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上小學后,孩子英語成績一直第一名,我只做了這些!

發(fā)布時間:2021-06-11

做好一名幼兒園教師。

校園是孩子的第二個家,孩子的教育工作離不開這兩個大家庭!家長要對教師多些理解、多些幫助,以教師為主體,促進孩子健康、和諧發(fā)展!那么,家長可以配合教師做哪些工作呢?考慮到您的需要,小編特地編輯了“上小學后,孩子英語成績一直第一名,我只做了這些!”,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上小學以來,孩子的英語成績一直不錯,期末考試第一名也是常事,其實和很多家長一樣,我也是啞巴英語的受害者,在孩子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并未提供什么實質性的幫助,但我堅持做了這些,也許是孩子英語成績優(yōu)秀的原因,現(xiàn)在和大家分享分享。

興趣+習慣,缺一不可

我的孩子英語啟蒙的并不早,也是到3、4歲的時候,看其他家長都在報班,我才開始有意識的考慮他是不是也要去學學。作為家長都知道,語言學習一定是以興趣為先的,現(xiàn)在大部分的學前輔導班也都是這樣的說法,孩子以應用為主,例如我們比較熟悉的十門學科,就是用英語去學習其他的科目。

因為孩子比較排斥,所以我放棄了輔導班這條路。我想告訴家長的是,孩子的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如果孩子強烈反對,那就沒必要非讓他坐在一個他不喜歡的環(huán)境。我開始給他聽一些英語的小故事,買一些繪本,和他一起讀,慢慢的他開始接受并愿意去聽我講英文的故事 ,如果哪天我忘記了他還會提醒我。

這里我想說的是,興趣培養(yǎng)只是第一步,要養(yǎng)成習慣才是最終的目的。很多家長做著做著半途而廢了,孩子怎么能學好呢?所以無論你采用什么樣的教育方法,一定要堅持。

閱讀,是終生的財富

我是一個比較隨性的家長,孩子不愿意做的事情一般都不勉強,但只有一件事,是他必須要做的,就是閱讀。

英文繪本、分級讀物,現(xiàn)在網(wǎng)上資源很多,稍微查一下就知道孩子可以看哪些書。只有大量的輸入才能保證輸出。分享部分書單:

科普邏輯繪本:《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親情主題繪本:《Does a kangaroo have amommy?》、《What daddies and mommies dobest》

季節(jié)主題繪本:《Let it snow》

品格教育繪本:《The doorbell rang》

運動智能繪本:《From head to toe》

只要他在讀,一般讀什么我不會太干預。除非他扔在一邊總不讀的,我會觀察一下,是他不喜歡這個類型,還是這本書對他太難了。從這個過程中,我也發(fā)現(xiàn)了他很多愛好,現(xiàn)在他學習畫畫也是那個時候發(fā)現(xiàn)的他的興趣。

如果你沒時間陪孩子,請讓他閱讀,書會陪他,一個人在寂寞的時候懂得去看書,就不會太孤單;如果你不會教孩子,請教他閱讀,書會教他,只要拿起書,他就能與各路大師進行一次深度的免費對話;

有的時候他不喜歡讀英文的,那就別勉強,中文也有很多好的繪本,隨他翻去。

另外,啞巴英語也別怕,和孩子的英語交流沒那么難。起初,我也擔心自己的啞巴英語會誤導孩子,尤其是在孩子語言剛剛形成時。但明顯我多慮了,當他從電視和app中聽到某些詞和我說的不一樣時,他會很驕傲的糾正我,所以別擔心,一定要和孩子去說英語,哪怕是簡單的交流也行。

合理利用網(wǎng)上的資源

孩子看ipad我一直不是很反對,所以當他用一些app去學英語的時候,我還是比較支持的,只要時間不是很長就可以。

但在這里,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作為家長,更應該學會利用網(wǎng)上的資源?,F(xiàn)在很多社區(qū),都有在分享育兒的經(jīng)驗,這會讓你少走些彎路。

告訴孩子,學習英語不是一件必須的事兒

也許你要反駁我了,怎么能這么告訴孩子,可是我就是這樣告訴他的呀!上了學以后,英語變成了像數(shù)學、語文一樣的科目,要有一個固定標準去衡量他說的好不好,寫的對不對,這和他以前接觸的完全不同,他不只一次和我說:媽媽,我不喜歡英語了。

如果我告訴他,你必須學英語,他會怎么樣?即使他勉強去學,也一定很排斥。而他不可能不學習,那何不減輕他的壓力呢。

這就是我想分享的全部,也許你有更好的方法,這些只作為參考。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孩子,我一直愛你,但從不“欠”你!


這是前段時間比較火的一個帖子,說的是一個10歲的孩子,樣樣成績都很棒,他認為這么優(yōu)秀的自己,生在這樣的家庭中,虧了!他坦言,父母不配擁有他這樣的好兒子!

遭到孩子如此嫌棄,他的父母聽到后定有心如刀割的疼痛。

當我把這個帖子分享給童憶成長編輯組的同事時,他們共同的反應是:憤怒!這不就是傳說中的白眼狼嗎?養(yǎng)他干啥,長大了也不知道感恩,白養(yǎng)了!

幾乎每一個含辛茹苦把孩子養(yǎng)大的爸爸媽媽聽見孩子這么說,都會做出同樣的反應吧:憤怒。憤怒的背后,還有深深的傷心與難過。

毫不夸張地說,我們千辛萬苦,卻把孩子培養(yǎng)成了白眼狼。

悲哀的是,這樣的孩子,在生活中真真的存在,而且不是少數(shù)。

你光鮮亮麗,父母低聲下氣

我身邊的一位阿姨,近六十歲的人了,人看上去比實際年齡還要操勞。

阿姨說,她在郊外的一家政公司上班,服務行業(yè),工資不穩(wěn)定,工作時間不穩(wěn)定,所以,有時候晚上八九點,時常在小區(qū)門口碰到剛剛下班的她。

她說,她還要趕回家給兒子做飯,要不然那小子又要出去揮霍。

一個六十歲的老人,為什么還要起早貪黑的工作呢?

阿姨的兒子三十歲了,沒有正兒八經(jīng)的工作,女朋友倒是經(jīng)常換,每次出門都給阿姨要零花錢,兒子還說,給一百塊錢,都不好意思伸手接。

這讓她非常寒心,辛苦拉扯大的孩子,到頭來卻成了討債的“白眼狼”。

大都這樣的人,自己有能力養(yǎng)活自己的時候,卻把手瀟灑地插進口袋里,專職“啃老”。稍不如意,父母還要挨盡埋怨。

這樣的一群人,有的家庭條件很一般,卻把日子過得很“高級”。

下館子,吃人氣很高、價格也很昂貴的餐廳。

向來都是瀟灑地買買買,花錢如流水。明明手頭不寬裕,卻高喊著不虧待自己……

殊不知,自己的父母正彎著腰,用長滿繭子的大手掙辛苦錢。

其實,心中無愛的人,即使物質條件再豐富,也難抵內(nèi)心的冷漠。你含辛茹苦操碎了心,也換不來他一聲“謝謝”!

