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筆記。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在幼兒園教師的生活工作中,時常需要提前準備資料作為參考。資料可以指生產(chǎn)、生活中必需的東西。如:生產(chǎn)資料;生活資料。參考相關資料會讓我們的學習工作效率更高。所以,關于幼師資料你究竟了解多少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編輯的《愛動的寶寶心理更健康》,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導讀:對成年人來說,這種簡單得有些枯燥的動作很乏味,而對幾個月的寶寶就不同。這些零零碎碎的小動作,讓寶寶一點點積累起經(jīng)驗,形成了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自信和自豪感。聲音、顏色、觸摸、味道,各種形式的感覺都不妨給寶寶來上一點,他體驗的形式和次數(shù)越多,心理就越健康。
“哎呀,臟!快拿出來!”寶寶又把玩具小熊塞嘴里了,糾正了多少次,他還是對各種小玩意充滿“食欲”。年輕爸媽們注意了,只要玩具事先消毒,就可放心讓寶寶用嘴或手去感受,這對他的心靈發(fā)育大有幫助。那兩只好奇的小手,已足夠豐富寶寶的心靈世界。
感覺越多心理更健康
寶寶多動一動,為什么會對心理發(fā)育有好處?因為幾個月的寶寶是通過感覺來構(gòu)筑心靈世界的。比如,有的寶寶會反復的扔瓶子,再遞給他,轉(zhuǎn)眼又扔地上了。對成年人來說,這種簡單得有些枯燥的動作很乏味,而對幾個月的寶寶就不同。這些零零碎碎的小動作,讓寶寶一點點積累起經(jīng)驗,形成了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自信和自豪感。聲音、顏色、觸摸、味道,各種形式的感覺都不妨給寶寶來上一點,他體驗的形式和次數(shù)越多,心理就越健康。
動動建議
●寶寶出生后,不要捆綁手腳,令他能自由舒展。
●幾個月大的寶寶,家里鋪上一塊柔軟的竹席或毯子,給他大一點的活動空間。
●盡可能多的在他身邊放上小玩具,刺激寶寶的感覺,獲得不同形式的體驗。
●若寶寶長時間看著某樣東西,讓他摸一摸,用身體去感受。
特別提示:注意鍛煉寶寶的手debasrideb.com
●不必提供過多的幫助,只要在活動范圍內(nèi),就讓寶寶自己去解決困難。
●專業(yè)的訓練對寶寶是不必要的,自然、安全的家庭環(huán)境已經(jīng)足夠。
●讓寶寶自由選擇,滿足自己的意愿。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擴展閱讀
導讀:你家孩子是不是也很愛動?愛動寶寶成為很多家庭的煩惱,關于孩子愛動的問題,也越來越受到眾多家長的關注。
你會為孩子活潑好動而欣喜,也會為孩子沒“長性”、注意力難以集中而煩惱。對于專家們常說的“ADHD”,媽媽們更是有一大堆疑問。我們總結(jié)了媽媽們最關心的35個問題,到里面找你想要的答案吧。
關于“ADHD”
Q:“ADHD”是什么意思?
A:“ADHD”是英語單詞“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的縮寫,意思是“注意力缺陷多動性障礙”,指跟普通孩子相比,注意力欠缺、多動、行為沖動等癥狀尤為明顯,出現(xiàn)不能適應家庭和學校生活的障礙。
Q:所有孩子似乎都有過一些多動現(xiàn)象,多動就是ADHD嗎?
A:不是。多動只是ADHD的一項代表癥狀,并不等于注意力缺乏,自閉癥、重聽以及精神遲滯的孩子也有多動的癥狀顯現(xiàn)。
Q:如何區(qū)分普通孩子的不安分與ADHD?
A:兩者沒有明顯的界限,主要看孩子的多動癥狀是否在多個場所出現(xiàn),而且到了令你不能容忍的地步。如果只是比普通孩子稍微不安分一點的話,應該不必擔心。
Q:有多少人患有注意力缺乏癥?都是兒童嗎?
A:人群中約有3%-5%的人患有此癥,一般開始于4至7歲,大概在8至10歲達到高峰,多數(shù)人沒有得到治療,成年后仍會存在明顯的注意力不集中問題,并且容易沖動。
Q:注意力缺乏的孩子通常智力遲鈍嗎?
