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高中語文教案合集模板范文(必備十一篇)

發(fā)布時間:2024-10-08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那么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中語文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中語文教案合集模板范文 篇1

一、教學目標

(一)樹立尊師重教思想,培養(yǎng)謙虛好學風氣。

(二)

掌握、積累“師、傳、道、受、惑、賤、圣、愚、群、足、攻、經(jīng)”12個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之、其”兩個文言虛詞;學習、復習本文其他文言虛實詞;熟記受(授)、不(否)兩個通假字。

(三)學習名詞、形容詞意動用法。

(四)學習正反對比論證方法。

(五)掌握有關“說”文體知識。

二、重點、難點分析

(一)本文層次結(jié)構(gòu)是怎樣?

(二)有關疑難詞句解釋。

(三)“說”是一種文體;是議論文一種。本文中心論點是什么?是怎樣圍繞中心論述?

(四)試摘錄作者關于老師職能、從師必要、擇師原則等方面精辟論述,體會其深刻含義。

(五)為什么說“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六)本文是怎樣進行對比論證?

(七)怎樣認識本文進步性和局限性?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明確教學目(參考教學目標)。

(二)導入新課。

從初一學過《論語》中孔子說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p>

其不善者而改之”導入。

(三)作者介紹(結(jié)合注釋①)。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倡導者。因為昌黎(現(xiàn)河北省昌黎縣)韓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稱韓愈為韓昌黎,后世又稱他為韓文公。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以后才任宣武節(jié)度使屬官,后來任國子監(jiān)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文風改革運動,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jié)合”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chuàng)新”優(yōu)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nèi)容華而不實文風。本文第4段他贊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那種古文。韓愈用他杰出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后進寫作古文。經(jīng)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艷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唐宋實用散文基礎。

韓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優(yōu)秀散文。他散文,題材廣泛,內(nèi)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zhì)樸,氣勢雄壯,因此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詢、蘇拭、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師說》是他代表作之一,是他35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論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端正容貌)而為師,世間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庇纱丝梢姡稁熣f》是針對時弊而寫,作者在文中闡述老師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重要性和從師應持態(tài)度,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辟見解突破孔子學說框框,具有進步意義。

(四)解題。

板書課題。指出題目不是“說說老師”意思。“說”是一種議論文文體,可以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說”比“論”隨便些。初中學過《蛇者說》、《馬說》等等都屬“說”一類文體?!罢f”,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

按“解說……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說》,即“說師”,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道理,下面一篇課文《問說》就是解說關于學習中“問”道理。剛才說過,當時社會風氣不重視從師之道,認為從師學習是可恥之事。韓愈寫這篇文章贈給他學生李蟠,其目就是抨擊時弊,宣揚從師道理。

(五)指導自讀課文。

要求學生借助提示、注釋、工具書,讀準字音,理解重點詞意義和用法,讀懂課文。學生自學、質(zhì)疑,老師點撥指正。

1.讀準下列多音字或形近字讀音。

句讀dou或不焉fou經(jīng)傳zhuan從師cong

讀書du不能bu傳道chuan從容cong

聃dan蟠pan萇弘chang近諛貽

冉ran潘pan無長無少zhang須臾怡

2.找出下列合成雙音詞。

學者句讀百工六藝

3.指出下列加點詞古今義。

古之學者古:求學人今:有專門學問人

句讀之不知古:句子停頓地方今:看字發(fā)出聲音

小學而大遺古:小方面學習今:小學校

4.討論重點文言詞意義和用法。

(1)師

課文中出現(xiàn)26次,它含義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詞,有兩種情況:

作“老師”講古之學者必有師

作專門技藝人”講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

②作動詞,有三種情況:

作“學習、效法”講

吾師道也(“師道”,動賓關系)

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作“從師”講

或師焉,或不焉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道”,偏正關系)

作“以……為師”講意動用法(下面專講)

(2)之

課文中出現(xiàn)25次,它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指代人或事物擇師而教之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tǒng)一關系,相當于“這類”、“這些”

郯子之徒

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

③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放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古之學者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表示賓語前置句讀之不知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詞后,湊足音節(jié),無意義

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

③以前學過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作代詞,指代自己君將哀而生之乎

作助詞表示定語后置蚓無爪牙之利

作動詞,“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

課文中出現(xiàn)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四種情況:

在主謂短語中作主語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那些)

復指,作主語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他們)

作兼語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語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們)

③作語氣副詞,有兩種情況:

表猜測圣人之所以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嘆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多么)

5.分段。

寫出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論點和分論點。

(六)學習名詞、形容詞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是指名詞或形容詞活用作動詞。以形容詞最常見,其次是名詞,還有少數(shù)表示

心理活動動詞。意動用法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基本格式是:

名、形(動)+賓=以十賓十為十名、形(動),例如:

吾從而師之名詞以……為師

漁人甚異之形容詞以……為奇異

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動詞以……為恥

(七)朗讀課文。

讀準字音,讀清句讀,讀出語氣。

(八)研讀課文(結(jié)合理解重點文言實詞及疑難詞句)。

學生試譯、討論,教師重點點撥。

1.本文運用怎樣方法論證中心

論點?

(1)分析第1段:

作者怎樣從理論上對總論點作初步論證?

第一層: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古”指兩漢以前,“學者”指學習人,不同于今天所說有專門學問人。作者要以“古之學者”為榜樣來宣揚師道,所以文章一開始就把它提出來?!氨赜袔煛?,把學者之所以有成就、有專長歸結(jié)為從師結(jié)果。這句不僅起到點題作用,而且籠罩全文,概括要論及內(nèi)容、范圍,成為本文中心論點。

第二層:正面概論教師職能:傳道、受業(yè)、解惑。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句中“所以”是兩個單音詞?!八本哂写~性質(zhì),“以”是介詞,構(gòu)成“以所”介賓短語,但習慣上這兩個字倒置著用。“所”指代“老師”,譯為“他”,“以”譯為“靠”。全句譯為:“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yè)、解釋疑難問題。”句中“道”,包含“仁”、“義”等具體內(nèi)容儒家之道,即儒家政治、哲學、倫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觀點;“業(yè)”就是下文“六藝經(jīng)傳”;“惑”就是上述“道”和“業(yè)”中疑難問題。

第三層:反面論述無師不能解惑,從理論上闡明從師必要性。

第四層:正面提出擇師標準,凡先聞道者,都可以為師。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氣連用八個“吾”字,句中“亦”作假設關系連詞“如果”講。后一分句,用反詰句,加強語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詰語氣,“知”是“管、追究”。這句譯為“哪管他們年齡是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

第五層:歸納上文,提出從師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無”作條件關系連詞“無論”講,“所存”,名詞性所字結(jié)構(gòu),譯為“……地方”句

中“道之所存”作主語,“師之所存”作謂語。全句譯為:“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地方,就是老師存在地方”。這里作者表達不恥下問、能者為師進步思想。

2.分析第

2段:

(1)說說這一段與第1段是怎樣聯(lián)系?

第1段正面闡明從師重要性,提出從師標準。這一段以第1段為立論根據(jù),批判當時土大夫恥于從師不良風氣,從反面論證第1段所提出觀點,說明從師必要。

(2)這段文字運用怎樣論證方法?

這段文字運用正反對比論證方法: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師道”“道”指風尚;句中兩個“也”,表示停頓。

第二層:針對時弊,從三方面對比,剖析“不從師”癥結(jié)。

先以“今之眾人”與“古之圣人”作對比:

四個“圣”和四個“愚”詞性有兩種:一種是形容詞,是“圣明”或“愚昧”意思;一種是名詞,是“圣人”或“愚人”意思?!捌浣猿鲇诖撕??”是反詰句,“此”指代“從師與否”。

作者在這組縱向比較中用反詰句點出不從師原因。

再以“為子擇師”與“其身則恥師”作對比:

“授之書”“書”,指文字、書寫;“句讀”指斷句。“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是主謂語“合說”寫法,翻譯時要把它們搭配開:有人不知道斷句,(倒去)問老師;有人不能解決(修身、治國)疑難問題,(卻)不向老師請教。

作者在這組自身矛盾對比中,對不從師表現(xiàn)加以評論,并給予直接否定。

最后以“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作對比:

“道相似”“道”,指道德、學問,“足”,是程度副詞,“足以”,“很”意思?!捌淇晒忠矚e”,是帶諷刺語氣感嘆句。

作者在這組橫向比較中,對不從師言行加以描述,并發(fā)出帶有諷刺語氣強烈感慨。

本段運用正反對比論證方法,教師指導學生總結(jié),并請學生填寫課后思考與練習表格。

3.分析第3段:

第3段與第1段關系怎樣?

這一段是正面論證,用歷史事例論證第1段中論點。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圣人無常師。

第二層:用孔子言和行兩方面事例論證。作者舉出孔子詢官于郯子,訪樂于萇弘,學琴于師襄,問禮干老聃事例??鬃友哉撝小叭?,應理解實指三人:一個自己,一個善者,一個不善者,而“我卻能從其善,改其不善。這樣解釋才能體現(xiàn)格言警辟性。最后作者從孔子事例中推斷出:“弟子不必不如師,術業(yè)有專攻”結(jié)論.

4.分析第4段:

作者為什么稱贊李蟠?

作者贊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有力批判:既針砭時弊,又通過贊揚李蟠倡導從師。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時”“于”相當于“被”?!白鳌稁熣f》以貽之”,句中“貽”現(xiàn)在稱為“贈送”,“以”在兩個動詞之間,作連詞,相當于“來”。

這段點明作者作《師說》緣由,樹立“不拘于時”、“能行古道”榜樣,總結(jié)全文。同時“不拘于時”照應第2段,“能行古道”照應第3段。

2.本文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I)整句散句結(jié)合。

整齊排偶句和靈活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與“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亦遠也,而恥學于師”,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則是散句。而這一長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又都是排偶句。

(3)一個意思,多種句式。

第2段一連用二個對比,結(jié)語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師道惡劣風氣,但語氣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詰語氣;第二句“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否定、責備語氣;第三句“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諷刺語氣,感情強烈。

(3)頂真修辭手法運用。

頂真,用上一句結(jié)尾詞語做下一句起頭,使前后句子頭尾蟬聯(lián),上遞下接。本文有好幾處運用這種修辭手法,例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p>

3.本文講許多從師道理,哪些對我們今天有借鑒意義?哪些反映作者封建意識?

作者第一次提出老師職責,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強調(diào)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為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后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鑒意義。但作者所說“道”,是維護封建統(tǒng)治儒家之道,所說“業(yè),是“六藝經(jīng)傳”,與我們所講“道”和“業(yè)”內(nèi)涵是根本不同。他把“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見識不如“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輕視勞動人民封建統(tǒng)治階級偏見。

高中語文教案合集模板范文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培養(yǎng)學生自讀注解,疏通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自主學習探究,了解作者的觀點,學習文章對比論證、引用論證等說理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yǎng)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重點】

掌握文章對比論證的說理方法。

【教學難點】

品位語言運用上的特點。

【教學方法】

朗讀法、自主探究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古語有云:“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到今日,也有“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贊譽。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古往今來,代代相傳。引導學生談談“尊師重道”的例子呢?

二、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學生齊讀。

2、找出本文的中心論點,并思考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論述的?

