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家庭共育一般是以學校為中心,家庭為輔助來進行教育的!教師與家長在教育中,應不斷改正自己的錯誤觀念,新的起點,新的方向,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不斷成長!那么,家園教育工作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把孩子的早期教育交給誰”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北京市學前教育條例》正式出臺,這是全國第一部關于學前教育的地方法規(guī)。也就是說人接受教育的法定年齡從過去的3歲一下子上推到呱呱墜地之時的0歲。究其深遠意義,有人稱之為教育領域一場靜悄悄的革命?!?/p>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說法如今已被社會各界廣泛接受,比父輩們接受了更多的教育的年輕一代發(fā)現(xiàn),再也不能按照自己父母們那—套老理兒培養(yǎng)教育下一代了,不科學不說,還容易讓孩子在成才的路上走彎路。
但是,實際生活中早期教育的現(xiàn)狀,卻讓多少位對子女寄予厚望的年輕父母的理想打了水漂?!?/p>
小保姆和老人難以勝任孩子的早期教育
北京工運幼兒園和北京市第一幼兒園附屬實驗園
,在京城均是有口皆碑的上好的幼兒園,能送孩子進這類幼兒園的父母學歷、收入在社會上都不低。但據(jù)介紹,這兩所幼兒園的孩子入園之前,絕大多數(shù)不是被來自農村的小保姆看管過,就是被爺爺奶奶照顧過,或是被小保姆和爺爺奶奶們共同養(yǎng)育過?!?/p>
誰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現(xiàn)實中卻有多少有著大學文憑,甚至是帶過碩士帽、博士帽的人,也不得不把自己第一任教師的位置,拱手讓位于沒有多少文化的小保姆以及自己的父母。許多女性在休息完國家或本單位規(guī)定的產假后,不得不上班去了,孩子小的三五個月,大的七八個月就被小保姆或爺爺奶奶們照顧了起來,直到兩歲多才可能進入托幼園所,接受到正規(guī)的、科學的教育和保育?!?/p>
被爺爺奶奶們和來自農村的小保姆帶大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什么問題呢?北京市東城區(qū)教委負責學前教育的有關人士介紹說,被小保姆看管的孩子,一般沒有什么文明禮貌而言,小保姆進城后看什么都新鮮,喜歡上街,所以帶上孩子哪兒都去,根本不管要去的地方適不適合這么小的孩子,吃飯也是自己餓了,才想起來做,并且常常和孩子混在一起你一口他一口地吃,衛(wèi)生和營養(yǎng)很難考慮周全?!?/p>
讓爺爺奶奶帶過的孩子絕大多數(shù)溺愛有加,科學養(yǎng)育不夠,大人包辦代替過多,孩子被慣得缺乏生活能力,上幼兒園后,不會自己吃飯,全憑老師喂,有的學會了拿勺,卻不會找自己的嘴,而是拿勺子當玩具。尤其是被老人在家寵過的孩子,入園后適應集體生活慢,并且大多獨處,不會和人交往,不喜歡和別的小朋友一起做游戲。而這些不會自己吃飯、穿衣服、不會和別的小朋友追逐嬉戲、只愿獨處的孩子,由于運動少,自身動作難以協(xié)調,同時也影響了他們大腦及智力的發(fā)展。凡事也有例外的,據(jù)幼兒園反映,一些身為老知識分子的爺爺奶奶照顧過的孩子品行都不錯,只是有這樣條件的孩子太少了。
不言而喻,文明禮貌的灌輸、良好習慣的教育、適應能力、自立意識的培養(yǎng)等等,這些在孩子剛剛邁進人生的門坎時,就不應該疏忽的做人、做事的教育,就這樣被無情地錯過了?!?/p>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芝加哥大學教授布魯姆追蹤1523名嬰幼兒成長達20年,得出國際公認的結論:如果以17歲智力成熟作為100%的話,50%的智力是在4歲以前獲得的?!?/p>
顯然,當今中國大多數(shù)嬰兒在父母的懷抱中便喪失了生命最初幾年開發(fā)潛能的黃金年華,有教育學者指出,這不僅對孩子本人、家庭,乃至國家和民族,都是對智力資源的極大浪費?!?/p>