A:兩者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不存在因為注意力缺乏而產(chǎn)生智力遲鈍的現(xiàn)象。相反,沒有智力遲鈍是判斷ADHD的標準之一。
癥狀表現(xiàn)
Q:注意力缺乏的孩子有什么特定癥狀?
A:三大特征:(1)粗心大意(心不在焉,注意力不能持續(xù)集中);(2)多動(坐不定,手腳不停);(3)沖動(易發(fā)火)。美國精神醫(yī)學會制定的“精神疾患診斷統(tǒng)計手冊第4版”對此有具體說明(參見知識鏈接)。
Q:我家寶寶在幼兒園里常丟三落四,對周圍的事物也好像漠不關心,這屬于注意力缺乏嗎?
A:判斷的標準不在于有無上述癥狀,而在于這些癥狀的程度以及發(fā)生頻度是否太過極端,以至于造成孩子在幼兒園不能正常生活。只要能正常學習生活,就不是ADHD。
Q:我總覺得自己的孩子注意力特別容易分散、多動,怎么辦?
A:“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的判斷標準是非常主觀的,父母要做的不是在孩子身上“貼標簽”,而是通過對他的幫助防患于未然,這才是最重要的。
Q:我的孩子盡管注意力不能集中,但從沒有出現(xiàn)過偏激行為,這也是注意力缺乏癥嗎?
A:注意力缺乏癥分為三種:“粗心大意型”、“多動沖動型”和兩種癥狀都很明顯的“混合型”。單方面出現(xiàn)粗心大意或多動沖動,而另一方面完全沒有癥狀顯現(xiàn)的病例幾乎沒有。
Q:我的孩子總是不好好聽大人說話,非常麻煩,怎么辦才好?
A:要讓孩子認認真真聽清你的話,就要創(chuàng)造一個讓他容易集中注意力、刺激和信息量少的環(huán)境,比如沒有聲音的安靜房間。一次談話只講一個問題,確認他明白后再講下一個。
Q:我的孩子沒有朋友,常常一個人呆在家里,怎么辦呢?
A:你的孩子很可能自尊心受到傷害,喪失了自信。可以告訴孩子“你的性格就是這樣”,“這并不是你的責任”,強調(diào)這兩點讓他不至于陷入自我厭惡的局面,并鼓勵他過集體生活。同時,向老師和同學家長進行說明,尋求他們的支持。
病因
Q:注意力缺乏的原因是什么?
A:目前沒有一個絕對肯定的原因。有研究認為主要是因腦內(nèi)缺乏某種化學物質(zhì)或新陳代謝異常,影響了集中和專注能力。幼兒腦部鉛中毒或胎兒在母體中受到感染,也可能引發(fā)此癥。
Q:注意力缺乏會遺傳嗎?
A:研究顯示,注意力缺乏可能有遺傳因素,父母中一方有此異常,孩子有一半可能也有。
Q:營養(yǎng)不足會不會導致注意力缺乏?
A:不會,目前還沒有任何科學依據(jù)證明注意力缺乏與飲食有關。但是,對于成長中的孩子來說,均衡的營養(yǎng)無論何時都是必須的。
Q:孩子缺乏注意力,與教育方法有關系嗎?
A:沒有關系。注意力缺乏的孩子單靠管教是治不好的,只能說,癥狀的程度會因教育方法而改變。
治療方法
Q:孩子出現(xiàn)什么癥狀后必須去醫(yī)院就診?
A:當孩子在2個以上場合出現(xiàn)多動和注意力不集中現(xiàn)象,明顯不適應集體生活,被同學疏遠,老師提出這個孩子很難應付,他自己也為此煩惱消沉時,就是帶孩子去醫(yī)院的時機了。
Q:有沒有專門治療ADHD的醫(yī)院?
A:目前還沒有??蓭Ш⒆拥叫嚎频纳窠?jīng)、心理部門或精神科的小兒部門就診。
Q:去醫(yī)院就診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A:事先多搜集孩子在家、在園的不適應表現(xiàn),盡可能詳細地向醫(yī)生描述孩子的具體癥狀。
Q:有什么治療ADHD的特效藥嗎?長期使用有無副作用?
A:目前使用最廣的藥是利他林(Ritalin),可以安全有效地減輕ADHD的癥狀,但長期服用易引起失眠和食欲不振,還有極少的易刺激性和頭痛。
Q:有沒有藥物以外的治療方法?
