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認識字寶寶的說課稿。
如果孩子有厭學情緒,那家庭就起了中間作用,安慰并鼓勵孩子!家長與教師之間要互相協(xié)助,及時注意孩子情況,幫助孩子積極健康地成長!那么,怎么充分利用家庭與校園之間的資源對幼兒進行教育呢?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育兒觀念:育兒心得之寶寶識字》,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育兒觀念:育兒心得之寶寶識字
每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寶貝,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很多家長的希望。我們也不例外,晴晴還沒有出生的時候,我們就設(shè)想了很多如何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也會閱讀一些育兒心得。但是,等到晴晴出生后,我們才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特別的小天使,沒有什么方法是萬試萬靈的,只有根據(jù)孩子的特性來適當引導(dǎo),配合孩子一些天性,才能做的更好。
晴晴從小就是好奇心很重的孩子,對所有不認識的事物都有很大的興趣想要了解,記憶力又很好,重復(fù)幾次就能掌握,而一旦了解后也會愿意像個小老師一樣將自己掌握的知識與大家分享,于是借助孩子的這些特性,我們開始摸索最合適的教育方法。拿寶寶識字來說,我們從最開始的有意引導(dǎo)到后來孩子的自學,不知不覺中,3歲多的晴晴已經(jīng)認識了很多的字。總結(jié)了一下,我們的心得主要有以下幾點:
1、好奇心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給晴晴買的第一本故事書開始,在給晴晴講故事的時候我們總是用手指著書上的文字,一個字一個字的念,于是,小小的晴晴開始對這些文字產(chǎn)生了很濃厚的興趣,幾次之后,只要我們拿著故事書講故事,她就要求我們一定要一個字一個字的指著念,讀多幾遍,連蒙帶猜的她就可以讀通整本書了,那時的她可能還沒有意識說要學認字,但是對文字的好奇給她以后學識字打下了很好的基礎(chǔ);帶她出門,她會特別留意街上的店名招牌、廣告等,一定會問怎么念,然后跟著學。認識了一定數(shù)量的字后,她看到熟悉的字就會煞有介事地自己念出來,我們都會及時送上掌聲與鼓勵,碰到不認識的字她首先會讀半邊,呵呵,這時如果讀錯給她糾正,再次遇到的時候還會特意再問她記不記得以加深印象,這樣日積月累,以孩子驚人的記憶,結(jié)果常常我們料想不到的。
2、言傳身教: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父母在平時生活中要注意細節(jié),做好孩子的榜樣,父母喜歡讀書看報,孩子也一定會靜心坐下看書。
3、營造氛圍:晴晴識字始于2歲左右,剛開始我們是有意識地營造家庭的“漢字氛圍”,即在家里的很多地方都貼了的漢字畫,還有一套身體部位,小動物,生活常用物品的圖卡,每天都會與晴晴做“我念你指”的游戲,我們念文字要求晴晴指出對應(yīng)的圖片,她很快就能熟練的做到,然后,我們開始改變游戲規(guī)則,變成“我指你念”,我們指圖片或者文字,要求晴晴念出來,念對了就會大大鼓勵一下,不對的通常也是念成了圖片上的其他字,我們就先告訴她她所念的是哪個字,再引導(dǎo)她再想想我們指的究竟是哪個字,總之不輕易的說她錯了,這樣即使念錯,對她識字的興趣也不會有太大沖擊。認的字越多,得到大家的鼓勵、表揚也越來越多,這也更刺激了孩子愛認字的興趣(這應(yīng)該就是時下流行的“鼓勵教育”吧)。
