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閱讀我們對于“出師表課件”的了解更加深入了,本文的重點在于為您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實用的技巧和方法。新入職的老師需要備好上課會用到的教案課件,每位老師都應該他細設計教案課件。良好教學效果的基礎是優(yōu)秀的教案編寫。
教學目標:
1、了解“表”的文體常識,積累文言知識,背誦全文。
2、反復朗讀,理解句意,理解文章內容,了解作者的治國主張;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把握文章結構特點。
抒情的寫法。
4、品味諫言的語言特點:謹言善諫,情辭懇切。
5、感受作者對蜀漢的忠誠和崇高的人格美,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學重點:背誦全文;理解本文寓情于議(理)、寓情于敘(事),情摯辭切的特點。
教學難點:作者三條建議的核心;正確理解諸葛亮的“忠”。
教學時間:三教時。
教時安排:第一教時——了解寫作背景、作者作品常識及“表”的文體常識,朗讀課文,譯讀課文1—5段。
第二教時——譯讀課文背誦全文。
第三教時——概括課文內容,探究課文內容,鏈接中考。
教學設想:編印學案指導學習;制作PPT課件輔助教學。
教學步驟:第一教時:略。
第二教時:略。
第三教時
一、檢查練習。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2、翻譯下列句子。
二、概括內容,理清思路。
(一)(分析形勢,提出建議——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
(二)(追述往事,表達真摯情感和堅定決心——“報先帝忠陛下”、“北定中原”“興復漢室”。
(三)(歸結責任,臨表拜別。
三、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一)第一段
1、內容概括:作者提出三條建議的目的各是什么?
開篇就提到先帝劉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第一段分析天下大勢,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諸葛亮向后主提出建議的核心是哪條?為什么?
(4)文章作者深情地回憶先帝“嘆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圖?
(二)第二段
概括文中6、7段涉及劉備和諸葛亮的事件有哪些?。
(2)“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這句話中的“此”指哪兩件事?
(7段哪兩件事相呼應?
怎樣理解諸葛亮自述本志和志趣這段的內容?
(的作用是什么?
(三)第三段
賢臣和陛下各自歸結的責任是什么?
2、內容思考:諸葛亮在結尾寫到“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請用自己的話概括說明“涕零”的原因。其中還包含了諸葛亮心中哪些未言亦不可言的話?
(四)全文探究。
1、你從文中看出諸葛亮是一位怎樣的賢臣?
2、文中13次提到“先帝”有何用意?
3、有人認為諸葛亮的“忠”是“愚忠”,他明知后主昏庸無能卻還死心塌地地輔佐,最終沒有完成先帝托付的重任;若能及時廢除后主,取而代之,也許能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yè)。你是怎樣看待諸葛亮的“忠”的?
四、賞讀品味,總結全文。
抒情的寫法。
2、品味諫言的語言特點:謹言善諫,情辭懇切。
3、總結課文。
五、練習。
1、鏈接中考。
完成《基礎訓練》上的本課練習。
(2)課外練筆:以“千秋諸葛我評說”為題寫段短文。
【教學要點】
1、領會諸葛亮提出的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小三項建議的進步性和借鑒意義。
2、認識并學習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了解課文中的幾種判斷句式。
4、了解本文議論中融以敘事、抒情的寫法。
5、了解本文率直、質樸、懇切的語言風格。
【教學步驟】第一課時(新授課)
〖教學目的及要求〗
1、題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寫作背景。
2、學習生字、在理解重點詞的基礎上初步理解文章內容。
3、熟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學習生字、在理解重點詞的基礎上初步理解文章內容。
2、熟讀課文。
〖教學難點〗
題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寫作背景。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唐朝著名詩人杜甫在一首詩中這樣寫道:“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頻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哪位同學能說說,這是杜甫的哪首詩?對,是《蜀相》。寫的就是本文的作者諸葛亮。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他的《出師表》。
二、題解
1、作者: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期蜀國的政治家、軍事家。
2、文體: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書言事的一種文體。
