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讀后感。
大家應該都有寫作文的習慣吧,作文,沒有固定的內(nèi)容,都是每個人有感而發(fā)。寫一篇好的作文除了需要更多的閱讀外,還需要更多的練習。那些值得搜索的作文都是什么樣的呢?小編推薦你不妨讀一下作品讀后感系列7篇,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頁,以方便閱讀!
史鐵生的作品好似一把利刃,揭露人性善;史鐵生的作品猶如一縷陽光,照亮心底的黑暗;史鐵生的作品可比為一絲清風,驅散內(nèi)心的燥熱。
史鐵生出生于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家庭,青年時局動蕩,他本人也如千千萬萬的知識青年一樣,隨著上山下鄉(xiāng)運動的開展,來到了農(nóng)村插隊,雖然此時的生活條件艱苦,但是對史鐵生的性格起了影響,讓他的作品更加接地氣。
我十分欣賞他的文章《命若琴弦》,他以兩位盲人入手,講述了他們賴以謀生的職業(yè) 說書。它有兩條線索,主線是一個藥方,能讓盲人康復。而老盲人就是憑借這張藥方給他的動力才走到了今天,輔線是蘭秀爾,小瞎子正是因為她才覺得生活有了意義。
這兩條線索構成了這一個完整的小說。這篇小說的末尾,老瞎子像他的師父一樣,給小瞎子一張藥方,并繼續(xù)增大難度,似乎這個故事可以無休止的延續(xù)下去。
這篇小說給我們以人生的啟示:當一個人有目標并為之奮斗的時候,他就會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東西,例如兩位盲藝人得到謀生的手段,讓他們生存了下來。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制定的目標或許遙遠,但我們卻可以獲得許多目標之外的事物,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就,有一個更精彩的人生。
史鐵生雖然出身于地主世家,成份讓他失去了許多機會,但是他晚年卻名揚四海,可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武俠小說果然是不能細看的,本以為古龍的絕代雙驕可以細細品玩品玩的,只可惜武俠嘛,本身的基礎就擺在那里,細細品玩,就會或多或少的得到一些困惑,因為作為一個二十出頭的我,再來看武俠,和以前十幾歲時的心態(tài)和心境就些許不同了,那時候讀的是一種激|情和刺激,而現(xiàn)在呢,想的事情就要多一些,即使以前也會想一些,但那時可以不顧的,年輕嘛,什么都可以原諒,不懂是沒有關系的,以后自然就會理解了。作為現(xiàn)在的我,雖然人生沒有很多經(jīng)歷,甚至沒有完全地進入社會,但是在心理上就要對自己的不惑生氣、不滿和不安。如果作者是一些不知名的武俠作家的話,到也沒什么,信口開河,胡 話滿篇的小說我也沒少見過,所以心里就可以滿不在乎地快快翻閱,對于不太理解的東西,一笑置之,必要時還可以把書一合,說一句,垃圾!然后扔到一邊置之不理,或者再拿起來,嘲笑的,不屑的一目十行的看完,看完后對自己很滿意,也不解,覺得連這么垃圾的東西都能看下去,真的相當有忍耐力,又覺得自己真是瘋子,竟會看這么無聊的作品還能從頭到尾的看完,實在可笑得很。但古龍是不一樣,固然絕對的不一樣的,因為他的作品不但是精品,更可以說是武俠小說里的難得的上乘之作,我自然懷著激動和膜拜的心情小心翼翼來讀的,生怕錯過些什么的,所以絕代雙驕我斷斷續(xù)續(xù)地讀了三天才讀完,沒有失望,有些恐慌,不理解的事情太多了,我甚至懷疑起古龍在某些問題上到底是不是很認真?還是我太嫩,不能理解他老人家的良苦用心?
