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在幼兒教育專業(yè)的學生的學習中,常常會提前準備一些資料。資料的定義范圍較大,可指代生產(chǎn)資料。參考資料會讓未來的學習或者工作做得更好!你是否收藏了一些有用的幼師資料內(nèi)容呢?為此,小編從網(wǎng)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讓易怒的孩子笑起來》,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導讀:笑對心理和健康的效用已日益受到醫(yī)學界的重視。醫(yī)學界已逐步證明笑對提高免疫力和減輕疼痛所帶來的效果,目前這方面的研究大為興盛。
專門研究“笑的效用”的日本評論家西條升,針對日本教育界風氣日漸惡化的現(xiàn)象,建議容易動怒的孩子要多學會笑。他指出,笑不但可以帶給人充沛的精力,更可以減輕不滿的心情和提高忍耐的個性。
西條升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就步入“相聲”世界,目前是“笑的評論家”。他指出,校園暴力中的施暴者若能學會多笑,則不至于容易動怒。被欺負者若盡可能學會一笑置之,則不至于走自殺的絕路。
《產(chǎn)經(jīng)新聞》今天報道,西條升強調(diào)他的“笑的小孩教育論”,指出“笑”和“使人笑”可保持精神的平衡,培養(yǎng)笑的能力以增進和他人的溝通,將有助于改善日本教育界風氣日漸惡化的現(xiàn)象。如何讓小孩學會多笑是教育者今后一項重要課題。
笑對心理和健康的效用已日益受到醫(yī)學界的重視。醫(yī)學界已逐步證明笑對提高免疫力和減輕疼痛所帶來的效果,目前這方面的研究大為興盛。
“日本笑學會”會長關西大學教授井上宏指出,笑對自閉兒和患有神經(jīng)癥的病人具有療效,有些拒絕上學的中小學生由于看了笑劇而又回到了學校。學校一向要求學生嚴肅,今后若能較輕松地接受學生的笑,回有助于改善校園的氛圍。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編輯推薦
導讀:孩子膽子小,不僅大人不放心,還會影響孩子自身的發(fā)育,于是,這個問題值得大家多多關注。
“我不敢……”
典型案例:
小婷從小就很乖巧,和表兄妹在一起的時候,顯得她更加文靜,鄰居見了也常??洫勊骸拔奈撵o靜的多好呀!”可是,爸爸媽媽卻因此替她擔心,因為在幼兒園集體活動中,她事事都排在后面,尤其是上課的時候,從沒見過她主動舉手回答問題?,F(xiàn)在是大班的小婷就要升小學了,家長擔心:這樣會不會影響她進入小學以后的學習呢?
分析:
按理說,學齡前孩子理應活潑、好動,小婷表現(xiàn)出讓成人賞心悅目的“文靜”想必是違背了孩子的天性,有這種表現(xiàn)的孩子不是少數(shù),他們大多自尊心很強而自信心又很差,為了維護自尊,總是不能“敢”字當頭。
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影響,許多成人還是欣賞孩子乖巧的一面,致使孩子在反復的贊揚中把乖巧等同于文靜的個性特征穩(wěn)固下來,形成了個性的一部分。乖巧的孩子一般生性膽小,不像淘氣的孩子那樣無所顧忌,容易引人關注,并促使成人費盡心機去研究他們。正因乖巧的孩子讓人省心,所以往往成為大人視覺的盲點?;蛟S就是因為我們沒有看到他的心理需要,使他得不到適時的支持而變得更加膽?。痪褪且驗槲覀儾蝗リP注他行為的變化,沒有給予及時的鼓勵,使他變得缺少自信。缺乏自信的人,便會缺乏勇敢精神,缺乏在各種活動中的積極性。
美國的教育專家曾做過一個實驗:將一個學習成績較差班級的學生當作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對待,而將一個優(yōu)秀學生的班級當作一個問題班來教。一段時間下來,原來成績相差很遠的兩班學生,在實驗結束后的總測驗中,平均成績相差無幾。原因就是差班的學生,受到不明真相的老師對他們所持有的信心的鼓勵(老師以為他所教的是優(yōu)秀班),學習積極性大長,而原來的優(yōu)秀班級的學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懷疑態(tài)度所影響,自信心被挫傷,以致轉變學習態(tài)度,影響學習成績。由此說明自信心能夠將人的一切潛能調(diào)動起來,并推動到最佳狀態(tài)。
