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讀書心得。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當幼兒園教師的教學任務遇到困難時,往往都需要參考一下我們提前準備參考資料。資料可以指人事物的相關多類信息、情報。資料可以作為參考給我們一些學習工作靈感。那么,你知道有哪些常見幼師資料嗎?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2023《道德經(jīng)》讀書心得精選”,僅供參考,希望能為你提供參考!
整整四十天,我完成了《道德經(jīng)》八十一章的閱讀,覺得這就像是一場修行一樣。兩年前我曾嘗試去讀,可惜兩次都是淺嘗輒止,讀不到十章就放棄了。這次重新嘗試,倒是輕松了不少,雖只是泛讀全篇,隱約也悟到了不少東西。
這說明,我這幾年讀書寫作還是有進步的,這是令我十分欣慰的地方…最近也沒寫什么文章,即使說很多地方我都有感悟,也想寫點什么東西,但最后還是放棄了。因為在沒有讀完全篇,了解老子的思想之前,寫什么、發(fā)表什么看法還是太早,畢竟我自認為還是功力尚淺。
為什么讀《道德經(jīng)》也是受益于我?guī)啄昵白x了白巖松的《白說》,書上說《道德經(jīng)》是他的生命之書。讀完之后,我對此深信不疑。南懷瑾說:儒家就像糧店,那是生活的必需品;佛家就像百貨店,琳瑯滿目,你進去逛一下,不買東西也有收獲;道家向藥店,有病的時候有問題得時候,那就要找到《道德經(jīng)》了。
為何我會讀?也是因為我覺得我“病”了或者我面臨“病了”的難題,我想這不僅是我,也很多中年人都會面臨的問題,所以這個年齡段,有一定閱歷,卻不明方向的人讀《道德經(jīng)》恰如其分,剛剛好。相反,如果說給十幾歲二十幾歲的人去讀,實在是有點難為人了。白巖松說的一句話,我覺得說的特別好:做你這個年齡該做的事。
起初讀《道德經(jīng)》也是把它當成一部管理學著作來讀,畢竟老子說的東西都是針對類如士、王、圣的角色,也就是都是當時的領導層。但這不妨礙,老子在教授治國平天下的同時,還能修身。事實也的確如此,它適合于任何人閱讀。
一本好的著作,有時候讀起來會特別興奮,甚至拍案叫絕。尤其是,你之前的有些思考在此書里得到驗證的時候,更加肯定了你的有些決定是對的。就拿我之前比較喜歡的第九章來講:“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能守之;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边@既是人生之道,也是職場之道,而這些道都屬于天道,也就是萬事萬物的規(guī)律。
更為神奇的地方是,我發(fā)現(xiàn)竟然還可以用《道德經(jīng)》很多章節(jié)來解釋很多投資中的問題和理念,這不得不說,很多事物的本源和底層邏輯都是相同的。至于道到底是什么?我也是隱隱約約的能感覺到,卻說不上來(是因為詞窮),也許這就是所謂的“道可道,非常道”吧,能講明白,說出來的那就不是真正的道了…
作為眾經(jīng)之王,它短短五千多字濃縮了古人的智慧,流傳千年而不衰,按照常識,也是值得我們?nèi)シ磸脱凶x的?;蛟S你讀到其中的某一句話,它真能治病呢…
著名文學家魯迅曾說過:不讀《道德經(jīng)》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道德經(jīng)是老子所著,書中主要闡“道”,老子認為,事物的種種玄妙都來自于道,而道是什么,又來自于哪兒?
