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不為明天做好準備的人是沒有未來的,幼兒園教師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都會提前準備很多資料。資料可以指生產(chǎn)、生活中必需的東西。如:生產(chǎn)資料;生活資料。資料對我們的學習工作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所以,你是否知曉幼師資料到底是怎樣的形式呢?下面由小編幫大家編輯的《鍛煉但小孩子的方法》,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導讀:要針對孩子的問題,先講道理并鼓勵他,然后設計出具體的方案。只要家長下功夫,孩子膽小的問題是不難解決的。
如何讓孩子不再膽小,能大大方方的在客人面前喊人說話,在學校勇敢的回答老師問題?這對于有些孩子來說的確有點困難。
因為膽小,孩子失去了許多展現(xiàn)自己、鍛煉自己的機會。生活中,這些孩子不敢在生人面前講話,家里來了客人躲在角落里一言不發(fā),家長叫出來也躲躲閃閃;不敢在班上回答問題,更不敢向老師提出問題,要么難于開口,要么聲音細小;不敢一個人呆在家里,總說害怕,怕什么也說不清楚;不敢一個人上街,像晚報、取牛奶、發(fā)封信件這些事情也完全不敢單獨去做;不敢在晚上出屋門,即使很短的時間,很短的路,也很害怕;不敢在受小朋友欺負的時候大聲講理,更不敢反抗,一味忍受,回家哭泣。
家長如何指導、幫助孩子克服膽小的毛?。?/p>
家長對孩子膽小問題要有清楚的認識。包括造成孩子膽小的原因,膽小的主要表現(xiàn),膽小是可以轉變的,并樹立轉變孩子膽小的信心,認真設計具體措施,而不是簡單的說教。特別是家長要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從轉變自己的教育行為開始。采取有針對性的教育措施。
鍛煉孩子在客人面前說話,可以先教他準備幾句話,準備送茶送水,演練一下。當客人到了以后,鼓勵他照著去做??腿说谋頁P,對他的言行就是一種強化。幾次之后,就能大膽應酬了。
鍛煉孩子在班級大膽發(fā)言,家長可以請幾個與孩子關系較好的小朋友到家里來,練習講小故事,一人講一個。事先幫助孩子準備一個簡短故事,講了一次,下次就會勇敢一些。然后跟老師聯(lián)系,請老師在課堂上提問他,事先讓孩子準備好,回答之后,教師會表揚他,而且提出希望,下一次孩子就會躍躍欲試。
也可以在孩子預習功課時,讓他寫出幾個不懂的問題上課提問。班上有聯(lián)歡活動時事先與老師聯(lián)系,讓孩子準備一個小節(jié)目,或者參加一個集體節(jié)目,得到鍛煉機會。
為了讓孩子培養(yǎng)自己辦事的膽量,可以選擇孩子能辦的一件事,告訴他應該怎樣辦。他自己不敢去辦,家長不妨陪他去,事情由孩子辦。由小事到較大的事,由簡單的事到較復雜的事,幾次下來,孩子的勇氣和能力都增強了。
總之,要針對孩子的問題,先講道理并鼓勵他,然后設計出具體的方案。只要家長下功夫,孩子膽小的問題是不難解決的。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小編推薦
在小孩子的生長過程中,所謂的兒童敏感期,是指在0~6歲兒童,受內(nèi)在生命力的驅(qū)使,在某個時間段內(nèi),專心吸收環(huán)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質(zhì),并不斷重復實踐的過程。敏感期得到充分發(fā)展的孩子,頭腦清楚、思維開闊、安全感強,能深入理解事物的特性和本質(zhì)。順利通過一個敏感期后,兒童的心智水平便從一個層面上升到另一個層面。
我家寶寶愛“臭美”
2歲半的浩浩是一個人見人愛的乖小伙兒,他對同伴友好,對爸爸媽媽有禮貌,活潑懂事。唯一讓媽媽覺得有些煩惱的是她覺得浩浩有“完美主義”傾向!比如,如果給浩浩兩塊蛋糕,一塊是完整的,一塊是破碎的,那他一定會選擇那個完整的;畫畫的時候如果看到美工紙有破損,那他肯定不要,會纏著媽媽再要一張完整的美工紙……
我們知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都有著對不同事物的敏感期。比如我們經(jīng)常聽到的“秩序敏感期”“語言敏感期”“空間敏感期”等。
獨特的審美敏感期
在各種敏感期中,其中有一種叫作“審美敏感期”。很多家長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孩子也像案例中的浩浩一樣,突然變成了一個完美主義者。牛奶不能灑出一滴,水果上不能有斑點,他們開始挑剔吃的和用的,接著孩子開始關注身邊的環(huán)境和自我的完美。尤其是女孩,她們開始樂此不疲地挑選自己的衣服,和媽媽爭執(zhí)今天到底是穿裙子還是穿褲子,并對化妝品開始感興趣。如果孩子出現(xiàn)了這些特征,那么說明他已經(jīng)進入了“審美敏感期”。
孩子眼中的美
