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課件。
關于“圓的方程課件”的一些重要信息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精選整理了一些,以下內容供您閱讀參考。教案課件是我們老師的部分工作,而現(xiàn)在又到了寫課件的時候了。教案是促進課堂群體合作的有效途徑。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一課時《方程的意義》,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和學法、教學過程以及板書設計等四個方面對本節(jié)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第一,先說說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是在學習了整數(shù)、小數(shù)的認識及四則混合運算以及用字母表示數(shù)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主要通過具體情境讓學生理解等式、方程的意義及方程與等式的關系。方程是一種重要的數(shù)學思想,對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數(shù)學素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也是后面學習解方程、用方程解決問題的基礎。
第2點:教學目標
根據(jù)對教材的初步分析與理解,結合五年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我打算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義,體會等式與方程的關系,并會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系。
過程與方法:經歷從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構建過程,使學生在觀察、描述、分類、抽象、交流,應用的過程中,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價值,發(fā)展抽象思維能力和增強符號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數(shù)學源于生活,充分享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進一步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
2、 本課的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方程的含義,會列方程表示簡單的數(shù)量關系。
難點:會用方程表示事物之間簡單的數(shù)量關系。
二、教法和學法
《課標》中指出:重視學生已有經驗,使學生體驗從實際背景中抽象出數(shù)學問題,構建數(shù)學模型,尋找結果、解決問題。我主要采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建立表象,通過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通過積極思考、自主探索、比較分析、合作交流等活動獲取新知,培養(yǎng)孩子勤于動手動腦的能力;另一方面,為了充分發(fā)揮孩子的主體地位,我讓學生經歷獨立思考、小組合作交流、集體展示等活動,引導學生掌握思考問題的方法。三、教學過程
圍繞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打算從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自主探究,感知意義;鞏固練習,深化意義;總結提升,評價自我;拓展運用,回歸生活;共五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币虼嗽谡n的開始我安排了學生來認識天平這個公正的大法官,感知天平的原理和用法。
[設計意圖]使學生對天平感興趣,進而也會對今天將要學習的知識產生更大的期待。
(二)、自主探究、感知意義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學習內容的呈現(xiàn)應采用不同的呈現(xiàn)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同時有效的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和記憶,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谶@些認識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將分以下幾個層次進行教學。
1、認識等式。出示天平圖,左邊放兩個50克的砝碼,右邊放一個100克的砝碼同時提出問題:小明在天平的兩邊放上砝碼,你能用式子表示天平兩邊的物體質量嗎?揭示等式的含義。追問:如果從天平的左邊拿走一個砝碼,這時候還能用等式表示物體的質量關系嗎?用什么樣的式子表示呢?學生可能出現(xiàn)用50<100,或100>50兩種式子。板書式子。
2、認識方程。首先教學用含有未知數(shù)的式子表示質量關系。提出問題:在天平的左邊放一
物體。這個物體放下來,可能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怎樣用式子表示左右兩邊物體的質量關系?同時讓學生感悟未知數(shù)可以用一定的字母表示,播放錄音:介紹“你知道嗎”的內容,讓學生了解未知數(shù)平等地參與運算經歷了漫長的過程。組織學生交流怎樣用式子表示。對于可能出現(xiàn)的三種算式x+50=100,x+50<100,x+50>100及時的板書;其次,分類比較揭示方程的意義。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分類的依據(jù),交流反饋各種分類的情況.在此基礎上揭示方程的概念。這樣由 “ 扶 ” 到 “ 放 ” ,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動口說一說,培養(yǎng)了學生探究新知的思維品質,促進思維的發(fā)展。為了有效的讓學生區(qū)別方程和等式的概念,出示判斷一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是等式來深化理解方程的意義;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生活處處充滿數(shù)學。最后安排用方程來描述生活中的一些數(shù)量關系。5本書共用去100 元,每本書價錢是 y 元,它們之間的關系是 5y=100 ;有一袋面粉 50 千克,吃了 X 千克,還剩下 15 千克,它們之間的關系是 50-X=15 。
[設計意圖]這樣的設計貼近學生的生活現(xiàn)實,使學生體會數(shù)學與社會的聯(lián)系,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增進對數(shù)學的理解和應用數(shù)學的信心。通過對簡單情境中等量關系的方程描述,體會方程是刻畫現(xiàn)實世界的有效數(shù)學模型。
(三)、鞏固練習 深化意義
認知心理學認為: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把教材知識轉化為自己認知結構的過程,為實現(xiàn)這個過程,還需要通過有效的練習來突破重點,為此我安排了這樣的一組練習。第2頁的試一試、練習第三題、辯一辯。如判斷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所有的等式都是方程等題目來深化對方程的意義的理解。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有利于加強學生體會方程的意義和方程與等式的關系。
(四)、總結提升 評價自我
最后組織學生說說收獲,可以讓學生再次體會成功的喜悅。說說存在的不足,同時又再一次的反思了自我。
(五)拓展應用 回歸生活
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的實際問題可用方程表示其數(shù)量關系,請同學們列舉出來。 布置這題作業(yè)。
【設計意圖】是讓學生自主設計練習,進行知識的再創(chuàng)造,發(fā)展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使學生充分感受數(shù)學與自然和人類社會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數(shù)學的應用意識。
1.經歷在實際問題中運用分式方程的過程,了解分式方程的意義,體會分式方程的模型思想.