托幼園所大多不收3歲以下的孩子
既然,早期教育在家庭里的這條路走不穩(wěn),換個思路,另尋他途,是否可行?比如說送子女進托幼園所?!?/p>
但目前得到的信息也不容樂觀。北京市東城區(qū)1999年統(tǒng)計3歲以下幼兒入托率為16.31%,比1998年下降了4.95個百分點,該區(qū)2000年統(tǒng)計3歲以下幼兒入托率為15.44%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談給孩子的早期教育對于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大家都是有共識的,市面上相關的資源也是非常豐富的,但是到底如何去實施卻是廣大父母們心里沒底的事情,有的時候資源多了并不見得就是好事情。2011年中,在女兒1歲多的時候,我開始尋求答案,經過學習兒童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系列課程,帶著女兒參加十來家早教機構試聽課,以及在藝術學校半年和幼兒園一段時間的工作經歷,積累了一些心得,在此同大家分享。首先,早期教育重點在父母。廣義的早教指對0-6歲孩子的教育,狹義則只針對0-3歲。而3歲前的孩子基本還是以無意注意為主,老師灌輸式的教育基本無效。雖然3歲以前是孩子大腦迅速發(fā)展的時期,然而這段時間孩子大部分的記憶都會漸漸淡忘,以知識作為教育目標顯然是錯誤的。有些父母會得意孩子可以背多少唐詩,唱多少兒歌,試試看一段時間孩子不背就會很快忘記,除非是那種有超強記憶的。除了知識以外還可以教什么,其實是很多的,而重點應該在培養(yǎng)孩子身體和心理的健康、基本能力、習慣方面,再提升一些就是品格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這些是孩子可以終身受用的。誰能教孩子這些呢?第一任也是最重要的老師就是父母了。只有父母成為專家型父母,你的孩子才能夠不落于平庸,孩子的起跑線是在父母這里的。圣經上說要把根基建立在磐石上,具備豐富育兒知識和良好心理素質的父母就是你孩子的磐石。你的言傳身教無不深深的影響著孩子的現(xiàn)在和將來。推薦爸爸們閱讀《卡爾.維特的教育》這本書,推薦媽媽們都松田道雄的《育兒百科》,一起分擔協(xié)作來把孩子培養(yǎng)成才。千萬不要認為給孩子從0歲起就報這樣或那樣的班就可以把孩子培養(yǎng)好,那是極大的誤解??v觀歐美這些發(fā)達國家,沒有哪個國家像我國這樣熱炒早教班的,拋開早教班課程的質量和師資水平不談,光是教學的目標就有很大問題。因為在整個早教行業(yè)里,用心做教育的就不多,大部分都是商業(yè)活動而已。真心愛你的孩子、對孩子的成長表現(xiàn)高度敏感、激勵孩子的哪怕一丁點的進步、管教孩子不良的行為,這些哪家早教機構能替代父母呢?而當父母給孩子報班之后,往往就從心理上把教育孩子的責任寄托于早教機構,這實在是一種舍本逐末的事情。不要為了事業(yè)、學業(yè)把孩子留給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來帶,隔代教育有著天然的局限,只能作為配合而不可成為替代。也不要讓保姆來長時間帶孩子,否則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的行為、性情會越來越像保姆。0-3歲是建立親子依戀的關鍵期,錯過了就再也彌補不了了。我曾相識一對錯過機會的父母,在彌補的過程中就不得不承受痛苦的磨合與眼淚;也見過幾個可憐的孩子,他們在人生的初期就形成了嚴重的心理問題。因此奉勸父母們再困難也要把孩子帶在身邊,打好了基礎等孩子大了以后自己就輕松了。否則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后,面對網游的誘惑、早戀的傷害、競爭的壓力和罪惡的侵蝕,又如何來幫助他們?管教如果沒能建立在愛的關系的基礎上就會引起更大的抵觸?!