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孩子睡醒后經常啼哭怎么辦?

發(fā)布時間:2021-08-07

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我們常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在學習工作中,幼兒園教師有提前準備可能會使用到資料的習慣。資料可以指人事物的相關多類信息、情報。參考資料有助于我們的工作進一步發(fā)展。你是不是在尋找一些可以用到的幼師資料呢?小編收集并整理了“孩子睡醒后經常啼哭怎么辦?”,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導讀:有些孩子“醒”的程度可能會比較深,所以就會出現(xiàn)睡得好好的突然驚醒并開始哭泣、或猛地坐立起來的情況。

同其他各種能力的發(fā)育一樣,孩子睡眠機能的發(fā)育也要經過一個應有的發(fā)育過程。在孩子剛剛出生后不久,他們在一天中睡眠的時間一般都要維持在20個小時以上。當他們長到3個月的時候,睡眠時間就會慢慢地側重于晚上。從他們長到兩周歲的時候開始,他們的睡覺模式才漸漸和成年人相似。因此,對于孩子們的睡眠習慣,父母絕對不能把它和大人相比,從大人的角度來理解。

人類的睡眠如果用醫(yī)學上的術語來描述的話,大致可以分為快速眼動睡眠(REMSleep)和非快速眼動睡眠(NONREMSleep)兩種類型。前者指的是伴隨有做夢現(xiàn)象的睡眠,后者指的是不伴隨做夢現(xiàn)象的深度睡眠。人們在睡覺睡的很好的時候,當睡眠越是向后半部進入的時候,快速眼動睡眠的成分就會增加,人們就會做起夢來。然而,當人們從非快速眼動睡眠向快速眼動睡眠轉換的時候,他們的意識會暫時性地清醒一下。如果是成年人,他們一般不會感覺到這種“暫時性清醒”,他們只是翻翻身,或者看似要醒過來的樣子,可馬上就又熟睡過去了。

但是,對于孩子們來說,他們不是翻身翻得過于厲害,就是會從睡眠中完全醒過來。其中,有些孩子“醒”的程度可能會比較深,所以就會出現(xiàn)睡得好好的突然驚醒并開始哭泣、或猛地坐立起來的情況。

我小兒子情慕睡覺時就是這樣子。他在睡覺的過程中,有時會突然說起白天發(fā)生過的事情。這是孩子在半睡眠狀態(tài)下一種暫時性的清醒,并不是不再睡覺、完全醒了過來。也就是說,這是孩子在睡眠狀態(tài)中的一種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的無意識的行為。

可是,不了解這一事實的母親,聽到孩子睡得好好的突然大聲叫起來,就會感到特別地吃驚,并為之苦惱。有些程度比較嚴重的孩子,在從睡夢中“醒來”以后,還會到處走動。這時,孩子的媽媽就會想:是不是自己的孩子患上了什么嚴重的疾病?從而更加惶恐不安、不知所措。

其實,在這種情況下,母親們完全沒有必要過分煩惱。孩子們在睡眠狀態(tài)中所說的話、所做出的行為都是出于無意識、而不是出于有意識。很難說,孩子們平常的想法就是這樣。如果孩子的“癥狀”并不是十分嚴重,那么就都屬于正常的范圍之內。等孩子長大到一定的程度,這些“癥狀”會自然消失。所以,當你孩子的身上出現(xiàn)了上述“癥狀”的時候,你千萬不要驚慌,只要好好地哄勸他們,讓他們重新入睡就可以了。

不過,如果這樣的情況經常發(fā)生,或者是,孩子在夜間不僅僅是大聲說話,還大喊大叫,甚至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那你就需要仔細認真地考慮一下,在你的孩子身上,是不是還存在什么其他的問題。如果孩子的腦電波不正常,或者患有“心理不安障礙”這樣的心理疾病,他就會經常做噩夢,也就會做出上述行為。

我曾經治療過這樣一個孩子,他就是因為患有嚴重的“心理不安障礙”,才出現(xiàn)以上癥狀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引起了孩子的心理不安呢?經過詳細的了解,我才知道:在不久前,他曾經目擊了一次非常嚴重的交通事故,對他造成了嚴重的心理沖擊。在這種情況下,我就要首先對他的“心理不安障礙”進行治療。

與此同時,假如這個孩子身上還存在大腦機能上的問題,就要把兒童心理學科和兒童神經科結合起來,讓他同時接受兩個方面的治療。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延伸讀

孩子打人、咬人怎么辦?