“審美敏感期”一般發(fā)生在孩子2.5~5歲之間,這一階段的發(fā)展是螺旋式的。
★外在的完整
一開始孩子會比較關注外在事物的完整性。如吃的東西會選擇大的、完整的;繪畫用的美工紙拒絕使用殘缺的,而堅持索要完整的紙張等。
這一階段的孩子會變得非常挑剔、敏感。他們要求吃的、用的、玩的都必須是完整的。如果不符合要求就堅決拒絕。如果有人破壞了物體的形式,或達不到他們對事物形式的要求,他們便會不依不饒地發(fā)脾氣、哭鬧。這并非無理取鬧,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發(fā)現(xiàn)完整與殘缺之間的區(qū)別,建構起自己內(nèi)在的對于美的需求。
★自身的完美
隨后,孩子開始逐漸關注自身形象的完美,而后發(fā)展為對環(huán)境、內(nèi)在氣質(zhì)、藝術品質(zhì)等追求完美。女孩在此階段的變化尤其明顯,她們開始格外關注自己的穿著打扮,這份“臭美”的勁頭有時讓媽媽也哭笑不得。
有些小女孩這時每天穿什么衣服、扎什么辮子、戴什么發(fā)卡、穿什么鞋都要求自己來選,有時還會在家中偷偷地試穿媽媽的高跟鞋。大部分小女孩都會認為裙子比褲子漂亮,甚至冬天也要求穿裙子去幼兒園。此外,鐘情蝴蝶結和各種閃亮的發(fā)卡、偏愛某種顏色、嘗試媽媽的化妝品,也都是這一階段可能的行為表現(xiàn)。
美的教育課
審美敏感期主要表現(xiàn)為孩子審美能力的發(fā)展,而審美的發(fā)展對孩子未來的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體現(xiàn)在個人魅力、氣質(zhì),個性特點上。在孩子的發(fā)展過程中,這些特征將會隨著孩子所處的環(huán)境、孩子的見識、孩子知識的增加、孩子的審美發(fā)展等因素而更加完善,幫助孩子在成人之后更富有魅力和吸引力。
在“審美敏感期”內(nèi),孩子能夠輕松愉快地學會或是習得那些較有難度的美學知識,而這種充滿活力、不受阻撓的學習經(jīng)驗,正是自我教育的養(yǎng)成基礎。反之,孩子的內(nèi)在需求得不到滿足,就容易發(fā)脾氣,而這種受阻礙的學習經(jīng)驗將使孩子產(chǎn)生負面的自我評價和消極的情緒反應,不僅喪失學習的最佳時機,也影響孩子人格和心理的健康發(fā)展。
抓住審美敏感期
當孩子表現(xiàn)出敏感期的行為特征時,很多家長不是沒有發(fā)覺,而是覺而不察,或者覺而不知如何進一步幫助孩子,以致錯失了良機。家長們往往會認為這是自己的孩子在淘氣,他們會感到不耐煩,甚至還對孩子的“不當”行為加以批評和斥責,讓剛剛進入敏感期的幼小心靈無法充分體會成長的美好以及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以至于有些孩子變得膽小、孤僻,不再有勇氣探索未知世界。
◆調(diào)整消極情緒
面對孩子的種種“挑剔”和“不可理喻”,家長們或許會感到心煩,但是,我們要理解孩子的這種對完美的追求。如果我們能把孩子的這些“無理要求”當作一次孩子成長的機會,那么我們就會用心體會孩子的每一次要求,并用合適的方式來幫助孩子。
家長不要擔心孩子會受到什么消極的影響,比如擔心孩子過分注重自己的外觀,而變得愛慕虛榮。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審美需求,可以給孩子提供適宜的物品,給孩子自己選擇穿衣的權利等。同時,引導孩子形成健康的審美趣味。
◆給予正確評價
“審美敏感”表明孩子對自己的形象有了自己的愿望和審美標準,尤其女孩,開始對自己的衣著和服飾產(chǎn)生濃厚興趣。
在這個時候,孩子需要的是我們家長的肯定,而不是我們站在成人的角度對“美”的任何評判。要看到這是孩子的一個了不起的進步,因為他們在創(chuàng)造自己。同時,家長也要注重對孩子的審美引導。在“審美敏感期”發(fā)展的過程中,家長千萬不要用“不正?!薄肮之悺钡榷ㄐ缘脑~語來評價成長中的孩子。我們應該記住,這時的模擬化妝行為,是為了發(fā)展孩子一種智能,而不是僅僅為了化妝本身。
孩子對完美的追求,說明他們的精神世界正走向深入,孩子們對美好事物的感覺會深深印在他的記憶深處,直接影響他將來的氣質(zhì)和審美能力的發(fā)展。
◆把握引導時機
父母應該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的自然生長法則,鼓勵孩子自由探索。但也不能對孩子完全放任,要適時地予以幫助指導,盡力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滿足其健康成長需求的環(huán)境。家長可以根據(jù)孩子敏感期的特點為孩子準備相關的游戲活動,比如在孩子的游戲中,讓孩子感知形狀、色彩和圖案,并準備安全的工具供孩子進行訓練,從而使孩子獲得更完善的成長空間。
“審美敏感期”的出現(xiàn)雖然有大致的標準期,但也會因每個孩子身心發(fā)展、養(yǎng)育環(huán)境的不同而個別差異。因此,家長必須以客觀的態(tài)度,在日常的生活與活動中細心觀察孩子。當孩子出現(xiàn)對這一方面的敏感特征時,應為孩子準備適宜的環(huán)境,給予正確的協(xié)助和引導。
