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芽兒的說課稿。
每一個小孩都有無限的潛能,家園共育可以讓孩子的潛能更好的激發(fā)出來!家長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正確的教育方法,讓孩子在成長的天空里展翅高飛。那么,家園共育工作中是否有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地方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她生了4個兒子,卻死在出租屋:養(yǎng)兒防老的謊言”,但愿對您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養(yǎng)了4個兒子,卻死在出租屋,是我朋友劉小念的老家鄰居,周老太的故事。
周老太養(yǎng)了4個兒子。中風以后,生活不能自理,在北京上海的兒子,她跟不去;留在家鄉(xiāng)的兒子,忙于處理自己人到中年的一地雞毛,無力照顧她。最后大家一起出錢,把她安置在出租屋里,每月花7000塊錢為她請護工。
周老太覺得自己晚景凄涼,白養(yǎng)這么多孩子,但她的子女,其實也沒誰是真正的白眼狼。
哪個成年人活得容易呢,還不是各有各的難處。
單純的善惡對抗,是童話最愛的題材;現(xiàn)實生活中,親人之間的彼此傷害,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1
這個故事對我觸動很大。
作為一個二胎媽媽,我太明白生孩子、養(yǎng)孩子,要消耗多少精力、放棄多少東西。所以我也經常自問,你為什么要生?這個世界并不美好,你也沒征求過他們的意見,茫然把他們帶到這個世界,是為了什么?
如果有人告訴我“養(yǎng)兒防老”,我會跟他打一架。
“養(yǎng)兒防老”有多冰冷,多無知?它意味著每個人的出生,都是一個巨大的騙局。
你以為父母是因為相愛,所以有了你;你以為父母之愛是最單純的本能,但“養(yǎng)兒防老”一說出口,所有的溫情瞬間轟然倒塌。原來我們未經同意被帶到這個世界,不過是跟馬戲團的猴子一樣,為了養(yǎng)大收割的。
養(yǎng)兒防老的危害還不止于此。
它是中國父母普遍缺乏邊界意識的根源。很多人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未來,對他們付出不計成本、不留后路。當孩子長大,當初付出有多狠,如今索取和壓制就有多毒。
2
孩子是自由的星星,只是恰巧落在了我們的庭院。
《上海的金枝玉葉》里,謝家四小姐黛西被下放郊區(qū)農場,丈夫入獄。為了陪伴獨自在家的幼子,她不像別人那樣住在農場,而是晚上十二點到家陪孩子,次日清晨四五點鐘又啟程趕回農場。
這種難,超過我們現(xiàn)在絕大多數父母。然而她90歲的時候,一個人住在上海的老房子里。
作家陳丹燕采訪她,問她要不要孩子們給錢。她說:“我不要他們的錢。他們給我錢,或者回來看我,都是情份,不是他們理所當然應該這樣做的?!?/p>
黛西晚年與一個老護工住在一起,子女在美國。她用鋁鍋做戚風蛋糕,去世的時候,子女不在身邊,但潔凈向陽的窗臺上,擺著她最喜歡的白色百合花。
看到這一段,終于明白這個女人為什么一生經歷大風大浪,卻始終活得陽光向上。因為她想得開,不放債,把苦與樂,都當作是自己的命運,是她自己的選擇。
不放債,是人活著的基本。生孩子,無論一胎還是二胎,自己愿意、想生,才是真正的理由。
3
所以每個人都應該考慮清楚一個問題:如果養(yǎng)兒不防老,我們?yōu)槭裁瓷⒆樱?/p>
對我來說,首先是“我愿意”。作為好奇的白羊座,我想知道懷孕生孩子是怎么回事,想知道被孩子花瓣式的小嘴吮吸是什么感受。
其次,為了活得更有重量和質感。
如果沒有孩子,我一定不會像現(xiàn)在這么努力。孩子作為一種負擔,某種意義上也拓展了我們生命的邊界,讓我們更快成長為一個大人。
第三,孩子是父母最好的老師。孩子屬于未來,而我們屬于過去。我不求他們養(yǎng)老,只求他們愿意帶我一起玩。
4
除了為什么生,我還有三點建議,能讓你少后悔。
01 有一定基礎再生、心有余力再生。
孩子不值得你耗盡生命的全部光和熱,如果生一個孩子,就讓你的生活檔次降低兩個level,別生了,對孩子對你都不好。
02 留錢養(yǎng)老,留健康養(yǎng)老,都比養(yǎng)兒防老靠譜。
不管有孩子沒孩子,都要買保險買房子,鍛煉身體培養(yǎng)愛好。沒孩子的,趕緊賺錢;有孩子的,別把所有財力和精力都投到孩子身上,給自己留點不犯法。
03 對于生命本質的孤獨有清醒的認識。
衰老本身就是一件悲慘的事,躺在床上動不了的時候,不是你一睜眼就能看到滿臉憔悴的孩子,就叫幸福,而是回想這一生,你的每一個選擇,都是為了自己,直到最后,才把自己交給命運,才叫牛X。
王小波說:“似水流年是一個人所有的一切,只有這個東西,才真正歸你所有?!?/p>
似水流年就是我們當下的每一天。為自己而活,就算以后死在出租屋,畢竟你在年輕的時候,經過了大風大浪,看過了人山人海。
悲哀的不是死在出租屋,而是付出所有,還是死在出租屋。
別再用“老了怎么辦”去綁架年輕人結婚生孩子,更不要說他們不結婚不生孩子,是不懂生活。
或許我們都要接受一個事實:即使平凡,也各有各的活法,平凡之中,也有無數選擇。
世界的美好在于它的豐富。有人奮不顧身投入到熱氣騰騰的生活,就有人冷眼旁觀說“人間不值得”。
道不同,彼此祝福,是最大的善意。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在大眾眼里女兒富養(yǎng),兒子窮養(yǎng),所以就有了“自古富貴多淑女,從來紈绔少偉男的說法”。但是想要兒子成長成一顆大樹,只是窮養(yǎng)是不夠的,媽媽們還要做到以下幾點才可以。
男孩子野一點很好——自由玩耍