我不明白為什么結局顯得那么地倉促,簡直有些草草收尾,古龍老先生似乎已經(jīng)失去了耐心,仿佛有其他的什么事逼得他不得不為這個事情來個了斷,絕不肯再多花些時間和精力。是什么原因呢,還是本該就如此,只是我不懂?這樣的結局偶爾的讓我稍微一下懷疑古龍的態(tài)度,如果他的態(tài)度確實沒問題,我就不免懷疑到他的思路了,再進一步地想一想,就突然覺得古龍的小說的主線不是很清晰,是兩個人的決戰(zhàn)嗎,可中間有穿插了太多旁線,例如遇到蕭瞇瞇,遇到海紅珠,遇到鐵無雙,等等。這些東西表面看起來并不是可有可無的,對于推動情節(jié)尤其是主線的情節(jié)也多多少少有幫助,可是感覺起來拐的彎有點太大了。所以我理解起來就覺得這些事件只是想說明一些事情,推動情節(jié)只是小的作用。這些事情是為了增加讀者的樂趣,顯示小魚兒的聰明和機智,花無缺的彬彬有禮和優(yōu)雅,甚至于挖掘他們的內(nèi)心的痛苦,讓讀者看到的是更為豐富的一個人,更能理解他們的故事。不過,由于主線確實顯得不很清晰(或者是我笨),讓人讀得感到缺失了什么似的,但由于小說描寫的精彩迭出,影響倒不是很明顯。
小說個別地方顯得不太連貫,也許是因為絕代雙驕嘛,有兩位主角,難免顧此失彼,但小魚兒的分量明顯的遠遠超過了花無缺,這讓人感到有些遺憾,而且在兩位主角角度轉換時,從小魚兒到花無缺時倒很好,但反過來,從花無缺到小魚兒時至少讓我感到很別扭。感覺這一轉換有時太快、太突然了些,本來花無缺出現(xiàn)的就不多,時間實在有些短。大概是由于剛剛進入花無缺的狀態(tài),找到了花無缺的感覺,卻又被狠狠的踢了出來,難受極了!就好比一集連續(xù)劇到了關鍵精彩時刻突然又演起了另一部連續(xù)劇,雖然也很精彩,但心里實在是很不爽,很別扭。小說的架構也有些意思,讓十二星怪、十大惡人、慕容家的姐妹和她們的夫婿、江 別鶴等、一一登場,中間再夾或著各樣的武林人物,出名的不出名的,很有趣。一些人物的出場卻有些突兀,感覺怪怪的,比如蘇櫻,到了小說三分之二才出現(xiàn),我甚至都覺得古龍開始的時候并沒有打算有這么一個人物,實在是沒女孩能制服 小魚兒才空運來了一個,不止這樣我甚至覺得小說的后半部分和古龍起初想的出入非常的大,很多事情都是臨時插進來的,一些人物也是,這并不在古龍的原本計劃之內(nèi)。我不清楚別的作家是否也是如此,我不清楚,但我想小說的人物有時是很難以駕馭的,寫著寫著也許就會覺得根本和起初想的是兩回事兒,或者發(fā)現(xiàn)了更好的思路,或有意思的方式,一些東西就變了,又或者因為情節(jié)發(fā)展的和自己想的差太多,就弄些小插曲,讓情節(jié)正一些,這應該都是很正常的吧,至少我這么覺得的。所以古龍的情況也大抵如此吧。但是很多人物有浪費的嚴重,而人物卻接連不斷的出現(xiàn),弄得我很糊涂,很被動。整體情節(jié)上,由于一些突然的事件,讓我有些不舒服,僅此而已。
小魚兒和花無缺,兩個人我都很喜歡,非常的喜歡。但小魚兒的聰明和花無缺的禮貌都讓我覺得有些過度,尤其是花無缺,簡直有些傻了,小魚兒的聰明的力量也未免太大,顯得不夠真實了,運氣更是有些太好,幾乎必死無疑時,總有人救,先是慕容九妹,又是歐陽兄弟,還有屠嬌嬌,這些人救他都缺少必然性,偶然的很,幸運極了,都是別人主動上門去幫他的,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而且小魚兒幾乎沒求過任何人,這固然是他的可愛之處,顯得他的機智和性格,但也有些不現(xiàn)實,并且他遇到的都是些怪人,小魚兒說幾句氣他們的話,個個都很歡喜至少不生氣,有點怪,也許江湖人物和我們自然是不相同的。還有里面那些女孩,竟沒有一個喜歡花無缺的,實在是大怪了,彬彬有禮,英俊瀟灑,風度翩翩,高雅脫俗又心地善良,身懷絕技,該是女孩理想中的白馬王子了呀,但是呢,奇怪呀奇怪就連最后的鐵心蘭都只是有些勉強的(我認為,也許實際上卻未必)喜歡花無缺,小魚兒人見人愛那是自然的,但花無缺也不至于如此可愛(可憐沒人愛)吧,難道男人不壞,女人不愛?原因可能很多,(比如小魚兒經(jīng)常和女孩們生死與共,而花無缺武功太高,機會就少了些,而且接觸的女孩除了移花宮外不多,還不善言辭,真正理解他的女孩恐怕只有鐵心蘭,還不完完全全的理解)但無論如何,總是奇怪的,至少應該有一個的。
