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我們的教育是與孩子做朋友,鼓勵學習鼓勵思考!家長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正確的教育方法,讓孩子在成長的天空里展翅高飛。那么,有哪些可以用在孩子身上的教育資源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如何緩解孩子的叛逆心理?”,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位年輕媽媽的訴說:
最近接到一位家長的咨詢,說自己的孩子叛逆性很強,以前在小學時,還聽自己的話,可上初一就經常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有時與我對著干,感到無可奈何,以前小的時候,還可以打他,要求他聽我的,可現在孩子年齡大,個子大,脾氣也大,我都是不敢訓導他,我講得話,他有時不聽,怎樣來緩解他的叛逆情緒?
知心老師回復:
叛逆性是隨著年齡性格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而變化的,所以家長要認真觀察孩子所產生的變化,畢竟家長與孩子生活在一起,誰能了解自己的孩子,那當然只有孩子的父母,特別是媽媽。
(一)年齡因素。在小學時,孩子的個性不強,但進入小學五六年級后,逐漸進入青春期,那孩子的獨立性就更加了,當父母的觀念與他的想法不一致時,他會產生排斥心理,拒絕接收外來的強加的做法,如對老師的強加要求產生抵抗。
(二)性格問題。性格是人的重要標志,性格有外向性和內向性,外向的性格容易把自己的心理反映及時表現出去,所以不會輕易形成“心理聚集”,也就是叛逆性強度比內向性的孩子要低。可內向的孩子不輕易把心理活動表現出去,所以很容易集中在一起,爆發(fā)起來就是不得了,對家人的表現就是一頓打罵。內向的人很難接受新觀點,相對比較保守,也不會對外來的事物有濃厚興趣。
(三)環(huán)境因素。環(huán)境是產生和激發(fā)叛逆心理的重要因素。如果家庭環(huán)境和諧,就不會激發(fā)孩子的叛逆性,孩子與父母溝通沒障礙,就沒問題。如果家庭關系緊張和壓抑,那孩子的叛逆心理逐漸在加大。
如何緩解孩子的叛逆心理呢?
(一)相互理解?!袄斫馊f歲”,這句話在父母和孩子之間十分重要,但如果做到相互理解,那是需要用心的事情。
(二)家庭關系和諧。家庭關系很重要,如果孩子與父母關系緊張,那孩子肯定會叛逆,并且與父母對著干,具體把關系弄和諧點,主要是看父母如何對待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畢竟初中生不一樣,人大了,就有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這個需要父母理解,千萬不能把孩子當成小學生一樣,包辦孩子的一切,這樣反而讓孩子無所事事,毫無上進心。
(三)換位思考。父母和孩子都要換位思考,要常常假設自己是個孩子,如果自己背著書包,每天上7節(jié)課,晚上要做作業(yè)2小時,這樣的工作時間,這樣的用腦強度對自己是否感到勞累,這樣你就知道孩子的心理想法,而孩子要換位思考,假設自己是家長,每天為了家計而不辭勞苦,對孩子照顧仔細,對于孩子來說,最好寫出文字要好些,寫出來之后,就知道孩子的心理。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叛逆的孩子怎樣教育?如何教育叛逆的孩子?為人父母之后你就會知道,要教育好一個孩子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特別是對于有些特別叛逆的孩子,教育起來更有難度,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更加多多學習家庭教育的方法。家長可以試試以下的方法:
叛逆期出現問題后怎么辦?
