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shù)學教案。
以下是筆者整理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類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教師們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每節(jié)課的教學課件,這是必不可少的。每位教師都希望能夠設計出更加完善的教案課件。只有寫好教案課件,才能全面掌握課堂上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歡迎加入我們的閱讀圈子,讓我們一起分享和交流!
【教學目標】
1.積極操作、探索,通過“畫手數(shù)格,抓珠數(shù)數(shù)”等途徑,來比較準確地判斷手的大小。
2.學習數(shù)數(shù)、測量、統(tǒng)計、表達與交流,初步習得積極地從多種角度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
3.養(yǎng)成實驗中的記錄習慣,體驗合作探索的快樂。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體驗數(shù)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教學準備】
1、每人一張方格紙珠子、盤子、繩子若干。
2、集體記錄表一張。
【教學過程】
一、教師直接提出問題,請孩子們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提問:
1.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雙手,它們一樣大嗎?
2.今天我們要選出班里大手冠軍和小手冠軍,那用什么方法可知道手的大小呢?
3.哪種方法能使我們更準確的知道手的大小呢?
二、給孩子們充分的時間運用格子紙和珠子的方法,測量手的大小
1.讓孩子們在方格紙上畫畫小手,數(shù)數(shù)手占的格數(shù),了解手的大小。
(1)格子紙上有整格、半格怎么辦?
(2)整格與半格分類記錄
(3)小結:手形所占的格子數(shù)多,就說明手大;
手形所占的格子數(shù)少,就說明手小。
2.小組合作:探索每個人的手能抓起多少珠子
(1)將抓起的珠子數(shù)量記錄在紙上
(2)小結:抓的珠子數(shù)多就說明手大;抓的珠子數(shù)少就說明手小。
三、根據(jù)全班的統(tǒng)計結果,對測量手大小的方法展開進一步的討論。
1.提問:
(1)通過畫手、抓珠子,我們是否知道了手的大小?
(2)我們畫了手,抓了珠子,怎么就知道了手的大小呢?
2.引導幼兒觀察集體記錄表
(1)看看誰的手形占的格子數(shù)多,誰抓的珠子數(shù)最多,找出大手冠軍。
(2)用同樣的方法找出小手冠軍。
(3)這種方法是否真的可行呢?讓我們來驗證一下。
請大手冠軍與小手冠軍的兩位小朋友驗證給全體孩子看。(手對手)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內(nèi)容易于幼兒理解,并且直觀,極大地激發(fā)了孩子的學習興趣。你們知道你的手有多大嗎?那么怎么去測量手的大小呢?然后開始討論,最后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通過討論最后達到共識,可以畫手印,還可以抓珠子看誰抓得多等等。孩子自己找到了解決的辦法,孩子很有成就感。尤其是活動中,每個孩子都參與進來,按照自己喜歡的辦法去比較,孩子興致特別高,同時也達到了預期的教育效果。
活動目標
⒈理解物體重量之間的關系。
⒉初步學習運用換算的方法計算物體的重量。
活動準備
教具:貼絨動物(一只羊、四只貓、八只小雞)貼絨天平兩只,幼兒操作材料貼絨水果(一個菠蘿、三個蘋果、四個橘子)。
活動過程
一、它們一樣重,初步感知物體之間的重量關系
⒈水果來比重
師:今天三種水果想來比重量,看看誰和誰比了?幾個菠蘿和幾個梨一樣重?
那梨也要來和橘子來比一比,它們比的結果是什么?誰和誰一樣重?
⒉幼兒猜測
現(xiàn)在請你們想一想一只菠蘿和幾只橘子一樣重?(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在天平的另一邊放上四只香蕉)
⒊幼兒介紹自己換算的方法
師:你算出來是多少?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來的?
教師示范方法,我們知道一只菠蘿是和兩只梨一樣重的,那我們再把一只梨換成兩只橘子,現(xiàn)在你們知道一只菠蘿和幾只梨一樣重了?
⒋幼兒操作用同樣的方法比較動物之間的重量
師:這里有誰?請幼兒說說誰和誰是一樣重的?(知道一只羊和三只貓一樣重,一只貓和三只小雞一樣重。)
再次提問:那一只羊要和幾只小雞一樣重呢?請你們
教師演示貼絨教具:將一只貓?zhí)鎿Q成三只小雞,再請幼兒數(shù)一數(shù)一只羊有幾只小雞重。(九只)
二、看誰算得快,幼兒進一步感知物體之間的重量關系
⒈幼兒學習比較重量
師:剛才我們通過動物之間的換算,知道了一只羊和九只小雞一樣重,下面小朋友們的操作紙上還有兩題,請你們幫水果們算一算答案是多少,可以拿盒子里面的圖片擺一擺,算出來以后在相應的天平空格中填上數(shù)字。
⒉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⒊講評:你的操作結果是什么?一只蘋果和幾只橘子一樣重?為什么?