3、出師伐魏背景簡介:
諸葛亮感念劉備“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出山輔助劉備成就大業(yè),建立了蜀國,與曹魏、孫吳鼎足而三。劉備稱帝后,拜諸葛亮為丞相。223年劉備病逝,臨終對諸葛亮托認國事,并囑咐兒子劉禪曰:“汝與丞相從事,當事之如父?!焙髣⒍U稱諸葛亮為“相父”。諸葛亮深感劉備知遇之恩和臨終托孤之情,輔佐劉禪竭忠盡智,為實現(xiàn)劉備的統(tǒng)一中原,光復漢室的遺愿而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諸葛亮輔佐劉禪辛勤治蜀,經過了幾年的努力,國力有所加強,在這種情況下,他于227年率兵北駐漢中(今陜西省漢中市),準備北伐曹魏,以“北定中原”。
劉禪昏弱,使諸葛亮在勞師遠征之際深懷內顧之憂,所以,臨行前上此表文,給劉禪以告誡和勸勉。
諸葛亮的戰(zhàn)略思想始終是聯(lián)吳抗曹,并用五年的時間為伐魏作準備。主要措施有:⑴與吳國通好;⑵加強內政建設;⑶平定南方叛亂。
三、生字、重點詞
1、給生字注音:
殂(cú)弘(hóng)菲(fěi)陟(zhì)否(pǐ)裨(bì)闕(quē)茍(gǒu)猥(wěi)夙(sù)駑(nǔ)攘(rǎng)咎(jiù)諏(zōu)祎(yī)咨(zī)頹(tuí)先帝遺德(yí)以遺陛下(wèi)長史(zhǒng)行陣和睦(hóng)性行淑均勻(xíng)以塞忠諫之路(sè)2、解釋重點詞:
危急存亡之秋:緊要時刻以光先帝遺德:發(fā)揚光大恢弘志士之氣:發(fā)揚擴大不宜異同:不同
引喻失義:說話不恰當。引喻,稱引、譬喻。義,適宜、恰當。
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選拔;給予。
嘆息痛恨:痛心遺憾。先帝不以臣卑鄙:低微而鄙陋。猥自枉屈:辱,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由是感激:感動、激動。遂許先帝以驅馳:奔走效勞。深入不毛:苗。庶竭駑鈍:比喻才能平庸。攘除奸兇:排除、鏟除。以彰其咎:表明、顯揚;過失。以咨諏善道:詢問。
四、教師范讀課文,提醒學生注意句中停頓
五、學生自讀課文
第二課時(閱讀理解課)〖教學目的及要求〗
在掌握重點詞含義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文章前五段的內容,并對每段內容加以小結。
〖教學重點及難點〗同上。
〖教學過程〗
一、第1段
1、朗讀。
2、檢查重點詞。
3、學生串譯。
4、提問檢查:
⑴當時的不利條件是什么?“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今益州疲弊”(客觀)
⑵當時的有利條件是什么?“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主觀)
⑶本段提出什么建議?“開張圣聽”
⑷提出這一建議的目的是什么?“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
⑸對陛下進行了怎樣的規(guī)勸?“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p>
5、小結:
分析當前形勢,提出“廣開言路”的建議。
二、第2段
1、朗讀。
2、檢查重點詞。
3、學生串譯。
4、提問檢查:
⑴作者在本段提出的建議是什么?具體內容是?嚴明賞罰。
⑵如何具體執(zhí)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⑶提出怎樣的勸誡?“陟罰臧否,不宜異同”;“不宜偏私”。
⑷“內外異法”內外各指什么?宮中、府中。
5、小結:
提出應內外一體,賞罰嚴明的建議。
三、第3、4段
1、朗讀。
2、檢查重點詞。
3、學生串譯。
4、提問檢查:
⑴為什么要舉薦這些人?“此皆良實,志慮忠純”
⑵提出親賢的具體作法是?“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⑶親賢的好處是?“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⑷概括第3段的內容?述說文臣的安排──舉薦賢才,著眼于思想品質。
⑸為何舉薦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
⑹具體如何舉用?“營中之事,悉以咨之”
⑺好處?“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
⑻概括第4段的內容?述說武將的安排──舉薦武將,贊其德才兼?zhèn)洹?/p>
5、小結:
述說人事安排,舉薦文臣武將。
四、第5段
1、朗讀
2、檢查重點詞
3、學生串譯
4、提問檢查:
⑴本段的中心句?第1句
⑵“每與臣論此事”中“此”指?第1句
⑶“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的主要條件是?“親賢臣,遠小人”
5、小結:
總結上兩段,提出“親賢遠小”的建議。
第三課時(閱讀理解課)〖教學目的及要求〗
在掌握重點詞含義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文章后4段的內容,并對每段內容加以小結。
〖教學重點及難點〗同上。
〖教學過程〗
一、第6段
1、朗讀。
2、檢查重點詞。
3、學生串譯。
4、提問檢查:
⑴表明作者出身的句子(詞語)?“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布衣”
⑵當時作者的志趣是什么?“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⑶“感激”的原因?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
⑶文中的“卑鄙”是什么意思?具體指什么?
