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一年工作心得。
幼兒的教育途徑無非就是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家長配合學校才能實現(xiàn)教育的質(zhì)量最大化!家長與教師之間需要經(jīng)常進行溝通與交流,新的起點,新的方向,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不斷成長!那么,家園教育工作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育兒心得:請給孩子一點自信”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育兒心得:請給孩子一點自信
最近我看了《傷心的影子》這本書,《傷心的影子》是著名作家張之路的作品,也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書里記述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故事。張之路在封面寫了一句話:我希望我的這些作品,既是一部部神秘的戲劇,又融會著嚴肅的人生命題。文學的陶冶是舒緩的,它是潤物無聲的細雨,看似柔軟,卻能力克金石。對這句話我感觸很深。
書中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靜靜的石竹花》這個故事。
在《靜靜的石竹花》這個故事中我認識了一個小女孩,這個小女孩的身世、經(jīng)歷讓人覺得可憐。她有著一個不完整的家庭,爸爸在一次事故中去世,這就讓她的生活缺少了該有的歡樂。再加上她又長著一張歪嘴,這使她更感自卑。雖自卑卻有追求,熱愛美術的她因為“我”的原因,有機會參加一次“美展“開幕式,偏偏又因為這張歪嘴讓區(qū)里的領隊覺得會影響國家形象要讓她離開,為了不讓她失望“我”想到了讓她戴上口罩參加開幕式的法子,沒想到“我”的“好意“更讓她自慚形穢,她只好悄無聲息地離開展廳。這種種打擊如何讓她在今后自信地生活下去?越是自卑的人越需要人們的鼓勵,越是做錯事時越需要別人的鼓勵。這點我深有體會。
我舉兩個生活中的例子。
有一次,我參加勞動,因為做得不好,勞動組長又是一個挑剔王,她使勁地數(shù)落我:“你怎么那么笨啊,這點小事都做不好,你看看,我們勞動組十多個人,哪一個做得跟你一樣啊,你看看,你看看??!這種小事都做不好,真是的,真是一頭活生生的豬!”最后一句話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我怎么可能笨得像豬一樣啊,這大傷我的自尊心。我不敢大聲地哭,讓其他人看笑話,抽泣地說:“組……組長,對不起,我……我錯了,我……我也許真的有點笨,請原諒我?!苯M長白了我一眼,說:“那還不快去擦玻璃!”人在缺乏自信的時候也許也降低人的各種能力。我淚眼朦朧,稀里糊涂地就拿了一塊我誤以為是淺黑色的抹布,其實是塊臟抹布。我,心情煩亂,就胡亂地擦了幾下,也沒有用報紙擦干水漬,勞動結束的時候,我也忘了檢查玻璃有沒有擦干凈,就說完成了,老師檢查完之后,叫我和組長去她的辦公室狠狠地批評了我們?;厝r,組長又冷冷地白了我一眼。這接二連三的責罵、白眼,讓我傷心,傷自尊。連自己的判斷能力、勞動能力都下降了。假如在我做不好的時候,有人鼓勵我一下,我想情況一定不是這樣的。
還有一次,在一次語文考試中,我考得非常不理想,才考了八十二分,根據(jù)我的分析,老師都會這樣做:1.請家長2.請吃“竹筍炒腌肉”3.懲罰洗廁所或抄課文。4.狠狠地罵一頓??墒?,我全都猜錯了,老師非但沒罵我打我,還摸了摸我的頭,和藹地說:“怎么了,因為考試傷心嗎,沒關系的,要知道,老師我小時候也考不好過,下次努力就好了?!蔽沂煮@訝,老師沒有給我思考的時間,又說:“快上課了,回教室吧!”回到家,我猜媽媽看了試卷會晴轉(zhuǎn)多云,我萬萬沒想到,媽媽也沒有生氣,而是說:“你認真就好了,就怕你是隨便亂做的,那就不好。”我“哦”了一聲,說:“媽媽,我回房間做作業(yè)了?!蔽姨稍诖采鲜箘诺乜?,這不是委屈的淚水,而是充滿感激的淚水,感激老師的鼓勵、感謝媽媽的信任??捱^之后,我總結、反省,渾身充滿了力量。接下來的考試,我格外認真,考了九十四分。這再一次證明人在逆境時別人的鼓勵有多重要。
