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防止孩子滋長自私心理

發(fā)布時間:2022-02-03

幼兒園心理說課稿。

幼兒的教育向來不是幼兒園單方面的,而是需要家長的配合與幫助。教師要同家長多交流溝通,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并使其積極健康快樂地成長!那么,怎么充分利用家庭與校園之間的資源對幼兒進行教育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防止孩子滋長自私心理”,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孔融讓梨”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然而在現(xiàn)代家庭中,孩子不自覺地或不知不覺地以家庭的“中心人物”自居,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自私的性格,這就提醒我們,家長在把希望和愛傾注于孩子身上的同時,又要防止他們滋長自私心理。

在家庭里,孩子應(yīng)處于受教育的地位,衣食住行玩都應(yīng)該由家長根據(jù)他們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進行合理的按排,切不可遷就他們的不合理要求。

現(xiàn)代的獨生子女,統(tǒng)統(tǒng)處于4:2:1氛圍,父母、祖父母及外祖父母的呵護使他們的自我意識觀念增強,吃要吃好的,穿要穿好的,玩要玩高檔的玩具,家中一切必須以他的情緒變化和要求為中心,如果達不到要求,動則耍脾氣,家長一見家中的“小皇帝”抖脾氣了,不管要求合理不合理,一切從孩子,這就是滋長兒童自私觀念的溫床。

要糾正孩子的自私觀念,家長就不能不合理要求給予滿足,甚至是合理的要求亦不可百分之百給予滿足。臺灣皇龍投資公司董事長黃任中,可稱億萬富翁,他對孩子的物質(zhì)要求一般只滿足四分之一,可謂用心良苦。

欲望是滋生自私的根由,欲望的無止境,自私便隨之而生。對兒童,家長切莫把他置于只享受,滿足欲望,而不履行義務(wù)的特殊地位,要讓他們懂得欲望的滿足和履行義務(wù)是同等重要,如有好吃的,不是獨自一個享用,而是主動與他人分享,在家務(wù)上,則常常想到自己應(yīng)該幫父母干點什么。這樣,孩子才會養(yǎng)成尊重長者,關(guān)心別人的習慣,而不會事事只想到自己。

此外,父母自身也應(yīng)以身作則。有一則笑話,一對夫婦對兒子千般呵護,而對父母萬般挑剔,某一天,這對夫婦對父母的惡劣態(tài)度被兒子看到了,其子大聲叫喊,“我記住了。”,其父母問他記住了什么,其子說“我記住了你們怎樣對待祖父母,看我長大后怎樣收拾你們?!?,父母啞然??梢娚碚安恍笔呛蔚戎匾?。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不要輕易說孩子自私


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小孩子很容易凡事以自我為中心,事事先要考慮自己的利益,看起來是那么的自私。

自我中心化自私

自我中心化思維是寶寶特有的思維模式,是無意識間發(fā)生的一系列以寶寶自我為行為目的的本能沖動。比如寶寶間經(jīng)常發(fā)生的爭搶行為,其思想基礎(chǔ)不是自私的觀念,而是自我中心化的思維模式。寶寶還不具備分享的思想能力,因此不可能自發(fā)地產(chǎn)生分享的行為。寶寶的分享行為需要父母逐漸培養(yǎng)起來,從而形成有關(guān)分享的價值理念。不管“自私”有怎樣的內(nèi)容,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自私是成人的專利,至少離兩三歲的寶寶還有十萬八千里。因自己的寶寶摟著自己的玩具不讓其他小朋友碰,媽媽就臉紅地責罵自己的寶寶“自私”,這是典型的載有色眼鏡看問題,孩子的自我中心化與成人的自私欲念風馬牛不相及如何引導(dǎo)寶寶從完全生物學(xué)意義上的“自我中心化”走出來,逐步實現(xiàn)人的社會化,這是每一個父母面臨的養(yǎng)育問題。從分享行為開始,也許是不錯的選擇。

●父母給寶寶樹立榜樣,在生活中多做分享行為。講很多,不如做一件,寶寶還不能通過教導(dǎo),理解分享的含義。

●創(chuàng)造分享機會,可以讓寶寶分發(fā)東西,給寶寶講“孔融讓梨”的故事。

●營造分享后的愉快感,讓寶寶體會到分享的快樂,這是鼓勵寶寶學(xué)會分享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樹立分享行為的規(guī)則,讓寶寶知道分享需要順序、等待、輪流、平等、合作等規(guī)則挑戰(zhàn)自我是寶寶最大的能力

這個年齡段的幼兒,最大的能力就是不斷地挑戰(zhàn)自我,對未知世界有著強烈的探索精神,總是試圖去做他不會做的事,了解他不認識的事物。父母要了解寶寶的這一特點,創(chuàng)造利于寶寶探索的養(yǎng)育環(huán)境。能走得很好的寶寶,不再滿足走,而是要跑了;會跑的寶寶,不會只滿足跑,而是要跳了,雙腳跳,單腳跳,原地跳,往遠處跳,立定跳遠,跑步跳遠,往高處跳,往低處跳,往前跳,往后跳,向左跳,向右跳。就一個跳的能力,寶寶能不斷跳出花樣,即使父母不給寶寶做示范,寶寶也會自己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明出各種跳的動作。

孩子自私小氣不是錯


孩子的社會化過程是不斷學(xué)習分享、學(xué)會分享和樂于分享的去自我中心化的過程,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孩子不自私,變大方了??犊暮⒆雍芸蓯?,父母也會覺得很有“面子”。但“無私之苗”并不是一朝一夕長成的,它需要我們耐心等待,著意培養(yǎng),更需要我們了解孩子為什么自私,以及如何讓孩子自愿去分享。

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經(jīng)驗與交往經(jīng)歷的增多,孩子會慢慢走出自我中心主義,逐漸學(xué)會分享。因此,當我們在擔心孩子會不會成為小氣鬼時,不妨先考慮一下孩子的年齡特點。他們天生有利己傾向,利他思想與行為的建立是一個逐漸發(fā)展和養(yǎng)成的過程,需要父母耐心等待。當然,不失時機的引導(dǎo)依然是必不可少的。

我們這樣來分享

那么,在孩子學(xué)習分享的道路上,父母能做些什么呢?

