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為什么中國家長養(yǎng)孩子這么累?

發(fā)布時間:2020-09-29

幼兒園為什么不放寒暑假。

幼兒園,是孩子快樂的家園;家庭則是孩子理想的起點。家長與教師之間需要經(jīng)常進行溝通與交流,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不良的習慣,幫助孩子改正缺點!那么,家長可以配合教師做哪些工作呢?為滿足您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為什么中國家長養(yǎng)孩子這么累?”,但愿對您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為什么中國家長養(yǎng)孩子這么累?

養(yǎng)孩子到底累不累?還是要看各位家長們怎么選。如果能剔除那些讓育兒生活疲憊不堪的因素,相信養(yǎng)育孩子會變成一段相當愉快、美好、輕松的人生旅程。

家長們聚在一起討論最多的就是孩子的問題,最集中的話題就是養(yǎng)孩子很累。我們常常羨慕西方國家孩子的獨立性很強,家長很輕松、很省心,可是怎么一到中國家長身上帶孩子就變成了一件大事呢?家長們除了上班,就是天天就是圍著孩子轉(zhuǎn)圈。今天我們就聊聊中國家長帶孩子累的原因是什么。

把各位爸媽的問題集中在一起后,大體鎖定在這7個問題上。

1

對孩子期望太高

絕大多數(shù)有孩子的中國家庭里面,孩子是一家的中心。從未生到出生、到上幼兒園、上小學中學高中,直到孩子工作、結(jié)婚、買房、孩子自己生孩子,家長們事事為孩子籌謀,幾乎無一日間斷。

這期間是各種操心、各種比較、各種選擇、各種糾結(jié)、各種傾盡全力、各種力不從心、各種滿心希望、各種灰心失望、各種早知今日、各種悔不當初,常常是孩子大了,自己也老了,然后又是對孩子回報父母、孝順父母的各種期待。如此心力交瘁地幾十年,怎么能不累啊?

根源就在于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太高,既包括對孩子自己發(fā)展的期望,也包括對孩子回報父母的期望。

在這樣的高期望下,壓力大的不只有家長,還有孩子。如果家長們能夠看開這一點,拋開對孩子所有外在功名利祿的期待,會輕松很多。他能成為一個獨立的、自主的、幸福的成人,不是已經(jīng)很好了嗎?

2

家長之外的人參與太多

我們經(jīng)常在電視上看到,國外的家長嬰兒車上推一個,懷里抱一個,手里還牽一個,一個人就能帶上一小隊的娃。

而形成強烈反差的是中國家庭的一隊人,帶一個娃。爸爸媽媽呵護著,爺爺奶奶伺候著,甚至還跟著個保姆阿姨背著大包小包做后勤支持,排場陣仗,簡直能趕得上皇帝出巡。

更糟糕的是,在參與決策時,有些爺爺奶奶輩兒的還要求自己有“一票否決權(quán)”,這樣的治理結(jié)構(gòu),讓原本簡單的家庭事務(wù)變得復雜無比,作為一家之主的爸爸媽媽,如何能不累?

3

攀比心過重

朋友的孩子都上各種輔.導班了,我們要不要上?如果不上,孩子會不會輸在起跑線上?

別的孩子都在吃好幾百塊一桶的洋奶粉,我們不吃,會不會影響孩子發(fā)育?

別人、別人、別人……在相當多爸爸媽媽的眼里,時時刻刻都看到太多的別人,常以別人做什么為指南。都忘記了自己該做什么、怎么做。

既要時刻看著別人,自己又要時刻努力跟上,以免掉隊,如此怎能不焦慮、不累心?

別人是別人,我們是我們,自己要有自己的原則、有自己的選擇、有自己的行為方式,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為什么要跟著別人跑呢?

4

對孩子的大事小情插手太多

天下哪個做父母的,都會竭盡全力的對孩子。但有些時候?qū)⒆拥氖聞?wù)插手太多,不僅家長累,同時也會讓孩子喪失自主的能力。

孩子上學,幫著背書包、記作業(yè);孩子寫作業(yè),爸爸媽媽在一旁盯著;老師布置了什么任務(wù),常常是孩子還沒搞清楚要做什么,爸爸媽媽已經(jīng)奮不顧身地撲上去,幫著孩子完成了。更不用說盯著孩子吃飯、穿衣、洗澡、上廁所這些日常的吃喝拉撒。

