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活動教學方案。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游戲成為幼兒教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幼兒園游戲是幼兒與外界進行交往的最佳途徑。幼兒教師應該為幼兒游戲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你知道幼兒園游戲的本質是什么嗎?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讓教學活動更順利的小竅門”,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想要讓教學活動更加順利,就需要各位幼師在活動前后下功夫!那聰明的老師們都是怎么做,才讓自己的教學活動活而不亂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活動前,做好充分的準備
教師可以從以下三個步驟入手:
第一步:確定適宜的活動目標和內容?;顒幽繕艘嫌變旱哪芰?、經驗,活動內容要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和新穎性,要能激發(fā)起幼兒的興趣及求知欲。孩子們只有在自己喜歡的活動中才能夠保持良好的參與興趣與行為。要避免活動目標或內容過易和過難,使幼兒出現行為問題。
第二步:設計讓幼兒多種感官參與的活動。幼兒有事情做就不會亂。教師要精心選擇教育活動的組織方式和教學策略,并設計活動的基本步驟。在設計上,要以幼兒為主體,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guī)律,讓幼兒在活動中探索、在活動中交往、在活動中學習。豐富多彩的物質材料、寬松自由的活動氛圍是幼兒學習和活動的基礎。
第三步:預先準備多種解決方案。根據先前確定的目標,對設計的活動進行分析與評估,事先預測活動的難點和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在重要環(huán)節(jié)一定要詳備多種解決方案。在設計上藥強調幼兒手腦并用,形成有效的師幼互動,以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活動中,適時有效地引導
首先,教師對教學思路要清楚,對整體安排要心中有數,能及時觀察幼兒的需要并做出必要的調節(jié)。如果幼兒不感興趣,教師要用游戲激發(fā)其興趣;如果多數幼兒做不到,教師要降低難度;如果全班幼兒都已經掌握了主要目標的要求,教師就要提出新的要求。
教師對教學內容鉆研要透,這樣可以避免引導的隨意性。不少教師由于對教材的鉆研不透徹,只注意到教材表層所敘述的時間、描述的詞句,很少考慮教材深層蘊含的內涵,把握不住內容的主線,啟發(fā)引導就很難到位。
其次,引導必須建立在幼兒的興趣與關注點上,因此教師要引導幼兒回憶、提取與本次活動相關的經驗,將學習活動一步步深入。
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日常教育活動常規(guī)
教師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在平時的教育活動中,建立一定的信號聯系。比如,教師的手放平就表示請大家安靜,教師雙手擺在胸前就表示請大家站到前面來。
第二,加強日常培養(yǎng),形成動力定型。比如,工具放在哪里、紙盒等材料放在哪里、畫筆放在哪里都是長時間固定下來的。
第三,要強調活動常規(guī)的重要性。不同領域的課程會有不同的課堂常規(guī),教師要在平時就讓幼兒建立不同領域活動的不同常規(guī),以保證活動的質量。
只要讓幼兒跟著教師的主線走,讓幼兒一直保持高度的興趣,他們在活動中就會活而不亂。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游戲擴展閱讀
第一階段1-4歲
對孩子進行逆向思維訓練,主要是通過給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有趣、愉快的游戲環(huán)境,讓他萌發(fā)思考的興趣,并自己動手操作,讓孩子經常處于積極活動的狀態(tài)之中。
NO.1哭笑娃娃
游戲目的:
在迅速反應中發(fā)展思維的逆向性和流暢性。
游戲玩法:
和孩子玩一起玩經典的老游戲--“石頭、剪刀、布”吧!不過,這次要做點小小的改動。每一次,勝利者都要做“哭”的動作,輸的一方則要做“笑”的動作,誰先做錯就要淘汰認輸哦!
NO.2反口令
游戲目的:
能根據“口令”做相反的動作,訓練孩子思維的逆向性及思維的敏捷性。
游戲玩法:
您說“起立”,孩子就要坐著不動;您說“舉左手”,孩子就要舉右手;您說“向前走”,孩子就往后退……總而言之,孩子要和您“反著來”才行。如果他做錯了就算輸了。這可是一個非常好的家庭游戲哦!
