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年的心得感悟。
當我們因為某些難忘的事情而心靈受到震撼時。感言可以更好的幫助我們表達情感,有哪些感言是你印象深刻的呢?來看看欄目小編為您準備的這篇“萬歷年的心得感悟”文章,請繼續(xù)閱讀本文相關內(nèi)容!
黃先生的大歷史觀是指:以一個時間基點為原點,前后各推一段時間,梳理整個大歷史段的重要事件,最終要有“站在隧道外的觀感”。具體到萬歷十五年,即為1587年為基點,以萬歷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戚繼光、海瑞和李贄等歷史關鍵人物為代表,著重挑選具備后世參考價值和社會歷史性的事件進行闡述。
明清兩代為中國封建制度畫上了一個句號。政治上,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達到頂峰,從明成祖設立內(nèi)閣,到清雍正帝設立軍機處,明清政治達到專制頂峰。明代的“仁宣之治”、隆慶新政和張居正改革為后世治國者所稱道。經(jīng)濟上,從張居正改革的一條鞭法開始,到清代中期的攤丁入畝政策,農(nóng)業(yè)人口激增,農(nóng)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顯著改善,農(nóng)耕文明達到極盛。
在江浙一帶,則出現(xiàn)了以雇傭關系為代表的資本主義萌芽,制造業(yè)、紡織業(yè)等成為解決地方人口就業(yè)的重要產(chǎn)業(yè)。軍事上,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背景下的邊防矛盾呈現(xiàn)由內(nèi)向外轉移的過程。行省制度得以完善,中國疆域空前遼闊。
北方諸鎮(zhèn)的邊防措施——萬里長城得以修復,火器越來越多的應用于軍事領域。募兵制和地方武裝在鎮(zhèn)壓內(nèi)部起義時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文化上,程朱理學高度統(tǒng)一,八股制度一方面選拔出了大量的優(yōu)秀人才,同時也鉗制了知識分子的思想。
選擇閱讀《萬歷十五年》的原因與《明朝那些事兒》有極大的聯(lián)系——《明朝那些事兒》常常與《萬歷十五年》拿在一起被人比論,而《明朝那些事兒》也被我劃在小說一類中我很喜歡的歷史文學類系列叢書。我對《萬歷十五年》產(chǎn)生好奇,自然也有理可循。大約花了一周讀完這本不算厚的“史書”,又延伸了一下相關史料,我開始寫這篇讀后感。
首先是我了解到的有關本書的地位評價。《萬歷十五年》可以說是一部改變中國人閱讀方式的經(jīng)典,是美籍華裔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這本書首次以“大歷史觀”分析明代社會癥結?!叭f歷十五年”即指公元1587年,本書開篇黃仁宇先生就說明了為何要單講萬歷十五年。這一年在西歐歷史上為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國,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發(fā)生了若干為歷史學家所易于忽視的事件。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jié),但實質(zhì)上卻是以前發(fā)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后掀起波瀾的機緣。從目錄我就產(chǎn)生了親切感,我想這樣一目了然的目錄更方便讀者從中尋得因果。申時行、張居正、海瑞、李贄、戚繼光等人的名字一掛,我也就大概了解了作者行文的方向與著筆點——這本書取一年為題,前后延伸,通過幾個不同類型的人物和故事講述著明朝的歷史,甚至是整個中國古代的專制體制。
結合閱讀和課下資料查找,我認為本書要講述的最終論點是中國古代落后的原因,也就是道德代替法律。在我們高中所學和課外閱讀不太難想到,集權的目的是皇帝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幾個方面實現(xiàn)對權力的集中,但是讀完《萬歷十五年》我又會想,真正意義上的集權是否一定取決于皇權呢?站在本書引導的角度,國家的專政體制發(fā)揮著最大的作用,不僅僅是皇帝一人,還有他背后的文官集團,更可以追根溯源說是儒家思想。因此書中所再三“強調(diào)”的萬歷皇帝不能立心愛的女人為皇后、不能立喜愛的兒子為太子,不能決定死后自己和妃嬪的墓葬——萬歷在史上一貫消極的作風或許我可以將其看做一種無形的抗爭。從某種角度看萬歷一直在和龐大的集團做著對抗,在以往的歷史學習中老師稱之為中央集權的斗爭。權傾朝野的張居正、頗有思考的申時行也一直在背負著那個龐大的文官集團的壓力——這就是國家的制度——或者說道德制定下的制度和法律。(均為不專門學習研究歷史的我的個人看法,如有誤解之處還請老師原諒)。那么按照我的這種看法,書中花費諸多筆墨去記述禮儀、制度,我也可以對自己做出一個合理的解釋了。 括而言之,《萬歷十五年》給我的感覺比《明朝那些事兒》要更為穩(wěn)妥真實,讀它的時候更像是在聽一位年高德劭的學者在細細向我分析,但是它和那本書一樣在于二者的語言都平和而淺近,使我這個僅僅是對歷史感興趣的“門外漢”也能得到很多有價值的觀點與思考。相比而論,我可能會更喜歡《萬歷十五年》。
讀完這本書我也有了關于自己的一些感觸(同樣是非專業(yè)學習研究的觀點),古代中國的體制問題不僅使黃仁宇先生產(chǎn)生思考,也使我有所困惑。沒有西方的大炮轟炸,中國的體制會改革么?從一方面看:封建體制的頑固與與生俱來的安土重遷思想;從另一方面看:體制內(nèi)部自身的穩(wěn)定性也促使著其自身的微調(diào)和變化。李贄的悲慘下場與同時期西方對各流派思想的寬容相比,西方的改革當然更為容易——又或許我們從程朱理學說起,清朝不能算作落后于西方的開始,因為它不過是走著前人體制的老路罷了。
《萬歷十五年》是我寒假讀的第二本書,第一本是《紅樓夢》,我在讀完《紅樓夢》之后,不知道該怎么評價這本書留給我最初的印象,我覺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微妙而復雜,而更多的是建立在道德的基礎上。而讀罷《萬歷十五年》,我又不得不為黃仁宇深刻的思考所觸動,中國社會的管理過多的依賴道德而不是法制,這哪僅僅是明朝所特有的呢?殊不知,在接下來的清朝一直到如今,社會上都不可避免的存在著或輕或重的管理問題。
《紅樓夢》是小說,盡管有許多內(nèi)容是虛構的,但是毫無疑問,小說的情節(jié)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礎上的,是生活的再現(xiàn)與升華,所以里面大部分內(nèi)容可以作為我接下來論述的憑據(jù)。
余秋雨在《千年一嘆》中提到過:中國人將過多的精力放在處理人際關系上。這一點在《紅樓夢》里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蛘哒f《紅樓夢》當中的人物關系是建立在這樣的事實面前展開的,隨便舉一兩個例子,比如黛玉剛進賈府,一個“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一方面反映了黛玉的心思縝密,深諳人情事理,但更反映了在當時社會上人與人交流與相處存在的一種隔閡;又比如眾人討賈母的喜歡,潑辣的王熙鳳、“佛爺”似的王夫人、正經(jīng)而又嚴肅的賈政還有那寶玉這些自不用說,單說賈母給寶釵慶生辰請邢夫人、尤氏和惜春,一個“不敢不來”已經(jīng)將倫理體系的大家長所具有的威懾力體現(xiàn)出來。
《紅樓夢》里面還體現(xiàn)出了一種強烈而又自然的“臉面觀”。在《紅樓夢》當中,我們能經(jīng)常聽到婆子罵丫環(huán),或是主子罵奴才,而其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詞就是“上了臉了”,畢竟在奴才或是丫環(huán)的心里,臉面與身份是對等的?!吧狭四樍恕?,其實一方面是由于身份對他人臉面價值的內(nèi)心的不認可,而另一方面是對臉面的有無并且多少與地位的直接掛鉤深表贊同。
以上所詳述的身份、臉面都是建立在儒家道德的基礎之上的,而賈府被抄家,同樣也是由于道德,即在道德層面上社會的不認可。而賈家在道德上的失敗,歸根仍舊是道德治家的的缺陷。
由家上升到國,這種問題就更加深刻并且以新的形式地暴露在社會管理層面,這在《萬歷十五年》中有較為詳盡的敘述。
在《萬歷十五年》中,黃仁宇以歷史上極其普通的1587年切入,從波瀾不驚的表面深入剖析了時代背后涌動的暗流,而這股暗流,即社會的發(fā)展與傳統(tǒng)的文官制度之間的矛盾,即將浮出水面。作者在《萬歷十五年》中分析了這種文官制度的“頑固性”(姑且稱之為頑固性)。盡管有身體力行,得到皇上支持且努力想變革,更確切地說,改善各種制度的首輔張居正,但是以一己之力對付“全天下的讀書人”,結局可想而知,并且由于張居正侵害了文官集團的利益,最后死后落到身敗名裂的下場;盡管有清楚地認識到文官的雙重性格,并且努力地折衷調(diào)和的申時行,但是作為首輔的他,承擔著文武百官的表率以及與皇帝最親密的大臣雙重身份,一旦不能夠履行好其中之一尤其是前者,他將自然為統(tǒng)治者或大臣所不容,所以在最后他對立儲的立場被公布之后,自然而然地為百官踢出。以上兩位首輔一則自起爐灶,希望行政效率的提高,卻適得其反,由于嚴厲的政策導致的高壓氣氛最終使文官集團破裂;二則從中調(diào)劑,恕道待人,來補救文官之間的空隙,但是單單純粹的補救永遠也挽不回這座欲塌的高樓。他們都希望憑借自己的力量試圖來挽救這個搖搖欲墜的帝國,然而文官制度像固執(zhí)的一頭沖向懸崖的牛,雖然這種制度已經(jīng)愈發(fā)暴露出它的弊端——財政無法得到有效利用,軍備的效能極低,腐敗問題嚴重……國家處于這樣的困境之中,但是只要人民能安分守己,這種得過且過的日子,文官們并不準備拒絕。
宋朝的這種文官制度的思想基礎是建立在“四書”上的,而“四書”則是這一個龐大帝國的圣經(jīng)?!八臅北磺f萬的讀書人所誦習,朝廷通過科舉制度選出優(yōu)秀的“‘四書’學習者”,組成文官集團,而大大小小的文官,他們所共通并且共同恪守的信條就是“四書”的訓示。毫無疑問,一個人并不可能時時刻刻恪守這些信條,縱然有也不會被時代所接納,舉出海瑞的例子,海瑞在大部分的人心中是一代清官,沒有錯,他一生為官廉潔,死后只留下白銀20兩,他是令人尊敬的,但這也恰恰反映了文官集團并不是一個團結的共同體,相反的,內(nèi)部才會出現(xiàn)像海瑞這樣的道德模范。說海瑞是道德模范,是因為他也是文官制度的產(chǎn)物,并且擁有恪守所有道德準則的信念與勇氣,但也正因為如此,他為官時并不被大家所喜歡。最初制定這一信條的統(tǒng)治者,希望依賴這文化的傳統(tǒng)來維持和運轉整個國家,但是這種文官制度隨著時間慢慢變質(zhì),而變質(zhì)的原因,便是因為人具有陰陽兩個不同的方面同時又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復雜性,而僅僅憑借儒家一些簡單、粗略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無法有效實行的原則來束縛人從而實現(xiàn)國家的長治久安。
還有一樣事物能夠彌補以上所有的不足,那便是法律。如果百官恪守的是法律而不是簡單的信條,那么這個國家的發(fā)展?jié)摿€很大,但情況并不是這樣,法律并沒有成為國家被治理的依據(jù),相反地,法律在這個帝國的體現(xiàn)簡單而又粗略,一些簡單的民事糾紛只是由鄉(xiāng)間的仲裁來判定,只有刑事案件由官府審理,而官府對于這些案件都有固定的規(guī)則,如“殺人償命”等等。而導致這一情況產(chǎn)生的原因,其一是由于我國幅員遼闊,整個帝國實質(zhì)上是由大大小小的鄉(xiāng)村集合起來的集合體,所以如果以法律為本,實際運行中就會遇到操作繁瑣、耗費大量時間與精力等問題;其二是因為現(xiàn)行的法律制度是為文官制度服務的,司法從屬行政,那么政府的統(tǒng)治便可以實現(xiàn)一元化,歸根結底,這有利于鞏固文官的統(tǒng)治地位——這也就是文官的雙重性格,即表為公仆實為主人。所以,帝國的一點燭光并不能帶領這個帝國走出黑暗。
然而,并不能就這樣否定文官制度存在著巨大弊端,畢竟,它曾作為治國的政策并且取得不錯的效果,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那么這種制度的維持,必定是再也不能為時勢所容許,但是許多社會管理問題依舊會存留。
文官制度的實質(zhì)即為道德治國,回歸到《紅樓夢》中賈府抄家事件,其中的皇上并不曾正面出現(xiàn),但我們不難感受到,皇上的喜怒決定著賈府的榮衰。試想元妃省親之時,家父是何等的榮耀,但在道義上被皇帝否決之后(這一點不難從西平王在轉達的皇帝旨意:“賈赦交通外官,依勢凌弱,辜負朕恩,有忝祖德,著革去世職。”),家族很快便衰敗了。豈止是賈府,社會上所有家庭都處在這樣一個風雨飄搖的處境之中。這不難反映在人治社會中,財產(chǎn)權無法得到保護。反過來說,就是家庭需要法律與契約的保護梅因在其著作《古代法》中提到:”所有社會的進步運動,到目前為止,都是一個‘從身份到契約’的運動?!倍鴱牟黄降鹊狡降?,從等級制度到平等契約,正體現(xiàn)契約精神即法治精神。從《紅樓夢》中體現(xiàn)出的“家”的困境,到《萬歷十五年》中體現(xiàn)的“國”的困境,我們不難看出道德立家與立國的弊端。由此,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以依靠道德為主要途徑來感化他人的道路上,而應該加強法制建設,利用法律進行社會管理,必將促進整個社會的發(fā)展。
《萬歷十五年》這樣的“大歷史”不糾纏于歷史的細枝末節(jié),而是將歷史高度抽象,從而上升為理性的思考,更加深刻地分析歷史、分析當今。我們學習研究歷史,不是為了歷史而歷史,“觀今宜見古,無古不成今”,歷史的作用是指導人們正確地看待自己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最終的目的是人的關懷,而《萬歷十五年》便是這樣一部史書。《萬歷十五年》是一本寫作決然不同于前的歷史著作。它的語言極其生動,有時還帶有調(diào)侃;結構上沒有明顯的痕跡,像講故事的小說,又像抒情的,還像諷刺的雜文——總之,不是干巴巴的“歷史文”;對一個重要問題的闡釋,也不厭其煩地前后從幾個角度反復分析,將一個普遍真理掰開了了、揉碎了,然后融入讀者的觀念當中。
對于明朝的印象一直很不好,記憶中總是充斥的是宦官專政,無能的皇帝等等。
萬歷十五年,粗看題目便會想,那是特殊的一年嗎?值得作者用時幾年完成的一本巨作。在腦海里搜索里一下,發(fā)現(xiàn)完全沒有有關這一年的印象。去找了資料發(fā)現(xiàn)這一年并沒有發(fā)生特殊重大的事情。而這本書的英文題目《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也明確的告訴我們這一年很平凡。
談到這本書先黃仁宇教授其人。黃仁宇,湖南長沙人,曾經(jīng)學過工科,在報社工作過,當過兵,后來又在美國攻讀歷史。豐富的人生經(jīng)歷使他對歷史有了自己獨特的思考。他在自序中提到他與明史的聯(lián)系,他的博士論文做的就是明代的漕運,因為對明代歷史的興趣及為了解決自己的困惑,他用了兩年半的時間讀完了《明實錄》133冊,再加上寫書的時間,一本不厚的書竟用了7年的時間!如此嚴謹?shù)膽B(tài)度,堅持不懈的精神都是令人敬佩的。而正因為他的嚴謹?shù)闹螌W作風才有可能寫出如此精彩,有影響力的巨著。
在看黃仁宇教授的書很愉快,似乎在進行一次歷史的旅行。這本書非小說,但讓看的人有看小說的感覺,著作中對環(huán)境、人物形象和心理環(huán)境描寫細致入微卻又不偏離歷史;它是一本歷史著作,卻不枯燥,很是生動,也不深奧,這不是說教授講的很淺,而是講的細致入微讓我們可以理解。更值得一提的是,教授常常在引用古文或詩句時,會細心地解釋一下,讓我們可以更好的理解他的想法和觀點。
看其他歷史著作總是看到的是不厭其煩地從政治、經(jīng)濟、軍事、宗教等方面來論述王朝命運的起伏或是重要人物的悲劇原因等等。而作者卻反其道而行之,從張居正、海瑞、戚繼光、申時行等明朝重要人物的命運梳理后來看明朝社會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弊端和問題。
明朝稅重民窮,水深火熱是眾所周知的??炼惷陀诨?,《萬歷十五年》之前的很多作品都認為稅收過多是百姓貧困的首要原因。但黃仁宇教授則認為民窮的根本原因在于律制的僵化和政府的低能腐敗。國家稅率低,受惠者并非農(nóng)民,只是鼓勵了小地主加重剝削以及官僚鄉(xiāng)里額外加征,自肥腰包。同時政府極力維護落后的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不愿發(fā)展商業(yè)及金融的做法正是中國在世界范圍內(nèi)由先進的漢唐變?yōu)槁浜蟮拿髑宓闹饕?。書中所記述的萬歷皇帝、大學士張居正、首輔申時行、南京都察院督御史海瑞、薊州總兵戚繼光、以知府身份掛官而去的哲學家李贄,他們或身敗名裂或壯志難酬郁郁而終,沒有一個人功德圓滿。這一切都是因為制度已經(jīng)山窮水盡,不光是庶民、官員,乃至天子,都無不成為這制度的犧牲品。
在書中我看到了世態(tài)炎涼,做一個好官特別是做好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首輔是多么的困難。由于萬歷皇帝繼位時非常年幼,張居正又當老師,教育培養(yǎng)小皇帝,又為了國家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大力改革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飭朝綱,鞏固國防,推行一條鞭法,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獲得勃勃生機。但由于居官高位,獨攬大權,有時候也難免有一些錯誤和問題。但這些個人的私欲,缺點引起的問題在張居正死后被朝中大臣利用,翻出各種證據(jù)使皇帝無法容忍,張居正一生為國任勞任怨的功德,換來的竟是家族子孫的大難。神宗于是下令抄居正家,并削盡其宮秩,迫奪生前所賜璽書、四代誥命,以罪狀示天下,還差點開棺戮尸。他的家屬餓死的餓死,自殺的自殺,流放的流放,逃亡的逃亡,一代能相之家竟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場。人亡而政息,居正在位時所用一批官員有的削職,有的棄市。而朝廷所施之政,也一一恢復以前弊端叢生的舊觀。致使剛剛中興的明朝,又走開下坡路。整個神宗一朝,沒有人敢為居正呼冤。然而國衰而思良臣。直到天啟二年(1622年),明熹宗為激勵臣下,才想起昔日的大功臣張居正,予以復官復蔭。然一切俱已晚矣,正如作者小標題所寫的“世間已無張居正”!