富養(yǎng)?你得欠孩子多少錢?

中國父母在養(yǎng)育孩子時,總有一種“愧疚感”,什么都要給予孩子最好的?。?!

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上最好的幼兒園……再窮不能窮孩子,再苦不能苦孩子,中國父母為孩子承擔太多了。

童憶成長專家孫瀾老師認為:不要把教育做的太過功利化,盡自己所能,否則,養(yǎng)出白眼狼的孩子也不足為奇了。

“全民富二代”不可取,富人家的孩子當富二代養(yǎng),窮人家的孩子也當富二代養(yǎng)。

在這樣環(huán)境下長大的孩子從小物質享受就被過分滿足:要手機,要電腦,要房要車……

這種孩子只在乎自己的要求有沒有被滿足,而對父母的感受視而不見,等哪天父母沒什么能給了,他還會覺得父母虧欠他很多。

這是所有白眼狼孩子的共同特點:無限制的提要求,要什么,就得給什么,不給就大呼小叫。

歸根結底,是父母對孩子的愧疚感,滋養(yǎng)了孩子這種惰性,才讓孩子理所當然的享受這父母的給予。

你什么都做了,孩子還能做什么?

“我愛孩子,我愿意為他做一切事情”,這聽起來很合乎情理。

但,童憶專家建議:當孩子有能力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幫他做了,這是一種對孩子行為能力的侵犯。

常見一些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父母不敢怠慢,事事代勞,就差替孩子吃飯了。

你有沒有想過,什么事情你都能替孩子扛,你卻不能替孩子成長!

孩子說“我餓了,我要吃飯”,然后你就趕緊捧著碗奉上。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受之無愧”,有這種傾向的孩子認為爸爸媽媽應該給他想要的事物,如果給了,他覺得那是爸媽應該做的,他不知感恩;如果沒有給,他就認為爸爸媽媽太不應該,于是就心生不滿和怨恨。

這樣的孩子,最終可能變成一只“白眼狼”。

如果可以,在孩子能力允許范圍內(nèi),放手讓孩子做,教育不可以越界,解放孩子的雙手,自己的事情自己來:

孩子的小件衣物,可以讓他洗一洗;

盛飯洗碗時,也可以讓孩子自己來;

自己穿衣洗漱,收拾玩具。

……

這樣做,孩子自然明白,這是分內(nèi)的事情,如果爸爸媽媽幫忙,應該知道感恩。

對孩子最好的愛,是某天當孩子離開你后可以自由飛翔,所以,為人父母一定謹記:

有能力做的事,讓孩子自己做;

沒能力做的事,教給孩子自己做;

不干涉孩子笨拙的行為和不成熟的思想。

希望我們都能養(yǎng)出有愛的能力的孩子,享受把爸爸媽媽的愛,同時,也能把愛給予別人!

哈弗媽媽告訴女兒:“只追前一名”


有這么一個女孩,小的時候由于身體纖弱,每次體育課跑步都落在最后。這讓好勝心極強的她感到非常沮喪,甚至害怕上體育課。這時,女孩的媽媽安慰她“沒關系的,你年齡最小,可以跑在最后。不過,孩子你記住,下一次你的目標就是:只追前一名?!?/p>

小女孩點了點頭,記住了媽媽的話。再跑步時,她就奮力追趕她前面的同學。結果從倒數(shù)第一名,到倒數(shù)第二、第三、第四……一個學期還沒結束,她的跑步成績已到中游水平,而且也慢慢地喜歡上了體育課。

接下來,媽媽把“只追前一名”的理念,引申到她的學習中,“如果每次考試都超過一個同學的話,那你就非常了不起啦!”

就這樣,在媽媽這種理念的引導教育下,這個女孩2001年居然從北京大學畢業(yè),并被哈佛大學以全額獎學金錄取,成為當年哈佛教育學院錄取的唯一一位中國應屆本科畢業(yè)生。她就是朱成。

其后,朱成在哈佛攻讀碩士學位、博士學位。讀博期間,她當選為有11個研究生院、1.3萬名研究生的哈佛大學研究生總會主席。這是哈佛370年歷史上第一位中國籍學生出任該職位,引起了巨大轟動。

目標是我們?nèi)松缆飞系囊槐K明燈,引領我們在黑暗中前行,人生不能沒有目標,但是目標也不能太高,否則不是力不從心,便是半途而廢。

“只追前一名”——目標雖小但具體。孩子有了這個目標,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就會心無雜念,認認真真地去對待,而這個小小的目標,只要孩子稍加努力,就可以輕而易舉的實現(xiàn)。我是個很在乎孩子學習的媽媽,除了學校的課程,我還給孩子報了學而思的奧數(shù)班,陽光喔的作文培訓班,就是希望他把數(shù)學、語文的基礎打好,之前有點急功近利,我現(xiàn)在也在教育孩子,不求他能突飛猛進,只求他學什么都能每次進步一點點,每天實現(xiàn)一個小目標。

孩子在實現(xiàn)一個個小目標,在一次次小成功中,得到了他人的認可和賞識,孩子的自信心和高昂的斗志就會被激發(fā)出來,從而逐步走向大的成功。

“只追前一名”看似目光短淺,誰說不是一種大智慧呢?“每次只追前一名”,也不妨讓你的孩子試一試。

警惕:孩子昵稱不宜一直叫


“寶寶”之類的昵稱產(chǎn)生于嬰兒期,它對孩子的心靈撫慰和情感交流類似于無形的“奶嘴”,是伴隨著“奶嘴”而產(chǎn)生的,也應該隨著孩子的“斷奶”而終止。

在各種兒童娛樂場所、幼兒園門口,我們可以不時聽見“寶寶”之類的稱呼聲此起彼伏。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從心底把自己的孩子視作“心肝寶貝兒”、“心頭肉”,因此,在有的家庭,這樣的昵稱自然而然就成了孩子的另一個名字。

“寶寶”之類的昵稱產(chǎn)生于嬰兒期,它對孩子的心靈撫慰和情感交流類似于無形的“奶嘴”,是伴隨著“奶嘴”而產(chǎn)生的,也應該隨著孩子的“斷奶”而終止。它和奶嘴一樣,僅僅適用于只能以哭聲或“咿呀”表達感情和需求的嬰兒。當孩子能夠奔跑、生活自理,尤其是上了幼兒園和小學以后,家長就應該理智地改口,稱呼孩子的名字。

