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感恩父母活動的總結。
幼兒的教育途徑無非就是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家長配合學校才能實現(xiàn)教育的質量最大化!教師與家長都需要不斷改正自己的錯誤思想,孩子的成長離不開我們的陪伴,有時候陪伴才是最有意義的教育!那么,教師除了教學,還有哪些責任與義務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父母需要何種進步,方能匹配兒女的未來?”,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的英文單詞是Education,這個單詞是著名的大哲學家蘇格拉底發(fā)明出來的,Education是三個詞根的拼寫,前面那個“E”是向外的意思,“duce”是引導,“tion”是名詞,引導出來。
真正的教育:就是把一個人的內(nèi)心力量真正引導出來,幫助他成長成自己的樣子。
1956年美國很著名的教育法案執(zhí)筆人布朗法官,第一次清楚地在法律文件中闡明了教育的觀點:
教育是幫助一個孩子在未來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尋求自己的幸福,(注意:是他本人的幸福,不是他家的,不是他們學校的),而教育不是為社會機器塑造一個合適的螺絲釘。
我們從小到大所受的教育,不是為了成為一個社會機器的螺絲釘,而是為了leadingout,讓我們心里那個最好的自己走出來。
未來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現(xiàn)在父母們所有的教育都希望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但是未來到底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父母們有想過嗎?
今天的還在讀小學的這些孩子們,真正用到小學時期所教的知識和能力是在什么時候?不是中考、高考,而是35歲的時候——在這一輩子他職業(yè)頂峰的時候。
那時,一個人的成就,取決于這些從小到大學習的性格天賦、人際技能。
所以今天我們所教育的孩子,是要看他未來到35歲左右,也就是2040年的社會,而不是僅僅只看他十幾歲中考、高考這些事情。
我們努力讓他拼命往一個起跑線上奔跑,但其實未來也需要根本不需要跑步,而是需要游泳,因為會出現(xiàn)一個全新的規(guī)則。
2040年的環(huán)境是怎么樣的?
從信息時代轉向概念時代
在過去20年間,在信息時代有很多重要工作。在未來20年會極大程度的被電腦所取代,而到那個時候,所有做這些工作的人都有可能失業(yè)。
比如現(xiàn)在很多人都趨之若鶩的銀行柜員,五年、十年之后,這個職位就會越來越少,如果你沒有別的技能,會非常尷尬。
舉個例子,麥肯錫是全世界最大的企業(yè)咨詢公司,1993年員工有67%是MBA,2003年這個比例已經(jīng)降到了41%?,F(xiàn)在10年過去了,還在繼續(xù)往下降,那么是什么人填補了麥肯錫這些頭腦一流的MBA呢?
是麥肯錫增加了很多MFA(Masteroffineart),就是藝術碩士。麥肯錫意識到:他們的調(diào)查報告必須要用藝術的方式來表達,于是很多MFA慢慢替掉了MBA。
信息時代向概念時代推進的時候,那些原本僅靠知識和邏輯工作的人,基本逐漸會被電腦所替代,越來越貶值,而那些只有人能做的工作,才能夠真正的做起來。
計算可以被電腦完成,但是創(chuàng)意不能。
改變會更多、更快、更不可測
2010年,中國中小企業(yè)的平均壽命是2.97年,世界五百強是40年,而世界一千強是30年,而你們的職業(yè)生涯有多長呢?如果25歲參加工作,65歲退休,那就是40年。
這意味著如果你一畢業(yè)就創(chuàng)業(yè),一創(chuàng)業(yè)就創(chuàng)成了世界五百強,那么在你退休的那一年,公司正好倒了。
所以當世界五百強都只有40年壽命的時候,你就會更明白,未來的孩子不可能不換工作,他這一輩子一定會至少換五到七份工作,而且換兩到三個行業(yè)。
其實不僅公司命短,行業(yè)的命運也如此。一輩子在一個公司,一個行業(yè)會變得越來越難,這個時候如果我們還教他在大學期間,只做好一個專業(yè),你覺得是不是有可能是對他的詛咒和害他呢?