比如易怒、情緒低落都是孩子不可避免出現的一種狀態(tài),但孩子如果長時間處于這種狀態(tài)就屬于不正常的現象了。因此,當發(fā)現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的確發(fā)生問題時,最好的方法是及時尋求醫(yī)生和專業(yè)人士的幫助,千萬不能聽之任之。
1、理解寶寶的感受。我不再把自己放在寶寶的對立面,而是學著站在寶寶的立場用心去體會他的感受。
2、找出抗拒的心理原因。理解不等于不立規(guī)矩,不過在給寶寶立規(guī)矩的時候,對于那些他始終很抗拒的規(guī)定,我不再不由分說地“強制執(zhí)行”,而是找出寶寶產生抗拒心理的原因,再想辦法解決。
3、給情緒找個宣泄口。教育專家認為,很多時候,寶寶有意做出一些大人不允許的事情,是為了宣泄不良情緒或不安感。
4、尋找寶寶的良好表現。表揚能間接地讓寶寶明白是非,所以需要更留心孩子的一些良好表現,及時地提出表揚。
5、給寶寶一定的自主權。既然寶寶處于逆反期,有些事我就不再做硬性規(guī)定,而是有條件地讓果果享受民主權利。
6、不處處約束。寶寶就是寶寶,不能用你的標準來處處約束他,對他的行為最好“有所管有所不管”。
如何幫助“叛逆”寶寶渡過反抗期:
父母一定要記?。悍纯剐袨槭呛⒆映砷L過程中的必經階段。只有通過父母的幫助,孩子才能順利度過反抗期:
1、情緒緊張的孩子更易反抗。在孩子疲憊和饑餓的時候,就該讓他們休息或者吃一些平常喜歡的零食,有助于緩解緊張的情緒,而不是教他學習新東西或做事情。
周圍環(huán)境的變換也會讓孩子緊張,反抗心理加重。比如,當孩子生病時,通常他們的情緒很低落,容易和父母對著干,這時父母應理解孩子,在他生病的時候不妨多寬容他們一些。
2、保護孩子的安全。孩子的危險意識不強,因此,他們會做出一些可能會產生危險后果的行為,發(fā)現后,父母應立即制止,然后你要好好地和孩子溝通,讓他了解自己行為的后果。比如說,孩子在大街上跑得非常高興,但可能被車子撞倒。你要告訴他:“媽媽不能讓你在大街上跑,因為這里車子很多,如果被車子撞到,會受傷,非常疼?!?/p>
3、讓孩子學會與人合作。舉例告訴孩子,詢問與命令產生的效果截然不同,比如“把書拿給我,好嗎?”和“把書拿給我!”。還有,告訴孩子做什么而不是不要做什么。例如你想要孩子小心一點,你可以說“輕輕地拿起那個杯子”,不要說“不要把杯子打壞!”
4、父母的要求應合理。對小孩子來說,讓他跟小朋友交換玩具比讓他無償地把自己的玩具給小朋友更容易。讓孩子用語言表達要求,但不能縱容他的不良習慣。如果你遇到孩子在超市里大吵大鬧地要蛋糕,不要因為周圍人的目光讓他得逞。你可以把他帶出來,用平靜的語言告訴他:“因為你的表現很差,所以媽媽不能給你買蛋糕。如果你想吃蛋糕應該對媽媽說。”慢慢地孩子就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5、做好孩子的榜樣。父母的行為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思想和行為,因此,父母要控制自己的行為,不要讓抵觸情緒控制自己,特別是在孩子面前。
除此之外,如果孩子確實毫無原因地產生抵抗行為,不要因為覺得煩而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這樣做對孩子、對你自己都是很好的選擇。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面臨或即將面臨孩子的叛逆期。孩子看上去不再像從前那樣乖巧可愛了,做什么事情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甚至于干什么都要和父母反著來!做父母的在困擾之余應該怎么做才是正確的呢?下面的幾條建議為您排憂。
1、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于生計的同時,家長一定要抽出時間來多了解孩子,與孩子、孩子的老師多多溝通,盡量對孩子在學校和家庭中的表現有一個全面把握。
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誤解。這樣一旦孩子真有不聽話的時候,也能比較明白應該如何去引導孩子。
2、吸收教育知識
社會在變化,孩子的成長環(huán)境也在變化,那么教養(yǎng)方式自然也要不斷進步。身為家長,就要責無旁貸地主動吸收教育新知。
在傳統(tǒng)的親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權威來教育孩子,而打罵處罰更是權威教育的重要方法。
3、耐心傾聽孩子
如果是氣急攻心的家長,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破口大罵。當家長的心思已經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fā)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經釋放掉了很多負面的情緒。
