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用接納成就孩子的一生

發(fā)布時間:2020-10-23

值日生的教育筆記。

幼兒的教育向來不是幼兒園單方面的,而是需要家長的配合與幫助。教師與家長都需要不斷改正自己的錯誤思想,和孩子做朋友,放低姿態(tài),互相尊重,彼此包容!那么,教師可以在哪些方面與家長配合教育孩子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用接納成就孩子的一生”,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用接納成就孩子的一生收到書首先就被書的精美深深的吸引,有想讀的欲望。封面上母女倆面向大海,相互依偎,好溫馨的畫面!

當時就很期待能有幸讀到此書,總?cè)缭敢詢敚斎皇且欢脼榭炝?。捧起書來一連讀了幾章,真的是感觸頗多。

本書從表兄弟倆的小對話開始,一個是在中國的教育體制下我們培養(yǎng)出來的優(yōu)秀學生,一個是為了自己的愛好而堅持的美國孩子,他們有著不同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表哥聰明好學,品學兼優(yōu),考上了國內(nèi)一流的大學又到美國攻讀博士,但是他最終的目的就是學一個好的專業(yè)將來有份好的工作,沒有喜歡不喜歡之說。而表弟則不一樣,他有自己的愛好和理想,愛好音樂為了自己的愛好和理想生活,過得充實而又快樂。這就是不同這就是差距??戳诉@篇文章我就想,我們的孩子能否有表弟一樣的思想和為自己的愛好而活的快樂生活。我家寶貝長大了是否能夠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yè),去享受工作帶給他的愉悅。我家寶貝我和老公是這樣想得,成績并不能代表一切,只要孩子上課認真聽講,考試盡力就行了。并不需要為了那幾分之差額外多付出太多的時間,騰出那富裕的時間干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看書,鼓搗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這也和文中表弟不愿為那幾分多花上六七個小時的做法不謀而合。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勇于去嘗試,即使輸了也是人生收獲,只有真正喜歡,才能全身心投入,只有全身心投入才會干的更好!

書中讀博士是為了什么一文中,我最關(guān)注的就是那個美國師兄。讀博士兩年多突然對種葡萄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停學跑去種葡萄。兩年后,他又回來了,繼續(xù)讀這與種葡萄八桿子打不著的醫(yī)學專業(yè)。他和同學們講起種葡萄的事也是眉飛色舞滔滔不絕。有人問他為什么不一輩子種葡萄?他說深入進入以后覺得當業(yè)務(wù)愛好很好,但是做終身職業(yè)并不合適,他更喜歡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工作上。他回來繼續(xù)讀博士的目標很明確:畢業(yè)后要去哪個研究機構(gòu),跟哪個導(dǎo)師做博士后研究,做哪方面的研究,所有一切全都計劃好了。因為目標明確,所以幾年間一直朝著這個方向努力,不斷地儲備實力和人際關(guān)系,在同學們前途未卜的時候,他先謀而后動,已經(jīng)有了明確的去處。這個同學從高中起就嘗試在很多行業(yè)打工,在大學也曾換過專業(yè),假期還到偏遠的國家去旅行探險,做過許多國內(nèi)的學生想都沒想過的事情,到最后他很清楚自己喜歡做什么。他所選擇的終身職業(yè)既是他自己想做的也是他擅長的。這個同學給我的印象最深刻,在我們國家的體制中想在大學換個專業(yè)想必不是那么簡單,但是讓我們的孩子在他年齡允許的范圍內(nèi)去嘗試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我們還是可以想辦法辦到的,這就看家長是如何想如何做的,得讓孩子去嘗試去體驗他才知道什么是他喜歡的什么是他自己不適合做的,沒有嘗試就不知道自己是否是那塊料,我們要把決定權(quán)還給孩子,讓他自己去選擇,自己決定自己的未來為自己負責,放飛夢想,用行動用熱情去追尋夢想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那樣的生活才是幸??鞓返摹T儆芯褪侨艘欢ㄒ忻鞔_的目標并為之堅持不懈。首先要廣泛的去嘗試,也許這個過程會很漫長,但是我們不能迷失方向要堅持,嘗試之后自己心中就會有數(shù),什么是自己喜歡的什么是不喜歡的,為自己選好未來努力的方向,而且是自己所喜歡的,有熱情去做的,然后就是朝著這個方向大踏步前進!我想以后等我家寶貝大一些了我也會放手讓他自己去經(jīng)歷去嘗試,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去鍛煉他。

人生短短幾十年,如果能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那將是多么快樂幸福的事情啊。所以我們一定要圍繞孩子的興趣讓他去體驗嘗試,也許未來的路上滿是荊棘,也許孩子會撞墻南墻,但是那又有什么關(guān)系,不去經(jīng)歷嘗試怎么能知道是輸是贏?不經(jīng)歷風雨又怎能見到彩虹?

書中還講到了美國人的教育理念,美國媽媽對孩子的教育。美國人很重視小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幼兒的教育,美國人很重視孩子的讀書習慣的培養(yǎng),圖書館遍布每個美國城市,美國媽媽重視孩子行為和禮貌。還有就是美國的“媽媽俱樂部”,這樣那樣的活動豐富孩子的生活。這是我們國內(nèi)所缺少的。尤其是對閱讀的重視程度,我們所在的小城圖書館里適合低幼孩子的書幾乎沒有,就是花錢借閱的繪本館我們這也是沒有得,真的是中國孩子的悲哀啊。

接納,從書中看到了太多因為父母的原因?qū)е潞⒆硬蛔孕诺睦?,雖然孩子在父母的精心培養(yǎng)下成才。但是內(nèi)心卻很空虛沒有自我存在感,很自卑覺得自己不可愛。這都是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種下的種子,會一輩子跟隨孩子影響孩子的生活。我想,本可以接納孩子鼓勵孩子,讓孩子在父母的關(guān)注和鼓勵下快樂的前進。摒棄“虎媽”“鷹爸”和中國“不打不成材”的思想吧。無條件的接納孩子,這樣孩子才有安全感,用父母的愛和智慧去教育我們的孩子,相信每個孩子都會給父母以驚喜。

這本書給予我的啟示和感悟真的是太多,我會經(jīng)常去翻看它,提醒自己接納孩子,接納家人接納這世間所有的一切!YJs21.Com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父母的教育,孩子的一生


【導(dǎo)讀】“人生而具備為人父母的本性,卻未必具有教育子女的能力。”接受采訪的一些教育界人士說,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就是首席工程師,教養(yǎng)方式是影響工程質(zhì)量的重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在教育孩子中存在五大誤區(qū),或多或少地干擾孩子這一“工程”的質(zhì)量。

第一是期望虛高,脫離孩子的實際情況。

在對孩子的期望上,很多家長就像對股市一樣,期望虛高,不從孩子的實際出發(fā),一味盲目跟風、從眾,對孩子高標準、嚴要求。事實上,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沒有可供復(fù)制的成才之路。家長要基于孩子的實際,發(fā)揮孩子所長,讓他成為一個可能成為的人。