【活動目標】
1、能根據(jù)圖形的三種特征(形狀、大小、顏色)為圖形尋找合適的空間位置。
2、能大膽、正確地表述幾何圖形特征和方位。
【活動準備】
1、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梯形的幾何圖形若干。
2、大圖形板一張,小圖形板若干。
3、幼兒操作卡片兩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
師:今天老師帶你們?nèi)⒂^果園好嗎?告訴你們哦!還有寶寶也想和我們一起去參觀果園呢!一起來看看有誰!(幼兒自己觀察交流)
二、復習四種圖形。
出示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梯形(紅色、黃色、藍色),請幼兒說出它們的名稱。
三、游戲“參觀果園”。
1、第一次操作
師:是哪些圖形寶寶想和我們一起去參觀果園呢?因為果園有些遠,需要坐汽車,請小朋友幫它們分一分,看看需要幾輛汽車。分好后請和對面的小朋友說一說,你們是怎么分的。
提問:你是怎么分的?幼兒上臺操作并講述分法。
2、第二次操作
師:圖形寶寶都坐上車了嗎?我們出發(fā)啦!播放音樂,一起玩開汽車的游戲。果園到啦!請小朋友下車,農(nóng)民伯伯請我們坐纜車參觀果園,可是纜車坐不下這么多圖形寶寶,請大家再幫圖形寶寶分一分,好嗎?分好后請和對面的小朋友說一說,你們是怎么分的。
提問:你是怎么分的?幼兒上臺操作并講述分法。
3、第三次操作
師:看!果園里有蘋果、橘子、梨子、葡萄……這么多水果?。。ㄓ^看PPT)今天我們參觀果園的活動結束了,農(nóng)民伯伯請我們吃水果啦!你們高興嗎?在請我們吃水果前,農(nóng)民伯伯要求我們幫圖形寶寶也分一分,一起分享水果,你們愿意嗎?分好后請和對面的小朋友說一說,你們是怎么分的。
提問:你是怎么分的?幼兒上臺操作并講述分法。
四、分享水果。
師:農(nóng)民伯伯夸我們小朋友真厲害,觀察仔細、會按形狀、大小、顏色來幫圖形寶寶分類;水果已經(jīng)準備好了,我們一起去品嘗吧!
設計意圖
這一活動來源于生活。年歷是家家戶戶都有的,是比較常見的,在年歷中蘊涵著很多知識,特別是數(shù)學方面的知識,因此我設計了這個教學活動,讓幼兒學習了解生活中的數(shù)學,使數(shù)學教學充滿生活的氣息。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一年有十二個月,有大月小月之分。
2、學習使用年歷查找日期。
3、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幼兒自主學習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日常已觀察過年歷,有一定的知識經(jīng)驗。知道自己的生日,認識漢字年、月、日。
2、房子年歷卡片、數(shù)字卡(12、365、31、30、28)、漢字卡(大月、小月、平月)
活動過程:
一、出示房子卡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請小朋友看看,這里有幾座房子呀?(12)每座房子里面住著一些數(shù)字寶寶,請大家仔細觀察每座房子里住的數(shù)字寶寶一樣多嗎?奇怪。怎么有的住了31個、有的住了30個、有的又是28個呢?想知道原因嗎?請聽個故事,答案就在故事里。”
二、欣賞故事,加深理解。(邊講邊出示數(shù)字卡)
1、師:“年媽媽的孩子叫什么名字?有多少個?年媽媽為日娃娃蓋了幾座房子?”
2、師:“這12座房子連起來就是1年,每座房子代表1個月,那一年共有幾個月呢?”
小結:原來一年有12個月把所有的天數(shù)加起來總共有365天呢。
三、了解大月小月。
出示數(shù)字卡(31、30、28)
1、師:“剛才我們發(fā)現(xiàn)有的月是31天、有的月是30天、還有的是28天,是哪幾個月呢?請三個小朋友來找一找、排一排?!?/p>
2、師:“誰能將這幾個月按從小到大的順序來排列?!?/p>
3、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仔細觀察第一排31天的這幾個月和下面一排30天的這幾個有什么不同?”
小結:我們把所有是31天的月叫大月,是30天的月叫小月。
4、師:“還剩幾月了?有幾天?二月是這一年中天數(shù)最少的一個月,我們叫它平月?!?/p>
總結:剛才我們了解了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是大月有31天,四、六、九、十一月是小月有30天,二月是平月只有28天。
四、了解練習查找日期。
1、師:“小朋友你們知道今天是幾月幾日呢?我們來找找在哪?”(請個別幼兒來找)你是怎么找的?”
