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
掌握寫作技巧是非常有必要的,作文能夠豐富我們看待事情的角度,多練習寫作,有利于知識儲備,提高學習能力。一般寫作文都是什么樣的呢?經(jīng)過小編精心整理,推出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馬上收藏本頁。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800字:8月初去往英國旅行的飛機上,用了5個多小時看完了《被討厭的勇氣》,發(fā)現(xiàn)真的是帶對書籍了,是一本在旅途中可以沉下心來閱讀的書籍。
這本書雖然采用的是兩個人對話的方式撰寫的:對人生充滿疑惑的青年和信奉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超然居住在鄉(xiāng)野的哲人之間的對話;看似有些理論的直接闡述,但是由于故事性不夠,其實讀起來還是比較晦澀的。不過在讀的過程中,由于很多觀點是“煥然一新”的,甚至是顛覆和挑戰(zhàn)你原來很多的認知的,所以讀的過程是一個慢慢品味,細細反芻的過程,看一下,停一下;思考一下,回味一下,才能更好地吸收和理解,之后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由于之前聽了唐捷老師的心領袖,所以有些觀念不完全陌生,仿佛找到了依據(jù)和出處的感覺。唐老師的課程對于有些人來說是很深的,可能根本聽不進去,就如這位書中的青年,當他聽到一些觀點的時候,不僅是懷疑,有時是憤怒,跟我們過往接受的教育,常規(guī)理念以及社會主導規(guī)范都有相違背的地方;他會質(zhì)疑跟哲人的觀點,甚至公然挑釁哲人的說法,但是隨著對話慢慢深入,開始接受和理解,最后帶著自己的理解去踐行。
最近我也在探詢心智模式如何從2.0規(guī)范主導(活在他人的期待里,活在各種角色里,用社會規(guī)范約束自己的行為)過渡或者說進化到3.0自主導向(依著自己的價值觀而活,活出自我,自由,自主,為自己的選擇負責)。2.0到3.0的核心是需要突破一些對立的立場,如何從爭對錯,論輸贏到能夠以更多元,多視角看問題,能夠包容多種觀點;從各種社會規(guī)范的角色里隨時跳脫出來,擁有真正的自我,自由,自主。打破各種“應該”觀念的束縛,比如我應該做個他人眼里的好媽媽,好妻子,好員工,到我想活出自己的生命本色,可以做好各種角色,同時又能自由地脫離出來。這種生活在他人眼里看來或許會有些自我,也許會遭到其他規(guī)范主導人士的質(zhì)疑,甚至“被討厭”,活成這樣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就如唐老師在心領袖的項目中所說,當你進化了的時候,可能朋友都要換一波人了。
要獲得幸福,首先就是要放下對自我的執(zhí)著,自我意識過剩的背后,就是不能真正的接納自我,害怕在別人面前暴露出來的自己不夠好,不能讓人喜歡或認可。自我接納,不是簡單的自我鼓勵和肯定,不恰當?shù)淖晕铱隙ㄔ炀土藘?yōu)越情結,實質(zhì)是對自己的一個謊言。自我接納就是如實地接受自己目前的狀況,誠實的承認自己做不到的地方,并盡量朝著能夠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也就是積極地用自己的力量改變能夠改變的,不要過多關注那些無法改變的。
要想獲得共同體感覺,當然少不了他者信賴和他者貢獻。信賴他人是不加任何附加條件的,應該在視他人為伙伴的基礎上,無條件的信賴。阿德勒認為,是否信任他人,這是你自己的課題,而他人如何對待你的信任,是他人的課題,你不該干涉也無法左右。其實也就是你把人際關系的基礎建立在信任還是懷疑之上?淺層的人際關系破裂的時候痛苦會小,但幸福感也小,只有深厚的人際關系才會帶來深深的幸福感。視他人為伙伴,共同成長,這樣在共同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進而獲得歸屬感。歸屬感不是天生就會產(chǎn)生的,要在自己的投入中去尋找。