第二是學習成績至上,忽略孩子身心健康和品德的養(yǎng)成。

一些家長對孩子提要求的口頭禪就是“只要成績好,其他怎么都行。”育子標準的傾斜,導(dǎo)致一些學生成績雖好,卻品德欠佳。王文英認為,待孩子長大后才發(fā)現(xiàn),重才輕德的教育育不出真正的人才,而有才無德的人也不會受到尊重。隨著包括品德在內(nèi)的綜合評價納入某些省份高考評價體系,品德已成為衡量教育效果和人才好壞的一個重要標志。

第三是嘮叨、抱怨多于傾聽和表揚,忽視孩子的內(nèi)心感受。

當孩子沒有考好或經(jīng)過輔導(dǎo)仍對問題不理解時,有的父母便不冷靜地說“笨蛋”、“豬腦袋”等。當孩子不愿意去做某件事或沒達到父母要求時,有的家長不分情由地指責孩子“沒出息”。當孩子成績不理想,有的家長甚至說“你就不是念書的材料”。這些忌語會把孩子引入誤區(qū),產(chǎn)生負作用,導(dǎo)致孩子得不到認同和肯定,缺乏自信,更易產(chǎn)生對抗和憤怒情緒,使親子關(guān)系往更差的方向發(fā)展。孩子的自尊心很強,過于苛責會激發(fā)孩子的逆反心理,正面鼓勵,肯定孩子的長處,才能樹立孩子的信心,令孩子獲得前進的動力。愛是有藝術(shù)的,訓斥、打罵、放棄等“恨鐵不成鋼”的愛不是真愛,袒護、遷就、姑息等溺愛也不是真愛。真正的愛是激勵。 第四是只顧言傳要求孩子,忽視律己及身教。

一些家長給孩子立起各種規(guī)矩,提出種種目標,自身言行卻不端,這樣的教育對孩子而言不但毫無效果,更可能誤導(dǎo)孩子的是非觀。作為父母,要求孩子努力學習,自身首先要勤奮,無論對工作還是家庭,要有高度的責任心。要求孩子在固定的時間上床睡覺、起床,父母自己應(yīng)以身作則,少看電視,利用晚上做些諸如看書等靜態(tài)活動,給孩子良好的示范;要求孩子玩耍后歸放用具,父母也要注意家中整潔、不臟亂,讓孩子潛移默化受到良好影響。

第五是強迫孩子學習,久而久之,令孩子厭倦學習。

孩子生而具有對萬物的好奇,在此基礎(chǔ)上讓其輕松自然地學習,才能學有所得。若一味被迫學習,孩子對學習會產(chǎn)生厭倦情緒。家長指導(dǎo)孩子學習時,可以換一種方法,改變常用的讓孩子解答問題的方式,嘗試著讓孩子自己提出問題。父母要適時給予鼓勵,表達對其創(chuàng)意的欣賞。

誤導(dǎo)孩子一生的壞習慣


都說父母是寶寶的啟蒙老師,其實這樣的說法是對的,在你面對寶寶的時候你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寶寶,所以在面對自己的寶寶的時候一定是要起到積極作用的一面的,不要因為你的一時疏忽影響到寶寶的一生。

壞習慣1:不耐煩。

工作繁忙壓力大,回到家看到4歲的女兒不是時候地又吵又鬧,你終于忍不住大吼起來:“怎么老是哭啊哭??!別哭了,真是個煩人精!”。提醒:一個自尊并且尊重他人的孩子,一定是先得到過成人的尊重。如果我們不給予孩子這種尊重,對孩子很粗暴,孩子也會想當然地認為別人就應(yīng)該按照我說的去做,難以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

壞習慣2:不回避。

結(jié)婚多年,你和愛人經(jīng)常為一些“為什么買雞不買鴨”之類雞毛蒜皮的小事,當著女兒的面吵翻天,事后又言歸于好。提醒:我們的敵對、爭吵,給孩子提供了一個攻擊性行為的壞榜樣。我們吵架時的神態(tài)、姿勢、語氣語調(diào)、用語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日后孩子在游戲時,就對著洋娃娃嫩聲嫩氣地罵,狠狠地打娃娃,或者對小朋友說粗話、臟話。

壞習慣3:太"大方"。

你辛苦工作,勤儉持家,舍不得給自己買新衣服,可是對兒子卻很大方,他要奧特曼、要超人都照給不誤,也不叫他節(jié)省。你想:獨生子女社會,不就是為了一個孩子嗎?提醒:我們的這種“愛”,會使孩子只懂得到,不懂付出,孩子怎么能體會到掙錢的辛苦呢?

壞習慣4:不關(guān)心。

每天你下班回到家里,總是習慣性地問女兒:“今天在幼兒園里過得怎么樣?”一邊問,一邊就忙著做飯,整理房間,或者看報紙。提醒:我們的行為好像在告訴孩子:“我并不關(guān)心你的答案,我現(xiàn)在真正關(guān)心的是能不能趕緊準備好晚飯,或整理好房間、看完今天的報紙?!边@種做法只能從孩子那里得到一個令人又驚又氣的答案:“沒什么”,“湊合”,或者“還行吧”。于是,孩子從我們身上學會敷衍別人。

壞習慣5:不認錯。

你兒子為爭奪玩具而跟別的小朋友吵架,你罰孩子一星期不許玩玩具。幾天后,你意識到自己對孩子的懲罰有些過重了,可是你想:“父母言行要前后一致”,于是說服自己,不想把自己的話收回。提醒:我們犯了錯誤,拒不認錯,孩子也跟著一錯到底。

壞習慣6:愛抱怨。

家里電視機壞了,你請兒子的舅舅來幫忙修理。到了約定的時間,舅舅卻打電話說有急事來不了了。你掛斷電話,對孩子和妻子抱怨:“你舅舅太不守信用了!以后再不找他幫忙了?!碧嵝眩贺焸浜吐裨共粌H無濟于事,還給孩子做了一個壞的表率:在面對失望的時候,我們沒有積極地想辦法解決問題,只是一味責備和埋怨別人。

壞習慣7:不娛樂。

晚飯后,女兒吵著要你給她講故事,可你總是不停地忙著其他的事情:整理房間;回復(fù)郵件或者查看一些信息;剛要坐下講故事,忽然又有什么事情要去處理了。提醒:我們的行為舉止使孩子明白了一個“道理”:生活中只有工作沒有娛樂,家庭中只有家務(wù)沒有游戲,為了在這個社會里生存和生活,必須一星期7天每天24小時無休止地工作。