小結:原來先要找?guī)自拢缓笤谒旅嬲規(guī)滋枴?/p>
2、集體練習“找生日”。
師:“前幾天請小朋友回去了解了自己的生日,想不想來找一找自己的生日在哪?”“誰愿意來告訴大家你的生日在哪是幾月幾日?”筆圈。
3、個別操作,鞏固練習。
師:“老師來考考大家,這是哪一年的年歷?在一年中要過很多節(jié)日模擬知道這是什么節(jié)嗎?能把這些節(jié)日9從年歷上找出來嗎?”(幼兒互相說說,請個別幼兒上來說。)
五、總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在年歷上找自己的生日、節(jié)日,回去可以幫爸爸、媽媽找找他們的生日,還有其他的一些節(jié)日。”
活動反思:通過以故事的形式展開,使幼兒比較形象、直觀的了解的年、月、日之間的關系,活動中給幼兒提供了自主探索學習的機會,幼兒的興趣較濃厚。
活動內(nèi)容
數(shù)學:大熊儲藏室授課日期活動
目標
1.在看看、做做、說說中體驗分類的作用,引發(fā)對生活中分類運用的關注。
2.探索將食物進行分類的方法,嘗試按食物的兩種特征進行二次分類,發(fā)展分析、歸納能力?;顒又?/p>
難點重點
學習按食物的兩種特征進行二次分類
難點
能找出食物某一共同的特征進行分類活動
準備教具
故事畫面PPT
學具
各種食物圖片、操作紙人手一份。
方法與手段
啟發(fā)探索法、操作法
活動過程
談話導入活動。
1、播放畫面: “勤快的大熊肯尼為了過冬,就在秋天里準備了大量的食物?!?/p>
2、幼兒根據(jù)經(jīng)驗猜測:大熊可能會準備些什么食物?
3、播放畫面:這么多的食物,有什么不同?(顏色、大小、種類)
1、全體幼兒觀看畫面,個別幼兒猜測準備的食物。
2、全體幼兒觀看食物,個別幼兒說說食物的異同活動開始的猜測主要是調(diào)動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比較食物的異同主要是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分類作準備。二、探索整理儲藏室的方法。
1、可是這么多食物,儲藏室怎么也放不下,可怎么辦呢?播放ppt。
2、討論:如果你是大熊,你想怎樣整理這些食物?小結:恩,我們可以把食物按照大小、顏色、種類進行整理。
3、操作:好,現(xiàn)在我們可以按剛才想到的方法整理一下食物。
4、交流:你們是按什么特征來整理事物的?
5、看看這樣整理有沒有完成整理任務呀?播放ppt1、個別幼兒根據(jù)經(jīng)驗回答問題。
2、幼兒兩兩討論,個別幼兒交流討論結果。
3、幼兒動手按食物的特征進行整理。
4、個別幼兒交流整理的結果。
5、幼兒觀看課件,個別幼兒回答問題。在交流討論中,幫助孩子按食物的某一特征進行分類,學習初步的事物歸類的方法,為幼兒進行二次分類做好知識鋪墊。
活動過程:教師活動幼兒活動設計意圖三、引發(fā)幼兒進行二次分類,將物品整理清楚并有序擺放。
1、師:呀!雖然進行了一次整理食物進行了歸類,可是有些食物還是混雜在一起,不好找。那該怎么辦呢?有沒有什么辦法既可以把食物分得更清楚呢?
2、引導幼兒進行兩次分類,將食物整理清楚。
出示二次分類板,看我們只要將食物按照某一特征進行兩次分類,就可以把食物分得更細、更清楚?
3、展示幼兒操作板,交流:你們第二次是怎么分的?請幼兒進行交流。(如:先按種類再按大小)
4、師:“我們一起看看大熊是怎么分的`?”(先按種類再按大?。┌创笮》趾煤?,大熊又是怎樣堆放食物的?引導幼兒說說最大的放在下面,小的疊放在上面,零食一層一層放在架子上。
師:這樣按大小排列擺放更能節(jié)約空間更衛(wèi)生???,大熊的食物全都放進的儲藏室。播放畫面,了解故事的結尾。幼兒繼續(xù)討論
解決辦法,個別幼兒交流。
2、幼兒動手將食物進行二次分類,說說自己兩次分類是按什么特征來分的yjS21.COm
3、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進行交流。
4、全體幼兒看ppt課件,個別回答問題通過觀察比較,讓孩子知道只有將事物按類歸放好,才能便于尋找,由此自然
引出二次分類。在交流中引導孩子觀看繪本,幫助孩子積累整理物品的經(jīng)驗。讓數(shù)學活動真正用到我們的生活中去。四、連接生活,遷移經(jīng)驗。
1、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了分類的方法,請你說一說。(如超市物品的分類擺放、書店圖書的分類擺放、鞋店、衣柜等等)
幼兒交流經(jīng)驗。
2、小結:是呀,生活中我們可以用分類的方法來整理物品,將物品分類擺放,不僅可以使環(huán)境變得整潔美觀,還可以節(jié)約空間,便于我們?nèi)》?。老師希望小朋友在活動中整理物品時,也能用分類的方法把物品整理得更整齊。1、全體幼兒回憶已有生活經(jīng)驗,個別幼兒回答問題。
2、全體幼兒傾聽老師小結,了解整理物品的訣竅。
遷移生活經(jīng)驗主要是孩子回憶已有的分類經(jīng)驗,幫助孩子歸納經(jīng)驗,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整理意識,使之形成整理物品的習慣。
活動目標:
1、經(jīng)歷從實際情景中提出并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過程,理解計算11減幾的方法,并能正確計算11減幾。
2、在觀察、操作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思考的意識和能力,重視算法多樣化,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
3、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加強交流,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樹立合作交流的意識。
活動重點:
掌握11減幾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
活動難點:
11減幾的計算方法。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
師:同學們,今天一大早,大家喜歡的小熊家可熱鬧了!想去看看嗎?(想)
師:(出示小熊一家圖)原來呀,5只熊寶寶正圍在熊媽媽身邊進行數(shù)學競賽呢!它們邀請大家一起參加,愿意嗎?