2.會解可化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3.了解分式方程增根產生的原因,會檢驗分式方程的根.
4.通過學習分式方程的解法,理解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把分式方程轉化成整式方程,把未知問題轉化成已知問題,體會數(shù)學中的轉化思想.
重點:
(1)可化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2)分式方程轉化為整式方程的方法及其中的轉化思想.
1、什么叫方程?什么叫方程的解?
2、閱讀課本P76頁“交流與發(fā)現(xiàn)”,完成課本上的.填空。并思考所列方程有怎樣的特點?
2、閱讀課本P77—78例1、例2并思考:
(1)與解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異同點?解分式方程必需要.
(2)總結解分式方程的步驟:
3、自學課本P78—79頁例3、例4,進一步熟練解分式方程的步驟.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我來自東夏鎮(zhèn)木崗寺小學,我叫王迎春,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認識方程》的第一課時:字母表示數(shù)。我主要從教材分析、教學、學法和教學過程四個方面來說一說。
《認識方程》它是《數(shù)學課程標準》數(shù)與代數(shù)中“式與方程”部分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一定的算術知識,已經初步接觸了一點代數(shù)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對于小學生來說,現(xiàn)在由具體的、確定的數(shù)過渡到用字母表示抽象的、可變的數(shù),是認識上的一次飛躍。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從算術的學習轉向代數(shù)學習的重要轉折點,更是初中學習代數(shù)的重要基礎。因此,《認識方程》的教學內容在數(shù)學知識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本單元是學生系統(tǒng)學習方程的開始,這是學生首次接觸的.新知識。由于學生長時期習慣用算術方法解決問題,開始學習方程時,往往會有一定的困難。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教材特點和四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智水平,又限于本班的實際情況,這節(jié)課我制定了以下學習目標:
② 能力目標:探索用字母表示數(shù)的過程,發(fā)展抽象概括能力;
③ 情感目標:能用字母表示運算律和有關圖形的計算公式,體驗獲得成功的樂趣。 教學重在過程,根據(jù)教材的要求,我把以下兩點作為學習的重點與難點:
本節(jié)課的重點:用字母表示數(shù)、運算律和有關圖形的計算公式;
數(shù)學教學不僅是數(shù)學知識的教學,更重要的是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教學。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對學生的觀察、操作、分析、、思考、表達等能力的培養(yǎng),更應不斷的滲透數(shù)學思想方法,將此作為教學的核心,為學生的后繼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根據(jù)四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及教材要求,這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直觀教學法,觀察法,小組討論等教學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使得他們能積極主動地,充滿自信的學習數(shù)學,平等交流各自對數(shù)學的理解,并且通過相互合作共同解決所面臨的數(shù)學問題。
為了更好地讓學生學習“字母表示數(shù)”這部分的知識,在課堂教學中,我倡導“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注重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在特定的數(shù)學情境中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學生學習知識的自信心,讓學生用眼觀察,動腦思考,動手演算,動口表達,真正理解和掌握方程最基本的知識,變特殊為一般,變抽象為具體,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說教學過程
課堂教學是教學的主渠道,根據(jù)教學要求和教學目標,我將教學過程分為以下幾部分來進行:
1、 利用課件展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重點展示“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的“數(shù)”字是什么意思,學生會各抒己見,什么5啊,9啊的,很多種,從而明白“數(shù)”是一個不確定的數(shù),體會到這種表達方法的簡便與神奇,很自然的就可以過渡到數(shù)學中有
更多類似的現(xiàn)象,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而且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社會、與自然、與文化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感受到了數(shù)學無處不在。板書課題引入新課。
3、 出示自學指導:
認真看課本85、86頁的例題,重點看三個例題各有什么特點,你能發(fā)現(xiàn)它們的規(guī)律嗎?思考:
① 青蛙的嘴巴張數(shù)和青蛙的只數(shù)有什么關系?