不插手不等于撒手不管,當孩子生活中出現(xiàn)困惑,學習中出現(xiàn)困難,就需要家長們從側(cè)面去點醒孩子,培養(yǎng)孩子的,自主生活、自主學習、自主閱讀、自主情感。目的是讓孩子真正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自由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張嘴閉嘴爸爸媽媽的“乖孩子”。

5

信息過載缺乏主見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家長們會接觸大量的育兒、升學、家庭教育的信息。看似是一個很懂的育兒“專家”,但實際上對如何育兒缺乏主見。

這里看到孩子需要胎教,就趕緊去學著做胎教;那里看到孩子需要早教,就趕緊帶著孩子去上各種各樣的早教班;這里看到新生兒需要游泳鍛煉,就帶著娃去嬰兒游泳館;那里看到孩子要補這個補那個,就趕緊去買給孩子吃。

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搜集盡可能多的信息,然后跟著這些信息東奔西跑上了。

育兒生活中需要做一定程度的“斷舍離”,我們并不需要那么多的信息,更重要的是通過自主的閱讀、學習,形成自己的“主見”。要知道什么樣的方法是好的,知道自己該怎么做,知道自己的哪些做法要堅持,哪些方法要調(diào)試。

這樣,既不需要被過載的信息沖擊、淹沒,又能夠在育兒生活中采取簡潔、有效、恒定的方式,整個過程,會簡單、輕松很多。

6

爸爸是個稀缺品

有一個很犀利的說法,叫“喪偶式育兒”,說的是爸爸不參與育兒、缺席孩子成長的狀況。

媽媽一個人帶孩子,恐怕是不少中國家庭的常態(tài),也是相當多媽媽覺得帶孩子累得不行的重要原因。

父母一起帶娃,既分擔育兒生活中的具體工作,也共同討論關(guān)于孩子的各種大小問題,得出一致見解,然后一起付諸行動。一是可以減輕工作量,二是孩子與父母兩個人,可以建立親密關(guān)系。當然更重要的是,父母的共同陪伴,讓孩子的心理和人格,發(fā)展得更健康、健全。

7

消費不理性,造成過大經(jīng)濟壓力

一位普通工薪族爸爸,給自己三四歲的女兒買一條裙子,就花了700塊。700塊一條的裙子,當然很可能是品質(zhì)和設(shè)計都很不錯的,而且孩子穿起來,可能確實非常漂亮。

但是,爸爸媽媽不考慮自己的負擔能力,一味地如此消費,又能堅持多久,怎么能不感到壓力巨大呢?

給孩子最好的,但要考慮在自己的承受范圍,如果消費不夠理性,造成過大的經(jīng)濟壓力,就得不償失了。

養(yǎng)孩子到底累不累?還是要看各位家長們怎么選。如果能剔除那些讓育兒生活疲憊不堪的因素,相信養(yǎng)育孩子會變成一段相當愉快、美好、輕松的人生旅程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中國家長應向西方學什么?


社會的競爭,決不僅僅是知識和智能的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狀態(tài)和做人的比拼。

由于歷史傳統(tǒng)、社會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觀念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從這些差異中,我們可以找出許多值得中國家長學習的觀念和做法——

★西方家長普遍認為孩子從出生那天起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獨立的意愿和個性。無論是家長、老師還是親友,都沒有特權(quán)去支配和限制他的行為,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不能替孩子做選擇,而是要使孩子感到他是自己的主人,甚至在什么情況下說什么話,家長都要仔細考慮,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心理。而中國家長則大都要求孩子順從、聽話。

★西方家長一般都相信孩子具有自我反省和教育的能力,孩子要自己勞做,自己生活,從勞做中得到快樂,從動手中獲得各種知識,學習各種技能。孩子能做到的,就讓他自己做,這是對孩子的尊重。比如在西方有很多這樣的情形:父親或母親在前面走,剛剛學會走路的孩子跟在后面走。他們認為這對孩子獨立性的培養(yǎng)十分重要。中國的家長生怕孩子磕著碰著,往往要抱著或拉著孩子走。

★西方人巴望孩子成名成家的觀念相對比較淡薄,他們并不煞費苦心地設(shè)計孩子的未來,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發(fā)展,努力把孩子培養(yǎng)成為能夠適應各種環(huán)境,具備獨立生存能力的社會人。他們的家庭教育是以培養(yǎng)孩子富有開拓精神、能夠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的人為出發(fā)點的。

