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與教育測量筆記。
校園是孩子的第二個家,孩子的教育工作離不開這兩個大家庭!教師應當定期開家長會,進行溝通協(xié)商,用心教育孩子是每一個家長與教師的責任與使命!那么,教師除了教學,還有哪些責任與義務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育兒觀念:兒童的反常心理與飲食》,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育兒觀念:兒童的反常心理與飲食
有的孩子和正常兒童不一樣,或性情暴躁,或性格孤僻、逃學、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出現精神分裂癥等反常心理和行為。原因雖是多方面的,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fā)現,其反常的心理和行為與飲食營養(yǎng)有關。
一、缺鋅與異嗜癖。有的孩子對雞、鴨、魚、蛋不感興趣,偏愛吃煤渣、泥土、紙屑、頭發(fā)什么的,這種反常的心理和行為醫(yī)學上稱為異嗜癖。其致病原因除與腸內寄生蟲病有關外,還與小兒體內缺鋅有著密切聯(lián)系。有人測定,患異嗜癖小兒的血液和頭發(fā)中鋅的含量,均明顯低于正常兒童?;純簩λ?、甜、苦、辣、咸等味的敏感度也明顯低于正常兒。因此,我們要注意給小兒多吃些富含鋅的食物,如蛋黃、魚、瘦肉、肝及奶制品,其它如水生貝類及核桃、瓜子、栗子等硬果類含鋅也很高。當然,必要時也可給小兒口服O.5%硫酸鋅糖漿溶液,每日每公斤體重3—5毫克。
二、合成色素與多動癥。過去習慣認為,兒童多動癥的發(fā)生多由于腦神經細胞的某些部分,受到特殊因素的影響(如產傷、產生窒息、腦外傷等)而發(fā)生病理變化,從而造成‘信息’下傳障礙,致使兒童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但目前研究表明,孩子多吃含合成色素的著色食品(如黃色的汽水,著紅的糕點等),也是引起兒童多動癥的重要原因。
三、白糖過量與孩子逃學。據美國專家研究,逃學孩子吃白糖特別多。而在食品中,白糖是最不具備自然狀態(tài)的一種食品,由于過分精制,使許多礦物質及其它營養(yǎng)物質作為不純成分被棄掉,這雖提高了糖的純度,但卻失去了諸多營養(yǎng)成分。孩子由于吃糖過多而致熱量過剩,而消耗過剩能量的方式就是逃學。從另一個角度講,大量白糖在體內分解產生能量時,會產生丙酮酸和乳酸等廢物,在正常的情況下,這些廢物靠含有維生素B1的酶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而糖攝人過多,會使體內維生素B1大量消耗,也影響了食物中維生素B1的攝人,從而導致體內維生索B1的缺乏,這就影響了丙酮酸和乳酸的分解和排出。丙酮酸和乳酸在大腦內堆積過多,便會使人的情緒、心理和行為發(fā)生異常變化。
四、低糖飲食與暴力行為。吃糖過多對孩子心理和行為的危害是極其嚴重的,然而糖量進食不足對孩子的心理和行為也會產生不良影響。如果持續(xù)性低血糖,或血糖值大起大落時,由于全身細胞特別是腦細胞得不到足夠的能量,就會引起兒童的種種反常心理和行為,如疲勞抑郁、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波動、無法自我控制、易怒、缺乏忍耐性、精神空虛,甚至嚴重到付諸暴力行為的地步。
五、鈣質缺乏與任意而行。鈣質對機體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一點是抑制腦神經的異常興奮,使之保持在正常狀態(tài)上。當體內鈣質不足時,則往往發(fā)生病態(tài)性異常興奮,即使很小的刺激,也會使他很敏感,甚至產生嚴重的精神障礙,表現出任意而行等反常心理和不規(guī)行為。另外,維生素B族缺乏,也可導致兒童精神不安,表現出反常的心理和行為,甚至發(fā)生精神分裂癥。
總之,飲食營養(yǎng)上的反常會引起孩子身體健康方面的反常,而身體健康方面的反常,又常常通過心理和行為反常表現出來。所以,要注意合理安排孩子的飲食營養(yǎng),以避免孩子心理和行為上的反?,F象發(fā)生,讓孩子身心健康發(fā)展。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孩子就像是一個天使,天真,活潑,可愛給我們帶來無限的歡樂和幸福!我們應該多對孩子微笑,他也會微笑回報我們!記得有一次,我去朋友家做客,看見一個小孩在地上玩耍,我走過去,想要跟他玩,可是他卻不愿意跟我玩,好像一副害怕的樣子,接著,我又想去抱她,可是她怎么也不愿意跟我玩。于是我就跟她說,小朋友,來,阿姨給你唱首歌好不好?那小孩看著不愿意,害怕的往后躲!來,小朋友,你看了這是什么呀?給你瞧瞧!可是小孩還是不愿意搭理我?我開始尋找原因,為什么這個孩子不愿意和我玩呢?我想呀想,突然意識到可能是因為我沒有笑的緣故。于是我微笑著對小孩說,來阿姨陪你玩好不好?結果,神奇的是那小孩既然愿意跟我玩了,這時我覺得不可思議,微笑的力量是如此的強大呀!自從我意識到這個觀點之后,在以后每次遇到孩子的時候,我就會與孩子微笑,在每一次的微笑中,我都發(fā)現,原來孩子需要微笑,而當我與他們微笑的時候,他們也會用微笑來回報我,并且愿意跟我一起玩了!