日前,我再次拜讀了道德經(jīng)一書,有了新的體會和感悟,道是什么?道是宇宙間萬物的本源,道無法以語言闡述,卻可以用心去感悟,老子曾用水來闡釋道,上善若水,水可以變成任何的形狀,在杯中便是杯子的形狀,水是最柔軟的,卻也是最堅硬的,善利萬物而不爭,這和合乎于“道”,這其中就包含了道家的核心理念——無為而治,無為并非不作為,而是不妄為,在為人處世中,能夠適應于各種環(huán)境,能夠快速融入其中并且發(fā)揮效用,同時不妄自作為,便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處于一個順暢的狀態(tài)。
現(xiàn)代的生活節(jié)奏下,許多人們無法真正理解無為的道理,盲目追求金錢財富等,才會造成人們的貪欲不斷膨脹,最終導致了犯罪率的高發(fā),若人們能重讀《道德經(jīng)》,體悟其中的“道”,終有一天,人們的心能重歸平靜。
道德是衡量社會文明程度的一個標志,關于道德問題前人有很多思考,下面我想談談自己對道德問題的一點感悟。
道德與本性
關于道德與本性,先秦時代就有三種不同的論斷:孟子的性善論,荀子的性惡論以及告子的性不善不惡論。探究這三種觀點的不同主要是在于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這三種觀點都有片面性,但也有可取之處。
我以為論本性無分善惡,同情、憐憫、嫉妒、殘暴等等都包含于人性之中,只是有些本性更容易導向善的方面而有些卻很難。所以,道德的形成要有一個導向善的助力,這個助力就是教育。
道德與教育
原始氏族社會是否存在著道德的意識?這個問題是復雜的,氏族社會的基礎是建立在血緣關系上的,而原始社會是以群居為生存形態(tài)。氏族社會的首領是德律的一種權(quán)威,原始人無鑒別的能力,有一種群體從眾的心理,這正是道德的一種強制性。而這種強制性的接受會使人在道德權(quán)威的陰影下形成一種固守舊俗的狀態(tài)。
文明進步的`基礎是教育,教育程度越高對道德的重視程度越高,對道德的認識更清楚,向上的善念也會越多,從而產(chǎn)生與時俱進的新道德。
道德的內(nèi)在精神
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對于道德的界定也不同,所以把風俗、習慣或是外在因素作為判斷道德的標準是不確切的。雖然道德的外在充滿不確定因素,但道德內(nèi)在的原理與精神是確定的,即道德要適應時代環(huán)境,道德要對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有利。
情緒是推動個人道德發(fā)展的動力??鬃釉f過:“克己復禮”,克己實則是對自我情緒的一種節(jié)制,但這種節(jié)制并不等于完全的壓抑與消滅情緒,而是要把壞情緒轉(zhuǎn)化為好的情緒。
情緒也分為個人情緒與社會情緒,在群體壓力下個人情緒可能會受到社會情緒的影響,如果完全放棄個人情緒而遵從社會情緒,那么社會就不會發(fā)展。正如杜威說的:“文明進化的歷史是特立獨行之英雄的歷史。”
過度的私心和欲望是道德發(fā)展的阻力。
每個人都有私心和欲望,過度的自私和欲求會破壞道德的發(fā)展,但適當?shù)乃叫呐c欲望是道德發(fā)展的動力。比如你現(xiàn)在幫助一個人,表面上是出于你對她的同情,其實潛意識里你是有私心的,如果當自己陷入困境的時候,希望受自己幫助的人也會給予同樣幫助,這是一種互助的私心。
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速度非常快,備受矚目,中國文化也一直吸引著世界的目光?!兜赖陆?jīng)》就是我們?nèi)松胁豢扇鄙俚臅??!兜赖陆?jīng)》中包含著我們中國人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潛移默話地影響著我們的思想和行為。
《道德經(jīng)》里面蘊含的內(nèi)容也在塑造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墩撜Z》里面講“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你自己不想要的東西,也不要硬塞給別人,這是從反面來論證你應該怎么對待別人,是一種“防御性”的方式。另外《孟子》里面講“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意思是當你身居高位,或者處于優(yōu)勢地位時,要包容比你差的人,形成一種和諧的氛圍,不要讓人對你恨之入骨,這是中國人的行為方式。