以幸福與自我實現(xiàn)為核心的生涯
中國和美國的GDP,2008年中國人均GDP是3400美金,2013年人均6470美金。預計到2016年的時候中國人的平均GDP到八千美金,,2025年中美的GDP就會接近,2040年就會持平。
但是很遺憾,從上個世紀1994年開始,中國人的平均幸福感就沒什么明顯上升,甚至有幾年還會下降。
八千美金是經(jīng)濟學上公認的一個拐點,在這個點之后,幸福和經(jīng)濟收益沒有顯著的正相關,也就是說再過一兩年我們不管怎么掙錢,都不會過得更加幸福。我們的幸福感不會隨著我們的收入開始上升了。
下一代人,一定不會像我們這代人這樣:
追求房子,追求安全感,追求生存,追求賺錢。
他們追求什么?
他們會真真正正的
代替我們開始追求幸福,
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與快樂,
我們這一輩子覺得有點小奢侈的話題。
未來世界的主人翁需要什么教育?
從理性到感性
著名未來學家丹尼爾·平克說未來有六種技能:設計感、講故事的能力、整合事物的能力、共情能力,還有你需要會玩,需要找到意義感。
簡單說,2040年當我們和美國的人均GDP平等的時候,活的很好的人應該是這樣:有品位,會講故事,能跨界,有同情、同理心,會玩兒,而且有自己的追求。
如果在90年代,可能家長們會建議兒女們選擇公務員、銀行柜員和土木工程師。因為一技藏身,有一個組織,有一個單位,有一個技能藏身最安全??赡芙┠昙议L會鼓勵孩子們?nèi)プx國際貿(mào)易、金融和計算機工程。
但是在2040年,社會中最核心、最優(yōu)秀的一群人,一定干著像產(chǎn)品經(jīng)理、導演、旅游設計師、心理療愈師這種人文和科技交融的職業(yè),這種職業(yè)才是未來的大趨勢。
從規(guī)劃到創(chuàng)造
我們總是希望未來被計劃、規(guī)劃、設定,父母親希望孩子能夠很早就定下來,不要有變動。
但是,未來父母給孩子最大的傷害,莫過于在所有需要做最重要選擇的時候不讓孩子做:小學不讓他做,大學不讓做,媳婦不讓他挑,房子不讓他選,工作幫他找好了。
于是到他35歲那年,真正面臨他的職業(yè)變化的時候,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會,無比的迷茫痛苦,因為他一次選擇都沒為自己做過。
所以一個真正比較恰當?shù)娜松鷳B(tài)度是:適應比規(guī)劃更重要,我們鼓勵孩子們定一個三到五年的計劃就足夠了,然后有極強的跨界整合的能力,保持好奇,擁抱變化,在恰當?shù)臅r候可以創(chuàng)造自己喜歡的事業(yè)。
從讓孩子擁有幸福的能力
在一個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的世界,一定要讓你的孩子擁有一個可以獲得幸福的能力。所謂幸福:是有意義的快樂,是他自己認為的幸福。
有些人把興趣變成自己的熱愛,有些人找到工作背后的意義。所有這一切都能讓你覺得工作雖然不是最成功,但一定是更加幸福。因為在今天這個網(wǎng)絡時代,沒有一個人看到自己是最成功的。
總結一下,未來主人翁有這么幾個技能:
第一個:有內(nèi)在感受力與思考力,而不僅僅是外在與理性思考力;
第二個:應該有生涯應變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多于規(guī)劃能力;
第三個:讓自己幸福的能力;讓自己無論是否成功都能幸福,
從強大到美好是未來孩子培養(yǎng)的方向,我們要培養(yǎng)很多美好的人。
編輯推薦:3-6歲到底應該“教”什么?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教育孩子是人類最重要而又最困難的學問,它比任何工作都難。
一、生了孩子,你就不能“退貨”
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懷有對孩子一生的責任。無論你面對的是什么樣的孩子,你都沒辦法反悔或者“退貨”。
孩子的命運掌握在家長手上。無論父母事業(yè)上多么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敗。把天才培養(yǎng)成庸才,是對家庭和人類文明最大的犯罪。由于大多數(shù)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我們大概連改錯的機會也沒有,連補償?shù)臋C會也沒有,所以我們只有把這個唯一的孩子教育成功了,這幾乎就是家庭最重要的成功,也是你一生最重要的成功。
農(nóng)民種莊稼,光靠愛,不行,只有懂種莊稼之道才有好收成;
教育孩子,僅有愛,不夠,只有懂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才有好未來。
中國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二、別錯過孩子發(fā)展的關鍵期
發(fā)展的關鍵期:是指人類的某種行為、技能和知識的掌握,在某個時期發(fā)展最快,最容易受影響。
如果在發(fā)展關鍵期對孩子施以正確的教育,他學習起來既快又好,往往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錯過關鍵期,學習就需要花費幾倍的努力才能彌補,甚至將永遠無法彌補。
1、你了解多少孩子發(fā)展的關鍵期?
