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圓的認識教案”的全部情況嗎讓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帶您了解一下,歡迎在我們的網頁上閱讀我們的內容讓您得到有益的啟示。每個老師都需要在課前有一份完整教案課件,相信老師對要寫的教案課件不會陌生。教案是實現(xiàn)復合型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有效實踐。
教學目的:
1、知道圓,知道圓各部分的名稱,知道同一圓的半徑和直徑的特征。
2、要掌握圓的特性,了解同一圓的直徑和半徑之間的關系,可以根據這個關系求出圓的直徑和半徑。
3、學會用圓規(guī)畫圓。
4、培養(yǎng)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的思維能力和初步的空間概念;學會用數(shù)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圓各部分的名稱及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圓的特點
教學的指南針
儀器準備:圓規(guī),紙,剪刀,彩筆,尺子
教學過程:
1、在生活中尋找一個圈子,并引入新的經驗教訓
老師:你一定不熟悉圓圈。你在哪里見過圓圈?
老師:事實上,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是圓形的物體。中秋節(jié)的圓月、硬幣等都是圓的。
老師:有人說因為有了圓,我們的世界變得如此奇妙和神奇。今天的課,讓我們進入圓圈的世界,探索其中的奧秘,好嗎?
2、獨立操作、探索、識別圓的特性
1、老師:剛才我們看到好多圓圈。你要把它畫下來嗎?
老師:通常,你怎么畫圓?
老師:相比之下,你認為哪種方法更好?為什么?
老師:大家都認為用圓規(guī)畫圓很方便。那么,如何用圓規(guī)畫圓呢?請自己試一試。當你遇到問題的時候,再問一遍沉默的`老師,看看他能給你什么建議。
讓同學邊示范邊談論步驟。(展示畫圓的步驟)畫圓的時候要指出注意的地方。
讓學生畫更多的圓。
2、剪掉你認為最好的圓圈。
老師:拿出你的圓圈,對折并打開;把它對折再打開;重復幾次。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得出結論:這些折痕相交于一點,這一點是用圓針和指南針固定的。我們稱它為圓心。用字母O表示。
老師把圓心畫在黑板上,讓學生把圓心畫出來。
3、我們已經知道了圓的圓心。如果我們取圓上的任意一點把圓的圓心和這個點連接起來,我們稱這個段為半徑。用字母r表示(在圓上說話和表達)
讓學生在自己的圓上標出半徑,然后讓學生在黑板上展示。
如何測量一個圓的半徑的長度
老師:你能在這個圓上畫多少個半徑?它們有多長?
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和發(fā)現(xiàn)。他們可以坐在同一張桌子上,分組討論。
教師根據學生的答案總結板書
4、我們再把圓拿出來看看上面有什么。
當我們折一個圓時,每個折痕經過什么?它的兩個端點在哪里?
誰說,這是什么樣的折痕?
我們稱這段線段為圓的直徑,它由字母d表示。請在圓上畫出圓的直徑。讓我們排練一下直徑的起源。
我們如何測量它的長度?
我們已經求出了一個圓的直徑。它和半徑有相同的規(guī)則嗎?請根據我們研究半徑的方法來研究直徑。
教師根據學生的答案總結板書
5、完成“實踐與實踐”第1題
展示你的評論,說出你的想法。
6、在這里學習,你還想對圓圈說什么?
讓學生同桌、小組討論。再報告一遍,說出你的想法。
根據學生的報告,總結演示半徑與直徑之間的關系。
3、連接生活,拓展應用
1、口頭回答練習24中的問題1和問題2
解釋半徑與圓大小的關系。
2、如果你是設計師,你會設計什么樣的車輪?
告訴我你的理由。
為什么不設計成其他形狀呢?
四、學生自主總結
老師:同學們,剛才我們一起學了圓圈?,F(xiàn)在請閉上眼睛,回憶一下我們的學習過程,整理一下你的學習成績。睜開你的眼睛。你能介紹一下你認識的那個圈子嗎?