1.再耐心一點

家長必須明白,無論孩子是不是獨生子女,無論你對孩子實施了多么高明的教育,孩子都會經(jīng)歷一個從自我中心化到去自我中心化的發(fā)展階段。從自私到無私是一個緩慢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斷成熟,逐漸從只能關(guān)注自己到能夠自我滿足并有能力去關(guān)注別人。

因此,不要輕易地給孩子貼上“自私”的標簽。當孩子不具備分享的能力時,我們需要做的只有耐心地等待。

2.拒絕也可以

勒令孩子讓出自己心愛的東西,或干脆替孩子做主分割屬于孩子的“財產(chǎn)”,對孩子無疑是一種傷害。只有當分享出于自愿時,才會感到快樂,而不是來自父母或外界的壓力?!白运健币部赡芤虼硕儽炯訁枴?/p>

當孩子面對分享任務(wù)時,拒絕或接受都是應(yīng)該被允許的。家長應(yīng)當尊重孩子的這種選擇。

3.每個人都有

如果有一個適合分享和鼓勵分享的環(huán)境,孩子的行為會更傾向于分享合作。

孩子的無私往往建立在自我滿足的基礎(chǔ)上,讓一個兩三歲的孩子讓出自己手中唯一的東西是很難的事情。但如果相同的東西有很多時,他也許就會考慮分給別人一些。在孩子共同游戲時,同類的物品應(yīng)準備得充分一些,并在此基礎(chǔ)上讓孩子懂得,分享并不意味著失去,而能獲得很多的快樂。

4.接受孩子的分享行為

溺愛是孩子不良品行的來源之一,也是獨生子女養(yǎng)育中遇到的最大障礙。缺少兄弟姐妹,現(xiàn)在的孩子比過去更難學(xué)習分享。

不少父母主動地將好吃好穿好玩的全部讓給孩子,以此來表達對孩子的重視和愛。不料,這樣的行為卻養(yǎng)出了一個個獨食獨占的小霸王。因此,當孩子偶然表現(xiàn)出分享行為時,成人就不應(yīng)該再矜持著“大愛”情結(jié),做出不必要的推辭,說出類似“寶寶自己吃”“我們不要”等話語。這樣做只能強化孩子的獨享意識。

5.做慷慨的爸爸媽媽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如果父母一邊在教育孩子要大方,而自己卻又表現(xiàn)得很自私,那自然也不會養(yǎng)育出一個大方的孩子。如果父母行為慷慨,對鄰居熱情,對弱小的人會報以關(guān)懷,對遇到困難的人總是不吝嗇幫助,這對孩子而言是無形的教育財富。即使沒有刻意去教孩子如何無私,孩子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學(xué)會做個慷慨的人。孩子的社會化過程是不斷學(xué)習分享、學(xué)會分享和樂于分享的去自我中心化的過程,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孩子不自私,變大方了。慷慨的孩子很可愛,父母也會覺得很有“面子”。但“無私之苗”并不是一朝一夕長成的,它需要我們耐心等待,著意培養(yǎng),更需要我們了解孩子為什么自私,以及如何讓孩子自愿去分享。

育兒心得:讓孩子私心變愛心


育兒心得:讓孩子私心變愛心

現(xiàn)在的寶寶都是家里的獨苗,寵著慣著在所難免,可當家長的有沒有想過,當你用愛心呵護孩子時,是不是在有意無意間滋生了他們的私心。

第一次意識到兒子有“私心”,是在他3歲的時候。那天他過生日,我給他買了一個大大的蛋糕。蛋糕做得很精致,上面還有誘人的水果,漂亮得大家都不忍心吃它,最后還是我,握住兒子拿刀的小手,把蛋糕切成了幾份。吃蛋糕的時候,我和他的爸爸破天荒地每人吃了一小塊。想不到這下可惹了大禍,兒子先是吃驚地看著我和他爸爸,繼而開始生氣落淚。又哭又鬧,不依不饒……最后兒子終于鬧騰夠了,不再理睬我們,躲到他的小房間里半天不出來,蛋糕也沒吃一口,弄得我和他爸爸面面相覷,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但我隱約猜到,可能是因為我們分吃了他的奶油蛋糕。難道孩子有了“私心”?

從那次開始,我們便格外留意起兒子的行為,果然發(fā)現(xiàn)他的“私心”在慢慢滋長。有一次,鄰居家的小朋友來我們家里做客,看見他心愛的玩具車后用手輕輕地摸了一下,他立即大聲發(fā)作:“別動!那是我的玩具車!”嚇得那個孩子趕緊縮回了小手,鄰居很不高興地帶著孩子走了,弄得我和丈夫一臉尷尬。

心理學(xué)家認為,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經(jīng)歷一段以自我為中心的階段,這不僅源于人的本能和欲望,而更是由家教的客觀環(huán)境造成的??吹絻鹤尤找媾蛎浀摹八叫摹?,我們開始反思起兒子的教育來:難道是我們對他的教育出了問題?