NO.3高個和矮個
游戲目的:
通過動手操作,發(fā)展孩子的逆向思維能力及空間感知能力。
游戲準備:
正方形、長方形、圓形積木、高矮不同的小人3個。
游戲玩法:
這是一個非常適合您和孩子兩個人進行的游戲。您可以在3個高矮不同的小人下面墊上正方形、長方形、圓形的積木,使它們顯得一樣高。然后,讓孩子根據所墊木塊的多少,判斷出這3個小人中,哪個最高,哪個最矮。
第二階段:4~5歲
關鍵階段4~5歲是孩子思維活動發(fā)展的關鍵階段,也是孩子逆向思維發(fā)展的關鍵階段。這一階段,孩子的思維已經進入具體形象階段。孩子主要憑借事物的具體形象或他對事物表象的聯想來進行思維。這時的孩子開始能根據事物的本質特征對它進行概括。對于熟悉的事物,孩子開始能進行簡單的抽象邏輯思維。孩子會運用分析、比較等思維形式,對事物作出判斷和推理。美專家解讀“游戲力量”對4~5歲的孩子進行逆向思維訓練,主要是不斷豐富孩子的知識,發(fā)展他的語言,幫助孩子學會從正反兩個方面思考問題,并作出判斷。
NO.1反義詞
游戲目的:
在游戲過程中積累孩子的詞匯量,發(fā)展逆向思維記憶力及思維的流暢性和敏捷性。
游戲玩法:
這是一個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進行的游戲。您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說一些詞語,要求孩子在比較短的時間內說出與這個詞語的反義詞。比如您說“白天”,孩子就要說“黑夜”;您說“大樹”,孩子說“小樹”等等。
NO.2找圖形
游戲目的:
孩子能根據形狀、顏色標記對圖形進行雙維排列,體驗給圖形定位的方法,發(fā)展逆向思維及立體思維。
游戲準備:
雙維排列底板一塊,一些與圖上的標記相對應的圖形,如紅色的方形、藍色的三角形等等。
游戲玩法:
這可是一個孩子與您輪流進行的游戲哦!您可以先和孩子一起猜拳,決定誰先玩。贏的一方可以隨意說出一個空格(如橫三豎三),讓對方找出相應的符合條件的圖形放上去。如果找錯了圖形,就不能放上去。看一看,是誰找到的圖形多呢?您和孩子,誰比較厲害一點呢!
NO.3我是小法官
游戲目的:
訓練孩子的空間想像能力和逆向思維的能力。
游戲準備:
粗細不同的3根小棒,繩子3根
游戲玩法:
這個游戲您一定要和孩子一起玩哦!您先將3根繩子分別在3根小棒繞3圈,但剩下的繩子的長短要相同。然后,您要請孩子來判斷一下,哪根繩子最長。孩子猜出來以后,不管是對是錯,您都可以讓他自己親手操作一下。
第三階段:5~6歲
發(fā)展階段從5~6歲起,孩子的抽象邏輯思維比較迅速的發(fā)展起來了,這為他入學奠定了智力基礎。這一階段的孩子已經開始能使用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進行思維活動了。孩子的理解能力快速地發(fā)展起來了。這時的孩子不但能廣泛了解事物的現象,而且開始要求了解事物的原因、結果、本質、相互關系等等。在這一階段,孩子的逆向思維處于高度發(fā)展階段。孩子開始根據不同事物內部的共同特點來進行概括、分類,推理也開始由表面、直接轉向內在、間接。
對5~6歲孩子進行逆向思維訓練,主要是幫助孩子從相反的視角去看固有的觀點、慣常的看法,學會正確的思維方法,并通過各種創(chuàng)造活動發(fā)展他的逆向思維。
NO.1奇怪的時鐘
游戲目的:
在認識時鐘的基礎上,發(fā)展孩子的逆向思維和判斷力。
游戲準備:
自制一個可以撥動時針和分針的時鐘,并準備一面鏡子。
游戲玩法:
讓孩子看著鏡子,您拿著這個自制的時鐘站在他的身后,并撥動時針和分針,讓孩子看著鏡子里時鐘的影像,說出是幾點鐘。
通過這個游戲,可以讓孩子知道,鏡子中的景象與實景是相反的,如果他伸過左手,鏡中的他則是伸出右手……
NO.2藏寶圖
游戲目的:
訓練孩子的空間知覺能力及逆向思維能力。
游戲準備:
用比較透明的紙做幾張“藏寶圖”。并準備幾張相同的空白圖紙。
游戲玩法:
您先給孩子看一張“藏寶圖”,然后告訴他“這是一張透明的藏寶圖,如果將它翻過來,你會出現什么樣的圖案呢?也可以讓他在空白圖紙中畫出來。
NO.3撲克猜數
游戲目的:
用不同的方法將隱藏的數字猜出來,發(fā)展孩子的逆向思維及思維的流暢性、敏捷性。
游戲準備:
1~9的牌兩套(共18張)
游戲玩法:
您一定要和孩子一起玩哦!先請孩子把牌洗好,然后您任意抽去一張,藏起來,并將余下的牌攤開,讓孩子猜一猜,您藏起來的是哪張牌?