三(上)第16~17頁的例題及隨后的“想想做做”。
《認識整千數(shù)和一萬》是學生在學習了1000以內數(shù)的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學生對1000以內數(shù)的認識的延伸和擴展,同時它也是進一步認識更大的數(shù)的基礎。本課時教材的編寫特點:調動學生已有的認數(shù)經驗,引導學生主動地認、讀、寫整千數(shù)及一萬。教材共安排了兩道例題,第一道例題教學整千數(shù)和一萬的認識,第二道例題借助計算器教學整千數(shù)和一萬的讀、寫方法,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整千數(shù)的含義,并整理萬以內的數(shù)位順序。教材通過豐富多彩的圖片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并讓學生通過看一看,猜一猜,算一算,填一填,寫一寫,讀一讀等活動有效地幫助學生對整千數(shù)和一萬認識。
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和數(shù)數(shù)等活動,理解整千數(shù)和一萬的含義,知道萬以內的數(shù)位名稱和順序,知道10個一千是一萬;能正確讀、寫整千數(shù)和一萬;能正確口算整千數(shù)加、減整千數(shù)。
2.使學生在認識整千數(shù)和一萬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能利用已有的認數(shù)經驗進行類推,進一步感受十進制計數(shù)法的特點。
3.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數(shù)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在生活中的應用,不斷增強用數(shù)描述或解釋日常生活現(xiàn)象的意識和能力。
會讀寫整千數(shù)和一萬。
認識計數(shù)單位“萬”,感受一萬的實際大小、意義。
(1)談話:我們學習到現(xiàn)在學到的最大的數(shù)是什么?(1000)1000到底有多大?我們今天再來數(shù)一數(shù)。
出示一排小正方體,問:有幾個小正方體?你是怎樣想的?(全班齊聲一個一個地數(shù)一數(shù))
出示一層,問:這是幾個小正方體?你是怎么知道的?(全班齊聲十個十個地數(shù)一數(shù))
出示整個正方體,問:這個大正方體里一共有多少個小正方體?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全班齊聲一百一百地數(shù)一數(shù))
依次出示第三、四、五……直至第九個大正方體,同時依次讓學生說出:三千、四千、五千……九千。
問:一萬有多大?我們學校有近兩千人,五所我們這樣的學校加起來,人數(shù)大約就有一萬人了。
要求:一千一千地數(shù),從一千數(shù)到一萬。(可同桌互相數(shù)一數(shù)之后點名數(shù),再集體數(shù),也可老師隨便喊一個幾千,點名由學生往下數(shù))
問:這個計數(shù)器上已經標出了哪些數(shù)位?你能按從右往左的順序來讀一讀這幾個數(shù)位嗎?
問:如果在千位上撥上1顆珠,它表示幾個幾?是多少?該怎么寫呢?為什么這樣寫?
明確:在千位下面寫上1,后面數(shù)位上沒有珠子用0補上。
在千位上再撥上1顆珠,問:它表示幾個幾?是多少?你會自己寫一寫這個數(shù)嗎?請在自己本子上寫一寫。(指明一人上臺寫)
談話:我們已經知道在千位上撥幾顆珠就表示幾千,下面我來撥珠,你能不能馬上說出我撥出來的是那個數(shù)?
在計數(shù)器的千位上撥上1-9顆珠,學生一次從一千數(shù)到九千。
在千位上再添上1顆珠,問:這是幾?10個一千就是一萬,想一想,在計數(shù)器上還可以怎么表示一萬?(提出滿十進一)
去掉千位上的10顆珠,在萬位撥上1顆珠,說明:千位的左邊是萬位。(標出萬位),在萬位上有1顆珠,就表示1萬。問:你能寫出一萬嗎?
小結:千位的左邊是萬位,在萬位上撥上1顆珠就表示一萬,一萬可以寫成10000。
出示教材第17頁的數(shù)位順序表,要求學生從右往左依次填出數(shù)位名稱。
打開數(shù)學書第17頁,想想做做第1題,在書上填一填。
填完的同學可以思考一下豆角老師的問題,和同桌互相說一說。
提問:7000是接近1000,還是接近10000?你是怎樣想的?
談話:從圖中可以看出7000和1000相差6格,就意味著相差6000,而和10000只相差3格,相差3000,所以7000離10000更近一些。
要求:讀一讀、寫一寫橫線上的數(shù)字。(獨立完成后集體讀一讀整句話)
引導學生說一說:6000-4000,從6個千里減去4個千,還剩2個千,是.
問:從圖中你已經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計算10000-8000時,你是怎么想的?
談話:請你仔細地觀察圖中的場景圖,并讀一讀小明和冬冬的對話,說說你能知道什么。
在黑板上畫出一條直線,并在直線上爆出一個點表示少年宮的位置。問:誰能在這條直線上標出小明家和冬冬家的位置?
問:他們兩家可能相距多少米?你是怎么想的?請算一算,在和同桌交流。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貨?
想想做做第6題。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學生經歷秒,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并體會秒在生活中的應用。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的觀察、體驗等活動,學生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鐘的時間概念。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生自己的體驗時間的過程,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同時培養(yǎng)珍惜時間、交通安全的觀念。
二、教學診斷
時間單位“秒”學生們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有接觸。1分=60秒,學生也有模糊的概念印象,但是,時間單位比較抽象,不像長度、重量單位那樣容易用具體的物體表現(xiàn)出來。因此知道并理解1分=60秒是本課教學的重點,而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不僅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亦是難點。教學中,注重聯(lián)系生活,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注重給足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探究、體驗的時間和空間,注重多媒體課件的有效運用,以達成本課的教學目標。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1.知道時間單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
難點: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出示主題圖:
同學們,你看到了什么?你們看,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讓我們一起倒計時,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2.揭示: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
3.板書課題:秒的認識。
(二)操作體驗,探究新知
1.談話:你都知道哪些關于秒的知識?你是怎么知道的?