壞習慣8:愛爭執(zhí)。

你和兒子排隊在超市等著付款,一位婦女插隊站在了你的前面,你要求她到后面排隊去,但是她對你的話置之不理,于是你提高嗓門,與她理論,最后爭吵了起來。提醒:我們的做法對孩子進行了錯誤的社交技能訓練,使孩子誤以為吵架、謾罵乃至打架都是解決沖突的好辦法,你就會經(jīng)??吹胶⒆訛榱藸帗屚婢叨c小朋友吵架或者打架。

壞習慣9:撒謊、推脫。

你是幼兒園家長委員會的成員,老師請你幫忙寫幾篇小文章用在園報上,可是你一直很忙,截稿前一天還不能完成這幾篇文章。這時候,你打電話給老師,告訴她你病了,讓她再找其他家長來寫。提醒:沒有嘗試就先退縮,那么,我們平時告訴孩子要“說到做到,決不食言”的光輝形象就毀于一旦,孩子學會了把許諾拋之腦后,靠撒謊而使自己輕易推脫。

壞習慣10:說配偶壞話。

婚姻之路終于走到了盡頭,你心中充滿了對另一方的怨恨。于是你對6歲的女兒歷數(shù)另一方的不是,并且告訴女兒:“爸爸/媽媽不要你了,你從此再也不要理他。”提醒:這樣做,孩子學會了恨,在達不到目的時就搞破壞,搗亂,進行報復(fù)。

壞習慣11:太容忍。

某一天,你突然發(fā)現(xiàn)愛人有外遇了!從開始時的震驚和恐慌,到最后的容忍,你告訴自己:“只要他/她還要這個家就行了,你還圖什么呢,不就是要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嗎?”提醒:我們“善意”營造的一個貌似完整的家,并不能給孩子足夠的溫暖和愛,“同床異夢”和“貌合神離”帶給孩子的將是對生活的不信任,對人間真情的誤解!

壞習慣12:不敬老。

在結(jié)婚問題上,你的婆婆曾經(jīng)百般阻撓,于是,婚后你從不孝敬老人,也從不帶兒子去老人那里玩,背地里還經(jīng)常當著孩子的面詛咒老人。提醒:不為孩子樹立孝敬的榜樣,那么總有一天惡果會降臨到你自己頭上。

壞習慣13:亂丟東西。

你總是習慣隨手亂丟東西,妻子會把你隨手亂丟的一切東西都收拾好,從來不需要你操心。提醒:這樣,孩子也會養(yǎng)成把一切責任都推給別人的習慣。

壞習慣14:言行不一。

你在家總是鼓勵孩子學習孔融讓梨,而在公共汽車上卻與老人、兒童搶位子,或者在“禁止入內(nèi)”的牌子下讓孩子爬到雕塑上擺pose。提醒:我們說一套,做一套,對于一個沒有形成適當?shù)牡赖赂械暮⒆樱斔L大后面對現(xiàn)代社會的種種挑戰(zhàn)、種種誘惑時,很難有定力守護好自己。

壞習慣15:愛比較。

孩子在游樂場上遲遲不走,你催了一次又一次,只見小朋友越來越少,你對孩子說:“別的小朋友都回去了,你也該走了吧!”終于把孩子拖走了。提醒:我們總是用相對于別的小孩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的孩子,這會使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和別人比較上,并將此內(nèi)化成自己的行為準則,長大之后做事就會輕易受其他人影響。

壞習慣16:無秩序。

路上又堵車了,你將車從緊急停車道上開了過去。后面5歲的女兒問你:“為什么我們走這邊?”你說:“這兒沒警察,也沒有攝像頭,沒關(guān)系的?!碧嵝眩寒斘覀冊跊]人監(jiān)督時違規(guī),孩子就學到:只要不被抓住,做什么都可以。

壞習慣17:過分"愛護"。

你在廚房里忙得熱火朝天,6歲的兒子鉆進來想幫忙,你趕緊把孩子推出廚房:“去去去,小孩子不要‘多管閑事’,一邊呆著去?!碧嵝眩何覀儗⒆拥摹皭圩o”,讓孩子認為一切都是父母的事。

壞習慣18:不服氣。

吃飯時,你當著孩子的面憤憤不平地告訴愛人:“小王升職了,他有啥了不起的,不就懂些電腦嗎……”提醒:我們不承認自己不如別人,孩子就學會以自我為中心,不思進取。

壞習慣19:壓抑能動性。

5歲的兒子試圖拆開一只鬧鐘看個究竟,你不禁勃然大怒:“小孩子懂什么?不準亂動!”提醒:簡單地說“不”只能破壞親子關(guān)系,壓抑孩子的能動性,迫使他們轉(zhuǎn)入“地下活動”。

壞習慣20:連騙帶嚇。

女兒吵著要買芭比娃娃,你想制止她,就連騙帶嚇地說:“不聽話,警察來抓你了”、“不聽話,爸爸媽媽不要你了?!碧嵝眩寒敽⒆幼C明“自己被騙了”,以后就不再相信大人的話了。

我們的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寶寶,所以我們要給孩子做好榜樣!

禮儀帶給孩子一生的幸福


禮儀帶給孩子一生的幸福

一、促進幼兒獨立性、自信心、尊重他人:

當今社會中任何一名素質(zhì)高、有教養(yǎng)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文明修養(yǎng)。這樣的人,被人尊重,受人歡迎,從心理學上講,被眾人接納的程度高,有利于建立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有利于打開局面,發(fā)展事業(yè)。而當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形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他就會被別人接納,受大家歡迎,就會擁有很多朋友,而這些朋友又會直接或間接地給他帶來相應(yīng)的發(fā)展機會,從而讓孩子逐漸形成健全人格和與人交往、處事的能力。

二、有利于幼兒的專注力、秩序感的培養(yǎng):

安靜、秩序的學習環(huán)境是孩子學習的最基本保障。如果每個孩子學習禮儀,形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那么當他想介入別人工作的時侯就會有禮貌地征求別人意見,比如:“xx,我可以和你一起搭積木嗎?”“xx,我可以和你一起做這個工作嗎?”“xx,我可以和你一起看這本書嗎?”那么,當幼兒知道別人想介入到他的工作領(lǐng)域時會很有禮貌地介入。這時候,孩子就會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正在做的這件事情上,那么當孩子專注了、秩序了,提高學習質(zhì)量也是必然的。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的研究也顯示,那些懂得禮節(jié)、禮貌的孩子,其身心更加健康,而且更會關(guān)心他人,更富同情心,朋友更多,學習成績也更好。由此可見,對孩子進行禮儀教育也是提高學習成績的一種途徑。

三、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

情緒對孩子的身體生長發(fā)育是有極為重要的影響的,當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學習中、有煩心事時可以向老師和小朋友們傾訴、分享,那么孩子就會始終保持一種正態(tài)的心理狀況,這種正態(tài)的心理狀況會促進幼兒身心的和諧發(fā)展。