低微而鄙俗;具體指“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⑷哪句話概括了與先帝患難與共的歷史?
“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中,爾來二十有一年矣?!?/p>
5、小結:
本段述身世,講經歷,以使陛下明白創(chuàng)業(yè)之艱難,同時表達自己愿竭忠盡智來報先帝知遇之恩的決心。
二、第7段
1、朗讀。
2、檢查重點詞。
3、學生串譯。
4、提問檢查:
⑴作者夙夜憂嘆的原因?“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
⑵“五月渡瀘,深入不毛”的原因?
“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
⑶表明伐魏時機成熟的句子?“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⑷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份也?!?/p>
5、小結:
本段敘述受命以來的心情及所采取的措施,以表作者忠心不二,盡心盡責輔佐陛下,以報先帝托付之情的決心。
三、第8段
1、朗讀。
2、檢查重點詞。
3、學生串譯。
4、提問檢查:
⑴第一句照應上段哪一句?“獎率三軍,北定中原”
⑵第二句前半句照應上段哪一句?“斟酌損益,進盡忠言”
⑶第二句后半句照應第一段哪一句?“開張圣聽”
5、小結:
本段是對上文的回顧,再次提出對陛下的期望和要求,這既是臣對君的忠心之述,也是長輩對晚輩誠摯愛忙亂的表露,感情真切自然。
四、第9段
表達依依惜別之情。
第四課時(總結復習課)〖教學目的及要求〗
1、總結全文,分析寫作特色。
2、復習重點詞。
3、完成課后練習。
〖教學重點〗
1、總結全文,分析寫作特色。
2、復習重點詞。
3、完成課后練習。
〖教學難點〗
總結全文,分析寫作特色。
〖教學過程〗
一、總結全文
板書:
出師表
(蜀)諸葛亮
第一部分:曉之以理。
第一層(1):分析形勢,提出第一條建議──“開張圣聽”
第二層(2):提出第二條建議──“賞罰嚴明”
第三層(3~5):推薦文臣武將,提出第三條建議──“親賢遠小”。
第二部分:動之以情
(6)述身世,講經歷。
(7)敘述受命之后的心情與措施,表忠心。
(8)總提期望與要求。
(9)結束語:報先帝、忠陛下
二、總結本文寫作特色
1、議論中融以敘事和抒情:
由于本文是奏章,是作者出師前向后主劉禪──他的恩主先帝劉備的兒子,現(xiàn)今的蜀國皇帝陳述意見,提出修明政治、興復漢室的主張。因此,全文以議論為主,在議論中融以敘事和抒情,以做到對劉禪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而達到勸諫的目的。論述切中要害、分析透辟,針對性強;寓情于義,情理交融,言詞懇切,說服力強。敘事,寓情于事,委婉動人,感情真摯。所敘之事如推薦賢才,講身世,談經歷,都是為議論服務,使他對劉禪提出的建議與要求有理有據,更能使人信服。
由于諸葛亮深感先帝知遇之恩和托付國家大事之情,此文全篇為他的“報先帝、忠陛下”之情所貫穿。在文中,他滿懷深情念先帝,滿腔摯愛諫后主,他對劉禪的反復勸諫,諄諄叮嚀,言詞懇切,語重心長,那忠義之理,殷切之情,處處洋溢,感人至深,充分表現(xiàn)了他這位元老重臣對劉氏父子的忠肝義膽。
2、語言率直、質樸、懇切、精練:
全文只624字,13次提先帝,7次提陛下,“報先帝、忠陛下” 之情全篇,處處為劉禪 著想,殷切期望他繼承父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光復漢室”之大業(yè)。作者此情此意,形成了本文率直、質樸、懇切的語言風格。他心之所想,筆之所寫,情之所注,理之所喻,皆醒目而感人。全文不用典、無比喻,去華麗,重真情實錄,處處不失臣子身份,又切合長輩的口吻。
本文語言精練,多以四字句行文,還有一些工整的排比句式,如“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等。還有大量的合成詞出于諸葛亮的首創(chuàng),不少詞經過他的提煉,后來成為有生命力的成語,沿用至今,如“妄自菲薄”、“引喻失義”“茍全性命”“斟酌損益”“感激涕零”“不知所云”等。
三、復習重點詞
四、完成課后練習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積累詞語,豐富文言詞匯。
2、了解奏表的特點,了解諸葛亮的治國主張。
3、積累名句,背誦全文。
4、朗讀課文,疏通文句,培養(yǎng)學生自讀文言文的能力。
5、學習本文融情于議論、敘述,以情動人的寫法方法。
過程與方法:
閱讀體悟,用各種方式激起學生誦讀的興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深切感受諸葛亮對蜀漢的忠誠,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做社會的有用人才。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反復誦讀,積累文言字詞,了解文章內容。
2、體會作者懇切的言辭所表達的真摯厚重的感情。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理清行文思路,深刻理解諸葛亮的政治主張。
2、如何正確理解諸葛亮的“忠”?