《萬歷十五年》并非就只寫萬歷十五年間的事情。本書也正是緊緊圍繞萬歷十五年發(fā)生的一些事一些人對從前和將來的發(fā)展展開詳細,獨到的訴述。作者無一不再說明這一個詞,一個影響著中國二千多年歷史的詞——道德,在中國曾經(jīng)一直以道德代替著法律,到了明朝已達到頂峰,這也使其把明朝推向了黑暗的深淵。
作者在書中末段指到了:“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chuàng)造性,則其社會發(fā)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之不及。”作者一語便點出了我們這個龐大的帝國王朝的癥結所在,這也是我們大明王朝乃至我們所有的封建王朝的晚期所需要改革的地方。
這是我第二次讀這本書。第一次是在大一上學期的時候,那時候看的是電子版的。當時因為“久仰大名”就去找了電子版的資源讀。結果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不忍卒讀”。對當時的我來說,這本書像百年孤獨一樣難看,常常的篇幅,堆疊的術語,還有復雜的人物關系、敘述的風格讓我望而生畏;加上我本人也比較急功近利,靜不下心來看這種難看的書,所以那時候的我看了十幾頁就失去了繼續(xù)看下去的欲望。
然后到了這學期,由于我參加了讀書分享會,加之有前車之鑒,我下定決心要把這本書讀下去。于是花了差不多4天的時間,每天閱讀四五十頁,終于把這本書啃完了。期間為了能更加了解其中歷史,我還在B站上找了關于張居正的百家講壇??赐赀@一遍之后,對本書有了一些了解,對明朝的歷史也是,甚至對于整個中國兩千年來的歷史都有了一些思索。也算是讀了這本書的一些收獲吧。
這本書之所以難讀,我覺得正是它的優(yōu)點吧——正經(jīng)、堆料十足。里面所敘述都有章可循,大量引用史料來佐證自己的觀點。而且言辭中肯,極少有不正經(jīng),片面的言辭。這是一本暢銷的學術性著作——欠缺暢銷書的通俗易懂,不能像暢銷書那樣一目十行那樣就能懂得其中所寫,反之你應該一行一行地認真去讀;但是這本書又比其他的學術性著作容易讀的多,像看小說一樣。我覺得書名也取得不錯——萬歷十五年。取一個年份來當書名,里面有什么奧秘嗎?說實話我也是被這個書名吸引的。
說到書名,就要提到書的內(nèi)容了。我覺得,萬歷十五年是一個引子,引出了書中故事的前因后果。書中所講的人物,有六個,分別是萬歷皇帝、申時行、張居正、海瑞、戚繼光、李贄,出來萬歷皇帝做兩章來論,其他五人各做一章。但是每章并不是脫節(jié)的,相反,者些人只是相應章節(jié)里的主角,其他人充當配角。書中講述了這些人,這些故事的發(fā)生、發(fā)展、和結局。宿命般的結尾,余韻悠長。
作為一部歷史性著作,它的寫作是成功的。作者考究了很多史料,詳實得記敘了當時的情況,然后又由此引發(fā)出自己的歷史觀,即是:“中國官僚體制以道德代替法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人們理智上的自由被壓縮在極小的限度之內(nèi),則其社會發(fā)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宗教上善良也無法彌補技術上的不足,這便是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大失敗的主要原因。”且不論這種觀點對不對。不過這本書確實試圖提出一個理論對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做一個原因。歷史上也不止他一個人試圖提出一個理論可以全面籠統(tǒng)地對中國歷史做一個適用的法則。如金觀濤在《興盛與危機》中根據(jù)系統(tǒng)的控制論得到的“超穩(wěn)定結構”社會說。
說實在,我這次很認真地看這部書,還因為我想找找這部書到底有沒有明顯地參雜個人的觀點。歷史學家羅克齊就曾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現(xiàn)在我讀歷史,都要很小心、很謹慎地去讀了,半信半疑,生怕中了圈套。
后來還去知網(wǎng)上查了相關的文獻,確實,發(fā)現(xiàn)了這本書中的不足之處。一下我來簡要說一下我讀這本書的感受。
非虛構性的歷史小說
作者在這本書小心翼翼地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和一般的歷史著作不同,由于作者試圖通過他的“大歷史觀”來描繪歷史,所以這本書的敘事風格與小說非常接近。作者給讀者娓娓道來地講述了一個歷史上有據(jù)可考的故事,書中充滿著文學性與小說性的色彩。怪不得喜歡歷史的我看不下這本書,因為這是一部“非虛構性的歷史小說”,而我看不下小說。
比如書中開篇這一句:
“這一年陽歷的三月二日,北京城內(nèi)街道兩邊的冰雪尚未解凍。天氣雖然不算酷寒,但樹枝還沒有發(fā)芽,不是戶外活動的良好季節(jié)。然而在當日的午餐時分,大街上卻熙熙攘攘。原來是消息傳來,皇帝陛下要舉行午朝大典,文武百官不敢怠慢,立即奔赴皇城?!?/p>
與二月河開篇:
“順治十八年正月,是一個寒冷的冬天。剛過完年,一群一群的叫花子像從地下冒出來似的又開始沿街乞討。北京城哈德門以西的店鋪屋檐下、破廟里擠滿了這些人?!?/p>
有異曲同工之妙。還有書中描寫人物的心理環(huán)境、夾敘夾議等等,都有小說的色彩。
強烈的宿命感
我在閱讀過程中就感到了一股壓抑的氣息。作者這種盡量還原歷史的敘事風格、多種故事、人物關系的交錯描寫,在我看來無時無刻不在體現(xiàn)著必然的結局。特別是張居正改革又被廢除、海瑞不得志、戚繼光晚年凄涼等悲劇性結局,另我感到滿滿的宿命。又如文末敘事的戛然而止:“當人口眾多的國家,個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chuàng)造性,則其社會發(fā)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1587年,是為萬歷十五年,次歲丁亥,表面上四海升,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jīng)走到了他發(fā)展的盡頭?!庇蟹N余韻悠長的感覺,就好比我看《百年孤獨》的時候那種感覺一樣,一瞬間《萬歷十五年》書中的場景在我腦海中重現(xiàn),有種“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的感覺。
隱喻與現(xiàn)實
作者所寫如此悲劇性結局的故事,有他的目的。正如前文所說,作者認為古代中國以儒家的道德原則代替法律,所產(chǎn)生的悲劇結局便是必然的。他主張否定文人治國,推動法治、經(jīng)濟、商業(yè)與科技的發(fā)展。
但是現(xiàn)實如何呢?當今中國的法治、經(jīng)濟、商業(yè)與科技相比于數(shù)十年前已然有巨大進步,但是當今中國人的人文精神與之相比卻是缺失的。而且作者對儒家的批判與新文化運動以來對其的批判是相同的,否認儒家,強調(diào)摒棄。但是現(xiàn)在學者對儒家的態(tài)度已經(jīng)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了。所以還是有偏頗的。
對李贄的誤讀
我只選出其中幾條。
一、書中寫道李贄對海瑞的評論:尊重海瑞,但是指出海瑞過分拘泥于傳統(tǒng)的道德,只是“萬年青草”,可以傲霜雪而不可以任棟梁者?!保鋵?,李贄對海瑞是夸贊的態(tài)度。原文如下:
“夫青松翠柏,在在常有。經(jīng)歷歲時,棟梁遂就。噫!安可以其常有而忽之!與果木斗春,則花不如;與草木斗秋,則實不如。吁!安可以其不如而易之!世有清節(jié)之士,可以傲霜雪而不可任棟梁者,如世之萬年青草,何其滔滔也。吁!又安可以其滔滔而擬之!此海剛峰之徒也,是亦一物也?!?/p>
二、作者認為李贄沒有從根本上放棄以倫理道德為標準的價值理念,因此自相矛盾的言論隨時會在李贄的筆下出現(xiàn)。比如他贊成寡婦守節(jié)殉夫,但對卓文君的私奔,又說是“歸鳳求凰,安可誣也”。其實李贄是肯定寡婦改嫁、還有為愛情私奔的女孩;但是他也認為守節(jié)與否是一個人的價值選擇,表示尊重。
三、李贄在給友人的一封信中寫道“今年不死,明年不死,年年等死,等不出死,反等出禍。然而禍來又不即來,等死又不即死,真令人嘆塵世之苦海難逃也??扇绾?!”作者便以為李贄是消極悲觀的,但是事實上李贄是一個樂觀主義的人。
以上一些觀點我看完之后似懂非懂,通過查閱相關文獻之后才恍然大悟。特別是對于李贄,像我這樣的一般讀者,不會特意地去考察史料,很容易會誤以為李贄是消極之人。
歷史已經(jīng)發(fā)生,我們見或不見,它就在那里。以前聽到老師說學歷史的用處就說借鑒,但是歷史學家湯因比曾說:“歷史的最大悲劇在于歷史悲劇的不斷重演?!奔毤毾胂耄_實如此,令人感慨。
歷史就像一頭望不到邊的大象,我們這些回顧歷史的人是盲人。在不同的位置摸它,感知它為何如此,會得到不同的解釋,卻總是難以窺見它的全貌。高爾吉亞曾提出下面命題:
1、無物存在;
2、即使有某物存在,我們也無法認識它;
3、即使我們可以認識某物,我們也不能告訴別人。
乍一看明顯就說唯心了。但是我覺得有很有道理,妙不可言。特別是如果你把“某物”換成“客觀的歷史”,變成:
1、無客觀的歷史存在;
2、即使有客觀的歷史存在,我們也無法認識它;
3、即使我們可以認識客觀的歷史,我們也不能告訴別人。
最后還是推薦一下《萬歷十五年》吧,感覺挺有特色的,當然,反正我不敢全信了。
《萬歷十五年》是一部評價很高的書。暑假中讀后頗有感觸。下頭分幾個部分談一談。
一、先說說黃仁宇先生其人。黃仁宇,湖南長沙人,以往學過工科,在報社工作過,當過兵,之后又在美國攻讀歷史。豐富的人生經(jīng)歷使他對歷史有了自我獨特的思考。
他在自序中提到他與明史的聯(lián)系,博士論文做的就是明代的漕運。為了寫書、做論文,他用了兩年半的時間讀完了《明實錄》133冊,再加上寫書的時間,一本不厚的書竟用了7年的時間!如此嚴謹?shù)膽B(tài)度,堅持不懈的精神都是令人敬佩的。而正因為他的治學作風才有可能寫出如此精彩,有影響力的巨著。
二、談談這本書。明朝稅重民窮,水深火熱是眾所周知的?!度f歷十五年》之前的很多作品有的認為稅收過多是百姓貧困的首要原因。而黃仁宇先生并不這么認為。他認為民窮的根本在于律制的腐敗和政府的低能,國家稅率低,受惠者并非農(nóng)民,只是鼓勵了小地主加重剝削以及官僚鄉(xiāng)里額外加征,自肥腰包。明朝采取極其嚴格的中央集權,施政方針并不著眼于提倡輔助先進的經(jīng)濟以增加全國財富,而是保護落后的經(jīng)濟以均衡的姿態(tài)維持王朝的安全。
書中有如下論述:“萬歷二十年(1592),北京宛平縣知縣沈榜聲稱它每年要向27個不一樣的機構繳款,總數(shù)則不出白銀一千兩。與其相似,全國布滿了這段距離的補給線,此來彼往,側面收受,既無架構,而提出的統(tǒng)計數(shù)字,經(jīng)常為一紙具文,以致發(fā)生了上述稅率參差不齊的現(xiàn)象。”這種維護落后的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不愿發(fā)展商業(yè)及金融的做法正是中國在世界范圍內(nèi)由先進的漢唐變?yōu)槁浜蟮拿髑宓闹饕颉?/p>
另一方面,有書中可見中國兩千年以來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猶以為甚,乃是明朝衰落的癥結。書中所記述的萬歷皇帝、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南京都察院督御史海瑞、薊州總兵官戚繼光、以知府身份掛官而去的名士李贄,他們或身敗名裂或不得善終,沒有一個人功德圓滿。這一切都是因為制度已經(jīng)山窮水盡,上至天子,下及庶民,無不成為犧牲品。
三、談一談引申出來的思考。就以中的海瑞為例。海瑞作為一個御史,盡他的職責,直言敢諫,甚至冒著殺頭的風險直指皇帝的過錯,實為清正。而他的作風不但皇帝看不慣,連朝中百官都人人對他的行事習慣有怨言,其中不乏許多忠良之士,原因何在?
海瑞的信條和個性固然令人尊敬,卻沒有一人按照他這個榜樣來辦事。原因就在于人們已經(jīng)習慣了另一套為大眾所理解的形式方式。海瑞的行事方式乃是正道,而這正道上已是人跡罕至。
舉一例說明:當時朝廷上派遣欽差到各地巡查。名為巡查,實則撈油。每到一處必是明里或暗里的向地方官員要好處。而地方官員也正好趁此機會送錢打點,一則為自我官場升遷打基礎,二則能夠保住官位,在所轄之地橫征暴斂而不被處理,兩廂情愿,心照不宣,何樂而不為?而兩袖清風的海瑞可不管這一套,青菜豆腐招待上官,欽差幾次暗示卻反被海瑞參奏一本,引得人人自危,就怕自我的那點事兒也被揭發(fā)。
按理說海瑞的做法并無不妥且是極為正確,可在當時的規(guī)則之下必定是要引起驚濤駭浪的。何也?是時此種上下官員的交易方式已經(jīng)不再是地下的受賄而似乎有正大光明的趨勢。系統(tǒng)之中的每個個體已經(jīng)在此制度中找到了自我的平衡點,找到了晉升的途徑和維持生計的辦法,習慣成自然,只要人人都能夠得到自我想要的,灰色交易市場已經(jīng)構成,為什么要改變呢?偏偏就在此時,海瑞半途殺出,非要攪個天翻地覆。一旦當前的系統(tǒng)被顛覆,每個個體都必須重新定位去適應新的規(guī)則和關系,此刻的既得利益到時候就不明白能否找回,誰愿意去改變呢?海瑞的行為就像一個印第安部落里闖入的歐洲人,無異于砸天下所有當官的飯碗。習慣了一套能夠讓他們獲益的規(guī)則的人們會在有人想顛覆它的時候奮起反抗的,習慣和利益是罪魁。海瑞正是所以被碰得頭破血流,賦閑在家,晚年凄慘。制度造成了這一切。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延伸讀
當我們經(jīng)歷某些事情和場景時。感言有利于我們更好地去表達這些難忘的想法,怎么寫出一篇優(yōu)秀的感言呢?值得一讀的“萬歷十五年心得感悟”文章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編輯強烈推薦給大家,您在閱讀本文以后相信有所收獲吧!
前幾個禮拜看《大國崛起》,其中有一集是講關于英國如何在伊麗莎白一世時代,勵志圖強,銳意改革,建立君主立憲制,英國如何通過光榮革命,逐漸走向現(xiàn)代工業(yè)社會文明的歷程敘述。而我的手中,正捧著一本《萬歷十五年》。
1587年,就在西班牙從海洋出兵準備攻打萌芽中渴望成長的英國的前一年。我們的泱泱帝國,大明王朝卻在歷史的長河中,散發(fā)出腐爛的氣息。
1587年,沒有特別的大事,看起來無關緊要的一年,在作者看來卻隱含了很多后來諸多歷史事件的伏筆。
六個人,六個主要故事,多聲部手法,猶如歷史的長鏡頭,探討一個深刻而尖銳的問題:中國是如何從唐、宋強盛后,逐漸地失去了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的機會。是什么樣的體制和力量在從中作祟?又是什么樣的傳統(tǒng)慣性和現(xiàn)代科學的缺失,讓我們的帝國喪失掉革命的機遇?
作為皇帝的萬歷;兩位首輔大學士張居正、申守時;古怪的模范官員海瑞;孤獨的將領戚繼光;和自相沖突的哲學家李贄,他們是是歷史剖面,是一系列的象征。
雖然貴為皇帝,但當時的體制,皇帝也不過只是一個排位,萬歷從小即位,卻在母后、張首輔和宦官的包圍中成長。當他獨自執(zhí)掌朝綱時,他既不能擺脫不了煩人的經(jīng)筵,也改變不了國家的運行機制。當他明白,事實上,他活在死去的祖宗的限制時,他對自己的地位迅速失去了興趣。他把自己的在位變成了漫長的怠政年代。
張居正為改變政府作風,增強效率,防止貪官污吏,不遺余力。但他沒有明白,他想改變的是落后的生產(chǎn)力和現(xiàn)實政治的平衡。在信息不發(fā)達和行政管理手段落后的前提下,只能通過抑制先進生產(chǎn)力,保護落后經(jīng)濟的方式,來達到國家和社會的穩(wěn)定。綜觀中國歷史,這樣的歷史場景,不勝枚舉。在經(jīng)歷了漫長的十年改革后,伴隨著張居正的去世,改革的努力最終化為烏有,隨之而來的是無盡的誹謗和復辟,中國社會的現(xiàn)代商業(yè)元素和經(jīng)濟元素,最終覆滅在強大的文官體制中。
作為后來者,申守時使文官體制達到了控制國家運行軌跡的高處。文官們,不關心經(jīng)濟發(fā)展,不關心國家前途,只關心利益團體。整個國家表面的穩(wěn)定,掩蓋了內(nèi)部發(fā)展停止的事實,迅速地走向空心化的過程。向衰敗的深淵走去。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方式,即使是在清王朝取代明王朝后,相似的歷史選擇,再次重演。歷史既是分時的,又是共時的,何其讓人感嘆!
在大多數(shù)關于好人和壞人的情景劇中,無論怎么說,清官海瑞,還有愛國將領戚繼光都是百姓喜歡的人物。但如果拋開忠孝節(jié)義的道德評判,我們看到的不再是熱血沸騰的激情,而是冰冷的現(xiàn)實:
理想和期望的社會現(xiàn)實,跟真實的現(xiàn)實成反比:我們期望清官,就說明腐敗已經(jīng)司空見慣;我們呼喚英雄,就說明這個時代真的缺失正義。
社會的道義,需要英雄來支持。但是,對于國家的強盛來說,則過于單薄,無濟于事?!度f歷十五年》是六個社會精英人物的命運和縮影:在理想和現(xiàn)實的沖突中掙扎、逃逸,飽受煎熬。在這樣的歷史大背景中,沒有人可以功德圓滿。
看《萬歷十五年》,讓你覺得原來歷史可以這樣看:歷史是有延續(xù)性的,你不能把某個時間指定為封建社會,現(xiàn)在也是未來的歷史,歷史投射在我們的現(xiàn)實之中,根本無法剝離或回避。你也不能用唯一的道德審判來讓大家閉嘴,不妨讓我們放眼4前,抽絲剝繭,從各個細節(jié)還原歷史的真實,這才是用歷史認識現(xiàn)實的價值。
黃先生的大歷史觀是指:以一個時間基點為原點,前后各推一段時間,梳理整個大歷史段的重要事件,最終要有“站在隧道外的觀感”。具體到萬歷十五年,即為1587年為基點,以萬歷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戚繼光、海瑞和李贄等歷史關鍵人物為代表,著重挑選具備后世參考價值和社會歷史性的事件進行闡述。
明清兩代為中國封建制度畫上了一個句號。政治上,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達到頂峰,從明成祖設立內(nèi)閣,到清雍正帝設立軍機處,明清政治達到專制頂峰。明代的“仁宣之治”、隆慶新政和張居正改革為后世治國者所稱道。經(jīng)濟上,從張居正改革的一條鞭法開始,到清代中期的攤丁入畝政策,農(nóng)業(yè)人口激增,農(nóng)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顯著改善,農(nóng)耕文明達到極盛。
在江浙一帶,則出現(xiàn)了以雇傭關系為代表的資本主義萌芽,制造業(yè)、紡織業(yè)等成為解決地方人口就業(yè)的重要產(chǎn)業(yè)。軍事上,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背景下的邊防矛盾呈現(xiàn)由內(nèi)向外轉移的過程。行省制度得以完善,中國疆域空前遼闊。
北方諸鎮(zhèn)的邊防措施——萬里長城得以修復,火器越來越多的應用于軍事領域。募兵制和地方武裝在鎮(zhèn)壓內(nèi)部起義時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文化上,程朱理學高度統(tǒng)一,八股制度一方面選拔出了大量的優(yōu)秀人才,同時也鉗制了知識分子的思想。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我的感受:那就是被主宰的悲哀命運。我覺得這句話適用于這本書里面的每一個人。
黃仁宇的這本《萬歷十五年》,介于學術與通俗之間,讀起來有如在讀一本小說。他的文字雖然通俗,文筆也不失生動,卻在深入淺出中演繹了深刻的道理,字里行間充滿了微言大義,為中國歷史的研究和寫作開辟了一塊新的天地。每一位閱讀這本書的人都會覺得,原來歷史可以這樣寫,原來歷史是如此的有趣、復雜、豐富,原來歷史人物并不是只有歷史書上才真正靈動、有趣。
讀到張居正時,我感到了世態(tài)炎涼,生前的榮華和身后的悲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當時,張居正搞經(jīng)濟體制改革,在道德立國的環(huán)境下,試圖改變文官系統(tǒng),以效率代替道德倫理對官員進行績效管理,卻得罪了全體官員,招致死后兩年被抄家。申時行試圖建立和諧社會,希望通過誠意感化官員們道德的一面,使“不肖者猶知忌憚,而賢者有所依歸。”卻因為立太子一事被迫辭職。海瑞試圖保持執(zhí)政意識形態(tài)集團先進性,卻僅憑一人之理想,干預境內(nèi)的農(nóng)田所有權,同時損害了地主和農(nóng)民的經(jīng)濟利益,而被迫辭職。戚繼光試圖實現(xiàn)國防現(xiàn)代化,采用現(xiàn)代軍事理念管理軍隊,并且取得了輝煌的勝利,但是張居正倒了,戚繼光也跟著被革職。李贄主張個性解放、思想自由、提倡功利主義,但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下,最后選擇了自殺。作為他們的統(tǒng)治者萬歷皇帝,實際上也失敗了,雖然貴為皇帝,他并不自由,他不能出皇宮到各地視察,不能將自己喜歡的兒子立為太子,甚至不能決定死后和自己喜歡的嬪妃葬在一起,于是他三十年不理朝政。
從他們身上,我們清楚地看到,整個明代社會在發(fā)展,但是國家管理系統(tǒng)卻保持原樣,而且一切改革都被視為異端。所以那些歷史人物雖然努力想作出改變,但在整個一成不變的體制面前卻只能碰壁,帝國也就走到了盡頭。
以史鑒今,通過讀《萬歷十五年》,我們了解到,法治與德治在中國自古就是一對矛盾,當今中國正進入社會轉型期,改革所產(chǎn)生的利益的重新分配,需要我們居安思危,時時去撥開安定的表象,看清這個時代的脈絡和架構。這也是黃仁宇的《萬歷十五年》,想要告訴我們的,就是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待歷史。不要片面了解歷史的一部分內(nèi)容,只有這樣我們才知道每個人物與每個朝代又為何會發(fā)展成這樣。
——我們無奈與幽暗,也盡量做到讓幽暗無奈于我。
《萬歷十五年》,名頭很大,總覺得自己之前讀過,即使沒讀過,也考慮到曾經(jīng)讀了《明朝那些事》,或許沒必要專門去讀《萬歷十五年》。
也是這次讀書會,促使自己真真正正坐下來好好讀一讀這本書。讀了之后才發(fā)現(xiàn),這本書包羅萬象,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和思考的地方。
一方面是黃仁宇獨特的寫法,似乎能證明科學與藝術是相伴相生的。黃先生雖然是研究歷史的,但不得不說他寫這本書的方式方法是典型的工科做法,或許這也是搞研究的科學方法吧。首先他選擇了一個科學研究最標準最典型的方法——排除干擾法,選擇最平淡、無其他因素干擾的一年——開始研究大明王朝,或者說研究封建王朝,探詢王朝興亡的本質(zhì)。其次他選擇了不同個體比較的方法,從七個不同的人物視角描述了巍然聳立的王朝內(nèi)部細節(jié)。最后是他選擇客觀真實地記錄“實驗”結果,不摻雜個人主官意志。尤其是第三章“世間已無張居正”,描寫沒有張居正的王朝運轉日常,表現(xiàn)出黃先生很喜歡也很善于用側面細節(jié)描寫反襯主題主線??傊S先生的寫法讓我感覺到,不管文科還是理科,研究問題的方法是一樣的,最終兩者終能殊途同歸。
另一方面是申時行的生平,好像在說讀書就能夠讀出個宰相來。我們承認“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我們也承認每個讀書人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最終目標就是當宰相,但我們也要承認有很多人追求的是宋朝趙恒的《勸學詩》中寫到的那樣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jīng)勤向窗前讀。
因此,讀了“首輔申時行”的章節(jié),我有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讀書就能做大官?申時行是靠讀書讀出來的,是在張居正的提拔下成長起來的,我們只知道他考上進士,進了翰林院,后來當了首輔。他被人評價“老成”,是因為編撰整理了本朝的歷史,其實可能就是眼界開闊些,經(jīng)驗豐富一些,但他處理事情的能力不得不說還差一些??墒沁@又有什么關系呢?這毫不影響他的仕途晉升,毫不影響他拿幾千年來的經(jīng)驗穩(wěn)住當時的王朝。真真的應了《圣經(jīng)》里那句話“太陽之下沒有新鮮事”。
第二個問題是京官就能管天下?這一章節(jié)里也介紹過,申時行之前的大多數(shù)首輔,都是終身在京為官,從未到地方上去任職,這不得不令人懷疑,沒有基層經(jīng)驗能夠管理好國家嗎?且不說我們現(xiàn)在常常提到“沒有調(diào)查就沒有發(fā)言權”,“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就拿秦朝和宋朝來說,商鞅是變法前實地查看了秦國的風土人情,王安石年輕時不愿做京官只愿做地方縣官,莫非這只是謀劃改革、胸懷大志的官員的特質(zhì)?