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強調(diào)要建設一個學習型社會,從《論語》到《孟子》,我們看到了一個人應該怎樣學習。中華經(jīng)典中《道德經(jīng)》的作者就是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 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老子。曾經(jīng)老子的出生地是一個謎,為了破解這個謎1990年以來繼清代所以前賢做了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才得知老子出生在今渦陽縣閘北鎮(zhèn)太清宮的流星原址。兩千多年以來,在老子故里渦陽人民心田里,長期浸潤著老子光輝的智慧和思想。老子對于人類的貢獻,在于他博大精深的思想。老子思想是中國人揭示自然界奧秘的一種嘗試,在中國哲學史上,老子第一個系統(tǒng)提出了“道”,這個“道”來源于自然,以“無”為本,以“有”為用,以“反始守柔”為處事之方。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與無”成為《老子》五千言的綱領。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經(jīng)》最受世人崇仰;尼采曾評論《老子》一書說:“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jīng)》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道是可以闡說的,但是并非完全等同于渾然一體,永恒存在,運動不息的大道。無,稱天地的初始;有,稱萬物的本原。因此,從常無中,將以觀察道的微妙;從常有中,將以觀察道的端倪。這無,有二者,同出于道而又玄妙,正是天地萬物變化的總源頭。天地是長久存在的。天地所以能夠長久存在,是因為天地不為自己而生,所以能夠長久。因此,圣人把自身置于眾人之后,卻能得到大家的推崇而占先;把自身置于度外,卻能保存自己。不正是由于他不自私嗎?反而能夠成就自己,所以我們要繼承和弘揚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這樣我們才能從《道德經(jīng)》中汲取營養(yǎng)。
前幾日在松花江邊看到一位退休的老者,以水為墨,在人行的方磚上信筆由韁,從《道德經(jīng)》的部分選章到《滕王閣序》,從行書到隸書,揮灑自如惹得行人頻頻駐足稱贊。想起小學二三年級時,我也是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拎著小水桶,拿著大大的毛筆在樓下的方磚上依照老師的要求練字,大約有兩年的時間便放棄了,現(xiàn)在看到這位老者習字,不免對自己當時的決定有些遺憾,但更多的是想繼續(xù)提筆的手癢。于是,一直留在老者身邊觀其筆法和內(nèi)容。
筆下《道德經(jīng)》的一段話,引起我的深思。繼而又重溫了這本書。
《道德經(jīng)》眾所周知,通篇雖只有五千余字,卻是字字珠璣,內(nèi)容包羅萬象,包括治國之道、處世哲學、軍事哲學、人性修養(yǎng)等等。我無法將書中所有的道理一一感悟,就將我在老者筆下看到的這段話,拿來與大家分享。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币馑际钦f最美好的品格,高尚的情操,應像水一樣。水滋養(yǎng)萬物、造福萬物卻與世無爭,水總是處于人們所不愿處的地方潔身自好,故達到美好境界,符合自然法則。我認為,我們學習的就應該是象水一樣的品行道德——無為而無所不為,不爭而不所不得。是故“居善地,心善淵,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天尤”。 善利萬物而不爭,孕育卻不求回報。
說水為道,水,大千世界最普通又最神奇的存在,它可以純凈的清澈透明,亦可污濁的混沌黝黑。“上善若水”經(jīng)常聽到這個詞,來到我們統(tǒng)計調(diào)查隊,我常想,我們的工作性質(zhì),即為水,不出假數(shù)、符合趨勢可謂“清水”,而捏造、編造數(shù)據(jù)可謂“濁水”。作為我們統(tǒng)計人,“上善若水”,也定是那一水清泉,能夠滋養(yǎng)萬物。
但是,孔子的一段話,讓我對“上善若水”有了更廣闊的理解。水,如是也。
孔子說:水有五種完美的品德,因它常流不息,能滋養(yǎng)一切生物,好像有德;流必向下,不倒流,或方或長,遵循自然規(guī)律,好像有義;浩大無盡,好像有道;流向幾百丈山澗毫無畏懼,好像有勇;安放沒有高低不平,好像守法度;量見多少,不用削刮(不會隱瞞正確的觀點,違心地趨附別人),好像正直;無孔不入,好像明察;發(fā)源必自西,歸宿必處東,好像立志;取出取入,萬物就此洗滌潔凈,又好像善于變化。水有這些好德行,所以君子遇水必觀(觀察、體會、感悟、效仿)。