父母應該注意以下幾點:在孩子的轉折期適時改口如果嫌改口比較生硬,可以在孩子開始上幼兒園、上學,或假期旅游中開始。因為這些時機都是孩子人生的轉折點,孩子將面臨在全新的環(huán)境與陌生的同伴建立友誼和合作關系,父母在這個時候改稱孩子的大名,有助于孩子成長意識的覺醒,增添他步入社會的勇氣和自信心。在新學年開始時進行教育比如對一個小學生來說,新學年意味著孩子升入新的年級。

孩子會感覺自己不是小朋友了,學校也會在不同的年級增設一些家務技能課程和感恩父母的活動。如果父母仍舊“寶寶”地叫著,就會抵消學校教育帶來的作用。因此,父母應該跟上孩子成長和學校教育的節(jié)奏,在稱呼上明示或暗示孩子:他的身份不同了,應該承擔起更多的責任。利用孩子們的理想志愿代替昵稱孩子在與家長交流的時候,或者在作文、日記中,總會流露自己長大以后的夢想、理想。幽默的父母不妨就以孩子的理想代替昵稱,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如對于長大想當警察的孩子,家長可以戲稱“王警察”,對于想當醫(yī)生的孩子稱為“李醫(yī)生”,想當科學家的孩子可以稱為“張教授”……每一種職業(yè)都有一種或多種職業(yè)精神,如警察的膽大心細、勇敢奉獻;科學家的認真專一、思考創(chuàng)新醫(yī)生的細心耐心、慈悲為懷等等。這些都可能隨著稱呼強化孩子長大的意識,為孩子的行為樹立良好的樣板。

一名美國孩子寫給父母的信


我的手很小,無論在什么時候,請不要要求我十全十美。我的腿很短,請讓我慢些走路,以便能跟上您。我的眼睛并不像您那樣見過世面。請讓我自己慢慢地觀察一切事物,并希望您不要對我加以過分的限制。家務總是繁多的,我的童年是短暫的,請花一些時間給我講一點有關世界奇聞,不要把我當做取樂的玩具。我的感情是脆弱的。請對我的感覺要敏感點,不要整天責罵不休,對待我應像對待您自己一樣。我是"上帝"賜給您的一件特別的禮物。請愛護我,抱我的時候要經(jīng)常訓教我應作的運動,指教我靠什么生活,訓練我對人的禮貌。我需要您不斷地鼓勵,不要經(jīng)常嚴肅地批語和威嚇。但要記住,您可以批語我做錯的事情,不要批語我本人。請給我一些自由,讓我自己決定有關的事情,允許我做錯事或不成功,以便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傆幸惶?,我會隨心所欲地、正確地決定自己的生活之路。不要讓我經(jīng)常重做某件事情,我知道做事是困難的,請不要試圖把我同別的大哥哥大姐姐們相比較。不要怕同您一起去度周末,小孩子需要從父母那里得到愉快,正像父母從小孩子那里得到歡樂一樣。

孩子上幼兒園后一直哭鬧家長該怎么辦


Q:男孩3歲1個月,一說幼兒園就反應特別激烈,如果明年九月份再入園會影響他的發(fā)展嗎?我該做些什么才能幫助他更順利的入園呢?

對于一個三歲一個月的孩子來說,入幼兒園太晚的話,我認為會有一些影響的。對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家庭已經(jīng)不能夠滿足到孩子的心理發(fā)展和認知發(fā)展了,上幼兒園是必須的,也是需要的。

我透過你的描述,我感覺到在孩子的成長環(huán)境中,應該有人對幼兒園說了一些負面的信息,孩子也接受到了這些負面信息,讓孩子對幼兒園有一些恐懼和擔憂。所以孩子對上幼兒園這件事情有極大的恐懼和反抗。

孩子對幼兒園有這么強烈的情緒反應,語言上的說服和講道理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我建議你多帶孩子到幼兒園去看一看,去玩一玩,讓孩子在幼兒園這個環(huán)境中自己感覺幼兒園,通過他自己的生命經(jīng)驗去了解幼兒園,這樣的話慢慢的他自己就獲得對幼兒園的認知。

同時,你也可以跟孩子分享一些入園心理準備的繪本,例如《幼兒園的一天》,《我愛幼兒園》。在平時的生活中,你和家里人從正向、積極的角度和孩子談論幼兒園,慢慢地孩子對幼兒園就沒有那么大的反抗情緒了。

Q:我家閨女兩歲半了,上小托一個月了,在學校玩得也不錯,可是每天回家,上學前還是會哭,怎么樣跟她溝通,讓她從心理上接受?

首先作為家長的我們需要了解,幼兒從家庭邁入幼兒園,實際上是從一個熟悉、安全的環(huán)境到了一個未知、陌生的環(huán)境,可能本能地天然地產(chǎn)生一些自然的情緒,如恐懼和害怕。到幼兒園以后,和媽媽分開的時候,孩子瞬間感覺到的是驚恐的情緒。

怎么調(diào)整自己呢?

大多數(shù)的孩子都會用哭泣來釋放自己的焦慮恐懼的情緒,這樣的釋放是她自我調(diào)試的一個過程,他在試著用自己的情緒與這個世界連接,然后逐步地與這個環(huán)境中的人連接。當然可能大多情況下,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來允許幼兒熟悉幼兒園里的老師、小朋友及幼兒園的生活。同時還要習慣并適應沒有媽媽在身邊的生活。其實熟悉和習慣的過程,正是孩子擴大內(nèi)在空間過程。通過這個階段后,最終能夠接納與媽媽的分離。

從另一層面看,問題里家長會有自己的擔心:與孩子分離時的情緒,還有持續(xù)的時間,工作中,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的家長,我覺得作為我自己本身我也能夠理解你這樣的情緒,因為作為媽媽,我們自己與孩子分離,其實也有焦慮和擔心,我們也在調(diào)試自己,及孩子即將面對的新的生活。

當孩子情緒來臨的時候,我們需要帶著覺知、愛、包容和接納,調(diào)試好自己以后,請你用溫和輕松的語氣告訴孩子,“寶貝,與媽媽分開讓你有點擔心焦慮,是這樣嗎?”“哦,是的。媽媽與你分開的時候,也能感覺到有點害怕和焦慮,媽媽愛你?!痹试S她哭泣,這個過程實際上孩子會把恐懼的哭泣慢慢地轉化為傷心的哭泣。

允許孩子哭泣,害怕焦慮就會流淌和釋放。家長同時可以再次地說:“媽媽愛你,和你分離以后,我也會想念你的,當你想我的時候,我想你可以把這個感受能不能告訴老師。然后,如果還是有點難受,可以請老師陪伴你來做一些你喜歡的事情,這樣可以嗎?”

