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讀書筆記。
毋庸置疑,作為一位剛入職不就的教師來說,我們更需要觀察自己的教育教學方式和行為,而教育筆記可以豐富老師授課經驗,提高主觀能動性。作為一名教師,寫教育筆記需要注意哪些呢?請閱讀由小編為你編輯的[推薦]水滸傳讀書筆記簡短800字精選,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了《水滸傳》后,的感受就是書中的英雄們的豪情壯義,忠義兩全?!端疂G傳》一書記敘了以宋江為首的108條好漢從被逼無奈聚義梁山泊,到被朝廷招安,再到為宋大破遼兵,最后遭*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在我腦海中印下了兩個字:忠、義。debasrideb.com
一個“忠”字就包含了對自己的國家、親人、朋友的盡心竭力,鞠躬盡瘁。宋江在重重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只效忠于自己的國家,可謂是忠心耿耿;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梁山之后,面對高俅之子的調戲、凌辱寧死不屈,最后上吊自殺,這也是忠的表現。
“義”字包含了很多內容,108個好漢為兄弟赴湯蹈火,兩肋插刀,這就是義;為人民、國家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是義。在108個英雄中,我認為最能做到“義”的是一個黑大漢,他雖生性魯莽,性情暴躁,經常為小事與他人發(fā)生沖突,但是他路見不平就拔“斧”相助的精神,令那些喪盡天良的惡人們聞風喪膽。
當前,我們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因此,這也是我們民族大義的根本所在,所以我們也應該有義氣,擁有強烈的正義感,為了正義,為了真理能奮不顧身。
《水滸傳》小說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廣泛地描寫了古代社會三教九流的各色人等:有君臨天下的天子,也有炙手可暖的權臣;有雄霸一方的豪強,也有為非作歹的惡霸;有糊口優(yōu)裕、豐衣美食的高級軍官,也有屈身下僚、襟懷胸襟大志的刀筆小吏;有寄籍他鄉(xiāng)的監(jiān)獄小卒,也有神出鬼沒的梁上正人;有文質彬彬的書生,也有性格魯莽的粗漢;有托身佛寺的酒肉和尚,也有呼風喚雨的神奇羽士;有辛勞勞作的布衣庶民,也有冒名行騙的地痞流氓;《水滸傳》描寫人物形象的豐碩性,在中國古代文學中是前所未有的。
例如,魯智深和武松,一個是“花和尚”,一個是“武行者”,都是赳赳武夫,都與空門沾點因緣,性格中都有粗獷勇猛、坦率直爽的一面,但是小說中寫來卻各具特色,決不相混。
在“拳打鎮(zhèn)關西”的故事中,魯智深先是聽了金氏父女的控訴,“到房里,晚飯也不吃,生氣憤地睡了”,表現出義憤和暴躁的性格。但越日到了鄭屠戶的肉展里,他卻沒有馬上發(fā)生發(fā)火,而是故意提出一連串刁鉆古怪的要求為難鄭屠戶,激怒對方,使鄭屠戶忍無可忍地說:“卻不是特意來消遣我?”這時魯智深才怒火中燒地說:“灑家特意要消遣您!”于是狠打了三拳,就把鄭屠戶打得“口里只有出的氣,沒有人的氣,轉動不得”。這時,魯智深溘然明白自己的急性子造成的嚴峻后果,連忙“拔步便走”,歸頭還指著鄭屠戶的尸體罵道:“您詐死!灑家和您慢慢理會!”一面當即“歸到下處,急急卷了些衣服盤纏,細軟銀兩,但是舊衣粗重都棄了,提了一條齊眉短棒,奔出南門,一道煙走了”??梢婔斨巧钍谴种杏屑毜?,固然性急急躁,但卻不失理智,有放有收,恰到好處。
路見不平一聲吼,魯智深是一個真正的好漢!
看戲看門道,讀書讀人生。這《水滸傳》里有答案。柴進人稱柴大官人,在梁山一百零八將中最有身份。原來,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后周世宗皇帝柴榮眾叛親離,主動提出讓位,趙匡胤由此輕松得天下,柴家讓位“有德”,趙匡胤很激動,賜予柴家“丹書鐵券”,憑此券柴家子孫可永遠免死。而柴進為柴榮的嫡派子孫,身份更是“顯赫”。
與皇家有如此“交情”,柴進該消停了吧?但柴進的做派卻是另一番模樣。
那林沖被發(fā)配,由兩個公人押往滄州,三人行到晌午,早望見官道上有個酒店。林沖三人進店坐下,等了半個時辰,酒保并不來問。林沖等得不耐煩,把個桌子敲著道:“你這店主人好欺客,見我是個犯人,便不來睬我。我又不白吃你的。是甚道理?”店主說道:“你這人,原來不知我的好意。
俺這村中有個大財主,姓柴名進,專一招接天下往來的好漢,常常囑咐我們,酒店里如有流配來的犯人,可叫他投我莊上來,我自資助他?!焙罅譀_與柴進相遇時,柴進滾鞍下馬,就草地上便拜,還攜住林沖的手,同行到莊上。莊上殺羊抬酒,柴進每日好酒好食款待十多日。公人一再催促要行,柴進又是修書牢城管營、差撥,又是送錢與林沖。臨別時還吩咐道:過幾日使人送冬衣來與教頭。柴進這樣殷勤地結交過王倫、林沖、宋江、武松、杜遷等。
大官人賣力地取悅于江湖,必是有求于江湖,否則難道僅是因為仰慕天下英豪嗎?
各位看官往下看就明白了。柴進叔父柴皇城的宅子被知府的小舅子看中,柴皇城拿出“丹書鐵券”與之理論,竟被毆打。柴進前去與之論理,反被鎖進死牢,打得皮開肉綻、鮮血迸流。柴皇城被抄家,那宅子被高官搶占。
“丹書鐵券”在權力面前終于無效。柴進結交江湖,是對體制的不信任,他想取暖于江湖,借力于江湖,即所謂的“信仰缺失”。一個不被人民信任的國家又怎么會得到人民的忠心愛戴呢?這種封建社會的體制終會被人民摒棄,而這或許就是一個國家最大的悲哀。
但那是九百多年前的事了,如今時代變了,江湖也變了。如果柴進穿越時空隧道來到我們的當今世界,他一定會被我們所實行的富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制度感到震撼。因為今天的中國,不再處于過去那個百姓為人魚肉的封建王朝,而是進入了人民翻身做主人的社會主義新時代。當然,這與官員為民服務、政策保障民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們在享受社會良好體制帶來的便捷與安定的同時,我們依然要攜手共進為我們偉大的祖國奉獻力量。我們期待更美好的明天。
yJS21.com更多精選教育筆記閱讀
書籍是人類的精神食糧,不可一日無書讀。可想而知讀書多么重要,相信很多人都讀過一兩本經典作品。閱讀完相關作品以后,相信心中會有不少的心得,這些共鳴是難能可貴的,需要我們把它記下來。讀書筆記你知道怎么寫更好呢?以下是由幼兒教師教育網為你整理的《《貝多芬傳》讀書筆記》,感謝您的參閱。
迅速看完《貝多芬傳》之后速成的一篇讀書筆記。寫得倉促,但是可能沒時間修改了,放這存著吧。這讀書筆記基本上是以貝多芬爺爺著名的交響樂為主體的,而《貝多芬傳》里提到一些其他體裁的音樂作品不在本文范圍內。
以下:
開宗明義:我就是來亂的。
羅曼羅蘭是法國人。法國音樂,以香頌,世俗音樂為代表,并不盛產演奏家和指揮家。經典音樂可以說與法國的性格是格格不入的。讓他去解析一部經典作品或者有濃郁古典色彩痕跡的音樂家必然會有一些偏頗,即注重于其身上同樣濃郁的浪漫氣息。
貝多芬的英雄色彩在傳記中被大加描寫。客觀地想,這樣也是合理的。貝多芬是一個時代的總結,同時又開啟了新的時代,并給出了這個時代一個不可逾越的標桿。小學老師跟我們說過:承上啟下的過渡句要放在“啟下”的那一段。同理,浪漫主義應該占有更大的比重。
但貝多芬本人,一生崇敬的音樂家卻是莫扎特,那個古典時期的天才。
莫扎特的作品特色是無論怎樣的生存困境,其作品永遠充滿著用各種表現力贊頌平和的神來之筆,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可以看做隨手畫出的完美的圓,或者是羅馬式的建筑風格。貝一貝二也能發(fā)現這種特色:靈活,大膽,從心所欲不逾矩。在古典主義所有音樂家里,貝多芬可以稱為天才,但并不如莫扎特的天才光輝燦爛,有如神助。
時代的洪濤感染每一個藝術家,大浪淘沙,隨著席卷歐洲的政治潮流,貝三驚世而出。他劃時代地把很多在小品樂章中常見的濃烈情緒應用到交響樂中的作品,從技術上來講難度驚人,但他做到了!這種對英雄個人的贊美,這種力量,彰顯的是貝多芬本人性格在作品中的覺醒,而到貝五則完全是吶喊。
很多人認為浪漫主義是那種溫柔的,甜蜜或憂傷的。但我個人理解(好吧,是老師講的)浪漫主義是一種對自我感情的宣泄,富于表情變化的都可以是浪漫主義。情緒,力量,思考,貝多芬的交響曲給出了浪漫主義所能達到的頂峰參照。
貝多芬本人曾經是我童年印象中德意志精神的形象代言人。
謹慎,有能力,抗爭,哲學性,同時情緒化。由于個人對德奧氣質音樂的偏好,這樣縱橫捭闔,大氣磅礴中尋找完美的作品才是我心目中的浪漫主義。他不同于一些小家碧玉溫言軟語神情黯然,而是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繼續(xù)不恰當的比方,二者有如李煜與李白的區(qū)別。
但貝多芬不只是李白。
在論文攻堅階段,我會整天循環(huán)貝七貝八來鼓勵自己。在這兩部作品中能看出他在融合,或者再擴展一些,從田園交響曲開始,他把自己的古典天賦與情緒力量結合起來,其中貝七第二樂章的allegretto堪稱典范。他告訴我們什么叫力量,不是暴烈,而是控制力。
正如最宏亮的聲音是擲地有聲而不是嘶吼。這段富于邏輯性的樂章在整個有些恣意喧囂感覺的交響曲中的`作用與其說是平衡,不如說是奠定一個基調。而這基調并不是純粹的古典主義,而是一種對德意志血液的自我意識的抒發(fā)描寫,天衣無縫。假如只聽后兩樂章會認為這是喧鬧,由于前兩樂章的存在,這種喧鬧是有根基的。
這種融合,好像李白杜甫碰撞了。
之所以整天循環(huán)貝七貝八,還因為這兩部融合古典與浪漫的不可復制的經典之作,在貝多芬爺爺的作品里的地位竟然猶如輝煌前的陣痛。在這之后,貝九,又名《合唱》誕生了(貝多芬陣痛,誕生貝九,我聽貝七貝八陣痛,誕生垃圾論文,廬山瀑布汗?。?/p>
我們無法得知這部作品創(chuàng)作期的各種艱辛,也無須知道。這種故事的渲染作用在如此偉大的作品面前太過脆弱。這部作品本身就是一座圣壇,每一基石幾近完美。一步步向上攀登,每一步都有新的視野和隆重的反思。同時也是對自己天才一生的總結,比如剛才提到的貝七第二樂章,貝九第三幾乎同理。
繼續(xù)攀登,即將登上頂端的時候,人聲從天而降。說到這想打個岔,本人自幼對除京劇之外的人聲音樂有一種天然的排斥,導致了一直不太懂得欣賞歌劇,也導致了對貝九的第一印象并不好。一直到長大了一點,大概初中的時候,重溫貝多芬交響樂全集,聽到那個男聲忽然覺得所謂文藝復興的歷史地位不過如此啊:告訴人們原來“人”可以如此重要。
藝術發(fā)展到極致原來是“人”啊。這段合唱多么直白地強調了人性,而這輝煌又在贊美歡樂。繼而頂峰之后又見頂峰,攀升,再攀升,光華燦爛。套用聞一多先生的說法,貝九可稱之為“交響中的交響,頂峰中的頂峰”。語言的贊美在音樂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前又一次蒼白。莊嚴么,不全是;古典嗎,不顯著;浪漫嗎,不純粹;而是這一切都在為其相輔相成,達成音樂史上的最強一音。
如果說貝多芬開創(chuàng)了浪漫主義音樂,令后人感到莫名悲哀的便是他也創(chuàng)立了這種音樂無法企及的高度。類似于屈原之于楚辭。
羅曼羅蘭激賞這種風格,并主要用這種風格來確定《貝多芬傳》的初衷,即推動激情,鼓舞偉大。貝多芬傳與其說是傳記,不如說是樹立一座豐碑。
作者對個人氣質,對英雄主義的贊揚,是對貝多芬作品中力量與激情的放大。但在我看來,他忽略了或者說刻意忽略了溶于血液的古典精神和深沉的思考。平心而論,貝多芬的交響作品旋律并不足以動人,但是震撼聽眾。這震撼也不太勵志,是對人的生命力的思考,是澎湃的思想的力量。
自文藝復興,至革命潮流席卷歐洲,“人本”被推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嚴謹細致得可以用數學計算出的音樂(比如平均律)被束之高閣,全身心地屬神的贊美詩(巴赫眾多作品)被聽眾冷落,平和靈動的古典主義集大成者天才莫扎特也不能滿足時代的需求。全歐洲全世界都亟需描述“人”的藝術作品,表現出飽滿鮮明的時代特性。
貝多芬壯麗的張力和控制力使人無法無動于衷,甚至歌德稱之謂“使他騷亂”“屋宇為之震動”,如此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震撼力表達的是對人,對自我的強調,直擊這段歷史的核心推動力。于是習慣性地,后人愿意節(jié)選出了貝多芬作品中明顯浪漫主義色彩的片段大加渲染,并對貝多芬本人的病痛斗爭史和感情史,甚至思想史都賦予一些傳奇的意義。
然而古典主義的根基連同德意志精神的思想性在貝多芬本人應該是骨血經脈,有了這些,他的力量,他的情緒,他的壯麗感才是堅實的。斗爭也好,贊頌也好,總不至于成為空中的樓閣。貝多芬是被稱為“樂圣”的,試想一下,只有或控訴或熱愛的激情沒有思辨或平衡,怎能成圣,最多是一個大學生而已,熱情而迷茫。
回想一下,真正能感受到思辨的,并具備足夠高藝術價值的音樂家,貝多芬后,也就是瓦格納了。我們都知道,瓦格納是貝多芬的骨灰級粉絲。都是德國作曲家,都是在動蕩中生存。說到德國,再多說一句,本人對德國的第一印象就是隨著貝多芬的作品轟然形成的一個國家。
我始終相信地域對文化的影響力,所以貝多芬的交響樂福爾特文格勒或卡拉揚的指揮才能表現成功。至于很多人喜歡的托斯卡尼尼和索爾蒂總不太能讓我徹底融入作品的情緒。每個指揮家都有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并以精湛的技術駕馭,當技術層面大家不相上下時,我更傾向于本國音樂家一脈相承似的理解力。
推廣到所有聽眾中,包括羅曼羅蘭在內的聽眾們都按自己的經歷與意愿去理解貝多芬,都是一家之言。雖然我們的理解不太同,但是本人欣賞羅曼羅蘭把自己降得很低很低的那種態(tài)度。整個《貝多芬傳》,我看到的是一個粉絲的筆記,而不是一個頤指氣使的思想家評論家。
看完《貝多芬傳》的那一霎那,只覺腦間一片空白。上帝關閉一扇窗時,卻為貝多芬打開了另一扇窗……
一下子感覺有很多話要說,卻又不知該從何處說起?!笆篱g也許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體會夫子在痛苦中所領悟到的境界?!?/p>
有時覺得南子給孔夫子的這句話放在貝多芬身上也適用。但卻找不出為什么?!敦惗喾覀鳌穾淼牟皇且粋€完整的答案,但卻有一些零碎的片段,讓人記憶猶新。
許多藝術家是沒有真正的童年的。在別的孩子吸允著棒棒糖,在秋千上搖蕩時,邁克杰克遜的童年在哪里?是在錄音棚里,還是在父親的鞭撻下?就連貝多芬也不例外。四歲,本該是一個童真玩耍的時期,但他卻被整日釘在琴鍵上。而且對于他來說,他父親是為了金錢與榮耀來逼迫他,并不是為了他的未來。這對一個四歲的孩子來說,是何等的殘忍?對于當時的貝多芬來說,童年陪伴他的只有冰冷的黑白鍵。至少那時他是這么想的。
先恨,后愛。對于許多琴童而言,他們對鋼琴的感情就是如此吧。音樂對于貝多芬來說,也是如此吧。童年時期的他,或許對音樂充滿著無限的怨恨。但也正是這門藝術決定了他的人生,伴隨著他一直走到生命的盡頭,讓他愛得無法自拔。
除了他那讓人匪夷所思的童年以外,他的耳疾與創(chuàng)作之間的微妙聯系,也令我驚奇。
二十六歲時聽力日漸衰弱。這對于一個擁有偉大的音樂夢想的創(chuàng)作者來說是多么大的痛苦。這種肝腸寸斷的感覺在《悲愴奏鳴曲》中體現得淋淋盡致??此破届o、起伏微小的樂曲中,隱藏著無盡綿長的悲傷。是的,對于一個音樂家來說,還有什么比聽覺更重要?聽不見世間一切悅耳的音韻,甚至包括自己的作品。但令人無法理解的是,在貝多芬眾多的作品中,絕大部分作品是在他患上耳疾之后寫出來的!也就是說貝多芬是在失聰的情況下,創(chuàng)作出如此美妙的音韻?;蛟S是貝多芬對音樂無限的熱愛,使他能夠在失聰的惡劣環(huán)境下,成就如此的輝煌。因為失聰,他遠離塵世的喧囂,完全沉浸在自己的音樂世界里,或喜、或悲、或絕望、或激動……
對貝多芬的探秘,我不會隨著合上《貝多芬傳》而終止。這本書不是一個結束,而是一個吸引人的開始。它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會不斷地深究下去。
貝多芬——一位舉世聞名卻又歷經坎坷的音樂家,他作曲無數,才華橫溢,卻不幸失聰,終生未婚。就是這樣一位堅毅,剛強而又樂觀的偉人,為藝術注入了鮮活的生氣,使音樂越發(fā)的美妙而動人。如今,我在這里,透過一本《貝多芬傳》,又一次向這位大師進行由衷的瞻仰。
“他短小臃腫,外表結實,生就運動家般的骨骼。一張土紅色的寬大的臉,到晚年才皮膚變得病態(tài)而黃黃的,尤其是冬天,當他關在室內遠離田野的時候。額角隆起,寬廣無比。烏黑的頭發(fā),異乎尋常的濃密,好似梳子從未在上面光臨過,到處逆立,賽似‘梅杜薩頭上的亂蛇’。眼中燃燒著一股奇異的威力,使所有見到他的人為之震懾;但大多數人不能分辨它們微妙的差別。因為在褐色而悲壯的臉上,這雙眼睛射出一道獷野的光,所以大家總以為是黑的;其實卻是灰藍的。平時又細小又深陷,興奮或憤怒的時光才大張起來,在眼眶中旋轉,那才奇妙地反映出它們真正的思想。他往往用憂郁的目光向天凝視?!?/p>
傳記開篇便是對貝多芬容貌的一段描寫,從他那粗獷又富有特點的臉上,我們仿佛就能讀出他一生飽受過的滄桑,而那有神的雙眼里,又似乎充滿了對當時社會的一種審視和對自己理想的執(zhí)著,從而不禁令看到的人肅然起敬。
“連一向支持我的卓絕的勇氣也消失了。噢,神!給我一天真正的歡樂罷,就是一天也好!我沒有聽到歡樂的深遠的聲音已經多久!什么時候,噢!我的上帝,什么時候我再能和它相遇!……永遠不?——不?——不,這太殘酷了!”
