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會對課本中的主要教學內容整理到教案課件中,所以老師寫教案可不能隨便對待。教案是評估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依據,好的教案課件是怎么寫成的?我們聽了一場關于“基礎護理學課件”的演講讓我們思考了很多,經過閱讀本頁你的認識會更加全面!
生命體征的評估與護理考試題
姓名:
成績:
一、選擇題(共45分) 1.體溫調節(jié)中樞位于
A.延髓上部 B.下丘腦 C.小腦蝶部 D.大腦枕葉 E.脊髓頸段 2.下列有關體溫的描述正確的選項是
A.長時間從事夜間工作者,在24小時內其體溫一般在下午2—8點最高
B.老年人體溫有下降趨勢,高齡者體溫會更低 C.女性在月經前期,體溫輕度降低 D.嬰幼兒體溫較穩(wěn)定 E.女性體溫較男性體溫稍高 3.提示高熱病人退熱期可能發(fā)生虛脫的表現(xiàn)是
A.皮膚蒼白,寒戰(zhàn),出汗 B.脈細速,四肢濕冷,出汗 C.脈速,面部潮紅,無汗 D.脈搏、呼吸漸慢,無汗 E.頭暈,惡心,無汗 4.敗血癥病人發(fā)熱時常見的熱型是
A.間歇熱 B.弛張熱 C.不規(guī)則熱 D.波浪熱 E.回歸熱 5.物理降溫后,需多長時間再次測量體溫以進行觀察
A.10分鐘 B.15分鐘 C.20分鐘 D.30分鐘 E.40分鐘 6.可在口腔部位測量體溫的病人是
A.腹瀉患兒 B.支氣管哮喘發(fā)作時 C.昏迷者 D.痔瘡術后 E.精神病人 7.體溫過低病人的護理措施,不妥的是
A.提高室溫 B.足部放熱水袋 C.飲熱飲料 D.加蓋被 E.增加病人的活動量 8.體溫驟升多見于
A.休克 B.極度衰竭 C.肝癌 D.急性感染 E.肺結核 9.瘧疾病人最常見的熱型是
A.稽留熱 B.間歇熱 C.弛張熱 D.不規(guī)則熱 E.波浪熱 10.關于體溫計檢查方法錯誤的是
A.所有體溫計的汞柱甩至35℃以下 B.同時放人40℃溫水中 C.3分鐘后取出檢查 D.讀數相差0.5℃以上的體溫計不能再使用 E.汞柱有裂隙的體溫計不能再使用 11.成人正常脈率為
次/分 次/分 次/分 次/分 次/分 12.下列有關脈搏測量的描述錯誤的是
A.護士用示指、中指和無名指的指端按在動脈上,計數1分鐘脈率 B.診脈時,如有異常,再重復測一兩次,以求準確
C.當脈搏細弱數不清時,可用聽診器聽心尖搏動,數1分鐘心率代替診脈 D.如病人心率和脈率不一致時,護士應先測心率,再測脈率,各測1分鐘 E.診脈時,不可用拇指,因拇指小動脈搏動易與病人脈搏相混淆 13.下列表現(xiàn)符合間歇熱的是
A.體溫持續(xù)升高至39-40℃,持續(xù)數日 小時內變化不規(guī)則 C.高熱與正常體溫交替出現(xiàn) D.體溫在39℃以上,24小時波動超過l℃,最低體溫超過正常水平 E.體溫持續(xù)升高至39—40℃,24小時波動不超過l℃
1 14.對脈膊短絀的病人,測量心率、脈率的正確方法是
A.先測心率,后測脈率 B.先測脈率,后測心率 C.一人測心率,另一人測脈率,同時測1分鐘 D.一人測心率、脈率,另一人報告醫(yī)師 E.一人發(fā)口令,另一人測心率、脈率 15.對脈搏生理性變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A.幼兒比成人快 B.同齡男性比女性 C.老年人比較慢 D.情緒激動時增快 E.休息睡眠時減慢 16.下列測量脈搏的選項中不妥的是
A.病人情緒激動時休息30分鐘再測 B.不用拇指診脈 C.異常脈搏須測30秒 D.脈搏細弱者可測心率 E.有脈搏短絀者,應兩人同時測心率與脈率 17.單位時間內脈率少于心率多見于
A.顱內壓增高 B.高熱 C.洋地黃中毒 D.心房纖維顫動 E.心肌炎 18.正常成人每分鐘呼吸次數為
A.12—20次 B.12—24次 C.16--20次 D.16--24次 E.18--24次 19.代謝性酸中毒病人的呼吸表現(xiàn)為
A.深長而規(guī)則的呼吸 B.浮淺性呼吸 C.蟬鳴樣呼吸 D.呼吸和呼吸暫停交替出現(xiàn) E.吸氣和呼氣均感費力 20.測量呼吸時護士的手仍置于病人脈搏部位是為了
A.表示對病人的關心 B.為了看表計時 C.測脈搏估計呼吸頻率 D.轉移病人的注意力 E.將脈率與呼吸頻率對照 21.當危重病人呼吸微弱,不易觀察時,測量呼吸頻率的方法是
A.仔細聽呼吸音響并計數 B.手置患者鼻孔前,以感覺氣流通過并計數
C. 手按胸腹部,根據胸腹部起伏次數計算呼吸頻率 D.測得的脈率乘以1/4,以推測呼吸次數 E.置少許棉絮于病人鼻孔前計數其飄動次數 22.呼吸和呼吸暫停交替出現(xiàn)稱為
A.陳—施呼吸 B.畢奧呼吸 C.庫氏呼吸 D.浮淺式呼吸 E.鼾聲呼吸 23.脈壓增大主要見于
A.心包積液 B.心肌梗死 C.心動過速 D.動脈硬化 E.休克 24.可使血壓測量值偏低的因素是[泡泡演講稿 popo666.COM]
A.病人情緒激動 B.在寒冷環(huán)境中測量 C.纏袖帶過松 D.肢體位置高于心臟水平 E.用寬12cm袖帶測下肢血壓 25.測量血壓時出現(xiàn)假性高讀數的原因可能是
A.血壓計袖帶寬度太寬 B.血壓計袖帶纏繞過緊 C.被測者手臂位置高于心臟 D.被測者在進餐后立即測量血壓 E.測量時,放氣速度太慢 26.正常成人口腔溫度的平均值是
A.℃ B.36.5℃ C.37℃ D.37.5℃ E.38℃ 27.測量血壓時不必要的措施是
A.血壓計要定期檢查和校對 B.測前血壓計汞柱保持在零點 C.袖帶寬窄要合適 D.臥位時肱動脈應平腋中線 E.血壓計零點和心臟位置在同一水平 28.不屬于吸氣性呼吸困難的表現(xiàn)是
A.三凹征 B.吸氣時間縮短 C.指甲發(fā)紺 D.鼻翼扇動 E.胸悶煩躁 29.丁先生,人院7天,體溫均在39.5—40℃,其熱型是
A.間歇熱 B.弛張熱 C.波浪熱 D.稽留熱 E.不規(guī)則熱
2 30.李先生,患肺炎球菌性肺炎,口溫40℃,脈搏120次/分,口唇干燥,下列護理措施中不妥的是
A.臥床休息 B.每4小時測量1次體溫 C.鼓勵飲水 D.冰袋放于頭頂、足底處 E.每日口腔護理2—3次 31.單先生,高血壓病,左側肢體偏癱,醫(yī)囑測血壓4次/天,下述不妥的是
A.固定血壓計 B.測血壓時間8—12—4—8(紅字) C.測右上肢血壓 D.臥位測量,使肱動脈平腋中線 E.必須固定專人測量
32.李老先生,65歲,脈搏每隔兩個正常搏動出現(xiàn)一次過早搏動,此病人目前可能出現(xiàn)
A.心室早搏 B.脈短絀 C.間歇脈 D.三聯(lián)律 E.二聯(lián)律
33.鄭先生,48歲,內源性哮喘病人,主訴呼吸費力,呼氣時間顯著長于吸氣,該病人最可能出現(xiàn)哪種呼吸異常
A.深度呼吸 B.潮式呼吸 C.吸氣性呼吸困難 D.呼氣性呼吸困難 E.混合性呼吸困難 34.朱女士,高血壓病,為其測量血壓時正確的做法是
A.若采取立位測量,手臂應平第6肋間 B.放氣時聽到的最強音即為收縮壓 C.緩慢放氣,速度4mmHg/s D.聽到變音即為舒張壓 E.聽到舒張壓后保持放氣速度,直到汞柱回到零位 35.王先生,巴比妥類藥物中毒,:入院治療,其呼吸特點正確的是
A.呼吸淺慢一呼吸加深加快一呼吸暫停一反復 B.規(guī)律呼吸一呼吸暫停一反復 C.深而規(guī)則 D.淺表不規(guī)則 E.呼氣時發(fā)出鼾聲 36.患者李某,男,35歲,持續(xù)高熱。在對患者的護理措施中不妥的是
A.密切況察病情變化 B.測體溫每天二次
C.冰袋冷敷頭部
D.口腔護理 E.鼓勵多飲水
37.患者汪某,男,34歲。8am體溫驟升至℃,持續(xù)6h后降至℃,2天后體溫又升至39℃,此熱
型可能為
A.稽留熱
B.弛張熱
C.間歇熱
D.不規(guī)則熱
E.回歸熱 38.患兒兵兵,需測量直腸溫度時,護士應將肛表插人肛門
-2cm
- 3cm
-4cm
-5cm
-6cm 39.患者林某,女50歲。診斷為“菌痢”。護士測量體溫時得知其5min前飲過開水,為此應
A.囑其用冷開水漱口后再測量
B.參照上次測量值記錄
C.改測直腸溫度 D.暫停測一次
E.告知患者30min后再測口腔溫度
40.患者張某,男,70歲。測口溫時不慎將體溫計咬碎,護士應立即采取的措施為
A.催吐
B.口服蛋淸液
C.服緩瀉劑
D.洗胃
E.淸除口腔內玻璃碎屑 41..患者鄭某,男45歲,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脈搏特征是
A.強大有力
B.細弱無力
C.動脈管壁變硬,失去彈性
D.單位時間內脈率少于心率 E.每隔一個正常搏動后出現(xiàn)一次期前收縮
42.護士小敏先為馬先生測量脈搏、呼吸,測量呼吸時小敏的手不離開診脈部位是為了
A.保持患者體位不變
B.不被察覺,以免緊張
C易于計時
D.對照呼吸與脈搏的頻率
E.觀察患者面色
43.護士小李,為高血壓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在有關血壓生理變化的敘述中不妥的是
A.更年期前女子略低于男子
B.寒冷環(huán)境血壓上升
C.睡眠不佳時血壓可稍升高
D.上肢血壓低于下肢血壓
E.坐位血壓低于臥位血壓
44.患者金某,女,76歲,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颊叩暮粑杀憩F(xiàn)為
A.費力呼吸
B.深而規(guī)則的大呼吸
C.吸息樣呼吸
D.蟬鳴樣呼吸
E.鼾聲呼吸
45.患者許某,女,52歲,安眠藥中毒,意識模糊不淸,呼吸微弱,淺而慢,不易觀察,護士應采取的測
量方法是
A.以1/4的脈率計數
B.測脈率后觀察胸部起伏次數
C.聽呼吸音計數
3
D.用手感覺呼吸氣流計數
E.用少許棉花置患者鼻孔前觀察棉花飄動次數計數
二、填空題(共30分)
1.發(fā)熱患者應給予高熱量、髙蛋白、髙維生素、易消化的(
)或(
)食物。 2.口腔測溫時,將口表水銀端斜放于(
),閉緊□唇,用鼻呼吸,時間(
).心動過速指成人脈率超過(
)次/分,心動過緩指成人脈率少于(
)次/分。 4.臨床上最常選擇的診脈部位是(
)。
5.在心室收縮時,動脈血壓上升達到的最高值稱為(
),在心室舒張末期,動脈血壓下降達
到的最低值稱(
)。 6.寒冷環(huán)境血壓可略(
);髙溫環(huán)境血壓可略(
)
7.正常血壓為收縮壓(
)mmHg、舒張壓(
)mmHg、脈壓(
)mmHg 8.測量血壓時應將袖帶平整置于上臂中部,下緣距肘窩(
)cm,松緊以能(
)為宜。 9.密切觀察血壓者,應做到四定,即(
)、(
)、(
)和(
)。 10.深度呼吸是一種(
)的大呼吸,見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和尿毒癥酸中毒。 11.女性以(
)呼吸為主;男性和兒童以(
)呼吸為主。 12.注意用氧安全,切實做好四防,即(
)、(
)、(
)、(
)。
三、名詞解釋(共10分) 1.弛張 2.潮式呼吸
四、簡答題(共15分) 1.為什么每日要觀察病人的體溫、脈搏、呼吸及血壓? 2.簡述測口溫時若患者不懼咬破體溫計后的護理措施。 3.高熱病人的護理措施。 答案:
一、選擇題
1-5 BEBBD
6-10 DEDBD
11-15 CDCCC
16-20 CDCAD
21-25 EBDDE 26-30 CEBDD
31-35 EDDCE
36-40 BCCEE
41-45 BBEBE
二、填空題
1、流質
半流質
2、舌下熱窩
3
3、100 60
4、橈動脈
5、收縮壓
舒張壓
6、升高
下降
7、90-139 60-89 30-40
8、2-3 容入一指
9、定時間
定部位
定體位
定血壓計
10、深而規(guī)則
11、胸式
腹式
12、防火
防熱
防震
防油
4
護理生命體征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
(一)工作目標。
安全、準確、及時測量患者的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為疾病診療和制定護理措施提供依據。
(二)工作規(guī)范要點。
1.告知患者,做好準備。測量生命體征前30分鐘避免進食、冷熱飲、冷熱敷、洗澡、運動、灌腸、坐浴等影響生命體征的相關因素。
2.對嬰幼兒、老年癡呆、精神異常、意識不清、煩躁和不合作者,護士應采取恰當的體溫測量方法或在床旁協(xié)助患者測量體溫。
3.測腋溫時應當擦干腋下,將體溫計放于患者腋窩深處并貼緊皮膚,防止脫落。測量5-10分鐘后取出。
4.測口溫時應當將體溫計斜放于患者舌下,用鼻呼吸,閉口3分鐘后取出。
5.測肛溫時應當先在肛表前端涂潤滑劑,將肛溫計輕輕插入肛門3-4厘米,3分鐘后取出。用消毒紗布擦拭體溫計。
6.發(fā)現(xiàn)體溫和病情不相符時,應當復測體溫。 7.體溫計消毒方法符合要求。
8.評估測量脈搏部位的皮膚情況,避免在偏癱側、形成動靜脈瘺側肢體、術肢等部位測量脈搏。
9.測脈搏時協(xié)助患者采取舒適的姿勢,以食指、中指、無名指的指腹按壓橈動脈或其他淺表大動脈處,力度適中,以能觸及到脈搏搏動為宜。
10.一般患者可以測量30秒,脈搏異常的患者,測量1分鐘。 11.發(fā)現(xiàn)有脈搏短絀,應兩人同時測量,分別測心率和脈搏。 12.測量呼吸時患者取自然體位,護士保持診脈手勢,觀察患者胸部或腹部起伏,測量30秒。危重患者、呼吸困難、嬰幼兒、呼吸不規(guī)則者測量1分鐘。
13.觀察患者呼吸頻率、節(jié)律、幅度和類型等情況。 14.危重患者呼吸微弱不易觀察時,可用棉花少許置鼻孔前,觀察棉絮吹動情況,并計數。
15.測量血壓時,協(xié)助患者采取坐位或者臥位,保持血壓計零點、肱動脈與心臟同一水平。
16.選擇寬窄度適宜的袖帶,驅盡袖帶內空氣,平整地纏于患者上臂中部,松緊以能放入一指為宜,下緣距肘窩2-3厘米。
17.正確判斷收縮壓與舒張壓。如血壓聽不清或有異常時,應間隔1-2分鐘后重新測量。
18.測量完畢,排盡袖帶余氣,關閉血壓計。
19.長期觀察血壓的患者,做到四定:定時間、定部位、定體位、定血壓計。
20.結果準確記錄在護理記錄單或繪制在體溫單上。
21.將測量結果告訴患者/家屬。如果測量結果異常,觀察伴隨的癥狀和體征,及時與醫(yī)師溝通并處理。
(三)結果標準。
1.護士測量方法正確,測量結果準確。 2.記錄準確,對異常情況溝通及時。
生命體征監(jiān)測技術
體溫的測量
(一)目的:
1、測量記錄患者體溫。
2、監(jiān)測體溫變化,分析熱型及伴隨癥狀。
(二)用物準備:
1、個人準備:衣帽整齊、戴口罩、洗凈雙手。
2、物品準備:治療盤內放體溫計、紗布、彎盤、秒表、記錄單、筆、必要時準備潤滑劑衛(wèi)生紙等。
(三)操作程序:
1、將用物攜至病人床旁,核對床號、姓名。根據患者病 情、年齡等確定合適的測體溫方法及體位。
2、測腋窩時擦凈腋窩汗液,將體溫計水銀端放于患者腋下,貼緊皮膚,囑病人屈臂過胸5---10分鐘后取出。
3、測口溫時,應將水銀端斜放于患者舌下,不可用牙咬,閉口3分鐘后取出。
4、測肛溫時應先在肛表前端涂潤滑劑,將肛溫計的水銀端輕輕插入肛門3----4㎝,3分鐘后取出擦凈,為病人擦凈肛門,蓋好被子取舒適臥位。
5、讀取體溫數,記錄結果,將體溫計放于彎盤內待消毒。
(四)注意事項
1、測體溫前應檢查體溫計有無破損,水銀柱是否甩至35℃以下。
2、嬰幼兒意識不清或不合格的患者測體溫時,護理人員應當守候在患者身旁。
3、如有影響測體溫的因素時,應推遲30分鐘測量。
4、發(fā)現(xiàn)體溫和病情不符時應當復測。
5、極度消瘦患者不宜測腋溫。
6、若患者不慎咬破汞溫度計,應當立即清除口腔內的玻璃碎片,再口服蛋清或者牛奶延緩汞的吸收,若病情允許,服含纖維食物以促進汞的排泄。
脈搏的測量
(一)目的:
1、測量患者的脈搏,判斷有無異常情況。
2、監(jiān)測脈搏變化,間接了解心臟的情況。
(二)用物準備
1、個人準備:衣帽整齊、戴口罩、洗手。
2、物品準備:計秒手表、記錄單、筆、聽診器。
(三)操作程序
1、協(xié)助患者采取舒適的體位,手臂自然放好。
2、以食物、中指、無名指的指端按壓橈動脈,力度適中,以接觸到脈搏搏動為宜。
3、一般患者可以測量30秒,測得的脈搏乘以2記錄,脈搏異常的患者應測1分鐘。
(四)注意事項
1、測量前病人應保持在安靜狀態(tài)下,否則休息30分鐘后測量。
2、脈搏短絀的患者,應由兩人測量,一人數脈搏,一人聽心率,同時數1分鐘,以分式記錄,心率∕脈搏∕分。
3、嬰幼兒有心臟疾病,使用毛地黃藥物的病人,用聽診器聽計心跳次數,測量1分鐘記錄。
呼吸的測量
(一)目的:
1、測量患者的呼吸頻率
2、監(jiān)測呼吸變化
(二)用物準備
1、個人準備:衣帽整齊、洗手、戴口罩。
2、物品準備:秒表、記錄單、筆、棉球。
(三)操作程序
1、將手放在病人橈動脈,似數脈搏狀。
2、觀察病人胸部和腹部的起伏,一呼一吸為一次呼吸,測量30秒乘以2記錄。
3、危重患者呼吸不易觀察時,用少許棉絮置于患者鼻孔前,觀察棉花吸動情況,計數1分鐘。
(四)注意事項
1、呼吸的速率會受到意識的影響,測量時不必告訴患者。
2、如患者有緊張、劇烈運動、哭鬧等,需穩(wěn)定后測量。
3、呼吸不規(guī)則的患者及嬰兒應當測1分鐘。 血壓的測量
(一)目的:
1、測量記錄患者的血壓,判斷有無異常情況。
2、檢測血壓變化,間接了解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功能狀況。
(二)用物準備
1、個人準備:衣帽整齊、戴口罩、洗手。
2、物品準備:秒表、記錄單、筆、血壓計、聽診器。
(三)操作程序
1、檢查血壓計。
2、協(xié)助患者采取坐位或臥位,保持血壓計零點,肱動脈與
心臟在同一水平。
3、驅盡袖帶內空氣,平整地纏于患者上臂中部,松緊以能
放入一指為宜,下緣距肘窩2—3㎝。
4、戴好聽診器,將其胸件放在肘窩內側,摸到肱動脈
搏動處固定。
5、打開水銀槽開關,關緊橡皮球氣門,握住輸氣球向 袖帶內打氣至肱動脈搏動消失。
6、緩慢松動氣門,使水銀柱緩緩下降。從聽診器中聽
到第一聲搏動,此時即為收縮壓。搏動聲突然變低
而弱或消失此時即舒張壓。
7、測量完畢,排盡袖帶余氣,關閉血壓計。
8、協(xié)助病人穿好衣袖,安置舒適體位。
9、記錄血壓數值即:收縮壓∕舒張壓。
(四)注意事項
1、測量前病人應保持安靜狀態(tài)下,有劇烈運動和情緒
激動時應休息30分鐘后再測。
2、保持測量者的視線與血壓計刻度平行。
3、對長期觀察血壓的患者應做到四定:定時間、定部
位、定體位、定血壓計。
4、為偏癱病人應從健側肢體測量,若上肢不便測量可
測下肢血壓,記錄時注明下肢血壓。
5、袖帶不宜過松或過緊,以免影響測得的準確性。
6、測量時應將血壓計放平,充氣不易過猛,勿使汞柱 超過玻璃管最高刻度。
7、測量完畢,應將袖帶氣體排盡,關閉水銀槽開關,
將血壓計放在水平位置。
8、定期檢測血壓計。
9、如血壓過高或過低,不宜告訴病人,執(zhí)行保護性醫(yī) 療原則。
生命生命教案
守護生命教學設計
生命生命教學心得體會
愛護生命主題班會課教案
《生命生命》教學設計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延伸讀
優(yōu)秀的人總是會提前做好準備,每一位任課幼兒園的老師都希望小朋友們能在幼兒園學到知識,大部分老師為了讓學生學的更好都會事先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利于老師提前熟悉所教學的內容,提供效率。幼兒園教案的內容具體要怎樣寫呢?也許"計算機絡基礎課件優(yōu)選"就是你要找的,可能你會喜歡,歡迎分享。
計算機基礎知識課件
一、計算機硬件基礎
計算機硬件基礎是計算機科學領域中最基礎的部分,主要包括計算機主機、輸入輸出設備、存儲器及其運行原理等方面。要掌握計算機硬件基礎知識,需要理解計算機運行的基本原理,掌握計算機組成結構、主板、CPU、內存、硬盤等硬件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以及各種輸入輸出設備的基本原理等。
二、計算機軟件基礎
計算機軟件基礎是計算機技術領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為軟件越來越成為人們工作、娛樂和生活的必需品。要學習計算機軟件基礎,需要了解各種操作系統(tǒng)及其原理、各種軟件開發(fā)語言、數據庫、網絡等方面的知識,并掌握各種軟件的安裝、配置、使用和維護方法。
三、計算機網絡基礎
計算機網絡基礎是計算機技術領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之一,是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基石。網絡技術涵蓋的內容非常廣泛,包括計算機網絡結構、網絡協(xié)議、網絡安全、無線網絡、互聯(lián)網等方面。而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也非常廣泛,不僅涉及到互聯(lián)網、廣播電視、電話通信等傳統(tǒng)領域,同時也在新興的物聯(lián)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扮演著重要角色。
四、計算機存儲技術基礎
計算機存儲技術基礎是計算機科學領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涵蓋了計算機存儲器、硬盤、光盤、U盤等存儲設備的原理、技術和應用。存儲設備的不同種類有不同的優(yōu)缺點,需要根據實際需求進行選擇和配置。此外,存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為人們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存儲方案,必須不斷學習和更新知識,以跟上時代的步伐。
五、計算機編程基礎
計算機編程基礎是計算機科學領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涵蓋了各種編程語言、編程原理、數據結構等內容。編程是計算機科學領域的核心,是實現(xiàn)各種應用的必備技能。不同的編程語言適用于不同的領域和不同的需求,需要根據實際需求進行選擇和學習。
總之,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它不僅為我們打下了計算機技術的基礎,同時也為我們打開了信息時代的大門。隨著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計算機基礎知識也必將不斷變化和更新,我們需要不斷學習和積累,以應對未來的挑戰(zhàn)。
計算機基礎知識課件
計算機是一種強大的、集成了多種功能的電子設備。它的應用已經滲透到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的各個方面,因此,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是每個人都應該掌握的技能。本文將介紹一些常見的計算機基礎知識,以便初學者更好的理解和應用。
計算機體系結構
計算機由計算機硬件和計算機軟件兩部分組成。計算機硬件是指計算機的物理組成,包括中央處理器(CPU)、內存(RAM)、硬盤、顯示器等等。計算機軟件則是指計算機的各種程序與數據,包括操作系統(tǒng)、應用程序、文件等等。這些軟件組成了計算機的操作系統(tǒng),使得計算機能夠運行各種應用程序。
計算機網絡
計算機網絡是指將多臺計算機連接起來,以便它們之間可以共享信息和資源。計算機網絡可以根據規(guī)模分為局域網(LAN)、廣域網(WAN)和互聯(lián)網(Internet)。局域網一般較小,如公司內部的網絡;廣域網則較大,如區(qū)域性的網絡;而互聯(lián)網則可以連接全世界的計算機,是最大的計算機網絡。
計算機語言
計算機語言是人和計算機之間的交流方式。計算機語言可以分為機器語言、匯編語言和高級程序設計語言。機器語言是計算機能夠理解的語言,它由0和1組成,雖然精確,但使用麻煩;匯編語言則是機器語言的壓縮形式,由字母和縮寫等組成,使用相對簡便;高級程序設計語言是由英語或其他自然語言改編而成,使用更加簡便。
計算機存儲
計算機的存儲設備有很多種,其中包括硬盤、光盤、U盤等等。硬盤是計算機中最重要的存儲器,能夠存儲非常大的文件;光盤則主要用于存儲音像資料;U盤是一種可攜式存儲設備,大小相對較小,大大方便了數據的傳輸和存儲。
總之,計算機基礎知識對于每個人都很重要。通過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應用計算機。
粵教版高中信息技術基礎(必修)第六章第一節(jié)
《計算機病毒基礎知識》教學設計
《計算機病毒基礎知識》教學設計
一、指導思想 如今,計算機網絡的使用已遍及各個角落,伴隨它們的發(fā)展,也同樣發(fā)展和更新的有計算機病毒與反病毒技術。計算機病毒的泛濫,對信息系統(tǒng)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脅。而 第 1 頁 應對威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學生的心里構筑一道堅固的防火墻——深刻認識、高度警惕、學會防范。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本節(jié)采用了“實例呈現(xiàn)—>分析特征->理解概念->傳播途徑->預防對策->課堂練習”這一主線開展教學。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計算機病毒的基本特征;