如此有德、有義、有勇、守法度、正直、明察、立志、善于變化的水,又何懼它洗滌萬物后自身污濁不堪的外表呢。何況,普通和平常,才是世間最主流的方向。
就像每一次看完《感動中國》,每一位都是普普通通的百姓,他們簡簡單單的生活,卻散發(fā)著無限光輝和正能量,他們的事跡是可敬的、他們的精神是高尚的,所謂“上善若水”定是如此,他們把中華民族樂于奉獻、助人為樂的光榮傳統(tǒng)簡單直接的傳承,感動在霎那間匯聚在一起,散發(fā)一股無限的力量,強烈的震撼著我們的心靈,沖擊著我的每一根神經(jīng),直到了感動淚水的落下,而后結(jié)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會使我們也要這樣簡單、無畏的生活,其實我們統(tǒng)計人追求的不也是這種簡單的執(zhí)著么。
如果說“上善若水”是志士仁人崇尚的道德境界,那么“厚德載物”就是對品行的最好詮釋了?!疤煨薪?、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美好的品德像水,而偉大的胸懷則像大地一樣,能夠承載和包容萬物。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一個“滋養(yǎng)”,一個“包容”。具體到我們個人的身上,如此美德賦予了我們?nèi)嶂袔偅瑘圆豢纱莸膹姶笊?。無論在哪里,無論做什么工作,只有把重品行放在生命中的重要位置,恪守道德底線不動搖,才會安身立命。這種“上善若水”的平和,“厚德載物”的敦實,讓我們的內(nèi)心充實和沉穩(wěn),讓我們的道德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很難說清楚的一章!絕大多數(shù)的解釋和傅佩榮相似。我多少有些不成熟的、不同的理解。
一個母體,要想保持生養(yǎng)能力,首先要有能容納新生命的“谷”,而且這個谷還要具有孕育新生命的“神力”。
天地作為一個母體,要想具有生養(yǎng)能力,也要首先有能容納新生命的“谷”,這個“谷”很像“橐龠”,虛而不屈。而且還具有“神力”,所以動而愈出。
“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守的就是這個可以始終保持旺盛“生養(yǎng)能力”的母體。
如果這種“生養(yǎng)能力”能夠一直不死,那么新的生命就會源源不斷地誕生。這樣的母體,就叫做“玄牝”。
這種永遠保持生養(yǎng)能力的母體的奧秘所在,就叫做“天地根”。
這種玄妙的生養(yǎng)能力,在天地間綿綿不斷的產(chǎn)生作用,若隱若現(xiàn)于萬物之中,用之不盡。
也正因為用之不盡,所以“谷神不死”,所以“是謂玄牝”。
從古到今,無數(shù)人試圖打造“玄牝”,或者近似于“玄牝”,能有長久生育能力的母體。
通過玄牝傳承“不死的谷神”,也就是“血脈和精神”,血脈是有形的,精神是無形的。
我們中華民族就是具有長久生育能力的母體,源源不斷孕育著中華兒女,黃皮膚,黑頭發(fā),說著漢語,寫著漢字,傳承著中華文明。
為什么中華民族能夠長盛不衰呢?“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這就要追朔中華民族形成的根源——炎黃文明了,也就是畜牧民族和農(nóng)業(yè)民族不斷斗爭與融合的文明。很多民族“谷”還在,“神”卻沒了,被完全殖民化后,喪失了自己的語言,文字,文明,完全嫁接成了其他民族。看著還是李子樹,結(jié)的卻全是蘋果。這樣的民族,事實上“谷神”已死,母體已亡。
更有許多民族,形神俱滅,成為了歷史。
作為一個人,總會死的。卻也有“不死的谷神”,比如老子,他把他是精神思想,從他的軀體里分離開,成為一部《道德經(jīng)》,這部書就可以成為“玄牝”。它可以源源不斷地產(chǎn)生信奉老子思想的后人。
《道德經(jīng)》為什么會長盛不衰呢?“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道德經(jīng)》的天地根,就在老子為什么要寫《道德經(jīng)》。老子當年遇到的困惑和對困惑的思考,到如今,我們依舊有那些困惑,依舊需要思考。一旦當初“老子”遇到的困惑,如今已經(jīng)不成為困惑,《道德經(jīng)》就壽終正寢了。
一個百年家族屹立不倒,也可近似“玄牝”,百年家族源源不斷地產(chǎn)生優(yōu)秀人才,支撐這個家族的長盛不衰。
百年家族長盛不衰的奧秘是什么?“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百年家族的天地根,就是百年家族的立根之本,在于“優(yōu)秀的家訓”和能夠嚴格履行家訓。
