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中外的幼兒園教育有何不同

發(fā)布時間:2021-04-25

幼兒園的游戲有哪些。

學校與家庭分工合作,一個教育孩子日常生活習慣,一個教育孩子做人做事!家長與教師之間要互相協(xié)助,新的起點,新的方向,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不斷成長!那么,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方面?考慮到您的需要,小編特地編輯了“中外的幼兒園教育有何不同”,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小兒子Sean明天就要為他的小學生涯提前做placement了,因為有了大兒子在選學校上的參照,對Sean這次的“擇校”我已經駕輕就熟了。但想起兩年前剛回中國為他挑幼兒園的經歷,那絕對是摸著石頭過河,不過我也在其中又悟出了中西方在幼兒教育上很大的區(qū)別。記得當時我為了給小兒子找到合適的幼兒園,曾四處打探,經過一次次地參觀比較,我直觀覺得國內傳統(tǒng)的幼兒教育太過“居高臨下”,不論是理念還是老師,總被“權威”的光環(huán)籠罩著;相比之前兒子所受的西方幼教,他們走的則是“人性、人情路線”,處處透著“互動”的氣氛。

權威的打分制VS互動的親子項目

在國內,分數(shù)歷來是高懸在小朋友頭上的一把厲尺。用它來衡量孩子的優(yōu)劣,丈量孩子的前途。現(xiàn)在,打分制更是提早被用在了學齡前兒童身上,幼兒園都有了入園試,分門別類給小朋友考試打分。

在西方,無論公立私立,小學四年級以前都杜絕“打分”,也鮮有“回家作業(yè)”的。代之老師會布置一個小小的project,要求孩子回家與爸爸媽媽協(xié)同一起完成。比如,我兒子在上幼兒園時,適逢秋天老師就要求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一起完成一項保護樹木的project。于是,我就帶著兒子一起去撿落葉、樹枝,然后回來拼裝成一個裝制品。而到了圣誕節(jié),小朋友的project則是用手工制品裝飾班級的圣誕樹。對于幼兒,西方的教育理念是摒棄一切與應試相關的東西,他們推崇課本外的現(xiàn)實體驗,注重孩子的動手能力和集體協(xié)作力。

權威的分流制VS互動的錯齡班

東方的教育理念喜歡對學生三六九等進行分類,小學就分流,精英班、差生班各自分門別類。這樣做的結果通常是,小朋友小小年紀就有尊卑觀,自卑心理,或是清高離群。如錯過一班,那就班班錯。而在國外盛行錯齡編班制。他們會把不同年齡和性別,不同家庭經濟背景,不同文化和種族的孩子,按比例地科學化編班。西方教育認為小孩的生長如同植物一樣,需要純自然的相互彌補的環(huán)境,類似的經濟、文化、性別、年齡背景對寶寶的生長是不利的,沒有沖突與比較,孩子的世界觀會變得狹隘。

幼兒在混齡班里可以熟悉各種社會行為,而且能夠培養(yǎng)孩子互助友愛的品質。在獨生子女越來越多的時代里,混齡編班能夠讓孩子體會到大家庭中兄弟姊妹一起成長的感覺,也使孩子懂得禮讓,懂得分享,使孩子們相處更加的融洽、和諧。

老師的權威VS朋友式的互動

先說國內的幼教老師,雖然她們講起課來很親切、也很生動,聽課的孩子們也喜歡。但是講課時,老師總是鶴立雞群般地站在一群正襟危坐的小朋友中。這生生地就拉長了老師與孩子的距離感,孩子從小就被灌輸“一定要聽老師的話”。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獨立及思維發(fā)散的能力。

而在西方,老師更多的是作為小朋友的大朋友。記得大兒子在紐約上幼兒園時,家長被鼓勵與孩子一起早到半小時,在教室中自由活動。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走進教室,你一時間很難分辨這是教室還是活動室,小朋友四處“游竄”,老師則“神龍見首不見尾”。這段時間也是兒子向我獻寶的最好機會,他會拉我去看他昨天搭的一個沙盤圖形,讀的一本好玩的書,或隨手涂成的一幅畫。他們每人都有一個自己的存物箱(cubby),讓小寶寶們養(yǎng)成習慣去管理自己的物件。

小朋友最喜歡的是CircleTime(圍坐活動時間)。這時,老師和寶貝們圍圈坐在地板上,大家會一起是唱兒歌,讀2-3本故事書,做1-2個游戲。其間,老師會細心觀察,如果孩子對某個環(huán)節(jié)失去了耐心,那么就會立即跳到下一個游戲。老師的教程總是靈活機動的,總是以孩子的興趣為先。

而西方幼教中的午餐時間也非常特別。像是個大派對,老師會像朋友一樣和寶寶們一起坐著吃飯。對待寶寶們手叉并用,老師也不會為難或訓斥,因為老師明白每個孩子生理心理成長的進程可以參差不齊,快慢不一的,要給每個孩子自然成長所需的時間。

權威的教具VS互動的玩具

記得大兒子Ian進入小學一年級后,我去送他上學,總會在教室里逗留一下。他的教室中間會放著一堆buildingblock,比一般積木要大,很光滑的原木表面。學期的主要教學都與buildingBlock游戲相關,老師則會旁敲側擊地把數(shù)學、空間、長度等初級概念慢慢通過block游戲概念來植入寶寶的小腦袋中。因此,在學前班或初小教學都是從形象思維開始,然后引導出抽象概念。比如,講倍數(shù)的概念,老師會用block來游戲,一邊是三塊積木,一邊是六塊積木,六塊的積木就比三塊的積木長高一倍。

國外幼兒園也非常注重培養(yǎng)寶寶的閱讀能力,他們會在教室的一旁設有一個readingcorner,擺放著各類圖書,老師會挑一本書作為本周的閱讀物來與大家分享,但每天集體閱讀時間不會持續(xù)很長,寶寶會有相對較長的自由閱讀時間,去選擇自己愛讀的書。有時,老師也會與個別孩子們一起讀某本書,以了解個人興趣。

