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編輯根據(jù)您的需求承諾提供一篇符合您要求的“竹石的課件”。每個老師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是教案課件,我們需要靜下心來寫教案課件。教案是教師授課的重要助手。如果您感到快樂不妨告訴身邊的朋友并分享這份快樂!
教學目的:
1、認識“破、磨、擊、爾、南”5個生字,掌握“磨”的兩種讀音。
2、有感情地朗讀撲背誦古詩。
3、通過誦讀古詩,感受竹子堅定頑強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課件出示《竹石圖》,配以古琴樂)
導人:聽過胸有成竹這個成語吧,說的就是清代著名大畫家鄭燮的故事。他可喜歡竹子了,大家看到的這幅{竹石圖}就是他62歲時的作品。
2、感知圖畫。說說畫中的竹子給你的感覺。
3、感知古詩。
鄭燮還會作詩呢,這畫中的詩就是他自己寫的,老師讀給你們聽聽吧。
教師范讀古詩。{配以課件《竹石圖》及古琴樂)
今天老師和大家一塊兒來學習這首古詩。
二、初讀古詩
1、初讀古詩,讀準字音。
2、自由讀詩,自學不認識的字。(教師進行巡視,提醒學生把宇音讀準)
3、小組合作學習生字,教師引導學生互評。
4、救師檢查生字、生詞的讀音。
咬定
破巖
千磨萬擊
堅勁
5、小組齊讀古詩,讀流利。
三、讀詩悟情
1、欣賞圖畫,練習讀古詩,整體感悟詩中怎樣寫畫中竹的。
2、逐句練讀。
①賞畫。竹子長在什么地方?
學生自由讀詩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②教師描述詩句的意境:竹子緊緊扎根在巖縫中,好像把青山咬住了一樣.一點也不放松。
③學生自由讀前兩句詩,指導學生評讀。標準:音準、有感情、韻律美。
④賞畫想象:風吹來了,雨打來了,竹子害怕嗎?
學生自由讀詩句: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⑤引導學生想象:除了風吹雨打,竹子還會遇到什么折磨?
教師總結:風吹、雨淋、霜凍、雪落,這就是千磨萬擊!
⑥指名讀全詩,學生評讀。
3、再次整體感悟古詩。
①指名學生誦讀全詩。
②對照圖畫,再讀古詩,說說你明白了什么?
③引導:你喜歡詩中的竹子嗎?為什么?
④有感情地齊讀古詩。
4、練習背誦古詩。
學生自由練習背誦,交流好的背詩方法。
四、課后延伸
自然界中有好多植物都具有優(yōu)秀的品質,詩人們時常寫詩來贊美它們。課后讀讀(梅花)。下次課大家來交流學習體會。
板書設計: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作者簡介:
鄭燮(1693―1765),清代書畫家、詩人。字克柔,號板橋,興化(今江蘇興化)人。擅畫竹、蘭、石,書法以“六分半書”名世,詩文也寫得很好,所以人稱“三絕”。其畫在畫壇上獨樹一幟。與羅聘、李方膺、李鱔、金農(nóng)、黃慎、高翔和汪士慎并稱“揚州八怪”。
注釋:
1、竹石:扎根在石縫中的竹子。人是著名畫家,他畫的竹子特別有名,這是他題寫在竹石畫上的一首詩。
竹子抓住青山一點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巖石縫中。經(jīng)歷成千上萬次的折磨和打擊,不管是酷暑的東南風,還是嚴冬的西北風,它都經(jīng)受得住,仍然堅韌挺拔,頑強地生存著。
賞析:
這首詩著力表現(xiàn)了竹子那頑強而又執(zhí)著的品質。是贊美了巖竹的題畫詩,是一首詠物詩,也是一首題畫詩開頭用“咬定”二字,把巖竹擬人化,已傳達出它的神韻;后兩句進一步寫巖竹的品格,它經(jīng)過了無數(shù)次的磨難,長就了一身特別挺拔的姿態(tài),從來不懼怕來自東西南北的狂風。鄭燮不但
寫詠竹詩美,而且畫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話說是“畫竹子以慰天下勞人”。所以這首詩表面上寫竹,其實是寫人,寫作者自己那種正直倔強的性格,決不向任何邪惡勢力低頭的高傲風骨。同時,這首詩也能給我們以生命的感動,曲折惡劣的環(huán)境中,戰(zhàn)勝困難,面對現(xiàn)實,像巖竹一樣剛強勇敢,體現(xiàn)了愛國者的情懷。
一、教材分析
《竹石》這首詩是六年級下冊古詩詞背誦中的一首古詩,它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詩,托巖竹的堅韌頑強,言自己剛正不阿、正直不屈、鐵骨錚錚的骨氣。
二、教學目標
第三學段古詩詞的教學目標是: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所描述的意境,體會是詩人的情感,受到優(yōu)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所以本節(jié)課我定的教學目標是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2、通過誦讀古詩,感受竹子堅定頑強的精神,感悟詩人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
三、說教法和學法