② 淘氣的年齡和媽媽的年齡差別會變嗎?
③ 一個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兩個三角形需要6根小棒,三角形的個數(shù)和需要根
數(shù)是什么關系?
生認真看書緊張自學,師巡視督促學生緊張自學。
① 課件出示數(shù)青蛙兒歌,讓學生用一句話說一說這首兒歌??梢韵仍谛〗M內討論一下,看看和例題有什么不同?區(qū)別在哪?老師找兩名后進生回答,如有錯誤其他學生可以進行更正。
② 課件出示第二道練習題,找兩名后進生上堂板演,其余同學做在練習本上。(要
③ 做完的同學檢查,檢查完了以后觀察堂上扮演的內容,發(fā)現(xiàn)錯誤可以上堂更正。 ④ 評議板書,全隊100,字漂亮小紅旗,堂下全對的同學給自己掌聲鼓勵。 ⑤ 課件出示第三道練習題,小組討論后匯報學習結果,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整理,并相機顯示有關圖形的計算公式,加深學生的知識印象。
⑥ 課件出示第4道練習題:用字母表示你學過的運算律。這個題是發(fā)散思維題,只要學生找出就應給予鼓勵,并把他們找到的運算律寫到黑板上以示肯定。從而樹立學生長遠發(fā)展的信心。
⑧ 布置作業(yè):87頁練一練做到課本上。(要求:字體工整,做題認真,坐姿端正)
各位老師,大家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方程的意義》,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流程三個方面展開說。
一、教材分析:
關于《方程的意義》這一內容,不同版本的教材編寫有不同的安排:
人教版教材將方程教學安排在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二部分,在學習完用字母表示數(shù)后緊接著認識簡易方程及用方程解決問題。教材采用連環(huán)畫的形式,首先通過天平演示,說明天平平衡的條件是左右兩邊所放物體質量相等。同時得出一只空杯正好100克。然后在杯中倒入水,并設水重x克,通過逐步嘗試,得出杯子和水共重250克。從而由不等到相等,引出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稱為方程。為提供更為豐富的感知材料,教材一方面由小精靈要求:你會自己寫出一些方程嗎?另一方面通過三位小朋友在黑板上寫方程的插圖,讓學生初步感知方程的多樣性。
其次,“做一做” 給出了六個式子,讓學生識別哪些是方程。
再次,“你知道嗎?”的閱讀資料,簡要介紹了有關方程的一些史料。
而冀教版教材將《方程的意義》安排在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第一課時。本單元是承接著學生在四年級學習的用字母表示數(shù)的知識。教材首先呈現(xiàn)了六幅不同的用天平表示物體質量關系的情境圖(其中有兩幅天平圖兩邊物體的質量不同),提出了“觀察天平圖、用式子表示天平兩邊物體的質量關系”的要求。在學生觀察、按要求寫式子,以及對式子進行分析歸納的基礎上,認識等式和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幫助學生理解方程的意義。
通過分析不同版本的教材,我覺得:在小學,只要求學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義,所以只要學生知道什么是方程,能判斷一個式子是不是方程就可以了。不必在概念上過分糾纏,更不必補充方程與恒等式的區(qū)別等等,以免加重學生負擔。基于以上分析,我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認知目標:了解“等式”與“方程”的意義,能判斷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能根據(jù)具體情境列出方程。
2、能力目標: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標: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獲得積極的學習體驗,激發(fā)學習新知識的興趣。
教學重點:了解“等式”與“方程”的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等式”與“方程”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課件,天平。
二、學情分析:
由于學生較長時期用算術方法解決問題,開始學習列方程解決問題時,往往受到算術思路的干擾。因此,在《方程的意義》的教學中,要注意過渡和對比,克服干擾,對于學生初步掌握列方程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和特點,初步體會列方程解決問題的優(yōu)越性,具有重要意義。從這意義上說,以前學習用字母表示數(shù),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三、教學流程:
基于以上分析,我確定五大教學環(huán)節(jié):1、口算,2、情境,3、自學,4、展示,5、反饋。
1、口算(3分鐘)
每生一張口算卡,12道小數(shù)加減乘除口算題,看誰算得又對又快,采用定量計時,對組交換口算本,一人報答案,互相評判。組長統(tǒng)計全對的,錯的同學當堂訂正。給全對的組加5分。堅持口算天天練,堂堂清。
2、情境(3分鐘)
出示天平實物,師生交流有關天平的知識,情境創(chuàng)設力求有趣、簡潔、為本課教學服務。
3、自學(12分鐘)