1.搶答:5 + 6 2 + 9 4 + 7 3 + 8提問:3+8=11你是怎樣想的?
2.□里填幾?手勢表示。
9+□=118+□=116+□=11 7+□=11提問: 7+□=11你是怎樣想的?
3.導入:熊寶寶和大家一樣答對了全部題目,熊媽媽高高興興買鉛筆作獎品去了,你看,熊媽媽碰到了什么?
二、自主操作,探索算法
(一)、教學例1
1.教學11-5=6
(1)、出示例1買鉛筆圖,小朋友能說說這幅圖的意思嗎?
生:小男孩有11支鉛筆,小女孩要買5支。
師:小朋友,你覺得聰明的小男孩會怎樣從11支鉛筆中拿出5支給小女孩呢?拿掉了5支,還剩幾支呢?請你用小棒代替鉛筆,邊想邊動手從桌上的11根小棒中拿掉5根,并輕聲說你的拿法。
(2)、獨立操作
(3)、組內(nèi)交流
(4)、全班交流
根據(jù)學生交流情況,教師演示相應的拿鉛筆過程。
生1:解開一捆小棒,從中拿出5根給小女孩,還有5根和零的一根合起來,還剩6根。
生2:解開一捆小棒,與零的一根合在一起,然后從中減去5根。
… …
(5)、如果不拿鉛筆,還有沒有好辦法算出11減5呢?引出5+6=11
師:小朋友們想出了很多11減5的方法,在這些方法中,你喜歡那一種?這種方法是怎樣算的?你能說給大家聽聽嗎?
過渡:小朋友們,你們找到了自己喜歡的算法,讓我們再來看一看,聽一聽,想一想,算一算。
2.自選算法,交流體會。
用你喜歡的算法計算:11-6=□
同桌交流:你是怎樣計算的?
[page_break]
問:用6+5=11的方法計算的同學請舉手。
【設計意圖】讓學生動手操作,邊拿邊說,為學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空間。通過合作交流,能讓學生感受和體驗不同算法,并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保護了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的積極性。
(二)、教學例2
談話:剛才熊寶寶們都得到了熊媽媽買回來的鉛筆,又到河邊放鴨去了。
1.出示例2圖,看了這幅圖畫,你想說些什么?(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列出相應算式。)
2.11-8等于幾呢?你是怎樣想的?
3.11-3等于幾呢?你又是怎樣想的?
4.你發(fā)現(xiàn)這兩個算式有什么秘密?
【設計意圖】讓學生初步了解加、減法之間的關系。
三、鞏固深化,形成技能
1.課堂活動第1題
談話:勤勞的熊寶寶放完了鴨子,現(xiàn)在特邀我考考大家
師把11根小棒任意分成兩堆,每分一次學生說兩個減法算式。
2.練習十三第2題
談話;看著同學們學得那么棒,熊寶寶們商量著出了6道題目,請你們做一做。要求:邊做邊想,每一橫排的3道題
目有什么秘密?
(1)學生獨立完成
(2)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
3.課堂活動第2題
談話:做對了熊寶寶出的題目,老師也想請你們幫個忙。
(1)出示11減幾的口算卡片,抽生回答每題得數(shù),然后把卡片張貼在黑板上。
(2)這8個算式有什么秘密?
(3)小組討論。
(4)全班交流。
(5)抽生到黑板上有規(guī)律的排列。
4.全課總結: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11減幾的算式有幾個?我們得出了哪幾種不同的算法?
5.游戲:拋方塊,算11減幾。
(1)師說明游戲規(guī)則:每組發(fā)一個方塊,每個方塊上都寫有6個數(shù),拋動方塊后,用11減去朝上的一個數(shù),大家搶答得數(shù)是幾。在組長的安排下,每人輪流拋一次,比比你們組里誰搶答得又對又快。
(2)小組游戲,評出優(yōu)勝
(3)大組決賽,評出冠軍。請獲得冠軍的同學說一說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得又對又快的。
總結出:算減想加。
1、發(fā)展幼兒的空間方位知覺,認識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為今后進入小學的書寫做準備。
2、培養(yǎng)幼兒有序、細致的觀察能力,并能夠聽指令做出正確反應。
1、環(huán)境:布置模擬大子一間(旅館)。
2、材料:小猴木偶一個,牛、雞、兔、狐貍動物卡片各一,田字格、各種幾何圖形人手一份。
1、教師操縱小猴木偶:小朋友,你們好!今天我的.旅館開張了(出示旅館外殼),但是來了太多小客人,地方不夠住,請小朋友幫我把這間大子分成兩間同樣大的間,有幾種分法,怎樣分?