2.結合學生回答引導探究。
(1)認識秒針。
○1出示鐘面:觀察鐘面上的指針有什么區(qū)別?揭示:鐘面上最長最細的針就是秒針。第二長的是分針。
○2觀察鐘面,秒針還有什么特點?(最細最長走得最快)
○3找一找:找一找老師鐘面上的秒針。
(2)認識1秒和幾秒。
○1揭示:秒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秒。
○2秒針走2小格的時間是幾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針走1圈的時間呢?為什么?
(2)理解1分=60秒。
○1課件演示秒針走動1圈,學生邊觀察邊說出時間: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2課件演示,學生仔細觀察鐘面,想一想,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3學生匯報,教師引導:秒針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針走一圈的同時,分針走了幾小格?也就是幾分鐘?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1分=60秒)
○4你發(fā)現(xiàn)時、分、秒這三個單位間有什么關系?(1時=60分,1分=60秒)
(3)體驗1秒、幾秒和一分鐘
○11秒究竟有多長?能做什么?
出示鐘表滴答聲,學生閉眼感受。
○21分鐘有多長?能做什么?
由學生說出能做的事情,教師拿計時鐘記著,然后由學生來驗證。然后定時一分鐘,學生自己感受自己的心跳,看看一分鐘跳了幾下?
學生閉眼感受1分鐘。
學生暢談,課件出示。
一秒鐘,我們可以拍手一下;
一秒鐘,蜂鳥振翅55次;
1秒鐘,地球繞太陽轉動29.8千米,從太陽接收486億千瓦的能量,太陽系在銀河系內運行220千米,宇宙空間里有79個星體發(fā)生爆炸結束其“生命”。
(三)課堂練習,鞏固新知
1.課本第6頁第2題。
2.課本第6頁第1題。
3.課本第6頁第3題。
4.課本第7頁第7題。
(四)全課總結,升華新認識
1.課件播放一首歌,說說你從中知道什么。
2.你還知道哪些關于時間的名言警句?
3.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嗎?
(五)反思
三年級了,學生有較為豐富的時間經驗,學生對秒的.感覺已經較為熟悉,上課始我直接提出了“一秒究竟有多長”?這樣的問題。
學生的回答內容非常豐富——1秒很短,很快;1秒可以轉一下頭,眨一下眼,跺一下腳,拍一下手……總之,1秒在學生頭腦中的表象是“短而快”的,這時我適時點撥1秒真的很短,我們只能做一個簡單的動作。并且以拍手為例,和學生們一起拍拍手,從擺好拍手姿勢,到“啪”的一聲響,經過的時間約1秒。
有了與1秒相對應的準確動作的指導,我又請學生跟著秒針的節(jié)奏,做出自己喜歡的動作,感受每一秒有多長,1秒,2秒,3秒……13秒……過去了終于全班學生整齊劃一做著與秒針同樣節(jié)奏的動作。
此時學生眼、耳、口、手等多種感官同時參與活動,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由地開放地探索、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全方位地,個性的感受著1秒。通過觀察、傾聽、探索、實踐,學生對“秒”的認識由模糊到清晰了。
接下來,感受10秒。這是一個遞進中體驗的過程。對10秒的感受分為三層次——先是讓學生觀察秒針一小格一小格地走動,傾聽“噠噠噠”的聲音,加深對10秒的印象;第二個層次是讓學生聽不到聲音,也看不到鐘面估計出10秒;第三個層次是將數(shù)學知識回歸于生活之中,讓學生在“嫦娥二號”倒計時中的感受到秒的學習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的緊密。層層深入,螺旋感知。
調動學生用看、聽、估、數(shù)的方法感受了10秒。
最后,在學生的頭腦中“秒”不再抽象,而是與自己的某一動作相聯(lián)系的具象、物化的時間概念。
一、教學背景分析:
1、 教學內容分析:本課是蘇教版國標本第十一冊第五單元“認識比”的起始課,在遵循教材編寫原理的基礎上,對教學題材進行了重組,提供現(xiàn)實背景,改變呈現(xiàn)方式,讓學生在充分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合作、學會表達、學會交流,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思維。
2、學生情況分析:學生已經掌握了除法和分數(shù)的意義,在此基礎上教學一些關于比的基礎知識,能夠發(fā)展學生對除法和分數(shù)的認識,進一步溝通知識間的聯(lián)系。
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比的意義,掌握比的讀寫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稱,會求比值。
2.使學生經歷探索比與分數(shù)、除法關系的過程,初步理解比與分數(shù)、除法的關系,會把比改寫成分數(shù)的形式。
3.讓學生在活動中培養(yǎng)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在學習過程中領略到發(fā)現(xiàn)的樂趣與數(shù)學的美。
四、教學難點:經歷建構比的意義的過程,形成初步的探究意識。
五、教學過程:
(一)積累豐富的感性材料,幫助學生理解概念。
比的意義在教學中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同時這個意義概括得又比較抽象,學生很難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什么叫做比。為了讓學生能真正體會到兩個數(shù)的比表示兩個數(shù)相除,在教學時,我設計了一些各有側重點,同時又互相關聯(lián)、循序漸進的例題。在學生對比有了豐富的感性認識后,再概括比的意義,這樣有利于學生真正理解比的意義。