六年級學生已經(jīng)積累了一定的學古詩的方法,借助工具書或注釋能理解古詩的意思,所以在教學中我采用的是讓學生自學古詩理解詩句的意思。能從表面上理解詩意,但要從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獲得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和審美取向是一個難點。要解決這個難點,需要從作者的資料、時代背景入手,感悟詩人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逐步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地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體會古詩詞的魅力和文化蘊涵,激發(fā)學生對古詩詞的熱愛。
1、教法。為了達到教學目標,突破難點,我通通過朗讀、感悟、想象等方法,讓學生走進古詩,感悟作品的內(nèi)在蘊涵,感受古詩詞的魅力。
2、學法。學生結合注釋理解古詩,反復吟誦,來感受竹子堅定頑強的精神。結合作者的生平,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情感。從中明白做人的道理。
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讓學生背誦《石灰吟》,再交流學古詩的方法。
(二)、學生根據(jù)方法自學古詩。學生結合注釋理解古詩。書上僅有兩個注釋,就是任:任憑,爾:你的意思,原以為學生都知道,沒有做過多的強調(diào),結果在測評時,有兩個學生不會做。
然后讓學生抓住一個“咬”字:像用牙齒咬住一樣,極為有力,理解竹子的剛毅性格。
任:任憑。讓學生練習說話,體會任憑這個詞語。
然后讓學生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三)、誦讀古詩,體驗情感。這首詩通過竹子的品格來寫人,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想象竹子生長的環(huán)境,總結竹子的品格,再由竹子到人,結合作者的生平資料,知道作者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受到人格魅力的感染和熏陶。
(四)、鞏固練習。背誦、默寫《竹石》。
(五)、課外拓展,欣賞鄭板橋的作品,受到文化藝術的熏陶,激發(fā)學生對中國古詩詞、書畫藝術的熱愛。
竹石
教學目標:
1.學習古詩《竹石》,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2..學習詩中生字,理解詞句意思,有感情地背誦并默寫
教學準備:
1.課前搜集鄭燮的故事,有關竹的詩句
2..小黑板或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看圖:圖上有什么?(板書:竹石鄭燮說到詩人,他還有一個比他的名“燮”更有名的號——板橋)
2.你知道鄭板橋的故事嗎?學生交流,老師適時補充
(1)江蘇興化人,揚州八大怪之一……
(2)寫過“難得糊涂”(原意是“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3)早年家貧,中進士,曾任山東范縣、濰縣知縣,后因幫助縣民訴訟得罪地方豪紳而罷官(辭行前,百姓跪請挽留,板橋當即題詩:“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做魚竿”說他兩袖清風回揚州吟詩作畫去了,表現(xiàn)得十分坦蕩、灑脫)
(4)故事:一天,鄭板橋聽說鎮(zhèn)江江心有座焦山,風景優(yōu)美,栽了許多竹子。于是他每天逛竹林,攤開紙作畫,畫上留下了許許多多竹的形象。那一竿竿墨竹翠莖蔥蔥,枝葉扶疏,配上一兩塊清奇古怪的石頭,題上幾句妙趣橫生的詩文,讓人耳目一新。
3.鄭板橋人稱“詩書畫三絕”,特別是他畫的竹蘭、山石,形象逼真,姿態(tài)萬千。留下了許多名畫——竹石圖、叢竹圖、墨竹圖、蘭竹芳香圖……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一首題寫在竹石圖上的詩。師吟詩,生讀讀古詩。
二、學詩
1.學習古詩,我們不僅要讀懂古詩的內(nèi)容,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還要領悟學習古詩的方法,以便能夠學習更多的詩,賞析祖國語言文字之美
2.學生說說學古詩的有效方法。
3.學生自讀,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弄懂詩意。合作學習、自我體會均可。
4.反饋:抓住哪些字眼來理解?你認為哪些字詞寫得最傳神?
(“咬”字極為有力,充分表達了勁竹的剛毅性格)
根據(jù)學生學情板書:咬定千磨萬擊
堅勁
立根東西南北風
三、體情
1.合作表演竹與石的對話。
2.詩人喜歡竹子嗎?他是怎樣表達的?再讀古詩,體味詩人寫竹是寫什么?
(板書:詠物明志)
借物喻人,表明詩人剛正不阿的品性,不怕打擊、不畏風浪的氣節(jié)。
把自己想象成鄭燮,說說自己看到竹石的心情、感悟
3.懷著對勁竹、對詩人的敬佩之情朗讀全詩(對讀、指名讀、齊讀)
4.你喜歡竹子嗎?你認為竹子具有哪些品質?
(如:竹是空心的,很謙虛;竹在生命的旅程中每成長一步會留下印記;竹不開花,樸素,保持本色;竹扎根很深,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四、拓展
“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有竹,“歲寒三友——竹松梅”也有竹。有多少人吟誦過這看似普通的竹子!