為了幫助寶寶跨出家庭的生活圈,在家中媽媽爸爸可以陪伴寶寶一起做些游戲,能磨練寶寶的社會性技能。
猜猜他是誰
1、媽媽爸爸與寶寶坐在一起,先請寶寶猜猜看,例如:每天家里起得最早的人是誰?幼兒園里最喜歡小熊泰迪的小朋友是誰?
2、寶寶也可以給媽媽爸爸出題目來猜,一家人一起猜測家里的親戚、朋友以及寶寶的小伙伴、幼兒園老師等,還可以擴展到家里的物品以及社區(qū)的設施,如醫(yī)院、派出所等。
專家提示:媽媽爸爸可以經常與3歲以上的寶寶一起玩這個小游戲,這是有意識地幫助寶寶鞏固對家庭成員以及居住環(huán)境的認識,逐步擴充游戲內容,引發(fā)寶寶對周圍玩伴、他人以及環(huán)境的關注,產生與周圍人、物交流的興趣。
三只腳兒一塊走
1、媽媽與爸爸一起先向寶寶示范,并排站成一行,把相鄰的兩條腿綁在一起,然后一起協調行走去取家中的物品。例如:媽媽爸爸一起與寶寶玩扔球游戲,讓寶寶有足夠時間觀察媽媽爸爸怎樣進行合作。
2、媽媽或者爸爸可以鼓勵寶寶和自己一起試試三腳行走,通過兩人一起移動、行走來體會與人合作的感受。
3、可以邀請寶寶幼兒園的小朋友來參與游戲,并進行行走比賽,讓寶寶嘗嘗與人合作的快樂。
盒子里的秘密
1、媽媽、爸爸、寶寶和其他家庭成員或小伙伴圍成一圈,人數4-5人。
2、大家依次把一個小盒子傳遞給下一個人。需要遵守兩個規(guī)則:第一,在音樂聲中傳遞盒子,音樂聲停止時拿著盒子的那個人才可以拆開盒子看禮物;第二,音樂聲再起時,拆開的盒子要被蓋好繼續(xù)傳遞。
3、一輪傳遞結束后,遵守規(guī)則的人都能得到一個小盒子,小盒子里的禮物能給遵守規(guī)則的人以鼓勵。
專家提示:寶寶要很好地與人合作,除了理解合作的意義之外,還需要知道合作的前提必須能與他人共同遵守既定的規(guī)則,這正是這個游戲的目的。
關心小寵物
1、媽媽爸爸可以為4-5歲的寶寶養(yǎng)只小兔或者小鳥,或者帶寶寶去有小寵物的家庭拜訪。
2、在觀察小動物的過程中,鼓勵寶寶關心它們的吃喝拉撒,并和寶寶一起閱讀小動物童話故事書,激發(fā)寶寶對小動物的喜愛,模仿媽媽對自己的關照去照顧小動物。使寶寶知道,對待小動物要仁慈,不要粗魯。贊揚寶寶溫柔的行為。
專家提示:3歲左右的寶寶“自我中心”概念很強,這是兒童心理發(fā)展的正常階段。通過關注小動物來體會“關心”與“同情”是符合寶寶的興趣,從而達成情感社會化發(fā)展的重要方式。
媽媽爸爸引導寶寶解決與同伴沖突的原則
大多數3-4歲的寶寶,自己解決與同伴沖突的方法不外乎兩種:要么退縮回避,要么揮拳相加。媽媽爸爸要幫助寶寶認識到:解決沖突的辦法有多種,使他們懂得友好相處,彼此合作。
(1)幫助寶寶理解限制行為的各種規(guī)則以及制定規(guī)則的原因。
(2)幫助寶寶認清沖突的原因,并設想另外的替代行為及其結果。例如:當寶寶想要玩同伴的玩具時,除了使用暴力搶奪的方法外,還可以和同伴協商交換玩具,或者與同伴商量玩玩具的時間。
(3)引導寶寶理解合作的意義。3-4歲的寶寶需要讓他們直接地觀察兩人或多人一起合作解決問題或完成某項任務,給予他們模仿的機會。
(4)鼓勵寶寶幫助別人。例如:幫助鄰居的叔叔阿姨拿報紙,上電梯的時候鼓勵寶寶為別人按電梯樓層鍵。
(5)當寶寶和同伴發(fā)生沖突時,盡量讓寶寶自己來解決。