冰心老人曾說過:讓孩子像野花一樣成長。所以在男孩會走路的時候,不妨把他送回農村老家。他可以在在沙堆里面捉蟲子,去樹上逮知了,光著腳在田地里跑步。雖然每天臟的你都不想碰,被蚊子叮的全身大包,或者滿是都是痱子,但是他一定非??鞓?。
而這種快樂,城市里的家或者是幼兒園,都沒辦法提供。事實這讓男孩玩的臟兮兮、亂糟糟順應了他們的天性,給孩子心靈的涵養(yǎng)是長久的。未來等孩子上了高中,雖然被繁重的學習壓力壓的喘不過氣,但是他一定記得,小時候他有個一個自由的童年,有一段非常美好的回憶。
男孩子就要多使喚——生活教育
敢于在生活中使喚男孩,因為現(xiàn)在很多家長非常溺愛孩子,總是把孩子當做寵物來養(yǎng),什么事親都包辦,從不讓兒子做事情。事實上媽媽對兒子的肯定,是激發(fā)兒子潛能的最好方法。做家務不僅僅是女孩的任務,也屬于男孩。而且日常的收納整理,可以培養(yǎng)男孩真的自理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
不過男孩在進行物品收納的時候,可能出現(xiàn)東西擺放混亂,東西找不著的情況。所以建議給他準備一個專門的兒童收納柜,媽媽們可以再每個格子里面貼上“褲子”、“上衣”等便條,方便兒子定位擺放物品。兒子收納東西的時候,媽媽也要參與進去,不時夸贊他:“真棒,有你我輕松多了”。聽到這種鼓勵,兒子會非常得意,同時也意識到自己的重要性,認識到自己的價值。
男孩要有責任心——品格教育
在男孩懂事之后,就要開展他們責任心的培養(yǎng)計劃。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要及時給孩子指出來,并且告訴他要怎么做才能彌補。比如孩子因為把別人書本搞壞了,那么就叫他向別人道歉,并且把自己的書和弄壞的書進行交換。因為承擔錯誤,不僅僅是道歉,更多的是要讓他們學會承擔后果,不然孩子就不知道自己的行為究竟有什么不利影響。
男孩要有陽剛之氣——性格培養(yǎng)
現(xiàn)在很多男孩都比較“娘”,缺乏陽剛之氣。所以不妨讓兒子成為你的小跟班,比如逛街的時候叫他幫你拎包;回家之后教他去開門;吃東西的時候,和他搶著吃,先挑好的吃。讓兒子知道男孩子就要讓著女孩,時間久了兒子口頭禪就會變成:需要我做什么嗎?逐漸成為能保護姐姐、媽媽的小男子漢,以后也可以成為一個好爸爸、好老公。
一、媽媽請寶寶按指令快速指出五官,速度逐漸加快;激發(fā)寶寶游戲興趣
摸,摸,摸耳朵,(雙手同時有節(jié)奏地摸左右兩邊的耳朵)
左手摸摸左耳朵。(右手放腿上,左手有節(jié)奏的摸左耳朵)
摸,摸,摸耳朵,(雙手同時有節(jié)奏地摸左右兩邊的耳朵)
右手摸摸右耳朵。(左手放腿上,右手有節(jié)奏的摸右耳朵)
溫馨提示:媽媽要協(xié)助和提示寶寶做動作,幫助寶寶認識左右,可以更換其中的歌詞,如指眼睛。讓寶寶在認識五官的同時分清左右。
二、媽媽和寶寶面對面坐好,拉起寶寶的一只小手,在寶寶掌心便畫圈邊說兒歌:
小熊圓臉胖乎乎,(用食指在寶寶手心畫圈)
嘿黝嘿黝爬上山,(食指與中指交替象爬山狀慢慢從手腕爬向肩頭)
一不小心掉下來,(食指和中指迅速從肩頭滑向手腕)
屁股做到洞洞里。(說到“洞洞里”時突然把手伸到寶寶的腋窩下瘙癢,目的是逗笑寶寶)
溫馨提示:兒歌說到最后還可以撓寶寶腳心,腋窩或腰,使游戲更加有趣味性。
三、媽媽引導寶寶認識自己的五官,眼睛在哪里?鼻子在哪里?等等。
拍手掌,看我摸,(拍手有節(jié)奏的說兒歌)
我不摸呀你別摸。(搖手)
我摸耳朵你也摸耳朵,(雙手有節(jié)奏的輕拉耳垂)
我摸眼睛你也摸眼睛,(雙手有節(jié)奏的輕摸眼睛)
我摸鼻子你也摸鼻子,(雙手食指有節(jié)奏的輕指鼻子)
我摸腦殼你也摸腦殼。(雙手有節(jié)奏的輕拍頭頂)
溫馨提示:在家中做同樣的游戲,可以換成身體其他部位,如肩膀,腰,膝蓋,腳等~~
四、媽媽帶著寶寶在鏡子前做動作,用語言和動作感染寶寶,熟練后可以讓寶寶模仿媽媽的動作。
小花貓,喵喵瞄,(五指張開做小花貓捋胡子的動作)
每天早上伸伸腰,(兩臂上舉交叉一次做伸懶腰的動作)
左伸伸,(兩臂上舉向左彎腰)
右伸伸,(兩臂上舉向右彎腰)
最后還要扭扭腰。(雙手叉腰左右晃動)
五、這個是坐著玩的游戲,媽媽帶著寶寶面對面坐著,動作一定要輕柔,并用表情與寶寶交流;說兒歌時吐字要清晰,便于寶寶聽清楚。
蒸,蒸,蒸饅頭,幫我蒸一個大饅頭,(握著寶寶的手,按節(jié)奏拍拍掌心)
揉好面,(揉一揉寶寶的手)
拍一拍,(拍三下手)
然后再來揉一揉,(再揉手)
再在中間點個點兒,(用手指輕輕點在寶寶的鼻尖上)
放到蒸鍋蒸一蒸,(握住手,并按節(jié)奏拍掌心)
饅頭蒸好了,把它送給誰?(停頓,媽媽做出尋找的樣子)
送給我心愛的小寶貝!(撓寶寶的腋窩或腰,親密的抱起寶寶)
六、一款模仿小動物叫聲的游戲,適合剛回說話的寶寶
我是小寶寶,我會學小貓,(媽媽有節(jié)奏的拍著手說兒歌)
喵,喵,喵,(雙手五指張開在臉的兩側,模仿小貓的胡子)
我是小寶寶,我會學小狗,(媽媽有節(jié)奏的拍著手說兒歌)
汪,汪,汪,(雙手并攏放在頭兩側,模仿小狗的耳朵)
我是小寶寶,我會學小雞,(有節(jié)奏的拍手)
嘰,嘰,嘰,(雙手握拳,伸出食指相碰,放在嘴邊,模仿小雞尖尖嘴)
我是小寶寶,我會學小鴨,(有節(jié)奏的拍手)
嘎,嘎,嘎,(雙手上下重疊,放在嘴前,模仿小鴨子的扁扁嘴)
溫馨提示:媽媽們可以變換任何有叫聲的動物,只要你能模仿出來就好了,呵呵~~
七、媽媽示范手臂高高向上舉,再向下彎腰夠地面的動作讓寶寶模仿。我家美美就好喜歡這個游戲。
向上夠天空,(踮起腳,手臂高高上舉)
向下摸草地,(向下彎腰雙手夠地面)
向上夠天空,(重復第一個動作)
向下摸草地,(重復第二個動作)
再轉一個圈,(原地自轉圈)
砰!然后倒下去!(側身倒在地上或床上)
溫馨提示:請在地墊上玩這個游戲,沒有地墊的情況下,在地上玩到最后也可以歪倒在床上哈!