交流誦讀我們課外搜集的竹的典故,竹的詩句。
典故:宋代文與可畫竹“胸有成竹”
詩句:
王維《竹里館》“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p>
王維《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p>
蘇軾《于潛僧綠筠軒》“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p>
李白《慈老竹》“里竹攢石生,含煙映江島。翠色落波深,虛聲帶寒早?!?/p>
鄭燮《竹》“一節(jié)復一節(jié),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p>
劉禹錫《庭竹》“露滌鉛粉節(jié),風搖青玉枝。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
五、鞏固
在畫的空白處題寫《竹石》,要求默寫。也可以題寫你喜歡的寫竹的詩句。
竹石
鄭燮
板書:
咬定千磨萬擊
堅勁
立根東西南北風
詠物明志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掌握本課的2個生字。
2、能背誦詩歌。
3、能說出詩歌的大意和意境。
過程與方法
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習,如竹與石的對話、把自己假想成鄭燮等,用情景的創(chuàng)設來加強對文本的體驗。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堅忍不拔的意志。
2、樹立敢于面對一切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教學重點:
掌握本課的2個生字。能說出詩歌的大意和意境‘
教學難點:
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習,如竹與石的對話、把自己假想成鄭燮等,用情景的創(chuàng)設來加強對文本的體驗。培養(yǎng)學生堅忍不拔的意志。樹立敢于面對一切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教學準備:
1、課前搜集鄭燮的故事,有關竹的詩句
2、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板書設計:
30、竹石
鄭燮
咬定千磨萬擊
堅勁
立根東西南北風
詠物明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看圖:圖上有什么?(板書:竹石鄭燮說到詩人,他還有一個比他的名“燮”更有名的號——板橋)
2、你知道鄭板橋的故事嗎?學生交流,老師適時補充
(1)、江蘇興化人,揚州八大怪之一……
(2)、寫過“難得糊涂”(原意是“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3)、早年家貧,中進士,曾任山東范縣、濰縣知縣,后因幫助縣民訴訟得罪地方豪紳而罷官(辭行前,百姓跪請挽留,板橋當即題詩:“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做魚竿”說他兩袖清風回揚州吟詩作畫去了,表現(xiàn)得十分坦蕩、灑脫)
(4)、故事:一天,鄭板橋聽說鎮(zhèn)江江心有座焦山,風景優(yōu)美,栽了許多竹子。于是他每天逛竹林,攤開紙作畫,畫上留下了許許多多竹的形象。那一竿竿墨竹翠莖蔥蔥,枝葉扶疏,配上一兩塊清奇古怪的石頭,題上幾句妙趣橫生的詩文,讓人耳目一新。
3、鄭板橋人稱“詩書畫三絕”,特別是他畫的竹蘭、山石,形象逼真,姿態(tài)萬千。留下了許多名畫——竹石圖、叢竹圖、墨竹圖、蘭竹芳香圖……課件欣賞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一首題寫在竹石圖上的詩。師吟詩,生讀讀古詩。
二、學詩
1、學習古詩,我們不僅要讀懂古詩的內(nèi)容,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還要領悟學習古詩的方法,以便能夠學習更多的詩,賞析祖國語言文字之美
2、學生說說學古詩的有效方法。
3、學生自讀,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弄懂詩意。合作學習、自我體會均可。
4、反饋:抓住哪些字眼來理解?你認為哪些字詞寫得最傳神?
(“咬”字極為有力,充分表達了勁竹的剛毅性格)
三、體情
1、合作表演竹與石的對話。
2、詩人喜歡竹子嗎?他是怎樣表達的?再讀古詩,體味詩人寫竹,是寫什么?
借物喻人,表明詩人剛正不阿的品性,不怕打擊、不畏風浪的氣節(jié)。
把自己想象成鄭燮,說說自己看到竹石的心情、感悟
3、懷著對勁竹、對詩人的敬佩之情朗讀全詩(對讀、指名讀、齊讀)
4、你喜歡竹子嗎?你認為竹子具有哪些品質?
(如:竹是空心的',很謙虛;竹在生命的旅程中每成長一步會留下印記;竹不開花,樸素,保持本色;竹扎根很深,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四、拓展
“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有竹,“歲寒三友——竹松梅”也有竹。有多少人吟誦過這看似普通的竹子!
交流誦讀我們課外搜集的竹的典故,竹的詩句。
典故:宋代文與可畫竹“胸有成竹”
詩句:王維《竹里館》“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p>
蘇軾《于潛僧綠筠軒》“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p>
李白《慈老竹》“里竹攢石生,含煙映江島。翠色落波深,虛聲帶寒早?!?/p>
鄭燮《竹》“一節(jié)復一節(jié),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p>
劉禹錫《庭竹》“露滌鉛粉節(jié),風搖青玉枝。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
五、鞏固
在畫的空白處題寫《竹石》,要求默寫。也可以題寫你喜歡的寫竹的詩句。
教學目標:
1、學會3個生字,認識乾、坤兩個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焚燒、千磨萬擊、千錘萬鑿。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并默寫課文。
3、了解詩歌的大意,感悟詩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懷,領悟本課借物言志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每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想象詩中描寫的景色,從中感受自然美和情操美。
一、了解作者,激趣導入:
1看圖:圖上有什么?(板書:竹石鄭燮說到詩人,他還有一個比他的名燮更有名的號--板橋)
2你知道鄭板橋的故事嗎?學生交流,老師適時補充。
一天,鄭板橋聽說鎮(zhèn)江江心有座焦山,風景優(yōu)美,栽了許多竹子。于是他每天逛竹林,攤開紙作畫,畫上留下了許許多多竹的形象。那一竿竿墨竹翠莖蔥蔥,枝葉扶疏,配上一兩塊清奇古怪的石頭,題上幾句妙趣橫生的詩文,讓人耳目一新。
二、學詩
1學習古詩,我們不僅要讀懂古詩的內(nèi)容,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還要領悟學習古詩的方法,以便能夠學習更多的詩,賞析祖國語言文字之美
2學生說說學古詩的有效方法。
3學生自瀆,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弄懂詩意。合作學習、自我體會均可。
4反饋:抓住哪些字眼來理解?你認為哪些字詞寫得最傳神?