還可以在每次分離的時候,表達你對她的愛和想念,比如“媽媽還愛你,和你分開了,還會繼續(xù)愛著你,想念你?!币_定和友善地告訴她,老師會很好地照顧到你,老師也很愛你。

在每一天放學接到她的時候,要表達一下你對她的想念,要傾聽她的情緒,然后傾聽一下今天她開不開心,有沒有讓她感覺到不舒服的事情,然后有沒有需要你幫助到她的地方,當她的內(nèi)在得到你很好的傾聽,然后情感得到關注,需求得到了滿足,我覺得從體驗分離的過程中,經(jīng)驗到了愛和支持,然后也獲得了內(nèi)在空間擴大的支持。

同時我覺得家長還可以做以下調(diào)整。

第一,可以適當?shù)乇M量早接。每年我們班都會迎來新的孩子,如何幫助到新生,我們的第一個建議就是,建議家長下午盡量地早一點來接這個幼兒,讓她通過比較短暫的幼兒園生活,感受到幼兒園生活實際上是一個愉悅短暫的過程,逐步來調(diào)整時間,逐步地適應,也符合了幼兒心理變化的過程。

第二,回到家里,作為媽媽的話,可以來跟她一起做喜歡的事情,當然這個時間是需要專心的,細致的屬于你們的特殊時光,然后做一些剪貼,壘高,折紙等活動,這樣更細致地關注到了幼兒的情緒和需求。為再次的分離做一個能量的補充。因為這樣特殊的階段,我們需要持續(xù)性地觀察幼兒的變化,然后也要與老師跟進這個情況,然后讓老師也參與到幼兒的調(diào)試過程中。

幫助孩子更好地渡過這一時期,其實我們還可以閱讀一些繪本,比如說《湯姆上幼兒園》,《一口袋的吻》,同時你也可以像故事里面的媽媽一樣為孩子準備一口袋的吻,讓她帶著你的牽掛和愛去上學。

Q:孩子四歲八個月屬于敏感慢熱的孩子,上的蒙氏園,今年七月底入園兩年,到現(xiàn)在早上都不能很好地和媽媽分離,每次都在教室門口纏著不放有時還會哭,有時在家里也會說不想上幼兒園,不喜歡幼兒園。和班里的老師溝通過,說是孩子進入教室狀態(tài)很快就調(diào)整過來了,平時表現(xiàn)也都挺好,他也有一個固定的好朋友。戶外時間我在院子外面悄悄觀察過孩子,確實是很開心的狀態(tài),就是早上分別難的問題,我該如何幫助他?

孩子上幼兒園都兩年了,早晨上幼兒園有情緒,會哭鬧。作為媽媽確實會有一些困惑。那么孩子上幼兒園兩年,對幼兒園的環(huán)境是很熟悉了,在與媽媽分離的時候,還是會有分離焦慮,那我們需要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

第一,我們先覺察一下,當我們成人,作為父母與孩子說再見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很確定的和孩子說再見。當我們說:“寶貝,媽媽愛你,祝你今天過得開心。”那我們會把確定的愛傳遞給孩子,孩子獲得愛會走向獨立。當你和孩子確定再見后,孩子還是很焦慮,并且會哭。那作為父母你是怎么樣做得呢?

假如你看到孩子哭了,你的心糾的很痛,又一次把孩子攬到懷里,并且情緒跟孩子共生,這樣的行為讓孩子感受到的是“只要我一哭,媽媽就不離開我”,但此刻兒童依然會焦慮著,因為兒童不確定媽媽什么時候還會走。所以這樣的關系就讓兒童就會不清明。

我發(fā)現(xiàn)在幼兒園也會有這樣的現(xiàn)象。家長一看孩子哭得特別難過的時候,自己的情緒也出來了,然后就會陷到情緒中。在這段關系中,兒童并沒有得到媽媽的支持。我們說兒童透過哭會把與媽媽分離的這件事,慢慢從心理上接納,同時兒童透過哭將自己的內(nèi)在空間擴大,幫助他體驗和接納更多的事情。

第二,孩子在早上跟媽媽不愿意說再見,我們還是需要觀察,是孩子真的想念媽媽,還是兒童在幼兒園發(fā)生的問題,他不能夠面對和解決呢?不知道這位家長有沒有跟孩子溝通過這個事情。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接納孩子此刻的情緒,并且向孩子表達愛。

其次可以詢問,你在幼兒園發(fā)生什么樣的事情需要媽媽幫助,如果孩子不說,那你還是需要和孩子約定好陪伴的時間,時間到了,確定地將孩子交給老師照顧,并且要對老師充滿信任,信任的能量兒童是能夠感受到的,這樣兒童就會很確定的跟老師在一起。等到晚上在家的時候,當孩子情緒非常愉悅的時候,或者是孩子的情緒需要被傾聽的時候,借此機會,家長可以傾聽孩子,問一問早晨他跟媽媽分離的時候為什么要哭?這樣的話,我覺得對孩子有一份更多的了解和支持。

第三,家長也可以和幼兒園的老師溝通,讓老師在孩子情緒狀態(tài)好的時候,問一下孩子。老師可以這樣問:“老師很好奇,你在早上不愿意和媽媽分開,哭得很傷心是什么原因?”這樣可以透過老師來了解兒童,了解原因后才能及時地給予兒童的一個支持或者是幫助。

怎樣做一名合格的好家長


曾經(jīng)從一本書看過這樣一句話,每個孩子就像一本書,要讀懂這本書就需要我們?nèi)ゲ粩嗟恼莆找I。當孩子嘎嘎落地時第一眼看到的是家長,從這個時候開始我們就要時刻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如果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堂課,那么,家長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是孩子重要的領路人,家長的自身素質和一言一行都對孩子的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對孩子思想品德的形成是這至關重要的,怎樣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對于現(xiàn)在的家長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難題,雖然在教育孩子方面我沒有很好的經(jīng)驗,但是,我個人認為要教育好一個孩子必須要做的以下幾點:

一、給孩子創(chuàng)造自由發(fā)展的空間

有人說要撫養(yǎng)一個孩子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可我不這么認為,我認為撫養(yǎng)孩子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作為家長不應該時時刻刻要求自己的孩子做一些事情,而是應該給孩子自由的空間,讓他們根據(jù)自己的意愿自由地進行展現(xiàn),我們只管做好孩子的領路人,在適當?shù)臅r候給以引導,作為家長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對于孩子來說是一個最好的禮物,在教育孩子方面我始終本著,讓孩子自由自在的成長是我最大的心愿,這樣也會為孩子以后的思維發(fā)展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家長要學會放手