還有些不明白的地方,十大惡人死的莫名其妙,慕容九妹和黑蜘蛛呢就有點怪了尤其是慕容九妹,瘋的簡直匪夷所思了。還有其他的一些細節(jié),我也不想吹毛求疵了,沒大意義,古龍這么寫,也許有道理,也許只是自己的愛惡,隨意罷了,像他這樣的作家,多少有些浪子情懷的。
小魚兒和花無缺,我自然喜歡的緊。小魚兒,聰明機智,反應極其敏捷,而且還很能體會別人的心思,對于敵人,能抓住其弱點,加以利用,對于朋友,又能以各種方法關懷安慰(包括欺騙),喜歡熱鬧,有時愛惡作劇,頑皮有時還很任性,不怕危險,也不怕麻煩,絕對的樂觀向上,臨危不亂,對世事有著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獨特的看法,不在乎別人的看法,很瀟灑,很自信的人,非常的自信,天不怕地不怕,做事也比較果斷,絕不猶豫,對自己認定的事情就會去做,無論艱險,太自信膽子大有時就做錯事,有時愛耍小計謀而讓人難免猜疑(當然,他不在乎,他總是有法子讓人信),還有智慧,他能認識到僅僅聰明是不夠的,需要能力,說明他絕不僅僅是耍小聰明,很有趣的一個人?;o缺,彬彬有禮,舉止文雅,談吐不凡,為人謙和實又內(nèi)心高傲孤獨,高雅脫俗,內(nèi)心深沉,很多話都埋在心里,內(nèi)心可能還有些許迷茫,有智慧,但似乎被什么道義之類的東西約束著,無法完全的顯現(xiàn),談不上樂觀,也談不上悲觀,自信,但完全不表現(xiàn)出來(而且和小魚兒比,差太遠了),對無關的事情不在乎,也不想弄清楚,喜靜,多對事情抱漠不關心的態(tài)度,但關系到朋友和戀人,又可奮不顧身,為人仁義,說到做到,絕對守信,對朋友溫 柔體貼,對敵人過于善良,缺乏防范,有時匱乏勇氣,尤其面對感情時,關鍵時卻能無所畏懼,是一個豐富的人。蘇櫻幾乎是我理想中的女孩了,善良,聰明,美麗,有一段內(nèi)容讀的時候特別特別的喜歡她,但是有總覺得她缺了些什么,模糊的感覺是太纏著小魚兒了,就有些不妥了,顯得不夠可愛了。鐵心蘭,也很喜歡,很有個性的女孩兒,她比蘇櫻形象更具體一些,外柔內(nèi)剛的女孩,內(nèi)心有矛盾,但我覺得她很勇敢,很堅強。
絕代雙驕,開頭一直到小說的五分之四處,寫的都是精彩絕倫,但這最后的五分之一部分,卻讓我感覺古龍在拼命地湊一個結尾,有些急躁。寫的還是不錯的,但太多的事在如此短的時間內(nèi)如此少的篇幅內(nèi)完成,這也許是古龍故意把高|潮留在結尾,就一起壓縮,讓精彩迭出,高|潮不斷,一直讓大家伙享受到結尾的好意,對于別人可能確實是種享受,但對于我,卻感覺有點做作,不夠自然了,而且短時間內(nèi)我是接受不了太多事情的,猶如一道道菜,剛吃完一道,還來不及回味,又來了另一道。我本覺得如果寫,這部小說不應該結束的這么快。還有小說中的零星細節(jié)還有點有頭無尾,沒有交代,讓人困惑,至于是哪些,讀的時候清清楚楚,讀完了,也忘得一干二凈了??傊@一切來的太突然,還沒做好準備,所有事情已經(jīng)都結束!不過我想,我只是讀了一遍小說,即使讀的細,也難免會對一些問題考慮的欠妥,也許一切答案本已經(jīng)在小說中寫著呢,只是我沒在意,或者沒有領悟到。畢竟古龍老先生的心思還是我所不能想清楚的,而且這些問題確實也不是主要的,至少小魚兒花無缺的形象對于我而言已經(jīng)能呼之欲出了,小說已帶給了我激動和感動,思考和快樂,文字上的撫摸,思想上的觸動,在情感上和思想上,我已享受到許多,有許多的獲益。