營造氛圍還有很多方式,比如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可以用兒童故事機放些如經(jīng)典的《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唐詩宋詞》等,孩子反復(fù)、無意識的聽,會在不知不覺中背誦下來,如果這時她手邊有相應(yīng)的書本,孩子半讀半猜的,很快大部分的字就都會認了,時間長了,全書就會讀了,她也愛上了看書,再后來,可以自己看一些新兒童書。
4、互動很重要。學習的過程中,與孩子充分互動,孩子每一次關(guān)于文字的疑問,我們都會盡快的給予答復(fù)和反饋,否則,慢慢的她就會對文字失去興趣;另外,上幼兒園之前,孩子大部分時間還是在家里,而我們則要工作無法時刻陪伴,這時除了讓她玩玩具隨意畫畫等,我們還會給孩子適當看些電腦電視,有一段時間,她愛上玩IPAD,于是我們就在平板上下載了幾套兒童識字軟件,課時內(nèi)容從易到難,每個漢字都配有圖片,解釋、語音朗讀以及相關(guān)詞組,練習部分則會有跟讀和聽寫,晴晴對這種互動式的學習非常喜歡,所以她都不用問我們,自己一個人可以跟讀完好幾課時,一般幾次后,自己在測試模式下,大部分自己就會讀了,但前提是要把握時間,每天不要玩超過1小時。
5、循序漸進。對于孩子識字,我們主要采用的是“從閱讀完成識字法”,即學習很少量字即開始閱讀。除了第一次的100個左右的“人手足耳鼻口”等單字之外,晴晴對于文字的學習主要來源于故事書,通過故事的內(nèi)容再進一步加深孩子對于文字的理解,同時也配合著IPAD上的識字軟件學習一些單字。當然,我們在選擇書的時候都會注意從易到難。這樣,剛滿三周歲,她已經(jīng)能夠獨立閱讀《小玻系列》、《淘氣寶寶系列》等低幼讀物,據(jù)本人保守估計在300-500字(無法具體統(tǒng)計孩子的認字數(shù)量)。
以上是我們在教孩子識字方面一些心得,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敬請各位老師繼續(xù)給予指導(dǎo),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育兒觀念
每個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聰明,而孩子的健康、聰明需要父母的辛勤培養(yǎng)和教育。人們不是說:孩子生下來是一張白紙,所圈、所點需要后天的培養(yǎng)和教育,這就說明教育的重要。而家長是孩子最親近、最信任的人,也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談舉止時刻影響著孩子行為的發(fā)展。良好的、科學的教育方法可以讓孩子成長為一個身心健康、頭腦聰明、積極樂觀的人。
但在現(xiàn)實中,家長們往往都缺乏教育孩子的實踐經(jīng)驗,只能是摸著石子過河――憑感覺了。自今年9月我們的女兒陽陽開始幼兒園學習后,我們有幸參加了新生家長培訓(xùn)系列講座,這些講座對我們來說真是雪中送炭,非常及時也非常有針對性,幫我們解答了許多存在的疑問,也糾正了我們一些認識上的偏誤,讓我們逐步掌握了更好地解決問題的辦法。同時,又深刻的體會到做一個稱職的、讓孩子喜歡的父母是何等的不容易。做一個合格的家長,不但要更新觀念,走出各種誤區(qū),更要做好表率,樹立榜樣,要以愛的教育來培養(yǎng)小孩。對小孩的各種要求應(yīng)順其發(fā)展、啟發(fā)引導(dǎo)、減少壓力,多給小孩創(chuàng)造其自由探索、自由想象的空間,讓孩子有一個美好幸福的童年。
s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國家的未來。對幼兒實施教育,不僅在于幼兒園的教育,還應(yīng)當貫穿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幼兒園教育強有力的支持,在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家長更應(yīng)與老師密切合作。
育兒觀念:冬季體育鍛煉育兒心得