“我的體力和智力突飛猛進……我的青春,是的,我感到我的青春不過才開始。我窺見我不能加以肯定的目標,我每天都迫近它一些。噢!如果我擺脫了這疾病,我將擁抱世界!……一些休息都沒有!除了睡眠以外我不知還有什么休息;而可憐我對于睡眠不得不花費比從前更多的時間。但愿我能在疾病中解放出一半:那時候!……不,我受不了。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噢!能把人生活上千百次,真是多美!”
這兩段話是貝多芬歷經磨難之后說的,聽力的惡化,愛人的背叛,這一切都曾令他痛苦絕望,無法擺脫,然而,他強毅的天性又使他重新站起,樂觀地面對人生的不公。突然想起了孟子的話:“……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是的,正是因為所經歷的種種艱辛,貝多芬才能越發(fā)地堅毅與高大,也正是因為這一次次的打擊,貝多芬作曲的靈感越發(fā)地被激發(fā)出來,才從他筆下涌現出許多流傳至今的經典作品。
所以,我們現今遇到的困難又算什么呢?那些我們看起來無法跨越的充滿險阻的大山,和貝多芬所經歷的相比,大概只能算是個小土丘吧?!那么,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奮進,不向前呢?謹記著貝多芬的那句:“扼住命運的咽喉。”讓我們一同勇往直前!
讀完《貝多芬傳》,我被他充滿傳奇和苦難的一生深深打動,他讓我懂得:成功絕非偶然。
貝多芬的一生是不幸的。童年時代,因為擁有音樂天賦,父親強迫他學習洋琴,稍有不遂,就會慘遭毒打。家庭的貧困讓身為長子的他早早的挑起家庭重擔。憑著對音樂強烈的熱愛,貝多芬奔波各地跟隨大師們學藝,讓貝多芬在音樂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就在他事業(yè)處于巔峰時,突然出現聽力下降,直至完全失聰。由于失聰,他作曲的艱難也許要超過常人百倍。他借助一根小木桿“聽音”,來完成創(chuàng)作。經過不懈努力,終于成為一名舉世矚目的音樂家。
許多人都認為貝多芬是天生的音樂奇才,他的成功被世人所仰慕,卻不知道貝多芬的成功絕非偶然!他為成功付出了多少艱辛與努力。他的一生都在與貧困、疾病、感情折磨抗爭。憑著對音樂的激情,他以巨人般的毅力創(chuàng)作了無數巨作,激勵和鼓舞著人們。他對音樂的愛和對生活的愛戰(zhàn)勝了他個人的苦痛和絕望,苦難變成了他創(chuàng)作的動力和源泉。就像貝多芬說的那樣:“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也許,貝多芬的成功就是:在不被人欣賞時,他沒有放棄,仍然保持著頑強的信念;在每次創(chuàng)作失敗時,他仍然一次又一次嘗試著,尋找創(chuàng)作的靈感;在每個不為人知的夜晚,他獨自坐在鋼琴旁,汗水流過臉頰,他已疲憊不堪卻依然堅持著完成自己心靈的呼喚。
孟子曾說過;“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雖不能。”貝多芬正是經歷了苦難,才成為一名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音樂巨匠。
讀《貝多芬傳》,我十分敬佩貝多芬,敬佩他的頑強勇敢,敬佩他的鍥而不舍的堅持,敬佩他面對困難絕不低頭的勇氣。他的經歷給了我極大的啟示和鼓舞。我們在生活和學習中經常會遇到困難和挫折,在困難面前只會一味的躲避和退縮。在家長和老師的庇護之下我們似乎變成了溫室里的花朵,經不起風霜雨雪。這樣的我們,現在連小小的困難都不能克服,又怎能成為未來社會的棟梁之才?所以我們一定要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在學習中發(fā)揚刻苦拼搏的精神,絕不向困難低頭,永不言敗。
貝多芬的慘痛經歷成就他的非凡一生。這不足以給予我們以啟迪嗎?只要我們樹立好自己人生奮斗的目標,即使在逆境中、在挫折前,也不放棄自己的追求、堅持自己的理想,勇于面對挫折,困難面前絕不低頭,堅持奮進,頑強拼搏,就一定能成就生命的輝煌。
對于貝多芬,許多人對他的外貌等都做出了許多假設,對于他的頭發(fā),從未梳理過,就像美杜莎頭上的亂蛇,他仿佛一個巫師召來妖怪之后反被妖魔制服了一般,這就是貝多芬。
“貝多芬的童年是艱苦的,不像莫扎特成長于優(yōu)越的環(huán)境,從一開始,人生之于他,就像是一場悲慘而殘酷的斗爭?!彼耐昕鄻O了,這里將他的童年比作一場斗爭,生動形象的寫出了他童年的悲慘,他需要每天都和音樂打交道。
他熱愛自己的母親,當母親去世的時候,他曾說:“她對我那么仁慈,是那么值得我敬愛,是我最好的朋友!當我能叫出‘母親’這甜蜜的字眼,而她又能聽見的時候,誰能比我更幸福?”他對母親充滿了濃濃的愛意,是一個孝順的孩子,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母親,母親生我們養(yǎng)我們,是我們需要用一生去報答的,我們也要深愛自己的母親,用優(yōu)異的的成績去報答她。
貝多芬在波恩的一個家庭里找到了親切的依偎,是他終身珍視的勃羅寧一家,他們女兒比貝多芬小,貝多芬教她音樂,帶她走上詩歌之路,她是他少時的伴侶,盡管貝多芬的童年和少年如此悲慘,但他對這段時日和消磨這時日的地方永遠保留著溫柔的回憶。
然而痛苦已在敲門,它一旦降臨便不再離開,1796年至1800年,耳聾已開始了它的酷刑,耳聾日夜折磨著他,他的聽覺越來越衰退,內臟也承受著劇烈的痛苦,“連續(xù)好幾年,他瞞著所有人,獨自守著這可怕的秘密,就連最親密的朋友也不說”。他可憐極了,他是多么想要好起來?。∝惗喾疫€抱著一種愛的熱情,這種愛情幾乎永遠是純潔的。
人生總是會有許許多多的不幸,但只要有堅強的意志,你總能打敗不幸,迎來光明。
能夠被羅曼·羅蘭稱之為英雄的,是一些心靈偉大的人。而他把首席的位置給予了堅強而純潔的貝多芬。
貝多芬出生于一個音樂世家,父親總是用暴力迫使他學習,后來母親因肺病去世。從小,貝多芬就開始與命運抗爭。雖然貝多芬的童年悲慘,但是,他對童年總是充滿美好的回憶——被稱為“父親”的萊茵河給了他無窮的思想和力量。
當貝多芬意識到自己的志向所在,開始對生活有信心時,命運的魔爪已慢慢伸向他。耳朵失聰。這對于一個音樂家來說,無疑是一個致命的打擊。但我認為,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這樣,可以讓他更專心作曲,不再受世俗干擾,寫出來的曲子更有深度,給人以生活啟示。值得讓人去靜靜地聽,靜靜地去品味。因為,這是貝多芬用“心”觀察世界和思考人生而寫出的曲子,注入了自己的感受在其中。是的,倔強的貝多芬并沒有向命運屈服,獨自承受這個秘密,把自己的感受注入到音樂之中。他對藝術的愛和對生活的愛戰(zhàn)勝了他個人的苦痛和絕望--苦難變成了他的創(chuàng)作力量的源泉。
就在貝多芬最輝煌的時候,幸運的同時也帶來了悲?。翰恍业膼矍?、身體的疾病、凄涼的遭遇、痛心的親情把貝多芬折磨得千瘡百孔。貝多芬在內心深處吶喊著,斗爭著。此后世俗的社會已沒有了他的立足點,他只有從他深愛的音樂世界中尋找生命的快樂。終于,《第九交響樂》這一偉大的作品終于降臨了,它是苦難磨礪的結果。
書籍是生活的調味劑,拿破侖傳本身就是一部作品,它使你更好的認識作品,對一篇作品,寫體會時不能面面俱到,應寫自己讀后在思想上、行動上的變化。寫拿破侖傳讀后感需要注意什么呢?經過收集并整理,小編為你呈上拿破侖傳讀書筆記800字,請繼續(xù)閱讀本文相關內容!
我覺得拿破侖是一位愛國之子,因為拿破侖的故國科西嘉曾遭遇過法國打敗過,所以拿破侖暗暗發(fā)誓:我要從統(tǒng)治者那里,學會一切;總有一天,我要用這些東西來“回報”他們,拿破侖從小就想著要讓自己的故國重新得到自由。不僅如此,拿破侖還拿出了行動來真的給故國奪得了自由。從這里可以看的出拿破侖是十分的愛自己的故國的。
而我最最最欣賞拿破侖的就是他很會把握機會這一點。拿破侖在自己走向輝煌路途中一次失敗后,拿破侖一直在等待機會,奮斗累積,好緊緊的抓住機會,讓機會沒有絲毫的余地可以溜走。拿破侖知道,機會不是什么時候都有的,有時一生只有一次,所以要好好的把握,讓自己的光芒露出來,只有這樣才能造就成功。
所以拿破侖的志向和不怕困難還有會把握機會,才造就了拿破侖的輝煌時期。但我看完這本書后覺得我對拿破侖的故事印象頗深,他帶給我的震撼,是無法表達的,拿破侖這個人物,很難讓我用言語對其進行評價。
閱讀《拿破侖傳》時,我為之深深地震撼。不僅是因為這位偉人一生輝煌的功業(yè),同時,也出于對作者那細膩文筆的崇敬。
艾米爾x路德維希,不愧為一代傳記大師。拜讀其作品,猶如與其本人促膝而席,共同探究傳主一生曲折的心路歷程!
不難看出路德維希對于拿破侖情侑獨鐘,對這位偉大的天才傾注了滿腔同情,祂幾乎是用詩一般的語言,寫下了這長達600多頁的巨著。不僅文采斐然,對于拿破侖的性格與心理活動分析的細致入微,引人入勝。令每一茖閱讀者,都不經然隨著傳主一生之浮沉而或喜或悲。被作者在字里行間所傾注的情感所深深感染!
拿破侖的一生,都在書寫著“磅礴”、“恢弘”和“大氣”,無論在軍事上還是在政治上,都侑著輝煌的成就。在軍事上,拿破侖被人們稱為“一代軍事偉人”祂戎馬一生,親自指揮的戰(zhàn)役,多達60余次,比西方歷史上著名的統(tǒng)帥亞歷山大,漢尼拔和愷撒指揮的戰(zhàn)役的總和還要多,其中侑許多戰(zhàn)役在戰(zhàn)爭史上都侑相當重要的地位。直如今,拿破侖的軍事言論和戰(zhàn)爭戰(zhàn)例仍被作為教材在一些國家的軍事院校廣為傳播。在政治上,祂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祂曾這樣總結自己的成就:“我的英名并非建立在四十次勝利的戰(zhàn)役上,也不是由于我使得萬邦臣服,滑鐵盧戰(zhàn)役就足以抹煞對那么多勝利的回憶,最后的一幕往往令人忘卻第一幕呀。永不湮沒的是我的法典和參政院的會議紀錄,我與大臣們的通訊……由于條文簡明扼要,我的法典遠比以往任何法典更可行、更侑效。我所設立的學校,我所采用的教育方法在培育著新一代的人才,在我執(zhí)政期間,犯罪率減少;而英國的犯罪卻很猖獗……”
而這些,都不是我所最關心的,因為,最觸動于我的卻是其在精神上的某種特質,或是祂那積極進取的心態(tài);還侑那不知疲倦,永不懈怠的精力;那非凡的想象力,敏銳的洞察力和堅定的自信心……總而言之,祂那極具魅力的精神內涵猶如一顆熾熱的恒星,而祂所締造的功勛和所取得的榮耀就恰恰如恒星所散發(fā)出來的光芒,絢麗而華彩,照亮祂人生的全程,甚至在祂被囚于圣赫勒拿島乃至死亡,這種光芒尤未消亡,而是化作漫天星辰,永懸于蒼穹。
但是說底,一切的物質成就終將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飄然遠去。我想,拿破侖之所以至今仍擁侑強大號召力的重要原因,便是祂精神上的某種特質,換句話說,是祂出眾的人格魅力?!耙黄屓藨B(yǎng)成信賴自己的習慣,即使在最危急的時候,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敢與毅力”、“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不可能只侑庸人的詞典里才侑”、“人生之光榮,不在永不失敗,而在能屢仆屢起”、“人多不足以依賴,要生存只侑靠自己”、“為政之道就是勇往直前,侑進無退”。這些都是拿破侖的語錄,而祂正是這些話的最好實踐者,祂的積極進取的心態(tài)、無私博大的胸懷、永不懈怠的精力、非凡的想象力、敏銳的洞察力、堅定的自信心……叔本華曾將人分成流星、行星、恒星三類,拿破侖一定屬于第三類。恒星堅守著太空,閃著自己的光芒,它屬于全宇宙。那么拿破侖的精神內涵猶如一顆熾熱的恒星,而祂所締造的功勛和所取得的榮耀就恰恰如恒星所散發(fā)出來的光芒,經久不息,祂屬于全人類,屬于全世界。
一茖人憑借自信和勇氣,憑借激情和幻想,憑借勤奮和意志所能得的,拿破侖全都得了,為了光榮與夢想,就像拿破侖那樣,又侑什么可以橫亙在祂面前呢?尋著偉人的腳步,我們何懼前行!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今天,在著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錦繡前程又一次現展在才能卓越者面前,熱血青年難道可以找比拿破侖更偉大的榜樣和更可參鑒之鏡么?
或許天妒其才,祂終被囚于圣赫勒拿島。祂已經倦了,祂完成了祂的任務,祂可以用死來結束祂壯烈的一生了。就這樣,一頭雄獅倒下了,伴著暴風雨,就像祂來時那般壯美,祂去得凄美,卻也動人。但祂的雄魂永遠吸引著世人,祂的神秘永遠留給后人。
踏著偉人的足跡,我們堅信,我們的人生也必將輝煌!
讀了《拿破侖傳》我認為拿破侖能夠說是世界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軍人了,而法國之所以能有今日那麼大的成就,他可說是功不可沒的。因為是他帶領法國走向繁榮,也替法國打下了大片的江山。
在拿破侖小的時候,他就展現了與一般孩子不一樣的個性,他一生當中經歷了無數多個大大小小的戰(zhàn)役,每一次他都能夠很理性的去應對,不會在匆忙中做了錯誤的決定,雖然有時候結果并不太夢想,可是就如人們所說的勝敗乃兵家常事吖!有時候我覺得在生活中處理事情時,就應當拿出像拿破侖這樣的態(tài)度,無論遇到什麼事都要理性的去應對。拿破侖他還不止是一位偉大的軍人噢,他還是一位治家,像有名的就是他制定的。這本書也成為了日后法國。政治的根基。在那時法國橫掃了整個歐洲,能夠說是銳不可擋,可惜最終敗給了英國,奧地利、普魯士、俄國等聯軍,在此時拿破侖也退出了他輝煌的政治的舞臺
拿破侖在51隨便離開了人世,告別了他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墒撬麉s有一句名言是眾所周知的,就是:在我的字典里找不到“不”這個字。這是一句很經典的話,所以也被很多人拿來當作自我的座右銘。即使他已經離開了很久了,可是人們將會永遠的記住他,他,是一個偉人。
人活著,要活的轟轟烈烈,活的有意義,像拿破侖這樣的人生應當是很多人所向往的。雖然不可能做到像他一樣,但也不能讓自我的人生沒有意義。
讀了《拿破侖傳》后我明白了很多事情是我們之前根本就想像不到的,僅有等到時機一到,它就自然的發(fā)生了,讓你想擋也擋不住,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就得靜靜地等待時機,到時屬于我們的就是我們的,不屬于我們的想也得不到。
所以嘍!凡事不要太過急切,就像拿破侖一樣,每個人都有能夠表現的一天。
一個出生于沒落中產的科西嘉青年,懷揣著光榮與夢想,功勛卓著的他一步步走向了法國的王位,直至權利的至尊。他曾經說過“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么究竟是什么成就了他,鑄就了他?且打開《拿破侖傳》,感受這位傳奇將領、皇帝的傳奇一生。
應該說,拿破侖的一生,都在書寫著“磅礴”、“恢弘”和“大氣”。他的成就,無論在軍事上還是在政治上,都是極其輝煌的。
但是說到底,一切的物質成就終將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飄然遠去。我想,拿破侖之所以至今仍擁有強大號召力的重要原因,便是他精神上的某種特質,換句話說,是他出眾的人格魅力?!耙粋€人應養(yǎng)成信賴自己的習慣,即使在最危急的時候,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敢與毅力”、“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不可能只在庸人的詞典里才有”、“人生之光榮,不在永不失敗,而在能屢撲屢起”、“人多不足以依賴,要生存只有靠自己”、“為政之道就是勇往直前,有進無退”。這些都是拿破侖的語錄,而他正是這些話的最好實踐者。叔本華曾將人分成流星、行星、恒星三類,拿破侖一定屬于第三類。恒星堅守著太空,閃著自己的光芒,它屬于全宇宙。那么拿破侖的精神內涵猶如一顆熾熱的恒星,而他所締造的功勛和所取得的榮耀就恰恰如恒星所散發(fā)出來的光芒,經久不息,他屬于全人類,屬于全世界。
或許天妒其才,他終被囚于圣赫勒拿島。他已經倦了,他完成了他的任務,他可以用死來結束他壯烈的一生了。就這樣,一頭雄獅倒下了,伴著暴風雨,就像他來時那般壯美,他去得凄美,卻也動人。但他的雄魂永遠吸引著世人,他的神秘永遠留給后人。
一個人憑借自信和勇氣,憑借激情和努力,憑借知識和能力,為了光榮與夢想,就像拿破侖那樣,又有什么可以橫亙在他面前呢?循著偉人的腳步,我們何懼前行!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拿破侖剛開始一直都沒有得到任用,終于有一天,他等到了被賞識的機會,用自己的軍事知識和敏銳的觀察力和堅決的判斷力,抓住每一個戰(zhàn)機,取得了60是多場戰(zhàn)爭的勝利。
然而,在勝利的背后,他有一個能克敵制勝的法寶——精彩演講。他每每都能喚醒低落的士氣,喚醒后,筋疲力盡的法軍如同一只只毫無束縛的野獸,沖鋒在陣前毫無畏懼。比如在意大利戰(zhàn)爭時,他到達米蘭后,對士兵們說:“士兵們,你們像一股湍急的溪流,從亞平寧山脈直沖而下……現在米蘭是你們的了……我們是所有民族的朋友,那些布魯圖、西庇阿及其他偉人的后裔尤其是我們的朋友。重建古羅馬的朱庇特神殿,在那里豎起英雄們的雕像,喚醒因遭奴役而昏睡了數百年的羅馬民族——這就是你們勝利果實,后世將對此驚嘆不已!你們給這個歐洲最美麗的國家?guī)砹巳碌拿婷玻@是你們不朽的榮譽……等你們回到家鄉(xiāng),同胞們會指著你們說:瞧,他參加過解放意大利的戰(zhàn)爭!”
