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在開學前需要把教案課件準備好,每個人都要計劃自己的教案課件了。教案是課程開展的向導,怎么才能快速寫好一份優(yōu)質教案課件?想要更全面地了解“蘇軾的課件”嗎請閱讀下面這份資料,希望您真正地理解了本文所表達的意思!
1、關于通過誦讀講授本文的建議:
⑴ 詞是在音樂的懷抱中孕育出來的詩歌形式,欣賞詞離不開誦讀吟詠,這要求教師要有重點地為學生介紹一些詞調和聲韻格律方面的知識。這樣,學生的誦讀才有章可循,顯現(xiàn)出情感的起伏有致。
⑵ 教師指導學生誦讀要注意引導學生投入情感,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教師要有示范,其次要引導學生理解詞的內(nèi)容。
2、關于本文互動式教學的建議:
本課書的教學可以很靈活,可以采取教師示范與學生參與的互動式教學。即教師就其中一二首詞作精致的講析,然后,讓學生形成學習小組,小組討論學習某首詞,并推選一人在全班交流。也可以采取專題教學法,將詞依不同的標準分類,進行比較學習。
3、關于如何鑒賞宋詞的建議:
首先,結合寫作背景、作者簡介,從揣摩各詞的重點語句出發(fā),感受各詞語言所蘊涵的感情,揭示詞中語句深層含義,理解各詞的主旨所在;再運用比較的方法,通過捕捉每首詞的各種意象,領悟各詞的意境,品味各詞的藝術特點,區(qū)分各詞的風格流派,從而初步學會鑒賞宋詞。
教學目標:
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感知詞的內(nèi)容。
2、了解豪放派的特色;在誦讀、品味的過程中,提高審美情趣,培養(yǎng)鑒賞能力。
3、體會詞人壯志未酬的感慨,樹立自己的理想。
同學們,我們先來欣賞一首由我國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楊洪基的《滾滾長江東逝水》,同學們可以任自己的思想任意馳騁在古戰(zhàn)場。讓我們踏著這雄渾的男聲獨唱,走進三國,走進赤壁,走進《念奴嬌·赤壁懷古》。
念奴嬌:念奴是唐代天寶年間著名的歌妓,調也因此得名。它有雙調,有平韻、
仄韻兩體,仄體有100字,較為常用,平韻用者較少。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畫家,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一生宦海沉浮,詩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散文與歐陽修并稱“歐蘇”,書法與黃庭堅、米市、蔡襄并稱“宋四家”。與其父蘇詢、其弟蘇轍并稱“三蘇”。
北宋元豐五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游赤鼻磯,作詞抒懷?!赌钆湣肥翘K軾貶官黃州后的作品。43歲(元豐二年)時因作詩諷刺新法,被捕下獄,出獄后貶官為黃州團練副使。這是個閑職,他在舊城營地辟畦耕種,游歷訪古,政治上失意,滋長了他逃避現(xiàn)實和懷才不遇的思想情緒,但由于他豁達的胸懷,在祖國雄偉的江山和歷史風云人物的激發(fā)下,借景抒情,寫下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名篇,此詞為其代表作。
三、整體感知課文,結合注釋串講詞意。
1、找同學朗讀此詞,糾正字音。
2、聽示范朗讀,注意讀音及節(jié)奏。
3、找同學結合注釋翻譯,及時點撥。
滾滾的長江水向東奔流而去,波浪滾滾,千古的英雄人物都(隨著長江水)逝去。那舊時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就是三國時候周瑜(作戰(zhàn)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直刺天空,大浪拍擊著江岸,激起一堆堆雪白的浪花。江山像一幅奇麗的圖畫,那個時代匯集了多少英雄豪杰。
遙想當年的周瑜,小喬剛嫁給他,他正年經(jīng)有為,威武的儀表,英姿奮發(fā)。(他)手握羽扇,頭戴綸巾,談笑之間,(就把)強敵的戰(zhàn)船燒得灰飛煙滅。(此時此刻),(我)懷想三國舊事,憑吊古人,應該笑我自己多情善感,頭發(fā)早早地都變白了。人生在世就象一場夢一樣,我還是倒一杯酒來祭奠江上的明月吧!
四、深入探究,語句分析。
1、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把傾注不盡的長江與名高累世的歷史人物聯(lián)系起來,布置了一個極為廣闊而悠久的空間和時間背景。它既使人們看到大江的洶涌奔騰,又使人想見風流人物的氣概,更可體味到作者兀立江岸憑吊勝地、才人所誘發(fā)的起伏激蕩的心潮,氣魄極大,筆力非凡。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在長江這里,自古出現(xiàn)過許多威武雄壯的戰(zhàn)爭故事。在開始尋找英雄們遺跡的時候,詞人終于找到了他心中最景仰的英雄——“周郎”。但他在這里卻先埋下一筆,暫時不展開寫,引起懸念。
2、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作者寫赤壁時,為了巖石的陡峭,就夸張為“穿空”;為了寫江濤洶涌、浪花怒卷,就夸張為“千堆雪”,寥寥數(shù)筆便勾勒出赤壁的壯麗景色。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用此句感嘆語輕輕結住,將江山之勝和懷古之情融合為一體。這樣的景物描寫,讀罷使人止不住內(nèi)心的激蕩,頗有“天風海雨迫人”之感。
3、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1)、周瑜指揮赤壁之戰(zhàn)時,年紀很輕。
(2)、以美女襯托英雄,更表明他當時春風得意。
(3)、小喬的姐姐大喬是孫權的嫂子,所以周瑜和孫權外看是君臣之別,內(nèi)觀則是連襟之親。周瑜能夠取得孫權的.絕對信任,這是他能夠建功立業(yè)的一個重要條件。
4、羽扇綸巾,談笑間,墻櫓灰飛煙滅。
赤壁之戰(zhàn)對吳軍來說,是一場以弱勝強的戰(zhàn)斗,而作為吳軍統(tǒng)帥的周瑜不僅沒有絲毫的膽怯,反而從容閑雅,談笑之間,就把敵方的戰(zhàn)船燒成灰燼。這種指揮鎮(zhèn)定的風度何等令人生敬!作者這樣稱頌周瑜,表明他也渴望能像周瑜一樣為自己的國家建立豐功偉業(yè)。
5、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
作者的情緒不斷變化,由欣賞山河之美到贊賞追慕英雄豪杰,作者渴望建功立業(yè),的理想很明顯地透露出來,詞意至此,已經(jīng)達到高潮。但這些都是“神游”,眼前現(xiàn)實卻是“我”的“多情”,“早生華發(fā)”。
6、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蘇軾我國文學史上的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從36歲起,就開始過貶謫的生活。因反對王安石變法,他第一次出判杭州,44歲時再貶黃州。1085年宋憲宗時,司馬光為相,一度奉召回朝。章敦為相時,蘇軾因堅持他的見解,被貶廣東惠州。北宋哲宗紹圣四年(10)再次被貶海南島昌化軍(貶所在今儋州市中和鎮(zhèn))?!叭松鐗簟笔亲髡咴谠馐軌阂智闆r下的自我安慰之語,但他并沒有想到要及時行樂。他的“一尊還酹江月”不過是要向“江月”傾訴壯志難酬的苦悶??v觀全詞,可以說豪放中略見蒼涼,而蒼涼只是豪放的補充,二者并不矛盾。