明確:本文的中心論點是“學者必有師”,“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圍繞這個中心,文章首先從正面立論,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重要性,提出了從師的標準,接著,慨嘆師道不傳已久,聯(lián)系當時的社會實際,以眾人的“恥學于師”反襯從師學習的重要。在第三段中,又運用了孔子的典型事例,進一步說明從師的必要和以能者為師的道理。最后一段,說明寫本文的緣由,這本屬于附記性質(zhì),但作者贊揚李蟠“不拘于時學于余”。“能行古道(行從師之道)”,又一次強調(diào)了他的觀點。

3、試摘錄作者關于老師的職能、從師學習的必要、擇師的原則等方面的精辟論述,體會其深

刻含義。

明確:關于老師的職能:“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薄呀處煹穆氊煆摹笆谥畷暺渚渥x”,擴大到“傳道受業(yè)解惑”,這在當時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并意味著不僅“童子”要從師學習,所有志于學問的成年人都要從師學習。

關于從師學習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感也,終不解矣?!薄穸ā吧保鞔_“學而后知”,嚴正批駁了上層“士大夫之族”宣揚的血統(tǒng)論和先驗論,具有積極意義。

關于擇師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薄暗茏硬槐夭蝗鐜?,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針砭了當時上層社會只看門弟高低,不重真才實學的惡劣風氣,提出了全新的擇師觀念。

三、深入研讀

1、找出你認為最精彩的段落,并說明原因。

明確:本文第二段寫得最為精彩,這和恰當?shù)剡\用了對比的論證方法有直接的關系。這段所用的三組對比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經(jīng)過雙方的對比,造成了一種強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語意上形成了一個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從師學習;“今之眾人”才智低,反而“恥學于師”。通過對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從師學習的違背常理,則作者主張從師學習的觀點不言自明。

2、閱讀“嗟呼!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其可怪也歟!”一段文字,討論下列問題:

(1)本段有哪幾個對比?每個對比中,正確的態(tài)度與錯誤的態(tài)度各是什么?由于采取錯誤態(tài)度,帶來什么嚴重后果?

明確:本段有三個對比,第一個是古之圣人“從師而問”與今之眾人“恥學于師”的對比,致使“圣益圣,愚益愚”;第二個是“愛其子,擇師而教之”與“于其身,則恥師焉”的對比,致使“小學而大遺”,“未見其明”;第三個是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與士大夫之族對從師者“群聚而笑之”的對比,致使“其智乃反不能及”。

(2)幾個對比相互之間有什么關系?它們在段落中的先后順序能否調(diào)換?為什么?

明確:幾個對比之間有縱比、本身自相矛盾的事實相比、橫比的關系,先后順序不能調(diào)換,因為本段段首句是“嗟呼!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三個對比的順序與之相應。

(3)每個對比之后,作者都抒發(fā)了自己的`感慨,有關句子的語調(diào)相同嗎?有什么意義?

明確:語調(diào)不同,“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這是疑問語

調(diào):“……小學而大疑,吾未見其明也?!边@是陳述語調(diào):“……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這是感嘆語調(diào),語調(diào)富于變化,不僅文氣很順,而且也增強了文章論辯的邏輯力量。

四、拓展延伸

文中提到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哪些對我們今天有借鑒意義?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識?(可由學生討論)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師的職責,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強調(diào)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為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后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鑒意義。但作者所說的“道”,是維護封建統(tǒng)治的儒家之道,所說的“業(yè)”,是“六藝經(jīng)傳”,與我們所講的“道”和“業(yè)”的內(nèi)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的見識不如“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輕視勞動人民的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偏見。

五、小結(jié)作業(yè)

清代鄭板橋曾提出:學問二字,須拆開看,學是學,問是問。請結(jié)合自身,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高中語文教案合集模板范文 篇3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了解相關的文學常識及寫作背景,掌握有關“說”的文體知識。

2、掌握、積累文言文常用實詞和虛詞,熟記文中通假字,進而疏通文意。

能力目標:

1、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2、在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上明確結(jié)構(gòu)。

3、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4、理解文章的語言特點。

情意目標:

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yǎng)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重點

1、掌握、積累文言文中常用實詞和虛詞;

2、疏通文意;

3、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教學難點

1、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2、理解文章的語言特點。

課外作業(yè)

1、結(jié)合注釋理解詞句,讀懂課文并熟讀成誦。

2、整理課后習題。

3、完成《同步練習》。

板書設計

授課主要內(nèi)容

第一教時

一、導入新課。

用《論語》中孔子的話:“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粨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導入?/p>

二、出示學習目標

一:了解相關的文學常識及寫作背景,掌握有關“說”的文體知識。

1、文學常識簡介:(學生答,教師補充)

韓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因為昌黎(現(xiàn)河北省昌黎縣)韓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稱韓愈為韓昌黎,后世又稱他為韓文公。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jié)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chuàng)新”的優(yōu)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nèi)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四段他贊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后進寫作古文。經(jīng)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艷的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韓愈著有《昌黎先生集》四十卷。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nèi)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zhì)樸,氣勢雄壯,因此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師說》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稁熣f》是針對時弊而寫,作者在文中闡述了老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tài)度,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辟的見解突破了孔子學說的框框,具有進步意義。

2、解題:

板書課題。指出題目不是“說說老師”的意思?!罢f”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罢f”比“論”隨便些。初中學過的《捕蛇者說》、《馬說》等等都屬“說”一類文體?!罢f”,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說》,即“說師”,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剛才說過,當時社會風氣不重視從師之道,認為從師學習是可恥之事。韓愈寫這篇文章贈給他的學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擊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

三、出示學習目標二:

掌握、積累“師、傳、道、受、惑、賤、圣、愚、群、足、攻、經(jīng)”12個文言常用實詞;

學習“之、其”兩個文言虛詞;

學習本文其他文言虛實詞;熟記受(授)、不(否)兩個通假字。

進而疏通文意。

在預習的基礎上讀通課文,讀準字詞。

1、疏通文意,掌握實詞與虛詞。

2、幫助學生歸納:

A:一詞多義

B:指出下列加點詞的古今義

古之學者古:求學的人今:有專門學問的人

句讀之不知古:句子停頓的地方今:看字發(fā)出聲音

小學而大遺古:小的方面學習今:小學校

C: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1)師

找出課文中出現(xiàn)的師,并說說它的不同含義:

①作名詞,有三種情況

作“老師”講古之學者必有師

作“專門技藝人”講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

作“姓”講孔子師郯子……師襄

②作動詞,有三種情況

A、作“學習、效法”講:

吾師道也(“師道”,動賓關系)

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高中語文教案合集模板范文 篇4

【設計意圖】

《過秦論》是一篇內(nèi)容非常豐富,語言極有特色的史論。學習本文的主要目標,是理解秦之過及借鑒意義,明確對比論證方法和掌握重要文言詞句。本設計突破傳統(tǒng)的“讀文章─—講字詞─—譯文句”的教學程式,抓住中心,精選語段、詞句,設計若干討論題,激發(fā)興趣,訓練思維,教學生學會自讀文言文。

【設計提要】

本設計在學生對照注釋預讀課文的基礎上分三步設疑討論:1、由標題引入第5段,討論對比方法及結(jié)論的產(chǎn)生;2、從秦攻守之勢的不同,討論秦興亡史的演變,理清文章思路;3、討論“仁義不施”的表現(xiàn)及作者的寫作旨意。在討論中,強調(diào)教師點撥,精簡知識講授;強化誦讀自學,重視語言知識,將理解文意與理解語言緊密結(jié)合,突出教學重點,突出思維訓練。

【設計實施】

1、層層對比揭秦過。

[設疑討論]“過秦”,即言秦之過。作者以秦的興亡史實為基本依據(jù),采用對比方法,層層推進,水到渠成指出秦亡的過失,這充分體現(xiàn)在第5段議論中。朗讀第5段:

(1)將段中涉及到的秦國、秦朝、九國(山東之國)、陳涉四種力量用數(shù)學符號“〈”連結(jié)排列起來;

(2)按例句“‘秦人開關延敵……而天下諸侯已困矣?!?/p>

這是秦國的實力與九國之師相比”,從本段中找出包含

(1)其余三項對比的句子;

(2)說明作者是如何在對比分析中歸納出結(jié)論的。

[明確](1)四種力量的對比可以表示為:陳涉〈九國〈秦國〈秦朝。

(2)“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大……不可同年而語矣?!边@是山東九國之師與陳涉相比;“秦以區(qū)區(qū)之地……而朝同列?!边@是秦國與統(tǒng)一天下的秦朝相比;“然后以六合為家……何也?”這是最強大的秦與最弱小的陳涉相比。

(3)從對比中可以看到,最弱小的.陳涉起義時,面對的是最強大的秦朝。一個“何也”,水到渠成,把焦點逼示出來:“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點撥]作者議論秦的過失,首先肯定地理條件沒有變,接著采用多項對比的論證方法,層層推進。最詳細的是陳涉與九國的對比,從各個角度對比,極言陳涉弱?。黄浯问乔貒c統(tǒng)一天下的秦朝相比,強調(diào)秦朝的強大。九國與秦的對比包含在上面第二個對比中,不夠明顯,但例句從課文第2段找來明顯的句子,已經(jīng)明確。不能忘記陳涉與秦朝的對比。對比得出的結(jié)論是自然而然的,既告訴我們秦亡的原因,也點明了課題“秦之過”。當然,“秦之過”主要是“仁義不施”而非“攻守之勢異也”。充分利用課文注釋理解詞句,注意連用“也”字的語氣及其強調(diào)作用。

[說明]這一段議論是全文的重點,需要反復朗讀與全面理解。抓住對比即抓住了重點綱目;用數(shù)學公式來表示課文內(nèi)容,激起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積極思考;緊扣原句,促使學生細讀課文,理解文句詞語,抓住重要句子、重點詞語。學生學習分析和理解文意、文句的過程,也是自學文言文能力提高的過程。

[板書]

2、攻守勢中看興亡。

[設疑討論]“攻守之勢異也”,是對文章1~4段秦興亡史實的概括議論,先從第5段中分別找出一句話概括“攻”與“守”的史實;然后自讀1~4段,說說哪些段寫“攻勢”,哪些段寫“守勢”,并從各段中找一句原句表明“興”或“亡”的史實。

[明確]

(1)“秦以區(qū)區(qū)之地……而朝同列”議論的是“攻勢”;“以六合為家,殽函為宮”議論的是“守勢”。

(2)第1~2段及第3段第一層“及至始皇……威振四?!睂憽肮荨保?段第二層寫“守勢”。

(3)興:“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強國請服,弱國入朝;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蓖觯骸吧綎|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p>

“攻”是以雍州之地為本,采取一系列措施;“守”是以整個天下為本,采取了更為嚴密的措施:秦從諸侯變成了天子,守的力量比攻的力量更強大,結(jié)果卻走向反面,更令人深思。

[點撥]“攻”指依靠權(quán)謀武力,擴張土地,奪取天下,吞并六國;“守”指采取種、種措施鞏固政權(quán),保住秦王朝的帝位。第3段第一層的七字排偶句,寫的正是秦始皇攻取天下、統(tǒng)一六國的巔峰?!芭d”指秦國強大起來,不能用表達措施的句子來表明,而要選擇能夠表現(xiàn)一個階段強大的句子。