A:行為治療,即對父母和老師進行教育,訓練孩子的生活習慣和思維能力。臨床觀察和實驗表明,這種方法能夠起到一定的效果。
Q:是不是越早接受治療越好?
A:不是。只有當孩子出現(xiàn)社會性不適應現(xiàn)象后,才有進行診斷和治療的必要。一般上小學是診斷時機的一個大致基準。
Q:注意力缺乏是否長大后會自然痊愈?
A:不會。隨著孩子身心發(fā)育以及社會經(jīng)驗的累積,進入青春期后癥狀一般會減輕,也有部分患者會持續(xù)到青少年甚至成人階段。
家庭對策
Q:要不要告訴孩子他得了ADHD呢?
A:孩子被貼上“調(diào)皮鬼”的標簽,自己也會悶悶不樂。父母就必須用他容易接受的說法讓他了解,“你的性格就是比別人易動、坐立不安”,同時鼓勵他為了彌補“性格上的差異”,付出比別人多的努力。
Q:孩子在家根本不做作業(yè),怎么辦才好?
A:如果是孩子忘了有作業(yè),可以做一本家園聯(lián)系冊提醒他記下作業(yè)內(nèi)容;如果是作業(yè)太難做不了,則需要為孩子聯(lián)系老師進行補習;如果孩子集中不了注意力,就有必要找一間刺激少、安靜的房間,父母坐在旁邊督陣了。
Q:孩子實在不聽話,我常常忍不住動手打他,怎么辦呢?
A:深呼吸,告訴自己“冷靜”,努力理解孩子不受控制的所作所為。別對孩子期望太多,糾正他錯誤的行為是必要的,但這也不對,那也不對,限制太多只會讓大家都痛苦不堪。
Q:在表揚和批評孩子時,要注意些什么?
A:表揚不能光靠語言,而要給孩子看得見的獎勵,如貼五角星、買糖果等;批評沒有用處,但孩子會隨著訓練逐漸學會自控,因此,說“加油,試試看”對孩子很重要。
Q:有什么能讓孩子集中注意力、控制情緒的好辦法嗎?
A:沒有什么妙招可以立竿見影。日常生活中,一般采取表揚和勸告相結(jié)合的對策,鼓勵孩子做出父母期望的行為。如果癥狀過于明顯,建議服藥治療。
Q:為了讓孩子掌握基本的生活習慣,我該怎么做呢?
A:四個字:以身作則。發(fā)動家庭所有成員作好表率,嚴格遵守就寢時間和起床時間,飲食規(guī)律,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Q:究竟應該對孩子嚴厲一點還是寬松一點呢?
A:首先要明白:孩子不是故意丟三落四,而是障礙引起的。因此,對孩子錯誤的行為說“NO”很重要,對正確的行為表示贊賞更為重要。
幼兒園應對
Q:我的孩子能不能上幼兒園?
A:完全可以。ADHD的孩子在幼兒園里生活,并不會造成特別大的問題。如果孩子入園后產(chǎn)生不適應了,可以與老師溝通,麻煩她多關心一下。
Q:我的孩子被老師建議去特殊班級,怎么辦?
A:如果孩子癥狀特別激烈,危及其他孩子的生活,有必要考慮特殊班級這一建議。一般情況下,建議在普通班學習為好。
Q:怎樣才能得到老師和同學家長的理解呢?
A:客觀地向老師和家長說明病癥和治療方法,提供相關內(nèi)容的書籍。尤其注意避免說出“精神病的一種”、“有遺傳性”、“服用類似興奮劑的藥物”等字眼,以免引起誤解。
Q:孩子不聽話,連老師也沒有辦法,我該怎么辦呢?
A:嘗試把孩子是ADHD的情況告訴老師,取得老師的理解和配合,然后把從醫(yī)生那里得到的建議向老師說明,在座位的安排、分小組時的對手安排等方面予以照顧。
Q:孩子在幼兒園不好好聽課,學習落下了很多,需要為孩子請一位家庭老師嗎?
A:這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為一對一的教育方法有較強的管制力,對ADHD孩子最合適,趕上學習中落下的差距也能給孩子自信。
Q:被老師體罰后,孩子受了嚴重的打擊,我怎么辦呢?