他者貢獻就是我能為他人做什么?這種貢獻并不是簡單的自我犧牲,舍棄“我”為他人效勞,如果這樣那就只能感到痛苦。相反在為他人做貢獻的過程中體會到“我”的價值,體會到我對他人有用,來獲得自己的存在價值,也就找到了幸福感。
要問我讀完這本書最大的收獲是什么,那就是堅信可以從自己改變,有勇氣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赡芡ㄟ^學習并不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從知曉到實踐也還有很長的距離。但不念過去,無懼未來,我們?nèi)松囊饬x,就像是在每一個瞬間不停旋轉(zhuǎn)起舞的連續(xù)剎那。接受自己的平凡,認真的做好現(xiàn)在能做的事情,關注現(xiàn)在這一剎那的人生就是活在此時此刻。相關: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
本書以對話的形式進行講述,通過哲人與青年的辯論,絲絲入扣地將阿德勒的思想鋪展開來。從剛開始發(fā)誓要駁倒哲人的觀點,到最后“被帶到水邊飲水”,是青年的心靈成長之旅,亦是我的。
青年會遇到的情況,會有的想法,比如自卑感、人生沒有價值、對未來感到迷茫,都是當下大多數(shù)人的常態(tài),而哲人的回答好像一把利刃直戳心靈最深處,叫你呼吸不暢,覺得整個世界都在你眼前顛倒,同時又變得如此簡單易懂。
從小到大,一直背負著父母期望的我,渾渾噩噩地念書,考了父母期望的大學,學了以后會有穩(wěn)定工作的專業(yè)。而這些在我眼里,都是自己沒有目標造成的:如果我有強烈的愿望,就可以放手一搏去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而哲人的回答,將抱有這種想法的我狠狠摔在地上。“人生是連續(xù)的剎那,根本不存在過去和未來,你是想要通過關注過去或未來為自己尋找免罪符?!倍嗝聪?/p>
在當今世界,一個人“沒有目標”,就足夠被自認為閱歷豐富的長輩和自以為是的同齡人好好鄙視一番了,阿德勒卻輕描淡寫地對我說,“沒有目標也無妨”。為迷茫未知的將來整日痛苦的我,在看到這段文字時突然有種想哭的沖動。我過度執(zhí)著于未來,導致看不清腳下,這讓我每一天都過得很煎熬。
所幸與本書相遇,讓我反思了很多事,也試著重新接納自己,整本書讀下來收獲頗豐,說是心靈凈化一點也不為過。當然,對于阿德勒的思想,我僅略知皮毛,正如書里所述,想要真正地理解,還需要在生活中慢慢體會。毫不夸張地說,這本書能夠解決人生中會遇見的所有煩惱(大概會有人對這句話感到反感),我希望每個人都能靜下心來,認真讀完它。
不過,讀與不讀是你的課題。我的課題到此結束。
書中否定原因論,對這一點不認同。孩童尚不具備自我生存的能力,只能長時間依附于成年人,為了生存這一目的,不斷調(diào)整自己適應成年人,適應成年人提供的生存環(huán)境。這個適應的過程內(nèi)化成自身類似潛意識的東西。長大后,面對各種相似或陌生的事情,做出潛意識反應。原因論的初衷并不是找出真兇,去譴責去歸罪,而是把人意識到,你認為的你自己不是原原本本的你,你并非生來如此。是要破除掉長期以來形成的自己對自己的精神桎梏,生出改變自己的念頭。這個念頭就像一束光,開始微弱但仍然溫暖。但不可否認的是,通?,F(xiàn)代社會上流傳的一種說辭:用一生去療愈童年的傷,卻會給人一種無力感,總會生出怨懟來。我現(xiàn)在開始懷疑,這種說辭是否真的來自于弗洛里德的精神分析學說?還是現(xiàn)代心理學家自顧引申出來的矯揉造作的說辭而已?