1.教學“同類量的比”,分四個層次進行。
首先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動畫片——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的身高,引導學生對兩個同類量進行比較,學生通過已有知識與經驗認識到,用減法可以表示兩個數(shù)量的相差關系,用分數(shù)或除法可以表示兩個數(shù)量之間的倍數(shù)關系,而這里認識的比則專門框定于后一種情況,這樣可使教學建立在一個清晰的前提條件下。
其次又重點引導學生認識比,使學生體會到比是對兩個數(shù)量進行比較的又一種數(shù)學方法。在理解9比17和17比9的不同意義時,幫助學生明確比是一個有序的概念,這樣的教學安排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也顯得層次清晰,條理有序。
接著,我請學生利用課前談話中提到的身高信息,結合卡通人物的身高,再來說說比。一是給學生說的機會,讓他們會說誰與誰的比,二是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同類量的比較先要把單位統(tǒng)一以后才能比。
最后,讓學生舉一反三,列舉生活中比的例子,通過交流,讓學生感受比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2.教學不同類量的比。
通過體重與身高的比來引入,讓學生初步體會到兩個不同類量間的關系也可以用比來表示,然后再舉路程與時間的比,進一步完善對比的認識。最后通過觀察板書,讓學生概括出兩個數(shù)的比表示兩個數(shù)相除這一意義。
(二)放手讓學生自學,引導學生學以致用。
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較多,不僅要讓學生理解比的意義,還要學會比的讀寫、比各部分的名稱、求比值的方法以及比、除法和分數(shù)之間的關系等,這么多的內容,如果全部由老師教給學生,就會顯得多、雜,并且枯燥??紤]到這些內容的難度不大,學生能夠通過看書自學解決問題,所以在教學完比的意義后放手讓學生自學,讓學生在小組里交流所學所想,這樣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而且能拓展課堂的寬度,同時也使教學重點得到強化。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經歷認識“倍”的概念的過程。
2、初步體會“倍”的含義,能根據直觀事物回答簡單的求倍數(shù)的問題。
討論活動,對“倍”的知識充滿好奇心。
教學重難點
體會“倍”的含義,能根據直觀事物回答簡單的求倍數(shù)的問題。
教學過程
課前三分鐘
==24
==12
==20
==35
( )×=27
=×6=36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圖片回憶舊知,知道圖片上表示的是幾個幾,從而引入新知“倍”的概念。
二、情境導入,學習新知
1、組織游戲,引入“倍”的概念
師:剛才同學們對已經學過的知識掌握的還不錯,所以老師想請同學們來參加一個活動。(點出人名)
師:我讓他們前后站成兩排并一一對齊,然后你來回答第一排和第二排分別有幾個人?
生:一排2個,二排4個。
師:你數(shù)的很認真!那誰能告訴老師,第一排的人數(shù)與第二排的人數(shù)比較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第一排的人數(shù)比第二排的人數(shù)少2個。
生:第二排的人數(shù)比第一排的人數(shù)多2個。
師:這是我們以前學習的知識,當兩種數(shù)量進行比較時,還有一種新的關系,你們想知道嗎?那請認真聽。第一排人數(shù)是學生齊讀一次。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景,用學生喜歡的動畫引入課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輕松、愉悅的情緒。由學生已熟悉的兩種關系,開門見山地告訴學生倍數(shù)關系,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迅速進入探究的興奮時區(qū)。
二、 探究體驗。
1、多媒體出示“大象之家”的圖片。讓學生觀察圖片說一說從圖中都找到了什么信息?
生:有4頭大象,2頭小象。
師:你能說出大象與小象之間的關系嗎?
當學生說出“倍”的關系后問一問你是怎么知道的?學生會說,因為
2、我們再來觀察這幅圖片,這些象們根據顏色分是兩個家庭的,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那每個家庭里邊又都有幾只大象幾只小象呢?
生:2只大象1只小象。
師:現(xiàn)在誰來說一說現(xiàn)在每個家庭里大象與小象的關系。
2、出示小兔子拔蘿卜圖。
師:小兔子知道了你認識了“倍”,她想來考考你。請你觀察圖片,說一說你從圖中找到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生:小兔子拔了2根蘿卜,兔媽媽拔了6根蘿卜。
師:你觀察的很認真,而且把你看到的信息變成了自己的話,你真棒!老師把你的信息用我們學過的數(shù)學符號來具體表示出來,我用△來表示蘿卜,小兔子兩根,我就畫兩個△,兔媽媽拔了6根,我就畫6個△,而且要讓上下的△一一對齊,這樣我們就把文字的信息用畫圖的方式表示出來了,這會讓你更清楚的了解信息。接下來你根據老師畫的圖片信息,說一說你都想到了哪些數(shù)學問題?