有些家長總喜歡在孩子面前保持威嚴,習慣用以上對下的態(tài)度來對待孩子。對此特別建議,希望家長真正放下身段,從內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說話,將孩子當做成人一樣給予尊重。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不”,而是要給孩子選擇題,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4、跟孩子講道理
除了平時的告誡之外,家長也要在實際的情境中教導孩子一定的道理。讓孩子有同理心,讓他從其他人的角度去體會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他人。
至于解說道理的方式,則可依孩子的年齡來選擇講解的深度,特別小的孩子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進行。
5、讓孩子去體驗
如果孩子老是聽不進大人的話,那么在保證安全和沒有惡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會“自食惡果”的滋味。通過自身的切實體驗,孩子將能深刻領悟到家長的教導有多么正確和重要。
6、同孩子做協商
不要總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連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當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協商,各退一步也許是很好的方法。等家長把事情處理完,再帶孩子去公園盡情地跳。
7、盛怒時不要管教孩子
在極度憤怒的狀況下,家長肯定無法以理性的方式來管教孩子。所以,當家長無論如何也平靜不下來的時候,建議家長暫時離開現場,或是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別的事,如打電話給朋友聊天、聽音樂等。等自己平靜下來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談談。
8、修正對孩子的期待
有時家長真的太過于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標準(或許是家長自以為能夠做到,但實際上從來沒有做到過!來要求孩子。要知道,孩子年齡還小,有好動、固執(zhí)、健忘等表現都很正常。
9、真誠對待孩子
有些家長在與孩子做溝通的時候,總是喜歡用指責或命令式的語氣,這常常讓孩子難以接受。親子之間的溝通應該是真誠而沒有距離的,家長可以很誠實地將自己的擔心或情緒解釋給孩子聽,讓孩子了解他的行為會讓你難過,或是會讓你擔心、懼怕。
教育孩子并不能一蹴而就,家長要擺正自己的心態(tài),將孩子看待成具有其自身特性的個體。以平等的地位,朋友的立場去了解他,理解他,引導他,從而幫助他成長。
心理學家指出,對青少年來說,父母是最重要的影響力量。這里給父母們提出五點建議,相信對舒解孩子的心理壓力是會有幫助的。
(一)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
要想幫助孩子克服壓力先要了解孩子心理上有什么壓力、壓力是從哪里來的。所以,必須聽聽孩子的傾訴,要抽出時間和孩子面對面地交談,專心地看著孩子,認真地聽他說話。只有父母肯把心交給孩子,孩子才肯把心交給父母。這樣,你才能了解孩子心理壓力的真實情況,才能夠針對問題幫助他們。
(二)幫助孩子面對恐懼。
有時候孩子會因為自己和別人不一樣,比如不跟別人一起逃學、不跟著別人作弊、抽煙、抄作業(yè)等等,就因此而受到嘲笑,甚至會受到孤立,感到恐懼、不知所措。這時,父母應當教導孩子要堅持原則,不對的事一定不能做,讓孩子知道,能夠做到不隨波逐流是很不容易的,這正是一個人成熟勇敢的表現,也是有主見、有頭腦的表現。
(三)和孩子一起分享自己的經驗。
父母小時侯一定也曾經遇到過和孩子類似的情況,當時是怎樣對待的或現在遇到了什么難題又是怎樣處理的,這些都可以用孩子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孩子分享。當孩子知道了父母原來也常常會面對壓力和煩惱的時候,他們對父母所說的話就比較容易聽進去了。父母告訴子女自己是怎樣應付壓力的,那實際上是為孩子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也就增強了孩子克服壓力的勇氣和信心了。
(四)培養(yǎng)孩子的自尊。
培養(yǎng)孩子的自尊可以加強他們抗拒各種不良誘惑的能力,比如讓孩子發(fā)表一些建議,把一些適合孩子年齡的事情交給他自己去做,并且重視孩子的想法和言行。這是培養(yǎng)孩子自尊的好方法。孩子有較強的自尊就會有勇氣、膽量和辨別力,不會同流合污。
(五)關心孩子的成長。
鼓勵孩子培養(yǎng)廣泛的興趣愛好、多參加一些學校組織的課外活動,這對舒解孩子的心理壓力是大有裨益的。最好不要強迫孩子去學這個、學那個,應該多聽聽孩子自己的意愿。父母要付出愛心,多關心孩子的成長光心孩子交的朋友,多關心孩子的所想所做。在大多數情況下,只要你能夠及早發(fā)現并且加以恰當的引導,孩子就不會產生沉重的心理壓力,輕松愉快地度過少年時光。
對周圍事物的未知會導致孩子產生恐懼,這是很正常的。如果恐懼感太強,對孩子的成長或者生活造成影響的話,爸爸媽媽就要多注意了,一定要第一時間緩解孩子的恐懼。那么,哪些方法能夠緩解孩子的恐懼感呢?
如何緩解孩子的恐懼感呢?