在國內的幼兒園,我看到老師會更多地用識字卡片,描文本等做教具,而且大部分的玩具都好像披著“教具”的外貌。老師很多時間會拿著“教具玩具”在問“這是哪個數(shù)字?。窟@是什么顏色啊”寶寶們聽到的是老師自上而下的權威地教條教育,缺乏互動交流。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中美的學前教育有何不同


第一,學費問題

中國的學前班教育實際上是羞羞答答,憂抱琵琶半遮面,國家沒有明文規(guī)定學前班教育這一項,但是各個小學尤其是重點小學又得讓孩子進行入學考試這一關,使得幼兒園學前教育風生水起,民營教育學前班開辦得如火如荼。當然了,一箭雙雕,各個機構都賺的盆滿缽盈。家長們開始了囊中羞澀萬里長征的第一步,銀子花花地往外倒得心甘情愿。

美國的學前班是設置在小學中的,學費,書費,各種文件通知作業(yè)紙費,早餐費,午餐費通通免費,這一點,我們中國比不了,歐洲很多發(fā)達國家也比不了。

第二,教學目標

中國學前班教育目標明確,培養(yǎng)孩子初步學會數(shù)學20以內加減法,熟悉所有漢語拼音,掌握一定數(shù)量的漢字。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應付幼升小考試,因為選擇任何一所好學校都得通過考試這一關,說白了就是學前教育是送孩子幼升小的必由之路,通過了入學考試才能取得起跑資格,否則您的孩子連跑道都沾不上。目標清晰,壓力陡增。

美國學前班教育目標也清晰,培養(yǎng)孩子初步熟悉數(shù)學這門學科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那些叮哩咣啷的美元鋼嘣是和數(shù)學息息相通的,只有數(shù)清了鋼嘣才能吃喝玩樂,五谷豐登。(所以兒子整天和我拿著那些我都搞不清楚的cent,nickle,dime,quarter,dollar數(shù)來數(shù)去)英語語音課相當于我們的語文課,讓孩子熟悉26個字母和相關的單詞。因為上了學前班直接升入所在學校的一年級,美國學前班似乎是沒有多大壓力的,但是對于我兒子這樣的外國人來說,一點都不輕松。

第三,教學步驟

中國學前班教學步驟是緊湊的,迅速在4個月內把20以內加減法算清楚,10以內的加減法是數(shù)蘋果,對付10以上的加減法,中國的殺手锏是進位法,并且此招一出,立刻所有百位,千位,萬位的加減法通通拿下,我記得當時那兩天,兒子迅速成長起來,足以對付小學2年級的數(shù)學題。讓我卓實地得意了一下??傊袊臄?shù)學教育相當緊張高效,嘩嘩嘩的數(shù)學習題做了一本又一本,不斷溫故而知新,通過海量的數(shù)學等式計算不斷操練加深印象,以期做到百發(fā)百中??菰锊豢菰锊恢溃凑ㄟ^填鴨式的訓練,孩子們都會了。

美國學前班教育數(shù)學節(jié)奏是舒緩的,題目是幼稚的,過程是繁瑣的,半本書了,也還是僅限于數(shù)數(shù)錢幣,10以內的蘋果涂涂顏色,10以上的錢幣加起來是要靠數(shù)的。據(jù)說再大點的數(shù)要靠計算器了。

第四,教材

中國因為學前班教育定位的模糊,所以學前班沒有統(tǒng)一教材,我兒子所在的那個私立幼兒園教材是幼兒園自己印刷的活頁紙裝訂的,所選內容還是經過老師精心設計的,總體上還是讓孩子們一定程度上能接受得了的。語文數(shù)學每學期各一本活頁書。但是語文書編寫的不如數(shù)學出色,因為語文教材中太多的繞口令,對于不認識漢字的孩子來說這些繞口令除了博得孩子們當時上課學習跟讀時的哈哈一笑之外,對于孩子學習漢字和拼音來說沒有任何幫助,基本上課后成了擺設。

美國學前班教材正規(guī),數(shù)學語文也是每學期各一本,應該說美國的教材還是經過了教育專家嚴格編寫的,數(shù)學教材設計多變,可以涂色,可以剪貼,總之是在游戲中認識數(shù)字,學習加減法。(數(shù)學節(jié)奏緩慢大概也是西方特色,中國人印度人的數(shù)學能力強大概是天生的。所以中國人精于算計,不過算計來算計去總是犯算計的錯誤,不知道算計好還是不好)美國語音書編寫的非常好,尤其是對于初學者來說,使用起來適用也實用。每一個英語字母大概都會占12-15頁的篇幅,通過5,6種的不同方式的游戲練習熟悉相關單詞,比如連線,涂色,分類,朗讀,抄寫等等。這樣的設計非常有趣,既契合了5,6歲孩子繪畫,模仿等等的心理需求,也讓語言的學習變得生動有趣。

第五,老師

中外好老師的標準是一樣的,課堂上滔滔不絕,對語文數(shù)學知識點娓娓道來,如數(shù)家珍。課堂下和藹,可親,對孩子親如父母。所以中國古代尊稱老師為師父和師母,而美國孩子見到老師就是Mr…,Mrs…文化底蘊高低淺薄一看即出。

但是中國的教育過程是選拔式的,淘汰式的,這樣的教育適合那些聰明懂事的孩子,一路上經過九九八十一道關,最終劈荊斬棘,到達眾人仰慕的頂峰,但是這樣的孩子鳳毛麟角。更多的孩子在大浪淘沙過程中惶惶然不知所措,不知道在哪個坎上一頭栽倒,又不知道在哪年哪刻幡然醒悟。

西方的教育注重每一個孩子的個人成長,紐約市針對我兒子這樣的外國學生設置的ESL課程即是證明之一。我兒子班上的老師是一個美籍韓裔老師,東方的面孔讓我覺得有點親切,純正的美語又拉開了我對她的心理距離。總之這個老師既繼承了東方人的精明強干,又透露出美國人做事一絲不茍的精神,每天我都是被她重點“照顧”的媽媽,因為我兒子的可憐英語,她不斷會給我布置一些課后輔導任務。我除了感激以外,也真是佩服美國人細致入微的工作態(tài)度。

早教機構與幼兒園有何不同


早教機構與幼兒園有何不同

為孩子尋找一個好的教育環(huán)境,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是每一位做家長的共同的愿望,那么哪種環(huán)境能更好的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呢,下面就是一位家長詢問的有關這方面的話題:

孫女士:我孩子今年2歲,想讓他接受早期教育,請問早期教育機構和幼兒園有什么不同?