(咬字極為有力,充分表達了勁竹的剛毅性格)
三、體情
1合作表演竹與石的對話。
2詩人喜歡竹子嗎?他是怎樣表達的?再讀古詩,體味詩人寫竹,是寫什么?
(板書:詠物明志)
借物喻人,表明詩人剛正不阿的品性,不怕打擊、不畏風浪的氣節(jié)。
把自己想象成鄭燮,說說自己看到竹石的心情、感悟
3懷著對勁竹、對詩人的敬佩之情朗讀全詩(對讀、指名讀、齊讀)
4你喜歡竹子嗎?你認為竹子具有哪些品質?
(如:竹是空心的,很謙虛;竹在生命的旅程中每成長一步會留下印記;竹不開花,樸素,保持本色;竹扎根很深,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四、拓展
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有竹,歲寒三友--竹松梅也有竹。有多少人吟誦過這看似普通的竹子!
交流誦讀我們課外搜集的竹的典故,竹的詩句。
典故:宋代文與可畫竹胸有成竹
詩句:王維《竹里館》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蘇軾《於潛僧綠筠軒》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李白《慈老竹》里竹攢石生,含煙映江島。翠色落波深,虛聲帶寒早。
鄭燮《竹》一節(jié)復一節(jié),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劉禹錫《庭竹》露滌鉛粉節(jié),風搖青玉枝。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
五、鞏固
在畫的空白處題寫《竹石》,要求默寫。也可以題寫你喜歡的寫竹的詩句。
竹石
鄭燮
板書:
咬定千磨萬擊堅勁
立根東西南北風詠物明志
《竹石》原文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竹石》作者簡介
鄭燮,又名鄭板橋 字克柔,號板橋,又號理庵,江蘇興化人,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后來由于為民眾請賑而得罪了權貴,于是辭官不做寄居揚州,靠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擅畫蘭竹。
板橋先世,三代都是讀書人,曾祖新萬,庠(xiang)生;祖父清之,儒官,父立本,字立庵,廩(lin)生。
1693年癸酉,康熙三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日生于興化城東門古板橋。4歲母汪夫人去世;5歲父繼聚郝夫人。14歲繼母郝夫人卒。少時讀書真州毛家橋約于是年前后,20歲從興化前輩陸種園先生寫詞。23歲與周邑人徐氏成婚,24歲中秀才,26歲開始教館。30歲父鄭立庵卒,31歲約于本年賣畫揚州,陸續(xù)約十年時間。其子亦約于本年夭折。39歲1731年辛亥雍正九年,妻徐氏卒。40歲1732年,壬子雍正十年,秋赴南京參加鄉(xiāng)試,中舉人,作《得南闈捷音》,43歲二月?lián)P州北郊與饒五姑娘定情,題《西江月》一闕。
44歲,1736丙辰,乾隆元年,二月至三月,在京應考,中二甲第八十八名進士。45歲,乳母費氏卒,復得程羽宸資助,納饒氏。50歲,1742壬戌,乾隆七年,春為范縣縣令,兼暑朝城縣。52歲妾饒氏生子。54歲由范縣改任濰縣,連任七年。60歲年底,卸去縣官職務。63歲與李禪、李方膺合作《三友圖》73歲4月作《竹石圖》,5月3日作《修竹新篁圖》。1765年乙酉之年(乾隆三十年)的十二月十二日,病逝于興化城內(nèi)升仙蕩畔擁綠園中,身后無子,以鄭墨之子鄭田過繼,葬子城東之管阮莊(今大垛鎮(zhèn)管阮村)。
《竹石》簡介
這首詩著力表現(xiàn)了竹子那頑強而又執(zhí)著的品質 。是一首贊美巖竹的題畫詩,也是一首詠物詩。開頭用“咬定”二字,把巖竹擬人化,已傳達出它的神韻和它頑強的生命力;后兩句進一步寫巖竹的品格,它經(jīng)過了無數(shù)次的磨難,才長就了一身英俊挺拔的身姿,而且從來不畏懼來自東西南北的狂風的擊打。鄭燮不但
寫詠竹詩美,而且畫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在他筆下的竹子竹竿很細,竹葉著色不多,卻青翠欲滴,兵權用水墨,更顯得高標挺立,特立獨行。所以這首詩表面上是寫竹,實際上是寫人,寫作者自己那種正直、剛正不阿、堅強不屈的性格,決不向任何邪惡勢力低頭的高風傲骨。同時,這首詩也能給我們以生命的感動,曲折惡劣的環(huán)境中,戰(zhàn)勝困難,面對現(xiàn)實,像巖竹一樣剛強勇敢,體現(xiàn)了愛國者的情懷。
它還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詩,托巖竹的堅韌頑強,言自己剛正不阿、正直不屈、鐵骨錚錚的骨氣。