自學環(huán)節(jié)分兩步:
(1)獨學:
出示教材中6幅天平示意圖,仔細觀察,獨立思考:
○1用式子表示天平兩邊物體質量的關系。
○2這些式子可以怎樣分類。
師深入各組巡視,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尤其是關注學困生的點撥。
(2)對學、群學:
把在獨學中遇到的問題和你的對子或小組同學共同探討一下,組內成員互學,組長匯總形成共識,師深入小組,培養(yǎng)學生傾聽、充分表達自己意思及補充質疑的能力,并確定每個組的展示重點。師及時對各組表現(xiàn)給予適當評價。
4、展示(12分鐘)環(huán)節(jié)分為三步進行:
(1)小組展示所寫的式子。并交流想法。小組全對的加分。
(2)交流這些式子如何分類。師分類板書:
預設1:
平衡——相等
20+30=50
30+x=80
x+20=70
2x=100
不平衡——不相等
X>30
40<x+10
揭示等式的意義:等號連接的式子表示天平左右兩邊 ;大于號、小于號連接的式子表示天平左右兩邊 。進而揭示等式的意義。
預設2:
30+x=80
x+20=70
2x=100
等式中含有未知數(shù)的式子
20+30=50
沒有未知數(shù)的式子
揭示方程的意義: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是方程。學生讀書進一步了解等式、方程的意義。用自己的話舉例說說什么樣的式子是方程,重點強調方程的兩個因素:○1等式,○2含有未知數(shù)。
(3)討論:等式和方程的關系
師提出:“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也一定是方程?!边@句話對嗎?的要求,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并試著用自己的方式表示等式與方程的關系。通過討論交流,最后得出:等式包含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展示中能充分表達,提出有價值的質疑的小組進行加分。
5、反饋(10分鐘)
在反饋環(huán)節(jié)我安排了不同層次的練習。
(1)出示試一試,判斷是否是方程,并說明判斷理由。
(2)根據(jù)方程的意義讓學生自己試著寫兩個方程。
(3)練一練。
第1題:讓學生觀察三幅圖,說一說圖中的信息,試著列出一個方程。
第2題:讓學生先讀懂題,再試著列出方程。
第3題:通過判斷題加深對方程意義的理解。
第4題:把文字敘述的數(shù)量關系用方程表示出來。學生獨立完成。
(4)將人教版中的“你知道嗎?”作為本課的結尾,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滲透數(shù)學文化。
教學反思:
《方程的意義》是一節(jié)數(shù)學概念課,是今后學習更深一層知識,解決更多實際問題的知識支柱,因此在教學時應重視概念教學的開放性,自主性與概念形成的自然性。因此,本節(jié)課我注重了:
實踐操作,建立方程模型
1、用天平創(chuàng)設情境直觀形象,有助學生理解式子的意思。
等式是一個數(shù)學概念。如果離開現(xiàn)實背景出現(xiàn)都是已知數(shù)組成的等式,雖然可以通過計算體會相等,但枯躁乏味,學生不會感興趣。如果離開現(xiàn)實情境出現(xiàn)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學生很難體會等式的具體含義。天平是計量物體質量的工具,但它也可以通過平衡或者不平衡判斷出兩個物體的質量是否相等,天平圖創(chuàng)設情境,利用鮮明的直觀形象寫出表示相等的式子和表示不相等的式子,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式子的意思。
2、在“看”“說”和“寫”中體會式子
當方程的意義建立后,我讓學生觀察一組式子判斷它們是不是方程,通過判斷說明這些式子為什么是“方程”,為什么“不是方程”,體會方程與等式的關系,加深對方程意義的理解。再讓學生自己寫出一些方程,展示自己寫的方程。
通過反饋練習,學生對于等式、方程的意義理解得還是比較好的。
本節(jié)課時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方程的意義》,主要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這四個方面來說。
一、說教材
方程在小學乃至初中整個學習過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方程的意義”這一節(jié)內容是學習其他方程知識的基礎。本課只要求學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義,知道什么是方程,能判別一個式子是不是方程。整個教學過程先通過天平演示引出等式和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然后對一些不同的式子通過觀察、比較、分析對其進行分類,最后歸納、概括出方程的意義,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比較、歸納、概括、創(chuàng)新等能力,為以后學習解方程和列方程解答應用題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說教法