[說明]該討論題一方面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抓住中心句引發(fā)開去,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閱讀語段,篩選信息,學習歸納。另一方面由意而言,促使學生認真自讀課文,正確理解文言詞語和句子,掌握文言知識。

[板書]

3、秦過為鑒可治國。

[設疑討論]秦的過失主要是“仁義不施”,請從課文中挑出秦“仁義不施”的語句并加以解釋,說說秦的過失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明確]

(1)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2)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

(3)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下吏。

(4)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5)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杰。

(6)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秦在奪取天下的過程中,依靠武力,致使六國慘敗,“伏尸百萬,流血漂櫓”,已經(jīng)蘊藏著導致失敗的尖銳矛盾。秦統(tǒng)一天下,攻守之勢轉(zhuǎn)化以后,不但不施仁義,反而變本加厲,用嚴酷的刑罰奴役百姓,迅速導致大規(guī)模起義,致使帝王之業(yè)土崩瓦解。這一史實充分顯示出民心向背對治國的重要性。賈誼采用鋪張渲染的手法言秦之過,是借秦作鑒,猛敲警鐘,勸諫西漢統(tǒng)治者施仁政。

[點撥]“仁義不施”,換種說法是“施行暴政”,這在秦攻取天下中也必然有所表現(xiàn),在固守天下中表現(xiàn)得尤為厲害。主要體現(xiàn)在治國措施中。

[說明]將“仁義不施”這一抽象道理具體化,訓練了學生篩選信息、理解文意、理解文句等能力,思維深刻性訓練、鑒賞評價訓練、語言訓練都得到落實。

[板書]

[總評]文言文教學要提高教學效率,首先要“減肥消腫”,引導學生抓住重點,積極思維,學會自讀。本設計突破“字字落實,串講課文”的傳統(tǒng)教法,從標題入手,抓住全文中心句和重點語段,在論證方法、論據(jù)材料和寫作主旨三方面設置討論題,注意“意”“言”結(jié)合,創(chuàng)設啟發(fā)思考、指導讀書的情景,讓學生在讀書和思考中理解文意,掌握字詞,培養(yǎng)自讀能力,為本單元其他課文的講讀或自讀提供了一個教學思路。

高一語文《過秦論》原文

秦孝公據(jù)殽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nèi)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zhàn)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yè),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當此之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約從離衡,兼韓、魏、燕、楚、齊、趙、宋、衛(wèi)、中山之眾。于是六國之士,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之徒通其意;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師,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于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強國請服,弱國入朝。

延及孝文王、莊襄王,享國之日淺,國家無事。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系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jù)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yè)也。

秦王既沒,余威震于殊俗。陳涉,甕牖繩樞之子,甿隸之人,而遷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賢,陶朱、猗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將數(shù)百之眾,轉(zhuǎn)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于齊、楚、燕、趙、韓、魏、宋、衛(wèi)、中山之君也;鉏耰棘矜,非銛于鉤戟長鎩也;謫戍之眾,非抗于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yè)相反也。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quán)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qū)區(qū)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之家,殽函為官;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高中語文教案合集模板范文 篇5

一、請同學們認真讀一遍,并談一談初步印象。

學生對詩歌的原始閱讀非常重要,在此基礎上產(chǎn)生的原始理解是教學的起點和依據(jù)。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介紹作者:(略)

二、詩歌可以分為敘事詩、抒情詩、哲理詩,《再別康橋》屬于哪一種呢?

抒情詩。這個問題很簡單,但很重要。它是一個“切入點”。閱讀教學非常那個重要的一點就是尋找恰當?shù)摹扒腥朦c”,也有人叫做“導入”,但我以為二者有區(qū)別?!扒腥朦c”是對課文而言的,是為了把學生引入課文情景而尋找的突破口,屬于閱讀教學內(nèi)部的有機組成部分;“導入”是對課堂而言,是為了把學生從課前的無序狀態(tài)引入課內(nèi)的有序狀態(tài)而設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屬于閱讀教學外部組成部分。提出“再別康橋?qū)儆谀囊环N呢?”這個問題,目的在于引出下面的核心問題。

三、既然是抒情詩,那么它是怎樣抒情的呢?

這是一個核心問題,關系到本課的教學目標——詩歌意象的問題。高一的學生可能不會順利的回答出“通過意象來抒發(fā)感情”,這不要緊。教師引導學生讀詩歌的第二小節(jié),抓住“金柳”這個詞,讓學生充分品味。“金柳”是這一小節(jié)表現(xiàn)的對象,作者為何如此表現(xiàn)它?我們來推測一下,是不是“ 金柳”包含了什么東西在里面?是的。作者寫“金柳”是“新娘”。作為同學們,可能感覺到奇怪,由“金柳”怎么會想到“新娘”呢?是不是與作者的生活有關系?會不會與作者的感情有關系?有可能。誰能說說作者與劍橋大學有什么關系?簡要介紹作者的生活歷史。由此學生明白了,原來由“金柳”聯(lián)想到“新娘”是有原因的。不僅這個如此,其他很多作品,作者寫什么,怎么寫都可能與作者本身的生活經(jīng)歷和情感經(jīng)歷有關系。下面可以總結(jié)一下什么是“意象”了:意象就是作者寫入作品的包含了作者感情因素的形象。理解“意象”必然伴隨著聯(lián)想與想象。只有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讀者才能進入到作品的情境之中。接下來,作者寫道“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捌G影”是什么?要想——美麗的影子;“蕩漾”是什么意思?要想象——就是整天縈繞在心頭,揮之不去,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所為聯(lián)想,就適合自己的生活結(jié)合起來,比如——同學們“蕩漾”過嗎?如果你蕩漾過,你才能更深刻的感覺到作者用詞之妙。哪位同學蕩漾過?不妨說說。好了,下面請一位同學完整的朗誦這一小節(jié)。

四、進入第三小節(jié)作者的感情有沒有變化?如果有變化,是加強了,還是減弱了呢?

這個問題更深入了,引導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深入理解詩歌,進入到作者精神世界,進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靈活及時地把握學生的感覺,相機引導在此非常重要。先朗讀,后回答。作者的感情有變化,是進一步了,感情更強烈了,從“我甘心做一條水草!”可以看出這種變化。“青荇”“招搖”,整天與金柳相伴,早夕相處,你低頭看著我,我仰頭看著你,說著別人永遠聽不懂的話,訴說彼此之間的心曲。“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薄拔乙娗嗌蕉鄫趁?,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彼葸@一節(jié)著意表現(xiàn)“意象”。是在“柔波”里呀!在徐志摩的詩歌作品中,經(jīng)常使用“柔波”一詞,我想是有其特殊含義的,同學們讀“柔波”能引起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想象?請同學們說一說,就像孩子在媽媽溫暖的懷抱,就像戀人含情脈脈的秋波,就像老是甜美的微笑……多美呀,真的是“甘心”呀,不用嘆號不行呀!感情進一步發(fā)展了,更加強烈了。同學們感受到這種強烈的變化了么?感受到了,那就好,請同學們來讀一讀。“我甘心做一條水草!”一定要大聲讀么?使勁喊,行么?不行。怎么辦?“使勁輕讀”?好,使上勁,換得輕輕地讀。

五、請一位同學朗讀第四小節(jié)

讀得不錯。不過老師有一個問題:“那榆陰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老是覺得寫得不好。怎么不是清泉呢?“那榆陰下的一潭”明明是寫清泉嘛,怎么成了彩虹呢?作者寫錯了。是不是?這個地方很多老師容易疏忽,這么一問,就問出趣味來了。彩虹,象征美好的事物,代表了作者的夢?!叭嗨樵诟≡觊g,沉淀著彩虹似的夢”。噢,明白了,原來彩虹就是作者的夢呀!這個美好的夢怎么了?“揉碎”了,“沉淀”了,就是說,這個夢沒有變成現(xiàn)實。正是因為沒有變成現(xiàn)實,所以才在人的心中深埋多年,不能忘懷,時不時地“蕩漾”一下。讀這樣的句子,體會到了作者的什么?似乎有一些傷感。這種寫法,我們叫做“移情”。景隨情遷,以情入景,以我觀物,則物皆我之所色。古人有這種句子:“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出自蘇軾《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詩人唯恐讀者把那一泉清泉只是當做普通的泉水,看不出它的特殊之處,所以才用這樣的寫法來提醒讀者。在詩人眼里,這的確不是一般的泉水,那里有作者的“夢”。作者1918年赴美留學,1920年來到英國,來到劍橋。在這里,作者遇到了自己詩歌創(chuàng)作的啟蒙者,同時也是自己最傾心追慕的女子林微音,并從此走上了詩歌創(chuàng)作的道路。他說:“我的眼睛是劍橋叫我睜開的,劍橋是我的心靈泉源,是我精神的依戀之鄉(xiāng)。”所以,在別人眼里的清泉,在詩人眼里就是彩虹,就是夢。

六、一提到夢,人們常?;貞浧鹜舻纳睿貏e是那些銘刻心頭的往事。

詩人也是這樣,提到“夢”,他就好像回到了那個美好的時刻,讓他難以自持。于是他就去尋找那昔日的夢。昔日的夢究竟是怎樣的美好呢?作者告訴我們了么?

“撐一直長篙”。你知道什么是長篙么?噢,在《社戲》里學過,多美好呀!你們撐過船么?撐過,感覺如何?美極了。我們想象一下:長長的船篙,輕輕地波動著水面。船上只有兩個人,劃呀劃呀,往遠處劃,為什么?那兒人少呀。來到幽靜的地方,心里高興,那就唱吧:放開喉嚨,盡情歌唱。你看,天上的星星閃閃發(fā)光,好像在想我們眨眼睛。美不美?太美了。詩人高興得放聲歌唱,他醉了——詩歌到這里可以說達到了高潮。聯(lián)系上一節(jié),我們可以說,這里所寫的就是作者那個美好的“夢”。蕩漾在作者心頭的也就是這夢中的情和景。那么,這一小節(jié)如何朗讀?請同學們展示一下。誰有過“放歌”的經(jīng)歷,那是多么美好的時刻!讓同學們展開想象:可以張開雙臂,仰起頭,沉浸在遐想中……“放歌”二字的讀法也可以變成“放——歌——”

七、詩人沉浸在里面,沒有醒來。對嗎?

不對。詩人很快就醒來了?!暗也荒芊鸥琛?。想唱歌而又不能唱歌,是一種什么滋味?遺憾。既然不能放歌,只好怎么辦?“悄悄”地離開?!扒那摹本褪俏业摹绑虾崱?,憋在心里,此時無聲勝有聲。夏蟲了解我的心,也不叫了。我“沉默”,整個康橋都“沉默”。我的那份感情呀,還是藏在心底吧,就讓我一個人知道。從詩歌情感的發(fā)展脈絡看,這就是從高潮一下子滑落下來,形成了一個大的波折。那么,朗讀的時候也要有所體現(xiàn)

八、為了突出“沉默”的特點,作者在開頭和結(jié)尾兩個小節(jié)中都寫到了。怎么寫的?