之前看過一些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多是弗洛里德派,比如武志紅老師的書。書很好,讓你理解了為什么,但重要的怎么做卻沒有明確的指導,而是直指童年,比如擁抱你內(nèi)在的小孩兒,做自己的父母愛自己。這些實踐起來太難了,如果我知道什么是愛,如今還會活得如此辛苦?甚至想去學習究竟怎樣才是愛自己?自認為這又是一個類似于人生的意義一般無法回答的問題。。。
這本書是初識阿德勒先生的主張,讀來甚是有趣,也有很多啟發(fā),有很強的實踐指導意義。自知愚笨,尚不能悟到十之一二。但此生不是為了照顧過去的那個孩子,而是追求自己的自由,說來也是振奮人心啊
一開始讀這本書時,邊讀邊思考,感覺阿德勒心理學真的很有新意,視角很獨特。
比如他否定心理創(chuàng)傷,說決定我們的不是過去的經(jīng)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jīng)歷的意義。是啊,總去尋找原因,認為正因為之前如何現(xiàn)在才會怎樣,對于人的成長真的少了些積極的因素而多了宿命的色彩。過去發(fā)生的一切,肯定會有影響,可是自己如何去看待,賦予它什么意義,卻可以成為由此改變的巨大動力,我覺得非常有積極意義。尤其我們回顧過去,既然已經(jīng)發(fā)生不能改變,就要賦予它積極的意義,作為珍惜現(xiàn)在、改變現(xiàn)在的動力。
再接著讀,就受到巨大的沖擊,阿德勒心理學否定尋求他人的認可!認為我們沒有必要滿足別人的期待。我是學社會學的,人是社會人,是鏡中我,是通過別人對我們的反應來調(diào)整、規(guī)范和完善自己的。可是現(xiàn)在要我們不要去滿足別人的期待,是不是矯枉過正,走入另一個極端了呢?我和書中的青年一樣覺得不顧別人的感受而我行我素是絕對不可能的。可是再往下讀,讀到人生課題這一章節(jié),我慢慢覺得被說中了自己的要害。
我就是那個很容易課題混淆的人,我是如此在乎別人的感受,別人的一句輕描淡寫的評價都讓我深感不安,為了讓別人滿意,為了維持一派和諧,甚至會委屈求全。我把本屬于別人的課題強加在自己身上,給自己背負了沉重的壓力,不是犧牲,而是對自己的執(zhí)著。
如書中所說一味追求別人的認可,哪怕竭盡全力迎合別人也還是以自我為中心,是對自己的執(zhí)著。另一方面,我也不自覺地對別人的課題從所謂的為你著想的角度去橫加干涉,引發(fā)了權力之爭。
所以,當我知道了課題分離這個命題之后,當我不開心,為一些關系糾結痛苦的時候,我愿意冷靜下來劃一劃界限,是不是太期待別人的認可了?那可是別人的課題。是不是對他人進行了干預?那可不是我的課題。
這樣去想,心緒會平和很多,當不那么執(zhí)著于自己,更關心他人之后,我發(fā)現(xiàn)分離的效果并沒有使得人際距離拉遠,反而多了更多的理解和包容。正如書中所說:課題分離不是為了疏遠他人,而是為了解開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之線。課題分離是人際關系的入口。課題分離、劃界限真的需要好好思考和實踐。
阿德勒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價值體現(xiàn)在對他人有貢獻,我覺得非常積極。一開始我覺得阿德勒的心理學很大程度上是自我安慰,是精神勝利法,但是讀到自我接納、信賴他人、他者貢獻時,我看到他實際上非常積極地指向了外部,不是尋求自我的回報。幸福就是貢獻感,人生就是連續(xù)的剎那,在于每一個此時此刻,過好每一個當下,走著走著自然而然就走到了自己人生的高處。
最后,以書里的句子作為結束。上帝,請賜予我平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給予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賜我智慧,分辨這兩者的區(qū)別。