肮鹋ⅰ眲⒁噫玫膵寢寗⑿l(wèi)華在這方面確實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盧梭在他的教育巨著《愛彌爾》中開篇就講到“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變壞了。”上帝所造的孩子是最接近祂心意的人,做父母的一定要懂得保護你的孩子遠離各種罪惡,特別是來自電視、網絡和不良的環(huán)境。在孩子接觸之前,請為他們把好關。其次,按著天性來教養(yǎng)孩子。箴言里講“教養(yǎng)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边@里的“當行的道”不是我們父母設定的,不要把我們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也不要把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但是可以跟以前進行縱向比較。要知道你孩子“硬件”的方面(包括身體素質、智力水平、潛力大?。┌俜种呤际歉改钢苯舆z傳決定的,剩下的就是后天教養(yǎng)和環(huán)境影響的。在“硬件”方面比較的話最好可以讓自己進行“自我檢討”。幸運的是上帝在造人的時候已經設定好一個終身發(fā)展的系統(tǒng)在亞當?shù)捏w內,通過DNA遺傳給后代。這個系統(tǒng)就是孩子的“操作系統(tǒng)”,是極其復雜的全自動運行指令集。會在生命時間到了的時候自動開始執(zhí)行,比如孩子生下來就知道通過什么方法來引起父母的關注或者告訴父母他/她要吃奶還是換尿布。三個月后就要去看外面的世界,六個月就要爬來爬去尋找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一歲就要學著大人吃飯,要自己拿勺子使筷子……當這些指令開始工作的時候,我們做父母的就需要敏感地察覺,然后幫助孩子去實現(xiàn)。比如小寶寶剛開始學爬的時候就讓他們爬,哪怕搞得臟兮兮的。寶寶爬到時候就自然要站起來走了(爬行對寶寶的大腦和肢體發(fā)育等非常重要,千萬不能跳過。不要使用什么學步車之類的輔助工具,不要懷疑孩子的能力。),會走路是很開心的事情,他們寧愿自己慢慢走也不愿大人抱,喜歡爬樓梯,爬得不亦樂乎。這時父母就需要讓他們盡情地鍛煉小肌肉,等到他們掌握了熟練了反而不愿意再練習了。這個指令集很有意思,就是它會讓寶寶學會本領,完成任務之后就不工作了,這時父母應該繼續(xù)鼓勵他們鍛煉。其實在很多方面都是這樣的,你會發(fā)展自己的孩子有一天就突然會說什么、做什么,或者要做什么。抓住機會讓他們里面的動力發(fā)揮出來,去探索世界。豐富的刺激會幫助孩子大腦的快速發(fā)育。每個孩子都是“神童”,因為如果他們大腦潛力的10%被有效利用就很厲害了,傳說愛因斯坦的大腦利用率是12%,而我們一般人是8%。我個人建議父母在孩子3歲之前把握好兩個方面,第一是讓孩子的身體得到充分的鍛煉,良好的身體條件是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必要條件,運動也可以促進大腦的發(fā)展。在幼兒園里,可以明顯地發(fā)現(xiàn)一般很活躍的孩子都比較聰明,老師心里清楚,雖然某些孩子乖,但是關鍵時候“派不上用場”。同時也要鼓勵孩子盡量多的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比如穿脫衣服、做簡單的家務活。要讓孩子的大肌肉和小肌肉都得到充分的鍛煉。感興趣的父母可以看一些有關兒童感覺統(tǒng)合訓練的書,一定會很有收獲的。第二是讓孩子的心理“肌肉”得到充分的發(fā)展。最基本的就是讓你的孩子感覺到你對他/她的深厚的愛和完全的接納,父母是他/她完全可以依靠信賴的。根據(jù)馬斯洛的需求層級模型理論,一個人只有在滿足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與愛的需求、自尊需求的基礎上才能產生認知需求和審美需求的內驅力,并最終渴望自我實現(xiàn)。孩子也是這樣,在焦慮的時候你不能指望他們學到什么,而在他們感到輕松愉悅的時候,他們內在的求知欲就會自然涌現(xiàn)出來。