(6)在日常生活中,媽媽爸爸是寶寶人際交往的榜樣。為了能更好地和同伴玩耍,媽媽爸爸可以教給寶寶一些善意、有趣的手勢,經常微笑著面對寶寶。一個具有幽默感、滿面陽光的寶寶會有良好的人緣。
“區(qū)角牌”的案例與類似的現象幼兒園時有發(fā)生,這不由得引發(fā)了我的思考:到底是“幼兒游戲”還是“教師游戲”?如何讓游戲成為幼兒自愿、自主、自由、快樂的活動?
關于游戲的預約機制的話題,有教師說:“有了牌子,就可以控制人數?!币灿薪處熣f:“可以培養(yǎng)幼兒自我計劃的能力?!薄皡^(qū)角牌”的目的是為了幫幼兒把矛盾隔離,但是活動區(qū)的人多人少是非常正常的,預約并沒有真正的協商,教師應相信幼兒會想辦法自己解決問題,教師的好心“安排”限制了幼兒的發(fā)展。正如上海市特級教師徐則民所說,當游戲預約的最大功能演繹為“控制人數”時,我們可能永遠不知道幼兒的“最愛”以及“最不愛”。
在游戲中,如何了解幼兒的興趣與需要?如何實現真正意義的協商分工?我認為首先應尊重幼兒。一是尊重幼兒的“興趣有別”;二是尊重幼兒“自己學”,應追隨幼兒發(fā)展的需要,讓幼兒真正成為游戲的主人;三是尊重幼兒“差異發(fā)展”,游戲的難度、內容、情節(jié)、規(guī)則都由幼兒自己決定;四是尊重幼兒的“相互學”,讓幼兒在玩中學,與同伴之間相互學。其次,還幼兒以游戲的自由。當幼兒擁有自由時,自編自導自演的游戲無處不在……在游戲活動中,教師應給予幼兒主題選擇的自由,例如:角色選擇的自由,情節(jié)選擇的自由,玩具選擇的自由,同伴選擇的自由,交流選擇的自由,等等。
國外的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心理學家把一群4歲的孩子集中在一間屋子里,并告訴他們,有一些漂亮的花,孩子們馬上就可以每人拿一朵。如果誰要是能等他辦完事情回來再要,就可以得到兩朵。結果,等他關上門走后,孩子們的表現各不相同。有的孩子見門一關,迫不急待地拿了一朵,而有的孩子能抵御誘惑,一直等著。
多年的跟蹤研究發(fā)現,那些用堅韌、頑強的毅力克制自己的欲望的孩子更穩(wěn)重可靠,更能適應環(huán)境,更受人們歡迎。而那些克制力差的孩子則顯得固執(zhí)、孤僻,易受挫折,遇到壓力易退縮,面對競爭就發(fā)慌。
這個實驗很好地說明了自制力對于一個人的影響。
俄國著名文學家高爾基說過:“哪怕對自己一點小的克制,都會使人變得強而有力。”可見,
從小培養(yǎng)寶貝的自制力尤為重要。作為父母,可以通過以下5種方法培養(yǎng)寶貝的自制力:
父母要為寶貝做出榜樣
培養(yǎng)寶貝的自制力,并非父母口頭上講道理就行,應具體教他。例如,帶寶貝去商場購物時,抗誘惑力差的寶貝見了玲瑯滿目的商品,可能會對父母提出不合理的要求。父母應該幫助寶貝明白哪些要求是合理的(哪些東西是可以買的),哪些是不合理的,設法糾正寶貝見什么要什么的不良習慣,養(yǎng)成寶貝不為外物所動的自制力。寶貝經過一次次的“失望”,自制力就會逐漸提高。
運用“社會認知提示法”,使寶貝自覺遵守規(guī)范,抵抗外界的誘惑。
社會認知提示法是指在社會性認識(如人際關系、行為規(guī)范、道德法律等)上給寶貝以提示和教育,使寶貝能夠時刻想到他應該遵守的社會規(guī)范或行為準則。例如帶寶貝去超市,為防止寶貝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想要,這時,我們就可以在超市門口對寶貝進行社會認知提示:“咱們說好了啊,你的東西已經很多了,今天我什么都不給你買,你只看看就行了。假如你看上了什么東西,回家后咱們好好商量一下再來買?!?/p>