五、小結:
借詠史抒發(fā)了作者壯志難酬的郁悶心情。這首詞歷來被視為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作。其豪放詞風一方面表現(xiàn)在對赤壁景物的描寫上。詞的開篇“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不僅寫出了長江的非凡氣象,意境開闊,氣象恢弘,而且江山、歷史、人物逐一收入眼底。另外一處景物描寫則是對古戰(zhàn)場險要地勢的勾畫:“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豪放詞風的另一方面還表現(xiàn)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周瑜的雄姿英發(fā)與出眾的才華都寄予著詞人的贊美之情。稱贊周瑜,表明了詞人渴望為國建功立業(yè)的心志。
這首詞,氣象磅礴,格調雄渾,高唱入云,其境界宏大,是前所未有的。
折戟沉砂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p>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最本色的閱讀,就是不借助外力的細讀。靜靜地讀,細細地想,利用自己的知識積累與人生體驗,透過文本,把感情注入其中,和作者的情感發(fā)生共鳴,從而獲得新的人生體會,這種作者種花,讀者修剪而拈花的閱讀結果,應該是閱讀的極高境界了。
靜讀的基礎是細讀文本,細讀一個字,一個詞,一個標點。這些文字、符號的背后,隱藏著作者的獨特情感體驗。當我們?nèi)ビ|摸作者精神觸角之際,我們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精神、感知早已被作者探透,自己內(nèi)隱的精神體驗早被作者巧妙地寫了出來。靜讀文本,獲得與作者一樣的感受和共識,而后你不由長嘆一聲,或把酒臨風,或對月抒懷。
靜讀,應該是我們的閱讀原則。
現(xiàn)把《念奴嬌·赤壁懷古》細讀如下: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大江東去,意境開闊,豪邁之情頓生,觸景生情,情由景生。一個淘字,讓人由豪邁之情轉換為一種苦澀而遺憾的理性思考建功立業(yè)的風流人物在哪兒?全埋在了歷史長河之中了。
作者由江水東去聯(lián)想到時間的飛逝,讓人并不感到突兀,原因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認可這種聯(lián)想。在千年的漢語文化發(fā)展中,人們因為歷史、民族、哲人思想文化等元素的影響,存在著一種潛在的聯(lián)想機制。孔子說過: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就是把流逝的時間比喻為流水東去,從此,人們就認可了江水東去的隱喻意。蘇軾寫過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的詞句,也是從新的角度發(fā)揮這種文化的聯(lián)想機制。
第一句,讓人豪興大發(fā),但也讓人對風流人物進行重新評價與定位。詞的開頭就把情景交融的氣勢推到如此高度是很冒險的,我們都知道,古文人寫詩詞,大都是把充滿氣勢與思辨的詞句放在下片。蘇軾開頭如此拔高情感氣勢,下句怎樣降勢呢?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漢民族文化的聯(lián)想機制再次被用來作為情感階梯,讓人慢慢進入到詞的情感世界。大凡特殊的地名人名,都會引起我們的聯(lián)想,看到赤壁,就想起赤壁之戰(zhàn);說起永州,就能讓文人想起永州八記;說起盧溝橋,我們就想起七七事變。用三國周瑜來疏導作者寫作開頭的博大氣勢,緩和讀者閱讀的情緒,堪稱絕妙。這是一種很自然的聯(lián)想:由長江想到赤壁,由赤壁想到周瑜。
不過,蘇軾對這里的古遺址說法表示懷疑,所以他說人道是,是別人說的!這三個字也把讀者的閱讀感知從開頭的超級情感中慢慢拉下來。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詞中的景物描寫使人看到一種開闊的`景象穿空,巨石直插天空,波濤拍岸使人內(nèi)心驚動,卷起千堆雪似的層層浪花,不禁令人豪邁之情頓生,其中穿、驚、千堆雪都可和毛詞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豪放、宏大意境相比對。雪本是一種寒冷的意象詞,但是千堆一出,寒冷之情淡化,精神振奮的感受強化,創(chuàng)造出一種壯美的意境。抒情詩不同于散文的最大特點,就是它的想象性和虛擬性,強烈的感情不能直接噴發(fā),只有通過想象的感知,才能獲得自由抒發(fā)的空間。(孫紹振)
妙就妙在一個詞千堆。這個數(shù)量詞不簡單。
本句景物的描寫,由視覺寫到聽覺,再寫到感覺(人為比喻句的使用),空間上下交疊,層層遞進,由自然普通之景過渡到人為賦予的情,是為下文抒情張本。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個人認為這是毛詞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盡折腰的摹本。豪杰和前文風流人物形成了照應。為什么要照應呢?上片的詞句要讓讀者的閱讀情感達到新的高潮,由上片的豪杰引出下片的周郎,要為下片蓄勢。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遙想一詞,可以和下文中的神游相照應,凸顯作者情感的波動起伏。小喬是美女,嫁給帥哥周瑜,周瑜很帥的,無論外形內(nèi)涵極為瀟灑。雄姿英發(fā)不僅指娶了美女小喬,還應指受到孫家重用,年輕之際便能建功立業(yè),盡顯周公瑾的雄峻姿態(tài)。
我們是否可以推斷,這里彰顯了中國傳統(tǒng)文人的政治理想抱負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禮記·大學》)這是儒家思想傳統(tǒng)中知識分子尊崇的信條。以自我完善為基礎,通過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幾千年來無數(shù)知識者的最高理想。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羽扇綸巾,典型是儒將打扮,中國傳統(tǒng)知識分子的夢想便是文武雙全,平定天下,這是古代知識分子的心中理想。明代王陽明便是一證。這里提一下,辛棄疾在詞中對孫權十分贊賞,其實也隱喻了一種對開明君王的贊美,孫權敢于啟用年輕人的氣魄,使辛棄疾引曹詩生子當如孫仲謀對其贊美。蘇軾其詞中是否也暗示了這種渴求明君的情懷。
談笑間,這里看出,作者是多么羨慕周瑜能輕松地擊敗強敵的能耐,其實,我們不妨這樣理解作者的意圖:周瑜能做到的事情,我也能做到??!突兀想到阮籍至楚漢古戰(zhàn)場時候的話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這里,讀者隨著作者的神思,仿佛回到了那個古戰(zhàn)場,看到了風流人物的英姿,看到了知識分子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理想的誕生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