第三個問題是個人人生規(guī)劃到底應該是什么?不得不說,我們現(xiàn)在的國家體系比封建王朝完備許多,當然也還能看出不少以往傳統(tǒng)的痕跡,畢竟我們的歷史上下五千年,還是要有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的。所以,個人的人生規(guī)劃,還是要到歷史中去尋找答案,同時要把握現(xiàn)實需求,真正做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比如說我個人,作為研究所行政管理的一員,如果僅僅停留在以往的“身份管理”上,學習晉升級別的政策制度,必定跟不上時代,必須看到現(xiàn)在是人才引領發(fā)展的時代,沉下心來到科研一線看看世界是如何運轉的才是正確的成長途徑,才能找到正確的管理方法。而且,黃先生已經(jīng)教了我們方法——從不同的人物視角探尋單位運行的細節(jié)——下面要做的就是用實踐檢驗真理了。
最后呢,還想跟大家探討交流一個問題,萬歷皇帝是“活著的祖宗”,而我們目前的單位,尤其是企事業(yè)單位,是不是也存在這樣的祖宗呢?面對這樣的祖宗我們又能夠采取什么辦法呢?而這樣的祖宗的存在,到底預示著什么樣的王朝發(fā)展局勢呢?
明史有“稅重民窮”之說。如果意在說明當日官僚貪污百出,無力百姓被攤派的賦役過重,富者愈富,貧者愈貧,言之成理。要是認為全國稅收總額過高而導致百姓貧困,則與事實有所出入。同期英國稅收約銀二千余萬兩,和人口為三十倍的中國大體相等?!懊窀F”的根本原因不在國家的賦稅過重,而端在法律的腐敗和政府的低能。國家的稅率低,受惠者并非農(nóng)民,只是鼓勵了大小地主加重剝削以及官僚鄉(xiāng)里額外加征。
中國幅員遼闊,情形復雜。明朝采取嚴格的中央集權,施政方針不著眼于提倡扶助先進的經(jīng)濟,以增益全國財富,而是保護落后的經(jīng)濟,以均衡的姿態(tài)維持王朝的安全。中國傳統(tǒng)社會晚期的結構,類似“潛水艇肉夾面包”——上面是一塊長面包,大而無當,此乃文官集團;下面也是一塊長面包,也沒有有效的組織,此乃成千上萬的農(nóng)民。其中三個基本的組織原則,此即尊卑男女老幼,沒有一個涉及經(jīng)濟、法制和人權,也沒有一個可以改造利用。
張居正精明能干試圖經(jīng)濟改革,申時行中庸誠信試圖建立和諧社會,海瑞奉行儒家傳統(tǒng)道德試圖保持執(zhí)政意識形態(tài)集團先進性,戚繼光實干主義試圖實現(xiàn)國防現(xiàn)代化,李贄清高矛盾試圖打破儒家的一元宇宙觀,結果他們或身敗,或名裂,或身敗名裂。就連九五之尊的萬歷皇帝,本有中興之愿,但張居正死后被清算的形象反轉,天子家事又屢被臣下干預,眼看死后都不能和自己心愛的女人并肩長眠,早已厭倦在各種典禮上充當木偶的他也終于心灰意冷,怠政三十多年。
帝國的官僚們一意保持傳統(tǒng)與穩(wěn)定,從而喪失了主動性,甚至不惜行事不公。明朝的特征在于依靠意識形態(tài)作為統(tǒng)治手段。其意識形態(tài)充斥了帝國的各個方面,無論從強度還是從廣度來說,都是空前未有。意識形態(tài)提倡操守,提倡精神追求,不計較個人私利,講求奉獻和犧牲,鄙夷物質(zhì)利益。這樣,官員們過簡單樸素的生活也成為必需,只能用精神力量補助著體制上的欠周全。
單一意識形態(tài)體制所造成的困局還表現(xiàn)在,它不能承認自己自己存在問題,因為懷疑終極價值,就等于懷疑一切的基礎。如此往復,當問題出現(xiàn)的時候,執(zhí)行者想到的第一個答案必然是掩蓋之。在這個體制之下,因為終極價值理論上的不可懷疑和體制事實上的漏洞百出,整個體制事實上已經(jīng)淪為一個形式:人人都在用陽的一面,也就是終極價值來掩蓋自己的陰的一面,也就是個人私利。當社會日趨參差多態(tài)之時,體制所要求的單一化,同質(zhì)化已就不能做到,整齊劃一的集體開始崩解,由己及人的行為方式已經(jīng)進入死胡同,其必然碰壁。當現(xiàn)實基礎嚴重脫離體制時,體制又不能自我否定,只好強行將現(xiàn)實拉回原初的設定狀態(tài)。但是構成體制本身的官僚階層自身已經(jīng)發(fā)生了改變,其行為也有所偏差,最后的結局必然是體制的分崩離析。
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既無資本主義發(fā)展的組織能力,也決不愿私人財富擴充至不易控制的地步,為王朝的安全之累。這種維護落后的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不愿發(fā)展商業(yè)及金融的做法,正是中國在世界范圍內(nèi)由先進的漢唐演變?yōu)槁浜蟮拿髑宓闹饕颉?/p>
萬歷十五年公元為1587年,距鴉片戰(zhàn)爭尚有二百五十三年,但是中央集權,技術不能展開,財政無法核實,軍備職能以效能最低的因素做標準,則前后想通。1840年的鴉片戰(zhàn)爭,其情形仍與1587年相去無幾。
中國傳統(tǒng)社會無法局部改造。過去政府與民間的聯(lián)系著重于尊卑男女長幼,純考科舉制度做主。1905年停止科舉之后,上層機構與下層機構更為脫節(jié),滿清之覆亡,更無可避免。
民國肇造后,軍閥割據(jù),也是當然趨勢。新的力量還沒有產(chǎn)生,過渡期間,只能由私人軍事勢力撐持。這私人軍事勢力,限于交通通信等等條件的'束縛,也只能在一兩個省去里有效。省區(qū)外的競爭,更釀成混戰(zhàn)局面。
國民黨專政期間,創(chuàng)造了一個高層機構,總算技術了軍閥混戰(zhàn),但是全靠城市經(jīng)濟維持。
共產(chǎn)黨的土地革命,在農(nóng)村中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底層機構。現(xiàn)在中國當前的任務,則是在高層機構和底層機構間敷設有制度性的聯(lián)系,才能從上至下,能夠以經(jīng)濟及法治的方法管理,脫離官僚政治的壟斷。
中國二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極,這是一切問題的癥結。而潛水艇夾肉面包的結構,也有其根源,主要原因還是受亞洲大陸天氣地理關系的影響。
自小讀史,常有中國不如別人之感,何以日本明治維新,幾十年內(nèi)就凡事做得頭頭是道,而中國似乎越做越糟。現(xiàn)在才看的明白,中國文化是亞洲大陸地理的產(chǎn)物,歐美和日本的物質(zhì)文明有他們海洋性國家的經(jīng)驗;況且每個國家發(fā)展,也有他們先后程序,而其中最大的差別,則是現(xiàn)代先進的國家以商業(yè)的法律作為高層機構及低層機構的聯(lián)系,落后的國家以舊式農(nóng)村的習慣及機構作為行政基礎。
傳統(tǒng)日本好像很受中國儒家學說及佛教的影響,但是因為它國家低處重洋,對外安全,無須中央集權,與中國的結構相差至大。它在德川幕府的末期,國內(nèi)組織已經(jīng)商業(yè)化。所以,表面上好像是短期突進,其實則是長時間的演變,最后出頭露面而已。
因為世界工商業(yè)技術的進步,所有國家都要從以前閉關自守的形勢,將社會生活方法作徹底額改造,以期適應新的世界金融經(jīng)濟,中外無可避免。西方的民主與自由,以“市民特權”為基點,和日本的大名政權,授權于藏元的情形類似,所以改造比較容易。中國立國以來以貧民及小自耕農(nóng)的經(jīng)濟立場作基礎,農(nóng)村內(nèi)部復雜的情形不可爬梳。
今日中國所稱“一國兩制”,驟看起來好像是一種宣傳工具,但是荷蘭初成的聯(lián)邦制也實際上是“一國兩制”的表現(xiàn)。英國以兩種完全不同的法律思想作為司法的基礎,利用司法制度不聲不響地使社會融合,也是漸漸由“一國兩制”造成一國一制。但是“一國兩制”不是沒有危險的,美國開國時以保障人權為前提,卻又因聯(lián)邦制在南方姑息奴隸制度,終發(fā)生內(nèi)戰(zhàn)。
在技術方面講,這一國兩制的實行在中國必有很多困難,但是不是不可能的。中國過去在漢朝以儒家籠括發(fā)夾、到家及陰陽家的思想,在隋唐時代又籠括了佛家的思想,都是在矛盾中得到統(tǒng)一??梢姇r勢需要,即不成能亦成為可能。
總體而言,《萬歷十五年》指出道德并非萬能,不能代替技術,尤不可代替法律,但是從沒說道德可以全部不要,只是道德的觀點應當遠大。凡能先用法律及技術解決的問題,不要先就扯上了一個道德問題。道德是一切意義的根源,不可分割,也不變妥協(xié),如果道德上的爭執(zhí)持久不能解決,雙方的距離越來越遠,則遲早必導致于戰(zhàn)爭。
歷史滄桑,到頭來什么也剩不下,永生的愿望隨同歷史的波濤一起消逝在我們目光盡頭。又是一個長假,終于又拿起了讀了一半的《萬歷十五年》,重新翻開讀到孤單的將軍戚繼光,讀到首輔張居正,讀到萬歷皇帝。曾有人感嘆道:歷史竟然可以這么寫!是的,在讀本書時,我也有同感,這本書不是單純的描述歷史,而是生動的分析歷史。本書的英文名字叫做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直譯到英文就是1587,無關緊要的一年,這正是這本書的讀到所在,我想本書說到的末端小結也許正是某些重大的歷史事件的結證。
整本書讀起來很有意思,作者黃仁宇先生由于為了寫一個論文從此結緣于明史,而他的著作更是讓讀者對歷史長勝了濃厚的興趣。在書中我也看到了一位皇帝的無奈,雖然貴為一國之君,但是有很多東西去不由他抉擇。旁人可能覺得皇帝是一個十全十美的職務,但是在立儲這件事上它卻無法平自己的意愿行事,這體現(xiàn)出了皇帝的苦惱。由此,萬歷皇帝走上了怠政的道路,他是在和文官集團慪氣,但他應該知道,實際上文官集團的力量是一個皇帝難以約束的。我終于知道,一個不好的皇帝往往是由于一些原因。從書中我們不難看出,萬歷少年是一個有為的君主,他曾經(jīng)勵精圖治,打算開創(chuàng)一個萬歷中興,但由于一件件事的不能決斷,他終于無法忍受。而立儲之事就成了他的一個爆發(fā)。他終于在這件事上開始怠政。而一個王朝也由于君主的怠政而漸漸走向沒落的深淵。
讀到張居正是,我更是感到了世態(tài)炎涼,生前的榮華和身后的悲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清算張居正的行動中,凡是和他有關的人都受到牽連,不是流放邊關就是把官回鄉(xiāng),其中戚繼光就是其中之一,戚繼光是一個大英雄,但是它也蒙逃脫歷史的慣性發(fā)展,它便是犧牲品。戚繼光和張居正一樣是很有作為的,戚繼光發(fā)明的戰(zhàn)法確實令人驚嘆,這讓我知道早在明代就有人發(fā)明了各兵種協(xié)同作戰(zhàn),并使用火器。弗朗基和大將軍炮,在當時也有一定的應用,但是他們哪里知道,西方國家已經(jīng)有了大船,火炮。1587年,這一年正值西歐歷史上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征英的前一年。
萬歷四年,1576年,朱翊鈞收到了一舉報信。遼東督查劉臺,舉報張居正。劉臺羅列的七大罪狀,這也都是疾風驟雨改革中常有的事,雖然每件事情本身問題不大,卻是其中的張居正的要害,首輔怒了。
在明朝,官員之間互相舉報和彈劾,本身明朝特色,為何首輔對此事怒了呢?是因為他怕是嗎?非也!關鍵是舉報他的人,既非他的上司,也非政敵或同僚,而是他心血栽培、一手提拔的學生。
一個人要想成功,考取功名只是一小步,而有人支持那才是王道。而劉臺得到了首輔大人的支持,因為張居正的提攜。他在高中進士后僅僅兩年,就成為遼東督查,那他為什么要這樣黑老師呢?
道理很簡單,因為老師以前一直給他雞蛋,忽然有一天沒有給,他不高興了,因為他忘記了這個雞蛋本來屬于誰?遼東將領事李成梁,打了大勝仗,劉臺眼紅,搶先寫了喜報邀功,這種事是犯禁的,按制度應該降職懲罰,當然作為首輔的張居正也可以低調(diào)處理,大概是想教育一下學生,以儆效尤,首輔法人就對劉臺予以公開訓斥、通報批評,這下雞蛋沒吃到,學生不干了,黑了老師。
其實這樣的彈劾在明一朝,不算新鮮事,但是拋開事情本身來說,卻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在以尊儒禮制為核心的治理模式下,連自己的學生都起來反對自己,這是多么掛不住面子的事情?。榇?,首輔提出辭職,未果。加之首輔本身的私德并不是多好,后來的清算,從個人到制度,將本來可以振作起來的明朝,重新帶回了死亡之路,首輔的心血也成了回光返照。以道德治人、整人,這在明朝也是極為推崇的一件事,任何事情,只要和道德關聯(lián),死亡概率大大提升,道德要不要講?那肯定是要講的,但是講什么,是要有選擇的,每次看到宣傳孝道的“二十四孝”圖時,后背就發(fā)涼,那些手法極端、思想錯誤的盡孝方式原封不動的示眾并加以宣傳,是懶?。窟€是沒有甄別的能力?
一個王朝也罷,家庭也好,亦或個人,好多東西是相通,但我們自身軌跡運轉一段時間之后,必然形成慣性,有些東西是好的,應當予以堅持,但是對于那些不合時宜,與歷史潮流逆向的東西,一定要摒棄,予以革新,這也算讀書的一點淺薄收獲
早就耳聞過《萬歷十五年》,不斷很獵奇,終究是一本怎樣的好書呢!但是自己才識短淺,對中國古代的歷史又不甚感興味,整天只做些個打發(fā)時間的無聊之事,并無意志可以沉下心來拜讀大作。近日,機緣巧合,我終于有幸可以跟著黃仁宇先生一同去走向那個年代,用一種完整不一樣的目光來審視那段歷史和那段歷史中的人物。不覺一種相見恨晚之感情不自禁,也然世之傳言--這著實是一本可以并曾經(jīng)在海內(nèi)外產(chǎn)生宏大影響的好書。
《萬歷十五年》,英文名1587,A Year of No Sign if icance。正如作者自譯的這個名字一樣,1587,相關于中國這樣一個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發(fā)作過無數(shù)大事情的國度來說,這一年真的安定靜了。但是作者卻憑仗其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扎實的治學成果率領我們從這個毫無大事可記的年份中發(fā)作的一些小事看起,去俯瞰整個明王朝的衰落的背影,進而剖析整個中國在近代衰落的緣由。
1587,始于萬歷皇帝要舉行午朝大典的一個謠傳,終于皇帝要對前宰輔張居正調(diào)查。期間作者洋洋灑灑數(shù)萬言,盡述萬歷皇帝的悲苦而又機械的終身。萬歷并非像我們原先想象中的一樣是個昏庸無能的君主。他也有理想,小時也很機警,也想成為彪炳千古的一代明主,到最后都想做成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但是那個急需一個明主的時期,卻恰恰是一個容不下明主的時期,于是萬歷終于從文官集團整天拿來教育人,管理社會的虛偽的封建道德禮教的桎梏中心灰意冷下來,對朝事日趨淡漠,對人華誕趨失去希望!當他最終在立儲這件事中屈從的時分,他也就成了真正的活著的祖宗。他具有高高在上的皇權,但是他又決斷不了任何大事。他悲劇的終身,他有似工具的終身通知我們的是這個時期的帶給人的無盡的痛苦。
1587,間隔首輔張居正過世曾經(jīng)五年了。固然他早已不在人世,但盤繞他的風云并未隨他而去。此刻萬歷正在重新認識這個他昔日的教師,他絕對信任首輔!但是,在文官集團的集體支配和誹謗下,理想通知他的是,這個他絕對信任和尊崇的人卻是一個實真實在的偽君子。從昔日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具有絕對權威的首輔到如今為萬人鄙棄的偽君子,我們僅僅感慨于世態(tài)滄桑似乎還不夠。張居正在位的時分,為國辦了不少好事,他想成為相管仲樂毅那樣的人物,他想匡扶社稷,解救蒼生。他要輔佐8歲的皇帝成為新的彪炳史冊的賢主明君,創(chuàng)始萬歷盛世。但是他越是努力,卻越成為眾矢之的。他當然能夠憑仗其一時的勢力和萬歷的信任而暫時安穩(wěn),但是當其一旦失去這種勢力和信任的時分,他也就摔的越重。歷史的開展趨向是他所不可以左右的,即便是生為人君的萬歷也迫不得已,因而他的這種抗爭也就成了一種痛苦的悲號!悲號過后,他也就隨著黃土一同走進了歷史,留與后人或是或非的評說!