絕代雙驕中,一些情景描述給我震撼的感覺,比如小魚兒在鐵心蘭攔住花無缺后跑到那片稻田里,那種場景當時就很清晰地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那片高過人膝的稻田,那漫天的星星和它們后面深藍色的暗亮蒼穹;那種心情我也有些感同身受,一個落泊的人,剛剛逃掉的人,靠一個女孩擺脫危機的人,恨自己的人,躺在那片滿是泥濘的稻田地里,望著天空,喘不過氣,難過地悲哀地意識到自己的可憐和可笑,恨自己太沒用,下決心一定要變強古龍的小說里,這類場景的描述特別的多,也特別的美,攝人心魄。文章里還不時跳出一兩句有哲理的話,讓人感慨和佩服,偶爾還會心的一笑,這些話竟是那么的精確精煉。小說情節(jié)安排的也很好,跌宕起伏的,鐵心蘭被江 玉郎抱出去那一段讓人心急,心揪、心碎。結局算是古龍小說里完美的大團 圓了,只是太完美了,三四年前會欣喜的不得了,但現(xiàn)在呢,總覺得有些被欺騙了,但是若不這么圓滿心里卻還會有點難受的(復雜的人類。有時上當也會很開心)。
武俠也許是不能拿來當普通文學來讀的,也許需要另一種方式,讀的開心,有啟發(fā)就足夠了。在這成|人的童話里,很多事確實是不必認真的,我們在現(xiàn)實世界的種種幻想,在這里一一實現(xiàn),我們的抱負,我們的幼稚,我們愚蠢的念頭,我們的奢望,我們無法付諸于行動的體驗它燃起了我們的激|情,我們的感動,我們的壯志豪情,我們的孤憤,我們的不知道的難以名狀的情感
同學們,你們一定知道葉圣陶老先生吧!對,他就是寫《爬山虎的腳》的作者。今天,我讀了《葉圣陶讀本》,這本書讓我回味無窮。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含羞草》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一棵含羞草有一天發(fā)生的事。這篇童話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做人做事都要謙虛。
期中試卷發(fā)下來后,我是歡喜參半。語文98,數(shù)學100,考得還可以,但是英語由于粗心沒有發(fā)揮好,僅考了82分。雖然這門沒有考好,但是自認為那兩門考得不錯,所以心里還是有點沾沾自喜。媽媽看出了我的浮躁,語重心長地說:考試成績的高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考完后對自己的總結,它反映了你最近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和學習的效果。所以,考不好不能萎靡不振,考好了更不能驕傲自滿。聽了媽媽的話,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這件事雖然已經(jīng)過去一個月了,但仍在我腦海里揮之不散。我應該像文中的小草學習,做個謙虛的人。不能像玫瑰花那樣只想著自己,不考慮后果。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一定謹記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這句名言,做一棵含羞草一樣的人。
這篇文章深刻地刻畫了兩兄弟的形象:哥哥伊凡,弟弟尼姑拉。他們二人形成鮮明的對比,哥哥是獸醫(yī),弟弟從19歲起就做了省稅務局的長官,他們的父親是世襲兵,但后來因軍功獲得軍官官銜,給他們留下了世襲貴族的身份和一份不小的田產(chǎn),可當他死后,那份田產(chǎn)卻被用來抵債,我想這與中國“父債子償”的方式類似。很多年過去了弟弟仍是老樣子,“寫著老一套的`公文,想著同一件事情,最好回鄉(xiāng)間去”的這種想法漸漸成為一種明確的愿望,他想在河邊或湖邊買下一座小小的田莊。