此外讓孩子經歷適當?shù)拇煺劢逃彩潜匾模热绺鷦e人搶玩具失敗了、摔倒了、要求不被滿足了等等。上帝也是這樣做的:“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于所能受的?!?歲以后的幼兒就可以正式學各種本領了,除了幼兒園里老師會教一些,父母也要言傳身教的,特別是幫助孩子提高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自我表達能力、情緒管理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梢圆粫r帶著孩子做點瘋狂的事情,比如黑夜探險、爬樹、跟假想敵搏斗去拯救世界……最后,創(chuàng)造適合幼兒健康成長的環(huán)境。環(huán)境對幼兒而言是非常的重要,包括孩子能夠看得到的、聽得到的、摸得到的、聞得到的都要注意。孩子出生不久就開始展現(xiàn)對美的追求和渴望,他/她會對人的面孔有更長時間的注視,對母親的氣味產生更多的愉悅;大一點后就喜歡鮮艷的顏色,喜歡讓帥哥美女抱,喜歡欣賞悅耳動聽的音樂;小朋友喜歡木質、棉質的玩具多過塑料的,喜歡天然的多過人工的。好的環(huán)境可以說是孩子的除了父母和幼兒園老師之外的第三個老師。三字經里有“昔孟母,擇鄰處”,孟母三遷的榜樣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國古人傳承了很多的教育智慧,只是在方法方面比不上西方,美籍幼兒教育專家蔡偉忠就建議采用中體西用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有興趣的家長可以看看他的書,挺受用的。
把失敗的權利交給孩子
告訴孩子:你可以失敗
您不應該說:這次期末考試你一定要考好,再考砸了,你就別想上學了.
您應該這樣說:孩子,放松些,考試考的不好沒關系,重要的是你盡了力.
您不應該這樣說:兒子,明天的比賽一定要拿第一!
您應該這樣說:孩子勇敢一點,失敗了也沒關系,不就是一次比賽嘛.
把失敗的權利還給孩子
做父母的,往往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一門心思撲在孩子身上,天天在孩子耳邊念叨:成績要好呀,要努力呀,不能掉隊呀。一到考試的時候,更是比孩子還著急,不厭其煩地囑咐孩子一定要考好,不許失敗。這樣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真的對孩子有害無益。沒有誰能事事成功的。也不是任何事一次就能做好的。
孩子只是孩子,他沒有生活的閱歷與應驗,他還處在人生中最初摸索的階段。他有權利失敗。
哪個做父母的不是在磕磕碰碰中走過來的?那么,也請寬容孩子吧.把失敗的權利還給他們.允許孩子失敗,就等于是給了他鍛煉自己意志力的機會,也給了他增加自己閱歷的機會.
其實在生活中,讓孩子適當?shù)某惺芤恍┦∈呛鼙匾?作為父母,必須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有失敗的可能,失敗并不可恥,更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敗了不敢面對,不去改正不足.
父母要有"失敗即教育"的意識
父母不允許孩子失敗,往往是只看到了失敗的一個方面,把它看成是丟臉的事,卻忽略了失敗的價值和意義.
父母應該有"失敗即教育"的意識
孩子失敗了,但是他獲得了"痛苦的體驗",將來就知道如何去避免.同時,他也有了挑戰(zhàn)困難的契機.孩子從失敗走向成功的過程,就是一個鍛煉自身,慢慢成熟的過程.他的良好心理素質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會在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出來.
在一帆風順的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孩子,脆弱的心理會漸漸定型,有一天當他面對突如其來的挫折時,會驚慌失措,甚至一蹶不振.
