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白讀后感。
人們若能以一本好書作為自己的朋友,則能開拓眼界,增長知識,陶冶情趣,閱讀作品,是對作品的一個初了解。作品中那些令人難以忘懷的情節(jié)可以通過寫一篇讀后感很好地表達出來,關于作品的讀后感還遲遲無法動筆嗎?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編輯專門為你搜羅整理了與“麥克白讀后感”相關的各種資料,希望能幫助到你,請收藏!
《麥克白》被列為沙翁四大悲劇之一。在看《麥克白》的時候,本人自然而然地帶著探詢到底哪里體現(xiàn)悲劇的成分?;蛟S,事先對沙翁的所謂的悲劇期望過高,看完后,了無悲痛憐惜的情緒。是我麻木了呢還是沒有體會到《麥克白》的悲劇成分。于是乎,看完后并沒有立馬寫此劇的讀后感。而是在空閑的時刻里想想故事情節(jié),想想沙翁筆下的主人公麥克白是如何成為悲劇的主角的。
即使是此刻的我,還沒深切感受到悲劇,或者悲劇的思想。那么,便讓我在對《麥克白》的些許感悟以及邊寫邊想的過程,來好好體會其為何能夠成為悲劇,還是沙翁筆下四大悲劇之一。
請允許我以帶找尋悲劇色彩為線索,分析我心中所疑惑的麥克白。
首先,《麥克白》的故事梗概是這樣的:作為男主人公的麥克白是蘇格蘭軍中的一名大將。在大敗叛徒的歸途中,聽信三位女巫的模糊的預言,隨之而來的被封為考特爵士的事件得以應驗女巫的預言。麥克白并沒有感恩戴德,而是為了最高的預言——未來的君王,而起了歹心,并在麥克白夫人的慫恿下,合謀把蘇格蘭的國王鄧肯刺殺于麥克白的城堡里,并稼禍給守衛(wèi)國王的兩名近身侍衛(wèi)。當國王被謀殺的消息傳到人們的耳中的時候,麥克白以誠摯的憤怒殺死了那兩名冤枉的侍衛(wèi)。在國王被刺殺的元兇還沒找到的時候,國王鄧肯的兩名兒子馬爾康以及道納本為了自身安全分別逃亡英格蘭和愛爾蘭。不明真相的蘇格蘭貴族們,卻給他兩兄弟以謀殺國王的嫌疑定論。不久,為了鞏固國王的地位,麥克白暗派了三名刺客,不惜代價地殺害了以前出生入死的戰(zhàn)友,同是蘇格蘭大將的班柯。與班柯同行的兒子弗里恩斯借著夜色成功套離了暗殺。
不久,麥克白的所干所為得以敗露,引起貴族們的內部意見不一。與此同時,另一方面蘇格蘭國王鄧肯的兩名兒子馬爾康、道納本以及班柯的兒子弗里恩斯連同英國軍中大將西華德和其子小西華德帶領一萬精兵征討麥克白。最終以麥克白夫人自殺,麥克白首級被取而拉下帷幕。
本來麥克白前途一片光明。蘇格蘭國王鄧肯這樣贊譽麥克白,“你的功勞太超越尋常了,飛得最快的報酬都追不上你;要是它再微小一點,那么也許我能夠按照適當?shù)拿郑o你應得的感激和酬勞;此刻我只能這樣說,一切的報酬都不能抵償你的偉大的勛績。”“我已經開始把你栽培,我要發(fā)奮使你繁茂?!?/p>
應對如此的贊譽,同是蘇格蘭大將的班柯與麥克白構成鮮明的比較。班柯是如此說的,“要是我能夠在陛下的心頭生長,那收獲是屬于陛下的?!倍溈税自诘弥獓跣剂⑺拈L子馬爾康為儲君,冊封為肯勃蘭親王,將來要繼承國王的王位后。麥克白旁白道:“肯勃蘭親王!這是一塊橫在我的前途的階石,我務必跳過這塊階石,否則就要顛仆在它的上方。星星啊,收起你們的火焰!不好讓光亮照見我的黑暗幽深的欲望。眼睛啊,別望這雙手吧;可是我仍要下手,不管干下的事會嚇得眼睛不敢看。”從比較里我們能夠看出,麥克白對于女巫的預言還是挺上心的。麥克白夫人是這樣形容她的丈夫的,“你本是葛萊密斯爵士,此刻又做了考特爵士,將來還會到達那預言所告訴你的那樣高位。可是我卻為你的天性憂慮:它充滿了太多的人情的乳臭,使你不敢采取最近的捷徑;你期望做一個偉大的人物,你不是沒有野心,可是你卻缺少和那種野心相聯(lián)屬的奸惡;你的欲望很大,但又期望只用正當?shù)氖侄?一方面不愿玩弄機詐,一方面卻又要作非分的攫奪;偉大的爵士,你想要的那東西正在喊:‘你要到手,就得這樣干!’你也不是不肯這樣干,而是怕干。”麥克白夫人評價其丈夫是很中肯、很妥切的。
“每個成功男生背后都有一位成功的女生”,按照這樣的說法,每個失敗的男生背后都是一位失敗的女生。使麥克白的道路從此不一樣的,引向罪惡深淵的,既有其內心魔鬼起的貪念成分,是內因。而外因,更多的在于,麥克白夫人的慫恿:“趕快回來吧,讓我把我的精神力量傾注在你的耳中;命運和玄奇的力量分明已經準備把黃金的寶冠罩在你的頭上,讓我用舌尖的勇氣,把那阻止你得到那項王冠的一切障礙驅掃一空吧。”男生其實是懦弱的動物,要不是聽信于其女生的話語或者說是意見,女生最喜愛把自我的一己之見,個人的好惡以甜言密語來強加于男生的身上。無論其后果是好是壞。最終的承擔者僅有一個,便是男生。俗語說得好,“小人與女子難養(yǎng)也?!?/p>
悲劇的色彩便由此鋪開濃重的開端。試想,一位名譽與權利雙收的大將,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有必要為了更高的權利舞臺而把自我的前路置于未解的黑洞中嗎果其然,“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笔捄魏卧S人也曰麥克白夫人也。
此悲劇一,悲劇二是麥克白及其夫人既然已把蘇格蘭國王鄧肯給刺殺了,大權已握,憑著自我以往樹立的威信及人脈,足能夠服眾,假以勤加朝政,籠絡人心,王位之固指日可待??墒?,心術不正的他,卻認為班柯是其心中的一大患,除之而后快,便加害于他。伐戮便由此展開?!拔乙ネ灰u麥克德夫的城堡;把費輔攫取下來;把他的妻子兒女和一切跟他有血緣之親的不幸的人們一齊殺死?!边@便激起仇恨的果實,用以塞滿敵人的喉嚨。馬爾康、道納本和麥克德夫與少數(shù)貴族內應外合,打著除掉暴君的正義旗幟堂而皇之對戰(zhàn)麥克白。