第一部分:學前孩子的閱讀
現(xiàn)在的家長們都很重視孩子的早期閱讀,很多媽媽都在跟孩子親子閱讀。
我個人的體會是,一兩歲的小孩,聽媽媽給讀故事,他主要是在學語言和了解這個世界。孩子天生有學習語言的動力和能力,所以一兩歲的孩子一般都會有很強的閱讀熱情。很多孩子還會把大人講的故事像錄音機一樣復述下來,盡管他可能并沒有完全理解。我女兒那時只要吃飽了,就拿起一本給她講過的書,在地上來回踱步大聲念。那時她的發(fā)音還不清晰,很多時候只有我能完全聽懂。
所以,覺得這時的親子閱讀倒是比較輕松的、好做的。繪本的選擇也比較容易——語言和畫面質(zhì)量好、故事長短適宜、內(nèi)容積極健康、情節(jié)人物孩子喜歡,大致就可以。市面上能買到的好的繪本也比較多。我個人喜歡對小孩的情感和生活描寫細膩真實的,不喜歡一些完全以說教為主的故事。我曾看到過兩套國內(nèi)出的書,故事完全相同但畫面卻不同,內(nèi)容都是關于某個小動物總吃糖不刷牙然后牙痛去看牙醫(yī)、某個小動物不吃蔬菜長得瘦、某個小動物自私不跟其他動物分享等等。這些方面我們當然應該教育,但是如果故事完全這樣設計,就少了樂趣,而損失了閱讀樂趣,這代價太大了。
女兒當時看的書里有一本非常可愛——《格斯的冒險之旅》。這本書網(wǎng)上有,但發(fā)現(xiàn)看的人不多,順便推薦一下。這本書的兩位美國制作者出了好多本,都是用食物做造型講故事。造型可愛有創(chuàng)意,故事結構很完美,像個微型好萊塢電影,唯一有些遺憾的是翻譯后語言有點不自然。我們那時還看了所有的有大段文字的喜羊羊書。一是因為她正好認識了喜羊羊,我們又限制看電視;另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不是翻譯作品,文字更自然真實,所以即便有些故事情節(jié)不算多好,也就看了,以接觸語言為主。
我估計兩歲半、三歲之后,語言學習的敏感期告一段落,孩子的注意力逐漸被其他事情所吸引,這時,一些孩子的閱讀熱情就會有點降溫。從這時開始,我們家長就要有意去引導孩子閱讀。下面是我對怎樣引導孩子閱讀的一些想法,大家也多介紹自己的經(jīng)驗:
最大的對手——電視
孩子到了三四歲,我們逐漸會發(fā)現(xiàn)閱讀的最強大的對手是電視。書里是靜止的,電視是動的。書上是不變的,電視隨時在變化。怎樣才能讓書戰(zhàn)勝電視,或者說讓書和電視各司其職、電視不要喧賓奪主呢?
大家都知道讀書比看電視好,對于孩子來說,電視少看為佳。但是很多家庭里,電視仍然是像燈一樣永遠開著,成了背景畫。我建議我們回到看電視報圈定某些電視節(jié)目的年代,有選擇地看固定節(jié)目。節(jié)目結束就關電視。我知道有些人家里只要孩子在,就不開電視。其實完全不看也沒必要也不見得效果就好,因為孩子會更加好奇,同時我們也的確需要讓孩子通過電視了解世界。
急于教識字——容易把閱讀功利化的想法
我們應該教給孩子去識字,爭取讓孩子在學前實現(xiàn)自主閱讀。但是關鍵是教識字的方法要慎重。我看到一些家長認為讓孩子閱讀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訓練孩子認識更多的字,每次一起看書,總是忍不住教識字,慢慢把看書搞成了識字課,這樣如果弄不好,很容易讓孩子沒有了閱讀熱情。
小孩其實在還不會說話之前,就有能力認識很多字。但是我個人不太主張過早教孩子認字。我想,識字可以在三歲之后開始,而且要盡量讓識字過程自然一些,要以激發(fā)他自己的識字興趣為開端。比如說,在他喜歡的故事書里,挑他喜歡的字告訴他,然后再逐步擴大范圍。識字的活動也應該是立體的,不要總是捧著書或識字卡在教他考他。我們可以隨時指著商店牌子、產(chǎn)品標識等等去教,或者跟孩子做游戲。另外家長親自用筆寫給孩子也是好辦法,讓孩子看著一個個字是怎樣寫出來的,這個過程對他來說可能跟變魔術差不多。我有時在本上寫一些女兒說的話,她都非常高興。如果只看識字卡,換了地方和形狀,孩子有可能就不認識了。
最重要的是家長不要太心急。只要家長多想辦法去激發(fā)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孩子自己都會發(fā)問,求你教他識字。真的會有那么一個時刻——孩子跑過來問你:媽媽,這個字是什么意思?媽媽,那個字怎么寫?媽媽,看,我發(fā)現(xiàn)這個是“書”字!……這時我們再大加鼓勵,順勢去教,形成良性循環(huán)。
書的選擇
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喜好,選擇可能更有難度。我想,家長要把自己的推薦和孩子自己的選擇結合起來考慮。帶孩子去書店一起挑書是個好辦法。選擇有系列的書也非常好,孩子如果對人物和故事模式有熟悉感,就會比較愛看。選擇有影視作品和有聲音資料的書也是個辦法,可以用影視帶動閱讀。
講故事的技巧
家長講故事的好處就是可以把故事變生動起來。女兒不到一歲時,我曾抱著她講故事,講“河水才到膝蓋”就揉揉她膝蓋,講“咕咚來啦,快跑啊”就故意顛著跑兩步,把她逗得嘎嘎樂(我曾管她叫‘Baby-Gaga’)。當然不能總這么講,我體力不支啊。