這首詩的語言簡易明快,卻又執(zhí)著有力,具體生動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惡劣環(huán)境下,長在危難中,而又自由自在、堅定樂觀的性格。竹子在破碎的巖石中扎根,經(jīng)受風吹雨打,但它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個“咬”字,寫出了竹子頑強的生命力和堅定的信念。最后一句中的一個“任”字,又寫出了竹子無所畏懼、慷慨瀟灑、積極樂觀的精神風貌。
主 題: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
背景分析:
這首詩純?yōu)閷懢?,但又絕不是自然景物的寫生和翻版。這個畫面有鮮明的象征意義,亂崖惡風,壓制摧殘著竹枝的生長,聯(lián)想到封建王朝的殘酷統(tǒng)治,這不正是當時社會環(huán)境的象征和寫照嗎?竹枝“咬”住青山,扎根亂崖,挺立風中,雖經(jīng)千磨萬擊,不管是在炎夏還是在殘冬,仍然節(jié)節(jié)向上,傲然屹立,這不正是作者那種不屈不撓的高尚人格的映射嗎?亂崖惡風是兇殘的,但在惡勢力的催殘中,竹枝不僅沒有屈服,反而更加堅勁挺拔。從這強烈的對比中,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作者對惡勢力的強烈憎惡,更能體會到作者對竹所象征的那種剛強人格的崇高贊美。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自讀自悟,能理解詩句中詞語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憑借古詩詩句,感受古詩美的意境,讓學生受到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熏陶。
4.學習詩人托物言志的寫法。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誦讀古詩,理解詩意。
教學難點:感悟詩中內(nèi)涵,學習詩人托物言志的寫法。
教法學法:
自讀自悟、合作、交流法。
教學準備:教師制作課件,學生搜集鄭燮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學詩前
古典詩詞是我國文學瑰寶,也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歷代名篇佳作,內(nèi)涵豐富,具有很高的藝術感染力。其精妙的語言、精練的表達、深遠的含義和奇妙的想象值得我們學習,誦讀古詩詞對提高我們的人文素養(yǎng)有獨特的效果。
在學習古詩之前我們看幾幅圖,說說你的感受。
竹四季青翠,凌霜傲雪,堅韌不拔,所以是文人墨客歌頌贊美的對象,我們學過寫竹子的古詩嗎?
對,我們已經(jīng)學過鄭燮寫的贊美竹子的詩。誰來向大家介紹一下鄭燮呢?
這節(jié)課我們再學一首鄭燮寫的贊美竹子的詩。(板書詩題)
《竹石》是一首題畫詩。什么叫題畫詩呢?我們學過哪些題畫詩呢?
同學們想學懂學好這首詩嗎?你認為怎樣才算學好古詩呢?
二、學古詩
1.自學
出示自學提示:(1)朗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注意節(jié)奏。(2)借助書中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意,弄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記號。
2.檢查自學情況
選幾名學生朗讀,大家評議。注意(1)“勁”有兩個讀音,詩中讀jìng。(2)七言詩的節(jié)奏組合當中,只有“二二三”這種形式常用。(劃出節(jié)奏)
聽課件播放范讀,學生再齊讀。
自學中你有哪些疑惑呢?說出來大家討論討論。如:寫竹的詩怎么題目為“竹石”。
3.理解詩意
先請學生說出每句詩的意思,再理解整首詩的意思。
你認為詩中哪些字詞寫得精彩?說說理由。
朗讀你最喜歡的詩句。
4.理解詩的主題
學生回答師總結:《竹石》描寫了竹子扎根巖縫中堅忍不拔的形象,表現(xiàn)了詩人不畏艱險,剛正不阿的品質。
5.學習寫作方法
什么是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就是通過對物品的描寫和敘述,表現(xiàn)自己的志向和意愿,特點是用某一物品來比喻或象征某種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我們學過的哪些古詩詞也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寫法?