我還曾讀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來到一所小學,想要找?guī)孜涣昙壍膶W生指導,校長知道了,急忙把六年級所有同學名單交給心理學家,心理學家在幾個同學的名字上畫了圈,說:“這幾位同學天賦很高,過一段時間我再來?!毙iL很驚訝,因為名字被畫了圈的這幾位同學,要么很調(diào)皮,要么學習成績非常不好,但他還是覺得心理學家的話不容置疑,于是就沒多想。誰也沒想到,那幾位原本在老師眼里笨拙的學生知道心理學家說自己很有天賦之后,刻苦讀書,竟成為了班級里的尖子生。一段時間后,心理學家又來到了這所學校,校長立刻將所有事情告訴他,并說:“大師,他們本來都是些差生,沒想到他們各個都那么有天賦,您的眼光實在太好了!”心理學家微微一笑,慢條斯理地說:“我只是在名單上隨便畫了幾個圈?!?/p>
綜上所述,鼓勵是給人自信的秘訣。如今很多家長都認為,做錯了事,只有罵,才能讓孩子悔改,可是他們不知道,這樣深深刺痛了孩子的心,孩子失去了自信,又怎么能做好一件事呢,他們的心里都在想:爸爸媽媽說我根本做不好這件事,反正也做不好,不如破罐子破摔,隨便做好了。反過來,在孩子需要鼓勵時給孩子鼓勵、讓孩子自信,那樣也許孩子的潛能也會得到挖掘。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通過家長學校的學習,我頗有感觸。特別是一位音樂家的講座,使我受益匪淺。記得法國的大文家雨果說過,“開啟人類智慧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是數(shù)學,二是文學,三是音符?!币魳方逃龑⒆訚撃艿拈_發(fā),確實有不容忽視的特殊作用。因此,作為家長和老師應該重視對孩子的音樂的熏陶。
從現(xiàn)實生活中看我們周圍的普通人,我們也會發(fā)現(xiàn)人際關系好、社會交往易成功、工作成績也較好的人,同時也是多才多藝的人,他們過去接觸過音樂,受到過一些訓練和熏陶,雖然在長大成人時,沒能選擇做音樂工作者,但他們有較好的性情、靈活的思維、較好的動手操作能力,這些與他們所受的音樂教育有關,也有他們成功人生的有利因素。
音樂教育對于孩子來說,對其記憶力及有意注意的培養(yǎng)有著積極作用。孩子學習音樂的過程,也是一個記憶的過程,即使知識欣賞,也需要一種對音符變化的連續(xù)記憶,而這個過程不是被強迫記憶的過程,是一個自覺的、愉快的過程,是孩子易于接受的。對于音樂藝術技能的學習者來說,就更有利于技能的培養(yǎng),因為沒有記憶,也就沒有了音樂,音樂的每個音符的出現(xiàn)可能是轉(zhuǎn)瞬即逝的。但是對于欣賞者、演奏者來說,其旋律是要記憶在腦海中的,對于演奏者來說更是如此。我們知道孩子注意的發(fā)展是從無意注意轉(zhuǎn)向有意注意的,有意注意的發(fā)展關系到孩子以后的學習生活。孩子對于音樂的喜歡天性,這是一個有利的條件,而音樂的學習正是需要在喜愛、先欣賞的基礎上去進行有目的地學習,這就能很好地促進孩子有意注意的發(fā)展。
作為家長和老師應該怎樣做呢?以下幾點供大家參考:
1、定時給孩子播放音樂
在日常生活中,最好選擇一天中的某個固定時間,按時播放音樂,如起床、晚飯后、睡覺前等,可以幫助孩子養(yǎng)成聽音樂的良好習慣,播放時間不宜過長,一般10-30分鐘,播放的樂曲或歌曲不要頻繁更換,這樣孩子在一個無意識的記憶過程中,固定的聽一段音樂,有助于喚起孩子固定的記憶,激發(fā)聽音樂的興趣。
2、精心選擇,適時參與
2歲多的孩子對音樂的欣賞和理解有特殊性,要考慮到孩子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家長可以選擇一些舒暢、愉快的古典音樂讓孩子欣賞、例如奧斯的“時鐘店”、莫扎特的“玩具交響曲”等都是孩子喜歡的經(jīng)典作品。在聽音樂時可以這樣指導:“閉上你的小眼睛,仔細聽聽,你聽到了什么?你能有聲音表示出來嗎?”以此來提高孩子聽音樂的興趣和能力。選擇一些歌詞淺顯,節(jié)奏單純的兒童歌曲,反復播放,孩子聽后,往往跟著哼唱起來,例如教材“小小兵”、“小小粉刷匠”等都是適合此年齡階段的音樂作品。這時家長應與孩子一起唱,讓孩子看了家長的口形和面部表情,要求吐字清楚,表達出歌曲的情感。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音樂節(jié)奏感,可以和孩子隨著音樂的旋律一起做音樂節(jié)奏游戲,如拍拍手、跺跺腳、玩玩小木魚、小鈴鐺、小撥浪鼓等,讓孩子在音樂游戲的過程中增強對音樂節(jié)奏的感受和認識。
3、參加多種音樂活動
利用孩子愛模仿的特點,多收看電視、多收聽收音機中少兒音樂節(jié)目,提高孩子對音樂的興趣。共同觀摩表演等活動,為孩子創(chuàng)設良好的音樂意識氛圍,提高孩子的音樂興趣與品味。
4、處處有音樂
家長和教師可以把生活中的語言編成歌謠,游戲中也帶有音樂。
其次,對孩子的節(jié)奏、音色、音準方面也要加強訓練。
相信通過這樣的加強訓練,可以提高孩子的自身修養(yǎng),提高審美能力等。