兒子剛出生時,我們家的經(jīng)濟條件并不好,我和他爸爸都是上班族,每個月還要還月供。盡管如此,在“再窮也不能窮孩子”的思想支配下,兒子喜歡的食物,我們一點都不吃,全部留給他;兒子喜歡的玩具,我們想盡一切辦法買給他,哪怕自己勒緊腰帶。爺爺奶奶更是傾盡所能滿足他的愿望。雖然我們也明白這中間有溺愛的成分,但是都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總覺得盡可能給孩子提供好的物質(zhì)條件才是對他的愛。久而久之。兒子以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好東西應(yīng)該留給他吃,好衣服應(yīng)該買給他穿,小小的“私心”就日漸膨脹起來了。

意識到這個問題后,我和丈夫趕忙商討解決的辦法,最后一致認為:愛孩子,應(yīng)該保留一份愛,不能再滋生他的私心。以后再吃東西的時候,我們基本上是和他分食,哪怕不喜歡的東西,也吃一點。剛開始,兒子看到我和他分享一塊好吃的水果或者食物,自然很吃驚,很不習慣,甚至用各種方式表達他的不滿和抗拒,可是久而久之,他慢慢地不再鬧騰了。

每天晚上臨睡前,我和他爸也有意給他講些文明禮讓的小故事。講到家喻戶曉的《孔融讓梨》時,兒子偏著小腦袋,稚聲稚氣地問我:“孔融為什么要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和弟弟呢?我沒有哥哥和弟弟,我不用讓?!蔽夷托牡貙λf:“禮讓是我們的傳統(tǒng)美德,是好孩子應(yīng)該做到的,你雖然沒有哥哥弟弟,可是你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小伙伴,所以你也要向孔融學(xué)習啊!”他聽后,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后來有一次,朋友從外面回來帶給我一些精美的水果。我隨手放在客廳的餐桌上,兒子從幼兒園回來,看見后,一把抱在懷里,用小鼻子聞聞?wù)f:“真香啊!”我以為他老毛病又要犯了,誰知他只是把玩了一會兒。然后說:“我想吃水果,咱倆一起吃吧!還有……”他歪著頭看我,“我想留一份給媽媽,媽媽你同意嗎?”這次輪到我吃驚了,看著兒子天真爛漫的笑臉,我的眼睛濕潤了,我知道,兒子長大了、懂事了,心里開始有別人了。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不“自私”


現(xiàn)在的家庭以獨生子女居多,經(jīng)常會聽到我們的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非常自私自利。也收到不少父母的來信,講述小王子和小公主在家的嬌縱行為。一位網(wǎng)名為“白云”的媽媽說道,3歲的兒子每次晚飯時,都把自己喜歡的菜拿到面前,不許其他家庭成員來夾菜,有時候還會把自己不喜歡吃的菜“很大方地孝順給爸爸媽媽”;有署名“樂樂爸爸”的會員則抱怨自己2歲的女兒完全不愿意和其他孩子分享玩具,甚至不愿意鄰居的小朋友來竄門,讓他覺得非常不好意思;一個由爺爺奶奶帶大的小朋友丁丁,一直是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要家長買,上了小學(xué)后,經(jīng)常拿別的小朋友的東西,老師隔三差五地把家長叫到學(xué)?!?/p>

獨生子女一定是那樣自私的么?作為家長應(yīng)該怎樣引導(dǎo)和教育自己的孩子呢?下面就請鮑老師來講解這一困擾千萬父母的問題吧!

首先我們來了解下孩子為什么會變得自私?產(chǎn)生自私的原因,一方面是兒童有天生的利己傾向。其實對于3歲之前的寶貝來說,他們是沒有“德性”的,無所謂“性本善”或者“性本惡”,他們的特點就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觀察和認識世界,還不會觀察和考慮別人的需要,因此對于三歲以前的寶寶,父母大可不必給孩子扣上“自私”這頂帽子;另一方面,自私的形成也是父母在兒童成長過程中的錯誤教育所造成的?,F(xiàn)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優(yōu)越,特別是祖輩和父母眾星捧月的態(tài)度,助長了孩子的獨占欲,強化了他們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父母總怕孩子受一點苦、受一點委屈,對孩子過分的需求總是有求必應(yīng),容忍、遷就孩子的錯誤,這樣使孩子很自大,不關(guān)心他人利益。于是,孩子從無意識的“自私”行為就慢慢變成了有意識的自私。主要表現(xiàn)為金錢和財物上吝嗇;貪婪,別人的東西拿得越多越好,自己的東西就不愿與人分享;只在乎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而無視他人的感受。

所以作為父母來說,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應(yīng)該有意識地做一些引導(dǎo)。

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和鼓勵孩子的親善行為,例如同情、合作、助人、寬容、謙讓、學(xué)會說“謝謝”,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在這方面有好的表現(xiàn),應(yīng)該及時表揚和獎勵。每一個人都喜歡得到別人的認可,孩子也一樣。如果孩子得到同伴和父母的接受,讓他感到他能在別人心里占有一定位置。那等他懂事后,就懂得約束自己的行為,在意他人的感受。

當孩子剛表現(xiàn)出自私行為時,父母不要立即責備,可以跟孩子進行一些討論。使孩子了解自私的后果——自私的孩子無論是在家里,還是在小伙伴中間,都會不受歡迎。如果孩子屢次犯同樣的錯誤,父母可以采取“冷處理“的態(tài)度,對孩子的行為表現(xiàn)出不接受的態(tài)度,以此強化他對“對”和“錯”的認識。家庭成員多一些的時候,父母可以搞一些角色扮演類的游戲,在游戲有“自私的人”這個角色,扮演時可夸大自私的惡劣后果,引起孩子足夠的重視和看法。角色游戲使孩子能經(jīng)歷、體會別人的情感,知道自私給別人的害處,從而促使他改變這樣的行為。

鼓勵孩子經(jīng)常與小伙伴交往。鼓勵孩子將自己的玩具、圖書借給小朋友們,學(xué)會與小朋友團結(jié)友愛,養(yǎng)成互相謙讓的好品德。等孩子再大一些的時候,讓孩子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wù)勞動。指導(dǎo)孩子從小學(xué)會自己穿衣、洗手帕、整理玩具等,讓他體驗父母勞動的艱辛,從小養(yǎng)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和獨立生活能力。

另外父母自己的言傳身教也非常重要。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最基本和最深刻的榜樣。父母在平時的言行中,表現(xiàn)出對他人不幸的同情、困難的幫助,對社會一種熱心、關(guān)心的態(tài)度,會感染孩子,使他也慢慢學(xué)會去關(guān)心他人。一定記?。鹤运降母改钢荒茉炀妥运降暮⒆?,別指望他替別人(包括父母家人)著想。

如何糾正孩子“自私”的毛???