接下來講的措施能夠幫助緩解孩子的恐懼感,但孩子不可能立刻克服恐懼感,克服恐懼感要幾個月甚至是一年的時間。另外,孩子對嚇到自己的東西多加關注也是正常的。孩子可能會模仿它、畫畫或是對別人講,這其實也是孩子戰(zhàn)勝恐懼的一個方法。
1.不要不在乎孩子的恐懼
可能孩子面對自己恐懼的東西時會很膽小,這時你要跟孩子說沒有什么可害怕的,“我知道這只狗狗可能嚇到你了,其實你不去逗他,它是不會過來的?”多通過言語讓孩子感覺到安全感。
2.不要分享你的恐懼
當孩子看到你被蜘蛛嚇得渾身冒汗時,孩子也會害怕起來,所以你也要克服心中的恐懼。
3.嘗試角色扮演
如果孩子害怕見到醫(yī)生,平時可以多進行一些角色扮演,讓孩子能夠盡快熟悉起來。
4.一起解決問題
如果孩子害怕黑暗,孩子睡覺的時候可以開一盞溫和的夜燈或是放一個門衛(wèi)(心愛的玩具 動物),讓孩子能夠安心一點。通過慢慢的嘗試,你會發(fā)現怎樣增加孩子的安全感才是最正確的。
此時還應該注意什么?
如果孩子的恐懼已經影響到了正常的日?;顒?,比方說害怕水而不想洗頭,或者是因為怕狗不想出門等等。這時候你就要馬上告訴醫(yī)生,特別是當孩子的恐懼感在慢慢增加的話,這時孩子就有可能是患了恐懼癥或是焦慮癥。當孩子對某些東西感到極其害怕而無法安撫時,要帶孩子去看醫(yī)生。
孩子為什么叛逆?
叛逆對孩子來說是好是壞?
為什么莫言說他崇拜反叛父母的孩子?
一位母親這樣訴說自己的困惑
如今的孩子,怎么越來越不好管了。就說我們女兒,小時候挺乖的,什么話都對我們說。自從上了中學,就跟我們沒話了,還常常一臉心事的樣子。一問她,張口就是:別管我,說了你也不懂。如今孩子是不是都這樣?
一位父親這樣訴說自己的困惑
如今的父母,真是越來越不好當了。兒子才十幾歲,父母的話就不靈了,常常和我們對著干。我是大學畢業(yè),自我感覺還是有一定修養(yǎng)的,卻也為孩子著急上火。如今教育孩子為什么這樣難?
看著一手帶大的孩子與自己漸行漸遠
從無話不談變得無話可談
身為父母,好不煩惱
雖然難過
也希望各位父母能夠端正自己的認識和心態(tài)
因為對于孩子來說
這并不是壞事,反而是一個好的開始
1
叛逆對孩子未來發(fā)展很重要
叛逆是生理成熟、思維能力提高的表現
青春期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生理發(fā)育成熟、認知能力提高。叛逆的產生需要以上二者為基礎。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和思維水平提高的結果,是孩子成長的表現。
2
叛逆是自我同一性發(fā)展的需要
建立自我同一性是青春期最重要的發(fā)展任務,叛逆是孩子自我同一性發(fā)展的需要,是他們探索自我、建立自我同一性的一種途徑。如果孩子一直很乖、不叛逆、不惹事,以后缺乏主見,容易盲從,不喜歡改變,無法應對挑戰(zhàn)。他們會回避變化和壓力來獲取安全感,當遇到挫折時,容易喪失目標和信心。
3
叛逆是不良情緒的發(fā)泄途徑
叛逆成為青春期孩子發(fā)泄不良情緒的一個途徑。青春期的孩子敏感、情緒多變,如果他們把這些不良情緒全都掩飾起來,不叛逆、不發(fā)泄、不吐露,那么孩子的內心必然會堆積起大量的負能量。所以,叛逆是孩子疏導不良情緒、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種重要方式。
4
叛逆是對人際關系調整的一種適應
叛逆其實是孩子適應人際關系調整、成長為獨立個體的一種方式。進入青春期,孩子開始疏離父母,更多地與同伴相處。這種人際關系的調整對孩子未來的發(fā)展非常重要。心理學研究表明:同伴交往對孩子的社會化發(fā)展有重要影響;同伴關系對孩子成年后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有顯著的預測作用。
二
順利度過叛逆期的三個關鍵
1
要肯定叛逆是孩子成長的表現
當家長遇到孩子叛逆、不聽話、不配合、不溝通時,一定不要認為孩子叛逆是對自己威嚴的挑戰(zhàn),而要承認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認知能力提高、自我同一性發(fā)展的結果,是他們成長的表現,是一件好事情,至少是好的開始。家長不要盲目否定孩子的不守規(guī)矩,對孩子勇于自我探索的表現要加以肯定。得到父母的認可之后,孩子可能就不會那么叛逆了,起碼程度不會更深。