育兒觀念:給孩子一點關愛
我相信這樣一句話:給孩子一個微笑,他會給你一個明媚的春天。他時刻提醒我,要愛學生,因為只有在愛的雨露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才是健康的。
小W,一個中途轉(zhuǎn)來的孩子,人高馬大,因為成績差,本該上高一年級的學生卻被留了下來,記得剛開學的頭幾天,常常收不到他的作業(yè),而且好幾次對我說:“老師,你們這里讀書真累。又不好玩?!蔽揖蛦査?,在老家是怎么讀書的?他說,不用做作業(yè),每天跟高年級的大同學PK打架。聽了他的話,我的心就涼了半截,這樣的學生怎么教?為此特意找來了他的媽媽,要求最起碼孩子的家庭作業(yè)要完成。一段時間后,小W能把作業(yè)交出來了,但字寫得不好,后來又跟孩子的媽媽聯(lián)系,他媽對我說:“老師,他現(xiàn)在好多了能寫字做作業(yè),以前在老家從來不做的?!蔽艺f孩子是有點進步了,但我們還要讓他做得更好。慢慢地在家長、老師兩面盯下,小W的的學習稍有起色。但進入三年級后,可能由于作業(yè)量增多,作業(yè)的難度增加,小W又開始老毛病重犯,作業(yè)不認真,常常偷工減料,而且貪玩的現(xiàn)象日趨嚴重,多次跟他家長聯(lián)系,他媽媽的話讓我大吃一驚,孩子不聽話,常跟媽媽頂嘴,而父親雖能管住孩子,卻不管。他媽媽一再地說:老師,麻煩你多操點心,我是實在沒法了。面對這樣的孩子,該怎么辦?
由于小W氣力較大,我就讓他負責中午用餐的搬桶和湯盆的發(fā)放,這件事他能有始有終的做好,而且等大家用完餐后,還能把桶和盆都放整齊??吹竭@種情況,我就借機找他談話,表揚他對所做事情的負責任,而后話題轉(zhuǎn)到他的學習上,其實他的腦子還是較機敏的,只是沒有好的引導,再加上家長的放任。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要求他:對待學習要像負責班級用餐一樣,相信你會做得很好,還多次打電話給他父親,和他談談孩子的情況,希望能抽出時間管管孩子。這樣一次又一次不厭其煩的談心,小W有了些許的進步,雖然成效不大,但我相信只要堅持,小W會有長足的進步。
從小W的身上,不由得想到教育學生除了要付出耐心以外,更多的是付出我們的愛心。作為一個教師,應“以人為本”,尊重每一位學生。弗洛姆說:“愛是一門需要用知識和努力才能學會的藝術。每個學生都是一本內(nèi)容不同、風格迥異的書,要讀懂這本書必須學會師愛,研究師愛藝術?!苯逃切撵`的藝術。我們教育學生,首先要與學生之間建立一座心靈相通的愛心橋梁。我們的教育是充滿了人情味的心靈交融。心理學家認為“愛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對于小W這樣特殊的后進生,我放下架子親近他,敞開心扉,以關愛之心來觸動他的心弦。用師愛去溫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說服他,從而促使他主動地認識并改正錯誤。
俗話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每一個后進生的實際情況是不同的,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學生的行為,習慣,愛好及其后進的原因,從而確定行之有效的對策,因材施教,正確引導。小W自制力差,對自己的錯誤、缺點認識不足,對老師的批評教育滿不在乎,因此,我就以愛心為媒,搭建師生心靈相通的橋梁。與他談心,與他交朋友,使其認識錯誤,樹立做個好學生的念頭,讓他感到老師的關心、重視,用關愛喚起他的自信心、進取心,使之改正缺點,然后引導并激勵他努力學習。
愿我們攜起手來乘賞識之風,捧起關愛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種。
育兒觀念:給孩子一點幸福感
今天朋友的女兒可可到我家來玩,可可今年六歲在某幼兒園讀大班,她很喜歡和我聊天,在閑聊中我問她你喜歡你們老師嗎,她興奮的說:我喜歡我們班的李老師,因為她長的漂亮。那老師喜歡你嗎?可可一臉失望的說:老師都不喜歡我,因為我不聰明??煽蛇@孩子挻天真活潑的,但是我心里拿她和班級的孩子比起來卻實不占什么優(yōu)勢,外表很普通,各方面能力也很一般,雖然不屬于那種很調(diào)皮的類型,但是也不是那種討老師喜歡的小孩。我問她你是怎么看出來老師不喜歡你的??煽烧f:老師喜歡和乖的小朋友講話,都不怎么理我。
聽到這里我思考起來,聰明或長的可愛乖巧的孩子總是更容易得到老師的愛。特別調(diào)皮的孩子老師也會對他有一些特別的關懷和照顧。但是對于像可可這樣的各種表現(xiàn)都一般的孩子,老師是不是容易忽視呢!