有家長問:現(xiàn)代嬰幼兒由于環(huán)境、社會、條件的因素,在生活中突出表現(xiàn)出“自私”的天性。請問,在教育歷程中家長該怎樣正確引導(dǎo)?

小孩子“顯得”很“自私”的實質(zhì)

現(xiàn)在的孩子,尤其是獨生子女,從小就顯得很“自私”。自己的玩具不許別的孩子玩,自己的食品不許別人吃,自己的東西不許別人動。

我的外孫子小時候到孫女家,外孫子要玩孫女的玩具,孫女一把就奪了過去,說“這是我的”,不讓玩;孫女到外孫子家,同樣也是這樣,孫女一動外孫子的自行車,外孫子就拽孫女下來,也說“這是我的”,也不讓騎。

對于這種情況,不能簡單地扣上“自私”的帽子加以訓(xùn)斥。一是因為孩子并不知道錯在哪里,講大道理,等于對牛彈琴;二是孩子總說“我的”,并不都是因為“自私”,是年齡特征決定的。

家長們可能注意到了:孩子從剛學(xué)會說話起,就愛說“我的”或“這是我的”等。其實,一兩歲的孩子還不大懂得“我”字的含義,自我和外部世界還沒有明確分化開來,一切體驗都成為主體本身的活動,把每一件事物都與自己關(guān)聯(lián)起來,好象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一樣,處在“自我中心”年齡階段。

你看,是自己的東西,小孩子說“是我的”,他剛從別人手里搶過來的東西,也說“是我的”。只要是自己喜歡的東西,不管是屬于誰的,孩子都認為“是我的”。

因此,不能把總是說“我的”定性為“自私”的品性;而是這個年齡階段必然產(chǎn)生的心理特征,應(yīng)看做是“所有權(quán)”這個模糊概念的初步形成。

小孩子“自私”原因和糾正辦法

小孩子既不是天生的“自私自利”,也不是天生的“慷慨大方”。孩子太過“自我”,讓人感覺很“自私”,也是后天環(huán)境影響的結(jié)果。

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沒有與孩子共處、共享、合作、攜手、相互謙讓的經(jīng)歷,所有大人都讓著他,寵著他。存在決定意識。比如買來好吃的,家長就說“這是寶貝的”;買來玩具,就說“這是給你買的”。久而久之,孩子從小養(yǎng)成一切獨占、獨霸、獨享、壟斷的習慣。

要解決這樣的問題,主要是靠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引導(dǎo)。比如,買了好吃的東西,讓孩子主持進行“分配”,大人、孩子每人一份,并鼓勵孩子把大個的、好的讓給爺爺奶奶吃。如果爸爸還沒下班,要啟發(fā)孩子主動地給爸爸留一份。

還可以采取“請近來,走出去”的方式,多讓小孩子共處,有小朋友到家里來做客,事先教孩子主動拿自己的玩具給小朋友玩,并鼓勵孩子與小朋友一塊玩。帶孩子到別人家玩,要事先囑咐跟小朋友團結(jié)友愛,不爭搶玩具,或帶玩具去跟小朋友交換玩具玩。

孩子這樣做了,就及時給予表揚。別的孩子做得好,也表揚別的孩子,引導(dǎo)自己的孩子學(xué)習好榜樣。經(jīng)過不斷地強化,隨著年齡增長,孩子就漸漸地心里有別人,學(xué)會與人分享了。

媽媽越自私,孩子越幸福


媽媽越自私,孩子越幸福

1

送女兒上學(xué),經(jīng)常會碰到她的一個同學(xué)。

那個小姑娘太引人注目了,各式各樣精美的衣服把她襯托的就像可愛的小公主。背的書包,頭上的發(fā)卡都是名牌的,一看都價值不菲。

每次接送她的都是一個衣著非常樸素的女子,在小女孩光鮮亮麗的襯托下顯得格外樸實,我一直以為是小姑娘家的保姆。

后來慢慢熟悉了,才知道,原來竟是小姑娘的媽媽。

這個媽媽說,她有兩個孩子,為了全心全意照顧孩子,她沒有上班,雖然不舍得對自己花錢,但是對孩子的投資毫不猶豫;

女兒琴棋書畫都在學(xué),兒子現(xiàn)在上中學(xué)了,剛給他報了個假期海外游學(xué)班。

“我覺得做父母的辛苦一點沒關(guān)系,但是要盡自己最大的能力,讓孩子從小過上最好、最幸福的生活。等他們長大后,我和她爸再慢慢享福。”有一次聊起來,這個媽媽這樣說。

事事都是孩子優(yōu)先,即使是把自己的生活水平降到塵埃里也要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質(zhì)條件。

孩子穿的光鮮亮麗,自己卻衣著樸素,疏于打扮;

帶孩子出門堅決打車,自己出門再冷再熱也要倒公交;

孩子在家,葷素搭配,孩子不在家,泡包方便面,熱熱剩菜就是一頓飯;

花高價送孩子學(xué)舞蹈學(xué)鋼琴,卻不舍得給自己辦張健身卡;

孩子在家像個少爺公主,自己卻像個保姆.........

可是,這種辛苦,真的能夠給孩子幸福嗎?

2

說說我媽吧,和千千萬萬媽媽一樣,為了孩子,做著默默無聞的供養(yǎng)。

你問她有多節(jié)省?她不化妝,也不買護膚品,剩飯從來舍不得倒。

她和我爸都有工作,我家經(jīng)濟條件不算太差。

但是,家里花錢從來都是緊著孩子,自己過的摳摳索索。

比如,小時候我和我弟喜歡吃三黃雞,我媽從來都是只買半份,回來給我們吃,她和爸爸一點都舍不得吃。

你覺得我們會吃的很香?