建議:
小婷遇事愛退縮的個性,對即將開始的小學學習生活是會有影響的。因為進入小學后,孩子更多地要學會在集體中的自立和自理能力,過于靦腆、退縮,會妨礙孩子與同齡人的交往水平和范圍,不利于讓教師和同學們了解他的優(yōu)勢和個性。
幫助孩子體驗成功。成功感是自信心的重要心理成份。我們要在日常生活的各種活動中幫助孩子獲得成功的體驗。如讓年齡小的孩子自己學習吃飯、穿衣等基本生活技能,讓大一點的孩子去做些他想去嘗試的事情。在做的過程中,他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家長應根據(jù)他的能力水平給予不同的支持和幫助,但要注意:不是代替他去做,而是讓他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去完成,使他體驗成功的喜悅,幫助孩子從自己的成功中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知道困難是可以克服的,從而增強自信。
全面正確地評價孩子。成人通常習慣從活動的結果去評論孩子是否聰明,評價他能力的大小,其實要想讓孩子立于不敗之地,家長應該抓住形成能力的催化劑—自信心的培養(yǎng),而自信心是體現(xiàn)在活動自始至終的各個方面的。所以,家長既要評價活動的結果,更要注意評價他在活動過程中的態(tài)度和精神,敏感地去發(fā)現(xiàn)他做出的努力。特別是對于缺乏自信的孩子,他的付出不管能否有理想的結果,對他做出的努力進行積極的評價尤為重要。就像我曾見到的那樣:在進餐時,一個孩子用筷子把菜夾起來又掉下去,此時老師走到他身邊,用激勵的語調(diào)對他說:“用筷子夾菜還真有點難,可我看你一點都不怕!”只見這個孩子欣慰地看了看老師,把剛要端起的盤子放下,把想往碗里撥菜的念頭打消,又努力用筷子學著夾菜了……
孩子的自信心就是在我們不斷的鼓勵中產(chǎn)生的,也是在我們評價的導向中不斷重復,并鞏固成為人的個性的一部份,在這種自信心的驅使下,孩子將敢于對自己提出新的要求,不再退縮。
導讀:別人家的孩子都在滑梯上、秋千上來來回回奔跑玩耍,爬上爬下。我的孩子卻根本不敢。我很著急,他這么膽小,可怎么辦呢?
媽媽提問
我的孩子特別膽小,什么都不敢玩兒。帶他去游樂場,他就緊緊抓著我的手,哪兒也不敢去。別人家的孩子都在滑梯上、秋千上來來回回奔跑玩耍,爬上爬下。我的孩子卻根本不敢。我很著急,他這么膽小,可怎么辦呢?
專家支招
先別著急為孩子的膽小而擔憂。孩子面對陌生環(huán)境流露出恐懼和謹慎,恰好說明他心智的成熟,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
他的自我保護意識在增強,也許開始具備先見之明:能預見到松開手滑下去和放膽悠上天可能帶來的危險;也許他開始有了后顧之憂:回憶起以前在游樂器械上曾經(jīng)摔倒過,擔心再次出“事故”;也許他開始能夠觸類旁通:看到其他小朋友磕磕碰碰,他擔心自己重蹈覆轍。或者就是他先天的脾氣秉性使之然:生來就特別謹小慎微,不愿意嘗試沒把握的事情。
就近年咨詢的經(jīng)驗來看,這樣的所謂膽小的孩子不在少數(shù)。有些家長面對膽怯的孩子,恨鐵不成鋼,忍不住斥罵孩子,有時還強迫孩子做令他害怕的事情,以此來鍛煉孩子的膽量。實際上,對于一個本來就怯懦的孩子來說,大聲呵斥和強迫威脅,會令他更加害怕,還會給他帶來自卑感,讓他覺得自己是個膽小鬼。強硬的態(tài)度鍛煉不了孩子的膽量,膽小的孩子需要我們耐心的引導。
導讀:孩子的成長畢竟是孩子自己的事,孩子身上缺點和克服,只有調(diào)動和依靠孩子自身的積極因素才能真正做到,而且克服缺點的目的正是為了發(fā)現(xiàn)優(yōu)點。
詹姆士說過的:“人類本質(zhì)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賞識就是肯定的具體表現(xiàn)。賞識孩子是肯定孩子的優(yōu)點和進步,而不是忽視孩子的缺點和退步。該指出的問題應當指出,該批評的問題應當及時制止,不能含糊,但是,分寸應當適度。
孩子的成長畢竟是孩子自己的事,孩子身上缺點和克服,只有調(diào)動和依靠孩子自身的積極因素才能真正做到,而且克服缺點的目的正是為了發(fā)現(xiàn)優(yōu)點。那么,教師要如何調(diào)動起幼兒自身的積極因素呢?