想起在澳洲時,我去當?shù)氐纳鐓^(qū)圖書館,經(jīng)常能看到一位男圖書管理員在給孩子講故事。孩子們在地毯上坐一圈。他講得真是生動,離遠聽,好像他一個人演出了一個動畫片。他還跟孩子們互動,小孩時而瞪圓眼睛,時而嚇得捂住臉,時而大笑。我父母來也看到了,印象極深刻。中國真是很缺乏這樣的設施和服務。
在家里,我們可以動員全家人一起演戲,把故事里的情節(jié)演出來。我想這樣就有望讓書籍成功PK電視了。
創(chuàng)造閱讀環(huán)境和閱讀氛圍,家長帶動閱讀
這一點大家會常常提到,但是我們不一定真的去做了。比如,給孩子一個可愛的專用書架;在家設定一個讀書時間,吃完飯收拾完,大家都坐下來各看各的書(這個很管用啊);休息時跟孩子說,明天陪媽媽去書店買書啊,你也可以給自己挑兩本……
我一直相信一點:如果家長是愛讀書的人,孩子不可能不喜歡閱讀。如果看書是大人的一種很重要的生活方式,孩子從小就生活在其中,那他得有多大的力量和創(chuàng)意才能跳出這個生活方式啊。
我女兒很小就知道我在當當網(wǎng)買書,玩游戲都玩過來送書的情節(jié)。兩歲多時,有一次她把一個大紙板對折,說是她的筆記本電腦。我就勢給畫上鍵盤,然后我問上面畫什么呢?她說畫當當網(wǎng),以為電腦就這個用途。前幾天,她順手拿起我桌上的一本英文書,讓我念。我拿腔作調(diào)地念,念一句,她接一句“Garfield has been here!”,從加菲貓里學來的一句英語跟我對付。她小時候有一陣每天都把我書架上的書一本本往下搬,還會挑一本一頁頁翻著念,當然念的都是亂碼……
小孩的好奇心太強。看著大人總是在那捧本書看,他對書得是多么好奇啊!
觀察、思考、探究、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
這是我非常想強調(diào)的一點。我看到有的家長給孩子買了幾萬塊錢的國外繪本,放在家里,卻把孩子完全交給保姆,都不跟孩子一起睡覺。保姆也會給孩子念書,但是缺乏深層交流。其實,如果家長平時對孩子的這些方面比較留意培養(yǎng)或者保護,孩子愛觀察愛思考,那么孩子就已經(jīng)為讀書做好了心理和智力上的準備,他也必然能有讀書的熱情。如果家長平時很少有機會跟孩子交流,不跟他聊這聊那,不激發(fā)他去觀察、動腦子,那么培養(yǎng)孩子閱讀就有難度。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睂W習和思考是互動的,缺一不可。
讀書只是個行為,通過讀書去激發(fā)思考和想象,這個行為才有意義。所以在閱讀之前、閱讀過程中,和閱讀之后,家長引導孩子去思考、想象、探究,這個環(huán)節(jié)非常重要。
歸根結底,引導學前孩子閱讀,不是僅僅為了幫孩子識字,或是讓孩子表演講故事獲得夸獎,或是炫耀讀書數(shù)目,閱讀是為了促進這些方面的發(fā)展、培養(yǎng)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第二部分:小學生的閱讀
對于中國孩子來說,我覺得培養(yǎng)閱讀難度最大的階段其實在小學。
我們現(xiàn)在都說學生很累,但是我們的小學生的閱讀量跟其他國家比起來,實在遜色很多。我們的新課標給小學生定出的閱讀量大概是每年50本,這個標準多數(shù)學生還未必能達到。我看到一位去美國讀小學的中國女孩在書里寫,她9歲那年的閱讀量是183本,11歲那年是292本。當然這只是個表面上的數(shù)量比較,但是我們很清楚差距確實非常大。
小學生的課外閱讀難在哪?情況很復雜。
首先是時間問題,如果學校課堂不鼓勵大量自由閱讀,孩子就只剩下課余時間。而課余孩子們還要做些體育活動、學點才藝;晚上的一點時間還要寫作業(yè)、看看電視去放松,最后可能剩下的時間就不多了。
其次是閱讀資源問題。跟國外比,我們圖書館太少?,F(xiàn)在大概是家家都在給孩子買新書看,這就牽涉到家庭的經(jīng)濟能力,多數(shù)家長買書還是要考慮預算的,很難無限度去滿足孩子的需求。另外,市場上的小學生圖書類型單一、良莠不齊,真的可供選擇的其實不多。
另外就是應試的壓力導致閱讀功利化。很多家長和老師對課外閱讀重視不夠,認為如果不能直接提高分數(shù)或者拿個什么證書,那么這個事就是浪費孩子的寶貴時間。有時候,大家甚至只把課外閱讀看成是用來提高作文分數(shù)的一件事,于是也不用看更多書了,直接看小學生范文大全。說到這個功利性,我還想起曾看到過很多教小學生快速閱讀班的廣告,我非常不理解,追求這個速度干嘛。
還有閱讀功能的問題。當孩子們感受到很大的壓力和壓抑時,閱讀的作用就變成了減壓和宣泄。許多小學生對書的選擇上就直接反應了這一點。壓力太大、生活太無聊、缺乏樂趣和滿足、缺乏動力,那同學們自然要選擇阿衰來減壓,這都不是孩子的錯,是我們大人的錯。
現(xiàn)在,某些校園小說在小學生中非常流行,擊敗知識性書籍,占了主導地位,這其實也是反應了同樣的問題。這些小說只是在某種程度上反應了一些學生生活,給我的感覺是,部分書的養(yǎng)分不夠,無論是趣味上還是教育意義上。但是之所以能流行,大概就是因為孩子們嚴重缺乏被認同的感覺、獨立自主的樂趣和自我表達的機會,所以只有去書里尋找。