當然,運用社會認知提示法最好“提示在先,獎評在后”,如果寶貝做得好,就可以給予精神或物質上的獎勵;做得不好,要對其進行分析和批評,對于稍大的寶貝還可給予適當的懲罰。
通過趣味游戲訓練寶貝的自制力
趣味游戲是寶貝特別喜歡的活動。而趣味游戲本身具有一定的規(guī)則性,經常開展趣味游戲,可以使寶貝不斷得到抗誘惑鍛煉的機會,自制力得到明顯的發(fā)展。例如通過玩
“我們都是木頭人”和“我是雕像”等活動,可以培養(yǎng)寶貝遵守游戲規(guī)則,提高寶貝的自我控制能力。
活動一:我們都是木頭人
附游戲兒歌:
我們都是木頭人,
我們都是木頭人,
不許說話不許動,
看誰露出大門牙。
游戲時要邊念兒歌邊自由做動作。兒歌念完后,定住不動,也不能發(fā)出聲音。如果誰動了或發(fā)出了聲音,就必須把手伸給同伴,而同伴則拉住他的手說:”本來要打千萬下,因為時間來不及,馬馬虎虎打三下?!比缓笤诤⒆拥氖中呐娜拢螒蚪Y束。
活動二:我是雕像
一位父母發(fā)指令,另一位父母和孩子一起做游戲。游戲開始前,寶貝和父母可以自由活動,當發(fā)出“我是雕像”的口令后,游戲者必須像雕像那樣定住一動不動,雕像的姿勢可以各種各樣,可以是各種人物的定格動作,也可以是雞、鴨、兔、羊、馬、魚、小鳥、兔等各種動物的定格動作。如果誰先動了,誰就被換下。
日常生活中訓練孩子的控制力
在日常生活中對寶貝要有明確的要求,例如,要求孩子飯前便后要洗手,吃飯時不撒飯粒,摔倒了不哭等。這些都能潛移默化地幫助寶貝更加自制。
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抗誘惑訓練
方法1:寶貝彈琴前,父母對他說:“今天,我買了一本你特別喜歡看的《米老鼠》,你彈完琴,才能看?!贝龑氊悘椙贂r,父母拿出書,故意放在鋼琴上。
方法2:有客人來訪,父母將寶貝喜歡吃的糖果、洗凈的水果等擺在餐桌上,告訴寶貝:“現在不能吃,等客人來了才能吃?!?/p>
如果寶貝做到自制時,應給予表揚或讓他得到滿足。
孩子到了3歲左右,隨著思維和動作的發(fā)展,產生“自己動手”的愿望,這個時候父母就可以利用一些簡單的工具來鍛煉孩子的手指靈巧程度,開發(fā)孩子的智力。下面的一些小游戲或者簡單勞動在家庭中就可以辦到,父母不妨讓孩子多鍛煉:
撕紙
拿五顏六色的紙,讓孩子自由地撕成條、塊,并可以根據撕出的形狀想像地稱為面條、餅干、頭發(fā)等等。如果家里有縫紉機,媽媽可以在比較硬的紙張上用縫紉機踏出針孔組成的各色圖形,讓孩子撕下來玩。
折手帕、紙巾
手帕、紙巾都是柔軟的,可以隨便折成各種圖形,教給孩子怎樣折出角、邊,折成紙船、紙鶴、花朵、扇子等等。
穿珠子、紐扣
讓孩子用線、塑料繩把各種色彩、形狀的珠子、紐扣穿起來。隨著孩子動作的熟練和精細化,珠子和紐扣的洞眼可以逐漸變小,繩子逐漸變細、變軟。
夾彈子、糖球
讓孩子用筷子把碗里的玻璃珠或者糖球一顆顆夾到其他的容器里,鍛煉一段時間后可以換成顆粒更小的圓形豆子。
比劃動作
在唱歌、跳舞、學兒歌的同時,可以教孩子用小手比劃各種動作,把內容表演出來。
手工制作和生活自理