不,每次我們吃著肉,他們就著咸菜啃饅頭的時候,我心里都很內(nèi)疚和不安。

所以,我很少主動提要求。

我經(jīng)常在想,偶爾買一只三黃雞,一家人快快樂樂的吃,肯定不會對家庭生活質(zhì)量造成多大影響;

或者哪怕就是半只三黃雞,家里每個人都吃,即使是我和弟弟少吃幾口,也會讓我們踏實很多、快樂很多。

直到現(xiàn)在,我媽的生活方式,也是我的枷鎖。給她的錢,她不舍得花,說要給我存著。

每次我一花錢,再想想我爸媽對自己的窮酸,像無形中背負了一套道德枷鎖,感覺自己不孝至極,盡管我的錢是我一分分努力賺來的,可是花的仍是如此內(nèi)疚和不安。

父母與孩子是一體的,如果父母承擔所有的苦只為了給孩子樂,相信大多數(shù)孩子都不會愿意享受。

何況,這種全身心付出的愛里會有太多的控制,更多的期待,而這期待里面,還有害怕被辜負的脆弱。

所以如果我和弟弟有一點表現(xiàn)與父母的預(yù)期不那么相符時,我媽媽就會開始痛說家庭史,講述她和我爸為我們的辛苦付出,這些給我和弟弟帶來巨大的成長壓力。

一個背負著整個家庭的辛苦,在負罪感中長大的孩子,哪會過的幸福?

3

再說說我一個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吧。

她訂婚時我陪她買訂婚衣服,五百塊錢買了條裙子,男朋友說錢比較緊張,先不要買外套了,她二話不說就接受了,轉(zhuǎn)身陪男友買了一套二千多元的西服,并且所有都是刷她的卡。

婚后,她像保姆似的承擔起了家里的大小事務(wù)。

尤其是有孩子后,全面開啟省錢模式,放棄了對生活品質(zhì)和對生活情趣的追求,伺候著一家老小。

可一切辛苦并未換來老公和其他家人的尊重,經(jīng)常言語中帶著對她的輕視和不滿。

雖然她經(jīng)常會抱怨老公和女兒不知道心疼她,我們也勸她,“你得多愛自己一點才行?!?/p>

但是她仍是自我評價過低,覺得女人不就應(yīng)該這樣嗎?并且缺乏改變和反抗的勇氣。

而她的媽媽也是在家里全身心的付出,絲毫不考慮自己的人。

即使她以前對媽媽有些同情和輕視,但是自己成家后卻走不出不知道怎么愛自己這個怪圈。

家庭生活方式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她,讓她一定程度上也覺得女性的付出是理所當然,承擔更多責任甚至被輕視的時候,并不覺得有什么明顯不對。

所以,若想讓孩子在婚姻中快樂幸福,你就得讓孩子看到你自尊自愛快樂幸福模樣,讓孩子明白婚姻、家庭生活的正常模式是平等相愛的,不存在理所當然的誰伺候誰,誰順從誰。

4

多年前我表姐跟她女兒的對話,一直讓我印象深刻。

她女兒特別喜歡表姐一個精致的手表,非常想要。

表姐蹲下來對她說:“寶貝,媽媽愛你。但是這個是媽媽的表,是媽媽努力工作,送給自己的禮物,我希望你也努力,長大后有能力買自己想要的任何東西?!?/p>

表姐每年給她女兒買生日禮物的時候,都會給自己買一件。

因為表姐想讓女兒知道,媽媽愛你,媽媽也愛自己。

表姐曾給女兒寫過一段話:

“孩子,我愿意呵護你一生。但是你不是我生命的全部,因為你終將會長大,會有自己的世界,所以媽媽也不應(yīng)因為你而放棄自己的人生追求。為了你,我會比以前更加努力,但也絕不要虧待自己?!?/p>

在她女兒眼里,她是個積極努力的媽媽,所以她女兒也十分優(yōu)秀,不僅學(xué)習好,而且懂禮貌,心靈手巧,愛助人。

去年她女兒參加工作了,送給表姐的禮物就是用工資買了一款昂貴的包包,她說:“我一定得非常努力,讓自己優(yōu)秀才行,不然,哪能買得起配的上我媽媽的禮物呢?”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一本書,他每天都在翻閱和效仿。你愛你的孩子,必須先學(xué)會愛你自己。不管任何時候都不能為了別人放棄了生活,放棄了寵愛自己的權(quán)利。

幸福是一種能力,它似乎可以傳承,卻永遠無法給予。

而這種能力來自于我們從小到大的家庭教育和成長環(huán)境里,來自于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和言傳身教里。

只有熱愛生活、寵愛自己,你待人處事、優(yōu)雅智慧才會無形中傳染給孩子,讓孩子在今后哪怕平凡的生活也能保持著感受幸福的能力。而這些遠比犧牲自己成全孩子的苦情戲?qū)⒆拥某砷L更有益。

最好的愛就是和孩子一起快樂的成長,隨著孩子的成長也在不斷提升自己。

不管孩子能夠走得多高多遠,你還能光彩熠熠和他站在一起的模樣才會讓他覺得更自豪和幸福。

孩子不懂的分享是自私嗎?