這樣一總結,似乎問題都是應試教育帶來的。但我覺得上面的種種其實還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我想,影響小學生閱讀培養(yǎng)的主要因素是我們大人對待閱讀的觀念問題。我們對閱讀的認識需要調(diào)整。
想到孩子閱讀,大概很多家長和老師想的是:我希望讓孩子這個假期讀多少本書、我要給學生們開個書目、我要上網(wǎng)找找小學生必讀的一百本名著都是什么、我要給他介紹各種類型的讀物……這些想法都很好,但是常常是,當我們這樣想的時候,我們的出發(fā)點仍然是要往孩子的腦子里多裝東西的想法。
讓孩子閱讀,不只是要讓他知道更多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要讓他明白有無盡的知識和樂趣在那里,他想要得到的時候就可以去找去拿——他才是主人。
所以,培養(yǎng)閱讀的好辦法是,給孩子出問題,激發(fā)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后放手讓他自己到書里去找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能體會到自主探索的樂趣和成就感、能學到自主學習的方法,孩子會明白閱讀是學習的一個途徑,書是工具,一切都可以為他所用。
我們可以設想,對于一個小學生來說,292本書,如果是按照大人給要求的書單去看,那是一個多么望而生畏的任務;但如果是孩子自己去尋找到的,那就是一個不知不覺中完成的事情。
有的家長會想,放手讓他自己去看,他不就又去找阿衰看了嗎?在這個讓孩子去探索的過程中,大人當然要引導,并且必要時給支持和幫助。關鍵是,我們要在如何引導上多想辦法。過去說過,對大一些的孩子,我們只是換一種方式去哄而已。我們應該好好動腦筋想,怎樣才能“哄騙”成功,讓他自己開動起來呢?
比如,有位朋友說她兒子的理想是當兵器專家,那我們就可以告訴他,你首先要多了解東西都是怎么制作出來的呀,給你推薦一本《它們是怎么來的》先看看。等大一些了,我們告訴他搞兵器研究,需要知道物理化學機械等常識,我們可以讓他自己也去書店、上網(wǎng)找找,他就能找到很多有趣的物理化學方面的科普書籍。同時,我們建議他去了解一下中國歷史,從各種簡易歷史讀本或小說中去尋找,看看古代戰(zhàn)爭中都出現(xiàn)過哪些兵器,誰使用,威力如何,都怎樣改變了歷史。他可以就此寫個小論文——《中國古代兵器排行榜》。再大一些,或許不用我們告訴,他自己就去研究世界戰(zhàn)爭史了。研究到現(xiàn)代,他會發(fā)現(xiàn)兵器不見得最重要,科技和信息似乎更重要。再以后又會發(fā)現(xiàn)其實經(jīng)濟、外交都很重要。最后他會想,如何解決沖突防止戰(zhàn)爭發(fā)生才最重要……至此,我估計這個孩子應該已經(jīng)知道自己大學打算學什么專業(yè)、以后想做哪方面工作了。這樣當家長多輕松啊!
孩子能坐得住,能看完你開的書單上的書,這不算閱讀培養(yǎng)的真正成功。什么時候孩子能在你的問題和激發(fā)引導下,有了自己的目標,自己開動起來去找書做研究,進而自己想到了更多問題,又繼續(xù)去尋找、去研究,這時我們就成功了。當我們看著孩子在忙活,都不太清楚他忙到哪了,只知道他這個閱讀的熱情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像歷史車輪一樣不可阻擋,我們就可以感到欣慰了。
(忽然發(fā)現(xiàn)這幾篇關于教育的博文說的都是一個事)
第三部分:做個愛學習的大人
我們現(xiàn)在都知道身教的力量,我們也清楚現(xiàn)在是知識經(jīng)濟時代,給孩子知識不如培養(yǎng)他的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但是知行合一似乎還是比較有難度的事情,因為我們有工作要掙錢,回家有家務,此外還有應酬、還要孝敬老人,自己還要注意養(yǎng)生別累出病,還要好好保養(yǎng)別太顯老……遐想一會兒、多睡一會兒都是奢侈,還有時間和力氣去看書嗎——家長也是人啊。
我想,當事情太難取舍時,我們就權衡利弊,看看究竟什么更重要了。我們可以把時空尺度放大一些去想,我們也還記得喬布斯的那些名言,還有2012的傳聞……想想哪些事情才是真的更重要。我們還可以換個角度從正面去想:Today is the first day of the rest of your life……
這樣仔細一想,我估計還是能淘汰掉一些事情的。人生的每一分鐘都很重要,都要去做你真的想做的事。閱讀的熱情其實就是對生活的熱情、對生命的熱情。
我們還可以想想,假如你無限富有,你去做些什么。一些巨富登山了、環(huán)球旅游了、做慈善了,之后就找個世界名校去讀書去了。這很有啟發(fā)啊——其實我們不必繞那么大彎子,讀書、學習,現(xiàn)在就可以開始啊。年齡越大我就越發(fā)想通了這一點。