育兒觀念:如何與孩子交流
孩子們已經進入中班下學期了,也變得越來越懂事了。家長們對孩子的關心也不再僅僅局限于“今天有沒有吃飯?”“有沒有喝水”等問題。他們開始關心起孩子在園的學習情況。
今天離園的時候,金宇鑫的奶奶問我:“老師,今天有沒有作業(yè)?”邊上的張語涵奶奶也湊上來問:“老師,今天孩子學什么知識了?需要輔導嗎?”祺祺媽媽也趕緊過來說:“每天回家我都問他學了什么,可他什么也說不出來?!泵鎸议L的問題,我知道這是一種好現象,說明隨著幼兒的成長,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學習、知識的積累和智力的開發(fā)。而且家長們也會更好的配合老師的工作,有利于家園共同進行一致的教育。
家長們的心理是值得認可的,但同時也反映一個問題。幼兒時期的教育不同于小學,許多家長不知道如何與幼兒進行交流,所以也不能真正體會到孩子到底學了什么。與孩子交流溝通也是很重要的。有些家長問孩子學了什么、太籠統(tǒng),孩子不會總結今天我學什么了。因為孩子每天都會接觸很多新的知識和新鮮事物,他很難講清學了什么。
許多父母覺得,跟孩子說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不管自己采取怎樣的表達方式,孩子總是一只耳朵進,一只耳朵出。其實當家長對孩子老是提相同的問題或是提一些孩子不感興趣的問題時,是不能引起孩子交談興趣的,家長與孩子的談話自然就難以進行下去了。那么,家長如何使孩子愿意與自己談心呢?建議試試以下方法。
1、從興趣入手。家長從幼兒園接回孩子,不要急著問孩子“在幼兒園做了什么”或“學了什么”,可以與孩子談談幼兒園里有趣的事情,可以對孩子說:“告訴我,在幼兒園你最高興的事是什么?最不高興的事是什么?”還可以先與孩子玩一會兒或共同參與某項活動,在活動中與孩子分享快樂時光,等你與孩子交流的最好時機自然來到,孩子有了談話的興趣,他就會興奮地說出一串串他高興的事情來。
2、玩交談游戲。游戲始終是孩子的最愛。家長可以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互動式的談話游戲。比如,可以和孩子玩“你問我答”的游戲,與孩子一問一答或者與孩子交換角色,讓孩子充當老師,家長來做學生,由孩子模仿老師提出問題,家長回答問題。這種交互提問的方式和角色互換的方法既能夠避免孩子的緊張被動,又能夠促使孩子主動思考,是家長與孩子相互了解對方的好辦法。
3、注意交流方法。除了與孩子談他感興趣的事情,還要注意通過談話了解孩子的行為和心理情況,有意識地促進孩子的語言和身心的健康發(fā)展。但從成人的角度對孩子進行探聽式的自上而下的詢問,是很容易引起孩子逆反心理的,因此與孩子談話尤其要注意方法。比如在輔導孩子折紙、小制作、繪畫時,不要簡單地教會孩子怎樣做,或者直接指責孩子,而應該讓孩子說說可以怎樣制作,需要準備哪些材料,然后巧妙地引導孩子說出心里話或你想要了解的情況。