真正的自由是什么?不是在欲望和沖動控制下生活,像從斜坡上滾下來的石頭,而是一種把向下滾落的自己從下向上推的生活。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人生更是如此,若只做本能和沖動的奴隸,只會在“順其自然”的借口下越滑越遠,掉入懶惰的深淵。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前提是:放下對認可的追求。你不必滿足別人的期待,為了獲得“認可欲求”,在他人得認可中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而是應該自由的選擇,分清楚是誰的課題,想清楚選擇的后果,并且勇于承擔后果,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真正的自由是切斷人際關系的羈絆,不怕被別人討厭。拼命尋求認同,反而是以自我為中心,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別人都應優(yōu)先為我服務,這種期待并不是每次都會被滿足,所以感到受到傷害。其實,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共同體中小小的一部分。只有跳出人際關系的“杯中風暴”,直面人生課題,積極主動去應對,不要只考慮別人能給我什么,而是應該思考我能給別人什么,那么,你看世界的色彩都會由灰暗變得靚麗。
不要陷入“原因論”的陷阱,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jīng)歷,而是我們賦予過去經(jīng)歷的意義。
著名哲學家、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的“原因決定論”和“心理創(chuàng)傷”應該是被人們普遍接受的理論,他認為心靈過去所受的傷害是引起當下不幸的罪魁禍首,我們的現(xiàn)在的狀態(tài)是過去已經(jīng)決定的,聽起來很有說服力對不?
然而,阿德勒否認“原因論”,否認“心靈創(chuàng)傷”的存在,他的哲學重視“當下”的意義,他認為沒有所謂的過去,就只有此時此刻,強調(diào)人的主觀能動性,認為人不是由過去決定的,是由無數(shù)個此時此刻形成的。
逃避社交的人說他是因為不安的原因才不想出去,書中卻說正是因為有了不想出去這個目的,他才制造出不安的情緒。出去社交就意味著可能面臨復雜的人際關系,于是他不想出門,就制造出了“不安”的情緒,給自己一個不出門的“原因”來寬慰自己。
這是一個反常識的理論,一開始我也是抱著質(zhì)疑的態(tài)度,但后面動搖了我的想法。身邊經(jīng)常有這樣的說法:因為我很笨,所以我不管怎么努力也超越不了別人,那還不如“佛系”。
如果按照阿德勒的理論,是先有“不想努力想犯懶”這個目的,才制造出“我很笨”這樣的理由從而作為抵御別人批評自己的借口。
很多人談論“原生家庭論”“條條大路通羅馬,而有的人就生在羅馬”,這些思想也一度對我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我曾認為自己的性格是環(huán)境塑造的,性格又決定人生,于是我就沒辦法喜歡現(xiàn)在的自己,也有認為性格不可改變從而人生也很難改變的想法。
這是陷入了“原因論”的陷阱,我的悲觀、難堪、搖擺不定大致源自于此。阿德勒說是我們自己選擇了這樣“不幸”的狀態(tài),最開始并不是我們有意的選擇,可最終還是我自己選擇成為了這樣的自己,我之所以沒有改變,是因為我下了“不改變”的決心,因為這樣活會更輕松,更舒服。
牛頓運動定律告訴我們“在不施加外力情況,物體會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在我們做下了不改變的決定后,就像是石頭滾下山去一樣,依靠重力加速度,外界對“石塊”做功,非常輕松,但長此以往,石頭動量越來越大,再想控制它停下,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向走,要施加的外力就大了。