基于這種觀念,西方國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視孩子從小的自身鍛煉。他們普遍認為,孩子的成長必須靠自身的力量,因此從小就培養(yǎng)和鍛煉孩子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能力,例如從孩子小時候就讓他們認識勞動的價值,讓孩子自己動手修理、裝配摩托車,分擔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簡單木工修理等活計。此外,還要外出當雜工,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機、冬天鏟雪、秋天掃落葉等。西方孩子從小就從事的送報等勞動,本身就是一種吃苦精神的磨煉。在寒冷的冬天,當中國的同齡孩子還在熱被窩里熟睡時,西方孩子早已起來挨家挨戶去送報了。這在嬌慣子女的中國家長看來可能有些“殘忍”,而正是這看似“殘忍”的教育,造就了西方孩子獨立自強的生活本領(lǐng)。在這種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孩子逐漸成長為具有獨立生存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公民。

中國的許多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實際水平的高要求、拔苗助長的教育方式、恨鐵不成鋼的態(tài)度在家庭里到處彌漫。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除生活上加倍關(guān)心外,家長最關(guān)心的是孩子的學習。為使孩子學習成績好,將來“光宗耀祖”,學習之外的事情家長都不讓孩子干,似乎學習好就是萬能的,而對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識等則關(guān)心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顧。從孩子出生到成年,家長幾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來,做飯、洗衣服、打掃、攢錢供孩子讀大學、出國、結(jié)婚、養(yǎng)兒育女等。

盡管我們的家長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這樣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難以讓孩子得到幸福,因為社會的競爭,決不僅僅是知識和智能的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狀態(tài)和做人的比拼。

★西方的家長更加重視孩子健康心理的培養(yǎng),因而很注意與孩子的情感交流,關(guān)心孩子的心理需要。家長把快樂教育作為一項重要的教育內(nèi)容來實施。他們經(jīng)常和孩子一起討論問題,孩子遇到不順心的事也愿意跟家長商量。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對于孩子的成才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至關(guān)重要。

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我國不少家長的做法卻正好相反,他們?nèi)粘I钪袑ψ优年P(guān)心基本上集中在孩子的生理需要方面,很少關(guān)心甚至根本無視孩子的心理需求,忽視孩子健康心理的培養(yǎng)和性格、意志的磨煉。其結(jié)果是在相當程度上導致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過低,以至經(jīng)不起生活中的壓力和挫折,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能使他沮喪、頹廢、自暴自棄,動輒離家出走,甚至輕生厭世。此類事件近幾年各媒體屢有報道,這些大部分都是家庭教育水平低下的結(jié)果,更確切地說是家長忽視對孩子健康心理的培養(yǎng)而造成的悲劇。

★西方家長重視從日常行為與情感中對孩子進行“做人的教育”,注重從內(nèi)心情感去尊重別人,看重的是日常生活的行為與習慣的培養(yǎng)。而我國家長和幼兒教師往往脫離孩子心理發(fā)展的實際,例如幼兒園時就提出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偉大理想主義的教育,忽視基礎(chǔ)的行為習慣、良好的人際交往等與孩子發(fā)展階段相適應的“做人的教育”。我們一直談教育要循序漸進,這不僅適用于智力教育、知識教育,同樣適合于做人做事的道德教育。現(xiàn)在我們的孩子道德觀念淡漠,社會性發(fā)展差,這與家長忽視對孩子最基礎(chǔ)的“做人教育”不無關(guān)系。

★西方家長“鼓勵創(chuàng)新”,而中國家長往往“滿足于克隆”,前者鼓勵孩子去超越前人,后者教導孩子在前人面前止步。西方家長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樣的獨立研究、獨立動手的能力,能以寬容的心態(tài)去營造一個利于培養(yǎng)孩子創(chuàng)造力的環(huán)境和氛圍。他們對孩子所做的種種探索行為往往持積極、肯定的態(tài)度,鼓勵孩子在生活中提出不同的見解,并對其中的疑問進行積極的探索。即使家長認為孩子的某一行為并不具有積極的效果,他們也不會過多地干涉,而是讓孩子在自己進行的探索中逐漸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并予以糾正。

為什么重名這么多?