4、做忠實聽眾。孩子向你敞開心扉的程度取決于成人傾聽孩子談話的態(tài)度。家長與孩子談話時要全身心地投入,將自己放在與孩子平等的地位,對孩子的喜怒哀樂要表示理解,不要將成人的感受強加于孩子,也不要經常用提問和評價打斷孩子的談話,如果時間不足,可以和孩子約一個時間,下次再談。要注意通過談話了解孩子、孩子的朋友、孩子的集體以及孩子的情緒、心理狀態(tài)和內心的期待等等,這些是成人通過迫切詢問得不到結果,而對孩子成長又十分重要的東西。
與孩子交流也是一門學問,我們老師和家長們都要與孩子多交流、多溝通。
記得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就喜歡隨手拿起一本故事書,給孩子讀故事,那時候的寶貝,還不會講話,但是每當我讀故事的時候,她總會安安靜靜地坐在一邊,忽閃著兩只大眼睛,認真聽我讀故事……時間就這樣,一點一滴地流逝,孩子也慢慢長大了,而讀書也逐漸成為了寶貝生活中的一部分。
因為讀書,我們有了更多可以交流的話題;因為讀書,我了解到了孩子內心更多的想法;也因為讀書,我發(fā)現,孩子的語言表達有時候真的超乎我的想象。而現在,每當晚飯過后,孩子在寫完作業(yè)看書的時候,總喜歡拿著一本書,靜靜的看著,或者跟者爸爸媽媽一起討論故事的內容。擁有了如此濃厚的讀書氛圍,突然覺得,生活里充滿了更多幸福的味道。
昨天,當孩子興奮地告訴我,學校要組織愛心義賣圖書活動時,我從孩子的眼睛里,讀到了一種向往與期待。我知道,這一活動,對孩子來說是充滿了無限的吸引力的。
像童年的我盼望著過年一樣,我和孩子一起迎來了圖書義賣活動的開始。大班的哥哥姐姐,將家里閑置的圖書擺到桌子上,煞有介事的成為了小小售貨員;而中班、小班的弟弟妹妹開心地挑著自己喜歡的圖書?!敖憬悖@本書多少錢?”小妹妹拿著自己喜歡的書問道,“我看一下,原價二十元,十塊錢賣給你吧!”小姐姐似乎也毫不吝嗇,“能便宜點嗎?”妹妹似乎也是砍價高手,“那就八塊錢吧!”姐姐也很是善良,最后八塊錢成交,妹妹拿到了自己喜歡的圖書,而姐姐也得意地數著自己賺到的第一筆小錢。這樣溫馨而又熱鬧的場景,不時地在雨后的操場上演著。看到孩子們臉上洋溢著售書成功的自豪,看著弟弟妹妹買到自己喜歡的圖書臉上的滿足于喜悅,作為家長,也深深地被感染了。
圖書義賣,或許是一個起點,對孩子來說,從此就更加喜歡讀自己購買的圖書;也或許,是一個加油站,讓原本喜歡讀書的孩子,更加的珍惜圖書,因為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讓自己閑置的圖書再次發(fā)揮作用。而對于家長來說,跟孩子一起參與中央的活動,更是一次觸動,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讀書對孩子的促進,感受到了幼兒園教育的良苦用心,感受到了老師們的孜孜不倦,當寶貝津津有味的讀自己買來的書的時候,我知道,在他心里,書已經成為了他的知己,她的良師益友。
“媽媽,我們一起看書吧!”晚飯后,耳邊又想起寶貝最悅耳的那句熟悉的話,只是現在,她看她喜歡的書,我看我喜歡的書。和寶貝一起讀書的日子,依然是那么的幸福!和寶貝一起成長的日子,依然是那么地充實!