1587,此時正是首輔申時行當權的時期,他已在這個位置上面四年了!申時行和張居正一樣,也是萬歷的教師,深受萬歷的信任。他早年受張居正選拔而能位列大學士。但是他這個人極會為人,雖得張居正選拔,卻可以在清算張居正的運動中免受牽連,最后還能身居首輔。由于親眼目擊了前幾任的種.種結局,他深知當時文官集團的權力之大。即便是人君萬歷尚且拿他們毫無方法,更何況與他呢。于是,他就充任起了和事佬的角設,憑仗其過人的目光和出色的政治才干去化解各種隱伏的危機,他要調(diào)?;实叟c文臣的矛盾,他要調(diào)解文臣與武將之間的矛盾,他還要調(diào)解各文臣集團之間的矛盾,等等。他就是這樣的一個和事佬,以致后人在歸結其功勞的時分盡無事可記。要曉得雖然是被人辱罵的其前任張居正都有不少讓人們不得不供認的功勞啊!但是正是這種無功勞恰是他的最大的功勞,他很好的完成了在那中社會條件下一個首輔所可以做的事情--調(diào)和矛盾!但是,生于那個時期,他即便有再高的才能,也免不了最后丟官歸家的命運!
1587,還有傳奇人物海瑞的謝世,孤單將領戚繼光的分開,思想家哲學家李贄的剃度為僧。他們都免不了悲劇的命運。正如作者在書中末尾寫道的一樣:
1587年,是為萬歷十五年,丁亥次歲,外表上似乎是四海升平,無事可記,實踐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曾經(jīng)走到了它開展的止境。在這個時分,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宴安耽樂,首輔的專制或者調(diào)和,高級將領的富于發(fā)明或者習于偷安,文官的廉潔營私或者貪污作弊,思想家的極端進步或者絕對激進,最后的結果,都是無分善惡,通通不能在事業(yè)上獲得有意義的開展,有的身敗,有的名裂,還有的人則身敗而兼名裂。
讀到此,我們也就初步了解了作者所鼓吹的大歷史觀了。正是作者以廣博的學問構造高屋建瓴的解讀那段歷史,為我們提供一種不同于以往的對待歷史的目光。他著眼事情雖小,但反映的時期和歷史卻很大。見微知著,處處表現(xiàn)著認識的聰慧。
大歷史觀,需求我們跳出當前的視野局限,把眼光放到愈加寬廣的時期背景中去理解歷史,正視理想,創(chuàng)始將來。
初讀下來,已讓我墮入深深的考慮當中了。
初次接觸書名,給我的直覺,無非是寫萬歷十五年那一年發(fā)生的歷史事件。該書是黃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三十年之嘔心力作。最早在美國出版,該書的英文名字翻譯成漢語就是平淡的1587年。大明立國近三百年,我國封建社會近兩千年,但但摘取這一年,能寫出什么樣的歷史?讀史可以明志,讀史需要一顆寧靜的心,去解讀那深邃沉淀的歷史。我細細翻來,每天讀那么一小段,合上書本之后,又再去慢慢回味。瞬間,那種彌漫著焦慮,掙扎,痛苦的人物,一個個活生生起來。從首輔大學士張居正,和事佬申時行,思想家李贄,軍事家戚繼光,清官海瑞,以及萬人之上的萬歷皇帝,沒有一個不是生活在痛苦之中,他們現(xiàn)實的遭遇和治理天下的宏大理想,都有著無法彌合的沖突。這些人都沒有善終,甚至于抄家罰沒。這是一本以平淡的1587年為基本支撐點,然后讓人物陸續(xù)施展自己的政治包袱,現(xiàn)實與理想的碰撞,失敗后的毀滅。
作者以一斑而窺全豹的方式,一絲一縷的分析,視野直指上千年的中國歷史。中國從漢代獨尊儒術之后,中華民族的歷史,基本上都是以儒家思想和孔孟之道來統(tǒng)治天下。歷朝歷代,都是通過龐大的文官集團,實行郡縣制,來統(tǒng)治全國。隋代以后,通過科舉制度來選拔官吏,這些文官從小就飽讀經(jīng)書,滿腦子的孔孟思想,都以仁政愛民為基本的做官準則,時刻要體恤民情,以民為本。這些封建社會的官吏,薪俸很低,要維持自己家庭的生計,享受錦衣玉食,根本無法實現(xiàn)。然后就行成了一套官場的歷史潛規(guī)則。一方面道貌岸然的宣揚孔孟之道,一方面又魚肉百姓,實現(xiàn)自己小團體和大團體的利益最大化,為自己的貪x腐壞找到更合理的借口。在封建社會,歷代帝王,都是宣傳以德治國,沒有健全的,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即使有相關的法律制度,也被歷史潛規(guī)則打破。同時官員為官的行為,又缺少及時的監(jiān)督和制約,這就造成了官員們當面一套,背后一套,陽奉陰違,完全為自己的小九九做打算。官員的臉只會向上看,只對上級負責,又怎么會對百姓負責?那些文官們內(nèi)心深處的尷尬和不安,也對他們的思想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一方面是圣賢書的教導,一方面是現(xiàn)實里必須接受的官場潛規(guī)則。當文官們在捫心自問和尷尬之后,聰明的大腦很快就會適應這樣的官場潛規(guī)則,搜刮起民脂民膏,哪里還會有憐憫之心?
在這一制度下的悲情人物,首推海瑞。海瑞是個清官,是個楷模,正是因為寡而鮮,才能成為模范,滿朝文官都是海瑞,何來楷模?當海瑞在孔孟思想的熏陶下,立志做為一個清官的時候,他的私人道德其實已經(jīng)和他所處的那個時代的公共道德,或者說官場潛規(guī)則發(fā)生了沖突。很多文官,都知道自己去貪x腐壞是不對的,但是,你要想在這個圈內(nèi)生活下去,你就必須去貪x,去隨波逐流,否則,只有頭破血流。儒家思想的道德體系,給予了海瑞無窮的力量,讓他無所畏懼的站在反對貪x腐壞的最前沿??墒牵麄€文官集團,都滿足于現(xiàn)狀,并安于現(xiàn)狀的時候,他們所接受的孔孟之道的思想,就發(fā)生了根本的質(zhì)變。一方面認識到遵守道德體系要丟官罷官,一方面又要宣揚道德體系來維護他們的統(tǒng)治,就會表面裝作清廉的樣子,背地里嘩嘩的數(shù)銀子。越是高調(diào)的文官,越是最大的貪官。道德以陽的一面存在,而私欲則以陰的一面存在。當?shù)赖陆o他做了一個幌子的時候,私欲就可以無限制的膨脹。當?shù)赖驴梢源婀芾韲业臅r候,文官集團里的官員,則會打著道德的幌子滿足自己的私欲,每個人從骨子里并不鄙視海瑞,甚至是仰望海瑞,但是,沒有人愿意做海瑞,這就是封建社會文官集團的現(xiàn)狀。
對于孔孟之道的作用,歷代皇帝都極力推崇。他們和他們的文官集團想用道德的力量,來統(tǒng)治他們的疆土和人民。用道德體系來保障鄉(xiāng)土秩序,而不去大力的發(fā)展科學技術。在1587年,萬歷領導下的文官們在勾心斗角的時候,西班牙人帶著他們的堅船利炮,發(fā)動了對英國的全面戰(zhàn)爭。西方也拉開了全面的工業(yè)革命。歷代皇帝都會被推崇為人的楷模,上天之子。萬歷從懵懂無知的小皇帝,到勵精圖治的精干皇帝,再到頹廢無為的慵懶皇帝,他的思想發(fā)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他在年輕的時候,多么的想建立一個強盛的大明帝國,而且親身去實行各種禮儀規(guī)范。來實現(xiàn)以禮來建立人們對道德的信心??墒?,當他在看穿了這些文官們的陰陽兩面以后,思想發(fā)生很深的變化,開始了消極怠工。他的消極怠工,不是針對個別文官,而是針對整個道德禮治體系。在傳統(tǒng)戲劇里,皇帝都是至高無上的權威,有生殺予奪的大權,而了解了萬歷的遭遇之后,也明白過來,皇帝并非可以隨心所欲,皇帝只不過封建帝制里的一顆最大的棋子而已,而且始終受著道德禮教體系的壓抑和控制。
勵精圖治,嘔心瀝血的萬歷首輔張居正。他幾乎開創(chuàng)了萬歷盛世,把明朝多年的積弊,表面上一掃而光,國庫充盈,而實際上他為明朝的最后滅亡埋下了最大的禍根。他死后遭遇清算,其實與萬歷關系不大,主要是因為他的性格造成的。從小就接受孔孟之道教育的張居正,身居首輔之后,一心只想把大明江山,打造的秀美絕倫。他所實施的改革制度和現(xiàn)行的文官制度格格不入,他沒有從根子上發(fā)現(xiàn),一次大改革措施,要從根本上能讓絕大多數(shù)文官相安無事,否則理論上的完美,最終也是以慘敗收場,歷史上的王安石變法也是如此。他的死后被清算,甚至他生前所提拔的官吏受到牽連,這不能不說是他一生最大的失敗,當他所處的那個時代的文官體制上有缺陷的時候,他以個人之力,想改變整個時代,則是多么的渺小無奈。以至于后來的首輔申時行,好像看透了其間玄機,做起了和事佬,成了一個萬歷皇帝和文官之間的緩沖劑,為此不惜犧牲原則。他們二位的做法,初衷都是好,都是想讓大明帝國的國家機器正常運轉起來??墒菑埦诱木彌_劑失效了,造成了他死后的被清算。在文官集團和萬千小民之間,明朝所采用的就是以禮和道德來維持國家秩序,也可以理解為,明朝并沒有真正以《大明律》來維護他們的統(tǒng)治秩序,而是靠道德和禮教,而道德和禮教又是比較抽象的一些準則,在私欲面前,不堪一擊。正是這腐朽的制度,才造就了一幕幕慘絕人寰的改朝換代的悲劇。
歷史就是這樣的神奇,透過歷史能讀懂未來。歷史總是在創(chuàng)造匪夷所思的故事,相同的歷史,由不同的人去描述,就會有不同的歷史觀。歷史的真相往往隱藏在細節(jié)之中,不同的人發(fā)現(xiàn)的細節(jié)不一樣,所得到的感悟就迥然不同。《萬歷十五年》所表達的是整個中國封建社會的縮影:絕對大多數(shù)的人都穿了件絢麗的外衣,那就是滿口仁義道德,背地里卻干著傷天害理的勾當,來滿足自己的私欲。
《萬歷十五年》是我國著名歷史學家黃仁宇的著作,他的作品不但通俗易懂還帶有哲學和社會見解。用形象的文字和意味深長的伏筆讓這本書的內(nèi)容升華,成了一本受眾人喜愛的好書。
張居正的名字想必學過歷史的應該無人不曉吧。這位身居首輔之位,當太子老師的人一生以節(jié)儉樸實,安定國家為初心的忠臣自始至終受人尊敬,但他的改革新政卻引起了以先賢之訓為守則的文官的不滿,像文官這樣保守且飽讀天下書籍的人怎會對這種改變古人做法,樹立新風氣,標新立異的人置之不理呢?很快他就受到俗稱“反張派”的人各種人身攻擊和謠言,果不其然在他死后,他的名聲一落千丈,就連皇帝都對他老師死后敗露的“丑事”與一生所希望的背道相馳而失望。所以如果想要有一個安定的國家,就要搞好內(nèi)部關系,因為你身居高位,你的一舉一動都惹人眼目,如果你無法服眾的話,你的單位組織就會受到民意降低,至而導致連索反應,每個朝代大都是栽于“朝庭”這個組織的失敗領導,讓一個國家的機構和秩序的平衡破碎。
海瑞是我國的著名清官,以剛正不阿,和機智守法出名,關于他的佳話并不罕見,但官場風浪大,這樣一根“眼中釘”怎能不除掉呢?于是海瑞多次被罷免官職,被人遺棄,他為國家甚至連皇帝都罵了一次,這樣不懼威的愛國忠臣終究受到賞識,此外他還是個有骨氣的人,對普通的職位提出抗議,可國家領導人卻不敢惹他,因為他的重要性和他的品質(zhì)已讓全國人民敬仰。
這真是一本好看的書。
說實在,我這次很認真地看這部書,還因為我想找找這部書到底有沒有明顯地參雜個人的觀點。歷史學家羅克齊就曾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F(xiàn)在我讀歷史,都要很小心、很謹慎地去讀了,半信半疑,生怕中了圈套。
后來還去知網(wǎng)上查了相關的文獻,確實,發(fā)現(xiàn)了這本書中的不足之處。一下我來簡要說一下我讀這本書的感受。
作者在這本書小心翼翼地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和一般的歷史著作不同,由于作者試圖通過他的“大歷史觀”來描繪歷史,所以這本書的敘事風格與小說非常接近。作者給讀者娓娓道來地講述了一個歷史上有據(jù)可考的故事,書中充滿著文學性與小說性的色彩。怪不得喜歡歷史的我看不下這本書,因為這是一部“非虛構性的歷史小說”,而我看不下小說。
比如書中開篇這一句:
“這一年陽歷的三月二日,北京城內(nèi)街道兩邊的冰雪尚未解凍。天氣雖然不算酷寒,但樹枝還沒有發(fā)芽,不是戶外活動的良好季節(jié)。然而在當日的午餐時分,大街上卻熙熙攘攘。原來是消息傳來,皇帝陛下要舉行午朝大典,文武百官不敢怠慢,立即奔赴皇城?!?/p>
與二月河開篇:
“順治十八年正月,是一個寒冷的冬天。剛過完年,一群一群的叫花子像從地下冒出來似的又開始沿街乞討。北京城哈德門以西的店鋪屋檐下、破廟里擠滿了這些人?!?/p>
有異曲同工之妙。還有書中描寫人物的心理環(huán)境、夾敘夾議等等,都有小說的色彩。
我在閱讀過程中就感到了一股壓抑的氣息。作者這種盡量還原歷史的敘事風格、多種故事、人物關系的交錯描寫,在我看來無時無刻不在體現(xiàn)著必然的結局。特別是張居正改革又被廢除、海瑞不得志、戚繼光晚年凄涼等悲劇性結局,另我感到滿滿的宿命。又如文末敘事的戛然而止:“當人口眾多的國家,個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chuàng)造性,則其社會發(fā)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1587年,是為萬歷十五年,次歲丁亥,表面上四海升,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jīng)走到了他發(fā)展的盡頭?!庇蟹N余韻悠長的感覺,就好比我看《百年孤獨》的時候那種感覺一樣,一瞬間《萬歷十五年》書中的場景在我腦海中重現(xiàn),有種“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的感覺。
作者所寫如此悲劇性結局的故事,有他的目的。正如前文所說,作者認為古代中國以儒家的道德原則代替法律,所產(chǎn)生的悲劇結局便是必然的。他主張否定文人治國,推動法治、經(jīng)濟、商業(yè)與科技的發(fā)展。
但是現(xiàn)實如何呢?當今中國的法治、經(jīng)濟、商業(yè)與科技相比于數(shù)十年前已然有巨大進步,但是當今中國人的人文精神與之相比卻是缺失的。而且作者對儒家的批判與新文化運動以來對其的批判是相同的,否認儒家,強調(diào)摒棄。但是現(xiàn)在學者對儒家的態(tài)度已經(jīng)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了。所以還是有偏頗的。
?通過各種社交媒體,感言可以迅速地傳達出去,在我們經(jīng)歷非常重要的事情時。就會有感而發(fā)的感慨一番,發(fā)表一些感言,感言給予了我們表達內(nèi)心的機會也鼓舞了別人。今天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將為大家介紹一篇充滿智慧的“萬歷十五年心得感悟”文章,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高拱年歲已長,身體漸衰,是看不到張居正下葬了。雖然張居正在高拱臨終前的幾個月專程拜訪了閑賦鄉(xiāng)舍的高老,似乎二人已前嫌盡棄、間隙消彌,塵事盡散,夢漸安平。但高拱可以不見張居正之喪,卻不能讓張居正安寢于墓中,其一紙《病榻遺言》卻致一生榮耀致極的張首輔落得個家產(chǎn)盡抄、褫奪謚號、迫奪御賜、子孫充軍;惟沒有開棺鞭尸,算多少保全了些體面。高拱的“陰招”之險,古今無人能及。張居正生前觀世悟禪自言的“如入火聚,得清涼門”終變成了破敗的華夢,真正“入火聚得清涼”的卻是他的繼任首輔申時行。人性的陰陽、事情的正反,參悟與執(zhí)迷,事事與非非,盡在眼前身后。這一切正應和了“生命不過是一種想象,這種想象可以突破人世間的任何阻隔”。
開朝洪武以來的文官制度,歷二百年,早已由制度化為骨氣,融到了文人的血液里。古怪、清貧而又鐵骨錚錚海瑞不得不說是這種骨氣的一個典范。一名文官即然為訕君直言可以不惜性命,那官印、榮華又豈能羈絆了骨氣。這是一種執(zhí)拗,也是一種單純,但卻缺少了些情趣?!八乃枷氩皇堑弥谔熨x,而是來自經(jīng)常的、艱苦的自我修養(yǎng)”,也許固執(zhí)的海瑞永遠無法理解“一個女人如有情趣,那么不論她過去是娼妓、已經(jīng)結婚或正在懷孕都毫無妨礙”。
戚繼光雖有些孤獨,但終是生逢時、命合運的,外有倭寇之患,內(nèi)有首輔之助。他雖然改變不了陳舊的體制,這是他“不可能做到的事,但在可能的范圍內(nèi),他已經(jīng)最大地適應環(huán)境發(fā)揮他的軍事天才了”?!捌堇^光的天才之處,在于他看準了妥協(xié)之無法避免;而他的成功,也在于他善于在技術上調(diào)和各式各樣的矛盾”?!疤撌疑?,吉祥止止”,這也許就是戚繼光止止堂的座右銘吧!“他的長處,在于他沒有把他人事上的才能當成投機取巧和升官發(fā)財?shù)谋惧X,而只是作為建立新軍和保衛(wèi)國家的手段”。
李贄是一個矛盾體,矛盾得讓人理不出頭緒。“一個農(nóng)民家庭如果企圖生活穩(wěn)定并且獲得社會聲望,惟一的道路是讀書做官”,李贄也走了這條路了,讀了經(jīng)史子集,做了官??珊髞韰s辭了官,寄居于朋友家研究起了史學,要做學問家。這讀書是目的呢?還是路徑呢?怎么當路徑走了一程,轉而又變成目的了呢?既然把讀書變成了目的,一介儒生,后來為什么又遁入空門,出家了呢?逃離了世俗的羈絆,又去研究世俗的經(jīng)史,這倒底是出世了?還是入世了呢?李贄終其一生,不過是一個追求個性與自由的孩子。他極度自我,卻又沒有自我,正如“自我只是一種幻影,真正存在于人世間的,只有無數(shù)的因果循環(huán)”。他在獄中自裁氣絕前寫了王維的“七十老翁何所求”來解釋他的死因,也是極為貼切的,不知求何所求?他不知在這個世界上應當建設些什么,但他從他的閱歷與思考中知道,為了得到自由與解放應當打破些什么,只是生命將息,力不從心,無所求了。
這就是萬歷十五年,自此以后,萬歷不朝。
洋洋灑灑近三十萬字的《萬歷十五年》今天終于讀完了。一部歷史書竟能讓我如饑似渴、手不釋卷地讀完,連我自己都感到些許詫異。一部書只寫了一年 —— 萬歷十五年,寫了幾個人,寫了幾件事,場景不可謂不小,正如該書作者黃仁宇所言:在歷史上,萬歷十五年實為平平淡淡的一年。
凡聽人言,大師就是能把復雜問題簡單化的人。比起許多鴻篇大作,《萬歷十五年》實不能算是大作,但作者在看似平淡的一年中,卻濃縮了整個中國歷史的興衰成敗,以小見大,知微見著,將整個中國歷史映照在平淡而普通的一年,仿佛讀完這一年,頃刻間便能在讀者的腦海中建構起清晰的歷史脈絡一般。在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中以知一葉而知全秋的寫法,將整個中國歷史映耀腦海。同時黃仁宇先生的文學化寫法,使讀者絲毫感覺不到干巴枯燥、索然無味的歷史書,而是在品味小說,鑒賞詩詞般,一瀉千里地讀完。讀完后還感覺唇齒留香,余香滿頰。細細玩味著,淺淺嘗茗似的,在腦海中回味,咀嚼,消化。簡直就是在品嘗一道大廚精心制作的文化大餐。
當我們品味這道美食時,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作者的深刻洞察力。中國是一個有極強文化傳統(tǒng)的封建王朝,在秦統(tǒng)一中國,漢武帝的獨尊儒術,廢黜百家以來,在政治上奠定了封建王朝的發(fā)展方向。以地域上的統(tǒng)一,思想上的統(tǒng)一,精神上的統(tǒng)一引導中國的發(fā)展。眾所周知,先秦哲學是百家爭鳴的時代,可到了漢代卻獨尊儒術,這并不能歸咎于生物的隨機選擇,而是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儒家強調(diào)仁、義、禮、智、信,這在以土地為基本生活資料的封建王朝是非常重要的。
錢穆先生曾說,中國的國家是國與家的結合,上至君主下至戶主,在自己的管理范圍內(nèi)是具有絕對權威的。這便是儒家所推崇的“仁”。家庭內(nèi)戶主具有權威是生理中產(chǎn)生的,而君臣關系則是一種社會關系,儒家的“仁”很好的調(diào)和了個中矛盾,使得家國一體。家是一國,國是一家。在《萬歷十五年》一書中,萬歷皇帝是具有絕對權威,自己可以隨心所欲,但在儒家思想的拘束下,張居正、申時行等代表的士官階層對皇權卻是一種無形的鉗制。這與西方的三權分力是不同的,三權分力講究平等,而一士官階層對皇權的鉗制則是不平等的。士官對皇權要盡忠、盡孝、盡義,是為了輔佐皇帝,而在道德上給予的拘束。這并不是法律意義上的,而士官對自己也是從良心上,道德上要求自己。這就造成了重禮輕法,重道德輕法律的封建文化氛圍了。每個文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道德準則,有自己的良心,有自己的政治抱負。從這里看,張居正死后被諫,乃至于被鞭尸,也就不足為怪了。
在家國同構的社會,講究尊上敬祖。尊上為忠,敬祖為孝。自古以來,忠孝占據(jù)著封建王朝的最高地位,也是最高的道德準則。儒家常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中的禮可以用于治國,孝可以上升為忠。觀其《萬歷十五年》一書,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等等,哪個不是先強調(diào)家,再來治國的呢?