八、小花狗。說這個兒歌前可以先和寶寶講:“小花狗會看家,它最愛吃肉骨頭,吃飽了它就會向你點頭,搖尾致謝?!?/p>
我是一只小花狗,(雙手交叉抱肩)
天天蹲在大門口,(繼續(xù)上面的動作并蹲下身)
豎起耳朵站起身,(雙手五指并攏指尖向上放在耳朵上做小狗的耳朵,慢慢站起身)
翹起尾巴點點頭,(雙手背后交叉重疊,彎腰,臀部翹起,然后點頭)
溫馨提示:這個游戲可多重復幾遍。
九、寶寶度過行走敏感期之后,對走路不像以前那樣狂熱了,當寶寶總賴在媽媽懷里讓媽媽抱的時候,媽媽可以用這首兒歌引導寶寶自己走路。
小鳥自己飛(雙臂伸開在身體兩側,模仿小鳥飛得動作)
小貓自己跑(五指伸開在臉頰兩側左右拉動,模仿小貓)
我們都是好孩子(雙手點在胸前,再雙臂伸平并挑起大拇指做稱贊狀)
不要媽媽抱(身體直立,雙臂伸手指向前方,同時五指張開左右搖擺,做出不要的動作)
不要媽媽抱!
十、手指游戲
兩個拇指,彎彎腰,點點頭(兩手握拳,伸出拇指相對,隨兒歌節(jié)奏拇指做出點頭的動作)
兩個食指,變公雞,斗一斗(兩手握拳,食指伸出,指尖相碰)
兩個小指,勾一勾,做朋友(兩手握拳伸出小指彎曲勾在一起)
兩個手掌,拍一拍一二三,一二三(每說一個字,就拍一次手)
重復~~
溫馨提示:媽媽要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引導寶寶認真觀察,才能培養(yǎng)寶寶模仿能力,多用語言刺激寶寶,鼓勵寶寶模仿并使用語言。
嗨吆嗨吆,拔蘿卜,嗨吆嗨吆,拔不動,
老太婆,快快來,快來幫我們拔蘿卜。
拔蘿卜拔蘿卜。
嗨吆嗨吆,拔蘿卜,嗨吆嗨吆,拔不動,
小姑娘,快快來,快來幫我們拔蘿卜。
拔蘿卜拔蘿卜。
嗨吆嗨吆,拔蘿卜,嗨吆嗨吆,拔不動,
小黃狗,快快來,快來幫我們拔蘿卜。
拔蘿卜拔蘿卜。
嗨吆嗨吆,拔蘿卜,嗨吆嗨吆,拔不動,
小花貓,快快來,快來幫我們拔蘿卜。
上面的這首《拔蘿卜》兒歌,我想許多父母肯定不僅聽過,而且會唱!對孩子而言,兒歌的內容往往十分淺顯,易為幼兒所理解,或單純集中地描摹、敘述事件,或于簡單有趣的韻語中表明普通的事理。兒歌不僅僅是讓孩子學習音樂,你運用的好,兒歌就可以是孩子的學習工具,還能幫助你應對孩子的各種問題。
兒歌,是以低幼兒童為主要接受對象的具有民歌風味的簡短詩歌。它是兒童文學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體裁形式之一。兒歌是民歌的一種,內容多反映兒童的生活情趣,傳播生活、生產知識等。兒歌一般比較短小,句式多樣,富有變化,節(jié)奏鮮明,瑯瑯上口,易念易記易傳。表現(xiàn)手法有擬人、反復、重疊、對答、排敘、比喻、夸張、聯(lián)想等,其中運用較多的是擬人。
說道理不如直接拿例子來說事,我XXX就利用《拔蘿卜》這個最簡單的兒歌,看看可以怎么在兒童教育中使用,需要說明的是,例子只是引導,大家要舉一反三,領會其精髓,這樣才能在孩子的教育中,面對不同的情景、不同的孩子性格、不同的事件。如果你生搬硬套,不僅孩子不領情,而且還會是“事態(tài)”惡化,呵呵。
例1:情感教育
《拔蘿卜》兒歌,旋律優(yōu)美、節(jié)奏明快,從內容上,是很好的親子場景描寫。當你和孩子一起唱的時候,加一些身體語言和動作,就可以傳遞你真摯的情感,給孩子美的享受和情感熏陶。同時,有助于培養(yǎng)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從小感受到父母的關愛,感受到家的溫暖與和諧。
例2:與孩子游戲
《拔蘿卜》兒歌,雖然只是描寫了一個大家一起拔蘿卜的場景,但家長也是可以運用到孩子游戲中。比如,孩子去拿一個較重的東西、在戶外拔草,你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唱,無形之中你就幫助孩子一起“拔蘿卜”了。當然,你也可以沒有任何道具,直接在想象中和孩子玩拔蘿卜游戲。
例3:教孩子順序
《拔蘿卜》兒歌,在人物出場上,是由大到小的,在力氣上,也是對應的。所以,通過這個兒歌,你可以進行各種提問,比如問“誰先出來的呀”、“誰的歲數最大呀”、“最后誰來幫忙就把蘿卜拔出來了”,這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明白了順序、大小、體積、力氣等各種對比和相應的知識。
例4:勞動示范
《拔蘿卜》兒歌,描寫的是勞動的場面,如果有機會實際操作一回是最好的,沒有就算虛擬的演示,也是非常好的示范教育。當邊唱邊做的時候,孩子能從中體驗、模仿成人的勞作和生活,同時也驗證自己的經驗和生活常識。這也是可以讓孩子明白,做一個工作,如果充滿樂趣,你是不會感覺累的。
例5:培養(yǎng)想象能力
《拔蘿卜》兒歌,描寫的是勞動的場面,但也是一個游戲的場面。人物的不斷出場,它讓孩子覺得非常地好玩有趣,這就給孩子快樂的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孩子思維靈活性,發(fā)展想象能力,能使孩子的語言生動簡潔。如果你能在唱的時候,加入一些演示,對孩子的理解會有更大的幫助。
例6:語言訓練
《拔蘿卜》兒歌,歌詞簡單明了,且不斷地重復,這讓孩子非常容易理解和記憶。幼兒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更與孩子的語言能力密切相關,兒歌在這些方面就能發(fā)揮重要作用。孩子可以從中了解如何描述一件事情,和如何運用詞匯。孩子的語言學習,就是在這種不斷重復、不斷復習中學會的。
例7:培養(yǎng)樂感
《拔蘿卜》兒歌,明快的節(jié)奏、流暢的語調、優(yōu)美的旋律,能發(fā)展幼兒的聽覺器官,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樂感。你還可以使孩子的情感得到抒發(fā),從而調節(jié)他們的情緒,使孩子得到愉悅。對孩子而言,不斷重復的旋律,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能很快記住并自己唱出來。
例8:為兒歌配畫
《拔蘿卜》兒歌,內容很簡單,孩子能很快理解其內容。如果你能引導其設想畫面,將兒歌中的內容安排在畫面中,讓孩子用畫筆把這個場景描繪出來。這是一種非常好的美術教育形式,充分鍛煉孩子的思維和創(chuàng)作能力。而且,繪畫對孩子來說,也是另外一種非常好的表達方式。
例9:合作教育
《拔蘿卜》兒歌,是描寫勞動合作的場面。通過你對這個兒歌解釋和示范,孩子很快就會明白,有許多事情不是一個人可以完成的。當需要幫助的時候,就可以提出自己的請求。經過大家的一起努力,就可以完成自己不能完成的事情。這對孩子未來的合作精神,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例10:社會關系教育
《拔蘿卜》兒歌,你是可以適當修改歌詞的。比如你唱的時候可以問孩子,讓誰來幫助我們一起拔蘿卜,孩子回答后,就把這個人物加到歌詞中。如此反復,就可以讓孩子說出他們認識的所有人,包括他們喜歡的小動物。這種游戲,孩子是百玩不厭,而當你“邀請”一個人的時候,還可以判斷孩子對其的好惡。
例11:變成故事
《拔蘿卜》兒歌,雖然內容不復雜,但充滿想象的空間。如果你能讓孩子把這首兒歌,變成故事講出來,這不僅促進孩子的言語發(fā)展,又會促進思維和邏輯的發(fā)展、想象的發(fā)展。別小看這點,孩子明白還是不明白,復述是最好的驗證。孩子經過這種訓練,會把許多東西串起來,變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例12:結合識字
《拔蘿卜》兒歌,數數也沒有多少漢字。當你在任何地方,遇到歌詞中的字,你就可以指給孩子看。過后,你就可以問,這個字是什么,在什么兒歌中出現(xiàn)過。當孩子與記憶中熟悉的內容結合,很快就能記住對應的漢字。這在無形中,你已經開始教孩子認字了,而且是在孩子充滿興趣的情況下識字。
例13:游戲化處理
《拔蘿卜》兒歌,也是可以用到孩子的“危機”處理中。我XXX認為,在教育孩子時,經常加一些“游戲”元素進去,孩子就會非常地聽話和順從。比如,當孩子不愿意起床的時候,你就可以邊唱《拔蘿卜》,邊去拉孩子,然后故意拉不動,再叫一個人來,孩子很快就會清醒,同時配合你進行游戲而起床了。
最后,大家知道這些后,對其他的兒歌也是可以進行類似的處理的。當然,你還可以想出其他的教育方面?!栋翁}卜》只是我為了方便大家明白,隨便選了一個。讓孩子不讀死書,我們家長就更不能讀死書了。所以,我們與孩子一起唱兒歌的時候,在娛樂的同時,也別忘記我們對孩子的教育!