曹云昌答:親子教育是近年來世界流行的一個新的教育觀念,早教機構是隨之而誕生。早教機構開展親子教育是對于幼兒園辦園理念與形式的一次創(chuàng)新,是與一般意義上的幼兒園教育不同的。

第一、教育的對象不同

幼兒園將幼兒作為教育的主要對象;而早教機構其教育對象除了孩子,還有家長,而且首要的是家長。早教機構強調親子互動,使家長通過與孩子共同游戲掌握親子教育的方法與技能,成為合格的家庭教育者。

第二、教學活動的形式不同

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主要是教師面向幼兒,以教師講解、幼兒學習為主要形式。而早教機構是一種特殊的、專業(yè)化程度很高的新型教育模式,通過父母與寶寶在老師指導下一起游戲的方式,引導父母學會在游戲中觀察兒童、了解兒童,進而掌握一套科學的游戲方式,并通過這些游戲方法對兒童的發(fā)展進行干預。作為一種新型的、科學的教育模式,早教機構更強調父母(看護人)與孩子在情感溝通的基礎上實現(xiàn)雙方互動,這不但能促進嬰幼兒從小形成健康的人格,也能促使父母自身素質得到不斷提高和完善。

第三、教育的目標不同

幼兒園的教育目標是培養(yǎng)孩子的各種能力,促進孩子全面發(fā)展。而早期教育機構的主要目標是教會家長如何對孩子實施科學的親子教育,從而達到促進孩子全面發(fā)展、增進親子感情的目的。

第四、教學活動的時間不同

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時間是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以一個學期為一時段,每周一至周五在園。而早教機構的教學活動時間以3個月或更短時間為一時段,家長可帶孩子定期參加早教機構組織的集體游戲活動。每次活動時間為1個小時或2個小時,活動結束后就可離開。

中美子女培養(yǎng)觀念有何不同之處


幼升小是孩子教育生涯的第一步,每個父母都期望孩子將來成為“精英人才”。隨著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的世界型融合,直接影響了現(xiàn)有教育的培養(yǎng)方向。無論國內或是國外,“精英”一族均可以概括為知識、能力等各方面擁有領先優(yōu)勢的尖端群體。然而在如何達到成才標準的方法上,中國與美國卻有著各自不同的培養(yǎng)觀念。

相比較中國家長對子女考試成績等知識方面的要求,美國人更看重子女綜合素質的提高,更希望占領的是高端行業(yè)的高端職位。以下總結幾點美國人教育子女成才的幾個關鍵詞,來看看與中國家庭究竟有何不同之處。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可以做些什么?

關鍵詞之一:國際化

在全球經濟、社會和政治各個方面相融合的基礎上,對國際化人才的需求已是日益膨脹。美國的富人階層里,培養(yǎng)子女具備高瞻遠矚的能力和水平,“國際化”就是一個必備課程。那么美國人理解“國際化”與中國有何不同呢?

其實中國家長并不缺乏這樣的覺悟,甚至我們經常感覺到,中國家長在對子女成長為國際精英的愿望上更加強烈。但是從培養(yǎng)方式上相比較,中國的父母則顯得單薄很多。提到“國際化”中國家長想到的就是“語言”,能夠跟老外溝通就是對子女所期望的終極目標。所以現(xiàn)在市場上的很多培訓機構也都打著“單詞速記”、“考試過級”等旗號吸引那些急功近利的家長為孩子報名。

然而在美國人眼中,語言只是溝通工具,本身不具備競爭力,國際化的視野是需要孩子對其它國家的文化、精神、甚至思維方式都有所了解。就像一個會說地道英語的美國人卻不能成為一個集團的CEO,因為大部分人不會懂得商務談判等語言技巧,差別就在于不同的人說出的語言所體現(xiàn)的價值不同。而我們學英語,但是不懂得西方人的行事特點,在談合作時并沒有數(shù)據(jù)模型做支撐,只是一味地談經驗,那么肯定很難達成協(xié)議。所以在中國的英語課堂中,其實非常需要滲透對西方文化和思維的解讀,這樣在日后的國際競爭中才能理解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價值評判等。值得慶幸的是,目前很多中國的高端家長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在為孩子報名英語培訓班的時候也會考慮到孩子的國際化視野方面究竟可以成長多少。

關鍵詞之二:能力

其實在如今70后、80后的家長眼中,能力的概念已經從早期的學習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逐步發(fā)展成為知識和技能兼?zhèn)湫偷呐囵B(yǎng)目標。所以演變成了幾個特點:一、成績要高,這其實無可厚非,但是一些唯分數(shù)論的家庭直接導致了孩子長大后成為了“書呆子”;二、專業(yè)技能要過硬,典型表現(xiàn)就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家長為孩子報志愿時對IT、財務等專業(yè)度高的職業(yè)特別青睞。

美國家長們則不然,尤其美國的富人家庭里,對能力的要求更多體現(xiàn)的是社會性,而不是專業(yè)度。我們常??梢月犝f美國某個小孩在假期打工時通過自己的經營創(chuàng)造了多少財富,或者電影里也常表現(xiàn)的在假期中一群孩子有組織的分工完成了一個很偉大的任務。項目管理能力、領導的才干、以及團隊協(xié)作的能力,這些中國家長眼中可能“偏軟”的能力培養(yǎng),卻是美國父母們最最關注的。