人生缺少了磨練想取得永久的成功是不可能的.
從這個意義上說,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去嘗試做一些事情,在失敗的磨礪中,鍛煉出膽量,摸索出經驗.
有時父母就算知道孩子成功的幾率很小,也要讓他做做看.
告訴孩子:失敗了沒關系.
生活中父母常為孩子的錯誤和失敗擔心,著急,害怕孩子下次再犯,有時就忍不住地警告孩子:"你到底要這樣失敗多少次?"可是父母是否想到,給孩子"不許失敗"的壓力,孩子的心理負擔會更重,情緒也會一直處于緊張狀態(tài),不但不能夠從失敗的狀態(tài)中走出來,甚至更糟.
運動心理專家有這樣一個發(fā)現(xiàn):在重要比賽時刻,如果一味地給運動員施加壓力,不但不能鼓舞土氣,反而會影響到運動員的發(fā)揮水平.但是,如果將很重要的目標簡單化,淡化比賽的緊張情緒,那么運動員就會有一種輕松的感覺,很容易發(fā)揮正常水平甚至超常發(fā)揮.
同理,在關鍵時刻,我們也應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的心理氛圍.
孩子在考試或比賽之前,不要催著孩子去學習,可以他們適應的看看電視,跟別的孩子玩耍.也可以帶孩子出去呼吸一下新鮮空氣,跟孩子聊聊天,表現(xiàn)出對考試或比賽結果不在乎的態(tài)度.盡量讓他們脫離緊張的氣氛,調整好狀態(tài).父母的這種態(tài)度會讓孩子心里輕松起來,并大受鼓舞.壓力釋放掉了,真正的水平才能發(fā)揮出來.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失敗,也跟父母施加太大壓力有關.孩子做某件事失敗了時,父母不應以憐憫的態(tài)度來對待孩子,或者在孩子面前唉聲嘆氣,更不應該劈頭蓋臉責罵孩子.正確的方法是讓孩子明白,失敗是人人都可能碰到的.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勇敢,聰明的人應該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繼續(xù)努力.
這其中還有一個潛在的心理效應:允許孩子失敗,也是對孩子能夠成功的一種信任.那么請你也給孩子這份信任吧.
美國幼兒教育協(xié)會(NAEYC)是美國幼兒教育的權威機構,為了指導教育者對嬰幼兒實施正確的早期教育,他們制定了若干早期教育的指導原則。
按照美國幼兒教育協(xié)會的定義,早期教育是指對0~8歲兒童實施的教育,在某些情況下,早期教育特指0~3歲兒童的教育或者學齡前兒童的教育。美國幼兒教育協(xié)會指出,兒童早期的生活經驗不僅對于兒童日后在學校里的學習生活有影響,而且對于他的整個一生都會產生影響。比如:當前的研究證明,早期教育對于大腦和認知發(fā)展有著短期或長期的影響。從嬰兒期一直到10歲,腦細胞不只是形成了聯(lián)結,而且在這段時期它們有著最大的適應性,可以通過積極的大腦刺激改變大腦的結構。同時在人生早期,對孩子積極的養(yǎng)育過程,似乎不僅是對于認知發(fā)展,而且對于健康的情緒發(fā)展和社會性能力都非常重要。此外,入學前的這段時間是發(fā)展基本的運動技能、語言技能以及其他終生受益技能的最佳時期。
著名早教專家Barnett認為,兒童早期的護理和教育能夠極大提高兒童日后在學校中的成功機會,參與到高質量學前教育方案中的低收入家庭的兒童,留級、棄學、犯罪的可能性大為降低。不過,根據(jù)美國幼兒教育協(xié)會的研究表明,由于早期教育方案良莠不齊,美國只有15%的早期教育方案屬于高質量的項目,而那些低質量的方案不僅不能起到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fā)展的目的,反而對他們的健康、安全、發(fā)展造成了威脅。處于這種方案下的嬰幼兒占總數(shù)的30~40%。