神游!只是如此,苦笑聲中,作者先前所造氣勢全然瓦解,建功立業(yè)變?yōu)榱藷o奈感傷。一種歷史的沉重感涌上心頭,我們讀者,有點閱歷的讀者,很容易跟隨作者一起被拖入傷感的深淵。因為民族歷史的聯(lián)想機制告訴我們:中國文人多以貶官、降職的悲劇收場。劉禹錫、韓愈、柳宗元、王叔文、歐陽修、蘇軾別說在封建時代,就是現(xiàn)在,單位里,職場中,同樣有這樣的悲劇在上演。所以,情感的突兀轉換我們并不感到奇怪,反而隨作者一起體會、演繹、釀造著悲情。
多情應笑我是個不尋常的倒裝的句子,這句子為什么倒裝?這和這首詞的平仄規(guī)定有關系,同時,多情一詞放在前面,就是表示強調,強調自己的自作多情,這是一種自我自嘲,這是一種無奈情緒的體現(xiàn)。
早生華發(fā),正是多情,才使自己頭發(fā)早白。蘇軾早期才華出眾,外向得很,對被貶官一事很不甘心,頭發(fā)不白才是怪事。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無法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理想抱負,只有自我安慰了,以此來平衡這種失意人間不過象夢境一樣,不要徒然感嘆了,還是給江上的明月,獻上一杯酒,伴月痛飲吧!很多授課者分析詞尾的消極情緒,在我眼中,這反而是積極的,正是蘇軾的這種自我平衡的情緒,才能讓他從容的活下去,讓我們的詩人從悲傷中做點小小的解脫,也為后來的失意者做了榜樣。
從古至今,想治國、平天下的知識分子不勝枚舉,但是他們在政治上的無力感,讓我們看到的,常常是知識分子在上演著一出出的悲劇,以致我們的課本中充斥著大量的貶官集團的作品。作者蘇軾通過自我情感的調節(jié),完成了自我的精神救贖,這是一種失意知識分子的人生境界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品讀此詞,為傳統(tǒng)文人的積極入仕而喝彩,又為傳統(tǒng)文人的無奈收場而感傷。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
毫端蘊秀臨霜寫,口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一從陶令評章后,千古高風說到今。
此為《紅樓夢》中林黛玉所寫的一首詩,被評為第一。我在仔細品味了幾首參賽詩之后,也判定這首詩最好。
為什么呢?這首詞和我們?nèi)A夏民族文人的心靈密碼有關,結合上述對《念奴嬌·赤壁懷古》的解讀,就知道,這首詩托物言志,表達了古代文人出世入仕的矛盾情緒,最后還是以出世的千古高風悲劇收場,很有民族文化的心理圖式。
什么?看不出來?
頷聯(lián)中筆尖蘊秀,文采斐然的詩句卻只能在霜滿天的時候寫出;口中美好的詩句如同噙香,卻只能對月吟。這就顯示了孤獨,把月亮當成朋友,這里隱含著詩人在人世孤獨的悲涼。月亮從另一個角度的襯托,越發(fā)使詩人形單影只。文學想象就是讓客觀對象的形態(tài)性質發(fā)生變異,使之和主體之間的關系發(fā)生變異,有了這種變異,感情就滲透進去了。
還有,一寫菊花,我們就能和陶淵明聯(lián)系在一起,這也是漢民族文化的一種聯(lián)想機制。這首詩,林黛玉寫不出來,這是曹雪芹寫的,代表的是曹雪芹的心態(tài)。
導語:《題西林壁》該詩是蘇軾游觀廬山后的總結,全詩緊緊扣住游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借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在課堂上如何教學《題西林壁》,引導學生領會詩意?以下是小編分享的《題西林壁》的說課稿,歡迎大家來閱讀和借鑒!
教學目標:
1、 有感情的朗讀古詩,會默寫古詩。
2、 正確理解詩句的意思,聯(lián)系生活體會詩中所蘊含的哲理。
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詩句的意思,感悟詩境。
教學難點:
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體會“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哲理思想。
一、說教材
教材簡析
古詩兩首《題西林壁》《游山西村》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二組中的第一篇精讀課文。這一組教材圍繞“觀察與發(fā)現(xiàn)”這一專題進行編排,這一組課文選擇的文章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都是關于觀察大自然景物和發(fā)現(xiàn)大自然奧秘的。
《古詩兩首》不僅寫了詩人觀景的所見所聞,更重要的是還寫了從觀察事物中得到的啟示。因為這一課包含有兩首古詩,需要兩課時進行教學,所以,我在這兒,用十五分鐘的時間,只能簡單談談《題西林壁》這一首古詩的說課。
大家都知道《題西林壁》是蘇軾在1084年游廬山時題在西林寺墻壁上的一首詩。廬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異木險峰怪穴,流泉飛瀑山亭云閣,氣象萬千,不可勝數(shù)。這首詩不寫那些名勝景致,卻另辟蹊徑,抓住廬山姿態(tài),談游廬山的感受。前兩行寫詩人在廬山漫游,覺得峰回路轉,目不暇接。橫著看,山巒起伏,連綿不斷;從側面看,奇峰陡峭;從遠處看隱天蔽日,從近處看危崖險巖;從高處俯瞰深溝幽壑,從山下仰望重巒疊障;所見的形狀、姿態(tài)各不相同。廬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壯麗,是險峻,還是幽秀?(這里的幽,是幽谷的幽)詩人說自己沒有認清廬山的真正面目,為什么呢?他在第三、四行詩中解釋道:我不認識廬山真面目,只因為我身在廬山中,視野太狹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廬山之外,從高處鳥瞰,就能認識廬山的全貌了。全詩不僅是對廬山雄奇壯觀、千姿百態(tài)景象的贊美,而且還蘊含著人生的哲理,內(nèi)涵深刻,耐人尋味。要想對某個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實際的認識,就必須站在客觀的立場上,正如俗語所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如今,我再來說說教學目標
1.了解3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有情感地朗讀并背誦、默寫古詩。(這里,我必要闡明的是,在語文課程尺度里邊兒明白指出,關于識字寫字的教學,有非常明白的要求:即,在某一階段,有些漢字只要求會認,不要求會寫,并且對識字寫字的要求是下要保底,也便是要包管一個最根本的底線,上不封頂。)
2.領會墨客在廬山視察時,由于所在和角度的差別,以是看到的情形也紛歧樣。
3.明白詩句的意思,領會墨客的心境,能把讀詩的感覺與他人交換。
3、重點難點