那么,為什么現(xiàn)在重名的人這么多呢。許廣浩認為,這與人們的取名心理有一定的關(guān)系,“大家都希望起一個吉祥、美好、寓意深刻的名字,在這種心理的驅(qū)使下,一些有美好寓意的漢字或詞語就會在名字當中出現(xiàn)的頻率特別高?!?/p>

著名語言文字專家、省文史研究館館員田忠俠教授認為,現(xiàn)代中國人重名的問題也受到時代的影響和名人的影響。

他認為,名字重名首先是與起名者的文化修養(yǎng)有關(guān)系?!拔覀兘?jīng)常發(fā)現(xiàn)古人的名字非常雅,有人會認為古人對語言文字的掌握程度比現(xiàn)代人深,而實際上,古人的名字許多并不是自己父母取的,而是要高薪求名,是向當?shù)刈钣袑W問的人買的,因此,可以說古人取名的態(tài)度要比現(xiàn)代人鄭重?!爆F(xiàn)代不再流行高薪求名,但時代的作用對人們?nèi)∶泻艽蟮挠绊?。?jù)他介紹,名字的時代影響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建國后、文革、改革開放。剛建國時,建國和國慶的名字特別多,文革時又造就了一批“張紅”、“李紅”、“衛(wèi)東”、“忠東”,而改革開放后,又多了一批“趨時之名”,“陳改革”、“李開放”等是其代表作。

名人的名字對普通人取名的影響也不容忽視。田教授認為,名人的影響會呈現(xiàn)正反兩個方面。首先,同名不同姓的名字會大量地出現(xiàn)。比如,建國后出于對毛主席的愛戴,中國人名字中帶“東”字的特別多。另一方面,同名同姓的名人名字出現(xiàn)的可能性就將變得非常小。

中國家長應該向西方學習什么?


社會的競爭,決不僅僅是知識和智能的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狀態(tài)和做人的比拼。

由于歷史傳統(tǒng)、社會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觀念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從這些差異中,我們可以找出許多值得中國家長學習的觀念和做法——

西方家長普遍認為孩子從出生那天起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獨立的意愿和個性。無論是家長、老師還是親友,都沒有特權(quán)去支配和限制他的行為,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不能替孩子做選擇,而是要使孩子感到他是自己的主人,甚至在什么情況下說什么話,家長都要仔細考慮,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心理。而中國家長則大都要求孩子順從、聽話。

西方家長一般都相信孩子具有自我反省和教育的能力,孩子要自己勞做,自己生活,從勞做中得到快樂,從動手中獲得各種知識,學習各種技能。孩子能做到的,就讓他自己做,這是對孩子的尊重。比如在西方有很多這樣的情形:父親或母親在前面走,剛剛學會走路的孩子跟在后面走。他們認為這對孩子獨立性的培養(yǎng)十分重要。中國的家長生怕孩子磕著碰著,往往要抱著或拉著孩子走。

西方人巴望孩子成名成家的觀念相對比較淡薄,他們并不煞費苦心地設(shè)計孩子的未來,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發(fā)展,努力把孩子培養(yǎng)成為能夠適應各種環(huán)境,具備獨立生存能力的社會人。他們的家庭教育是以培養(yǎng)孩子富有開拓精神、能夠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的人為出發(fā)點的。

基于這種觀念,西方國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視孩子從小的自身鍛煉。他們普遍認為,孩子的成長必須靠自身的力量,因此從小就培養(yǎng)和鍛煉孩子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能力,例如從孩子小時候就讓他們認識勞動的價值,讓孩子自己動手修理、裝配摩托車,分擔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簡單木工修理等活計。此外,還要外出當雜工,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機、冬天鏟雪、秋天掃落葉等。西方孩子從小就從事的送報等勞動,本身就是一種吃苦精神的磨煉。在寒冷的冬天,當中國的同齡孩子還在熱被窩里熟睡時,西方孩子早已起來挨家挨戶去送報了。這在嬌慣子女的中國家長看來可能有些“殘忍”,而正是這看似“殘忍”的教育,造就了西方孩子獨立自強的生活本領(lǐng)。在這種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孩子逐漸成長為具有獨立生存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公民。

中國的許多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實際水平的高要求、拔苗助長的教育方式、恨鐵不成鋼的態(tài)度在家庭里到處彌漫。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除生活上加倍關(guān)心外,家長最關(guān)心的是孩子的學習。為使孩子學習成績好,將來“光宗耀祖”,學習之外的事情家長都不讓孩子干,似乎學習好就是萬能的,而對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識等則關(guān)心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顧。從孩子出生到成年,家長幾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來,做飯、洗衣服、打掃、攢錢供孩子讀大學、出國、結(jié)婚、養(yǎng)兒育女等。盡管我們的家長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這樣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難以讓孩子得到幸福,因為社會的競爭,決不僅僅是知識和智能的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狀態(tài)和做人的比拼。