育兒觀念
每個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聰明,而孩子的健康、聰明需要父母的辛勤培養(yǎng)和教育。人們不是說:孩子生下來是一張白紙,所圈、所點需要后天的培養(yǎng)和教育,這就說明教育的重要。而家長是孩子最親近、最信任的人,也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談舉止時刻影響著孩子行為的發(fā)展。良好的、科學的教育方法可以讓孩子成長為一個身心健康、頭腦聰明、積極樂觀的人。
但在現實中,家長們往往都缺乏教育孩子的實踐經驗,只能是摸著石子過河――憑感覺了。自今年9月我們的女兒陽陽開始幼兒園學習后,我們有幸參加了新生家長培訓系列講座,這些講座對我們來說真是雪中送炭,非常及時也非常有針對性,幫我們解答了許多存在的疑問,也糾正了我們一些認識上的偏誤,讓我們逐步掌握了更好地解決問題的辦法。同時,又深刻的體會到做一個稱職的、讓孩子喜歡的父母是何等的不容易。做一個合格的家長,不但要更新觀念,走出各種誤區(qū),更要做好表率,樹立榜樣,要以愛的教育來培養(yǎng)小孩。對小孩的各種要求應順其發(fā)展、啟發(fā)引導、減少壓力,多給小孩創(chuàng)造其自由探索、自由想象的空間,讓孩子有一個美好幸福的童年。
s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國家的未來。對幼兒實施教育,不僅在于幼兒園的教育,還應當貫穿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幼兒園教育強有力的支持,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家長更應與老師密切合作。
育兒觀念:與女兒共成長
陪伴女兒成長,是一個辛苦又甜蜜的過程。
我出生和成長在北方一個偏僻的農村里,從小接受的是屬于比較嚴厲的家庭教育,幼年的評價除了讀書成績好、人比較乖之外,就沒有其他什么了。當然,因為太多時間用來讀書,幾乎不會什么文藝特長,這是我比較遺憾的地方。
當女兒安安出生后,我就想一定要讓濃濃的父愛包圍著她,給她一個寬松的成長和學習環(huán)境,希望能夠成為她的知心朋友,讓她這一生始終都愿意和我真心交流。
然而,如何把握溺愛和寬松之間的度,一直是比較困擾我的問題。
曾經有段時間,由于工作的原因,陪伴女兒的時間和耐心有所減少。于是,不經意間發(fā)現她的說話中命令式的語氣明顯增多。這讓我很是緊張,因為我希望安安成為一個理性的、知書達理的人,而不是過于自我。從那以后,我和妻子都開始仔細、謹慎地注意自己的說話方式,尤其是在心情較差和身體疲憊時。慢慢地,效果開始展現,安安逐漸學會了經常說“謝謝”、“請”等字眼,無理取鬧的時候也明顯減少。
當自己的努力得到回報時,那種成就感比升職加薪要強烈很多倍。有次聽妻子說安安在幼兒園不夠專心,我就對她講:我們做個約定吧,以后安安小朋友在幼兒園學到新的兒歌、舞蹈動作,都要教會爸爸媽媽,安安也要做個小老師。不久后一天晚上散步時,女兒主動要求教我和妻子一首新的兒歌,還說老師表揚了她。當時,我的心里就樂開花。
回憶生活的點點滴滴,總能給人一種甜蜜的感覺,也許文字的記錄更能加強幸福的感覺吧,希望能夠像個大樹一樣的知心朋友伴她這一生。
育兒觀念:如何對待孩子的逆反心理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大多數父母都有這樣的感覺:孩子越來越難管教,甚至公然與父母唱“對頭戲”,父母講的話,她置之不理,這就是所謂的逆反習理,很多父母為此叫苦不迭、束手無策,我作為老師也有這種感覺:教育學生易,而教育自己的孩子難。但從另一角度講,這種逆反心理的出現也是正?,F象,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然出現的心理歷程,相反,如果一個孩子對父母的管教百依百順,逆來順受,雖然從表面上看容易管教,但從某種意義上說,我認為要么這個孩子的智商不高,要么缺乏獨立意識。因此,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引導孩子的逆反心理?如果引導不當,輕則影響父母與孩子的親情,重則影響孩子的身心發(fā)展。我認為,對待孩子的逆反心理,必須加強對孩子的心理疏導,分析孩子的“心理疾病”,再對癥下藥。
一、家長要學會與孩子在情感上的交流和溝通的技巧。
任何正常的孩子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家長越是不想讓孩子知道的事情和得到的東西,孩子就是越是想知道和得到。孩子和這種好奇心和求知欲從一定程度上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有利的。如果她的這種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了滿足,她的認識水平就得到了提高。因此,父母應該盡可能地滿足她的這種心理要求。即使有些事情和有些東西的確不能讓孩子知道和得到,也要向孩子講明道理,多與孩子交談,聽取她的想法,使她能心服口服,切不可找各種借口推脫,如“這件事小孩子不要知道,你長大了就會知道了”,更不能采取“大棒政策”,這樣只能適得其反。