少兒英語教育專家Sally女士說:“在美國執(zhí)教期間我聽說過這樣一件事,一個跨國公司不肯讓中國人當中國區(qū)的總裁,因為美國的高層覺得,中國人在演講的能力和風度方面可能都有所欠缺,于是他們也懷疑我們的管理能力。所以,精英的能力當然可以體現(xiàn)在技能上,但是軟實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能忽略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

關鍵詞之三:創(chuàng)造性

央視主持人芮成鋼在耶魯大學留學時有這樣的體會:在西方人眼中,對人贊美或貶低都不是討論他的身家背景,而評價一個人“Boring”則算得上是極低的評價了。一個人的無趣程度一定是與他的創(chuàng)造性有關聯(lián)的。拿職業(yè)來說,最簡單機械的崗位一定毫無創(chuàng)造挑戰(zhàn),也只適用于低級勞動者,而越高級的崗位越要求人的創(chuàng)造力。

創(chuàng)造性需要一點點培養(yǎng)和引導。美國引導孩子主動探索創(chuàng)造主要有幾個方法:“比如說教孩子學數(shù)學,在美國的課程中不會讓孩子去背公式,而是通過一些生動的形象例子,引導他們自己去想4*6是如何得來的過程,讓他們自己去總結三角形需要具備哪些特點,這樣在考試的時候,孩子不會因為沒有背下來公式而犯愁,因為他們明白了算術后面的思考過程。”

記者發(fā)現(xiàn),周圍很多家長確實都習慣于給孩子一個“標準答案”,而忽略了讓孩子自己探索的過程。而美國的家長則由于經常對孩子進行引導式的提問,使得美國孩子在想象力的保留和創(chuàng)造力的拓展方面更具優(yōu)勢。

國內已有一些教育界人士呼吁,并不需要時時刻刻都給孩子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答案,因為孩子的個體對事物的理解是具有獨特性的,家長和老師要善于抓住他們的獨特性進行培養(yǎng),讓孩子在思考問題的廣度和維度上不斷延伸,這些都會成為長大后無形但也最具價值的“財富”。

中國的人才結構其實也導致了國家身份的定位。當我們看到“制造大國”這個角色的時候,更應該看到制造業(yè)勞動結構的矮化。盡管近年在美國對中國的項目中,已經從簡單的制造加工擴展到IT技術類的外包,這當然得益于中國技術型人才的龐大,但是中國依然離“創(chuàng)造大國”的身份相隔甚遠。從美國人培養(yǎng)精英的思路上看,具備國際化的視野、科學高效的管理水平、以及無可替代的創(chuàng)造性,將是美國繼續(xù)握緊經濟脈搏的核心標準。然而中國何時能出一個像蘋果這樣靠著創(chuàng)新去橫掃市場的公司?從本質上講中國的精英培養(yǎng)觀念是否需要得到徹底的反思?這是中國家長需要思考的問題,也是整個中國教育行業(yè)的挑戰(zhàn)。

未來無論在中國還是美國,精英人才的標準都應該是國際統(tǒng)一的。家長在培養(yǎng)過程中,可以關注旅美學者薛涌在《美國是如何培養(yǎng)精英的》中所提到的:“過去的財富和權力,通過繼承而來的成分甚大。如今的財富和權力,則是通過教育而來。富裕階層除了關注孩子學習成績外,更多的傾向于塑造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領導才能、人文價值、藝術品位等等綜合性素質,使子女們在起跑線上就已經具備了高瞻遠矚的能力。等他們長大后,作為個體具有超人一頭的才能,靠自己就能在競爭中獲勝。”

中外教育幼兒的差異


中外教育幼兒的差異

這次回國呆的時間長達三個月,我們決定把女兒愛米粒送入中國的幼兒園當個臨時插班生,借此也了解一下中西早教的異同。

經觀察,我總結出中西幼兒園的幾點區(qū)別:

第一、中國幼兒園硬件設施略勝一籌。

中國的幼兒園偏新偏高級,一般幼兒園都是為建園專門設計的建筑。

相比之下,澳洲的幼兒園則多屈居在普通民居內,一般都只是在民居平房原來的格局上做進一步的修改,裝上相應的兒童保護措施,把民居的后院布置為室外游樂場所,就是一個幼兒園了。只有少數(shù)私校的附帶幼兒園才有專門為建園而設計修建的建筑。

第二、師生比例差異大。

在澳大利亞,政府規(guī)定的幼教師生比例是1:4,也就是每四個小孩就要有一個老師負責看管。

愛米粒在中國上的這個小二班估計有二三十人,老師不超過三個。比例大概為1:10。當然,這樣的比例是根據(jù)國情制定的,中國人口多,幼教的地位和收入或許還做不到吸引大量的人才加入,人手短缺,師生比例自然不可能提高。

園內活動內容有很大的區(qū)別,其中在體育運動和游戲活動上的區(qū)別尤為突出。在體育運動方面,中國幼兒園運動場地的設施不差,可是卻沒被充分利用。不知是我沒看到還是了解不夠,除了每天早上一入園的集體體操,平時孩子們好像很少有機會到戶外活動。就說這個早操吧,一開始我還覺得蠻有趣的,因為孩子能從中學到一些兒歌和音樂??墒菚r間長了發(fā)現(xiàn)每天都是同樣的動作和歌曲,孩子們不免厭煩,懶洋洋地隨便抬抬腿伸伸腳,動作根本不到位,難以起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其實,這個年齡的小孩子本來就是愛跑愛跳的,就算不讓他們集體做操,他們肯定也會一刻不停。與其讓他們過早地做一成不變的早操,為何不用這個時間讓孩子們在戶外自由自在地跑跑跳跳玩玩滑梯騎騎單車呢?

國外的幼兒園也許設施不夠先進,可是只要沒下雨,無論春夏秋冬孩子們都會被允許出去室外玩耍,老師們也很強調室外運動與呼吸新鮮空氣的重要性。還記得一個老師曾經跟我說過:在外面玩永遠是自己喜歡的!