本詩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欣賞古詩文,積聚古詩名句。教學的難點是領會詩句所包羅的人生哲理。
4、教學準備
老師準備:有關從差另外角度視察廬山時所拍攝的視頻或圖片資料。
學生準備:查找有關蘇軾的資料,預習課文。
二、說教法、學法
先說教法:閱讀感悟法:在閱讀教學歷程中,老師恭敬學生閱讀的本性化舉動,設計有目標、有條理的閱讀實踐。
三、說教學歷程
1、激趣導課
老師用滿盈豪情的語言導入:同學們,生活中的事物富厚多彩,美不貹收,并且有著千絲萬縷的接洽,要是仔細視察,埋頭思索,就有大概發(fā)明萬物的秘密,了解萬物的接洽,《題西林壁》便是作者仔細視察,埋頭思索的產(chǎn)品,如今,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詩。看同學們通過讀與悟、通過視察與思索,可以大概勞績什么,可以大概發(fā)明什么?(我以為,老師的導語分外緊張,由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精良的開端便是樂成的一半。)
2、初讀感知。
學生選用自己喜好的方法讀讀古詩,讀通讀準確,然后抽查讀的環(huán)境,請同學簡樸談談初讀感覺和自已的發(fā)明,并提出欠好認和欠好寫的`字。老師在上課之前的備課,既要備老師的教,更要備學生的學生,這一點分外緊張。老師不但要存眷自己的教,更要存眷學生的學。這一關鍵的設計,為下一階段的教學提供了天生的依據(jù)。這里的天生是指課堂教學的歷程是在不停變革的歷程中天生的。
3、理解詩題。
(1)讓學生課前查閱蘇軾的有關資料,課上互相交流。
(2)結合注釋理解題目的意思。
4、理解詩意。
(1)先自讀自悟,這首詩大致寫的是什么。再分組合作學習,并在組內(nèi)各自交流自己對詩句的理解。
注意:在分組合作學習之前,老師必須引導同學們復習、討論學習古詩的步驟、方法。(那么,在這兒為什么要安排這樣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呢?因為俗話說得好,磨刀不誤砍柴工。如果學生沒有正確的方法,那么勢必會影響他們的學習效率和效果。)通過討論,同學們在老師的引導下,迅速總結出學習古詩的一般步驟:初讀感知→查閱資料→理解詩題→理解詩句→品讀明理→熟讀成誦。理解詩句的一般方法是:既要借助注釋,又要聯(lián)系上下文,既要聯(lián)系課文插圖,又要聯(lián)系詩人當時所處的環(huán)境。這樣,讓學生明確學習的步驟和方法后各自試著讀詩句、理解詩句大意,然后與組內(nèi)同學互相探討。(這一環(huán)節(jié)充分體現(xiàn)了語文課程標準中積極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
(2)全班交流
在全班交換的歷程中,老師適時點拔、開導、出示課件、小結等,并與朗讀有機聯(lián)合,使學生在朗讀中加深明白,在明白的底子上有情感的朗讀。我以為,朗讀,既是明白內(nèi)容的要領,又是領會情感的要領,更是積聚語言的要領,因此,不管是在自讀自悟的歷程中,照舊在全班交換討論的歷程中大概是在品讀情感的歷程中,老師都要器重讀的歷程。
5.品讀意會
開導發(fā)言意會心境:同學們,作者欣賞了廬山,不但是看,并且是仔細視察廬山的特點:橫當作嶺側成峰,遠近崎嶇各差別,為什么同樣是廬山,卻有差另外面貌呢?同學們讀了這首詩,你發(fā)明了什么呢?漸漸引導同學明確:原來是由于——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首詩寫了廬山的千姿百態(tài),身處山中也難以看清它的真實面貌,你從中悟出了什么呢?——對付比力龐大的事物,要是不可能客觀地、岑寂地舉行分析就大概被局部的征象所疑惑,不可能全面地準確了解這個事物。
6、誦讀牢固
1.重復訓練誦讀古詩。
2.指名朗讀或背誦,讀后評價。
說板書
橫→嶺
側→峰
遠—近—高—低政府者迷觀看者清
四、說總結
閱讀教學歷程是每個學生經(jīng)心念書得到本性體驗和奇特感覺的歷程,是老師引導學生在閱讀實踐中不停實現(xiàn)自我建構,學會閱讀,促進表達的歷程。同時也積極提倡自主、互助、探究式學習,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自動性、生長性和創(chuàng)造性。
恒久以來不停存眷老師怎樣教,而輕忽了學生怎樣學,在這節(jié)課中將存眷學生的學法,用學生的“學”決定老師的“教”。從而引導學生自主、互助、探究學習。在學生自主閱讀的底子上受到熏陶熏染,再把學生的感悟與老師、同學交換。
定**
詩人:蘇軾 朝代:北宋
三月三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仗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定**古詩賞析
【注釋】
①沙湖:湖北黃岡縣東南三十里處,又名螺師店。
②狼狽:形容處境困窘、難堪。
③吟嘯:吟詩、長嘯。
④芒鞋:草鞋。
⑤煙雨:煙波風雨。
⑥料峭:開容風力寒冷、尖利。
⑦蕭瑟:風雨穿林打葉聲。
【譯文】
不要聽風穿樹林,樹葉帶來風雨之聲,這一切無所謂,我依然一邊吟詩長嘯,一邊緩步徐行。穿著草鞋,拄著竹仗,比騎馬坐車更加一身輕松。誰怕風風雨雨?我漠視這些,一生任憑煙雨迷蒙,與我同行。冷冷的春風又把我吹醒,微微感到有些寒冷。斜陽的山頭卻來迎接我?;仡^望去,我來時淋雨的地方,一片蕭條,歸去時又一片平靜,也沒有什么風雨,也無晴。
【賞析】
這首詞作于無豐五年(1082年),此時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在黃州(今湖北黃岡)已整整兩年了。蘇軾在黃州處境十分險惡,生活在也很困,但他仍舊很坦然樂觀。這首詞作時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在黃州(今湖北黃岡)已整整兩年了。蘇軾在黃州處境十分險惡,生活在也很困,但他仍舊很坦然樂觀。從這首詞里,我們能看到他曠達的胸懷、開朗的性格以及超脫的人生觀。上片“一蓑煙雨任平生”句,將詞人一生的坎坷磨難,以及泰我在自若的生活態(tài)度,盡行囊括。下片“也無風雨也無晴”豐富了詞的主旨,展示出詞人處變不驚、不隨物悲喜的超脫有人生觀?!皻w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自然界中風雨陰晴變化莫測,不要管他,如果不在乎風風雨雨,也不必盼什么天晴了。這就是“了無風雨也無晴”的深刻含義。也是本詞思想意義的深刻性之所在。本詞構思新巧,以微顯巨,從遇雨之吟嘯升華為人生之超曠,“風雨”意象面為人生災難與厄運的象征。全詞見出詞人對人生風雨表現(xiàn)出一種聽任自然,不怕挫折,樂觀曠達的曠達胸懷。從這首詞里,我們能看到他曠達的胸懷、開朗的性格以及超脫的人生觀。上片“一蓑煙雨任平生”句,將詞人一生的坎坷磨難,以及泰我在自若的生活態(tài)度,盡行囊括。下片“也無風雨也無晴”豐富了詞的主旨,展示出詞人處變不驚、不隨物悲喜的超脫有人生觀。