比如:
★學習咀嚼關鍵期(6個月)。
★秩序規(guī)范關鍵期(2.5—6歲)。兒童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這一時期形成的性格、行為、習慣往往到長大也不會改變?!叭龤q看大,七歲看老?!?/p>
★語言發(fā)展關鍵期(3—6歲)。
★想像力發(fā)展關鍵期(2—8歲)。
★文化敏感期(6—10歲):這個時期的許多孩子,非常好奇,愛動腦筋,問題特別多。應該滿足孩子的求知欲望。
★黃金閱讀期(8—14歲):如果錯過了這一時期的科學閱讀指導和大量閱讀,將會給孩子的成長造成難以彌補的缺憾。
★獨立關鍵期(12—15歲):這一段抓不好,孩子將永遠長不大。
2、重新認識母性之愛和父性之愛
母性之愛和父性之愛,孩子都需要,只是每一階段分工不同、主次不同。
母性之愛:德行禮儀、品格氣質。母親在孩子的嬰幼、少兒階段影響巨大。
父性之愛:方向性引領和理性作為。偉大的父親,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
規(guī)律:孩子成長需要的母性之愛呈遞減趨勢,父性之愛呈遞增趨勢。
嬰幼兒階段:母性之愛80%,父性之愛20%
小學低年級:母性之愛70%,父性之愛30%
小學中年級:母性之愛60%,父性之愛40%
小學高年級:母性之愛50%,父性之愛50%
初中階段:母性之愛40%,父性之愛60%
中小學銜接階段是孩子成長的浪漫階段的結束和精確階段的開始;是由母愛為主向父愛為主的過渡期。這一時期,母性之愛應該適當減少,父性之愛應該適當增加。
三、給家長的“八條建議"
1、(說給父親)下班的路應該是回家的路。
孩子讀初中之后,更需要父親的關懷。作為父親,必須意識到自己肩上的教育責任,一定要記住:下班的路應該是回家的路。與父母一起吃飯的孩子更優(yōu)秀。據(jù)研究機構調(diào)查:與父母一起進晚餐的初中生,能獲得較好的營養(yǎng),較高的學業(yè)成績,很少出現(xiàn)抽煙、喝酒、吸毒、打架、提早性行為等。
不要在孩子吃飯和睡覺時進行教育;不要把和孩子交談,都變成對孩子的教育。
2、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父母改變,孩子改變。孩子的問題大多是父母教育不當造成的。孩子“生病”,父母一定要“吃藥”。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學校。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范本”。身教重于言教。做父母的,要與孩子一起成長。
3、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把孩子當人,了解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說:“兒童不是尚未長成的大人,兒童期有其自身的內(nèi)在價值”。孩子進入初中之后,極易將自己封閉起來,做父母的,一定要理解孩子,找到與孩子溝通的語言密碼,但要注意惜“言”如金。
成熟的父母,應該學習兒童教育學、心理學,多看一些家教書刊,了解孩子不同成長階段的特點和規(guī)律,經(jīng)常與孩子溝通,明白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
4、一定要管孩子,關鍵是怎么管。
教育的最基本的目的是培養(yǎng)“正常的人”。
“一只手”、“一只眼”和“一根筋”教育均不可取。
換一種思路教育孩子。
努力豐富自己的教育方法。
5、做一個懂愛會愛的家長。
不少父母愛得糊涂,愛得錯位,有時又愛得過分。
不要培養(yǎng)“超級嬰兒”。
愛是一門藝術。愛需要表達也需要行動。有時一個擁抱勝過千言萬語。
愛要適度,不要讓你的愛泛濫成災。溺愛的結果是傷害。
6、不能當眾教育孩子。
7、不要完全把孩子交給長輩或保姆。
8、在孩子面前多夸老師。
學會用賞識的眼光看老師。家長和老師是同一戰(zhàn)壕的戰(zhàn)友,一定要與老師結成同盟軍。如果家長在孩子面前總是絮絮叨叨訴說老師的“不是”,批評老師,甚至與老師爭吵,只會增加孩子對老師的排斥心理。久而久之,受害的是孩子,吃虧的是家長。
打雷會引發(fā)地震嗎?這個問題似乎很幼稚,但是孩子的想法卻不一樣。孩子看似稚嫩的問題,實際上,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xiàn)。爸爸媽媽的擁抱和耐心解釋,能讓他們從對地震單純的害怕,慢慢走到更積極的、關心別人的陽光里。
“我放下手中的工具,把錘子、螺釘、饑渴、死亡,全都拋在腦后。在一顆星球上,在一顆行星上,在我的行星上,在地球上有一個小王子需要安慰?!薄缎⊥踝印?/p>
這幾天,廣州電閃雷鳴,連降暴雨。王女士8歲的女兒問她,打雷會地震嗎?她意識到,地震對女兒的影響,可能比自己想象得大。在這之前,白女士已經(jīng)告訴女兒一些和地震有關的知識,為什么她仍然會有這樣的問題呢?自己該怎么做,才能讓她明白?