一個能統(tǒng)率千軍萬馬的人,一般都是演講高手,他總能用文字或口頭表達的方式喚起時代的靈魂。
波拿馬出生于科西嘉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那是靠近地中海,位于意大利和法國之間的一個小島。
波拿馬性格倔強,好強,喜愛研究軍事,有很強的邏輯思維和數學功底,口齒伶俐,演講能力非凡。政治家身上有的沒的特質他都具備了,他的口才在后來稱霸歐洲二十年,大大小小的戰(zhàn)爭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可以說成功并非偶然。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恐约旱那趭^,從小小的上尉,到總司令,到法蘭西第一執(zhí)政,最后稱帝,用他自己的話說,他的目標是統(tǒng)一整個歐洲,乃至整個世界。
他一生夙愿是統(tǒng)一歐洲,雖然最終沒能實現,到晚年,他仍然預測,歐洲最終會聯合起來,成為歐洲共同體,在150年后的今天,歐洲共同體誕生了,只可惜他沒能看到。
在第一次流放前,拿破侖想要的征服世界,他的野心太大了,總要贏,他的光芒深深刺痛了歐洲的其他君主,如鯁在喉,只要他活著,他們永遠不得安寧,于是,反法同盟形成,他不愧為戰(zhàn)爭而生,書中講到一個細節(jié),他的胃口很好,在行軍惡劣的條件下,依然精神抖擻,每天只休息3個小時,平均每天工作20個小時,我深深被他強大的意志力所折服,在我看來簡直不可想象。雖然同盟一次次被打垮,拿破侖統(tǒng)治了大半個歐洲,最高時治下8000萬人口,可是注定是一個不可持續(xù)的格局,短暫的平衡很快被打破。本來有機會結束這一切,可是東方的沙皇,跟他一樣有野心,誰也不愿意臣服于別人的統(tǒng)治之下,就像兩頭雄獅,必須得掙個你死我活,看到這段的時候我會想,為什么拿破侖不退一步呢,也許就不是那個結局了??墒?,站在他的角度,他的好強,統(tǒng)治世界的格局永遠沒有改變,怎么可能認輸,誰也不愿意低頭。結局早就注定,他做的已經夠好了,不料后院起火,曾經跟隨他的人已經厭倦了,他們希望保持現在的格局,挺好,繼續(xù)野心對他們沒有一點好處,塔列朗的出賣最終導致出征俄羅斯慘敗,一代帝王被迫退位。
第二次復出,拿破侖思想上有很大的轉變,他想要和平,可是歐洲的君主們不答應,非要趕走這個野蠻人,因為他的存在打破了原來的平衡,這就是征服歐洲的惡果,你一直以壞人自居,現在沒人相信他會安于和平,不過是緩兵之計?;F盧戰(zhàn)役,我們都知道了結局,因為延遲了發(fā)布命令,因為其中一個元帥的優(yōu)柔寡斷,沒有及時馳援,致使慘敗,重掌政權僅僅100天。
這一次,他被流放到了圣赫勒拿島,是大西洋中的一座死火山,遠離歐洲大陸,被英國人統(tǒng)治。在這里,生命最后的六年,拿破侖完全被總督監(jiān)視,最終死于胃癌。
《拿破侖傳》這本書值得多讀,一遍不夠,是我度過的最好的一本傳記,他身上太多的特質深深吸引著我,太多的驚嘆不足以表達他的偉大。
書籍是打開自己精神世界大門的一把鑰匙,在閱讀作品的過程中,我們會產生新的感受。有沒有合適的讀后感模板可以給我們學習借鑒呢?編輯特別為你收集的“拿破侖傳讀書筆記簡短”。
拿破侖剛開始一直都沒有得到任用,終于有一天,他等到了被賞識的機會,用自己的軍事知識和敏銳的觀察力和堅決的判斷力,抓住每一個戰(zhàn)機,取得了60是多場戰(zhàn)爭的勝利。
然而,在勝利的背后,他有一個能克敵制勝的法寶——精彩演講。他每每都能喚醒低落的士氣,喚醒后,筋疲力盡的法軍如同一只只毫無束縛的野獸,沖鋒在陣前毫無畏懼。比如在意大利戰(zhàn)爭時,他到達米蘭后,對士兵們說:“士兵們,你們像一股湍急的溪流,從亞平寧山脈直沖而下……現在米蘭是你們的了……我們是所有民族的朋友,那些布魯圖、西庇阿及其他偉人的后裔尤其是我們的朋友。重建古羅馬的朱庇特神殿,在那里豎起英雄們的雕像,喚醒因遭奴役而昏睡了數百年的羅馬民族——這就是你們勝利果實,后世將對此驚嘆不已!你們給這個歐洲最美麗的國家?guī)砹巳碌拿婷?,這是你們不朽的榮譽……等你們回到家鄉(xiāng),同胞們會指著你們說:瞧,他參加過解放意大利的戰(zhàn)爭!”
一個能統(tǒng)率千軍萬馬的人,一般都是演講高手,他總能用文字或口頭表達的方式喚起時代的靈魂。
讀了《拿破侖傳》我認為拿破侖可以說是世界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軍人了,而法國之所以能有今天那麼大的成就,他可說是功不可沒的。因為是他帶領法國走向繁榮,也替法國打下了大片的江山。
在拿破侖小的時候,他就展現了與一般孩子不同的個性,他一生當中經歷了無數多個大大小小的戰(zhàn)役,每一次他都能夠很理性的去應對,不會在匆忙中做了錯誤的決定,雖然有時候結果并不太理想,但是就如人們所說的勝敗乃兵家常事吖!
有時候我覺得在生活中處理事情時,就應該拿出像拿破侖這樣的態(tài)度,無論遇到什麼事都要理性的去應對。拿破侖他還不止是一位偉大的軍人噢,他還是一位治家,像有名的《拿破侖法典》就是他制定的。這本書也成為了日后法國。政治的根基。在那時法國橫掃了整個歐洲,可以說是銳不可擋,可惜最后敗給了英國,奧地利、普魯士、俄國等聯軍,在此時拿破侖也退出了他輝煌的政治的舞臺。
拿破侖在51隨便離開了人世,告別了他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但是他卻有一句名言是眾所周知的,就是:在我的字典里找不到“不”這個字。這是一句很經典的話,因此也被很多人拿來當作自己的座右銘。即使他已經離開了很久了,但是人們將會永遠的記住他,他,是一個偉人。
人活著,要活的轟轟烈烈,活的有意義,像拿破侖這樣的人生應該是很多人所向往的。雖然不可能做到像他一樣,但也不能讓自己的人生沒有意義。
讀了《拿破侖傳》后我明白了很多事情是我們之前根本就想像不到的,只有等到時機一到,它就自然的發(fā)生了,讓你想擋也擋不住,因此很多時候,我們就得靜靜地等待時機,到時屬于我們的就是我們的,不屬于我們的想也得不到。
所以嘍!凡事不要太過急切,就像拿破侖一樣,每個人都有可以表現的一天。
拿破侖是法國赫赫有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讀完《拿破侖傳》后,我覺得拿破侖是一個革命戰(zhàn)爭主義者,他熱愛法國的和平但不在乎其他國家的和平,他喜愛激進而不保守……
一開始,他無錢無業(yè),一敗涂地,但后來竟成了法國皇帝!這是為什么?靠政府垮臺?拉攏腐敗官員?都不是!他是用一次又一次的革命戰(zhàn)爭來征服的。對于他的手段,法國軍隊都給予了肯定,但一些人民——-尤其是那些渴求和平的人,卻極為反對。反對者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起義,卻始終未見效。拿破侖并未打算做一個仁慈的君主,他只想讓他的臣民們敬畏他,而不是敬愛他。
他為何能創(chuàng)下這樣輝煌的赫赫戰(zhàn)功?因為他有這一項的天賦并且為了自己的信念堅持不懈地努力和奮斗,才能最后得以成功。
前面說了拿破侖不打算做一個仁慈的君主,但他卻是法軍士官們的好戰(zhàn)友,好領袖。在即將離去追隨他十余年,與他并肩作戰(zhàn)六十多次的近衛(wèi)軍的時候,他說下了一番飽含熱情的話,親吻了一下近衛(wèi)軍的軍旗,便離開了。在滑鐵盧戰(zhàn)役慘敗之后,拿破侖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島上,境況十分凄慘,當他即將死去的時候,他依然想著天上的戰(zhàn)友們。
在他死后,他的勤奮和榮譽依然足以鼓舞千秋萬代的青年,是不可磨滅的精神力量。
十七世紀末,法蘭西在路易十六和他的王后瑪麗的統(tǒng)治下,昏昏日下,引起了許多政變。路易十六罪有應得,不久便與其王后在斷頭臺上結束了其奢華無比的生活,也破滅了波旁王朝的天下。然而,昏君雖死,但法蘭西已無力回天。在各國君主勢力的威逼下,在法國人民挨餓的情況下,在共和主義《憲法》的統(tǒng)治下,法蘭西這只狼逐漸變得又累又餓,慢慢地沉睡了起來
就在這法國進入了一個低谷之時,千鈞一發(fā)之際,出現了一顆璀璨的明珠,引著法國走向了輝煌!這位世界公認的英雄、用自己的光芒讓法蘭西蘇醒的奇才、在軍事舞臺上得意的天才,有一個響亮的名字——拿波利昂尼·波拿巴!或許,還有一個名字更為響亮,有一種面包就是以他的名字來命名的,那就是——拿破侖·波拿巴!
拿破侖在歷史上一直是一位英雄,而且,沒有一名將軍說過他打仗贏過拿破侖,這讓我對拿破侖起了興趣,并且,我對他的滑鐵盧兵敗也有所耳聞,興趣便更濃了,所以,這個暑假我抽空讀了《拿破侖傳》一書,受益匪淺。
讀了《拿破侖傳》以后,我覺得拿破侖失敗的最大原因在于一點——可怕的虛榮心。我之所以下此結論是因為有歷史為證,在拿破侖稱帝之后,賜予其兄弟姐妹們王冠,封予他們自己的國家,但他們雖領了拿破侖的情,卻根本不聽拿破侖的話,常常為了一點點小小的賞賜,鬧得不和睦,還通過各種方式向他們想要獲得利益時的皇帝陛下——拿破侖喋喋不休。而造成如此尷尬的場面的原因我想是因為我先前說過的那個可怕的東西——虛榮心。不過,其實并非每個人虛榮心都如此強烈的,而拿破侖的兄弟姐妹們之所以虛榮心如此強烈的原因有三點:一是他們的父親、母親都原是意大利人,生下來的孩子自然也是意大利人,意大利人本身就有的強烈虛榮心自然不會隨便被更改,更何況其父親又是一個意大利貴族;二就是其父親是一個意大利貴族,后因意大利四分五裂,攜妻逃往當時還不屬于法國領土的科西嘉島,科西嘉島民風淳樸,波拿巴家族在那兒雖有容生之地,但混在島民中已失去了貴族身份,再加上當時法國人經常去侵略那里,煙火弄得波拿巴家族那碩大的虛榮心空的一點不剩,自然一切能補的機會都不會放過;三則是人也許是沒有知足的時候的,虛榮心越補則越大,越想裝滿則越是裝不滿,拿破侖的兄弟姐妹們這才使自己的虛榮心越來越膨脹,想要的東西越來越多,還不想輸于別人,特別是自己的兄弟姐妹。
正是因為拿破侖的兄弟姐妹們沒有能力補滿虛榮心,但有一個好二哥(弟),便找拿破侖喋喋不休,鬧得互相不和睦,搞得拿破侖心力憔悴,還要去操心打仗,使得他出現了早衰現象,在今后的滑鐵盧戰(zhàn)役中他一國對四國,由于老人特有的優(yōu)柔寡斷,變得動作稍緩,以致被四國聯軍打敗了,最終,被迫退位,流放孤島。
虛榮心足以毀掉一個偉大的帝國。這是我讀《拿破侖傳》得到的最大的感慨。
“以明晰的理智探索歷史,潛心思索半個世紀。渺小之物轉瞬即逝,唯滄海桑田歷久彌新?!?——歌德
古往今來,歐洲大地孕育著無數的杰出偉岸的天才,他們向往那把寒光四射的將軍指揮刀,向往那匹滿腹斗志的騎士千里馬,甚至向往那代表無上權利的皇帝桂冠。當凱撒拋下戰(zhàn)刀,當查理丟下權杖,當浩瀚的羅馬湮滅進歷史的洪流,當機器的轟鳴奏唱著工業(yè)崛起的樂章,那個精悍的英雄,那個騎著馬的皇帝,拿著整個歐洲的地圖向世界躬身,紳士的說著:“歡迎來到廣闊的法蘭西?!?/p>
拿破侖的一生,都只在書寫著“磅礴”、“恢弘”和“大氣”。無論在軍事上還是在政治上,這位史詩般的人物都有著輝煌的成就。在軍事方面,拿破侖被人們稱為“一代軍事偉人”。他戎馬一生,親自指揮的戰(zhàn)役,多達60余次,甚至超過了西方歷史上著名的統(tǒng)帥亞歷山大、漢尼拔和愷撒所指揮的戰(zhàn)役的總和。當然,其中也不乏那些至今都為人們所傳誦的戰(zhàn)術經典。有關這些戰(zhàn)役的軍事言論和戰(zhàn)爭戰(zhàn)例也仍然被作為教材,書寫于國家的歷史世界的歷史之中。在政治方面的他,也絕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那本作為法典基礎的《拿破侖法典》更是他成就之中最閃耀的明星。正如他自我總結的成就:“我的英名并非建立在四十次勝利的戰(zhàn)役上,也不是由于我使得萬邦臣服,滑鐵盧戰(zhàn)役就足以抹煞對那么多勝利的回憶,最后的一幕往往令人忘卻第一幕呀。永不湮沒的是我的法典和參政院的會議紀錄,我與大臣們的通訊……由于條文簡明扼要,我的法典遠比以往任何法典更可行、更有效。我所設立的學校,我所采用的教育方法在培育著新一代的人才,在我執(zhí)政期間,犯罪率減少;而英國的犯罪卻很猖獗……”
然而,最能震懾人心的,卻是他在精神上的折射出的某種特質:積極進取的心態(tài),永不懈怠的精力,非凡的想象力。正是憑借著敏銳的洞察力和堅定的自信心,無與倫比論的才能,他迅速在法國嶄露頭角,以其杰出的軍事指揮才能,馳騁歐洲戰(zhàn)場二十多年,多次戰(zhàn)勝英國和歐洲封建國家組成的反法同盟,使法國領土一度擴及到整個歐洲大陸,歐洲各國無不“談拿破侖而色變”。即使后來四面楚歌,被放逐到厄爾巴,他也一樣重整旗鼓,率兵渡海,一路兵不血刃,再登皇位。即便是百日的王朝,人們也不禁為他的氣魄所震撼。“我的字典中,沒有不可能這樣的字眼!”““歐洲的天平掌握在我們的手中!”這些豪言壯語里透露著他的非凡;而人們卻樂于被這些豪言壯語所誤導,將拿破侖解讀成一個狂妄的浪漫主義者。事實上,他是一個徹底的現實主義者;而這緣于他有能力將空想,夢想,豪言壯語變成現實。
他是極具魅力的精神內涵猶如一顆熾熱的恒星,而他所締造的功勛和所取得的榮耀就恰恰如恒星所散發(fā)出來的光芒,絢麗而華彩,照亮他人生的全程,甚至在他被囚于圣赫勒拿島乃至死亡,這種光芒尤未消亡,而是化作漫天星辰,永懸于蒼穹。
古往今來,書籍一直引領著人類前進,如果你閱讀了作者的作品,或許也會被其文采征服。作品的讀后感怎么才能寫好呢?編輯花時間為你編輯了最新《拿破侖傳》讀書筆記。
如何判斷一本書的好壞,當然是看這本書的厚度,這個厚度不是指字數的多少,而是指這本書表達的深層含義是否深刻。毫無疑問,《拿破侖傳》,就是一本有厚度的書。
《拿破侖傳》主要講了拿破侖叱咤風云的一生,他從社會最底層一躍成為法國最尊貴的皇帝,又在一夜之間跌入谷底。他是一位令歐洲所有皇帝都為之顫抖的不敗戰(zhàn)神,也是一位因妻子不忠而苦惱的丈夫。
拿破侖出生在法國南部的科西嘉島上,一個普通的時間,一座平凡的小島,因為一個不尋常的人的降生而變得不再普通,不再平凡。他險些改寫了歐洲大陸的歷史,他擊退了多次反法同盟聯軍,如果他最后能逃出荒島,回到法國,那么他將會征服天下。
拿破侖是野心的代名詞,正是因為他有著建立宏圖霸業(yè)的野心,他才成為了法國的皇帝,也正是因為野心,使他最后的結局竟是悲哀的魂落荒島?;厥姿囊簧?,有功有過,他曾兩次占領意大利,數次擊敗聯軍,他也曾因自大,險些讓整個法國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拿破侖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聯軍就算俘虜了他,哪怕對他恨之入骨,但也不敢動他一根汗毛,他們知道,如果無論誰傷害了拿破侖,法國人民定會將那個人撕成碎片。
拿破侖被稱為“軍事巨人”,他也是一個行政天才,一個人具有勇氣和力量,智慧和野心能達到怎樣的高度?拿破侖給出了答案。
拿破侖是所有熱血青年最好的榜樣,也是最大的教訓。拿破侖這個蓋世英雄如今安息在塞納河畔,奔流不息的塞納河正在向人們訴說著英雄的故事。
《拿破侖傳》能將一位英雄描寫的如此細膩,真是一本有厚度的書。
這幾天,我讀了《拿破侖傳》,感觸頗深。
拿破侖30歲成為法國第一執(zhí)政,35歲加冕為皇帝。他是一位卓越有軍事家,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更是一位當之無愧的大英雄。
拿破侖有如此的成就,與他年少時的苦難經歷息息相關。拿破侖年少時,曾落魄他鄉(xiāng),被當地人譏諷為“矮小的科西嘉人”。處處受排擠,事事遭冷遇??蛇@一切拿破侖都以驚人的毅力和不屈的意志挺了過來。沒有玩伴,他就與書為友;沒有對手,他就一人苦練。正是這種苦難的經歷,使拿破侖從小就有了一種強烈的占有欲和征服欲。他后來稱霸歐洲大陸的雄心和野心可能正源于此。
開始,拿破侖利用他的軍事才能,進行的是保家為國的正義之戰(zhàn),很快取得了人民的信任,為各民族奪回了他們的家園。他成了人們心目中的大英雄,可一個法國滿足不了拿破侖日益膨脹的野心,他又發(fā)動了掠奪性的非正義戰(zhàn)爭,最終導致兵敗滑鐵盧。
拿破侖說過一句話:“劍鞘屬于法國,劍刃屬于我自己?!庇欢ㄒ?,不然人類就不會進步。只是欲望不能沒有止境,否則就會像拿破侖一樣——竹籃打水一場空。不過拿破侖知難而上的精神還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的,這樣一個個困難就會被我們克服。
今天讀了一段拿破侖的傳記,不長,只有幾頁。好像我上大學那時曾借過一本比較全的拿破侖的傳記,不過時間隔得長了,也有點記不起了。從歷史上學到一點關于拿破侖的介紹,就一直對他有種好像是崇拜,然后又陸續(xù)聽了一些他的名言,故事等,越發(fā)對這個人敬仰起來。拿破侖出身于科西嘉,借法國大革命之機,走上了歷史舞臺,建立了法蘭西共和國,推行拿破侖法典,同歐洲封建勢力組成的反法聯盟進行了數次戰(zhàn)斗,并成功地打退了前五次反法聯盟。雖然最終因為進攻俄國失敗,以及后來的滑鐵盧一戰(zhàn)大敗,退出了歷史舞臺。不過在我心中他始終是一位英雄,一位不屈的奮斗者。
我們好像一直有傳統(tǒng),以成敗論英雄,比如我們會去討論為什么劉邦比項羽強,為什么諸葛亮為什么未能如愿一統(tǒng)天下,為什么只記得金牌獲獎者,為什么把目光只盯在成功者身上。說實話,就是拿破侖自己最后在回顧自己一生時也說:“人們不會記得我取得了多少戰(zhàn)爭的勝利,一場滑鐵盧就足以讓人們改變對我的看法,人們只會在乎最終的結果,不會關注過程?!?/p>
不過,英雄畢竟是英雄,哪怕最終失敗,但是人們還是會記得他,記得一篇報道,在比利時滑鐵盧還立著拿破侖的銅像,在自已的國土上為一個戰(zhàn)敗的敵人立像,世上還會再有第二人嗎?“失敗反而把失敗者變得更崇高了,倒了的拿破侖仿佛比立著的拿破侖更為高大?!庇旯脑捳f得很精僻。
拿破侖雖有其殘忍、暴戾乃至卑劣的一面,但仍不失為偉大的政治家、一流的將軍、真正的英雄。在滑鐵盧戰(zhàn)場上,拿破侖雖然是個徹底的失敗者,可是他的名字連同他的氣概以及他的影響遠遠地壓倒了他的對手,從而永遠地留在了這片古老的土地上。
想起了他的奮斗的一生,想起了他勤奮的一生,想起了他光輝的一生,努力吧,以英雄為榜樣,在人生的道路上開拓一片自己的天空,歲月的長河中寫下無悔的一頁,拼搏的足跡里流下汗水和淚水!