本節(jié)課自始至終都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做課教師只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是教學內容,課堂活動的組織者,也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根據(jù)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guī)律及教材特點,課堂教學先后采用演示、實踐等教學方法,盡量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自主、平等、愉悅的學習氛圍,學生在充滿趣味性、挑戰(zhàn)性的各種數(shù)學情境中,充滿自信,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本課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展現(xiàn)豐富多彩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突出本課重點,使用實物投影教學,形象生動直觀的展現(xiàn)了學生對式子的分類情況,達到了有效的交流,有效的突破了本課的難點。從而促使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的達成。
三、說學法
教師要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中心,注重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提供合適的數(shù)學情境,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讓學生動眼觀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動口表達,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積極性,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又要掌握所學基本知識,鍛煉了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等能力。激情與理想,困難與挫折,成功與欣喜,學生的百感滋味在小小課堂學習過程中四處交匯。
四、說教學過程
課堂教學是教學的主渠道,根據(jù)教學要求,為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達成教學目標。
一、導入新課:
1、游戲:請同學們拿出你們的數(shù)學和語文課本,找兩本一樣的課本,分別端在兩只手上,兩手要一樣高,你有什么感覺呢? (一樣重或平衡)。同桌再交換左手中的課本,又有什么感覺? (一邊重一邊輕或不平衡)。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以平衡為話題來研究其中的數(shù)學問題:方程的意義)
2、現(xiàn)在我們來進一步認識什么是平衡?
首先我們要認識一種稱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對,它是天平。天平用于計量物體的質量。它是由天平稱與砝碼組成,左邊托盤放物體,右邊托盤放砝碼。當兩邊托盤所放物體的質量相等時,天平就會平衡,從而稱出物體的質量。
二、探究新知
1、演示稱量,體會平衡:
學生活動(一) 要求:
請在右邊托盤里放入100g的砝碼,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你能想辦法用手中的砝碼使天平平衡嗎?根據(jù)天平平衡的原理,能用一個式子表示天平兩邊物體質量的關系嗎?學生得出:略。
學生活動(二) 要求:
(1)請把左邊托盤里的一個砝碼換成不知道質量的①號米袋,觀察天平有什么變化,并用一個式子表示天平兩邊物體質量的關系。(想一想:不知道質量的米袋該用什么來表示?)學生得出:略。
(2)請把左邊托盤里的①號米袋換成不知道質量的③號米袋,觀察天平有什么變化,并用一個式子表示天平兩邊物體質量的關系。學生得出:略。
學生活動(三) 要求:
請把左邊托盤里的③號米袋換成不知道質量的②號米袋,觀察天平有什么變化,并用一個式子表示天平兩邊物體質量的關系。學生得出:50+x=100。
2、通過學生觀察、比較、動手操作,學生分析概括出:今天所探究的是:像50+x=100這樣的等式!那么像這樣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人們給它起了個名字,你們知道叫什么嗎?對,叫方程。(板書: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叫方程)
3、請同學們在閱讀中找出這句話的關鍵詞,并用著重符號記錄。
4、我們可以用方程的意義來判斷一個式子是不是方程。
三、知識應用
1、判斷哪些是方程,是的打“ √ ”,不是的打“×”并說明其理由。
(1)35+65=100 ( ) (2) X-14>72 ( )
(3) y+24( ) (4)5x+32=47 ( )
(5)28
小結:判斷一個式子是不是方程,關鍵是看式子中有沒有未知數(shù),式子是不是等式。
2、提問:方程與等式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呢?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3、判斷下列各題,對的 “√”,錯的“×”。
(1)、含有未知數(shù)的式子叫做方程。 ( )
(2)、1.5+X是方程。 ( )
(3)、3x+2=15 是等式。 ( )
(4)、23+37=60是方程。 ( )
(能根據(jù)你的判斷寫出兩個以上的方程嗎?)