孩子普遍感到不安全
看電視、讀報紙、問爸爸媽媽,這些天,孩子得到了不少地震的消息。從這些消息里,他們知道地震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會傷害很多人。中山三院心理科關念紅醫(yī)生指出,和成年人相比,孩子的恐懼會多一些。所以,有各種各樣的幻想,并不奇怪。反應比較激烈的孩子,還會害怕一個人待著;原來能做的事,現(xiàn)在卻不愿意做了;身體不舒服,卻不知道是哪里出了問題。
這些反應,都是因為孩子覺得不安全。作為家長,當孩子有害怕的想法時,首先要告訴他,害怕是正常的,每個人看到這樣的事,都會難受。同時,王醫(yī)生強調(diào),家長還要告訴孩子,我們生活的地方,現(xiàn)在不會發(fā)生地震。
多一些擁抱多幾次解釋
“這種時候,我們應該……”,給孩子講道理,但他們可能完全不吃這套。相比之下,拿一張漫畫給他講故事,做游戲,孩子就容易接受得多。關醫(yī)生建議家長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在真實的環(huán)境里,說一些避震自救的小知識。
在這段時間里,家長和孩子,應該多有身體接觸。不僅要耐心的聽孩子講,他對地震的看法,還要多抱抱孩子,讓他體會到切實的安全。
孩子對地震的害怕,可能隔幾天,就冒出一個想法。關醫(yī)生說,對孩子來說,可能要解釋好幾次,他才能慢慢明白,自己是安全的,放下對地震的幻想。所以,不要喝斥孩子,用一句話打發(fā)掉。像“別老想著地震”這樣的話,盡量少對孩子說。
另外,孩子問的問題,也許每次都不同,家長要看具體的情況。對王女士來說,除了告訴孩子地震是怎么回事,還應該告訴她,打雷和地震,是兩種不同的自然現(xiàn)象。
如果孩子對地震的恐懼持續(xù)時間長,超過了兩周,并且通過上面的這些方法,都無法緩解,應該立刻帶他們?nèi)フ倚睦磲t(yī)生,盡早恢復。
從積極的角度了解地震
想讓孩子多了解地震,但電視、報紙的畫面,有時候自己看了都受不了,怎么辦呢?關醫(yī)生提醒,和地震有關的直播節(jié)目,比較震撼人的畫面,少讓孩子看??匆豢葱侣剤蟮?,了解一下進展就可以了。
讓孩子了解地震,多從正面積極的方向,更加有益。比如,大家正在努力的救助傷員,為災區(qū)捐款,幫助他們重建家園。另外,鼓勵孩子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對災區(qū)的關心。比如,給災區(qū)的小朋友寫卡片,畫畫,用實際的方式來關心別人。
自救意識很重要
有的孩子還擔心,如果上課的時候發(fā)生地震,爸爸媽媽會來救自己嗎?家長一般會安慰孩子,“一定會去救你的?!标P醫(yī)生指出,家長這么做,的確能讓孩子安心。但同時,也要向孩子強調(diào),自己趕到學校,需要花些時間,在這之前,一定要先保護自己,讓孩子有自我保護的意識。
父母習慣把養(yǎng)育兒女當成艱苦的義務
●“只要身邊有人照看就好”
很多華人父母以為孩子只要身邊有人照看,沒有危險就好。其實從出生開始,孩子就需要和別人交流:肌膚接觸、擁抱、關注的目光、有人和他說話……有些華人家庭的孩子是在沒有關注的環(huán)境下長大的,他們會思維遲緩,缺乏愛的安全感。
●把孩子當作比較的對象
華人父母愛面子,又想鼓勵孩子上進,于是常常說,你看人家孩子多用功,成績多好。把自己孩子和別人的孩子比,只能給自己帶來不滿和痛苦,又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這種比較心理也可能導致家長之間的難以相處。