想要事情有改變,就要有勇氣去做“改變”的決定。為什么改變這么困難?因為不再是重力對石塊做功,是我們用勇氣、毅力來對石塊做功。
人的一切煩惱來源于人際關系,阿德勒說“要想消除煩惱,只有一個人在宇宙中生存。”
馬克思也說“人的本質(zhì)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xiàn)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p>
只要地球有一天不毀滅,人就不會成為一座孤島,那就必然產(chǎn)生煩惱。如何減少煩惱?阿德勒提出的課題分離就是很有實踐意義的指導,他認為人生中的三大課題:交友課題、工作課題和愛的課題。課題分離就是:既不干涉他人的課題,也不讓他人干涉自己的課題,這就是自由,自由的證據(jù)就是“被別人討厭”。而想要獲得自由,就要有被討厭的勇氣。
人際關系中實現(xiàn)課題分離的具體做法是將縱向關系變成橫向關系。
書中說得很好,別人渴了,正確做法是“把人帶到河邊”,這是良性的橫向關系,把人的相處放在“我們不同但平等”的正確位置。干涉就像“把人帶到河邊并讓他喝水”,是一種上下級式的縱向關系,即使在我們自己的角度認為渴了喝水就是正確的,但這不是我們干涉別人選擇的借口,也許他真正想喝的是井水而不是河水呢?這在對方的角度你的舉動是惡非善,是妄自干涉他人課題的行為。換個位置想,我們自己就更不想成為被他人按著喝河水的人。
父母孩子,老師學生,朋友之間……都需要課題分離。莫陷入“自卑情結”,我的身高曾多次被人嘲笑,哪怕有時只是開玩笑,也會引起我的不適,現(xiàn)在被人說得多了,好像也產(chǎn)生了“抗體”一樣,但心里還是有這根刺過不去,就是始終自卑,默認了矮就是差勁,是基因上就低人一等的表現(xiàn)。
這本書讓我暢快了許多,哲人說自己身高矮,就不會給被人太大壓力,回想自己,也有同學說過我親和力強。書中提到:不過分關注被給予了什么,作文去關注如何利用被給予的人東西,過分在意自己矮小的身材,我就容易轉(zhuǎn)牛角尖。不過換個角度想想,因為太矮了很自卑,想要長高變勻稱,所以我去學了籃球、乒乓、羽毛球,雖然沒給長高帶來什么幫助,卻也因此認識了一些朋友,這一定程度的“身高自卑”,所帶來的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利用得當也可以成為改變的勇氣。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每個人身上多少有一些拼命想掩飾的缺點,而過分關注缺點本身,不如多思考思考:這個“缺點”,是否能轉(zhuǎn)換為自己獨特的優(yōu)勢?這個自卑感,是否也給自己帶來過一些向上的改變呢?
陷入自卑情結就更可怕,所幸我迷途知返。阿德勒心理學認為“自卑情結”“心靈創(chuàng)傷”都是自己捏造出來用以逃避現(xiàn)實的,是想要讓自己活得更“輕松”的借口。不是“因為我長得丑,所以不想出門結交朋友”而是“不想出門面對被人輕視拒絕的結果,所以我捏造了我很丑這個自卑情結”。
走出自卑情結,讓適當?shù)淖员案谐蔀槌蔀樽约呵靶械挠職庵弧?/p>
被討厭的勇氣可以說是阿德勒心理學理論的入門解讀版本。適合無法靜心啃下大部頭但又對心理學有興趣的人來讀。這本書結構很巧妙,通過青年和哲人對話辯論的方法,層層深入。青年就像是讀者一樣,充滿疑問,一開始無法接受哲人的觀點。但隨著哲人深入淺出的講解,一個個駁倒了青年的觀點。青年最后成為了“喝上水的人”。
阿德勒看重目的,弗洛伊德看重原因。兩者的區(qū)別是如果相信現(xiàn)在發(fā)生的一切都是過去的因造成的,那現(xiàn)在無法改變。無論做出什么努力都是白費力氣,所以最終會放棄。而選擇相信一切都是目的導向的,就會發(fā)現(xiàn)所有一切都取決于自己賦予了它什么意義。聽上去很繞口,但是作者列舉了在餐廳發(fā)怒不是因為生氣而是因為這是解決沖突最有效的手段這個例子。為了解決問題而發(fā)怒,而不是真的生氣。所以理論上易怒的人是懶得用其他更好地方法解決沖突的人。憤怒等一些情緒,是可放可收的手段。