《萬歷十五年》展示了一幅封建王朝的全景圖。它就是一只張著血盆大口的饕餮怪獸。它要吃人,它將人變成怪獸。張居正死后被吃,海瑞被吃,申時行被吃,戚繼光被吃……還有無數(shù)人都被這張沾滿鮮血,腥臭無比的大嘴吞下。正如魯迅先生所說:這是一個吃人的社會,這是一個吃人不吐骨頭的社會。
萬歷四年,1576年,朱翊鈞收到了一舉報信。遼東督查劉臺,舉報張居正。劉臺羅列的七大罪狀,這也都是疾風驟雨改革中常有的事,雖然每件事情本身問題不大,卻是其中的張居正的要害,首輔怒了。
在明朝,官員之間互相舉報和彈劾,本身明朝特色,為何首輔對此事怒了呢?是因為他怕是嗎?非也!關鍵是舉報他的人,既非他的上司,也非政敵或同僚,而是他心血栽培、一手提拔的學生。
一個人要想成功,考取功名只是一小步,而有人支持那才是王道。而劉臺得到了首輔大人的支持,因為張居正的提攜。他在高中進士后僅僅兩年,就成為遼東督查,那他為什么要這樣黑老師呢?
道理很簡單,因為老師以前一直給他雞蛋,忽然有一天沒有給,他不高興了,因為他忘記了這個雞蛋本來屬于誰?遼東將領事李成梁,打了大勝仗,劉臺眼紅,搶先寫了喜報邀功,這種事是犯禁的,按制度應該降職懲罰,當然作為首輔的張居正也可以低調(diào)處理,大概是想教育一下學生,以儆效尤,首輔法人就對劉臺予以公開訓斥、通報批評,這下雞蛋沒吃到,學生不干了,黑了老師。
其實這樣的彈劾在明一朝,不算新鮮事,但是拋開事情本身來說,卻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在以尊儒禮制為核心的治理模式下,連自己的學生都起來反對自己,這是多么掛不住面子的事情啊!為此,首輔提出辭職,未果。加之首輔本身的私德并不是多好,后來的清算,從個人到制度,將本來可以振作起來的明朝,重新帶回了死亡之路,首輔的心血也成了回光返照。以道德治人、整人,這在明朝也是極為推崇的一件事,任何事情,只要和道德關聯(lián),死亡概率大大提升,道德要不要講?那肯定是要講的,但是講什么,是要有選擇的,每次看到宣傳孝道的“二十四孝”圖時,后背就發(fā)涼,那些手法極端、思想錯誤的盡孝方式原封不動的示眾并加以宣傳,是懶啊?還是沒有甄別的能力?
一個王朝也罷,家庭也好,亦或個人,好多東西是相通,但我們自身軌跡運轉一段時間之后,必然形成慣性,有些東西是好的,應當予以堅持,但是對于那些不合時宜,與歷史潮流逆向的東西,一定要摒棄,予以革新,這也算讀書的一點淺薄收獲
歷史滄桑,到頭來什么也剩不下,永生的愿望隨同歷史的波濤一起消逝在我們目光盡頭。又是一個長假,終于又拿起了讀了一半的《萬歷十五年》,重新翻開讀到孤單的將軍戚繼光,讀到首輔張居正,讀到萬歷皇帝。曾有人感嘆道:歷史竟然可以這么寫!是的,在讀本書時,我也有同感,這本書不是單純的描述歷史,而是生動的分析歷史。本書的英文名字叫做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直譯到英文就是1587,無關緊要的一年,這正是這本書的讀到所在,我想本書說到的末端小結也許正是某些重大的歷史事件的結證。
整本書讀起來很有意思,作者黃仁宇先生由于為了寫一個論文從此結緣于明史,而他的著作更是讓讀者對歷史長勝了濃厚的興趣。在書中我也看到了一位皇帝的無奈,雖然貴為一國之君,但是有很多東西去不由他抉擇。旁人可能覺得皇帝是一個十全十美的職務,但是在立儲這件事上它卻無法平自己的意愿行事,這體現(xiàn)出了皇帝的苦惱。由此,萬歷皇帝走上了怠政的道路,他是在和文官集團慪氣,但他應該知道,實際上文官集團的力量是一個皇帝難以約束的。我終于知道,一個不好的皇帝往往是由于一些原因。從書中我們不難看出,萬歷少年是一個有為的君主,他曾經(jīng)勵精圖治,打算開創(chuàng)一個萬歷中興,但由于一件件事的不能決斷,他終于無法忍受。而立儲之事就成了他的一個爆發(fā)。他終于在這件事上開始怠政。而一個王朝也由于君主的怠政而漸漸走向沒落的深淵。
讀到張居正是,我更是感到了世態(tài)炎涼,生前的榮華和身后的悲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清算張居正的行動中,凡是和他有關的人都受到牽連,不是流放邊關就是把官回鄉(xiāng),其中戚繼光就是其中之一,戚繼光是一個大英雄,但是它也蒙逃脫歷史的慣性發(fā)展,它便是犧牲品。戚繼光和張居正一樣是很有作為的,戚繼光發(fā)明的戰(zhàn)法確實令人驚嘆,這讓我知道早在明代就有人發(fā)明了各兵種協(xié)同作戰(zhàn),并使用火器。弗朗基和大將軍炮,在當時也有一定的應用,但是他們哪里知道,西方國家已經(jīng)有了大船,火炮。1587年,這一年正值西歐歷史上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征英的前一年。
根據(jù)您的需求我為您準備了以下信息:“萬歷十五年心得感悟”。?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感言,我們在參加一些重要的活動或者儀式的時候。若是有話語深入人心,受到了觸動,就可以寫一篇感言,感言對于我們來說意義重大。希望我的觀點能夠讓您對未來有更加清晰的規(guī)劃!
高拱年歲已長,身體漸衰,是看不到張居正下葬了。雖然張居正在高拱臨終前的幾個月專程拜訪了閑賦鄉(xiāng)舍的高老,似乎二人已前嫌盡棄、間隙消彌,塵事盡散,夢漸安平。但高拱可以不見張居正之喪,卻不能讓張居正安寢于墓中,其一紙《病榻遺言》卻致一生榮耀致極的張首輔落得個家產(chǎn)盡抄、褫奪謚號、迫奪御賜、子孫充軍;惟沒有開棺鞭尸,算多少保全了些體面。高拱的“陰招”之險,古今無人能及。張居正生前觀世悟禪自言的“如入火聚,得清涼門”終變成了破敗的華夢,真正“入火聚得清涼”的卻是他的繼任首輔申時行。人性的陰陽、事情的正反,參悟與執(zhí)迷,事事與非非,盡在眼前身后。這一切正應和了“生命不過是一種想象,這種想象可以突破人世間的任何阻隔”。
開朝洪武以來的文官制度,歷二百年,早已由制度化為骨氣,融到了文人的血液里。古怪、清貧而又鐵骨錚錚海瑞不得不說是這種骨氣的一個典范。一名文官即然為訕君直言可以不惜性命,那官印、榮華又豈能羈絆了骨氣。這是一種執(zhí)拗,也是一種單純,但卻缺少了些情趣?!八乃枷氩皇堑弥谔熨x,而是來自經(jīng)常的、艱苦的自我修養(yǎng)”,也許固執(zhí)的海瑞永遠無法理解“一個女人如有情趣,那么不論她過去是娼妓、已經(jīng)結婚或正在懷孕都毫無妨礙”。
戚繼光雖有些孤獨,但終是生逢時、命合運的,外有倭寇之患,內(nèi)有首輔之助。他雖然改變不了陳舊的體制,這是他“不可能做到的事,但在可能的范圍內(nèi),他已經(jīng)最大地適應環(huán)境發(fā)揮他的軍事天才了”。“戚繼光的天才之處,在于他看準了妥協(xié)之無法避免;而他的成功,也在于他善于在技術上調(diào)和各式各樣的矛盾”?!疤撌疑祝橹怪埂?,這也許就是戚繼光止止堂的座右銘吧!“他的長處,在于他沒有把他人事上的才能當成投機取巧和升官發(fā)財?shù)谋惧X,而只是作為建立新軍和保衛(wèi)國家的手段”。
李贄是一個矛盾體,矛盾得讓人理不出頭緒。“一個農(nóng)民家庭如果企圖生活穩(wěn)定并且獲得社會聲望,惟一的道路是讀書做官”,李贄也走了這條路了,讀了經(jīng)史子集,做了官。可后來卻辭了官,寄居于朋友家研究起了史學,要做學問家。這讀書是目的呢?還是路徑呢?怎么當路徑走了一程,轉而又變成目的了呢?既然把讀書變成了目的,一介儒生,后來為什么又遁入空門,出家了呢?逃離了世俗的羈絆,又去研究世俗的經(jīng)史,這倒底是出世了?還是入世了呢?李贄終其一生,不過是一個追求個性與自由的孩子。他極度自我,卻又沒有自我,正如“自我只是一種幻影,真正存在于人世間的,只有無數(shù)的因果循環(huán)”。他在獄中自裁氣絕前寫了王維的“七十老翁何所求”來解釋他的死因,也是極為貼切的,不知求何所求?他不知在這個世界上應當建設些什么,但他從他的閱歷與思考中知道,為了得到自由與解放應當打破些什么,只是生命將息,力不從心,無所求了。
這就是萬歷十五年,自此以后,萬歷不朝。
歷史滄桑,到頭來什么也剩不下,永生的愿望隨同歷史的波濤一起消逝在我們目光盡頭。又是一個長假,終于又拿起了讀了一半的《萬歷十五年》,重新翻開讀到孤單的將軍戚繼光,讀到首輔張居正,讀到萬歷皇帝。曾有人感嘆道:歷史竟然可以這么寫!是的,在讀本書時,我也有同感,這本書不是單純的描述歷史,而是生動的分析歷史。本書的英文名字叫做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直譯到英文就是1587,無關緊要的一年,這正是這本書的讀到所在,我想本書說到的末端小結也許正是某些重大的歷史事件的結證。
整本書讀起來很有意思,作者黃仁宇先生由于為了寫一個論文從此結緣于明史,而他的著作更是讓讀者對歷史長勝了濃厚的興趣。在書中我也看到了一位皇帝的無奈,雖然貴為一國之君,但是有很多東西去不由他抉擇。旁人可能覺得皇帝是一個十全十美的職務,但是在立儲這件事上它卻無法平自己的意愿行事,這體現(xiàn)出了皇帝的苦惱。由此,萬歷皇帝走上了怠政的道路,他是在和文官集團慪氣,但他應該知道,實際上文官集團的力量是一個皇帝難以約束的。我終于知道,一個不好的皇帝往往是由于一些原因。從書中我們不難看出,萬歷少年是一個有為的君主,他曾經(jīng)勵精圖治,打算開創(chuàng)一個萬歷中興,但由于一件件事的不能決斷,他終于無法忍受。而立儲之事就成了他的一個爆發(fā)。他終于在這件事上開始怠政。而一個王朝也由于君主的怠政而漸漸走向沒落的深淵。
讀到張居正是,我更是感到了世態(tài)炎涼,生前的榮華和身后的悲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清算張居正的行動中,凡是和他有關的人都受到牽連,不是流放邊關就是把官回鄉(xiāng),其中戚繼光就是其中之一,戚繼光是一個大英雄,但是它也蒙逃脫歷史的慣性發(fā)展,它便是犧牲品。戚繼光和張居正一樣是很有作為的,戚繼光發(fā)明的戰(zhàn)法確實令人驚嘆,這讓我知道早在明代就有人發(fā)明了各兵種協(xié)同作戰(zhàn),并使用火器。弗朗基和大將軍炮,在當時也有一定的應用,但是他們哪里知道,西方國家已經(jīng)有了大船,火炮。1587年,這一年正值西歐歷史上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征英的前一年。
初讀《萬歷十五年》,幸而,這顯然不是一本枯燥乏味的歷史書,作者運用了平和的記敘手法,這點倒是讓我想起了曾十分愛看的《易中天》品三國,當然這本書更嚴肅一點,通俗易懂的文字將我們置身于明朝之殿,以及其錯綜復雜的利益爭斗,人情善惡,和讓萬歷及讀者都有些倍感無奈地政治體制,文官體制。
1587,無關緊要的一年,但就像風暴前的平靜,又如同作者黃先生所說:“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jié),但實質(zhì)上卻是以前發(fā)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后掀起波瀾的機緣。其間關系因果,恰為歷史的重點。”
萬歷皇帝10歲登基,在位長達48年,又有張居正這樣的能臣亦或是奸雄,這不禁讓我想起清朝一位流芳百世的英明神武的君主——康熙皇帝。同樣是幼年登基,在位時間冠絕該朝,同樣有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卻為何命運迥異,一個被認為是明朝衰敗的根基所在,一個卻開創(chuàng)了康雍乾盛世。首先,不得不提對萬歷有著深遠影響的大學士張居正。
在萬歷年幼時,張居正在危難之際保全了皇室的安全,并進而成為首輔大臣,對于萬歷的種種事物牢記于心,他是一個有野心的政治家,是他首先意識到明高祖所建立的統(tǒng)治制度,隨著時代的變遷,歲月的流逝,越發(fā)顯得不合時宜,他力推改革,成就了萬歷即位以后第一個欣欣向榮的十年。但我認為,也正是他毀掉了萬歷,張居正權傾朝野,組建利益集團,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頗有鰲拜功高蓋主的味道,為積弊已久的朝堂埋下了隱患的種子。而萬歷皇帝呢?對于張居正他是一種什么樣的態(tài)度?是懷有對前輩的尊敬,還是對他龐大的政治力量有所依賴,有所依仗,還是對于這位朝中具有無可比擬地位的大臣,心生恨意? 張居正去世半年后,因為各種言論,彈劾對張居正的沖擊,讓這位親政不久的皇帝感到對他的信任簡直就是一個歷史性的錯誤。張居正和馮寶,萬歷年少時最為親近的兩人,后來都不得善終,這對萬歷的心理上覺得也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和難以磨滅的創(chuàng)傷。
另一個讓萬歷變得不死朝政的原因就是讓他倍感無奈的政治體制——文官體制。身為九五之尊,也只能是一個“活著的祖宗”。長期以來,中國一直以儒家思想為正統(tǒng)思想,不僅是正統(tǒng)思想,更是統(tǒng)治思想,本來這是帝王用來喝令權臣,統(tǒng)治天下的思想利器,個人認為最能體現(xiàn)這一思想的便是一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岳飛亦或是《水滸》里的悲情英雄宋江,都未能擺脫這一思想,但時至萬歷,已經(jīng)變成了萬歷想勵精圖治的巨大障礙,沒有統(tǒng)治,只有約束。萬歷無能為力,只能以消極的態(tài)度對待朝政,對待群臣所謂的道德壓力,于是開始了不理朝政,不思進取的萬歷年代。
春秋戰(zhàn)國,百家爭鳴,但以秦國商鞅變法為先,統(tǒng)一全國,依法治國的效力可見一斑,但秦國又迅速地覆滅,秦王的橫征暴斂,濫用勞力,民不聊生,固然是一方面,但哪個朝代的后半期又不是這樣?我認為當時的人文思想沒有統(tǒng)一,沒有被君君臣臣的思想所束縛住,也是原因之一。至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后,儒家思想不僅僅是一種人文思想,更是一種統(tǒng)治文化,一種將天下士子的思想能集中統(tǒng)一的利器,是一種帝王之術。古代科舉制度的論題一般也以孔孟之道,四書五經(jīng)之類為題,而一般不以時事政治,怎樣具體的治理國家為題,因而這種道德至上的風氣一直伴隨著整個中國封建社會,重德輕法的弊端便是許多行政,經(jīng)濟,管理問題變得政治化,道德化,上綱上線,難以以統(tǒng)一的數(shù)字化標準來衡量好壞,造成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局面。
作者也在書中評注道:“中國二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律,至明代而極,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癥結。寫作本書的目的,也重在說明這一看法?!?/p>
萬歷雖也曾有雄心壯志,但終究還是一個悲情皇帝,思想道德上的束縛成為壓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雖在位長達48年,但長期不理朝政的他還是留下的罵名與非議。 當我們徘徊于王朝的興盛與沒落之間,我們是否能夠回歸歷史,正視歷史。本書留給我們的最大思考,便是道德與法律的關系,顯然萬歷的悲劇說明了以道德代替法律荒謬之極,但反觀當今社會,我們擁有了比那時健全的多的法律制度,名目繁多的法律多到直接催生了律師這一職業(yè),但顯然道德的缺失又成為了一大問題,道德問題無法通過規(guī)章條例來硬性規(guī)定,如同小悅悅事件的冷漠路人,他們應該受到道德的譴責,但如果受到法律的制裁,是否也是一種悲哀?是否違背了以人為本的精神?那怎樣才能找回社會所應具備的基本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觀,這又是一個當今社會繼續(xù)思考的問題。
當我們行走與歷史與現(xiàn)實之間,我們是否能以史為鑒,哀之鑒之。萬歷的悲劇我們不會重演,但我們應積極思考現(xiàn)代社會給我們帶來的問題,避免成為下一個悲劇。
讀罷黃仁宇的《萬歷十萬年》,不得不對本書作一個高度的評價。短短四個 篇章,從萬歷及兩位首輔的角度揭示了大明帝國在長期“不事朝政”的萬歷手下正常運轉的奧秘;后三 篇章選取了萬歷年間具有代表性的三個人剖析了萬歷這個時代。其中最令人感慨的,必是張居正、申時行兩位首輔。在筆者眼中,前者是一位素質(zhì)過硬的政治家,后者是一位聰明絕頂?shù)墓倭?。但如果給他們打分的話,兩者我都不會給滿分,因為兩個聰明一世的人在同一個問題上犯了不同的錯誤,一個向左,一個向右。
在分析、對比這兩位首輔之前,筆者認為有必要闡明這樣一個觀點: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歷史。同樣一段《明實錄》中的史料,由于史官對事件背后的故事不會有詳盡交代(甚至是為了政治利益可以篡改歷史),不同的人會從同一段史料中得到不同的結論。