可可說:老師每次我做錯事情都要撕掉我的五角星,如果五角星很少,媽媽也會罵我,爸爸也會對我很兇。阿姨我去你們幼兒園去讀書好不好。你每天都給我很多五角星,那我就會很開心了。孩子的心愿有時候很簡單,他期望得到老師和家長的認同贊揚。孩子還那么小,我們不防多給他們一點愛,少一點責怪。多一點寬容,少一點處罰。讓孩子多一點幸福感呢!
教育心得:給孩子一點自由發(fā)展的空間
帆帆一的奶奶在早上送他入園之后,特地留下要與我說件事情,等到其他家長離開后,帆帆一奶奶微笑著說:“帆帆一讓我問一問,中午睡覺時如果實在睡不著,可不可以先睜一會眼睛?他說不吵,也不亂動?!边@可是一件令我十分驚訝的事情,不過,我完全有理由相信帆帆一的“承諾”是可以兌現(xiàn)的,因為他有很強的自我約束力,是班中最“聽老師話”的小朋友。每天午睡時,他一上床就閉上眼睛,也不亂動,直到老師放起床音樂,他才睜開眼睛,開始自己穿衣服。源于他睡覺時“出色”的表現(xiàn),我一直以為他是一個愛睡覺的孩子,所以他這種隱性的反常絲毫沒有引起我的注意。
和他奶奶交談后,我反思:是不是帆帆一一直就是個不愛睡覺的孩子,只是因為老師把按時睡覺的孩子視為好孩子,他便努力去做了,而且做的很好。成年人有時候也不得不佩服孩子的自制能力,我親眼目睹了一個五歲孩子的表現(xiàn),做為老師誰都會為班中有這樣的孩子為之感動,可我又多么希望他有更多的時間自己去尋找樂趣。細細分析一下帆帆一的表現(xiàn),他聽話、乖巧而且懂事,每次活動中都是坐得筆直聽課。他要做什么事情會先告訴老師一聲,最讓老師喜歡的是他很有韌性。記得中班下學期,我們組織小朋友練習拍球。有的小朋友拍累了便停止,而帆帆一一直拍,直到老師發(fā)現(xiàn)了他很累了,請他停下來,他才停止拍球。從他身上我看到最多的就是“聽話,不惹事,不讓老師操心”。少了點什么呢?少了頑皮孩子自由發(fā)現(xiàn)問題的機會,少了一些孩子的冒險精神和“想就做”的快感,帶著很多疑問,我認真的思考了一下今后對帆帆一進行教育的取向。
首先,鼓勵他敢于表達和大家不一致的想法,尤其是敢于從老師的話語中找出不一致,讓他知道老師也有不對的時候。
其次,讓他明白“好孩子”不單單是指“聽話”,它的范圍很廣,好孩子更應該是一個勇于獨立創(chuàng)新,積極活躍的孩子
再次,針對“睡覺”事件采取具體措施,因人施教,根據(jù)帆帆一自身的特點提出相應的要求,允許他先睜著眼睛,自己靜靜地想些事情,只要不影響別的小朋友。等到想睡了再閉上眼睛。如果醒得早,可以先睜開眼睛看看,只要不和別人講話就可以了。
最后,與家長協(xié)調(diào),給他提供充分自由活動的時間,使他成為一個真正活潑而又不失文靜的小男孩,成為新時代的“小紳士”。
相信不久的將來,帆帆一的天空會更寬廣。
舉一個例子:我外甥剛學象棋,我爸自告奮勇跟他下一場,三下五除二就把我外甥的棋子全吃光了,自此以后,我外甥拒絕跟我爸下棋。過春節(jié)的時候終于哄到我外甥肯再跟我爸下棋了,我就跟我爸說:“你別又那么快就吃光他的棋,否則他以后都不跟你下棋的?!蔽野窒缕逡簿筒荒敲春萘?,可是他又犯了一個錯誤。這次我爸簡直就教我外甥下棋,不算是“教”,是“幫”,跟他自個兒下棋沒什么兩樣,都還沒給我外甥思考的時間,就告訴他下一步應該怎么做,這樣做是錯的,那樣做才是對的。最后,我姐看不過去了,也“幫”著我外甥下棋。其實,我外甥根本沒有參與其中,他不會體會到下棋的樂趣,也不會因為下棋而開心。