三、教材分析:
諸葛亮寫的《出師表》出現(xiàn)在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的第六單元,該單元的課文大部分選自歷史著作,學習這些文章不但可以增長歷史知識,還可以受到古人的智慧、勇氣、節(jié)操方面的感染和激勵?!冻鰩煴怼肥且黄檗o意切、感人肺腑,讓人贊不絕口的文章。作者通過表文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劉氏父子的忠貞,三條建議,既是安定后方的措施,也是施政的正理。敘述生平及出師北伐表明自己“興復漢室,還于舊都”的決心,更是慷慨深沉,動人心魄。真正為蜀漢江山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四、學情分析:
九年級的學生經歷了七、八年級兩個學年度的學習,接觸過了多篇文言文,已經具備一定的文言文基礎知識,對照課下注釋及工具書能基本理解課文內容,但是學生的發(fā)展是不均衡的,尤其是農村中學,學生的整體水平存在差異,在學習本課時,要兼顧各方面:既要引導所有學生文對字詞意義和句子翻譯,又要拓寬個別較好學生的視野和加深他們深入的思考。以促進學生的整體發(fā)展。而且諸葛亮的故事學生耳熟能詳,諸葛亮的人格深受學生敬仰。只要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學好這篇文言文是不難的。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六、
1、朗讀法本文情詞懇切,動人肺腑,要引導學生在理解作者思想的基礎上,正確處理句中的語意停頓,讀出層次感,讀出情意。
2、討論法關于文句的疏通、文意的理解,應由學生自主解決,生生互動,激發(fā)他們探究的熱情,培養(yǎng)協(xié)作精神。
3、探究法提供有關諸葛亮的材料,引導學生自己探究,發(fā)現(xiàn)問題,查找答案,得出結論。
七、教學時數:
3課時
八、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三顧茅廬”、“火燒赤璧”“六出祁山”等膾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國是家喻
戶曉的。諸葛亮的文才韜略令人傾倒。他寫的《出師表》是漢末以來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質樸誠摯,志盡文暢。陸游說“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文天祥說“或為出師,鬼神泣壯烈”。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篇杰作。(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背誦課文。要求:認真聽讀,注意字的讀音。
2、學生各自放聲讀兩遍課文。要求:讀準字音,盡量讀好句中的停頓。
3、學生每人讀一段課文。教師隨時糾正學生的讀音錯誤。
4、多媒體課件顯示語音:正音:疲弊(bì) 恢弘(hóng) 駑鈍(núdùn) 裨補闕(bìquē) 行陣和睦(háng) 夙夜憂嘆(sù) 崩殂(cú) 妄自菲薄(fěi) 陟罰臧否(zhìpǐ)以彰其咎(jiù)
5、齊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和句中停頓,盡量讀得流利。
(三)、疏通文意,理解課文基本內容
1、默讀,結合注解疏通文意
2、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逐句弄懂課文大意,將都不明白的語句畫下來,待集體解疑。
3、集體解疑,教師適當講解,重在指導學生自己讀懂語句的意思。
4、請學生一人講一段課文大意;教師提出語句里的重點詞語。如:①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②引喻失義③性行淑均④察納雅言⑤庶竭努鈍⑥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⑦深入不毛⑧不效則治臣之罪。又如:詞義的古今義不同:①此先漢所以興隆也;②先帝不以臣卑鄙。再如詞的活用。
5、讀“閱讀提示”,完成下列練習(課件顯示):
(1)諸葛亮就國內政治問題向劉禪提出了幾條建議?