目前,全球幼兒教育界基本達成共識,在急劇變化的當今世界中,當孩子長大成人后,他們需要具備以下能力:
善于交流,尊重他人,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和能力 ;
有較強的分析問題能力、判斷力以及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
有較強的接收信息的能力,包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 ;
能夠靈活使用已經發(fā)展成熟的復雜工具和技術,如 :計算機;
當條件和要求發(fā)生變化時,能夠繼續(xù)學習新的方法、技能和知識。
美國幼兒教育協(xié)會認為,在今后幾十年中,很多人可能會需要比以前更多的讀寫和運算技能,這些技能是教育過程中的重要目標。在歷史和地理的社會研究,音樂和視覺藝術,體育和健康這些學科中,兒童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識和能力,這些知識和能力能夠在各種各樣的學科中體現(xiàn)出來。除了要掌握大量的知識和能力之外,兒童還必須形成自信的態(tài)度和性格。他們需要理解要取得成功必須付出努力。一個好的教育方案應該是能夠提供一個安全和營養(yǎng)的環(huán)境,這樣的環(huán)境能夠促進每個孩子的身體、社會、情感、審美、智力和語言的發(fā)展,同時也要適應不同家庭的個別需要。
美國幼兒教育協(xié)會對于早期教育的內容特別強調了五個方面的內容,即社會、情感、審美、智力和語言發(fā)展。而許多家長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卻往往將早期教育做單一的理解。比如:一些家長把早期教育看作是超前進行的學校教育,理解為是認字、背詩、閱讀、學特長等智力開發(fā)活動。實際上,早期教育包含的范圍非常廣泛,這些內容大致為12個方面:
1.大腦與五官刺激;
2.身體素質與身體協(xié)調能力;
3.情緒能力和心理健康;
4.語言能力;
5.良好個性與人格;
6.良好生活習慣;
7.社會性能力;
8.求知欲開發(fā)與保護;
9.知識積累與學習能力(讀寫算);
10.審美趣味與能力;
11.特殊才能發(fā)現(xiàn);
12.特殊技能培養(yǎng)。
整理了關于早期教育:1歲以內寶寶如何進行早期教育,希望對新手爸媽對早期孩子正確教育引導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我們常說三歲看到老,可見一個人的性格和智力的開發(fā)最重要的的就是這個時間短了。通過科學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在一歲之前加緊早教能夠幫助寶寶今后的智力成長,因此,希望家長們能把握好這個機會,我們一下就為大家介紹了幾種1歲以內的寶寶早期教育的方法,家長們可以學一學,然后按照我們的方法教育寶寶,同時這也是很好的親子教育,希望家長們能夠采納。
0—6個月:建立安全與依戀
家長在撫養(yǎng)這個月齡階段的寶寶時,首先要滿足其生理需要,這是最急促的任務,與此同時也要關注寶寶的心理、智力發(fā)展。面對新生兒,家長們首先要為寶寶創(chuàng)造安全穩(wěn)定的撫養(yǎng)環(huán)境,提供較好的撫養(yǎng)條件。其次要與寶寶建立起安全與依戀的關系,這也是這個月齡階段的寶寶最需要的。
長期以來,寶寶的教育一直是以母親為主體而父親經常是缺失的,因此需要提醒家長,在與寶寶建立起安全與依戀關系的過程中,父親也要發(fā)揮起應有的作用,這樣寶寶長大以后會更勇敢。
7—9個月:好奇心萌發(fā)