“不想當將軍的兵不是好兵”想必大家必須聽過,這就是一代天才軍事家拿破侖的名言!也正是他一生自強不息的寫照。他,以往一統(tǒng)歐洲;以往讓法國軍隊力挽狂瀾;他,以往五次痛擊數十個國家組成的反法同盟······
也許,會有人說,他只可是是一個好戰(zhàn)之徒罷了,由于他發(fā)動的戰(zhàn)爭,使無數的人失去了生命!還有人說他是偉大的人,他經過戰(zhàn)爭打擊了歐洲的封建統(tǒng)治!如果按照歷史的發(fā)展的話,他功勞遠遠大過自我的過錯的!
他的一生有著無數的輝煌,創(chuàng)造了無數奇跡,逆轉過很多明顯的敗局!在1798年,在進軍埃及的.那場戰(zhàn)爭中,他在戰(zhàn)前還被對手稱作“待切的西瓜”,由于他們的軍隊人數加起來還不到對方的八分之一,還要橫渡埃及沙漠,基本上是沒有贏得可能??墒悄闷苼鲇脤嵙ψC明了一切,他用了僅僅幾百個步兵的軍隊,經過精確的觀察,嚴密的布陣,就輕易的將敵人打得落花流水,落荒而逃······事后,被抓敵方將領問道:“到底是什么使你反敗為勝?”然而,他的回答是:“因為我一向抱著必勝的信心去迎接每一場戰(zhàn)爭,即使是在僅有幾十人的情景下,我也從來沒有想過失敗!”看!拿破侖就是這么一個自信的人,他無論在什么情景下都是那么得自信,他也從來沒有想過失敗,他抱著必勝的信心也一向堅定的認為自我必須會成功!
從他的人生經歷中,我們能夠受到這樣的啟示:1要有做強人的信念。拿破侖之所以從小就喜歡在海灘上玩耍,是因為他愛海浪,他也要像海浪一樣,把世界踩在腳下!可見,這種做強人的信念,在他的孩提時代就誕生了。2任何努力都是由努力換來的。拿破侖小時候就發(fā)憤圖強,憑著刻苦的學習,9歲進軍校,16歲經過畢業(yè)考試······這足以證明他的努力!3在任何時候都要有一顆必勝的心。拿破侖的事業(yè)并非一帆風順,他以往遭遇過逆境,他也曾懷才不遇,可是他始終以飽滿的信心,昂揚的斗志,去迎接一切困難和敵人!
如果有一本看不厭的書我首先想到《拿破侖傳》,如果你問我最欽佩的人我首先浮入腦海的肯定是拿破侖,他向我們展示的什么是真正的男子漢,什么是真正的軍事天才,什么是正真的英雄!每一次的閱讀,他的品質和精神都震撼著我,鞭策著我去戰(zhàn)勝一切困難和挫折,去實現自我的夢想,成為新時代的強者!
我覺得拿破侖是一位愛國之子,因為拿破侖的故國科西嘉曾遭遇過法國打敗過,所以拿破侖暗暗發(fā)誓:我要從統(tǒng)治者那里,學會一切;總有一天,我要用這些東西來“回報”他們,拿破侖從小就想著要讓自己的故國重新得到自由。不僅如此,拿破侖還拿出了行動來真的給故國奪得了自由。從這里可以看的出拿破侖是十分的愛自己的故國的。
而我最最最欣賞拿破侖的就是他很會把握機會這一點。拿破侖在自己走向輝煌路途中一次失敗后,拿破侖一直在等待機會,奮斗累積,好緊緊的抓住機會,讓機會沒有絲毫的余地可以溜走。拿破侖知道,機會不是什么時候都有的,有時一生只有一次,所以要好好的把握,讓自己的光芒露出來,只有這樣才能造就成功。
所以拿破侖的志向和不怕困難還有會把握機會,才造就了拿破侖的輝煌時期。但我看完這本書后覺得我對拿破侖的故事印象頗深,他帶給我的震撼,是無法表達的,拿破侖這個人物,很難讓我用言語對其進行評價。
讀了《拿破侖傳》我認為拿破侖可以說是世界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軍人了,而法國之所以能有今天那麼大的成就,他可說是功不可沒的。因為是他帶領法國走向繁榮,也替法國打下了大片的江山。
在拿破侖小的時候,他就展現了與一般孩子不同的個性,他一生當中經歷了無數多個大大小小的戰(zhàn)役,每一次他都能夠很理性的去應對,不會在匆忙中做了錯誤的決定,雖然有時候結果并不太理想,但是就如人們所說的勝敗乃兵家常事吖!
有時候我覺得在生活中處理事情時,就應該拿出像拿破侖這樣的態(tài)度,無論遇到什麼事都要理性的去應對。拿破侖他還不止是一位偉大的軍人噢,他還是一位治家,像有名的《拿破侖法典》就是他制定的。這本書也成為了日后法國。政治的根基。在那時法國橫掃了整個歐洲,可以說是銳不可擋,可惜最后敗給了英國,奧地利、普魯士、俄國等聯軍,在此時拿破侖也退出了他輝煌的政治的舞臺。
拿破侖在51隨便離開了人世,告別了他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但是他卻有一句名言是眾所周知的,就是:在我的字典里找不到“不”這個字。這是一句很經典的話,因此也被很多人拿來當作自己的座右銘。即使他已經離開了很久了,但是人們將會永遠的記住他,他,是一個偉人。
人活著,要活的轟轟烈烈,活的有意義,像拿破侖這樣的人生應該是很多人所向往的。雖然不可能做到像他一樣,但也不能讓自己的人生沒有意義。
讀了《拿破侖傳》后我明白了很多事情是我們之前根本就想像不到的,只有等到時機一到,它就自然的發(fā)生了,讓你想擋也擋不住,因此很多時候,我們就得靜靜地等待時機,到時屬于我們的就是我們的,不屬于我們的想也得不到。
所以嘍!凡事不要太過急切,就像拿破侖一樣,每個人都有可以表現的一天。
幼兒教師教育網內容專輯推薦:“曾國藩讀書筆記”,敬請瀏覽。
本書清晰呈現了曾國藩一生堅持進德修業(yè),終成閱遍大清舉國之才的識人大師這一非凡歷程。
原滋原味的曾氏智慧與深刻透徹的曾氏解讀完美結合!
評古論今,小中見大,通俗易懂,幽默睿智,微小細節(jié)中明大道理,平實講述中顯大智慧。
曾仕強教授以六大講題為核心,并輔以易經,開展他對曾國藩在識人、用人之道的觀察,所以不僅由故事中了解曾國藩一生,更可從易經卦象中了解其為人處世之道,潛移默化中,也可吸收易經知識。
本書深入淺出,以生動故事,說明曾國藩一生傳奇經歷。清晰呈現曾國潘由平凡人蛻變?yōu)榍Ч磐耆说倪M德修業(yè)過程。完整說明曾國潘由不懂識人,轉變?yōu)闉榇笄迮e國之才的鑒人用人大師的非凡歷程。
作者曾仕強教授融會貫通中西管理學精義,揭曉“識人用人”的奧妙真義。
曾國藩一雙眼睛,練就高明穿透功夫。
首先看有沒有獨立之志;看他有沒有很好的志向,還要有膽識、有恒心,不能有頭沒尾,人而無恒是終身一無所成。
其次以自己獨特眼光,看出別人看不到之處。能及時抓住有利因素,獲得取勝時機。
曾國藩用人有三要:
觀志:在大事上有自主判斷力,能獨當一面,又能聚集眾人的力量。
適才適任:依據人才志向大小與才能高低,授以不同職位。
適時交心:滿意的人才上缺,可以占用其次,加以教育培養(yǎng)。彼此心照不宣,真心不欺,如水那般淡而綿長,即為交心。
曾國藩重視人才,秉持四大原則:廣收、慎用、勤教,嚴繩。,誠心接納各方人才;慎用,謹慎安排各種人才;勤教, 用心培養(yǎng)各色人才;嚴繩, 細心規(guī)范務求合理。
曾國藩是蔣介石和毛澤東兩位持不同政見的大人物,都相當推崇的偉人,曾仕強教授的解讀深刻精辟!他的解讀讓我們了解曾國藩獨特的思想個性,他很中國,很內圣外王!很值得每一個人學習!
通過閱讀本書我已獲得:增加對易經義理的認識與了解;明白人際互動,陰陽調和的作為;感受大師修身為國的哲學思考;學習學貫中西的管理學新思維。
曾仕強教授深諳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西方管理理論,學問淵深,世情洞達。他是央視《百家講壇》最受歡迎的主講專家之一,以其深厚的中國文化功底和中西貫通的淵博學識在中國管理界獨領風騷。
曾仕強教授一生學貫中西,融古通今,著書立說,游學授課,走遍世界各地,大江南北,將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當成自己終生的使命。他對中華文化有著深情厚誼,他最了解中國人,最懂中國人的內心。
之前聽過他講的《易經的智慧》《長安家風》《曾仕強點評三國之道》…非常精彩,很接地氣!他真的是太懂“中國人”了!中國人的忠孝、矜持、隱忍、含蓄、明哲保身、謙虛低調、居安思危、深謀遠慮、天人合一、仁義禮智信、積德行善……等等特質,在曾老師這里都有善意的解讀和深刻的理解!因為他愛這片土地,他愛生活在這里的祖祖輩輩的華夏人!因為他是炎黃子孫,和我們有共同的血脈,他有同理心!有共鳴!他有易經的智慧!
從他的書里,我看到了我不曾深入思考的民族思想精華,人生之道,尤其要易知易行,才有實用價值…
曾仕強教授說:讀國學,就是要讓我們懂得什么叫人生。人的尊嚴,就在于充分發(fā)揮上天所賦予的自主性,盡心盡力做一個自主的人。
曾仕強教授說:人活著,就是要修己,來盡到自己該盡的責任。良心人人皆有,心無外物,心無外理,良心就是道,就是天理。
人一憑良心,正能量就出來了;不憑良心,負能量就出來了。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被稱為晚清第一名臣,后來者推崇其為千古完人、官場楷模。
他整肅政風、倡學西洋,開啟同治中興,使大廈將傾的清王朝又茍延了60年,其功業(yè)無人可以效仿,而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樣影響深遠、澤被后人。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曾國藩是近代中國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是從清朝官吏到現代很多人都崇拜的主要偶像之一。
青年時代的毛澤東就曾說過:愚于近人,獨服曾文正??梢娫鴩绊懼蟆?/p>
作為中國近代史上地位顯赫而又最有爭議的一位人物,其所著的《曾國藩家書》是研究曾國藩其人及這一時期歷史的重要資料。
曾氏家書行文從容鎮(zhèn)定,形式自由,隨想而至,揮筆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蘊含真知良言。
盡管曾氏著作留傳下來的太少,但僅一部家書足以體現他的學識造詣和道德修養(yǎng),從而贏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稱譽,并使其成為中國封建社會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曾國藩作為國之棟梁,人們眼中最好的兒子、最好的哥哥、最仁慈的父親,至今190余年里,其后世子孫中大師級人才輩出,遍布海內外。
曾國藩的家教或許給出了答案。
在曾國藩的330多封家書中講求人生理想、道德修養(yǎng)。
他說:“凡人皆望子孫為大官,余不愿為大官,但愿為讀書明理的君子”。
什么是曾國藩所說的“君子”呢?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已有定論:“才德全盡謂之圣人,才德皆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者謂之君子,才勝德者謂之小人”。
愚人不足為社會患,小人卻是社會的大患,“自古昔以來,國之亂臣,家之敗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顛覆者多矣!”。
振聾發(fā)聵,值得我們深省呀。
在閱讀整本書以后,我有了幾方面的體會:
第一,讀書習字依舊為修身之本。
第二,讀書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
我認為,在閱讀新書的同時,也應倡導讀些舊書,尤其要讀古人有關怎樣讀書的著作。
不論讀何種書籍,都要堅持做到:“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蔽艺J為,所謂有志,就是不甘為人后,應爭先恐后;所謂有識,就是知識學問無盡頭,不能井底蛙觀天;所謂恒,就是讀書有恒心,雷打不動,持之以恒。
只有這樣,才能成事。
“無論何書,總順從首至尾通看一遍,不然亂翻幾頁,摘抄幾篇,而此書大局精處茫然不知?!边@不是個簡單的學習方法,它的深層意義是:一個人的知識是時間的積累;沒時間的堆積,熟讀書中的知識,就不可能透徹了解和系統(tǒng)掌握書中的要領,得到完整的知識。
讀書要專,還在于讀書要花費時間和精力的。
這樣才能掌握書中的全局,明了書中的精處。
讀詩,也是古人掌握知識不可缺少的。
曾國藩說:“弟要學詩,先看一家集,不要東翻西閱。
先學一體,不可各體同學。
蓋明一體,則皆明也?!边@不僅能了解一些典故,也能提高寫作水平。
先學一體,然后再顧及其余,看來,也是在借鑒古人的讀書方法。
當今,倡導讀書,也是加強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方面。
在全民讀書活動中,不僅應倡導民眾讀新書、讀好書;還要讀些舊書。
所謂舊書,就是那些被證明見解卓越,質量上乘的經典名著。
當然,還要讀些古人關于怎樣讀書,其中有讀書的責任、目標、方法等的專著。
這對于我們開展讀書活動也具有深刻啟示的`。
一、【養(yǎng)心】
1.能慎獨,則內省不疚。
內而專靜純一,外而整齊嚴肅,敬之功夫也。
2人生第一自強-養(yǎng)心。
3總要養(yǎng)得胸次博大活潑,此后當更有長進。
4知足天地寬,貪得宇宙隘。
5但講闊大者,最容易混入散漫一路。遇事蠻干,毫無條理,雖大亦奚足貴?等差不紊,行之可久,斯則器局宏大,無有流弊者耳!