孩子們都是祖國未來的花朵,維護和促進孩子們的身心全面和諧發(fā)展是我們作為父母、老師最重要的任務(wù),而兒童在3到6、7周歲年齡段,是其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因此,科學的、適合兒童的各項體育鍛煉,可使孩子們在德智體美等諸多方面得到全面發(fā)展,使他們的體格更加協(xié)調(diào),對孩子們的心理發(fā)展也有很重要的影響。
幼兒園的孩子們都是從家庭的小環(huán)境轉(zhuǎn)變到幼兒園這個大集體中,面臨著一個環(huán)境的轉(zhuǎn)變,對孩子們的身心都是一個大的挑戰(zhàn),在老師教導(dǎo)孩子們學習生活文化知識,培養(yǎng)和提高孩子品德、智力的同時,適當?shù)?、科學的體育運動,身體上首先能增強孩子各器官系統(tǒng)的功能,增強孩子的體質(zhì),使孩子體格健壯,減少疾病的發(fā)生;其次,還可以起到塑身、美化形體、避免肥胖的功效;心理上,可以培養(yǎng)他們和同伴之間、師生之間的交往能力,增強孩子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培養(yǎng)孩子們對人親近,有愛的態(tài)度,還可以滿足孩子們對模仿、娛樂等的多種需要。
在嚴寒的冬季,孩子的抵抗力較差,容易罹患呼吸系統(tǒng)方面的疾病,因此,冬季體育鍛煉更加尤為重要。作為一名母親,我對孩子的體育鍛煉極為重視,給孩子制定了一個冬季運動的計劃,具體如下:
1、盡可能多讓孩子室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除了增強抵抗力之外,還可以增強孩子對身邊環(huán)境和事物的觀察能力,且多觀賞綠色植物有利于對視力的保護。
2、堅持每天飯后室外散步半小時到一小時,促進消化功能,增強血液循環(huán)。
3、每天給孩子半小時左右自己活動時間,其間可以跳繩、跑步、跳遠,也可以和父母親一起參加親子活動,比如玩老鷹捉小雞、丟手絹等游戲,玩耍和鍛煉的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親子感情。
4、每周帶孩子參加半天舞蹈培訓(xùn),鍛煉身體的同時美化形體,培養(yǎng)藝術(shù)氣質(zhì)。
5、鼓勵孩子多參加幼兒園的體育活動項目,如跑步比賽、跳繩比賽或一些親子運動,鼓勵孩子和同伴們相互協(xié)作、互幫互助。
總之,生命在于運動。在體育運動中,可以培養(yǎng)孩子們勇敢堅強、不怕困難的意志。群體的體育運動中,孩子們會學會如何和同伴們團結(jié)合作,如何互相幫助,如何體會勝利的喜悅和如何承受失敗的挫折。而這些,全都是孩子們在以后的成長道路上必須要面對要遇到的。因此,我們應(yīng)該在充滿競爭色彩和趣味的體育游戲和鍛煉中,讓孩子們通過不斷地努力和鍛煉,體驗成功和榮譽,形成活潑健康樂觀,積極團結(jié)互助,勇于克服困難,勇于競爭,健康成長的良好個性品質(zhì),讓孩子成為一個適應(yīng)社會需要的人,一個堅強成長的人,一個自立自強的人,一個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人。
美國--父親育兒成為時尚
在美國,很少見三世同堂的大家庭,祖父母沒有撫養(yǎng)孫輩的義務(wù)。同時因為人工費用高昂,只有極為富裕的家庭才請得起保姆,因此育兒的擔子只能落到父母身上。養(yǎng)兒育女在美國,曾完全被當成母親的職責。后來,女權(quán)主義者從男女平等,提高婦女地位的角度出發(fā),呼吁父親多分擔育兒義務(wù)。在這種觀念的引領(lǐng)下,一種新的時尚潮流應(yīng)運而生--父親育兒。購物中心、各種游樂場所,隨處可見抱著、用小籃提著、背著、或是推著可愛寶寶的大男人。父親分擔育兒職責成為一種時尚,在美國的中等收入家庭中尤為盛行。
據(jù)報道,美國有兩百萬父親選擇留在家里帶孩子,而讓妻子去工作養(yǎng)家。這么做的家庭有的是因為妻子收入比丈夫高,有的是因為丈夫更有耐心,更喜歡陪在孩子身邊。這些"全職爸爸"樂此不疲,還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結(jié)成各種組織聯(lián)盟,互相交流育兒心得,上演活生生的"奶爸團"!