導讀:孩子的發(fā)育過程中,總是伴隨打人、咬人的事情發(fā)生,這是成長過程中的必然階段,通過家長的引導和教育,就能解決。

蕭培琳是北京市豐臺利智康復中心的負責人,最近正在為一件自己沒什么關系的事情操心呢。她要為中心的學生彤彤找一家幼兒園。

普通的孩子上幼兒園,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但是對于彤彤來說,卻是困難重重。

幼兒園拒收彤彤,是因為他是一個先天弱智的孩子,可彤彤既然是豐臺利智康復中心的學生,那么蕭培琳主任為什么要急著把他送進幼兒園呢?

彤彤今年只有5歲,是北京市豐臺利智康復中心最小的學生,彤彤來到這里不久,老師們就發(fā)現(xiàn)了一個嚴重的問題。

雖然說他現(xiàn)在是4到5歲了,但是他語言水平還是一直停留在1到2歲的那種水平。

對于彤彤來說,眼下正是語言發(fā)育的關鍵期,如果這時發(fā)育受阻,那么對他今后的生活將會產生嚴重的影響。

老師們覺得康復中心的學生大多是成年人,這里的環(huán)境并不適應彤彤,他們建議把彤彤送到幼兒園去,然而老師們的建議卻讓蕭培琳主任感到很為難。

蕭培琳:“有時候我們的生源也不是很松裕,經濟上也不是很富裕,甚至于有時候很困難,走一個生源也等于我們少了一份收入。”

但是幾經考慮之后,蕭主任還是同意了。

蕭主任發(fā)動了所有的朋友,終于通過朋友,找到了一家肯接收彤彤的幼兒園。

彤彤很快融入到了新的環(huán)境里。

就在蕭主任以為彤彤的幸福生活就要開始的時候,幼兒園突然來了電話,原來彤彤在幼兒園里惹禍了。

蕭培琳:“小彤彤去了以后,就是那個小男孩兒跟他特別好,星期四晚上洗澡,洗澡呢小男孩兒沒關系,都給脫了衣服了,全都那兒光著。因為他倆就到一塊了,他兩個小肉球似的,你摟著我,我摟著你,你親一口我親一口,親親那孩子親他,他也親他,親著親著,彤彤就發(fā)一下狠,就咬了一下。這我都看到了,就硌出兩個小牙印兒,根本就沒有什么?!?/p>

事情很快就被孩子的父親知道了,孩子的爸爸找到幼兒園,要求送走彤彤,否則就聯(lián)合其他的家長集體退園。

蕭培琳:“我說我能跟他爸爸媽媽見見面嗎,我們好好談談。他說當時我們接彤彤啊,別的家長也不知道也不了解,我們就是,反正就是在這兒接了這個孩子了,偷偷地待著似的。不用了,別把問題擴大化了?!?/p>

無奈蕭主任只好把彤彤接回到了康復中心。

孩子特別認生,媽媽怎么辦?


導讀:“怕生”是寶寶社會性發(fā)展到一定程度的體現(xiàn)。它是寶寶感知、辨別和記憶能力、情緒和人際關系獲得發(fā)展的體現(xiàn)。

妞妞最近特別認生,只要出去見了陌生人就躲得遠遠的。如果有人跟他打招呼,她就毫不領情地大哭起來,哭得人家不知所措。有人來家,妞妞一定哭鬧不休,直到把人哭走,就算把人哭走了,妞妞還能傷心地哭上十多分鐘。為這事,媽媽煩惱不已。

點評

“怕生”是寶寶社會性發(fā)展到一定程度的體現(xiàn)。它是寶寶感知、辨別和記憶能力、情緒和人際關系獲得發(fā)展的體現(xiàn)。

細心的媽媽會發(fā)現(xiàn),寶寶在3-4個月時已能對媽媽做出反應,只要媽媽走近寶寶,他就會沖媽媽樂,以此表達自己快樂的情緒。當媽媽在屋里走動時,寶寶的目光就會追隨媽媽的身影移動,并表現(xiàn)出明顯的想要得到媽媽關注的表情。一旦媽媽不予理睬,寶寶就會哭鬧。如果發(fā)現(xiàn)媽媽不在視線內,寶寶也會以大聲哭鬧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情緒。