這個月齡階段的寶寶開始對外部事物表現(xiàn)出好奇,他們要開始學習爬行了。從這個月齡起,家長可以開始對寶寶進行認知、語言、運動、交往、藝術這五項能力的培養(yǎng)。
首先,學習爬行是這個階段的重要工作。它能促進寶寶大動作的發(fā)展,為學習站立和行走打基礎,也能滿足寶寶探索外部事物的好奇心。同時寶寶的食指也開始分化了,家長可以對其進行精細的手部動作訓練。
其次,這個月齡段的寶寶自我意識開始初步覺醒,家長可以教寶寶勇敢地在別的小朋友面前介紹、表達自己,從而讓寶寶認識自我,學會與人交往。因此,良好的親子閱讀習慣,也需要在這個階段建立起來。家長可選擇一些以圖畫為主、色彩鮮亮、紙質較硬不容易被寶寶撕破的讀物,用輕柔的語氣為寶寶講述書中的故事,能潛移默化地促進寶寶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10—12個月:激發(fā)探索精神進
寶寶的認知能力在這個階段有了進一步提高。家長可以借助一些漂亮的玩具,教寶寶理解大小、里外等邏輯概念。
寶寶的語言天賦也即將覺醒。7至9個月期間還只會說單音節(jié),這個階段的寶寶開始從雙音節(jié)發(fā)起進攻了。一歲以后寶寶就將進入語言能力的爆發(fā)期,在這個階段家長應多多跟寶寶進行交流,為其語言的發(fā)展打好基礎。家長要多觀察寶寶,從寶寶的各類反應中尋找規(guī)律,學會從寶寶的哭鬧、翻轉等各類反應中讀懂寶寶的需要;其次要幫助寶寶形成穩(wěn)定的生活規(guī)律,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總結:寶寶的身體健康和教育是最為家長們所擔憂的了,我們在前幾期中具體給家長們介紹了寶寶身體健康應該注意的事情,今天我們著重介紹了寶寶的早期教育問題,在一歲的不同周期內,介紹了不同的早教實施方法,能夠詳細的指導家長們給自己的寶寶開展早教活動,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薄缙诮逃闹匾匀找姹话謰屗邮?,而了解它所涉及的早教內容更是爸媽應該關注的。
早期教育是指在寶寶生命的初始階段(通常指0~6歲),利用大腦半球急劇增長、分化的有利時機,挖掘潛能,使之早慧,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和性格。
歸納來說,有15個早教區(qū)域,這15個方面都要涉及到,但不是平均進行,而是通過行之有效的方式同時培養(yǎng)寶寶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1.訓練感覺器官
視覺:新生兒所在的房間要寬敞明亮,視力所及處要有鮮艷的物品。
聽覺:不要避開人的聲音,而且要有音樂存在。
嗅覺:讓寶寶聞各種各樣的氣味。
味覺:讓寶寶品嘗酸甜苦辣的滋味。
觸覺:經常抱寶寶,并有意識地用軟、硬等不同材質的東西觸碰寶寶,讓他能夠有所感受。
2.發(fā)展交往能力
這是寶寶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也是寶寶進入社會的開始。
爸媽要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地讓寶寶接觸同齡寶寶和成人,鼓勵他在大庭廣眾之下落落大方、行事禮貌;并創(chuàng)造機會比如鼓勵寶寶正確稱呼客人、給客人倒茶、帶寶寶串門等。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寶寶的語言能力、提高了自信心,而且為其高明的人際交往打下了基礎。
3.培養(yǎng)觀察提問的能力
教寶寶學會看世界。從衣食住行、花草樹木、磚瓦泥石等日常所見來培養(yǎng)寶寶的觀察能力,并能夠即時地對寶寶的提問作出回應,比如寶寶指天上的星星,爸媽就要立刻告訴他“星星”這一概念,將物與概念對應起來。等寶寶再大些,觀察的事物多了,就要引導他進行思考提問,刺激他認識世界的強烈欲求。