6.懷著對竹子對詩人的敬佩之情朗讀全詩。
7.背誦古詩。
三、學詩后
1.你覺得這節(jié)課你學得怎樣?談談你的感受或收獲。
2.欣賞鄭燮的墨竹圖。
3.出示鄭燮寫的另外幾首寫竹的詩,學生選擇喜歡的朗讀。 板書
咬定
竹 立根堅忍不拔 堅勁
任爾 竹石 人 剛直不阿
陳宏斌,性別男,1974年1月出生,任教于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qū)運西小學,目前擔任教導主任,中國教育學會班主任專業(yè)委員會秘書,榮獲邗江區(qū)優(yōu)秀班主任、邗江區(qū)優(yōu)秀教師、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多年來在陳萍等老師指導下,嘗試形成“幽默大氣、重視語言文字訓練”的語文教學風格、十余篇論文發(fā)表在《小學語文教學》《小學教學參考》《小學時代》等刊物。曾獲第十四屆江蘇省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特等獎,揚州市第十屆二分明月閱讀教學大賽一等獎等,多次在省內(nèi)外學校進行公開教學和講座。
本篇課文由兩首七言絕句組成。兩首古詩均是詠物詩。
《石灰吟》是明代詩人于謙的作品。吟,古典詩歌的一種形式。詩人托物言志,通過對石頭不畏“千錘萬擊”和“烈火焚燒”,即使“粉骨碎身”,也要留下清白石灰的描寫,贊頌了石灰堅強不屈、潔身自好的品質,抒發(fā)了詩人不同流合污,堅決同惡勢力斗爭到底的思想感情。
詩的前兩行寫石頭面對各種磨難,毫不畏懼;后兩行寫即使粉骨碎身,也要留下清白。
《墨梅》是元代詩人、書畫家王冕的作品。作者善畫梅,也喜詠梅,這是他的一首題畫詩。詩人借墨梅為喻,在蘇姐的梅花身上給予了他鄙視流俗、貞潔自守的高尚情操。
詩的前兩行寫實,強調(diào)“吾家”的梅花,朵朵都是“淡墨痕”的,素凈雅潔;詩的后兩行抒情言志,說明他畫梅花,不是為了讓人夸贊顏色好,只是要讓它的清香彌漫在天地之間。
1.理解石灰的形象和特點,體會詩人的崇高品質,并自學《墨梅》。
3.了解詩人的生平與作品,感受詩人的偉大情懷。
3.學會以正確的節(jié)奏地誦讀這兩首古詩,并能根據(jù)自己的感悟讀出詩歌的韻味。
因為S版小學語文教材與蘇教版的區(qū)別,學生對于石灰以及詩人王冕無認識,需要桂林老師提前讓學生了解石灰的制作過程,以及閱讀蘇教版《少年王冕》課文。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在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的文化長河中,詩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獨具的奇葩,永開不敗。今天我們來學習《古詩兩首》,先來學習其中的一首古詩,認識一位詩人。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解題。
看著這個詩題,結合昨天的預習,你有什么疑問嗎?(師板書問號)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同學們提出的問題,探究你們想知道的答案。
(二)初讀古詩,讀正確,讀出節(jié)奏。
要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還是先從讀課文開始吧!請同學們自由讀兩遍這首詩,注意把詩歌讀準確,特別注意生字的讀音,把詩讀通順,用筆劃分一下詩歌的節(jié)奏。開始讀吧。
誰來給我們讀這首詩。注意讀正確,大家還注意聽一聽他讀得節(jié)奏。
教師小結“據(jù)義劃分節(jié)奏”:223確實是七言詩中常規(guī)的劃分節(jié)奏的方法,但是為了保持詞語意思的完整,有時是可以分為43句式或者其他句式的。當然,一首詩中,也不是每一句都是一樣的節(jié)奏,像這首詩中的最后一句,也可以劃分為223的句式。
老師也躍躍欲試,想和同學們一起按照這個節(jié)奏來讀這首詩,我們合作一下,一起讀,老師讀詩的前四個字,你們讀詩的后三個字。非常棒!還可以這樣讀:老師讀一三兩行,同學們讀二四兩行,一定注意詩的節(jié)奏哦。
(三)再讀詩句,讀出畫面。
于謙筆下的這首詩,簡練地展現(xiàn)了石灰的生命歷程。詩歌字面的意思相信對于同學們而言并不難懂,但讀詩不能僅限于讀懂意思,還要能夠在腦海里想象出畫面。現(xiàn)在再來默默地讀上一兩遍,閉上眼睛想一想,你的腦海里會出現(xiàn)怎樣的畫面呢?可以在與畫面對應的詩句旁邊寫上關??鍵詞。默默地讀,靜靜地想吧!
孩子們,你的眼前出現(xiàn)了什么樣的畫面,說給老師聽一聽。再把與你想象的畫面相對應的詩句讀一讀,爭取讀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交流學生交流想象到的畫面。
師小結:石灰不懼千錘萬擊,不怕烈火焚燒,不畏粉身碎骨,那它是為了什么呢?生齊讀(要留清白在人間)
(四)拓展生平,讀出情感,了解詩歌的表達方式。
《石灰吟》是于謙少年時的誓言,更是于謙一生的寫照,如果我們聯(lián)系作者于謙的一生經(jīng)歷,相信你就會明白詩人為什么要贊美石灰了!
補充介紹于謙“少年立志”“兩袖清風”“刑場就義”的小故事,創(chuàng)設情境,在音樂和教師的誦讀中讀出情感。
白居易曾經(jīng)說過:“歌詠言,詩言志?!毕裼谥t這樣借石灰來表達自己志向的詩歌的寫法就稱之為“托物言志”,(板書)
像這樣的詩,在我們的文化長河中還有很多很多。老師還給同學們帶來了另外一首詩《墨梅》(板書)請同學們自由地去讀兩遍這首詩,看看自己能讀懂哪一句或者哪幾句?
教師出示范例,學生創(chuàng)作本課書法作品。
(七)質疑:
很快就要下課了,比對這兩首詩,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生質疑。
同學們,相信隨著你們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加,你們再讀這兩首詩時,一定會產(chǎn)生更多的問題,其實發(fā)現(xiàn)問題比解決問題更有價值。
千錘萬擊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
吾家洗硯池頭樹,
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解釋帶點的詞,說說句子的意思。
(1)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2)不要人夸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
4.古往今來,還有不少寫梅花的詩,找一兩首來讀一讀,背一背。
課前談話:今天的會場跟平時的課堂有什么不一樣?知道老師來自哪里?從教師朗誦的古詩句子找答案“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分享教師喜歡竹子,介紹揚州八怪鄭板橋的《竹石》指名朗讀。
教學過程:
1.直入課題《石灰吟》,復習背誦《游子吟》,理解“吟”的意思,體會詩歌題目的含義,就課題質疑:詩人是怎么贊美石灰的?為什么贊美石灰?贊美石灰是為了什么?