2、引導幼兒思考,把子再分成四間同樣大的間,有幾種分法,怎樣分?
3、啟發(fā)幼兒給分成田字形的四間子起名字,明確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的空間方位。
4、教師幫助幼兒歸納出田字格的概念,給旅館取名為“田字格旅館”。
1、教師:今天“田字格旅館”開張,來了許多小客人,看看它們住在哪兒?教師在田字格內(nèi)擺放小動物卡片,請幼兒說出他們分別住在哪一格。
2、教師:“小動物要和小朋友玩一個游戲——捉迷藏,看看誰的眼睛最厲害?!苯處煴诚蛴變簩⑿游锏奈恢谜{(diào)換,然后讓幼兒說說哪只小動物換了間,從哪里換到哪里。
1、幼兒聽教師指令,用手指在田字格中指出教師所說的方位。
2、幼兒聽教師指令,在田字格中相應的位置擺上幾何圖形,如:請將紅色正方形擺在左上格。
3、教師用各種幾何圖形在田字格上擺出圖案,幼兒看清楚后,在自己的田字格中擺出來。
教師:“今天我們認識了什么?以后田字格還要跟小朋友玩很多游戲,上小學以后,還要在田字格里面學寫字?!?/p>
以上是這篇教案的詳細內(nèi)容,主要分享了森林旅館位主題活動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內(nèi)容,教案設計給,大紅旗鎮(zhèn)北街幼兒園,作為公開教案,老師們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變換下道具和場景,老師在實際操作的時候需要注意道具的安全,大家可以在下面寫出你的分享,更多幼兒園教案請直接登錄育兒天堂官方網(wǎng)站。
本次教案在很多幼兒園進行實踐的時候,老師都發(fā)現(xiàn)了很多孩子對上下左右能有準確的認識,但是對左上、左下、右上、右下這四個方位意識很模糊,老師在操作的時候,可以讓一個小朋友站在原地,另外一個小朋友站在其他地方,讓這個小朋友感受一下這四個方位。
認識10以內(nèi)的單雙數(shù)是大班幼兒學習的內(nèi)容,根據(jù)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既枯燥又沒有真正的理解單雙數(shù)的實際意義。《綱要》中體現(xiàn)出來的數(shù)學教育的新目標和教育價值,要求我們教師轉變教育觀念,在生活和和游戲的真實情景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幼兒的數(shù)學感和數(shù)學意識,因此,我通過創(chuàng)設2元超市的情境,讓幼兒在富有生活氣息的超市中感知理解單雙數(shù)的概念,在操作中區(qū)分10以內(nèi)的單雙數(shù)。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幼兒之間、幼兒相互之間以及幼兒與材料之間,不斷地進行著交流、對話,引導幼兒感受和體驗事物的.數(shù)量關系,幫助他們整理、歸納所獲得的單雙數(shù)學習經(jīng)驗。
1、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游戲化的教學,讓幼兒在操作中理解并區(qū)分10以內(nèi)的單雙數(shù);
2、培養(yǎng)幼兒從身邊事物中發(fā)現(xiàn)單雙數(shù)的能力;
3、激發(fā)幼兒對單雙數(shù)的興趣,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數(shù)學活動。
2元超市場景、1——10的代用券,紅色水彩筆每人一支、幼兒分組操作材料
瞧!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2元超市,你們來猜一猜,它為什么叫2元超市呢?
1、教師講解游戲規(guī)則。
數(shù)一數(shù),你有幾元錢?圈一圈,你能買幾樣東西?
2、幼兒進行購物游戲,提醒幼兒做一個文明小顧客。
1、討論:你有幾元錢?買了幾樣東西?還有錢多嗎?
2、回收代用券:還剩一元的小朋友把代用券送到一邊,都用完的送到另一邊。
3、集體檢驗,解決問題:“1”該送哪邊?