案例一:做早操時,老師發(fā)現(xiàn)有些幼兒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到位。老師便請其中一位做操很不認真的莎莎小朋友上去帶操。莎莎忽然感到自己的責任重大,每一個動作都能到位,得到大家的賞識,她很高興,積極性很高。其他小朋友也想上來帶操,但是必需在早操中表現(xiàn)好。這下,孩子們的積極性被調(diào)動了,早操都做得認認真真。
案例二:新新有時洗手不認真,還要玩水,老師就請他做值日生,幫助老師檢查其他小朋友的洗手情況。成為值日生后,新新很認真地做著這項工作,他仔細地檢查洗手液的用量,手洗干凈沒有。以后,他對自己的要求也有了提高,每次洗手,他總能快速、認真地洗完,擦手。
這兩個例子告訴我們,孩子是沒有優(yōu)差的,只要在對他們教育過程中,施以科學合理的方法——賞識,這包括了尊重,信任和等待。我們相信,所有的孩子們都能從中獲取到學習和進步的動力,從而達到成功。既是如此,我們何不學會賞識我們的孩子呢?因為賞識的力量不僅使孩子獲得成功,同時也讓我們學會了寬容和理解,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導讀: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走吧,獨立是父母送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赡埽粗⒆用媾R失敗,你會非常心痛,但是,失敗也是成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呀。
現(xiàn)在的家長真是越來越難做了,除了要承受工作生活的壓力外,孩子的事情也是一座大山,壓在我們心上。讓我們隨時都不敢放松。很多家長都說:如果我們的孩子沒教育成功,那我們的生活就是全盤失敗,所以,我要這樣那樣的教育孩子。我想可能大部分的中國家長,都希望能為孩子鋪就一條完美的人生道路,但是,我們會很失望的發(fā)現(xiàn),孩子總是不按照我們規(guī)劃的道路來走,有一個問題一直在困擾我們,究竟是家長對孩子的一生負責,還是孩子對自己負責。
讓家長放手給孩子自主權,對大多數(shù)家長來說,都是不可想象的。的確,現(xiàn)在的社會紛繁復雜,孩子沒有足夠的生活經(jīng)驗,生活閱歷,他們怎么能理智地應對這個紛亂的世界呢,萬一走錯了路,學壞了怎么辦呢。所有的家長都想讓孩子有最好的人生,我們想為他們安排好一切,但是,我們一直都忘記了,獨立是我們送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杰斯說:“一個人的心理,就是由其所有的體驗所組成的?!斌w驗如此重要,卻又困難重重。
大家都知道小鴨子的故事吧,把剛出生的小鴨子從母鴨旁邊拿開,小鴨子就失去了認識母親的能力。人也一樣,家長包辦代替,為孩子們做了一切,孩子們就失去了獨立的能力,他們不能自己做主安排自己的生活,不管多大年紀,他們還是離開家長就寸步難行。
我們曾經(jīng)幾次提及姍姍一家人的故事。姍姍的姥姥非常強勢,她教育孩子就要像小樹一樣,筆直向上,不允許長出一點的枝丫,她不能容忍孩子的反抗,一切都要在她的控制范圍內(nèi)。姍姍的媽媽一切唯姍姍姥姥是瞻,姥姥說行她就去做,姥姥說不行,她就堅決抵制。她就這一點非常自豪,認為自己這是孝順,她跟所有的人都說:對老人不就是要順著來嘛,孝順孝順就是要笑著順。姍姍媽媽到了談戀愛的年齡,她同自己的同事互相愛慕,但是姍姍的姥姥對這人沒有絲毫的好感,她堅決反對兩人在一起,她說這人沒家教,女兒跟他以后會沒有保障。姍姍的媽媽非常痛苦,她不愿意放棄,但是,她也沒打算反抗,她唯一的舉動就是拖著,不結婚,也不分手,也不同母親溝通。姍姍的姥姥對此非常生氣,說,你如果一定要跟他,我就沒你這個女兒了。姍姍的媽媽不敢想象這一天。就這樣,姍姍媽媽成了大齡青年,在一個封閉的小縣城,大齡是多么讓人著急呀。家里亂套了,所有的人都在勸姍姍媽媽:你自己要拿主意,如果你覺得他可以托付終身,你就不要顧及別人,生活是你自己的。姍姍媽媽留給大家的唯一的答案就是不停的流淚,她不說一句話,就是在流淚,大家都不知道她到底是怎么想的。三十歲那年,等了這么多年的男友提出了分手,姍姍媽媽終于解脫了,有人替她解決了難題。