對于現(xiàn)在的孩子來說: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實在是在普遍不過的了,其實這都是我們家長給孩子造成的,也許我們認為,什么事都為孩子做好了準備,孩子就會覺得我們是好的家長,家長對孩子的愛本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對于現(xiàn)在的獨生子女來說:家長總是怕捧在手里怕碰著、含在嘴里怕燙著,其實,我們應該多給孩子鍛煉的機會,適當?shù)臅r候該放手時就放手,對孩子不要有太多的不舍,未免是一件好事,記得有時候我讓孩子幫我做家務的時候,婆婆總是不高興地說:這么小的孩子就讓她做這做那,什么時候做到大呀?我們這么多大人在,還讓孩子做家務,我知道,那是因為老人家疼孩子才這么說的,孩子不會跟我們一生,現(xiàn)在的放手對于孩子以后的發(fā)展是最大的財富,等孩子長大后她們的自理能力會更強的,現(xiàn)在的放手對于孩子長大后的各方面都是很好地幫助,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我們教育孩子的同時千萬不能忽略了培養(yǎng)孩子自強、自立的宗旨。

三、學會與孩子溝通讓孩子快樂成長

作為家長的我們不要總以長輩的身份命令孩子做什么,我們因該把孩子作為朋友,如:一天來我們可以和孩子在一起溝通、交流一下今天發(fā)生的事情,好事、壞事都要進行交流,多傾聽孩子的聲音,坦誠地與孩子溝通,孩子尊重家長,家長也應該尊重孩子,有時候我的孩子回到家,告訴我她今天在學校里都做了什么事,自己和同學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

,剛開始的時候,我也沒有耐心聽孩子說,但是自從我看了一篇有關育兒方面的文章后,我學會了傾聽,孩子也很樂意跟我說,每天都會多多少少得多我說一點事情,我們想在已經(jīng)形成了習慣,看著孩子每次對我說后的高興樣子,我想:和孩子多溝通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呀!

四、對孩子要寬容

作為家長不能要求孩子聽之任之,古人云: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所以很多家長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總是狠狠的出手教訓孩子,總以為孩子做錯了事就應該挨揍,難道這樣就一定能教育好孩子嗎?難道就沒有更好的辦法嗎?我們有認為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對的,但是有時候我們一時的沖動會造成一生的后悔,雖然那句可憐天下父母心的話時刻都在我們耳邊但是我們要不斷改變一下教育方法,孩子就會對我們有一種不同看法,我們應該對孩子有一顆寬容的心,同時也要讓孩子有一顆寬容的心,對待每一個人。

五、學會向孩子道歉

記得有一次我在給孩子檢查作業(yè)的時候

這種性格的孩子,一直被誤解,卻優(yōu)秀得驚人!


前幾天去朋友家拜訪,她女兒涵兒叫了一聲“阿姨好”,就馬上躲回自己的房間了。

朋友說,“這孩子性格這么內(nèi)向以后可怎么辦啊”。隨后就聊起了她上周帶涵兒去同事家里的事情。

涵兒比同事家里的孩子還要大一歲,不過同事家的小姑娘就特別開朗外向。涵兒一進屋一聲不吭的,還時不時的往朋友懷里躲。同事家的小姑娘就一個勁的往涵兒手里塞棒棒糖塞橘子,可涵兒就是表現(xiàn)得不高興不說話。

后來小姑娘一直跟涵兒說,“小姐姐,你過來追我啊,來抓我好不好”,說完就自己開始在屋子里到處跑,不停的嘻嘻哈哈,逗涵兒說話。

到晚上吃過晚飯,涵兒才算放下負擔的樣子,開始跟同事家里的小姑娘一起玩游戲,小姐妹倆熱鬧的聊著各種想象出來的東西,十分投緣。

朋友特別羨慕她同事家里的女兒,同時也擔心涵兒這種內(nèi)向的性格以后會被孤立,所以總是想方設法想讓女兒外向一些。

內(nèi)向,其實沒有那么可怕

聽到朋友說這些,想起我父母也在我小的時候說過一樣的話。

我兒時也是一個特別內(nèi)向的孩子,喜歡自己安靜的搭積木、看書,甚至就安靜的坐著也能坐很久。不喜歡家里來客人,也不喜歡走親訪友,成長的每個階段都只有一到兩個知心朋友,極少參加多人的聚會和活動。

我的父母一方面覺得我是一個特別“省事兒”的孩子,基本不用怎么管,肯定不會亂跑,也不會被陌生人拐走。

但一方面又覺得我特別“沒出息”。有一次為了讓我去跟其他小朋友玩,甚至把我的書拿走,強推出門,跟我說;“不要天天在家里窩著,以后出去連個交往都不會,一群孩子在那邊玩“老鷹捉小雞”呢,你快去快去……”

還有一段時間,不知道父親從哪里聽說了一個鍛煉孩子外向的辦法,大學的時候經(jīng)常帶我去各種飯局,然后逼我說敬酒詞。結果通常是我點頭笑笑,然后一聲不吭。

這么多年,一直試圖改變我的父母始終沒有成功。我依然內(nèi)向,喜歡獨處,卻也并沒有出現(xiàn)父母所憂慮的“受到排擠”,“找不到結婚對象”,“無法在社會上生存”這些情況。

哈佛大學神經(jīng)科教授們就曾做過一項研究,研究表明那些在2歲時表現(xiàn)出靦腆內(nèi)向的孩子,即使在他們長大到18歲,他們的性格還是內(nèi)向的。

心理學的研究也證實,內(nèi)向性格的孩子并不是自我封閉或者自卑、膽小、怯懦的。他們只是跟性格外向的孩子,獲取能量的方式有所不同。

性格外向的孩子是通過跟其他的人打交道來獲取能量,而內(nèi)向的孩子則是通過與自己的獨處來獲取能量。社交對于他們來說反而是一種消耗,所以這些寶貝們才會在熱鬧的、人多的場合感覺到不自在和疲憊。

這并不是不可接受的,因為在其他人玩耍和聊天時,內(nèi)向的孩子們也在靜靜的吸取自己內(nèi)心里面的能量。也許他們不是嘴甜的、閃閃發(fā)光的焦點人物,但是他們并不是缺少社交能力,也不是犯了什么錯誤,更不會阻礙他們成為一個友善的,陽光的大人。

內(nèi)向的孩子,一樣可以是人生贏家

美國有一項歷時30多年,針對社會精英的研究。他們發(fā)現(xiàn),內(nèi)向型性格的英才是外向型性格英才的3倍;IQ越高的人,內(nèi)向型的傾向就越強烈。