悲劇三是麥克白當了國王后,對預言的深信不矣,想明白未來是如何,或者準確地說,如何防微杜漸。找到女巫后,麥克白“憑著你們的法術,我吩咐你們回答我,不管你們的秘法是從哪里得來的”,麥克白便認真聽從女巫的主人——精靈的忠言警告:“你要殘忍、勇敢、堅決;你能夠把人類的力量付之一笑,正因沒有一個婦人所生下的人能夠傷害麥克白?!薄澳阋癃{子一樣驕傲而無畏,不好關心人家的怨怒,也不好擔憂有誰在算計你。麥克白永遠不會給打敗,除非有一天勃南的樹林會沖著他向鄧西嫩高山移動。”麥克白沾沾自喜,以為這便意味著其王位固若金湯。從故事的發(fā)展并不如他想。正義之師來到勃南森林附近的鄉(xiāng)野,馬爾康說道:“每一個兵士都砍下一根樹枝來,把它舉起在各人的面前;這樣我們能夠隱匿我們全軍的人數(shù),讓敵人無從明白我們的實力?!绷硪活^的鄧西嫩城堡內,使者說道:“當我站在山頭守望的時候,我向勃南一眼望去,好象那邊的樹木都在開始行動了。”麥克白回應:“要是你說了謊話,我要把你活活吊在最近的一株樹上,讓你餓死;要是你的話是真的,我也期望你把我吊死了吧。我的決心已經有些動搖了,我開始懷疑起那魔鬼所說的似是而非的曖昧的謊話了。”當正義之師攻打到鄧西嫩城堡時,麥克德夫與麥克白的對話,也同樣讓人有所同感:
麥克白你可是白費了氣力;你要使我流血,正像用你銳利的劍鋒在空氣上劃一道痕跡一樣困難。讓你的刀刃降落在別人的頭上吧;我的生命是有魔法保護的,沒有一個婦人所生的人能夠把它傷害。
麥克德夫不好再信任你的魔法了吧;讓你所信奉的神告訴你,麥克德夫是沒有足月就從他母親的腹中剖出來的。
麥克白愿那告訴我這樣的話的舌頭永受詛咒,正因它使我失去了男子漢的勇氣!愿這些欺人的魔鬼再也不好被人堅信,他們用模棱兩可的話愚弄我們,聽來好象大有期望,結果卻完全和我們原先的期望相反。我不愿跟你交戰(zhàn)。
悲劇色彩便從此體現(xiàn)出來,對于女巫的預言,正如麥克白所說,“聽來好象大有期望,結果卻完全和我們原先的期望相反。”或許,麥克白根本就不就應聽信于女巫,更深層的是,或許女巫在此劇的開頭就不就應出現(xiàn)??墒?,要是沒有了女巫的預言,要是沒有了內心貪念的麥克白,要是沒有婦人之道的麥克白夫人,那么,《麥克白》也就成不了沙翁的四大悲劇之一,那么,也就成不了我此次的作業(yè)。
整篇文章文筆并不是很悲傷,說它是悲劇,就應是正因人性的泯滅而導致的這個國家的悲哀。大膽地批判了封建制度的殘酷黑暗及對人性的禁錮,強烈反映了新興的資產階級期望建立新型的社會關聯(lián)和倫理思想的要求。
作品是當時社會的寫照,這說得一點也不錯,透過這部作品我就深刻感受到當時社會的動蕩,黑暗的籠罩,光明的渴望??赐赀@本劇,我深刻的明白了:一個人的能夠有欲望,但卻不能膨脹。一個人的野心會蒙蔽人性的雙眼,終將導致一個人的滅亡。
《麥克白》是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之一,講述的是原本是護國英雄的麥克白,在欲望的膨脹下謀殺了國王鄧肯,并在排除異己期間眾叛親離最終被殺的故事。
筆者姑且以常用于小說的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三要素分析法來看這個劇本。首先就情節(jié)而言,《麥克白》的故事情節(jié)并沒有什么出眾之處,類似的情節(jié)僅在中國歷史上就曾不止一次地真實發(fā)生過。其次就環(huán)境而言,由于劇本本身的文體限制,對環(huán)境的描寫也并非值得夸贊。至于故事中的人物,便是值得讀者贊賞和深思之處了。
關于麥克白的人物形象,劇中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段給出了不同的評價。這些不同時期的不同評價有利于讓我們認識到一個隨著時間變化的麥克白。
在劇本的開始,麥克白剛剛取得平叛戰(zhàn)爭的勝利,在凱旋時遇到了巫女三姐妹,她們用含混的言辭預言麥克白即將成為國王,這便激起了麥克白對王位的渴望。
隨后,麥克白覲見國王并得到了國王的嘉獎。國王稱贊他說:“一切的報酬都不能抵償你的偉大勛績?!倍鴩跛芙o予的最高的酬勞,則莫過于王位本身了。國王的話無疑促成了麥克白篡位的行為。
第一段對麥克白的評價,是麥克白寫信告知其夫人巫女的言語和國王的賞賜之后,麥克白夫人所說的話:
“……可是我卻為你的天性憂慮:它充滿了太多的人情的乳臭,使你不敢采取最近的捷徑;你希望做一個偉大的人物,你不是沒有野心,可是你卻缺少和那種野心相連屬的奸惡;你的欲望很大,但又希望只用正當?shù)氖侄?;一方面不愿玩弄機詐,一方面卻又要作非分的攫奪……”
麥克白夫人對麥克白的評價,其實并不只是適用于麥克白,還適用于大多數(shù)普通人。單純地擁有非分的欲望是很常見的,誰又有膽量說自己的一生從未有過非分之想呢?只不過大多數(shù)人都能夠用理智去抑制它罷了。正如麥克白夫人所說的那樣,“欲望很大卻又希望只用正當?shù)氖侄巍薄?/p>
那么麥克白是否真如其夫人所說的有著這種“令人憂慮的天性”呢?確實如此。在決定刺殺之前,他經歷了長久的掙扎。他本沒有任何篡位的理由,這個非分之想是由巫女挑起的,來得十分突然而莫名其妙;但他有許多譴責篡位行為的罪名,這些罪名與歷史上真實的篡位失敗者都大同小異。正如他自己所說的:
“沒有一種力量可以鞭策我實現(xiàn)自己的意圖,可是我的躍躍欲試的野心,卻不顧一切地驅著我去冒顛躓的危險。”
因此,在《麥克白》的開始,麥克白還只是一個普通人,普通地有著非分之想,并在理智的抑制下普通地猶豫不決。
然而最終在夫人的唆使下,麥克白還是下定決心實施篡位的行為。其夫人說服他的理由則是:“你不敢讓你在行為和勇氣上跟你的欲望一致嗎?……讓‘我不敢’永遠跟隨在‘我想要’的后面嗎?”這個理由明顯偷換了概念,麥克白不愿篡位并不是沒有勇氣,而是不愿意違背內心的道德準則。
無論如何,麥克白還是在被一時鼓起的勇氣之下,擺脫了理智的控制,實施了篡位的行為。
國王的死被發(fā)現(xiàn)之后,麥克白的形象已經發(fā)生了重大的變化。
之所以是“國王的死被發(fā)現(xiàn)之后”,是因為麥克白在弒王之后,內心仍然充滿著自憎和懊悔:“我不敢回想剛才所干的事,更沒有膽量再去看它一眼?!彪S后的對犯罪現(xiàn)場的處理,其實是麥克白夫人完成的,因為麥克白不敢再回到那里。
當國王的死被發(fā)現(xiàn)之后,麥克白再度回到犯罪現(xiàn)場,所說的話雖然有假惺惺之嫌,但也十分值得玩味:
“要是我在這件變故發(fā)生以前一小時死去,我就可以說是活過了一段幸福的時間;因為從這一刻起,人生已經失去它的嚴肅的意義,一切都不過是兒戲;榮名和美德已經死了,生命的美酒已經喝完,剩下來的只是一些無味的渣滓,當作酒窖里的珍寶?!?/p>
在得知麥克白之后的行為之后再看這段話,便可以明白其中的真正意義。國王死后,其二子出逃,麥克白于是繼承了王位。為了鞏固王位,排除異己是理所當然要做的事情,即使在真實的歷史上也屢見不鮮。而麥克白的屠刀所向,便是他曾經的朋友,但是他再也沒有像之前那樣猶豫不決、囿于良心的譴責,反而不擇手段起來。正如他所說的:美德已經死了,不是人們口中稱頌的美德,而是他內心尊奉的美德。
在這個階段,麥克白逐漸徹底地遵從自己的欲望行事,而不再在乎行為是否符合良知了。
有趣的是,莎翁在此時讓一位傳說中的冥界女神赫卡忒登場,來進一步地刺激麥克白的欲望,讓他的理智終于再也無法發(fā)揮它應該發(fā)揮的作用。赫卡忒如是說:
“他(麥克白)像所有的世人一樣,只知道自己的利益……讓種種虛妄的幻影迷亂他的本性;他將要藐視命運,唾斥死生,超越一切的情理,排棄一切的疑慮,執(zhí)著他的不可能的希望?!?/p>
這段話很好地描繪了麥克白此時的形象,但同時我們還要注意到這段話中的一個細節(jié):“他像所有的世人一樣”。這當然不是說現(xiàn)實中的所有的世人都像此時的麥克白一樣“剛愎自用、殘忍狂暴”,并非劇中的每一句話都能直接照搬到現(xiàn)實。這應該是所有放縱欲望的人的真實寫照,因此在此我們既可以說麥克白是特別的,因為如此放縱欲望而理智不知所蹤的人在現(xiàn)實世界中實在太少;我們又可以說麥克白是普通的,因為在放縱欲望而理智不知所蹤的人之中,麥克白實在算不上特別。
在此之后,麥克白的人物形象幾乎沒有再發(fā)生過重大的變化,但是故事的情節(jié)仍然在發(fā)展。反叛的勢力逐漸壯大,甚至麥克白自己的軍隊也紛紛倒戈,而此時曾經激發(fā)他的欲望的麥克白夫人也在疑慮之中死去。麥克白在得知其死訊后,說出了整部作品中最著名的一段話之一:
“她反正要死的,遲早總會有聽到這個消息的一天。明天,明天,再一個明天,一天接著一天地躡步前進,直到最后一秒鐘的時間;我們所有的昨天,不過替傻子們照亮了到死亡的土壤中去的路。熄滅了吧,熄滅了吧,短促的燭光!人生不過是一個行走的影子,一個在舞臺上指手劃腳的拙劣的伶人,登場片刻,就在無聲無臭中悄然退下;它是一個愚人所講的故事,充滿著喧嘩和騷動,卻找不到一點意義?!?/p>
這段話中的一些句子,已經被太多的人引為格言,被解釋為各種各樣的意思。哪怕是就劇本的故事背景來解讀,也曾被解讀為多種意思。而筆者也在此解讀出一個意思來。
每當身邊有人死去,我們總是會替他回顧他的人生,尋找一些值得我們緬懷或者唾罵的事情,順便得出其是否死得其所的結論。麥克白應該也是這樣做的。
在劇中并沒有關于麥克白夫人過去的任何描寫,我們姑且認為她過去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婦女,或許有過功勞,但不值一提;或許有過過失,但無可厚非。她的人生唯一能引人注目的地方,或許只有她挑唆麥克白遵從自己的欲望這一行為,而這則也是在她的欲望膨脹時實施的。換言之,終其一生,她唯一能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她欲望膨脹的時刻。
那么麥克白呢?他曾經是一位平叛英雄,建立過被稱贊為最偉大的功勛;又因為欲望膨脹篡奪了王位,犯下了被唾罵為最惡毒的罪行。人們會如何評判他呢?劇中已經給出了答案:
“現(xiàn)在他已經感覺到他的暗殺的罪惡緊粘在他的手上;每分鐘都有一次叛變,譴責他的不忠不義;受他命令的人,都不過奉命行事,并不是出于對他的忠誠;現(xiàn)在他已經感覺到他的尊號罩在他的身上,就像一個矮小的偷兒穿了一件巨人的衣服一樣束手絆腳。”
人們會牢記他欲望膨脹時犯下的罪惡,而不會因他曾經的功勞而減輕對他的譴責。
可是如果他當初抑制住了自己的欲望,又會發(fā)生什么呢?或許他會安心地做著他的考特伯爵,在歷史上數(shù)不勝數(shù)的爵士中再添加一個,僅此而已。不過是平定了一場叛亂罷了,難道只有麥克白能夠做到嗎?他憑什么因此而得到長久的銘記呢?