二、對孩子的管教要適度,既不能過于苛刻,也不能過分溺愛。有些家長習慣于給孩子設計一些“套了”,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必須符合這個“套子”,不能有任何的差錯,這種做法不僅扼殺了孩子的個性,而且疏遠了家長與孩子的心靈,孩子都有較強的自尊心,容易導致逆反心理。現在有些家長對孩子嬌生怪養(yǎng),有這樣一種說法:“世上只有媽媽好,有爸的孩子象個寶,投進爺爺、奶奶的懷抱,外公外婆忘不了?!边@種對孩子過分“寶內”,過于溺愛,對她百依百順,孩子就會覺得家長都會聽她的話,這樣,她就會以自我為中心,對家長的言行不理不采,也會導致逆反心理??傊?,對孩子的苛刻和溺愛都是滋生孩子逆反心理的肥沃土壤,必須堅決反對。
三、對孩子要平等相待,尊重孩子的獨立意識,不可居高臨下,采取“高壓政策”。隨著孩子年齡的不斷增長,她的獨立也在不斷增強,她不但要求得到同齡人的尊重,也要求得到父母的尊重.因此,父母要放下長輩的架子,與之平等相待,”和平共處”,尊重她的”人權”,與她談話要親切真誠,多用商量的口氣,互相交換彼此的想法,少用命令的腔調.如果一味地采取”強權家教”和”專制政策”,孩子會感到厭煩,產生對立情緒,采取這種”高壓”的做法即使暫時把孩子壓下去了,那也是表面現象,以后她有任何想法都不愿意告訴父母,父母就很難打開她的心扉,長此以往,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情疏遠了,我想這是任何一個做父母的所不愿意看到的.
育兒觀念: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健康心理
幼兒時期是培養(yǎng)孩子健康心理的黃金時代,各種習慣和行為模式都在這時奠定基礎。如果有一個好的開始,將來可使孩子們的品德、智力得到健康的發(fā)展,但如果此時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那么,孩子成人后也許就不會擁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因此為人父母應該十分重視培養(yǎng)幼兒的健康心理。
下面我結合生活中一些事情,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要注意正確引導,不要過分的溺愛孩子。
我家的小孩同樣是獨生子女,在家里我母親、我丈夫和我三個人圍著她轉。尤其是讀小小班時我母親幫她穿衣服、喂她吃飯,出門還抱著,什么事兒都覺得她太小,要慣著她,其實,這樣做容易使孩子過度地以自我為中心,認為人人都應該依著她。結果是孩子不愿上幼兒班,不愿跟老師和阿姨親近。后來,在幼兒園老師的啟發(fā)下,我們認識到應該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過分依賴家人,要學會聽老師的話,學會與小朋友相處。所以就盡量提醒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教她盡量幫家里做些自己能夠完成的事。比如整理玩具、幫媽媽拿東西、扔垃圾等。
二、要耐心等待孩子長大,幫助她學會堅持。
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來,但是,小孩子也會遇到很難過去的坎,如果這時候家長能鼓勵她,幫助她學會堅持,那就是幫她向建立健康健全的人格邁出可喜的一步。記憶深刻的是女兒學畫畫的事。因為一些原因換了個學畫的地方,新的班級里大部分孩子比女兒年齡大,再加上不同老師教法不一樣,孩子開始不適應,一直在說她不會畫,不肯落筆,而且露出不想學的念頭。我跟老師商量后留在教室里陪她,一筆一畫的指點她。后來不但堅持了下來,畫的畫每次掛在黑板上,受老師表揚,還表示非常喜歡畫畫。
三、贊賞孩子,但要注意分寸。
我認為欣賞教育很重要,孩子做得好應該及時表揚,使孩子增強自信心,但過分夸獎會使孩子產生不良心理,容易產生驕傲自滿,從心理上認為她以后每做好一件事情,你都必須給他這樣的榮譽,容易產生虛榮心。
四、對孩子要求要嚴格,但不能太嚴厲。
嚴格要求會使孩子懂規(guī)矩,守秩序,但太過也會使孩子產生自卑、膽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對于孩子不聽話,做錯事,我認為可以先試著跟他將講道理,真誠地與他溝通,孩子基本上還是明事理的。我是個急性子的人,做事情不喜歡磨磨蹭蹭,所以經常催孩子要快、要快!有一次,孩子一邊刷牙一邊玩水,慢騰騰的,我火了,大聲責罵她,這時我發(fā)現她眼睛里噙著淚水,非常委屈地跟我說:“媽媽你為什么不說輕一點。”。我立刻發(fā)覺了自已的錯誤,再后來有幾次這種情況,我就改用講道理的口氣對她說:“樂禎,媽媽知道你今天一定會刷得很快的,做事情要講究速度的,對不對?”果然,她用很快的速度刷完了牙。當然對于打罵孩子,我認為也不是不可以的,但是要看準時機,既然打了就要有效果,太過頻繁的打罵,也會失去教育的目的,把孩子打皮了,甚至會導致反抗。
育兒觀念:兒童挑食怎么辦?