生兩個男孩的父母是什么感受,得看他們的思想觀念,文化程度,經濟條件而定啊!要是父母兩人都是那種文化程度比較低,思想又封建的人,那生倆男孩得樂呵死,到處顯擺嘚瑟,好像是干了一件多么了不起的大事兒似的。而如果父母都是思想觀念比較開放的人,那對他們來說,男孩女孩都一樣,來啥就喜歡啥,而無關乎是倆男孩還是倆女孩
還有就是經濟條件,現(xiàn)在的人無論是老人還是年輕人都覺得男孩花錢多,生了一個男孩后就不敢再生了,怕經濟壓力大,如果是生了一個女孩的,就覺得再生一個也無所謂。說到這兒,我就想糾正一下這些人的觀念,難道養(yǎng)女孩不需要花錢,衣食住行再加上上學有哪一樣不花錢,又有哪一樣比男孩花的少呢?別說男孩長大得買房,女孩不用,現(xiàn)在的婚姻法對女同志是多么殘酷,你們都曉得吧?那不得為了自己的女兒去努力嗎?所以在我心里
,女孩不比男孩花的少,甚至還得多。
當然內心崩潰型但絕不后悔型,雖然倆兒子家里可能折騰的烏煙瘴氣,調皮搗蛋的恨的你牙癢癢,但一看到他倆那可愛的小臉兒,家長怒氣全消。
倆男孩還是倆女孩或者一男孩一女孩,都是幸福的,別想那些亂七八糟的,來了就是緣分,好好珍惜好好愛護。
巧得很,我真的是兩個男孩的二胎父母,雖然想要個女孩卻未能如愿,也一點都不影響我們視他們?yōu)檎鋵?,有時鄰居朋友聊天,也還會羨慕我們有這兩個小伙子壯門風呢,想一想如果是女兒,掌心里養(yǎng)了二十多年卻要送到別人家,為他人冒險生子,經營家庭,也是心疼的不行,此時就會感嘆還是兒子好,可以娶媳婦回來,我們可以待媳婦好一些,更好一些。至于以后買房娶媳婦方面,心里覺得還是有壓力的,現(xiàn)在就想多多掙錢,生怕孩子以后學習啊工作啊需要用錢的時候卻幫不上一二,但也有時會勸慰自己,兒孫自有兒孫福,盡人事聽天命吧
種月亮家庭教育
我就是兩個男孩的媽媽,說實話,并不覺得跟兩個女孩或一兒一女的家庭有什么區(qū)別。而且因為養(yǎng)過老大了,到了老二就駕輕就熟。兄弟倆也很能玩到一塊兒。不像一個男孩一個女孩,可能一個喜歡槍,一個喜歡娃娃。
我覺得不談以后的房子,彩禮問題,前期的培養(yǎng),不管男孩女孩都是一樣的。
每個有兩個男孩的家庭,父母的感受都不一樣,與什么時候生的,出生時自己年齡,退休時孩子多大等等都有關系。但是家庭經濟條件是起決定作用的。經濟條件好的,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家族聚集居住的,這樣家族都會感覺榮光,兩個男孩,開玩笑,這是家族人丁興旺的標志,父母肯定非常開心;另一種是暴發(fā)戶性的移居家庭,父母也會很開心,畢竟家庭后繼有人;
經濟條件差的家庭也分兩種,一種是傳統(tǒng)的思維,人多力量大,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人就是生產力,這樣的家庭一般持積極態(tài)度,將來可能還會生三個;還有一種家庭,是屬于條件一般,又追求生活品質,但是不小心或者被逼迫生育了二孩,那就百爪撓心,天天擔憂經濟狀況了。
我家是兩個男孩,如今為人父母最美好的愿望是湊成一個“好”字,但沒有湊成也不遺憾,對于每一個孩子,愛和接納。陪伴孩子成長,累并幸福著,何樂而不為?相對而言,兩個男孩可能調皮一些,也許比兩個女孩難帶一些,但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天使,有孩子的陪伴,生活挺充實。感謝孩子的陪伴。
我就是我弟才5歲其實一開始都是想要一個女孩但是既然是男孩那也無所謂了至于一些什么想到未來結婚買房壓力太大的話其實有些杞人憂天真到那時候十幾年過去了當今社會會變成什么樣誰也不知道所以珍惜當下就好
我家倆男孩,感覺挺好的。自己一向覺得男孩女孩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健康。有的人覺得女孩好,省心省錢貼心,有的說男孩好,不容易吃虧。其實生兒生女都是緣分吧,至于到底哪一個更貼心我想在于父母自己的教育與引導。三觀的正向,好的品德修養(yǎng)。你所擁有的就是最好的。
轉蔡春豬《寫給兒子的一封信》,看了之后百感交集。
其實,我們都有一個健康、快樂、正常的孩子,已經是上天的恩賜,應當感到幸福和滿足了。對于有些東西,不要太過苛求。要知道,有多少當父母的,只要孩子能當一個普通人,正常地去上學,就知足了。
像我一個同事,孩子在出生時大腦受擠壓,智力造成障礙,一生將讓家人操碎心。
我小區(qū)里的一個孩子,經常被兩個家人架著、拖著在走路,語言也表達不正常,都不忍心去問什么毛病。
一個鄰居說,她同事上小學的孩子,走在大街上,踩在了井蓋上,井蓋翻起來,他掉進去,就摔死了!