于是我們就可以解釋他所說的那段話的含義了。
所謂“人生不過是一個行走的影子,一個在舞臺上指手劃腳的拙劣的伶人,登場片刻,就在無聲無臭中悄然退下”,應該是指如果他抑制住了欲望的情況,雖然建立過偉大的功勛,在“登場片刻指手劃腳”,然后在“無聲無臭中悄然退下”,成為歷史上無數(shù)個建立偉大功勛的人們的一員。
而所謂“它是一個愚人所講的故事,充滿著喧嘩和騷動,卻找不到一點意義”,則是他現(xiàn)在的處境。他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剛愎自用、殘忍狂暴”、“藐視命運,唾斥死生,超越一切的情理,排棄一切的疑慮,執(zhí)著他的不可能的希望”。這樣的事跡,不正是一個“充滿著喧嘩和騷動的故事”嗎?然而他為了欲望付出的這一切又得到了什么回報呢?從他篡位的那一天起,“人生已經失去它的嚴肅的意義,一切都不過是兒戲;榮名和美德已經死了,生命的美酒已經喝完,剩下來的只是一些無味的渣滓,當作酒窖里的珍寶。”
任何一個經歷過戰(zhàn)爭的將領,都不會不知道自己的軍隊倒戈意味著什么,麥克白當然也知道。而此時的麥克白也正是處于絕望之中:自己卓越的軍事才能已經沒有軍隊可供施展,所能夠依仗的只有女巫和赫卡忒那些模糊的預言,而那些預言又一次次地欺騙了他,用“虛妄的幻影迷亂了他的本性”。在這樣的情況下發(fā)出對人生的如此感嘆,實在是合情合理。
處于絕望中的麥克白,只能徒勞無功地負隅頑抗,最終如預言一般死去。
根據(jù)以上的分析,對于《麥克白》本身,我們可以看出作品緊緊圍繞著欲望的主題。然而如果我們僅僅把這部作品看作是單純的主張抑制欲望的教條式作品,那未免過于小看莎翁的藝術水平了。我們不妨再看看《麥克白》中關于其他人的欲望的描寫。
第一段是酒宴之后的門房所說的話:
“多喝酒,對于淫欲也可以說是個兩面派:成全它,又破壞它;捧它的場,又拖它的后腿;鼓勵它,又打擊它;替它撐腰,又讓它站不住腳;結果呢,兩面派把它哄睡了,叫它做了一場荒唐的春夢,就溜之大吉了?!?/p>
這里的“淫欲”當然指的是欲望,而“兩面派”指的是什么呢?我們姑且用“理智”來作為它所指示的對象吧。欲望是每個人都會有的,縱欲也是快樂的重要源泉,我們需要主張的不是不縱欲,而是要理智地縱欲。對于欲望,要用理智去“成全它,又破壞它”。
然而這個道理又似乎是老生常談,似乎也正因如此,這段話在《麥克白》中其實并不重要。我們不妨再看看另一段占據(jù)了大量篇幅的對話:被麥克白追殺的貴族麥克德夫去投奔出逃在外原儲君馬爾康,想勸說他借兵征討麥克白,然而馬爾康卻先是回絕了,理由是即使殺死現(xiàn)在的暴君麥克白,國家也只會在一個新的暴君――馬爾康自己的統(tǒng)治之下。
麥克德夫的回答也同樣耐人尋味。當馬爾康說他的淫佚沒有止境的時候,麥克德夫卻說“誰也不能禁止您滿足您的分內的欲望;您可以一方面盡情歡樂,一方面在外表上裝出莊重的神氣,世人的耳目是很容易遮掩過去的”;當馬爾康說他還有不顧廉恥的貪婪的時候,麥克德夫則說“只要有其他的美德,這些缺點都不算什么”。
沒有止境的淫佚、不顧廉恥的貪婪,這些欲望的放縱原來是可以通過偽裝或者其他美德來掩蓋過去的嗎?這樣的縱欲是可以被原諒的,那么麥克白為什么就是不可饒恕的呢?僅僅是因為他的欲望是無上的權力與地位嗎?
再者說,麥克白難道沒有成為國王的資格嗎?他是國王的表親,為王國立下過汗馬功勞;而馬爾康除了是國王的嫡子之外還有什么是可以作為成為國王的資本呢?當然在那個社會背景下這個資本已經足夠了。
在這樣的視角下,《麥克白》記載的故事,似乎是一個翻版的王莽的故事。當然我們不能忘記這部作品始終圍繞著的欲望的主題。如此看來,“《麥克白》講述的是麥克白在欲望膨脹下走向滅亡的悲劇”的普遍說法,似乎就值得商榷了。
然而此時筆者不能再寫下去了。僅僅是到了上一段的思考,筆者就必然早已使那些能夠專業(yè)地解讀這部作品的人忍俊不禁了,筆者又何必繼續(xù)用膚淺的思考的去博得人們的嘲笑,把無知所帶來的恥辱當作一種榮耀呢?這篇文章也就到此為止吧。
麥克白打了勝仗立了功,在歸途中遇到三個女巫,這三個女巫語言他會當上國王,但是他只能當一代,而同行班柯的世代子孫都是國王。麥克白回來與夫人講了這件事情,于是趁國王在麥克白家做客的時候,殺死了鄧肯國王,從而取而代之。一步錯,步步錯,接下來,他畏懼女巫的預言,殺了班柯,殺了麥克特夫的妻兒。最后,麥克白夫人精神失常自殺了,麥克白毫無悲傷之情,最后自己也被麥克特夫殺了。
麥克白剛愎自用,有野心無計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麥克白夫人。她是幫兇,她是弒君的間接兇手,是麥克白動手的最后一根稻草。這是一個有野心的女人,他的丈夫無法提供她渴望的東西,于是會做丈夫的軍師,指揮丈夫的行動。錢老的《圍城》中有一段很經典的話,方鴻漸說他不會娶蘇小姐,一旦娶了她,他就成了達成蘇小姐愿望的人,在這樣的女人身邊,根本停不下來。
那么麥克白夫人和下木夫人有什么不一樣呢?他們的丈夫類型不一樣,下木先生是城府很深的人,有勇有謀,并且下木夫婦內心強大,殺人坑人毫無懼色,這樣的人能獲得所謂的成功,并且非??膳?。
我們都是平凡的女子,好好工作,歲月靜好,現(xiàn)世安穩(wěn)就好。
莎士比亞一生中創(chuàng)作了無數(shù)的輝煌,在16世紀并未獲得殊榮,直至19世紀英國掀起浪漫主義狂瀾時,他才被提升至天才的地步。而在莎士比亞傳奇般的一生中,有幾個作品是廣為人知的,如:《哈姆雷特》《李爾王》《奧賽羅》和《麥克白》。
《麥克白》與《李爾王》都是典型的政治悲劇,前者是自己使得自己喪心病狂;后者是使整個王國崩潰與個人的輕浮之中。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麥克白》的。