我們可以學到什么
近二十年來,心理學家與兒童發(fā)展專家逐漸發(fā)現(xiàn),父親分擔育兒職責,對兒童的健康成長發(fā)育起著重要作用,某些作用甚至是母親無法替代的。研究發(fā)現(xiàn),由于大多數(shù)男性與女性行為方式的不同,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比如,母親抱起孩子時,動作往往非常溫柔,可很多父親卻和孩子玩得更"瘋",從生理和心理上給孩子帶來更高程度的興奮。有研究表明,嬰兒早在兩個月大時,就能分清過來抱他的是男性還是女性。如果是父親來了,他會全身緊張,心跳和呼吸加快,準備好和父親"瘋一場"。這種外在刺激對嬰兒的大腦發(fā)育很有好處。
日本--不分場合,讓禮儀成為習慣
在日本,任何場合下"禮節(jié)"都是第一位的,這里的"場合"甚至不分在家還是在外。寶寶會自己從手吃飯以后,媽媽則會教育他,飯前必須說一聲"我要開動嘍"(日本的傳統(tǒng),寓意為感謝祖先賜給我美食),飯后會說"謝謝款待"。孩子每一次出門都要向父母說一聲"我出門了",父母會回一句"走好",寓意一路平安;回家后要說一聲"我回來了",家人也要應(yīng)一聲"歡迎回家"。這些在我們看來沒太有必要的"禮儀",日本卻沿襲了數(shù)千年。
日本的公交車也設(shè)有"老弱病殘孕"專席,但與我們不同的是,即使車上沒有"老弱病殘"大家也絕不會去坐,沒有其他空位就站著。他們的想法很簡單,專席就是老人孩子們的特權(quán),一切以他們?yōu)橄?,即使空著也不坐,或許正是人們時刻把"禮節(jié)"放心中的體現(xiàn)。如果有人違背這個規(guī)則,會被車上所有人視為異類,肯定會有人站出來指責你。家長也會從小教育孩子乘車的規(guī)則。這大概就是為什么日本全社會從小還到成人都那么遵守秩序的原因吧。
連垃圾都是干凈的
日本全民環(huán)保意識都很強,日本的小孩子更是從小被灌輸環(huán)保思想。家中的垃圾會按材質(zhì)分類盛裝,并且裝袋前一定先清洗一番,所以日本人連垃圾都很干凈。媽媽做這些時會讓孩子在一邊看著,等他大一點便和他一起做。在幼兒園或?qū)W校時,孩子們會把拉圾裝進自己的袋子里,帶回家處理。日本孩子從小知道要少開空調(diào),不是因為日本人吝嗇,而是他們幾乎人人知道開空調(diào)會造成"熱島現(xiàn)象",會破壞大氣臭氧層,給日本給地球帶來危機。
我們可以學到什么
我們大人在教育子女時總強調(diào)在人前要怎樣怎樣懂禮貌,卻又縱容他們在家里可以"沒大沒小"。或許,"禮節(jié)"這堂課真應(yīng)該效仿日本人那種"不分地點,讓禮儀成為習慣"的思想。環(huán)保亦是如此,無論我們的口號喊得多么激昂,都比不上牽著寶寶的手將廢舊電池裝進回收箱這一個動作來得實在。教育正是在這種不分地點、不分大小的一點一滴的積累中建立起來的。
法國--你我是"平等"的
法國人沒有經(jīng)常抱著寶寶的習慣,寶寶幾個月大就會被安置在一塊圍起來的安全的嬰兒區(qū),讓他們在里面摸爬滾打,再大一些就把寶寶放在地毯上讓他來回爬。他們認為這樣長大的孩子肌肉更靈活,個性也更獨立。法國父母對待孩子最大的特點是"平等"。即便寶寶吵鬧,父母也只會用平等的口氣說"你要安靜一點"。我們經(jīng)常會看見法國父母蹲下來,用平和的語氣跟孩子聊天,認真地回答孩子充滿童真的問題。例如,在面包房里,一個售貨員會對一個挑選蛋糕的孩子說:"小姐,您挑選好了嗎?"孩子從小就受到他人的尊重,同時也學會了尊重別人。只要不是特別正式嚴肅的場合,法國父母一般都會帶著孩子一起參加。孩子和小同伴之間也會相互邀約,一起開派對,這時父母只充當"司機"的角色,僅僅負責接送孩子,充分尊重孩子的社交,并和他的社交圈保持距離。
我們可以學到什么
法國父母主張的"平等"或許戳中了許多中國父母的要害。我們經(jīng)常從一些視頻中看到國外的寶寶像"小大人"那樣把自己的想法說得頭頭是道,這便是我們的孩子所欠缺的獨立思考并解決問題的能力。把孩子當成和自己一樣具有獨立行為能力的個體,把他們的話當真并站在他們的角度認真思考,有多少父母能夠做到這點呢?