不像更多的家族,還沒形成一個可以源源不斷產(chǎn)生人才的“母體”,就瓦解了,第二代就忘掉了第一代賴以成功的根本,結(jié)果富不過二代。
歷代統(tǒng)治者,都想把“政權(quán)江山”打造成“玄牝”,讓自己的政權(quán)可以長盛不衰。當這個政權(quán)可以源源不斷產(chǎn)生維護這個政權(quán)的優(yōu)秀人才時,這個政權(quán)就會有勃勃生機。否則,就會被推翻,或者復辟。
比如無產(chǎn)階級政權(quán),如果能源源不斷產(chǎn)生無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和無產(chǎn)階級接班人,那么無產(chǎn)階級政權(quán)就能長盛不衰,否則只會被復辟。
什么樣的政權(quán)才能長盛不衰呢?“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就是要看這個政權(quán)的“天地根”,政權(quán)的立根之處,也就是政權(quán)建立的初心。
所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才能保持政權(quán)不褪色。
許多政權(quán)忘記了初心,很快就被當初推翻的政治階層復辟了,于是又回歸到“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律里去了。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智,強其骨,常使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p>
意思是:不推崇有才能的人,使人民不去爭奪功名利祿;不以難以得到的東西為珍貴之物,使人民不去偷盜;不顯現(xiàn)那些能誘發(fā)人們貪欲的東西,使人民的本心不被擾亂。所以,圣人治理天下,要純潔人們的心思,滿足人們的溫飽,減損人們的遺志,增強人們的體魄。永遠使人們沒有知識,沒有欲望。使那些自以為聰明之人不敢自作主張,以無為的方式去對待一切,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老子主張無知無欲,與他所處的歷史背景有密切關系。周王朝分崩離析,五霸代興,戰(zhàn)爭頻繁,野心勃勃的諸侯們都像代周而立,社會生產(chǎn)力在不斷的爭斗中遭到了極大的破壞。老子面對戰(zhàn)亂痛心疾首,因此提出人的本性本來是清靜純潔的,只是受到了名利物欲的隱憂,爭名奪利,貪圖物欲,于是就產(chǎn)生了奸詐巧偽之心。二者是引起社會動亂的根源。主張去除名利,凈化人們的心靈,是一個美好的愿望。
從對于人類文明發(fā)展史進行反思這一角度來看,老子的思想是深刻的,具有強烈的危機意識,生存意識。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是以破壞環(huán)境為代價的,人類已經(jīng)遭到了大自然的報復。
人類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動物,同時也是破壞地球、污染環(huán)境的罪魁禍首。由于人的活動,地球的臭氧層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壞。全球平均氣溫逐年上升,酸雨日益增多。大氣、水源、土壤等極大地損害和惡化。大自然已開始瘋狂報復人類。據(jù)統(tǒng)計,全世界有五分之四的城市居民生活在污染的大氣環(huán)境中,引用這不符合衛(wèi)生要求的水。這些污染又翻過威脅著整個人類的生存,全球每年有500萬人死于癌癥,而癌癥決大多數(shù)十有環(huán)境污染因素引起的。
地球母親已千瘡百孔,傷痕累累。人們?yōu)閯?chuàng)造了前所未有的知識、財富而沾沾自喜。殊不知,人類在不斷著創(chuàng)造文明,同時也在不斷為自己挖掘著墳墓。
當今社會科學發(fā)達,社會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人們的物質(zhì)財富越來越殷實,而精神財富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xiàn)象日益嚴重?!疤锰谜鋈耍ぬぬ崒嵐ぷ鳌钡暮袈暼找鎻娏?。物欲橫流的現(xiàn)實生活中,如何去面對金錢、地位、美色的誘惑呢?我們同樣可以在《道德經(jīng)》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靜處世,清靜自省,盡心本職!