共3條:①廣開言路——“開張圣聽”;②嚴明賞罰——“陟罰臧否,不宜異同”;③親賢遠佞——“親賢臣,遠小人”。
(2)他反復陳述的是哪一條?為什么?
親賢遠佞這一條。因為劉禪是個昏君,容易受壞人蠱惑,如不親賢遠佞,就會出現(xiàn)“妄自菲薄,引喻失義”“偏私,使內外異法”等情況,再好的方針、政策也不能貫徹執(zhí)行,而“親賢”更重要?!伴_張圣聽”,對賢臣“親之信之”,要“咨諏善道,察納雅言”等,都是開導劉禪要“親賢”。
(3)劃分全文結構,明確每一部分的意思。
(四)、精讀課文,突破難點、重點
1、再讀課文,完成下列練習:
(1)、諸葛亮出師前給劉禪提出哪些建議?
諸葛亮首先分析當時的政治形勢,說明先帝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然后根據劉禪的弱
點提出三項建議:①宜開張圣聽,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②提出賞罰嚴明,宮中府中俱當一體,賞罰不宜偏私。③親賢臣、遠小人,既是歷史的教訓,也是復興漢室的必備條件。
(2)、表是一種什么樣的文體?本篇具有什么特點?
表是古代臣民向君主呈遞的公文的一種名稱。常見有疏表奏章幾種。表主要是用來陳情的。本篇是諸葛亮要出師北定中原前上給后主的表章,但在內容和表達方式上卻不同于一般疏表,它的`特點是:①內容上沒有陳述出師的利弊得失,而是追念先帝殊遇之恩,點明此次出兵非同一般,既是為了完成先帝統(tǒng)一天下的未竟之業(yè),又是為了扭轉危急處境。全文有理有據、合情合理。②表達方式運用議論、記敘,抒情相結合的手法使文章既有細致的說明,又有感人至深的抒情。
如勸戒劉禪說理深刻而充分,句句飽含著忠于先帝寄希望于后主的誠摯之情。
3、讀課文,力爭當堂背誦。
(五)、總結、擴展
1、諸葛亮在這篇表文中,向劉撣提出了3條建議:開張圣聽,嚴明賞罰,親賢遠佞。這三條建議在內容上緊密關聯(lián)。諸葛亮以老臣的身份,諄諄告誡,表現(xiàn)了一片忠誠為國的心情,也說明了出師遠征之前,對宮中、府中都作了妥善安排,思慮精細。文章周密暢達,開門見山,直抒己見,感情真摯,質樸清新。文中諄諄勸誡劉禪尊賢納諫,嚴明法治,說明出師的目的和任務,披露自己的忠心,情辭懇切,肝膽照人。也難怪前人“忠有《出師表》”的說法。
2、結合《隆中對》及本文,討論,理解諸葛亮的“忠”。
(六)、布置作業(yè)。
1 熟讀、背誦第1段。
2 預習2—5段。
(七)、板書設計
分析形勢回顧歷史明確責任臨表涕零報先帝
→→→
提出建議表達決心感恩圖報百感交集 忠陛下
(八)、教學反思
1、文言文的理解應該是和閱讀始終結合在一起的。通過朗讀來增進理解,在理解中推動朗讀,二者就會形成解讀的合力。
2、在綜合學習的過程中,應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yǎng)學生的多元思維,提倡多角度、有個性的閱讀。讓學生在多種見解中產生思想的碰撞,迸發(fā)智慧的火花。這樣在解讀中就會出現(xiàn)“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喜人場面。師生都能從此環(huán)節(jié)中收獲意外的驚喜。
3、注意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到“潛移默化”,從而達到“潤物細無聲”的佳境。
【教學設想】
一、充分利用網絡教室資源優(yōu)勢,將介紹背景和疏通文義結合起來,突破重點詞句,然后通過反復誦讀使學生領會內容大意。
二、在讀、講、議、寫的過程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藝術特色。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表”的特點,了解諸葛亮的治國主張。
2.朗讀課文,疏通文句,積累詞語,豐富文言詞匯。
3.學習本文融情于議論、敘述,以情動人的寫作方法。
4.培養(yǎng)學生學會從網絡獲取學習資源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利用網絡課程資源,閱讀體悟,自主、合作、探究,激起學生誦讀的興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深切感受諸葛亮對蜀漢的忠誠,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做社會的有用之才。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積累文言詞匯。
培養(yǎng)學生學會從網絡獲取學習資源的能力。
【教學難點:】