家長的禮儀行為是孩子禮儀的榜樣,孩子會自然地吸收模仿。

父親影響孩子一生的成敗


親影響孩子一生的成敗

父親影響孩子一生的成?。?jù)美國一位心理學家在新書中論證說,你在職場中是獲得成功還是失敗與你擁有一位什么樣的父親有關(guān)。美國臨床心理學家斯蒂芬波爾特撰寫了一本名為《父親的因素》的新書。他在書中列舉了能對子女的職業(yè)生涯產(chǎn)生重要影響的幾種種類型的父親——功成名就型、心態(tài)消極型、漫不經(jīng)心型和富有同情心或?qū)熜偷取?/p>

第一種——超級功成名就型父親:如果你是超級成功型父親的兒子,你可能會表現(xiàn)出一種“受阻性”——出于對父親的叛逆心理,你的工作表現(xiàn)可能會遠遠不及你真正的能力,你在事業(yè)上可能不會取得太大的成就。

第二種——被動型父親:如果你是被動型父親的兒子,你可能在情感表達上會有障礙。在一個工作和生活并不太分明的工作環(huán)境中,能否與同事有足夠的情感交流十分關(guān)鍵。

第三種——缺席型父親:如果你是缺席型父親的兒子,你在與男上司合作以及和其他公司高層人物互動方面可能會出現(xiàn)障礙,你很容易對上司產(chǎn)生敵意和憤怒。而且,你可能會有打擊同事的傾向,并且常常會有憤怒情緒。

那作為父親的我們又該如何做好一個父親的角色呢?作為父親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許多父親拘泥于所謂教育的內(nèi)容和原則,而忽視了教育的時機和方式,把與子女的關(guān)系搞得很僵。教育的過程,實際上是家長向子女傳遞情感的過程。

有位父親曾對我說:“養(yǎng)不教,父之過。隨時隨地糾正和教育孩子是我做父親的職責?!彼?5歲的兒子卻說:“我覺得父親從來就沒有喜歡過我,在他眼里,我渾身都是毛病,我的存在使他沒有了快樂。”當一個父親把管教孩子只看成是一種責任、怕別人說自己不盡責時,就會失去對孩子的愛和溝通能力。這樣的教育缺乏良好關(guān)系的認可。越是這樣,越能把孩子“逼上梁山”,產(chǎn)生逆反心理。

在多數(shù)家庭里,父親熱衷于扮演權(quán)威的角色,使教育成為一廂情愿的事,隨著孩子的成長,這樣的權(quán)威會受到挑戰(zhàn)。心理學家認為,父親首先要與孩子分享情感,不能總是充當指導(dǎo)者。此外,教育孩子必須有良好的親密關(guān)系作基礎(chǔ),關(guān)系的影響力大于教育的內(nèi)容。

父親和孩子建立親密關(guān)系的最好時機是孩子兩歲以后。這時,父親可以像一個“討厭”的第三者,進入母子關(guān)系圈中。在西方,讓兩歲的孩子擁有單獨睡房已是一種促進兒童心理成長的共識。中國的孩子跟母親可以睡到很大。不夸大地說,許多兒童的心理問題都是因此而產(chǎn)生的。

其中第二個關(guān)鍵時期是孩子6歲時。這時,父親要積極參與家庭的互動和規(guī)則的建立。獨生子女給家庭關(guān)系帶來許多挑戰(zhàn),父母與孩子需要相互形成一種情感三角,才能使家庭關(guān)系得到平衡。父親要對孩子好,必須先和太太感情深厚。

最后第三個關(guān)鍵期是孩子的青春期。比起母親來,在外慣了的父親更易于接納和認同孩子的獨立。在傳統(tǒng)文化中,父親常常是家庭的邊緣人,他們樂于闖天下,把孩子留給母親。這樣的父親喜歡回來誘導(dǎo)成年的男孩離家,和他一同涉難犯險,體味人生。由于獨生子女的關(guān)系,現(xiàn)代父親更多地扮演了非傳統(tǒng)的角色,使孩子失去了自然的同盟者和很好的領(lǐng)路人。現(xiàn)代父親的潛意識中怕失去唯一的孩子,他們怕孩子長大后與他們分離,因而甘愿聽憑孩子在一片黑夜迷茫般的內(nèi)心困惑中摸索著成長。

不做家務(wù)戕害孩子一生


做家務(wù)不僅能提升孩子的生活能力和學習能力,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和責任感。他們能從中學會感恩,能正常應(yīng)對自己的生活,更容易體驗到幸福感。

哈佛大學學者曾經(jīng)做過一項調(diào)查研究,得出一個驚人的結(jié)論:愛干家務(wù)的孩子和不愛干家務(wù)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業(yè)率為15∶1,犯罪率是1∶10。愛干家務(wù)的孩子,離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另有專家指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務(wù)勞動與孩子的動作技能、認知能力的發(fā)展以及責任感的培養(yǎng)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

在美國,孩子不論年齡大小,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員,所以告訴孩子他們在家庭中應(yīng)該負起的責任是很重要的,而承擔家務(wù)則是最好的方式。不同年齡的孩子可以做哪些家務(wù)勞動?

以下是美國孩子的家務(wù)清單或許可以借鑒一下。

9-24個月:可以給孩子一些簡單易行的指示,比如讓寶寶自己把臟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

2-3歲:可以在家長的指示下把垃圾扔進垃圾箱,或當家長請求幫助時幫忙拿取東西;幫媽媽把衣服掛上衣架;使用馬桶;刷牙;澆花(父母給孩子適量的水);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歲:更好地使用馬桶;洗手;更仔細地刷牙;認真地澆花;收拾自己的玩具;喂寵物;到大門口取回地上的報紙;睡前幫媽媽鋪床,如拿枕頭、被子等;飯后自己把盤碗放到廚房水池里;幫助媽媽把疊好的干凈衣服放回衣柜;把自己的臟衣服放到裝臟衣服的籃子里。

4-5歲:不僅要熟練掌握前幾個階段要求的家務(wù),并能獨立到信箱里取回信件;自己鋪床;準備餐桌(從幫家長拿刀叉開始,慢慢讓孩子幫忙擺盤子);飯后把臟的餐具放回廚房;把洗好烘干的衣服疊好放回衣柜(教給孩子如何正確疊不同的衣服);自己準備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5-6歲:不僅要熟練掌握前幾個階段要求的家務(wù),并能幫忙擦桌子;鋪床/換床單(從幫媽媽把臟床單拿走,并拿來干凈的床單開始);自己準備第二天去幼兒園要用的書包和要穿的鞋(以及各種第二天上學用的東西);收拾房間(會把亂放的東西撿起來并放回原處)。