以色列--下午的"靜養(yǎng)時光"
以色列是一個以孩子為中心的社會。下午1點左右,孩子們就放學了,2點到4點是以色列特有的持續(xù)約2個小時的"安靜時段"。很多銀行和商店會在這個時段內(nèi)暫停營業(yè),公園里面也是空無一人,因為這個時間孩子們有的在午睡,有的在安靜地玩耍,有的寫作業(yè)。這個"安靜時段"可以保證孩子們從4點到7點的有充沛的精力進行校外活動。
我們可以學到什么
以色列這種以孩子為中心的做法令人感動。爸爸媽媽們不妨自己在家也小試一下,實施你自己的"安靜時段"計劃。每天固定一個時間段關(guān)掉電視和電腦,然后陪孩子一起看看書,或者從事一些安靜的活動,這樣無論大人小孩都可以利用這段時間休整一下,讓整日不停接收信息的大腦暫時停止,恢復(fù)充沛的精力。
韓國--"粗放式"育兒
自小鍛煉待人接物
韓國的每個家庭都有教育子女品德、修養(yǎng)的家訓(xùn)掛于家中的居室。這使得韓國的青少年大多講究禮貌、尊重長輩。如果你有機會到韓國人家中做客的話,就會發(fā)現(xiàn)無論多小的孩子,都懂得為客人和長輩倒水時雙手捧著,恭敬地奉上。
"粗放式"育兒
韓國人周末愛舉家到大自然里游山玩水。幾個月大的孩子背在身上,兩三歲完全能走的孩子則手拉著手一起爬山。有時小孩子爬累了,走不動了,家長們也很少抱起他們,而是在一邊等他們休息一會兒再接著走。韓國的父母認為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他們覺得只要有機會就應(yīng)該多帶孩子出去,雖然路途中辛苦一點,但對孩子也是鍛煉。他們認為從小就要鍛煉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太嬌生慣養(yǎng)長大必定沒有出息。
我們可以學到什么
在中國常常有這樣的現(xiàn)象,家長們很少帶小孩子們出外遠行,即使出門也要捂得很嚴實,做足各方面的準備。韓國父母的"粗放式"育兒或許對你有所啟發(fā)。比起"金屋藏嬌"式的養(yǎng)育,讓城市出生的孩子也像大山里的孩子那樣赤著腳丫滿世界奔跑,小磕小碰權(quán)當歷練,這樣是不是才是對孩子真正的保護呢?
育兒觀念:如何安撫寶寶的情緒
嬰兒在最初的幾個月里,情緒自我控制的能力非常有限。因此需要看護人的幫助,安撫他,幫他把情緒調(diào)整過來。如果等嬰兒的情緒變得十分強烈了才來幫助他,會使他比較容易產(chǎn)生快速和強烈的沮喪,這樣他的情緒會變得比較難以平復(fù),情緒自我平復(fù)的能力也難以形成。安撫嬰兒的具體方法有:
(1)輕拍、輕搖或是抱著孩子走動。孩子在子宮中總是被“搖晃著”的,這能帶給他熟悉的舒適和安全感。
(2)陪著孩子,對他說說話。如果您實在沒空,也可以在嬰兒床邊安置有聲音或者會轉(zhuǎn)動的玩具,讓他“解解悶”。
(3)換換環(huán)境。帶孩子去另外一個房間,或者讓孩子看看窗外。
(4)換一種抱他的方式。比如,剛才孩子是躺在您的臂彎里,現(xiàn)在讓孩子坐起來,或者讓他面朝外,背貼著您的胸。
(5)給孩子做做撫觸。比如輕輕撫摸孩子的背,孩子會很享受肌膚相親。
(6)搖籃曲可以讓大多數(shù)孩子都安靜下來。
父母如何幫助寶寶學習控制情緒?
在孩子兩歲以后的幾年里,其控制情緒的能力也漸漸發(fā)展起來。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對孩子情緒的接納和疏導(dǎo),可以很好地幫到孩子。父母幫助孩子學習控制情緒的積極策略有:
(1)接納孩子的情緒。
孩子情緒激動時,講道理通常是無效的,父母要先讓孩子表達不滿、傷心的負面情緒,并對他表示理解。
(2)用冷處理讓孩子慢慢冷靜下來。
面對激動的孩子,不妨先讓孩子自己待一會兒,等他冷靜下來,再心平氣和地解決問題。
(3)及時制止危險行為。
如孩子出現(xiàn)亂打、亂咬或其他可能造成危害的行為,要立刻制止他,以免造成傷害。
(4)跟孩子約定發(fā)泄情緒的方式。
平時可和孩子聊聊,如果不開心,他怎么表達才可接受。如捶打沙發(fā)墊子,對著大樹將不高興的事情說出來等。在孩子發(fā)脾氣時提醒他,讓他習慣這樣做。