《麥克白》中,有一句經典的臺詞:“用最美妙的外表把人們的耳目欺騙;x詐的心必須罩上虛偽的笑容。”麥克白的一番話讓我感到很詫異,前天還是征戰(zhàn)沙場所向披靡的爵士,現(xiàn)在就成了x詐的反賊,這么大的轉變,不僅僅是因為一個因素的。
凡事都有不可預測的一面,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出現(xiàn)在了面前,麥克白始終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想法,在權力的驅使下一步步地將自己推向了深淵。
在文中,有一個不可預測的外因,即為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鬼魂和巫婆。后來叱咤風云的麥克白正是聽取了他們的預言。且不說麥克白對預言的反應,巫婆與幽靈究竟居心何在?她們究竟是好心還是惡意?作者莎士比亞在這里并未直接點明。我個人認為,巫婆和幽靈可能并非懷揣著善意,因為,一個人在不清楚前途是明是暗的時候,往往會更勇敢地走下去,無知者無畏嘛,而真正知道了自己未來的命運,反倒會適得其反,或樂極生悲或心灰意冷,至于對他人的影響,就只能從聽取者的內心的角度來決定了。這些巫婆即使能預知未來,即使能通曉命運,但也無法預知人心。
出現(xiàn)了巫婆這個外因,才促使了內因——麥克白夫人對她丈夫的慫恿。如果麥克白的妻子并沒有出現(xiàn)在主人公麥克白的生活中,如果麥克白并沒有聽取妻子的謬論,我們的主人公可能在凱旋歸來的時刻被晉封為考特爵士,然后順理成章地繼承帝業(yè),最后安然得度晚年。
如此說來,我們的麥克白反倒成為了波濤洶涌的海上的一葉孤舟,若不能隨波逐流,就只能被無情地掀翻。他的人生充滿了跌宕起伏,但是命運始終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麥克白因為沒有主見而失去了生命。
說來說去,都離不開“想法”,麥克白因為自己的想法失去了理智,他的夫人因為對權力的渴求操縱著麥克白的粉墨登場,歷的慈禧太后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戴了一個冠冕堂皇的面具,為了自己的想法而犧牲他人。
莎翁筆下的人物,雖然多為古代的貴族階級,然而卻囊括了古今中外貴賤貧富的人所共有的脆弱的人性。這是一部黑紅色調相間的悲劇,它鼓蕩起黃昏和午夜,最終讓一個蹩腳的演員登場,趾高氣揚地卻又徒勞無益地拋出狂怒與喧囂。
他的生命好像燭焰忽滅,了無意義。
在這個悲劇中麥克白和他的夫人都沒有完全喪失掉人性,那無休止的欲望和過分顧慮的良心交織成一張網,逐漸讓麥克白夫人窒息,而無上權力對人的腐化作用在麥克白身上也得到了登峰造極的體現(xiàn)。他殺死鄧肯后夜不能寐,感嘆:“大洋里所有的水,能夠洗凈我手上的血跡嗎?不,恐怕我這一手的血,倒要把一碧無垠的海水染成一片殷紅呢?!边@是他良心上的自責。可后來他變得越來越殘酷,大開殺戮:殺鄧肯的衛(wèi)兵;殺原先的好友班柯大將,還要殺其兒子;殺臣子麥克杜夫未遂,就殺了他的妻子兒女。總之,凡是他疑心會威脅到他的權威的人,都格殺勿論。一時間,臣民們都活在恐懼之中,人人自危,唯恐“自己還不知道,就已經蒙上了叛徒的惡名”。
但獲得了至高無上權力的麥克白沒享受到絲毫的快活,而是感到生命的意義已經停止:“要是我在這件變故發(fā)生以前一小時死去,我就可以說是活過了一段幸福的時間;因為從這一刻起,作文人生已經失去它的嚴肅的意義,一切都不過是兒戲;榮名和美德已經死了,生命的美酒已經喝完,剩下來的只是一些無味的渣滓,當作酒窖里的珍寶?!丙溈税追蛉艘埠苁骸百M盡了一切,結果還是一無所得,我們的目的雖然達到,卻一點不感覺滿足。要是用毀滅他人的手段,使自己置身在充滿著疑慮的歡娛里,那么還不如那被我們所害的人,倒落得無憂無慮。”麥克白感到心靈被“磨折得沒有一刻平靜的安息”。
麥克白的王位還沒來得及焐熱,就遭到制裁。他的幸福在于短暫的欲望滿足。而即使是現(xiàn)在這個時代,也注定充斥著誘惑,人人都有可能是王位還沒焐熱的“麥克白”。無上權力的誘惑和腐蝕可以使正直的人變成暴君。而在強權之下,善良的人也會被迫做惡。
《麥克白》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的最后一個。一劇充滿誘惑、罪惡和懲罰。
勇冠三軍的蘇格蘭大將麥克白和班戈在班師回朝途中,遇到三名女巫。這些女巫稱呼麥克白為“葛萊密斯爵士”、“考特爵士”、“未來的君王”,更預言班戈的“子孫將要君臨一國”。很快,麥克白先后成為“葛萊密斯爵士”和“考特爵士”,他欣喜若狂,連忙寫信告知妻子。麥克白夫人見信大喜,后又得知國王鄧根將駕臨麥克白府并住上一晚,于是,她決定激起丈夫的斗志實現(xiàn)君王夢。當晚,麥克白夫人用麻藥迷倒國王的侍衛(wèi),麥克白也在妻子羞辱的激將法作用下殺死了國王,但他因恐懼不自主地將染血的匕首帶了回來。見此情景,麥克白夫人果斷地將匕首拿回國王的寢室,將上面的血跡涂抹在侍衛(wèi)身上以嫁禍他人。當貴族邁克特夫等人發(fā)現(xiàn)國王被害時,麥克自殺死侍衛(wèi),麥克白夫人則昏倒在地。國王的兩個兒讀馬克思傳有感子瑪爾康、唐納本感到事情不妙,于是分別逃往英格蘭和愛爾蘭,他們因此被懷疑為弒君元兇。