A:體罰有百害而無一利,父母在開導孩子,防止他出現(xiàn)自責之外,應以此為契機,取得老師對該病的理解與配合,切不可敵視老師。
孩子的心靈是一個沒有雜質(zhì)的凈地,沒有謊言,沒有欺騙,一切都直來直去,他們的行為都是基于想滿足自己某種單純需要所致。但如果爸爸媽媽對他們的行為缺乏敏銳觸覺,則可能引起不良的行為問題,如能小心參考下列四點,則有助于了解他們的心理。
心理學家分析,每個孩子都有下列四種心理需要:
1.父母的愛護和關懷;
2.被接受、被尊重;
3.得到別人的贊賞;
4.在家里有地位。
有些孩子可以利用好的行為表現(xiàn),來取悅父母得到贊賞,從而滿足其心理需要;但有些孩子不能做到此點。當心理需要得不到滿足時,便會以不適當?shù)男袨樽鳛檠a償。
四種不適當行為
第一種:引起注意。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注意,才會感到自己被父母重視。而當孩子不能從好的行為取得父母的注意,便會用不對的行為來達致目的。
第二種:爭權(quán)力。像成年人一樣,孩子覺得自己是重要的,需要得到別人尊重和接受。當孩子覺得父母用權(quán)力來支配自己,就會以反抗來表現(xiàn)自己的能力。父母愈是行使權(quán)威,孩子的反抗就愈大。
第三種:報復。孩子在與父母爭權(quán)力的過程中,往往是失敗者;便轉(zhuǎn)用報復的行為來刺傷父母的心。孩子覺得這樣才令父母知道他的重要。
第四種:自暴自棄。當孩子覺得自己全無價值,就連對抗和報復的勇氣也失去,則會透過表現(xiàn)無能來逃避別人對他的要求。
過分保護、同情、控制和支配孩子,均是不尊重的行為。負責任的父母應以友善和嚴謹?shù)膽B(tài)度,給予孩子選擇自由,同時讓孩子親歷此抉擇的結(jié)果。
導讀:兒童時期的心理衛(wèi)生對長大后成為一個精神正常、品行良好的成年人是十分重要的。現(xiàn)在絕大多數(shù)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眾多的父母對子女在身體的發(fā)育上傾注了極大的關注,而在子女心理的發(fā)育方面卻關注不夠或不知如何去做。
一個嬰兒在出生后的第6個月就會有選擇性地微笑。8個月時會害怕陌生人,與母親的短暫分離會引起焦躁不安,這表示嬰兒在這一時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心理活動。嬰幼兒對父母在感情上的依賴貫穿于他早期的全部生活,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有潛在的影響。一周歲的幼兒已與母親建立了緊密而牢固的聯(lián)系。與父親及其他關系親近的人也有了能控制自己的行為,記憶力、想象力、思考能力逐步形成雛型。對事物好奇心增強,模仿能力迅速增長,已經(jīng)初步具備喜怒哀樂的情感活動,在此期間幼兒的情緒是很不穩(wěn)定的,對事物也沒有對錯的辨別能力。這是一個人各種心理特征形成雛型的階段。這一時期,幼兒如能得到正確的引導,會對他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有極大的幫助。如引導不當,則可能發(fā)展成一個有各種心理問題的人。關注幼兒這一時期心理活動的發(fā)展,意義十分重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良好的教育方法,良好和諧的家庭氣氛對孩子的心理成長是十分重要的。1-2周歲的幼兒沒有辨別事物對錯的能力,因此父母要逐一地告訴孩子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該做。要鼓勵孩子去探索,做對的要給予言語的鼓勵,做錯的要講明道理,讓孩子知道錯在哪里,從頭再來,直到把事情做好為止。對孩子合理的要求要盡量去滿足,對不合理的要求要講明道理,堅決拒絕。一切順從孩子的意愿、溺愛或粗暴苛求部會對孩子的心理發(fā)育產(chǎn)生不良影響。對幼兒耐心地講道理是件十分有意義的事,幼兒雖然對父母講的道理可能不甚明了,但長此以往,孩子就會逐步明白這些道理。遇事給孩子講道理對培養(yǎng)孩子有一個平和的心態(tài)很有好處,在孩子長久后,他也會以講道理的方式去處理問題。