既然我們個體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暫,我們何不端正心態(tài)呢?靜心、凈心、盡心就是人們的三個不同心態(tài)層面。靜心:靜安人生坐標;凈心:凈處人生方向;盡心:盡展人生作為。
靜心,靜安人生坐標。老子以“清靜為天下正”,“清靜無為”為修道之本?!兜赖陆?jīng)》十六章云:“致虛極,守靜篤?!睆娬{(diào)了致虛守靜的修養(yǎng)?!爸绿摗本褪且撵`的蔽障和理清混亂的心智活動,而后才能“守靜”,通過“靜”的工夫,深蓄厚養(yǎng)洞察力,才會“知?!?,逢兇化吉。
“凈者,不污也”,天地萬物之間,潔凈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義很廣泛,老子《道德經(jīng)》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意思是說五彩繽紛的世界使人眼花繚亂,各種各樣的聲音使人震耳欲聾,美味佳肴使人饞涎欲滴,縱橫馳騁的心靈使人心態(tài)若狂,擁有貴重難得的貨物使人心驚膽寒。就從視、聽、味、嗅、觸、物六方面形象勾劃了人們因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導致的嚴重后果。故后人云:六根清凈、一塵不染。意在教人約束,收斂人們的貪欲之心。
不仁之仁,不爭之爭;
無為之為,無道之道
從前讀《道德經(jīng)》,懵懵懂懂;現(xiàn)在重讀,依然是半懵半懂,權(quán)且試述一二。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何為道?何為自然?老子說:“上善若水,不爭無尤”,卻又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碧煜氯f物,一草一木,一鳥一獸,看似無爭,卻無一不是百萬年、上億年爭下來的,包括人類在內(nèi)。天地無情,是不會干涉其中的。爭與不爭?全看理解角度。
老子的這本《道德經(jīng)》完全是寫給統(tǒng)治者的建言,通篇都在講治國之道,所謂“內(nèi)圣外王“,內(nèi)修本心,外修天下。圣人當如天地一樣,清靜無為,垂拱而治;百姓當如萬物一樣,盡可去一爭高下。作為上位者的圣人,應以不仁為仁,不去偏袒任何一方;以不爭為爭,不與民爭利。而作為下位者的百姓,則最好絕圣棄智,永遠民風淳樸。這是老子的理想,也是人類歷史發(fā)展的一大矛盾所在,畢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沒有精英能世代做圣人,也沒有百姓甘愿做人下人。debasrideb.com
放任萬物自由競爭可行,放任人類自由競爭卻未必可行。天之道,本就重在平衡,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卻是馬太效應,損不足以奉有余。圣人之道,無非就是讓人之道更切合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今天的稅收、福利、反壟斷,都是調(diào)控手段,卻也都很難無為而治。如何拿捏分寸,使社會既不是死水一潭,也不會動蕩不安,恐怕比知道那些大道理更難把握。民不畏威,大威至矣;民不敢言,大危至矣。
“內(nèi)圣外王”雖是莊子首先提出,說的卻是老子的思想。相比于老子的以無為而有為,莊子則是真正的無為,既然解決不了上述的矛盾,干脆出世逍遙,看似仙風道骨,實則于世無補,只繼承了老子一半的思想,“內(nèi)圣不外王”。后來的道教則更是等而下之,把老子追求思想的永生,徹底變成了追求肉體的永生。儒家接受內(nèi)圣外王這一思想倒比莊子更徹底,“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p>