我曾問學英語的成人學生,為什么學英語,各種回答都有,我說其中一個可以是:To make yourself a better person。
學習、讀書,這實在是我們無法割舍的事情,因為這是為了自己、為了樂趣,為了成為更好的人。
學習、讀書,可以讓我們成為一個不那么容易生氣的、在心里和臉上都有更多笑容的人。
寫到這忽然想到,把“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作為《論語》的首句,這還是很有道理的,因為一切都始于這個學習的樂趣啊。
導讀:生活中,家長也常抱怨孩子膽小,比如不敢跟陌生人打交道;怕黑,不敢獨自睡覺。“孩子膽小大多與家長的教育方式有關?!?/p>
日前,某網(wǎng)站親子論壇上一則名為《與膽小兒斗爭到底》的帖子引起眾多家長的關注——小嚴嚴跟媽媽去逛商場,在商場門口,有個叔叔背著一個大型充氣玩偶招攬生意,嚴嚴被這個大玩偶吸引住了,她很想跟它合影,可又不敢上前去說。最終,在媽媽的多次鼓勵與誘導下,小嚴嚴才鼓起勇氣向那位叔叔提出自己的要求。
生活中,家長也常抱怨孩子膽小,比如不敢跟陌生人打交道;怕黑,不敢獨自睡覺?!昂⒆幽懶〈蠖嗯c家長的教育方式有關?!睆V州市皓藝親子心理咨詢中心的佟梅梅老師指出,只要家長多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采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孩子膽小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現(xiàn)象分析
怕生:不愿與別人交往
“豪豪3歲了,眼看著就要上幼兒園,可他非常膽小,不愿跟陌生人打交道,真怕他去學校受欺負?!狈脚繐鷳n地說道,從半年前開始,她就發(fā)現(xiàn)兒子膽小怕生。有一次,幾個好友相約帶孩子去郊外游玩,其他幾個小朋友很快就玩得熱火朝天,可小豪豪只是拉著媽媽的衣角看小朋友玩,自己卻不肯加入。
專家把脈:多給孩子信息量
孩子怕生很大程度上與家長的養(yǎng)育方式有關,有些家長本身比較內(nèi)向、不善與人交往,帶孩子去外面的機會也少,孩子大多數(shù)時間都待在家里自己玩,一旦碰到生人,也不知如何應對。
佟老師建議家長盡量給孩子更多的信息量,比如,帶孩子到朋友家拜訪或參加一些社團活動,以增加孩子與他人交往的機會,或者在小區(qū)的鄰居中幫孩子找個外向的玩伴,讓他們經(jīng)常一起玩。
怕黑:不敢獨自睡覺
彤彤6歲了,上小學一年級,一直以來,她都是跟隨奶奶一起睡的,今年春節(jié)后,奶奶回老家了,彤彤媽也想借機訓練彤彤自己睡覺?!巴?,你已經(jīng)長大了,要自己睡覺?!薄昂玫?,媽媽?!蓖畾g快地答應道,可一到晚上,彤彤卻光著腳丫子跑到他們房間?!皨寢專液ε?,黑暗里有很多怪物,我不敢一個人睡?!蓖牬笱劬φf道。彤彤媽心疼女兒,只好讓她跟自己睡。
專家把脈:睡前講一些快樂的事情
在黑暗中,由于看不見任何東西,孩子容易產(chǎn)生很多聯(lián)想,尤其是一些鬼怪的故事。“平時家長給孩子講故事或讓孩子看動畫片時要有一定的選擇性,盡量選擇哪些積極向上的?!辟±蠋熃ㄗh,在培養(yǎng)孩子獨自睡覺習慣時,家長要分階段進行,睡前給孩子講一些快樂的事情,陪他一起入睡,等孩子睡熟再離開,一段時間后再鼓勵孩子單獨睡。
怕物:不敢接觸新鮮事物
子函是個5歲的小男孩,在媽媽眼里,他總缺少男子漢的勇敢氣概。有一次,很多小朋友在玩滑梯,他卻不敢上去,媽媽再三鼓勵,他才慢吞吞地爬上去,誰知坐在上面卻又不敢往下滑。對于那些新鮮的游玩項目,子函也總是不敢自己嘗試。
專家把脈:多參與戶外活動
出現(xiàn)這種情況,家長不要指責孩子,而是要多給他一些鼓勵?!昂⒆硬桓彝嫘迈r的游戲是缺乏自信的表現(xiàn),家長在平時的教育中要鼓勵孩子多動手,多嘗試。”佟老師談道,可以讓孩子多參與一些戶外活動,對于活動中發(fā)生的磕磕碰碰,家長不必大驚小怪,孩子往往在探索中才能學到東西,獲得自信。
應對手冊
怎樣才能使孩子克服膽小,變得勇敢呢?皓藝親子心理咨詢中心的佟梅梅老師提出四點應對措施。
不要總對孩子說“不”
有些家長對孩子限制過多,比如當孩子拿茶杯時,他就會嚷道:“別動,小心摔碎了。”當孩子摸掃帚時他又會喊道:“小心弄臟衣服,快放下?!眱扇龤q的孩子,對新生事物處于信任和懷疑的階段,如果家長過多使用限制性語言,孩子就會對周圍的一切產(chǎn)生懷疑,也不敢再去嘗試其他東西,膽子變得越來越小。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長盡量給孩子多些鼓勵,少些限制。
少些責罵和恐嚇
當孩子做錯事時,很多家長會忍不住發(fā)火責罵孩子,有的家長甚至嚇唬孩子說:“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痹诩议L看來這只是一句責罵的話語,可對孩子來說卻感覺整個世界坍塌下來,因為父母是他的一切。還有些家長用恐嚇的語氣給孩子灌輸“安全教育”,比如“千萬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否則壞人會將你帶走的”。當這些意識在孩子心中落地生根時,他便會不自覺地變得膽小。