6.腳踏實地,求精而不求闊。
二、【立身】
1.《中庸》其要歸于愚必明,柔必強。最主要的就是把不明白的變明白,不堅強的變堅強。
2.早起也,有恒也,重(穩(wěn)重)也,三者皆爾最要之物。
3.好漢打落牙齒和血吞,真處逆境者之良法也。以能立能達為體,以不怨不尤為用。立:發(fā)奮自強,站得住也。達:辦事圓融,行得通也。
4.穩(wěn)扎穩(wěn)打,機動則發(fā)。
5.才識平常,斷難立功。
6.志大才疏,有心無力,故無成。
7.無實學而有虛名,自知當有禍變。
8.德無成,業(yè)無成,已可深恥矣。
9.人之氣質,本難改變,惟讀書則可變化氣質。
10.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讀書可以變換骨相,欲求變之法,總須先立堅卓之志。
11.讀書以訓詁為本,事(侍)親以得歡心為本,養(yǎng)生以少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言為本。
三、【奮進】
1.不能不趁三十以前立志猛進也。
2.困時莫間斷,熬過此關,便可少進。再進再困,再熬再奮,自由亨通精進之日。
3.得不足喜,失不足憂,總以發(fā)憤讀書為主。
4.吾人只有進德、修業(yè)兩事靠得住。
此二者由我做主,得尺則我之尺也,得寸則我之寸也。
5.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惡勞,無論貴賤、智愚、老少,皆貪于逸而憚于勞,古今之所同也。
6.僅因為小小的科舉考試不中就發(fā)牢騷,我私下也笑你志向不大,心中所憂慮的事情也不大?!衫臋M慮,大加臥薪嘗膽之功,切不可因憤廢學。
7.自問立志之真不真耳!
8.光陰難得,一刻千金。
9.凡事皆有極困難之時,打得通的,便是好漢。
10.凡全副精神專注一事,終身必有成就。凡人作一事,首尾不懈。若存一愛惜精神的意思,將行將卻,奄奄無氣,決難成事。
精神愈用愈出,智慧愈苦愈明。
四、【日日恒?!?/strong>
1.諸弟須日日用功,萬不必作嘆老嗟悲之想。
2.人生唯有常是第一美德。余早年于作字一道,亦嘗苦力思索,終無所成。近日朝朝一摹寫,久不間斷,遂覺月異而歲不同??梢娔隉o分老少,事無分難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種樹畜養(yǎng),日見其大而不覺爾。
3.步步前進,日日不止,自有到期,不必計算遠近而徒長吁短嘆也。
4.每日有常,自由進境,萬不可厭常喜新,此書未完,忽換彼書爾。
5.欲稍有成就,須從“有恒”二字下手。
6.凡作一事,無論大小難易,宜有始有終。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
7.大凡一件事,沒有志氣做不成,不堅定也做不好。
五、【戒惰、戒傲、戒牢騷】
1.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敗。吾但以傲惰二字痛下功夫,不問人之罵與否也。
2.欲去驕字,總以不輕非笑人為第一義;欲去惰字,總以不晏(早)起為第一義。
3.常存敬畏之心,勿恃才傲人。
4.凡動口動筆,厭人之俗,嫌人之鄙,議人之短,發(fā)人之覆,皆驕也。
5.開口便道人長短,笑人之鄙陋,均非好氣象。
6.諺云:“富家子弟多驕,貴家子弟多散?!狈潜劐\衣玉食,動手打人,而后謂之驕傲者也,但使志得意滿,毫無畏忌,開口議人長短,即是極傲爾。
7.京城之中,亦多自滿之人,識者見之,發(fā)一冷笑而已。
8.若人之傲惰鄙棄業(yè)已露出,則索性蕩然無恥,摒棄不顧,甘與證人為仇,而以后不可救藥矣。
9.常存敬畏之心,勿恃才傲人。
10.牢騷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
11.凡遇牢騷欲發(fā)之時,則反躬自思,吾果有何不足而蓄此不平之氣?猛然內省,決然去之。
六、【觀人擇交】
1.觀人四法:講信用、無官氣、有條理、少大話。
2.希望平日至交也能成患難之交,并不現實。應明白兩個概念“平日至交”“患難之交”。
3.凡有一長一技者,不敢輕視。
4.凡畏人不敢妄議論者,謙謹者也;凡好譏評人短者,驕傲者也。
5.凡危急之時,只有靠自己靠得住。其在人者,皆不可靠。
6.出門人事皆須細心。
7.交際原則:誠信可靠,協助之力,不談大話。
8.情愿人占我的便益,斷不肯我占人的便益,以后凡事不可占人便益,不可輕取人財,切記切記。
9.一生成敗,都與朋友是否賢能有關,不可不慎重。
10.擇交是第一要事,須擇志趣大者。
11.與他人交際,要除去自己不是??傄粤晞诳酁榈谝灰x。
12.各勉其所長,各戒其所短。
13.交友辦事之道全在“久而敬之”,日慎一日,以求其事之濟。一懷焦憤之念,則恐無成爾。“久而敬之”四字,不特處日日友為然,即凡是亦莫不然。
14.受人恩情,當為將來報答之地,不可多求人也。
15.人心之壞,又使人處處寒心。吾惟盡一分心作一日事,至于成敗,則不能復計較矣??雌拼说仁挛?,則知世路之艱險,而心愈抑畏,氣反愈平和。
16.與人周旋,不可有真意而無文飾。
吾服官多年,常在“耐勞忍氣”四字上做功夫也。近歲閱歷日久,乃知治人不治者,智不足也。此切己體察之一端也。
七、【勤】
1.宜令勤慎,無作欠伸懶漫的樣子,至要至要。
2.勤則興,惰則敗。
3.一身能勤能敬,雖愚人亦有賢智風味。
八、【持家】
1.雖大富大貴,亦靠不住,惟勤儉二字可以持久。
2.吾家豐盈之際,不待天之來概,人之來概,吾與諸弟當設法先自概之,自概之道云何,亦不外清、慎、勤三字而已。吾近將清改為廉字;慎字改為謙字,勤字改為勞字,尤為明淺,確有可下手之處。
3.家敗,離不得個“奢”字;人敗,離不得個“逸”字;討人嫌,離不得個“驕”字。切戒之。
4.仕宦之家,不蓄積銀錢,使子弟自覺一無可恃,一不勤則將有饑寒之患。則子弟漸漸勤勞,知謀所以自立矣。
5.莫怕寒村二字,莫怕慳吝二字,莫貪大方二字,莫貪豪爽二字。由儉入奢,易于下水,由奢及儉,難于登天。
九、【時間】
1.宜在二三十歲立定規(guī)模,過三十后則長進極難。
2.不能不趁三十以前立志猛進也。
3.習慣自然,久久遂成德器,遂不至徒做一場話說,四五十而無聞也。
4.若事事勤思善問,何患不一日千里?
十、【對事的態(tài)度】
1.凡是當有收拾。
2.不宜過露痕跡:在外以謙謹二字為主,力除傲惰二弊。
3.力盡人事,不存絲毫僥幸之心。
4.凡辦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由天主者無可如何,只得聽之;由人主者,盡得一分算一分,撐一日算一日。
5.大凡辦一事,其中常有曲折交互之處,一竊不通,則處處皆窒矣。
6.一事一物皆求其理,一言一事比求至是。
7.《大學》能使人成功的地方,也就二條而已:一是格物,而是誠意。格:接觸事物,弄清它的道理,深入地考察研究。物:本末之物,身體、精神、意念、知識、家庭、國家、天下。誠意:遵循自己所懂得的道理去身體力行。
8.天下事無所為而成者極少,有所貪有所利爾成功者居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一靠自己努力,二靠別人刺激,三切忘無所事事。
9.受創(chuàng)愈甚,成功愈易。人生適意之時,不可多得。頗稱適意,不過錯過機會,當盡心竭力,做成一個局面。
10.時刻想到成功之難,刻刻存一有天下而不與之意,存一盛名難符,成功難居之意。
在恥辱中忍辱負重
曾國藩的一生非常坎坷,首先他的資質較差,無論是智商還是身體狀況,與常人相比都處于弱勢,這估計是和基因與環(huán)境有關,曾國藩的家鄉(xiāng)至今還是個交通不便、消息閉塞的地帶,那個地方的人自然也不怎么聰慧,曾國藩的父親在家教十分嚴厲的條件下,仍然連考了十七次秀才均以失敗而告終,曾國藩本人也如此,十六年寒窗苦讀,六次考試均落榜,還受到了考官的當眾諷刺,然而也正是這次恥辱,如當頭棒喝、醍醐灌頂,曾國藩竟咬牙發(fā)奮,第七次終于成功,從此開啟了自己飛黃騰達之路。
曾國藩一生經歷過五次恥辱,分別是:剛才所說的參加秀才考試被考官公開批責;金鑾殿中向皇帝奏折,為解釋清楚畫了一張圖表,但“畫圖甚丑”遭同事譏笑;因不滿官場的惡俗風氣及皇帝的渾渾噩噩,公開批評皇帝并被“京師權貴唾罵”;由于治軍手段太過強硬,在長沙“打脫牙和血吞”;還有最后的,由于觸及了當地官員的利益而引發(fā)的江西之困。
曾國藩為什么會遭受這么多挫折?其實他的心確實是好的,一直想維護大清朝的長久統(tǒng)治,一直想為百姓謀福利,但在真正做事時卻太自傲、太急切、一味蠻干、一味剛強,也就是咱們今天常說的“憤青”,而且總感覺,自己是圣人那么別人也要有圣人的品質,自己是忠誠的,那么反對自己的人必定是不忠于大清王朝的,這個邏輯就很危險,俗話說“木秀于林,風必摧之,鋒芒畢露,人必非之”。這很可能會觸犯到很多人,或損害到很多人的利益。
曾國藩后來也反思到了自己的這些問題,并開始轉變,其實很多人認為,曾國藩經歷過官場的磨煉,由正直變得圓滑了,由潔身自好變得阿諛奉承了,其實并不然,雖然他的行為方式轉變了,但忠于大清、造福人民的心絲毫沒變,他的這些轉變只是為了能在官場上生存下去,而只有生存下去,才是實現自己政治理想的首要前提。除此之外,真的很佩服曾國藩忍辱負重的大心臟,這么多屈辱和艱難險阻,放在其它人身上估計精神早已崩塌,但曾國藩硬是挺了下來,因為通過早期讀書受過經典文化的熏陶,曾國藩始終以“圣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他是一個有信仰、有理想、有精神力量的偉人,而這種精神,絕不容許他遇難而退!
在愚笨中克敵制勝
曾國藩的治軍之道完全符合他的性格特點,他雖然天生愚笨,但時刻督促自己持之以恒,再難的事也要以強硬的態(tài)度和毅力去攻克它,肯下笨功夫,治軍也是如此,曾國藩從不選有官場經驗的軍官,也從不選有作戰(zhàn)經驗的戰(zhàn)士,而是“選士人,領山農”,專用沒有打仗經驗的讀書人做將領,專用長時間在山間勞作的農民做士兵,其實這里面有兩點需要注意:首先這些將領雖然都是文人,但都經歷過理學思想的熏陶,從而對自己對國家有堅定不移的信仰,而有精神力量的軍隊,往往更加勇敢,更能把生死置之度外;其次沒有官場經歷的人更樸實,更容易改造和教化,這也符合曾國藩十二個字的選人標準“有操守、沒官氣、多條理、少大言”。這也是為何湘軍總能保持高效率的原因。
曾國藩的作戰(zhàn)手段也很獨特,他的做法是“結硬寨、打呆仗”,就是要攻城時,先把自己的營寨扎得十分牢固,這樣先讓自己處于不敗之地,然后再進攻對方,攻城的方式更別具一格,先在城外挖兩道長壕,以阻斷城中的糧草接濟和城外的援軍攻擊,然后再把城池團團包圍,硬是讓里面的人糧盡彈絕,困死在城中,所以曾國藩的作戰(zhàn)方式也是相當笨拙,等戰(zhàn)爭結束,城外的地形地貌都被湘軍改變了。
所以,當時天下為什么大亂,因為聰明人太多了,相互欺詐。湘軍最后成功,靠的就是兩個字,一個是拙,一個是誠。
在疾病中獲得重生
曾國藩的身體素質確實很差,一是因為天生身體底子就不好,二是后期對自己要求過于嚴格,又事務纏身,所以身體狀況更加惡化,還沒到三十五歲,曾國藩就已經出現了早衰的征兆。在曾國藩的日記和家書中,我們能經常看到他被疾病折磨的苦狀。首先是耳鳴,非常影響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其次稍一用腦就會頭昏,影響他的工作效率;然后是身上大面積長癬,奇癢異常,經常讓他癢得徹夜難眠,抓撓得滿身是血;然后是失眠,經常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還有眼睛漸漸失明,曾國藩36歲時就已經開始戴老花鏡,到了46歲,老花鏡也不起作用了;另外還有血壓高、眩暈、經常腰疼、脾胃不好經常腹瀉腹痛、得過疝氣、經常牙疼、出汗很多等等,所以我們發(fā)現曾國藩幾乎全身是病。
我真的無法想象,疾病纏身的曾國藩是如何熬得過度日如年的病痛,在身體如此惡劣的情況下,又如何經受了那么多恥辱,頂得住那么大的精神壓力。曾國藩靠的是兩個字,一個是“強”,一個是“勤”,即便是有重重困難也要頑強拼搏,人的一生不應該順著自己的本性來,隨波逐流,而應該逆著自己的本性,這樣才能增長才干,成就事業(yè);其次一定要勤,一勤天下無難事,用心天下無難事,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在讀書過程中,無時無刻不被曾國藩的艱苦卓絕而感動,無時無刻不被他的砥礪向前所折服,他靠著頑強的精神,把自己的精力和體力逼到了極限,越過了極限,每天承擔著超過普通人十倍的工作量,發(fā)揮出超過上天賦予的十倍能力。僅從這個意義上講,曾國藩絕對算得上是一個英雄!
(一)格局
曾國藩曰:“謀大事者,首重格局?!痹谠鴩劾?,“格局”是指一個人的眼光、胸襟、膽識等心理要素的內在布局。
人生的.歷程,就是不斷塑造格局的過程。所謂格局,就是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遇過的人。學識拓展眼界,眼界決定格局,而格局影響人一生的命運。
雪小禪說:一個人的內心和格局是慢慢修煉成的,歷經了挫折、傷害、不堪,如打鐵的淬火,一切變得無比強硬,一切又變得如此柔軟。與時光慢揉在一起,彼此沉淀,復雜的天真,天真的復雜。無可名狀的化學反應。赤子之心坦蕩蕩。熱愛那些精神明亮,也熱愛那些低靡腐朽。
對于大多數人而言,事來扛住是本事,事過翻篇是格局。
心有大格局者,不因環(huán)境的不利而妄自菲薄,不因能力的不足而自暴自棄,不因生活的不如意而怨天尤人,不因一點小事和挫折就一籌莫展,不甘于碌碌無為。
(二)減法
曾國藩說:“省事是清心之法?!?/p>
他認為一個人如果心中思慮的雜事多了,就容易內耗和心累。這樣的內耗,往往會導致重要的事情還沒開始做,就已經把心力浪費掉一大半了。
所以,很多智慧的人認為,一個人成熟的標志,就是學會做減法,學會把無關緊要的事情從心中剔除出去。
在《達生》篇里,莊子也給了我們一個做減法建議:如果你覺得在人世間想要的東西已經遠遠大于你需要的東西。而且你的能力又不足以支撐你的欲望的時候,你應該做一點兒減法。
莊子認為,對于很多人來講,嘗試著把大部分能夠不做的事情放棄掉,身體就不會處于勞頓當中;嘗試著把生活的瑣事放置一邊,內在的精力則不會虧損。
(三)敬畏
曾國藩:“心常用則活,不用則窒,如泉在地,不鑿汲則不得甘醴;如玉在璞,不切磋則不成令器?!?/p>
盡自己的潛力,掘井及泉,不要輕易放棄。如果想知道自己的潛力,進世界最好的大學,見你感興趣的領域最強的導師,讀你感興趣的領域最好的文章,看到自己和最高智慧之間的差距。
所以,曾國藩總結的人生智慧是:聽從內心,敬畏天理。
《半山文集》里認為:理解、尊重、敬畏,人與任何事物之間關系,都離不開這六個字。
人在當下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一個眼神,一次呼吸,一個想法,一個念頭,都需要知敬畏。
因為它們,都會是因,同時也都是果。
(四)心境
今天大盤的大跌,不知道怎么回事兒,我就想起以前在李克老師的朋友圈里看到的一段話。
他評價了曾國藩說的“養(yǎng)活一團春意思,撐起兩根窮骨頭”這句話。
他認為,所謂“撐起兩根窮骨頭”,是講人要有骨氣。而“養(yǎng)活一團春意思”是說人的心中要有一種生機,一種向上的、積極的、愉悅的快感。
關于心中這團春意,堅定和從容,國外的大咖們也有這個意識。
保羅戈埃羅曾說過:“不要太過憂慮,擔心太多不會減輕明天的負荷,只會剝奪今日的快樂?!?/p>
泰戈爾說,不要著急,最好的總會在最不經意的時候出現。那我們要做的就是:懷揣希望去努力,靜待美好的出現。
(收尾)
據說,心有大格局者,不因環(huán)境的不利而妄自菲薄,不因能力的不足而自暴自棄,不因生活的不如意而怨天尤人,不因一點小事和挫折就一籌莫展,不甘于碌碌無為?!?/p>
不念過去,不畏將來!活在當下!