開頭寫的是“輕輕的我走了”,結(jié)尾寫的道“悄悄的我走了”。一片寂靜。作者就這樣走了,我們仿佛看到一個輕手輕腳走來,又輕手輕腳離開的身影。在他的內(nèi)心深處,藏著無限的留戀。

九、最后,請同學們把課文完整地朗讀一遍。

十、拓展。

徐志摩是中國現(xiàn)在詩歌史上的重要代表。以他為代表的“新月派”詩歌,為中國新詩的發(fā)展建立了功勞。他贊同聞一多先生的“三美”詩歌理論,認為詩歌要有韻律美、繪畫美和建筑美。他的詩集有《志摩的詩》《冷翡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他的詩廣為流傳,人們張口就可以朗誦,據(jù)說,1928年11月,也就是作者再別康橋后,就去了印度,拜見了他朝思暮想的大文豪泰戈爾。泰戈爾當眾朗誦了徐志摩的《沙揚娜拉》“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那一聲珍重里有著甜蜜的憂愁?!睂懙亩嗪冒?同學們?nèi)绻信d趣的話,可以找徐志摩的詩選來讀一讀。

【教學總結(jié)】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經(jīng)過一周多的反復演練,加上同組老師的耐心指導,自己又詳細地設計過渡語,覺得萬無一失,做到了盡善盡美,但是講完研究課后,我感慨良多,收獲頗豐。

一、自我反思

在各種體裁作品的語文教學中,詩歌是相當有難度的,是一塊硬骨頭,十分難啃。我本著挑戰(zhàn)自我的想法,依然選擇了《再別康橋》這篇文質(zhì)兼美的現(xiàn)代詩歌。

首先要確定學習目標,這是一節(jié)課的終極目標,也是貫穿課堂的一條理念。誦讀是學習詩歌最好的方式,而讀出情感,讀出意蘊,讀出自己,就是更大的挑戰(zhàn)了。因此,品味詩歌語言,進行誦讀訓練就理所當然地成為首要目標。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課堂應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思路,特別是對語言文字的感悟。不是機械死板的教條,去禁錮學生鮮活的思想。解剖詩歌,要在找出意象及其特點的前提下,描繪所營造的意境,從而體會其中蘊含的情感。據(jù)于此,我就把“指出詩歌意象,描繪美妙的意境”以及“理解詩歌中所表達的難舍難分的無奈和感傷”作為學習目標。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之中,給予學生分析詩歌方法的引領和指導。

情境導入是一種對學生春風化雨的熏陶和感染。于是我播放著優(yōu)美的小提琴《月亮河》,再投出康橋的圖片,很自然地將學生引入康橋的美妙意境。接著,我聲情并茂的范讀詩歌,讓學生體會其中的情感變化。徐志摩進行自我反思的時候說過一句話,他說:“我這一生的周折,大都尋得出感情上的線索?!彼詫χ灸ψ髌返慕庾x就要“知人論詩”。其中最能表達徐志摩的“康橋情結(jié)”的兩句話是“我在康橋的日子可真是幸福,深怕這輩子再也得不到那樣蜜甜的機會了?!薄拔业难凼强禈蚪形冶牭?,我的求知欲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p>

學生有了一定的情感基礎之后,我讓學生帶著問題自由讀詩。問題如下:1.請找出詩歌中的主要意象; 2.說一說詩歌表達的情感; 3.指出這首詩中的情緒高漲的一節(jié)詩。這幾個問題很簡單,學生基本上能說出來。

有了這些鋪墊,我針對第二節(jié)詩指導學生來品讀賞析。首先提問學生讀,學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但是不夠濃烈,表現(xiàn)得不夠充分。于是,我找其他學生評價,并再次讀這一節(jié)。最后我做出這樣的指導:“蕩漾” 的意思:(水波)一起一伏的動。這里形容心情起伏,無法平靜,寫出作者的心動,但不是一下,是一層層的漣漪,一波波的蕩開。聲音要飽含熱愛,蓄積在喉間,再輕聲發(fā)出(重音輕讀法);語速要慢;語調(diào)要有起伏,輕柔。然后我做了示范,再次讓剛開始的同學讀,明顯有了很大的提高。只是情感還有待提高。于是,我指導學生從意象、修辭和情感三個方面來剖析這節(jié)詩。學生經(jīng)過同桌之間的討論,很快確定了答案:意象是金柳和艷影;修辭是比喻;情感是歡喜和眷戀。

做了這樣一個例子,讓學生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并指導學生自選詩節(jié)從意象、修辭和情感三個方面入手,以有情感的品讀為突破口,達到吃透類似詩歌的目的。學生有了探究的方向和思路,因此探究的熱情很高。當他們展示自己的成果時,我發(fā)現(xiàn)有差距的時候,就立即給予引導。事后考慮,當時有點太急了,應當先質(zhì)疑,引起其他同學的思考,并由別的同學幫助他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彰顯出整個課堂教學相長的和諧場景。也更符合新課程的理念,更利于學生的發(fā)展和整體的提升。

通過分析和誦讀訓練,學生體會到了詩歌營造的美妙意境。于是,我開始延伸遷移,指導學生從意象、修辭和情感三個方面,依據(jù)詩歌內(nèi)容,選擇其中一節(jié),借助修辭手法,采擷主要意象,用自己的語言作畫筆,把康橋優(yōu)美的景色描繪下來。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是對整個學習目標的檢測,學生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文學才情。

最后,讓學生再次讀詩,讀出自己心中的康橋。接著我播放《人間四月天》的徐志摩的主演黃磊朗誦的《再別康橋》。讓學生比較一下,各自的特點。

二、評課情況

只是展示學習目標,找一學生朗誦是不夠的,應該給學生解釋說明,或者讓學生自己感悟兩分鐘。范讀時,播放的背景音樂聲音有點大,沒有完全彰顯出朗誦的魅力。延伸遷移部分,學生寫的時間應適當延長一些。

三、學生反饋

通過這節(jié)課,學生掌握了詩歌欣賞的方法:從意象入手,借助修辭來分析意象的特點,并根據(jù)特點來理解其中的情感。同時,學生有了自己的“康橋”。

高中語文教案合集模板范文 篇6

【學習指引】

《赤壁賦》是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第七單元的第16課文的第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是寫景抒情的名篇,寫于宋神宗時期。當時,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黃州時期是蘇軾創(chuàng)作上重要的分水嶺,在此期間,他創(chuàng)作了著名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后《赤壁賦》。本文為前《赤壁賦》,文章寫景充滿詩情畫意,并采用“主客問答”的說理方式,逐層闡述作者的觀點,思想認識逐步深化。全文通過鋪陳和排比形成了一種整飭之美。

在閱讀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們要結(jié)合詩人的人生經(jīng)歷,在讀通、讀懂的基礎上,梳理文中情感起伏變化的脈絡,抓住文章寫景、抒情、說理完美融合的特點,體會作者復雜矛盾的內(nèi)心世界和曠達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素養(yǎng)目標】

1.了解蘇軾的生平、作品,以及文章的創(chuàng)作背景,積累文化常識。

2.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及文言句式,疏通文意并背誦全文。

3.了解賦的相關知識,了解作品“以文為賦”,駢散結(jié)合的形式特點,鑒賞語言藝術。

4.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理解作者樂觀曠達的情懷。

【學習重難點】

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勇于面對坎坷,笑對苦難的樂觀主義精神。

【學習方法】

情景教學法、誦讀法、合作探究法。

【學習過程】

一、知人論世

1.了解作者—蘇軾

蘇軾(1037——1101年),字,號,四川眉州眉山人,與其父、弟同列“”,后人稱之為“”。蘇軾一生宦海沉浮、仕途坎坷,自己總結(jié)一生為“問余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澹州”(《自題金山畫像》)。但是,他也鑄煉了自己宏大曠達的胸懷,追求藝術的人生境界與心靈境界的高度和諧。

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枯木怪石圖卷》等。

2.人物軼事

反唇相譏

相傳,蘇東坡一次與王安石同行,偶見一房子根基已動,一面墻向東傾斜。王安石出上句以戲東坡:“此墻東坡斜矣!”蘇東坡仰頭大笑,即吟下聯(lián)反譏王安石:“是置安石過也!”嵌名為巧,雙關尤妙。

3.了解寫作背景

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蘇軾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被貶到黃州(今湖北黃岡)任團練副使。元豐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兩次游覽黃州城外的赤壁,寫了兩篇游記,后人習慣稱前一篇為《赤壁賦》或《前赤壁賦》,稱后一篇為《后赤壁賦》。

4.解題

①赤壁:地名,位于黃州附近,一般認為在今湖北武漢市的赤磯山。

②賦,是古代的一種文體,由《詩經(jīng)》《楚辭》發(fā)展而來。有辭賦、駢賦、律賦、文賦等。賦在形式上有三個特點:語句上以四、六字句為主,并追求駢偶;語音上要求聲律諧協(xié);文辭上講究藻飾和用典。排偶和藻飾是賦的一大特征。賦在內(nèi)容上的特點:鋪采摛文,體物寫志。賦側(cè)重于寫景,借景抒情。

5.了解“烏臺詩案”

宋神宗在熙寧年間(1068—1077)重用王安石變法,變法失利后,又在元豐年間(1078——1085)從事改制。就在變法到改制的轉(zhuǎn)折關頭,發(fā)生了蘇軾烏臺詩案。這案件先由監(jiān)察御史告發(fā),后在御史臺獄受審。烏臺指的是御史臺,漢代時御史臺外柏樹很多山有很多烏鴉,所以人稱御史臺為烏臺,也戲指御史們都是烏鴉嘴?!盀跖_詩案”是元豐二年發(fā)生的文字獄,御史中丞李定、舒亶等人摘取蘇軾《湖州謝上表》中語句和此前所作詩句,以謗訕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蘇軾,蘇軾的詩歌確實有些譏刺時政,包括變法過程中的問題。但此事純屬政治迫害。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一)預習檢查:

1.明確字音

壬戌()屬客()馮虛()

和之()嫠婦()愀然()

舳艫()釃酒()橫槊()

匏樽()扁舟()蜉蝣()須臾()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思考1】文章情感變化的脈絡是怎樣的?

三、文本研究

【思考1】研讀第一段

活動一:解釋下列詞語

①既望:②興:

③屬:④少焉:

⑤斗牛:⑥白露:

⑦橫:⑧如:

⑨凌:⑩茫然:

9322;馮:9323;虛:

9324;御:9325;羽化:

活動二:問題探究

1.概括本段的內(nèi)容。

2.本段蘇子的心情怎么樣?為何?

3.第一段描寫的赤壁之景美在何處?為什么這樣寫?

4.試分析“徘徊”一詞的效果。

【思考2】研讀第二段

活動一:解釋下列詞語

①扣舷:②棹:

③空明:④溯:

⑤渺渺:⑥美人:

⑦倚:⑧和:

⑨裊裊:⑩縷:

9322;幽壑:9323;嫠婦:

活動二:問題探究

1.概括本段的內(nèi)容。

2.“望美人兮天一方”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聲表現(xiàn)了主人怎樣的情懷?

3.寫客人“嗚嗚然”的簫聲,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4.作者的好心情是怎樣發(fā)生變化的?又因為什么?