而我們也聽過很多性格內(nèi)向、不擅長交往的成功人士,比如畢加索、卓別林、奧黛麗赫本、圣雄甘地、巴菲特、比爾蓋茨等等等等。

這并不是偶然,而是因為內(nèi)向的孩子,有不少得天獨厚的特質。

內(nèi)向的孩子,往往更具有專注力

記得之前還有一位很知名的主持人,別人問他有沒有害怕采訪的對象,她說的是周星馳、周杰倫、梁朝偉等幾位,這幾位都是性格內(nèi)向,稍不留神就可能冷場。

在“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著稱的娛樂圈,這幾位無疑都是靠實力在生存。性格不僅沒有成為他們的攔路虎,反而是一種墊腳石。

因為內(nèi)向的人往往更容易拒絕不必要的社交,和不必要的消耗,專注在自己的領域中,專注于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所以成功的幾率也就更大。

內(nèi)向的孩子,更容易擁有知心朋友

很多父母最擔心的就是自家內(nèi)向的孩子會沒朋友。從朋友的數(shù)量上來說,內(nèi)向的孩子的確一般沒有太多朋友,但是在朋友的質量上,內(nèi)向的孩子卻并不會輸。

內(nèi)向的人,通常是善于傾聽的人,并對他人的情緒有良好的感知能力。跟這樣的人在一起,聊天對象往往會感到很舒適。

另外,內(nèi)向的孩子交朋友通常都是經(jīng)過了很謹慎的判斷和長時間的觀察,他們的朋友都在某一方面非常優(yōu)秀。對于內(nèi)向的孩子給予友情,也更為珍視。

內(nèi)向的孩子,內(nèi)心可能更強大

內(nèi)向的孩子傾向于在內(nèi)部的世界里沉思,也喜歡自省。這些孩子會把自己對周圍的人、事、物的觀察,經(jīng)過自己的判斷而得出一個結論。

看似“悶葫蘆”的孩子,往往也是“心里最有主意”的孩子,外界的說法往往不容易影響到他們。

越成長,內(nèi)向的強大,孩子自身對問題的判斷和主見就越發(fā)的重要。

家有內(nèi)向娃,這么做他們會感激你

家里有個內(nèi)向的孩子,并不是一件壞事,完全沒有必要嘲笑、指責孩子在社交上的“無能”。父母更需要的是全心的接納。

當然,如果能做一些減少孩子對社交的焦慮感的事情,孩子也一定會感激你的。

提前預熱,給孩子安全感

我一位很內(nèi)向的朋友是一名蠻成功的培訓講師,我問他會不會在發(fā)言的時候感到害怕。他說會,每次開講都很緊張。但是他有一個方法,就是會提前做好功課,把要講解的內(nèi)容認真的演練幾遍,同時把可能會發(fā)生的狀況提前想好對策。

這個方法對于內(nèi)向的孩子們也很實用。父母可以在家里要來客人之前,告訴孩子誰要來家里做客,并且友善的告訴孩子,應該怎么稱呼這位客人,客人有哪些優(yōu)點和特長,或者和客人之間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當孩子熟悉了這些,并在心里有所準備的時候,他就有了更多的掌控感和安全感,也會更容易融入。

尊重孩子的愛好,鼓勵他走出去

有些孩子的“不愛說話”,通常只是“不愛跟你說話”。遇到了他喜歡的熟悉的人,或者他感興趣的話題和擅長的領域,他的話匣子會一下子被打開。

父母可以注意一下孩子在哪些方面有特長,通常內(nèi)向性格的孩子在閱讀、寫作、繪畫、下棋、攝影、樂器等不需要團隊合作的運動,或是像跑步、滑冰這些方面,會有比其他孩子更好的天賦。

爸爸媽媽們可以著重培養(yǎng)一下孩子的愛好,并且鼓勵孩子與同樣興趣的小伙伴交流,漸漸的,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越來越自信。

給孩子足夠的耐心,帶他體驗快樂

內(nèi)向的孩子往往被貼上“膽小”“慫”“成不了事”的標簽,作為父母,我們是孩子最好的守護者,甚至是唯一的守護者,在這些時候,我們要對孩子有足夠的耐心,去弱化周圍人對孩子的標簽,并帶孩子去體驗與人交往的快樂。

就像最開始提到的朋友,她就完全可以多帶孩子去跟同事家里那個活潑的小姑娘玩耍。人生本來就沒有必要討好所有人,孩子從小就知道跟誰在一起舒服,就跟誰交朋友,也無不可。

從低難度體驗友誼的快樂,慢慢的教會孩子與他人相處的技能,讓孩子順其自然的生長,同樣不失明智。

結語

很多人形容外向的人,像閃閃發(fā)光的太陽。那么內(nèi)向的人,似乎也可以形容成廣袤寧靜的天空。

外向的孩子和內(nèi)向的孩子,都是降臨人間的小天使。我們要做的就是尊重他的性格,順從他的本性,讓孩子自信的活出他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一名尖子生的演講


大家好,我是王寧。今天能站在這里,純屬偶然。

什么說偶然呢,因為,學校是個人才濟濟的地方,164班是一個優(yōu)秀的集體。個人認為,班級前二十幾名的同學,時機適宜,誰考班上第一名都有可能。媽媽對我說:考了第一名,不要有壓力,這一次已證明了你有考第一名的實力。以后,出現(xiàn)名次上下浮動都很正常,以平常心對待。先說明一下,因為時間緊,這份發(fā)言稿是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寫的,下面就學習和家庭教育的幾個觀點和大家探討一下。

1、關于分數(shù)

從小學開始,爸爸媽媽對我就是這樣要求的,只要學習態(tài)度好,考試考多少分都不會怪我,所以,我考試對分數(shù)沒什么壓力,所以很少有發(fā)揮失常的時候,成績也差不到哪去。

我的經(jīng)驗就是:像考試一樣認真做作業(yè),像做作業(yè)一樣地輕松考試。

初中了,媽媽重新告訴我:考試,只要考出你的真實水平,就可以。比如,某次考試,你的真實水平是90分,你考了90分,就很好。如果,因為某種原因,你只考了70分,那爸爸媽媽就會為你遺憾,因為你的努力付出沒有得到對等的回報。

在我們家,分數(shù)引起的反應基本上是波瀾不驚的,考100分也好,80分也好,沒什么太大的反響。人生處處是考場,從容面對,考出自己真實水平就好。在我們家,物質也不與分數(shù)、成績掛鉤。

物質上的東西,能給生活帶來便利,而爸爸媽媽的經(jīng)濟能承受的,就會給我買,與成績沒關系。爸爸媽媽認為,那種掛鉤很容易培養(yǎng)孩子的功利思想,而偏離了學習和生活的本質。