《曾國藩傳》,今天我有幸讀到這本書,受益匪淺。是什么讓中國近代兩位歷史大人物毛澤東和蔣介石相繼把他當做自己的精神偶像與導師?是他天資聰穎?不是。曾國藩資質平庸,每次考試都不能如愿,是他名門之后另有能人?也不是。在曾國藩之前的曾氏家族中,甚至沒有出過一個秀才。
立功、立德、立言,曾國藩全做到了。就立功而言,他從一介書生起家。創(chuàng)立湘軍,統(tǒng)率群雄,力挽狂瀾,鎮(zhèn)壓太平天國運動,使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免遭徹底毀滅的命運,延續(xù)清王朝的生命六十余年;就立德而言,時時以圣賢標準要求自己,道德修養(yǎng)基本接近純粹;就立言這方面來講,近代中國之大儒非他莫屬,對理學研究身體力行,造詣很深!以天下為己任的強烈使命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宏大志向,民族自強是支撐曾國藩在艱難困苦忠奮力拼搏的精神動力。實事求是、經世致用的認知傳統(tǒng)使他從前人、從他人、從自身,學到智慧總結經驗,應對復雜的時事和風云動蕩的朝堂,至誠待人,用自己的人格力量,使英雄為我所用,終成大業(yè)。
在湘軍的建立過程中,把訓和練完美集合,也就是現在所說的思想動員與宣傳,樹立了湘軍不怕犧牲、勇于向前、忠君為民的思想,把一只團練隊伍也就是今時今日所說的民兵組織,發(fā)展成為后來保家衛(wèi)國抵抗太平天國運動的中流砥柱。左宗棠、李鴻章都是后清時期影響歷史進程的重要人物,都是曾國藩的得意門生,尤其是左宗棠的以德報怨更是讓后輩敬仰。
在鎮(zhèn)壓太平天國運動中,其弟曾國荃謊報戰(zhàn)績稱洪秀全之子,被焚燒致死,曾國藩深信不疑奏報朝廷,朝廷通令嘉獎。然而后來左宗棠發(fā)現洪秀全之子蹤跡未通過曾國藩而直接上報朝廷,朝野震怒。其時,左宗棠也不想活在其師曾國藩的光環(huán)下,因而有此一出,自此師徒不睦。然后來左宗棠出師西北,糧草軍餉均需曾國藩籌集相助,左宗棠擔心曾國藩會為了以前的事情而報復,然而并非如他所料,曾國藩摒棄前嫌,用心辦公,以德報怨,左宗棠終于承認自己的過錯承認自己確實不如其師。
說了這么多,曾國藩確實有一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比如:至誠待人,在維護民族大義的道路上堅持不懈,奮力拼搏。曾國藩在那個年代是為了民族大義,而現在的我們又該為了什么而去拼搏,大概不用我多說了吧。
有句話說:“若覺中年無作為,勸君重識曾國藩?!币艺f學知識不問年少,想知事故也不必等到中年。
尤記得第一次翻開《曾國藩家書》時,還是xx年的一個盛夏,最近實在書荒,不由得再翻起這本收錄了半個圣人的書信故事,更得來了不一般的感受,再隨記一下在書中得來的感悟。
曾國藩說:“勿以小惡棄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其所述意思是不要因為別人所顯現出來的一些小缺點,而忽視了他身上其他更大的優(yōu)點,也不要因為與他人有了一些小過節(jié)就忽略了別人曾經幫助過你的大恩。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人只要做事就會犯錯。這兩句話都是告誡我們,不要因為別人的一些小錯誤,一點道德或人事上的小瑕疵,與你產生了一點小恩怨以后,就全盤否定別人的好,忘記別人帶給你的恩惠。
《禮記》:“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這句話我是深有體會的,因為看重一個人于是發(fā)現了他身上更多的缺點,因為厭惡一個人最后反而發(fā)現了他身上不少的優(yōu)點。
所以說在與人相處的時候,一定不要憑第一感官去定義一個人。而是要深入了解以后客觀、公正地看待他的缺點和不足。“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p>
孔孟朱王四大圣,唯曾國潘只占了半個,因為他沒有創(chuàng)立自己的理論,他所述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以前面四個圣人為標桿,自身奮進。依我拙見,曾國潘一生勤,仁,義,知世故,懂進退,已是我們后生學習之典范,稱圣與不稱圣又如何。圣人多半是被神話出來的,但是圣人能被稱圣,自然是他們的思想,言論,行為值得被后人所習,他們的精神,故事,形象能夠被立為標桿。
再次拜讀過曾國潘家書之后,更感慨還有太多修身立德的真理,為人處世的事故值得我們學習,此書在中華五千年凝聚文化下面也只是冰山一角,古代人講究修身,立業(yè),現代人都是立業(yè),修身,更何況太多人立業(yè)后不修身。
只是如今社會又有幾人能舍棄手中之物平靜下來與這些白皮黑字作伴呢?
如果你尚且年少,不如多花點時間讀點書吧,修好身再立業(yè),事半功倍!
一直很想拜讀《曾國藩家書》,之前由于自己的懶惰也好,忙碌也好,讓自己把這件一直很想做的事給落了下來。由于課程,也是因為興趣。這段時間稍稍讀了些許。《勸學》篇的內容有那么一些讓我感觸很深。
讓我特別有感悟的話語出現在“勸學篇”里“致九弟做人須要有恒心”一信中:
“凡人作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恒,終身一無所成”。
看完此段,驟然屏息,冷冷靜靜又看兩遍,再冷冷靜靜想想自己,感覺后背跟扎了不少各種尺寸的針頭似的,一沒留神就遭遇了傳說中的如芒在刺。
其實“做事有恒”這個觀點在勸學篇里的很多信件都有闡述,可以說是貫穿始終。比如:“雖極忙,亦須了本日功課,不以昨日耽擱,而今日補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預做”等等。
做事有恒心,專一,這些東西乍一看你會覺得都是老生常談。但咱也可以好好想想,這些東西為啥那么老了,不同的人說了那么多遍了,但還是一代一代的人都在不斷強調呢?
我從來不是一個有恒心的人,在漫漫二十多年的歲月里,我習慣于去嘗試新鮮的東西,但是真正堅持下去的沒幾樣,而且也不是自己百分百的心甘情愿,大多是因為外界所迫。
作為一個大學生,特別還是金院的學生,我們需要扎實熟練的技能,豐富的專業(yè)知識。而這些東西正是需要我們不斷的練習,需要我們花時間,下苦功的,此時此刻,恒心、專一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對我自己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次自我挑戰(zhàn)。
最后用曾國藩的一段話勉勵自己: “人茍能自立志,則圣賢毫杰,何事不可為?何必借助于人?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為孔孟,則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學,人誰得而御我哉?若自己不立志,則雖日與堯舜禹湯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與于我哉?”
我沒有資格去評價曾國藩這個人,但是他書信中的文字卻告訴我:做自己,堅持自己,用一顆堅持、專一的心去為自己描繪出一個燦爛的明天。
唐鑒,字鏡海,湖南善化人。是清朝秉承程朱理學的專家級人物,但是他之所以出名,還是沾了不少弟子曾國藩的光。
道光二十一年,唐鑒由江寧藩司任上進京任太常寺卿,道光帝在乾清門接見他。這一天,曾國藩恰好隨侍在旁。道光帝獎諭唐鑒治程朱之學有成就,并躬自實踐,是個篤實誠敬的君子。道光帝對唐鑒的稱贊,引起曾國藩的深思:自己在皇上身旁,要得到皇上的重視,必須要投皇上所好;看來皇上看重的是德行的修養(yǎng),是對義理之學的研究。幾天后,曾國藩就拜師于唐鑒,唐鑒也對這位同鄉(xiāng)后輩勤奮實在很看重,見他如此謙卑,自投門下,樂意地收下了這個新門生。
曾國藩拜師后第一起事就是請教唐鑒如何讀書:
曾國藩問“古今學問,汪洋若大海,弟子在它面前,有如迷路之孩童,不知從何處起步?!?/p>
唐鑒回答“當以《朱子全書》為宗,此書最宜熟讀,即以為課程,身體力行,切不可視為瀏覽之書。檢身之要,我送你八字。即檢攝在外,在‘整齊嚴肅’四字;持守于內,在‘主一無適’四字。至于讀書之法,在專一經;一經果能通,則諸經可旁及;若遽求專精,則萬不能通一經。比如老夫,生平所精者,亦不過《易》一種耳。”曾國藩聽了鏡海先生這番話,有昭然若發(fā)蒙之感。
唐鑒逐一指點后,曾國藩于學問之道和修身之法似乎一下子全明朗了。唐鑒又告訴他,督促自己修身的最好辦法是記日記,并說倭仁在這方面用功最篤實,每日自朝至寢,一言一行,坐作飲食,皆有札記,或心有私欲不克,外有不及檢者皆記出。又說自己記日記一一如實,決不欺瞞,夜晚與老妻親熱,亦記于日記中。曾國藩聽后心中暗自發(fā)笑,也佩服老頭子誠實不欺的品德。
唐鑒的話和做法不僅對曾國藩有啟發(fā),對我也很有啟發(fā),記得上學時老師說過我們上了十幾年學,到最后學到了什么?學到的是學習的方法,就如唐鑒所說的讀書要專一,“一經能通,則諸經可旁及”。另外,記日記確實是件好習慣,堅持把我們的所見所想記錄下來,經年累月,我們的學習成果會不知不覺的在日記中流露出來的。
曾國藩有一對名聯:養(yǎng)活一團春意思,撐起兩根窮骨頭。
撐起兩根窮骨頭是指人要有骨氣,曾國藩一生以窮為榮以窮為本,他曾經說過一句話,說他絕不把當官所賺的錢留給后人,這就有疑問了。自從曾國藩發(fā)跡后湘鄉(xiāng)出來很多人,因為曾國藩喜歡用鄉(xiāng)人。曾府也成為湘鄉(xiāng)第一府第,曾家也一度成為湖南首富。難道建曾府或是湖南首富的曾家就沒有曾國藩一分錢?其實這里面還真沒有曾國藩什么事。曾國藩確實很節(jié)儉,但他的幾個兄弟卻是一個比一個貪。他自己兄弟五個,最貪的是五弟也就是在家族里排行第九的曾國荃。曾家兄弟打仗都特別狠,除了曾國藩外打了勝仗后都喜歡屠城,然后把所得的金銀財寶據為己有。老九曾國荃就這樣斂財無數。曾國藩對大家庭的兄弟們無可奈何,但他對自己子女確實很嚴格。兩個兒子都非常節(jié)儉,一直都過得很清貧。曾國藩是死在兩江總督的任上,難道他真沒有留一點錢給他兩個兒子嗎?有個小小的例子可以反證:曾國藩死后他兩個兒子曾紀澤和曾紀鴻都為官了。老大曾紀澤比較有名,曾經是晚清最著名的外交家。當時國家比較窮,曾紀澤在駐英、法大使期間甚至把自己的薪俸貼補到建使館或是外事活動中去了,而他節(jié)儉得衣服都舍不得買。老二紀鴻則是北京一名低級的官吏,比他哥哥還窮。有次紀鴻生了一場大病,看了病后竟然拿不出錢去抓藥,想向哥哥借錢,但一是哥哥不在國內,二是想到哥哥也不寬裕。這時曾國藩才離世不久,如果留了錢的話兩個兒子不可能會過得那么的拮據。
在萬般無奈之下還是左宗常知道了這件事后出手相助。當時左宗常熱淚盈眶,說平時最不服曾國藩,但現在不服也不行,兩個孩子身為名門之后,清廉自省到這個地步,老曾真是教子有方?。?/p>
曾國藩平時就穿家里老妻織的布衣。一生只做過一件高檔衣服,那還是他金榜題名時做的一件高檔料子的長袍,平時舍不得穿,只有在大場面時才會穿出去,回來就趕緊脫下收好。這件衣服穿了三十年,一直到曾國藩去世時還是嶄新嶄新的。
曾國藩在南京任兩江總督時把家眷都接過來了,有一次李鴻章請曾家的女眷吃飯,這時曾家兩個女兒還沒出嫁,聽到請客的消息都很高興,但發(fā)愁的是兩人只有一條綢緞褲子,這條褲子還是大嫂留下來的。那誰穿這條褲子去赴宴呢?姐妹倆為此吵了一架,小妹妹沒爭羸就大哭起來。于是曾國藩就做小女兒的工作,說等明年如果我還做兩江總督的話我就給你做一條更漂亮的褲子,小妹聽了才破泣為笑。
曾國藩名言:士農工商,勤苦儉約,未有不興;驕奢倦怠,未有不敗。
幼兒教師教育網相關欄目推薦:“呼蘭河讀書筆記”。
書籍是人類的精神食糧,不可一日無書讀。讀書,熱愛閱讀,是一個人成功的不二法寶,網絡上有很多關于作品的閱讀分析,想信您在閱讀后也有所得,這些共鳴是難能可貴的,需要我們把它記下來。你知道怎么寫讀書筆記嗎?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呼蘭河傳的》讀書筆記”,供有需要的朋友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也不過是幾家碾磨房,幾家豆腐店,也有一兩家機房,也許有一兩家染布匹的染缸房,這個也不過是自己默默地在那里做著自己的工作,沒有什么可以使別人開心的,也不能招來什么議論。那里邊的人都是天黑了就睡覺,天亮了就起來工作。一年四季,春暖花開、秋雨、冬雪,也不過是隨著季節(jié)穿起棉衣來,脫下單衣去地過著。生老病死也都是一聲不響地默默地辦理。
比方就是東二道街南頭,那賣豆芽菜的王寡婦吧:她在房脊上插了一個很高的桿子,桿子頭上挑著一個破筐。因為那桿子很高,差不多和龍王廟的鐵馬鈴子一般高了。來了風,廟上的鈴子格棱格棱地響。王寡婦的破筐子雖是它不會響,但是它也會東搖西擺地作著態(tài)。
就這樣一年一年地過去,王寡婦一年一年地賣著豆芽菜,平靜無事,過著安詳的日子,忽然有一年夏天,她的獨子到河邊去洗澡,掉河淹死了。
這事情似乎轟動了一時,家傳戶曉,可是不久也就平靜下去了。不但鄰人、街坊,就是她的親戚朋友也都把這回事情忘記了。再說那王寡婦,雖然她從此以后就瘋了,但她到底還曉得賣豆芽菜,她仍還是靜靜地活著,雖然偶爾她的菜被偷了,在大街上或是在廟臺上狂哭一場,但一哭過了之后,她還是平平靜靜地活著。至于鄰人街坊們,或是過路人看見了她在廟臺上哭,也會引起一點惻隱之心來的,不過為時甚短罷了。
還有人們常常喜歡把一些不幸者歸劃在一起,比如瘋子傻子之類,都一律去看待。哪個鄉(xiāng)、哪個縣、哪個村都有些個不幸者,瘸子啦、瞎子啦、瘋子或是傻子。呼蘭河這城里,就有許多這一類的人。人們關于他們都似乎聽得多、看得多,也就不以為奇了。偶爾在廟臺上或是大門洞里不幸遇到了一個,剛想多少加一點惻隱之心在那人身上,但是一轉念,人間這樣的人多著哩!于是轉過眼睛去,三步兩步地就走過去了。即或有人停下來,也不過是和那些毫沒有記性的小孩子似的向那瘋子投一個石子,或是做著把瞎子故意領到水溝里邊去的事情。一切不幸者,就都是叫化子,至少在呼蘭河這城里邊是這樣。人們對待叫化子們是很平凡的。門前聚了一群狗在咬,主人問:“咬什么?”仆人答:“咬一個討飯的?!闭f完了也就完了。可見這討飯人的活著是一錢不值了。賣豆芽菜的女瘋子,雖然她瘋了還忘不了自己的悲哀,隔三差五的還到廟臺上去哭一場,但是一哭完了,仍是得回家去吃飯、睡覺、賣豆芽菜。
《呼蘭河傳》這本書也是關于童年的回憶,但比起《城南舊事》又大有不同,“城”的回憶大多是童真純樸的感覺,而“呼”的童年卻沒有林海音的眾星捧月之感,但在祖父的庇護下,童年也是快樂的成長。
呼蘭河的故事是東北1920年左右的故事,其中雞犬相聞的生活氛圍很濃,是熟悉的農村生活的寫照。跳大神等雖然我沒見過,不過倒是聽長輩們講過若干迷信的故事。對封建迷信的批判在蕭紅的筆下淋漓盡致。
其中三個人物的生活給我的印象最深。
團圓媳婦,被定了娃娃親,七歲的時候被五兩銀子定下了。到了婆家被活活折磨死。積極活潑的團圓媳婦在小小的年紀,卻被封建所壓迫,把一個正常人迫害致死。婆家人都打他,說是給下馬威,想想令人脊背發(fā)涼,或許像金鎖記一樣了,一代人迫害一代人,從受害者成為的施害者??吹接美予F烙團圓媳婦的腳底時,我看到喪心病狂的迫害,從未想到會有這種滅絕人性的事,到底是什么樣的思想可以讓一個人這樣迫害自己的家人呢?而且是一個小小年紀的人,或許在他們的眼中,團圓媳婦并不是一個人,是五兩銀子和傳宗接代的工具。
有二伯和老廚子都是小偷,本質上沒有什么不同,一個偷的小心翼翼,聲稱未偷;另一個賊喊捉賊,五十步笑百步。對有二伯其實是有一點點同情的,又有一點點討厭的,同情是因為在日俄戰(zhàn)爭中被嚇破了膽的小平民,討厭的也或許是因為這個原因吧。
馮歪嘴子是比較正面的形象了,不為生活所擊倒,獨立且自強,有自尊心,或許有原則且堅守的人都值得尊重吧。
《呼蘭河傳》是民國女作家蕭紅所著。它正如著名作家茅盾所說:“一首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笔捈t以自己小時候的經歷和口氣,寫成了這篇“如詩,如畫,如歌”的小說。
全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五章,講胡家的團圓媳婦。團圓媳婦是個童養(yǎng)媳,才十二歲。她的婆婆很會持家,對家里的家禽家畜很是愛惜,對雞鴨豬狗都舍不得打,怕打了豬不長肉,怕打了雞不生蛋。。。。。。唯獨對小團圓媳婦,卻毫不留情,每天打八場罵三場,還美其名曰:不打成不了好人。結果,打出病來,也不去大夫那兒治病,迷信地東家要個偏方,西家討個秘方,把團圓媳婦放熱水里熱昏,再用冷水澆醒。如此這般折騰了許多次,活生生地把這個十二歲的小姑娘折磨致死,人財兩空。
從這個故事里,我不僅讀到了一個生活在公婆打罵下的童養(yǎng)媳悲慘的命運,更認識到那個時代女子低下的地位。書里說到,當地男人打妻子的時候,都會理直氣壯地說道:“娘娘(廟會上的子孫娘娘)還得害怕老爺(子孫娘娘的丈夫)打呢,何況你一個長舌婦!”可見,男人打妻子,婆婆打媳婦在那個年代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連明媒正娶的女子都難逃脫被打罵的命運,更何況一個地位卑微,甚至可以說半是媳婦,半是傭人的童養(yǎng)媳。
其實,即使小團圓媳婦沒有被折磨死,她也會和那個年代大部分女子一樣,默默地為別人走完一生,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何去何從。被三從四德綁架了人生觀的女孩子,一生只知道完成三件事:出嫁,生子,持家。她們的一生,僅僅是服從,僅僅是一個附屬品:從父,從夫,從子。即使是大戶人家的女兒,也往往沒有屬于自己的完整的名字。她們的姓就是她們的標識。父姓上冠以夫姓,便伴隨她們的一生,直至刻在墓碑上,留下一點她們曾經來過的痕跡。 從“xx氏”,我們無從得知她是誰,有著怎樣的音容笑貌,只能看到兩個家族的聯姻。她們代表的不是自己,只是一個代號,一個附屬品,一個婚姻證明。在時代的限制下,她們只知道自己是某某的女兒,是某某的妻子,是某某的母親。她們并不知道她們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我”—— 作為一個“人”的真正自我。 正因為沒有自我意識,她們不知道自身的尊嚴,當然也無法認識自身的價值,只能在打罵歧視下,或痛苦或麻木地走到人生盡頭。書中還提到,有些媳婦不堪忍受婆家的暴力或冷遇,回娘家訴苦,可是母親卻告訴她這是“命”。 這些年紀輕輕的女孩子,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有這樣悲哀甚至痛苦的“命”。有些人實在不堪忍受,只能輕生以求解脫。所以,生在那個時代的小團圓媳婦,她的命運注定是一場悲劇。
我特別關注這個章節(jié),還有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到今年年底,我也是十二歲。 幸運的是,我生在一個民主而開明的時代: 男女社會地位平等,每個人都可以有屬于自己的名字,擁有自由的意志,懷有獨特的夢想,所以我擁有一個完全不同的人生。 我認為這樣才是正確的。人生而平等。既不應該有地位,職業(yè)的歧視,也不應該有性別的歧視。在我們周圍,優(yōu)秀的男同學和女同學各領風騷;我們放眼社會,各行各業(yè)的男女精英各有千秋。性別,本不存在“誰比誰優(yōu)秀”或“誰比誰差”的問題。無論男女,作為“人”,不僅有社會責任,家庭責任,更需要為自己負責。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都有無窮的潛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夢想。 同樣十二歲的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在大千世界里行萬里路,在夢想成為一名化學家,在夢想著諾貝爾的榮耀。我深深地同情同齡的小團圓媳婦,為她嘆息,為她流淚,也為自己慶幸命運的恩寵。
千年前,《木蘭辭》 用委婉詼諧的方式向男性世界宣告:“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千年后,我們迎來了男女平等的環(huán)境。既然有幸降生在這個時代,作為一名女生,我會更加自信自強,展現自己的風采,發(fā)掘自己的潛能,追逐自己的夢想,努力活出自主的人生!
