后代有胎生和卵生兩種方式。 2、能區(qū)分常見動物的不同繁殖方式。 3、培養(yǎng)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激發(fā)幼...
一名合格的教師,其教學內容應當是被學生所理解的。面對新的教學內容,一定要編寫一份教案。教師實現(xiàn)教學成果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教案作指導,您有在備課前寫教案的習慣嗎?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編輯特別從網絡上整理了高中生物教學反思范文簡短,如果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話,請關注本站。...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