6-7歲:不僅要熟練掌握前幾個階段要求的家務(wù),并能在父母的幫助下洗碗盤,能獨立打掃自己的房間。

7-12歲:不僅要熟練掌握前幾個階段要求的家務(wù),并能做簡單的飯;幫忙洗車;吸地擦地;清理洗手間、廁所;掃樹葉,掃雪;會用洗衣機和烘干機;把垃圾箱搬到門口街上(有垃圾車來收)。

13歲以上:不僅要熟練掌握前幾個階段要求的家務(wù),并能換燈泡;換吸塵器里的垃圾袋;擦玻璃(里外兩面);清理冰箱;清理爐臺和烤箱;做飯;列出要買的東西的清單;洗衣服(全過程,包括洗衣、烘干衣物、疊衣以及放回衣柜);修理草坪。

凡是從小就好吃懶做、不愛勞動的人,長大了多不能吃苦,獨立自謀能力差,工作成就平平。因此,望子成龍的父母從孩提起就應(yīng)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種環(huán)境和條件,對孩子進行早期勞動訓練,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孩子生成一雙勤勞手,使其終身受益。

孩子在體驗中長大,體驗越多,感受越深。凡是孩子能做到的事情,家長盡量不要替他去做。孩子進一步大人退一步,這就叫成長。

美國專家談孩子學做家務(wù)

你的孩子是否已經(jīng)到了可以幫你干一些簡單的家務(wù)事的年齡,應(yīng)該如何幫助孩子養(yǎng)成幫助做家務(wù)的良好習慣,來自美國的早期教育專家為您提供以下建議:

如果你曾經(jīng)有過要求你的孩子收拾桌子或是他的玩具的經(jīng)歷,你就會知道這絕對是一場艱難的戰(zhàn)爭,一個處于學齡前階段(3-6歲)兒童的孩子已經(jīng)開始能夠?qū)Υ笕说囊蟊憩F(xiàn)出不耐煩和抵制的情緒。這可能會使你感到與其要求他去做還不如自己做來得容易。

如何讓孩子輕松的,持久地養(yǎng)成這個好習慣,以下幾點家長必須注意:

1、讓孩子感到自己的重要性

迎合這階段孩子渴望被看作大人的需求,告訴他,他的工作對家庭帶來很大的幫助,會因此節(jié)省出更多的時間,讓全家人一起娛樂。

2、給孩子提供選擇的權(quán)利

給你的孩子提供一份所有他能夠做的家務(wù)的清單,讓他/她自己選擇其中的一兩項工作,這會讓他/她感到,自己擁有選擇和控制的權(quán)力。從而心甘情愿去做自己選擇的工作。

3、把任務(wù)細致化,并給孩子做示范

一個整體的概念(像“把你的房間收拾好”)可能會讓孩子困惑并挫敗孩子的積極性。把一個任務(wù)分拆成數(shù)個步驟(把玩具裝進玩具箱里,把書放到書架上擺整齊等等),這樣他才會確切的理解你的要求。另外,父母應(yīng)該親自給孩子做示范,回答他所有的疑問直到他能夠獨立完成。父母的耐心是非常至關(guān)重要的,即使他忘記了某個步驟,不要批評他,高高興興地提醒他知道他記住為止。

4、忘記“完美主義”

對這個年齡孩子來說,積極地參與比起結(jié)果來說更為重要。如果你的孩子洗的襪子不夠干凈,擦的桌子不夠亮,不要去批評他的工作,批評會挫敗孩子的自尊,更會降低他與人合作的意愿。如果某項工作要求每次都必須完成得盡善盡美,那這絕對不是一項適合孩子去做的工作。

5、給孩子提供合適的工具

不要給孩子一把比他還高的掃帚,給他一個小小的掃帚用來把案板上的面包屑清掃干凈。如果你想讓她幫你收拾飯桌,那末,就只讓她把吃剩的飯菜幫你拿進廚房就行了。

6、給孩子做個好榜樣

父母千萬不要當著孩子抱怨做家務(wù)的繁瑣和無聊,這會給孩子傳達一個信息---做家務(wù)是一件非??膳碌氖?。父母應(yīng)盡量讓孩子認識到,幫助大人盡快做完這些事就可以留出更多的時間陪他/她一起玩。

7、不要強迫孩子

不要采用強迫的方式,給孩子留一個緩和的過程或一點余地。比如“我可以讓你玩十分鐘,十分鐘一到,你必須立刻去收拾你的書桌。”這樣的方式。

8、提供獎勵

表揚和獎勵會對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帶來極大的幫助,而另一個有效的策略就是給孩子制定一個合理的計劃:把他/她所要完成的任務(wù)的每一步驟繪制一張圖表,每當她順利完成其中的一個步驟,就獎勵她一顆小紅星。當他順利地完成整件任務(wù),獎勵他一件他所希望得到的合理的獎勵,注意了,不要用金錢和物質(zhì)獎勵。

9、合理安排所有任務(wù)

對學齡前兒童來說,重復(fù)做某件事就會讓孩子感到乏味。所以應(yīng)該不斷地變換任務(wù)內(nèi)容,但絕不要打破傳統(tǒng)的習慣分工,例如讓男孩子拖廚房的地,女孩子就讓她去做一些需要細心的工作。

10、給孩子發(fā)展的空間

一旦孩子掌握了之前交給他/她的工作,就應(yīng)該給他/她提出更高的要求,擴大他/她的工作范圍。比如,他應(yīng)經(jīng)可以熟練的完成洗衣前的衣服分類工作,那在你的指導(dǎo)下,就應(yīng)該讓他學習如何使用洗衣機了。

對父母來說,剛開始時與其說是讓孩子幫忙,還不如說是給父母增加負擔。但這卻是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幫助人的良好習慣的大好時機。四五歲的孩子已經(jīng)具備了用以完成簡單的家務(wù)勞動所要求的良好的協(xié)調(diào)能力、靈敏度和集中力。即使他們不能完全理解父母的意圖,對孩子來說也家務(wù)勞動是益處多多。父母要充分信任孩子,讓他們發(fā)揮自信去獨立完成某件工作。同時也要幫助孩子理解幫助他人是每個人應(yīng)盡的責任和義務(wù)。

"寄宿"可能害了孩子一生!


這篇文章的內(nèi)容來源于一位熱心家長分享,講述了關(guān)于孩子選擇寄宿學校的利弊分析,北京小編在這里將具體內(nèi)容分享給廣大家長,希望能夠引起家長們的思考。

"一只母雞不會把小雞托付給別的母雞照料,一頭母豬也不會把任何一頭小豬托付給別的母豬。動物都知道這一點,人卻經(jīng)常在這個問題上犯糊涂。"

再來看看廚房,很方便的哦。母'獨立'生活,會對其心靈造成一生難以彌補的創(chuàng)傷。這創(chuàng)傷程度,等同于成年人失去親人時所經(jīng)歷的哀痛。我認為孩子在讀大學前都不應(yīng)該寄宿。當然,這種否定程度是隨年齡增長而遞減的。"

"培養(yǎng)自理"--且不說這樣的目標本身很自私很偽善,推論也很淺薄--把孩子和父母隔絕開來,就可以鍛煉出很強的自理能力;把孩子早早送入集體生活中,他就可以有很好的集體意識、善于和人合作--按照這樣的邏輯,孤兒院的孩子受到的早期教育應(yīng)該是最好的。

真能培養(yǎng)自理能力和集體意識?