2、掌握;病毒的定義
3、了解計算機病毒傳播的途徑;
4、了解計算機病毒的分類;
5、掌握計算機病毒預防的措施。
(二)、過程與方法:
1、體驗計算機病毒造成的對信息系統(tǒng)安全的威脅,自主總結病毒發(fā)作引起的計算機故障;通過交流經驗,并合作進行病毒防治的探索,培養(yǎng)協(xié)作能力;
2、掌握計算機病毒的有效防治方法,并應用到日常信息活動中去。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以正確態(tài)度面對計算機病毒;
2、樹立對計算機病毒的防范意識,掌握有效的防治措施,自覺應對計算機病毒對信息系統(tǒng)的威脅;
三、教學重點
1、了解計算機病毒造成的危害;
2、了解計算機病毒的定義及特征,樹立對計算機病毒的防范意識;
3、掌握計算機病毒防治的方法。
四、教學難點
1、學會計算機病毒的預防措施;
2、增強學生在日常信息處理和交流過程中的病毒防范意識。
五、教學手段
1、多媒體網絡電腦室;
2、多媒體網絡教學軟件系統(tǒng);
六、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節(jié)選自廣東基礎教育課程資源研究開發(fā)中心編著的《信息技術基礎(必修)》
第 2 頁
第六章第一節(jié)中的部分內容。
在網絡高度發(fā)達的信息時代,黑客與病毒,成了信息系統(tǒng)安全的主要威脅,尤其是計算機病毒,已在個人電腦中泛濫成災,造成了巨大的損失與危害,成為普遍存在的信息安全問題。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引導學生總結計算機病毒的性質特征,學會對計算機病毒的防治方法,懂得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增加自覺防范計算機病毒的意識。
七、學生分析 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對信息系統(tǒng)的安全問題有了全面的了解,但他們心中仍有個謎沒有解開——什么是病毒?現(xiàn)在,他們操作電腦已經嫻熟,使用電腦、網絡的次數也越來越多,對于病毒,他們好奇且有點恐懼。
八、教學策略 本節(jié)以實例導入,引起學生的震撼,從而使學生對計算機病毒產生深刻的印象,并自然而然地思考什么是病毒。接著通過案例分析,讓學生掌握病毒的特征,并積極思索病毒的防治,最后通過練習強化學生的防毒意識及技能,從而使學生樹立計算機病毒的防治意識,提高學生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的意識。
1、教法:講授法、案例分析法、練習法。
2、學法: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學習。
九、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通過 案例導入開始新課,這樣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意識到計算機病毒問題的嚴重性。
(二)講授新課 1.計算機病毒的特征
通過三個不同的案例,分析總結出計算機病毒的如下特征:(1)破壞性(2)傳染性(3)潛伏性(4)寄生性(5)可觸發(fā)性
2.計算機病毒的定義:計算機病毒是一種人為編制的,具有破壞計算機功能或數據,且能自我復制的程序指令集合。這種程序能夠潛伏在計算機系統(tǒng)中,并通過自我復制傳
第 3 頁
播和擴散,在一定條件下被激活,并給計算機帶來故障和破壞?!?。
3.計算機病毒的分類
(1).木馬累,占病毒總量的78% 盜號木馬(2).后門類,占病毒總量的10% 開啟系統(tǒng)后門(3).蠕蟲累,占病毒總量的6% 引起網絡癱瘓(4).惡意代碼和廣告累 占病毒總量的6% 4.計算機病毒的傳播途徑:(1).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網絡將是今后計算機病毒傳播的主要途徑(2).可移動存儲設備
大量的計算機病毒都是以這類途徑進行傳播的 U盤 移動硬盤 5.計算機病毒的防范
(1).裝新計算機系統(tǒng)時,要注意給系統(tǒng)打“補丁”,建議采用安全性較好的操作系統(tǒng)。
(2).安裝殺毒軟件和個人防火墻,并及時升級。上網的時候要打開殺毒軟件實時監(jiān)控。
(3).收到郵件或查看他人的U盤、MP3或其它存儲設備時,首先對其殺毒,不要隨意打開電子郵件里攜帶的附件
(4).從網上下載任何文件后,要先進行病毒掃描防止木馬病毒有可乘之機。6.課堂小結:
(1).計算機病毒的特征(2).計算機病毒的概念(3).計算機病毒的分類(4).計算機病毒傳播的主要途徑(5).計算機病毒的預防 7.課堂拓展
不屬于計算機病毒特征的是()A 潛伏性 B 傳染性 C 破壞性 D 免疫性
8.思考并回答如下問題
第 4 頁
(1)列舉常見的三種殺毒軟件?(2)系統(tǒng)已經被病毒感染了,怎么辦?(3)計算機病毒的危害是怎樣的?(4)列舉計算機病毒的預防措施。
十、教學反思
本課還以培養(yǎng)學生樹立計算機病毒防范意識及使學生掌握計算機病毒防治知識為核心開展教學。在教學中,有幾方面的體會較為深刻:
1、體驗引入部分,通過具體案例引入課題,起到震撼教育的效果,既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讓他們對病毒的危害有深刻的認識。
2、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通過加深學生對病毒的特征的認識,使得學生能夠更準確理解所學的知識。
3、本節(jié)課仍存在不少問題:
(1)我校學生的信息技術基礎差距較大,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有部分同學還不能準確理解所學知識
(2)本節(jié)課有一小部分同學沒有參與到學習中來,需要老師加以引導。
第 5 頁
表格式教學設計模板
案例名稱
計算機基礎——EXCEL2003的應用初步 計算機基
教學對象
09 室內設計 科目
礎 1 課時
提供者 馬如蓮
課時
一、教材內容分析
從本課是初中信息技術第五章第一節(jié)的內容,從內容來看相當的瑣碎,首先明確它在章中的地 位,它是個基礎性章節(jié),此外從前后的聯(lián)系來說它是在續(xù) WORD、POWERPOINT、FRONTPAGE 系列軟件后的又一同類軟件。它是 Excel 的入門篇章,學生對它的興趣直接影響他在其它小節(jié)中的學習,基于這種重要性,教師應著重在本節(jié)中激發(fā)學生的認知興趣、了解它的工作環(huán)境才 能使學生成功鋪設以后的學習。
二、教學目標(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知識目標: 1、了解 Excel 的 功能和特點
2、掌握 Excel 啟動和退出
3、了解 EXCEL 中工作和工作表的概念
4、了解 Excel 工具欄和菜單欄中各種工具的使用技能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敢于探究的學習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學生互幫互助、助人為樂的優(yōu)良品德,并進一
步激發(fā)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這次我的教學對象是職高專業(yè)學生,在認知方面,高中學生的思維處于形式運演階段,以
抽象思維為主,但在很大程度上還屬于經驗型。在他們的群體中已出現(xiàn)了比較明顯的兩極分化
現(xiàn)象,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教師,我必須思考“怎樣讓基礎薄弱的學生能學、讓基礎較好和
很好的學生想學、能夠堅持學,并使兩者在此基礎上會學”,所以我必須一方面加強對于基礎知
識的回顧、總結,另一方面又必須設置更好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參與學習、參與實踐的熱情,進而使學生對本節(jié)的內容有一個系統(tǒng)的認識和掌握、深化和鞏固。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使用 EXCEL的作品觀察引入——講解——思考——練習——提高——總 結的方法。在學習過程中通過簡單實例掌握
EXCEL的入門和基本概念的法,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關鍵動作分析原理,運用已學知識解決問題。
學生在聽老師講解、看老師操作理解并能進行自主操作基礎上,完成思考和練習。
表格式教學設計模板
五、教學環(huán)境及資源準備
教學環(huán)境:多媒體網絡教室
資源準備: office2003 辦公教學軟件、教學課件、教學學具。
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1、為了導入本節(jié)課,我首先向 學生出示了利用 Word 編輯的小 報、Powerpoint 編輯的多媒體作 品、Frontpage 設計的簡單網頁,讓學生通過回顧了解他們是屬 于一個系列的辦公軟件,他們有 很多相似的地方和不同的側重 點(它們都在和最基本的文字和 圖形等打交道),今天老師讓同 學認識他們另一位兄弟——Excel,它有何特殊的本領呢。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探求欲望,在此 我讓學生根據發(fā)音在計算機上 尋找這位兄弟,并嘗試利用以前 打開這些辦公軟件的方法來打 開它,學生通過知識的回顧和遷 移得出不同的打開方式,教師可 讓學生進行講述和示范。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及資源準
備
學生觀察作品,回憶 WORD,并進行比較這 兩個軟件的特點。并 學會啟動和關閉該軟 件,熟悉窗口的各個 組成部分。第一步:激趣、導入:
在所有的學生打開 Excel 的基礎上,我導入了“找茬”游戲,出示的 Word 和 Excel 的窗口,讓學生說出他們之間有哪些異同之處,這也是對窗口組成的復習,當學生找出這些不同之處后,我讓學生參考課本了解這些額外的工具按鈕叫什么,學生通過自學課文,并根據字面意思很
第二步:自學教
快得出了 Excel 添加的工具都和 數據有關,這樣學生在教師的引 導下經過自己的自學探究得出 了認知規(guī)律,這種認知不是教師 強加的,所以知識的價值也得以 提升。在此基礎上我繼續(xù)引導學 生思考這些按鈕干什么用的,能不能讓 Excel 中的幫助來告訴我們,引發(fā)了學生更深層次的探究。材,自主探索
表格式教學設計模板
聽講解,看書理解概
念及他們之間的關 系。并學會命名操作。
(1)、在學生得出 Excel 更側重與數據處理后,我使用范例
法向學生展示了他們最熟悉的 成績統(tǒng)計表,讓學生嘗試統(tǒng)計成績,因為數據較多,學生很是無奈,在這樣的問題產生后,我對學生說“老師可以在一眨眼的工夫計算完畢,學生的疑問繼續(xù)加強,對于新知識的探究欲望
也得到進一步的加強。
(學生有了這些鋪墊后,逐步做到了能學、想學、利用幫助達到
會學
(2)、繼續(xù)引導學生思考 PowerPoint 中幻燈片和演示文稿的方式,從而導入工作表和工作簿的區(qū)別和意義。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引發(fā)學生思考工作表怎樣選擇、工作表窗口怎樣移動,會不會和 Windows 中的窗
第三步:教師質 疑,引出問題
口的操作是一樣的,學生通過嘗 試,試錯反思,并通過相互幫助得出方案,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示范教學和步驟講授,這樣既鍛煉了他們的語言表達、又使他們的榮譽感得到滿足和增強,另外教師也可在學生的實踐操
表格式教學設計模板
通過提問讓學
生學會單元格,工作表和工作
薄的基本操作
作中指出不足,進行糾正。
(3)、繼續(xù)提問——工作表中有什么?引入單元格和行列的介紹。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單
元格的概念、單元格地址的表示我對此打了一個比方,機房的座位的命名法則和二維的數軸。
(4)、引入師生、生生互動操
作游戲,任意選擇一個單元格,快速說出他的地址或“名字”。
(5)、算一算、試一試工作表中有多少個單元格。
退出的方法也存在借鑒,也可以參考課本,對于本知識點書本的介紹是很清晰的。在學生關閉
表格式教學設計模板
第四步:自學退出,歸納總結:
Excel 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總
讓學生總結本
結歸納這些辦公軟件的特點,讓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
節(jié)課的知識點。
正確的選擇辦公軟件為我們服務。
表格式教學設計模板
教學流程圖
開始
Flash 作品
教師引出問題
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
展示作品
教師總結引出課題
自制學具學生觀察
教師示范并講
解原理
教師機
教師演示制作
學生觀察
方法
學生機
學生上機操作
提出拓展知識內容
學生思考
學生機
學生上機操作
教師機
教師展示學生作品
學生評價交流
及提高作品 思考
教師總結
教學內容與
媒 體 學 生 教師的活動的運用的活動
教師進行邏輯選擇
表格式教學設計模板
七、教學評價設計
學生課堂表現(xiàn)評價量表
班別: ______
姓名: ________
得分 :___________
等級(權重)分
同 自 學
教
評價
項目
評 價 標 準
優(yōu) 秀 良 好 一 般
較
評
評
師
知 識
理解 EXCEL的特點。并和 較。
WORD進行比
差
評
價
6 6 6 6
5 5 5 5 5 5 5 5 5
掌握 EXCEL的啟動和推出
能制作所需的補間動畫。
10 10 10
8 8 8 8
操 作 技 能
圖層設置合理。
對遮罩層與被遮罩層的位置設置精 確。
6 6 6
遮照層圖形繪制準確,動畫制作到位
10 10
8 8 8
課堂上積極參與,積極動手、動腦,情
相互協(xié)作交流情況:彼此協(xié)作愉快,互幫互助 度的問題
感
態(tài)
對本節(jié)課內容興趣濃厚,提出了有深
度
注:助教工作出色,深愛同學歡迎,此項可得滿分。
課堂調查:書面寫出你在學習本節(jié)課時所遇到 的困難,向教師提出較合理的教學建議。
10 8 6
5。
八、幫助和總結
本節(jié)課講授的是一個操作性比較強的內容,學習起來有一定難度。我注重了導入時的激趣引導、講解時的淺顯易懂、操作時的悉心指導、實踐中的師生互教、生生互學,以及評價時的中肯準確,遵循了“讓學生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實踐”這個教育教學工作宗旨。逐步使學生步入了“能學、想學、會學、堅持學”這樣的良性循環(huán)。
公司檔案管理制度
表格式教學設計模板
1、重要的會議材料,包括會議的通知、報告、決議、總結、典型發(fā)言、會議記錄等。
2、文件材料的收集由各部門或經辦人員負責整理,交總經理審閱后歸檔。 2、公司檔案,是指公司從事經營、管理以及其他各項活動直接形成的對公司有保存價值的各種文字、圖表、聲像等不同形式的歷史記錄。公司檔案分為受控檔案和非受控檔案。1、為加強本公司檔案工作,充分發(fā)揮檔案作用,全面提高檔案管理水平,有效地保護及利用檔案,為公司發(fā)展服務,特
制定本制度。
3、公文承辦部門或承辦人員應保證經辦文件的系統(tǒng)完整 (公文上的各種附件一律不準抽存)。結案后及時歸檔。工作變動或因故離職時應將經辦的文件材料向接辦人員交接清楚,不得擅自帶走
1、公司指定專人負責文件材料的管理。
2、本公司對外的正式發(fā)文與有關單位來往的文書。
4、本公司與有關單位簽訂的合同、協(xié)議書等文件材料。 5
6、本公司的大事記及反映本公司重要活動的剪報、照片、錄音、錄像等。四、歸檔要求
2、歸檔的文件材料種數、份數以及每份文件的頁數均應齊全完整。
3、在歸檔的文件材料中,應將每份文件的正件與附件、印件與定稿、請示與批復、轉發(fā)文件與原件,分別立在一起,不得分開,文電應合一歸檔。
5、檔案文件材料應區(qū)別不同情況進行排列,密不可分的文件材料應依序排列在一起,即批復在前,請示在后;正件在前,附件在后;印件在前,定稿在后;其它文件材料依其形成規(guī)律或應
6、案卷封面,應逐項按規(guī)定用鋼筆書寫,字跡要工整、五、檔案管理人員職責 1、按照 有關規(guī)定做好 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分類、歸檔等工作。2、按照歸檔范圍、要求,將文件材料按時歸檔。3、工作人員應當遵紀守法、忠于職守,努力維
護公司檔案的完整與安全。
1、公司檔案只有公司內部人員可以借閱,借閱者都要填寫《借閱單》 ,報主管人員批準后,方可借閱,其中非受控文檔的借閱要由部門經理簽字批準,受控文檔的借閱要由總經理簽字批準。
2、檔案借閱的最長期限為兩周;對借出檔案,檔案管理人員要定期催還,發(fā)現(xiàn)損壞、丟失或逾期未還,應寫出書面報告,報總經理處理。
表格式教學設計模板
走在路上,挫折是難免的,低潮是必然的,孤獨與寂寞是如影隨形的;總有被人誤解的時候,總有寄人籬下的時候,總有遭人誹謗與暗算的時候。這些時候,要知道潮漲潮落、波谷波峰的道理,只要你能夠耐心等待,受得了折磨,守得住底線,一切都會證明,生活不會拋棄你,命運不會舍棄你。
1 GB2312-80碼在計算機中用(A)byte存放。
A. 2 B. 1 C. 8 D. 16
2 輸出漢字字形的清晰度與(C)有關。
A. 不同的字體 B. 漢字的筆畫 C. 漢字點陣的規(guī)模 D. 漢字的大小
3 用快捷鍵切換中英文輸入方法時按(A)鍵。
A. Ctrl+空格 B. Shift+空格 C. Ctrl+Shift D. Alt+Shift
4 對于各種多媒體信息,(D)。
A. 計算機只能直接識別圖像信息 B. 計算機只能直接識別音頻信息
C. 不需轉換直接就能識別 D. 必須轉換成二進制數才能識別
5 使用無漢字庫的打印機打印漢字時,計算機輸出的漢字編碼必須是(C)。
A. ASCII碼 B. 漢字交換碼 C. 漢字點陣信息 D. 漢字內碼
6 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C)。
A. 鍵盤上的F1~F12功能鍵,在不同的軟件下其作用是一樣的
B. 計算機內部,數據采用二進制表示,而程序則用字符表示
C. 計算機漢字字模的作用是供屏幕顯示和打印輸出
D. 微型計算機主機箱內的所有部件均由大規(guī)模、超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構成
7 常用的漢字輸入法屬于(B)。
A. 國標碼 B. 輸入碼 C. 機內碼 D. 上述均不是
8 計算機中的數據可分為兩種類型:數字和字符,它們最終都轉化為二進制才能繼續(xù)存儲和處理。對于人們習慣使用的十進制,通常用(D)進行轉換。
A. ASCII碼 B. 擴展ASCII碼 C. 擴展BCD碼 D. BCD碼
9 計算機中的數據可分為兩種類型:數字和字符,它們最終都轉化為二進制才能繼續(xù)存儲和處理,對于字符編碼通常用(B)。
A. ASCII碼 B. 擴展ASCII碼 C. 擴展BCD碼 D. BCD碼
10 計算機軟件系統(tǒng)應包括(D)。
A. 操作系統(tǒng)和語言處理系統(tǒng) B. 數據庫軟件和管理軟件
C. 程序和數據 D. 系統(tǒng)軟件和應用軟件
11 系統(tǒng)軟件中最重要的是(B)。
A. 解釋程序 B. 操作系統(tǒng) C. 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 D. 工具軟件
12 一個完整的計算機系統(tǒng)包括(C)兩大部分。
A. 控制器和運算器 B. CPU和I/O設備 C. 硬件和軟件 D. 操作系統(tǒng)和計算機設備
13 應用軟件是指(D)。
A. 游戲軟件 B. Windows XP
C. 信息管理軟件 D. 用戶編寫或幫助用戶完成具體工作的各種軟件
14 Windows 2000、Windows XP都是(D)。
A. 最新程序 B. 應用軟件 C. 工具軟件 D. 操作系統(tǒng)
15 操作系統(tǒng)是(A)之間的接口。
A. 用戶和計算機 B. 用戶和控制對象 C. 硬盤和內存 D. 鍵盤和用戶
16 計算機能直接執(zhí)行(B)。
A. 高級語言編寫的源程序 B. 機器語言程序 C. 英語程序 D. 十進制程序
17 將高級語言翻譯成機器語言的方式有兩種(A)。
A. 解釋和編譯 B. 文字處理和圖形處理 C. 圖像處理和翻譯 D. 語音處理和文字編輯
18 銀行的儲蓄程序屬于(C)。
A. 表格處理軟件 B. 系統(tǒng)軟件 C. 應用軟件 D. 文字處理軟件
19 Oracle是(B)。
A. 實時控制軟件 B. 數據庫處理軟件 C. 圖形處理軟件 D. 表格處理軟件
20 AutoCAD是(B)軟件。
A. 計算機輔助教育 B. 計算機輔助設計 C. 計算機輔助測試 D. 計算機輔助管理
一、操作系統(tǒng)
定義:是自動管理計算機中硬件資源和軟件資源的一組大型程序
1.目的:(1)使系統(tǒng)資源得到高效利用,增強計算機處理能力
(2)為用戶創(chuàng)造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
2.分類:(1)單用戶、單任務操作系統(tǒng)如:DOS
(2)單用戶、多任務操作系統(tǒng)如:WINDOWS
(3)多用戶、多任務操作系統(tǒng)如:UNIX、LINUX
(4)網絡操作系統(tǒng)如:Netware,WindowsNT,LINUX
3.三大功能:
(1)硬件管理CPU管理、存儲器管理、I/O設備管理
(2)軟件資源管理程序和數據管理
(3)組織協(xié)調計算機運行控制用戶的作業(yè)排序及運行、作業(yè)及外設等的調度、主機與外設的并行操作等等
二、程序設計和語言
定義把各種計算機語言編寫的源程序翻譯成計算機能直接執(zhí)行的目的程序的軟件
1.翻譯方式編譯、解釋。
2.低級語言機器語言程序、匯編語言程序。
特點:不容易理解和編寫,執(zhí)行速度快,常用來編寫系統(tǒng)軟件和實時性要求較高的程序,例如:驅動程序、過程控制程序等。
3.高級語言比較接近于人類語言的一種計算機語言。
特點容易理解和編寫但是執(zhí)行速度比較慢,常用來編寫應用軟件。
常用高級語言有:Basic、C語言、Fortran和可視化編程語言VisualBasic(VB)、VisualC(VC)等
4.程序設計用各種編程語言設計制作程序的過程。
三、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和工具軟件
1.常用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FoxBASE、Foxpro、Access和Oracle等)
2.工具軟件:為了方便軟件開發(fā),系統(tǒng)維護而提供的各種軟件。
(如壓縮軟件、加密軟件和反病毒軟件)
四、應用軟件
常用應用軟件:文字處理、管理信息系統(tǒng)、辦公室自動化、實時控制、計算機輔助設計和游戲軟件等。
第四節(jié)數制與編碼
一、數制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數制是十進制,逢X進一就是X進制。
二、計算機中的常用數制(二進制、八進制和十六進制)
注:二進制數、八進制數和十六進制數分別以B、O和H結尾
三、數制之間的轉換
1.二進制和十進制之間的轉換位權相加法
2.十進制和二進制之間的轉換除二取余,自下而上
四、邏輯運算非NOT、與AND(邏輯乘)、或OR(邏輯加)
五、編碼用來表示特定信息的0、1符號的組合稱為編碼
1.ASCII碼(美國標準信息交換碼)
七位二進制編碼,可表示27即128個字符,分為控制代碼和可打印代碼,ASCII碼字符用一個字節(jié)來表示,最高位置零。
2.BCD瑪
3.漢字編碼
(1)漢字基本字符型6763,一級漢字3755,二級漢字3008;
(2)區(qū)位碼為漢字和國際上其他文字間交換信息而編制的國際標準代碼,由區(qū)號和位號兩個字節(jié)組成;
(3)漢字內碼帶有漢字標識符的國標碼(每個字節(jié)最高位為1),稱為機器內部漢字代碼,簡稱漢字內碼;
情景重現(xiàn):《最是一年春好處》宣傳片播放
【問題】在這幅作品中,包含了哪些多媒體素材呢?