4、教師小結:
①像1、3、5、7、9這樣兩個兩個地數(shù),總會剩下一個的數(shù)叫單數(shù);2、4、6、8、10這樣都能湊成2個2個的數(shù)叫雙數(shù)。
②10以內(nèi)有5個單數(shù),也有5個雙數(shù)。
③單數(shù)挨著雙數(shù),雙數(shù)挨著單數(shù),它們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1、尋找身邊的單雙數(shù)
2、分組操作
準備4組操作材料,幼兒自由選擇進行操作。
●圈一圈:兩個兩個地圈,區(qū)分單雙數(shù)。
●分一分:在許多點卡和圖卡中區(qū)分出單雙數(shù)。
●轉一轉:轉動轉盤,當轉盤停下時記錄下指針所指的數(shù)是單數(shù)還是雙數(shù)。
●扔一扔:扔骰子,記錄下單雙數(shù)并寫出它的兩個相鄰數(shù)。
3、集體游戲
抱一抱:單數(shù)——自己抱自己;雙數(shù)——找個朋友抱一抱。
大班數(shù)學教案:正方體與長方體
1、通過活動,能正確地認識正方體與長方體的名稱及特征。
2、能在活動中培養(yǎng)自己的觀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間想象力。
3、使在探索活動中提高對認識立體圖體的興趣。
正方體、長方體制作材料紙若干張,正方體、長方體積木若干塊。
1、集體活動。
觀察兩張制作材料,講述異同?!靶∨笥芽蠢蠋煄砹藘蓮埣?,請你仔細觀察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點:都有6個圖形組成。不同點:一張紙上都是一樣大的正方形組成。還有一張紙上有正方形和長方形組成。)
“今天老師就要請小朋友用這兩張紙來變魔術,怎么做呢?”
(1)介紹制作形體的方法。
出示示意圖,教師簡單講述制作方法。
(2)制作后講述異同,介紹形體名稱。(正方體、長方體。)
“你們做的兩件東西像什么?“(積木、盒子)“它們一樣嗎?”(不一樣)“怎么不一樣?”(有的上面都是正方形,有的上面有正方形還有長方形。
老師手指正方體的一面,這就叫面。我們一起數(shù)數(shù)它有幾個面。(6個)“這6個面都是怎樣的?”(同樣大小的正方形。)由6個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形體它的名字就叫正方體?!罢埬惆涯阕龅恼襟w找出來,說說它是什么樣的?”現(xiàn)在請你們拿出 你制作的另一個形體,數(shù)數(shù)上面有幾個面?每個面一樣嗎?(不一樣。)怎么不一樣?(6個面里有正方形和長方形。)它也有名字,叫長方體。
歸納小結:正方體的6個面是一樣大小的正方形。長方體的6個面,有的都是長方形(面對面的一樣大);有的4個面是長方形(面對面的一樣大),2 個面是正方形。
出示貼有正方體與長方體標記的兩個籃子?!斑@里有兩個籃子,籃子上分別貼有什么樣的標記?”(正方體、長方體。)請你們把桌子上的各種形體送進帶有特征標記的籃子,并說說你送的是什么形體。
數(shù)一數(shù)我用了幾塊積木來搭,數(shù)的時候要考慮到看不到的積木,提高觀察能力與空間知覺能力。
教材分析:
這是一個認識正方體的數(shù)學活動,活動用生活中隨手就能找到的材料(牙簽和黃豆)作教具,主小朋友在拼拼搭搭玩玩的過程中學習。正方體是一個立體的圖形,對于大班小朋友來說,他們的空間知覺已經(jīng)從平面的逐漸過渡到立體的,對于立體的圖形有一個大致的概念,但對于立體圖形具體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它的構成和特征都很模糊。所以,老師有必要引導幼兒明確立方體的概念,幫助他們感知立方體的結構。本次活動,就是通過用牙簽拼正方形——正方形的組合——拼成立方體。在這樣形象具體的過程中,小朋友們直對地感知了立方體形成的過程,實現(xiàn)了思維從平面到立體的轉化。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正方體,知道其名稱和最顯著的形狀特征。
2.感受形與體的不同,發(fā)展空間知覺。
3.愿意專心操作,提高動手動腦的能力。
活動準備:
發(fā)脹的黃豆,牙簽(裝在罐子里),正方形紙,記錄用的白紙,泥工板每人一塊。
活動過程:
(一)看看數(shù)數(shù)牙簽,激發(fā)興趣。
師:看看你們的罐子里有什么?數(shù)一數(shù)有幾根牙簽?
(評:本環(huán)節(jié)讓幼兒熟悉教具,感知牙簽的數(shù)量,為后面拼正方形、感知正方形的結構打下基礎。)
(二)擺一擺,發(fā)揮想象力。(自己拼)
1.師:請你們用12根牙簽擺成正方形,正方形之間是分開的,看看能擺出幾個正方形。
2.幼兒第一次操作。
3.幼兒講述操作結果,你擺出了幾個正方形?(12根牙簽可以擺出3個正方形)
(評:本環(huán)節(jié)幼兒學習用12根牙簽拼正方形,感知正方形的結構——四條邊一樣長,形狀是方的。同時知道12根牙簽可以拼成單獨的3個正方形。)
(三)拼一拼,啟發(fā)思考探索
1.師:現(xiàn)在老師請你仍然用這12根牙簽,試試能不能搭出與剛才不一樣的正方形來?能不能拼出站起來的正方形?
2.幼兒第二次操作。
3.幼兒講述操作結果(最多可擺出4個正方形)。你最喜歡哪個平面的正方形?躺著的還是豎著的?