麥克白加冕為王,他大宴群臣,但班戈和邁克特夫拒絕赴宴。麥克白派人暗殺班戈得逞,但班戈之子的逃脫卻令他深為痛苦。此后的麥克白漸漸成為暴君,他殺掉邁克特夫的家人,靠暴政來抵擋那時時襲來的夢魘。懲罰最終到來,麥克白夫人積郁而死,瑪爾康也率英軍前來征討暴君,一度所向披靡的麥克白被邁克特夫取下首級。暴君已死,蘇格蘭揮卻了往日的陰霾,迎來了光明。
在十六世紀的英國,各種社會矛盾日益表面化,與法國的戰(zhàn)爭,與蘇格蘭和西班牙緊張的關系,局勢混亂,法紀松弛,財政拮據(jù),物價騰貴,尤其棘手的是國內尖銳的宗教派別矛盾,從農本主義向實行重商主義市場經濟過渡和因為圈地運動造成嚴重的流民問題的社會環(huán)境中,極端個人主義惡性膨脹,與作者所向往的"善"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仁愛,和平,自然人性的人生幸福與道德責任的理想是完全背道而馳的,在麥克白的時代,社會并不太平,雖然他沒有與挪威人公然聯(lián)合,但他的叛國重罪已被他親口供認,并有事實證明,使他遭到毀滅的命運。麥克白超我企圖和自我放縱,放大自我實現(xiàn)所謂的價值,最后又以自我折磨,自我反省的贖罪方式達到靈魂的自我拯救和自我凈化。權欲的驅動力往往大于超我的約束力,麥克白所以身敗名裂,乃是咎由自取,不是接受了女巫的影響,但是他是一個誤入歧途的壞人,行兇殺人的是麥克白,而身為受害者的鄧肯則成為麥克白行兇殺人的直接幫兇,起直接原因,逼麥克白自殺的人不是別人,而是鄧肯自己。
如果鄧肯不在繼承的問題上給麥克白以絕望的打擊,不在離開自己宮宴的行動上為麥克白制造行兇的條件的話,麥克白和女巫是無能為力的,而麥克白夫人代表了麥克白性格中最狂妄,最堅硬的那部分,她能做到親手殺死自己的兒女,如此殘忍極端的手段堅定了麥克白謀殺的決心,麥克白的悲劇命運已經就無法避免了。在幫助丈夫篡位的過程中,她表現(xiàn)出堅強的意志,堅定的性格,鎮(zhèn)靜的頭腦,非凡的才能和魄力,在欲望與愛情中,她不惜拋棄愛情來換取權欲,可見她是多么的殘忍與沒有人性。眾多的原因導致了麥克白的行兇殺人,一步步走向罪惡的深淵,女巫,鬼神,黑暗,幻想使麥克白完全陷入了超自然力量的擺布不能自拔,表現(xiàn)了強烈的宿命論思想,人的命運仿佛完全掌握在幽冥世界的主宰中,也是由權欲野心完全泯滅了人性。
悲劇的全部內容并不限于個人命運,而是封建統(tǒng)治階級內部宮廷斗爭,宮廷矛盾的普遍規(guī)律,作者揭示權勢欲望使人毀滅的同時,深刻的描寫了暴君,暴政毀滅社稷,給社會,人民帶來了災難,它顯示的是人的災難,人的命運多舛,通過大膽揭示悲慘,恐怖的社會圖景和社會氣氛來反映時代的本質,作者深刻揭露極端個人主義思想和生活道路的反人道,反人性的實質,同時也批判了存在于現(xiàn)實世界的惡性權欲,肯定了人文主義者的仁愛原則,肯定了良知,揭示野心和仁愛的勢不兩立,封建君主專制政體,強烈譴責專橫暴虐的統(tǒng)治者,肯定人們有權推翻暴政,有權毀滅暴君,作者提倡仁愛原則,呼喚和肯定了"良知",指出野心同仁愛勢不兩立,仁愛是人的天性,殘暴違反人性,他曾經為理想而斗爭,只是因為理想變質為野心才發(fā)展成了萬惡不赦的殺人犯,以麥克白為代表的封建社會的統(tǒng)治階層中追求權力地位的滅絕了人性的殘暴野心家。他的悲劇反映了個人野心無限發(fā)展的必然結果,由其社會屬性所決定的。
在人與自然的較量中,人懼怕大自然的神秘和無比的威力,人只有聽從大自然的擺布,而難以跳出大自然之掌。欲望是可怕的,如果不加克制,它會使一個好人變成惡人,從而導致小則自我毀滅,大則害國害民。所以我們當代大學生要做一些積極而有意義的事鑒借先人的例子,去更好的完善自己,不能在前人的基礎上更加的墮落。我們是受國高等教育的人,從各方面看我們的頭腦是清醒的。在和平的年代發(fā)展我們的特長,為國家的建設作貢獻。提倡積極先進思想,在二十一世紀,真正的大學生風采讓世人稱贊。
《麥克白》是一部經典的悲劇,但讀完之后并沒有一種悲傷的感覺。也許許多人都會覺得麥克白的滅亡是罪有應得,但是這種罪有應得展現(xiàn)出來的就是一種命運、人性以及這個國家的悲哀。
看完這本書,有一種想法:人性及迷信對一個人一生的影響。麥克白曾經是一個英勇、有野心的人,在凱旋而歸后,因巫師的預言和國王過分的贊譽使他改變了,他從一個忠實的臣子變成了一個弒君的逆賊,他使用了不正當?shù)氖侄问棺约旱巧贤跷?。他當上國王后開始了他的暴政,他先后殺害了他的好友、臣子及他們的家人,最終使他走向滅亡。
麥克白良心的泯滅是和他的妻子分不開的,因此這讓我們不得不聯(lián)想到那句話: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后總有一個能干的女人。麥克白夫人的確是一個能干的女人,她的能干把她的丈夫推上了王位,也同時把她的丈夫推近了無底的深淵。
要是麥克白因為刺殺了鄧肯而感到良心不安,那么他刺殺班柯還有麥克德夫的家人就沒有罪惡感。麥克白刺殺班柯是因為他感受到了班柯對他的威脅,使他必須殺了他。麥克白殺害麥克德夫的家人,同樣也是因為感受到威脅,不過幸運的是,麥克德夫逃走了。如果說當上國王前的麥克白還有一些良知,那么當上國王后的麥克白就連人性都泯滅了。麥克白為了保住他的王位而大開殺戒,使得蘇格蘭的許多貴族離開這個國家。麥克白的不安還是來源于他的迷信,他過分信賴巫師,認為巫師說的話都是對的,這使他自己也走上絕路。
雖然《麥克白》堪稱悲劇,但是整部戲劇中并沒有悲的色彩。也許許多人認為麥克白和他的夫人最后的結局是罪有應得,但是麥克白只是那個時代的代表。莎翁是在用麥克白這個人物代表那個時代的悲哀。雖然麥克白是暴君,但是繼任的馬爾康也許會比麥克白更糟糕。莎翁向我們展現(xiàn)的不僅僅是人性的悲哀,也是那個時代的悲哀。