學習本文以議論為主兼用抒情和記敘的寫法以及語言質樸、感情真摯的特點。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網絡教室、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
1、課前讀課文,根據注釋弄清文章的主要內容。
2、通過因特網或圖書館搜集有關資料(文字資料或圖片資料皆可),如:諸葛亮生平、三顧茅廬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導語:諸葛亮是中國人民智慧的化身?!叭櫭]”“火燒赤壁”“六出祁山”等膾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諸葛亮的文才韜略令人傾倒。他撰寫的《出師表》是漢末以來表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質樸誠摯,志盡文暢,為后人所欽仰,正所謂“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陸游《書憤》),“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文天祥《正氣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杰作。
2、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學生點擊以下網址查閱:
二、一讀課文,觸摸文本
1、點擊下列網站,聽配樂朗讀,注意聽準字音,把握停頓:
①字音: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崩殂( ) 恢弘( ) 忠諫( ) 菲薄( )( )
陟( ) 臧否( )( )以遺( )陛下 裨補( )
猥( )自 夙( ) 庶( )竭駑( )鈍
咎( ) 咨諏( )( )
②停頓:用“/”劃分下列句子的停頓節(jié)奏。
A然/侍衛(wèi)之臣/不屑于內
B蓋/追先帝之殊遇
C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D使/內外異法也
學生自主完成,不會的可以點擊以下網站(在線新華詞典)查閱:
工具書,疏通文句,翻譯課文。
以小組為單位,就難詞難句討論交流,力求通暢地翻譯課文,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如有疑難可以點擊以下網址:
三、細讀課文,解讀文本
1、(1)朗讀課文1——5自然段,讓學生閱讀《賞析》一文。
(2)、討論:
①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哪些建議?是從哪幾個方面提出建議的?,它們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本文陳述的重點是什么?
②就國內政事的安排,諸葛亮提出了三條建議,這三條建議中哪一條是最主要的?為什么?
③文章第5段為什么插入對往事的回憶,去掉這一段文字,好嗎?
學生如答不出,可登陸下述網頁,進行了解:
2、齊讀課文6-7自然段,討論交流疑難,思考:
①課文第6段敘寫自己的生平(21年的經歷),好象是逸枝衍菖,對此你怎么看?
②作者夙夜憂嘆的原因?“五月渡瀘,深入不毛”的原因是什么?③作者認為,可以出師北伐的條件是什么? “出師“的戰(zhàn)略是什么?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各組選代表進行全班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學生如有疑難,可以查閱以下網站:
四、研讀主旨,感悟文本
學生再讀課文,教師設計相關問題,誘生深思。
提問:全文以議論為主,輔之以敘事、議論,敘事中帶有濃厚的抒情色彩。請結合你的閱讀體驗,談談你對此的認識。
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自由發(fā)言??梢圆殚啞稖\談的藝術特色》一文的網站:
五、鏈接生活,直面忠誠
讓學生就“如何看待諸葛亮的忠”這個問題展開激烈的爭論。教師組織學生辯論,鼓勵學生暢所欲言。
辯論時學生可查閱相關網站:
六、教師小結:
《出師表》以“形勢”使對方震動,以“情感”使對方感動,以“措施”教導對方,以“事業(yè)”激勵對方,肝膽相照,情深意厚,一直為世人所稱道。封建統(tǒng)治者推崇諸葛亮,或由于他助劉興漢是正統(tǒng),或由于他受了知遇,一生盡忠,是忠臣的典型;今天人們肯定諸葛亮,主要是因為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對于“忠”“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則被賦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新意。作為新世紀的熱血青年,我們應該胸懷祖國,心系人民,做時代的驕子,做人民的公仆。