2.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詩歌,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指名朗讀,評價音準及節(jié)奏。講223解節(jié)奏,指名不同的節(jié)奏,交流完整的詞語連在一起讀,教師引讀,男女合讀,讓學生感受這節(jié)奏樣朗讀的感覺。
3.想象詩歌畫面朗讀,讀懂詩意。學生嘗試一邊自讀一邊寫出詩意。
指名交流,教師適時點評,引導想象畫面去朗讀詩句:
“若等閑”為什么讀得平常?真的平平常常嗎?
“全不怕”體現(xiàn)石灰的頑強.
后兩句體現(xiàn)石灰的,是為了什么?贊美石灰的堅強、不怕犧牲。解決了問題“為什么寫?”
4.于謙這么寫,引出文天祥的詩句,欣賞于謙的其他詩句,介紹于謙的人物形象及時代背景。加深體會詩句含義。教師語言講述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誦讀詩句。體會作者人物形象和心理,解決
5.學習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解決“怎么寫”
6.引出王冕的《墨梅》,讓學生從詩句中讀懂什么。欣賞題畫詩,提問,通過這首詩體現(xiàn)王冕的什么志向?齊讀
7.就兩首詩的學習進行質疑,指名說。
8.小結,欣賞歷代書法名家及教師的書法作品。說說書法作品與平時的書寫有什么不同?(豎著寫、無標點、落款),學生練習書寫詩歌。
9.展示學生作品,教師點評。
10.總結:?我希望帶給你們的文化精神之旅,桂林山水甲天下,中華學子甲天下。
[《石灰吟》《墨梅》教學設計 (20全國小語賽參賽教案)]
中國古典詩歌是世界藝術園地一朵奇葩,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探討的是初中語文課本第一冊第五單元《古詩三首》中的一首《竹石》。
一、教材分析
1、強調(diào)誦讀,讀出節(jié)奏,讀出輕重,讀出韻味。
2、體會詩歌感情。
3、品味字句,體會詩歌語言精妙。
4、體會詩的意境、情趣,要有一定自讀和初步賞析詩歌的能力。
二、學生分析
五年級學生仍以形象思維為主,基礎較差、文學底子薄,各方面能力相對低下。沒有學習詩歌的意識和方法,教學目標制定應綜合考慮這些因素。
三、教學目標
根據(jù)上述情況,我定出了以下教學目標:
1、體會詩歌情感性。
2、學習閱讀詩歌的方法并初步賞析詩歌。
3、培養(yǎng)學生想像能力,朗讀能力及初步賞析能力。
4、了解我國古代詩歌重要性,培養(yǎng)閱讀詩詞興趣。
目標2是對方法理解,為重點。難點是目標3,由學生自身弱點和學
生對教材適應情況決定的。
四、教法學法
新的語文教材更為注重學生想像能力培養(yǎng),注重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曾在發(fā)現(xiàn)理論中認為:“應可能的讓學生參與到探索知識過程中去。”葉圣陶也有理論:“教材無非是一個例子?!?學生形象思維為主,活躍好動,再加上詩歌教學一定的難度性。必然采用靈活多樣、形象直觀的方法突破難點。方法定為:
1、情境法(直觀畫面,音樂)
2、誦讀法(反復誦讀)
3、討論法(交流體驗)
4、競賽法(提高興趣)
五、教學過程(穿插媒體分析)
(一)預習
預習要求:①熟讀詩歌,掃清字詞障礙
②了解詩人及創(chuàng)作背景
通過課前預習對新課有一個感性認識,為課堂教學順利進行作準備,并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讀書習慣。提高釋詞識字能力。
(二)學習詩歌,授之以漁
1、第一步,導入新課。
由學生熟悉的詩句引入新課。利用多媒體,播放流動的春景為課堂創(chuàng)設情境讀詩
想詩
解詩
賞詩
悟詩
2、介紹詩歌方法,授以新知。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一方法符合學生心理、生理特點,并且遵循了循序漸進的規(guī)律。
3、用方法學習本詩。
“讀詩”——
利用多媒體聲、像具備的特點,展開詩句所對應的圖景。學生跟著讀可讀出節(jié)奏、讀出輕重音。在朗朗書聲里,在生動的畫面中學生快樂的'學習著。
“解詩”——
①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②說說詩大意。
③找出詩中所繪景物并且尋求游蹤。
這一步由學生討論完成,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體地位。解詩是解作者、解詩意,對初中學生而言通過這一步驟可以拓展知識面,同時為后幾步的學習貯備力量。它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悟詩”——
①景中有情嗎?將你感觸到的說給同桌聽。
②自由誦讀,融入詩情(配樂)。
王國維曾在《人間詞話》中指出“一切景語皆情語”,可見景產(chǎn)生于
情,情是作品的靈魂。悟也就是悟詩情。以情為橋梁與詩人交流容易產(chǎn)生共鳴,體會到了情才會看到詩詞的精妙。這一步我仍然讓學生各抒己見,同時將誦讀作為手段來讓學生悟情。這樣學生口、腦并用,在熱熱鬧鬧的課堂里大膽的發(fā)揮。
“賞詩”——
①點擊賞詩辦法
A、抓字眼(抓關鍵字,美詞美句)
B、品詩情(如游子思鄉(xiāng)情、憂國憂民情、熱愛自然之情等
C、現(xiàn)畫面(找出隱藏著的圖畫)
②賞析詩歌(寫、畫)