人的一切不幸都產(chǎn)生于社交。首先他人的出現(xiàn)會產(chǎn)生對比,進而產(chǎn)生被比過的焦慮和自卑。但作者告訴我們,我們并不是走在一個縱軸上,我們向前邁進不是為了超越別人,而是為了超越自我。
接著和別人產(chǎn)生羈絆會讓人分不清那件事情是自己的哪件事情是別人的。想控制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的人事沒有做好課題分離的人。同樣的,哪件事情是該自己負責的自己的事情而不應該是他人做決定也需要分辨清楚。這就是社交上的自立。如果做到了這點,就不會有自卑感。
打開這本書的人都想如介紹中說的那樣,追求快樂,成為幸福的人。最終章作者給出的答案是他者貢獻。把整個世界當做一個共同體,把所有一切都當成伙伴,不求回報的相信,幫助他人。如果真的做到了,應該就成為別人眼中的傻子了吧。作者也說真的做到需要現(xiàn)在壽命的一半才可以。愛護家人,鼓勵摯友,很容易做到。因為我們已經(jīng)把他們看作一個共同體。他們的進步和快樂也會給自己帶來快樂。但現(xiàn)代社會不可能只在這狹小的一個共同體里生活。作文如果可以把工作,可以把社區(qū),把整個國家都當成自己的共同體,那心甘情愿為之犧牲就不需要解釋了。我可以理解給家人帶來開心我可以開心,但是目前的我還無法理解給同事帶來快樂可以使我快樂。作者認為通過幫助別人,可以產(chǎn)生共享感,可以體會到我對別人有用,進而產(chǎn)生價值感,帶來幸福。
人生本沒有明確的意義。如果真的有了目的性,那達到目的前的人生都是臨時的,生活也是臨時的生活。生活應該是想享受舞蹈過程的舞蹈演員那樣,感受翩翩起舞的每一刻,而不是謝幕的掌聲。
這本書上的觀點之前我在其他書中都零零碎碎的接觸過。阿德勒的觀點是反常識的集大成者。初次接觸時會覺得是在胡言亂語,但細品之后會發(fā)現(xiàn),如果真的能夠接受阿德勒的觀點并踐行在生活中,那樣的自己應該是個強大且快樂的人吧。起碼他明確的告訴了讀者走向幸福的引導之星是什么。
全書通過問答的形式解讀了阿德勒的主要思想,寫作方式和《與神對話》一樣。
阿德勒作為心理學三巨頭之一,他的貢獻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不同于弗洛伊德的原因論,他認為影響人行為的是目的論,人要活在當下,無論之前的人生發(fā)生過什么,都對今后的人生沒有影響,決定自己人生的是此時此刻的自己;二是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系,提出要課題分離,每個人都只能完成自己的課題,而不能干涉別人的課題。因為人際關系的存在,人人都有自卑感,健全的自卑感要自己跟自己比較,不健全的自卑感屬于自卑情節(jié),其中優(yōu)越情節(jié)和夸耀不幸都是不健全的。三,處理人際關系,就要把別人看作是伙伴而不是競爭對手,要有共同體意識。
以前我是不怎么看心靈類圖書的,認為是心靈雞湯,因緣巧合進了失戀組,看了雪地女王和很多大神的貼子,一本一本讀她們推薦的書,才發(fā)現(xiàn)這根本就不是毒雞湯,而是心靈寶藏。我們從小幾乎沒有接受到正確的親密關系教育,在一次又一次在吃了愛情的苦以后才掙扎著找這其中的規(guī)律。
曾經(jīng),在痛苦難受的親密關系里看不清不愿放手,最后非要撞南墻撞得頭破血流才被迫離開,也任性地讓對方滿足我很多幼稚的要求,當愿望沒被滿足就生氣作鬧,阿德勒說這是干涉別人的課題,束縛是支配對方的表現(xiàn),背后是基于不信任感。
被分手的時候,反復思考男生說的那些分手理由,在一堆玻璃渣里找他還愛我的證據(jù),放大自己的缺點。而阿德勒說這是因為那個人已經(jīng)下定決心要結束這段關系,繼而收集結束關系的材料而已。
這么多年,在感情路上跌跌撞撞,揣著一腔的真誠被別人肆意踐踏,其實多數(shù)都是我自己造成的,慈母多敗兒,圣母出渣男,是我用了錯誤的戀愛方式,傷害著我自己,還好30歲的時候我終于明白戀愛是怎么一回事,以后,一定會有意識地生活,清醒地行走。