下一個男友是姍姍姥姥拍板決定的,沒多久兩人就結婚了?;楹蟮娜兆舆^得很快,姍姍媽媽懷孕了。姥姥說,還是回娘家生產(chǎn)吧,醫(yī)生熟悉,技術水平也信得過。于是姍姍媽媽在生產(chǎn)前,從工作的省城回到了縣城。孩子太大了,難產(chǎn)。姍姍的姥姥堅持不剖腹產(chǎn),她認為這樣對女兒的傷害太大,對孩子也不好。十四個小時以后,胎兒缺氧時間過長,姍姍媽媽失去了第一個孩子。姍姍姥姥對女兒真是鞠躬盡瘁,她把年近古稀的老伴一個人扔在家里,自己去照顧女兒外孫。她決定女兒衣服的顏色,甚至決定家里人穿什么衣服,能不能增減。日子就是柴米油鹽,瑣瑣碎碎。盡管姍姍的軍官爸爸不常在家,矛盾還是漸漸浮現(xiàn)了。姍姍的姥姥對這個不聽自己話的女婿非常不滿意,自己的女兒怎么找了這么個男人,失望之余,她說,不行就跟他離婚,有什么呀。聽了姍姍姥姥的話,婚離了,姍姍媽媽的日子越過越亂,有時,她回想自己的婚姻,好象夫妻之間也沒什么大不了的矛盾,但是,丈夫同母親的矛盾是她沒有能力解決的。如果現(xiàn)在你問她,對未來有什么打算,她還是不知道,她要聽母親的。
姍姍媽媽不是沒有自己的意愿,但是她愿意犧牲自己,也許是因為她沒有足夠的能力來判斷自己的意愿是否正確,她沒有能力來承擔可能帶來的錯誤,她不夠自信。她已經(jīng)失去了自己獨立的能力,盡管她現(xiàn)在已經(jīng)四十歲了。姍姍的姥姥看著女兒這個樣子她很心痛,她認為女兒命不好,遇人不淑。她還在盡心盡力的幫助女兒,希望能給女兒指點一條光輝大道,讓女兒的生活能步入正軌,從此不再受苦。
其實,姍姍媽媽的命運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已經(jīng)決定了,她從來沒有自己做過主,她不認為自己有這個權利,漸漸的她也失去了這個能力。盡管她的母親非常愛她,但是,她們都忘了,生活是她自己的,她所有的傷,所有的痛,能有第二個人替她承擔嗎?她的母親永遠不能對她的痛苦感同身受??粗鴬檴櫩拗舭职郑浅M纯?,但是,不管是姍姍媽媽還是姍姍姥姥,都沒有意識到,問題不在別人,是家庭教育出了意外。問題出在你什么都替她考慮了,什么都替她決定了,但是,人的成長是給予她自己成長的機會,而不是你幫她成長。生命的意義在于選擇,而不斷地自我選擇過程就是成長的過程。在家長包辦代替的同時,孩子失去了思考的機會,失去了體驗的機會,最終,孩子失去了成長的機會。
冰心曾經(jīng)意味深長地說過:“有了愛有了一切,沒有愛就沒有世界,但是有時候母親的愛并不是健康的,反而害了子女?!?/p>
不讓孩子自己做主,就是把家長放在強勢的位置。你越強孩子就會越弱。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強勢的家長會給孩子帶來非常大的危害。一般來說,強勢的家長會培養(yǎng)出兩種孩子,第一種是懦弱的,他們躲在強勢的家長背后,沒有自己的主見,沒有自己的意志,由于家長的過于保護,制約了孩子的個性發(fā)展,孩子懦弱,依賴性較強,凡事都順從別人,乖巧順從,不自信。在他們年紀小的時候,家長會對這樣的孩子非常滿意,因為他們聽話,好管理。但是,等他們到了應該自己獨自面對生活的年紀,他們依然離不開家長的管理,甚至等他們自己有了家庭,他們還要把家長也引入自己的小家庭,這時,家庭已經(jīng)不是小夫妻倆個人的私密生活,而是有三個人,或者更多。我們經(jīng)??吹礁鞣N各樣的婆媳矛盾,但是,最主要的都是因為兩代人對自己生活定位的模糊,邊界的劃分不清楚,有一代人無限制地進入另一代人的生活,干涉指點,從而造成非常大的矛盾。