老子的思想與古希臘哲學頗有些相通處,如果硬要找一個相似的流派,也許要算斯多葛學派。兩者都追求道法自然,遵從本心,盡管兩者的宇宙及世界觀并不相同。老子認為宇宙始于無,道即無,道生萬物;而斯多葛學派則認為宇宙源于火,火生萬物,宇宙又終結(jié)于火,輪回不絕。老子的理想世界是小國寡民,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而斯多葛學派則是希望消滅國家,只存在世界公民。
無獨有偶,柏拉圖的《理想國》也提出哲人王的概念,認為世界最好由哲人來統(tǒng)治,按哲人的思想來建國。這也是類似內(nèi)圣外王的精英治國模式。西方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哲人王就是羅馬五賢帝的最后一位奧略留(叛教者尤里安死得太早,只能算半個),他也是斯多葛學派的最后一位大師。身為皇帝,他追求的卻是內(nèi)心的平靜,“作為皇帝,我是一個羅馬人;作為個人,我是一個世界公民”。他想無為,奈何世事紛擾,他最終也是累死在日耳曼前線,他的死標志著羅馬帝國衰落的開始。
那么中國歷史上有過內(nèi)圣外王,或者哲人王嗎?也有過一位,就是號稱穿越回去的王莽,他的下場就無需贅言了。
無論是柏拉圖的理想國,還是老子的理想國,理想都很豐滿,現(xiàn)實卻很骨感。對于個人而言,如果能學到“內(nèi)圣”的一鱗半爪,就應該知足了。
另:書中的“前人校注”對理解很有幫助,“經(jīng)典故事”太多牽強附會,略過也無妨。
韓恒恒;在這個微信和QQ連接你我的時代,每個人的朋友圈可能都有網(wǎng)名為“好的像水一樣”的朋友,或者是個人簽名上寫著“圣人之道不爭,夫之不爭,天下不爭”和“知止可以平安,夫之不盈,所以可以新組建”的同事。這一盛況顯示了老子思想對中華民族的巨大影響。兩千多年前,百家爭鳴,提出了自己的治國理念和為人民服務的方針。時至今日,這些理念依然是我們民族的瑰寶。
老子說“水若善,水對萬物無不良”,核心點是利生利民,而忽略名利權(quán)勢。老子說:“天道利而不害賢者之道,為之奮斗。如果不違法,那就是什么都不做。老子還說:“拿世界無所事事是不夠的,拿世界有所作為也是不夠的?!惫芾碚卟粦撨`法鬧事。如果管理者經(jīng)常膽大妄為,不斷制造事端來彰顯自己的權(quán)力,企業(yè)就很難管理。老子說:“無為而治?!惫芾碚咭槕匀灰?guī)律,實事求是地尋求切實可行的方法,這樣就不會有治愈的方法。
“文道勤中士和他干的”。老子還強調(diào),抓法可以用來指導實踐,而不是光說不練。
對于企業(yè)來說,產(chǎn)品質(zhì)量是開拓市場的關鍵因素之一。比如,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通過不懈努力,克服了汽車覆蓋件個性化需求多、汽車覆蓋件更新周期短、汽車覆蓋件表面要求極高、生產(chǎn)難度大、汽車生產(chǎn)線自動化、鋼板質(zhì)量穩(wěn)定性要求極高、汽車生產(chǎn)流程長、技術(shù)難點多、讀書筆記集成度高等五大核心難點?,F(xiàn)在作為國內(nèi)主流的汽車面板供應商,逐漸開拓了市場,獲得了更多的用戶群體,贏得了更好的口碑。在公司生產(chǎn)線和冷軋產(chǎn)品的升級過程中,我們建立了相對完整的設備體系,以推進設備精益管理為重點,通過加強基礎管理和專業(yè)培訓,實現(xiàn)了設備由修到控、由修到管的轉(zhuǎn)變,保證了設備的穩(wěn)定和精益運行,為硅鋼、家電板、汽車外板等高端產(chǎn)品的質(zhì)量穩(wěn)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白天無所事事,難以入眠!如果不能在工作中貢獻自己的力量,那就是空虛痛苦。我們遵循規(guī)律,實事求是,克服困難,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效率。有工作就有責任,有責任就要承擔?!盁o為”是指導我們工作的方式,“無為”是鞭策我們實現(xiàn)目標。