《麥克白》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是人性與欲望的演繹,是一部揭露和鞭撻野心的悲劇。主要講述了蘇格蘭國王鄧肯的表弟麥克白將軍,為國王平叛和抵御入侵立功歸來,路上遇到三個女巫。女巫對他說了一些預言和隱語,說他將進爵為王,但他并無子嗣能繼承王位,反而是同僚班柯將軍的后代要做王。
麥克白是有野心的英雄,他在夫人的慫恿下謀殺鄧肯,做了國王。為掩人耳目和防止他人奪位,他一步步害死了鄧肯的侍衛(wèi),害死了班柯,害死了貴族麥克德夫的妻子和小孩??謶趾筒乱墒果溈税仔睦镌絹碓接泄恚苍絹碓嚼淇?。麥克白夫人神經失常而自殺,對他也是一大刺激。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麥克白面對鄧肯之子和他請來的英格蘭援軍的圍攻,落得削首的下場?!尔溈税住返某晒χ幱腥浩湟?,麥克白形象的特殊悲劇性,心理描寫真實而細膩。在莎士比亞的筆下,麥克白由一個高貴前途無量的英雄人物,在野心與權力的誘惑下變成了一個舉國聲討的歷史罪人,展現(xiàn)出了麥克白形象的特殊悲劇性。女巫的預言、妻子的慫恿、野心的驅使使麥克白走上了弒君的邪途,坐上王位后,權勢的貪戀使其人性徹底泯滅,不僅殺害了侍衛(wèi),就連班柯和麥克德夫的家人也慘遭毒手??梢婝溈税椎谋瘎∈怯赏獠亢蛢炔績煞矫婀餐饔孟略斐傻?。劇本中作者通過大膽而文藝的言語表達深刻的展現(xiàn)了人物的心理。
堅固結實的大地啊,不要聽見我的腳步聲音是向什么地方去的,我怕路上的磚石會泄露了我的行蹤,把黑夜中一派陰森可怕的氣氛破壞了。文中的這一句就深刻形象的寫出了麥克白內心的掙扎與恐懼。在迷信、罪惡、恐怖的氛圍里,作者不時讓他筆下的罪人深思、反省、剖析內心,麥克白夫婦弒君前后的心理變化顯得層次分明,這就更加增大了悲劇的深度。其二,藝術風格別具一格,悲喜的有機結合?!尔溈税住肥窃诓粨p害悲劇基調的原則下把悲喜結合起來,在情節(jié)發(fā)展的進程中,讓莊嚴的中有輕松,從而達到以喜襯悲、以喜促悲的效果,并使主題蘊意得以升華。例如看門人那一場中就有鮮明的體現(xiàn)。誰在那兒?哼!一定是什么英國的裁縫,他身前給人做條法國褲還要偷材料,所以到了這里來。進來吧,裁縫;你可以在這燒你的烙鐵這一門房的話出現(xiàn)在麥克白弒君之后,在這樣恐怖黑暗的時刻,不明就里的門房說出這話無疑給這緊張陰森的氣氛增加了一些緩和輕松之氣,使悲劇增添了一些喜劇色彩,使其氣氛不致于過分凝重,緩和讀者的情緒。其三,充分運用意象,深刻揭露主題?!尔溈税住分械暮诎?、鮮血、不合身的衣衫等意象,它們具體形象,含蘊深遠,最大限度的表達了作者的意念和思緒。但劇中的意象大多以對立組合的形式出現(xiàn),比如嬰兒與母親、血與水、黑暗與光明等。黑暗與光明的沖突有力地反映了那個新舊交替的過渡時期尖銳的社會矛盾,激烈的階級沖突和斗爭。劇中的麥克白夫婦為代表的黑暗和正義的光明的沖突,就象征著封建制度與新興資產階級的沖突。反映出當時中世紀以宗教神學為代表的蒙昧主義思想走向沒落,資產階級以個人主義為中心的世界觀日益深入人心,人文主義在社會文化思潮中開始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
該劇大膽地批判了封建制度的殘酷黑暗及對人性的禁錮,強烈反映了新興的資產階級希望建立新型的社會關系和倫理思想的要求。
作品是當時社會的寫照,這說得一點也不錯,通過這部作品我就深刻感受到當時社會的動蕩,黑暗的籠罩,光明的渴望。看完這本劇,我深刻的明白了:一個人的可以有欲望,但卻不能膨脹。一個人的野心會蒙蔽人性的雙眼,終將導致一個人的滅亡。
莎士比亞的著名杯具《麥克白》講述的是主人公麥克白從忠臣到暴君的轉變以及他墮落與毀滅的故事。
人們常說,麥克白是一個十足的惡人弒君、篡位、兇殘、暴虐、嗜殺幾乎一無是處。但是如果你們翻開《麥克白》的劇本細細閱讀一下,會發(fā)現(xiàn)真相其實不然,麥克白最初的時候是一名驍勇善戰(zhàn)且赤膽忠心的蘇格蘭大將,曾幾乎憑一己之力平定了一場叛亂。嚴藝丹個人資料
麥克白是蘇格蘭王室,國王鄧肯的表弟。身為王室貴族,麥克白自然不免有一些覬覦王位的念頭。但是,這只是一個潛伏于內心深處的一點點野心,或許連麥克白自己都不知道。
每個潛藏的野心都會因某種外在的因素而一觸而發(fā)。真正觸發(fā)麥克白這種念頭的,則是那次在荒原他和另一員大將班柯與三個女巫的邂逅。三個女巫對麥克白說:萬福,麥克白!祝福你,葛萊密斯爵士!萬福,麥克白!祝福你,考特爵士!萬福,麥克白,未來的君王!她們又對班柯說:祝福!祝福!祝福!比麥克白低微,但是你的地位在他之上。不像麥克白那樣幸運,但是比他更有福。你雖然不是君王,你的子孫將要君臨一國。本來麥克白不堅信鬼神,對這些話語只會付諸一笑,但是,偏偏一場巧合激發(fā)了麥克白的野心。麥克白剛剛轉身,便看見一個大臣騎馬飛馳而來,告訴他考特爵士通敵叛國,已經被鄧肯王斬殺。大臣告訴他,國王因他戰(zhàn)功赫赫而將考特爵士轉封給了他,而且國王晚上將去他家住宿。麥克白很高興,與此同時他也覺得似乎那些女巫的預言真的不是空穴來風,自己真的有可能成為未來的君王。一個潛藏的野心浮上了表面,麥克白也從此走出了他從忠臣到暴君的第一步。