本書以心理學家阿德勒的理論為基礎,以一位哲人和一位青年的談話展開論述,以56篇千字短文組成。
提起心理學家,知名度最廣的是弗洛伊德吧,《夢的解析》是各大必讀書目里的???,精神分析法在文學電影評論上被廣泛采用。相比之下,阿德勒遠沒有弗洛伊德出名,有些觀點正好是弗洛伊德的對立面。這本書并非阿德勒所著,而是兩位作者基于他的理論撰寫而成的通俗類心理自助讀物。
阿德勒理論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反常識”,顛覆之前的認知,從一個新的角度去看待人生中的各種基本問題。
本書語言非常通俗,因此閱讀感非常好,閱讀速度快的人,1小時就能讀完第一遍。第一遍閱讀時我習慣劃出每篇文章的中心主旨以及經(jīng)典的例子,以后翻閱的時候只要看勾畫出來的重點就足夠了。
本書論述方向主要有以下幾個:
一如何擺脫過去的創(chuàng)傷:我們的不幸是由自己選擇的,否定弗洛伊德的心靈創(chuàng)傷論,要從目的去看待現(xiàn)在的行為,而不是從過去的經(jīng)歷找原因。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jīng)歷,而是我們賦予經(jīng)歷的意義。
二人際關系是一切煩惱的源頭:追求別人的認可,害怕被別人討厭,對他人抱有期待,是人機關系痛苦的原因,采用“課題分離”讓人際關系變得非常簡單,達到“共同體感覺”能得到幸福的人際關系。
三最重要的是“此時此刻”,而不是過去和未來
寫下對我啟發(fā)最大的幾個理論:
目的論
目的論與“原因論”正好相反。原因論認為,人生是線性發(fā)展的。我們的現(xiàn)在由過去決定,是過去的心理創(chuàng)傷導致了現(xiàn)在的自己,也就有了現(xiàn)在常被社會輿論提及的“原生家庭”禍害論、“父母皆禍害”。
而阿德勒的目的論否認心靈創(chuàng)傷的存在,一個人目前采取什么行動、有什么樣的行為,不是過去的“原因”造成,而是現(xiàn)在他要達到什么樣的“目的”所形成的。
高三有找過一個心理咨詢師,那時我第一次聽到原生家庭和精神創(chuàng)傷理論,這種原生家庭原因論很長一段時間都沉浸在“一切都是宿命難以改變”的消極心態(tài)中。第一次聽到目的論的時候,我是相當難以接受的。但是從這個角度去看問題,“改變”看起來又容易多了。心理學有很多派別,各家理論都了解一些,是有益的。
例子:
一個足不出戶、無法工作、無法回歸社會的年輕人,是為了此刻“不出門”,為了不出門也能得到父母提供的衣食住資源,所以才“制造出對出門的恐懼情緒”。
不是因為被對方的行為激怒,而是因為未掌握其他溝通方式,只知道用怒氣去震懾對方,所以才產(chǎn)生了“憤怒”情緒。
不是因為過去的心靈創(chuàng)傷,所以導致現(xiàn)在的抑郁,而是因為想獲得關注,想得到關心,想成為人群中特殊的人,所以選擇了抑郁情緒。
不是因為有一個無能的上司,所以做不好工作。而是因為自己無法提出更好的建議,也沒有拒絕命令的勇氣,才把責任全都推在上司身上,制造出一個無能的上司。
這和初高中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切事物皆有其因果,原因在前,結果在后”是一個顛覆。
目的論對常規(guī)思維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也讓我從一個新的角度看待事物。很多事情,要先被“看到”,才能有改變的可能。
課題分離
如果能夠進行課題分離,人生就簡單到讓人無法相信。
一切人際關系矛盾都起因于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
我們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待而活,他人也不是為了滿足我的期待而活。因此當別人的行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時,不應該憤怒。
辨別一件事是誰的課題的方法非常簡單:某種行為所帶來的結果最終的承擔者是誰?