哥哥伊凡的想法就如同是我們現(xiàn)代的年輕人的思想,我們渴望擺脫牢籠,擺脫控制的魔獄,擺脫命運的安排,我們渴望自由,渴望成功,但途徑與尼姑拉不同,因為我們的成功帶有奮斗的色彩,而尼姑拉卻是長久地做著那一件事,他不知道用別的手段來增加自己的積蓄,只是心甘情愿地做一個懶惰的人。
尼姑拉不僅懶惰,他也是一個尖酸刻薄的人,他和他的妻子結婚不是出于愛,而是出于對她的錢財?shù)恼加?,正因為如此,才致使她的妻子過早地的死去。
尼姑拉一直想當老爺,尤其是當他的妻子死了之后,他用他妻子留下的錢買了一座田莊種栗子,成了一位名副其實的地主。
這篇文章起初我沒讀懂,讀了幾遍之后,才漸漸悟出文章的內(nèi)涵,作者通過本篇小說,意在揭露社會的黑暗與各種錯誤的思想理論,我想如果把這樣的一個想法放在那些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人面前,那么我可以肯定一定會有很多人選擇這做法,而放棄自己的前途,去做一個懶人,因為人的內(nèi)心是一個無法測量的深淵,有時候連自己都無法確切的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有一句名言說得好:過分懶惰的人,最終會走向自己自掘的墳墓。
在今天這個社會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時代的棟梁,祖國的花朵,我們應該屏棄那種不勞而獲的思想意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為自己的前途而努力。其實本文作者的寫作意圖是很明了的:對剝削階級的思想意識進行了辛辣的嘲諷和批判,給予我們心靈的啟示。
我們應該堅定自己的意志,強化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用正確的思想指導自己的行動,用美好而純潔的心靈去發(fā)動每一個人,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光明而美好。
暑假里,我讀了《契科夫短篇小說選》,有很大的感觸,也明白了許多的道理。
《套中人》是契科夫的代表作品之一。講一個中學教師——別里科夫的故事。別里科夫性情孤僻,膽小怕事,甚至晴天也要帶上雨傘,套上雨鞋,把頭縮進大衣的領子里,極力想用一個“套子”把自己包裹起來,拒絕與外界接觸,拒絕接受新生事物。
在一次學校組織的外出郊游活動中,別里科夫因為新來的教師隨意騎自行車打破了規(guī)矩,而找上門警告他們,不料遭到了大大的反駁,他覺得自己名譽掃地,氣得連走路都不穩(wěn)了。他把自己關在家里,同事要幫他請醫(yī)生他卻說不需要,就這樣一直窩在被窩中。一個月后,他死了。最后,他悲慘地躺在棺材里,終于找到了自己理想的歸宿,棺材可以說是一個永遠的套子了。
別里科夫是一個落后、保守的守舊派典型人物。他是舊制度的忠實維護者,大家都怕他。別里科夫就是想做一個遵紀守法的“良好公民”。他怕惹亂子,害怕改變。他想轄制著大家,給大家一種精神上的壓迫,讓大家“喘不過氣”。可以說他既是舊制度的維護者,更是受害者,是舊制度害死了他。
《一個文官之死》也給了我很大的感悟。故事的主角是一個小小的文官切爾維亞科夫。一天,他正在劇院中看電影,突然,他打了個噴嚏,吐沫星子濺到了前面一位光頭的頭上。切爾維亞科夫仔細一看,發(fā)現(xiàn)光頭正是自己的上司——文職將軍布里扎羅夫。切爾維亞科夫大叫不好,他立刻躬身向前道了個歉,將軍招了招手說沒關系,可切爾維亞科夫還是繼續(xù)道歉,“夠啦!你擋著我了!”將軍大怒。切爾維亞科夫傻笑了一下,在電影結束時又給將軍道了個歉,“我都已經(jīng)忘了!”切爾維亞科夫覺得將軍雖然嘴上說沒事,但其實還是挺在意的。于是他每天都去給將軍道歉,但將軍卻把他從辦公室轟了出去。