大江⑴東去,浪淘⑵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⑶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⑷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裂)岸,卷起千堆雪⑸。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⑹公瑾當年,小喬⑺初嫁了(liǎo),雄姿英(yīng)發(fā)⑻。羽扇綸(guān)巾⑼,談笑間,檣櫓⑽灰飛煙滅。故國⑾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huā)發(fā)(fà)⑿。人生⒀如夢,一尊還(huán)酹(lèi)⒁江月。
⑶故壘:黃州古老的城堡,推測可能是古戰(zhàn)場的陳跡。過去遺留下來的營壘。
⑷周郎:周瑜(175-210)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省廬江縣西南)人。東漢末年東吳名將,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稱。周瑜精通軍事,又精于音律,江東向來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公元2,孫、劉聯(lián)軍在周瑜的指揮下,于赤壁以火攻擊敗曹操的軍隊,此戰(zhàn)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公元2,周瑜因病去世,年僅36歲。(安徽廬江有其周瑜墓。)
⑺小喬:喬玄的小女兒,生的閉月羞花,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是周瑜之妻;姐姐大喬為孫策之妻,有沉魚落雁、傾國傾城之貌。
⑼羽扇綸巾:手搖動羽扇,頭戴綸巾。這是古代儒將的裝束,詞本數(shù)據(jù)來源于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shù)據(jù)為準。
⑽檣櫓:這里代指曹操的水軍戰(zhàn)船。檣,掛帆的桅桿。櫓,一種搖船的槳。(所謂檣櫓,物也;所謂強虜,人也。自古便有檣櫓與強虜之爭,記得上此課時,老師也曾對這兩個詞進行了分析,出于不同的版本,要看編者的喜好以及個人的理解,并沒有所謂的對錯,這兩個詞用于此處皆對,所以你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來用,不過考試時最好根據(jù)課本。鄙人認為,有爭論的東西出在考試卷上需要慎重?,F(xiàn)在人教是用“檣櫓”。)(蘇教版作“強虜”)
⑾故國:這里指舊地,當年的赤壁戰(zhàn)場。指古戰(zhàn)場。指假戰(zhàn)場黃州。
⑿華發(fā):花白的頭發(fā)。 華:《現(xiàn)代漢語詞典》這個字讀huā(一聲),花白義。
⒂酹:(古人祭奠)以酒澆在地上祭奠。這里指灑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長江朝東流去,千百年來,所有才華橫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長江滾滾的波浪沖洗掉了。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驚人的巨浪拍打著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層層浪花。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祖國的江山啊,那一時期該有多少英雄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遙想當年周公瑾,小喬剛剛嫁了過來,周公瑾姿態(tài)雄峻。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手里拿著羽毛扇,頭上戴著青絲帛的頭巾,談笑之間,曹操的無數(shù)戰(zhàn)船在濃煙烈火中燒成灰燼。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
神游于故國(三國)戰(zhàn)場,該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過早地生出白發(fā)。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場大夢,還是把一杯酒獻給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飲共醉吧!
這首《念奴嬌》詞作于神宗元豐五年(1082),時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已兩年余。黃州城外的赤壁(鼻)磯風景優(yōu)美,是文人清賞之地。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二十八載東坡語:
黃州西山麓,斗入江中,石色如丹,傳云曹公敗處,所謂赤壁者?;蛟环且?。曹公敗歸,由華容路,路多泥濘,使老弱先行踐之而過,曰:'劉備智過人而見事遲,華容夾道皆葭葦,若使縱火,吾無遺類矣。今赤壁少西對岸即華容鎮(zhèn),庶幾是也。然岳州復有華容縣,竟不知孰是。今日,李委秀才來,因以小舟載酒,飲于赤壁下。李善吹笛,酒酣,作數(shù)弄。風起水涌,大魚皆出,山上有棲鶻,亦驚起。坐念孟德、公瑾,如昨日耳。蘇軾這里所描述的風起水涌景象和對曹操、周瑜赤壁之戰(zhàn)的聯(lián)想,在這首《念奴嬌》詞和《赤壁賦》中都有鮮明生動的反映。
值得注意的是,蘇軾對于黃州之赤壁是否三國時赤壁之戰(zhàn)的故地是頗存疑慮的。
此詞懷古抒情,寫自己消磨壯心殆盡,轉而以曠達之心關注歷史和人生。上闋以描寫赤壁磯風起浪涌的自然風景為主,意境開闊博大,感慨隱約深沉。起筆凌云健舉,包舉有力。將浩蕩江流與千古人事并收筆下。
千古風流人物既被大浪淘盡,則一己之微豈不可悲?然而蘇軾卻另有心得:既然千古風流人物也難免如此,那么一己之榮辱窮達復何足悲嘆!人類既如此殊途而同歸,則汲汲于一時功名,不免過于迂腐了。接下兩句切入懷古主題,專說三國赤壁之事?!叭说朗恰比窒碌脴O有分寸。赤壁之戰(zhàn)的故地,爭議很大。一說在今湖北蒲圻縣境內(nèi),已改為赤壁市。但今湖北省內(nèi)有四處地名同稱赤壁者,另三處在黃岡、武昌、漢陽附近。蘇軾所游是黃岡赤壁,他似乎也不敢肯定,所以用“人道是”三字引出以下議論。
“亂石”以下五句是寫江水騰涌的壯觀景象。其中“穿”、“拍”、“卷”等動詞用得形象生動?!敖饺绠嫛笔菍懢暗目偫ㄖ??!耙粫r多少豪杰”則又由景物過渡到人事。
蘇軾重點要寫的是“三國周郎”,故下闋便全從周郎引發(fā)。換頭五句寫赤壁戰(zhàn)爭。與周瑜的談笑論戰(zhàn)相似,作者描寫這么一場轟轟烈烈的戰(zhàn)爭也是舉重若輕,閑筆紛出。從起句的“千古風流人物”到“一時多少豪杰”再到“遙想公瑾當年”,視線不斷收束,最后聚焦定格在周瑜身上。然而寫周瑜卻不寫其大智大勇,只寫其儒雅風流的氣度。
不留意的人容易把“羽扇綸巾”看作是諸葛亮的代稱,因為諸葛亮的裝束素以羽扇綸巾著名。但在三國之時,這是儒將通常的'裝束。宋人也多以“羽扇”代指周瑜,如戴復古《赤壁》詩云:“千載周公瑾,如其在目前。英風揮羽扇,烈火破樓船?!?/p>