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樣,孩子會不自覺地效仿父母的言行,因此要求孩子不要做的事,父母首先就不能做。另外,父母對孩子從小就要講信用,答應了的事,一定要兌現(xiàn),不答應的事就一定不去做。這樣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就會有威信,在以后的培養(yǎng)孩子的過程中,才能對孩子進行有效的教育。
幼兒期的心理發(fā)展決定一個人一生的心理素質(zhì)。具有良好心理素質(zhì)的人,在社會中會有更好的發(fā)展,因此關注幼兒的心理發(fā)育,對其一生都有重要意義。
兒童發(fā)展心理學家認為,出生第一年是寶寶認知發(fā)展的關鍵時期。而要促進寶寶認知發(fā)展,父母并不需要專門準備古典音樂、語言磁帶、五花八門的卡片等來刺激寶寶的大腦發(fā)育。其實寶寶最好的學習工具是父母和寶寶一起聊天、唱歌、閱讀和歡笑——生活中的親子互動是最重要的。
有12種有趣、科學、簡便的方法,它們會使寶寶變得更聰明。
*盡量母乳喂養(yǎng)
事實證明:在嬰兒期母乳喂養(yǎng)的孩子具有較高的智商。另外,哺乳是媽媽與寶寶進行情感交流的大好時機。
*保持視線接觸
當新生寶寶睜著眼睛時,爸爸媽媽要經(jīng)常與他對視。寶寶很早就能辨認人的臉,而且他最愛看的就是親愛的媽媽的臉。盯著人臉看,能發(fā)展寶寶的記憶力。
*捉迷藏
和寶寶捉迷藏不僅僅能逗得他咯咯笑,寶寶可以從中知道物體消失后還能回來。
*讓寶寶區(qū)分事物
在寶寶臉上方20~30厘米處掛兩幅圖片。這兩個圖片要比較相似,但有小小的不同(如樹的位置不一樣)。即使很小的嬰兒也能來回地觀察,猜測畫的不同之處。這能為后來的認知和閱讀發(fā)展打下基礎。
*爬行游戲
躺在地板上,讓寶寶在你的身上爬來爬去。這遠比專門的爬行訓練有趣得多??梢约ぐl(fā)他的協(xié)調(diào)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讀書給他聽
科學家發(fā)現(xiàn):當母親把一個故事的一行話讀上2~3遍時,8個月的嬰兒就能夠識別這行字的先后排列順序。這種方法能幫助寶寶學習語言。
*讓寶寶玩弄自己的食物
給寶寶不同性質(zhì)的食物,如面包、米飯、巧克力、蔬菜等。這可以鍛煉寶寶的抓握能力和發(fā)展他的感覺器官。
*做家庭相冊
相冊里放入父母和親戚的照片,經(jīng)常翻給寶寶看,發(fā)展寶寶的記憶能力。
*設置障礙物
在地上放一些柔軟的墊子、枕頭、盒子或玩具,教寶寶怎樣從上面、下面和旁邊爬過這些障礙物。可以發(fā)展寶寶的運動能力。
*觸摸物體
抱著寶寶在屋子里走動。讓他的手觸摸冰涼的玻璃、柔軟的衣物、光滑的植物葉子或其它安全的物體,同時對寶寶大聲講出它們的名字??梢源龠M寶寶感知覺的發(fā)展。
*給寶寶選擇的權(quán)利
可能的話,一次給寶寶兩個可以選擇的東西,如用餐時給他兩種顏色的碗讓他挑。這樣他就會知道自己的決定是重要的。
*讓寶寶做家務
小寶寶可以將衣物按深淺分開,甚至能從中找出自己的衣服。這可以發(fā)展他的分類能力。
導讀:作為父母,我們應當善于了解寶寶內(nèi)心的渴望,懂得用巧妙的方法逐步帶著他走進這個世界,一味的寵愛,一味的妥協(xié),一味的恐嚇都不是好辦法。
要認識到自身的錯誤,并寬恕別人的過失,這會為你的人生帶來積極的心態(tài)與正面的情緒,也同樣會為他人帶來積極的影響。
——阿尼強帕心靈治療師
小寶寶從一出生,就開始被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圍繞,怕他餓了,怕他冷了,怕他害怕黑暗,怕他孤單。然而,大家都對小寶寶的身體過于緊張,卻常常在忙亂中,忽略他的心理發(fā)展。心理學家認為,人對新異刺激的探究反應,就是好奇心,而嬰兒時期的寶寶正處于最好奇的階段,他想要學習一切他所接觸到的事物。
那么,什么時候的寶寶能夠關注自己和這個世界的關系?什么時候的寶寶,開始喜歡出門玩。他什么時候開始反抗父母?什么時候?qū)κ澜缬辛烁嗟暮闷嫘??這些心理發(fā)展,都將伴隨著的寶寶的身體發(fā)育,逐漸出現(xiàn)。作為父母,我們應當善于了解寶寶內(nèi)心的渴望,懂得用巧妙的方法逐步帶著他走進這個世界,一味的寵愛,一味的妥協(xié),一味的恐嚇都不是好辦法。
0歲到6個月