2
以叛逆為契機,調整教養(yǎng)角色和教養(yǎng)方式
叛逆意味著孩子長大了,家長需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養(yǎng)角色,應該從起主導作用的教育者轉變成陪伴孩子成長的陪伴者。青春期的孩子出現叛逆問題,既提醒家長要及時轉變教養(yǎng)角色,也提示家長前期家庭教育的失誤所在,是家長改變教養(yǎng)方式的重要契機。
心理學研究表明,權威型教養(yǎng)方式最有利于青春期問題的解決及孩子人格的塑造。權威型教養(yǎng)方式的特點是對孩子的行為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要求,但在制定規(guī)則和做決定時會考慮孩子的需要和想法,聽取并接受孩子的意見,會對制定的要求作出解釋,說明希望孩子服從的原因。
3
孩子叛逆和家長的教育方式有很大關系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非常重要。孩子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教育的方式也不一樣的。孩子處在叛逆期我們家長應該多去認可孩子,聆聽孩子的心聲,給他們自由,站在孩子角度去考慮問題,和孩子達成有效的溝通,幫助孩子一起度過這個關鍵時期,給予孩子關心,信心!
導讀:如果孩子偶爾淘氣,不聽大人的話,父母往往不以為然;如果孩子經常不聽話,管不住,父母就會深感頭疼?!安恍摇钡氖牵S多父母發(fā)現,隨著孩子年齡的不斷的增長,孩子不聽話的行為愈來愈嚴重,而且在父母不斷嘮叨下,孩子甚至產生了叛逆的心理,不管父母說什么,也不管對
如果孩子偶爾淘氣,不聽大人的話,父母往往不以為然;如果孩子經常不聽話,管不住,父母就會深感頭疼。“不幸”的是,許多父母發(fā)現,隨著孩子年齡的不斷的增長,孩子不聽話的行為愈來愈嚴重,而且在父母不斷嘮叨下,孩子甚至產生了叛逆的心理,不管父母說什么,也不管對自己有多大好處,一律是先否定再說。奇怪的是,每當父母把孩子如何頑固執(zhí)拗的表現告訴幼兒園的老師,老師卻很可能不認同;父母告訴其他和孩子接觸過的熟人時,他們往往也會表示詫異:“你的孩子挺好的呀!沒有你說的那么搗亂??!”當父母聽到別人這樣說時,真是既欣慰又困惑。已經上幼兒園大班的姍姍就是這樣,在老師和小朋友面前,姍姍熱情、愛學習、容易相處、樂意照老師的要求做,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可是在家里,姍姍總是鬧別扭,特別是對爸爸說的話,她一般都要反對一下,讓爸爸老大不痛快。同一個孩子,因不同的人而有不同的評價,是孩子在父母和別人面前的表現真的有那么大的不同,還是另有原因呢?孩子為什么說“不”?幾年前,曾有一所小學做了一項“對爸爸媽媽哪些地方不夠滿意”的調查,調查結果發(fā)表在《少年兒童研究》雜志上。統(tǒng)計顯示,孩子對爸媽不夠滿意的地方有58項之多,比如:動不動就發(fā)脾氣;不了解我的心;要求太嚴,標準太高;不接受我的意見;說話不算數;當我想做自己的事時,他們總不讓;總在罵我的時候夸獎別人等等??戳诵W生們對自己爸媽的不滿意,你有什么想法?第一,這是對小學生做的調查,與我這個幼兒家長何干;第二,就算有對上號的地方,恐怕你也不愿意把這樣地父母形象何自己連接在一起。但是,靜下來想一想,我們做父母的都不是完人,上述孩子的不滿意,在我們身上多少會有體現。別以為孩子還小,什么也不懂,其實,孩子雖然嘴上沒說,但這些不滿意已經在他的心理了,并且已反應在行為上。的確,孩子的這些不滿意都可能成為向父母說“不”的理由。成人沒有以身作則當孩子出現一些問題時,以往我們總是要問上一句“這孩子是怎么了?”習慣從孩子身上找原因。其實,有許多問題的產生根源是父母。孩子的某些叛逆心理和行為,可能恰恰是家庭教育弊端所致。對孩子要求嚴格,卻對自己要求松的父母,孩子能心甘情愿聽他們的話嗎?即使爸媽說的條條是理,孩子依然不肯服從,孩子愈大,這種現象愈明顯。比如,姍姍的爸爸就有這個問題,他不讓姍姍在看電視時吃東西,可是自己卻經常如此。