葉圣陶曾說:“文學鑒賞猶如采礦,你不動手,自然一無所獲,只要你動手,就會采到晶瑩的礦石?!弊寣W生將體會到的用筆寫下來,或者鼓勵他們用畫筆將腦海中已有的圖畫勾勒出來,這樣,他們是會有所收獲的。在他們尋找美的過程中,表達與創(chuàng)造已經(jīng)和諧統(tǒng)一。 “想詩”——
請一位“小導游”,在“導游”描繪的春景中插上想像翅膀飛翔觀光。伴著跳動的旋律,學生心兒也會隨之跳動。這時候他們獲得的不再僅僅是呆板的掛圖,而是著有情感的活生生錢塘湖春景。
“讀詩”——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用競賽形式讓學生進行誦讀。這一讀不僅把前幾個環(huán)節(jié)有機銜接了起來,在書聲里,詩情、詩意、詩韻綜合感受。同時,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是最后一步,也是總結
性一步。
(三)延伸性閱讀
用捕魚方法捕魚是教學最終目的。這一階段是知識的鞏固運用性階段,同時也是能力深化培養(yǎng)的階段。用本課所授方法自學此詞可以培養(yǎng)學生遷移知識的能力和自學能力。
六、總結
1、這堂課體現(xiàn)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材為例子的原則。
2、具有實踐性。
學習目標:
1.會認生字:破磨擊爾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古詩。
了解課文內(nèi)容,感悟詩中內(nèi)涵,學習詩人借物喻人、詠物明志的寫法。
教學重點:
認識生字,誦讀古詩。
教學難點:
感悟詩中內(nèi)涵,學習詩人借物喻人、詠物明志的寫法。
教學準備:
1、課前搜集鄭燮的故事,有關竹的詩句
2、小黑板或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簡介作者:鄭燮,他有一個比他的名燮更有名的號板橋)
(1)江蘇興化人,揚州八大怪之一
(2)寫過難得糊涂(原意是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3)早年家貧,中進士,曾任山東范縣、濰縣知縣,后因幫助縣民訴訟得罪地方豪紳而罷官(辭行前,百姓跪請挽留,板橋當即題詩: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做魚竿說他兩袖清風回揚州吟詩作畫去了,表現(xiàn)得十分坦蕩、灑脫)
2鄭板橋人稱詩書畫三絕,特別是他畫的竹蘭、山石,形象逼真,姿態(tài)萬千。留下了許多名畫竹石圖、叢竹圖、墨竹圖、蘭竹芳香圖課件欣賞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一首題寫在竹石圖上的詩。板書:竹石
二、學習古詩
1學生自學古詩。讀準字音,讀順詩句。
2全班集體正音。
3教師吟詩,學生思考古詩是寫竹,還是寫石?
4小組討論。
反饋:抓住哪些字眼來理解?你認為哪些字詞寫得最傳神?
咬:像用牙齒咬住一樣,極為有力,充分表達了勁竹的剛毅性格
立:站立,扎根。破巖:風化的巖石。磨:磨難。堅勁:堅定,強勁。爾:那。任:任憑。
5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青竹抱住青山一直都不放松,
原來是把根深深地扎入巖石的縫隙之中。
經(jīng)歷狂風千萬次的吹打折磨依舊堅硬如鐵,
任憑你地東西南北的狂風。
三、誦讀古詩,體驗情感。
1詩人喜歡竹子嗎?他是怎樣表達的?再讀古詩,體味詩人寫竹,是寫什么?(板書:詠物明志)
(借物喻人,表明詩人剛正不阿的品性,不怕打擊、不畏風浪的氣節(jié)。)
2懷著對勁竹、對詩人的敬佩之情朗讀全詩(對讀、指名讀、齊讀)
3你喜歡竹子嗎?你認為竹子具有哪些品質?
四、課外拓展
1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有竹,歲寒三友竹松梅也有竹。有多少人吟誦過這看似普通的竹子!
典故:宋代文與可畫竹胸有成竹
詩句:
王維《竹里館》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蘇軾《於潛僧綠筠軒》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李白《慈老竹》里竹攢石生,含煙映江島。翠色落波深,虛聲帶寒早。
鄭燮《竹》一節(jié)復一節(jié),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劉禹錫《庭竹》露滌鉛粉節(jié),風搖青玉枝。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
五、鞏固
要求默寫《竹石》,也可以題寫你喜歡的寫竹的詩句。
幼師資料《竹石的課件》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專門為給您提供幼師資料而創(chuàng)建的網(wǎng)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竹石課件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對于初次步入教職的教師來說,教案課件的作用不容忽視,所以這不是隨意涂抹就能完成的任務。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當高度重視教案課件,以此來推動教學的進步。在此,小編已為大家整理出有關"竹石的課件"的相關內(nèi)容,我們期望這些信息能夠為你提供參考和實際運用,希望你能夠學以致用,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