生:一共有多少個蘿卜?誰比誰多幾個?
師:老師也想問個問題:兔媽媽拔的蘿卜個數(shù)是小兔子的幾倍呢?你來猜一猜?要想個辦法證明你的猜想,可以動手畫,用嘴說。(同桌之間可以說一說,看你們倆個的猜想一樣嗎?)
3、找同學說一說,
說出猜想。生1:因為6里邊有3個2所以我認為兔媽媽的蘿卜個數(shù)是小兔子的3倍。
生2:把6個蘿卜,兩個兩個的分,能分成3份,所以我認為兔媽媽的蘿卜個數(shù)是小兔子的3倍。
師:你們的猜想和說法都是正確的,老師也來和你分享一下老師用畫的方式證明這個猜想:小兔子拔了所以兔媽媽拔得蘿卜個數(shù)就是小兔子的3倍。用數(shù)字表示就是6是3的2倍。
4、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大數(shù)里邊有幾個小數(shù),大數(shù)就是小數(shù)的幾倍。
【設計意圖】通過大象之家和小兔子拔蘿卜的兩道例題,讓學生直觀的認識倍,并加以鞏固對倍的理解,學會說誰是誰的幾倍。
三、游戲鞏固
師:老師看你們有些累了,所以想請你們和我一起做拍手游戲。老師拍2下,你拍4下,你一邊拍手一邊思考:你拍的是老師拍的幾倍?
【設計意圖】通過拍手游戲,進一步加深對倍的理解,激發(fā)學生興趣。
四、課堂練習
1、練一練1:先觀察圖片,回答問題再填空。
3:仿照第一題,認真觀察圖片,獨立完成,再訂正。
3、練一練4:先讀清題意,看清以誰為標準,再動手圈一圈,回答問題。再找同類型題練一練。
4、練一練5:
1)先看圖數(shù)出每種動物的個數(shù)。
2)用圖形代替動物在本上畫一畫,再填空。
3)提示學生提出關于倍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84---85頁內容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鐘面,知道時針、分針及鐘面上的數(shù)字;并使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整時,知道整時的兩種表示方法。
2、在動手操作和游戲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歸納表達能力及合作交流意識。
3、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自覺養(yǎng)成遵守時間、珍惜時間和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充分認識鐘面,掌握認讀整時的方法。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時間觀念,掌握看整時的方法。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誘發(fā)興趣
1、師:喜歡看動畫片嗎?今天老師就帶大家去羊村玩一天,看誰今天表現(xiàn)是最棒的。
2、提出問題:我們去羊村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集合,怎樣才能知道時間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鐘表。
(二)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1、初步感知鐘面(出示鐘面)
師: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你能說說鐘面上都有什么嗎?
學生匯報:
生1:鐘面上有12個數(shù)。(課件演示,生齊數(shù))
生2:鐘面上有兩根針。
師:時針和分針是我們認識時間的好幫手。你們認識時針和分針嗎?和你的同桌互相指一指,說一說吧!(抽一個學生上臺指)
生3:鐘面上有一些格子。
師:我們把兩個數(shù)之間的叫做一個大格。我們一起來說一下一共有多少個大格。(課件演示,生齊數(shù))
2、聯(lián)系生活,認識整時
師:我們認識了鐘表,下面讓我們看看去羊村都要做哪些事情。
(出示7時)這是我們旅游集合的時間,你知道是幾時嗎?(7點)
師:對,在數(shù)學上我們通常把7點說成是7時。
師:7時怎么寫呢?伸出你的小手跟老師一起寫一寫。先寫一個7,再寫一個時間的時。
師:你是怎么知道是7時的?(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7,就是7時)
3、認識電子表
師:(出示7時電子表)你見過這種表嗎?你認識嗎?(抽生答)
師:對,我們把這種表叫做電子表,7時用電子表示法就是先寫一個7,再寫兩個小圓點,最后寫兩個零。(師邊說邊板書,生用小指頭和老師一起寫。)
4、鞏固
師:我們7時集合,(板貼8時的鐘面)這是我們出發(fā)的時間,你知道是幾時嗎?
生:8時,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8,就是8時。(板書8時)
師:你會用電子記時法表示嗎?(抽生上臺寫)
師:我們8時出發(fā)。(板貼9時的鐘面)這是我們到達羊村的時間,你知道是幾時嗎?