4、現(xiàn)場調查:
我們班級里總共有多少個學生?男生有多少個?請你用一個方程來表示男女生人數(shù)與全班人數(shù)之間的關系。
5、仔細觀察下面每個情景中的數(shù)量關系,看看哪些能列出方程,哪些不能,為什么?
四、思維拓展:
你有好辦法使天平平衡嗎?
五、課堂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認識了方程,誰能說一說你的認識?讀“小知識”,了解方程的歷史。
左邊 ,
右邊 ,
所以 是原方程的解.
教案點評:
該教學設計既重視過程,又重視結論;既重視知識的教學,又重視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采取邊講邊練、講練結合的形式,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參與學習的機會。
1.通過游戲,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2.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教師表演數(shù)學魔術.
數(shù)學魔術:學生任意想好一個數(shù),然后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運算:把想好的數(shù)加上2,乘上3,減去6,再減去原來所想的數(shù).把最后的結果告訴教師,教師可以馬上知道學生原來所想的數(shù).
2.學生分小組探討其中的秘密.
魔術揭密:可以假設學生所想的數(shù)為 ,按照教師的要求就是加上2( +2),乘上3
(3 +6),減去6(3 ),再減去原來所想的數(shù)(2 ).也就是說最后的計算結果是原來所想數(shù)的2倍.
3.學生自己設計數(shù)學魔術.
4.分小組進行表演.
教學目標:
1、在豐富的問題情境中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等量關系,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結合具體的情境,理解方程的含義,會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系;
3、通過觀察、比較、分析,經歷從具體生活情境中尋找等量關系并用數(shù)學語言表達,再到用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表示等量關系的過程;
4、使學生在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過程中,感受探索的樂趣,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重點難點:
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義,能正確區(qū)分方程與等式之間的關系,能根據(jù)已有信息列方程表示具體生活情景中的等量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1、在學校眾多的運動器材中,有一種我們小朋友非常喜歡的蹺蹺板。小胖和小丁丁正玩得歡呢。從圖上你能說說他們兩人體重的關系嗎?
天平是用來做什么的?
現(xiàn)在天平是平衡狀態(tài),說明了兩邊的物體一樣重。
1、觀察列式。
今天老師利用天平做幾個小實驗,請大家仔細觀察,把你看到的現(xiàn)象用數(shù)學式子表示出來。
在左邊放2個未知重量的積木,右邊放一個100克的法碼。
師在右邊再添上1個100克的砝碼。
師:現(xiàn)在你能用一個數(shù)學式子來表示這時候的現(xiàn)象嗎?
再在右邊添上一個50克的砝碼。
生:2x=250,因為天平左邊的積木重量=天平右邊砝碼的重量。
生:小丁丁的身高+凳子的高度=爸爸的身高,因為小丁丁站在木凳上后,就與爸爸一樣高了。
交流核對:x+7=12 3y=12 因為上排積木的長度=下排積木的長度。
2、整理分類。
師:剛才我們寫出了這么多的式子,大家能把這些式子按照一個合理的標準分成兩類嗎?
師:請在小組內交流一下,自己是按什么標準分的?
3、認識等式。
師:按照不同的標準分類,有著不同的結果。剛才同學們的分類都是正確的。我們今天來研究這一種分法。(分成等式與不等式兩類的)
師:(展示等式)你們發(fā)現(xiàn)了這一類式子有什么特點?