【思考3】研讀第三段

活動一:解釋下列詞語

①愀然:②危坐:

③繆:④郁乎:

⑤方:⑥下:

⑦東:⑧舳艫:

⑨釃酒:⑩槊:

9322;漁樵:9323;渚:

9324;侶、友:9325;遺響:

活動二:問題探究

1.概括本段的內(nèi)容。

2.作者借主客問答的方式撫今追昔,暢述對天地人生的感觸。那么,“客人”之悲來自哪幾方面?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思考4】研讀第四段

活動一:解釋下列詞語

①逝:②斯:

③盈:④虛:

⑤彼:⑥卒:

⑦消長:⑧蓋:

⑨以:⑩是:

9322;造物者:9323;適:

活動二:問題探究

1.概括本段的內(nèi)容。

2.作者是如何回應客人的悲嘆的?

3.這是一種怎樣的人生觀?如何評價?

4.那么詩人主張從什么地方尋求安慰呢?

【思考5】研讀第五段

活動一:解釋下列詞語

①更酌:②肴核:

③狼籍:④枕藉:

⑤乎:⑥既:

⑦白:

活動二:問題探究

1.概括本段的內(nèi)容。

2.文章為什么以酒后“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的景象作結(jié)?這樣寫有何作用?

3.這樣的結(jié)尾有什么深刻含義?

【思考6】本文采用了主客問答、抑客揚主的形式,文中的“客”指誰?如何理解“客”的存在?

【思考7】本文“以文為賦”的體裁形式是如何體現(xiàn)的?

【思考8】如何評價作者的觀點?談談對自己的啟示。

【思考9】對比閱讀

后赤壁賦

蘇軾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

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wǎng)得魚,巨口細鱗,狀似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p>

于是攜酒與魚,復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久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

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翩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俯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湖心亭看雪

張岱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p>

問題:仔細閱讀《赤壁賦》第四段和《后赤壁賦》第三段及《湖心亭看雪》,試比較思考:其中的情懷有何不同?

四、技巧點撥—分析本文的藝術特色

【任務引導】在閱讀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們要結(jié)合作者的特殊經(jīng)歷,把握住文章行文線索,學習本文情、景、理相結(jié)合的寫法。

【寫法分析】分析本文的藝術特色

五、明晰主旨

六、拓展閱讀

材料一

蘇東坡十一歲時,進入中等學校,認真準備科舉考試。為應付考試,當時的學生必須讀經(jīng)史詩文,經(jīng)典古籍必須熟讀至能背誦。最努力苦讀的學生會將經(jīng)書和正史抄寫一遍。蘇東坡讀書時也就是用這種方法。若對中國詩文樸質(zhì)的經(jīng)典,以及正史中常見的名稱世故暗喻等典故稍加思索,這種讀書方法,自有其優(yōu)點。因為將一本書逐字抄寫之后,對那本書所知的深刻,決非僅僅閱讀多次所能比。這種用功方法,對蘇東坡的將來大有好處。

蘇東坡與弟弟蘇轍正在這樣熟讀大量的文學經(jīng)典之時,他父親趕考鎩羽而歸。蘇洵對功名并未完全死心,自己雖未能考中,但他以純粹而雅正的文體教兒子,教兒子深研史書為政之法。這樣的家庭氣氛,正適于富有文學天才的青年的發(fā)育。

(摘編自林語堂《蘇東坡傳》)

材料二

蘇軾生活在佛教傳播相當發(fā)達的四川,處在峨眉佛教文化圈之中,蘇軾家庭的宗教氣氛也十分濃厚,其父蘇洵是云門宗四世圓通居訥皈依弟子,其母程夫人是優(yōu)婆夷,其弟和其繼妻都信佛,這對他產(chǎn)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從蘇軾的經(jīng)歷看,他剛開始并沒有真正信奉佛教,元豐三年烏臺詩案后,四十一歲的蘇軾被貶黃州團練副使,政治上的挫敗使他開始反省,重新思考人生的價值意義,并借佛老的方法來凈化自心。這一時期,他審視自己的經(jīng)歷以及處世態(tài)度,重新尋找心靈的支撐點,開始思考人生的真諦,開始接受佛教思想。謫居黃州以來,蘇軾躬耕東坡,作詩賦詞,向世人展現(xiàn)了一個極富魅力的“東坡居士”形象。

黃州詞如此豐產(chǎn)的數(shù)量也預示著它內(nèi)容的豐富性,其中有對美好理想的追求,有在被貶后曠達心情的抒發(fā),有登高臨水、吊古傷今,有對親戚朋友的思念,也有對世間丑惡的譏諷;既有火樹銀花的都市,也有靜謐祥和的鄉(xiāng)村……題材之廣泛已然突破了前人。他前期的作品大氣磅礴,豪放奔騰如洪水破堤,一瀉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則空靈雋永、樸質(zhì)清淡。

蘇軾詩詞的主導風格是灑脫曠達,其曠達風格的形成并非只因其個人與偶然,同時也是整個宋代文化浸染下的產(chǎn)物。蘇軾從來都是以一種無所不適的超然態(tài)度來面對自己所遇到的種種挫折,佛學思想的影響讓他形成了一種入世而又超世的境界。他在詩詞中抒發(fā)人生如夢的感觸,表現(xiàn)超然自如的人生態(tài)度,營造出一種空靈、恬淡而又清雅的獨特意境,從而構(gòu)建出一個“詞意高妙”的超然曠達的藝術高境。

(摘編自趙凡龍《蘇軾黃州詩詞論析》)

材料三

蘇軾是開辟了宋詞新天地的一代詞人,其詞不僅在國內(nèi)影響深遠,而且早就流傳到了東亞各國。夏承燾在《論詞絕句》中云:“坡翁家集過燕山,垂老聲名滿世間?!闭f明其生前文集已在國外廣為傳播。其中日本文人特別喜歡效仿蘇軾的詞作。

日本詞人學習、效仿蘇軾的詞,首先是仿調(diào),即采用蘇軾創(chuàng)作的詞調(diào)。蘇軾最有名的豪放詞有《念奴嬌赤壁懷古》和《水調(diào)歌頭》,許多日本詞人也喜歡用此詞調(diào)作詞。在日本詞人中,森槐南特別心折于蘇軾,也最有蘇詞之風。夏承燾在《域外詞選》序言中稱贊他:“日本詞人為蘇辛派詞,當無出槐南右者。”

其次是用韻,即按照蘇軾詞的韻腳來進行創(chuàng)作。如林讀耕齋有次韻蘇軾的《滿庭芳警世》詞;野村篁園有次韻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詞……這些詞不光次韻,大都也是以蘇軾詞為范本創(chuàng)作。有的步韻和蘇軾原作韻字相同且次序一致,如林讀耕齋的《滿庭芳警世》詞,韻腳與蘇軾的《滿庭芳警世》詞完全一樣。

再次是仿意,指借用、模仿蘇詞的語詞句式、立意、風格來進行創(chuàng)作。有的直接擷取化用蘇軾詞的經(jīng)典語詞,表達其相似情懷。如用“瓊樓玉宇”,森槐南的《水調(diào)歌頭》:“摩壘曉風殘月,接武瓊樓玉宇,酒醒不勝寒?!备咭爸耠[的《水龍吟》:“料瓊樓玉宇,高寒空共,月明千里?!庇械氖菍W句法,對蘇軾詞中的經(jīng)典句法進行效仿。如對蘇軾《水調(diào)歌頭》中的“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的模仿,高野竹隱的《水調(diào)歌頭》云:“我欲采槎去,招手海邊鷗?!庇械男Х乱衙撀蕴K詞形跡,達到自出機抒的地步。如森槐南的《水調(diào)歌頭》:“論填詞,板敲斷,笛吹酸。聲裂哀怨第四,猶道動人難。摩壘晚風殘月,接武瓊樓玉宇,酒醒不勝寒。”在詞中抒發(fā)胸襟懷抱,表達詞學見解,與蘇軾一樣境界宏闊開放、豪健清雄。

(摘編自錢錫生《日本詞人對蘇軾詞的接受》)

問題:蘇軾作為“開辟了宋詞新天地的一代詞人”,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請結(jié)合以上材料加以分析。

七、素材積累—蘇軾名句

1、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2、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所未正也。

3、慎重則必成,輕發(fā)則多敗

4、崇德而定勢,行又而忘利,修修而忘名。

5、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

6、發(fā)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7、崇德而定勢,行又而忘利,修修而忘名。

8、修其本而末自應。

9、生、死、窮達,不易其操。

八、作業(yè)

完成配套同步習題。

答案

一、1.子瞻,東坡居士,唐宋散文八大家,三蘇,黃庭堅,辛棄疾,歐陽修,宋四家。

二、

(一)1.明確字音

壬戌(rénxū)屬客(zhǔ)馮虛(píng)

和之(hè)嫠婦(lí)愀然(qiǎo)

舳艫(zhúlú)釃酒(shī)橫槊(shuò)

匏樽(páo)扁舟(piān)蜉蝣(fú)須臾(yú)

高中語文教案合集模板范文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曹操詩歌的特點及藝術風格。

能力目標:掌握詩中用典修辭手法及豪放風格。

情感目標:體會詩人“憂”而發(fā)奮、慷慨激昂的情緒;學會珍惜時間,樹立遠大目標。

教學重難點

重點:揣摩詩人感受及求賢若渴的情懷。

難點:鑒賞詩中用典、比興及引用等具有特色的藝術手法。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不知不覺又是冬季,讓人想起毛澤東的《沁園春o雪》中的句子(師生共同背誦)自信之感由此可見,但是他似乎忘記了歷史上還有一個人,也是能文能武的,他就是曹操。

二、知識交流(學生完成)

曹操文才武略:

曹操,字孟德,沛國譙郡人,是三國時候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年三十舉孝廉,以參加鎮(zhèn)壓黃巾起義,遷為濟南相。后起兵伐董卓,復擊滅袁術,袁紹。他實習“唯才是舉”的政策,采取抑制豪強,限制兼并,廣興屯田等一系列較為進步的措施,終于統(tǒng)一了北方。位至大將軍、丞相、封魏王。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帝。曹操又很高的藝術修養(yǎng)。他的樂府詩繼承了漢樂府民歌“緣事而發(fā)”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真實地反映了漢末動亂的社會現(xiàn)實,表現(xiàn)了他統(tǒng)一天下的遠大抱負和頑強的進取精神。其詩語言質(zhì)樸、情感深沉,格調(diào)蒼涼悲壯,有很高的藝術性,他的以樂府古題寫時事的作風對后來的新樂府詩有很大的啟示,不僅為建安文壇的領袖,而且建安文學的繁榮和發(fā)展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三、整體感知

1、背景介紹: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軍南下,列陣長江,欲一舉蕩平孫權(quán)勢力。大戰(zhàn)前夕,酒宴眾文武,飲至半夜,忽聞鴉聲往南飛鳴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此詩格調(diào)高遠,感情豐富,是詩人內(nèi)心世界的真實寫照。

2、學生自由誦讀。要求讀準字音,把握語調(diào),讀出慷慨之情。試讀,互相點評。

3、學生結(jié)合注釋,疏通詩句大意,教師進行相關點撥,找到詩眼。

4、學生思想并討論詩歌的內(nèi)容層次。

明確:全詩可分為四層:前八句為第一層,詩人慨嘆人生有限,抒發(fā)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功業(yè)未成的深沉感慨;次八句為第二層,通過思念賢才、宴飲嘉賓的描寫,表現(xiàn)了詩人求才若渴的心情;再次八句為第三層,寫對賢才的仰慕,想象賢士到來,暢抒情誼;最后八句為第四層,寫賢才擇主和自己希望搜攬人才以完成統(tǒng)一事業(yè)的宏偉抱負。

四、具體研習重要詩句:

1、提問:如何理解“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边@四句的思想感情?