姍姍有好幾次忍不住給爸爸提意見,結果逢他看的高興時,他就說下一次一定改;逢到他看的不高興時,他不但不聽,還發(fā)脾氣,擺出家長的架子壓人。起初,姍姍只是在這個問題上不服,漸漸地,這種不滿就擴散開來,爸爸說的話都不愿意聽,姍姍的叛逆心理愈來愈嚴重。把孩子當小小孩對待再有一些父母無視孩子地成長,總是把孩子當小小孩子對待,這也不讓做,那也不讓做,這是造成孩子產生叛逆心理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比如,在幼兒園里老師經常教育小朋友“自己地事情自己做”,姍姍聽了以后特別想做點自己沒有做過的事情。一天,姍姍提出晚飯后自己洗自己的碗??墒菋寢屪笏加蚁胍环?,還是以“萬一碗摔碎了怎么辦?”“碎片刺破手怎么辦?”等理由拒絕了她。沒有做成事情,姍姍可不高興了,睡覺時故意不肯上自己的小床,很晚了還賴在爸媽的大床上,惹的爸爸想要處罰她。第二天晚上,姍姍一家到小姨家做客,晚飯后姍姍又提起洗碗的事,媽媽再次重復昨天的理由,沒想到小姨卻爽快的說:“想自己洗碗是好事??!夠不著水龍頭,我給你墊個小凳子,萬一碗摔壞了也沒關系,小姨再買新的?!毙∫淘拕傉f完,姍姍就興奮的大叫起來:“謝謝小姨?!苯又?,馬上就去洗碗,而且洗的非常認真、仔細。孩子都是好孩子可見,父母確實要反過來想一想:自己總是抱怨孩子不聽話,難道孩子天生就是一個不聽話、愛搗亂的孩子嗎?孩子真的想做一個處處和爸媽作對的人嗎?其實應該說,孩子都是好孩子,而父母未必都是好家長。換個角度來說,父母喜歡乖孩子的真實理由是什么?我們不喜歡孩子和自己作對的目的何在?其實說穿了,還不是為了自己省心、省力吧!以這樣的心態(tài)對待自我意識萌發(fā),獨立性、自主性正蓬勃發(fā)展的孩子,是否有點太自私、也太短視了呢?摘編自《蒙特梭利教育法系列全集》很多家長來電,說家有青春期的孩子,都會抱怨多多。例如無法溝通、叛逆、不聽話、也不知道一天都在想什么等等。確實,我處接到的大量青少年案例中,青春期叛逆占相當大的一部分。
有位家長來信說:孩子剛上初二,也不知怎么就變成這樣了,每天都喜歡呆在家里不出門,要么上網聊天玩游戲,要么就是看電視。和他說話吧,也愛理不理的,什么都不和我們說。我們可急死了,也很愁。不知該和孩子交流,也不知怎樣來教育他。
恩諾教育首席心理專家周建林老師分析:
像上述案例中說到的孩子是青春期很典型的表現:溝通困難、與家里人矛盾重重、逆反心理滋生,他們基本上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第一,人際關系緊張。
處在青春期的孩子,父母都有著深切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家長和老師對孩子學生看得很緊,除了學習似乎其他并沒有多么重要。而同學之間也或多或少都只限于學業(yè)分數的競爭關系。與老師家長關系緊張、同學相處不融洽,從而造成心理上的壓抑,易引發(fā)各種心理問題。
第二,逆反心理嚴重。
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識增強,希望能得到家長、大人的尊重,希望自己能被像個大人一般地對待。但是往往在家長的眼里他們還是個孩子,于是依舊用與孩子相處的方式來和青春期的孩子相處。他們無法理解孩子的思想和行為,強制性的壓迫只能將孩子越推越遠,逆反心理越來越重。更有甚者造成人格結構異常,對周圍的人均抱有敵對和戒備心理。
第三,學習負擔過大。
社會競爭的激烈,學校老師一味強調升學率,家長也只關系孩子的成績好壞。所以現在孩子的身上背負著過重的學習負擔,不僅是平日在課堂上,還包括休息日的課外輔導。家長似乎想通過一切方式來為孩子的成績提升掃平道路??筛械綄W習負擔沉重的孩子,被壓迫得太狠就會產生逆反厭學的情緒。有些孩子甚至以離家出走的形式來表達自己對學業(yè)壓力的反抗。
第四,角色觀念變異。
青少年是接受新興事物的主力軍,所以在很多時候都得不到家長老師的理解,從而遭到指責。在接受了大量這樣指責負面的信息后,原本正常的積極向上的角色也會隨之法傷改變,在家長和老師“你就不行”的指責中真的表現出了不行的狀態(tài),漸漸也放棄了讀書,原本熱衷的興趣,只投身于網絡游戲、早戀等行為當中。