西方的家長更加重視孩子健康心理的培養(yǎng),因而很注意與孩子的情感交流,關(guān)心孩子的心理需要。家長把快樂教育作為一項重要的教育內(nèi)容來實施。他們經(jīng)常和孩子一起討論問題,孩子遇到不順心的事也愿意跟家長商量。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對于孩子的成才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至關(guān)重要。

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我國不少家長的做法卻正好相反,他們?nèi)粘I钪袑ψ优年P(guān)心基本上集中在孩子的生理需要方面,很少關(guān)心甚至根本無視孩子的心理需求,忽視孩子健康心理的培養(yǎng)和性格、意志的磨煉。其結(jié)果是在相當程度上導致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過低,以至經(jīng)不起生活中的壓力和挫折,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能使他沮喪、頹廢、自暴自棄,動輒離家出走,甚至輕生厭世。此類事件近幾年各媒體屢有報道,這些大部分都是家庭教育水平低下的結(jié)果,更確切地說是家長忽視對孩子健康心理的培養(yǎng)而造成的悲劇。

西方家長重視從日常行為與情感中對孩子進行“做人的教育”,注重從內(nèi)心情感去尊重別人,看重的是日常生活的行為與習慣的培養(yǎng)。而我國家長和幼兒教師往往脫離孩子心理發(fā)展的實際,例如幼兒園時就提出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偉大理想主義的教育,忽視基礎(chǔ)的行為習慣、良好的人際交往等與孩子發(fā)展階段相適應的“做人的教育”。我們一直談教育要循序漸進,這不僅適用于智力教育、知識教育,同樣適合于做人做事的道德教育?,F(xiàn)在我們的孩子道德觀念淡漠,社會性發(fā)展差,這與家長忽視對孩子最基礎(chǔ)的“做人教育”不無關(guān)系。

西方家長“鼓勵創(chuàng)新”,而中國家長往往“滿足于克隆”,前者鼓勵孩子去超越前人,后者教導孩子在前人面前止步。西方家長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樣的獨立研究、獨立動手的能力,能以寬容的心態(tài)去營造一個利于培養(yǎng)孩子創(chuàng)造力的環(huán)境和氛圍。他們對孩子所做的種種探索行為往往持積極、肯定的態(tài)度,鼓勵孩子在生活中提出不同的見解,并對其中的疑問進行積極的探索。即使家長認為孩子的某一行為并不具有積極的效果,他們也不會過多地干涉,而是讓孩子在自己進行的探索中逐漸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并予以糾正。

家長必讀:中國家長砍向孩子的“刀”


為什么中國的家庭教育跟外國家庭教育就是不一樣呢?看看中國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給孩子砍下多少把教育的“刀”。

第一刀:砍去平等,種下家長專制的種子

在傳統(tǒng)的中國式家庭里,家長說一不二,強行決定孩子應該怎么做,不能怎么樣。現(xiàn)在的孩子不用下跪了,但在家庭生活中我們有沒有做到最基本的平等呢?當家庭內(nèi)部出現(xiàn)爭執(zhí)的時候,無論有沒有道理,家長總是習慣于用簡單粗暴的辦法,以“都是為了你好”的名義來代替孩子做出決定。

第二刀:砍去愛心,種下自私的種子

當你為如何撫養(yǎng)年邁的父母而與你的兄弟撕破臉皮時,有沒有注意到有一雙惶恐的眼睛正疑惑地看著你的表演?當你看到小偷在撬鄰居家的門,而你拉著兒子匆忙離去的時候,有沒有發(fā)現(xiàn)兒子的另一只手握成了拳頭?你的行為都可能在一刀刀砍去孩子的愛心,而在他幼小的心靈里埋下了自私的種子。

第三刀:砍去誠實,種下說謊的種子

孩子一旦明白說謊就可以不挨揍、不挨罵,或者可以讓皮肉之痛遲一些來臨的時候,他就可能慢慢變成說謊專家。小孩子說謊都是被逼出來的。如果我們說實話可以得到實惠,那誰還愿意冒險去說謊呢?很多的孩子都有一個困惑——為什么大人可以說謊,而小孩就不能呢?