明確:為了實現(xiàn)統(tǒng)一中國的雄心壯志,曹操雖然取得了許多成就,但也遇到了不少挫折和失敗。他深感奮斗中的艱難,也因年歲增長,光陰流逝,理想尚未實而憂愁,所以才有人生苦短之嘆。但這一“嘆”不是無所作為者,蹉跎歲月者,不思進取的消極之“嘆”,而是一位渴望得到賢才幫助以實現(xiàn)建功立業(yè)雄心的英雄之嘆?!叭松鷰缀巍薄叭ト湛喽唷笔沁M取中的憂嘆,追求中的苦悶。表達了詩人抓緊時機,大干一番事業(yè)的強烈愿望,隱含著的仍然積極昂揚的精神。

2、提問:如何理解“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边@四句詩?

明確:這四句借用《管子o形解》中的話和周公“一沫三握發(fā),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薄妒酚沷魯周公世家》的故事,來說明詩人自己一方面感到生命易盡,一方面則更加激勵他及時建功立業(yè)的思想,渴望有更多的有才能的人來幫助他實現(xiàn)他的政治理想。

3、學生有感情地朗誦全詩,把自己認為很有表達特色的句子畫出來。

4、品析所畫出的句子并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然后自由發(fā)言。

明確:

(一)引用成句,不露痕跡?!扒嗲嘧玉啤倍洌浴多嶏Lo子衿》,用以比喻渴慕賢才?!坝朴啤保瑧n思綿長的樣子,形容思念不已。“悠悠我心”后面原有的詩句還有“縱我不在,子寧不來?”本意是傳達女子對情人哀怨和企盼的心情。這里作者暗用這兩句詩意,比喻熱烈期待所求賢才的到來。“呦呦鹿鳴”四句,引自《小雅o鹿鳴》,本意是寫宴會上主人殷勤待客的盛況。這里表示對賢才的竭誠歡迎。這些成句由于注入了詩人的思想感情,顯得古樸深成、自然妥貼。

(二)詩歌采用連串的比興手法,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作者思賢若渴的急切心情。如“明明如月”二句,以明月不可掇停,喻得不到賢才的不可斷絕;“烏鵲南飛”中以烏鵲喻指賢士;“繞樹三匝,何止可依”則喻指賢士急于尋找可供依托的明主。詩歌以烏鵲的形象,寄予賢士尚在徘徊擇主之意,流露出詩人唯恐賢才不來歸附的焦急心情。詩末“山不厭高”四句,以山高海深比招納人才的闊大胸懷,又以虛心對待賢才的周公自比,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樣熱切殷勤地接待賢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悅誠服地歸順。

五、探究綜合,遷移評價

曹操評價:英雄還是奸雄

1、也就是這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軍南下,列陣長江,想一舉消滅孫權(quán)和劉備的勢力。赤壁大戰(zhàn)前夕,酒宴眾文武,喝酒到半夜,忽然聽到烏鴉聲往南飛鳴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長槊唱《短歌行》。(觀看電影片段——曹操吟唱《短歌行》)

2、在《三國演義》中的曹操是個奸雄的形象,如曹操借刀殺楊修等,曹操的名言就是“寧教我負天下人,天下人不可負我”。所以后人覺得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京劇中曹操的白臉形象(在戲劇中白臉代表壞人),曹操是一個奸詐、陰險、嫉妒的人。

3、面對這截然不同的評價,你是如何有什么看法?請以“曹公,我想對你說……”為題寫一段真情告白,字數(shù)100字左右,寫得比較有激情。(交流)。

示例:曹公,人說你是治世之能臣也好,還是亂世之奸雄也罷,歷史自有公論。你是一個才華橫溢的詩人,你登高必賦,且多慷慨悲涼之句。景仰你,是因為你有一位英雄主義者的豪情壯志;敬佩你,更是因為你是人生的斗士?!耙蝗f年太久,只爭朝夕”,吟哦你的詩句,磨礪著我萬千豪情。

六、拓廣積累: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三國演義》卷首詞)面對這個在歷史大浪中的弄潮兒,你還能想起哪些他寫的詩句,讓你心潮澎湃,久久不息?

例如:

《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觀滄?!啡赵轮校舫銎渲?;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長歌行》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積累以前學過的一些有涉及酒這個字的詩詞,張貼到班級博客:

七、知識拓展

豪放風格:創(chuàng)作視野較廣闊,氣象恢宏、雄壯。

練習:屏幕投影一些名句,學生判斷其風格是否屬于豪放。

八、課文小結(jié):

不論何時,人才都是最重要的,所以在座各位同學要努力學好文化知識,我相信少年強則中國一定強!

九、布置作業(yè):背誦全文并默寫。

高中語文教案合集模板范文 篇8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重點分析小說所描寫的“邊城”的風土人情,體會沈從文的小說風格。

2.把握對人物的描寫,分析主要人物重點是翠翠的形象。

3.結(jié)合人物分析,領會作者的創(chuàng)作目的,小說的主旨。

教學重點:

主旨和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沈從文的小說風格。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方法:

品讀法。

第一課時

一. 教學導入:

投影:

1.“美字筆畫并不多,可是似乎很不容易認識,愛字雖人人認識,可是真懂得它的意義的人卻很少?!?/p>

2.“我崇拜朝氣,歡喜自由,贊美膽量大的,精力強的……這種人也許野一點,粗一點,但一切偉大事業(yè),偉大作品就只這類人有份。”

情學生談談這兩句話的體會(略)

這位追求美愛與自由,熱愛青春與美的作家就是現(xiàn)代小說家——沈從文。

二.介紹作家作品。

沈從文(1902-1988),我國現(xiàn)代小說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煥,筆名小兵、懋琳、炯之、休蕓蕓、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鳳凰人。苗族。1918年小學畢業(yè)后曾入本鄉(xiāng)土著軍隊當兵。1923年到北京。1926年開始在《晨報副鐫》、《現(xiàn)代評論》《小說月報》《新月》上發(fā)表作品,并與胡也頻編輯《京報副刊》和《民眾文藝》周刊。1927年到上海,與胡也頻、丁玲等編輯《紅黑》雜志,并參加新月社。1930年在青島大學任教,1934年在北京主編《大公報》副刊《文藝》及天津《益州報》副刊??箲?zhàn)爆發(fā)后到昆明西南聯(lián)合大學任教?;乇本┖笕伪本┐髮W教授,并繼續(xù)辦原刊物,以此為陣地,集合許多北京文人,形成了“京派作家群”。1949年后曾在中國歷史博物館、故宮博物館工作,在中國古代服飾及文物研究方面成績卓著,有許多專著。1978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員。其文學創(chuàng)作宏富,數(shù)量驚人,有小說、散文、文論、自傳、通信等集子七十余種,是現(xiàn)代文學史上最多產(chǎn)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集有《鴨子》《蜜柑》《神巫之愛》《虎雛》《石子船》《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駿圖》《湘西散記》《邊城》《長河》等。其中短篇小說《丈夫》《貴生》《三三》,長篇小說《邊城》《長河》是其代表作。主要文學貢獻在于創(chuàng)造了一種描寫特殊民情的鄉(xiāng)土文學,并受廢名影響,取其抒情筆調(diào),發(fā)展了新文學中抒情小說的文學形式。大部分小說是以湘西生活為背景,對故鄉(xiāng)人民懷有不可言狀的同情和溫愛。以其特異的“生命形式”,熔生動豐富的社會風景畫和優(yōu)美清新的風情風景畫于一爐,展示其民情的粗獷強悍,民俗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溢著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和反樸歸真的牧歌情調(diào)。這種鄉(xiāng)土抒情體的美學風格代表了京派作家的社會理想,也對后來作家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

三.識字與解詞:

1.給加點的字注音:

喁喁( )黑黝黝( )燜菜( )竹篁( )碧溪 且( )儺送( )涎皮( )甬道( )莞爾( )濱水( )蒿艾( )角隅( )胡謅( )嗤笑( )茨灘( )碾坊( )茶峒( )

四.整體感知,把握情節(jié):

要求學生在課前預習的基礎上,通過以下步驟把握小說情節(jié):

1請學生復述小說的情節(jié)

2提問:這篇小說的情節(jié),前后有許多照應,請找?guī)讉€例子

點撥:

(1) 翠翠夢中摘虎耳草。

——父母對歌相戀的故事翠翠問外公“萬一我跑了呢?”

——翠翠想“坐船下桃源縣過洞庭湖”翠翠夢中聽歌“像跟了聲音各處飛

——外公講翠翠父母唱歌相戀,“就是這歌唱出了你”翠翠說:“我又摘了一把虎耳草了?!?/p>

——翠翠夢見摘虎耳草,“不知道把這個東西交給誰去祖父所唱的歌,原來便是那晚上聽來的歌。

——儺送唱了一夜的歌。

3理清小說思路

(1)黃昏看景,幻想出走

(2)無人理解,內(nèi)心悲傷

(3)月下故事,埋下陰影

(4)夢中聽歌,感情清晰

(5)兄弟比歌,天保闖灘

(6)夜晚等歌,祖父暗示

(7)吹笛談心,感情明確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通過小說的語言、心理、環(huán)境描寫,分析主要人物翠翠的形象。

2.結(jié)合人物分析,領會作者的創(chuàng)作目的,小說的主旨。

3.感悟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樹立愛世界、愛人類、愛生活的高尚情操

教學重點:通過小說的語言、心理、環(huán)境描寫,分析主要人物翠翠的形象。

教學難點:沈從文的小說風格。

教學方法:品讀法。在小說中,翠翠是一個情竇初開的天真少女形象。情竇初開的少女的心思和行動往往給人以一種難以琢磨的感覺。翠翠作為也不例外,你能否找出幾處?

明確:

(1)翠翠看著天上的紅云,聽著生意人的雜亂聲音,心中有些兒薄薄的凄涼。

(2)翠翠為何要“胡思亂想” ,產(chǎn)生出走的念頭?

(3)翠翠坐在溪邊,為什么就“忽然哭起來了”后來心中又“很覺得悲傷”?

(4)在聽父母的故事是,翠翠為什么要“間或吁一口氣”?

(5)翠翠為什么要做那樣的夢?為什么平時攀折不到的虎耳草輕而易舉摘到了?

(6)翠翠在月光下吹著蘆管,為什么“覺吹得不好”?祖父長長的曲子,為什么“翠翠的心被吹柔軟了”?

(7)最后,祖父唱了十個歌,翠翠為什么自言自語說:“我又摘了一把虎尾草了”?