生:9時,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9,就是9時。(板書9時)
師:你會用電子記時法表示嗎?那就在白色卡紙上用黑色水彩筆寫出來,誰寫得漂亮就把誰的貼在黑板上。
師:仔細觀察幾個鐘面時針和分針的指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分針都指著12,時針指的數(shù)字不同)
師:像7時,8時,3時,分針都指著12,這樣的時刻,叫做整時。
師:那怎么樣認識整時呢?(手勢引導)分針指12,時針指著7,就7時,指著8就8時,指著3就3時,也就是時針指幾就是幾時。
小結:我們可以用一句話記住,分針長長指12,時針指幾就是幾時。(生齊讀)
師:仔細觀察3個電子表記時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有2個0和2個小圓點)
師: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小圓點左邊的數(shù)不一樣)
師:所以電子表記時法也可以用一句話來記?。盒A點右邊2個0,左邊是幾就是幾時。(生齊讀)
(三)動手操作,鞏固新知
1.、我們的'一天
師:(課件出示我們的一天)請在作業(yè)紙上用兩種方式表示這3個時刻。
生寫,師巡視。最后集體訂正。
師:怎么又有一個7時呢?(抽生答)
師:對了,時針一天在鐘面上要轉兩圈,所以有兩個9時,上午9時和晚上9時。因此,要準確地表達時刻,還得會用上午、下午、早上、晚上等這些時間詞。(課件顯示)
2、撥鐘表
(1)師:在去羊村的路上,我們碰到了?(出示灰太狼的圖片)灰太狼說大家必須回答對他的問題才能過關。
你知道時針和分針在鐘面上是沿著什么方向轉動的嗎?(抽生答)
師:那你能按照分針和時針轉動的方向撥出幾個時刻嗎?學生拿出小鐘面,撥出下列時刻:(11時,5時,6時)
(2)師:李老師也撥了6時,和老師的一樣嗎?(抽生答)
追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引導生說時針和分針在一條線上)
3、小小修理師
師:大家進了羊村,遇見了(出示懶羊羊的圖片)。今天懶羊羊去小熊的鐘表店玩,弄壞了3個鐘表,你愿意幫助它嗎?
五、欣賞圖片
看到大家這么聰明能干,鐘表店的小熊老板也想和大家交朋友,邀請大家去他的鐘表店看看。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六、作業(yè)布置
1、小小設計師:設計一個自己最喜歡的鐘面,涂上顏色,并在下面寫出時間(要用兩種方法表示)
7、總結回顧
師:時間過得真快呀,一節(jié)課很快結束了,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
師:我們今天的知識還可以用一首兒歌來總結:小鐘表,真可愛。分針長長指12,時針指幾就幾時。電子表,真機靈。圓點右面兩個0,左面是幾就幾時。(生齊讀)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認識鐘面上有時針、分針、秒針。知道時針走一大格是一小時,分針
走一小格是一分鐘。能體驗1小時=60分。感受一分鐘、一小時有多長。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以及實際操作的能力,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體會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增強數(shù)學應用意識。
3、情感目標:讓學生在實踐、體驗中感受鐘表與生活是緊密聯(lián)系。養(yǎng)成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體驗數(shù)學帶給我們的快樂。
二、教學內容及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內容:二年級上冊“時、分的認識”。認識時、分兩個時間單位,通過觀察鐘面上的大格、小格認識“時”、“分”,初步理解1時、1分的含義。然后讓學生撥鐘面上的針,知道1時=60分。建立1分和1時的時間觀念,讓學生不斷豐富對1分、1時的感性認識。
重點:認識鐘面,知道1時、1分的含義,理解時與分的關系。
難點:理解1時=60分,感受1分、1時的長短。
三、教學對象分析
學生對鐘面知識是一個全新的知識,而且這些知識較繁瑣。在本節(jié)課學生要完成學習任務有難度,所以讓學生準備學具鐘,感性地認識鐘面,知道鐘面上有些什么,但要清晰地講清這些知識,最好的輔助方法就是運用多媒體教學。在它清晰的逐一顯示中,學生有條有理地掌握了知識。
四、教學策略與教法、學法
“情境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和愿望,“自主探索”讓學生小組合作交流,“精講點撥”充分利用媒體教學,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吸引學生,增強教學效果。“實踐體驗”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增強數(shù)學意識。
五、教學媒體設計
(1)“龜兔賽跑”的動畫設計,既有趣味性,又孕伏了知識。
(2)“認識鐘面”的媒體設計,有序地處理了這部分的教學內容,突出重點,分散了難點,教學效果尤其好。
(3)“時針走一大格是一小時,分針走一小格是一分鐘”的媒體設計,有動感的演示過程,很清楚地建立1分、1時的概念。
(4)“1分=60分”的媒體設計,用了動感的演示過程,突破了教學難點。
(5)“1分鐘的長短”的設計,既調解了緊張的學習氣氛,又體驗了1分鐘多長。
六、學習評價設計
1、設計指向性的提問
如:多媒體顯示1時=60分的畫面時,問:時針、分針同時走,同時停,那么時針走了幾大格?是幾小時?分針走了幾小格?是幾分鐘?追問:1時與60分有什么關系呢?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呢?