七、布置作業(yè):
結合課后練習三,談談你對諸葛亮的認識,以《千秋諸葛我評說》為題寫一篇小作文??捎^看《易中天評說諸葛亮》的視頻:
板書設計:
1、了解奏表的特點。
2、了解諸葛亮的“親賢臣,遠小人”等名言。
1、介紹文章的背景。
1、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諸葛亮的《出師表》。諸葛亮這位著名的歷史人物,大家比較熟悉。為了更好地理解本文,我先把諸葛亮的情況,主要是諸葛亮寫《出師表》時的情況,簡略地介紹一下。
諸葛亮輔佐劉備,歷盡艱難坎坷,經過多年奮戰(zhàn),終于建立了蜀國,身負丞相重任。蜀國建立后兩年,即公元223年,劉備病逝,后主劉禪繼位,時年16歲。諸葛亮受遺詔輔佐劉禪,主持蜀國軍政大事。公元227年,諸葛亮統(tǒng)率蜀國軍隊北進,駐軍漢中(今陜西南鄭縣),準備征伐曹魏,奪取中原,復興漢室。他當時感到劉禪暗昧懦弱,頗有內顧之憂,所以臨出發(fā)前上書劉禪,懇切勸諫,要劉禪繼承劉備遺志,砥礪志行,振作精神,聽信忠言,任用賢良,黜斥佞人,嚴明賞罰,盡心國事,以圖完成復興漢室,統(tǒng)一天下的大業(yè)。這就是《出師表》。
2、解題“表”
“表”是臣下向君王上書言事的一種文體。表文的一大特點是陳述衷情。學習這篇文章,要注意領會諸葛亮在文中所表露的思想感情,了解文中諸葛亮的一些名言。
1、可叫三四名同學朗讀課文。朗讀前提出要求:字音正確、句讀分明。
2、讀畢酌情講評。
(三)默讀。
讓學生各自默讀課文,參看課本注釋,弄懂詞句意思,有不解之處,當堂提出。
1、誦讀課文,熟悉內容。
2、初步理解并概括各段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相關背景
體會諸葛亮在“表”中表達的思想感情以及提出的三條建議
議論為主兼用敘事、抒情
識記重要解詞,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
朗讀,小組合作探究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正確認識三國歷史,正確看待諸葛亮的“忠君”思想
教學重點:
同“知識與技能”
教學難點:
作者的感情及三條建議
第一課時
一、導入
A、以中國古代智謀之士的故事引出……在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史中,我們耳熟能詳的智慧的化身不計其數……(由學生舉例導入)
B、以學生了解到的中國古代小說、戲曲,傳說中的諸葛亮的事跡、形象導入。
C、以杜甫的《蜀相》及陸游的《書憤》導入。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陸游《書憤》)
二、解題
1、作者:諸葛亮(181—234),字孔明,瑯玡陽都(今山東沂南縣)人。三國時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東漢末年隱居隆中(今湖北襄陽西),劉備三顧茅廬,他成為劉備的主要謀士。蜀漢政權建立后,任丞相。劉備死后,諸葛亮輔佐后主劉禪(shàn),主持國家軍政大事。他勵精圖治,賞罰嚴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系,有利于當地經濟、文化的發(fā)展。曾多次出師伐魏,爭取統(tǒng)一中國。著有《諸葛亮集》。
2、文體:表,古代向帝王上書言事的一種文體。
3、背景:建興(后主劉禪年號)五年(227年),諸葛亮出師伐魏,臨行時,寫這個表給劉禪。
三、朗讀課文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讀。
四、對照注釋閱讀課文,了解大意
五、布置作業(yè)
熟讀課文,口頭翻譯課文。
第二課時
一、第一段
1、朗讀。
2、重點字詞句講解。
3、研讀,討論。
⑴為什么說“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客觀)
⑵當時的有利條件是什么?(主觀)
⑶諸葛亮向劉禪提出了什么建議?(“開張圣聽”)
⑷提出這一建議的目的是什么?
4、小結:論述當時的`嚴峻形勢,提出了廣開言路的建議。
二、第二段
1、指名朗讀。
2、重點字詞句講解。
3、研讀,討論。
提問:作者在本段提出了什么建議?如何具體執(zhí)行?
4、小結:提出嚴明賞罰的建議。
三、第三、四段
1、指名朗讀。
2、重點字詞句講解。
3、研讀,討論。
⑴諸葛亮向劉禪舉薦了哪些人?這些人具有怎樣的特點?