找出閃光點、多鼓勵孩子
家長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即使再膽小的孩子,偶爾也會有大膽的行動,雖然在別人看來只是微不足道,但是做父母的要努力抓住這些“亮點”,及時表揚鼓勵。
多請小朋友到家里做客
擴大孩子的生活范圍,帶孩子多與大自然接觸,多參加一些社團活動,開拓他們的眼界。鼓勵孩子與同齡伙伴多接觸,有意識的要求小朋友來家做客,讓孩子做小主人,全方位得到鍛煉。
家長應該說的5句話
1.相信自己,你一定行的。
2.再試一次,就能成功。
3.孩子,你真棒。
4.別擔心,爸爸相信你能做好。
5.這次表現(xiàn)不錯,下次繼續(xù)努力。
導讀:大小不同的孩子在相處過程中,大孩子會用語言要求小的孩子合作;小的孩子會通過表情、手勢和簡單的音調(diào)作答,并在心中默默地背誦大孩子的話。
隨著獨生子女的大量出現(xiàn),“小皇帝”“小公主”也就成了日漸顯現(xiàn)的社會問題和家庭問題。近來有些托幼園采用家庭化分班制以來,父母從孩子的轉變中看到了建立長幼關系對孩子成長所起的重要作用。
適合獨生子女培養(yǎng)獨生子女在家庭中是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六位長輩關懷的中心,往往得到過分的幫助,從而形成了“小皇帝”“小公主”的特殊地位。在進入與自己年齡相仿的社交圈時,很難懂得什么是謙讓,什么是互相照顧。因此,在孩子開始有與人交往的意愿時,父母就應努力給他創(chuàng)造一個不分年齡、不分性別的孩子的社交范圍。大大小小的孩子經(jīng)常在一起玩耍,或有機會生活在一起,很自然就形成了兄弟姐妹的關系,年齡大的孩子會處處以哥哥姐姐的身份要求自己,逐漸忘掉在家時接受幫助的特殊地位。小的孩子會用感激的態(tài)度服從大哥哥大姐姐們的要求,大孩子不會像父母那樣全面包辦,他們會要求小的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如把玩具放進盒子里等。如果不服從,在玩耍時就不讓參加。大孩子的“不和你玩”是讓小孩子最傷心的懲罰。為此,小的孩子必須“聽話”,不敢像在家里那樣,以發(fā)脾氣來要挾大人。這樣,不同年齡的孩子都可以在交往中得到很有效的鍛煉。
大小不同的孩子在相處過程中,大孩子會用語言要求小的孩子合作;小的孩子會通過表情、手勢和簡單的音調(diào)作答,并在心中默默地背誦大孩子的話。孩子們在一起玩耍時會說許多話,會把不同家庭的習慣用語不假思索地說出來,使其他孩子學會各種不同的講法和語氣從而豐富自己的語言。一歲半到兩歲的孩子還不會用語言表達很復雜的意思,往往是用單音加手勢來表達。這種獨特的表達方式恰好能被剛剛克服語言困難的三四歲的孩子們理解。因此,小孩子可以在哥哥姐姐的理解和幫助下表達意愿,也就不會發(fā)脾氣,這是大人所不能辦到的。在混合年齡孩子們的社交圈里,孩子們的溝通不成問題了,由于語言而引起的“反拗期”就迎刃而解。
利于人際關系在一些家庭化的社區(qū)生活或幼兒園中,孩子們會把大人按年齡分別加以血緣關系的稱呼,比如爺爺奶奶、大姨小姑、叔叔伯伯,使孩子在與成人的交往中也加上許多自然親情的關系。這一關系有利于孩子以一種熱情、友善、積極的態(tài)度與別人交往。在國外,父母經(jīng)常會為孩子約鄰居或朋友家的孩子一起活動,為他們創(chuàng)造更多的群體生活機會。在充滿愛心和互相關懷的氣氛下,孩子們獨立性強,不但能自己服務,也能幫助別人。這樣孩子比較容易適應集體生活,使他們更積極地從集體生活中學習更多的知識。
孩子的心靈是一個沒有雜質(zhì)的凈地,沒有謊言,沒有欺騙,一切都直來直去,他們的行為都是基于想滿足自己某種單純需要所致。但如果爸爸媽媽對他們的行為缺乏敏銳觸覺,則可能引起不良的行為問題,如能小心參考下列四點,則有助于了解他們的心理。
四種心理需要
1.父母的愛護和關懷;
2.被接受、被尊重;
3.得到別人的贊賞;
4.在家里有地位。
有些孩子可以利用好的行為表現(xiàn),來取悅父母得到贊賞,從而滿足其心理需要;但有些孩子不能做到此點。當心理需要得不到滿足時,便會以不適當?shù)男袨樽鳛檠a償。
四種不適當行為
第一種:引起注意。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注意,才會感到自己被父母重視。而當孩子不能從好的行為取得父母的注意,便會用不對的行為來達致目的。
第二種:爭權力。像成年人一樣,孩子覺得自己是重要的,需要得到別人尊重和接受。當孩子覺得父母用權力來支配自己,就會以反抗來表現(xiàn)自己的能力。父母愈是行使權威,孩子的反抗就愈大。
第三種:報復。孩子在與父母爭權力的過程中,往往是失敗者;便轉用報復的行為來刺傷父母的心。孩子覺得這樣才令父母知道他的重要。
第四種:自暴自棄。當孩子覺得自己全無價值,就連對抗和報復的勇氣也失去,則會透過表現(xiàn)無能來逃避別人對他的要求。