2、設計針對性的練習
如:時針從12起走到4,要走多長時間?為什么?走到7呢?分針從12走到4,要走多長時間?你是怎么知道的?走到7呢?為什么時針、分針都是從12走到4,走的時間不一樣呢?
3、設計課外延伸的練習
你1分鐘大約跳(
)下繩;你刷一次牙大約用(
)分鐘;你們家吃頓晚飯約花(
)分鐘;你媽媽1小時做了哪些事情?
七、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思路及媒體應用
一、情景導入
電腦顯示“龜兔賽跑”畫面問:在這段時間里,龜跑了多少路程?兔子跑了多少路程?
再問:這一畫面和我們生活中的什么相似呢?
實物投影第76頁上的圖
學生回答
回答“鐘面”
要知道時間,就要學會看鐘表,產生強烈的求知欲。
用多媒體的動畫效果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也為鐘面知識做了孕伏。
二、自主探索
鐘面上有些什么呢?
你還知道些什么?
把你的想法在小組里交流
提問:哪個小組來說一下你們的答案
對學生的答案適時合理作出評價
拿出自己的學具鐘,看一看鐘面上有些什么?和小組同學交流
不同小組的學生上臺交流補充
讓學生感性地認識鐘面,知道鐘面上有些什么,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性。
三、精講點撥
問:兩個數(shù)字間為一大格,鐘面上有幾個大格?
每個大格里有幾個小格?
鐘面上共有多少個小格?
你是怎么知道60個小格?
指出:時針走一大格是1小時,分針走一小格是1分。
問:分針從12起走到4,要走多少分鐘?你是怎么知道的?
分針從12起走到7,走多少分鐘?你是怎么知道的?
時針從12走到4,要走幾小時?為什么?走到7呢?
追問:為什么分針、時針都是從12走到4,而分針走了20分鐘,時針卻走了4小時呢?
小結:時針走一大格是1小時,分針走一大格是5分鐘。
在鐘面上撥一撥,分針走60個小格,時針走了幾個大格?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媒體顯示:1時=60分
想感受1分鐘有多長嗎?
認識三針
指一指學具鐘上的三針
觀察媒體演示,合作討論,回答問題。
知道了時針、分針的走時規(guī)律。
根據時針、分針走時規(guī)則,再加上媒體的動感過程,能清楚地說出答案和想的過程。
按要求在學具鐘上撥一撥,看一看,再說一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把自己的答案在小組里交流。
邊看邊思考1時與60分的關系。
閉上眼睛,邊聽音樂,體驗1分鐘的長短。
媒體顯示時針、分針、秒針1——12個數(shù)字,把鐘面平均分成了12個大格,每個大格里有五個小格。畫面放大,接著五個五個地顯示一共有60個小格。
媒體教學吸引了學生注意力,教學過程簡潔明了,增強了教學效果。
媒體顯示清晰,再加上動感的過程,突出了知識的重點,降低了學生掌握知識的難度。
先讓學生親自撥一撥,體驗1小時與60分的關系。
再從媒體清晰、動感的演示中,進一步體會1小時=60分
媒體顯示1分鐘長的畫面并伴有音樂。使學生放松心情學知識,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四、實踐體驗
全班巡視
1分鐘測自己的脈搏約跳()次。
1分鐘大約做()節(jié)眼保健操。
填充:
一節(jié)課是()分鐘,課間休息()分鐘,再加上()分鐘是1小時。
讓學生感受1分鐘、1小時的長短,積累生活中的經驗,感受生活中的數(shù)學。養(yǎng)成按時做事,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五、全課小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口答
六、課后作業(yè)
你一分鐘大約跳()下繩
你刷牙用了()分鐘
你們家吃一頓晚飯約花()分鐘,
你媽媽一小時做了哪些事?
增加學生體驗時間的機會,幫助他們積累生活的經驗,感受數(shù)學帶來的樂趣。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角、分,知道1元=10角,認識單位是角的人民幣之間的關系。
商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愛護人民幣。
重點難點: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理解元、角間的進率關系及互化。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出課題
1、教師出示一本書,讓學生猜一猜它是用多少錢買來的。教師:像剛才同學們說到的錢就是我們國家發(fā)行的法定貨幣,叫人民幣。
2、教師:請你說一說,我們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幣?
、(2)主題圖
①購物圖。教師:小朋友和媽媽在干什么呢?我們買東西就要人民幣。
②教師:再看看這位小朋友他在干什么?(對,買車票也要用到人民幣。)
③教師:錢除了可以買東西,我們還可以把它怎么樣呢?(出示第,(對,存起來。)小朋友們,你們有沒有存錢的習慣呢?有錢有什么用呢?我們可以把爸爸媽媽給我們的零花錢存起來,辦更有意義的事,比如說買好書、買學習用品、獻愛心等。我們從小要養(yǎng)成不亂花錢,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課件全面出示我國發(fā)行的人民幣的品種,使學生對我國各種面值的人民幣有一個整體的了解。教師:哪位同
教學流程
學能說說這些人民幣的面值各是多少?