這時的寶寶都是躺在搖籃、床和媽媽的懷抱里。所以,他觀察到的東西多是掛在空中的掛件,往往又拉又扯,手腳并用地想把變成小玩具。所以,父母注意保護寶寶的眼睛。
提示:掛件距離寶寶的眼睛距離以20—30厘米為宜,定期擺放一些有趣、色彩鮮艷的掛件,幾天換一次地方,免得寶寶變成“斗雞眼”。
6個月~8個月
寶寶開始會坐了,這時他能看到更多的東西,同時更容易看到自己手的動作。他的關注點是自己和物體間的關系。因此,對于手的動作特別感興趣,所以我們能經(jīng)??吹綄殞氃诓煌5亍翱小睎|西,“啃”手。沒關系,這是他正在學習如何探索這個世界。
提示:注意衛(wèi)生,玩具要定期清洗,或者放在陽光下暴曬。
8個月~1歲
現(xiàn)在,寶寶能爬了,他開始從自己床奔向家里的各個角落,他最喜歡小空間,常常會一個人在角落里咿呀比劃。這時,他開始不啃了,更多開始運用“敲和蹬”的方式。父母這時候可以讓他們自在的探索,注意安全就可以了。
提示:保持角落的干凈,不要有玻璃等危險品;保證所有的插座上有蓋子。
1歲~1歲半
1歲之后的寶寶更調(diào)皮了。因為現(xiàn)在他可以走了,活動空間更為廣闊。他們開始想出門玩,而且迫切的需要出去玩。往往大的、會移動的物體(比如汽車、玩具車、氣球等)會吸引他們。這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寶寶很喜歡扔東西,把家里扔的亂七八糟。“扔”并不是因為他調(diào)皮,而是用扔這個方式來探索世界。他很喜歡看物體在“飛行”,用不同的力氣、不同的角度扔不同的東西,可以看到不同的“飛行軌跡”。
2歲左右
2歲左右,是小寶寶第一個反抗期。他們開始從觀察世界、觀察事物轉(zhuǎn)向?qū)θ说年P心,表現(xiàn)為對父母生氣表情的研究。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故意反抗,父母會出現(xiàn)表情轉(zhuǎn)變,生氣或者是大聲斥罵,通過這些觀察,寶寶開始學習對他人表情的判斷,同時他還利用這個方式在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極限。
同時,此時的寶寶非常容易受到恐懼情緒的影響,有時突如其來的雷聲、恐嚇會影響他們。
提示:這時,父母要了解寶寶的需求,寬容對待。一方面當他們害怕的時候要及時安慰;另一方面不要過分溺愛或過分責罵,不要讓寶寶“百無禁忌”,也不要讓寶寶更加恐懼。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愛動的寶寶心理更健康》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幼師資料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心理健康教育筆記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1、有良好的行為習慣。 在幼兒期,寶寶對“正確”’的概念是朦朧的,父母應該通過多種形式進行引導和培養(yǎng),對寶寶的行為給予正確評價。讓他知道 哪些是對的,哪些不對,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鼓勵他說真話,有了...
幼兒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滿足之后,情緒和社會化等方面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表現(xiàn)為:幼兒對自己感到滿意,情緒活潑愉快,能適應周圍環(huán)境,人際關系友好和諧,個人的...
孩子的心靈是一個沒有雜質(zhì)的凈地,沒有謊言,沒有欺騙,一切都直來直去,他們的行為都是基于想滿足自己某種單純需要所致。但如果爸爸媽媽對他們的行為缺乏敏銳觸覺,則可能引起不良的行為問題,如能小心參考下列四點...
育兒知識:寶寶怎樣喝水更健康呢? 1.春季要喝淡鹽水 春季的時候天氣逐漸回暖,但是濕氣相對比較重,細菌也是在這個時候開始繁殖的,所以為了加強孩子的抵抗力,可以給寶寶飲用一些淡鹽水。在平時寶寶喝的開水當...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