但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不必須知道自己就應用什么樣的方式去達成它,需要一個人,一個足夠邪惡的人來教導他。本來麥克白或許會就此罷休,但是偏偏他的夫人就是一個邪惡的女生,心中充滿了惡念。她聽麥克白敘述了他的奇遇,以及鄧肯王要來家中住宿,一個邪念頓時涌上心頭:她想讓麥克白在鄧肯熟睡之際將其刺殺,以便讓麥克白迅速登上王位。麥克白畢竟還良心未泯,不愿意弒君篡位。但是,麥克白的意志是脆弱的,經不住夫人接二連三的激將。有一次,她甚至說麥克白是一個懦夫,這是勇猛的麥克白最不能忍受的。在夫人的慫恿下,麥克白在深夜進入了鄧肯王的臥室,刺殺了鄧肯王,并嫁禍于國王的兩個衛(wèi)兵。第二天,麥克白又以謀反的罪名殺死了兩個無辜的衛(wèi)兵,銷毀了一切證據(jù)。鄧肯死后,鄧肯的兩個兒子馬爾康和道納本逃亡國外,被人懷疑弒父潛逃;而麥克白因位高權重,又是王室貴族,被大臣們擁立為新的君王。麥克白登上了王位,如愿以償。盡管如此,這次弒君行為也讓麥克白從此失去了安寧,就像《麥克白》中所說的那樣:葛萊密斯已經殺害了睡眠,因此考特將再也得不到睡眠,麥克白將再也得不到睡眠!麥克白的內心也從此被內疚所捆綁,他曾看著自己沾滿鮮血的雙手,說:這是什么手!嘿!它們要挖出我的眼睛
。大洋里所有的水,能夠洗凈我手上的血跡嗎?不,恐怕我這一手的血,倒要把一碧無垠的海水染成一片殷紅呢。感性的句子
但是,以不義得來的王位務必以罪惡加以鞏固。麥克白登上王位后,想起了女巫們對班柯所說的話語,他覺得十分驚恐懼,便派刺客去暗殺班柯和他的兒子弗里恩斯。班柯雖然死了,但弗里恩斯卻逃去了,這也從此成為麥克白的一塊心病。麥克白為了確保自己統(tǒng)治的穩(wěn)定,又去拜訪了那三個女巫。這次女巫派鬼魂對他預言,說麥克白要留心費埔爵士麥克德夫,還說麥克白能夠將所有人類的力量付諸一笑,沒有婦人所生的人能傷害麥克白,并且麥克白永遠不會被擊敗,除非勃南的森林有朝一日向麥克白的首都鄧西嫩移動。麥克白很高興,但為了確保自己的絕對安全,他又派刺客襲擊了麥克德夫的城堡,把麥克德夫的妻兒殺得一干二凈,但麥克德夫已經逃往了英格蘭。這一輪的殺戮過后,麥克白成為了一個十足的暴君。
惡人是終究要受到懲罰的。麥克白雖然殺了這么多的人,但仍然得不到安寧,還眾叛親離。麥克白覺得,他的人生但是是一個行走的影子,一個在舞臺上指手畫腳的拙劣的伶人,登場片刻,就在無聲無臭中悄然退下,它是一個愚人所講的故事,充滿著喧嘩與騷動,卻找不到一點好處。所有的爵士都背叛了麥克白,前往英格蘭去投奔潛藏在那兒的鄧肯長子馬爾康。馬爾康在英格蘭的支持下,舉兵進攻麥克白。與此同時,惡貫滿盈的麥克白夫人也因負疚過多而精神崩潰,患了夢游癥,在夜間自殺了。馬爾康所率領的軍隊來到了勃南森林附近,馬爾康命令士兵們一人折一根樹枝做掩護,向鄧西嫩進軍。麥克白在鄧西嫩的城頭上眺望敵軍,看到一大片樹林正從勃南森林向鄧西嫩移動。鬼魂的預言應驗了,勃南森林真的正在向鄧西嫩移動。麥克白有些膽怯,但想到鬼魂曾說沒有婦人所生的人能擊敗他,麥克白再次拾起了勇氣。他出城迎戰(zhàn),再次重現(xiàn)了當年作為忠臣時那橫掃千軍的威風。但由于他的士兵不斷倒戈,麥克白退入了城內。在王宮內,麥克白與麥克德夫狹路相逢。麥克德夫要為家人報仇,要和麥克白決斗。麥克白很藐視麥克德夫,說女巫預言沒有婦人所生的人能擊敗他。麥克德夫說,讓你的女巫告訴你,麥克德夫是不足月就從母腹中
剖出來的,不是婦人所生的。麥克白醒悟了,明白了女巫的邪惡和模棱兩可,但事已至此,他仍要和麥克德夫血戰(zhàn)到底。最終,麥克白被麥克德夫斬殺,一代暴君最后落得個梟首示眾的下場。
麥克白的命運是杯具性的,他原是一個忠臣,女巫的蠱惑,夫人的慫恿,激發(fā)了他的野心,讓他變得邪惡,最終篡奪了王位。為了鞏固自己的王位,他又大開殺戒,成為了一個千夫所指的暴君。麥克白就這樣一步步地墮落,變得越來越陰邪,直到最后被正義之師所討伐。莎士比亞的這部杯具揭示了人心的罪惡:一個看似心無邪念的人也可能會因種種外在因素而一步步墮落,直到自取滅亡,自我毀滅,就像麥克白一樣。
《麥克白》被列為沙翁四大悲劇之一。在看《麥克白》的時候,本人自然而然地帶著探詢到底哪里體現(xiàn)悲劇的成分?;蛟S,事先對沙翁的所謂的悲劇期望過高,看完后,了無悲痛憐惜的情緒。是我麻木了呢?還是沒有體會到《麥克白》的悲劇成分。于是乎,看完后并沒有立馬寫此劇的讀后感。而是在空閑的時間里想想故事情節(jié),想想沙翁筆下的主人公麥克白是如何成為悲劇的主角的。
即使是現(xiàn)在的我,還沒深切感受到悲劇,或者悲劇的思想。那么,便讓我在對《麥克白》的些許感悟以及邊寫邊想的過程,來好好體會其為何能夠成為悲劇,還是沙翁筆下四大悲劇之一。
請允許我以帶找尋悲劇色彩為線索,分析我心中所疑惑的麥克白。
首先,《麥克白》的故事梗概是這樣的:作為男主人公的麥克白是蘇格蘭軍中的一名大將。在大敗叛徒的歸途中,聽信三位女巫的模糊的預言,隨之而來的被封為考特爵士的事件得以應驗女巫的預言。麥克白并沒有感恩戴德,而是為了的預言——未來的君王,而起了歹心,并在麥克白夫人的慫恿下,合謀把蘇格蘭的國王鄧肯刺殺于麥克白的城堡里,并稼禍給守衛(wèi)國王的兩名近身侍衛(wèi)。當國王被謀殺的消息傳到人們的耳中的時候,麥克白以誠摯的憤怒殺死了那兩名冤枉的侍衛(wèi)。在國王被刺殺的元兇還沒找到的時候,國王鄧肯的兩名兒子馬爾康以及道納本為了自身安全分別逃亡英格蘭和愛爾蘭。不明真相的蘇格蘭貴族們,卻給他兩兄弟以謀殺國王的嫌疑定論。不久,為了鞏固國王的.地位,麥克白暗派了三名刺客,不惜代價地殺害了曾經出生入死的戰(zhàn)友,同是蘇格蘭大將的班柯。與班柯同行的兒子弗里恩斯借著夜色成功套離了暗殺。
不久,麥克白的所干所為得以敗露,引起貴族們的內部意見不一。與此同時,另一方面蘇格蘭國王鄧肯的兩名兒子馬爾康、道納本以及班柯的兒子弗里恩斯連同英國軍中大將西華德和其子小西華德帶領一萬精兵征討麥克白。最終以麥克白夫人自殺,麥克白首級被取而拉下帷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