1.首先孩子吃飯的地方要固定,吃飯前,父母盡量不要安排孩子進行看電視、聽廣播、看書、玩玩具等活動,應將電視等關掉,玩具、書籍收起來放好。
2.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吃飯,研究表明,經常沒有父母等親人陪伴吃飯的孩子會滋生出孤獨和被遺棄的感覺,以至影響其性格的健康發(fā)展。而且一個人吃飯的孩子由于沒有父母的管教和指點,一般都會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食物,自己認為好吃的多吃一點,其他的飯菜動也不動,而和父母等親人一起吃飯的孩子不僅會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看到別人吃得津津有味也能促進自己的食欲,不知不覺就會多吃些食物。
3.應該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安靜、輕松的就餐環(huán)境,父母可以要求孩子遵守必要的用餐規(guī)矩,并且做到以身作則。父母不要在吃飯時爭吵,把餐桌變成戰(zhàn)場;不要采用激烈的手段(如訓斥、打罵、恐嚇)強迫孩子吃某些食物,以免造成他們的沮喪情緒,影響食欲。事實證明,和諧、安詳的用餐氣氛可以減少孩子的緊張情緒和反抗心理,促進孩子的食欲。
4.大人要起到表率作用,不挑食厭食,其中包括孕婦以及哺乳期的媽媽為了下一代的健康,要盡量做到科學選擇食品、做到食品多樣化,保證其營養(yǎng)均衡全面。
5.飯菜的花色品種要多樣化,注意食物種類、花色、口味、形狀和搭配,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進食行為。
6.食物新鮮、制作衛(wèi)生、現做現吃、不吃剩食。多選擇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多選擇一些魚蝦、蔬菜和水果不能互替,多選擇一些深綠色、紅黃色的蔬菜和水果。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的《育兒觀念:兒童的反常心理與飲食》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心理與教育測量筆記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孩子就像是一個天使,天真,活潑,可愛給我們帶來無限的歡樂和幸福!我們應該多對孩子微笑,他也會微笑回報我們!記得有一次,我去朋友家做客,看見一個小孩在地上玩耍,我走過去,想要跟他玩,可是他卻不愿意跟我玩...
育兒觀念:如何與孩子交流 孩子們已經進入中班下學期了,也變得越來越懂事了。家長們對孩子的關心也不再僅僅局限于“今天有沒有吃飯?”“有沒有喝水”等問題。他們開始關心起孩子在園的學習情況。 今天離園的時候...
記得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就喜歡隨手拿起一本故事書,給孩子讀故事,那時候的寶貝,還不會講話,但是每當我讀故事的時候,她總會安安靜靜地坐在一邊,忽閃著兩只大眼睛,認真聽我讀故事……時間就這樣,一點一滴地流...
育兒觀念:與女兒共成長 陪伴女兒成長,是一個辛苦又甜蜜的過程。 我出生和成長在北方一個偏僻的農村里,從小接受的是屬于比較嚴厲的家庭教育,幼年的評價除了讀書成績好、人比較乖之外,就沒有其他什么了。當然,...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