讓孩子平安、幸福地長大,才是最重要的。
正文如下:
吾兒喜禾:
這封信本來打算你18歲的時候給你寫的。你在外地讀大學,來信問我對你找女朋友一事的看法。我再次重申,大學四年是人生最美好最寶貴的四年,應該用在有意義的事情上,要以戀愛為重。至于學習,如果還有時間,就去抄抄同學作業(yè)。
還有一點,你父親必須提醒你的:不許在宿舍打麻將!麻將洗牌的動靜太大,易為校方所發(fā)現(xiàn)。別跟我說把你女朋友的連衣裙墊在桌子上了,沒用的,就算把你女朋友墊在桌子上——我就不信你還有心思打。你父親的態(tài)度很明確:棄麻將而擇紙牌,是為上策。打紙牌動靜小是其一,更主要的,就算校方發(fā)現(xiàn),一副紙牌沒收了你也不至于心疼。另:校方沒收紙牌時你不可太老實,建議你抽出兩張,讓他們也玩不成。
……
這封信提前了16年。提前16年寫的好處是:有16年的時間來修改,更正,增補;壞處是:16年里都得不到回信。
提前16年寫這封信,確實有難度——不知道收件人地址怎么寫。因為你就住在我家里。雖然沒有法律規(guī)定收信人跟寄信人的地址不能相同,但是郵遞員會認為你父親腦子有病。
吾兒,我都能想到你收到這封信的反應——你撕開信封,扯出信紙,然后再撕成一條一條的,放進嘴里咽下去。你這么做,我認為原因有三:一,信的內容讓你生氣了;二:你不識字;三:你是自閉癥,撕紙就是你的一個特征。不知道你是哪一點,盼回復。
一年365天,每天都差不多,但是因為有人在那天出生,上大學,結婚,第二次結婚……那一天就區(qū)別于另外的364天,有了紀念意義。吾兒,你也一樣,在你的生日之外,還有一天,對你父親還是對整個家庭來說,都意義重大,你父親的人生方向都來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那天,你被診斷為自閉癥,你才兩歲零六天。
那天凌晨兩點,我就和你母親去醫(yī)院排隊掛號,農歷新年剛過,還是冬末,你母親穿了兩件羽絨衣還瑟瑟發(fā)抖。
在寒風中站到6點,你母親繼續(xù)排隊,我開車回家去接你。到家把你弄醒后,帶上你的姥姥,我們又匆匆趕回醫(yī)院。那天你真可愛,一路上咯咯笑個沒停,一點都不像個有問題的孩子。你姥姥本來就不同意帶你去醫(yī)院檢查,半路上就說不去了。但我還是要帶你去。
你都兩歲了,不會說話沒叫過爸爸媽媽,不跟小朋友玩,你也不玩玩具——知道你是想替父親省下買玩具的錢,但有些玩具是別人送的你玩玩沒關系的;叫你名字你從來都沒反應就像個聾子一樣,但你耳朵又不聾;你對你的父母表現(xiàn)得一點感情都沒有,很傷我們的心。你成天就喜歡進廚房,提壺蓋拎杯蓋的,看見洗衣機就像看見你的親爹。你這個樣子我怎么能放下心。
到了醫(yī)院才知道,你母親差點白排一晚上隊了,中間進來幾個加塞的眼看把你母親擠掉。你母親急了撂下一句狠話:如果我今天看不成病你們誰也別想看成。你母親字正腔圓的東北話發(fā)揮威力了。有個老頭脫下假發(fā)向你母親致意。還有一個人則唱起了贊歌:這個女人不尋常。
吾兒,在大廳候診的時候我們很后悔,怎么帶你來到這個地方來了:一個十來歲的女孩一直都很文靜卻突然大聲唱起“老鼠愛大米”;一個七八歲的男孩一直在揪自己的頭發(fā)——揪不下來就說明不是假發(fā)但還要揪;還有一個十來歲的男孩一直在候診室晃蕩,不時笑幾聲,笑得讓人發(fā)毛……北大六院是個精神病醫(yī)院,我們不該帶來你這個地方的。
好在很快輪到我們了。你像是有所感覺,卻開始哭起來,死活不肯進診室。吾兒,醫(yī)生其實沒那么可怕,醫(yī)生也扣鼻屎,剛才我閑逛時看到的。而且跟我們一樣,醫(yī)生扣鼻屎也是用小拇指而不是用鑷子。可能的區(qū)別在于:醫(yī)生扣鼻屎前會先用酒精給小拇指消毒。
給你檢查的醫(yī)生是個專家,我們凌晨兩點就來排隊就是想給你最好最權威的。專家確實是專家,跟我們說的第一句話就很不一樣:等一會,我接個電話。專家說電話也很有風格,干脆簡短:……不賣!以后別給我打電話了,煩不煩。
但是我希望專家跟我們說話還是別太簡短了,最好婆婆媽媽多問幾句,我們凌晨兩點排隊不能幾句話就給打發(fā)了。
專家問了你很多,但我們都代勞了。你太不喜歡說話了,以聽得懂為標準:迄今為止你還沒說過一句話。你不能跟小狗比,小狗見到我會搖尾巴,你有尾巴可搖嗎?所以你要說話,見到父親上班回來,你要撲上前去說:爸爸你怎么提前回來了,有個叔叔在媽媽房間還沒走。
專家還拿了一張表,讓我們在上面打鉤打叉,表上列了很多問題,例如是不是不跟人對視、對呼喚沒有反應、不玩玩具……符合上述特征就打勾。吾兒,每打一個勾都是在你父母心上扎一刀。你也太優(yōu)秀了吧,怎么能得這么多勾?!
專家說,你是高功能低智能自閉癥——吾兒,你終于得到了一把叉了,還是一把大叉,叉在你名字上——你的人生被否決了;你父母的人生也被否決了。
專家說完,你母親說了三個字:“就是說……”。就是說什么啊,就是說可以高高興興去吃早餐了?就是說將來不用為重點小學發(fā)愁了?就是說希望在人間?還是就是說:醫(yī)生,嚇人是不符合醫(yī)德的哦。
吾兒,你母親當時只說出了“就是說”三個字,之后就開始哭了。專家拿出了她的人道主義精神,她說:也不是完全沒有希望。
人道主義是催淚彈。你母親淚如泉涌——哇塞,也太多了吧,我看她以后三年都沒淚可流了。
我問專家:自閉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專家說了很多很多,什么神經元什么腦細胞……我不想知道這些醫(yī)學術語。我對專家說:您就簡單說吧。專家去繁就簡,一言二字:未知。那怎么醫(yī)治呢?專家曰:無方!不知道病因,又沒有方法治療,這什么醫(yī)院。你的父親當時英文都逼了出來:FUCK ME!
正如專家所說,也不是完全沒希望。有幾家康復機構可以選擇。專家開始化身指路神仙了,機構分別叫什么在哪怎么去。你知道的還不少啊,專家。
入機構就能康復嗎?你父親又問專家。專家說: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完全康復的案例。
吾兒,你知道絕望有幾種寫法嗎?你知道絕望有多少筆畫嗎?吾兒,你還不識字,將來你識字了,我希望你不需要知道這兩個字幾種寫法多少筆畫,你的人生里永遠不需要用這兩個字來表述。
專家說你這是先天的,病因未知。就是說,你姥姥姥爺把你帶大,免責;你父親母親把你生出來,免責!我們都沒有錯,有錯的是你?!