恩諾教育周老師:針對青春期特殊階段的孩子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家長應該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理解、尊重和信任。了解孩子的性格特點,用靈活的教育方式,鼓勵孩子多參與社會活動、多與伙伴交流,在感受愛的同時也學會去愛。
一、孩子反抗行為的分析
怎樣看待孩子的反抗行為呢?家長看到孩子這種表現,特別生氣,覺得自己怎么攤上這么一個孩子,真是倒霉。其實,孩子有反抗行為并不稀奇。
心理學家認為,3歲幼兒不反抗,就不是正常兒童,3歲孩子幾乎是與“反抗”連結在一起的。這期間的幼兒正意味著人生第一次“危機來臨”。此期間孩子不管什么事都要反對,無論叫他做什么,他都說“不”;即使自己喜歡的事物,只要別人先說或先做了,他就不高興。當家長的對這類“反抗”要有正確認識,孩子并非故意反抗,他們是有理由而反抗的。
1~2歲時,體力逐漸增強,到3歲時許多事情都可自己做了,他希望能把能力充分發(fā)揮出來,但卻被壓制著,因而反抗;2~3歲幼兒有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和“想法”,想把他們的“意欲”表現出來,但常被父母阻止和責罵,孩子的想法被成人社會的“規(guī)范”壓制了,所以他不得不反抗。欲求不滿足,常會發(fā)之于哭、嚷、生氣,大人認為孩子太任性了。這時候的孩子就這樣困擾在自己的意欲與社會規(guī)范的矛盾中,仿佛像個“小大人”了。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反抗行為是孩子必須經過的階段,而且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反抗行為強的孩子,長大后容易有堅定的獨立意志。心理學家曾在2~5歲兒童中挑選100名反抗性較強者,以及100名幾乎看不出反抗性的兒童;追蹤觀察到青年期。結果前者有84人意志較堅強,有主見,有獨立分析和判斷事物、作出決定的能力,后者僅有少數人意志較堅強,其余的人遇事不能作決定,不能獨立承擔責任。因此,家長對孩子的反抗行為要有一個正確認識,不要生氣,不要急躁。
二、怎樣教育反抗行為強的孩子
那么,怎樣才能引導、教育反抗行為強烈的孩子呢?教育孩子安然度過這個反抗期,就要讓“自我服務”不偏離“唯我獨尊”的意識,孩子的反抗便會自然地逐漸消失。如果強迫壓制他的反抗,將會“內攻”,反抗心理一旦“內攻”,便長久醞釀在孩子心里,甚至終使孩子一輩子成為“反抗兒”或懦弱兒。因此,對孩子的反抗行為,要多加以正確引導。
1、讓孩子完成一件事情
“自我”心理使孩子什么都要自己做,只要情況許可,應盡量使他“如愿以償”;鼓勵孩子把一事從頭到尾做完,即使成效不好,也要夸他幾句。3歲孩子能把一事做完是很了不起的。例如穿鞋著衣,穿外套等均可訓練。
2、讓孩子幫忙做事
家長可讓孩子幫助做簡單的事,如“抹桌面”,雖然孩子不能把桌面抹得非常干凈,但也要允許孩子去做。家長要注意他們尚不太關心做事是否完美的特點,例如,孩子戴歪了帽子,根本不愿意大人把它矯正過來,他做的事,很不愿意大人重新再做一次。孩子因為嘗到自己可以同大人一樣做事的滿足,就可以保持很長時間的良好情緒。
3、凡事都讓孩子親身“體驗一下”
不管做什么,家長要盡可能尊重孩子意見,不要過分干涉他,讓孩子自己來。有些事情明知孩子不可能做得好,也讓他去體驗一次。例如:此期幼兒尚無“大小觀念”,但有時卻會吵著要把大洋娃娃裝進一個比娃娃小的盒子里。成人不要一下就說“這樣不行”,還是讓他自己去試裝一下,等他試過后就會“知難而退”。這些方法并非討好孩子、遷就孩子,而是細心地啟發(fā)。不要用壓制他們來度過“反抗期”,只要堅持下去,不要多久,孩子便會有很大進步的。
中國人喜歡湊熱鬧,孩子在這方面更是明顯,如何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培養(yǎng)分辨是非的能力就成為必須面對問題。從眾心理有礙孩子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