5個月的時候,隨著寶寶自我認識和活動范圍的擴大,寶寶的識別能力不斷增強,已能區(qū)別父母和其他人。

6個月的寶寶已開始有了依戀、害怕、認生、厭惡、愛好等情緒,對熟人表現(xiàn)出明顯的好感,并且能夠根據(jù)家庭成員的親近程度表現(xiàn)出不同的反應。出于自我保護的目的,這個階段的寶寶對陌生人和陌生環(huán)境就會表現(xiàn)出過敏反應,對媽媽則最為依戀。

8、9個月的寶寶認生的現(xiàn)象更為常見。1歲多的寶寶已經開始有了獨立意識,對什么都好奇,再加上活動范圍的擴大,就使得他們有了要離開父母的懷抱去探索周圍環(huán)境的欲望。但是,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對父母和親人仍然非常依戀,一旦遇到他從未見到過的人和物體,就可能表現(xiàn)出膽怯的樣子。因此,這一時期的寶寶是獨立性和依戀性并存。

即便到了2、3歲,寶寶仍然會對陌生人和陌生情景感到恐懼,這是寶寶發(fā)展的共性。此外,由于遺傳因素的差異,寶寶出生以后所處的家庭教養(yǎng)環(huán)境也千差萬別,因此每個寶寶認生的程度也存在很大的差異。

怕生對寶寶來說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現(xiàn)象,但是如果父母不注意正確引導而任其自然發(fā)展,那么將來就有可能影響寶寶的社會化進程。

解決策略

1。提前預防

在寶寶還不懂得認生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帶寶寶多接觸其他人。比如,讓家里其他人員幫著給寶寶喂奶、喝水、換尿布、逗著說話、抱著玩、做簡單的游戲,讓寶寶不太熟悉的人逗寶寶玩等,通過與其他人的接觸,幫助寶寶適應他可能接觸到的各種社會環(huán)境。

2。逐步擴大交往范圍

對于認生的寶寶,媽媽可以從寶寶比較熟悉的人開始,讓寶寶習慣跟媽媽或者撫育人以外的人交往,然后讓寶寶逐漸接觸“熟悉的人比較多,而陌生人比較少”的環(huán)境,在熟悉了有少數(shù)陌生人在場的環(huán)境之后,再擴大他的接觸范圍,讓寶寶一點點適應與陌生人交往以及適應陌生環(huán)境的能力。

3。別強迫寶寶和陌生人交往

需要注意的是,在解決寶寶怕生問題時絕不能一廂情愿勉強寶寶和誰親近,這樣只會進一步加深寶寶的排外心理。當陌生人到來時,如果寶寶怕生,可以允許他熟悉情況后再逐漸和陌生人接近。如果寶寶不愿意跟陌生人親近,不要強迫他,更不要讓他單獨與陌生人在一起。此外,在遇見寶寶不認識的人時,父母要很正式地向陌生人介紹寶寶,并且不管寶寶多認生,都以輕松愉快的態(tài)度面對陌生人,這樣可以幫助寶寶很快消除顧慮。與陌生人磨合的機會多了,寶寶害怕的心理自然就可以得到緩解并最終得到克服。

1。嘗試投寶寶所好

一般寶寶比較喜歡年輕女性和小寶寶,因此,讓寶寶接觸陌生人可從這些人群入手。當帶寶寶到戶外玩耍、去親友家或有友人來自己的家中做客時,父母可抱著寶寶先與那些漂亮阿姨或者小朋友打招呼,講幾句話,讓寶寶逐漸意識到除了家里人外,周圍還有許多別的人,他們也都是和藹可親的,用不著害怕。媽媽可以根據(jù)寶寶的這些特點,盡量圍繞寶寶的喜好來擴展寶寶的社交圈子。

2。找機會發(fā)揮寶寶強勢

平時多觀察寶寶,看他究竟對哪些事物感興趣,然后根據(jù)他的興趣培養(yǎng)寶寶特長,讓他有更多的機會表現(xiàn)自己,這樣可以增強寶寶自信心。寶寶的自信心增強了,怯生的心里也就會逐漸減弱。

3。培養(yǎng)寶寶安全感

父母對寶寶的態(tài)度、情感要穩(wěn)定,不要忽冷忽熱。照料寶寶、與寶寶接觸的時間最好固定,盡可能避免寶寶長時間見不到媽媽,尤其不能以“再怎樣,我就不要你了”、“把你給誰誰”之類的語言威嚇寶寶。