提示引導學生回答出有:文本、圖片、音頻和視頻,繼而引出本節(jié)課就以這四種素材的獲取作為四個主要的任務。
1、任務一:采集文本
【問題1】一般來說我們怎么找到自己想要的文本信息呢?
〖學生活動〗學生討論回答(上網找,自己寫文章)
教師肯定學生的回答,
【問題2】如果要我們自己寫需要的文字信息,我們都是通過鍵盤進行輸入的。那么,如果我不會使用輸入法進行文字的錄入,我該怎么辦呢?有沒有什么設備能幫助我們解決這一問題呢?(手寫筆)
【學生自學】考慮到對于學生群體而言,鍵盤輸入沒有問題,手寫筆應用不多,所以提供助學視頻或說明文檔,留給學生課后自學完成。
2、任務二:采集圖片
【問題3】網絡上有些圖片是允許下載的,這給我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也有一些圖片無法下載,那么此時若要想獲取圖片怎么辦?——引出抓屏軟件的使用
【教師示范】
要點:用 【Print Screen SyaRq】鍵截取圖像——當前屏幕內容
用 【Alt+Print Screen SyaRq】鍵截取圖像——當前窗口的屏幕圖像
用HyperSnap截圖軟件截圖(提供助學視頻)
【問題4】若要進行一次主題班隊活動的作品,那么就需要活動的照片,這不能從網上搜索得到滿足,怎么辦?——引出數碼相機的使用
【教師示范】要點:取景對焦,拍攝照片,照片輸出
有些圖像需要我們親自動手進行繪制,這樣的軟件有很多,其中Windows XP自帶的“畫圖”程序就可以用來繪制和編輯圖像。我們這就動手來繪制一幅圖畫。
【動手練習】用Windows XP自帶的“畫圖”程序繪制一幅指定的圖畫。
【探究與合作】針對任務一和任務二的拓展內容
探究問題:若所需要的`文字素材存在于書籍、報刊或紙張中,怎么進行文字的素材?還有以前沒有數碼相機,都是老照片,怎么把沖好的照片變成能在電腦中處理的圖片文件? 合作內容:利用掃描儀和OCR軟件組內同學共同合作完成。
3、任務三:采集音頻
師:通過網絡獲取音頻(了解常見音頻文件格式,課件中體現(xiàn))
【問題5】往往有的時候我們需要的音頻不是是已經合成的音樂,可能是自己的一段旁白,或者是經過編輯的一段
音頻,這時候網絡就不能滿足我們的要求了,怎么辦呢?
使用Windows自帶錄音機錄制旁白(教師示范為主,配以助學視頻)
4、任務四:采集視頻
師:通過網絡獲取視頻(了解常見視頻文件格式,課件中體現(xiàn))
(一):記錄正在進行的活動,記錄有意義的一刻,都離不開攝像機,學習數碼相機的使用
(二):了解windows xp自帶的movie maker的使用(教師演示,提供助學視頻)
【動手練習】根據教師提供的素材,模仿教師演示的過程,練習使用movie maker制作簡單的短片。
【探究與合作】組內用攝相機拍一段視頻錄像,然后將其視頻輸出,選擇的采集軟件為Windows Movie Maker,利用該軟件進行簡單的視頻編輯。
計算機基礎知識課件
1.計算機硬件與軟件
計算機基礎知識的第一步是了解計算機硬件與軟件的區(qū)別。計算機硬件是指計算機的組成部分,包括中央處理器(CPU)、內存、硬盤、顯示器、鍵盤、鼠標等。這些硬件設備都是實體物件,與計算機用戶直接交互溝通的。而計算機軟件則是指計算機程序,包括操作系統(tǒng)、辦公軟件、娛樂軟件等。軟件是計算機運行的靈魂,可以協(xié)助計算機完成各種任務。
2.操作系統(tǒng)
操作系統(tǒng)是計算機硬件和軟件之間的橋梁。它像一個管理者,負責指揮和控制計算機的各項工作。常見的操作系統(tǒng)有Windows、Mac OS和Linux。其中,Windows是最常見的操作系統(tǒng),適用于大多數個人用戶,而Mac OS適用于蘋果電腦。Linux則是開源的、免費的操作系統(tǒng),適用于學術、科研、服務器等方面。
3.計算機網絡
計算機網絡是指將多臺計算機連接起來,通過網絡通信來交換數據和資源的一種方式。計算機網絡的發(fā)展和普及,使人們可以快速、實時地進行信息交流和資源分享。計算機網絡的種類有廣域網、局域網和城域網等。其中,互聯(lián)網是最為廣泛應用的計算機網絡。
4.計算機安全
隨著計算機網絡的普及和應用,計算機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重視。計算機安全是指保護計算機硬件、軟件和數據不受未經授權的訪問、修改、毀壞和泄漏的一種措施。常見的計算機安全措施包括防火墻、殺毒軟件、加密技術等。
5.計算機語言
計算機語言是計算機程序的基礎。計算機語言分為機器語言、匯編語言、高級語言等。機器語言指二進制代碼,是計算機可以理解的唯一語言。而匯編語言是將機器語言翻譯成更易讀、易懂的語言,高級語言則更加易于人類理解。計算機語言的選擇取決于不同的應用場景和編程需求。
6.計算機應用
計算機應用是指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計算機應用涵蓋了各個領域,例如工業(yè)制造、醫(yī)療衛(wèi)生、金融、教育等。常見的計算機應用軟件有辦公軟件、圖像處理軟件、數據庫軟件等。
總體而言,計算機基礎知識課程包含了計算機硬件、軟件、操作系統(tǒng)、計算機網絡、計算機安全、計算機語言和計算機應用等方面的內容。通過學習這些知識點,可以讓初學者對計算機有較為全面的認識,為日后深入學習打好基礎。
大學計算機基礎,同學們學會了哪些知識?是否會操作自己的電腦了呢?
一、學習內容與學習者分析:
該節(jié)內容是學生學習計算機最基礎的知識,也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計算機興趣的出發(fā)點。計算機的組成包括硬件和軟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但要讓學生了解計算機的硬件組成、作用及其基本的工作原理,還要明確軟件的概念、種類和作用。其中硬件和軟件的作用及其之間的關聯(lián)是一個難題,如何讓學生形象的理解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作為學生,學生基礎的差別給教學也帶來一定的難度,熟練掌握計算機的同學在課堂上很難駕御。所以,本教案準備采用比較導入、分組討論,學生講解、實物展示、課件演示等方法,來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拓寬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1.在多媒體電子網絡教室使用。
3.播放計算機組成的電子教案,根據布蘭特為代表的拋錨式教學的理論和實踐,將學生引入一個虛擬的環(huán)境中來講述環(huán)境中的問題進行學習,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大為提高。同時要微笑著面對學生,盡量創(chuàng)造和諧、民主的人際環(huán)境,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
4.根據學生水平參差不齊的現(xiàn)象,本人將教學內容分為講解和演示兩個部分。在講解中結合提問、課堂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到每一部分教學當中;演示的過程分教師和學生兩種演示,充分發(fā)揮優(yōu)等生的特長,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5.本節(jié)內容較專業(yè)化,如硬件,軟件等,可多通過比喻的形式,讓學生有一個形象的認識。如把硬件喻為軀殼,軟件喻為靈魂,二者缺一不可。輸入設備喻為人的耳、眼、鼻等感官。使學生理解起來很容易。
6.本節(jié)可以通過邊講邊練的教學方法,通過提問,教學投影片、電子教案等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知識和技能的遷移產生預期結果,并且注重交互式學習,減少學生的疲勞程度,注重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
7.要求學生發(fā)送電子郵件。
五、教學準備:
1.教師依據課程標準,根據身邊環(huán)境和學生年齡的特點,設計問題準備焦距和學具。
2.把研究主題和任務提前告訴學生,要求學生通過訪談、查閱資料、雜志、因特網等形式搜集有關計算機硬軟件的知識。
4.事先制定一個實際可行的演示文稿5.有計算機硬件圖片的光盤素材6.計算機硬件實物7.多功能網絡教室、教師計算機、網絡廣播、學生計算機、實物投影儀
(一)比較導入:
教師講解:計算機的結構是根據人的形式特點來制造的。同學們想一下,一個人在處理信息的過程中要用到哪些器官?
比較導入:人通過眼睛、耳朵等獲得信息,經過大腦加工處理信息,或者記住或者通過手、嘴等表達出來,計算機也就是模仿了人的器官的作用而制造出來的。所以通常也叫做電腦。這就是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的計算機的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課件演示:(熊貓電子網絡廣播)用蘇教版課本配套光盤情境引入。
教學體會:通過課件演示馮·諾伊曼的生平簡介,激發(fā)學生的崇拜心理,使他們樹立了心中的榜樣。用flash動畫的形式介紹其原理,使學生對計算機的工作原理有了初步的認識,激起學生深入探索計算機的興趣。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怎樣了解馮·諾伊曼及其原理,進入學習計算機的構成的情境。
學生活動:通過課件對馮·諾伊曼及其原理的簡介,明確其工作原理。
教學體會:直接利用電腦演示,可以加深對電腦功能的認識;聲圖文并茂的課件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好奇心,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感知馮·諾伊曼的生平簡介及其原理,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并為下面對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的學習做準備。
教師強調:計算機的工作過程,就是通過輸入設備把信息輸入主機,由主機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再把加工處理后的信息通過輸出設備輸出。計算機的工作過程可以用“輸入、處理、存儲、輸出”8個字來概括。我們目前所使用的計算機大都仍采用馮·諾伊曼原理。計算機系統(tǒng)由硬件和軟件兩大部分組成。
此節(jié)內容可以采用三個階段共同介紹:
1.首先要求將全班學生分成四組,每一組由事先調查知道懂計算機的同學被指定為組長,然后將做實驗用的計算機指定到每組當中,給出每組的任務,由組長發(fā)揮小助手的作用,負責打開一臺計算機,讓每組成員看一看主板、硬盤、軟盤、驅動器,CPU,顯視卡,擴展槽,電源及插接口等,學生自主探索,并要求學生親自動手把分離的設備連接起來。
2.給定任務:
任務①:打開一臺計算機,注意連接的設備的插入位置及方法。
任務③:了解各組負責的硬件的功能及插入的位置和方法。
第一組:負責輸入設備,包括鍵盤、光筆、鼠標器、掃描儀、話筒等。
第二組:負責輸出設備,包括顯示器、打印機和繪圖儀等。
第三組:負責存儲器,包括軟磁盤、硬磁盤、尤盤和光盤等。
任務④:要求有能力的學生親手把分離的設備連接起來。
學生活動:結合課前經過訪談、查閱書籍、雜志、因特網等搜集到的有關計算機硬、軟件的知識,聽從組長的介紹,力爭每個學生都要參與討論。
學生活動:學生按照任務要求進行自主探索,完成任務。小組長負責登記本組任務完成的情況。
教師活動:教師巡視監(jiān)督每組學生,引導學生分析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幫助學生操作,并趣味性地提出一些引導性的問題和建議,例如:計算機的硬件組成有點像人的大腦、眼睛、耳朵及筆、紙等,計算機處理信息的過程也類似于人腦處理信息的過程。鍵盤和鼠標器等相當于人的眼睛和耳朵,通過它們輸入信息。主機相當于人的大腦,它能夠記憶、完成各種計算和處理任務。顯示器和打印機等相當于人的嘴、筆、紙,通過它們輸出信息。輸出設備就象人可以通過嘴巴、手等將信息送出等等。
教學體會:通過一定的直觀了解,學生可以根據個人體會暢所欲言,自主深入探索知識。通過比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加深對各個硬件功能的理解。學生有能力親自動手把分離的設備連接起來,有利于學生升入高一級學?;蜃呱瞎ぷ鲘徫粫r,能順利正確從事安裝計算機的工作。
(2)教師總結,由兩種方法:①實物投影:通過投影儀和視頻展示臺將真實的各種硬件投放到大屏幕。②通過網絡廣播演示硬件的圖片。
教師活動:采用比較導入的方法,結合人的身體器官,具體講解每種硬件的功能。
學生活動:對硬件的名稱,采用競爭機制,通過學生集體搶答和個人表達的'方式,查看自主探索的效果;由學生自由起立回答該硬件的功能。
教師活動:教師給予及時的補充和總結,并夸獎表現(xiàn)好的同學,并鼓勵其他的同學。
教學體會: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查看剛才的教學效果,查漏補缺。
(3)播放flash課件,以動畫形式具體形象的講解各種硬件及其功能。
教學體會:
通過三步驟進行反復教學,學生可以自主了解到自己接受能力和教師講解的差異,通過實物展示,可以讓學生由一個直觀的印象,引入競爭機制,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用flash播放,可以理順知識點,使學生由一個形象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
教師講解:
計算機僅有硬件還不能進行信息處理,它必須有軟件。軟件是人們與計算機硬件之間的接口界面,也就是人與計算機硬件的媒介,比如說,我現(xiàn)在讓計算機畫一個圓,我說的話計算機是聽不懂的(這時教師要面帶微笑,達到引起學生哈哈大笑的效果。)我們必須為計算機編寫一些計算機能識別的語言,也就是程序。計算機軟件就是用來指揮計算機工作的命令語言,離開了軟件,計算機就不能正常的工作,我們就是主要通過軟件與計算機進行信息交流。比如,要用計算機畫畫,我們必須給計算機安裝畫畫軟件。
演示:
安裝Windows的畫圖程序和精靈畫筆軟件。
講解:
軟件可以分為系統(tǒng)軟件(System software)和應用軟件(Application software)兩大類。
課件導入:
演示蘇教版光盤關于計算機軟件的部分。
教師活動:
準備并分發(fā)DOS、XENIX、UNIX、Linux和Windows、Office、Photoshop、Aoto CAD等軟件光盤。
分組討論:
軟件的種類及手中的軟件分別屬于哪種軟件。
教師總結:
講解演示軟件的種類的概念及用途,并提示“開始菜單/程序”中的軟件的作用。
教學體會:
以計算機軟件光盤為例,學生可以直觀想象怎樣將計算機的硬件和軟件連接起來,更好的理解計算機的工作原理。但要求教師特別注意,一定要講清楚計算為什么要有該種軟件,這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所在。
教學體會:
制定一定的調查問卷,教師可以根據調查的信息進行匯總、整理、分析、加工、評價判斷信息的有效性、充足性,可以得到學生對本節(jié)課教學效果的評價反饋,能夠明確學生實際掌握的情況,找出適合學生自己的教學方法,查漏補缺,找出實施解決的方案,并在下節(jié)課中彌補。教師還可以通過訪談,繼續(xù)跟蹤調查,查看效果。如果沒有解決,可以繼續(xù)尋找原因和解決的辦法。公布教師的電子郵件,學生可以通過發(fā)送電子郵件的形式,及時將自己學習上的困惑和不足告之老師。教師亦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動態(tài)和想法,表揚他們對知識的深入自主探索的精神和表達缺點或不足的心跡的勇敢,并給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和良好的建議。
本節(jié)課能夠從實際情況,利用現(xiàn)有的教學條件,以任務驅動的方法,采用比較導入、分組討論,學生講解、實物展示、課件演示等方法,通過邊講邊練的形式,將教學重點、難點理透、講透,使學生對計算機的組成有了直觀的概念,來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充分培養(yǎng)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拓寬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基本完成教學目標。本節(jié)課采用邊講邊演的教學形式,是因為適合我校多媒體電子網絡教室的配置,它的最大優(yōu)點是注重教學的實效性,教師講課時能統(tǒng)一控制學生用機,學生練習時能開放學生用機;注重教學過程的雙向性,教師能夠調配整個課堂教學,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如果計算機教學配置為單機房或者是無盤工作站的網絡機房的學校,或者在有一個或幾個為各科教學而設的配有大屏幕實物投影儀的多媒體教室的學校,我建議最好采用一堂講,一堂練的教學形式。因為在這種配置情況下,采用邊講邊練的教學模式會產生以下的問題:學生的操作不能統(tǒng)一管理,課堂紀律較差,影響課堂的教學效果。
當然,不管哪一種教學模式,都要求教師熟練掌握教學內容,認真?zhèn)湔n;結合使用問題教學法、課堂討論等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強機房內的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它的最終目標是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調查問卷作為作業(yè)也是適用新課標的要求,能夠及時全面了解學生的動態(tài)和想法,得到學生對本節(jié)課教學效果的評價反饋,這也是本教案的優(yōu)點之一。本教案在實際實施的過程中,有一點需要教師特別注意,就是在計算機硬件的講解問題上,教師需要根據自己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把握好時間,以上是我的自己的看法,請同行批評指正。
第一章計算機基礎知識教案一
內容章節(jié)教案內容備注
第
一
章介紹鍵盤的分布、各鍵位的使用第1節(jié)
一、教學目標
1)熟悉主鍵盤中各字母鍵的位置,了解英文字母鍵的正確指法。
2)掌握鍵盤正確的使用,學會標準指法操作
二、重點難點
掌握基準鍵鍵位和手指的分工。鍵盤指法。
三、教學內容
1、主鍵盤被分為左右兩部分,分別由左右手指操作,操作時十個手指有明確的分工,各盡其能。
2、在主鍵盤的第三行字母鍵中有8個鍵:ASDF鍵和JKL;鍵,這8個鍵就是“基本鍵”。
3、F、J鍵上各有一個凸起的小圓點或是小橫線或是圓圈,它的作用是用來標記基本鍵位置的、叫定位鍵
4、關于手指分工,
(1)打字時手指放在基本鍵位上。每個手指負責所在鍵位的列。左手的食指負責F列與G列。打上排和下排時,手要先在基準鍵上,打一個字母后要回到原位,再打另一個字母,不要看鍵盤,靠感覺摸
(2)左小手指-QAZ左無名指-WSX左中指--EDC左食指--RFV TGB
右小手指-P;/右無名指-OL.右中指--IK,右食指--YHN UJM大姆指--空格鍵
5.操作要求
在掌握了打字姿勢和手指分工后,我們要通過練習,來鞏固熟練,在練習之前我們要給同學們提幾個要求:(出示要求)
(1)坐姿端正,肩部放松,兩腳平放。
(2)指尖擊鍵,用力適度,擊鍵快準。
(3)嚴格指法,記牢鍵位,多打多練。
(4)眼睛看屏幕或文稿,練習“盲打”。
教師講解示范
指導學生在鍵盤上認真觀查記背
四、知識小結
操作鍵盤時十指分工明確,各司其職,不能越俎代庖。擊鍵動作輕、快、準,8個手指保持在基準鍵上,從這8個位置出發(fā)擊打其它鍵,打完即復位。
內容
章節(jié)教案內容備注
第
一
章鍵盤操作訓練指導第2、3節(jié)
一、教學目標
(1)學會使用“學打字”軟件。
(2)能熟練地輸入數字和字母。
(3)識記鍵位,爭取實現(xiàn)“盲打”。
二、重點難點
(1)正確的指法、熟練地輸入。
(2)速度、準確率、鍵位識記。
三、教學內容
1、打字要求
(1)鍵盤輸入技能很重要,規(guī)范化地訓練,正確操作姿勢,要有刻苦性的訓練,還要動腦筋去識記鍵位,體會鍵與鍵之間的位置關系。
(2)操作鍵盤時十指分工明確,擊鍵動作輕、快、準,
(3)打字坐姿自然、舒適,眼睛平視顯示器。
(4)學生機上在安裝的“金山打字”軟件上進行,通過使用“金山打字”軟件,提高操作水平
(6)練習以后可進行“初級測試”。特別注意,不能以單手、單指擊鍵提高速度,是以指法為正確的前提進行。一人用一臺計算機
2、上機訓練
(1)(教師演示)啟動“金山打字”程序。
單擊“開始”按鈕,將指針依次指向“程序”選擇“程序”就可以看到“金山打字”的圖標了,單擊“金山打字”命令,打開“金山打字”窗口。只要我們選擇英文輸入就可以進入“金山打字”軟件的.主畫面(學生練習打開“金山打字”程序,進入主畫面)。
(2)教師演示講解“金山打字”軟件的用法
進入“金山打字”的主畫面后,使用光標移動鍵,就可以在左邊的菜單上下移動,選擇訓練的項目,選中的按鈕呈下凹狀,按回車鍵,就可以開始打字練習了。
“金山打字”軟件由易到難準備分別設計了“指法入門”“字母鍵練習”“”初級測試“”中級測試“幾種類型的練習,我們就按照這種順序一步步的進行,很快我們就能比較熟練的使用鍵盤了。
3、初步識記幾個字母鍵盤
(1)演示Backspace鍵(按一下Backspace我們會發(fā)現(xiàn)什么?)、CapsLock鍵(按一下Caps Lock鍵發(fā)現(xiàn)鍵盤的右上方的”Caps Lock“指示燈亮了,鍵入的是大寫字母)的用法。
(2)Enter鍵是重點,作用之一是換行,另一作用是執(zhí)行鍵盤命令。
(3)Shift鍵既用于雙字符鍵面的上檔字符輸入(按住換檔鍵Shift不放,再擊雙字符鍵,然后松開Shift鍵。),又能與字母鍵配合,無論在英文輸入狀態(tài)下,還是中文輸入狀態(tài)下都可以方便地輸入英文字母。
教師講解
在計算機上操作
補充講解內容
四、知識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如何使用”學打字“軟件,還進行了”字母鍵練習“。主要來練習指法,提高打字速度。
主題:計算機基礎知識介紹
計算機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們在各行業(yè)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無論是工業(yè)生產、商業(yè)貿易、文化娛樂還是科學研究等,都需要計算機技術的支持。計算機基礎知識是計算機編程、應用與維護過程中的基礎,了解計算機基礎知識將對我們學習和應用計算機有很大的幫助。下面我們將介紹一些計算機基礎知識。
第一部分:計算機的基本組成和工作原理
計算機主要由輸入設備、中央處理器、存儲器、輸出設備和控制器五個部分組成。它們之間通過總線相連,構成了計算機的基本結構。計算機的工作原理是:輸入設備輸入指令和數據到計算機中,中央處理器將指令進行分析處理,將數據存儲到存儲器中,最后通過輸出設備輸出結果。此時,控制器作為計算機的主控部分,控制計算機進行各個模塊的協(xié)同工作。
第二部分:計算機編程語言
計算機編程語言是計算機程序員用來編寫或修改計算機程序的語言。常見的編程語言包括:C語言、C++語言、Java語言、Python語言等。它們各有特點,應用范圍不同,但它們都具備相同的功能:指令集、數據類型、控制結構和輸出語句等。
第三部分:操作系統(tǒng)
操作系統(tǒng)是計算機基礎技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計算機系統(tǒng)中最核心的組成部分之一。操作系統(tǒng)包含了許多重要的概念,如進程、線程、內存管理、文件管理等等。同時,它也可以對計算機的性能進行優(yōu)化,提高計算機的響應速度和穩(wěn)定性。
第四部分:計算機網絡基礎
在計算機科學的發(fā)展中,計算機網絡已成為計算機基礎技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計算機網絡可以將洲際、國家或地區(qū)之間的計算機系統(tǒng)連接在一起,從而實現(xiàn)全球計算機系統(tǒng)的交流與合作。計算機網絡基礎包括:互聯(lián)網、局域網、廣域網等。
總之,計算機基礎知識是計算機科學的基礎和核心,它是理解計算機工作原理、編寫程序和使用計算機的必要技能。在計算機時代,掌握這些知識將有助于我們更好地學習和應用計算機技術,并促進我們個人和社會的發(fā)展。
在老師日常工作中,教案課件也是其中一種,老師在寫教案課件的時候不能敷衍了事。完整的教案可以讓教師更好地掌握教學的主導權,如何才算是寫好一份教案課件呢?無論你身在何處“三基培訓課件”都能夠給你帶來力量和鼓舞,這篇文章對多個方面進行了討論您一定能在其中找到您所需的信息!