4.進行體能訓練
平時多帶寶寶進行運動,有條件的家庭從寶寶一出生開始就開始注意這方面的訓練,比如新生兒期開始學游泳、1歲半左右學滑冰等。
根據(jù)對中美兩國兒童的調查,在身體運動、發(fā)展體力方面,中國兒童明顯不足。
爸媽要提高寶寶的體能訓練,讓寶寶在擁有健壯體格的同時,還可培養(yǎng)大膽勇敢等品格。
5.訓練勞動制作
從猿到人的標志就是:開始用手使用和制作工具。人的個體成長也是需要勞動和制作的。但是現(xiàn)在的獨生子女的動手能力卻很差,其原因在于爸媽的溺愛剝奪了寶寶的動手權力。所以爸媽要鼓勵寶寶培養(yǎng)自我服務的能力,將寶寶力所能及的動手權力還給寶寶,讓他在做紙工、玩玩具中體會創(chuàng)造的快樂。
6.培養(yǎng)口語能力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巴甫洛夫將語言稱之為“人類獨有的第二信號系統(tǒng)”。在早期教育中,要增加語言的信息量,將足夠的語言信息輸入寶寶的大腦;要用規(guī)范化語言,比如每天花20分鐘給寶寶朗誦美文。此外,若要學習外語,就讓寶寶及早接觸。
7.學會音樂舞蹈
這是美育教育的范疇。爸媽與寶寶一起欣賞優(yōu)美的音樂、給寶寶唱兒歌、打節(jié)拍,讓寶寶在音樂中感受美,提高審美能力,而且爸媽會發(fā)現(xiàn),音樂會令寶寶的表情、動作、容貌等透出優(yōu)雅的氣質。進而從美育切入,讓寶寶接觸真和善。
8.學習繪畫造型
這也是美育的范疇,對刺激寶寶右腦發(fā)育,增強想像力、形象思維力,提高美的鑒賞力有極大的作用。爸媽可帶寶寶參觀攝影展、雕塑展,并對各種工藝品、繪畫、藝術照片等進行評頭論足;家里的擺設也要有美的講究。大凡人的精神生活不能強求,所以爸媽所要做的,就是感染熏陶寶寶,讓他自覺地去學習、去追求。
9.給寶寶很好的玩具觀
玩具有好多類,如果是買的,爸媽不要買了之后直接丟給寶寶不管,也不要認為玩具是消磨時光的,爸媽要陪著寶寶一起玩;如果不買,也可發(fā)現(xiàn)不少不是玩具的玩具,比如吸鐵石、鬧鐘、卷尺等;而最好的玩具則是爸媽和寶寶一起制作的玩具,比如做風箏、風車、燈籠等,寶寶會更有興趣。
購買玩具時要考慮寶寶的年齡
0~1歲:感知觸摸型玩具。色彩鮮艷、音質優(yōu)美、便于抓握丟擲,但不要太小以免寶寶誤吞。
1~2歲:可拖動玩具和可訓練雙手精細動作的玩具。
2~3歲:可激發(fā)想像力的玩具。如小餐具、積木、拆裝玩具。
3~4歲:智力玩具。如七巧板、小算盤等。
10.參加親子教育
參加社區(qū)的親子活動,集體生活中可鍛煉友愛協(xié)作、競爭等意識,形成良好的社會交往。
11.熱愛大自然、走進大自然
大自然是嬰幼兒的精神營養(yǎng)之源,是融智育、美育、體育于一體的大課堂,寶寶在這里可以學習種花草、分辨五谷雜糧、觀氣象、感受勞作等。
12.了解社會
帶寶寶去工廠、農村、博物館、名勝古跡等地方,接受人文教育,擴充見聞。見多識廣的寶寶更聰明。
13.早期識字提前閱讀
爸媽可結合與寶寶生活有聯(lián)系的事物,進行識字教學;寓識字于游戲之中;制作各種專門的識字卡片等,并陪寶寶一起看繪本講故事。
14.建立空間、時間、數(shù)的概念,培養(yǎng)高超的數(shù)學邏輯智能
15.其他種種全方位活動
爸媽可因條件而異、因人而異地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積極健康的活動,如集郵、攝影、釣魚、種花卉、養(yǎng)魚蝦等。這些活動既是學習,又是拉近親子關系的重要途徑。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的《把孩子的早期教育交給誰》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