隨著年齡的增長,可以結合日常生活,讓孩子自己系鞋帶、拿筷子吃飯;給孩子準備小剪刀進行剪紙制作,玩插塑類的玩具等等都可以增進孩子精細動作的發(fā)展。
專家指出,手指的運動可以刺激大腦的廣大區(qū)域,而通過大腦的思維和眼睛的觀察又可以不斷糾正改善手指的動作精細化程度。眼、手、腦的配合協調能夠極大地促進幼兒的智力發(fā)展。所以家長務必要給孩子多動手的機會。
一項新的研究發(fā)現,每天瘋玩20至40分鐘的兒童更能學好功課、寫好作業(yè)和學好數學。
美國佐治亞醫(yī)學院的研究人員對163名很少活動的肥胖兒童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跟蹤調查。這些孩子被分為三組:作為對照組的一組是每天放學后不做任何體育活動;一組是每周五天放學后活動20分鐘;還有一組是每周五天放學后活動40分鐘。
活動小組的孩子們間歇性地玩很能耗體力的跑跳游戲,如跳繩、足球和插旗游戲等。在研究開始和結束時,研究人員都測試了孩子們的認知能力,還對他們的數學和閱讀能力以及“執(zhí)行能力”進行了測試。執(zhí)行能力對計劃和組織、專心學習、避免沖動以及自我控制和運用戰(zhàn)略實現目標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有注意力缺陷的兒童在上述方面有困難。
由美國國家衛(wèi)生研究院資助的這項研究發(fā)現:1、每天活動40分鐘的兒童在執(zhí)行能力測試中比對照組的兒童好很多,每天運動20分鐘的那組兒童的測試成績也提高了近50%。2.兩組活動的兒童在數學方面都有所長進,但閱讀能力沒有提高的跡象。3.兩組活動的兒童身體脂肪減少了1%到2%。研究人員還對孩子們進行了腦部掃描,發(fā)現活動多的兒童大腦前區(qū)神經更活躍。大腦前區(qū)對執(zhí)行能力很重要。
研究人員說:“需要知道的是,應該增加孩子們的體育活動時間,而不是減少活動時間?!?/p>
才貌雙全的“紫薇”要和淘氣可愛的“小燕子”比人氣,總是差一大截,因為“小燕子”給我們帶來歡笑,我們需要“歡笑”。
大衛(wèi)科波菲爾的魔術如夢似幻,曾在2002年度,占盡了我們的眼球。魔術經久不衰,因為我們向往“神秘”。
在如同繃緊的弦一般工作和生活了一段時間以后,我們總要找個空閑,與友小聚,甚至賴個床,因為我們需要“輕松”。
一根牛皮筋、一片樹葉、甚至一團泥巴,可以讓八九歲的男生女生留戀半天,因為孩子喜歡“玩樂”。
情節(jié)永遠不切實際,結局大多美滿團圓的卡通片對孩子有致命的吸引力,幾乎沒有一個孩子不喜歡看動畫,因為他們充滿“幻想”,喜歡“美好”。
生活如果沒有了“歡笑”、“神秘”、“輕松”、“玩樂”、“幻想”、“美好”、“思考”,生活將是蒼白的。我們追求高品位的生活,同樣我們也追求高質量的教育。如果沒有了上述這些,我們的教育將是無力的。
如何在教育中添加“歡笑”、“神秘”、“輕松”、“玩樂”、“幻想”、“美好”、“思考”等調味品?我覺得,讓課堂游戲化是關鍵。
游戲在英語課上的重要性都快比得上水之于魚了,很難想象四十分鐘一堂課,如果沒有了游戲,該怎么繼續(xù)。不論高年級還是低年級,在游戲中學習都是一種十分有效的學習方式。低年級學生好動又好勝,游戲能讓他們在動身體的同時動腦,并且享受成功的喜悅,當然也會有失敗的經歷。好的游戲能讓一堂平凡的英語課亮起來!