三基培訓課件是在培訓中廣泛使用的一種教學工具。它不僅可以幫助學員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培訓內容,還能提高學習效果和培訓效果。下面,我將詳細介紹三基培訓課件的概念、特點和優(yōu)勢。
三基培訓課件是指在培訓過程中使用的一種電子文檔,通常由培訓師根據培訓內容編制而成。它可以包括文字、圖片、圖表、動畫等多種形式,以便更好地呈現(xiàn)和傳達知識。三基指的是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質,這些都是培訓的核心內容,也是學員在培訓過程中所需掌握的基本要素。
三基培訓課件具有以下幾個特點。它可以通過多媒體形式呈現(xiàn)知識,使學員更加直觀地理解培訓內容。文字、圖片、圖表和動畫等形式可以相互結合,形成對比、對照和演示的效果,提高學員的記憶和理解能力。三基培訓課件具有交互性。學員可以通過點擊、拖拽、填寫等方式參與到課件中,積極參與學習過程,提高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三基培訓課件可以根據學員的學習情況進行個性化設置。培訓師可以根據學員的反饋和表現(xiàn)調整課件的難度和節(jié)奏,保證學員的學習效果和培養(yǎng)目標的達成。
三基培訓課件的優(yōu)勢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它可以提高學習效果。相比傳統(tǒng)的紙質教材,三基培訓課件更加生動、直觀,能夠激發(fā)學員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度。三基培訓課件具有靈活性。培訓師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隨時對課件進行修改和調整,以滿足學員的學習需求。三基培訓課件可以實現(xiàn)集中控制和管理。培訓師可以通過電子平臺對課件進行統(tǒng)一管理和發(fā)布,確保學員能夠及時、準確地獲取教學資源。三基培訓課件具有可持續(xù)性。課件可以進行備份和存檔,以便長期保存和反復使用,節(jié)約培訓成本。
三基培訓課件作為一種教學工具,在培訓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學習效果、靈活管理和控制教學資源,同時也能夠節(jié)約培訓成本。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三基培訓課件將會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各個領域的培訓中,為學員提供更好的學習體驗和培訓效果。
三基培訓課件-解鎖個人潛力,實現(xiàn)自我突破
導言:
現(xiàn)代社會中,全面發(fā)展的人才既要具備豐富的知識儲備,也需要擁有扎實的基礎能力。三基培訓課件指的是培養(yǎng)學員的基本能力、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識的課件。這些基礎素養(yǎng)不僅是學習和工作的基石,也是每個人實現(xiàn)自我突破和個人潛力的關鍵。本文將詳細介紹三基培訓課件的重要性,并從能力、技能和知識三個方面展開論述。
一、培養(yǎng)基本能力
基本能力是指人們具備的一些基本素質和能力,它們對于一個人的發(fā)展至關重要。三基培訓課件通過培養(yǎng)基本能力,幫助學員全面提升自己。培養(yǎng)自我學習能力。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掌握自我學習的方法和技巧可以讓學習變得更高效。課件將介紹學習方法,激發(fā)學員主動學習的動力。培養(yǎng)溝通與表達能力。溝通是人際交往的基礎,課件會通過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鍛煉學員的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培養(yǎng)團隊合作能力。在現(xiàn)代社會,團隊合作是不可或缺的能力。課件通過團隊活動,培養(yǎng)學員的團隊意識、溝通協(xié)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培養(yǎng)基本技能
基本技能是指完成某種任務或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和技巧。三基培訓課件通過提供實用的技能培養(yǎng),幫助學員更好地適應社會與職場。培養(yǎng)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各個行業(yè),對于一個人來說,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操作和應用是必要的。課件會介紹常用辦公軟件的使用方法和網絡應用技巧,提高學員的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時間管理能力。高效的時間管理能夠讓人合理規(guī)劃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提高工作效率。課件將介紹時間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幫助學員做好時間規(guī)劃和任務安排。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在變革的時代,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對個人的發(fā)展至關重要。課件會通過案例解析和創(chuàng)意思維訓練,激發(fā)學員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
三、培養(yǎng)基本知識
基本知識是指人們在各個領域中所需要的基礎知識和理論。三基培訓課件通過提供基礎知識的學習,讓學員掌握學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養(yǎng)基礎科學知識??茖W知識對于培養(yǎng)人們的綜合素質和科學思維能力至關重要。課件會介紹基礎科學知識,并通過實驗和現(xiàn)象觀察讓學員更好地理解和應用知識。培養(yǎng)行業(yè)基礎知識。隨著社會的進步,各個行業(yè)都有自己的基礎知識體系。課件會介紹各個行業(yè)的基礎知識,讓學員了解行業(yè)發(fā)展的背景和前沿。培養(yǎng)社會文化知識。作為一個綜合發(fā)展的人才,了解社會文化知識不僅可以增加人們的自信心,還可以提高與人交往的能力。課件將介紹社會文化知識,讓學員擁有更廣泛的視野和更深入的思考。
三基培訓課件通過培養(yǎng)基本能力、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識,幫助學員解鎖個人潛力,實現(xiàn)自我突破。學員通過課件的學習,不僅能夠提升自己在學習和工作中的綜合能力,還能夠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立于不敗之地。因此,三基培訓課件是每個人必備的學習資源,也是個人發(fā)展的重要保障。
三基培訓課件是指針對企業(yè)員工的基礎培訓課程,包含了基本知識、技能和態(tài)度三個層面的培訓內容。這些課件旨在幫助員工提升專業(yè)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工作態(tài)度,以及掌握必要的技能,從而更好地適應和應對工作中的挑戰(zhàn)。
在三基培訓課件中,基本知識部分注重對公司的業(yè)務、產品、文化等方面的介紹。通過清晰、直觀的課件內容,員工能夠更好地了解公司的使命、愿景和核心價值觀,從而對公司的工作環(huán)境和期望有更準確的預期。基本知識也包括部門和團隊的組織架構、流程和溝通方式等方面的內容,以幫助員工更好地融入團隊并與其他人員協(xié)作。
而基本技能部分則側重于培養(yǎng)員工在工作中所需的基本技能。這些技能包括但不限于溝通技巧、演講技巧、團隊合作、問題解決能力等。通過課件的詳細講解和案例分析,員工能夠更好地領會和掌握這些技能,并在實際工作中靈活運用。同時,培訓課件也會通過培訓實踐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讓員工在模擬的環(huán)境下進行實戰(zhàn)訓練,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培訓課件中的態(tài)度部分則強調培養(yǎng)良好的工作態(tài)度和職業(yè)素養(yǎng)。這一部分的課件內容通常包括員工職業(yè)操守、工作責任心、團隊合作精神、客戶服務等方面的內容。通過精心設計的課件和案例,員工會意識到良好的工作態(tài)度對于個人和團隊的重要性,并學會如何在工作中保持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
三基培訓課件的編寫過程需要在充分了解公司的基本情況和培訓需求的基礎上進行。通常,公司會邀請專業(yè)的培訓機構或內部培訓師團隊負責培訓課件的編寫工作。這些機構或團隊需要與公司的管理人員、業(yè)務部門和員工進行有效的溝通和合作,以確保培訓課件的準確性和實用性。
三基培訓課件在培訓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輔助作用。通過詳細、具體且生動的課件內容,員工可以系統(tǒng)地學習和掌握基本知識、技能和態(tài)度,從而提升專業(yè)能力和工作素質。同時,這些課件也為員工提供了一個統(tǒng)一的培訓標準和參考框架,有助于建立和維護公司的專業(yè)形象和文化。
三基培訓課件是一種在培訓過程中廣泛使用的工具。它們以其詳細、具體和生動的內容,為學員提供了必要的知識和技能。以下是對三基培訓課件的詳細描述。
三基培訓課件是一種被廣泛應用于培訓過程中的教學工具。它們主要用于傳授各種知識和技能,從而提高學員在特定領域的能力。這些課件以其詳細和具體的內容而聞名,并且通過圖表、圖片和示例等方式使學習過程更為生動。
三基培訓課件的詳細性使得學員能夠全面了解所學內容。這些課件通常包含詳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巧,涵蓋了知識點的方方面面。例如,在一項銷售培訓中,課件可能詳細介紹銷售流程、客戶溝通技巧和銷售策略等。學員通過學習這些詳細的內容,能夠全面了解銷售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并且能夠獲得成功所需的必要技巧。
三基培訓課件的具體性使得學員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這些課件通常通過具體的案例來展示知識的應用。例如,在一項領導力培訓中,課件可能提供了一系列具體的領導者行為模式和成功案例。學員通過學習這些具體的內容,能夠更好地理解領導者應該如何行動,并且能夠更好地應用這些知識到實際工作中。
三基培訓課件的生動性使得學員的學習過程更加有趣和愉悅。這些課件通常使用圖表、圖片和示例等方式來展示知識。例如,一個項目管理培訓課件可能包含各種圖表和圖像,展示項目規(guī)劃、資源分配和進度控制等內容。這些圖表和圖像可以使學員更直觀地理解知識,并且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高度的參與度。
三基培訓課件是一種在培訓過程中廣泛使用的工具。它們的詳細、具體和生動的內容使學員能夠全面了解所學知識,并且能夠更好地應用到實踐中。無論是在銷售、領導力還是項目管理等領域的培訓中,三基培訓課件都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使用這些課件,學員能夠提升自己的能力,實現(xiàn)個人和組織的目標。
我們聽了一場關于“機械設計基礎課件”的演講讓我們思考了很多。老師會對課本中的主要教學內容整理到教案課件中,所以老師寫教案可不能隨便對待。教案是評估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依據。經過閱讀本頁你的認識會更加全面!
導語:當今社會非常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工程素質是衡量學生整體素質的一項重要內容,而工程素質的培養(yǎng)包括工程意識、各種工程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等。
一、教學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
“機械設計基礎”選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楊可楨主編的《機械設計基礎》,內容包括平面機構自由度、平面連桿機構、凸輪機構、齒輪機構、輪系、機械零件設計概論、連接、齒輪傳動、蝸桿傳動、帶傳動、軸、滑動軸承和滾動軸承等。目前,我校會計和財務專業(yè)開設的本課程學時數為40學時。
由于本課程的內容相對抽象,概念、原理繁雜且實踐性強,對于基礎知識薄弱、生產實踐經驗欠缺的財務、會計專業(yè)學生來說,會產生畏難、厭學的情緒。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先修知識缺乏,在學習本課程之前,他們對工程制圖、力學和材料等課程沒有系統(tǒng)學習,缺乏相關基礎知識的連貫性,增加了學習本課程的難度;課時少,課程內容多,進度快,涉及面廣,非機械類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相對不足;該課程對于財會類專業(yè)來說屬于非專業(yè)課,課程較難掌握,學生學習起來不太認真。
二、教學思考與改革
1.精心安排教學內容
在有限課時內講授本課程,應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突出課程應用性。 課件內容簡潔明了,文字精簡,減少煩瑣的理論推導,突出對重要知識點的強調,舉一反三,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理解;基礎理論適度介紹,減少過于晦澀難懂、比較枯燥的公式推導和冗長的證明;適當刪減部分難度較大、與財會類專業(yè)關系不密切的內容,如材料選擇、零件設計、強度校核等。
2.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的改革
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是教學改革的兩個重要內容,有了好的課程體系和教材,再加上良好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才能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本課程授課時數為36學時,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學大綱為準繩,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充分發(fā)揮選用教材的優(yōu)勢,又不限于教材本身,不斷教學實踐,使教學方法不斷完善。成功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可以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模型加掛圖的教學方法相比,多媒體技術將文字、圖形、動畫、影像結合起來,能夠對復雜的圖形、機構運動原理、機械構成進行分解,幫助學生理解機構的組成、運動方式和運動規(guī)律。多媒體畫面生動,立體感強,使抽象晦澀的理論知識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教學方式更加直觀,并且可以反復播放,使學生一目了然,印象深刻。比如內燃機工作原理講解,利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很難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而通過多媒體課件中三種機構的運動配合來完成工作的動畫過程,可清楚地表現(xiàn)出機構之間的空間關系,工作原理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
多媒體教學可以緩解本課程教學內容多、學生接受相對困難的矛盾,提高教學效率,教學效果明顯。但是,如果只采用單一的多媒體技術授課,雖然可以減少板書和作圖的時間,但教學節(jié)奏相對太快,不利于學生掌握難點和重點。對于難點和重點,采用傳統(tǒng)黑板加粉筆教學來放慢講課節(jié)奏,便于學生抓住重點;師生之間的互動,使學生充分掌握各章難點,從而消除該方式教學的不足,充分發(fā)揮其積極作用。對于在課堂上學生理解困難的內容,如四桿機構的演化,可以采用教學模具進行講解,既直觀,學生也容易掌握。 在實際教學中,采用多媒體、實物模型、黑板、粉筆有機地結合,各取所長,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學生聽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使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阻礙了學生思維和智力發(fā)展,挫傷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將教師為中心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中來。如針對學生工程基礎薄弱的特點,課堂上精講多練,采用啟發(fā)式為主的教學方法,教師可提出問題并作引導性啟發(fā),學生帶著問題思考;然后組織學生討論,解答疑惑;最后教師對討論結果進行分析,最終引出正確結果,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理解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通過啟發(fā)、討論,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理解。例如在定軸輪系傳動比計算公式的推導的授課中,從機構運動簡圖出發(fā),首先回憶齒輪傳動傳動比的計算公式,然后提出輪系的傳動比這一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參與嚙合的齒輪有哪些,討論兩齒輪嚙合和同一根軸上兩齒輪運轉后轉速是否發(fā)生變化,進一步推導出輪系的傳動比的公式。這樣提出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目的。通過這樣的教學過程,學生能夠很好地掌握這一知識點。
(機械相關方面的題目。學生通過課后查閱科技文獻,對所查資料進行歸納整理,寫出一篇綜述性的科技論文,這樣既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又可以提高學生的素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
三、實踐教學改革
實踐教學是本課程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對于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和技術應用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將原來、機構運動簡圖的繪制、齒輪范成法加工原理和減速器拆裝等。
通過認知實驗,學生初步了解本課程所研究的各種常用零件、機構的類型和特點,了解各種傳動的特點及應用以及對機器的感性認識。通過展示的機械設備、機器模型等,學生清楚知道機器的基本組成要素:機械零件,培養(yǎng)了他們仔細觀察事物的能力。
通過機構運動簡圖繪制實驗,學生熟悉并掌握機構運動簡圖繪制的原則和方法,鞏固機構自由度的計算方法,并檢驗機構是否具有確定的運動,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齒輪范成法加工原理實驗可以使學生對齒廓漸開線形成過程有一個直觀的認識,掌握用范成法加工漸開線齒輪的基本原理,鞏固齒輪基本幾何尺寸的計算,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的工作態(tài)度以及觀察能力。
減速器拆裝實驗幫助學生了解減速器各部分的結構,要求他們仔細觀察零、部件的結構及位置,考慮好拆裝順序,了解減速箱各部分的裝配關系,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 以上這些實踐教學,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更加直觀地掌握書本上的知識,大大增加了學生的興趣,對提高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成效明顯。
四、考核方式改革
考核作為教育評價的基本方式之一,是教育教學活動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傳統(tǒng)的機械設計基礎課程多為閉卷考試,由于本課程的特殊性,這種單一的考試方式難以反映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為此,教師對考核方式進行了必要的改革,通過改革更好地發(fā)揮該課程在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學效果和提高學生素質方面的起到積極作用。[3-4]
改革之前只采用期末考試作為學生的最終課程成績,這種單一的考試方式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為了適應財會類專業(yè)對本課程的要求,根據課程的特點、教學內容,考慮到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采用期末成績和平時成績相互組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其中期末成績和平時成績分別占小論文回答問題、討論、完成作業(yè)情況等;平時課堂上教師的提問、討論的內容和作業(yè)都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部分,并且可以穿插一些小測驗,使學生重視課堂學習,能夠主動掌握相關知識,提高學生上課學習的注意力。
考試成績能考察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情況,平時成績可以檢驗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考核結果更全面。改革后的這種多方位、多角度能力的考核方式對學生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yǎng)和素質的提高有著明顯的效果。
五、總結
非機械類學生與機械類學生具有不同特點,在“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實踐中,根據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和手段、實踐教學和考核方式進行了改革。教學過程中,刪減部分與專業(yè)不相關的內容,通過耐心細致的講解、提問、討論等多種授課方式,引入文獻檢索、科技論文撰寫等教學輔助手段、豐富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采用多種考核方式,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實踐檢驗表明,這些方法的采用,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學內容和目標,并且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作為機械工程學生,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是我們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這門課程提供了我們進入機械設計領域所需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在這篇文章中,我將詳細介紹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內容和學習過程,并分享我在學習過程中的體驗和收獲。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主要涵蓋機械設計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論。在課程的初期,我們學習了機械設計的基本原理,例如因果關系和力的分析。我們學習了機械設計中常用的力學概念,如靜力學和動力學。了解這些基本理論對于后續(xù)的學習和實踐非常重要。
在接下來的幾個單元中,我們學習了機械設計中的材料科學和制造技術。我們了解了不同材料的特性和應用。通過學習材料的物理性質和機械行為,我們能夠選擇最合適的材料來設計機械零件和系統(tǒng)。我們還學習了不同的制造工藝,如鑄造、鍛造和加工,了解這些制造過程對機械設計的影響。
在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中后期,我們開始學習CAD(計算機輔助設計)和CAM(計算機輔助制造)軟件的使用。通過這些軟件,我們能夠創(chuàng)建三維模型和進行設計分析。這種數字化設計和制造的方法使我們能夠更加高效和準確地進行機械設計。在課程的實踐環(huán)節(jié)中,我們通過模擬設計項目,實際應用我們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這樣的實踐經驗對于我們日后的職業(yè)生涯非常有幫助。
在學習機械設計基礎課程過程中,我收獲了很多。我學會了如何運用力學原理解決機械設計中的問題。我能夠分析和計算機械系統(tǒng)中的力、扭矩和應力,從而優(yōu)化設計方案。我學會了如何選擇最合適的材料和制造工藝來滿足設計要求。通過了解不同的材料和制造工藝,我能夠做出更明智的設計決策。我學會了如何使用CAD和CAM軟件進行機械設計和分析。這種數字化設計和制造的能力使我在畢業(yè)后能夠更快地適應工作環(huán)境。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不僅僅是理論知識的灌輸,更是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過程。在這門課程中,我們完成了許多實踐項目,并從中學到了很多設計經驗和實際工作中的技巧。這些實踐項目需要我們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提高我們的設計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這樣的學習體驗不僅豐富了我們的課堂學習,還鍛煉了我們的團隊合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學習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我漸漸明白了機械設計的重要性和挑戰(zhàn)。機械設計不僅僅是產品的外觀和功能,更涉及到性能、可靠性和成本等因素的平衡。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將繼續(xù)學習和提高自己的機械設計能力,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和技術進步。