我身上不缺零用錢,錢包里有一張銀行卡備用,家里的小盒子里,爸爸媽媽也常放了幾百元零錢備用。

爸爸媽媽的理念是,在當今充滿誘惑的時代,孩子不缺錢、不缺愛,到外面走彎路的概率就要小很多。

2、享受生活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有能力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享受生活。

我們覺得,享受生活,不要說等你長大以后,而是從今天開始,從現(xiàn)在開始。

有一次,一位奶奶對我說,你父母對你這么好,你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報答你的父母。媽媽更正了這種說法,對我說:對父母的報答不是很高的分數(shù),而是從現(xiàn)在開始,好好活著,每一天。

所以,學習只是我生活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交朋友、看電影、打扮漂亮、和小狗狗玩、適當上網(wǎng)玩游戲、放松去鄉(xiāng)下陪伴疼愛我的奶奶、外婆外公、聊有好感的男生等等這些讓我的生活很豐富,也讓我的生活充滿了愛,生命之火激情燃燒。

媽媽說,她從我的每一篇作文中,都感覺到了我對愛的理解。

3、閱讀經(jīng)典

閱讀經(jīng)典,是學好語文的關鍵。也是理解人生的重要途徑。

經(jīng)典之所以成為經(jīng)典,必定有它的卓越之處。從去年開始,我開始閱讀外國經(jīng)典名著。我強烈地感覺到,我的作文、考試做閱讀題目都上了一個臺階。

在閱讀的時候,并不一定感覺到明顯效果,但寫起作文來,筆下的文采仿佛不是自己的,涓涓流出。這就是文化的熏陶,在不知不覺中融入到了閱讀者的生命。

建議大家不要讓孩子讀那種快餐書籍,比如各種雜志、童話故事、如何成功速成等等,要讀經(jīng)典的的世界名著??赡軇傞_始讀,會找不著感覺,但讀上兩三本,就會找到節(jié)奏。

有一次,媽媽問我:你閱讀名著時,感受到愉悅了嗎?我說,感受到了!那一刻,媽媽很欣慰。因為,愉悅,是最高層次的享受。

從階段性的作用上講,閱讀經(jīng)典可以使語文成績提高十分左右,這十分左右對于中考來說,是多么重要。

5、潤物細無聲

現(xiàn)在的孩子叛逆心極重,我也不例外。

比如閱讀,聽音樂這些事情,我媽媽做得很隨意,不露痕跡,根據(jù)我的情緒來,在我想休息或者做其他事的時候,她會尊重我的意見,不強行攤派。

6、訓練獨立性

從小,爸爸媽媽就有意識地培養(yǎng)我的獨立性。因為,孩子不可能一輩子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

尊重孩子的選擇,這是最重要的。因為,人生很多事情不是只有一個選擇,可以有很多選擇,每一種選擇都有一定的道理。不要用家長心中的選擇去評價孩子。

比如:我五歲的時候,天氣很熱,從幼兒園出來,很渴,想要喝飲料。媽媽給錢給我,讓我自己去買。我害羞,因為從未嘗試過,害怕,就不肯自己去。

媽媽告訴我,現(xiàn)在你有兩個選擇,一是自己去買,然后喝。一是自己不去買,那就忍著,回家再喝水。我猶豫了一下,選擇了不去買,忍著。媽媽覺得這也是一種選擇,就尊重我,也不評價我。

小學時,放學下雨了,媽媽也不會主動送傘。她知道,我總會想辦法的,比如,和同學共用,比如在教室里先做作業(yè),比如去超市里避雨,順便逛一逛超市。因為,我曾對媽媽說過,你女兒沒你想象的那么蠢,總會想到辦法。

再比如:現(xiàn)在我買衣服,媽媽只負責出錢。上次,和同學一起去買地攤貨,25元買了一件襯衣,穿到學校來了,媽媽說也還漂亮,但建議我把那些線頭剪一下,別讓人一眼就看出地攤貨。第二次,我又去買了一件,拿回來就覺得小了。媽媽也沒評價我,建議我送給一個比我矮一點的朋友了。

這都是我的選擇,爸爸媽媽都尊重我。不作負面評價。就是這樣,我一路思考,爸爸媽媽一路尊重,我漸漸長大了,遇事不逃避,學會思考,有自己的主見。

7、關于粗心

經(jīng)常聽見有家長這樣說自己的孩子,我家孩子這次錯的題目好多都知道做,就是粗心啊。

在這里,我想談一談我們家的觀點。從五年級起,媽媽就告訴我:粗心,就是能力差,學得不扎實的表現(xiàn)!

任何時候,都不要說是因為粗心沒考好。也請家長不要再為孩子找這個推脫責任的借口。

細心、沉穩(wěn)、腳踏實地是必備的能力,如果具備了這些能力,偶爾丟一兩分,可以理解,超過兩分,就是能力還欠缺,學得不扎實。

這個觀點,媽媽五年級開始和我交流,我也漸漸認同。所以,我正常情況下能考高分,成績穩(wěn)定,這個觀點應該起了很大的作用。

8、培養(yǎng)孩子的能力

家長要放手,在可控的范圍下盡量放手。

比如,做一件事,孩子去做,可能只能打30分,你不滿意,罵他,甚至代替他做了,當時事情的效果可以打90分。但請家長注意,這90分,永遠是你的90分,孩子仍然是0分。

如果,你讓他做,用他不反感的方式指點一下,這一次可能只是30分,下一次就有可能是60分,再下一次,可能就是95分,甚至比你做得更好。

所以,家長要學習聰明地示弱,把機會讓給孩子,并及時鼓勵肯定孩子。爸爸媽媽終將老去,要學會把舞臺適時地讓給孩子,讓他們發(fā)揮。

孩子只有在一次次的實踐、思考中,不斷長大,獨立,然后超越父母。長江后浪拍前浪,我爸爸媽媽常常很幸福地被我拍死在沙灘上。

9、賞識孩子,扶持自信,呵護自尊

中華民族是個謙遜的民族。在教育孩子方面,卻容易走入一個誤區(qū)。不注意賞識孩子的優(yōu)點,而過份強調(diào)孩子的錯誤。

當我做得對的時候,爸爸媽媽會及時肯定我,表揚我。

媽媽平時在同朋友談話時,談到孩子的時候,她會充分肯定孩子身上的優(yōu)點。我們偶爾聽到,表面會裝得不在意,實際上,我們很在意,得到肯定的這些優(yōu)點,我們會繼續(xù)堅持,越來越好。會按照父母描述的那樣優(yōu)秀的樣子去校準自己的言行。