⑴學生邊回答,教師邊板書:元、角、分。說明:元、角、分是人民幣的常用單位。
⑵教師:說說你是怎么記住這么多種面值的人民幣?(如:顏色、大小、圖案、圖案中的數(shù)等。)課件出示人民幣上的國徽,提問:“知道這是什么嗎?”滲透思想教育:在人民幣上,國徽代表我們的祖國,我們愛護人民幣,就是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所以我們不要故意損壞它。
(。
這叫盲點,這是專門為盲人朋友設計的,就是說我們閉上眼睛摸到這個突出來的點就知道是這張是一百元了。
⑷小組認識活動:現(xiàn)在,請各位小朋友拿出老師為你們準備的模擬人民幣,四人小組之間相互認一認這些人民幣,比一比,哪個組的同學最先把所有的人民幣都認完。
⑸檢查學習效果:教師手中拿著人民幣,讓學生再認一認它們的面值各是多少,是怎樣看出來的?
(6)教師:同學們看,老師桌面上這么多零零散散的人民幣,多不整齊。老師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把這些人民幣按規(guī)律進行分類。先同桌兩人將你們的模擬人民幣分一分。
請幾位學生代表到展臺上展示。
①按單位分:元、角、分
②按質地分:紙幣、硬幣
③按新版、舊版分。
④按數(shù)大小分。
⑺、請同學們看教科書第老師說明:像這樣,在人民幣的下角有一道紅色斜線,這樣叫樣幣,是不可以用來買東西的。
2、教學例2。
⑴教師出示一張
⑵教師出示一個5角硬幣,提問:可以換幾個1角硬幣?讓學生先在組內互換,再上臺跟老師換。
⑶課件出示聰聰和明明的對話。引出:。
三、課堂練習
1、完成“做一做”的第1題。
2、完成“做一做”的第2題。
四、知識應用,體驗生活。
教師:老師開了一個“小小文具店”,歡迎小朋友們一起來買東西!
出示文具店商品及其單價,以小組為單位來購物,先討論好要買什么商品,然后派一位代表上來買。
五、全課總結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這節(jié)課學得開心嗎?你有什么收獲呢?
在第一行畫了2個圓:○○
如果請你在第二行畫圓,你準備畫幾個?并想一想你畫的第二行圓的個數(shù)和第一行圓的個數(shù)相比,有什么關系?
預設:學生會“比多少”,比較“相差關系”
(出示)第一行:○○
第二行:○○ ○○ ○○ ○○
把第一行的○○圈起來,看作一份,第二行有這樣的幾份?(4份)
揭示:第二行的個數(shù)是第一行的4倍。(定義概念)
追問:如果要畫出第二行的個數(shù)是第一行的3倍。又該怎么畫?(用“圈一圈”的方法驗證) 你是怎么想的?
如果畫出第二行的個數(shù)是第一行的'2倍。你是怎么想的? (用“圈一圈”的方法驗證)
把第一行2個圓換成3個圓,畫出第二行是第一行的2倍。(用“圈一圈”的方法驗證)
對比:第二行的個數(shù)都是第一行的2倍,可是第二行的個數(shù)卻各不相同,這是為什么呀?
歸納:2的2倍(也就是2個2)、和3的2倍(也就是2個3)是不同的。(概念同化)
辨析:第二行的圓是第一行的3倍還是2倍?
○○○ ○○○
○○ ○○ ○○ ○○○ ○○○
質疑:圈的時候要根據什么來圈?
你覺得第一行和第二行還可以分別畫幾個圓,也能表示第二行的個數(shù)是第一行的2倍。比一比誰的方法多?
質疑:你們都是表示第二行圓的個數(shù)是第一行的2倍,怎么你們畫的圓的個數(shù)并不一樣呢?
小結:只要第一行的1份的個數(shù)確定了,第二行就畫這樣的幾個幾。(強化概念)
1、第一行畫了3個圓,第二行畫的是第一行的6倍,第二行畫了多少個圓?你是怎么想的?
歸納:因為第二行畫的是第一行的6倍,也就是6個3,三六十八。
變式一:第一行畫了3個圓,第二行畫的比第一行多2倍,第二行畫了多少個圓?你是怎么想的?
變式二:第一行畫了3個圓,第二行畫的和第一行同樣多,這兩行的圓的個數(shù)之間有“倍數(shù)關系”嗎?
2、看圖,用“倍”來說一句話
第一行: ○○
第二行: ○○ ○○ ○
相信《圓的認識教案精選九篇》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是您了解幼兒園教案,工作計劃的必備網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認識教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