小編認為,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是我機械工程學習中的重要一環(huán)。通過學習這門課程,我掌握了機械設計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提高了自己的設計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我相信這門課程對于我未來的發(fā)展和職業(yè)生涯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機械設計基礎是大中院校工科普遍開設的專業(yè)基礎課。機械設計基礎的雙語教學對學生豐富機械專業(yè)英語詞匯和接受國際先進機械設計基礎教學理念都有重要意義。本文首先闡述機械設計基礎雙語教學的必要性,對現(xiàn)階段雙語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著重闡述機械設計基礎雙語教學實踐過程以及教學改革方法。
1 機械設計基礎雙語教學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由機械制造大國向機械制造強國的邁進,如何擴大和深化中國制造在世界范圍的影響,快速吸收國外機械行業(yè)的先進知識與理念,成為我國面臨的一大難題。為適應國際化與全球化的趨勢,教育部明確提出各高校需開設5%~10%的雙語課程,以提升學生跨文化交流、合作與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為我國機械行業(yè)培養(yǎng)具有較強工程實踐能力、優(yōu)秀創(chuàng)新能力和良好綜合素質的優(yōu)秀工程應用型人才[1]。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把英語教學和學科專業(yè)課程的教學結合起來,實施雙語教學,成為有效方法之一。此外,實施雙語教學對解決目前就業(yè)難的問題也是十分有效的,尤其是精通一門或多門外語的“雙語專業(yè)人才”供不應求[2]。
“機械設計基礎”作為一門培養(yǎng)大學生的設計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的機械類課程[3],是工科生由公共課轉入專業(yè)課學習的基礎課程。對機械設計基礎采用雙語教學,其首要目標是課程的國際化學習,使學生掌握常用機構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結構、設計理論及其在外文文獻中的規(guī)范化表達。學生通過原版教材能夠深入了解國外先進的工程理念和應用成果,大量接觸本專業(yè)詞匯及特定表達,在學習專業(yè)知識的同時,提高專業(yè)知識的外語表達能力[4-5]。
2 做好機械設計基礎雙語教學的對策
“機械設計基礎”不同于一般公共課,它涉及知識面廣,理論性強,與實踐結合緊密[6]。簡單的將中文教學內容轉變?yōu)橛⑽慕虒W的傳統(tǒng)雙語教學方法,并不能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所以,研究“機械設計基礎”雙語教學的方法與技巧,改革傳統(tǒng)雙語教學模式,成為擺在“機械設計基礎”授課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2.1 提高重視程度
“機械設計基礎”雙語課程是一門文理兼?zhèn)涞恼n程,既具有機械原理與機械設計等實踐性較強的學習內容,又具有較強的外語學習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既需要理論聯(lián)系實踐,不斷提高學生設計與創(chuàng)新技能,又需要學生重視外語知識的學習與掌握。所以,教師首先要從思想上正確認識這門課開設的意義及所面臨的困難,提高對該門課程教學實踐的重視程度。
2.2 雙語教材建設
好教材是教學進展順利的前提,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目前的雙語教材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根據國內優(yōu)秀機械設計基礎教材翻譯而成,側重基本概念及定理的演繹推理,方便外語基礎薄弱的學生對照中文版教材學習。另一類為國外優(yōu)秀原版教材,以國外知識體系為基礎,側重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能力的養(yǎng)成,內容涵蓋較廣,適合外語水平較好的學生學習。
在選擇機械設計基礎雙語教材時,一方面需要考慮學生對機械專業(yè)知識的掌握程度,為后續(xù)專業(yè)課學習奠定基礎,教材應該保證基礎理論與實踐應用等相關內容;另一方面,考慮學生對專業(yè)術語的外語表達能力,教材應該突出學生需要掌握的機械外文詞匯、術語與表達方式,以提高學生的文獻閱讀與學術論文撰寫能力。高校應鼓勵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及教學要求,參照國內外優(yōu)秀教材自行編寫雙語教材。
2.3 雙語教學內容探索
在機械設計基礎雙語課程教案設計及課堂講授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所授專業(yè)與班級學生的實際狀況,將機械知識與專業(yè)外語學習結合,合理調整與安排教學內容。
(1)教學內容重點突出
機械設計基礎雙語課程內容多且課時有限,應改變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方法,重視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精簡講授內容,突出機械知識難點與外語掌握重點,將部分內容改為輔導內容,這既有利于學生課外掌握外語知識,又有利于課堂上理解重點內容,提高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2)中英文比例靈活調整
機械設計基礎雙語教學的目的在于學生在掌握機械知識的基礎上,能夠靈活應用外語開展學習與交流。授課重點在于機械知識的講授,并非純粹的純英文授課,學生接受專業(yè)知識能力受其外語水平制約嚴重。教學過程中應平衡好專業(yè)教學與外語教學之間的矛盾,不能過分追求英文教學比例,推薦采用60%~70%的外語授課比例。具體授課過程中,開始階段用中文解釋內容重點與難點,避免學生因畏難心里而喪失學習興趣和信心;隨課程內容深入而逐步提高英文比例,到教學中期英文授課內容提高到80%比例[6];后期課堂可采用全英文授課,讓學生循序漸進適應英文授課。
2.4 不斷創(chuàng)新雙語教學手段
適宜的教學手段能使師生協(xié)作,達到良好的授課效果??紤]到學生對英文講授的理解速度慢,課堂教學應減少理論推導,靈活運用模型展示、多媒體技術、課堂討論等多種教學手段,吸引學生興趣,持續(xù)保持課堂專注度,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1)模型演示
模型演示有利于學生對機械原理的直觀認識,深化對英文描述的理解,生動形象的教具演示來闡述抽象的機構理論知識,更便于專業(yè)知識理解與英文記憶。
(2)多媒體技術
在描述機構死點問題時,教師利用含有英文講解的飛機起落架視頻演示,不僅具有了模型演示的形象直觀性,也非常有利于學生課后溫習與掌握。
(3)學生講課
大部分機械理論體現(xiàn)在生活實際中,應鼓勵學生觀察并用英文描述與機械有關的常識。每堂課前五分鐘由學生英文講解與機械相關的生活現(xiàn)象,將會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
2.5 改革考核方式
目前僅有的期中與期末兩次考試成績并不能準確反映學生對課程的掌握程度。由于機械設計基礎雙語課程知識量大,需要學生課外花費較多精力來消化課堂內容,容易引起學生平時不學習而最后突擊考試。所以,加大平時成績比重,將課后作業(yè)、課堂討論、實驗報告、課外論文等納入考核范圍,采用多樣化的考核方式,通過對學習過程與應用能力的綜合權衡,公正考核出學生對專業(yè)知識掌握的真實水平。
2.6 雙語教師隊伍的建立
雙語教學一方面要求授課教師具有扎實的專業(yè)理論與實踐知識,另一方面要具有較高的英語授課水平。雙語教師隊伍的建立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聘請國外優(yōu)秀教師前來授課,但國內外教學模式的差異導致教學效果并不理想;一種是組織年輕教師進入國外高校觀摩學習,提高教師雙語教學水平,并吸收國外優(yōu)秀教學模式。在此基礎上,通過與國外院校合作辦學,為教師提供雙語教學學術交流活動。
3 結語
在機械相關專業(yè)教學過程中,實施機械設計基礎雙語教學勢在必行。為順利實施機械設計基礎雙語教學工作,學校、教師與學生應該高度重視,選擇適合的雙語教材,不斷探索新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手段,使課堂教學更有實效,采用多樣化考核方式來保證教育公平。加大雙語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提高雙語教學質量,為機械行業(yè)輸送出合格的國際化人才。
1.1理論基礎與學習習慣“中職本科”是目前部分應用型本科招收的一類本科學生。經過兩年的教學實踐和大量的課外接觸,該部分學生理論基礎較差,大多是初中畢業(yè),且對初中基礎知識的理解也很有限,日常學習自律性不強,對于課程內容總是淺嘗則止,自信心不強,由于之前的學習習慣不好,大多數學生沒有獨立學習的習慣,課堂氛圍較活躍,對于基礎理論缺少興趣,偏愛實踐操作,這與之前所受教育有很大關系。高?!捌胀ū究啤钡慕虒W方式、教學內容均不適合“中職本科”學生,造成大多同學學習一年后收獲少、自信心喪失、學習興趣減弱。學生不愛動腦思考,覺得“設計”離自己十分遙遠。
1.2教學方法與教學效果由于目前全國并沒有專門的“中職本科”高校,“中職本科”只是普通高校培養(yǎng)的一類對象。普通高校的教師上課由于教學對象不單單是“中職本科”,同時兼有“普通本科”或“高職本科”,故很難劃清界限。教學上按照經驗講述原理多,主要按照普本教材章節(jié)進行理論講授,效果并不理想。近年來由于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素材與教材的結合占據了課堂,相比之前的純理論教學和課程設計在教學效果上有所改善,但對“中職本科”的學生來講,還遠遠不夠。
1.3培養(yǎng)目標與教學內容目前而言,“中職本科”的培養(yǎng)目標主要被定位為職業(yè)教育,要求學生具有理論聯(lián)系實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而實際教學內容卻與此完全脫節(jié)。實驗實踐內容并沒能有效結合,驗證性實驗的偏多,動手操作的較少,和課程銜接不到位,顯然不適合目前的“中職本科”教育。課程設計題目多為經典的帶式運輸機減速器的設計,只有少數同學能按照手冊完成設計,但是這么算卻說不清楚,學生一頭霧水,并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方法。
1.4成績考核成績考核仍然以主要期末測試為主,平時成績和實驗成績?yōu)檩o。形成了“高分低能”的社會現(xiàn)象。而“中職本科”的培養(yǎng)目標則要求學生具有理論聯(lián)系實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對于這部分的考核也該在成績考核中占有較大的比重。我們制定的改革思路是:教學內容以行業(yè)崗位上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以及生產實際需要為目標,以解決工程實際設計問題為指導。
摘要:機械設計基礎是大中院校工科普遍開設的專業(yè)基礎課。機械設計基礎的雙語教學對學生豐富機械專業(yè)英語詞匯和接受國際先進機械設計基礎教學理念都有重要意義。本文首先闡述機械設計基礎雙語教學的必要性,對現(xiàn)階段雙語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著重闡述機械設計基礎雙語教學實踐過程以及教學改革方法。
關鍵詞:機械論文發(fā)表
我校每年為徐工集團、卡特彼勒、三一重工等大型集團定向培養(yǎng)機電類高級技工,同時對學校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機械設計基礎為專業(yè)核心課,可以使學生熟悉常用機構的工作原理、運動特點,掌握通用零件的基本原理、特點及運用方面的知識,并學會運用標準、規(guī)范、手冊、圖冊等有關資料進行機械設計,從而更好地適應現(xiàn)代企業(yè)環(huán)境,更快地進入角色,幫助企業(yè)解決實際生產問題。
一、當前社會環(huán)境及背景
目前,我國高素質的、熟練的技術型人才嚴重缺乏??傮w就業(yè)形勢嚴峻,但對于多數技術工種來說,卻存在著一人難求的局面。
職業(yè)教育經費投入不足。相比普教經費來源穩(wěn)定,教學設備需求不高,職教的技能訓練需要大量的工廠設備和實驗儀器,且需要不斷更新才能跟上技術的不斷進步。
職業(yè)教育師資力量不足,特別是專業(yè)課教師的缺少,而且教師多缺少教育學和心理學修養(yǎng),對于教學技能的把握比較欠缺,較易出現(xiàn)灌輸式的教學方式。
二、本校學情
本校的生源主要分為三類,一類是初中生源,學制三年;一類是初中生源,學制五年;一類是高中生源,學制三年。開設本課程的為高中生源班。
高中生源相對于初中生源,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礎課知識,但是綜合素質相對較差。因技能實踐的學時一般多于理論課的學時,再加上最后一年多為入廠實習時間,所以給予本課程的學時較少,對于教材的內容也應有一定的取舍,并且應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相關的課程設計。就讀于本校的學生多為農村子女和城市貧困家庭子女,因此大多吃苦耐勞,通過適當的幫助和引導一定能使之努力地刻苦學習。
三、教學探析
(一)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增減,突出知識的重點性和實用性
本課程之前,學生已學習過工程力學部分,因此教師在選取教材的時候就應充分考慮到實際情況,排除相關的靜力學部分。由于學時較緊,教師還應在保證本課程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訓練的前提下,盡量刪略繁瑣公式的推導和理論引證,簡化設計計算公式。
結合訂單企業(yè)產品特點,重點講授平面連桿機構(各種起重機、挖掘機、工程車輛等的'升降機構)、連接(液壓系統(tǒng)的裝配、轉動系統(tǒng)的裝配)、齒輪、軸及軸承章節(jié)的內容。
對于帶傳動、鏈傳動以及周轉輪系的計算等實際應用較少的部分教師應予以刪減課時。
(二)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課堂的教學進設計,突出可操作的實踐部分
所以,對于學生的情況前邊已經有了相關的分析。多數學生的基礎較差,盡量避免理論的枯燥灌輸,多采用直觀教學法,結合多媒體教學,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比如通過一些視頻短片介紹機構的運行原理或者是實際生產的加工,也可以借助于實物、模型、掛圖或貼近生活的實例作為教學手段。又如在講授“齒輪漸開線的形成”時,可以借助繩索、粉筆以及基圓的圓柱形替代品來演示繪制。這些都不需要太復雜的道具,但是又能起到很好的表達理論概念的作用,學生也不會感到晦澀難懂。
(三)根據企業(yè)的實際情況,滿足企業(yè)的發(fā)展需求,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隨著產品的精密復雜化,人員的分工協(xié)作化,生產上實際問題可能牽扯到方方面面,這種環(huán)境下要想培養(yǎng)出能解決現(xiàn)場問題的高級技工,就需要學生具備對整個機械的總體把握和從系統(tǒng)的角度分析問題的能力。
在學習平面機構運動簡圖繪制的時候可以采取任務驅動教學法:首先對學生分組,然后各組進行柱塞泵實物的分解和測繪,根據講解和練習過的平面機構運動簡圖繪制方法畫出柱塞泵的機構運動簡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利用到液壓相關的知識來讀懂柱塞泵的結構原理圖,要掌握運動的知識,要用到拆裝的操作技能,要用到公差配合的理論知識和測量技術,還要考驗大家的分工協(xié)作能力,同時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謂是一舉多得。
(四)充分合理運用現(xiàn)代技術手段,幫助提升教學質量,克服硬件缺憾
現(xiàn)代技術手段不僅包括多媒體教學(基本已普及),還有各種CAD/CAM軟件,特別是機械設計基礎這門課程可以非常好地利用到三維軟件。如徐工集團使用的就是PRE設計軟件,當然還有CAXA,AutoCAD,CATIA,UG,SolidWorks等二維、三維軟件可供使用。
例如:對于棘輪機構、槽輪機構及凸輪間歇機構等平面圖形難以讀懂和講解,通過三維軟件的建模和運動仿真,能非常逼真地演示其運行原理和過程,且可以任意角度放大或縮小地觀察,就像在展示極其精致的實物。
四、持續(xù)改進
教學是常抓常新的東西,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充分利用好學校的教學資源,把握企業(yè)辦學的特點,借助假期的工廠實踐機會,調研一線的用工需求,緊跟新技術、新工藝的發(fā)展,不使教學內容老化,為教學實例提供新鮮血液。
參考文獻:
[1]孫學齋.當前我國企業(yè)技工短缺的成因探析.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學報,2009(1).
[2]王國新.技工院?!稒C械設計基礎》課程整合探析.職業(yè),2010(35).
[3]時忠明.機械設計基礎.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4]劉會英.機械原理.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3.
(一)教學內容
1、滑動軸承概述
2、滑動軸承的結構和材料
3、滑動軸承的潤滑
4、不完全液體摩擦滑動軸承的設計計算
5、液體潤滑軸承簡介
6、滾動軸承的構造、類型及特點
7、滾動軸承的代號及類型選擇
8、滾動軸承的壽命計算
9、滾動軸承的組合設計
10、滾動軸承的維護和使用
11、滾動軸承與滑動軸承的比較
(二)教學要求
1、掌握內容:滑動軸承常用的潤滑方法和潤滑裝置,限制平均壓強的計算,限制軸承PV值計算;滾動軸承的主要類型,基本代號及含義:滾動軸承的類型選擇原則;滾動軸承的壽命、當量動載荷及當量靜載荷計算;滾動軸承組合設計;軸承組合的支承固定方式、組合調整與預緊;軸承的配合與裝拆;滾動軸承主要的潤滑方式和密封裝置;
2、熟悉內容:滑動軸承的種類及摩擦狀態(tài);滑動軸承的特點;整體式結構及其特點、剖分式結構及特點;軸瓦結構、材料;滾動軸承的構造和主要優(yōu)缺點;滾動軸承的主要失效形式、壽命、額定動載荷概念及潤滑和密封。
機械設計基礎課件是機械工程學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教學中的輔助工具,通過課件的展示,可以清晰地講解機械設計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術,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機械設計相關知識。下面將從課件的內容和設計思路兩個方面進行闡述。
首先是機械設計基礎課件的內容安排。課件的內容應該包括機械設計的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如機械零件的標準符號、尺寸和公差,材料的選用和力學性能等。還應包括機械制圖的基本知識,如圖紙的標準符號和線條,投影方法和視圖的繪制,以及尺寸標注和剖視的表達等。對于機械元件的設計,可以介紹不同類型元件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如螺旋傳動、齒輪傳動、聯(lián)軸器和軸承等。同時,還應該包括機械設計的分析方法和工具,如受力分析、運動分析和模擬仿真等。在具體設計方面,可以介紹機械設計的設計過程和方法,如需求分析、方案設計、參數計算和詳圖設計等。
其次是機械設計基礎課件的設計思路。應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實際情況,確定課件的整體結構和內容安排??梢酝ㄟ^調研和分析學生的背景知識和學習能力,確定課件的難易程度和深度,使其符合學生的學習水平。應使用簡潔明了的語言和圖示,讓學生能夠快速理解和記憶??梢酝ㄟ^舉例、圖解和動畫等方式,生動地展示機械設計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設計過程和方法。同時,可以將常見的機械設計案例和實際應用引入課件,增加學生的興趣和學習動力。要不斷完善和更新課件內容。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機械設計的進步,新的理論和技術不斷涌現(xiàn),需要及時更新到課件中,以提供最新的知識和技能。
小編認為,機械設計基礎課件是機械工程學習中的重要教學工具,它通過清晰明了的內容和生動有趣的設計,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機械設計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術。對于學生來說,掌握機械設計基礎知識是成為優(yōu)秀機械工程師的基礎,而優(yōu)秀的課件則能夠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學習支持,使他們更好地掌握機械設計的技能。因此,機械設計基礎課件的編寫和設計是一個重要的任務,需要教師們不斷改進和創(chuàng)新,以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
(多學時)
一、課程性質和任務
機械設計基礎是一門培養(yǎng)學生具有一定機械設計能力的技術基礎課。本課程在教學內容方面應著重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在培養(yǎng)實踐能力方面應著重設計技能的基本訓練。
本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
1.掌握機構的結構原理、運動特性和機械動力學的基本知識,初步具有分析和設計基本機構的能力,并對機械運動方案的確定有所了解。
2.掌握通用機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點、選用和設計計算的基本知識,并初步具有設計簡單的機械及普通機械傳動裝置的能力。
3.具有運用標準、規(guī)范、圖冊等有關技術資料的能力。4.能通過實驗來驗證理論,并鞏固和加深對理論的理解。
二、教學內容和要求
1.教學基本內容
機械設計基礎的主要內容,機械設計的一般原則和程序。
平面機構的結構分析,平面連桿機構,凸輪機構,齒輪機構,輪系,其它常用機構。
機械運動方案的選擇。機械調速,剛性回轉件平衡。
機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計算準則,機械零件常用材料選擇原則。機械零件工藝性、標準化。
聯(lián)接件設計:螺紋聯(lián)接,鍵、花鍵聯(lián)接等。
傳動件設計:帶傳動,鏈傳動,齒輪傳動,蝸桿傳動,螺旋傳動等。
軸系零部件設計:軸,滑動軸承,滾動軸承,聯(lián)軸器,離合器等。其它零部件設計:彈簧,減速器等。2.教學基本要求
(1)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識 機械設計的一般知識。
機構和機械零件的主要類型、性能、特點、應用。機械零件的常用材料、標準。結構工藝性。
摩擦、磨損、潤滑和密封的一般知識。(2)要求掌握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機構的組成、工作原理和運動特性。機械動力學的基本原理,防振、減振的途徑。
機械零件的工作原理、受力分析、應力狀態(tài)、失效形式等。機械零件的設計計算準則:強度,剛度,耐磨性,壽命,熱平衡等。
簡化計算,當量法,試算法等。
改善載荷和應力分布不均勻的方法,提高零件疲勞強度的措施,改善摩擦學性能的途徑。
(3)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
繪制機構簡圖,零部件的設計計算及其工作圖的繪制,查閱技術資料,編寫技術文件等。
三、習題課、課外習題、設計作業(yè)
根據教學需要,適當安排習題課、課外習題和設計作業(yè)。
每個學生要完成1~2個設計作業(yè)。每個作業(yè)的份量一般為裝配圖1張,設計計算說明書1份。
學生必須獨立、按時完成課外習題和設計作業(yè)。習題和作業(yè)完成情況應作為評定課程成績的一部分。
四、課程設計
設計能力的培養(yǎng)要求包括下列內客:能根據設計任務擬定總體方案,按機器工作狀況分析、計算作用在零件上的力,合理選擇材料,計算和確定零件的主要尺寸,考慮制造、使用和維修等問題,進行結構設計,繪制機器的裝配圖和零件圖等。
設計題目為機械傳動裝置、簡單的機械或機構設計。設計工作量的最低要求應相當于單級圓柱齒輪減速器為主體的機械傳動裝置。設計完成后,每個學生應完成:部件裝配圖1張,零件工作圖1張,設計說明書1份。
課程設計完成后,每個學生應進行答辯,成績應單獨記分。
五、實 驗
1~○4本課程要求開設實驗3~4個,共4~6學時。實驗內容在下列○ 3 5~○7項中各選1~2項:①平面機構運動簡圖測繪;②漸開線齒廓和○范成和齒輪參數測定;③回轉體平衡;④機械傳動效率測定;⑤帶傳動實驗;⑥滑動軸承性能實驗;⑦傳動裝置或簡單的機械裝拆和結構分析等。
實驗成績應作為課程成績的一部分。
六、幾點說明
1.本基本要求適用于對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有一定要求,但課程時數有限的一類專業(yè),例如熱加工工藝類專業(yè)和動力運行類專業(yè)。
2.各校要處理好本課程與有關先修課程如:畫法幾何及機械制圖、工程材料及機械制造基礎、金工實習、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等課程的銜接和配合。
3、本基本要求所列內容應通過講課、習題課、課外習題、設計作業(yè)、課程設計、實驗等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各校也可根據具體情況靈活安排各環(huán)節(jié)和學時比例,但應注意相互配合,力求符合學生認識規(guī)律。
4、各校應根據具體條件,注意結合教學過程培養(yǎng)學生應用計算機的能力,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
5、習題內容要多樣化,習題中應含有結構和工藝性方面的內容。習題作業(yè)要能起到鞏固理論、掌握計算方法和技巧,加強結構和工藝性方面的訓練,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熟悉標準、規(guī)范等的作用。
習題課應按小班進行,每次內容要有所側重。
6、設計作業(yè)和課程設計都是培養(yǎng)學生設計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設計作業(yè)的題目要靈活多樣。教師要加強指導和考核,注意培養(yǎng)和發(fā)揮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7、實驗要嚴格要求。同一實驗臺上同時操作的人數不宜過多,以保證學生都能動手操作。實驗后,每個學生要寫出實驗報告。
8、本課程教學環(huán)節(jié)較多,實踐性較強,教學中應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設計思想,培養(yǎng)良好的工作作風和工作方法。
機械設計基礎教學是會怎么開展的呢?機械設計基礎教學大綱又會是怎么制定的呢?