第四刀:砍去冒險,種下平庸的種子

孩子要下河游泳,成人不是教會他怎樣在水中保護自己,而是簡單地拒絕——理由當然是危險。孩子都10多歲了,還不敢一個人到門口去買東西,因為大街上是危險的。20歲的孩子還不會開火做飯,因為煤氣是危險的。

是啊!現(xiàn)在的社會有些危險人就這樣。但就這樣一直抱著,他們又如何能長大呢?一點點危險都不能經(jīng)歷的孩子肯定是平庸的。

第五刀:砍去守紀,種下違法的種子

孩子自己過馬路很少會去闖紅燈。孩子騎車也會規(guī)規(guī)矩矩地在自行車道里行駛??墒钱斔麄兏改敢黄鹕辖值臅r候,總是被大人拉扯著不走人行橫道,不走地下通道,也不走人行天橋,而是翻欄桿、橫穿馬路。大人的借口是我忙,趕時間。殊不知這一刀讓孩子體會到:規(guī)則是可以不遵守的,自己的利益大于規(guī)則的嚴肅性。人治大于法制。

先別急,知道孩子為什么要這么做嗎?


當嬰兒哭鬧的時候,父母會關(guān)注孩子哭鬧行為背后的原因,猜測他可能是餓了,冷了,或者不舒服了。但隨著孩子的長大,父母好像漸漸喪失了這個能力,變得只關(guān)注孩子的行為,卻很少思考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

這里舉兩個例子,你就能明白,孩子明知道那么做不對,為什么會做一些讓我們無法理解的事。

有一次,在圖書館看書,旁邊坐著一對母子,媽媽埋頭忙碌,6歲的孩子在用蠟筆涂色。安靜了沒一會,6歲的孩子開始用腳踢桌子?!皠e踢了!”媽媽很生氣地瞪了他一眼。孩子撅了撅嘴,停了下來。沒一會,又開始踢桌子,媽媽呵斥了他,孩子安靜了沒兩分鐘,又開始踢桌子,這時同桌的人已經(jīng)不勝其煩,換了座位,媽媽感到又窘迫又惱怒,狠狠打了孩子一巴掌。

媽媽對孩子調(diào)皮的行為感到氣憤,并且急于糾正孩子錯誤的行為,卻從沒想過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人的行為都有一定的目的,孩子也一樣,如果我們想改變孩子的行為,必須先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孩子踢桌子的行為,讓媽媽的注意力從書本轉(zhuǎn)移到了他的身上,雖然是被媽媽批評、責罵,但他依然很滿足,因為他的真實目的已經(jīng)達到了,這個目的就是尋求媽媽的關(guān)注,即使是負面的關(guān)注。

如果上面的故事說服不了你,下面這個故事你可能會更有感觸。三歲的貝貝本來是個快樂可愛的孩子,他成長得很快,父母感到很欣慰。他一歲前學會走路,十八個月就不再用尿布了,兩歲時能清楚地說出正確的語句,而且他很擅長表現(xiàn)自己的聰明可愛,得到大人的肯定和喜愛??墒呛鋈唬_始哼唧、哭叫,還經(jīng)常尿褲子、拉褲子,這些年齡倒退的行為發(fā)生在弟弟出生兩個月之后。貝貝的父母,感到很疑惑,就向兒童心理醫(yī)生請教。

醫(yī)生,告訴他們:“貝貝會出現(xiàn)這些行為,是因為他觀察到,弟弟得到了全部的關(guān)注,自己失去了在家里的位置。他認為,只要自己變成一個嬰兒一樣不能自理,就能重新得到媽媽的關(guān)注。你會覺得孩子采取的方式有點莫名其妙,這是因為孩子并沒有察覺和理解他們行為背后的原因,采取的方式也不是理性思考的結(jié)果,完全依靠的是自己的直覺?!?/p>

貝貝的父母現(xiàn)在明白了,孩子出現(xiàn)這些錯誤行為的原因,是想尋求關(guān)注,所以父母及時做了調(diào)整,平時在照顧弟弟的同時,也給予貝貝足夠的關(guān)注,比如媽媽如果抱弟弟,就一定會抱他,不會因為弟弟是嬰兒,他是個大孩子而區(qū)別對待。另外,父母還邀請貝貝一起來照顧弟弟,讓他感受到父母的關(guān)注和重視。通過這樣的調(diào)整,不久之后,貝貝又回到了那個聰明伶俐的狀態(tài)。

從上面兩個故事,你可能已經(jīng)知道了,孩子真的很需要父母的關(guān)注。因為孩子在這個世界上能依賴的只有父母,他們除了父母就什么都沒有了,如果他們感到父母不夠關(guān)注自己,就會極其沒有安全感。

而父母在這個世界上,除了孩子,還有我們的伴侶、父母,以及自己的事業(yè)和財富,我們的安全感也來自多方面,精力也同樣被分散到各處。所以我們越來越難做到:將100%的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而孩子時時刻刻都在關(guān)注著我們,原來孩子愛我們,遠比我們愛孩子的還要多??!