4。切忌溺愛寶寶

被溺愛的寶寶很多會膽小。比如看見寶寶正爬向床邊,不要表現(xiàn)得過于吃驚;寶寶磕碰了一下,不必過分安撫;寶寶要自己拿杯喝水,就讓寶寶自己拿等等。多數(shù)寶寶對成人的態(tài)度很敏感,如果父母對寶寶總是很擔心、很焦慮,寶寶多半就會變得比較膽小。過分認生就是這種養(yǎng)育方式造成的后果之一。

5。交往的方式要得當

寶寶在跟不太熟悉的人交往時,喜歡離對方有一定的距離,不喜歡陌生人觸及自己的身體。因此,當你抱著寶寶遇到熟人時,可先自然地與對方打個招呼,談談話,待寶寶習慣后再告訴寶寶對方是誰。等到寶寶與陌生人熟悉之后,才可以讓他們摸摸寶寶甚至抱抱寶寶,千萬不能很突然地將寶寶交給“陌生人”抱,以免加強他的戒備和緊張心理,反而讓他更為害怕。

孩子不洗澡,家長怎么辦?


導讀:孩子從來不喜歡主動洗澡,作為家長因為這個而增添了不少煩惱。你知道怎么對付不洗澡的孩子嗎?

上周五給孩子(兩歲零三個月)洗澡的時候,孩子低頭時不小心磕在馬桶上了,安慰了一會繼續(xù)洗。那天大盆里面放了一個小盆,因為頭一天無意放的,發(fā)現(xiàn)她挺喜歡坐在小盆里的,就這樣加了一個小盆(能坐進去的大小)。結果周五那天不知怎么滑倒了,大概是小盆的邊緣磕痛了孩子,她開始大哭。

洗澡都是我和孩子一塊洗,我先洗,讓她玩水,我洗好了再給她洗,那天我正在洗所以沒能及時避免摔跤。在接下來的兩天,孩子一進洗手間就開始哭、尖叫,不愿意洗澡,怎么說都沒用。這兩天都是在哭叫中強行洗的。以前孩子是很喜歡進去玩水的(不過不愿意洗臉洗頭),現(xiàn)在怎么辦呢?家里地方小,也沒有其他合適的地方洗澡??!關鍵是,換個地方肯定可行嗎?

專家解答:人類的成長有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就是0~6歲兒童的發(fā)展將人類文明的發(fā)展整個重復了一遍,從水生到爬行然后到直立行走,從單音節(jié)和表情以及動作表達到用固定的單詞,然后發(fā)展出簡單的句子,一直發(fā)展到有深刻內涵的語言體系的表達都是這樣。大自然讓人在年齡越小的時候力量也越小,個子也越矮,走路速度也很慢,容易摔跤和磕碰,這時,由于個子矮,體重輕,摔倒了也不會摔得很疼,由于速度慢,力量小,就是磕碰到什么地方,也不會危及生命,所以人在這個年齡是一輩子摔跤和磕碰最多的時候,大自然讓人在傷害程度最小時獲得了最多的關于傷害的心理承受力,為一生要經歷的傷害打下了基礎。

人一輩子必須生活在各種物質和人之間,不可避免地會與各種物質發(fā)生沖撞,跟各種人發(fā)生沖撞,如果在童年,沒有經歷足夠的肢體沖撞和人與人之間的互相沖撞,人的內心承受力就特別脆弱,略有沖撞就顯得無法承受,受到一次磕碰,就恐懼到要遠離磕碰的地點和事物,那一輩子下來人就沒有地方可去了。所以在孩子童年時要放手讓孩子在一個沒有大的傷害的環(huán)境中自由活動,只要不受傷,如盆子邊、墻邊、已經打磨圓了的桌子角等地方,碰一下,只是碰疼了是沒有關系的。

不知道案例中的孩子是否由老人和保姆帶大,他們帶孩子容易為了孩子安全而限制孩子自由,使孩子失去了發(fā)展的機會,他們以為不讓孩子磕著碰著是養(yǎng)育者最大的責任,根本不知道人的成長需要經歷和體驗這一事實。孩子在過分的看護之下,過少地經歷磕碰,于是磕碰一次孩子就顯得特別緊張。如果在磕碰時,大人表現(xiàn)得也特別緊張的話,孩子就會非常害怕。

溫馨提醒:

一般磕碰后,大人不要大聲地呼叫,不要馬上離開磕碰的場所,等孩子不哭了再離開;下次再進澡盆時,成人應該非常放松,先不要急于把孩子放進去,哄孩子在旁邊玩一會。如果孩子每次都只是玩,不愿意進去洗澡,就可以采取在旁邊用濕毛巾擦一擦的方法,待孩子對洗澡盆不那么恐懼了,再和孩子一起進去,不要讓孩子離開成人的身體,盡快地給孩子洗完抱出來,給別人看著,成人自己再洗。

洗澡盆是一個危險的地方,因為盆子特別滑,而所有的洗澡盆又特別堅硬,如果洗澡盆里放上水,孩子滑倒后,后腦勺著地將是很危險的。再者,雖然水放得很少,孩子摔倒后水猛地被掀起來碰到臉上或吸入鼻子都會給孩子帶來真正的驚嚇。所以五歲之前的孩子洗澡,成人一定要單獨給孩子洗。成人最好不要跟孩子一起洗澡,更不要讓孩子在成人的澡盆里自己走動玩耍,應該先給孩子洗完,處理好孩子后成人再洗。案例中的媽媽,還可以試一試給孩子換一個其他顏色和其他質量的洗澡盆,也許孩子就會接受。

孩子說粗話家長怎么辦


1、學著說粗話。

沒有是非觀念,是兒童的特點。別人罵,我也跟著罵,是孩子學罵人的一種普通心理。作為父母,要分清孩子是跟誰學的,然后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1)孩子剛學說話,好奇心強,有一種情不自禁的模仿本能,偶爾聽見別人說一句臟話,他并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就跟著學了。

父母切忌覺得挺好玩而故意引逗他或哄然大笑,這樣會強化他的這種行為;而應該告訴他:“這句話是罵人的話,不好聽,寶寶不學?!卑巡晃拿鞯男袨橄麥缭诿妊繝顟B(tài)中。

(2)有的父母平時不太檢點自己的言行,孩子受其影響,也學會了說粗話。這樣的父母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嚴于律己,從頭做起,為孩子營造文明、禮貌的語言環(huán)境;其次通過講故事、做游戲等形式教會幼兒學用禮貌用語。如果父母偶爾再犯,那么就應該坦誠地跟孩子檢討:“剛才是由于不高興,說出了那句話,我們是不對的,你也不要學,今后我們誰都不說這種話了。”

(3)孩子生活在社會的大環(huán)境中,難免受到各種不良言行的影響,說粗話也是如此。父母對此要采取一些相應的防范措施:一方面要盡量讓孩子避免接觸周圍不良的語言環(huán)境,讓他們聽不見臟話,學不到臟話;另一方面又要增強孩子的“免疫”力,教孩子明辨是非,告訴他們,罵人、說粗話是不文雅的行為。另外,父母要關注孩子周圍小伙伴的情況,為孩子選擇講文明、懂禮貌的伙伴,以減少相互學罵人的機會。2、被迫罵人。

這種情況一般發(fā)生在小伙伴之間:發(fā)生了矛盾,以牙還牙,受了欺負,借罵人來發(fā)泄自己的不滿……這時父母千萬不能劈頭蓋臉地訓斥一通,或袒護自己的孩子,而要耐心地進行說服教育,教孩子用謙讓的態(tài)度來解決小伙伴之間的糾紛,并應明確表態(tài)。孩子怕失去父母的愛,怕失去小伙伴的心理,會促使孩子改掉自己的不良言行。

3、習慣罵人。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出口成“臟”的孩子雖為數(shù)不多,但影響不好。對這樣的孩子,應采用暫時的冷漠,不理睬他,不高興的臉色,嚴厲的語調等來對待,這些都會幫助孩子明辨是非,抑制、減少他的不良行為,從而建立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不良行為一旦成了習慣,克服它是要有一定的過程的,在幫助孩子糾正罵人的壞習慣時,也可以鼓勵孩子通過努力改掉壞毛病。例如,可把“不罵人”列入“一天行為要求”中,如果孩子做到了,就一定要表揚,堅持下去,定會有成效。

案例:孩子“偏要那樣”怎么辦?