(1) 忙碌一天的世界要休息了,翠翠也閑坐下來。看著天上的紅云,嗅著空氣中殘留著的白天熱鬧的氣息。不覺寂寞惆悵涌上心來,看世上萬物都那么生機勃勃,而自己的生活卻“太平凡”了,覺得“好像缺少什么”。內(nèi)心騷動不安的愛情,卻不能像雀子、杜鵑、泥土、草木、甲蟲那樣,熱烈勃發(fā)。和周圍的景物相比,不由得感到“薄薄的凄涼”。

(2) 翠翠感到日子有點痛苦,“好像缺少了點什么”,她覺得委屈,自然地遷怒到唯一可以向之撒嬌的祖父,她并不當真地胡思亂想著自己出走以后帶給爺爺?shù)膽土P。注意,翠翠的“懲罰”手段仍然是建立在兩人親情深厚的基礎上,她深知祖父愛她,所以讓他嘗嘗失去她的痛苦。

更感人的是后面,只是這樣一個念頭,就嚇壞了翠翠,她不敢想像沒有祖父的生活,竟不顧爺爺正忙著搖船,一次又一次叫爺爺回家,仿佛晚一點他們真會分開。

其實,翠翠此時心里并沒有一個明確的'要求或一件具體的事情,她就是那么“莫名其妙”地感到日子空虛心情郁悶,這是一種無法言說的不安或不快,但又是一種確確實實的存在。因為無法言說,所以沒人能幫助你;因為確實存在,所以它總在折磨你。這就是孤獨感。

翠翠這清醒的白日夢,把一個少女單純而隱秘的內(nèi)心情感托現(xiàn)給讀者:因情感生活得不到滿足而產(chǎn)生的哀怨的心理。 翠翠懷著滿腔心事,無人能訴說。渡船上人們悠閑地過渡,又有誰能了解她的心事呢?船上的人的安閑和翠翠內(nèi)心的波動,形成動與靜的對比,表現(xiàn)出翠翠那看似無來由的哭的深意。

翠翠無來由地哭,一要注意翠翠情竇初開的朦朧感情,一要注意湘西這樣閉塞但人情質(zhì)樸的環(huán)境,翠翠的心理肯定不會和生活在城市中的少女一樣。翠翠的夢寫了翠翠渴望得到幸福生活的躁動心理。翠翠情竇初開,聽到外公講父親和母親浪漫的愛情故事,不由得聯(lián)想到自己的感情。因此夢見自己上山崖摘虎尾草。“平時攀折不到手”的虎尾草,她很容易地摘到了。她內(nèi)心里以前對儺送朦朧的感情,現(xiàn)在明確起來了?!安恢腊堰@個東西交給誰去了”又表現(xiàn)出她內(nèi)心的忐忑不安。 月光如水,等待的人卻沒有來?!耙黄菹x的清音復奏”,更使翠翠的心亂,連蘆管也吹得不好了。祖父吹了長長的曲子,婉轉(zhuǎn)的曲調(diào)使“翠翠的心被吹柔了”,心像月光般清澈溫柔起來。翠翠最后聽祖父唱歌,就是儺送昨晚唱的歌,心里踏實了,她知道儺送也像自己愛他一樣,愛著自己。她說:“我又摘了一把虎尾草了。”這時她已經(jīng) 知道虎尾草要交給誰了。 朦朧 清晰 明確

5.作為翠翠世上唯一的至親,祖父對翠翠的感情是如何看待的?他的心情怎樣?又是如何去做的?

明確:

心情:既憂愁又快樂

明確:天保和儺送突然發(fā)現(xiàn)兩人愛上的竟是同一個姑娘,眼看兄弟要變成情敵,他們沒有反目成仇,也沒有像流行小說寫的那樣,其中一個慷慨“出讓”,他們懂得,姑娘不是財產(chǎn),感情沒有價格,你必須接受姑娘的選擇,而不能代替姑娘做出選擇。于是他們公平地、正大光明地做了競爭,哥哥走了車路占了先,就一定讓弟弟走馬路先開口,結(jié)果一唱定乾坤,這里沒有裁判,沒有評委,沒有公證人,只有良心和道德,再加上血濃于水的手足深情。為了成全弟弟,哥哥帶著失戀的憂傷遠走他鄉(xiāng)……

7.翠翠是一個怎樣的形象,爺爺又具有怎樣的性格,天保和儺送又是怎樣的人?

中篇小說《邊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著沈從文“美”與“愛”的美學理想,是他表現(xiàn)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過湘西兒女翠翠戀人儺送的愛情悲劇,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一代又一代重復著悲涂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個人的隱痛。

高中語文教案合集模板范文 篇9

教學目標

1、了解韓愈關于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2、學習借鑒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實詞“傳、師、從”,虛詞“以、也、則、于、乎、所以”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區(qū)別古今異義詞語。

4、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yǎng)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重點和難點

1、了解文章的整體思路。

2、學習本文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

課時分配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并解題

初中時我們學過一篇課文叫《馬說》,《馬說》實際上是“說馬”,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說老師”,說“從師風尚”的文章,叫《師說》。

“說”是一種文體,偏重于議論,可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

二、作家作品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縣)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郎”。死后謚“文”,故又稱“韓文公”,作品收錄于《昌黎先生集》。

韓愈和柳宗元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提出了“文以載道”,“文道結(jié)合”的觀點。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nèi)容深刻,語言質(zhì)樸,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優(yōu)秀散文傳統(tǒng)、倡導古文運動,把當時的文體從矯揉造作的駢體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礎,因此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寫作背景

魏晉以來,門第制度十分嚴格,分為高門和寒門,門第觀念嚴重破壞了從師學習的風氣。到唐代,魏晉以來形成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關于韓愈寫此文的背景,從柳宗元的《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一段可見一斑。柳宗元說:“由魏晉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shù)矣?!庇纱丝梢婍n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師道,勇氣可貴,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

四、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看書下注釋,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義,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標記。

2、教師板書需正音的字:

愚(yú) 句讀(dòu) 諛(yú) 經(jīng)傳(zhuàn)

郯(tán) 萇(cháng)聃(dān) 蟠(pán) 巫(wū)

3、請學生朗讀課文,熟悉課文內(nèi)容,并注意斷句,聲調(diào)等。

五、分析課文

1、第1段

(1)補充注釋

①古之學者必有師。

學者,古今異義,今指學術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文中指求學的人。

②生乎吾前。

乎,在。YJS21.com

③吾從而師之。

師,以……為師,動詞的意動用法。

④吾師道也。

師,從師學習。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古之學者必有師?!?/p>

②教師的職責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p>

③從理論上闡明從師學習的必要性。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④擇師的標準。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聞道者我就可以拜他為師。共3頁,當前第1頁123

⑤從師的原則。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p>

(3)學生當堂背誦第1自然段。

六、布置作業(yè)

1、背誦第1段。

2、課后練習二、三、四。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yè)

1、課后練習二、三、四。

2、補充講解

(1)通假字

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受通“授”。

②或師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虛詞

①之:

古之學者 之,助詞,的。

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 之,助詞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之,取獨

句讀之不知 之,倒裝標志

作《師說》以貽之 之,代詞

②其:

其為惑也 其,代詞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人稱代詞

其可怪也歟 其,副詞,表推測

于其身也 其,人稱代詞

(3)詞類活用

①恥學于師 (形→意動)

②吾從而師之 (動→意動)

③句式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裝)

二、分析課文

1、第2段。

(1)請學生朗讀

(2)分析

①“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在結(jié)構(gòu)上起什么作用?

明確:承上啟下。

②“師道”指什么?

明確:“師道”是從師原則和風尚,指上文中所講的“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③從師的風尚不再流傳,是因為士大夫之族“恥學于師”,為了批評“恥學于師”的人,作者從哪三個方面進行了對比論證?

明確:

a、古之圣人

今之眾人

結(jié)論:“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b、愛其子

于其身也

結(jié)論:“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p>

c、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結(jié)論:“師道之不復,可知興。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3)背誦

2、第3段

(1)學生朗讀。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闡述了什么觀點?

明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p>

②總結(jié):“圣人無常師”語出《論語子論》,包含著廣泛學習的意思。要想得到廣泛的知識,就要向許多內(nèi)行人學習,在這方面,孔子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韓愈從“圣人無常師”出發(fā),針對當時社會現(xiàn)實,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觀點,很有意義。

(3)背誦。

3、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話明確表示了他的立場?

明確:“不拘于時”,表示他反對“恥學于師”的壞風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贊成以道為師的從師風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確: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確:說明了寫作緣由。

(2)背誦。

三、本文寫作特點

1、語言上,多用整句,對句,便議論更生動,說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眾人”等。

2、論證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師職責,擇師標準。(立)

第2段,師道不傳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論斷。(立)

3、對比論證。

四、布置作業(yè)

背誦全文。

附:板書設計

師 說

韓愈

一、解題:說,一種文體。

二、韓愈及本文寫作背景

三、分析

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論據(jù):

“古之圣人”與“今之眾人”。

“愛其子”與“于其身也”

“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

四、寫作特點

1、有破有立

2、對比論證

高中語文教案合集模板范文 篇10

教材分析

《師說》是人教版高中第三冊第三單元第四課,是韓愈的代表作之一。這是一篇抨擊時弊,宣揚尊師重道的論文,主要運用對比論證的手法,有力批判士大夫的愚頑可笑。雖然屬于自讀課文,但本文的語法現(xiàn)象如詞類活用、文言句式比較典型,并且作為了高考背誦篇目,所以在文言文教學中我們不可以等閑視之。

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在文言字詞、句式等方面有了初中和高中必修一、二、三的積累,有了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為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學生完成了自主學習的預習案,并且我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做了記錄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了解有關“說”的文體知識,了解古文特點及韓愈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2.指導學生通過翻譯課文,掌握、積累文言實虛詞以及詞語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3.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論證結(jié)構(gòu),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閱讀和翻譯課文,積累文言知識

2.教師點撥,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借鑒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分析文章的整體思路,引導學生背誦全文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點燃學生繼承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熱情,古為今用,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yǎng)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重難點重點

指導學生的文言朗讀;鑒賞分析本文說理方式和方法。(自學討論)

難點

正確把握韓愈關于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質(zhì)疑討論)

教學策略與設計說明

1.教學思想: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采用教師點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突出三維目標。

2.教學方法:自主預習法、誦讀整體感悟、細讀圈點質(zhì)疑、品讀討論交流、

練習鞏固積累 。以啟發(fā)誘導學生思考為主,適當?shù)募右渣c撥總結(jié),引導學生深入課文,質(zhì)疑問難,共同討論,把握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注明每個環(huán)節(jié)預設的時間)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多媒體展示】

通過課件出示一些重點字詞,來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教師由《程門立雪》的成語故事導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

三個關鍵詞:唐宋八大家 古文運動 韓潮蘇海

【點撥】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縣)人,唐文字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世稱“韓昌黎”、“韓吏郎”。死后謚“文”,故又稱“韓文公”,作品收錄于《昌黎先生集》。

①明人將韓愈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蘇軾又稱他“文起八代之衰”。

②“古文運動”是一次文學革新運動。韓愈和柳宗元主將。主張文章要 “言之有物”,闡發(fā)孔孟之道;反對單純追求形式美、內(nèi)容貧乏的駢儷文章;主張語言要新穎。要“師其意而不師其詞”“言貴創(chuàng)新、詞必己出”。

③“韓潮蘇?!?指唐朝韓愈和宋朝蘇軾的文章氣勢磅礴,如海如潮。這就明確地指出了韓愈的散文風格——氣勢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

“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一般是陳述自己對事物的見解,可以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比“論”要自由一些。初中學過《捕蛇者說》《馬說》《愛蓮說》等等都屬這類文體。

學習第一段

(一)重要字詞提問并釋義:

(二)翻譯重點句子:

師者,所以傳到授業(yè)解惑也。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三)文言詞匯積累:

1.通假字: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2.古今異義

(1)古之學者必有師

(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3)吾從而師之

(4)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

3、 一詞多義

(1) 師

(2) 乎

(3)其

(4)而

5. 之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第二三段

2、歸納積累文言詞匯

一、 字詞釋義: 小組討論交流

重點實詞 古今異義 一詞多義 詞類活用 特殊句式

二、小組成果展示與糾錯,評分

預習作業(yè)中存在的共性問題:

1、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放在句中,舒緩語氣

2.猶且從師而問焉 代詞

3.巫醫(yī)樂師 有專門技藝的人

4.群聚而笑之 名詞作狀語 成群

5.其可怪也歟 語氣副詞 難道

6.孔子師郯子 名詞作動詞 拜……為師

7.不恥相師 名詞作動詞 ①拜……為師②學習

三、翻譯重點句子: (共性出錯的句子)

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 ,其皆出于此乎?