事實當然不是這樣。孤兒院的孩子從小過著集體生活,兒童期的自理能力可能確實比一般孩子強,但大多數(shù)人成年后的面貌并不出色。事實是在孤兒院長大的孩子大部分有較重的心理問題,自我意識和合作意識往往停留在較低水平層面--這樣說不是貶低這些孩子,只是陳述一種客觀事實--不是他們天賦不好,也不是保育員的工作不盡責,是命運不公,剝奪了他們早年正常的家庭生活和父母之愛。他們從小缺少家庭氣氛滋養(yǎng),缺少和親人的情感及語言交流,生命起始階段性出現(xiàn)畸形,以至于成年后在心理及能力方面表現(xiàn)出永久的缺陷。

羅馬尼亞曾在這方面犯過一個致命錯誤。

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羅馬尼亞陷入經(jīng)濟困頓、人口銳減的狀態(tài)。政府鼓勵生育,規(guī)定每個育齡婦女至少要生4個孩子,如果家庭無力承擔這么多孩子的撫養(yǎng)責任,可以送孩子到政府出資的國家教養(yǎng)院,由工作人員進行集體撫養(yǎng)。該政策出臺后,先后有6萬多名嬰兒一出生就被送進教養(yǎng)院,進行批量撫養(yǎng)。

這些孩子后來幾乎都出現(xiàn)行為異常,大多數(shù)人智力低下,情感發(fā)育不良。他們不會和人交流,無法形成對視和對話,獨自坐在角落,不停地前后搖晃或不斷重復(fù)某種刻板行為,對陌生人沒有恐懼感,也沒有溝通能力--這種情況,我們可以稱之為"孤兒院現(xiàn)象"。后來有一部分孩子被送到美國底特律兒童醫(yī)院做大腦斷層掃描,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他們大腦的海馬回和杏仁核等多部位都不正常。腦神經(jīng)科學已證實,早期情感發(fā)育不良,會直接損害大腦的正常發(fā)育,使其結(jié)構(gòu)異常,造成無法逆轉(zhuǎn)的病理性改變。

早年情感滋潤對生命十分重要

早年情感滋潤對一個有思維的生命到底有多重要,美國一位心理學家做過一個著名的心理實驗。

他把一些幼小的獼猴和母親隔離開來,在小猴子的籠子里安裝了兩個"假媽媽"。其中一個媽媽用硬邦邦的鋼絲做成,但胸口上有奶瓶,另一個媽媽用綿軟的絨布包裹,但沒有奶水。按照人們"有奶就是娘"的常理推斷,小猴子應(yīng)該和有奶的"鋼絲媽媽"更親近。

事實則不然,小猴子只是在餓了的時候才靠近鋼絲做的媽媽,一吃完奶,就回到了絨布媽媽這里。這個細節(jié),可以讓我們看到嬰幼兒內(nèi)心本能的向往和恐懼,他們對溫暖的依戀和需求甚至超越了食物。這個實驗到這里還沒有完結(jié),到這些獼猴成年后,基本上都表現(xiàn)出各種各樣的心理障礙。

實驗人員把它們和另外一些吃母乳、在母親懷抱正常長大的獼猴放在一起后,這些從小沒得到正常母愛的獼猴不能正常融入集體生活中,大多數(shù)性情冷漠,不會交配或拒絕交配。掃描它們的大腦發(fā)現(xiàn),其皮質(zhì)神經(jīng)元連接稀疏,不但心理方面問題嚴重,走路也蹣跚不穩(wěn),甚至連叫聲都不正常,永遠處在猴子社會階層的最下端。

實驗人員通過人工辦法讓這些有心理創(chuàng)傷的母猴懷孕,待小獼猴出生后,這些母猴對小猴冷漠而無情,殘忍地虐待小獼猴,有的甚至咬死了自己的孩子。

獼猴和人的基因有94%是相似的,它們身上反映的正是人類最初始的情感狀態(tài),所以"孤兒院現(xiàn)象"在它們身上也會發(fā)生。這個實驗說明,溫暖的懷抱、慈愛的眼神、溫柔的話語、肌膚相親,是一個有智力的生命能正常成長的不可或缺的東西。

呵護孩子的自然需求

孩子剛出生時只是個"小動物",是自然人。要成長為一個社會人,必須依循成長秩序漸次展開,宛如一粒種子必須依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的過程成長一樣。孩子首先要獲得溫飽、安全感、愛和親情等這些自然需求,然后才能發(fā)展出更高一級的自律、合作、利他等意識和能力。家庭的溫暖,尤其母愛,是一個兒童成長必不可少的心理營養(yǎng)品。成人總是一再地無視兒童的自然需求,不斷把某種基于社會需求的設(shè)計強加到孩子頭上,面對兒童時,更多的是商業(yè)的、政治的或某種利益的計算,而不去顧及兒童作為一個"人"的最自然的需求,在孩子幼年時期就急于去發(fā)展他的社會屬性,拔苗助長,早早減少他和父母相處的時間,其原始的自然需求得不到滿足,那么社會屬性也難正常成長、無法正常表達。

貼吧制下長大的孩子,是半個孤兒院兒童。

我在一個周末聚餐中遇到一對父母,他們的兒子當時5歲。兩年前,即孩子3周歲時被送進北京市非常有名的一家幼兒園。那家幼兒園軟硬件都很好,收的大多是國家機關(guān)或演藝界明星的孩子,一般人很難把孩子送進去。這對父母都很能干,中年得子,兩人工作都比較忙,就給孩子辦了全托,一周接一次或兩周接一次。他們看起來對幼兒園非常滿意,說孩子住在幼兒園比住在家里強,孩子自己會洗襪子內(nèi)褲、睡覺起床都很自覺等。

孩子看起來很聰慧、非常乖,坐在媽媽旁邊默默地吃著飯。媽媽不時地往他碗里夾菜。正當大家杯觚交錯,酒酣耳熱之際,小男孩突然哇一聲大哭起來。眾人忙問怎么了,媽媽也是一臉莫名其妙,趕快抱住孩子問出了什么事。男孩子哭得說不出話來,十分傷心的樣子。

媽媽哄了幾句,看孩子哭得停不下來,就帶著孩子走出包間,爸爸也跟著出去。過了一會兒,聽到孩子哭聲平息,爸爸進來,有些內(nèi)疚地笑著解釋說沒什么事,是孩子一直想吃腰果炒蝦仁中的腰果,而媽媽每次在盤子轉(zhuǎn)過來時,總是給他夾個蝦仁,他認為媽媽故意不讓他吃腰果,就大哭起來。