(評:本環(huán)節(jié)讓幼兒通過操作知道,如果合用一條邊,就可以用更少數(shù)量的牙簽拼出同樣多的正方形。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證實了同樣用12根牙簽,就可以拼出4個正方形。)
(四)搭一搭,鼓勵創(chuàng)造想象
1.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想辦法,看能不能擺出比四個更多的正方形。
2.幼兒第三次操作。
3.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擺出由6個正方形組成的正方體。)
4.認識正方體,知道正方體的六個面都是正方形的。(對稱數(shù)和環(huán)形數(shù))
(評:如果說上一個環(huán)節(jié),小朋友用組合的方法,拼出了更多的正方形,那么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鼓勵幼兒和立體的方法組合正方形,我們借助材料是泡軟了的黃豆。有的小朋友也許會有過立方體的經(jīng)驗,他們能夠自己摸索出來,有的小朋友也許自己不能拼出來,那也沒有關第,老師已經(jīng)準備了拼好的立方體,供幼兒模仿。關鍵是讓幼兒拼出立方體之后真實地感立方體的結構和特點。這是本次活動中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對于立方體由六個正方形的面組成,老師用貼彩紙的辦法來解決,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
(五)評一評,保持探索的興趣。
師:今天小朋友很能干,用12根牙簽拼出了3個正方形、4個正方形和一個正方體,下次,我們再來動動腦筋,擺出更多更好看的造型,好嗎?
有幸參加了市第二次主題式研訓活動,執(zhí)教了同課異構、大班數(shù)學活動分燈籠(9的分成)。曾經(jīng)做過一個數(shù)學課題,感受到情境和操作之于幼兒園數(shù)學教學的作用,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關注了完整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幼兒操作在前、老師引領在后策略的使用。
起源一、兩位專家報告中的觀點
幾年以前,我曾經(jīng)在嘉興傾聽過南師大張俊教授關于幼兒園數(shù)學的報告,對于張教授“數(shù)概念的獲得是反復操作,由形象到概念的過程”的觀點印象非常深刻,同時他的舉例,小班孩子習得數(shù)概念,如“3”的數(shù)量,是從3個蘋果,3個杯子,3個梨,3朵花……諸多實物的觀察和擺弄中感知和提煉出3的實際含義的。
今年4月份,在嘉善聽取了浙江省教育廳研訓部張豐主任的報告,在說到數(shù)學時,張主任聯(lián)系自己的兒子及其同學,說“數(shù)學規(guī)律是學生悟出來的,而不是教出來的”,悟出來的是方法,教出來的是機械的,可能同樣的解題方法,這題會做、換一題就不會。
起源二、幼小銜接的幼兒園數(shù)學
我們常常說幼小銜接,要做到幼小銜接,那么也需了解小學里在做什么、需要我們做什么。女兒讀一年級的時候,我對于相當長時間內(nèi)每天讀背“10以內(nèi)加減法”題目卡片印象深刻。所以,我在想,我們幼兒園是不是需要去做小學里都在重復的事情?幼兒園數(shù)學到底要教什么、怎么教?
我想,幼兒園數(shù)學應該是生動形象、貼近生活、反復操作、積累經(jīng)驗的過程。教育是一種慢的`藝術,幼兒園不應該更多關注孩子是否學會、是否掌握、是否知道,而應該關注孩子學得是否快樂、是否喜歡、是否在操作中慢慢感悟和理解。
課堂實踐——操作在前,引領在后
本次教學活動“分燈籠”我創(chuàng)設了一個較為完整的情境,由世博會外國友人買中國特色的東西——大紅燈籠和平湖的西瓜燈引入,呈現(xiàn)燈籠店的難題——來不及包裝;隨后孩子們在包裝中操作、在操作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探索;最后,孩子們獲得勞動的報酬——9元提貨券,并到提貨券買燈籠。
圍繞這個情境,我重點安排了四個環(huán)節(jié)來學習9的分成,其中包括三個操作環(huán)節(jié)和一個引領環(huán)節(jié)。我從一種分成方法入手,用包裝燈籠的情境將紅燈籠和西瓜燈與9的分成結合起來,讓孩子在操作中自然地把9個燈籠分成了兩份。而包裝袋上的記錄,則能幫助孩子理清思路、記錄自己的操作結果,無形中將9的分成式給了孩子。隨后,在交流包裝結果的過程中,引出問題:9的分成到底有幾種?于是有了第二次操作,讓孩子撒燈籠片探索9的分成。第二次操作后,通過交流讓孩子在表達自己操作結果的過程中,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并引導孩子一起發(fā)現(xiàn)9有8個分成式的知識點,還用給數(shù)字排隊的方法引導孩子感知分合結果的有序性。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既是操作也是回歸生活的運用,讓孩子們用9元提貨券到燈籠店買兩個價格合起來是9的燈籠。如果說前面的兩次操作關注了“分”的話,那么最后的游戲“買燈籠”則關注了“合”。
課后反思——將理想與實際相結合
在熟悉班級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孩子的實際能力與我估計的出入較大,因為,我是在建構式背景下設計的教學方案,而當湖中心幼兒園的教學是在建構式課程基礎上,結合省編老教材,對數(shù)學內(nèi)容進行了替換、補充和重組,因此孩子的水平是不同的。