一、 課程設計設計的性質、目的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是機械設計課程的重要實踐性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在校期間第一次較全面的設計能力訓練,在實現(xiàn)學生總體培養(yǎng)目標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課程設計的教學目的是:
1 . 通過課程設計實踐,樹立正確的設計思想,培養(yǎng)綜合運用機械設計課程和其他先修課程的理論與生產實際知識來分析和解決機械設計問題的能力。
2 . 學習機械設計的一般方法、步驟,掌握機械設計的一般規(guī)律。
3 . 進行機械設計基本技能的訓練:例如計算、繪圖、查閱資料和手冊、運用標準和規(guī)范,進行計算機輔助設計和繪圖的訓練。
二、課程設計的主要內容與基本要求
課程設計一般選擇機械傳動裝置或簡單機械作為設計題目(比較成熟的題目是以齒輪減速器為主的機械傳動裝置),設計的主要內容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1 )擬定、分析傳動裝置的設計方案;
( 2 )選擇電動機,計算傳動裝置的運動和動力參數;
( 3 )進行傳動件的設計計算,校核軸、軸承、聯(lián)軸器、鍵等
( 4 )繪制減速器裝配圖;
( 5 )繪制零件工作圖;
( 6 )編寫設計計算說明書。
課程設計要求在 2 周時間內完成以下任務:
( 1 )繪制減速器裝配圖一張( A1 )
( 2 )零件工作圖 1 — 2 張
( 3 )設計說明書一份(齒輪、軸、箱體等)
( 4 )答辯
三、教學進度
按教學計劃規(guī)定,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總學時數為 2 周,設計進度及時間大致分配如下:
1 、 設計準備 1.5 天 (約占 4% )
2 、 傳動裝置的總體設計 1 天 (約占 10% )
3 、 各級傳動的主體設計 1.5 天 (約占 4% )
4 、 減速器裝配草圖的設計與繪制 3 天 (約占 35% )
5 、 減速器裝配圖的.繪制與完成 3 天 (約占 25% )
6 、 零件工作圖的設計與繪制 2 天 (約占 10% )
7 、 編寫課程設計說明書 1 天 (約占 9% )
8 、 設計總結與答辯 1 天 (約占 4% )
總計 14 天
四、答辯與成績評定
課程設計完成后的全部圖紙與說明書應有設計者和指導教師的簽名。未經指導教師簽名的設計,不能參加答辯。
由指導教師組成答辯小組,答辯時按說明書編寫順序,設計者首先對自己的設計進行 5-10 分鐘的講解,說明設計者主要解決的問題,然后回答教師提問。每位學生答辯時間不超過 30 分鐘。
課程設計成績根據學生平時工作情況、課程設計水平、深入程度、圖紙質量、獨立工作能力以及答辯情況綜合衡量,由答辯小組討論評定。
(一)教學內容
1、機械制造中的常用螺紋
2、螺紋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鎖
3、螺紋聯(lián)接的基本類型、預緊和防松
4、螺栓聯(lián)接的強度計算
5、螺紋聯(lián)接的材料和許用應力
6、提高螺紋聯(lián)接強度的措施
7、螺旋傳動
(二)教學要求
1、掌握內容:螺紋連接防松方法,螺栓連接的強度計算,螺旋傳動簡單計算。
2、熟悉內容:螺紋連接的基本類型及應用,螺紋參數,螺紋預緊的目的,提高螺紋強度的措施,螺旋副的效率計算和自鎖。
第十一章軸
(一)教學內容
1、概述
2、軸的結構設計
3、軸的設計計算
4、軸轂聯(lián)接
(二)教學要求
1、掌握內容:軸的構造、軸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近扭轉變形計算軸的強度,軸的彎曲組合強度計算;
2、熟悉內容:軸的分類,剛度計算、臨界轉速;鍵連接類型、選擇和平鍵連接的強度計算。
(一)教學內容
1、彈簧的功用和類型
2、彈簧的制造、材料和許用應力
3、圓柱螺旋壓縮(拉伸)彈簧的設計計算
(二)教學要求
1、掌握內容:圓柱螺旋壓縮(拉伸)彈簧的設計。
2、熟悉內容:彈簧的功用和類型,彈簧的材料和許用應力。
第十四章聯(lián)軸器、離合器和制動器
(一)教學內容
1、聯(lián)軸器
2、離合器
3、制動器
4、聯(lián)軸器、離合器、制動器的選擇和維護
(二)教學要求
1、掌握內容:聯(lián)軸器、離合器和制動器的功用種類,聯(lián)軸器、離合器和制動器的選擇方法。
2、熟悉內容:固定式剛性聯(lián)軸器的結構特點:可移式剛性聯(lián)軸器的結構特點;彈性聯(lián)軸器的類型和結構特點;操作式離合器的類型和結構特點;自動離合器的類型和結構特點,制動的類型和結構特點;制動器的類型和結構特點。
四、課內實踐環(huán)節(jié)具體安排
1.平面機構運動簡圖繪制.2學時
2.帶傳動的滑動和效率的測定2學時
3.齒輪參數測量2學時
4.齒輪的范成實驗2學時
5.軸的結構設計2學時
6.減速器拆裝實驗2學時
一、課程教學內容整合
結合這幾年的教學經驗,本人認為課程內容應結合最近幾年來該專業(yè)學生畢業(yè)從事的工作崗位特點,對本課程內容做有目的的刪減和整合。例如,對于數控專業(yè)來說,在鉸鏈四桿機構章節(jié)中,重點應該結合日常生活和生產實踐介紹四桿機構的應用和特性,而對于四桿機構的設計內容,可以簡單介紹甚至可以忽略,或對于接受能力強的學生做適當引導,安排其自學。另外,目前的教學內容偏重理論,比較抽象,學生聽課枯燥,教學效果不佳。任課老師需根據課程教學大綱基本要求,對知識進行整合。例如,以一個實踐工程為例,把大綱要求掌握的知識點運用到此工程上,把抽象的理論知識轉變?yōu)樾蜗笾庇^的實際應用,這也為學生日后走上工作崗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課程教學方法改革
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現(xiàn)在提倡理實教學相結合,但是《機械設計基礎》理論教學還是占主要課時。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本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關鍵之處。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式都是“教師講,學生聽”的填鴨式教學,學生對課堂不感興趣。師生之間沒有互動或互動很少,課堂教學效果很難有提高。為了打破這種現(xiàn)狀,我校很多老師開始嘗試采取分組討論、啟發(fā)式、項目式等教學方法,課堂氣氛相對較活躍,既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性,又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本人在本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主要嘗試了分組式討論教學法和案例教學法兩種新的`教學方法。分組式討論教學模式,每組分4~6名學生,專門設計學案在課前下發(fā)給學生,根據學案內容,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小組討論,再由小組學生輪流發(fā)言。案例教學法是利用生活生產中的實例進行知識的講授。在理論知識的基礎上,結合生產中實例進行講授。例如,在講常用機構分類、特點及應用時,可以直接讓學生觀看汽車雨刮器、牛頭刨床、揉面機、插床等機器的運動視頻,這樣可以直觀地反映知識內容,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較快地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
三、考核評估體系改革
目前,本課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是平時成績和考試成績,其中以考試成績?yōu)橹?。本校期末考試成績?0%,平時成績占30%。平時成績比例太小,無法真實反映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學習效果,也無法有效監(jiān)督學生的學習過程。我們應該向其他一些國家學習,使考核方式實現(xiàn)多元化。本課程是機械專業(yè)的主干課程,應該注重過程性評價和目標評價相結合,包括課堂表現(xiàn)、平時大作業(yè)、實驗、期中成績、期末成績等多方面。課程實踐性較強,除了教科書的習題外,可以適當增加課后大作業(yè),大作業(yè)應該結合具有實踐性的項目布置,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本人在教學過程中提出了以上教學思路?!稒C械設計基礎》課程的學習內容、授課方式、考核方式都應該進行相應改革。課堂應該以學生為主體,討論式、啟發(fā)式等教學方式應該得到推廣;教學內容也應該整合,與時俱進;考核方式應該過程性和終結性相結合。只要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理論結合實踐的能力,為其他專業(yè)課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1卓越工程師培養(yǎng)對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的目標要求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是落實我國教育改革和人才發(fā)展規(guī)劃的重要舉措,其目的在于為創(chuàng)新型國家建設和人才強國戰(zhàn)略提供高質量的工程技術人才保障。高等學校作為工程教育的高地,在培養(yǎng)具有扎實基礎理論知識的高素質人才方面發(fā)揮了極大作用。但我國高等教育體系長期以來存在重理論輕實踐、重模仿輕創(chuàng)新的弊端,在面臨工程實際問題的時候,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明顯不足,難以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需求。因此,目前高教界正在積極探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徑。
2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現(xiàn)狀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具有涉及知識面廣、理論聯(lián)系實踐的特點,主要由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和課程設計三個環(huán)節(jié)組成。以我校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為例,理論教學依然以教師多媒體講授為主,主要原因:①多媒體圖文并茂,動畫、視頻豐富;②教師備課相對容易,但這也忽視了多媒體重難點不突出的弊端,學生短時無法接受大量的信息。在教學方法上忽視案例教學、問題導向式教學等方式的運用,影響教學質量和學生能力培養(yǎng)。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以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設計為任務,其設計對象仍為一級圓柱齒輪減速器,概因減速器設計理論成熟,可以做到有章可循,而且減速器中齒輪、軸、軸承等零件的設計恰是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但從課程設計教學效果看,還存在以下不足:①學生缺乏工程實踐,對減速器認識也僅是“聽說”,特別是結構設計時完全依靠指導書中例圖,沒有自己設計思路;②學生對力學、圖學等先修課程知識綜合運用能力較差,特別是繪圖質量不高;③教學模式單一,設計任務相同僅設計數據不同。學生在設計過程中缺少交流與協(xié)作,個別學生抄襲別人資料,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不到鍛煉。
3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思路
引入工程實例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主要內容包括兩部分:①研究常用機構的機構組成、運動特點、設計方法等;②研究一般條件下通用零部件的類型、作用、設計計算方法。實際教學中對第一部分內容注重于機構結構分析內容、圖解法內容和單個機構而不是機械系統(tǒng)的介紹;對第二部分內容仍將機械零件分成:常用傳動(齒輪傳動、帶傳動、鏈傳動)、機械連接(螺紋連接、鍵連接、銷連接)、機械支承(軸、軸承)、其它零部件(機座、箱體)幾部分,部分和部分之間缺少一定的聯(lián)系,知識點比較零散。為此,應融合實驗、實踐內容于理論教學,在課程教學之初就提出機械設計的最終目的是“設計機械”,以兩種典型的機器——四沖程內燃機和機械傳動裝置——減速器為例,介紹內燃機的.結構組成、工作原理、運動特點,從而提出內燃機的機構組成包括三大機構:連桿機構、齒輪機構、凸輪機構,它們是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重點內容;從機械制造的角度介紹減速器的零件組成:齒輪、軸、軸承、螺栓、箱體等,從而引出課程的另一部分重要內容——機械零部件的設計計算。對教材的內容根據授課專業(yè)的不同進行適當取舍,由于我校的一些近機類專業(yè)如材料、安全工程等專業(yè)力學、金工實習等先修課程開設的不足,在帶傳動設計、齒輪傳動設計中若一味地講解受力分析,學生勢必難以接受,應拋開推導過程而重點強調應用。將案例作為課堂教學的基本素材,把學生引到工程問題的現(xiàn)場,借助于多媒體的情景再現(xiàn),首先讓學生用工程語言描述工作過程,其次讓學生提出工程問題并構思解決問題的方案。這不僅有助于學生提高感性認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體會知識應用的成就感。
3.2重點改革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
基于減速器應用的廣泛性、教學示范效果的典型性、設計方法的成熟性,減速器設計仍是檢驗學生理論知識掌握和運用熟練程度的最好的載體。但應該改變以往在給學生布置設計任務時就給出設計方案的作法,而是僅給出工作機的工作要求和工作參數,對原動機、傳動裝置由學生自己選定。由于學生對機械的感性認識和工程實踐知識十分缺乏,不能將所學的知識與實際聯(lián)系起來,更不會應用于工程實際,因此將減速器拆裝測繪綜合實驗安排在課程設計任務下達之后進行。通過實驗讓學生對減速的功用、結構組成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對提高課程設計質量有直接的幫助。實驗結束之后,在組織學生討論之前提出的幾種不同設計方案,比較各方案中各傳動裝置的形式及布置的先后順序并確定出最優(yōu)方案。這樣每一位同學都有提出自己設計思路的機會,通過交流發(fā)言使每一位學生認識到自身學習的主體地位,在課程設計之初就積極參與到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來。在以往指導教師分配給學生的數據不同,可以避免學生抄襲。但由于現(xiàn)代信息的發(fā)達,網絡上只要提供數據就可以提供設計過程,這就造成了部分學生的“信手拈來”??梢愿鶕嗉墝W生數量將其分成5~6個設計小組,每個小組一組數據所算得的傳動裝置運動和動力參數應該是一致的,而在傳動比分配時各級傳動比又可以是不同的。學生一邊計算一邊交流,不僅了解了其他人的設計思路,發(fā)現(xiàn)自身問題也可隨時解決。
3.3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考核方式改革
學生最關心的必然是課程考核成績,因此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改革與探索必須得到學生的配合與支持。如果課程考核方式不能客觀地反映出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優(yōu)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必將受挫。隨著社會對人才能力需求的提升,機械設計基礎課程內容的廣泛性、能力要求的全面性與有限的學時之間的矛盾就日漸顯現(xiàn)出來,一方面教師教學中要保證課程內容的系統(tǒng)性、全面性;另一方面學生學習時又感到時間緊、任務重,因此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及考核評價方法與機械類卓越工程師能力要求已不相適應。在我校,機械設計基礎的總評成績由兩部分組成,其中考試成績占占創(chuàng)新機構設計、大作業(yè)等環(huán)節(jié),其占總成績比例為10%,通過這種形式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性,提高學生的動手創(chuàng)新設計能力,達到課程教學目的。
4結束語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是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機械類卓越工程師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隨著社會對機械類人才綜合素質要求的逐步提高,各高校對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相繼進行了改革,但無論如何都是基于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核心。在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中對課程內容體系、課程設計和課程考核評價方法等方面都進行了積極的探索,這些措施的實施收到了大量有益的效果。將繼續(xù)按照制定的基于卓越工程師培養(yǎng)對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的知識和能力目標要求,完善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教學方法和體系。
參考文獻:
[1]曾敏.基于項目驅動法的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當代職業(yè)教育,2015(1):20-22+42.
[2]田君,韓立發(fā).基于卓越工程師培養(yǎng)目標下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的改革[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2013(1):100-104.
[3]陸萍,宋可總,欒瑩,等.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高等理科教育,2006(1):49-51.
(一)教學內容
1、齒輪傳動的類型和基本要求
2、齒廓嚙合的基本定律
3、漸開線齒廓
4、漸開線標準直齒圓柱齒輪的基本參數和幾何尺寸
5、漸開線齒輪的嚙合傳動
6、漸開線齒輪的加工方法及根切現(xiàn)象
7、變位齒輪傳動
8、齒輪的失效形式與常用材料
9、標準直齒圓柱齒輪傳動設計
10、平行軸斜齒圓柱齒輪傳動
11、直齒圓錐齒輪傳動
12、齒輪的結構設計和齒輪傳動的潤滑
13、齒輪傳動的發(fā)展趨勢簡介
(二)教學要求
1、掌握內容:齒廓嚙合基本定律、漸開線及漸開線齒廓;節(jié)點、節(jié)線、節(jié)圓、共軛齒廓;正確嚙合條件、連續(xù)傳動條件;漸開線齒廓不發(fā)生根切的條件,輪齒作用力和計算載荷,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計算,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計算,齒輪傳動的效率及潤滑。
2、熟悉內容:齒輪機構的種類和應用;齒輪各部分名稱;斜齒輪正確嚙合條件、重合度、當量齒數、傳動特點,失效形式分析,常用材料及熱處理,斜齒輪的強度計算,常用齒輪結構。
3、了解內容:圓錐齒輪;變位齒輪及傳動。
第八章蝸桿傳動
(一)教學內容
1、蝸桿傳動的類型和特點
2、蝸桿傳動的主要參數及幾何尺寸
3、蝸桿傳動的失效形式、材料和結構
4、蝸桿傳動強度計算
5、蝸桿傳動的效率、潤滑和熱平衡計算
6、其他蝸桿傳動簡介
(二)教學要求
1、掌握內容:普通圓柱蝸桿傳動的主要參數及幾何尺寸計算,蝸桿傳動的受力分析方法,普通圓柱蝸桿傳動的強度計算。
2、熟悉內容:蝸桿傳動的類型和特點及應用,蝸桿傳動的失效形式和計算準則,蝸桿蝸輪材料的選擇及其許用應力;蝸桿傳動正確嚙合條件;
3、了解內容:蝸桿傳動的受力分析和計算載荷、蝸桿傳動的潤滑、效率及熱平衡計算,蝸桿、蝸輪的結構組成。
經過對“中職本科”生源中職階段培養(yǎng)方案、教學體系、及學生個人情況的調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改善學生的學習習慣,提高“中職本科”學生學習《機械設計基礎》這門課程的教學效果:
2.1框圖法教學,整合知識體系整理總結《機械設計基礎》中的核心知識點,自編校內講義或教材,結合一個綜合實例,如蜂窩煤壓制機、機床C 6140主軸箱,以機構、傳動、零件三大部分為主線,制作框圖,幫助學生快速、直觀地理解整個機械設計基礎的知識體系,由此知識體系展開教學單元。圍繞綜合實例,進行詳細的分析講解,講解內容時重點把握能讓學生了解典型機械或結構的設計思想、理解裝配要點、掌握分析故障和維修。
2.2模型演示教學法采用玩具激勵法(機構部分可以拆裝模型,觀察機構運動、計算實際的自由度、繪制機構運動簡圖),來改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學習本門課的興趣?;埕~組合模型可以應用于教學課堂,讓學生在驗證理論知識的同時,實現(xiàn)理論和動手實踐的統(tǒng)一。通過對模型的研究與分析,啟發(fā)學生對《機械設計基礎》的認識,并能培養(yǎng)學生獨立分析和自己查閱學習資料的能力。既滿足了學生愛玩的天性,又學到了知識。
2.3設計軟件在機械設計基礎教學中的應用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可使用Solidw orks等機械設計類軟件在《機械設計基礎》的課堂上結合典型設備進行建模、模擬裝配、指導學生做一些簡單的分析,或結合實驗室的試驗臺,教師建立虛擬實驗模型庫,課后學生可以利用該模型庫進行學習建模、裝配、分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復雜的機械系統(tǒng)。
除了大型的常用的機械設計軟件CAD ,solidwokrs,網上有大量機械設計小軟件,還有一些企業(yè)應用的機械設計軟件,該類軟件界面簡單,操作方便,可以幫助學生計算參數,不需理解繁雜的公式及理論推導,教學中,指導學生應用此類軟件,相當于為學生提供了一種工具,幫助學生理解機械零件的`一些參數,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為學生日后實際工作應用打下一定的基礎。
2.4項目教學代替章節(jié)學習教學內容及順序調整:分四大部分,均為先通過先講整體一個實例,再拆分講解,類似于項目教學,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各部分。
機構部分:連桿機構、凸輪機構、齒輪機構,通過參觀實驗室機構展臺通識,以分析玩具的機構組成和原理,帶動學習的積極性,拆裝,分析,計算。
機械傳動部分:帶傳動、鏈傳動、齒輪傳動,通過玩具模型講解幾種傳動的特點,再分別介紹具體知識點,輕參數、重結構,輕計算、重原理。 機械零件部分:齒輪、軸、軸承、聯(lián)軸器、彈簧等,本部分設計先以減速器原理講解為起點,通過動畫和實驗拆裝,逐步進入理論學習。
增加機械維修工具、量具部分內容,學生應該進行系統(tǒng)學習。能在實踐和工作中更快地進入角色。
2.5實踐、設計成績考核替代期末考核“普通本科”的專業(yè)基礎課考核多以期末測試為主,以遼寧科技學院目前而言,平時成績占3 0%期末卷面測試占7 0 %。這種測試并不能真實地體現(xiàn)學生的水平,尤其是對“中職本科”的學生。因此,本文認為對于“中職本科”的《機械設計基礎》,應以實踐考核替代目前的期末卷面測試。
2.6建立班級學習QQ群和微信群建立班級學習QQ群和微信群,改善師生關系,方便課后復習答疑,溝通情感,討論問題。90后的學生幾乎人人上網,網上的教學及互動不容忽視,以往的網上教學多為網上精品課或論壇,對于不愛學習的學生難以調動其積極性,因此,以學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去指導和教學不失為教改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教案課件在老師少不了一項工作事項,寫教案課件是每個老師每天都在從事的事情。教案是滿足學生個性化差異化需求的有效途徑,你是否在為不會寫教案課件而煩惱呢?經過編輯的反復篩選和優(yōu)化這篇“物理透鏡課件”更加精煉,建議你可以看看說不定能夠幫助你!