眾人聽了,松口氣笑了,覺得小家伙太矯情。待媽媽領(lǐng)著男孩回到包間后,大家趕快安慰男孩,讓他在叔叔阿姨面前不要拘束,想吃什么自己去取。媽媽也一再地說,你想吃什么跟媽媽說啊,你不說媽媽怎么知道呢,或者你自己去夾,沒關(guān)系,這些叔叔阿姨都是媽媽爸爸的好朋友,你不用害怕。

眾人的話似乎對男孩子沒什么用,男孩還是沉默不語,輕輕抽咽著,不動筷子,眼睛里充滿委屈與憂傷。

那天一起吃飯的還另有兩個小朋友,都是五六歲的樣子,這兩個小朋友一會兒就混熟了,只在飯桌上吃了一小會兒,就跑到旁邊的沙發(fā)上玩去了。這位家長建議兒子也去和小朋友玩,但小男孩表示出拒絕,就那樣一臉不快地坐了一會兒后,爬到媽媽懷里,摟著媽媽的脖子和媽媽纏綿,過一會兒爬到爸爸懷里和爸爸纏綿,看起來十分憂郁又煩躁,沒再吃飯,不說話,也始終不肯下地和小朋友去玩??吹贸?,孩子內(nèi)心有強烈的委屈感和不安全感。

寄宿制造成情感疏離

兒童和父母感情的建立,僅有血緣還不夠,必須要有相處時間的長度和頻次,孩子越小,對父母之愛的要求越多,對相處時間和頻次也就要求越多,這是兒童獲取安全感的必需。長期寄宿的孩子,潛意識中既害怕被父母拋棄,又對父母有怨恨,所以經(jīng)常會表現(xiàn)出委屈、拒絕、過度纏綿和不可理喻。

事實上,寄宿制造成的情感疏離,不僅僅發(fā)生在孩子心里,也發(fā)生在父母心里。缺少相處的長度和頻次,彼此間的情感聯(lián)結(jié)就會比較稀疏,愛的濃度和質(zhì)量就不會高。雖然這個孩子是你在世界上最愛的孩子,但并不意味著你們的溝通和了解是最好的。許多父母不能夠很好地理解孩子,不能很好地與孩子溝通,這與他們在孩子小時候和孩子相處機會少,建立的感情聯(lián)結(jié)比較稀疏有關(guān)。

有些家長說,我知道上寄宿制幼兒園對孩子不好,但工作實在忙,沒辦法,只能全托。忙是個事實,孩子幼小的時候,往往正是父母開始打拼的時候,但這不應(yīng)該成為天天不見孩子的理由。年輕時,誰不忙呢?"想做一件事總有理由,不想做一件事總有借口",再忙也要回家吧,哪怕每天只有半個小時和孩子相處,或者幾分鐘,它都是有意義的。只要父子間常聽到對方的聲音,母子間常聞到彼此的氣味,家中就會形成甜蜜的氣場,這種氣場包圍著孩子,讓他內(nèi)心安全而滋潤。

時間是最有彈性的東西,擠一擠就出來了??杉涌刹患拥陌啵瑘詻Q不加;新上映的大片,不看;朋友邀約吃飯,盡量少去;屋子很亂,讓它亂去吧;睡眠不足,真的很累,累就累點吧,反正年輕……天下沒有因為帶孩子累死的,何況大多數(shù)人有老人幫忙,有保姆幫忙。也就幾年的時間,孩子越大越好帶。這幾年的"損失",會在以后的日子中以某種方式加倍地補償回來。

全托的唯一好處是解脫父母

我曾在一本書上看到這樣一段話,說得非常好:孩子過早離開父母"獨立"生活,會對其心靈造成一生難以彌補的創(chuàng)傷。這創(chuàng)傷程度,等同于成年人失去親人時所經(jīng)歷的哀痛。事實上,全托的唯一好處是解脫父母,不必承擔每天照顧孩子的辛勞。全托不是基于孩子的需要,而是滿足家長的需要,是把家長的利益置于孩子的利益之上,是一種極端自私的選擇。這些家長,他們沒有一個是真正蹲下身,從孩子的視角看這個問題。這段話對一些父母有嚴厲的批評,但我認為它說得非常中肯,是一劑苦口良藥,令人警醒。

雜七雜八的信息越來越多,如何讓自己活得智慧,如何在兒童教育問題上不迷糊,其實有時不需要學富五車,只要讓心態(tài)回歸自然,回歸常識就可以了。想想我們的爺爺、爸爸甚至我們自己是如何長大的,如何學會和人相處的,就知道上寄宿制幼兒園并不是培養(yǎng)孩子合作和自理能力的必須之地,充其量只是個借口而已。

寄宿制幼兒園非但不能讓孩子更好地學會和他人相處,學會自立,反而更削弱了孩子在這些方面的潛能。當一個孩子在親情體驗方面非常欠缺時,他只能出于緊張更多地索取愛,而不是學會施愛與他人;當他在幼兒園或?qū)W校統(tǒng)一管理下只知道服從時,他只能學會自我壓抑,失去個性,而不能學會合作與體諒。

我知道現(xiàn)在還有一種情況是,一些年輕家長,他們自身有良好的教育理念,但由于工作忙,沒有太多的時間和孩子相處,孩子交給老人帶,老人們又過度包辦或嬌縱,使孩子出現(xiàn)很多問題。這種情況下,有的家長會把孩子送幼兒園全托,以減少在教育觀念上和老人的沖突。

這種情況下當然是可以選擇全托的。兩害相權(quán)取其輕,華山一條道,只能這樣走了。但說到底,這只是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只要有辦法不這樣選,就還是不選吧。當家庭生活中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時,不能以犧牲兒童利益為代價;而且,指望借助一個客觀外力來成全教育結(jié)果,是下下策。改變一個成年人,尤其是老人錯誤的做法,確實比多交點錢送孩子上全托難得多。

這只能是家長自己慢慢想辦法解決,努力協(xié)調(diào)和老人的關(guān)系,慢慢用科學教育思想去影響老人,或想別的辦法。不論想什么辦法,有一個基本原則,不把難題交給孩子去扛,他們實在太弱小了。

小學是否就可以寄宿?

不上寄宿制幼兒園,到了上小學是否就可以寄宿呢?