育兒觀念:先別發(fā)火孩子都是父母的連心肉,平時任憑他們再哭鬧撒潑,也舍不得動一指頭。當自家孩子與別家孩子打架、尤其是挨了打吃了虧時,心里自然很不平靜。然而,往往在這時候,為父母者“愛令智昏”頭腦發(fā)熱,干出不應(yīng)該干的蠢事來。有的父母一見自己孩子與別家孩子打架,不問青紅皂白,拉上自己的孩子就要去找別家孩子的家長,一蹦三跳說別家孩子打了自己的孩子,非要討個“說法”不行。還有的父母,與此做法恰恰相反,一見自己的孩子與別家孩子打架,不問青紅皂白,上前拉住自己的孩子,劈頭蓋腦就打,一是生氣孩子惹事,二是顯示自己教子之嚴。其實,以上兩種做法,都有些欠妥。前者有給孩子撐腰壯膽之嫌(實際是護短)。這樣一來,自己孩子就有恃無恐,不管“勝利”或“失敗”,都有父母為自己出氣。這次打了架,下次還要打。后者容易養(yǎng)成孩子的懦弱自卑感,別的孩子打自己,也不敢正當自衛(wèi),只有逃跑。正確的做法應(yīng)該是:為父母者見到自己孩子與別家孩子打架,首先自己冷靜下來,平心靜氣教育孩子,小伙伴之間相處,應(yīng)該團結(jié)友愛,打架是不應(yīng)該的。然后再問打架的經(jīng)過。如果起因是自家孩子,應(yīng)該教育孩子主動去向?qū)Ψ劫r禮道歉,爭取和好如初。如果起因是別的孩子,應(yīng)該提醒孩子自己要講道理,也幫助小伙伴講道理,不要動輒訴諸武力。
育兒觀念:怎樣訓(xùn)練寶寶自己吃飯
當寶寶可以坐穩(wěn),并且小手的抓取物品的能力已經(jīng)發(fā)育到良好的時候,就可以訓(xùn)練寶寶自己吃飯了,當然最好的時候就是當寶寶吵著要自己吃飯,不要媽媽喂飯,在飯桌上和媽媽搶著抓勺子的時候,就是訓(xùn)練寶寶自己吃飯的最佳時機。
那么怎樣培養(yǎng)寶寶自己學吃飯呢?
一、讓寶寶自己學習進餐
寶寶開始自己吃食的時候,由于動作不準確,技巧不熟練,難免會漏撒食物,而且會弄臟環(huán)境和自己的小手小臉,這時候媽媽絕對不可以呵斥寶寶進而制止寶寶自己吃飯的要求,相反要鼓勵寶寶,給他不易打碎的餐具,并給他圍上圍嘴。
寶寶在自己吃飯的時候往往會興致很高,飯量會不由自主的增加,由于寶寶邊吃邊玩,這時寶媽要在旁邊照看好寶寶,必要的時候還要親自喂食。
二、培養(yǎng)良好的飲食習慣
1、正確使用餐具:培養(yǎng)寶寶逐步適應(yīng)使用餐具,為其以后的獨立進食做好準備,訓(xùn)練正確的握匙姿勢和用匙吃飯
2、進餐要有規(guī)律:到了該進餐的時候就要喂寶寶,寶寶如果不愿吃也不要強迫他,寶寶如果吃的好就要表揚他,長此以往寶寶就會養(yǎng)成習慣。
3、清潔衛(wèi)生:要培養(yǎng)寶寶在飯前洗手、洗臉、圍上圍嘴的習慣,固定喂飯地點,不要一邊吃一邊玩。
4、不挑食不偏食:要培養(yǎng)寶寶飯、菜、魚、肉、水果都能吃,還要干稀相配合,增加咀嚼次數(shù),飯前不吃零食的好習慣。
訓(xùn)練寶寶吃飯是個耐心活,寶媽寶爸們一定要有條不紊,循序漸進的進行。
喜歡《育兒觀念:育兒心得之寶寶識字》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希望帶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園認識字寶寶的說課稿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guān)推薦
育兒觀念:冬季體育鍛煉育兒心得 孩子們都是祖國未來的花朵,維護和促進孩子們的身心全面和諧發(fā)展是我們作為父母、老師最重要的任務(wù),而兒童在3到6、7周歲年齡段,是其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因此,科學的、適合兒...
育兒觀念:國外育兒經(jīng)驗 美國--父親育兒成為時尚 在美國,很少見三世同堂的大家庭,祖父母沒有撫養(yǎng)孫輩的義務(wù)。同時因為人工費用高昂,只有極為富裕的家庭才請得起保姆,因此育兒的擔子只能落到父母身上。養(yǎng)兒育...
育兒觀念:如何安撫寶寶的情緒 嬰兒在最初的幾個月里,情緒自我控制的能力非常有限。因此需要看護人的幫助,安撫他,幫他把情緒調(diào)整過來。如果等嬰兒的情緒變得十分強烈了才來幫助他,會使他比較容易產(chǎn)生快速和強烈...
育兒觀念:先別發(fā)火孩子都是父母的連心肉,平時任憑他們再哭鬧撒潑,也舍不得動一指頭。當自家孩子與別家孩子打架、尤其是挨了打吃了虧時,心里自然很不平靜。然而,往往在這時候,為父母者“愛令智昏”頭腦發(fā)熱,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