1、凸透鏡和凹透鏡對光的作用
講解凸透鏡和凹透鏡對光的作用,除按照教材要求進行實驗,通過實驗取得豐富的感性知識外,還可以利用光的折射的初步規(guī)律,參照下圖來進行分析、當一條平行于玻璃三棱鏡底邊的光由空氣射入玻璃時,折射光線靠近法線折射、光進入玻璃以后又從玻璃射入空氣中,發(fā)生第二次折射,這時折射光線將遠離法線折射,兩次折射的折射光線都由玻璃三棱鏡(透鏡)薄的位置向玻璃三棱鏡厚的部分傾斜,因此可以分析出凸透鏡對光會起聚作用、(乙)凹透鏡對光起發(fā)散作用,可以用上述方法,參照(甲),和(乙)來進行分析。
2、正確理解“會聚”和“發(fā)散”
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是表明光通過凸透鏡以后會變得收攏些,但是并不意味著一定會聚于一點,以S點發(fā)出的光是發(fā)散光束,光經過凸透鏡折射后仍是發(fā)散的,并不能會聚,凸透鏡在這里的作用只是減弱了它的發(fā)散程度。
凹鏡對光的發(fā)散作用是表明光通過凹透鏡以后會更散開一些,但是散開不一定不能會聚,從左側來的兩束光由于凹透鏡的作用沒有在S點會聚,而是在S′會聚,它減弱了入射光的會聚程度。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知道,當判斷透鏡對光束是起會聚作用還是發(fā)散作用時(或者根據給定的光束判斷透鏡的種類),一定不能僅僅依據折射光是否能會聚于一點來判斷透鏡的作用或種類,而應當對折射光束與入射光束進行比較,再依據前邊的分析得出正確的結論。
2、過程與方法:了解照相機的成像原理以及實像和虛像的特點。
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成像原理。
通過上一節(jié)的學習,我們已經掌握了兩種透鏡的有關知識、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回答以下問題:
1、邊緣厚中央薄的是透鏡。邊緣薄中央厚的是透鏡。
2、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
實像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當然也能用眼看到,都是倒立的。
虛像不是由實際光線會聚成的,而是實際光線的反射光線或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都是正立的
方法:在直徑較大的圓紙筒一端固定一個凸透鏡,在直徑較小的圖紙筒一端固定半透明塑料薄膜,再把小紙筒有屏幕的一端套入大紙筒內。制作完成后,把模擬照相機對著室外,并前后拉動直徑較小的紙筒,直到在半透明薄膜上看到室外景物清晰的像,觀察所成的像,回答:問題1、像是正立還是倒立?像是縮小還是放大?像是虛像還是實像?
2.投影儀:
觀察投影儀,著重觀察鏡頭,了解其構造問題2:像是正立還是倒立?(以像上人物頭腳朝向和投影片上人物頭腳朝向比較得出)像是放大還是縮小(和投影片上的人物相比);像是虛像還是實像?投影儀上的平面鏡的作用是什么?
3.放大鏡:
用凸透鏡看書上的字,說出看到的情況:
小結:
1、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 ,來自物體的光經過照相機鏡頭后 在膠片上,成___像。
2、投影儀的鏡頭相當于 ,來自投影片的光通過凸透鏡后成像,再經過鏡 ,使屏幕上成 像。
3、放大鏡成 像。
三、訓練與檢測:
1、照相機、投影儀和放大鏡它們用的透鏡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相機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像;投影儀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像。
3、在透明塑料片下壓著一張報紙,塑料片上有一水滴,透過水滴看到報紙上的字比旁邊的字____(填“大”或“小”),這說明此時的水滴相當于一個__鏡,它成的是___、___、__像。
5、窗臺上放著裝有水的圓形玻璃缸,太陽光透過玻璃缸射到屋內窗臺下的桌面上,發(fā)現(xiàn)桌面上的光斑比窗外地面上的太陽光亮,下列解釋中錯誤的是:( )
9、在辦公桌的玻璃板上滴一滴水,透過這滴水可看到玻璃板下壓著的字變大了,這是由于水滴相當于( )
初二物理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教案設計(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理解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2.過程與方法
(1)能在探究活動中,初步獲得猜想與假設的能力。
(2)通過探究活動,體驗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和方法。
(3)學習從物理現(xiàn)象中歸納科學規(guī)律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xiàn)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
(2)樂于參與觀察、實驗、制作等科學實踐活動。
初二物理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教案設計(教學重點)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探究過程。
初二物理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教案設計(教學難點)
如何引導學生設計實驗,分析數據,歸納總結,得出規(guī)律。
初二物理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教案設計(教學準備)
多媒體、光具座、凸透鏡、蠟燭、光屏、火柴。
初二物理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教案設計(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生活中的透鏡》這一節(jié),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凸透鏡在生活中有哪些應用?
生:有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等。
師:我手里有個照相機,會使用照相機的同學請舉手!請你給一位同學先拍一張全身像、再拍一張較大的半身像。其他同學觀察照相機和被照同學的距離有沒有變化。
(學生拍照后,教師利用電腦將兩張照片展現(xiàn)在大屏幕上。)
師:這兩張照片的大小不同,可能是因為剛才拍照時什么發(fā)生了改變引起的?
生:被照的同學和照相機之間的距離發(fā)生了變化。
師:我們再做兩個實驗:請同學們拿起自己手中較大的凸透鏡,先靠近課本看書上的字,再伸直手臂看大屏幕,觀察兩次成像情況。
(學生實驗后,請一位同學說出這兩次觀察到的現(xiàn)象有什么不同。)
師:剛才實驗時凸透鏡兩次成像不同,可能是由于什么條件不同造成的?
生: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不同。
(二)進行新課
師: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叫“物距”,像到凸透鏡的距離叫“像距”。
板書:【提出問題】 凸透鏡所成像的大小、虛實、正倒可能跟什么因素有關?
生:可能跟物距有關。
生:可能跟凸透鏡的焦距有關。
板書:【猜想】 ①可能跟物距有關;
②可能跟凸透鏡的焦距有關。
師:同學們的猜想都非常好,我們今天用實驗只研究一下凸透鏡所成的像跟物距的關系。
板書:【設計實驗】
師:我們現(xiàn)在要用實驗研究凸透鏡成像的大小、虛實、正倒跟物距的關系,需要哪些器材?
生:需要凸透鏡、蠟燭、光屏、刻度尺;
師:實驗時你要刻度尺測量什么?
生:測量物距、像距。
師:還要觀察什么?
生:觀察像的大小、虛實、正倒。
師:要研究凸透鏡成像的大小、虛實、正倒跟物距的關系,需要控制什么因素不變?改變什么?
生:控制凸透鏡的焦距不變,改變物距的大小。
師:下面請各小組同學之間相互討論一下,你們小組準備設計一個怎樣的實驗方案來探究?
(學生討論,請一位代表回答。)
師:同學們設計的方案非常好!注意,實驗時要想在光屏中央得實像,應將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放在同一條直線上;要先確定物距,再來回移動光屏進行觀察,至光屏上獲得清晰的像為止。
師:請各小組成員共同設計一個實驗記錄表格。
(學生討論、設計實驗表格,并投影展示,教師指導學生修改、補充。)
凸透鏡焦距f=10㎝(A組)
序號 物距與
焦距的關系 物距
u/cm 像的性質 像距
v/cm
虛實 大小 正倒
① u>2f
② u>2f
③ 2f>u>f
④ 2f>u>f
⑤ u
⑥ u
凸透鏡焦距f=5㎝(B組)
序號 物距與
焦距的關系 物距
u/cm 像的性質 像距
v/cm
虛實 大小 正倒
① u>2f
② u>2f
③ 2f>u>f
④ 2f>u>f
⑤ u
⑥ u
師:這個實驗探究的目的是:凸透鏡所成的像跟物距大小的關系。各小組的組長負責分工:選兩位同學進行實驗操作;選一位同學填寫實驗表格(先將“物距”這一列按從大到小的順序設計好具體數值,再根據觀察到的現(xiàn)象進行記錄);同時所有同學觀察實驗現(xiàn)象,并分析成像規(guī)律。
(學生根據實驗表格依次完成6次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學生展示實驗結果,并根據實驗結果,分析、討論凸透鏡所成的像跟物距的關系。)
板書:【分析和結論】: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①、像的大?。?/p>
當u>2f 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當2f>u>f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②、像的虛實:
當u>f 時,成實像;
當u
③、凸透鏡所成的實像都是倒立的,虛像都是正立的。
④、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減小,像距增大,像變大。
師:你的猜想正確嗎?
生:正確。
(教師展示凸透鏡成像現(xiàn)象。)
(三)鞏固練習:
①下列三幅動畫在生活中分別有什么應用?(課件展示)
②攝影師用焦距不變的照相機給一位同學照了一張全身像,再想給他照一張半身像,照相機和這位同學間的距離應怎樣變化?
(四)歸納小結:
請同學們談談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五)布置作業(yè):
請同學們在課余時間用實驗探究一下“凸透鏡成像的虛實、大小、整倒跟焦距有什么關系”。
【三維目標】
1、知道物距、焦距和像距的概念,知道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實驗時能夠正確測出凸透鏡的焦距,能夠利用光具座進行實驗。
2、能設計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經歷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全過程。
3、通過實驗探究,體驗參與實驗探究的快樂和感受獲得成功的喜悅,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地與他人交流、合作的學習習慣。
【教材分析】
學生對凸透鏡的認識,在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中已經有所了解,但對物體通過凸透鏡怎樣才能在光屏上成像,及會成什么樣的像,還不夠了解。所以,本節(jié)教材主要對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進行探究,這個探究實驗是一個較完整的科學探究實驗。目的是:一讓學生認識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二是讓學生學會科學探究。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實驗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2)讓學生知道科學探究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的方法。
2、難點:
1)實驗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2)讓學生知道科學探究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的方法。
【教學方法】
科學探究法、討論交流法。
【教學用具】
光具座、凸透鏡、蠟燭、光屏、火柴、小玩具等。
【教學過程】
一、新課教學
1、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1)提出問題教師:請同學們用小玩具按照課本P61圖3-47所示的方法做一個實驗,移動放大鏡或白紙板的位置,會在白紙上看到怎樣的像?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視,了解情況。讓學生說出看到的像的特征。教師:對你所觀察的現(xiàn)象,你想提出什么問題?如:凸透鏡所成的像跟哪些因素有關?
2)猜想與假設讓學生交流討論,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說出猜想的依據。
3)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我們知道實驗是探究物理知識最基本的一種方法。那么,要驗證你的猜想是否正確,就要進行實驗。
請同學們分組討論交流,設計出實驗方案。(在此,教師邊示范邊講解,向學生介紹光具座的正確使用方法,同時指出實驗時要注意的問題。)由于不同組桌面上的凸透鏡的焦距不同,你們想通過什么辦法得知凸透鏡的焦距?(實驗測量,也可查說明書)請同學們分組討論,制定出實驗步驟。讓其中一組把實驗步驟向大家介紹一下,如果可行,給予肯定;如果不可行,應予以糾正。
4)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讓同學們進行實驗。比一比,哪個小組實驗做得最快、最好,要注意分工合作。
5)分析與論證分析實驗數據,用自己的話把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表達出來。
6)交流與合作請跟同學們交流一下實驗研究的結果,看看得出的規(guī)律是否一致。板書: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2、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學習放大鏡的有關知識:
1)放大鏡的工作原理?
2)使用放大鏡時要想讓物體的像變大些,應怎么辦?讓學生閱讀課文后或做過實驗后,回答上述問題。思考:若兩個凸透鏡大小相同時,透鏡的厚度對放大倍數有影響嗎?可讓學生通過實驗,得出這個問題的答案。請同學們觀察圖3-50:不同放大倍數的放大鏡及用其觀察到的像。
二、歸納小結
通過本節(jié)學習,你有什么收獲?讓學生對本節(jié)的學習進行歸納,特別是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及其探究實驗。
三、鞏固練習
1、完成“自我評價與作業(yè)”。
2、寫出實驗探究報告。
3、完成本節(jié)的“基礎訓練”。
四、反思
本節(jié)教學安排及設計還是比較充分的,按照科學探究的思路,從問題的提出到實驗方案的設計,從實驗進行到結論的得出,學生做得既全面又準確,效果較好。
五、板書設計
7. 要想利用凸透鏡使小燈泡發(fā)出的光變成平行光,應把小燈泡放在凸透鏡的__________
處。
的焦距是_______cm。
9.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當燭焰、凸透鏡、
光屏處于圖1所示的位置時,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圖1 清晰的像。利用這種成像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_機。
10.為了防止森林火災,在森林里是不允許隨地丟棄透明的飲料塑料瓶的。這是因為雨
水進入飲料瓶后,它對光的作用相當于一個________鏡,對太陽光有_________的作用,可能會導致森林火災。
11.我們通過實驗,可以知道:凸透鏡成實像時,放大和縮小的分界點是物體位于
______________處,成實像和虛像的分界點是物體位于____________處。
12.小剛用已經調節(jié)好的照相機將位于充滿水的水池底部一個美麗的圖案拍攝下來。當
把水排掉后,小剛仍然想在原來的位置用此照相機拍到這個圖案清晰的照片,他應該調整照相機,使鏡頭___________。(選填“前伸”、“后縮”或“不動”)
13.小敏同學在課外完成了以下實驗。請你替她把實驗結果填寫完整。
把投影儀上的平面鏡取下,投影片放到載物臺上,調節(jié)鏡頭,在天花板上得到清晰的像。這個像應當是________(選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_(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
A 一定是平行光B 一定會聚于一點 C 一定是發(fā)散光線 D 一定較入射光線會聚一些
4、小星同學利用太陽光測量凸透鏡的焦距,方法如圖所示。他注意到讓凸透鏡正對陽光,但沒有仔細調節(jié)紙片與透鏡的距離,在紙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時,就測出了光斑到凸透鏡中心的距離L,那么,凸透鏡的實際焦距( )
A.一定小于LB.一定大于L C.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D.可能等于L
5、如果把一個玻璃球分割成五塊,其截面如圖所示,再將這五塊玻璃a、b、c、d、e分別放在太陽光下,那么能使光線發(fā)散的是( )
A.一定是平行光束; B.一定是會聚光束;
C.一定是發(fā)散光束;D.一定比原來光束發(fā)散.
A.凸透鏡是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B.凹透鏡可以將平行光發(fā)散;
C.凸透鏡可以將平行光會聚于一點;D.凸透鏡摔成兩半,其中任何一塊都會失去會聚作用.
8、凸透鏡對光有作用,凹透鏡對光有作用。(填“會聚”或“發(fā)散”)
9、在森林中旅游時,請不要隨意丟棄飲料瓶.因為飲料瓶內進入水后,相當于一個___鏡,對太陽光有_____作用,容易引發(fā)火災.
10、小華讓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拿一張白紙在它的另一側前后移動,直到紙上的光斑變得最小、最亮,這個點叫做凸透鏡的__________。
11、透鏡是利用光的折射現(xiàn)象制成的,凸透鏡對光線有 作用。
12、如圖是某同學把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在桌面上得到一個亮點F,并用直尺進行測量的情況,則凸透鏡的焦距是 cm.
13、關于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是,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___。平行主光軸的光線經透鏡折射后___焦點;通過焦點的光線經透鏡折射后__主光軸.
14、在利用光具座進行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如下左圖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 光線通過凸透鏡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該凸透鏡的焦距是 cm.
16題圖 所給的入射光線,畫出折射光線. 12題圖 14題圖 15、要想利用凸透鏡使小燈泡發(fā)出的光線變成平行光,應該把小燈泡放在凸透鏡的____
17、(1)完成圖甲中的光路圖. (2)根據入射光線和出射光線,在圖乙的方框中畫出適當的透鏡.
1、普通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_____透鏡,一架普通照相機鏡頭的焦距為40cm,當被拍照的人到鏡頭的距離大于_____cm時,底片上會得到一個倒立、
縮小的_____像(選填“實”或“虛”)。
2、幻燈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_________,透明的幻燈片到鏡頭
燈片上的畫面放映到銀幕上,形成_____立______的______像,為了使觀眾看到正立的像,幻燈片要_____著插在架上,聚光鏡的作用是增加照到幻燈片上的_________。
3、如圖所示,對于左邊的大寫字母“F”,選擇正確的字母代號填空。
(1)在照相機底片上成的像為_____;
______。
4、放大鏡的原理是:當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______焦距時,透過凸透鏡,可以看到一個__________________像。
5、有一次,小明在他家的寫字臺玻璃臺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過水滴看過去,他發(fā)現(xiàn)壓在臺板下報紙上的文字變大了。這是因為此時的水滴相當于—個________,報紙上的文字經過水滴折射后形成一個放大的________(填“實”或“虛”)像。
6、觀察圓形魚缸中的魚,看起來比真實的魚要大,這是因為圓形的魚缸相當于一個_________,看到的魚實際上是魚的_______像。
8、“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光現(xiàn)象。如做光學游戲形成的“手影”,劇院放出的“電影”,湖岸在水中的“倒影”,春游時留下美好記憶的“攝影”。下列出的“影”與物理知識對應關系不正確的是
10、如圖,小男孩拿一個直徑比較大的放大鏡,伸直手臂觀察窗外遠處的物體,可以看到物體的像。小男孩觀察到的是
12、小翔周末與興趣小組一起去參加活動,在用手機給同學們拍合影時,發(fā)現(xiàn)同學們已經占滿手機取景顯示畫面,但左邊的小明沒有在畫面中完整出現(xiàn),為了讓他也完全拍進照片,應該怎樣調整
A.手機靠近同學B.手機遠離同學C.手機適當向左移 D.手機適當向右移
13、小明拍完畢業(yè)照合影后,想拍一張單身照,攝影師應采取的方法是
14、用放大倍數為3倍的放大鏡來觀察一個10°的角,看到的角度為
A.10°B.30° C.60° D.均有可能,取決于透鏡與角之間的距離
33、“一滴水珠可能引發(fā)一場火災”,這是危言聳聽還是真知灼見?請從光學的角度談談你對這句話的見解。
34、有兩只干凈且相同的玻璃杯,一只盛滿純凈水,一只是空的,上面蓋著蓋子,你怎樣用眼來判斷哪只杯中有水?
33、水珠相當于凸透鏡,它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在一些特定的條件下,會因為會聚陽光恰好使易燃物因溫度升高而燃燒,發(fā)生火災。
34、答:把手放在杯后,透過杯子觀察手指,能使手指變大的是裝有水的杯子。
教學目標
1.能識別凸透鏡和凹透鏡。
2.認識凸透鏡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的發(fā)散作用。
3.知道什么是凸透鏡的焦點和焦距。
4.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熟悉探究式學習的一般過程與方法。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凸透鏡的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的發(fā)散作用。
(2)凸透鏡的焦點、焦距。
(3)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2.難點
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熟悉探究式學習的一般過程與方法。
教學方法
科學探究法、實驗法、討論、交流法、閱讀法。
教具準備
老花鏡、近視眼鏡、凸透鏡、凹透鏡、刻度尺、白紙板。
教學過程
一、課題引入
師:同學們,在生活中你用過或見過哪些鏡子?
生甲:穿衣鏡、汽車后視鏡、交通鏡、哈哈鏡。
生乙:老花眼鏡、近視眼鏡、平光鏡、放大鏡、三棱鏡、太陽鏡。
師:請同學們對你們見過的這些鏡子進行分類,并指出分類的根據。
生甲:根據鏡面的形狀來分,鏡面是平的有:穿衣鏡、三棱鏡、近視眼鏡,平光鏡;鏡面是彎曲的有:哈哈鏡、老花眼鏡、近視眼鏡、放大鏡、交通鏡、汽車后視鏡。
生乙:根據能反射光和能透光來分,能反射光的有:穿衣鏡、凸面鏡、凹面鏡,能透光的有:老花眼鏡、近視眼睛、平光鏡、三棱鏡、放大鏡。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生活中能讓光透過的這一類鏡即透鏡。
板書:第五節(jié)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一)
(透鏡)
二、新課內容
1.提出問題。
師:對于生活中的透鏡,你想知道什么(或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生甲:透鏡都是用玻璃制成的嗎?
生乙:透鏡有多少種?
生丙:近視眼鏡度數與什么有關?
生?。豪匣ㄑ坨R與近視眼鏡有什么區(qū)別?
生戊:老花眼鏡和近視眼鏡怎么對遠視眼睛和近視眼睛進行矯正的?
生己:《哈特拉斯船長歷險記》中的旅行家們?yōu)槭裁茨苡帽哥R取火?
師: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都非常好,我們將在今后的學習中陸續(xù)探究,由于時間關系,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探究其中的兩個問題:透鏡有多少種?老花眼鏡與近視眼鏡有什么區(qū)別。下面請問學們閱讀課本P63—64三段內容以及課本P66信息窗內容,并完成投影幕上的問題:
(1)生活中常見的透鏡有和。
(2)中間厚、邊沿薄的透鏡叫,它是利用原理制成的光學器件。
(3)中間薄、邊沿厚的透鏡叫,例如。
(4)一束平行光通過透鏡后將會聚于一點,所以透鏡又叫會聚透鏡。
(5)右圖中的F點叫透鏡的,F(xiàn)點與O點的距離叫透鏡的。
師:請同學們鑒別桌面上的凸透鏡和凹透鏡。
生:用手摸鏡片,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是凸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是凹透鏡。
師:請同學們鑒別桌面上的老花眼鏡與近視眼鏡。
生:用手摸鏡片是凸透鏡的就是老花眼鏡,鏡片是凹透鏡的就是近視眼鏡。
師:冰透鏡為什么能生火?是哪一種透鏡?
2.作出假設或猜想。
生:應該是凸透鏡,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
3.設計實驗。
師:下面我們就來用實驗探究透鏡對光的作用,要探究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哪些儀器?
生甲:需要透鏡——凸透鏡和凹透鏡、光(太陽光或手電簡發(fā)出的光)
生乙:還需要紙板、筆、尺子。
師:怎樣進行實驗?
生: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再把紙板放在它的另一側,來回移動,直到紙板上的光斑變得最小、最亮。這個點就是凸透鏡的焦點,用
尺子測出這個點到光心距離就是凸透鏡的焦距,然后將凹透鏡也正對太陽光,紙板放在它的另一側,來回移動,看看在紙板上是否能觀察到最小、最亮的光斑。
4.進行實驗。
師:請同學們帶齊儀器(凸透鏡、凹透鏡、老花鏡、紙板、筆、尺子)到室外有陽光的地方完成實驗,并測出凸透鏡和老花鏡的光斑到透鏡的距離。
學生分小組進行實驗、教師巡視、啟發(fā)、指導。
5.分析論證。
師生回到教室。
師:請同學們根據實驗現(xiàn)象分析歸納得出實驗結論。
生: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
師:請你們將所觀察到的“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的現(xiàn)象用簡潔的圖形表示出來,畫在紙上,再與課P64圖4—41Lk較。同樣廁出“凹透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再與課本P66圖4—46進行對比。
師:什么叫凸透鏡的焦點、焦距?