●不尊重孩子的隱私和權利
很多父母抱著傳統(tǒng)觀念,認為子女是屬于父母的,也就不尊重孩子的隱私和權利。于是,不被尊重的孩子長大以后也就不知道如何尊重別人。因此,父母進入子女房間應該先敲門,移動或使用孩子的東西應該得到他的允許,任何牽涉到子女的決定應該先和子女商談等等。
●給孩子指定發(fā)展方向
很多父母把自己沒能實現(xiàn)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一直逼孩子往自己設定的路上走。即使孩子并不適合,也不喜歡。譬如學鋼琴,譬如出國。在這些壓力下,家庭變得不快樂,親子的和諧關系被犧牲。
●把學習成績當成一切表現(xiàn)的指針
在學校的成績并不代表一切,反而是全面的能力、活力、毅力、性格,才是影響孩子前程的重要因素。
●認為早起很好,睡覺就是懶惰
成長中的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但現(xiàn)在很多孩子每天睡眠不足8小時。睡眠不足會影響發(fā)育,腦力會減退。
●認為孩子應該把全部時間拿來學習
有調(diào)查顯示,常做家事的孩子將來生活比較幸福。通過處理家事,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會增強,長大后比較能面對挫折。華人父母為了讓孩子學習,不讓孩子做家事,也就剝奪了他學習工作、分擔責任和學習面對問題的機會。
●缺乏幽默感和輕松的一面
因為各種壓力,家庭的基本氣氛就是逼孩子學習。父母因為生活壓力,失去了幽默感,失去了輕松。親子或夫妻在這種緊張的氣氛下,一個小矛盾就會引爆沖突。
●認為父母的愛是對子女任何要求的借口
愛不是為所欲為的借口。很多父母常對子女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們這樣做,也是因為愛你,為你好啊。父母不該把愛當作對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的擋箭牌。
●認為養(yǎng)孩子是艱苦的義務,不是享受
華人父母習慣把養(yǎng)育兒女當成艱苦的義務,并常常暗示或明示子女要回報、孝順。比較正確的態(tài)度是,養(yǎng)孩子是一種命運賜予的享受。應該享受和子女相處的時光,享受看著他們成長的樂趣。
在空氣潔凈,陽光充足的鄉(xiāng)間,城里孩子重返大自然。他們的身體發(fā)育得更健壯,他們吸收了不少書本上沒有的知識,而更重要的是,他們從鄉(xiāng)下孩子身上,學到了勤儉、自強、堅韌、寬厚等美德,培養(yǎng)了更為積極的人生觀。而在另一方面,農(nóng)村也歡迎城里孩子前來“留學”。近些年來,日本農(nóng)村人口不斷減少,因而或多或少顯得缺乏生機和活力,而這些城里孩子的落戶猶如給農(nóng)村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不少農(nóng)村孩子也通過與城里孩子的交朋結友,開闊了眼界,靈活了頭腦,獲益也并不少。
這些“下鄉(xiāng)留學”的城里孩子在小學畢業(yè)后,往往比其他同齡人成熟、懂事得多。(據(jù)日NHK)“下鄉(xiāng)留學”好處多●林靜在日本,只要一談起育兒學,人們就會想到內(nèi)藤博士,在半個世紀里,他撰寫了近30部育兒著作,被譽為日本育兒之神。金秋十月,93歲高齡的內(nèi)藤博士應邀來滬參加99中日專家“21世紀兒童心理健康展望”研討會,記者特地前往采訪了他。?