第三、游戲活動方式不同。

一般來說,一切有可能讓小孩子把自己衣服弄臟的游戲,如玩沙子,玩水,畫油畫等,往往都是孩子們最喜愛的活動。在國外,每個幼兒園必備一個室外沙池,里面裝著衛(wèi)生的細沙,還配有很多能盛沙的鍋碗瓢盆鏟子杯子,供孩子們盡情地玩耍;夏天孩子們能享受到玩水玩冰塊的快樂;在室內,則一定有一個藝術角,供喜歡畫畫的小畫家們自由發(fā)揮。

在澳洲,每天從幼兒園回來,米粒的鞋子襪子和頭發(fā)里,一定裝了很多的沙粒。她的鞋子如果不在門外抖一抖是不敢拿進家里的。倒出來的沙子往往能在門前堆個小山堆。衣服上和手上有時候有沒洗干凈的顏料,一看就知道今天又當了一回小畫家。

可是在中國,同一個小朋友,從幼兒園回來卻是干干凈凈,鞋子和衣褲都一絲不茍,仿佛從未在身上穿過一樣,令我著實費解。后來一問才知道,這個幼兒園竟沒有沙池,而且這種情況是普遍現(xiàn)象。

當然,不是非要把孩子弄得臟兮兮一團糟才是成功的教育,但是,因為怕摔了孩子而不讓他們自由地奔跑,因為怕沙子進眼睛而連沙池都干脆不設,這樣過度保護,過度限制,因噎廢食,孩子們的天性是否就會因此被慢慢泯滅呢?

第四、對孩子個體差異的尊重程度不一樣。

在中國,園里面的活動大都以老師指定的團體活動為主,就我能看到的幾段時間來說,基本沒見過真正意義上的自由地活動。例如,每天一早入園第一件事,就是集體早操。從小小班到大班的小朋友全部都排列整齊地站在自己的位子上跟著老師做一模一樣的動作。這在澳洲是從沒有見過的。

再說玩滑梯這件簡單的事:愛米粒平時在外自由玩滑梯的時候,一會從樓梯上,一會從管子爬,一會又會從滑梯上倒著往上走,滑下來的時候更是花樣多多,什么坐著滑,躺著滑,還有頭朝下趴著滑,玩得非常自由開心。可是國內的幼兒園,居然連玩滑梯的時間都是有組織的:小朋友們必須排成隊,一個接一個從樓梯走上去,再從簡單的直滑梯上滑下來,顯得簡單呆板,沒有任何創(chuàng)新。

我想,小孩子天生都是有極強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玩這么一件簡單的事,如果都要規(guī)定他們怎么做,而且必須人人一樣,那么將來還期待他們能做出什么創(chuàng)新呢?據(jù)了解,一天里其他的活動也大多如此,都是在固定的時間里老師拿出指定的玩具或設備,讓所有的孩子玩一樣的東西。

在澳洲,只有兩個時間段會出現(xiàn)所有孩子做相同事情的情況。一個是進餐時間,另外一個就是每天的“集體時間”里,老師在地上鋪一個毯子,所有小朋友自由擇位席地而坐,聽老師講故事或是唱兒歌。就算如此,如果有的孩子真的很不想參加,也能被允許在一個角落進行自己感興趣的活動。

其他時間段里,孩子們都能自由選擇那天那刻自己正好感興趣的活動來參加:畫畫、手工、看書、積木、在廚房角玩過家家或者是到院子里自由活動。院子里有著各種有趣的東西:植物角、多組合滑梯、大大的沙池、平衡木、三輪車等。這樣的一種教育方式,更能培養(yǎng)孩子的主見和個性。

什么才是成功的家庭教育?中外學生的不同遭遇告訴你


【導讀】有人說,中國人的教育是簡單粗暴的,夸獎、打罵都是我們習以為常的家庭教育方式。尤其是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別人家的孩子”成為了我們被父母打罵的關鍵性人物,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別人家的孩子”成為了不少人揮之不去的陰影。阿卡索小編到現(xiàn)在都還記得那些年被“別人家的孩子”所支配的恐懼。

近段時間微博上的一段采訪視頻讓大家再次目睹了什么叫做“成功的家庭教育”。視頻中的女人叫陳美玲,1955年生于香港,曾經是與鄧麗君齊名的當紅歌星,然而現(xiàn)在的她卻是以“成功媽媽”的身份出現(xiàn)的,因為她的三個兒子全部陸續(xù)考入斯坦福。這意味著,連同她自己(陳美玲拿到斯坦福大學教育學博士學位),陳美齡的家里有了四個斯坦福學生?,F(xiàn)在有太多人好奇,她究竟有什么育兒妙招。

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曾說過:“教書的是教師,育人的是父母。”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意義重大,父母家庭教育的方式也對孩子今后的發(fā)展產生深遠影響。

“別人家的孩子”無處不在

有人說,中國人的教育是簡單粗暴的,夸獎、打罵都是我們習以為常的家庭教育方式。尤其是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別人家的孩子”成為了我們被父母打罵的關鍵性人物,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別人家的孩子”成為了不少人揮之不去的陰影。阿卡索小編到現(xiàn)在都還記得那些年被“別人家的孩子”所支配的恐懼。

“成功媽媽”陳美玲在采訪中也提到了不少家長慣用的教育方式,動不動就搬出“別人家的孩子”跟自己孩子作比較,從而讓孩子的自信心大受打擊。而陳美玲的做法是從來都不會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比較,她認為家長經常把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比較,小朋友就會沒有信心,他的潛力不敢讓父母看到。自我肯定力低的小朋友,他們更可能會去欺負別人、看不起別人,以此博取更多關注。

其實,家長愛拿“別人家的孩子”來比較,其目的是希望為自己的孩子一個奮斗的目標,激勵孩子不斷向上,但往往適得其反,不僅不能激勵孩子,反而還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甚至對家長不滿,影響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系。因此,阿卡索小編提議,父母不要拿孩子同別人作比較,而是讓孩子和他自己比,幫助孩子了解他身上的不足,同時正確引導他學習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身上的不足,這樣孩子會比較容易接受。