過分保護、同情、控制和支配孩子,均是不尊重的行為。負責任的父母應以友善和嚴謹?shù)膽B(tài)度,給予孩子選擇自由,同時讓孩子親歷此抉擇的結果。
導讀:在充滿愛心和互相關懷的氣氛下,孩子們獨立性強,不但能自己服務,也能幫助別人。這樣孩子比較容易適應集體生活,使他們更積極地從集體生活中學習更多的知識。
隨著獨生子女的大量出現(xiàn),“小皇帝”“小公主”也就成了日漸顯現(xiàn)的社會問題和家庭問題。近來有些托幼園采用家庭化分班制以來,父母從孩子的轉變中看到了建立長幼關系對孩子成長所起的重要作用。
適合獨生子女培養(yǎng)獨生子女在家庭中是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六位長輩關懷的中心,往往得到過分的幫助,從而形成了“小皇帝”“小公主”的特殊地位。在進入與自己年齡相仿的社交圈時,很難懂得什么是謙讓,什么是互相照顧。因此,在孩子開始有與人交往的意愿時,父母就應努力給他創(chuàng)造一個不分年齡、不分性別的孩子的社交范圍。大大小小的孩子經(jīng)常在一起玩耍,或有機會生活在一起,很自然就形成了兄弟姐妹的關系,年齡大的孩子會處處以哥哥姐姐的身份要求自己,逐漸忘掉在家時接受幫助的特殊地位。小的孩子會用感激的態(tài)度服從大哥哥大姐姐們的要求,大孩子不會像父母那樣全面包辦,他們會要求小的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如把玩具放進盒子里等。如果不服從,在玩耍時就不讓參加。大孩子的“不和你玩”是讓小孩子最傷心的懲罰。為此,小的孩子必須“聽話”,不敢像在家里那樣,以發(fā)脾氣來要挾大人。這樣,不同年齡的孩子都可以在交往中得到很有效的鍛煉。
利于語言發(fā)展大小不同的孩子在相處過程中,大孩子會用語言要求小的孩子合作;小的孩子會通過表情、手勢和簡單的音調(diào)作答,并在心中默默地背誦大孩子的話。孩子們在一起玩耍時會說許多話,會把不同家庭的習慣用語不假思索地說出來,使其他孩子學會各種不同的講法和語氣從而豐富自己的語言。一歲半到兩歲的孩子還不會用語言表達很復雜的意思,往往是用單音加手勢來表達。這種獨特的表達方式恰好能被剛剛克服語言困難的三四歲的孩子們理解。因此,小孩子可以在哥哥姐姐的理解和幫助下表達意愿,也就不會發(fā)脾氣,這是大人所不能辦到的。在混合年齡孩子們的社交圈里,孩子們的溝通不成問題了,由于語言而引起的“反拗期”就迎刃而解。
利于人際關系在一些家庭化的社區(qū)生活或幼兒園中,孩子們會把大人按年齡分別加以血緣關系的稱呼,比如爺爺奶奶、大姨小姑、叔叔伯伯,使孩子在與成人的交往中也加上許多自然親情的關系。這一關系有利于孩子以一種熱情、友善、積極的態(tài)度與別人交往。在國外,父母經(jīng)常會為孩子約鄰居或朋友家的孩子一起活動,為他們創(chuàng)造更多的群體生活機會。在充滿愛心和互相關懷的氣氛下,孩子們獨立性強,不但能自己服務,也能幫助別人。這樣孩子比較容易適應集體生活,使他們更積極地從集體生活中學習更多的知識。
幼師資料《鍛煉但小孩子的方法》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專門為給您提供幼師資料而創(chuàng)建的網(wǎng)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家長想要輔導好孩子作業(yè),務必做好以下幾點! 1.對孩子要溫柔。以理解孩子的思維來輔導孩子,可以指出問題但不要輕易指責孩子,可以嚴格但不能嚴厲無情,注重方法,關注孩子感受。 2.不要太急切。學習來不得激...
思維:思維是思索與判斷的過程。在心理學上,一般把思維定義為: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間接和概括的認識過程,并且通過這種認識,可以把握事物的一般屬性和本質(zhì)屬性。為了提出和解決生活實踐中的各種問題,孩子們在思...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智商只起20%的影響作用,剩下的80%都是由情商來決定的。而且智商更多受父母基因影響,情商則主要靠后天培養(yǎng)。所謂情商,就是一個人調(diào)節(jié)自身精神狀態(tài),適應環(huán)境和與人交往的生存能力...
教育孩子總會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一個問題天天嘮叨、甚至打罵,結果明天還是老樣子!有時候會很崩潰地想:這孩子是不是沒救了?!其實,需要救救的不是孩子,是爸爸媽媽們。看看這篇文章,學會一句話解決問題,...
-->孩子情緒、情感的發(fā)展,往往都源于母親的哺乳和關愛,孩子在吃奶的時候,他會非常專注地看著媽媽的眼睛。如果媽媽這時候能夠給孩子一個足夠的回饋,那么孩子就會非常安心地來享受這個吃飯的過程,享受在媽媽懷...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