這是蕭紅對童年生活的自我回憶,也只限于童年生活,幸福的童年、苦悶的童年,童年的“我”眼中的其他人。
父親、母親對“我”不好,對“我”很冷漠,祖母還用針扎過“我”,因此“我”不喜歡祖母,“我”唯一的幸福就是從祖父那里得來的。其實,說祖母拿針扎作者,這算不算對作者懷有惡心呢?原因是,“我”調皮搗蛋,喜歡用手去戳祖母房里的窗紙,一排排戳過去。而祖母是個有潔癖的女人,潔癖還相當嚴重,因而用針懲罰了“我”。我不了解蕭紅小時候的經歷,因此這件事在我看來,只是簡單的,小時候的作者比較記仇,只記得祖母用針戳過她,因此她不喜歡祖母。
印象比較深的是,作者對東二道街上那個大泥坑的描寫,粘性極強,總能淹死幾個人或牲畜。在貧窮的年代,人們吃不起肉,每當有瘟豬肉賣時,大家都一窩蜂地去買便宜豬肉??墒?,人怎么能吃病死的豬肉呢?有這大泥坑就不一樣了,豬是溺死的,不是病死的,人的心里過得去這一道坎,吃溺死的豬肉也比較衛(wèi)生,這肉就能吃了。貧窮使人們顧不上有病沒病,吃了沒病則下去繼續(xù)吃,萬一有病也只能怪自己運氣不好。肉太珍貴了呀!錢太難得了呀!命算得上什么呢?!
蕭紅說“都是自由的”,真的自由嗎?悲慘的命運大概因為她實在太小,便從她身邊略過,到別處去了??纯蠢虾业男F圓媳婦,被婆婆打得精分了。夜晚睡覺也被婆婆的鞭打嚇醒,便一直嚷著要回家,大家于是就認為她被鬼魂附體了,請人來跳大神,這一家提供一個偏方,那一家提供一種法子,活生生地把一個好好的十二歲的孩子給逼死了。中國似乎總有這樣一種傳承,女人老了,總要將以前在婆婆那里受過的委屈發(fā)到自己的媳婦上。也許不能說是撒氣,年輕時可能認為自己應該承受一切,那是婆婆的教導。讀后感·因而如今痛打媳婦也是應該的,合情合理的,竟也沒人反思。甚至說,“有娘的,她不能夠打。她自己的兒子也舍不得打。打貓,她怕把貓打丟了。打狗,她怕把狗打跑了。打豬,怕豬掉了兩斤。打雞,怕雞不下蛋。唯獨打折小團圓媳婦是一點毛病沒有,她又不能跑掉,她又不能丟了。她又不會下蛋,反正也不是豬,打掉了一些斤兩也不要緊,反正也不過稱?!本拖裎疑厦嬲f的,聽起來可能有些荒唐,但確實存在,人算得上什么呢?
再說呼蘭河城里的人們,凡是遇上投河跳井的,或是上吊的,看熱鬧的人特別多,之前用滾燙的熱水從小團圓媳婦頭上澆下去,圍觀的群眾無一不是看熱鬧叫好的,等人實在只有一口氣了,才起了一點同情心。這個行為時中國長久以來一直改不過來的,大家無聊慣了,冷漠慣了,自我慣了。
有人說蕭紅是“不朽的作家,幾百年都不朽”,我想這個評價是不是過高了,不是想拿她和誰比較,單從我看過的幾部作品里,這固然是一位難得的有個性、有思想的女作家,“不朽”可能還是有些抬高了。
古語言: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人的成長離開不開書籍營養(yǎng)的滋養(yǎng),閱讀時,我們一般都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收獲。這個時候,我們只需要將自己的想法一筆一劃的記錄下來,你現在正在想寫一篇讀書筆記嗎?小編現在推薦你閱讀一下圓明園毀滅讀書筆記,建議你收藏本頁和本站,以便后續(xù)閱讀!
讀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后,我感到義憤填膺!
圓明園是我國清朝時期有屈一指的皇家御苑,皇帝的別墅。到乾隆時代還大加擴建,所花費的人力和物力不計其數,托資龐大。園里的一花一草,一景一物都是大有來頭,價值連城。圓明園占地三百二十公頃,大致分三部分:圓明園,長著國和萬春圖,里面的園更是多不勝數。園內的風景猶如仙境,如詩如畫。圓明園集合中外各地名勝,精華于一身,在園里走一趟,可謂是賞心悅目。
可惜好景不長,如此金碧輝煌的圓明園挑起了侵略者的狼子野心。1860年,英法兩國狼狽為奸,一舉入侵圓明園,雖說我們中國人多勢眾,但始終敵不過洋鬼子的鐵槍火炮。沒有先進武器的我們,只好眼睜睜看著中華建筑的瑰寶被侵略者毀于一旦。歹毒的侵略者,將圓明園洗劫一空后,為了毀滅證據,就下命令將圓明園燒毀。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圓明園似乎在痛苦地呻吟:“救命?。∥乙粺沽??!拔彝蝗桓械綐O為心痛,極為氣憤。為圓明園的毀滅而憤憤不平。
歷史與現實雙重證明,弱肉強食不只是自然界的生存規(guī)律,也是社會發(fā)展不可回避的潛規(guī)則。民主與和平這些文明的思想只是人類最純粹的善意追求,在國家經濟利益、政治權力面前它顯得異常地蒼白。否則,美國就不會以“世界警察”的名義在全球范圍內東討西伐,就不會出現以一已的力量顛覆伊拉克、鎮(zhèn)壓南聯盟、打擊阿富汗等等強權國際政治事件。同理,一個半世紀前圓明園燃起的熊熊烈人,留給中華民族的是血的教訓!
圓明園,見證了一個帝國的輝煌與衰敗?!秷A明園》,記錄著一個民族的榮耀與屈辱。假借文明的名義,強盜們點燃的野蠻大火燒盡了一座舉世無雙的世界建筑瑰寶。然而,野蠻的大火燒不盡她的華貴,在大英博物館和法國丹楓白露城里,我們依然可以體味到她散發(fā)的藝術氣質。野蠻的大火同樣燒不盡一個民族對她的追思,因為她承載著一個民族的榮辱歷史與文化血脈。
愿以一段“憑吊圓明園”作為結語:
我以為我可以忘記,
只要我不回過頭來,
我以為我可以當作什么都不曾發(fā)生:
只要我不翻開昨天的日記,
然而你總在我的夢中出現,
喚醒我的心中對你不能忘卻的思念!
我們的祖國中國,有著上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曾留下過太多太多的名勝古跡,這其中有聞名于世界的、風景如畫的圓明園。卻有著一段讓中國人飽受恥辱的歷史。
今天我讀了《圓明園的毀滅》一文,才對圓明園有了更深的了解。1860年10月6日,八國聯軍入侵北京,闖入了圓明園。英法侵略者帶著三四千士兵,把圓明園能拿走的東西全拿走了,不能拿走的,都用車拉走了,實在運不走的,要不就毀了,要不就燒了。讀到這兒,我不禁感到十分氣憤。心底仿佛有一頭野獸在怒吼,在咆哮:那是我們的東西!快還給我們,你們這些強盜!要知道圓明園是中國多么大的財富呀!圓明園是一個集合西洋景觀、云南風光、杭州西湖、蘇州獅子林、武陵風光……多重風景的夢幻天堂。里面既有金碧輝煌的殿堂,又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并且建筑物里都珍藏著上至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可謂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墒撬瓦@樣地毀于一旦了……
回首過去,我們是曾失敗過,但是展望未來,我們仍會勇往直前,這就是中國不屈不撓的精神!幾十年的漫漫征途,中華民族終于以新的姿態(tài)在世界面前屹立,向全球宣告:中華民族是打不到的!中國這頭沉睡百年的雄獅正在慢慢蘇醒。在這改革開放三十年中,中國的經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國內生產總值從3645億元增至21.087元,中國憑著拼搏進取的精神,使昔日的東亞病夫現在已當之無愧地躋身于世界強國之列!
在近幾十年的奮斗中,中國航天事業(yè)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從遠程火箭發(fā)射成功,到神五升天,再到神六載人飛船順利返回,中國航天人的摸索讓祖國一躍成為航天科技強國!神七的發(fā)射成功,讓我們炎黃子孫的千年夢想成為了現實。
中華民族還有堅不可摧的凝聚力!20xx年讓人聞風喪膽的非典疫情、百年不遇的冰雪災害、5.12特大地震……一個個艱巨的磨難在眾志成城的中華兒女面前低下了頭。
不只這些,中國的體育事業(yè)也在蒸蒸日上。隨著1984年許海峰摘得中國奧運首枚金牌后,中華健兒奮勇爭先。不僅20xx年舉辦了北京奧運會,還以51枚金牌的好成績名列前茅。
我們堅信,中國將會在中華兒女的努力拼搏下變得更繁榮富強!讓我們?yōu)橹腥A之崛起而讀書吧!
在落葉之際的一天,我重讀了一遍《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我又感到非常憤怒。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圓明園中,不僅有民族建筑,還有西洋景觀。在各個地方還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但在18xx年,英法聯軍侵入圓明園,能拿走的寶物就統(tǒng)統(tǒng)拿走,不能帶走的就用繩子拉倒、鋸子鋸斷,最后還放火燒園。
這篇課文讓我深有感觸,英法聯軍兇殘貪婪,不但把寶物洗劫一空,還把圓明園中的建筑都燒毀了,讓中國人民十分憤怒。
這篇文章讓我想起了那時清政府腐敗無能,竟簽訂了《北京條約》,讓英國、法國、德國、沙俄、美國、日本、意大利等等的十二個國家有機可乘,再度侵占北京。他們竟然為所欲為、橫行霸道地在中國的土地上胡亂破壞!這些強盜掠奪剩余的寶物,守園太監(jiān)也趁火打劫,居民更是在道路上撿拾!
現在,我們本存于圓明園中的國寶,卻散落在外國的各個角落。英國、美國、法國的存量甚至到了幾千萬件!我們能不憤怒嗎?幾年前,中國有關的人員,曾花費過數千萬人民幣的高價,在世界各個國家中,把這些本來就是中國的東西,再用自己的錢買回來,這不都是侵略者的罪惡嗎?
英法聯軍十分可惡,不但掠奪了圓明園中的瑰寶,還放火,讓煙云三天三夜籠罩整個北京城。在那個年代,圓明園內種植了許多樹木,成千上百的木材堆積如山,準備和各國交易。但是在那時,這些木材不再是金錢了,而變成了有助于燃燒的材料!大火燒盡后,所有的木材都變成了木炭,我們即將獲得的金錢也化成了灰燼。
如今,圓明園失去了往日的輝煌,想到這些,我能不憤怒嗎?
今天,我讀了一篇課文,名叫《圓明園的毀滅》。
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里大,也很美麗??墒?,在1860年卻被火銷毀了。
讀了這篇課文我感受到的不僅是憤怒和惋惜,更多的是這一歷史事件的反思,圓明園為什么會遭遇如此的滅頂之災呢?這與清政府的軟弱是脫不了關系的。當時,西方各國都在進行翻天覆地的工業(yè)革命,走上了強國之路,盲目自大的清政府卻實行了閉關鎖國的政策,使中國漸漸落后于世界;而在面對列強的侵略的時候,清政府采取了妥協忍讓的態(tài)度,使侵略者越來越囂張,越來越得寸進尺。在逼迫清政府簽訂不平條約《南京條約》后,又發(fā)生了一系列戰(zhàn)爭,圓明園就這樣化為了灰燼。
這樣我想到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做人做事都不應該逃避。我曾經就做過這樣的事,當時我的同學找我打乒乓球比賽,我因為怕輸而不去打,想逃避,我就對他說︰你去找別人跟你打吧!我沒有時間。那個同學真誠的懇求我,我還是不想打,他只好嘆了一口氣,絕望的離開了。
現在想想,我和清政府何其不像,一樣的軟弱,一樣的逃避問題。中國因為清政府的軟弱,失去了寶貴的圓明園;我因為自己的軟弱失去了鍛煉自己的機會,失去了和朋友游玩的樂趣。如今的新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強國,認人欺負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雖然現在不少國家仍然在想方設法地遏制中國的發(fā)展,但是,我們偉大的政府一定迎難直上,走向更輝煌的未來!
提到元旦,我不得不想起我五歲那年的元旦了。那年有那么一個傳說,元旦的時候圓明園要對外免費游玩,于是我們就去圓明園一探究竟了。
聽說為了迎新年,圓明園免費對外開放博物館,我們一大早就來到這里。看著長長的領票隊伍,我有點失望了,恨自己怎么不早點起床?我和媽媽等了很久,終于領取一張門票。便迫不及待地進入館內。
一進門,我就被眼前的這尊石像迷住了。這是一座想象的雕像,一條長龍和一條大蛇相互盤繞,那五爪尖利,樣子兇惡的長龍盤臥在柱子上,正用牙齒撕 咬著蛇的皮肉,十分逼真!石像旁邊立著一面石雕墻,上面刻著許多與襄樊有關的歷史人物:宋玉、伍子胥、劉秀、諸葛亮等人物,這些人物為人們所知,為歷史留 下永久的足跡。
來到二樓展廳,這里擺放著歷史文物,它們是按照歷史發(fā)展順序,由遠古時期一直到元明清時代,讓我們重新認識歷史,了解歷史。從距今二十萬年前的 石器時代開始,人類使用的各種工具,砍砸器、砍削器等,它們全都是大小不等,長短不一,厚度不同的石頭做成的。到了新石器時代的工具,人們也越來越聰明 了,發(fā)明了石斧,看上去扁平鋒利,與現在使用的斧頭樣子十分相似,石刀又長又細,上面還有一個小圓洞,恐怕是為了懸掛方便吧。石鏟與石鐮更與我們現在用得 相象,真是現代工具的雉形。
接下來的陶器,陶盆、陶杯、陶甕和陶鼎擺滿展臺,形狀各不相同,由于年代久遠,出土時已破碎,經專家們的修復,才得以相見。所以有些陶器明顯看 出身上的裂紋。有的陶器實在無法復原,就做出了復制品。從它們中可以看出,古人們制作的陶器有的小巧玲瓏,做工精細,有的奇形怪狀,形態(tài)萬千,真可謂手藝高超。古人不僅把陶土用來做各種容器,還能制作樂器。展臺上放著一個個圓圓的泥丸子,身上還開了幾個小孔,這就是古人做的響器,可以吹奏出美妙的聲音。
原始人是住洞穴的,直到后來,他們學會造房,住上了茅草屋。為了抵御寒冷,他們還用葛、絲和毛進行編織衣服。這時,我們來到遠古時代的仿真大廳,這里模擬出了遠古人及他們住的茅草屋,還有他們圈養(yǎng)的牲畜和家禽。仿佛我真的來到了遠古時代,看到他們的生活習性。
隨著歷史變遷,人們開始冶煉,制作的青銅器同樣也擺滿了展臺。銅鼎、銅鏡,銅劍、車飾等,五花八門,器物上的花紋精雕細琢,有的還閃閃發(fā)光,耀 眼奪目。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一套編鐘,從小到大依次排列,還配有七個小錘,看著這套編鐘,我真想親自敲擊鐘體,一定會發(fā)出悅耳的音樂來。
去年的元旦我們過的最開心了,因為能免費玩了一趟圓明園。
今天,我們學了《圓明園的毀滅》這一課,對我感觸很深。
圓明園是我國著名的皇家園林,全國占地約三百五十公頃。濃縮了全國最具代表性的名勝。但是1860外10月6日——10月20日之間,圓明園變成了一片灰燼。現在的圓明園只剩下幾根殘柱了。
讀完后,我非常氣憤,第一是英法聯軍的刁蠻和無恥,讓我國失去了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第二是當時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和無知,只顧著自己逃跑而不顧國家和百姓的命運。
同時我也懂得了:一個國家和民族如果貧窮就會受到別人的欺侮。只有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現在我們只能做的一件事——那就是好好“讀書”,將來為我們的國家做貢獻。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只有我們有智慧了,祖國才能強盛,只有祖國強盛了,別人才不敢欺侮我們!