生:與主光軸平行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點叫凸透鏡的焦點,焦點到透鏡光心的距離叫焦距。
板書、作圖
師:什么叫凹透鏡的焦點和焦距?
生:平行光經凹透鏡發(fā)射后,其反向延長線的交點叫凹透鏡的焦點。焦點到凹透鏡光心的距離叫焦距。
板書、作圖
6.實驗評估。
師:剛才的實驗結論可信嗎?是否還有什么因素沒有考慮?
生:剛才我們用的透鏡都是玻璃做的,如果用冰、水做的,材料不同,會影響結論嗎?
師:請同學們用桌上的燈泡和水來探究水透鏡對光的作用。
生:將水倒入廢燈泡中,拿到太陽光下一試,它仍然能將太陽光會聚。
師:冰透鏡對光的作用,同學們可以回家去做。目前我們能想到的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因素都作了充分的考慮,實驗結果是可靠、可信的。
7.交流與合作。
師:請同學們自由組合,交流所測的凸透鏡的焦距是否一樣?是什么因素影響了凸透鏡的焦距?
生:討論,交流后得出:凸透鏡表面越凸,焦距越小。
師:在實驗探究過程中,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
生甲:知道了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
生乙:我最感興趣的是探究水透鏡對光線作用。
生丙:我最感興趣的是到教室外,到大自然中做實驗,感覺很輕松、愉快。
三、歸納及學習過程評估
師:通過本節(jié)課探究、你獲得了哪些知識?
生:討論、交流后得出:我們知道了透鏡有凸透鏡、凹透鏡兩種。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凸透鏡和凹透鏡都有主光軸、光心、焦點、焦距。我們還學會了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和基本方法。
師:請每位同學對自己在這節(jié)課學習情況進行自我評估,下課后交給組長,并進行登記。
四、課后練習
1.課本P67作業(yè)l、2。
2.選用課時作業(yè)沒汁。
五、板書設計
第五節(jié)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
第一課時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一)
(透鏡)
1、透鏡2、焦點F,焦距f,主光軸、光心O。
六、課后反思
本節(jié)課圍繞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照相機、投影儀、幻燈機、放大鏡等儀器進行教學,使學生在實際觀察、操作的過程中對凸透鏡的成像有直觀、感性的認識,對學習下一節(jié)課《探究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起到鋪墊作用。通過組織學生觀察思考、分析討論、自己親自動手制作望遠鏡,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同時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學科的興趣、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和學好這一學科的信心。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特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透鏡在生活中的應用。
(2)、知道照相機,投影儀和放大鏡成像特點,以及相應的物體和像的大致位置。
(3)、提高用實驗的方法驗證猜想的意識與能力。
過程與方法:
(1)、學生通過自主制作模型照相機的體會,了解照相機的成像特點。
(2)、學生通過對比照相機、幻燈機、放大鏡的成像特點,能描述實像和虛像的特征。
(3)、能簡單描述凸透鏡成像的幾種情況的主要特征。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通過模擬照相機的制作和使用,獲得成功的愉悅。
2、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xiàn)象和日常生活中物理學道理。
3、初步建立將科學技術應用于實際的意識。
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透鏡》是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五章《透鏡及其應用》的第二節(jié)內容,教材將本節(jié)內容放在《5.1透鏡》之后,《5.3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之前,意在讓學生了解透鏡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科學技術在制作產品時的重要價值,感受物理是有用的,并對照相機、幻燈機、放大鏡成像形成豐富的、具體的感性的認識,為探究凸透鏡成像做準備。
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接觸物理學習已有兩個多月,能夠初步感受到物理的有趣、有用,對于學習物理的方法—實驗法也比較熟悉,但是學生有計劃的實驗、有目的的觀察的能力還沒有形成,而通過觀察到的現(xiàn)象進行對比分析,并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實驗現(xiàn)象背后蘊含的物理知識這一能力還需要進一步訓練。所以本節(jié)課的教學需要給學生提供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等豐富的感性材料,讓學生經歷觀察、分析的過程。通過正確的引導使學生學會有目的觀察,并將觀察的現(xiàn)象表達出來,最后再由學生及老師用物理語言嚴謹的詮釋出實驗現(xiàn)象背后蘊含的物理知識、規(guī)律。
教學重點:凸透鏡成像的幾種情況的主要特征;物距與像距的大小比較。
教學難點:通過觀察照相機,幻燈機,放大鏡的像,對比、分析,歸納出他們的成像特點,并能區(qū)分實像和虛像
教學用具:
1、教師演示器材:實物照相機、模型照相機、投影儀、投影片、放大鏡。
2、學生制作器材:模型照相機材料(兩個直徑相近的圓紙筒,一個焦距5—10c的凸透鏡、半透明薄膜、膠帶)
基于本節(jié)課的特點,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從而實現(xiàn)教學目標,遵循“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我在教學過程中著重采用如下教學方法:
1、實驗觀察、探究法:通過展示日常生活中由透鏡構成的實物和儀器,創(chuàng)設直觀性教學情境,并為學生提供感性資料。再通過對實物和儀器的操作演示,了解三種儀器的成像特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分組討論法: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讀書看圖,了解各種儀器的構成情況。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展示日常生活中一些由凸透鏡組成的實物和儀器。這一環(huán)節(jié)緊密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使學生有話可說,另一方面它們與本課的教學內容息息相關。這樣設計目的的是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師:首先我們來研究一下照相機,你能說出照相機有哪幾部分構成嗎?
老師手拿實物照相機,照相機主要包括這幾部分結構:(結合手中的相機,指出主要構造及功能)
膠卷:相當于光屏,機殼相當于暗室。膠卷以透明塑料材料為基片,上面涂有感光材料。
調焦環(huán):可以調節(jié)鏡頭到膠片的'距離,在膠片上生成清晰的像。調焦環(huán)是相機上控制鏡頭伸縮的裝置。
師:當用照相機照時相,我們是如何得到照片的呢?
學生閱讀教材,經小組討論后由學生代表闡述:攝影時來自物體的光,經過鏡頭會聚在膠卷上,形成被照物體的像,膠卷上涂有一層感光物質,它在曝光后發(fā)生化學變化,物體的像就被記錄在膠卷上,經過顯影、定影后成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照片。
師:實際的照相機結構復雜,但從成像情況來看,主要包括兩部分結構:鏡頭(凸透鏡)和膠片,你們想不想做個照相機?
(想)既然同學們愿望這么強烈,下面老師就滿足你們的愿望。
師:請同學們看書上想想做做,要想做成一部最簡單的相機,都需要哪些器材?
學生看書。
師拿起一架組裝好的相機。
師:這是老師已經做好的一架相機,老師在每一組的桌面上都放上了一些器材,請同學們利用這些器材看一看,用它們能否組裝一架相機?比一比看哪一組做得又快又好。
學生組裝,教師指導。
組裝完畢。
師:拿起你們的相機,把鏡頭對著窗外觀察,你在半透明紙上看到了什么?什么也沒有的可以適當調節(jié)鏡頭到底片的距離再看。
師:這位同學總結得很好。物體到透鏡的距離,我們簡稱物距。這段距離呢?(手指鏡頭到半透明膜的距離)。
師:如果我們在像的位置放上一光屏,此時能不能承接到這個像呢?
師:由于這個像是實際光線倒聚到光屏上形成的,所以我們把這個像叫實像。
我們把成像情況以圖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
師生討論后,由老師畫出照相機工作原理圖:
師:這是一個投影儀,我們先找到它的鏡頭,不難發(fā)現(xiàn),它的鏡頭是一個凸透鏡,那么它又是怎樣工作的呢?請同學們注意觀察。
教師演示:取下平面鏡,放上膠片,調節(jié),在天花板上得到像,觀察像的倒正,大小
師:我們是短時間觀察,如果長時間觀察的話,你的脖子能受得了嗎?那怎么辦呢?
學生思考。
師把平面鏡安上:這樣觀察就好多了,是不是?那平面鏡在這里起到了一個什么作用?
師:現(xiàn)在我想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F”,投影片該如何放置呢?哪位同學能到前面來畫一下?
學生板演,師生共同討論,解決問題。
展示投影儀工作原過程。
師:這里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像是倒立,放大的,且物像在透鏡的(兩)側,我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能不能接收到像呢?(能)這個像也是(實)像,這里哪一段是物距,哪一段是像距呢?物距像距關系如何?(教師從實物上引導學生找到物距和像距)。
教師畫出透鏡,主光軸,引導學生畫出投影儀的工作原理圖:
師:請同學們拿起桌面上的放大鏡,觀察下,它是什么類型的透鏡?
(凸透鏡)好,現(xiàn)在用它來觀察書上的字或自己的指紋。
學生觀察。
師:哪位同學能說一說,你看到的是一個什么樣的像?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師:物像在透鏡的(同)側,類似于照相機、投影儀我們在像的位置放上一個光屏,能不能承接到像呢?(不能)因為這個像不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我們是通過透鏡看到的,這個像叫做虛像。
師:現(xiàn)在保持書與眼的距離不變,使放大鏡適當遠離書,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教師畫出透鏡,主光軸,引導學生畫出放大鏡成像原理圖:
師:請同學們結合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成像特點及工作原理圖,以及我們剛才的學習,總結一下,凸透鏡成像時,實像和虛像有何區(qū)別?小組間可以討論一下。
學生回答:
1、實像: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異側,光屏能承接,倒立。
2、虛像:不是實際光線會聚而的,同側,光屏不能承接,正立。
師:同學們總結得很好,實像與虛像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也涉及到過。例如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實像,平面鏡成像是正立的虛像。
1、在照相機的底片上成 、的 像。
2、在幻燈機的銀幕上成 、的 像。
3、一瓶楊梅罐頭從側面看上去,每個楊梅都變大了,我們看到的是 、的 像,圓形的罐頭和水共同組成了 鏡。
以上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哪位同學能說一說你通過本節(ji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拿一個凸透鏡,用它來觀察你手上的指紋和教室外的樹木,你所看到的物體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怎樣解釋你看到的現(xiàn)象?
本節(jié)課教學主要是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實驗觀察解決問題、梳理反思深化問題、應用練習評價反饋等四個環(huán)節(jié)組成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內容,著重解決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應用及成像問題,但解決問題的過程并不是完全意義上的探究,而是演示、觀察、制作、探究的混合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主要目的是總結完成凸透鏡成像特征,培養(yǎng)了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教學效果比較好。實像與虛像的初步概念在上一章已經涉及到,本節(jié)復習提問時又回顧了該知識點,在三次觀察探究過程中又進行了滲透點撥,所以本節(jié)把它放在梳理深化環(huán)節(jié),通過學生的閱讀自學來處理,點到為止,不要占用過多時間。
(一)教學過程中的不足:
1、在處理預習疑難時時間較長,影響了授課進度。
2、預習教材時相關問題的設計還需揣摩,要有思維含量,不能太直白。例如,學習透鏡時可以給學生列出生活中不同的透鏡儀器讓學生選擇其中的凸透鏡或凹透鏡。
3、問題要明確、具體,使學生一看就知道該做什么,怎么做。
4、適當加一些探究問題的細節(jié),培養(yǎng)學生在探究中評估反思的科學素養(yǎng),逐步提高探究能力。
(二)小組合作學習不足:
1、小組合作學習仍需加強。學生的主動學習、合作學習中缺少便于操作的、有效的激勵措施,這使得讓學生主動學習、合作學習成為一句空話。如何能激起每個學生的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這需要班主任和各科老師共同努力。由于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淡薄,需要學生通過課后復習鞏固的知識不能及時復習,使學生的學習不夠扎實,長期下去學生只能囫圇吞棗式的學習,根本無法完全的學會、學通、學懂,更難以靈活運用所學,才能真正從根本上提高學生成績。
通過這一課的教學,我體會到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少一些束縛,多一些放手,多一點指導。學生就會多一份自由的天地,就能更好地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透鏡可廣泛應用于安防、車載、數碼相機、激光、光學儀器等各個領域,隨著市場不斷的發(fā)展,透鏡技術也越來越應用廣泛。
八年級物理生活中的透鏡課件
學情分析
學生剛接觸物理學習一個月,能夠初步感受到物理的有趣、有用,對于學習物理的方法——實驗法也比較熟悉,但是學生有計劃的實驗、有目的的觀察的能力還沒有形成,而通過觀察到的現(xiàn)象進行對比分析的能力并表達出來還需要進一步訓練。所以本節(jié)課的教學需要給學生提供照相機等豐富的感性材料,讓學生經歷觀察、分析的過程,通過正確的引導使學生學會有目的觀察,并將觀察的現(xiàn)象表達出來。
教學目的
知識與技能:
(1)了解透鏡在生活中的應用;
(2)知道照相機,投影儀和放大鏡成像特點,以及相應的物體和像的大致位置。
(3)提高用實驗的方法驗證猜想的意識與能力。
過程與方法:
(1)學生通過自主制作模型照相機的體會,了解照相機的成像特點。
(2)學生通過對比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成像特點,能描述實像和虛像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學生通過制作模擬照相機獲得成功的愉悅。
(2)在觀察中增強對物理的興趣,在探索中培養(yǎng)科學的實驗方法,在小組合作中增強集體意識,鍛煉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
(3) 過自制水滴放大鏡,初步感受等效原理的應用。
教學重難點:
重點:三類成像情況;通過制作模擬照相機,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對透鏡成像的感性認識。
難點:通過觀察照相機,幻燈機,放大鏡的像,對比、分析,歸納出他們的成像特點,并能區(qū)分實像和虛像。
教學思路:
新課程理念倡導“課堂是屬于學生的”,為實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本節(jié)課,我本著以活動為載體,運用教育教學形式活動化課堂教學四步模式“活動導入、活動探索、活動升華、活動延伸”,以達到“以活動促發(fā)展”的目標。
教學準備:
教師演示器材:真實照相機、模擬照相機、投影儀、投影膠片、放大鏡、
學生制作器材:模擬照相機,滴管、玻璃片或透明直尺(三角板)、盛水燒杯、試管、膠帶、鐵絲、卡紙、薄膜、凸透鏡鏡片。
教學過程:
活動引入:
展示故事 :《誰放的火?》
既引入對上節(jié)知識的回顧又為新課打開思路。提出生活中有好多地方應用到了透鏡。(進入學生活動: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直接或間接的應用到了透鏡?)。
板書:生活中的透鏡
通過此活動,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來,并且能調查學生的學情,為順利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奠定了基礎。
活動探索:
活動一:放大鏡成像探究
情景引入:我的手指被課桌劃了一下,感覺扎了一個刺,可眼有看不太清,怎么辦?
要求學生利用手中的放大鏡閱讀課本上的文字,進行觀察。采用自主學習探索的教學方法,學生在充分觀察的基礎上進行交流體會成像的特點,并且總結出看清文字的方法或要求。這樣的設計避免了枯燥的理論講解,把探究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在自己的探索中找到規(guī)律,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要求:只觀察總結放大情況。
關鍵:用光屏能收到嗎?(為下面的實像、虛像教學做準備。)
教師與學生共同總結、板書。
活動二:投影儀成像探究
情景引入:放大鏡能成放大的像,給同學們的這臺儀器也能成放大的像。它的主要原件也是凸透鏡。
演示——————放大作用
學生觀察:凸透鏡位置(暫不接觸螺紋透鏡,但可觀察),介紹其構造。
演示方向變化——————平面鏡的作用———————改變光的傳播方向———————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培養(yǎng)。
學生上臺:激發(fā)探索欲望。
教師提醒:能否在光屏上得到像?再次為下面教學做好準備。
學生總結:能在光屏上呈倒立放大的像
師生互動,板書。
延伸知識:使學生對投影儀、幻燈機的原理的初步認識
活動三:照相機成像探究
情境引入:投影儀能成倒立放大的像,那照相機能呈什么樣的像呢?
1、現(xiàn)場調查活動:
出示真實照相機,讓學生仔細觀察照相機鏡頭的形狀,使他們對照相機鏡頭有直觀的印象。
(學生在生活中已積累了一定的關于照相機的知識,通過調查初知,了解他們知識掌握的多少,避免重復教學,明確下一步的教學方向,也讓學生體會到做為信息源和信息發(fā)布者的喜悅和自豪,激發(fā)他們以后在這方面做的.更好。)
2、實驗探究:
學生小組活動
先觀察可以在光屏上成像 ,了解基本原理
后拿出課前準備的模擬照相機;讓學生說出模擬照相機的制作過程。
猜想:像的情況。
再制作模型—————此活動旨在鍛煉學生的動手、協(xié)作能力。學生再次分組實驗,提高學生的團隊精神。
(此活動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環(huán)節(jié),學生結合實物觀察照相機構造及基本的使用。認識照相機后,教師可引導學生利用課前準備的材料來制作模擬照相機,并用自制的相機觀察室外景物。)
師生互動:總結規(guī)律。(板書要點)
(實驗觀察過后,要進行問題討論環(huán)節(jié),促使學生對相關表象的認識深入一步,促進學生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階段。對于實驗交流情況,教師要做積極評價,促使學生在活動中保持積極健康的情緒。這樣的設計充分體現(xiàn)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內涵,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體優(yōu)勢、群體優(yōu)勢,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思考實踐:用自制的模擬相機替同學“拍照”,并探索:要使所成的像更大一些,可采取什么措施?—————提示以一種變化的角度看待問題。
3、作品展示:
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避免學生在下面的學習中仍然沉迷于作品,影響學習新知)
活動四:實像與虛像性質歸納
情境引入:我提醒了大家三次成像的位置。大家有什么思考?—————分散難點
主要采用對比、分析的方法。
學生比較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成像特點,從不同點中初步認識實像與虛像特征和區(qū)別。
(生學習了三種生活用具的成像特點后,發(fā)現(xiàn)同樣是凸透鏡,但可以有不同的成像特點,引起學生進一步了解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欲望,為下節(jié)課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活動打下基礎。)
活動五:自己制作凸透鏡
如果我們現(xiàn)在需要一個凸透鏡,但是手頭上沒有,我們可以用什么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利用手邊的器材)————旨在鍛煉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
(這樣的設計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去總結,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實踐能力、科學探究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什么是凸透鏡,什么是凹透鏡,了解透鏡的焦點、焦距。
2.了解凸透鏡和凹透鏡對光的作用。
3.同發(fā)聲體發(fā)出樂音的音色不同。
4.通過實驗觀察得出凸透鏡對光線起會聚作用和凹透鏡對光線起發(fā)散作用。
重點: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什么是凸透鏡和凹透鏡及它們對光的作用
難點:指導學生對實驗進行仔細觀察、分析,最后通過概括得出結論
教學方法
觀察法、討論法、實驗法。
教學用具
透鏡一組、光具座、光屏、蠟燭、火柴、光源、老花鏡、近視鏡、實物投影儀、手電筒、激光筆、學生多功能光學工具箱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問題的情境,引入新課
問:在前一章光現(xiàn)象的學習中,我們已經有所了解的鏡子是什么?
生:平面鏡、凸面鏡、凹面鏡
問:那么生活中你們還知道哪些鏡子?
生:(比如老花鏡,近視鏡)放大鏡、望遠鏡、顯微鏡
問:你們講到的這些鏡與我們第一章所講到的平面鏡、凸面鏡、凹面鏡有什么不同?`
(分別出示平面鏡、凸面鏡、凹面鏡、老花鏡、近視鏡、放大鏡)
觀察后得出結論:平面鏡、凸面鏡、凹面鏡都是面鏡,不能透過光線,光線在面鏡的反射面上發(fā)生反射。老花鏡、近視鏡、放大鏡則能夠透過光線,凡是類似的這一些片我們都叫做
還有哪些是我們經常看見和接觸到的透鏡呢?(圖片展示:照相機的鏡片,望遠鏡的鏡片、顯微鏡的鏡片等等)
二、進行新課
[師]和面鏡(平面鏡、凸面鏡、凹面鏡)一樣我們也從形狀上對透鏡進行區(qū)分(課件演示凸透鏡、凹透鏡)并先在實物投影上出示一塊凸透鏡并講解:中間厚、邊緣薄的叫凸透鏡。然出再出示凹透鏡并講解。然后兩相對比
[生]透鏡包括兩種:凸透鏡和凹透鏡。生活中我們看到的透鏡在形狀上與剛才的這兩塊透鏡有稍許不同,你們怎樣區(qū)分它們,通過什么方法來區(qū)分它們。
[師]先看我投影出來的這幾塊透鏡分鐘是什么透鏡,辨認一下。
學生討論
[師]我們是通過什么方法來辨認它們的?對中間厚、邊緣薄的是凸透鏡反之則是凹透鏡
(發(fā)下一組透鏡,其中既有凸透鏡也有凹透鏡,讓學生自行辨認它們。簡單的直觀的通過觸摸來辨別透鏡。)
[師]凸透鏡和凹透鏡是怎么畫出來的?
課件演示
我們看到兩個交的球形的公共部分就是一塊凸透鏡,這兩個球心的連線叫做主光軸這塊凸透鏡的中心叫做光心。
兩個未相交但相互接近的球形的中間部分就是一塊凹透鏡,這兩個球心的連線叫做主光軸這塊凸透鏡的中心叫做光心。
主光軸和光心是我們研究透鏡的兩個常用科學術語
[師]下面我們來探究凸透鏡對光線的作用
請同學們閱讀課本P56,“想想做做”
演示實驗。(用平面鏡取光做凸透鏡使光線會聚的實驗并記錄在白紙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然后取出另一塊不同的凸透鏡讓一位學生模仿剛才的實驗做一次看結果是否相同。最后換用凹透鏡,重做以上實驗,看有什么結果。)
學生討論
得出實驗的結論:
[師]從以上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不同的凸透鏡對光線的會聚能力不同。這體現(xiàn)在用不同的凸透鏡做上述實驗時,太陽光通過凸透鏡后所成的最小最亮的光斑離凸透鏡的距離不同。
(課件演示光路圖)
由于凸透鏡對光線起會聚作用,所以我們看見太陽光是一束平行光,通過透鏡之后會聚于一個小而亮的點。我們把這個點叫做焦點。(這時太陽光與主光軸平行,焦點恰好在主光軸上)我們把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叫做焦距。實驗中我們看到不同的透鏡焦距是不同的。
凹透鏡對光線起發(fā)散作用(光路圖)。
從光路圖出發(fā)我們來研究幾條特殊光線通過透鏡后的走向
(分別演示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通過凸透鏡,光線恰好通過光心,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通過凹透鏡的情形。然后由前面所學過的光路可逆的原理出發(fā)畫出逆向射入的光線光路圖)。
動手動腦學物理1、2小題作為課堂練習。
作業(yè):物理套餐的相應內容
板書設計:
第三章透鏡及其作用
一、透鏡
1.凸透鏡和凹透鏡
2.有關透鏡的幾個名詞:主光軸、光心、焦點、焦距
3.(1)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2)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
相信《基礎護理學課件模板3篇》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是您了解幼兒園教案,工作計劃的必備網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基礎護理學課件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