1、培養(yǎng)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個人對自身力量的認識和充分估計。它是自我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有的孩子看不到自己的能力,認為自己干什么都行,總覺得不如別人,對自己力量的認識和可能達到的成就估計很膚淺,不穩(wěn)定,完全從屬于別人的評價。因此,做父母的要以肯定的語言評價孩子的各方面的表現,切忌以懷疑或否定的語言對孩子說話,如“你看???做得多好”,“你看???穿的衣服多好看”等。這很容易使孩子懷疑自己的力量,對自己失去信心,從而導致孩子要向別人看齊,加重了孩子的從眾心理。
父母要不斷豐富孩子的知識,從各方面提高他的能力;創(chuàng)造條件,使孩子有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孩子的事情讓他自己做,對他做的事情,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增強他對自己的認識,從而相信自己的力量。
2、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孩子年齡小,道德觀念尚未完全形成,是非判斷標準還很模糊,他們主要是按自己喜愛和厭惡的情緒來判斷人物和事物的是與非。孩子模仿性強,控制能力差,往往不分好壞,看別人怎樣,自己就跟著別人學,難免會有些不當的言行。對此,家長既不能忽視也不可羞辱懲罰。恰當的做法是耐心地正面誘導、糾正,使孩子通過成人對其行為、言語的評價,逐步認識到自己行為的是非,從而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如孩子聽見某些人說了臟話,于是就跟著學,這時父母需要解釋清楚,這句話是罵人的話,不好聽,不文明,不要學說等。這樣屢經疏導,幼兒便不至因從眾心理而仿學不良行為,進而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
孩子有了自信心,又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做事就會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不盲目地隨從別人。關注孩子從眾心理的種種消極表現并引導其向積極方面轉化,對形成幼兒良好的個性品質有著重要意義。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的《如何緩解孩子的叛逆心理?》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面臨或即將面臨孩子的叛逆期。孩子看上去不再像從前那樣乖巧可愛了,做什么事情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甚至于干什么都要和父母反著來!做父母的在困擾之余應該怎么做才是正確的呢?下面的幾條建議為...
叛逆的孩子怎樣教育?如何教育叛逆的孩子?為人父母之后你就會知道,要教育好一個孩子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特別是對于有些特別叛逆的孩子,教育起來更有難度,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更加多多學習家庭教育的方法。...
導讀:孩子怕生,是6個月左右開始的帶規(guī)律性的現象。也可以說是年齡特點。但是,自此以后,有的孩子很怕生,有的孩子則不那么怕生,表現出孩子之間的個別差異。孩子怕生的問題,是可以解決的。 出生三四個月的孩子...
心理學家指出,對青少年來說,父母是最重要的影響力量。這里給父母們提出五點建議,相信對舒解孩子的心理壓力是會有幫助的。 (一)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 要想幫助孩子克服壓力先要了解孩子心理上有什么壓力、壓力...
出生三四個月的孩子,是不認生的。任何一個陌生人去和他玩,他都不會拒絕,可以玩得很高興。當然,他只要見了媽媽,或是聽見了媽媽的聲音,他也會轉頭去找媽媽,而放棄陌生人。 到了6個月左右,寶寶開始害怕生人了...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