是你父親母親的錯,吾兒,父母親把你生下來,讓你遭受這種不幸。
吾兒,知道那天你父親是怎么從醫(yī)院回的家嗎?——對,開車。你說對了。
你父親失態(tài)了,一邊開車一邊哭,三十多年豎立的形象,不容易啊,那一天全給毀了。你父親一邊開車一邊重復這幾句話:老天爺你為什么這么對我?我做錯什么了?
你的姥姥雙唇緊閉,一言不發(fā),把你抱得緊緊的,就像在防著我把你扔出窗外。
你的母親沒哭,她沒哭不是因為比你父親堅強——車內空間太小,只能容一個人哭。你父親哭聲剛停,你母親就續(xù)上了,續(xù)得那么流暢自然。這就是江湖上失傳已久的無縫續(xù)哭?
吾兒,到家后你父親沒有上樓,你母親你姥姥抱你上的樓,你父親還有幾個電話要打。第一個電話打給你哈爾濱的姥爺。你出生后不久,你不負責任的父母把你扔在哈爾濱,自己在北京享樂。這兩年都是姥姥姥爺帶的你。你父親要打電話跟你姥爺解釋:你現(xiàn)在這樣不是他們帶的不好,你在他們手上得到了最精心照顧呵護,我要深深感謝他們。
第二個電話打給你湖南的爺爺奶奶。這事跟他們不太好說。后來發(fā)現(xiàn)不用怎么說,只要說個開頭就可以了:你孫子將來可能是個傻子……電話那頭就開始哭了。OK!電話別掛,放一邊,吃完晚飯回來,再拿起電話,還在哭。電話還是別掛,放一邊,吃宵夜去。
后面幾個電話是打給你的大伯二伯,還有你的姑姑。他們的表現(xiàn)……?你姑姑這個娘們跟她媽一樣,兩個伯父表現(xiàn)不錯,至少沒哭。
父親的朋友圈里,你父親第一個電話打給了你胡嗎個叔叔,他是你父親的死黨。胡叔叔還沒生小孩呢,嚇嚇他,嚇他以后不敢生小孩,收你為義子,他的房子車子將來就都是你的了。
你父親還想打電話,卻發(fā)現(xiàn)沒人可打,電話里存了200多個號碼,跟誰說,怎么說——嘿,兄弟,我兒子是自閉癥……嘿,姐們,你聽說過自閉癥嗎?
那天你父親哭得就像個娘們,花園的草看到了,你父親可以拔掉;樹也看到了,你父親沒辦法,他們受《植樹法》保護。殺人的心都有,卻奈何不了一棵樹。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樹不逝。
吾兒,一個人不吃飯光喝水7天不會死你知道嗎?這點應該不需要你父親驗證,所以第二天你父親就進食了。
吾兒,自打從醫(yī)院回來,你父親發(fā)現(xiàn)家里面可以坐的地方多了。臺階上,坐;門檻上,坐;玩具車上……到哪都是屁股一坐。
吾兒,你父親做錯過很多事,但最正確的就是跟你母親結婚,你父親未必偉大光榮正確,但你母親確實勤勞善良勇敢。你母親為了照顧你,果斷地把工作辭了。
吾兒,你父親只是三日沉淪,沉淪三日,他馬上振作了。振作的標志就是:肆無忌憚的開玩笑了。
吾兒,你父親每天在微薄上拿你開玩笑,不是討厭你,是太愛你了。你舉手投足都是可愛,你父親胡言亂語也都是愛。希望你明白。
吾兒,你收到這封信后,我知道你會把他吃掉。你愛吃餅干,但我找遍了全世界,也沒找到餅干做的紙。SORRY。所以你就別在意口感了,至少比煙頭泥土好吃吧,你又不是沒吃過。
信里面絮絮叨叨說了很多醫(yī)院的事,那些事情忘不了,索性寫出來,你吃掉,以后也就沒有了。
那些都是你的過去,不是你的現(xiàn)在,更不是你的將來?,F(xiàn)在你一天比一天進步,我看在眼里樂在心里。你勢頭很猛啊,小朋友,不得了啊,照此發(fā)展,你八十歲的時候就可以說:其實我也是個普通人嘛。有的人八十歲未還必能達到,一個曾經的高官現(xiàn)在的階下囚說:我就想做一個普通人。呸!不經過努力沒有奮斗能成為普通人嗎?
你父母也是普通人,一生下來就是,到死還是,一點變化都沒有,無趣。所以雖然你最后還是淪為普通人,但你的一生比你父母有趣多了。不許驕傲。
我對你有曾經很多期待和愿望,這些期待和愿望有的冠冕堂皇上得臺面,比方你成為諾貝爾獎文學獎獲得者;比方你當上省委書記;比方成為考古工作者;比方成為哪位部長的換帖兄弟承包點工程……這些其實都是浮云,算不得什么,父母對你最大的期待和愿望:你是一個快樂的人。這個愿望說大就大說小則小,但希望你能幫父母親完成,我們也會盡力協(xié)助,但主要還是靠你自己。
上不了臺面的愿望和期待,父親其實更期待你實現(xiàn):搞大一個女孩的肚子。前提是:別強來,注意方式。
你父親年輕時,情書寫得才華橫溢,以為會收獲愛,結果只得到兩個巴掌,頗意外。——你父親后來總結出的經驗可以作為家訓,世代流傳下去:寫給A的情書,務必裝到A收的信封里,而不能是B收的那個信封。子孫后代切記!
但父親這次給你寫信,真情實感,句句發(fā)自肺腑,尤其沒有裝錯信封。希望能得到你的愛。
還有,回信的時候,雖然收信地址還是我們家,收信人就是我,但我還是希望你跑一趟郵局。郵局有個女孩長得不錯,追到手我給你騰房。OK?
關于溺愛,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說的。
「媽媽,我要機車,這樣上學比較方便?!?/p>
「可是你還沒滿十八歲。」母親說。
「不管,給我嘛!」
于是,兒子有了一部機車。
過了一段時間,兒子又來找母親。
「媽媽,我要最新款的手機,不然出門沒面子?!?/p>
「那舊的怎么辦?」母親問。
「那不是重點,重點是:妳到底愛不愛我?」
于是母親沒再說什么,給寶貝兒子買了一只手機。
從那次開始,兒子要什么,母親就給什么。
她想,我可不能失去兒子的愛,在這世上,我只剩下一個最愛的人了。
有一天,兒子打電話找她。
「媽媽,我現(xiàn)在要一筆錢。」
他把那筆數目說了出來。
「開玩笑!」母親聽完大叫一聲!
「不是開玩笑,我需要那筆錢!」
「不行!你回家來,我們慢慢談!」
兒子大吼一聲:「原來你愛錢比愛我還多!」
不是這樣的。
母親還想說點什么,但兒子已經把電話掛斷了,因為她沒有教會兒子怎樣聽人把話說完。
她心愛的兒子,已經聽不懂人話,尤其聽不懂拒絕他違逆他反對他的話了。
覺得自己沒人愛的兒子,回家以后做了一件震驚社會的事:
把最愛自己的母親給殺了。
這個母親,最后還是失去了兒子的愛,同時也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愛,但不要溺愛。溺愛,有時真的會害死人。
在另一個故事里頭,有一個從小被寵壞的孩子,長大后無惡不作,最后被捕入獄。
他死前唯一的心愿,就是再喝一口母親的奶水,結果當母親真的來了,他卻把含在口中的乳頭給咬掉了!