游戲的安排應講究一個“適”字,適時、適式、適度。
一.適時
組織游戲,要看準時機,針對學生的實際安排合適的游戲形式。
1.讓學生從思想上盡快進入英語課堂,游戲導入是個相當快揭、有效的方法。我們可以安排Listen and do, listen and point, look and say, flash and say等操作簡單,但具有檢查性質的游戲。學生在玩游戲的同時,復習了舊知識,情感上也得到了體驗,而從這些舊知識的復習中,我們自然過度到新知識的傳授,溫故知新,以舊帶新,一舉兩得。
2.在復習鞏固階段,最忌諱的是機械的操練。游戲能使復習變得生動。比如我們學了一系列水果以后,安排老師拿一個水果,學生說出來這樣的環(huán)節(jié),反復幾次,學生的積極性就會減弱,。這時,我們安排游戲Who is missing? Who is fast? Magic eyes等,學生的積極性就立刻恢復,一只只小手又會爭先恐后地舉起。
3.當學生的臉上閃過“無聊”“困惑”的痕跡時,游戲可解“燃眉之急”。高年級的學生面臨著背單詞,記單詞的難題。如果不講究方法地死記硬背,不但效果不好,學生的興趣也會逐漸減弱。在這個階段,如果能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方法,促使他們主動背單詞,一定對他們以后的英語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單詞接龍、吊死鬼、尋找共同點等游戲,不僅讓學生始終處于積極思考的狀態(tài),而且能提高他們課后記單詞的興趣。
二.適式
有些游戲的可用性很強,像copy不走樣等游戲,無論什么內容,都能套用。但有些游戲,卻不是什么內容都合適的。作為教師要學會使用最恰當的游戲。Flash and guess這樣的游戲僅適合單詞教學,而不適合鞏固句型。
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對游戲的口味也不同,我們要學會投其所好。低年級的學生喜歡趣味性強點的,像copy不走樣,high voice and low voice能引起他們參與的欲望。而高年級的學生則喜歡探索型的游戲,比如bingo,加減運算對抗賽就很受他們的歡迎。
三.適度
在教學中,我們不能只為讓學生放松、玩樂才安排游戲,歸根結底,游戲是為教學服務的。在游戲以前,我們必須指定相應的規(guī)則,沒有規(guī)則,游戲過程就會很“亂”,有規(guī)則才能“活而有序”。當學生的“玩性”到五、六成的時候,我們的游戲就該結束了。因為如果游戲結束太早,學生才剛進入游戲狀態(tài),熟悉游戲規(guī)則,結束游戲,一來掃興,二來游戲的“運用語言”的目的也沒達到。如果游戲結束得太晚,學生會越來越無聊,下次再玩這類游戲就沒有了熱情。
游戲的組織,還要講究一個“變”字----以不變應萬變。
一、巧設陷阱
同一個游戲“發(fā)口令,做動作”,我們一般都是自己怎么發(fā),學生怎么做,最多讓一個學生發(fā),其他學生做,偶爾做做反口令,分組進行比賽。做多了,學生的好奇心沒有了,游戲就變成了機械的操練。如果設幾個陷阱,真有“眼睛一眨,老母雞變鴨”的效果。趣味性的調節(jié)就是教師在做動作的時候,可以先慢慢的好象在做“坐下”的動作,眼神一定要是那種壞壞的笑,突然變成“起立”,讓學生產生和教師斗下去的欲望?!睅熒闪恕皵橙恕保螒蚓统闪藨?zhàn)爭。把動作和語言結合起來,邊做動作邊說,動作和口令有時一致,有時不一致。在訓練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的同時還訓練了學生的反應能力。
二、變換速度
隨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逐漸熟練,訓練的速度逐漸加快,這不但適合學習的規(guī)律,還使原本枯燥的操練重新顯出生氣,學生逐漸減淡的新奇感又被吊起。
三、獎勵機制的運用
在教育中,我們都能體會到表揚和激勵對學生起的作用比批評更大。在老師的激勵下,學生的探索精神更易發(fā)揮,更容易學會原本以為很難學的東西。我常常習慣于口頭表揚,認為給學生物質獎勵會使他們變得功利,但在同事們的感染下,偶爾嘗試獎勵,果然取得了很好的激勵效果。去年,我用小五星激勵學生,常常搞得自己整個黃昏剪五角星,有時,一節(jié)課獎多了,自己還有點心疼,最重要的是用多了學生還不稀罕了。我們可以嘗試用加分,且分值有區(qū)別,加分要敏感,時時注意給學生以表揚,讓學生得到成功的認可。這樣一來,不但讓自己得到解脫,更使獎勵更具可變性。
四、以人為本
教育的對象是人,所以教育應當以人為本。在游戲中,教師的神態(tài)、語態(tài)、眼神、動作是十分重要的,教師要用主持人一般的激情,讓每個學生都感覺到老師的召喚。我相信教師只有投入情感,學生才會給以相應的回報!