蘇軾在這里極言周瑜之儒雅淡定,但感情是復雜的?!肮蕠眱删浔阌芍芾赊D到自己。周瑜破曹之時年方三十四歲,而蘇軾寫作此詞時年已四十七歲??鬃釉f:“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蘇軾從周瑜的年輕有為,聯(lián)想到自己坎坷不遇,故有“多情應笑我”之句,語似輕淡,意卻沉郁。但蘇軾畢竟是蘇軾,他不是一介悲悲戚戚的寒儒,而是參破世間寵辱的智者。所以他在察覺到自己的悲哀后,不是像南唐李煜那樣的沉溺苦海,自傷心志,而是把周瑜和自己都放在整個江山歷史之中進行觀照。在蘇軾看來,當年瀟灑從容、聲名蓋世的周瑜現(xiàn)今又如何呢?不是也被大浪淘盡了嗎。這樣一比,蘇軾便從悲哀中超脫了?!叭松教幹嗡疲瑧骑w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和子由澠池懷舊》)。所以蘇軾在與周瑜作了一番比較后,雖然也看到了自己的政治功業(yè)無法與周瑜媲美,但上升到整個人類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普遍命運,雙方其實也沒有什么大的差別。有了這樣深沉的思索,遂引出結句“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的感慨。正如他在《西江月》詞中所說的那樣:“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毕麡O悲觀不是人生的真諦,超脫飛揚才是生命的壯歌。既然人間世事恍如一夢,何妨將樽酒灑在江心明月的倒影之中,脫卻苦悶,從有限中玩味無限,讓精神獲得自由。其同期所作的《赤壁賦》于此說得更為清晰明斷:“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盡,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也?!边@種超然遠想的文字,宛然是《莊子?齊物論》思想的翻版。但莊子以此回避現(xiàn)實,蘇軾則以此超越現(xiàn)實。
黃州數(shù)年是蘇軾思想發(fā)生轉折的時期,也是他不斷走向成熟和睿智的時期,他以此保全自己的岸然人格,也以此養(yǎng)護自己淳至的精神。這首《念奴嬌》詞及其作于同一時期的數(shù)篇詩文,都為我們透示了其中的端倪。
此詞自問世后,經(jīng)歷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譽之者如胡仔《苕溪漁隱叢話》稱其“語意高妙,真古今絕唱”。貶之者如俞文豹《吹劍續(xù)錄》所云:“東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謳。因問:'我詞比柳七何如?'對曰:'柳郎中詞,只好合十七八女孩兒,執(zhí)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執(zhí)鐵板,唱' 大江東去'。公為之絕倒?!蹦皇康难哉摫砻嫔鲜菑难莩L格上區(qū)分了柳、蘇二家詞風的不同,但暗含有對蘇詞悖離傳統(tǒng)詞風的揶揄。清代更有人認為此詞“平仄句調都不合格”(丁紹儀《聽秋聲館詞話》),朱彝尊《詞綜》并詳加辯證,亦可謂吹毛求疵者。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起筆頗有氣勢,從長江著筆,巨大的空間;千古風流人物,廣闊的歷史時空,無數(shù)的英雄豪杰;將此二者聯(lián)系起來,組成一個極為遼闊悠久的時空背景;浪淘盡,歷史長河的沖刷。是悲哀,也是一種通脫,通古今而觀之的氣度。
“故壘西邊,人道是周郎赤壁”:如果說前邊是一個氣勢非凡的大場景,那么,此時出現(xiàn)的則是一個細致精確的小場景,作為三國古戰(zhàn)場的赤壁究竟在何處,歷來眾說紛紜,但可以確定的是蘇東坡所寫之赤壁與歷史上赤壁之戰(zhàn)的赤壁絕非一處,對此,東坡有自知之明,因此在此處點出“周郎赤壁”在西。此句在文中作用極大,既拍合詞題,又為下闕緬懷周公瑾預伏一筆。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集中寫出赤壁雄奇壯闊的景色:陡峭的山崖散亂地高插云霄,洶涌的駭浪猛烈地搏擊著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萬堆澎湃的雪浪。從不同角度而又訴諸于不同感覺的濃墨健筆的生動描寫,一掃平庸萎靡的氣氛,把讀者頓時帶進一個奔馬轟雷、驚心動魄的奇險境界,使人心胸為之開闊,精神為之振奮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總束上文,帶起下片。前文為我們描繪的精彩畫卷不由不使人發(fā)出“江山如畫”的贊嘆;錦繡河山,地杰人靈,如畫江山必生光耀千古的英雄豪杰,三國時候正是英雄云涌、奇才輩出的年代:橫槊賦詩的曹操,馳馬射虎的孫權,隆中定策的諸葛亮,足智多謀的周公瑾……
上片立足寫景,為英雄人物出場作鋪墊。
“遙想公瑾當年……灰飛煙滅”:在三國這個歷史舞臺上,英雄人物風云際會,而最令東坡向往的是周瑜,以“遙想”領起五句集中寫青年帥才周公瑾,既然是作者的向往,必然要挑選最能表現(xiàn)人物的素材。史載,建安三年,孫策親迎二十四歲的周瑜,授予“建威中郎將”的官職,并同他一起攻取皖城。周瑜取小喬,正在皖城戰(zhàn)役勝利之時,而后十年他才指揮了赤壁之戰(zhàn)。此處把十年間的事集中到一起,在寫赤壁之戰(zhàn)前,忽插入這一細節(jié),以美人襯英雄,(西施、范蠡泛舟湖上)接下來從容貌儀態(tài)上寫周瑜儒將風流姿態(tài),大敵當前,談笑自若,指揮鎮(zhèn)定,強敵瞬間瓦解。
“故國神游……華發(fā)”:這里邊有政治理想落空的悲哀,振興王朝的祈望和有志報國的壯懷同黑暗的政治現(xiàn)實和橫遭貶謫的坎坷處境大相抵牾,思緒深沉、感慨頓生,仕途蹭蹬、壯懷莫酬,詞人自感蒼老,同年方氣盛卓有建樹的周公瑾恰成對照。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歷史現(xiàn)實交相震撼,詞人于天地之中頓生達悟,既然人生如夢,何不放懷一笑,馳騁于山林、江河、清風、明月之中,灑脫情懷于此略見一般。(坡仙)
本詞極雄麗之至,大起大落,橫絕今古。既認知人生如夢,又極寫人生之輝煌,使人難辨其究竟消極還是積極,人生功業(yè)雖輝煌而終歸于夢,但縱使如夢畢竟曾經(jīng)輝煌,也許如夢的輝煌人生更值得珍惜,更惹人向往。古往與今來,哲理與人生,在雄長豪宕壯麗恢弘之中,隱然一種低徊婉轉深隱幽微的情思綿綿不盡。
章法:上闕:高起然后低徊,平穩(wěn)過渡后激昂慷慨至極,雄風浩蕩,熱烈奔放;下闕:抖筆蕩開,長音裊裊,漸緊漸烈,沉郁過后,復歸于沉靜,曠遠。
音韻:入聲韻,短促有力。詩歌是韻文,講究節(jié)奏之美?!秹粲翁炖岩髁魟e》中仙境出現(xiàn)時由原來的七字句換為四字句,使意外、突變更強烈。另如“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擔裝,四大皆空相!歷盡了渺渺程途,漠漠平林,壘壘高山,滾滾長江。但見那寒云慘霧和愁織,訴不盡苦雨凄風帶怨長,這雄壯,看江山無恙,誰識我一瓢一笠到襄陽!” 慷慨雄渾,激烈悲壯。
教學目標
1、通順、流利、有感情地朗誦全詞。
2、領略作者的思想感情,學會用注釋等方式理解全詞內(nèi)容。
3、學習作者樂觀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
重點
有感情地朗誦全詞。
難點
理解詞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舊知新導新課
師:今天學的是詞,以前大家接觸到過哪些詞?