首先,從身體層面上來講,老子認為我們身體80%的疾病都與心理和情緒有關,也就是心理不健康。這一論述與當代的“抗疫名家”中科院鐘南山院士的觀點非常一致。
當今社會,我們努力地追逐錢財、名利,在巨大的名利場前,欲望不斷膨脹,無法滿足,心情焦慮,不惜大量消耗自己的身體資源,能量,也就是內(nèi)耗,破壞了身體陰陽平衡。久而久之,疾病找上門來。
就拿我們投資界來說,許多享有盛名聲譽的投資大佬追求高收益,高業(yè)績,在名利雙收的耀眼光環(huán)籠罩下,迷失自我,日夜研究,殫精竭慮,最終累垮身體,英年早逝。令我們唏噓不已,身體沒了,什么都是扯淡,這種舍本求末的做法應當令我們警醒。
當今社會,快節(jié)奏,高能量膳食,低運動,焦慮的不斷攀比心理,無法滿足的欲望,全方位構(gòu)筑了我們的身體負能量,造成我們的身體重負不堪。錦衣玉食,甚是歡喜,但無節(jié)制的生活習慣帶給我們的身體是妥妥的傷害。
老祖宗幾千年遺傳下來的我們身體基因,承受不住近幾十年國家大力發(fā)展帶給我們突然變化的富足生活,需要我們有節(jié)制地規(guī)避身體健康風險。
老子提倡我們降低欲望,放低自己,上善若水,厚德載物,以平和的心態(tài),愉悅的心理,知足常樂,豁達樂觀地生活,注重陰陽平衡,善待自己的身體,方能健康幸福長壽。
因古典國學的深奧內(nèi)涵,經(jīng)過我近段時間的反復的研讀,消化,浮燥的內(nèi)心也平靜不少,透過表象看本質(zhì),也理解了許多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核心要義,也能冷靜應對處理當今社會各種眾生相。粗淺分享,與君共勉。
幼師資料《2023《道德經(jīng)》讀書心得精選》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專門為給您提供幼師資料而創(chuàng)建的網(wǎng)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道德經(jīng)》讀書心得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古語言: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凡是取得偉大成就的人,他們都對書有著不同一般的癡迷。網(wǎng)絡上有很多關于作品的閱讀分析,想信您在閱讀后也有所得,這時候,我們不妨坐下來好好寫一篇讀書筆記,你知道讀書筆記可以從哪些方面來寫呢?根據(jù)你的需要,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編輯精心整理了道德經(jīng)讀書筆記,希望你更多關注本網(wǎng)站更...
究竟該怎么寫一篇優(yōu)秀的感言呢?我們在面臨一些重要的活動現(xiàn)場。感言也可以幫助我們見證精彩的時刻,感言對我們的影響很大。下面的內(nèi)容是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編輯為大家整理的《道德經(jīng)》的讀書心得,希望能幫助到你的學習和工作!...
當我們在面臨一些特別的場合或者重要時刻。都會對自己當時激動的心情做一個發(fā)言,感言可以很好的反映了我們的一些心得體會,如何去寫好一篇優(yōu)秀的感言呢?或許你需要"道德經(jīng)的讀書心得"這樣的內(nèi)容,請閱讀后分享你的朋友!...
在我們親身經(jīng)歷了一些事情之后,把自己的感悟記錄下來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勤讀書、勤思考、勤寫心得體會,我們的文學修養(yǎng)也會得到提升。如何寫出一篇優(yōu)秀的心得體會呢?為滿足你的需求,欄目小編特地編輯了“《道德經(jīng)》心得體會”,供你參考,希望能幫到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