小朋友齊齊,是個四歲多的男孩。最近齊齊的媽媽,為了孩子不懂得分享非常犯愁。因為很多時候,讓她很丟面子。媽媽有時候顧及自己的面子,硬是從齊齊的手里把玩具奪走送給別的小朋友玩兒,可孩子又哭又鬧,弄得自己和別的小朋友的家長很不好意思。媽媽說齊齊不僅不分享自己的東西,有時還去搶別人的東西?!斑@個孩子怎么那么自私呢?”媽媽很無奈地說。她不知道怎么辦,在家長課堂上作為一個問題提了出來。

孩子為什么不懂得分享呢?這要從孩子的物權(quán)意識敏感期說起:兩歲多的孩子,他的世界是“我的、我的”。所以孩子常常會說“這是我的”“那是我的”,什么東西都不肯和別人分享,甚至媽媽也要不到他手里的東西,這就是孩子進入了物權(quán)意識敏感期。這個階段大概要經(jīng)歷三四個月,但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可能會更長一些。這個時期是孩子在進行物權(quán)歸屬的練習,通過對物品歸屬權(quán)的確認,來認知他與物品的關(guān)系。三四歲的孩子進入秩序、完美、執(zhí)拗的敏感期,如果成人把一塊餅干掰掉一點給孩子,孩子會哭鬧不止拒絕接受,那是對完美的敏感,我們破壞了孩子對圓的感覺。

在物權(quán)意識敏感期這個階段的孩子,會把自己喜歡的東西看得很緊,如果家長把孩子喜歡的玩具或食物送給別人,會遭到孩子的拒絕和反對,甚至會大哭大鬧??珊芏嗉议L認為孩子自私,也為顧及自己的面子,有時硬是把孩子的東西拿走送給別的孩子。家長的強迫分享,導(dǎo)致了孩子物權(quán)歸屬的混亂,不清楚哪些東西是自己的,哪些東西是別人的。當你硬拿走孩子的東西時,孩子也學(xué)會了隨便搶別人的東西。像上邊提到的齊齊的問題,就是物權(quán)意識敏感期沒有順利度過引起的,也是媽媽的強迫分享導(dǎo)致了齊齊愛搶別人的東西。

父母要了解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尊重孩子每個發(fā)展階段的特點,給予孩子更多的尊重和理解,不要按照成人的標準要求孩子。孩子出問題,從家庭和家長的養(yǎng)育方式上找原因,為孩子構(gòu)建一個寬松的家庭成長環(huán)境,給孩子一個幸??鞓返耐?。

育兒心得:媽媽越自私,孩子越幸福


育兒心得:媽媽越自私,孩子越幸福

很多父母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全身心地付出,甚至犧牲了自己基本的需求,可是這樣給孩子的愛,孩子真的會感到幸福嗎?如果這份愛是犧牲父母自己換來的,孩子會感到壓力和愧疚,甚至覺得被控制。所以說,我們需要做“自私”的父母,這種自私是尊重自己的需求和感受,當我們學(xué)會照顧好自己,我們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送女兒上學(xué),經(jīng)常會碰到她的一個同學(xué)。那個小姑娘太引人注目了,各式各樣精美的衣服把她襯托得就像可愛的小公主。背的書包,頭上的發(fā)卡都是名牌的,一看都價值不菲。

每次接送她的都是一個衣著非常樸素的女子,在小女孩光鮮亮麗的襯托下顯得格外樸實,我一直以為是小姑娘家的保姆。后來慢慢熟悉了,才知道,原來竟是小姑娘的媽媽。

這個媽媽說,她有兩個孩子,為了全心全意照顧孩子,沒有上班,雖然不舍得對自己花錢,但是對孩子的投資毫不猶豫,女兒琴棋書畫都在學(xué),兒子現(xiàn)在上中學(xué)了,剛給他報了個假期海外游學(xué)班?!拔矣X得做父母的辛苦一點沒關(guān)系,但是要盡自己最大的能力,讓孩子從小過上最好、最幸福的生活。等他們長大后,我和她爸再慢慢享福?!庇幸淮瘟钠饋?,這個媽媽這樣說。

事事都是孩子優(yōu)先,即使是把自己的生活水平降到塵埃里也要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質(zhì)條件。孩子穿得光鮮亮麗,自己卻衣著樸素,疏于打扮;帶孩子出門堅決打車,自己出門再冷再熱也要倒公交;孩子在家,葷素搭配,孩子不在家,泡包方便面,熱熱剩菜就是一頓飯;花高價送孩子學(xué)舞蹈學(xué)鋼琴,卻不舍得給自己辦張健身卡;孩子在家像個少爺公主,自己卻像個保姆.........

可是,這種辛苦,真的能夠給孩子幸福嗎?

-02-

說說我媽吧,和千千萬萬媽媽一樣,為了孩子,做著默默無聞的供養(yǎng)。你問她有多節(jié)省?她不化妝,也不買護膚品,剩飯從來舍不得倒。

她和我爸都有工作,我家經(jīng)濟條件不算太差。但是,家里花錢從來都是緊著孩子,自己過得摳摳索索。比如,小時候我和我弟喜歡吃三黃雞,我媽從來都是只買半份,回來給我們吃,她和爸爸一點都舍不得吃。你覺得我們會吃得很香?不,每次我們吃著肉,他們就著咸菜啃饅頭的時候,我心里都很內(nèi)疚和不安。所以,我很少主動提要求。

我經(jīng)常在想,偶爾買一只三黃雞,一家人快快樂樂地吃,肯定不會對家庭生活質(zhì)量造成多大影響,或者哪怕就是半只三黃雞,家里每個人都吃,即使是我和弟弟少吃幾口,也會讓我們踏實很多、快樂很多。

直到現(xiàn)在,我媽的生活方式,也是我的枷鎖。我給她的錢,她不舍得花,說要給我存著。每次我一花錢,再想想我爸媽對自己的窮酸,像無形中背負了一套道德枷鎖,感覺自己不孝至極,盡管我的錢是我一分分努力賺來的,可是花得仍是如此內(nèi)疚和不安。

父母與孩子是一體的,如果父母承擔所有的苦只為了給孩子樂,相信大多數(shù)孩子都不會愿意享受。何況,這種全身心付出的愛里會有太多的控制,更多的期待,而這期待里面,還有害怕被辜負的脆弱。所以如果我和弟弟有一點表現(xiàn)與父母的預(yù)期不那么相符時,我媽媽就會開始痛說家庭史,講述她和我爸為我們的辛苦付出,這些給我和弟弟帶來巨大的成長壓力。

一個背負著整個家庭的辛苦,在負罪感中長大的孩子,哪會過得幸福?