師:今天要學習的是蘇軾的《浣溪沙》,蘇軾的軾常寫常錯,看老
師范寫。齊讀課題。今天我們一起去看看作者怎樣演繹那份美麗的哀愁。
二、提出朗讀要求,初讀全詞
師: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現(xiàn)在請同學們讀讀全詞,做到字正腔圓。
生自讀請個別生讀糾錯男女生讀
師:同學們已經(jīng)達到了第一個要求。老師還發(fā)現(xiàn)這首詞有小注,從小注中我們知道了什么?自由讀小注,來說一說。
師:大家讀的時候有沒有發(fā)現(xiàn)上闕和下闋有什么不一樣?
師:好,你能用朗讀表現(xiàn)不同的內(nèi)容嗎?試一試,讀出抑揚頓挫的感覺。
生自練生個讀全班齊讀
三、想象*,再現(xiàn)詩情畫意
師:想要讀到第二條要求,能把詞讀的抑揚頓挫了。還需要好好理解這首詞,讀讀詞的上闕,你看到了什么呢?你聽到了什么呢?
生自讀,師:你看到了嗎?聽到了嗎?好,那么請你把看到的聽到的,簡要地寫下來吧。
師:如果同學們嗅一嗅,能聞到什么呢?
師:好啊,那就讀一讀把,多么美麗的景色啊。生個讀。
四、拓展補充,深入詩人內(nèi)心
師:當你們看到這樣的景致時,你的心情是?
師:那蘇軾呢?他看到這樣的景色又是怎樣的心情呢?
拓展,補充:“烏臺詩案”后,蘇軾被貶黃州后,生活孤單凄苦,沒有親友問候……
師:是的,你們覺得蘇軾的心情如何?
蘇軾有沒有被這種美麗的哀愁淹沒呢?讀一讀下闋,你讀懂了嗎?
師引讀,與其不斷的哀嘆還不如——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guī)啼”
師:也許有人會問蘇軾,你都被貶了,還是安心休養(yǎng)吧,可是他仍舊堅定地說——
師:再堅定一點,有嗎?
師:蘇軾啊,你已經(jīng)48歲,年近半百,國家的事情就讓年輕人去操心吧。蘇軾會微笑地說
師:蘇軾可能會想到被奸臣所害,再一絲心灰意冷之后,但他還會堅定而感慨的說——
齊讀: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師:你說這下闋表達的是什么情感呢?
師:說的好,就是這用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板書:樂觀精神
師:像他這樣有凌云壯志的詩人還有很多,你知道哪些詩句。
曹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李白——天才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杜甫——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劉禹錫——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五、課堂小結
詞是那么美,你學到了什么?希望這種樂觀豁達的態(tài)度伴我們一生。
板書
上闕寫景心曠神怡
下闕抒情樂觀豁達
蕩漾波光流溢,晴天的西湖景色真美麗,
山氣朦朧云霧彌漫,雨中的西湖姿態(tài)也出奇。
若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
不管是淡淡的梳妝,或是濃妝的粉黛總是很得體。
蘇軾于神宗熙寧四年(1 0 7 1)到七年(1074)在杭州作通判期間,曾寫了大量詠西湖景物的詩。這是最膾炙人口的—首。王文浩稱這首詩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名篇。
詩的前兩句寫西湖初晴后雨的美景。詩人用水墨寫意手法,不著意于形的描摹和線的勾勒,卻側重表現(xiàn)光的晃動和色的變幻,從而生動地展現(xiàn)出西湖山水那變幻流動的光與色之美,并激發(fā)起讀者豐富的想象。
后兩句,承接上面兩句,把西湖及其宜晴宜雨比作古代美人西施及其淡妝濃抹,西湖與西子,同在越國,都姓“西”,又有婀娜多姿的美,因此這個比喻新穎妙麗,既恰當貼切,又超凡脫俗,能引起人們無限的遐想。這兩句詩還啟示讀者: 西湖和西施的美都是天然自生的,只要具備這種天然本色的美,無論是晴天還是雨天,無論是濃妝還是淡抹,都能顯示出其無窮的美的魅力。這“運實入虛”的一筆升華和深化了詩的藝術境界,并使詩包含著深刻的哲理。
由于蘇軾這首詩給西湖賦予了活躍的生命和美麗的靈魂,是對西湖之美獨特、深刻的發(fā)現(xiàn),從此西湖獲得了“西子湖”的美名,這首詩也成為吟詠西湖的千古絕唱。
(一)導入新課
溫故知新法:以接龍的方式,回顧學過的蘇軾詩詞。(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今天,我們再來學習蘇軾的一首詩詞,看看這首詩詞蘇軾又為我們展現(xiàn)了什么樣的畫面呢?(板書:定風波—蘇軾)
(二)初讀詩歌,初悟情感
1.教師伴樂范讀;學生大聲地、有感情地朗讀。
2.指名學生回答初讀的感受。
(明確:從詩中能夠感受作者的積極與樂觀。)
(三)品析語句,深入情感
1.自讀小序,提問:從小序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明確:作者遇雨,時間—三月七日,地點—沙湖道中,人物:拿著雨具的仆人和蘇軾。
2.教師出示寫作背景。
明確:《定風波》這首詞是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第三年所做。
3.你們是從哪里感受到蘇軾積極、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的?以語文興趣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板書:曠達)
明確:
①“沙道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
提問:作者和同行人遭遇了怎樣的雨呢?