對于一個剛學會下象棋的五歲孩子而言,他需要的是更多時間去思考和探索,這樣才能激發(fā)他的腦力,如果他努力過了還是輸,心情會更容易平復,會對下棋產(chǎn)生更濃厚的興趣。如果下棋本身意義都不存在了,那下棋還有什么樂趣可言?你在那里指點江山,完全沒我什么事,那我該干嘛?給你跑腿?跑腿的樂趣大嗎?大人理解不了孩子的這種心理,主要是因為沒有換位思考。我的外甥是一個不服輸?shù)暮⒆?,很要強但不堅強,你下棋贏了他,他的挫敗感會比一般孩子要強,所以他第一次輸?shù)媚敲磸氐滓院?,一直不肯再跟我爸下棋。你猜,第二次下棋下到最后,勝負如何?/p>
在我爸快要贏的時候,我外甥說:“我們打平吧!”幸好,我爸同意了,否則他們可能不會再有第三盤棋。這也證明了我外甥不喜歡輸。其實沒幾個孩子喜歡輸?shù)?,當孩子真要輸?shù)臅r候,請讓他們輸?shù)皿w面一點。
育兒觀念:多一點鼓勵,少一點嚴厲
讀尹建莉的新書《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讓我久久沉浸在書中,雖沒有讀完,但已不能忘記那樸實卻引人深思的字句。去年讀過《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當時憑著對教育心理學的興趣讀完,作為一個不是母親的年輕幼兒教師覺得很多做法太好了,但案例畢竟有限,反復看可實踐可操作的也是很有限的。教育孩子的路上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要是所有問題都有標準做法就好了,大家可以借鑒前人的做法和思想去教育孩子,可是每個孩子是不一樣的,有著自己獨立的個性和思想,對于大部分的孩子來說有些方法覺得很好,但是操作起來不見效果。育兒是一種理念,只要大的方向?qū)α?,一切問題迎刃而解。不用問別人你該怎么做,該如何去做?你和你的孩子相處的時間最長也最了解她,你了解他在你面前表現(xiàn)出來的點點滴滴,你最知道怎么解決問題。所以看到現(xiàn)在帶給我自己最寶貴的經(jīng)驗是:做好自己,尊重孩子,愛他如他所是。
讀這本書的過程,與其說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不如說是自省的過程。讀完本書第二章中一篇“嚴厲教育是危險教育”,文章中的種種理念,直擊現(xiàn)實生活中的“反教育”行為,反思的過程中,更多的是嘆息——人們將那么多錯誤的做法,都累加在孩子那幼小而稚嫩的心靈上。時光不能倒流,有很多時候,可能不是發(fā)生對孩子身體上的傷害,而是你的一些無意的言語對孩子產(chǎn)生的影響可能是一輩子都不可挽回的。
尹老師提出所謂的“嚴厲教育”,指以打罵、懲罰和羞辱為主要手段,對學生進行強制性改造的一種行為。雖然目標指向是好的希望學生做的更好。但由于它不尊重學生,不體恤兒童身心發(fā)育特點,不符合人性,實際上并無教育要素,只是一種破壞力。書中說到:經(jīng)常被苛責的學生,學會了苛刻,經(jīng)常被打罵的學生,學會了仇恨;經(jīng)常被批評的學生,很容易變得自卑;經(jīng)常被限制的學生,會越來越刻板固執(zhí)。書中舉了很多的實例向大家闡述,其中提到一位患有嚴重抑郁癥的四十歲的中年單身女士,就是因為父母的嚴厲教育,警告的方法不管用就采取打罵的方式解決導致她斷送了一生的美好生活,原本可以完美綻放的生命就此殘缺了,這悲慘實例后面我們又能看到些什么呢?