記者:內(nèi)藤博士,有幸拜讀過您的著作《育兒原理》,深受啟發(fā)。您在著作中提到,育兒的根本在于“眼神”,能否介紹一下,年輕父母應該怎么做?內(nèi)藤:嬰兒不會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但會用眼睛來判斷父母對他的愛。眼神是心靈之窗,即使是剛出生的嬰兒,也能和以溫柔的眼神注視他的人視線對合,母愛就是靠這種眼神的對話來傳達的。?
因此,年輕父母只要懷著溫柔的心情去懷抱嬰兒,以充滿愛的眼神去注視嬰兒,這種由眼睛和眼睛的對話產(chǎn)生的“心與心的對話”,對培養(yǎng)嬰兒健康的身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幼兒在1歲半~2歲半時期,最需要母親的愛,但在這一時期,父母很容易用“不許這樣”之類的口吻訓斥孩子,其實這種做法很不好,用孩子最需要的充滿母愛的眼神去注視他,這樣才更有效。?
記者:中國的年輕父母中不少人存在著“育兒焦慮”,您認為如何才能減輕或者消除這種“育兒焦慮”呢?內(nèi)藤:這是一種很自然的現(xiàn)象,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落后于其他孩子,比如智力發(fā)展、學習狀況、體重增長等方面,由此而產(chǎn)生種種“育兒焦慮”,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要減輕或消除“育兒焦慮”,我認為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清楚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及時給予他所需要的,他并不需要的東西千萬不要強加于他,要順其自然,這樣孩子才能穩(wěn)定、健康地發(fā)展。?
記者:年輕媽媽在育兒方面最重要的一點是什么?您有什么建議?內(nèi)藤:最重要的一點是盡快地進入角色,即母性本能的自我發(fā)現(xiàn)。孩子一出生,母親就喂以初乳,這不僅僅是營養(yǎng)問題,更重要的是,嬰兒嘴唇的刺激從乳頭前部神經(jīng)傳到母親的情緒中樞,進一步刺激了母性的本能,從而激發(fā)了更強烈的母愛。母親要意識到自己是一位母親,要滿懷信心地接觸嬰兒,嬰兒的心靈就會充滿安全感。?
記者:在育兒過程中,父母有時也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發(fā)脾氣,遇到這種情形,您認為該怎么辦?內(nèi)藤:孩子在特別頑皮的時候,不滿情緒很容易發(fā)展成為逆反心理,因此,面對頑皮的孩子,父母必須冷靜、忍耐、克制,用眼神表明自己的觀點:不行,不能這么做。如果實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可以稍稍離開孩子,心情也會逐漸平靜下來。?
記者:2歲左右的孩子有很強的自我意識和反抗心,如何教育這一年齡段的孩子?內(nèi)藤:首先應該容忍和接納孩子的自我意識,但僅僅做到這一點,孩子很容易變得任性,而且父母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對萌生了自我意識的孩子,父母要用一種特殊的語言去教育,那就是用溫柔的眼神,并保持威嚴地凝視孩子的眼睛,絕對不能使用命令式的口氣,要充滿信賴地使用“你肯定能干好,干吧”等能激發(fā)孩子積極性的語言。要使以上做法取得成功,平時就要與孩子建立彼此信賴的關系,如果從乳兒期就對孩子使用不許、不行之類的語言的話,無論你如何努力,都將是沒有效果的。
父母的格局,決定孩子的未來
01
俗話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謀深遠。
可惜,當下很多父母,失去了真正“愛子”的智慧和格局。
如迪士尼摸臀事件;
迪士尼內(nèi),8歲小男孩(可能)不小心摸了一個年輕女子的屁股,女子便說了男孩幾句。
男孩的家長知道后,集合隨行的幾位家長對年輕女子推搡怒罵:
“碰到了就碰到了,你叫喊啥?”