當我們感到教學有一絲疲倦的時候,一個小游戲會趕走疲倦,讓我們放松那根崩緊的弦新振作精神。
當我們感到教學有一點枯燥的時候,一個小游戲會把歡笑帶來,當笑聲充滿教室,我們的心也跟著飛舞起來。
當我們感到教學有幾分沉悶的時候,一個小游戲讓我們的腦袋重新思考,手腦并用,邊玩樂邊學習。 在小學英語課堂里,游戲的魅力是無窮的
手部的活動越多,大腦的活動也越活躍。右手能刺激左腦,而左手能刺激右腦,只有同時活動雙手,才能讓左、右腦均衡發(fā)展。
觸感骰子
適合月齡:6-15個月
效果:觸感骰子的每一面,都能體會不同的觸感。
玩法:
(1)準備不同材質的紙(牛奶盒、彩色紙、硬紙板等)或布料(毛巾、麻布等)、膠水和剪刀。
(2)把牛奶盒剪成正六面體的形狀,完后用白紙封住頂部。
(3)在制作好的盒子每一面分別粘帖不同材質的紙或布料,就制成了觸感骰子。
(4)跟孩子一起擲骰子,然后用手觸摸朝上的一面。觸摸骰子時,還可以閉上眼睛。
手指娃娃游戲
適合月齡:24-36個月
效果:用富有個性的聲音和手部動作表現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可以培養(yǎng)寶寶的想象力,提高語言能力。
玩法:
(1)準備厚彩紙、塑料槍、膠帶和剪刀等物品。
(2)在厚彩紙上化出童話故事里的主角。
(3)剪裁出扇形紙片,然后卷成尖帽的形狀,最后把圖案粘貼在尖帽形狀的紙片上。
(4)媽媽和孩子分別把尖帽形狀的紙片戴在手指上,然后扮演童話故事里的主角,做手指娃娃游戲。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的《讓教學活動更順利的小竅門》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幼兒園游戲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活動教學方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讓孩子愛上幼兒園的幾個實用小竅門(一)、獎賞帶來驚喜 觀察了兒子幾天,發(fā)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兒子每天早上喊著:“我不上幼兒園!幼兒園不好!”的話,一天天推遲,而且聲音越來越小,越來越微弱,表情不再痛苦!...
今天碰到一個因為為識字困擾的朋友,她因為孩子七歲了識字量還特別少而心急如焚。因為看不懂題目,所以其它功課也跟不上。學前班的孩子還不會認字,讓人非常意外,但是出現在從這位沒接送過一次孩子的媽媽家倒是非常...
世界上只有漢語和其他很少幾種象形文字能促進右腦發(fā)展。所以,教寶寶識字,不光可以提高寶寶語言智能,對于他們大腦總能力和效率的發(fā)展也有著積極的意義。 教寶寶識字,如果不注意寶寶的年齡特征,會挫傷寶寶學習的...
近日,一檔明星夫婦育兒體驗觀察記《萌仔萌萌宅》的綜藝節(jié)目播出后,收獲口碑、收視齊佳,據骨朵數據網絡綜藝榜顯示,自開播以來,網絡播放量均排名前三,真正掀起新一輪爆款級親子綜藝熱潮。節(jié)目中,四個可愛的寶貝...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