-03-

再說說我一個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吧。她訂婚時我陪她買訂婚衣服,五百塊錢買了條裙子,男朋友說錢比較緊張,先不要買外套了,她二話不說就接受了,轉(zhuǎn)身陪男友買了一套二千多元的西服,并且所有都是刷她的卡。

婚后,她像保姆似的承擔起了家里的大小事務(wù)。尤其是有孩子后,全面開啟省錢模式,放棄了對生活品質(zhì)和對生活情趣的追求,伺候著一家老小??梢磺行量嗖⑽磽Q來老公和其他家人的尊重,經(jīng)常言語中帶著對她的輕視和不滿。

雖然她經(jīng)常會抱怨老公和女兒不知道心疼她,我們也勸她,“你得多愛自己一點才行”,但是她仍是自我評價過低,覺得女人不就應(yīng)該這樣嗎?并且缺乏改變和反抗的勇氣。

而她的媽媽也是在家里全身心付出,絲毫不考慮自己的人。即使她以前對媽媽有些同情和輕視,但是自己成家后卻走不出不知道怎么愛自己這個怪圈。

家庭生活方式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她,讓她一定程度上也覺得女性的付出是理所當然,承擔更多責任甚至被輕視的時候,并不覺得有什么明顯不對。

所以,若想讓孩子在婚姻中快樂幸福,你就得讓孩子看到你自尊自愛快樂幸福模樣,讓孩子明白婚姻、家庭生活的正常模式是平等相愛的,不存在理所當然的誰伺候誰,誰順從誰。

-04-

多年前我表姐跟她女兒的對話,一直讓我印象深刻.

她女兒特別喜歡表姐一個精致的手表,非常想要。表姐蹲下來對她說:“寶貝,媽媽愛你。但是這個是媽媽的表,是媽媽努力工作,送給自己的禮物,我希望你也努力,長大后有能力買自己想要的任何東西?!北斫忝磕杲o她女兒買生日禮物的時候,都會給自己買一件。因為表姐想讓女兒知道,媽媽愛你,媽媽也愛自己。

表姐曾給女兒寫過一段話:“孩子,我愿意呵護你一生。但是你不是我生命的全部,因為你終將會長大,會有自己的世界,所以媽媽也不應(yīng)因為你而放棄自己的人生追求。為了你,我會比以前更加努力,但也絕不要虧待自己。”在她女兒眼里,她是個積極努力的媽媽,所以她女兒也十分優(yōu)秀,不僅學(xué)習好,而且懂禮貌,心靈手巧,愛助人。

去年她女兒參加工作了,送給表姐的禮物就是用工資買了一款昂貴的包包,她說:“我一定得非常努力,讓自己優(yōu)秀才行,不然,哪能買得起配得上我媽媽的禮物呢?”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一本書,他每天都在翻閱和效仿。你愛你的孩子,必須先學(xué)會愛你自己。不管任何時候都不能為了別人放棄了生活,放棄了寵愛自己的權(quán)利。

幸福是一種能力,它似乎可以傳承,卻永遠無法給予。而這種能力來自于我們從小到大的家庭教育和成長環(huán)境里,來自于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和言傳身教里。

只有熱愛生活、寵愛自己,你待人處事、優(yōu)雅智慧才會無形中傳染給孩子,讓孩子在今后哪怕平凡的生活也能保持著感受幸福的能力。而這些遠比犧牲自己成全孩子的苦情戲?qū)⒆拥某砷L更有益。

最好的愛就是和孩子一起快樂地成長,隨著孩子的成長也在不斷提升自己。不管孩子能夠走得多高多遠,你還能光彩熠熠和他站在一起的模樣才會讓他覺得更自豪和幸福。

防止孩子情緒失控的妙計


一旦失去控制,寶貝的胡鬧就會令頭痛的父母無所適從。如果恰好在公共場所,父母更是處在一個兩難的境地,既不想當眾懲罰寶貝,又不想輕易放棄原則,于是,他們的頭痛就會一再升級。那么,怎樣才能讓寶貝有效地控制自己呢?

點擊圖片查看下一頁

1、了解寶貝能夠控制的極限

每個寶貝的控制力都不太一樣,有的寶貝能較長時間地控制自己,但是另外一些寶貝則根本就難以控制自己,他們總在不停地動來動去,一會兒對這個好奇了,一會兒又對那個好奇了,似乎永遠也沒有可能受到約束。尤其帶著寶貝逛商場的時候,如果媽咪翻來覆去試上5-6套服裝,或者父母在一起沒完沒了討論該選擇哪件家具的時候,誰也沒法指望寶貝能夠老老實實待在一邊等待父母做出正確的結(jié)論。

因此,了解寶貝能夠控制的極限,并且在他厭倦之前盡快結(jié)束這種他無法忍受的行為,可以有效地避免寶貝失去控制。

2、給予持續(xù)的鼓勵或獎勵

3歲內(nèi)的寶貝非??粗馗改傅脑u價,因此,至少每1-2分鐘表揚寶貝一次,往往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每次帶寶貝外出的時候,不時地夸獎他一句,給他一個熱烈的親吻等等,這種正性的鼓勵或者獎勵會有效地提醒他,他做得不錯,同時也在暗示他,他應(yīng)該有什么樣的行為,什么樣的行為會收到鼓勵。