例如在談到隆慶年間的首輔高拱被黜一事時,黃仁宇認為是高拱一句“十歲孩童如何治天下”的言論體現(xiàn)了其謀逆之心,從而得出張居正與馮保聯(lián)合罷黜高拱是維護了大明江山的結論。在筆者看來,這一結論多少有些荒謬。第一,從政治意圖來看。明朝文官大部分是政治動物,他們的所作所為必定符合“贏利遠大于風險”這一定律?!案吖爸\反”的獲利無非是繼續(xù)做首輔或者自己登基,而付出的卻是身家性命乃至九族安危。況且太平盛世謀反乃是滑天下之大稽!第二,從史料看來,并無充足的資料能夠證明“高拱謀反”(史料中并無高拱收買內(nèi)侍、準備兵丁武器等行動)。若將黃仁宇先生的“謀反”理解為“攝政”,那么對于一個10歲的天子,任何人成為首輔必然都會“攝政專制”。第三,從結果來看,如果高拱是真的謀反,他的下場會是罷黜這么簡單嗎?第四,就張居正、馮保和高拱的關系來看,他們完全有理由陷害高拱。張居正并非高拱的親信,高拱對權力的獨攬已經(jīng)引起了諸多大學士的不滿,自然也危及張居正的安全。而高拱對馮保的升遷也屢次阻攔,足以引起他的憤恨之情。所以,高拱被黜是張居正和馮保的陰謀,他們將高拱原話中的“孩童”改為“天子”,這句話便有了十足的殺傷力。這么一個簡單的文字游戲獲得的回報便是張居正的首輔地位和馮保的司禮監(jiān)秉筆太監(jiān)一職。可以說除了獲利之外,張居正可以自保,馮??梢詮统?。
除了對“高拱罷黜”一事筆者與黃仁宇先生觀點不同外,“徐階是強占土地的富豪、地主”和“鄭貴妃是聰明的女政治家”的觀點筆者也不是完全認同。此外還需指出黃仁宇先生在第一章中所犯的一個小錯誤,即宮女“許配”給太監(jiān)后并非成為“答應”?!按饝笔鞘谭罨噬系牡匚惠^低的宮女,而這種被稱為“對食”的現(xiàn)象并非是光明正大的。
下面筆者將對“官僚”和“政治家”連個名詞進行簡單的解釋。在筆者看來,政治家相對于官僚,對政事更加負責,出發(fā)的角度基本上是江山社稷、道德禮儀;而官僚關心更多的是自身的地位和安全。在這里不妨列舉幾位名人。徐階(嘉靖年間首輔)是政治家和官僚的綜合體,而且他在這兩方面都相當出色,在嘉靖年間的首輔之爭中不但政績上有所建樹,最終也得以保全自身;嚴嵩是不折不扣的官僚,他面對蒙古騎兵入侵京城附近地區(qū)的行為作出的“不抵抗”的決定至今令人唾棄;海瑞是一個純粹的政治家(實際上他是懂得官場之道的,但是卻絕不踐行),但很不幸的是他也是一個不合格的政治家;抗倭名將戚繼光也是一位優(yōu)秀的政治家和官僚的綜合體。
筆者說張居正是一名政治家,并非說他不懂為官之道,只是他升遷太過剛愎自用,不知韜光養(yǎng)晦,才在死后遭挖墳鞭尸抄家(這和多爾袞何其相似!),所以不能稱之為合格的官僚;說申時行是一位出色的官僚,但同時他也是一名較為合格的政治家,畢竟治理黃河和封貢互市都是他不可抹殺的功勞,但因為他在“爭國本”事件中太過圓滑,首鼠兩端的行為觸犯了文官集團堅守的道德禮儀,所以才黯然退出政治舞臺。若兩人做對比的話,張居正是政治家的代表,而申時行是官僚的代表。
自古以來,君權和相權是一種博弈平衡的關系。但是在明代,作為君權外圍的宦權也加入了這種博弈。君權的外圍有宗室、外戚和宦官三種,但在明朝,宗室被打壓(為了防止靖難之役重演),外戚勢力弱小,宦權得以提高(尤其是東廠出現(xiàn)之后)。就相權而言,在明太祖朱元璋撤銷宰相后跌入低谷,但后來出現(xiàn)的內(nèi)閣又極大地提升了文官集團的權力。大學是手中有權力,而言官御史們有戰(zhàn)斗力,他們的目的有的是為了個人私利,但大部分是為了江山社稷或道德禮儀,所以文官集團內(nèi)部也是矛盾重重。君權時而聯(lián)合相權對抗宦權,時而聯(lián)合宦權對抗相權,但都是為了尋找權力的平衡點。若宦權與相權聯(lián)合,那兒皇權便岌岌可危(天啟年間的魏忠賢及閹黨造成的**就是一例)。對于張居正和申時行而言,前者維護的是相權(是自身的相權而非整個文官集團的權力),后者維護的是君權。
這種情況的產(chǎn)生,主要原因在于兩人所處的時代環(huán)境不同。張居正當政時,萬歷正處于青少年時期,不可能完全獨立地把握政局,因此張居正扮演了臣子、導師和嚴父三種角色。他是一位合格的教師,教習經(jīng)史,并適當調(diào)整科目以使萬歷朝向正確的方向發(fā)展(避免了萬歷沉迷書法而重蹈宋徽宗的覆轍);他也是一位合格的臣子,對于一個10歲的天子,他聯(lián)合宦官馮保、外戚李太后穩(wěn)定了政局,避免了朝政動蕩。同時在前期,他肅清吏治,任用賢人,使得大明帝國可以正常運轉。但作為一名“嚴父”來說,他的行為太極端,在萬歷心中播下了仇恨的種子暫且不說,他當政后期任人唯親、扶植私黨、排除異己都在與他有利益沖突的文官心中埋下了導火索。更重要的一點是,由于張居正和其親信勢力過于龐大,影響到了皇權,所以張居正死后的悲慘結局也可想而知。張居正確實有過硬的政治素質(zhì),但太過剛愎自用、傲慢自大,才不會有一個完美的收場。此外,還需張居正一個并非高瞻遠矚的決策,那就是“考成法”。最初施行時確實增加了財政收入,但也導致了明朝中后期一個極為嚴重的社會矛盾——流民現(xiàn)象。所以張居正當政前期的表現(xiàn)令人嘆服,但后期其盲目自大卻又令人扼腕嘆息!
作為張居正的親信和萬歷的老師,申時行成為首輔的時候,萬歷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加之張居正的前車之鑒,申時行的政治風格更傾向于溫和穩(wěn)重。例如張居正剛去世時,言官大臣紛紛上述彈劾,申時行既不參與彈劾自己的老師(在其他人眼中他不搞政治投機),也不維護自己的老師(不與眾矢之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以維護自身安全),但暗中他還是極其照顧張居正的家人,多次暗中阻止吵架等活動。由此可見,申時行處事確實圓滑。而卻他上任之后立刻廢除了張居正的“考成法”,大大緩解了社會矛盾;他任用潘季馴治理黃河,對蒙古采取封貢互市政策,這都是他不可磨滅的攻擊。但作為一名官僚而言,他對君權的態(tài)度在“爭國本”事件上與文官集團的道德立場完全相悖,導致辭官回家的慘淡收場。
在對待君權的態(tài)度上,張居正的極左做法觸怒了君權,申時行的極右做法觸犯了相權,因此他們在權力博弈中并未找到平衡點,結局也就不那么完美??墒窃凇俺赏鯏】堋钡臋嗔Χ窢幹校О倌陙砟挠型昝赖慕Y局呢!
黃仁宇先生在書中也降到了海瑞、戚繼光和李贄三人,他們代表了不同階層不同環(huán)境的人,但同樣懷有“治國平天下”的夢想。當年明月曾說過:“‘知行合一’這句話,張居正讀懂了,海瑞沒有讀懂?!蔽蚁肫堇^光和李贄也都讀懂了,只有海瑞一個人生活在他那“非黑即白、非是即非”的教條主義世界中。
面對同樣的現(xiàn)實,戚繼光順從了,人們在他的殺敵保固與為官的左右逢源中卻讀不出他的無奈與孤獨;李贄選擇了出價,卻始終無法割舍對這個社會的關心,同樣更不會有人讀懂他孤傲的悲涼。
這本書給我們展示了一個歷史的大失敗,大明帝國這臺生銹的機器已經(jīng)經(jīng)不起任何折騰,只是依靠文官集團和幾個強有力的君主在維持著齒輪的正常運轉。張居正的折騰(京察、考成等)造成或加劇了社會矛盾,而申時行、王錫爵等人的“無為而治”反而更加有效。但最終,崇禎皇帝,這個有勇氣、有骨氣、有決心但是缺乏知人和遠見之明的君主改革了驛站制度,社會矛盾加劇,加之四方戰(zhàn)火和天災人禍,導致了整個大明帝國的滅亡。
之后建立的大清帝國,類似的體制、類似的經(jīng)濟模式也預示著歷史的大失敗會繼續(xù)上演。中國的這種所謂的封建專制體制并不見得比資本主義落后,只是一個延續(xù)了上千年的制度在腐敗的鐵銹出現(xiàn)后,自然落后于一桿新制的槍炮。
一本書,讓我們看透了歷史的博弈平衡,看到了明代的政治家與官僚的相同于不同,也看到了現(xiàn)代發(fā)展的啟示。所以,必須要感謝黃仁宇先生的《萬歷十五年》,這本書為我打開了一個新的視角。同時也要感謝當年明月,他引導我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角度。
為了將自己的所想表達出來,我們不妨用文字梳理一下的記錄下來。寫心得體會可以讓我們更深刻地感受到所學知識的意義和作用,心得體會要怎么寫才可以寫好呢?
《萬歷十五年》這樣的“大歷史”不糾纏于歷史的細枝末節(jié),而是將歷史高度抽象,從而上升為理性的思考,更加深刻地分析歷史、分析當今。我們學習研究歷史,不是為了歷史而歷史,“觀今宜見古,無古不成今”,歷史的作用是指導人們正確地看待自己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最終的目的是人的關懷,而《萬歷十五年》便是這樣一部史書。《萬歷十五年》是一本寫作決然不同于前的歷史著作。它的語言極其生動,有時還帶有調(diào)侃;結構上沒有明顯的痕跡,像講故事的小說,又像抒情的,還像諷刺的雜文——總之,不是干巴巴的“歷史文”;對一個重要問題的闡釋,也不厭其煩地前后從幾個角度反復分析,將一個普遍真理掰開了了、揉碎了,然后融入讀者的觀念當中。
對于明朝的印象一直很不好,記憶中總是充斥的是宦官專政,無能的皇帝等等。
萬歷十五年,粗看題目便會想,那是特殊的一年嗎?值得作者用時幾年完成的一本巨作。在腦海里搜索里一下,發(fā)現(xiàn)完全沒有有關這一年的印象。去找了資料發(fā)現(xiàn)這一年并沒有發(fā)生特殊重大的事情。而這本書的英文題目《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也明確的告訴我們這一年很平凡。
談到這本書先黃仁宇教授其人。黃仁宇,湖南長沙人,曾經(jīng)學過工科,在報社工作過,當過兵,后來又在美國攻讀歷史。豐富的人生經(jīng)歷使他對歷史有了自己獨特的思考。他在自序中提到他與明史的聯(lián)系,他的博士論文做的就是明代的漕運,因為對明代歷史的興趣及為了解決自己的困惑,他用了兩年半的時間讀完了《明實錄》133冊,再加上寫書的時間,一本不厚的書竟用了7年的時間!如此嚴謹?shù)膽B(tài)度,堅持不懈的精神都是令人敬佩的。而正因為他的嚴謹?shù)闹螌W作風才有可能寫出如此精彩,有影響力的巨著。
在看黃仁宇教授的書很愉快,似乎在進行一次歷史的旅行。這本書非小說,但讓看的人有看小說的感覺,著作中對環(huán)境、人物形象和心理環(huán)境描寫細致入微卻又不偏離歷史;它是一本歷史著作,卻不枯燥,很是生動,也不深奧,這不是說教授講的很淺,而是講的細致入微讓我們可以理解。更值得一提的是,教授常常在引用古文或詩句時,會細心地解釋一下,讓我們可以更好的理解他的想法和觀點。
看其他歷史著作總是看到的是不厭其煩地從政治、經(jīng)濟、軍事、宗教等方面來論述王朝命運的起伏或是重要人物的悲劇原因等等。而作者卻反其道而行之,從張居正、海瑞、戚繼光、申時行等明朝重要人物的命運梳理后來看明朝社會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弊端和問題。
明朝稅重民窮,水深火熱是眾所周知的??炼惷陀诨?,《萬歷十五年》之前的很多作品都認為稅收過多是百姓貧困的首要原因。但黃仁宇教授則認為民窮的根本原因在于律制的僵化和政府的低能腐敗。國家稅率低,受惠者并非農(nóng)民,只是鼓勵了小地主加重剝削以及官僚鄉(xiāng)里額外加征,自肥腰包。同時政府極力維護落后的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不愿發(fā)展商業(yè)及金融的做法正是中國在世界范圍內(nèi)由先進的漢唐變?yōu)槁浜蟮拿髑宓闹饕?。書中所記述的萬歷皇帝、大學士張居正、首輔申時行、南京都察院督御史海瑞、薊州總兵戚繼光、以知府身份掛官而去的哲學家李贄,他們或身敗名裂或壯志難酬郁郁而終,沒有一個人功德圓滿。這一切都是因為制度已經(jīng)山窮水盡,不光是庶民、官員,乃至天子,都無不成為這制度的犧牲品。
在書中我看到了世態(tài)炎涼,做一個好官特別是做好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首輔是多么的困難。由于萬歷皇帝繼位時非常年幼,張居正又當老師,教育培養(yǎng)小皇帝,又為了國家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大力改革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飭朝綱,鞏固國防,推行一條鞭法,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獲得勃勃生機。但由于居官高位,獨攬大權,有時候也難免有一些錯誤和問題。但這些個人的私欲,缺點引起的問題在張居正死后被朝中大臣利用,翻出各種證據(jù)使皇帝無法容忍,張居正一生為國任勞任怨的功德,換來的竟是家族子孫的大難。神宗于是下令抄居正家,并削盡其宮秩,迫奪生前所賜璽書、四代誥命,以罪狀示天下,還差點開棺戮尸。他的家屬餓死的餓死,自殺的自殺,流放的流放,逃亡的逃亡,一代能相之家竟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場。人亡而政息,居正在位時所用一批官員有的削職,有的棄市。而朝廷所施之政,也一一恢復以前弊端叢生的舊觀。致使剛剛中興的明朝,又走開下坡路。整個神宗一朝,沒有人敢為居正呼冤。然而國衰而思良臣。直到天啟二年(1622年),明熹宗為激勵臣下,才想起昔日的大功臣張居正,予以復官復蔭。然一切俱已晚矣,正如作者小標題所寫的“世間已無張居正”!
《萬歷十五年》并非就只寫萬歷十五年間的事情。本書也正是緊緊圍繞萬歷十五年發(fā)生的一些事一些人對從前和將來的發(fā)展展開詳細,獨到的訴述。作者無一不再說明這一個詞,一個影響著中國二千多年歷史的詞——道德,在中國曾經(jīng)一直以道德代替著法律,到了明朝已達到頂峰,這也使其把明朝推向了黑暗的深淵。
作者在書中末段指到了:“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chuàng)造性,則其社會發(fā)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之不及?!弊髡咭徽Z便點出了我們這個龐大的帝國王朝的癥結所在,這也是我們大明王朝乃至我們所有的封建王朝的晚期所需要改革的地方。
前幾個禮拜看《大國崛起》,其中有一集是講關于英國如何在伊麗莎白一世時代,勵志圖強,銳意改革,建立君主立憲制,英國如何通過光榮革命,逐漸走向現(xiàn)代工業(yè)社會文明的歷程敘述。而我的手中,正捧著一本《萬歷十五年》。
1587年,就在西班牙從海洋出兵準備攻打萌芽中渴望成長的英國的前一年。我們的泱泱帝國,大明王朝卻在歷史的長河中,散發(fā)出腐爛的氣息。
1587年,沒有特別的大事,看起來無關緊要的一年,在作者看來卻隱含了很多后來諸多歷史事件的伏筆。
六個人,六個主要故事,多聲部手法,猶如歷史的長鏡頭,探討一個深刻而尖銳的問題:中國是如何從唐、宋強盛后,逐漸地失去了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的機會。是什么樣的體制和力量在從中作祟?又是什么樣的傳統(tǒng)慣性和現(xiàn)代科學的缺失,讓我們的帝國喪失掉革命的機遇?
作為皇帝的萬歷;兩位首輔大學士張居正、申守時;古怪的模范官員海瑞;孤獨的將領戚繼光;和自相沖突的哲學家李贄,他們是是歷史剖面,是一系列的象征。
雖然貴為皇帝,但當時的體制,皇帝也不過只是一個排位,萬歷從小即位,卻在母后、張首輔和宦官的包圍中成長。當他獨自執(zhí)掌朝綱時,他既不能擺脫不了煩人的經(jīng)筵,也改變不了國家的運行機制。當他明白,事實上,他活在死去的祖宗的限制時,他對自己的地位迅速失去了興趣。他把自己的在位變成了漫長的怠政年代。
張居正為改變政府作風,增強效率,防止貪官污吏,不遺余力。但他沒有明白,他想改變的是落后的生產(chǎn)力和現(xiàn)實政治的平衡。在信息不發(fā)達和行政管理手段落后的前提下,只能通過抑制先進生產(chǎn)力,保護落后經(jīng)濟的方式,來達到國家和社會的穩(wěn)定。綜觀中國歷史,這樣的歷史場景,不勝枚舉。在經(jīng)歷了漫長的十年改革后,伴隨著張居正的去世,改革的努力最終化為烏有,隨之而來的是無盡的誹謗和復辟,中國社會的現(xiàn)代商業(yè)元素和經(jīng)濟元素,最終覆滅在強大的文官體制中。
作為后來者,申守時使文官體制達到了控制國家運行軌跡的高處。文官們,不關心經(jīng)濟發(fā)展,不關心國家前途,只關心利益團體。整個國家表面的穩(wěn)定,掩蓋了內(nèi)部發(fā)展停止的事實,迅速地走向空心化的過程。向衰敗的深淵走去。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方式,即使是在清王朝取代明王朝后,相似的歷史選擇,再次重演。歷史既是分時的,又是共時的,何其讓人感嘆!