另一種孩子是非常逆反的,他們對強勢的家長很反感,一切都對著干,他們判斷事物對錯的唯一標準就是家長是否支持。家長支持的,他們就一定反對,反之,亦然。但是,這樣的孩子不是從小就逆反的,一般逆反發(fā)生在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開始重新認識自己,和自己周圍的關系。他們發(fā)現(xiàn)家變成一個沒有自由,令人窒息的地方,于是轉向外界去尋求安慰或者是心理的依賴,因此,這個時候,強勢的家庭會發(fā)現(xiàn)孩子完全走到了家長希望的反面,問題少年因此而出現(xiàn)。
教育的過程就是孩子和我們共同承擔、共同成長的過程,是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把孩子的天性象幼苗一樣,從塵土中迸發(fā)的過程。在孩子們面前適當?shù)氖救?,適當?shù)慕o他們成長的機會,適當?shù)淖屗麄儽憩F(xiàn)自己,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興奮劑。
教育領域認為,孩子的能力一般同家長照顧的缺失成正比,如果家長有20%不能替孩子完成,孩子就擁有20%的能力。所以如果能在自己孩子的面前顯示出自己的弱勢,我們的孩子就可能擁有更多的享受成功的機會。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家長和孩子,我們會發(fā)現(xiàn)家長同孩子之間的有趣的互補關系。如果家長對孩子比較放手,不過分在意,你會發(fā)現(xiàn),這樣家庭的孩子是很獨立的,頑皮,淘氣,不受欺負的,你把他們?nèi)拥侥抢?,都可以放心;如果家長弱勢,孩子往往非常有責任感,寒門更容易出人才呀。沒有父母的福蔭,沒有嬌生慣養(yǎng)的條件,一切都要靠自己,甚至整個家庭都要靠自己的時候,不由你不努力;如果家長對孩子保護得很周到,生怕孩子受欺負,怕孩子出事,那么這樣家庭的孩子也是最弱的,是最容易受到傷害的孩子,自己不能保護自己,如果是男孩子,那這樣的孩子還缺少陽剛之氣。
非常有意思的是,強勢的家長從不認為自己做得不對,他們不認為自己是強勢的,他們認為自己只是在履行做父母的責任,讓孩子別長歪。有一個很簡單的辦法可以檢驗一個家長是否強勢,那就是看他對孩子的愛是不是要求回報的。如果對孩子的愛非常霸道,認為我現(xiàn)在給了你多少照顧,多少愛,就是為了讓你以后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我都是為了你好,比你有經(jīng)驗,你只有聽我的,才會讓我滿意。那么他就一定是強勢的家長。潛意識里,由于擔心孩子有一天會翅膀硬了,不聽使喚,他們希望能一直控制著自己的孩子。所以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強勢的家長是不自信,不獨立的人,他們把自己的生活同子女捆綁在一起,因為他們離不開子女,最后造成父母和子女互相依賴。
但是,讓孩子自己做主,讓他們獨立,并不是完全放任自流,而是要加以正確的引導。孩子有的時候更像小溪,彎彎曲曲的流淌,自由快樂,如果任由它自己流淌,可能它永遠都是小小的,甚至有一天會斷流。如果我們把他們引向水流豐沛的地方,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在不斷的成長、壯大。讓孩子做主,就是讓他們在紛繁的生活中,學習怎樣判斷,學習怎樣決策,學習怎樣承擔。前些年,我們發(fā)現(xiàn)在外地上大學的學生,工作后比在父母身邊上學的學生更自主,更能應付從學校到工作的不適應,工作能力更強。后來我們又發(fā)現(xiàn),其實不僅是在大學生身上,所有的人,包括住校的幼兒園的孩子,他們都比住在父母身邊,被父母照顧的孩子更獨立。他們有主見,生活自理能力強,不會輕易被困難打倒,遇到事情,他們會自己想辦法解決,因為他們只能靠自己。