明確:“同行皆狼狽”“穿林打葉聲”。能夠看出雨非常大。
②“莫聽”“何妨”這兩個詞語也可以體會到作者的樂觀,途中遇雨,作者仍安然處之,“我行我素”。(板書:莫聽、何妨)
③“竹杖芒鞋輕勝馬?!贝┲菪?、杵著拐杖在大雨中行走,仍比騎馬覺得輕松。并不是作者身輕,而是心輕,體現(xiàn)了作者超然外物的精神。(板書:輕)
④“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庇赀^天晴,回去吧,管它是風雨還是放晴。
4.看來同學們都已經(jīng)體會到作者的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再次有感情朗讀詩歌并同桌交流:作者用了什么樣的表現(xiàn)手法呢? ww w.
明確:
“雙關”:“風雨”指的是途中所遇到的風雨,也是人生當中遇到的挫折。
“以小見大”:一件小事卻傳達出獨到的人生感悟。
(四)拓展延伸,小結作業(yè)
拓展:手繪蘇軾遇雨的情景,進行展示,感受作品曠達的意境,體會作者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
小結:全班齊讀詩詞,結束課堂。
作業(yè):背誦詩歌;完成手繪圖,下節(jié)課分享。
沁園春.雪(人教版選修教案設計)
課題 《沁園春雪》
作者單位 河北省圍場縣半截塔中學
姓名 馬立國
教材依據(jù) 語文出版社九年級下冊第二單元
設計思想 依據(jù)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閱讀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個性化閱讀”;“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從本單元的設置意圖“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詩歌形式的多樣性和內(nèi)容的豐富性,并讓學生從中學會閱讀詩歌作品的基本方法”出發(fā),我認為要讓學生做到這一點,就要特別的重視學生的朗讀和背誦,因為真正的好詩是經(jīng)得起誦讀的,也只有通過朗誦才能全面理解詩歌;其次是,教師可對其講解,但講解也是為了幫助學生了解詩歌的閱讀門徑,為了提供解讀詩歌的一般思路和基本步驟。因此在引導學生學習本課時,我向學生介紹了自己對本詩的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形式方面的理解。同時設計了如下的教學方案。敬請指正。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 了解本詩的寫作背景2. 學會本詩中出現(xiàn)的生字詞3. 積累文中的名句,并會默寫4. 學習朗誦詩歌的方法 學會在朗誦的基礎上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思想 1. 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熱愛自己家鄉(xiāng)的情感2. 樹立學生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
教學重點 學會在朗誦的基礎上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思想
教學難點 學習朗誦詩歌的方法
教學準備 背景資料??多媒體??小黑板???預習:1搜集作者相關的.資料????????????????????????????????2.學會本詩中的字詞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 導入新課你喜歡雪嗎?你印象最深的是哪次?你有怎樣的感觸?請說給同學們聽。毛澤東非常的喜歡雪,并寫下了很多關于雪的著名詩句,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他的《沁園春雪》(板書課題)二.介紹背景(多媒體出示)三.出示問題,引導學生讀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學生回憶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并用語言描述出來,說給同學們聽,交流體會。學生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nèi)容,目的和方法學生閱讀,了解寫作背景,為后邊的閱讀理解作鋪墊學生初讀課文,了解詩的內(nèi)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問題:1. 作者上闕主要寫的是什么?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 下闕作者評論了哪些人物?作者對他們的評價是什么?最終得出了什么結論?教師點拔:可抓住關鍵的句子:“江山如些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保ǔ猩蠁⑾戮洌﹣戆盐赵~的主要內(nèi)容。四.引導學生研讀課文,進一步理解內(nèi)容,體會思想。1.教師引導:1)誦讀時除按照閱讀的一般要求以外,還應該注意詞的節(jié)奏、語氣?、語調????????????2)教師范讀前兩句(多媒體出示)北--國--風--光,?s千--里--冰--封,?t萬--里--雪--飄.?t2.布置學生分小組研讀要求:每組確定一名同學課堂交流朗誦3.組織學生全班交流(教師參與)教師小結:讀詩時就應當在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從句子的誦讀中去感悟作者的思想。五.引導學生賞讀課文請你大聲的朗誦課文,并積累詩文中自己喜歡的句子,說出自己喜歡的原因,全班交流。六.拓展延伸交流自己課下積累的作者相關的資料,并談談你對毛澤東詩詞的看法。 學生在閱讀中思考問題學生回答---學生評論---得出結論學生明確主要內(nèi)容:上節(jié)主要寫雪景,體現(xiàn)了作者對北國雪景的熱愛之情;下闕主要評論了歷史上的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惜”字體現(xiàn)了作者對他們的評價,也就是有些看不起。得出的結論是“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結論。學生明確誦讀的要求學生聽讀,具體感知誦讀的要求學生分小組研讀課文,學生共同標注,共同研究小組代表朗誦,其他同學給予評論學生自讀課文,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全班交流喜歡的原因,欣賞本詩的寫作手法。學生交流,并暢所欲言的發(fā)表自己對毛澤東詩的認識
板書設計 正板書 副板書
沁園春雪???????????????毛澤東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望?紅裝素裹分外嬌嬈??????惜???秦皇漢武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唐宗宋祖大河上下?????頓失滔滔?????????????成吉思汗……山????舞銀蛇?????看今朝原????馳蠟象 字詞板演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的教學完全按課程標準的要求設計,注重了詩歌的誦讀,對于學生來說,誦讀是比較難的,因此在本節(jié)的教學中必須重視教師的示范朗誦,這樣學生才可能找到一些誦讀的門徑,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除此以外,我認為在任何文體的閱讀中,都不應當忽略語文最基礎知識的學習,對于此,可放到學生的研讀中為妙。
幼師資料《蘇軾的課件(錦集11篇)》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專門為給您提供幼師資料而創(chuàng)建的網(wǎng)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蘇軾課件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俗話說,手中無網(wǎng)看魚跳。。作為一位幼兒園教師,我們希望能讓小朋友們學到更多的知識,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準備好教案來加強學習效率,。有了教案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關于好的幼兒園教案要怎么樣去寫呢?為了讓你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蘇軾的課件教案3000字”,供你參考,希...
作文是映照我們文學天賦和思維敏銳的一銀鏡,訓練寫作能力是我們提高綜合素養(yǎng)的一種途徑。在寫作文時可以從哪些要點開始呢?欄目小編非常喜歡這篇“我眼中的蘇軾作文”文章覺得非常值得我們一讀,以下信息僅供你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作者用心編寫了浣溪沙蘇軾教案,建議讀者收藏此頁面以免錯過。教案和課件是教師上課中非常關鍵的工具,每位教師都應認真制作教案和課件。學生的反應和表現(xiàn)也能在教案中得到反映。...
生活中當我們有文檔撰寫的文書工作時,實在不知如何動筆時,快去找一找相關范文學習一下,參考文章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延展文章結構和思路,一篇優(yōu)秀的范文怎么才能吸引別人的在注意力?下面是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大家整理的“關于蘇軾的故事”,僅供參考,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