在大多數(shù)關于好人和壞人的情景劇中,無論怎么說,清官海瑞,還有愛國將領戚繼光都是百姓喜歡的人物。但如果拋開忠孝節(jié)義的道德評判,我們看到的不再是熱血沸騰的激情,而是冰冷的現(xiàn)實:
理想和期望的社會現(xiàn)實,跟真實的現(xiàn)實成反比:我們期望清官,就說明腐敗已經(jīng)司空見慣;我們呼喚英雄,就說明這個時代真的缺失正義。
社會的道義,需要英雄來支持。但是,對于國家的強盛來說,則過于單薄,無濟于事。《萬歷十五年》是六個社會精英人物的命運和縮影:在理想和現(xiàn)實的沖突中掙扎、逃逸,飽受煎熬。在這樣的歷史大背景中,沒有人可以功德圓滿。
看《萬歷十五年》,讓你覺得原來歷史可以這樣看:歷史是有延續(xù)性的,你不能把某個時間指定為封建社會,現(xiàn)在也是未來的歷史,歷史投射在我們的現(xiàn)實之中,根本無法剝離或回避。你也不能用唯一的道德審判來讓大家閉嘴,不妨讓我們放眼4前,抽絲剝繭,從各個細節(jié)還原歷史的真實,這才是用歷史認識現(xiàn)實的價值。
萬歷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這一年,明王朝的模范官員海瑞、著名將領戚繼光相繼離世,在歷史的長河里似乎僅掀起了些許浪花。而在黃宇仁先生的《萬歷十五年》里,這一年,又仿佛暗含玄機,確是頗為值得探究的歷史節(jié)點。
縱向而言,1587年距明開朝(1368年)已有219年,距明亡(1644年)尚有57年。此時的明王朝治國早有祖制,統(tǒng)治思想上則信奉僵化的程朱理學下的孔孟儒家,甚至將其視為司法、理政的判斷依據(jù)??此埔磺芯床烤桶唷⒕挥行?、日臻成熟的王朝舊制,僅余的數(shù)十年氣數(shù),卻又無不在提醒后來的諸位看客,實則危機早已潛伏。
橫向觀之,在黃仁宇先生截定的1587年之剖面下,萬歷皇帝正當24歲的盛年,卻已登基15年,其老師兼前首輔張居正已溘然離世5年。執(zhí)政的前十年亦是萬歷帝在位最有作為的十年,開創(chuàng)了“萬歷中興”的盛世局面,這些均與首輔大臣張居正勵精圖治,強力推行系列改革密不可分。當然,當時尚在少年的萬歷帝眼里,凡事以老師的教導為最高準則,名為萬歷中興,實乃張居正的個人意志使然。盡管開朝皇帝朱元璋為鞏固皇權而廢丞相,凡事均需皇帝欽點,長此以往,必有后來皇帝不堪重負,隨之,內(nèi)閣制度應運而生,加以明朝的監(jiān)察、秘密警察之制,皇帝既在腦力、體力上得以解脫,又分散權力防止下臣專權。但是這僅是理論上的完美無瑕罷,實際情形往往大相徑庭。張居正竭力輔佐萬歷帝,一心圖治的他斷然不曾想自己的專權,死后引發(fā)臣僚群起攻之,終遭皇帝的唾棄,落得個死后兩年便被抄家,險被鞭尸的悲慘下場。
587年,即位15年的萬歷帝,無論是體力上,還是精神上均略顯疲態(tài)。這位從小生活在帝師張居正影響與約束下的皇帝,雄心當立之時,受了反對派的引導與蠱惑,當務之要便是極力清洗張居正等人勢力,似乎一掃了多年來的壓抑與陰霾。然而,此時的萬歷仍然毫無沖破藩籬的快感。約束依舊,自己如同重又被新的人所綁架。自開朝以來,朝廷便被文官集團所占據(jù),雖然爭吵毫無休止,但正是這毫無休止的爭論構成了一股難以逾越的力量,使得國家機器在預設的規(guī)范與軌道內(nèi)有條不紊的運轉著。在萬歷看來,自己恰像一具木偶,在群臣的擺布下立在當在的位置。他愈發(fā)地感到,老師張居正的倒臺,真正受益的是倒張派的臣子,他不過是順勢推到了最潮頭罷!然而內(nèi)心的一點悔意,終究被一時的蒙蔽與情緒所淹沒,何況自己還是九五之尊的皇帝,豈能隨便食言。于繁雜喧鬧的朝堂,萬歷更覺這無窮盡的上朝的無趣與累贅。
所幸的是,在沒有張居正的5年里,新任首輔申時行頗懂為臣之道,舉凡政事皆處理得滴水不漏。然而,彼時的首輔申時行內(nèi)心亦頗為復雜,以至于才五十有二的他,便早已鬢發(fā)蒼蒼,顯現(xiàn)出處未老先衰之態(tài)。原本作為候補之一的申時行,時來運轉之下,僥幸坐上了首輔的高位。不過,此時的首輔亦如此時的皇帝,職業(yè)的矛盾如影相隨。前任張居正的前車之鑒,無疑讓其如履薄冰。
申時行深諳,開朝以來,王朝的運轉全依仗道德的力量得以均衡維系,而道德的傳承則在于出身于士人階層的文官集團,所有的典章制度均在文官們的直接干預與操作下得以完成。明朝開“八股取士”之先河,考試的標準化雖大大減少了評判的難度而更具操作性,但其束縛人的原創(chuàng)思想亦是立竿見影的,誠然這是為統(tǒng)治者所愿見的。這也催生出一批固守陳規(guī)、僵化教條的文官士子。自然,本朝的法律已置于道德之下,具體的事務甚至司法判決,全在于為官者的道德評判,而具體操作的技術層面亦無實際的依據(jù),往往為個人的好惡所左右,行政的成效自是大打折扣。綿延兩百年下來,儼然形成了連萬歷帝都深感巨大的力量。中國又是一個有著數(shù)千年歷史的農(nóng)業(yè)社會,王朝的統(tǒng)治只能通過各級文官與底層的大多目不識丁的農(nóng)夫勾連起來,因而,施政的核心便在于推行能讓文官能所遵循的文牘范本。當初,前首輔張居正一意力圖打破這種僵死低效的局面,卻終究被這無形的力量所扼殺。
不過,扼殺張居正的力量明面上為其改革將大多數(shù)文官置于對立面,而底下的暗流則在于張居正忽視了文官不愿公開的私欲,升官發(fā)財實則為無數(shù)士人畢生追求的夢想。雖然開朝以來,本朝官員的待遇并不高,但是這仍阻擋不了士人們做官的熱情,暗下的俸祿自是豐厚無比的,范進中舉即為一例。那些仁義道德只是停留在嘴上說說,實際執(zhí)行時又另有一套標準。這陰陽之間的關系,張居正顯然掛一漏萬了,其觸動的是整個文官集團的奶酪。
首輔申時行對此陰陽之道早已心知肚明,其施政要義則在于平衡之術,皆以妥協(xié)維持局面為主,而不一意孤行地去達成自己所愿。即便如此,言官對其攻擊未曾停過,先是其極力與張居正撇清關系,后因其過于妥協(xié)。終究其在擁立太子的事情上,文官們不愿意看到其在此事上擁戴新功,一番攻擊之下,被迫辭職掛冠歸田。
王朝的文官們大奉陰陽之道,萬歷帝見得多了便更加感覺無趣而心生厭倦。倒是一位叫海瑞的官員,在如此封閉保守的官場上仍秉承操守,敢于自我犧牲,似一股清流傾瀉于污濁之上。只是清者如海瑞者一生命運多舛,幾經(jīng)浮沉,最后一次出山已七十有二,不過是文官們看重他高風亮節(jié)的名號委以虛職,以寬慰老百姓的心罷了!
至于青史留名赫赫有名的武將戚繼光,在當時重文抑武的情境下,處境并沒有歷史教科書上所言之好。明王朝的武將幾乎皆為文墨不通的粗人,故而對于帶兵打仗并無實際的理論可支撐,統(tǒng)領軍隊的則是文官甚至太監(jiān),前朝震驚中外的土木堡事件正是太監(jiān)領兵的杰作。武將的功績在文官們看來,不過是其高談闊論中一句話的事情,顯得微不足道。也只有這樣的武將,皇帝才安心穩(wěn)坐金鑾殿。只是軍隊如此低下的戰(zhàn)斗力,無怪乎東南沿海屢被一干倭寇侵犯。如同戚繼光這樣文韜武略的將領自開朝以來皆為鳳毛麟角,此自然為文官集團所防備。若不是前首輔張居正的鼎力支持,其一番精忠報國的抱負恐如空中樓閣般化為泡影。他的命運實與張居正緊緊地捆綁在一起的,張的悲劇亦導致了戚繼光后期被萬歷帝革職,一代將星在貧病交加中了卻殘生。
而橫空出世的明代思想家李贄的出現(xiàn),更如同與時代格格不入的怪胎。這位出任過萬歷朝官員的學者,骨子里對于當時社會僵化的思想、保守的思維而極為蔑視的,尤其對于居于統(tǒng)治地位的儒家學說極為批判。彼時,曾為領導和改造社會力量的儒學,儼然成了限制創(chuàng)造的牢籠。以至于其下半生棄官在湖北麻城的佛院里著述立說,試圖洗刷這沉悶的空氣。盡管其本身處處充滿了矛盾,但是這種在當時看來離經(jīng)叛道之舉是值得肯定的。其一些主張是切合了當時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只是不為文官集團的重視與采納罷!直至人生的終點時,終引起文官們的群怒,抓捕入獄自刎而亡。
彼時,在地球的另一邊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將要開啟一個新的時代;在北京皇城北面的白水黑山間,努爾哈赤去繁就簡創(chuàng)立的八旗軍隊正致力于開疆拓土。而1587年的大明帝國看不到任何勵精圖治、鼎新革故的氣象,反而自皇帝至低級官員愈發(fā)的暮氣沉沉、固步自封。
此時封建王朝實則已進入了一條幽暗的死胡同,中國的大地本可以穿過這條所謂的胡同通往新的世界,只是歷史沒有假設!一切起于偶然,實又必然!王朝的轟然坍塌早已列上了日程,此即為黃仁宇先生探微知著的內(nèi)在邏輯罷!
洋洋灑灑近三十萬字的《萬歷十五年》今天終于讀完了。一部歷史書竟能讓我如饑似渴、手不釋卷地讀完,連我自己都感到些許詫異。一部書只寫了一年 —— 萬歷十五年,寫了幾個人,寫了幾件事,場景不可謂不小,正如該書作者黃仁宇所言:在歷史上,萬歷十五年實為平平淡淡的一年。
凡聽人言,大師就是能把復雜問題簡單化的人。比起許多鴻篇大作,《萬歷十五年》實不能算是大作,但作者在看似平淡的一年中,卻濃縮了整個中國歷史的興衰成敗,以小見大,知微見著,將整個中國歷史映照在平淡而普通的一年,仿佛讀完這一年,頃刻間便能在讀者的腦海中建構起清晰的歷史脈絡一般。在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中以知一葉而知全秋的寫法,將整個中國歷史映耀腦海。同時黃仁宇先生的文學化寫法,使讀者絲毫感覺不到干巴枯燥、索然無味的歷史書,而是在品味小說,鑒賞詩詞般,一瀉千里地讀完。讀完后還感覺唇齒留香,余香滿頰。細細玩味著,淺淺嘗茗似的,在腦海中回味,咀嚼,消化。簡直就是在品嘗一道大廚精心制作的文化大餐。
當我們品味這道美食時,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作者的深刻洞察力。中國是一個有極強文化傳統(tǒng)的封建王朝,在秦統(tǒng)一中國,漢武帝的獨尊儒術,廢黜百家以來,在政治上奠定了封建王朝的發(fā)展方向。以地域上的統(tǒng)一,思想上的統(tǒng)一,精神上的統(tǒng)一引導中國的發(fā)展。眾所周知,先秦哲學是百家爭鳴的時代,可到了漢代卻獨尊儒術,這并不能歸咎于生物的隨機選擇,而是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儒家強調(diào)仁、義、禮、智、信,這在以土地為基本生活資料的封建王朝是非常重要的。
錢穆先生曾說,中國的國家是國與家的結合,上至君主下至戶主,在自己的管理范圍內(nèi)是具有絕對權威的。這便是儒家所推崇的“仁”。家庭內(nèi)戶主具有權威是生理中產(chǎn)生的,而君臣關系則是一種社會關系,儒家的“仁”很好的調(diào)和了個中矛盾,使得家國一體。家是一國,國是一家。在《萬歷十五年》一書中,萬歷皇帝是具有絕對權威,自己可以隨心所欲,但在儒家思想的拘束下,張居正、申時行等代表的士官階層對皇權卻是一種無形的鉗制。這與西方的三權分力是不同的,三權分力講究平等,而一士官階層對皇權的鉗制則是不平等的。士官對皇權要盡忠、盡孝、盡義,是為了輔佐皇帝,而在道德上給予的拘束。這并不是法律意義上的,而士官對自己也是從良心上,道德上要求自己。這就造成了重禮輕法,重道德輕法律的封建文化氛圍了。每個文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道德準則,有自己的良心,有自己的政治抱負。從這里看,張居正死后被諫,乃至于被鞭尸,也就不足為怪了。
在家國同構的社會,講究尊上敬祖。尊上為忠,敬祖為孝。自古以來,忠孝占據(jù)著封建王朝的最高地位,也是最高的道德準則。儒家常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中的禮可以用于治國,孝可以上升為忠。觀其《萬歷十五年》一書,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等等,哪個不是先強調(diào)家,再來治國的呢?
《萬歷十五年》展示了一幅封建王朝的全景圖。它就是一只張著血盆大口的饕餮怪獸。它要吃人,它將人變成怪獸。張居正死后被吃,海瑞被吃,申時行被吃,戚繼光被吃……還有無數(shù)人都被這張沾滿鮮血,腥臭無比的大嘴吞下。正如魯迅先生所說:這是一個吃人的社會,這是一個吃人不吐骨頭的社會。
初讀《萬歷十五年》,幸而,這顯然不是一本枯燥乏味的歷史書,作者運用了平和的記敘手法,這點倒是讓我想起了曾十分愛看的《易中天》品三國,當然這本書更嚴肅一點,通俗易懂的文字將我們置身于明朝之殿,以及其錯綜復雜的利益爭斗,人情善惡,和讓萬歷及讀者都有些倍感無奈地政治體制,文官體制。
1587,無關緊要的一年,但就像風暴前的平靜,又如同作者黃先生所說:“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jié),但實質(zhì)上卻是以前發(fā)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后掀起波瀾的機緣。其間關系因果,恰為歷史的重點?!?/p>
萬歷皇帝10歲登基,在位長達48年,又有張居正這樣的能臣亦或是奸雄,這不禁讓我想起清朝一位流芳百世的英明神武的君主——康熙皇帝。同樣是幼年登基,在位時間冠絕該朝,同樣有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卻為何命運迥異,一個被認為是明朝衰敗的根基所在,一個卻開創(chuàng)了康雍乾盛世。首先,不得不提對萬歷有著深遠影響的大學士張居正。
在萬歷年幼時,張居正在危難之際保全了皇室的安全,并進而成為首輔大臣,對于萬歷的種種事物牢記于心,他是一個有野心的政治家,是他首先意識到明高祖所建立的統(tǒng)治制度,隨著時代的變遷,歲月的流逝,越發(fā)顯得不合時宜,他力推改革,成就了萬歷即位以后第一個欣欣向榮的十年。但我認為,也正是他毀掉了萬歷,張居正權傾朝野,組建利益集團,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頗有鰲拜功高蓋主的味道,為積弊已久的朝堂埋下了隱患的種子。而萬歷皇帝呢?對于張居正他是一種什么樣的態(tài)度?是懷有對前輩的尊敬,還是對他龐大的政治力量有所依賴,有所依仗,還是對于這位朝中具有無可比擬地位的大臣,心生恨意? 張居正去世半年后,因為各種言論,彈劾對張居正的沖擊,讓這位親政不久的皇帝感到對他的信任簡直就是一個歷史性的錯誤。張居正和馮寶,萬歷年少時最為親近的兩人,后來都不得善終,這對萬歷的心理上覺得也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和難以磨滅的創(chuàng)傷。
另一個讓萬歷變得不死朝政的原因就是讓他倍感無奈的政治體制——文官體制。身為九五之尊,也只能是一個“活著的祖宗”。長期以來,中國一直以儒家思想為正統(tǒng)思想,不僅是正統(tǒng)思想,更是統(tǒng)治思想,本來這是帝王用來喝令權臣,統(tǒng)治天下的思想利器,個人認為最能體現(xiàn)這一思想的便是一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岳飛亦或是《水滸》里的悲情英雄宋江,都未能擺脫這一思想,但時至萬歷,已經(jīng)變成了萬歷想勵精圖治的巨大障礙,沒有統(tǒng)治,只有約束。萬歷無能為力,只能以消極的態(tài)度對待朝政,對待群臣所謂的道德壓力,于是開始了不理朝政,不思進取的萬歷年代。
春秋戰(zhàn)國,百家爭鳴,但以秦國商鞅變法為先,統(tǒng)一全國,依法治國的效力可見一斑,但秦國又迅速地覆滅,秦王的橫征暴斂,濫用勞力,民不聊生,固然是一方面,但哪個朝代的后半期又不是這樣?我認為當時的人文思想沒有統(tǒng)一,沒有被君君臣臣的思想所束縛住,也是原因之一。至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后,儒家思想不僅僅是一種人文思想,更是一種統(tǒng)治文化,一種將天下士子的思想能集中統(tǒng)一的利器,是一種帝王之術。古代科舉制度的論題一般也以孔孟之道,四書五經(jīng)之類為題,而一般不以時事政治,怎樣具體的治理國家為題,因而這種道德至上的風氣一直伴隨著整個中國封建社會,重德輕法的弊端便是許多行政,經(jīng)濟,管理問題變得政治化,道德化,上綱上線,難以以統(tǒng)一的數(shù)字化標準來衡量好壞,造成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局面。
作者也在書中評注道:“中國二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律,至明代而極,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癥結。寫作本書的目的,也重在說明這一看法。”
萬歷雖也曾有雄心壯志,但終究還是一個悲情皇帝,思想道德上的束縛成為壓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雖在位長達48年,但長期不理朝政的他還是留下的罵名與非議。 當我們徘徊于王朝的興盛與沒落之間,我們是否能夠回歸歷史,正視歷史。本書留給我們的最大思考,便是道德與法律的關系,顯然萬歷的悲劇說明了以道德代替法律荒謬之極,但反觀當今社會,我們擁有了比那時健全的多的法律制度,名目繁多的法律多到直接催生了律師這一職業(yè),但顯然道德的缺失又成為了一大問題,道德問題無法通過規(guī)章條例來硬性規(guī)定,如同小悅悅事件的冷漠路人,他們應該受到道德的譴責,但如果受到法律的制裁,是否也是一種悲哀?是否違背了以人為本的精神?那怎樣才能找回社會所應具備的基本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觀,這又是一個當今社會繼續(xù)思考的問題。
當我們行走與歷史與現(xiàn)實之間,我們是否能以史為鑒,哀之鑒之。萬歷的悲劇我們不會重演,但我們應積極思考現(xiàn)代社會給我們帶來的問題,避免成為下一個悲劇。
早就耳聞過《萬歷十五年》,不斷很獵奇,終究是一本怎樣的好書呢!但是自己才識短淺,對中國古代的歷史又不甚感興味,整天只做些個打發(fā)時間的無聊之事,并無意志可以沉下心來拜讀大作。近日,機緣巧合,我終于有幸可以跟著黃仁宇先生一同去走向那個年代,用一種完整不一樣的目光來審視那段歷史和那段歷史中的人物。不覺一種相見恨晚之感情不自禁,也然世之傳言--這著實是一本可以并曾經(jīng)在海內(nèi)外產(chǎn)生宏大影響的好書。
《萬歷十五年》,英文名1587,A Year of No Sign if icance。正如作者自譯的這個名字一樣,1587,相關于中國這樣一個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發(fā)作過無數(shù)大事情的國度來說,這一年真的安定靜了。但是作者卻憑仗其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扎實的治學成果率領我們從這個毫無大事可記的年份中發(fā)作的一些小事看起,去俯瞰整個明王朝的衰落的背影,進而剖析整個中國在近代衰落的緣由。
1587,始于萬歷皇帝要舉行午朝大典的一個謠傳,終于皇帝要對前宰輔張居正調(diào)查。期間作者洋洋灑灑數(shù)萬言,盡述萬歷皇帝的悲苦而又機械的終身。萬歷并非像我們原先想象中的一樣是個昏庸無能的君主。他也有理想,小時也很機警,也想成為彪炳千古的一代明主,到最后都想做成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但是那個急需一個明主的時期,卻恰恰是一個容不下明主的時期,于是萬歷終于從文官集團整天拿來教育人,管理社會的虛偽的封建道德禮教的桎梏中心灰意冷下來,對朝事日趨淡漠,對人華誕趨失去希望!當他最終在立儲這件事中屈從的時分,他也就成了真正的活著的祖宗。他具有高高在上的皇權,但是他又決斷不了任何大事。他悲劇的終身,他有似工具的終身通知我們的是這個時期的帶給人的無盡的痛苦。
1587,間隔首輔張居正過世曾經(jīng)五年了。固然他早已不在人世,但盤繞他的風云并未隨他而去。此刻萬歷正在重新認識這個他昔日的教師,他絕對信任首輔!但是,在文官集團的集體支配和誹謗下,理想通知他的是,這個他絕對信任和尊崇的人卻是一個實真實在的偽君子。從昔日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具有絕對權威的首輔到如今為萬人鄙棄的偽君子,我們僅僅感慨于世態(tài)滄桑似乎還不夠。張居正在位的時分,為國辦了不少好事,他想成為相管仲樂毅那樣的人物,他想匡扶社稷,解救蒼生。他要輔佐8歲的皇帝成為新的彪炳史冊的賢主明君,創(chuàng)始萬歷盛世。但是他越是努力,卻越成為眾矢之的。他當然能夠憑仗其一時的勢力和萬歷的信任而暫時安穩(wěn),但是當其一旦失去這種勢力和信任的時分,他也就摔的越重。歷史的開展趨向是他所不可以左右的,即便是生為人君的萬歷也迫不得已,因而他的這種抗爭也就成了一種痛苦的悲號!悲號過后,他也就隨著黃土一同走進了歷史,留與后人或是或非的評說!