有些家長在生活當中遇到孩子犯錯誤或者做一些成人無法理解的事就開始著急,為孩子好的心是每個家長都具備的,但是有很大一部分的家長不知道如何去正確的教育孩子,只知道著急著采取警告的方法,見不出效果一生氣一發(fā)怒就容易打罵孩子,從心理上將所有的錯都推到孩子的身上,卻沒有深刻的反思自己的做法,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需要學習,需要愛,你越嚴厲,他就越退縮,慢慢地離你越來越遠。
孩子的心靈是脆弱的,成長需要不斷的鼓勵而不是一直嚴厲的懲罰,一切嚴厲的對待都隱藏著某種傷害。教師不但應該放下手中的棍棒,更應該放下心中的棍棒,并且是必須要做到的基本。寬容而飽含真誠的教育,總是最美、最動人的,對孩子也最有影響力。時刻告訴自己:耐心的對待孩子,多一點鼓勵,少一點嚴厲。
孩子一歲時,搶小朋友的玩具,因為他以為凡是看見的就是自己的;兩歲時,他不肯讓別人玩他的小車,因為他不懂分享;三歲時,他常把“不”掛在嘴邊,因為他要自己“做主”。我們明白孩子的發(fā)展規(guī)律,所以我們給他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等他慢慢長大。不過到了四歲,雖然仍然有些事情是情理之中的,但在理解的同時,也該開始設立更嚴格的規(guī)則,讓他知道,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不可以。
我們普遍認為美國人對孩子更寬松,但最近《PARENTS》雜志所做的一次獨家調(diào)查中,80%的受訪者認為現(xiàn)在的父母對孩子過于放任自流,40%的人希望自己還能管得更“緊”一點。
如果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告訴他一些規(guī)則是為了更好地保護他,比如洗澡時好好坐在浴缸里,不能站起來;吃飯時不能亂跑……那么等他大一些,這些將成為無需申明也必須堅守的規(guī)矩。
1歲時孩子打人我們可以解釋為他不知道怎么表達自己的感受,4歲時再出現(xiàn)打人行為將成為決不許可的錯誤。更嚴格的行為規(guī)則將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逐漸增多。
我們對孩子已經(jīng)越來越理解和尊重,對他們的態(tài)度越來越寬容和開通。我們不再為孩子決定一切,而是為他們提供自主選擇的機會;當他們淘氣時,我們克制自己爆發(fā)的沖動,努力解釋他們行為背后的原因;一旦他們不能達到我們設立的目標,我們首先會反思自己是不是把標尺定高了。
但是,看著我們一天天長大的孩子,父母們開始發(fā)覺,自由也是需要限度的,讓孩子們有章可循、學會承擔明確的行為責任會更好。沒有紀律約束的孩子會變得過分關注自我,自私自利,而且不快樂——還會使周圍的人也苦不堪言。
有的學者也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父母既滿懷關愛又不失權威,對孩子既支持又限制,其教育的孩子往往學習出色,社交順利,且自我感覺良好,總體來說也比要么過于寬松、要么過于嚴厲的父母所教育的小孩更為快樂。
父母們?yōu)槭裁锤敢鈱⒆訉捤梢稽c兒?
父母們對孩子的情緒十分敏感,擔心教訓孩子或過分頻繁地說“不”,都會給他們造成心靈創(chuàng)傷。此外,如今的爸爸媽媽們往往十分珍視與孩子之間關系,希望受子女喜愛和尊敬。
很多人似乎很難接受這一事實:一旦成為家長,有時難免會不得人心。另外,最后的原因或許很簡單:我們之所以嬌慣孩子,完全是由于時間太少的緣故。畢竟,大部分母親是職業(yè)女性,全職媽媽們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忙,誰又愿意把如此有限的時間花在對孩子明令禁止、實施懲罰上面?
然而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孩子不守規(guī)矩的時間越長,家長就會越來越聽之任之,而這對任何一方都有害無益。舉個例子,有一位母親要她6歲的兒子去清理他自己的房間。可小孩不聽話,吵吵鬧鬧的就是不干。如此對峙的局面當然令人不快,這位母親只好不再提及此事,以求得安寧。但是她的行為實際上是在告訴孩子,只要他胡鬧下去,他就能為所欲為。就這樣,孩子們學會了怎樣讓大人無可奈何。
從4歲開始更嚴格一點兒吧
按照孩子的發(fā)展規(guī)律,他們在4歲以前還不了解規(guī)則和行為后果之間的聯(lián)系。從4歲起,我們就可以加強紀律。
*制定規(guī)則:對4歲及更大的孩子,我們可以針對他們最令人頭疼的行為表現(xiàn),諸如和小朋友打架啦,說話粗魯無禮啦,制定一份規(guī)則清單。育兒專家建議,對于4~8歲的孩子可以制定不超過5條的規(guī)則。