熟悉班級之后,我對教案進行了微調(diào),沒有進行很大的變動。一是想堅持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實踐一下,尋找一些有共鳴的同行、也需要一些不同的聲音來碰撞和提升。但是,在與幾位嘉興市名師和學科帶頭人的觀點碰撞中、在觀摩了前兩位教師同課異構的教學之后,我覺得理想和實際相結合可以誕生更完美的教學。
我的整個課堂教學最大的爭議應該就是簡單,它也許適用于建構式背景下的孩子,但不適合我所執(zhí)教的當湖中心幼兒園大三班的孩子。當孩子已經(jīng)具備了這樣的基礎之后,如何進行提升是需要思考的問題,因此我在想我的教學方案是否可以這樣改善:
1、包裝燈籠每人一種9的分成,匯總交流后,由孩子發(fā)現(xiàn)補充9的其他分成方法,然后引出9的8個分成式。(關于補充這一點,大三班孩子是具備這樣的能力的。)
2、接著,進行引領,感知分成結果的無序所帶來的不便,啟發(fā)孩子用翻燈籠的操作方式探求分合結果的有序性。
3、幼兒用燈籠片第二次操作并使用列表式記錄表。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能力強的孩子應該不用燈籠直接能記錄結果,而其他幼兒可以在逐一翻燈籠片的過程中感悟有序性。
當然活動過程中還暴露出一些問題,提醒我還要做好更充分的課前預設,如小組操作撒燈籠前老師的交代不清,導致孩子出現(xiàn)操作上的偏差、環(huán)節(jié)耗時較多。而出現(xiàn)這一失誤的直接原因是,我所試教的班級有這樣的基礎,根本不需要我講解方法就能直接操作,因此我準備不足。當然,還有其他,不一一列舉。
一堂同課異構的公開課結束了,但屬于執(zhí)教者自己的思索卻遠沒有結束。特別感謝研訓中心徐流芳老師營造了這樣一個平臺,這樣的過程是辛苦的、三個人上同一節(jié)課是有壓力的。但有這樣的平臺,可以不斷將自己的想法付諸實施是充滿樂趣的。執(zhí)教之前,從不曾想過數(shù)字的分成可以上得這樣有趣和開心,但現(xiàn)在實現(xiàn)了,我肯定了自己也學習了別人,還將自己想表達的通過我的教學傳遞給更多的老師,引出一些想法和聲音,這是很有意義的。
而最大的收獲是我開始思索:幼兒園數(shù)學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問題。初初開始使用建構式課程的時候,更多一知半解。而現(xiàn)在越來越多聽到對建構式課程質疑的聲音,越來越多對建構式課程調(diào)整充實的行為,如音樂、數(shù)學。也許這本身就是建構二字所傳達的信息,正確使用建構式課程就該是這樣的。但是,舍棄些什么、增加些什么還是需要慎重把握的事。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幼兒園教案頻道為您編輯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模板十篇)》內(nèi)容,希望能幫到您!同時我們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專題還有需要您想要的內(nèi)容,歡迎您訪問!
相關推薦
俗話說,做什么事都要有計劃和準備。杰出的幼兒教學工作者能使孩子們充分的學習吸收到課本知識,為了防止學生抓不住重點,教案就顯得非常重要,教案對教學過程進行預測和推演,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我們要如何寫好一份值得稱贊的幼兒園教案呢?小編特別編輯了“大班數(shù)學教案有用數(shù)字模板4篇”,歡迎你參考,希望對你有...
教案課件既關系到教學步驟,也關系到教學的課程標準,每位老師都要用心的考慮自己的教案課件。教案是教師教育教學素質提高的必要途徑,從哪些角度去準備寫自己的教案課件呢?這篇文章將從多種分析角度全面探索和理解“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我希望我的經(jīng)驗能夠為您提供一些有用的恢復性建議!...
俗話說,不打無準備之仗。身為一位優(yōu)秀的幼兒園的老師我們都希望自己能教孩子們學到一些知識,優(yōu)秀的教案能幫老師們更好的解決學習上的問題,教案為學生帶來更好的聽課體驗,從而提高聽課效率。關于好的幼兒園教案要怎么樣去寫呢?經(jīng)過小編精心整理,推出中班數(shù)學教案,在此溫馨提醒你在瀏覽器收藏本頁。設計意圖“排列”是...
小學數(shù)學教案模板是欄目小編花時間整理的內(nèi)容。小學數(shù)學是后面幾個階段數(shù)學的基礎,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小學數(shù)學教師,為了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每一個老師都離不來教學教案。敬請參閱本文!...
接下來請大家看看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編輯為大家推薦的“大班雪人教案”。老師在正式上課之前需要寫好本學期教學教案課件,現(xiàn)在著手準備教案課件也不遲。教案是教學的策略關系到教學效果。感謝你的關注我將不斷挖掘生活中的美好讓創(chuàng)作更富有意義!...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