美國著名幽默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使人感動,準備捐款。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于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到牧師終于結束了冗長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由于氣憤,不僅未捐錢,還從盤子里偷了2元錢。

這種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反抗的心理現(xiàn)象,稱之為“超限效應”。

超限效應在家庭教育中時常發(fā)生。如:當孩子不用心而沒考好時,父母會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復對一件事作同樣的批評,使孩子從內疚不安到不耐煩最后反感討厭。被“逼急”了,就會出現(xiàn)“我偏要這樣”的反抗心理和行為。

因為孩子一旦受到批評,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心理平衡,受到重復批評時,他心里會嘀咕:“怎么老這樣對我?”孩子挨批評的心情就無法復歸平靜,反抗心理就高亢起來。

可見,家長對孩子的批評不能超過限度,應對孩子“犯一次錯,只批評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評,那也不應簡單地重復,要換個角度,換種說法。這樣,孩子才不會覺得同樣的錯誤被“揪住不放”,厭煩心理、逆反心理也會隨之減低。

喜歡《孩子睡醒后經常啼哭怎么辦?》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希望帶您更加了解幼師資料,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孩子不合群怎么辦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 批評孩子后,心疼愧疚怎么辦? 在我們自由繪畫樂園中5歲會員Nick,爸爸媽媽工作比較忙,他們會每天晚上或周末會陪Nick玩兒。最近Nick特別地依戀爸爸媽媽,早上爸爸媽媽去上班時,一定要和爸爸媽媽說再見才行,晚上見到爸爸媽媽回來后...
    2021-01-12 閱讀全文
  • 孩子的爸爸不經常在身邊怎么辦 孩子的爸爸不經常在身邊怎么辦 《孩子的爸爸經常不在身邊怎么辦?》 趙教授:您好! 我兒子3歲半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導師,我知道父母對孩子很重要。因為條件限制,孩子的爸爸被外派了,一個月才回來休假幾天。...
    2020-11-17 閱讀全文
  • 孩子任性怎么辦 幼兒正處在生長發(fā)育階段,自控能力較差,情緒極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而發(fā)生變化,那怎樣引導任性的孩子,使他們朝健康的方向發(fā)展呢? 一、要嚴、愛適度 現(xiàn)在的孩子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王子”,同樣也是老師心中...
    2021-11-23 閱讀全文
  • 孩子挑食怎么辦? 當不喜歡食物的口味或因不良的飲食習慣而拒絕進食或極少進食某一類食物就稱為挑食。挑食對兒童的影響人體健康成長需要六種營養(yǎng)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和水。這些營養(yǎng)素存在于某一類或幾類食物...
    2020-10-03 閱讀全文
  • 孩子“輸不起”怎么辦? 四歲的佩佩和小朋友玩猜拳游戲,石頭、剪子、布。只要佩佩贏,就會繼續(xù)玩下去。但要是她輸了,就會吵著說"不算數(shù)",或是阻止別人贏她。其他的小朋友都不高興了,紛紛跑開,不愿再和他玩。 四歲的佩佩和小朋友玩猜...
    2021-06-09 閱讀全文

在我們自由繪畫樂園中5歲會員Nick,爸爸媽媽工作比較忙,他們會每天晚上或周末會陪Nick玩兒。最近Nick特別地依戀爸爸媽媽,早上爸爸媽媽去上班時,一定要和爸爸媽媽說再見才行,晚上見到爸爸媽媽回來后...

2021-01-12 閱讀全文

孩子的爸爸不經常在身邊怎么辦 《孩子的爸爸經常不在身邊怎么辦?》 趙教授:您好! 我兒子3歲半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導師,我知道父母對孩子很重要。因為條件限制,孩子的爸爸被外派了,一個月才回來休假幾天。...

2020-11-17 閱讀全文

幼兒正處在生長發(fā)育階段,自控能力較差,情緒極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而發(fā)生變化,那怎樣引導任性的孩子,使他們朝健康的方向發(fā)展呢? 一、要嚴、愛適度 現(xiàn)在的孩子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王子”,同樣也是老師心中...

2021-11-23 閱讀全文

當不喜歡食物的口味或因不良的飲食習慣而拒絕進食或極少進食某一類食物就稱為挑食。挑食對兒童的影響人體健康成長需要六種營養(yǎng)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和水。這些營養(yǎng)素存在于某一類或幾類食物...

2020-10-03 閱讀全文

四歲的佩佩和小朋友玩猜拳游戲,石頭、剪子、布。只要佩佩贏,就會繼續(xù)玩下去。但要是她輸了,就會吵著說"不算數(shù)",或是阻止別人贏她。其他的小朋友都不高興了,紛紛跑開,不愿再和他玩。 四歲的佩佩和小朋友玩猜...

2021-06-09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