師:像這樣表示左右兩邊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板書:等式)誰來舉一些例子說說什么是等式?
生:
師:如果老師想讓你幫老師把這些等式再分成兩類,你打算怎樣分?
師:(板書:含有未知數(shù))黑板上哪些式子可以分到這個類別中呢?
生:
師:像這樣,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方程。
(出示)3+x=10 17—8=9 6+2x 8x=0 7—x3 ZY=2
師:通過這幾道題的練習,你對方程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師: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叫方程,那么方程和等式有什么關系呢?
師:你能用最簡捷的方式來表示等式和方程之間的關系嗎?試一試。
(1)含有未知數(shù)的式子就方程。
一、說教材
本節(jié)課是青島版四年級下冊第一章,簡易方程的解法是數(shù)學中比較重要的一種數(shù)與代數(shù)的解法。這部分內容是在用字母表示數(shù)、列方程的知識基礎上進行的。教材密切聯(lián)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淡化抽象的數(shù)學概念,從不同角度提供有利于學生探索并理解簡單方程解法,讓學生體會生活中存在大量簡單方程,從而引發(fā)學生的討論和思考,并通過對具體問題的討論,使學生認識成簡單方程在生活中的廣泛存在,并為之后學習一般方程的解法奠定基礎。
二、說學情
學生在學習本節(jié)課之前,已經學習過用字母簡易的表示數(shù),并能夠根據(jù)已知條件快速列出簡易方程,體會到字母表示數(shù)的簡便性,能判斷出等式的變量,為這節(jié)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在尊重學生已有的學習基礎上,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簡易方程。本節(jié)課的教學應注重通過對具體問題的討論和分析,幫助學生直觀的認識簡易方程的意義,并進行求解。我所面對的學生心智尚未發(fā)育成熟,對抽象字母的理解應用能力正在提升中。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以上對教材的分析和學情的把握,我確定了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掌握簡易方程解法,能夠準確解出簡易方程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合作探究與天平常識的運用,自主得到求解簡易方程的解法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合作探究中,體會到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加強交流合作能力
四、說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簡易方程的解法。
(二)教學難點
快速求解建議方程。
五、說教學方法
只有明確了教學重難點,教學才能有起伏,課堂才不至于沉悶,教師才能有針對性的教學,從而確定相應的教學方法,本節(jié)課我運用到的教學方法如下:情景設置法,小組討論法和講授法。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
首先是導入環(huán)節(jié),在導入部分我運用設置情景法,展示一張畫有小學生喜愛的金絲猴館的卡通畫,圖片上在進行稱量金絲猴的活動,并請學生根據(jù)圖片自由提出問題,學生們會提出金絲猴有多重這樣的問題。
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能夠引出本節(jié)課的課題——簡易方程的解法。
(二)生成新知
新課展開時,我將方程與生活中的天平相聯(lián)系,用準備好的天平給學生進行增加砝碼與減少砝碼的演示,并保證天平兩端的平衡。
設計意圖:通過直觀的視覺沖擊與自己動手操作參與課堂,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非常有利于學生理解等式的性質。
再設置小組討論,學生根據(jù)天平兩端的增減砝碼從直觀到抽象,進行交流得出簡易方程的解法并進行歸納總結。
設計意圖:該問題有一定的難度,是從直觀到抽象的過程,但通過學生的交流合作,思維碰撞,學生自己可以嘗試著找到其中的結論,同時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得以鍛煉提高。
(三)鞏固提升
在鞏固深化過程中,我采用逐層深入的方式進行鞏固提升,并在布置課后練習時注意聯(lián)系生活,只有將學習內容融合到生活中,回歸到生活中才能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養(yǎng)成學以致用的思維模式。
(四)小結作業(yè)
在小結作業(yè)時,我牢記將課堂還給學生,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的新課改理念,請學生來談一談這節(jié)課的收獲,學生將會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上進行總結,我將一步步引導學生進行情感上的升華。并請學生課后嘗試解決生活中的簡易方程的問題。
幼師資料《圓的方程課件8篇》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是專門為給您提供幼師資料而創(chuàng)建的網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方程課件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