算是被名字耽誤的好書吧,久聞大名,但是這個名字真的讓我不想翻開看。誰會想要被討厭呢,這種勇氣誰要呢
預習了才知道,原來是介紹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理論的對話集。和一般的日本著作不一樣,整體來講比較難讀。
?與其說介紹的是阿德勒的心理學,我覺得不如說是偏向哲學層面的討論。
因此,會有一種字都看得懂,句子也讀得通,但是想要理解需要再想一下的感覺。
往常對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精神創(chuàng)傷說更熟悉些。比如“父母離異”會影響潛意識,導致子女的愛情觀不健康,婚姻不幸福。
這次接觸阿德勒的“目的論”,覺得確實有道理可又難以接受。阿德勒認為,“父母離異”和子女婚姻沒有關系。“子女“自己選擇了”婚姻不幸”,這是一種“變成特別的存在”的“報復”形式?!遣皇呛茈y接受?!
前后兩天各花1.5h讀完這本書。因為“目的論”對我震撼就太大了,這意味著人要為自己負責,再也不能歸咎給環(huán)境社會或者過去。
一切煩惱皆源于人際關系,所以要在堅持正確理念下的自由的同時,擁有哪怕被人討厭也沒關系的勇氣?!颂廃c題。
后面提出了一些切實的實踐方法。面對“人生三大課題”,想要幸福,就要體會“共同體的感覺”,要做到1??自我接納2??對他者(無條件)信賴3??(向)他者貢獻。
“上帝,請賜予我平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給予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賜予我智慧,分辨這兩者的區(qū)別。”
相關推薦
欄目小編花時間整理了《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讀好書能使人進步,這是永恒不變的真理,相信作品當中的人物為讀者帶來了很多的內(nèi)心。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用文字去記錄對我們感受頗多的情節(jié)與人物。僅供參考,希望能為你提供參考!...
以下是由編輯收集整理的《被討厭的勇氣的讀后感》。我們中越來越多的人跳出手機邁向了讀書,作品這本書是我最愛的書籍,也讓我更加豐富了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寫讀后感可以間接敘述原文內(nèi)容,點出感情從哪里產(chǎn)生的。請收藏本文并分享給你的朋友們吧!...
小編特意為你呈上“《被討厭的勇氣》的讀后感”。生活當中每一個人都有煩惱,但很多書籍會給我們心靈啟迪,作品之所以廣受好評,不是沒有緣故的。我們可以將心中想要表達的話記錄下來。更多相關內(nèi)容請繼續(xù)關注本網(wǎng)站!...
在工作中我們會接觸到很多類型的文書撰寫,我們可不能匆匆忙忙就編出一份隨意的文檔。我們只需要在范文的基礎上查缺補漏。下面的“讀《被討厭的勇氣》有感”也許也許是你在尋找的內(nèi)容,歡迎學習和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為你收集并整理了被討厭的勇氣個人讀后感,相信你能從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內(nèi)容。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我們讀了作者寫的作品,其實不得不為主人公的而感嘆。我們通過書寫讀后感,讓我們對于作品的理解更加明了。...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