讓孩子自己做主,是培養(yǎng)孩子們多方面的能力,對事物的判斷能力,選擇能力,解決能力,為人處世的能力等等。人和動物最大的不同是,人不能象動物一樣,生下來就可以有自己的本能,可以站立行走,人不行,人所有的能力都是要培養(yǎng)鍛煉出來的。所以,如果家長沒有給孩子鍛煉的機會,孩子就沒有培養(yǎng)能力的機會。而一個能力欠缺的孩子,怎么可能出色呢,即便他學習成績再好,智商再高。我們在幼兒園曾經(jīng)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就是很多孩子自己不能獨立吃飯,吃飯時,如果沒有老師的幫忙,他們會吃得很少,而且慢,邊吃邊玩。在對這些孩子進一步追蹤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所有這樣的孩子,都是沒有經(jīng)過自己獨立進食的過程,從小都是被喂大的。在他們小的時候,有獨立吃飯的意愿的時候,家長嫌麻煩,嫌臟,所以吃飯都是由大人來喂,慢慢地,他們不愿意自己吃飯,他們不認為吃飯是自己的事情,如果沒有大人幫忙,他們會一直等,邊吃邊玩。有很多人說,等孩子上幼兒園就好了,他們就會自己吃了,其實,這個問題不會隨著孩子的年齡的增長而解決,只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更加暴露。吃飯也是能力,也是要培養(yǎng)的。
有很多家長并不認為自己剝奪了孩子獨立的機會,他們只是給孩子足夠的愛,不是說愛能讓孩子有安全感嗎,家長沒有干涉孩子的大事,就是盡心盡力地照顧他們,難道這也錯了嗎。人的成長是在不斷錯誤、體會、反思、鍛煉、學習中完成的,成長需要付出代價,而能力就在不斷的磨練中得到提高。如果沒有這種磨礪的過程,孩子的品格就一定有不完整的地方,孩子會缺失很多能力,包括愛的能力。如果你只給了孩子被愛、被照顧的能力,而沒有機會讓孩子學習如何去愛別人,孩子只會被動的接受愛。一切對他們的照顧,他們都認為心安理得,而不知道該怎樣才能把自己的愛傳遞給別人,即便他們非常想去愛別人。蘿卜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也是唯一的男孩,蘿卜從小就非常漂亮,大家都很喜歡他,家里人更是對他關愛備至。但是長大了的蘿卜開始有了自己的煩惱,他不會談戀愛。盡管他一表人才,工作體面,但是就是找不到女朋友,跟他談過戀愛的女孩子都說他不會關心人。蘿卜想改,他想向女孩子獻殷勤,但是,他完全不知道該怎么做。有人給他出主意,說,冬天你去看女孩子,帶兩串糖葫蘆,在她單位門口等她,然后跟她分著吃。蘿卜說,糖葫蘆多沒檔次呀,舉著糖葫蘆在門口,多傻呀。在他心里,這些事情都是別人對他做的,他怎么可以也這樣呢,這太讓人不可思議了。學習如何去愛別人,成了我們很多孩子的遲到的課程。
世界上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包括我們同我們的孩子都不一樣,雖然我們經(jīng)常說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延續(xù),但是如果我們一直照顧孩子,把我們的生存方式強加在孩子身上,那孩子就真的成了我們的延續(xù),他自己活著還有什么意思呢。等有一天我們老去了,我們發(fā)現(xiàn)我們已經(jīng)沒有能力為孩子打算了,可是,我們的孩子還沒學會獨立,沒學會自己做主,那時,我們該非常痛心吧。
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走吧,獨立是父母送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赡?,看著孩子面臨失敗,你會非常心痛,但是,失敗也是成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呀。越俎代庖、包辦代替只會讓我們得孩子越來越弱小。有時候,不要急于糾正孩子的錯誤,只需把手放在他們腋下輕輕扶著他們,我們就會擁有一個陽光健康的孩子。