1587,此時正是首輔申時行當權的時期,他已在這個位置上面四年了!申時行和張居正一樣,也是萬歷的教師,深受萬歷的信任。他早年受張居正選拔而能位列大學士。但是他這個人極會為人,雖得張居正選拔,卻可以在清算張居正的運動中免受牽連,最后還能身居首輔。由于親眼目擊了前幾任的種.種結局,他深知當時文官集團的權力之大。即便是人君萬歷尚且拿他們毫無方法,更何況與他呢。于是,他就充任起了和事佬的角設,憑仗其過人的目光和出色的政治才干去化解各種隱伏的危機,他要調(diào)停皇帝與文臣的矛盾,他要調(diào)解文臣與武將之間的矛盾,他還要調(diào)解各文臣集團之間的矛盾,等等。他就是這樣的一個和事佬,以致后人在歸結其功勞的時分盡無事可記。要曉得雖然是被人辱罵的其前任張居正都有不少讓人們不得不供認的功勞啊!但是正是這種無功勞恰是他的最大的功勞,他很好的完成了在那中社會條件下一個首輔所可以做的事情--調(diào)和矛盾!但是,生于那個時期,他即便有再高的才能,也免不了最后丟官歸家的命運!
1587,還有傳奇人物海瑞的謝世,孤單將領戚繼光的分開,思想家哲學家李贄的剃度為僧。他們都免不了悲劇的命運。正如作者在書中末尾寫道的一樣:
1587年,是為萬歷十五年,丁亥次歲,外表上似乎是四海升平,無事可記,實踐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曾經(jīng)走到了它開展的止境。在這個時分,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宴安耽樂,首輔的專制或者調(diào)和,高級將領的富于發(fā)明或者習于偷安,文官的廉潔營私或者貪污作弊,思想家的極端進步或者絕對激進,最后的結果,都是無分善惡,通通不能在事業(yè)上獲得有意義的開展,有的身敗,有的名裂,還有的人則身敗而兼名裂。
讀到此,我們也就初步了解了作者所鼓吹的大歷史觀了。正是作者以廣博的學問構造高屋建瓴的解讀那段歷史,為我們提供一種不同于以往的對待歷史的目光。他著眼事情雖小,但反映的時期和歷史卻很大。見微知著,處處表現(xiàn)著認識的聰慧。
大歷史觀,需求我們跳出當前的視野局限,把眼光放到愈加寬廣的時期背景中去理解歷史,正視理想,創(chuàng)始將來。
初讀下來,已讓我墮入深深的考慮當中了。
自漢代儒家思想上升成為意識形態(tài)之后,歷來統(tǒng)治者的目標都是一致的:用道德來保障鄉(xiāng)土社會基本秩序,而不去顧及經(jīng)濟技術上的進步。事實上,道德以及它的外在準則禮務求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力圖摒棄一切競爭因素,鄙視任何經(jīng)濟和技術上的努力,其結果是幾千年來鄉(xiāng)土社會幾乎是靜止的,歷代皇朝更替不過是歷史的簡單循環(huán)。黃仁宇指出在這樣的社會中,法律極端落后,但并不表明國家的運行是無序的,相反,它依照道德和禮的秩序運行。明朝到萬歷年代所面臨的問題在于表面上倡導的道德與人們實際上的行為已經(jīng)嚴重脫節(jié),這個矛盾已經(jīng)嚴重到人們對道德和禮喪失信心并且無法維持下去。比如萬歷皇帝看透了道德與行為不符合的陰陽之別,拒絕用禮來表率天下,使得朝野上下對道德進一步失去信心,更加肆無忌憚地發(fā)揮陰的一面。
作為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萬歷皇帝曾幾何時也想勵精圖治,甚至愿意努力去實踐禮來建立人們對道德的信心,當他看穿了所有人的陰陽兩面之后首先對道德喪失了信心。他的消極怠工并不是針對某個官員而是對這整套道德禮治體系。明朝后期道德和禮的確發(fā)展到畸形。這一整套道德和禮治體系一旦被建立起來就不再受人們所控制而是處處限制人們的行為。一直以為傳統(tǒng)社會的皇帝可以為所欲為,呼風喚雨??催^《萬歷十五年》才根本改變了我的看法,皇帝不過是整套制度系統(tǒng)當中的一個角色,而且最受整套系統(tǒng)的壓抑和控制。
有些史學家,粗鄙地認為萬歷皇帝是慵懶的。其實,他是睿智的,看透了體制的本質(zhì)。他是優(yōu)柔的,放棄了對體制束縛的抗爭。
早在兩年前,朋友便送了我這本書,但最近我才剛剛開始翻閱,本書一共有七章,我一口氣看完了第一章——萬歷皇帝。
萬歷(1573年-1620年7月),是明神宗朱翊鈞的年號,明朝使用此年號共48年,為明朝所使用時間最長的年號。萬歷10歲就早早登基,是個不折不扣的小皇帝,在元輔張居正的輔佐之下,迅速成長起來,張居正在職期間,萬歷皇帝對他十分信任,認為張居正“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在萬歷剛登基時,先皇的元老重臣高拱認為他只是小孩兒,不能擔此大任,讓萬歷的處境十分為難,而這時張居正建言獻策,建議直接罷免其官職,解決了登基以來的第一個危機,由此保障了皇室的安全。
此后,張居正又監(jiān)管了萬歷的教育事務,對其非常嚴厲,小萬歷時刻把敬天法祖(作為皇帝最重要的任務)放在心上,在他登基還不滿4個月的時候,天上出現(xiàn)了類似流星的天文現(xiàn)象,那是被認為這是上天降災的警告,因此小萬歷為了讓消除天心的不快,保證國泰民安,修?。〞r刻檢討自己的行為、思想)兩年之久。之后物力的節(jié)約也在進行,張居正教導萬歷,為人主者,應該注意天下臣民的衣食,而不是珠寶玉器是否充足等等,萬歷皇帝對張居正已經(jīng)不僅僅是信任了,到后來已經(jīng)成為了依賴,張居正的父親去世,按照慣例,張應該返鄉(xiāng)守孝兩年,但是萬歷認為他自己不能離開張居正的輔佐,不顧群臣的反對,讓張居正留京守孝。
在張居正父親去世后的第五年,張居正也去世了,享年58歲,萬歷皇帝加封他為太師銜,這是文臣中至高無上的榮譽。但是這個榮譽并沒有持續(xù)多久,張去世之后,百官們紛紛投訴張居正,認為張是個巨貪之人,在其位不謀其職,四處斂財,仿佛張居正是一個窮兇極惡之人,之后,萬歷收繳了張居正的所有財產(chǎn),并狠狠地懲罰了他的家族。
身前無限光榮,死后凄慘無比。張居正也沒辦法再出口解釋,身為臣,那么必然懂得君心難測。
這是我第二次讀這本書。第一次是在大一上學期的時候,那時候看的是電子版的。當時因為“久仰大名”就去找了電子版的資源讀。結果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不忍卒讀”。對當時的我來說,這本書像百年孤獨一樣難看,常常的篇幅,堆疊的術語,還有復雜的人物關系、敘述的風格讓我望而生畏;加上我本人也比較急功近利,靜不下心來看這種難看的書,所以那時候的我看了十幾頁就失去了繼續(xù)看下去的欲望。
然后到了這學期,由于我參加了讀書分享會,加之有前車之鑒,我下定決心要把這本書讀下去。于是花了差不多4天的時間,每天閱讀四五十頁,終于把這本書啃完了。期間為了能更加了解其中歷史,我還在B站上找了關于張居正的百家講壇??赐赀@一遍之后,對本書有了一些了解,對明朝的歷史也是,甚至對于整個中國兩千年來的歷史都有了一些思索。也算是讀了這本書的一些收獲吧。
這本書之所以難讀,我覺得正是它的優(yōu)點吧——正經(jīng)、堆料十足。里面所敘述都有章可循,大量引用史料來佐證自己的觀點。而且言辭中肯,極少有不正經(jīng),片面的言辭。這是一本暢銷的學術性著作——欠缺暢銷書的通俗易懂,不能像暢銷書那樣一目十行那樣就能懂得其中所寫,反之你應該一行一行地認真去讀;但是這本書又比其他的學術性著作容易讀的多,像看小說一樣。我覺得書名也取得不錯——萬歷十五年。取一個年份來當書名,里面有什么奧秘嗎?說實話我也是被這個書名吸引的。
說到書名,就要提到書的內(nèi)容了。我覺得,萬歷十五年是一個引子,引出了書中故事的前因后果。書中所講的人物,有六個,分別是萬歷皇帝、申時行、張居正、海瑞、戚繼光、李贄,出來萬歷皇帝做兩章來論,其他五人各做一章。但是每章并不是脫節(jié)的,相反,者些人只是相應章節(jié)里的主角,其他人充當配角。書中講述了這些人,這些故事的發(fā)生、發(fā)展、和結局。宿命般的結尾,余韻悠長。
作為一部歷史性著作,它的寫作是成功的。作者考究了很多史料,詳實得記敘了當時的情況,然后又由此引發(fā)出自己的歷史觀,即是:“中國官僚體制以道德代替法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人們理智上的自由被壓縮在極小的限度之內(nèi),則其社會發(fā)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宗教上善良也無法彌補技術上的不足,這便是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大失敗的主要原因?!鼻也徽撨@種觀點對不對。不過這本書確實試圖提出一個理論對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做一個原因。歷史上也不止他一個人試圖提出一個理論可以全面籠統(tǒng)地對中國歷史做一個適用的法則。如金觀濤在《興盛與危機》中根據(jù)系統(tǒng)的控制論得到的“超穩(wěn)定結構”社會說。
說實在,我這次很認真地看這部書,還因為我想找找這部書到底有沒有明顯地參雜個人的觀點。歷史學家羅克齊就曾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F(xiàn)在我讀歷史,都要很小心、很謹慎地去讀了,半信半疑,生怕中了圈套。
后來還去知網(wǎng)上查了相關的文獻,確實,發(fā)現(xiàn)了這本書中的不足之處。一下我來簡要說一下我讀這本書的感受。
非虛構性的歷史小說
作者在這本書小心翼翼地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和一般的歷史著作不同,由于作者試圖通過他的“大歷史觀”來描繪歷史,所以這本書的敘事風格與小說非常接近。作者給讀者娓娓道來地講述了一個歷史上有據(jù)可考的故事,書中充滿著文學性與小說性的色彩。怪不得喜歡歷史的我看不下這本書,因為這是一部“非虛構性的歷史小說”,而我看不下小說。
比如書中開篇這一句:
“這一年陽歷的三月二日,北京城內(nèi)街道兩邊的冰雪尚未解凍。天氣雖然不算酷寒,但樹枝還沒有發(fā)芽,不是戶外活動的良好季節(jié)。然而在當日的午餐時分,大街上卻熙熙攘攘。原來是消息傳來,皇帝陛下要舉行午朝大典,文武百官不敢怠慢,立即奔赴皇城?!?/p>
與二月河開篇:
“順治十八年正月,是一個寒冷的冬天。剛過完年,一群一群的叫花子像從地下冒出來似的又開始沿街乞討。北京城哈德門以西的店鋪屋檐下、破廟里擠滿了這些人?!?/p>
有異曲同工之妙。還有書中描寫人物的心理環(huán)境、夾敘夾議等等,都有小說的色彩。
強烈的宿命感
我在閱讀過程中就感到了一股壓抑的氣息。作者這種盡量還原歷史的敘事風格、多種故事、人物關系的交錯描寫,在我看來無時無刻不在體現(xiàn)著必然的結局。特別是張居正改革又被廢除、海瑞不得志、戚繼光晚年凄涼等悲劇性結局,另我感到滿滿的宿命。又如文末敘事的戛然而止:“當人口眾多的國家,個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chuàng)造性,則其社會發(fā)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1587年,是為萬歷十五年,次歲丁亥,表面上四海升,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jīng)走到了他發(fā)展的盡頭?!庇蟹N余韻悠長的感覺,就好比我看《百年孤獨》的時候那種感覺一樣,一瞬間《萬歷十五年》書中的場景在我腦海中重現(xiàn),有種“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的感覺。
隱喻與現(xiàn)實
作者所寫如此悲劇性結局的故事,有他的目的。正如前文所說,作者認為古代中國以儒家的道德原則代替法律,所產(chǎn)生的悲劇結局便是必然的。他主張否定文人治國,推動法治、經(jīng)濟、商業(yè)與科技的發(fā)展。
但是現(xiàn)實如何呢?當今中國的法治、經(jīng)濟、商業(yè)與科技相比于數(shù)十年前已然有巨大進步,但是當今中國人的人文精神與之相比卻是缺失的。而且作者對儒家的批判與新文化運動以來對其的批判是相同的,否認儒家,強調(diào)摒棄。但是現(xiàn)在學者對儒家的態(tài)度已經(jīng)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了。所以還是有偏頗的。
對李贄的誤讀
我只選出其中幾條。
一、書中寫道李贄對海瑞的評論:尊重海瑞,但是指出海瑞過分拘泥于傳統(tǒng)的道德,只是“萬年青草”,可以傲霜雪而不可以任棟梁者?!?,其實,李贄對海瑞是夸贊的態(tài)度。原文如下:
“夫青松翠柏,在在常有。經(jīng)歷歲時,棟梁遂就。噫!安可以其常有而忽之!與果木斗春,則花不如;與草木斗秋,則實不如。吁!安可以其不如而易之!世有清節(jié)之士,可以傲霜雪而不可任棟梁者,如世之萬年青草,何其滔滔也。吁!又安可以其滔滔而擬之!此海剛峰之徒也,是亦一物也?!?/p>
二、作者認為李贄沒有從根本上放棄以倫理道德為標準的價值理念,因此自相矛盾的言論隨時會在李贄的筆下出現(xiàn)。比如他贊成寡婦守節(jié)殉夫,但對卓文君的私奔,又說是“歸鳳求凰,安可誣也”。其實李贄是肯定寡婦改嫁、還有為愛情私奔的女孩;但是他也認為守節(jié)與否是一個人的價值選擇,表示尊重。
三、李贄在給友人的一封信中寫道“今年不死,明年不死,年年等死,等不出死,反等出禍。然而禍來又不即來,等死又不即死,真令人嘆塵世之苦海難逃也??扇绾危 弊髡弑阋詾槔钯検窍麡O悲觀的,但是事實上李贄是一個樂觀主義的人。
以上一些觀點我看完之后似懂非懂,通過查閱相關文獻之后才恍然大悟。特別是對于李贄,像我這樣的一般讀者,不會特意地去考察史料,很容易會誤以為李贄是消極之人。
歷史已經(jīng)發(fā)生,我們見或不見,它就在那里。以前聽到老師說學歷史的用處就說借鑒,但是歷史學家湯因比曾說:“歷史的最大悲劇在于歷史悲劇的不斷重演。”細細想想,確實如此,令人感慨。
歷史就像一頭望不到邊的大象,我們這些回顧歷史的人是盲人。在不同的位置摸它,感知它為何如此,會得到不同的解釋,卻總是難以窺見它的全貌。高爾吉亞曾提出下面命題:
1、無物存在;
2、即使有某物存在,我們也無法認識它;
3、即使我們可以認識某物,我們也不能告訴別人。
乍一看明顯就說唯心了。但是我覺得有很有道理,妙不可言。特別是如果你把“某物”換成“客觀的歷史”,變成:
1、無客觀的歷史存在;
2、即使有客觀的歷史存在,我們也無法認識它;
3、即使我們可以認識客觀的歷史,我們也不能告訴別人。
最后還是推薦一下《萬歷十五年》吧,感覺挺有特色的,當然,反正我不敢全信了。
黃仁宇先生的這本書不同于以往的史書,全書僅僅細寫了萬歷十五年——1587年這一年所發(fā)生的大大小小的雜事,卻上升到了整個中華歷史的思考高度,與中華文明的精神聯(lián)系在一起,發(fā)表了自己獨到的觀點,讀來更是令人眼界開闊,受益匪淺。
與教科書上僅僅幾個四字短語便能概括的死板的歷史人物形象不同,書中從多角度剖析了各個人物,在這里,沒有絕對的好與壞,每個人物都有血有肉,人性復雜。
讀此書之前,我一直認為萬歷皇帝的昏庸僅僅是張居正教育失敗所導致,然而隨著閱讀的深入,他的形象也變得完整起來。張居正的腐敗僅僅是令他失望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他對整個政治體制的失望與無奈。
繁復的禮節(jié)以及所謂道德束縛的陳詞濫調(diào)使他疲憊不堪,甚至讓他由此陷入與整個官僚集團長期的無聲對抗之中,以消極怠工、不理朝政來表示自己對這種長久凝固的封建制度的抗議。
他并不是徹頭徹尾的昏庸之帝;相反的,他正是因為太過聰明,看透了這個社會的丑惡與悲哀所以至此。年少時的他也曾是一個勵精圖治,胸懷抱負的皇帝,甘愿忍受亢長無味的禮節(jié)教條,甚至曾徒步游行,求雨祈福。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萬歷皇帝骨子里的叛逆精神愈來愈烈,企圖沖破封建的枷鎖。他的叔祖正德皇帝更甚,是一位“離經(jīng)叛道”的典型,二者都用實際的行動向陳舊的道德禮教發(fā)出了質(zhì)疑與抗議,更讓讀書的我們領悟到僅憑道德所堆砌和約束的社會就像是無根的草,浮于表面,不堪一擊——這是一個社會的悲哀。
然而這種神奇的制度并不僅僅存于明朝,而是成為了一種傳統(tǒng),存于整個中國的封建社會。張居正也曾試圖去改變這種看似已經(jīng)凝固的制度,無奈根深蒂固。官場之中,人人都以道德君子自稱,同時又用近乎嚴苛的道德去約束他人。
首府張居正自己即是一典例,他對待下屬嚴苛,但是自己卻不知檢點,奢靡至極,使得官員上下怨聲載道。無奈當時張居正權傾朝野,無人膽敢抵抗,可是當他一死,各種丑聞告狀便紛涌而出,張居正怕是不曾想到自己生前榮華富貴,死后卻背負了一世罵名。再看申時行、海瑞、戚繼光等人,他們都是光榮一時的朝臣,但卻都有著各自不被人理解的孤獨與無奈。這無疑是明朝制度作祟。
縱觀全書人物,每個人都可稱作是失敗的封建道德社會的產(chǎn)物?!按嬖诩词呛侠淼摹!钡拇_,我們應該肯定這種制度曾經(jīng)給中國帶來的種種榮光,但是靜下來深思,它給予我們更多的是對政治的警示。有了前車之鑒,當今社會需要法治便變得理所當然起來。
當然,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優(yōu)秀美德不可一并丟棄,不過,人們也開始明白,道德的背后如果沒有法律給予支撐,便像沒有雙腳的人一般無法立足,最終只會被歷史的車輪碾壓在漫漫黃沙之中。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萬歷年的心得感悟》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幼師資料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萬歷心得感悟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當我們經(jīng)歷某些事情和場景時。感言有利于我們更好地去表達這些難忘的想法,怎么寫出一篇優(yōu)秀的感言呢?值得一讀的“萬歷十五年心得感悟”文章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編輯強烈推薦給大家,您在閱讀本文以后相信有所收獲吧!...
?通過各種社交媒體,感言可以迅速地傳達出去,在我們經(jīng)歷非常重要的事情時。就會有感而發(fā)的感慨一番,發(fā)表一些感言,感言給予了我們表達內(nèi)心的機會也鼓舞了別人。今天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將為大家介紹一篇充滿智慧的“萬歷十五年心得感悟”文章,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根據(jù)您的需求我為您準備了以下信息:“萬歷十五年心得感悟”。?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感言,我們在參加一些重要的活動或者儀式的時候。若是有話語深入人心,受到了觸動,就可以寫一篇感言,感言對于我們來說意義重大。希望我的觀點能夠讓您對未來有更加清晰的規(guī)劃!...
當我們對生活有了新的計劃和感悟的時候,那么不妨用文字來寫一份心得體會吧。心得體會中,并沒有內(nèi)容要求和條框約束,怎樣才能寫一份優(yōu)質(zhì)的心得體會呢?我們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萬歷十五年心得感悟”,更多相關信息請繼續(xù)關注本網(wǎng)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