孩子錯誤行為的背后,有著特定的原因,所以在遇到孩子做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時,我們先別急著糾正、責罵、或者懲罰,想想孩子這么做背后的原因,孩子經(jīng)歷的少,很多事情沒還需要引導,只有找到每件事背后的原因,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孩子不適當?shù)男袨椤?/p>

“生孩子容易,養(yǎng)孩子難”為什么還有很多人想要生孩子


其實在很多情況下,尤其是對于比較貧困的家庭來說,并不能給孩子好的教育,而且也不能很好的人他們成長,既然不能給孩子好的教育,為什么要還要生孩子,現(xiàn)在寒門出將子越來越難。

生孩子不容易??!古人形容生產(chǎn)為九死一生!即使現(xiàn)代醫(yī)學也不保證每個媽媽都能平安無事的從產(chǎn)房推出來!那即便如此為啥還有這么多人趨之若鶩的想去生孩子呢!我自己就是一個二歲孩子的媽媽!這個問題還真想回答一下。在和老公結(jié)婚之初我們一直懷著順其自然的心態(tài),如果有了我們就生出來!當生出來之后無數(shù)次夜奶、痱子、濕疹、紅屁股、感冒、發(fā)燒、出牙、咬人,也曾將埋怨侵吞我的大腦,可是一切都一切只要看到他熟睡的小臉,燦爛的笑容就沒了怨言!我和孩子他爸說想想我們在人生的一個階段(),伴隨一個生命逐漸成長!我們伴其左右,盡量可以給他一個無慮的童年,盡量不打擾他自然成長的軌跡!這不僅僅是因為血緣,更是人生的一種歷程!當你參與了這種歷程再回看父母曾經(jīng)的種種,就覺得很多無法釋懷的事情都好理解,很多不能張口的愛都能脫出而出,很多張口就來的恨也再也說不出來!這就是我們的人生吧!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家庭經(jīng)濟優(yōu)勢可以轉(zhuǎn)變?yōu)槌砷L優(yōu)勢,富裕家庭可能占據(jù)更多的教育資源和社會資源,讓孩子受益?!白≡谪毨鐓^(qū)的兒童是否與那些生活富足的兒童一樣達到發(fā)展里程碑?”也是兒童發(fā)展心理學研究的話題。

但值得關(guān)注的是,即使同樣家庭的不同孩子,會面臨個人發(fā)展和成就的差異,所以經(jīng)濟條件并不能獨自決定一個孩子在后來的成就。

其次,經(jīng)濟上的貧困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充滿了變化和波動。即眼前的民困家庭可能后來變富裕,目前的富裕家庭也可能會遭遇變故。

再次,生育是基本權(quán)利,生命是平等的。無論貧富貴賤,都有生育的權(quán)利。而每個生命在后天獲得的成就,是很多因素的綜合結(jié)果,并不由出生時的家庭經(jīng)濟狀況一項因素決定。劣勢和優(yōu)勢之間的關(guān)系,符合哲學上的矛盾原理。

最后,如果按照經(jīng)濟或其他優(yōu)勢來決定生育權(quán)利,會陷入希特勒式的優(yōu)等民族論調(diào),從而發(fā)生人為的災難。

題主這樣的問題,有點問的奇葩,其實這是一個在任何時代都會出現(xiàn)的社會問題,孩子的教育孩子的照顧,都需要我們投入太多的經(jīng)歷,而且想題主所說的貧困的家庭為什么還要生孩子?難道就不負責嗎?

其實對于這點,我曾經(jīng)看過一本書,哈佛的兩位教授,他們很奇怪,為什么越是窮的人,生的孩子就越多,最終他們走訪了很多貧困的國家,最終得出一個驚人的結(jié)果,那就是窮人都希望多生孩子來脫貧致富!

但是孩子生的多了,給孩子教育方面的經(jīng)費也沒那么多了,孩子就得不到好的教育,而且很多時候孩子因為沒錢,也會打很多份工,結(jié)果造成他們無法在一個領(lǐng)域內(nèi)取得到頂尖的成果,也就賺不到那么多的錢!