*確定違規(guī)的后果:父母要清清楚楚地寫明,如果違反規(guī)則,將有怎樣的后果,比如說短時期內(nèi)不再享受某些“好處”。(選擇孩子最喜歡的活動作為“好處”,如出外游玩,請朋友上家里來,或者在臨睡前看影碟。)一旦孩子違規(guī)時,立即貫徹行為后果。這個時候,無需警告,不用討價還價,也沒有第二次機會。如果小家伙認為有商量的余地,他們可就不大會把你的規(guī)則當真了。
*做好反反復復重申規(guī)則的準備:研究學齡前兒童的教育專家說:“在兒童這個年齡段,父母要想他們聽話去做某事,或許得說上個百八十遍才行?!?/p>
*規(guī)則要公平合理:我們要了解各年齡段的相應特點,以保持合理的期望。如果你4歲的兒子總是在飯桌旁坐不住,你就要知道,通常6歲的孩子會比4歲的時候更加能夠“坐得住”,而等到8歲,他們的表現(xiàn)還會要好很多。
*面對孩子違規(guī)的行為,家長的反應要言行一致,平靜迅速:有些家長往往空發(fā)號令,光口頭嚷著要怎么怎么樣,譬如,“不準那樣!”或者“叫你別干,我說話算話的!”但從來都不落實到真正的行動上。要記住老話——行動比言語更有力。
新約法三章
不論你想將自己的管教技巧作微調(diào)還是整修,以下幾個點子都可以幫你更堅決地貫徹行動。
安心拒絕
如果孩子苦苦央求,嗚嗚抱怨,胡攪蠻纏,軟磨硬泡,總讓你禁不住心軟——“就這一次吧”,你的孩子就會斷定,當媽媽說“不”時,其實意味著“還有機會”。
然而請記住,以長遠的眼光看來,妥協(xié)是有害的。一旦說了“不”,就一定要堅持。
如果孩子求你買一件你不想給他的東西,譬如含暴力的電腦游戲,或者晚飯前吃的糖塊,你得說“不”,然后解釋為何拒絕他。一旦你給出了解釋,就別再討價還價,談判協(xié)商,甚至放棄剛才的主張。你要做的只不過是設下規(guī)則。你要傳達給孩子的信息是——你是家長,有些事情你說了算。
選擇措辭
“公平”和“信用”這類詞對孩子很管用,我們可以好好利用這一點。例如,當6歲的兒子堅決不肯清理桌子時,你可以說:“大家都為打掃房間出了力,你不干你那份活兒,不公平?!被蛘咛崆熬?,對你5歲的女兒說:“你打算啥時候把玩具收好?。俊比绻f晚飯后會做,卻沒有執(zhí)行,你可以直截了當?shù)刂赋觯骸澳銢]守信用!說好了要做的,現(xiàn)在要說到做到。”
另一個巧點子就是表示驚訝。當孩子胡鬧時,父母往往會說:“又來了”或者“你老改不了!”然而更好的方式是表現(xiàn)出不解和驚訝——盡管這可能需要奧斯卡明星級的演技。你可以說“你最近表現(xiàn)好多了,我可真沒想到你會打小朋友!我知道你喜歡小明,你心里肯定不想這么做的?!?/p>
適可而止
紀律嚴明并不意味著苛責甚至虐待。父母不管是制定規(guī)則還是實施懲罰,都應該心平氣和,飽含關愛,注意別脅迫和恐嚇孩子。
懲罰也不要過分。別老想著“該怎樣才能教訓教訓這小子?”多想想怎樣能幫助孩子達到你的期望。說到底,有效的紀律還是為孩子自己好:如果他現(xiàn)在對簡單的規(guī)則——如“不打妹妹”或“說真話”——都置之不理,他怎么能學會在將來與人打交道時尊重朋友、坦誠待人?記住,紀律嚴明的目標不是權力與控制,而僅僅是為了教會孩子如何在生活中有所成就。
案例:小敏是一所幼兒園的老師,在給小朋友講完故事后,照例提問了問題。孩子們紛紛舉起了小手。小敏讓性格內(nèi)向,不愛說話的平平來回答問題,可是他站起來后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這時,其他的孩子說:“老師,讓我說吧!讓我說吧!”小敏看著平平,他小聲地說:“老師,讓我再想想!”“老師,讓他想好了再說吧,我已經(jīng)想好了?!必愗愋∨笥哑炔患按卣f,其他小朋友也迫不及待地想要回答問題。小敏安慰孩子們:“老師保證你們都會有機會說的,讓我們再等一等平平吧!”小敏用眼睛鼓勵平平大膽說,平平終于勇敢的說出了自己的見解。小敏和孩子們一起用力鼓掌。
這種生活中的小細節(jié),我們時常會遇到。但是真正能做到像這位老師一樣,尊重孩子的這一句“讓我再想想”,尊重孩子思考的權利,不知道能有多少家長做得到。很多老師和家長沒有耐性陪著孩子一起探索生活,往往就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殊不知,這樣沒有耐性的行為其實是一個很嚴重的錯誤。它會在無意中剝奪了一個兒童探究的權利,會扼殺了他成功的欲望,會熄滅了他創(chuàng)新的火花。
學習應該是兒童的自主行為,自主探究是兒童的權利,教師和家長都無權剝奪?!白屛以傧胂?!”這是一個求知者對成功的渴望,是一種執(zhí)著的個性,是燃燒著的創(chuàng)新的火焰。兒童們渴望成功,渴望以自己智慧去發(fā)現(xiàn)、去創(chuàng)造。成功,哪怕是一丁點兒,也將會成為他們自豪的資本,自信的源泉,激起他們無休止的創(chuàng)新欲望。