倡導鼓勵教育,中外各有不同

現(xiàn)在的中國家長開始關注家庭教育,不再是隨意地打罵、批評,開始倡導鼓勵教育。但是,在鼓勵教育方面,中國和外國并不相同,他們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

中國式鼓勵教育其實更像是“獎勵”,家長常常掛在嘴邊的是“如果你考了100分,我就給你買你喜歡的玩具”“你考第一名的話,我就滿足你的心愿”。這樣的鼓勵其實就是一種物質獎勵,孩子先達到家長的期望值,然后家長來滿足孩子在物質方面的需求。中國的鼓勵教育往往是對孩子學習結果的鼓勵,孩子達到了目標,就進行物質上的鼓勵。久而久之,學習這件事情變得如同“交易”一般,等價交換,這難道是我們所期望的教育嗎?

而國外教育中所提倡的鼓勵教育是對孩子的學習過程進行鼓勵,盡管每個家長的目標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做到最好,但是一旦孩子在攀登“頂峰”的時候有進步,家長就會去夸獎他,鼓勵他,這樣孩子的成長路上一直都會有父母的鼓勵。

現(xiàn)在不少中國家長也愿意孩子去嘗試國外教育,希望能夠幫助孩子更好地認識自己,激發(fā)潛力,擁有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而有了互聯(lián)網技術的幫助,在線外教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孩子更加便捷地感受到外國老師的教學方法以及國外教育特點。當孩子在一家專注在線真人外教一對一的教育平臺,譬如阿卡索外教網,跟著外教進行一對一英語學習時,外教老師風趣幽默,很會調動課堂氣氛,不管學生的英語水平如何,都會極力引導學生開口說英語,并且及時的鼓勵學生,增強學生自信心,讓學生自己有意識地主動開口說英語。同時外教老師還會通過自己的肢體語言、表情動作來輔導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自己嘗試著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肯定學生的進步,讓孩子在學習英語的路上保持自信,保持思維的活躍。

對于當前的中國教育現(xiàn)狀來說,家庭教育的情況并不太樂觀,同一些發(fā)達國家的家庭教育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國外的教育理念雖然不是完全符合中國國情,但是在許多方面仍然值得我們借鑒,譬如今天小編提到的“鼓勵教育”,雖然應試教育是我國主要的教育制度,但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教育改革的進行,素質教育才是未來的教育方向,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學生才是未來社會強有力的競爭者。

幼兒園大班和小學到底有哪些不同


又是一年七月到,迎來了暑假,大班的孩子們即將要成為小學生了。在暑假期間,許多父母選擇讓孩子參加“幼小銜接”的培訓班。那么,幼兒園大班和小學到底有哪些不同呢?下面就讓我給大家做個簡單介紹。

1)幼兒園大班教學的時間大致上還是安排20分鐘作為一個單元,而小學就要40分鐘,這對于小孩的專注力提升有了更高的要求。

2)大班的學習生活,更偏向于“動”,通常都在各種活動中度過,孩子們的活動空間比較大。然而到了小學,每個人都有桌椅,除了體育課等一些活動課程,上課時間多數(shù)是要安靜地坐著,更偏向于“靜”。

3)大班的教室里往往還配套有生活設施,如喝水區(qū),洗手池,小廁所,午睡區(qū)等,生活上如有個別不能自理的情況,有阿姨可以協(xié)助。到了小學,教室里只有學習相關的設施,生活設施相對配套沒那么多,因此對小孩的自理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

4)學習內容方面,幼兒園的學習相對都比較形象,主要是增強幼兒的認知水平。而小學的開始,就需要有一些抽象的學習,比如拼音,看圖說話,算術的學習,需要大腦進行一定的富有想象力的抽象思維,不可能每個知識點都是生活中看得見摸得著的。

5)在書寫方面,幼兒園通常沒有太高的要求,課后作業(yè)也通常是孩子口述家長書寫。到了小學,拼音,漢字,算術,都是要靠自己書寫,并且將有一定量的作業(yè)要完成,對手掌正在發(fā)育過程中的幼兒也是一個挑戰(zhàn)。

可以對照以上幾點,如果家里的孩子有3點以上存在一定的銜接差距,不妨考慮適當參加“幼小銜接”培訓班,幫助大班的孩子完成向小學生的轉變。當然,如果家里的孩子自律性已經比較強,適應能力也比較強了,可以考慮在家進行一些針對性的訓練即可,向孩子說明未來的小學生活可能存在的一些挑戰(zhàn),鼓勵孩子開啟全新的小學生活。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 父母意見不同意有哪些影響


1.缺乏安全感

爸爸媽媽扮演黑臉白臉的角色時,必須考慮是否會讓寶寶接收到矛盾或是不一致性的信息,一旦寶寶感受到教育上的不一致性,可能會讓寶寶有種無法預測感,進一步帶來缺乏安全的感覺。

2.價值觀混淆

“黑臉白臉”的教育方法是不適用的,一個打一個護,寶寶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沒有,不同的標準很可能會造成寶寶價值觀的混淆,讓他難辨是非,也有可能會讓寶寶將來的個性容易投機取巧,甚至逃避問題。

3.因害怕失去主見

在“黑臉白臉”教育方式下成長的寶寶,可能會讓他依賴“外控”,失去自己的想法和主見。因此實施黑臉白臉的教育方式前,家長得先思考一個問題:讓寶寶感到害怕究竟能夠讓寶寶學到什么?是否到頭來只讓寶寶學到了畏縮的想法,甚至讓他在成長的路上不敢勇于表達自己的意見,害怕與人溝通。

4.習慣找借口

如果寶寶一做錯事情,家長就用罵或打的方式解決,然后過一會再去安慰寶寶,長期下來,寶寶會認為不論做錯什么事,不必經過反省也不用調整自己的行為,終究會被原諒。如此可能會養(yǎng)成將來找借口、遇到事情就逃避的人格特質。