現在,我們的國家經濟發(fā)達,人民富裕,國力強大。別人再也不敢侵略我們,我們再也不會向他們低頭了!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今天我學了《圓明園的毀滅》這一篇課文,我感到無比的憤怒和無限的惋惜!
圓明園是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天下的奇珍異寶和中外各地的風景都集中在園內,天下的瑰寶都云集在這里。
可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入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英法聯軍把圓明園洗劫一空之后,為了消臟滅跡,掩蓋罪行,英國公使額爾金在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支持下,燒毀了圓明園。大火連燒了三天三夜,使這座世界名園化為一片廢墟。此刻在我的心里已燃起了一把雄雄的烈火,這是一把永遠不滅的火。
外國人常說要宣揚和平,制止戰(zhàn)爭……可這些在他們闖進圓明園那一刻就成了廢話。他們自己都做不好,還有什么權利教訓我們中國人。他們在中國人的領土上橫行霸道,為所欲為。掠走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后,還把圓明園燒成一片廢墟。把昔日嫵媚動人的風景和爭奇斗艷的花草樹木燒成了廢墟。這幫犯下滔天大罪的強盜侮辱了我們中國人用辛勤勞動換來的成就。所以,我們中國一定要站在世界的頂端,鶴立雞群,不再受其他國家的欺凌。
想起往日圓明園的輝煌,我感到心酸。這樣絕世無雙的瑰寶就落在一幫強盜的身上。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慘無人道的一場悲劇。我們一定要記住這一段屈辱的歷史,我們要用自己的一份力量保護國家不讓歷史重演。我們一定要好好讀書,正所謂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智責中國智。
幼兒教師教育網編輯特地為你收集并編輯了曾國藩傳讀書筆記,請收藏本文并分享給你的朋友們吧。養(yǎng)心莫若寡欲;至樂無如讀書,好的作品會引起閱讀者的共鳴,在看作品之后一定會觸動內心。讀后感可以提高你的寫作與邏輯思辨的能力。
如實相告,初讀《曾國藩家書》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且不說書籍本身篇幅宏大,近1500封書信,橫跨三十年的歷史,加上晦澀難懂的文言,每每翻開書籍都需要一次心理建設,并且讀完一封書信需要一段時間消化,真是讀得十分深刻的一本書。俗話說,凡事都有一個過程,抱著發(fā)黃書皮的舊書,竟然還讀上了癮,特別是文正先生和弟弟、兒子的通信,因為極有代入感,所以讀下去的心便也愈加強烈。
我對曾文正先生的初印象來自歷史書上的描寫,失敗的外交事件有很多負面評價,所以說我的初印象是帶有狹隘的??吹街虚g部分,其實我對曾文正先生已經完全有了新的認識。這也許就是為何同為晚清名臣,曾文正先生和左宗棠先生后代的成就和際遇卻有所不同。曾文正先生有言,門第太盛則會出事端,主張不把財產留給子孫,子孫不肖留亦無用,子孫圖強,也不愁沒飯吃,這就是他所謂的盈虛消長的道理。此種主張放在當下,也是十分符合時代要求的。
通讀完《曾國藩家書》,不難發(fā)現全文主要是兩個方面的教誨,一是行軍治政,二是為人處世。
在我淺薄的觀點里,行軍治政為的就是一國百姓安居樂業(yè),《曾國藩家書》中反映的也正是這一點。曾文正先生談到為民愛民時說:吾自三年初招勇時,即以愛民為第一要義。而這恰好與如今中國共產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在《以勤與愛民回報君親》中,他也提到行軍本擾民之事,但刻刻存愛民之心不使先人之積累自我一人耗盡。心存惠民,才有了后世曾氏的輝煌。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曾氏家書中為民愛民這一點在腐朽的晚清沒有得到實現,也是曾文正先生自身的爭議點所在,但相信在今天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必然是人民為重,人民為先,共筑中國夢。
曾子有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由此可見,修身是實現任何成功事項的基礎,是一個人實現人生價值的重中之重,所以《曾國藩家書》中提到的為人處世的方面正是我非常印象深刻的部分。古今中外,的確有不少圣賢人士為人類作出各類道德模板,而在曾文正先生身上,讓我久久贊嘆不已的卻是遲鈍二字。忍得了,等得起,守得住,是一流的智慧。有時候,遲鈍其實是一種極強的優(yōu)勢,懂得克制身體的及時反應,能等待系統(tǒng)給予反饋,再根據反饋進行下一步的行動。但如果每一次反應都是即時的,其實這個即時反應卻過了量。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成名要趁早,一部分人最終是大器晚成的。守得云開見月明,靜待花開終有時。遲鈍與懶惰、逃避不同,曾文正先生的遲鈍是超脫一般世人的超一流智慧。
家書既是曾文正先生人生準則的反應,也是一位兒孫、丈夫、長兄、父親對家庭的愛,更是一個中國傳統(tǒng)家庭的縮影。中國傳統(tǒng)家庭講究家長制,強調長幼有序、上下尊卑,這一點在《曾國藩家書》中是有一定體現的。家書的稱謂和祝詞上就可以看出具體的表現,如:對祖父母,曾國藩畢恭畢敬,稱祖父大人萬福金安,孫男國藩跪稟祖父母大人萬福金安等。萬福金安,是祝頌請安之詞。而作為一位父親,曾文正先生對兒子口氣大變,稱字諭紀澤、字諭紀鴻兒以這種上級對下級、長輩對晚輩的方式通信完全是發(fā)號施令的口氣。于我來說,我對這種兩面行事是不支持的,我們與父母需要尊敬,更需要平等的溝通和交流,但并不等同叛逆和無禮。平等的溝通才是有效溝通的第一步。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與《曾國藩家書》相伴的這段時日,確實是十分痛苦和難受的,面對大段的文言,常常想要放棄不讀;面對讀不懂的地方,常常長夜難眠、反復思索無法得出自己心中明確的答案。我卻是十分感恩這段相遇,讓我真真切切感受到賢人的生活方式,從而得出了一點人生啟示,愿今后都能一直用在實處上。
書還在床頭,期盼來日再會。
學習完曾國藩的家書,正如曾自己所說:人但有恒,事無不成。 雖然“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句話大家都耳熟能詳,但真正做到這點,確并非易事。
家書中曾國藩屢次說道自己的不足跟欠缺,其實從歷史的角度來講,曾國藩確實是個大家。之所以又這樣的成就,就是在于他能自省。
能夠做到自我反思,自我批評,并且終其一生,一般的人幾乎做不到,而曾國藩做到了,給了后人一個很好的“恒”的概念。
曾國藩前后三次戒煙,歷時長達10年之久,前兩次大張旗鼓說要戒煙,但都是反反復復,沒有成功。最后一次,在不知不覺中安靜的戒掉,而戒煙結束后,自己寫了日課12條來約束自己。
給自己定個目標,目標不要太高,那樣的話就成了好高騖遠了,聽過這樣一個故事,馬拉松比賽后,記者要對冠軍例行采訪,問奪冠的秘訣。冠軍回答說:每次比賽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路線仔細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志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志是銀行;第二個標志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標志是一座房子……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的終點。比賽開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奮力向第一個目標沖去,然后我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沖去。四十幾公里的賽程,就被我分解成幾個小目標輕松地跑完了。
當行動有了明確的目標時,并能把行動與目標不斷地加以對照,進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前進速度與目標之間的距離,行動的動機就會得到維持和加強,就會自覺地克服一切困難,努力達到目標。要達到目標,就像上樓一樣,不用梯子,一樓到十樓是絕對蹦不上去的。必須是一步一個臺階的走上去。踏踏實實地,每前進一步,達到一個小目標,體驗到了“成功的感覺”,而
這種“感覺”將增強自信心,并將推動發(fā)揮潛能達到下一個目標。
經常告訴自己這樣一句話:低調做人,高調做事。覺得自己很幸運,找到了一個好的平臺,團隊成員和諧相處,快樂工作。懷揣自己的夢想,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努力前行。
近日從圖書館借閱了唐浩明先生所著的歷史小說《曾國藩》三部中的第一部《血祭》。這部小說以豐繁的史料、富有湖南特色的語言真實地、藝術地再現了中國近代史上一位“中興名臣”——曾國藩。看完第一部后,心緒久久沉浸在書中那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中,急切的想要借閱第二部《野焚》和第三部《黑雨》一睹為快。第一部《血祭》主要介紹了曾國藩在母親逝世后,回家丁憂創(chuàng)立湘軍(此時還只能稱湘勇),并與太平天國起義軍初步會戰(zhàn)的經歷。
曾國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函,號滌生,謚文正,湖南湘鄉(xiāng)人,少年苦讀,追求功名。他出生于耕讀之家,家境殷實,家風淳樸,耕田得以養(yǎng)家糊口,讀書則是為了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其祖父曾玉屏雖少文化,但操持家業(yè),閱歷豐富;父親曾麟書身為塾師秀才,熟讀詩書,曾國藩做為長子長孫自然受兩位的影響頗深。曾家以勤儉持家,受影響,曾國藩自小養(yǎng)成了勤快的習慣,不貪睡,愛讀書。6歲時入塾讀書,8歲能讀八股文誦五經,14歲時能讀周禮、史記文選,并參加長沙的童子試,成績俱佳列為優(yōu)等,至道光十二年(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后來又去異地拜師求學,刻苦讀書。
在27歲時,他考中了同進士,從此之后,一步一階的踏上仕途之路。后來成為軍機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門生,在京十多年間,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遷侍讀,侍講學士,內閣學士,禮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職,曾國藩就是沿著這封仕途之道,步步升遷到二品官位。
位列二品官位期間,奉旨付江西擔任鄉(xiāng)試主考官時,母親逝世,曾國藩中途回鄉(xiāng),為母丁憂。在丁憂期間,依靠師徒、親戚、好友等復雜的人際關系,曾國藩建立了一支地方團練,稱為湘軍。湘軍在曾國藩的帶領下,逐漸成為絞殺太平天國運動的中堅力量,并與朝廷的八旗、綠營,其他地方武裝,平定了太平天國運動。此時,曾國藩也達到了他事業(yè)的高峰,奠定了他“中興第一名臣”的地位。
回顧曾國藩的一生,他能成為晚清中興之名臣,為后人廣為傳談的名人,與其的家庭、社會以及自身的修養(yǎng)、努力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是勤奮。曾國藩勤奮刻苦,不僅表現在其求學生涯,當其位居要職時,還堅持每日讀書,每日自省,修身養(yǎng)性,韜光養(yǎng)晦,終成大器。
其次能夠團結和籠絡一幫人,協助自己共成大業(yè)。曾國藩拜軍機大臣穆彰阿為師,后來又拜官文為師,為其仕途鋪平道路;結識劉蓉、郭嵩燾、胡林翼、羅澤南等朋友,又有李鴻章、左宗棠、塔齊布、曾國荃等人,為其出謀劃策,排憂解難、沖鋒陷陣。這些人,或老師,或同年,或學生,或兄弟,或朋友,曾國藩能夠團結起來,共赴大業(yè)。
合上書本,內心一遍遍地想:作為一個個體生命,曾國藩以病弱之軀在短短六十年里,何以做了那么多有意義的事?他的超常精力和睿智的頭腦從何而來,作為一個頭領,他白手起家創(chuàng)建了一支體制外的團隊,在千難萬險中將這支軍隊帶到成功的彼岸,他的本事在何處?作為一個父兄一生給子弟寫信數以千計,即便在軍情險惡時仍對子弟不忘諄諄教誨,他的這種非同尋常、不計功利的愛心源于何處? 在中國歷史上做出大事業(yè)的人數不勝數,近代叱咤風云的人物當以千百計,但為什么曾國藩特別引起人們的興趣?
這是因為作為政治家,曾有著一個明顯區(qū)別于中國歷史上政壇上大人物的地方,這就是,他在事功建立的過程中,非常注重完善自己的人格修養(yǎng),并以自己的人格修養(yǎng)的完善來促進事功的建立。作者唐浩明說,中國歷史上,很少有人自覺去這樣做,更別說做得好的。人格修養(yǎng)和事功同時建立,相互促進,這是他不同于一般政界人物的地方。這就足以敲打我們一些人的靈魂。
讀懂這本書,便感覺與胸中有著萬千溝壑的大人物心靈通了一次話。感覺擠壓在心底的困惑竟然輕輕化解了。第一遍讀得有點狼吞虎咽,還沒完全讀透。好書不厭讀,待有時間再細細品味咀嚼吧。
繼續(xù)為大家介紹度陰山的《曾國藩又笨又慢平天下》的第三部分。
安慶是南京的門戶,也是太平天國的西方重鎮(zhèn),曾國藩與胡林翼制定了兵分四路平定安徽的計劃。隆冬時,愛將鮑超3500人被陳玉成五萬之眾圍困于小池驛。
多次馳援不力,曾國藩寫信叮囑鮑超堅守待變。1860年春,洪秀全令陳玉成撤軍,為擊破江南大營,此舉拯救了鮑超與曾國藩。
多隆阿率清軍圍桐城,將硬骨頭安慶丟給了曾國藩。曾國藩謹小慎微,兩面圍困安慶,步步為營,以通糧道。就是依靠這種平淡無奇的軍事風格,才為他創(chuàng)立了光芒萬丈的功業(yè)。
此時駱秉章幕府擔任師爺的左宗棠與一員武將發(fā)生了沖突,咸豐命人徹查“劣幕”,在曾國藩的營救下,左宗棠來到了曾國藩的軍營。
洪秀全采用了洪仁玕的圍魏救趙之策,于1860年3月,李秀成兵圍杭州,然后與陳玉成夾攻回援之敵,江南大營潰敗。
在肅順的舉薦下,曾國藩被任命為兩江總督,6月,他將指揮部遷到了三省交界、四面環(huán)山的安徽祁門,向朝廷推薦李鴻章為兩淮鹽運使,因事情泄露沒有辦成。
太平軍為了解安慶之圍,再次利用圍魏救趙之法攻武昌,曾國藩令李元度防守徽州,叮囑其要堅守不出。然而李元度未能經得住誘惑,3000人馬中了埋伏。
曾國藩忍痛彈劾,導致李元度出走浙江,投靠了王有齡。曾國藩震怒,二次彈劾,李元度被充軍發(fā)配到了新疆。
12月,李秀成率軍兵圍祁門,湘軍進退維谷,連頭等幕僚王闿運都逃之夭夭。所幸外圍的左宗棠突襲景德鎮(zhèn)成功,祁門大營轉危為安。
此間英法聯軍攻陷的天津,咸豐下旨令其北上勤王。曾國藩采用了“拖”字訣,最終清廷與英法議和,北上勤王之事也取消了。
1861年4月,曾國藩率軍離開“絕地”祁門,奔赴安慶戰(zhàn)場,負氣出走的李鴻章重回大營。左宗棠堅辭前敵總指揮而推薦了曾國荃。此前曾國荃奉命圍安慶已經一年,他圍繞安慶挖了兩條長壕,既圍城內,又阻援兵。
不久陳玉成與湘軍血戰(zhàn)集賢關,兩敗俱傷。陳玉成外出求援,被湘軍死死拖住,集賢關的太平軍彈盡糧絕,7000名戰(zhàn)俘全部被屠殺,最終曾國荃采用了挖地道的方式殺入安慶城,此戰(zhàn)成為太平軍與湘軍的重大轉折。
不久,咸豐皇帝駕崩,胡林翼逝世,政變后的慈禧太后下旨令曾國藩全權指揮江浙徽贛軍務,并遙領協辦大學士之職,身為漢族官員,曾國藩破天荒地進入了權力的核心。
1861年12月,李秀成突襲紹興,合圍杭州,巡撫王有齡戰(zhàn)死。次年1月,在曾國藩的舉薦下,左宗棠為浙江巡撫,開始兵進浙江。
杭州被圍后,上海的壓力倍增,當地士紳求助于曾國藩。在他的支持下,李鴻章整合團練,建成了淮軍,不到兩個月人數超過一萬,并由水路運至上海,李鴻章被任命為江蘇巡撫。
為保全中國的軍事主權,曾國藩四次拒借洋兵之策,反對“借師助剿”,主張“中華之難,中華當之”。在奕訢的授意下,委托英國總稅務司司長李泰國斥資65萬兩白銀購買了一支小型艦隊。
李泰國竟然私自任命英國人阿思本為戰(zhàn)艦總司令,并私募了600多英國的水軍官兵。幾經周折,才收回了任命權,最終遣散了艦隊,但此舉中國損失將近四十萬兩白銀。
1862年湘軍再奪蕪湖,打算兵分三路圍攻天津。曾國荃的部隊已經推進到了雨花臺,曾國藩力勸九弟曾國荃,切勿擅自行動。這一時期陜西的捻軍突然作亂,曾國藩只得派廬州的多隆阿去支援陜西。
教育筆記《[推薦]水滸傳讀書筆記簡短800字精選》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是專門為給您提供教育筆記而創(chuàng)建的網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水滸傳讀書筆記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幼兒教師教育網精選專題推薦:“水滸傳讀書筆記讀后感”。你知道讀后感究竟怎么寫嗎?讀了作品感受到了一個人的思想文化修養(yǎng),每當我們有了新的感悟,不妨記錄下來,這有助于記住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下面是幼兒教師教育網為大家整理的“水滸傳讀書筆記讀后感”,請繼續(xù)閱讀本文相關內容!...
時光如梭,作文和我們一起度過了許多年頭,寫作文可以幫助我們記住不想忘記的事情?!拔恼伦x十篇,不如寫一篇”,我們一定要動筆寫才能提高寫作水平。如何寫出一篇好作文呢?考慮到你的需要,小編特地編輯了“水滸傳讀書筆記讀后感模板”,請閱讀,或許對你有所幫助!水滸傳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
作文上稚嫩的文字總是記載著青春的模樣,寫作是我們表現無窮無盡的創(chuàng)作力的方法之一。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能引起讀者的共情,我們通常寫作文是怎么開始的呢?你可以讀一下小編整理的初中水滸傳讀后感800字精選,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水滸傳》是一部非常經典的中國名著,與它相媲美的還有《紅樓夢》,《三國演義...
學習中,工作中,生活中我們都會產生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我們應該會將自己的想法做個總結。寫心得體會也是需要靈活運用邏輯思維的。一篇優(yōu)秀的心得體會是怎么樣寫的呢?經過搜索整理,欄目小編為你呈現“水滸傳讀書心得”,相信你能從中找到需要的內容!...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