從這以后,切爾維亞科夫就一直臥床不起,過了沒多久,就死了……
這篇故事中充滿了“黑色”幽默,它諷刺了當時官官相衛(wèi)、官貴民賤的社會制度以及沙皇的統(tǒng)治,強者專橫霸道、弱者唯唯諾諾。也看出了當時社會上小人物的奴性心理。
豐子愷的書我有兩本:一本是早期人民文學出版社的《豐子愷散文選》;還有一本是《閑居》,也是散文集。時常在空閑時翻翻覺得頗有些情趣,他的散文文理并茂,情意盎然,給人帶來美的享受。
豐子愷的散文最適合秋天來讀,正如他所說:我覺得一到秋天,自己的心境便十分調(diào)和,非但沒有那種狂喜與焦灼,且常常被秋風秋雨秋色秋光所吸引而融化在秋中,暫時失卻了自己的所在。這是一個文人對節(jié)令物我兩忘的真切體味。他有一幅漫畫名為人散后,一鉤新月天如水。我總覺得那個天一定是秋天,如水是用以說明秋天的高浩和晴朗。秋日的午后讀豐子愷,需安坐于陽臺,泡上一壺上等鐵觀音,慢慢讀書,細細品茶。
豐子愷的散文富有哲理,如《漸》:使人生圓滑進行的微妙要素,莫如漸,造物主騙人的手段,也莫如漸。并說漸是大自然的神秘原則,造物主微妙的功夫。也只有遠離急躁和焦慮的心緒,才能細致入微地靜觀和體悟。他寫的散文最具特色和出彩的,我認為還是他筆下動物和兒童,他寫《白鵝》、《蜜蜂》、《蝌蚪》、《養(yǎng)鴨》等,不僅僅是有趣那么簡單,他賦予動物以人的性靈,那態(tài)度是對等的、尊重的。即便是寫《楊柳》、《梧桐樹》也活生生賦予它們?nèi)说哪撤N情緒,由此可見豐先生是熱愛大自然的,是敬畏生命的。豐子愷筆下的孩童多半是自己的子女,在《兒女》篇里,他寫道:近來我的心為四事所占據(jù)了:天上的神明與星辰,人間的藝術與兒童。這小燕子似的一群兒女,是在人世間與我因緣最深的兒童,它在我心中占有與神明、星辰、藝術同等的地位。這已經(jīng)超越了一般父愛,是一個成熟藝術家胸襟氣度闊達的流露。
現(xiàn)當代作家中具有藝術家氣質的不多,豐子愷先生算是這不多中的一位。豐先生十分推崇弘一法師,在《我與弘一法師》開篇寫道:弘一法師是我學藝術的導師,我的一生受法師影響很大。雖說法師是老師,但豐先生的藝術造詣也絕不在法師之下。他對藝術家有自己的看法:藝術家看見花笑,聽見鳥語,舉杯邀明月,開門迎白云,能把自然當人看,能化無情為有情,這便是物我一體的境界。更進一步,便是萬法從心、諸相非相的佛教真諦了。故藝術的最高點與宗教相通。正是有了這種藝術家的眼光,他筆下的事物便有了靈魂,有了性情?!犊谥薪朔擞洝?、《吃瓜子》諸篇,皆是詼諧、輕巧的文化隨筆,極有市民情懷;《潮畔夜飲》不光寫了景致閑情,還寫了人事變遷,在不長的篇幅內(nèi)卻有著眾多的信息量,足見豐先生文字的節(jié)奏掌控得十分到位。通篇文章工整而不呆板,雅致而不晦澀,真不愧是散文中的上品佳作。其實,說豐子愷的散文是藝術散文也是可行的,因為那些文字實在是神秘而可愛。
馮驥才作品讀后感(一)
手捧《少年臺灣》,在一字一句中行走。在我看來,這是一本他出版諸多書籍中,讀者認為極其淺顯的書。但是和那些作品比較起來,這一本應該是作家相對珍惜的書。因這是年少時的記憶;其中有聲音、氣味、形狀、色彩、光影。這些在作家的筆下是那樣真實具體又飽滿,還雜糅這位少年內(nèi)心的成長過程。作家用美學的眼光來描述它。內(nèi)心的記憶碰觸少年的情懷,才形成一篇篇以少年為主的臺灣印象和發(fā)生時代里的故事,是一本作家投入情感較深的作品。
行文也自由。對于書中括號的部分,說來閱讀上有些不習慣,說連貫,也連貫,說不連貫,也不連貫。隨著慢慢的閱讀,也算習慣了作家的這種表達方式。我呢,把括號置之度外,一氣呵成去讀。因括號一般都是表示注釋說明,蔣勛先生的則不然,用他自己的解釋是跳出來時,也許是另外一個人在看這件事,也許是我自己的分裂,或者說是這里面的某一種斷裂。說是大膽玩了這個部分。在閱讀與寫作上,這一點我還是蠻欣賞的,人能不受約束,由心去表達,在最自然中酣暢寫感受與體會,是一種真我的表達吧!