3、給寶貝提供參與的機會

讓寶貝以恰當?shù)姆绞絽⑴c父母的活動,他就會覺得自己很重要,并且可以防止他因為無聊而失去控制。比如逛商場的時候,那些五彩繽紛的商品對寶貝來說會有著非常強的吸引力。抱著他,讓他自己幫著到貨架上拿商品,會帶給他一種當家作主的感覺。如果不需要某件商品,可以給他講解這些商品的特性,比如色彩、功用等等,這些都可以極大地滿足他的好奇心,吸引他的注意,讓他在不斷變化的活動中獲得控制。

4、事先琢磨好相應(yīng)的對策

事先琢磨好相應(yīng)的對策,是保證寶貝失去控制時盡快扭轉(zhuǎn)局面的好辦法。比如,如果寶貝在商場突然因為想要某個玩具而大發(fā)脾氣,而這個玩具并不在父母計劃要購買的物品之列,那么,父母可以盡快帶寶貝離開商場,等待他發(fā)脾氣事件得到平息。這樣處理,可以讓寶貝明白,他這種發(fā)脾氣的行為不會得到任何獎勵。

5、冷處理對待寶貝

冷處理是寶貝打破規(guī)則,失去控制的情況下非常有效的讓一切恢復(fù)正常的方式。大多數(shù)的情況,寶貝在外面失去控制是因為他想通過這種方式獲得父母的注意。這時候,不理睬他的行為是比較好的一種處理方式。比如,寶貝在商場里大發(fā)脾氣,可以盡快將他帶到一個比較安靜的角落,不理睬他,讓他獨自待上一兩分鐘。如果在飯店發(fā)脾氣,可以將他坐的椅子背向大家,不理睬他,這樣也可以防止他打碎碗、盤等餐具。

6、避免警告與威脅

類似“你不聽話,我就把你扔在商場”“你不聽話,警察叔叔會把你抓走”之類的警告與威脅,在寶貝失去控制的時候看起來似乎可以奏效,但是,這種做法是殘酷的,它會帶給寶貝不必要的焦慮情緒,讓寶貝缺乏安全感,同時也會給寶貝傳遞這樣的錯誤信息:只要我在父母警告之前停止做我想做的事情,我就可以免于處罰,以后他會更多地以同樣的方式重復(fù)他的這些不良行為。

警告與威脅不可能根治寶貝的不良行為,所以給寶貝提要求時,最好不要用警告或威脅的語氣,而要用祈使的語氣:“別玩玩具了,趕快過來!”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防止孩子滋長自私心理》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園心理說課稿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guān)推薦

  • 防止兒童心理偏移的方法 平時應(yīng)注意觀察幼兒心理情況。當孩子出現(xiàn)心理偏離時,父母應(yīng)先從自己的言行、教育方式、家庭環(huán)境中尋找根源。輕度的精神衛(wèi)生偏離,只要注意改變教育方式,用心理衛(wèi)生科學(xué)知識撫育孩子,就可很快奏效。對有明顯的心理...
    2022-01-11 閱讀全文
  • 不要輕易說孩子自私 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小孩子很容易凡事以自我為中心,事事先要考慮自己的利益,看起來是那么的自私。 自我中心化自私 自我中心化思維是寶寶特有的思維模式,是無意識間發(fā)生的一系列以寶寶自我為行為目的的本能沖動。...
    2021-04-05 閱讀全文
  • 孩子自私小氣不是錯 孩子的社會化過程是不斷學(xué)習分享、學(xué)會分享和樂于分享的去自我中心化的過程,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孩子不自私,變大方了??犊暮⒆雍芸蓯郏改敢矔X得很有“面子”。但“無私之苗”并不是一朝一夕長成的,它需要...
    2022-02-07 閱讀全文
  • 育兒心得:讓孩子私心變愛心 育兒心得:讓孩子私心變愛心 現(xiàn)在的寶寶都是家里的獨苗,寵著慣著在所難免,可當家長的有沒有想過,當你用愛心呵護孩子時,是不是在有意無意間滋生了他們的私心。 第一次意識到兒子有“私心”,是在他3歲的時候。...
    2020-10-09 閱讀全文
  •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不“自私” 現(xiàn)在的家庭以獨生子女居多,經(jīng)常會聽到我們的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非常自私自利。也收到不少父母的來信,講述小王子和小公主在家的嬌縱行為。一位網(wǎng)名為“白云”的媽媽說道,3歲的兒子每次晚飯時,都把...
    2021-09-15 閱讀全文

平時應(yīng)注意觀察幼兒心理情況。當孩子出現(xiàn)心理偏離時,父母應(yīng)先從自己的言行、教育方式、家庭環(huán)境中尋找根源。輕度的精神衛(wèi)生偏離,只要注意改變教育方式,用心理衛(wèi)生科學(xué)知識撫育孩子,就可很快奏效。對有明顯的心理...

2022-01-11 閱讀全文

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小孩子很容易凡事以自我為中心,事事先要考慮自己的利益,看起來是那么的自私。 自我中心化自私 自我中心化思維是寶寶特有的思維模式,是無意識間發(fā)生的一系列以寶寶自我為行為目的的本能沖動。...

2021-04-05 閱讀全文

孩子的社會化過程是不斷學(xué)習分享、學(xué)會分享和樂于分享的去自我中心化的過程,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孩子不自私,變大方了。慷慨的孩子很可愛,父母也會覺得很有“面子”。但“無私之苗”并不是一朝一夕長成的,它需要...

2022-02-07 閱讀全文

育兒心得:讓孩子私心變愛心 現(xiàn)在的寶寶都是家里的獨苗,寵著慣著在所難免,可當家長的有沒有想過,當你用愛心呵護孩子時,是不是在有意無意間滋生了他們的私心。 第一次意識到兒子有“私心”,是在他3歲的時候。...

2020-10-09 閱讀全文

現(xiàn)在的家庭以獨生子女居多,經(jīng)常會聽到我們的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非常自私自利。也收到不少父母的來信,講述小王子和小公主在家的嬌縱行為。一位網(wǎng)名為“白云”的媽媽說道,3歲的兒子每次晚飯時,都把...

2021-09-15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