當孩子出現(xiàn)錯誤的時候,就事論事地分析。不哆嗦,不翻舊賬。正確面對事情,改正就好。事情過了,繼續(xù)過美好的生活,不要把負面情緒過分強調(diào)和延伸。

最錯誤的方式是,在公眾面前訓斥孩子,丟孩子的臉。家長們,請呵護孩子脆弱的自尊!當然,是人就會有缺點,我也有一些缺點,就不在這里說了,呵呵。

10、必然性與偶然性

開始,我說我考第一名是偶然,現(xiàn)在我想告訴大家,當爸爸媽媽用心地把孩子呵護好了,這種偶然,就是必然!孩子具備了努力、堅強、細心、有愛心等等這些品質,偶然地考上一次或幾次第一名就成了必然。

最后,我向關心、教育我的老師們、我的爸爸媽媽致以最誠摯的謝意:你們辛苦了!謝謝你們!向曾經(jīng)關心、幫助我的朋友們、同學們說一聲:謝謝!祝老師們、家長們:工作順利、身體健康!祝同學們:生活開心、學業(yè)有成!

做一名有責任心的家長


一、父母要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父母應該知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父母應該清楚,做生意賺錢固然重要,但孩子的前途更重要。有句俗話得好,孩子不出息,父母賺一輩子的錢可能孩子一天就給你花光了。孩子出息,父母一輩子賺的錢,孩子可能一天就給你賺回來了。因此,作為父母,首先要明白自己在孩子成長過長中的重要性,盡到家長應該盡到的責任,認真做好孩子的成長導師。同時,要教育孩子的爺爺奶奶不要太寵愛孩子,過分的溺愛會害了孩子。

二、父母要多學習家教經(jīng)驗

好學生的孩子往往都有稱職的父母相伴,有好的家庭教育氛圍。作為父母,如何教育好孩子,需要家長不斷地學習,包括向書本學,向其他家長學。因此,家長可以購買一些有關家庭教育方面的書籍或者雜志,每天閱讀。也可以與其他家長一起討論孩子的教育問題,尤其是可以向孩子表現(xiàn)好的家長取經(jīng),詢問教育孩子的方法,取他山之石。另外,要積極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夫妻之間、與孩子爺爺奶奶之間要和睦相處,給孩子一個溫馨的家庭。

三、父母要多與孩子溝通交流

人與人之間需要溝通,溝通是解決一切問題的良藥。作為父母,每天要抽出一點時間跟孩子聊天,了解孩子在校表現(xiàn),作業(yè)完成情況,上課情況以及有沒有聽不懂或不會做的題目,了解孩子在校與同學相處得怎樣,有沒有不愉快的事情發(fā)生。了解情況后,要及時進行教育引導:一是跟孩子講清學習的重要性,也可以講述一些中外名人刻苦學習的小故事,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二是與孩子一起分析學習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教給孩子一些學習的方法,幫助孩子掌握一些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三是教給孩子與人相處的方法,告訴孩子凡事不要斤斤計較,心胸要開闊。四是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俗話說,好習慣益終生。父母只有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讓孩子學得輕松,學得快樂。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上小學后,孩子英語成績一直第一名,我只做了這些!》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做好一名幼兒園教師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 老師,我得了第一名 以前,高海東小朋友每天來幼兒園都是最晚一個,而且還總是不高興,向家里人提一些無禮要求,父母拿他沒辦法。我便利用接送幼兒入園、離園時,與他的家長進行了溝通,他媽媽說:“這孩子賴床,早上不愿意起床,晚上睡...
    2020-11-28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我是第一名 當?shù)谝?,是每個人都渴望的,但卻是不能奢求的。就像在孩子的眼里,得第一名是那么光榮的事,是那么值得驕傲的事,但不是每一次的第一名都是有價值、有意義的。 戶外體育活動中,大家正排著隊準備去拿分散活動的玩具...
    2021-05-03 閱讀全文
  • 爭做“第一名” 今天天氣晴朗,剛好輪到我值早班,來到幼兒園后開門開窗就開始整理室外環(huán)境。 剛開始在草坪里撿廢紙,除雜草時就聽到一個響亮的聲音在我身后響起“老師早上好”,回頭一看,原來是我們班的錦君小朋友啊。 我也微笑...
    2020-10-28 閱讀全文
  • 不要給孩子加強“第一名”意識 班級里有些孩子吃點心和吃飯都有點慢,喜歡一邊吃一邊玩,有的還喜歡說話,怎么提醒都見效甚微,結果,每次都是等這么幾個孩子。所以,我就想了個辦法,進行了“比比誰是第一名”的游戲,每次吃完飯,就會表揚今天吃...
    2021-03-15 閱讀全文
  • 小學成績差,就一直差嗎? 孩子一上小學,很多家長或多或少都會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但您可能不知道孩子早期的成績,特別是小學的成績對于一個孩子的成長,實在是不重要,家長千萬不可過分的重視這個分數(shù)的高低。 從理論上講: 0-6歲階段...
    2021-02-05 閱讀全文

以前,高海東小朋友每天來幼兒園都是最晚一個,而且還總是不高興,向家里人提一些無禮要求,父母拿他沒辦法。我便利用接送幼兒入園、離園時,與他的家長進行了溝通,他媽媽說:“這孩子賴床,早上不愿意起床,晚上睡...

2020-11-28 閱讀全文

當?shù)谝?,是每個人都渴望的,但卻是不能奢求的。就像在孩子的眼里,得第一名是那么光榮的事,是那么值得驕傲的事,但不是每一次的第一名都是有價值、有意義的。 戶外體育活動中,大家正排著隊準備去拿分散活動的玩具...

2021-05-03 閱讀全文

今天天氣晴朗,剛好輪到我值早班,來到幼兒園后開門開窗就開始整理室外環(huán)境。 剛開始在草坪里撿廢紙,除雜草時就聽到一個響亮的聲音在我身后響起“老師早上好”,回頭一看,原來是我們班的錦君小朋友啊。 我也微笑...

2020-10-28 閱讀全文

班級里有些孩子吃點心和吃飯都有點慢,喜歡一邊吃一邊玩,有的還喜歡說話,怎么提醒都見效甚微,結果,每次都是等這么幾個孩子。所以,我就想了個辦法,進行了“比比誰是第一名”的游戲,每次吃完飯,就會表揚今天吃...

2021-03-15 閱讀全文

孩子一上小學,很多家長或多或少都會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但您可能不知道孩子早期的成績,特別是小學的成績對于一個孩子的成長,實在是不重要,家長千萬不可過分的重視這個分數(shù)的高低。 從理論上講: 0-6歲階段...

2021-02-05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