因聽過《中國美術史》,再讀這本書,就發(fā)現(xiàn)他的所說所寫,均含美學特點。除去一些敘述故事的部分,在描寫臺灣的各個走過的地方,都含有這樣的美學化散文、詩歌特點。沒有故事情節(jié)描寫的臺灣地域文化,那是少年心里對故鄉(xiāng)的理解,甚是覺得這樣的一篇篇行文,更適合朗誦。在頓挫時,你更能體會美感在。而那美感也會滲透你的心里。如作家自己所言這不是一本閱讀的書,這本書合起來,就可以背起背包,準備出發(fā)了!你,當然就是書中的少年。你也會體會到作家嗅覺記憶中的故鄉(xiāng),也體會一下這位孤獨者跟自己對話的妙趣。這不是父親的故鄉(xiāng)福建,這不是母親的故鄉(xiāng)西安,這是少年的故鄉(xiāng),就是他筆下的臺灣,也是他少年時的全部記憶。
這本書,寫作跨度上也很大。從開始寫,到政黨輪替之后停筆,時隔六年之久。那六年的沮喪,再回來以島嶼的方式看它,那種信仰才是比較具體的。這是一種蛻變,從中間走了出來,再回到個人身上,再次背起行囊快樂行走。你會在萬善同歸中懂得作家少年臺灣的意義了!那萬善同歸墳,那曾經(jīng)無主的孤魂牽動著作家,有傷懷之感,也有悼念亡靈之嘆,更有自己的一份情懷在里面!少年龍桐、少年八里、少年豐山、少年龍坑這些都是作者背包行走過的一個個安靜的小鎮(zhèn)和村落,了解那些在島嶼上不善談政治的一些人,以及陪伴自己的成長地方。
少年流浪的旅行,那是歷史思緒里的記憶。十年的心血,今天蔣勛先生頭以花白,但那年少時光里走過的痕跡,依舊如昨,依舊如今。雖然寫的是過去,但是也迎合了此時的心境。
馮驥才作品讀后感(二)
前幾日,我從一位朋友處借得《馮驥才散文》一書,挑燈夜讀,感慨良多。以前,我只讀過馮先生的《珍珠鳥》,看過改編自馮先生《神鞭》、《三寸金蓮》小說的電影及連環(huán)畫,卻還是第一次如此詳盡地領略先生在散文上的造詣。馮先生不但是當代的文學大家,且在繪畫方面也是博大精深的。雖然我沒有機會欣賞到先生的文人畫,但在這些散文中,我卻能時時刻刻感受到文中有畫。先生說:畫中的線全是一種心跡,因為,唯有線條才是直抒心意的。那么,他的文字應如同他畫中的線條了,千姿百態(tài),飽含充沛的情感。閱讀先生的文章,又似乎不僅僅只有畫,還有先生對音樂,對收藏,對民間文藝等諸多藝術、文化的深刻見解和描述。也許正是先生對各類藝術的糅合、融匯,才成為一代大家的吧。
有人說散文是心文,是一個人的心靈軌跡,一個人人生的真實寫照。看了先生的散文就是這種感覺。有時先生娓娓而談,童年舊事、人情世故盡在其中;有時在匆匆一瞥的懵懂青春里幽幽地惆悵;有時在那場毀滅美、掃蕩真誠的運動中反思、憂慮、憤怒;而更多的是在為已逝去和正在逝去的民間文化呼喚吶喊。讀著先生的文字猶如見先生其人,喜怒哀樂,躍然紙上。
既然散文就是寫自己的人生,那么從先生的文字中便可窺見先生的為人處世及細膩的情感。無論是對一年四季如詩如歌地描繪,還是對身邊事物細致入微地刻畫,無論是在異國的藝術殿堂里流連忘返,還是對故鄉(xiāng)的眷戀、對師長的追思、對小人物的同情,無不滲透著先生悲天憫人的博大情懷,處處留下了先生對歷史精神的探究,對生命對人生的深深思索。我想先生定是一個大愛之人,愛親人,愛友人,愛對藝術孜孜以求的民間藝人,愛所有為藝術獻身的人們,愛人間一切的美。
洋洋幾十萬言,字字珠璣,最震撼我心的卻是這樣一句:活著就是創(chuàng)造每一天。這是先生的肺腑之言,也是他對人生的總結,于我更是一種鞭策和激勵了。這部散文集是插圖珍藏版,其中收錄了有關先生的十八張彌足珍貴的照片:從不諳世事的孩童到意氣勃發(fā)的少年、躊躇滿志的青年再到一對伉儷相伴情深;有畫寫交融的生活方式,有為民間文化的奔走。照片與文章互為照應,相得益彰。先生一生的生命軌跡便與斯文斯照一起留存在我的心中了。
馮驥才作品讀后感(三)
讀馮驥才的《花的勇氣》這篇文章之后,我對人生有了新的感悟: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勇敢地面對一切風風雨雨,無論你遇到什么挫折,只要有勇氣,就會有希望。