【明確】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成為圣明的人的原因,愚人成為愚昧的人的原因,大概都出于這原因吧?

2.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或師焉,或否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明確】 不明白斷句,有的人向老師學習,不能解決疑惑,有的人卻不向老師學習;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反而遺漏不學,我沒看出他們的明智。(合敘句與賓語前置句)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

【明確】所以學生不一定比不上老師,老師也不一定比學生賢能,知道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學業(yè)各有專門研究,如此罷了。

四、質(zhì)疑

五、布置作業(yè):

(一)背誦課文并翻譯全文

(二)文言知識歸納與積累:

1、重點實詞

2、通假字

3、古今異義

4、一詞多義

5、詞類活用

6、特殊句式

一、檢查預習

二、情境導入

三、作者簡介、解題

學生讀注釋,教師補充。

1、作者簡介

2、解題

四、文本內(nèi)容疏通

1、朗誦點撥

(1)學生齊讀課文一遍

(2)教師簡要點撥朗讀時的注意事項

2、共同研習課文文言知識

(1)小組討論交流,掌握課文文言知識

(2)引導學生總結(jié)歸納,教師引導糾正

五、作業(yè)布置

一、文本內(nèi)容疏通

1、朗誦點撥

學生齊讀課文一遍

2、共同研習課文文言知識

(1)小組討論交流,掌握課文文言知識

(2)引導學生總結(jié)歸納,教師引導糾正

3、檢查翻譯

二、作業(yè)布置

讓學生學會自主 ,通過課前預習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加深對作者及背景的認識和理解。

通過小組討論學會

課堂小結(jié)

2分鐘古人云:“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薄皫煹兰茸?,學風自善?!?200年前,韓愈向我們闡釋了這一道理,今天我們應該接過韓愈手中的接力棒,把弘揚尊師重道的傳統(tǒng)這步棋切實走好,為傳承知識營造一個和諧有致的良好氛圍而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布置作業(yè)

1分鐘1200多年過去了,今天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人在重復著唐人同樣的錯誤,社會上不尊重教師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家長袒護孩子,辱罵老師;學生課堂和老師頂嘴甚至圍攻老師;學生在路上碰見老師卻形同陌路……,從這個意義上說,這篇文章何嘗不是寫給今天的我們的呢?說說你對老師的認識,寫成隨筆。

高中語文教案合集模板范文 篇11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并背誦全詩,學習詩歌中所運用的用典比興的藝術手法。

2.學生通過朗讀詩歌、情境體驗、合作交流及教師點撥這一學習過程,學會詩中所運用的表現(xiàn)手法,深層體會詩人在詩歌中表現(xiàn)的情感,提高學生分析鑒賞詩歌的能力。

3.教師通過對詩歌的深層解讀,學習曹操在詩歌中體現(xiàn)的生命意識,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樹立遠大抱負的意識和責任感。

二、教學重難點

解讀詩歌意象,學習魏晉詩歌的用典比興表現(xiàn)手法,體會詩歌營造的意境。

三、教學方法

多媒體輔助教學法、朗讀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上課前大家先一起來聽段詩歌朗誦。聽完朗誦以后,哪位同學能跟大家說說你對剛剛這首詩歌的了解呢?看來大家對曹操很熟悉啊,那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曹操的這首《短歌行》。

(二)朗讀詩歌,初步體會詩歌“憂”的基調(diào)

學生自由誦讀詩歌,結(jié)合詩歌注釋,初步了解詩歌大意。

教師在學生朗讀詩歌之前該讓學生明確誦讀詩歌的過程中體味詩歌憂的感情基調(diào)。

(三)賞析詩歌語句,解讀詩歌意象

在學生個性化解讀的基礎之上,將全班分為六個小組,組內(nèi)互相參照,互相啟發(fā),要求組內(nèi)成員都要分享自己對詩歌中的意象的解讀及對詩人“憂”的內(nèi)容的解讀;2.各小組內(nèi)推選小組代表在全班進行交流。

1.詩中表現(xiàn)詩人“憂”的詩句?

明確:“慨當以慷,憂思難忘?!薄昂我越鈶n?唯有杜康?!薄皯n從中來,不可斷絕?!?課件展示)

2.詩人為什么而“憂”?

明確:①憂功業(yè)未成(板書)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課件展示)

②憂賢才難求(板書)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課件展示)

3.詩人是通過哪些意象來抒發(fā)自己“憂”的感情的?

明確:酒、朝露、明月

(1)酒

在詩歌中“酒”一般被用來表達憂愁思緒,因而有了“借酒澆愁”一說,同學們結(jié)合詩人生平及整首詩歌的寫作背景思考一下,曹操借酒表達的是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還是消極的?

(知人論世。結(jié)合全詩可明確曹操表達的是人生短暫,要抓緊時間建功立業(yè)的人生理想。)

(2)朝露

詩人將人生短暫比喻成“朝露”,這個意象在古詩文中一般指生命短促易逝,如“人生處一世,去若朝露晞?!?曹操《贈白馬王彪》)“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古詩十九首·驅(qū)車上東門》)。

(3)明月

在古典詩歌中明月一般借以寄托相思別緒,在此曹操借明月喻賢才,“明明如月,何時可掇”,賢才就像天上美好的月亮,一心向往,不知何時才能得到,因而“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4.詩人借助了很多意象來表達自己“憂”的情緒,他又通過哪些藝術手法來表現(xiàn)思想感情的?

明確:

比興“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用朝露比喻人生短促?!懊髅魅缭?,何時可掇?!庇妹髟卤扔髻t才。

用典“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痹娛潜磉_女子思慕愛人,曹操在引用上省略了“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用含蓄的'方法來表達求賢若渴的心情?!爸芄虏浮钡牡涔食鲎浴妒酚洝斨芄兰摇?,表現(xiàn)詩人求賢如渴的心情。

5.詩歌中“憂”的情緒貫穿全詩,但是同學們朗讀的時候卻情緒激昂,大家想一想這是為什么呢?

明確:詩歌雖然“憂”的情緒貫穿整篇,但是在憂的背后卻飽含詩人建立功業(yè)、渴慕賢才的理想和抱負。

6.請個別同學朗讀“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逼渌瑢W思考曹操借這幾句詩表現(xiàn)什么?

明確:這幾句詩勾勒出一幅彷徨無依的特點,“繞樹三匝,何枝可依”表現(xiàn)了良將賢才無明主可選時的彷徨,與曹操在整詩中表露的求賢若渴、渴望建功立業(yè)、統(tǒng)一天下的抱負相呼應。

(四)教師總結(jié),拓展作業(yè)

1.正是渴望建功立業(yè)、一統(tǒng)天下,所以面對短暫的人生,曹操一掃前人要及時行樂的消極態(tài)度,發(fā)出人生苦短,及時立業(yè)的感慨,處在亂世的曹操,在50多歲的高齡仍然渴望建功立業(yè),作為年輕一代的大家更應樹立遠大抱負,發(fā)憤圖強。

2.以一篇短文寫《短歌行》給你的啟示,題材不限。

五、板書設計

相關推薦

  • 高中體育教學教案大全模板及范文(必備十一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中體育教案模板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高中體育教學教案大全模板及范文 篇1一、指導思想:本課本著“健康第一”,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重視情感體驗”為目的的指...
    2024-09-15 閱讀全文
  • 高中教案模板范文數(shù)學(必備八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huán)節(jié)。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中數(shù)學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高中教案模板范文數(shù)學 篇1函數(shù)的奇偶性函數(shù)的奇偶性是函數(shù)的重要性質(zhì),是對函數(shù)概...
    2024-09-10 閱讀全文
  • 高中物理教案詳案范文模板(必備八篇) 新學期是物理教研組教研工作的新起點,物理組全體教師將緊緊圍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個中心,堅決地投入到課改中去。下面小編給大家推薦了關于高中物理教研工作個人總結(jié)(精選8篇),僅供大家瀏覽。高中物理教案詳案范文模板 篇1一、處理好個人與同事和學校的關系教師是學校長盛不衰的人力資源。我認為學是為...
    2024-09-06 閱讀全文
  • 高中數(shù)學教案通用模板范文(必備11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中數(shù)學優(yōu)秀教案(通用11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高中數(shù)學教案通用模板范文 篇1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掌握畫三視圖的基本技能(2)豐富學生的空間...
    2024-09-12 閱讀全文
  • 高中語文教案萬能模板范文大全(摘錄十一篇) 高中語文教案萬能模板范文大全 篇1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1.掌握、積累“師、傳、道、受、惑、賤、圣、愚、群、足、攻、經(jīng)”12個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之、其”兩個文言虛詞;學習、復習本文其他文言虛實詞;熟記受(授)、不(否)兩個通假字。2.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3.學習正反對比...
    2024-09-30 閱讀全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中體育教案模板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高中體育教學教案大全模板及范文 篇1一、指導思想:本課本著“健康第一”,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重視情感體驗”為目的的指...

2024-09-15 閱讀全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huán)節(jié)。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中數(shù)學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高中教案模板范文數(shù)學 篇1函數(shù)的奇偶性函數(shù)的奇偶性是函數(shù)的重要性質(zhì),是對函數(shù)概...

2024-09-10 閱讀全文

新學期是物理教研組教研工作的新起點,物理組全體教師將緊緊圍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個中心,堅決地投入到課改中去。下面小編給大家推薦了關于高中物理教研工作個人總結(jié)(精選8篇),僅供大家瀏覽。高中物理教案詳案范文模板 篇1一、處理好個人與同事和學校的關系教師是學校長盛不衰的人力資源。我認為學是為...

2024-09-06 閱讀全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中數(shù)學優(yōu)秀教案(通用11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高中數(shù)學教案通用模板范文 篇1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掌握畫三視圖的基本技能(2)豐富學生的空間...

2024-09-12 閱讀全文

高中語文教案萬能模板范文大全 篇1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1.掌握、積累“師、傳、道、受、惑、賤、圣、愚、群、足、攻、經(jīng)”12個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之、其”兩個文言虛詞;學習、復習本文其他文言虛實詞;熟記受(授)、不(否)兩個通假字。2.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3.學習正反對比...

2024-09-30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