語言能力是寶寶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有了最初的語言能力,才能進一步開展交流,溝通等社會行為。在嬰兒期正確培養(yǎng)寶寶的語言能力,不僅能早早為她的呀呀學語打下基礎,也能潛移默化中加強她的與人溝通欲望和能力,對她的成長非常有利。很多父母都期待孩子有良好的語言溝通能力,所以千萬要重視寶寶呀呀學語前的這一段引導時期。在這一段時間為寶寶的開口做好準備,積累能量,需要父母只要做到以下“三多”:
一、多看。只有讓寶寶多接觸生活里的事物,才能調(diào)動寶寶好奇的神經(jīng),進一步產(chǎn)生說話的欲望。我們時常會見到這樣的情景:寶寶坐在門前,看到一輛車經(jīng)過,激動得手舞足蹈,嘴巴里哇哇亂叫。在這個過程中,車就是寶寶感興趣的事物,她迫不及待想說點什么,這就是她說話的第一個誘因。寶寶的世界充滿了驚奇,而且生活中很多平淡無奇的事物在他們眼中也充滿了驚奇。所以細心的父母應多帶寶寶出去看看,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力,調(diào)動她們的感知,為開口說話打下基礎。
Tip:避免混亂。有時候寶寶不太喜歡混亂的場面。人太多太擁擠的場面,很多寶寶都沒有耐心多呆,動不動就扯開嗓子哭起來。所以父母盡量少帶寶寶去人多擁擠的場地,不僅不利于寶寶的觀察力的培養(yǎng),也不是很衛(wèi)生。
二、多聽。寶寶的模仿能力強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聽力材料的豐富能大大加強寶寶頭腦中的儲備語言。寶寶的模仿能力讓他最先記住簡單的字和詞,時機成熟,就能脫口而出。父母平時可以多對寶寶說話,傾聽別人說話或者其他大自然的聲音,如音樂,故事,大自然的風聲,雨聲,甚至鳥叫聲。讓孩子漸漸熟悉這些聲音,也有利于寶寶早日開口說話。
Tip:避免嘈雜。嘈雜的聲音會讓寶寶煩躁不安,有時候甚至會害怕,受驚。父母應該盡量避免寶寶接觸這類聲音。還有些聲響太大的,譬如鞭炮聲,雷鳴聲也應該盡量避免,以免寶寶受了驚嚇。
三、多交流。寶寶真正開口說話是源于交流的需要。讓寶寶懂得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需要父母以身作則。媽媽在照料寶寶的過程中多和寶寶交流,譬如:喂奶的時候和寶寶說話,問寶寶是不是餓了,吃得飽不飽啊。雖然寶寶不會開口講話,但是也會慢慢熟悉這一種交流的模式,產(chǎn)生交流欲望。當寶寶能開口講一些簡單的字,與父母更多的交流能誘使寶寶進一步摸索更復雜的語言,對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大有好處,也為寶寶性格中的樂于交流注入積極因素。
Tip:避免誤導。寶寶說話由于特定的發(fā)聲條件限制,說話比較幼稚好玩。但往往父母在說話時也會不知不覺帶上兒語的影響,以為這樣比較利于和寶寶交流。譬如,很多媽媽都會把“魚”念成“wu”音,甚至故意創(chuàng)造一些疊音字,把魚說成“魚魚”,肉說成“肉肉”。大人知道這是為了取悅寶寶而特意說著好玩的,但是在寶寶聽來以為這些發(fā)音本來就應該這樣。所以為了寶寶的規(guī)范發(fā)音,父母還是因為從規(guī)范自己的發(fā)音做起。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讓易怒的孩子笑起來》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幼師資料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