為什么?
因為他覺得都是媽媽害的,如果媽媽不要那么寵他,或許他就可以成為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人。
這種想法很要不得,每個長大的人都該為自己做的事情負責。只有小孩子才需要父母出面負責。
真正成功的人,會把失敗的責任歸給自己,卻把成功的因素歸之于他人,歸之于上天;真正的失敗者正好相反,他們會把成功歸給自己,卻把問題推給別人,怪罪上天不照顧自己。
但另一面,從故事中我們也看出家庭教育的影響真的很大。
教育,不能真正解決人所有的問題,但不好的教育,往往就是制造問題的工廠。
人性中有其黑暗的一面,有罪住在其中;加上不合適的家庭和學校教育,就有如火上堆炭,讓世界陷入一片火海。
溺愛、凌虐或者逼壓太緊,都是最糟糕的教育方式,唯一能達成的就是把孩子內心的野獸養(yǎng)肥,最后反噬自己。
愛,但不要溺愛。愛,要在光中去愛,要為心愛的人儆醒,用你的禱告守護他們。
也許你仍然不知道怎么做,而且未來的事誰也不知道。但你可以把天大的事情信托給至大的神,把一切難題帶到耶穌面前去說!
一直在講,要掌握必要的孩子發(fā)展規(guī)律,同時要尊重每個孩子的個體差異。比如,我們既要認識到男孩女孩在某些方面是不同的,但同時,又最好不刻意人為地,拿不一樣的教養(yǎng)方法區(qū)分對待男孩女孩,而是以孩子自己的個性化需要為準。因為掌握孩子的發(fā)展規(guī)律,不是用來“設計”孩子未來的,而是為了更好地陪伴、支持孩子成長。
其實,不需要我們特別去做區(qū)分,在我們自然而然的教養(yǎng)過程中,孩子們就會自動接收到整個成長環(huán)境傳遞給他們的區(qū)分信息。比如從一出生起,接生的醫(yī)生會第一個判定:恭喜你,生了個小公主/小公子!其后,新父母會向親戚朋友報告好消息,并且一般都會特別說明,小家伙是男孩女孩。緊接著,親戚朋友探望恭賀之時,一起帶來的,還有針對男孩/女孩不一樣的禮物、探視話語、態(tài)度等等。
這些就是整個社會對于孩子性別角色發(fā)展的一個引導作用,心理學上稱之為“刻板印象”。性別的刻板印象并非是貶義詞,在一定程度上,正是這些性別的刻板印象,幫孩子朝向正確的性別角色去塑造自己。父母需要做的,就是自然而然地尊重孩子的生理現(xiàn)實,以及發(fā)展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心理現(xiàn)實,讀懂孩子的需求并予以恰當的回應。
父母不要按照自己的喜好,逗弄孩子的“性別身份”
稍留意我們就可以看到,在產科病房,父母以及孩子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們,一般會把他們的兒子喊作“大胖兒子”“小老虎”“鐵蛋”等,熱衷于根據他們的哭聲、握緊的拳頭、亂蹬的腳來評論這些小伙子的力量。在許多西方國家,男孩一出生就被包裹在藍色的襁褓里,而女孩則被包裹在粉色的襁褓中。這種性別的社會化,從嬰兒早期即開始,并一直繼續(xù)下去。
在這個階段,我給父母的教養(yǎng)建議是,就按照孩子的生理性別,給他提供適合這個性別成長的環(huán)境。比如穿戴男孩衣物服飾、玩男孩子喜歡的玩具等。
特別要提醒的是下面這種情況。
當今社會,生男生女對于經濟較為發(fā)達的城市變得不那么重要了,甚至很多媽媽都期盼著迎來一位小公主,但事與愿違偏偏是個小子。有時候家人一時興起,會把孩子打扮成小姑娘的樣子,扎起小辮、穿上裙子,一家人則在一旁捧腹大笑,完全沒人意識到這樣做對孩子的影響會是怎樣的。更有甚者,等孩子長大一些還以此為玩笑來耍弄孩子,拿出當年被拍成女娃的照片對孩子說“你看,你原來是個女孩的,多可愛,后來變成男孩了”,看著孩子一頭霧水,或者生氣通紅的小臉又是一頓嬉笑。
這樣做,很不利于孩子的性別發(fā)展。當父母把男孩打扮成女孩并哈哈大笑的時候,男孩就捕獲了一個錯誤的信息:“這樣的打扮才好,看,爸爸媽媽多高興,我就該這樣穿。”他們會思考:原來做女孩子才可愛,才被爸爸媽媽喜歡呀。如此,孩子腦子里就會出現(xiàn)這些性別混淆的信息:我到底是男孩還是女孩?當男孩好還是女孩好?所以,我還要再強調一遍,你的孩子生來是什么性別,就照著這個性別的刻板印象去養(yǎng)就好了。
父母對男孩的氣質培養(yǎng),要符合社會對男性角色期待
性別差異并不只是不同的生物遺傳。事實上,幾乎所有的社會文化都期待男性與女性有不同的行為方式,也賦予男性和女性不同的性別角色。為了回應這些不同的期待,孩子們必須知道自己是男孩或是女孩,并將這一信息整合到自我概念中。
男孩們總是被鼓勵擔任工具性角色。將來作為一個傳統(tǒng)的丈夫與父親,男性必須承擔養(yǎng)家糊口、保護家庭不受外界傷害的責任。因此,人們總是期望男孩們是支配、果斷、獨立和富有社會競爭性的。社會看重男孩們的成就和自立品質。
曾有研究者做過“110種社會文化中五種心理品質社會化過程的性別差異”調查,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可見,社會普遍對于不同性別角色是具有不同期待的??赡苣銜J為這樣的性別刻板印象,已經由于女性權利和地位的提高以及更多職場女性的增加而消失,但事實并非如此。雖然20世紀后期性別平等方面已經發(fā)生了一些變化,但是今天的少年和青年仍然認可許多傳統(tǒng)的性別模式。例如,在一項研究中,整個社會對于男人的看法是理性、有抱負、自信、運動好,并且是擁有很多優(yōu)勢人格的領導者。
所以,想要男孩子長大后朝向社會期待的男性化角色發(fā)展,父母對男孩的教養(yǎng)過程中,也要有意地培養(yǎng)男孩子的這些氣質。在聊到“窮養(yǎng)男孩”這一論點時,我就專門提到,我更愿意把這個“窮養(yǎng)”換成“多經歷”。經歷是一種財富,對孩子來說也是一樣。人生需要經歷,但并不是只有苦痛的經歷才是人生的財富。對男孩的愛、接納、包容其實更加難得。各種各樣的經歷會讓孩子產生各種不同的體驗,如果孩子的每一次經歷父母都能給予很好的正向的引導,孩子都會由此獲得充盈的心理能量。
當然,在整個過程中,爸爸對于男孩的榜樣和引導作用,遠比媽媽更要緊。尤其是3-7歲,是孩子的氣質養(yǎng)成關鍵期。所以,我的建議是,在這個階段,爸爸需以身作則,給孩子一個正面的男性榜樣參照。而且,爸爸多參與到兒子的教養(yǎng)和活動中去,這個男孩子的氣質就一定差不了。