“就你長這X樣,還摸你屁股?!?/p>
再如35歲安醫(yī)生被逼死事件;
游泳池里,13歲男孩摸了安醫(yī)生臀部。
在安醫(yī)生要求孩子道歉后,孩子不僅不道歉,還出現(xiàn)侮辱性動作,甚至吐口水。
安醫(yī)生的丈夫看不下去,就把孩子的頭按進水里,教訓一下。
結果男孩的父母知道后,叫人去更衣室把安醫(yī)生打了一頓,事后更帶人去安醫(yī)生和安醫(yī)生丈夫的單位鬧事。
甚至將剪輯過的視頻放到網(wǎng)絡,利用安醫(yī)生夫婦體制內(nèi)的職員身份引起社會公憤,引導輿論暴力辱罵安醫(yī)生和安醫(yī)生的家人。
結果,安醫(yī)生心理承受不住,服用500多片安眠藥自殺身亡。
我相信,沒有人會說,以上這幾位極力護犢的家長不愛孩子。
相反,他們極其深愛。
然而,父母之愛是需要講究智慧和格局的。
當愛的智慧太淺、格局太小,面對孩子犯錯,卻無法正視這份錯誤,更無法糾正和得體處理,那么,這份愛便會變成侵害孩子的毒藥。
在日常行為和處世態(tài)度中,一步一步腐蝕孩子的血骨和靈魂,使其失去辨別是非的能力,形成萬物唯我獨尊、事事要強的劣性人格。
02
是的。格局小的父母,就是如此可怕。
往小了說,他們在給孩子的人生制造挫折。
往大了說,他們在給社會培養(yǎng)未來的毒瘤。
因此,真正懂得愛的父母一定是修煉自己成為大格局的父母。
什么是大格局父母?
大格局父母:明是非、懂自省
在孩子出現(xiàn)行為問題時,有大格局的父母一定不會推卸責任,將所有的過錯都歸咎在他人、學?;蛏鐣砩稀?/p>
她一定會在孩子的錯誤行為中看到自己的問題,不斷反思、改進,并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好榜樣,引導孩子走回正軌。
大格局父母:輕利益、重品行
曾親眼看到有父母為了逃票,在游樂園或公交車上,要求孩子量身高別站直。
這種父母只看得到眼前的利益,斤斤計較,殊不知,幾塊錢的便宜占得不大,卻給了孩子極差的品行教育,給了孩子致命的人生設限。
有大格局的父母則相反,他們深知好的品性才是孩子最硬的底牌,才是孩子未來人生的通行證,才是孩子一生寶貴的財富。
因此他們會不斷給孩子灌輸正確的觀念和處世態(tài)度。
大格局父母:會鼓勵、重過程
有些父母會在孩子贏了比賽時,立馬對孩子又親又抱,甚至給予孩子豐厚的物質獎勵。
可是,當孩子輸了比賽時,他們又立馬表現(xiàn)出失望、氣餒、冷漠等情緒,將孩子置身于灰暗的自我懷疑之中。
而有大格局的父母,在孩子失利時,他們絕不會冷眼相待,甚至加倍給他增負。
他們會給予孩子鼓勵,教會他用一顆平常心對待輸贏。比起輸贏的結果,他們會更看重過程給孩子所帶來的成長。
大格局父母:尊重個體、給予自由
紀伯倫在《論孩子》中談到,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們借你而來,卻不因你而來。他們雖與你同在,卻從不屬于你們。
有著大格局的父母深知這個道理,所以他們從不用自己的夢想和愛去綁定孩子的人生和自由,絕不讓孩子活成自己的替代品。
他們會尊重孩子作為人的獨立個體,尊重他生而為人的做夢自由,也會鼓勵他去勇敢追夢,甚至盡可能地給他創(chuàng)造有力的條件。
大格局父母:既溫情、又狠心
馬卡連柯曾說:一味地抱著慈悲心腸為子女犧牲一切的父母,可以算得上是最壞的教育者。
有著大格局的父母,雖然心里深愛孩子,舍不得孩子吃苦受累,但是他們又深知父母子女一場,終歸要分離;孩子終究要獨立去面對世界,要獨自去扛起生活的重擔,要獨立地撐起一個家。
因此,他們不敢懈怠,他們會狠下心地教會孩子獨立、自主和堅強。
大格局父母:眼界深、不輕言棄
孩子的本性,即遇到困難就退縮。
所以很多孩子學習一項特長興趣,往往都會經(jīng)歷過“我不想學”的階段。
有著大格局的父母,不會以孩子當下的感受為主,不會盲目順從孩子的“不想學就不學”。
他們會引導孩子去思考是“太苦想放棄”還是“不喜歡而放棄”。
如果孩子怕吃苦,大格局父母會想方設法去開導他,讓他明白堅持是一個人最大的競爭力;也讓他明白只有經(jīng)歷量變才能達到質變;更會讓他明白“苦只會苦一時,不苦則會苦一世?!?/p>
大格局父母:舍得管,更舍得老師管
孩子如同幼苗,如果沒有人及時為它修枝剪杈,就極易長成“挖脖子樹”。
有著大格局的父母深知這個道理,因此,當老師指出孩子的錯誤,并給予相應的懲罰時,他們不會立馬不高興,或站到老師的對立面,甚至讓老師丟飯碗。