5.親子關系破壞

另外,黑臉白臉的角色扮演,也有可能會讓寶寶產生親近白臉、懼怕黑臉的狀況,造成親子關系的疏離,不僅失去了當初的教育目的,更有可能會讓家人間失去更多寶貴的情感。因此,爸爸跟媽媽必須好好考慮,究竟有沒有必要犧牲親子關系來達到一種“立竿見影”的教育效果。

6.影響人格發(fā)展

黑臉白臉的教育方式,會衍生出的一個問題是,扮演黑臉的不論是爸爸還是媽媽,都可能因為寶寶長時間感受到黑臉的怒意與不悅,因此無論生活中發(fā)生了開心或不開心的事情,都不愿意與黑臉分享,造成了跟黑臉無可避免的親子疏離。一旦造成這種情況發(fā)生,要修復是非常困難的,而且如果寶寶從小就在親子關系疏離的家庭下成長,對寶寶人格特質的發(fā)展也會有不好的影響,嚴重的話甚至可能會成為整個社會的負擔。

上述所涉及的外控行為、親子關系疏離及畏縮的想法等等,并非所有在黑臉白臉的教育方式下長大的寶寶都一定會出現(xiàn)以上的狀況,但是在不確定這種方式是否會對寶寶不利時,家長還是要盡量避免采取這種方法,而是用具有一致性的教育方式,盡量預防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后果。

中美教子有什么不同之處


中國的兒童往往屬于被動的一方,是父母主動對孩子實施一些行為,在成人的幫助指導下成長。而美國的兒童是具有自愿的主動性,也富有創(chuàng)造力,這完全和教育方式息息相關。

橫向激勵與縱向發(fā)展

中國的兒童教育,表揚與批評為慣用的教育手段,教師喜歡采用橫向比較法,如利用小紅筆、小紅旗、排名次表等方式鼓勵孩子,看誰表現(xiàn)好。當糾正孩子不良行為時常常采取表揚其他孩子,以其他孩子做榜樣的方式。美國教師則不同,一般對孩子不表揚也不批評,理由是:批評了你的孩子會刺激你的孩子,表揚了你的孩子會刺激其他的孩子,他們注重兒童自身的縱向發(fā)展而避免對兒童進行相互比較。

集體精神與發(fā)展個體

中國人強調個人服從集體,個體要與集體保持一致,如果出現(xiàn)不一致則需要調整自己的行為。美國人強調個性差異,教師總是根據(jù)孩子不同的個性與能力安排活動。目的是為了使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別于他人的獨特個體。

穩(wěn)重聽話與活潑好動

中國人在評價孩子的性情時,“穩(wěn)重聽話”是一大優(yōu)點,“聽話的孩子是好孩子”已在國人中形成共識。學校教育強調秩序井然,用各種規(guī)章來約束孩子的行為。美國人喜歡孩子富有孩子氣,小學和幼兒園的課堂上允許孩子隨便說話,甚至相互打鬧,美國人總覺得中國孩子在課堂上太死板,沒有生氣。

強調自制與突出自主

中國教師總是鼓勵孩子在盡可能長的時間內專門做好某一件事,以期培養(yǎng)兒童的恒心、耐心,他們多強調兒童自我意識的社會性發(fā)展,多引導兒童逐步學會適應和控制自己的情感,而美國教師常常鼓勵孩子在一段不長的時間內從事多項活動,以期培養(yǎng)孩子的靈活性、創(chuàng)造性,多注重兒童自我意識自然發(fā)展,多鼓勵兒童自由且自然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

肯定結果與重視過程

中國人重結果與技能的掌握;無論學習什么,為求學深學透,無論干什么,力求完美無缺。美國人重過程與能力的增減,他們注重孩子的參與意識,孩子們自由選擇的機會多,教師還極力鼓勵孩子自由發(fā)揮、自由創(chuàng)造,以培養(yǎng)孩子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

概括地說,中國人力圖使兒童發(fā)現(xiàn)社會存在,創(chuàng)造環(huán)境使兒童學會怎樣長大成人,兒童是被動的,富有可塑性的,重在成人的幫助指導下成長。美國人力圖使兒童能真正作為孩子,兒童是主動的,富有創(chuàng)造的,自我實現(xiàn)是兒童自身的自然與發(fā)展,成人只需提供有利的條件即可。

教育孩子,不同階段家長扮演不同角色


教育孩子,不同階段家長扮演不同角色

切記:一個孩子造型容易,改型難!

1.0-6歲,愛等于陪伴

1.智力的塑造

0-6歲智力發(fā)育最快,

50%的智力在4歲前形成。

聰明不是腦細胞有多少,而是腦細胞間的連接有多少。

在某方面刺激多,腦神經元較粗,在某方面的智力就發(fā)達。

2.情感培養(yǎng)

左腦發(fā)達:邏輯思維。

右腦發(fā)達:創(chuàng)造性思維,想象力。

完整的情感才有完整的人格:不要約束太多。

陪他玩,讓他贏

(每贏一次都增加他的自信)。

3.性格的造型

建立概念,知對錯

(6歲之后千萬不能動手),把教育放在故事里,少講道理。

習慣于有求必應,必致驕橫無禮;

習慣于有求無應,必致自卑消極。

孩子的自信和自尊最重要!

6-12歲,愛等于教練

孩子擁有第二個世界了:學校!

進入群體社會,他感受到群體的力量。表揚或批評都起到暗示教育的作用。

在語言和行為上傳遞愛的信息:愛是最偉大的動力。

假如他能感受到愛的陽光和雨露,小樹苗就茁壯成長。

教練正面暗示的力量很重要:

你怎樣評價孩子,孩子就會變成怎樣;你希望孩子變成怎樣,就怎樣評價孩子。

始終傳遞正思維,正語言,正能量。

1.自信養(yǎng)成:

跟著孩子的興趣走,不是為了讓他成名成家。

拇指教育,而不用食指教育!