父母要接納男孩氣質中的特殊性
要說男孩和女孩最大的氣質差別是什么,想必有男孩的父母會異口同聲,那就是男孩更加好動,更具攻擊性。
從2歲開始,男孩的身體攻擊(打人)和言語攻擊(說臟話)就多于女孩;在青春期,男孩卷入反社會行為和暴力犯罪的可能性是女孩的10倍。其實不只是2歲以后男孩子的特殊氣質才開始展現(xiàn),在出生之前,男孩的身體活動就比女孩活躍,比如胎動更多、力度更大等。在整個童年期,特別是在與同伴的交往中,男孩都一直保持著比女孩更高的活動水平。事實上,男孩表現(xiàn)出的高活動水平,有助于解釋為什么男孩比女孩更有可能發(fā)起和參與非攻擊性的打鬧游戲,比如我們會常??吹?,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扭打成一團。男孩女孩的確有著這樣涇渭分明的玩法。同性的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時候,小男孩之間會互相推來推去。動物界中的雄性也多有這種行為。女孩子則要安靜一些。心理學家們觀察到的上述種種,我們都可以從中看到最初的性別氣質差異。而這些差異并無優(yōu)劣之分,只是不一樣罷了。
只是,這些不一樣往往會成為很多父母頭疼的問題。
比如一位媽媽問:
羅靜老師,你好。我的兒子剛滿8歲,小學二年級。在很多人眼中,他品學兼優(yōu),有驚人的求知欲,相對同齡人而言,知識淵博,甚至老師給他“小博士”的稱號。很多人羨慕并問我怎樣教出這么優(yōu)秀的孩子。但我自己對于教育他卻經常有無力感。從他上小學開始,我就發(fā)現(xiàn)他聽人講話時心不在焉,而且手里永遠停不下來。要么摳橡皮擦,要么卷書頁的角,一年級剛上學的時候,居然一天可以把一塊橡皮擦戳出幾十個小洞,甚至整塊橡皮擦都散開了。現(xiàn)在已經好些,但是,手還是永遠沒法停下來,而且大人跟他講話,他眼睛都不看著對方。請問羅博士,這是怎么回事?。?/p>
這顯然是一個精力旺盛、喜歡探索的孩子。而且,男孩子沉浸在探索中時,往往耳朵就好像是“關閉”的,他們無法同時接受到多重信息。父母若對此予以批評,對孩子的探索行為進行限制,很容易壓制他男孩子的天性。而且,越是強制矯正,效果越不好。更好的方法是,為孩子的發(fā)展提供恰當的支持,比如上面這位媽媽,就可以陪孩子一起玩手部游戲;跟孩子說話的時候,走到孩子跟前、低聲、蹲下來,跟孩子保持目光接觸;為孩子這些旺盛的精力尋找合適的興趣班;帶孩子多做戶外的體育活動,比如外出郊游、爬山、跑步、踢球等等。
這些引導和活動,如果主要由爸爸帶領男孩子去完成,將是非常棒的事情。因為,在大運動、夠激烈的活動中,爸爸的“硬漢”形象,無疑是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男孩子的氣質形成,是個非常好的參照榜樣。
向死而生:在這5個國家,孩子出生就是為了死亡....
為什么有些特定國家未成年人的死亡率總是居高不下?
為了研究這個問題,2017年《拯救孩子》雜志對172個國家的未成年人死亡率進行了排名,結果讓人感到觸目驚心:有的孩子生活安定富足,如在天堂,有的孩子卻生活在戰(zhàn)亂中,倍受煎熬。
在奧斯陸,一位媽媽深情親吻自己的寶寶。在挪威,5歲以下孩子的死亡率不到0.3%。
在赫爾辛基的公立幼兒園里,抱著娃娃的小女孩在和媽媽互動。芬蘭的輟學率極低,初中生的輟學率只有2%。
在海牙的新生兒病房里,新晉媽媽抱著她剛出生2個小時的孩子,眼中露出滿滿的愛意。荷蘭的犯罪率極低,19歲以下孩子被害率更低,平均100000未成年人中僅有0.3個孩子被害死亡。
瑞典的一條林蔭小路上,一個小男孩努力學習騎自行車,在這個小男孩所在的國家,沒有人因為戰(zhàn)亂流離失所。
營養(yǎng)不良的孩子在家人的幫助下,終于喝到了干凈的水,這種情況在尼泊爾并不少見,43%的5歲幼兒都因營養(yǎng)不良而發(fā)育遲緩。
兩個孩子正在翻垃圾堆,他們希望可以從垃圾堆里翻出點什么。在安哥拉,5歲以下孩子死亡的概率高達10%。
因為戰(zhàn)爭的爆發(fā),女孩只能被迫離開學校,年僅12歲的女孩為了躲避戰(zhàn)火,被迫輾轉不同的地方。在馬里共和國,47.3%的孩子被迫輟學。
在非洲,年輕的孩子頂著暴曬的太陽在營地里艱難送水。在中非共和國,有19.3%的人因戰(zhàn)亂無家可歸。
年輕的媽媽在給自己2個月大的女兒喂奶,這位媽媽只有16歲,是一個未成年媽媽。在索馬里,每1000個女孩中有102人是15到19歲的青少年。而在美國,這個數字是21人,在瑞典,這個數字大約是6人。
喜歡《她生了4個兒子,卻死在出租屋:養(yǎng)兒防老的謊言》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希望帶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園芽兒的說課稿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關于教育方面的雞湯總是層出不窮,然而作為家長的你是否認真分辨過這些雞湯的實用性呢?下面這4句雞湯顯然是最坑孩子的,你有相信過嗎? 1、快樂教育?別騙人了! 別再自欺欺人,不要再給孩子說什么快樂教育。因...
1、幼兒故事大全每天一個:農夫和他的三個兒子 農夫有三個兒子,他們好吃懶做,整天吵吵鬧鬧,農夫聽的耳朵都長繭子了。 “你為什么總是要我多做一點事情!” “因為你總是吃很多東西!” “那又怎么樣!” 后...
一、媽媽請寶寶按指令快速指出五官,速度逐漸加快;激發(fā)寶寶游戲興趣 摸,摸,摸耳朵,(雙手同時有節(jié)奏地摸左右兩邊的耳朵) 左手摸摸左耳朵。(右手放腿上,左手有節(jié)奏的摸左耳朵) 摸,摸,摸耳朵,(雙手同時...
1個兒歌能有13點教育技巧 拔蘿卜,拔蘿卜, 嗨吆嗨吆,拔蘿卜,嗨吆嗨吆,拔不動, 老太婆,快快來,快來幫我們拔蘿卜。 拔蘿卜拔蘿卜。 嗨吆嗨吆,拔蘿卜,嗨吆嗨吆,拔不動, 小姑娘,快快來,快來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