⑵舉薦這些人的目的是什么?親賢有什么好處?
4、小結:諸葛亮向后主薦賢,考慮周密。
四、第五段
1、指名朗讀。
2、重點字詞句講解。
3、研讀,討論。
⑴找出本段的中心句?第1句
⑵“每與臣論此事”中“此”指代什么?第1句
⑶“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的主要條件是?“親賢臣,遠小人”
4、小結:從總結歷史教訓中提出親賢遠佞的建議。反復叮嚀,表明自己推舉賢能,旨在興復漢室。
五、布置作業(yè)
1、背誦1—5段,熟讀第6段。
2、歸納虛詞“而”、“以”的用法和意義。
第三課時
一、第六段
1、朗讀。
2、重點字詞句講解。
遂許先帝以驅馳:用爾來二十有一年矣:此,那
3、研讀,討論。
⑴表明自己身份的詞語(句子)?(“布衣”)
⑵當時自己的志趣是什么?
⑶諸葛亮“感激”的原因是什么?
⑷哪句話高度概括了與先帝患難與共的歷史?
4、小結:自敘本志及先帝“三顧茅廬”之恩。
二、第七段
1、朗讀。
2、重點字詞句講解。
3、研讀,討論。
⑴作者“夙夜憂嘆”的原因是什么?
⑵哪些句子表明北伐的時機已經成熟?
⑶“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4、小結:本段再敘接受先帝“托付”,“夙夜憂嘆”,慘淡經營的苦心。首先追敘白帝城托孤一事,用“臨崩寄臣以大事”提挈全段。接著敘述“受命以來”的心情和行動。然后著一“今”字,從追敘往事轉入出師的正題。末了用“報先帝,忠陛下”收結這一層意思,表達了鞠躬盡瘁之情。末句為補筆,再說出師后國內政事的安排,強調了郭攸之等人的職責,又一次啟發(fā)后主重視親賢納諫。
三、第八、九段
1、朗讀。
2、重點字詞句講解。
3、研讀,討論。
⑴第一句照應上段哪一句?“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還于舊都?!?/p>
⑵第二句前半句照應上段哪一句?“斟酌損益,進盡忠言”
⑶第二句后半句照應第一段哪一句?“開張圣聽”
⑷第九段表達了諸葛亮怎樣的思想感情?
表明臨行之前百感交集,無限依戀之情。
4、小結:第八段明確指出出征者、留守者的職責,并突出了對后主本人的勸諫。篇末的“臨表涕零,不知所言”,固然集中地體現(xiàn)了諸葛亮最劉氏父子的無限忠誠,但這“涕零”中也隱含著他對國內政局的擔憂,對劉禪能否采納建議,修明內政的擔憂,透露出他復雜矛盾的心情。
四、全文總結歸納
1、理清文章的結構。
第一部分(§1—5)分析當前形勢,勸勉劉禪繼承先帝遺志,并提出三項建議。
第二部分(§6—7)關于出師這一決策的說明。
第三部分(§8—9)歸納全篇主旨。
2、提問:諸葛亮向劉禪所提建議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明確:廣開言路是前提,執(zhí)法公平是關鍵,而親賢遠佞是核心。
3、中心意思。
本文以十分懇切的言辭,針對當時的局勢,反復勸勉劉禪要繼承先帝遺志,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以修明政治,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yè);也表達了諸葛亮“北定中原”的堅強意志和對先主感恩圖報的一片深情。
4、寫作特點。
以議論為主,兼用敘事和抒情。
5、介紹后世有關《出師表》的著名詩句。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文天祥《正氣歌》
凜然《出師表》,一字不可刪。陸游《感狀》
五、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
2、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古義和今義。
⑴誠宜開張圣聽⑵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⑶先帝不以臣卑鄙⑷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3、查閱有關諸葛亮的資料,結合自己學習《空城計》《出師表》的體會,圍繞“諸葛亮”這個話題,寫一篇小論文或小隨筆。
板書設計:
出師表
諸葛亮
出廣開言路語重心長千
師嚴明賞罰興復漢室情真意切載
一親賢遠佞還于舊都質樸無華誰
表報先帝忠陛下堪
真伯
名仲
世間
相信《出師表課件集錦》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是您了解幼師資料,工作計劃的必備網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出師表課件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