回想作者初次看到的只是綠色連著綠色的維也納,顯得非常單調(diào)。沒有花的綠地是寂寞的!下次再來,非躲開四月不可!作者為眼前看到的景色而感到失望。同行的小呂聽到這番話,把他帶到一片非常開闊的草地上,讓他扒開草好好看看,此時作者又非常吃驚,因為他看到的是青草下面藏著密密的小花,它們純潔、嬌孝鮮亮,只比青草矮幾厘米,好象只要一使勁,就會齊刷刷地冒出來。
看到這里,我已經(jīng)被觸動了。因為這些花兒不是為外面的風吹雨打而膽怯,而是被草壓在下面。但是終有一天頑強的花兒會沖出草叢,特別引人注目。
時間過得飛快,作者馬上就要離開維也納去意大利了,但還未看到這些花兒從草叢中冒出來,此時作者又感到非常遺憾。沒想到,就在作者走的那天,外面蒙蒙細雨把車窗遮得像拉了一道紗簾。隔著車窗,看不清外面,但窗外的顏色明顯變了:一片綠色的維也納此刻變得五彩繽紛,白色、黃色、紫色,在車窗上流動。作者下了車,看到了一片花的原野,這正是前幾天那片千萬朵花兒藏身的草地。這景色與前幾天的相比,簡直是改天換地。此刻作者心中感慨萬千。
小小的花兒居然有如此的氣魄,使作者心頭怦然一震,讓他明白了生命的意義是勇氣。
花都有這樣的勇氣,何況是人呢?
相關推薦
本文為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推薦專題“風箏讀后感作文”相關內(nèi)容。對于學生來說,寫作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寫作文可以把我們想表達的東西傳達給別人。想要寫好作文語言“沒天賦”可不行,那么你是否在尋找作文的模板呢?因此,欄目特意整理了追風箏的人讀后感作文,希望能幫助到你,請收藏。...
閱讀書籍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自己的韌性、記性和悟性。當我閱讀作者的作品時,我被其中吸引人的情節(jié)深深地沉浸其中。寫讀后感需要聯(lián)系實際,要有新穎的立意,也要與實際聯(lián)系。你也一定關注著讀后感吧?接下來,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編輯為大家編輯的《童年第二章讀后感》或許可以為你提供參考,希望你會喜歡!...
平時寫文章的時候總是一籌莫展,這時先找可參考的范文很有必要。有了范文,好比我們就有了一個取之不盡的寶庫,還在思考怎么找到最經(jīng)典的范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花時間為你編輯了名著閱讀讀后感悟,僅供你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內(nèi)容精彩的讀后感該怎樣寫呢?作者在作品中用流暢的語言,敘述了相關情節(jié),寫讀后感不能脫離原件,要緊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觀點。以下內(nèi)容是編輯特地整理的“最新傷逝讀后感”,請在閱讀后,可以繼續(xù)收藏本頁!...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內(nèi)容專輯推薦:“《小黃鸝鳥》讀后感”,敬請瀏覽。以下是由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你整理的《最新《小黃鸝鳥》讀后感》。當我們在讀書時,每個人獲得的讀后感都是不同的,讀完作者寫的作品,很多知識我們都要吸收。此時可以在筆記本上寫出自己從作品中收獲的讀后感。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