18歲前要完成2萬次的肯定。

贊美一定要及時、當面。

批評要在寬松中嚴肅。

三明治教育:

缺點夾在優(yōu)點中講,批評夾在希望中講(肯定--但是--相信)。

做錯了,錯在哪里?

改掉一次錯,就會越來越好……

2.習慣養(yǎng)成:

重視細節(jié),所有得到都要經過自己的努力,對自己誠實。

3.獎勵和懲罰:

關注他的喜好,等到該獎勵的時候給他,讓他因肯定而感動。

不當眾訓斥,保護好他的自尊。

孩子即使做錯事,讓你生氣,也要把事情和愛分開,你犯錯,應批評和懲罰,但懲罰不是為了發(fā)泄不滿,而是為了教育,為了愛。

每一次的教育都與愛連接在一起。

4.責任養(yǎng)成:

獨立或依賴都是培養(yǎng)出來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認真做,做完整。

代替他做,無法代替一生,教會他做,他可受用一生。

5.玩與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好好玩,才能好好學。

12-18歲,愛等于尊重

他正走在一條以自我為中心的路上。

我長大了,要求平等了。

你跟朋友怎么說話,就跟孩子怎么說話。

1.家長和老師:

別把老師的話當圣旨。

讓老師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孩子哪些地方有進步?

所有的孩子都怕老師告黑狀。

讓孩子喜歡老師很重要

2.學業(yè)和成績:

孩子的心理健康比學習成績更重要。

一時的成績,不能代表一生的成敗,不斷的成長,才能造就一生的成就。

千萬不要因為成績差而讓孩子產生歉疚感、負罪感。

3.給思想:

成為什么樣的人?

成為正直的人,

善良的人,

成為有故事的人,

成為對家庭有貢獻的人,

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贏得別人尊重的人……

未來要成為一個領導人,能三吃虧:

出錢的時候吃虧,

出力的時候吃虧,

講話要舍得吃虧。

4.給平臺:

鼓勵去圖書館,培養(yǎng)閱讀的習慣。

鼓勵參加文體團隊活動。

鼓勵在安全的前提下,行萬里路。

讓孩子熱愛生活。

參加暑期夏令營。

5.給榜樣:

與誰同行,向誰學習。

恰當?shù)哪繕?,鼓勵達成。

多關心

多溝通

多撫摸。

撫摸對孩子心理影響巨大,傳遞理解、信任、尊重。

永遠記得讓家成為每個孩子心中溫暖的港灣,不要讓家成為競技場!

喜歡《中外的幼兒園教育有何不同》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希望帶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園的游戲有哪些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 中美的學前教育有何不同 第一,學費問題 中國的學前班教育實際上是羞羞答答,憂抱琵琶半遮面,國家沒有明文規(guī)定學前班教育這一項,但是各個小學尤其是重點小學又得讓孩子進行入學考試這一關,使得幼兒園學前教育風生水起,民營教育學前班...
    2021-04-28 閱讀全文
  • 早教機構與幼兒園有何不同 早教機構與幼兒園有何不同 為孩子尋找一個好的教育環(huán)境,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是每一位做家長的共同的愿望,那么哪種環(huán)境能更好的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呢,下面就是一位家長詢問的有關這方面的話題: 孫女士...
    2020-11-28 閱讀全文
  • 男孩女孩 語言發(fā)展有何不同 生活中出現(xiàn)像家興這種情況的小男孩并不少見,盡管以前許多研究者都認為女孩在語言學習上比男孩更有優(yōu)勢,但是這種現(xiàn)象一直沒有得到生理學上的證據(jù)。 男孩&女孩的語言發(fā)展特點 ·男孩——語言加工更為具體感性。 ...
    2021-12-03 閱讀全文
  • 中美子女培養(yǎng)觀念有何不同之處 幼升小是孩子教育生涯的第一步,每個父母都期望孩子將來成為“精英人才”。隨著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的世界型融合,直接影響了現(xiàn)有教育的培養(yǎng)方向。無論國內或是國外,“精英”一族均可以概括為知識、能力等各方...
    2021-03-17 閱讀全文
  • 中外教育幼兒的差異 中外教育幼兒的差異 這次回國呆的時間長達三個月,我們決定把女兒愛米粒送入中國的幼兒園當個臨時插班生,借此也了解一下中西早教的異同。 經觀察,我總結出中西幼兒園的幾點區(qū)別: 第一、中國幼兒園硬件設施略勝...
    2021-04-20 閱讀全文

第一,學費問題 中國的學前班教育實際上是羞羞答答,憂抱琵琶半遮面,國家沒有明文規(guī)定學前班教育這一項,但是各個小學尤其是重點小學又得讓孩子進行入學考試這一關,使得幼兒園學前教育風生水起,民營教育學前班...

2021-04-28 閱讀全文

早教機構與幼兒園有何不同 為孩子尋找一個好的教育環(huán)境,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是每一位做家長的共同的愿望,那么哪種環(huán)境能更好的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呢,下面就是一位家長詢問的有關這方面的話題: 孫女士...

2020-11-28 閱讀全文

生活中出現(xiàn)像家興這種情況的小男孩并不少見,盡管以前許多研究者都認為女孩在語言學習上比男孩更有優(yōu)勢,但是這種現(xiàn)象一直沒有得到生理學上的證據(jù)。 男孩&女孩的語言發(fā)展特點 ·男孩——語言加工更為具體感性。 ...

2021-12-03 閱讀全文

幼升小是孩子教育生涯的第一步,每個父母都期望孩子將來成為“精英人才”。隨著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的世界型融合,直接影響了現(xiàn)有教育的培養(yǎng)方向。無論國內或是國外,“精英”一族均可以概括為知識、能力等各方...

2021-03-17 閱讀全文

中外教育幼兒的差異 這次回國呆的時間長達三個月,我們決定把女兒愛米粒送入中國的幼兒園當個臨時插班生,借此也了解一下中西早教的異同。 經觀察,我總結出中西幼兒園的幾點區(qū)別: 第一、中國幼兒園硬件設施略勝...

2021-04-20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