然后因為沒錢又繼續(xù)生孩子,造成了繼續(xù)窮下去,當然了這個故事不能完全的回答題主的問題,在中國很多人并不是為了錢而生的孩子,我覺得要孩子,很多人的心態(tài)就是養(yǎng)兒防老,還有就是寄托!

養(yǎng)兒防老很好理解,現(xiàn)在很多老人還是這樣的心跳,沒有孩子誰給你養(yǎng)老送終,晚年生活沒有人照顧,自己生病了都沒人給你買藥,這是很大的原因,還有就是精神寄托,家里有孩子的一定能理解!

生下孩子后,好像就有了動力,一切都會為了孩子去考慮,老人也是一樣,一下就變了高興起來,一個小生命好像讓整個家庭都有了寄托,不知道這樣說題主明白嗎?不明白可以繼續(xù)找我!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為什么中國家長養(yǎng)孩子這么累?》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園為什么不放寒暑假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guān)推薦

  • 中國家長應向西方學什么? 社會的競爭,決不僅僅是知識和智能的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狀態(tài)和做人的比拼。 由于歷史傳統(tǒng)、社會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觀念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從這些差異中,我們可以找出許多值得中國家長學習的觀念...
    2021-12-31 閱讀全文
  • 為什么重名這么多? 那么,為什么現(xiàn)在重名的人這么多呢。許廣浩認為,這與人們的取名心理有一定的關(guān)系,“大家都希望起一個吉祥、美好、寓意深刻的名字,在這種心理的驅(qū)使下,一些有美好寓意的漢字或詞語就會在名字當中出現(xiàn)的頻率特別高...
    2021-12-03 閱讀全文
  • 中國家長應該向西方學習什么? 社會的競爭,決不僅僅是知識和智能的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狀態(tài)和做人的比拼。 由于歷史傳統(tǒng)、社會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觀念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從這些差異中,我們可以找出許多值得中國家長學習的觀念...
    2021-12-23 閱讀全文
  • 家長必讀:中國家長砍向孩子的“刀” 為什么中國的家庭教育跟外國家庭教育就是不一樣呢?看看中國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給孩子砍下多少把教育的“刀”。 第一刀:砍去平等,種下家長專制的種子 在傳統(tǒng)的中國式家庭里,家長說一不二,強行決定孩子應該...
    2021-02-24 閱讀全文
  • 先別急,知道孩子為什么要這么做嗎? 當嬰兒哭鬧的時候,父母會關(guān)注孩子哭鬧行為背后的原因,猜測他可能是餓了,冷了,或者不舒服了。但隨著孩子的長大,父母好像漸漸喪失了這個能力,變得只關(guān)注孩子的行為,卻很少思考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 這里舉兩個...
    2020-12-31 閱讀全文

社會的競爭,決不僅僅是知識和智能的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狀態(tài)和做人的比拼。 由于歷史傳統(tǒng)、社會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觀念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從這些差異中,我們可以找出許多值得中國家長學習的觀念...

2021-12-31 閱讀全文

那么,為什么現(xiàn)在重名的人這么多呢。許廣浩認為,這與人們的取名心理有一定的關(guān)系,“大家都希望起一個吉祥、美好、寓意深刻的名字,在這種心理的驅(qū)使下,一些有美好寓意的漢字或詞語就會在名字當中出現(xiàn)的頻率特別高...

2021-12-03 閱讀全文

社會的競爭,決不僅僅是知識和智能的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狀態(tài)和做人的比拼。 由于歷史傳統(tǒng)、社會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觀念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從這些差異中,我們可以找出許多值得中國家長學習的觀念...

2021-12-23 閱讀全文

為什么中國的家庭教育跟外國家庭教育就是不一樣呢?看看中國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給孩子砍下多少把教育的“刀”。 第一刀:砍去平等,種下家長專制的種子 在傳統(tǒng)的中國式家庭里,家長說一不二,強行決定孩子應該...

2021-02-24 閱讀全文

當嬰兒哭鬧的時候,父母會關(guān)注孩子哭鬧行為背后的原因,猜測他可能是餓了,冷了,或者不舒服了。但隨著孩子的長大,父母好像漸漸喪失了這個能力,變得只關(guān)注孩子的行為,卻很少思考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 這里舉兩個...

2020-12-31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