許多父母以為孩子學了琴棋書畫,就是有了“素質(zhì)”;考出高分數(shù),上了好學校,就是“成才”。其實對個人的成長而言,一些被傳統(tǒng)教育忽略的人文素養(yǎng)才是孩子人格健全發(fā)展的基石。生命認知……事實據(jù)新華社2001年10月30日報道,中國每年大約25萬人死于自殺,不少于200萬人自殺未遂,少年兒童的輕生事件也時有發(fā)生。杭州市兒童青少年行為心理糾正熱線透露的消息更令人震驚:一個六齡女孩對媽媽鄭重的說:“媽媽我想跳樓,我覺得很苦很累,我想自殺?!眿寢尨鬄檎痼@,幾次詢問,孩子都很嚴肅地回答:那么苦,活著沒意思。還有一例是一個六歲的小男孩
,平時非常淘氣,一直帶他的奶奶不耐煩罵他兩句,一天奶奶午睡時,男孩跑到廚房拎出菜刀,爬到奶奶床上,用刀背在奶奶的額頭來回的切,奶奶驚醒后嚇的一陣狂叫。小男孩則得意的說:“你要是再罵我,我就把你殺掉!”人文觀點對于上述現(xiàn)象,專家普遍歸因為社會壓力過大,卻很少有提及生命意識薄弱的問題。而這正是我們教育中長期匱乏的東西。許多父母也會知道說珍愛生命,但若不是以一個牢固的生命認識做基礎,我們的真愛能否抗的住壓力、經(jīng)受住挫折仍是個問題。西方一個哲人曾經(jīng)說過:“Deathdestroysaman,theideaofdeathsaveshim.(死亡可以消滅一個人,而死亡觀則可以拯救他)”在美國關于“911”的報道中,我注意到這樣一個細節(jié),一個失去丈夫的女人在告知孩子們父親的突然死亡時,她解釋說他們的父親已經(jīng)變成了天使,在天上注視著他們。這個女人未必是教徒,但她對死亡的詮釋則將生命的美傳承給了孩子們。建議
生命信念的樹立和內(nèi)化,都是要從小抓起的。當孩子們第一次提問“我是從哪來”的時候,應被視為他對生命的最初探究,這樣的時候,父母最好和孩子進行一次深談,除了告訴他,他是父母愛的結晶以外,還要告訴他,對于他的出生,父母有過多少夢想,祖輩又有過多少期待。他出生的時候,全家人是怎樣的激動,祝賀的人是怎樣的踴躍,他的第一次走路、學說話、生日……許多充滿人情味的珍貴細節(jié),都是讓孩子確立他在這個世界的坐標,感知生命的珍貴和欣喜的“基礎教育”。當孩子對小貓小狗甚至小烏龜小知了施虐的時候,你也應該將之視為生命意義教育的良機。要告訴他,再幼小的生命也有尊嚴,而且“無論是獅子還是刺猬;雄鹿還是蝙蝠,都有按照他們自己的方式生活的權利”——有了這樣的感知基礎,孩子便不會因為覺得什么人丑陋或者不順從自己而去傷害他
,更不會因為自卑而殘害自己。共情……事實曾聽北京的一位幼教專家講過一件事情,他們到北京朝陽區(qū)一家幼兒園進行心理測試時,問了孩子們一個問題:“一個小妹妹發(fā)燒了,她凍的直哆嗦,你愿意借給她外套嗎?”沒有一個孩子主動回答。老師只好點名,第一個孩子說:“病了要傳染的,她穿了我的衣服,那我也該生病了,我媽媽還得花錢?!钡诙€孩子則說:“我媽媽不讓,我媽媽會打我的?!钡谌齻€孩子說:“弄臟了怎么辦?”第四個孩子說:“我怕弄丟了”。結果半數(shù)以上的孩子都找出種種理由,表示不愿意借衣服給生病的小妹妹。聽到孩子們讓人心寒的回答,一位幼兒園老師實在不甘心這樣的結果,叫來自己4歲的兒子問道:“一個小朋友沒吃早點,餓的哭,你正在吃早點,你該怎么做呢?”見兒子不回答,她又引導:“你給他吃嗎?”“不給!”兒子回答的十分干脆。
相信《育兒心得:請給孩子一點自信》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計劃的必備網(wǎng)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園教師一年工作心得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育兒心得:多給孩子一點音樂 通過家長學校的學習,我頗有感觸。特別是一位音樂家的講座,使我受益匪淺。記得法國的大文家雨果說過,“開啟人類智慧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是數(shù)學,二是文學,三是音符。”音樂教育對孩子...
育兒觀念:給孩子一點關愛 我相信這樣一句話:給孩子一個微笑,他會給你一個明媚的春天。他時刻提醒我,要愛學生,因為只有在愛的雨露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才是健康的。 小W,一個中途轉(zhuǎn)來的孩子,人高馬大,因為...
育兒觀念:給孩子一點幸福感 今天朋友的女兒可可到我家來玩,可可今年六歲在某幼兒園讀大班,她很喜歡和我聊天,在閑聊中我問她你喜歡你們老師嗎,她興奮的說:我喜歡我們班的李老師,因為她長的漂亮。那老師喜歡...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