他們知道孩子畢竟不是成年人,孩子必須管教,必須懲戒。
于是,他們會嚴格教子,也會和老師形成統(tǒng)一戰(zhàn)線,同心同德,形成合力,共同讓犯錯的孩子回歸正道。
大格局父母:不吼不叫,好好說話
當父母情緒失控,孩子就只能接收到父母的吼叫,教育信息一概不知。
犯過的錯,在父母的吼罵下得到暫時修正,不久就又復發(fā)。
更要命的是,不斷地吼,吼走了孩子的安全感,也吼掉了孩子遇事好好說話的能力。
有著大格局的父母,比起短期的教育效果,更看重孩子成長背后的邏輯。讓他從根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以及解決問題,更要言傳身教,讓他從中學會遇事淡定,有力地掌控自己的情緒。
因此,他們一定會盡量不吼不叫,好好說話。
大格局父母:以身作則,表里如一
董卿曾說:你是什么樣,孩子就會是什么樣。
因此,有著大格局的父母永遠不會自己一邊搓麻將,一遍訓斥孩子好好讀書;一邊炫耀花錢走后門更省事,一邊要求孩子做正直的人······
他們會嚴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讓孩子隨著時間的流逝,在父母的表里如一中變得智慧、變得自律、變得優(yōu)秀。
03
俗話說:一個人有著什么樣的格局,就會有什么樣的命運。
對孩子來說,父母是他認識世界的第一雙眼睛。
如果真的愛孩子,那么,請你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大格局父母。
用自身的大格局,去影響孩子、感染孩子成為一個是非有見解,眼界有高度、思維有深度、為人處事能從容大度的人。
而不是讓自己事事?lián)踉诤⒆忧懊?,替他抱不平、扛風雨。
更不該讓自己成為不分青紅皂白、胡攪蠻纏、報復心強的人。
愛孩子,請選擇成為大格局父母!
在此,只愿世間不再有包庇孩子摸臀和逼死他人的事件。
以上,共勉!
喜歡《父母需要何種進步,方能匹配兒女的未來?》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希望帶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園感恩父母活動的總結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教育隨筆:孩子的進步需要時間 一天在做小實驗的時候,我意外的發(fā)現(xiàn)爍爍能夠在比較短的時間并且正確的做出來,接下來在閱讀課中,他也能很快的掌握呢,真不錯。我看到后,表揚說:"爍爍這么棒,都能讀出來了,并且...
沒有父母,哪有我們,父母含辛茹苦的將你養(yǎng)大,孝順他們是我們的基本品德,今生能成為一家人是前世修來的,多給父母一些關懷,珍惜眼前人。我們要如何才能寫出關于孝順父母的句子呢?以下是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兒女孝順父母的經(jīng)典句子簡短”,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孩子是人類最重要而又最困難的學問,它比任何工作都難。 一、生了孩子,你就不能“退貨” 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懷有對孩子一生的責任。無論你面對的是什么樣的孩子,你都沒辦法反悔或者“退貨”。 孩...
打雷會引發(fā)地震嗎?這個問題似乎很幼稚,但是孩子的想法卻不一樣。孩子看似稚嫩的問題,實際上,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xiàn)。爸爸媽媽的擁抱和耐心解釋,能讓他們從對地震單純的害怕,慢慢走到更積極的、關心別人的陽光里。...
父母在背后陪伴著我們走過風風雨雨,成長有一定的煩惱,但是有更多的快樂和回憶。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寶寶健康成長,未來前途無量。你的腦海中,是否閃過愿寶貝快樂成長的句子?為滿足您的需求,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特地編輯了“父母愿兒女開心快樂長大的句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