我認為孩子在讀大學前都不應(yīng)該寄宿。當然,這種否定程度是隨年齡增長而遞減的。幼兒園和小學最不該寄宿,初中也不該,孩子到了高中階段,寄宿制對他的負面影響會小很多,要不要寄宿,需綜合各種條件來考慮,但仍然建議最好住在家里。

我女兒圓圓上初中時就讀的是一所寄宿制學校,當時選擇這所學校,一方面是客觀條件下的無奈,更主要的是我們自己作為家長對住宿存在的問題認識不清。把一個年僅10歲的孩子拋到學校,一周才回一次家,現(xiàn)在想來真是后悔。它的不良影響是顯而易見的,盡管我女兒是個可以主動化解問題的孩子,可那三年是我在教育上感覺最力不從心、自己做得最糟糕且我女兒狀態(tài)最不佳的三年。

孩子成長中會發(fā)生許多大大小小的事情,如果他天天能見到父母,那么他有什么問題,有什么想法,就可以及時被父母察覺,能和父母溝通,至少能在情感上得到及時的修復(fù)。不要指望孩子能把一個問題放一個星期,然后周末給你帶回來,對一些具體的事他們往往過后就忘了。事情雖然忘了,但由事情引起的思想問題卻會積攢起來,積攢得太多了,就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圓圓初中三年的寄宿生活,至今仍給她留下一些負面的東西,這些負面的東西很隱蔽,很多家長可能意識不到,但我能看到,它影響很久,"排毒"需要很多年。每次聊起來那三年的生活,我都內(nèi)疚萬分。所幸她高中沒再寄宿,狀態(tài)一天比一天好,寄宿的負面影響才逐漸淡化。

所以,遇到有家長問我是否應(yīng)該為了擇"重點校"而讓孩子去寄宿,我總是回答,哪怕上一個條件差些的學校,一定要讓孩子天天回家。為擇"重點校"而去寄宿,是非常不合算的一件事,表面上暫時能獲得一些東西,但從長遠看,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最好的寄宿學校也不能代替母親。"

不過,這個觀點在當下還是不能為大多數(shù)家長接受,甚至有時也不能被孩子接受。現(xiàn)在,成人世界的價值取向已深刻地影響了孩子,甚至改變了兒童的天性。我見過一個孩子,在小學階段因故和媽媽分開幾年,不在一個城市生活,到上初中時,本來有條件和媽媽一起生活,但為了上一所省級重點校,孩子再次選擇寄宿。當我看著小小的他和媽媽在一起時的纏綿,以及眼神中時時流露的憂郁和緊張時,對這孩子說,還是選擇一所在媽媽身邊的普通學校吧,能天天見到媽媽比上重點校重要。孩子很不滿意我這樣說,堅定地搖搖頭,不,上重點校重要!這真是令人無言。

消除"教育不公平"?

不僅是觀念,當下政策造成的"寄宿制"問題也非常嚴重。我國從2001年開始,為消除"教育不公平",投入巨資在農(nóng)村搞"撤點并校"工程,即把一些散落在各自然村或鄉(xiāng)鎮(zhèn)的中小學校,甚至幼兒園合并到一些規(guī)模較大的鄉(xiāng)鎮(zhèn)學校中。不知此項決策是如何出臺的,經(jīng)過了怎樣的論證。其做法上的簡單粗暴,和當年羅馬尼亞蓋教養(yǎng)院的做法有一拼。

結(jié)果是,十多年間,幾百萬農(nóng)村兒童早早開始過上寄宿制生活,鄉(xiāng)村學校數(shù)目銳減一半。雖然最初目的是讓農(nóng)村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但它并未像設(shè)想的那樣成功,除了家庭經(jīng)濟成本增加,鄉(xiāng)村自然文化被進一步破壞,最嚴重的是許多兒童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厭學、輟學情況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多。

一個孩子,他住在只有十幾戶人家的一個村子,學校沒有操場和電腦室,為了讓他能獲得"公平的教育",就把他簡陋的學校取締,把他和同學們轉(zhuǎn)移到很遠處的另一所小學上學,一周或一個月才見父母一次。新學校為孩子提供了操場、籃球架、電腦等種種可見的硬件,卻奪走了他享愛母愛和家庭生活的基本需求。這樣對"公平"的追求,是不是制造了更大的不公平?

從近年來一些鄉(xiāng)鎮(zhèn)讀者給我的來信看,這樣的合并到十年以后的今天并未完全結(jié)束,由于沒有學界正式的總結(jié),也沒有政府層面的表態(tài),很多地方仍然在進行"合并"之事。這種情況,我認為除了教育主管部門的行政懶惰,更重要原因是社會上下都沒有認識到孩子和母親相處的重要性,沒認識到寄宿制是個壞制。

孩子不是無知無覺、沒有感情的土豆,可以隨意集中,裝筐裝袋地歸類存放。保障兒童和父母在一起,應(yīng)成為一項基本國策。一切涉及兒童利益的社會問題都應(yīng)在不影響兒童身心健康成長的前提下去解決。

曾有人拿出著名的英國伊頓公學來證明寄宿制是好制。

實際情況是這樣的:第一,伊頓公學是一所男校,不招太小的孩子,一般學生年齡在13~18歲,已相對成熟;第二,學校的辦學思想比較先進,教師素質(zhì)比較高;第三,學校在錄取方面有較高的條件,進入這樣的學校學生本身素質(zhì)就比較好,并且學校也能給學生帶來極大的榮譽感和成就感。正是這種種條件,才成全了它的美名。但它在英國也是不可復(fù)制的,正如一頂王冠,搜羅了全國的頂級珍珠寶石做成,不具有復(fù)制性。所以它只能當一個特例來看,沒有代表性。

家是最出色的學校

英國經(jīng)濟學家亞當·斯密反對讓孩子上寄宿制學校,他認為孩子長時間和父母分離會使家庭倫常和家庭幸福遭到最根本的破壞。任何東西,都不可能彌補寄宿制生活給孩子帶來的傷害。他說,家庭教育是自然之神設(shè)置的,完整的家庭教育才是培養(yǎng)智慧的途徑。要培養(yǎng)一個出色的孩子,父母必須有這樣的意識和自信:父母是最好的老師,親情是最好的營養(yǎng)品,餐桌是最好的課桌,家是最出色的學校。

前面的論述似乎都是圍繞"教育功能"來說的。但是,生命中有許多事情本身不就是目的嗎?一個孩子真正屬于父母的時間只有十幾年,到孩子18歲,成人了,他不僅從心理上要自立,從空間上也要和父母分開了。如果不珍惜早期和孩子相處的時間長度,其實就是錯過了生命中許多最美妙的時刻。

現(xiàn)在還有一種"小留學生現(xiàn)象",它是"寄宿制"的變種。家長把剛上初中、甚至剛上小學的孩子送出國去學習,孩子的監(jiān)護人由父母變成親戚或朋友。固然監(jiān)護人基本上都是值得信賴的人,會用心照顧孩子。但在未來,在孩子和父母共同的回憶中,到底缺失了多少東西呢?就孩子整個生命的成長來說,這樣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呢?

一只母雞不會把小雞托付給別的母雞照料,一頭母豬也不會把任何一頭小豬托付給別的母豬。動物都知道這一點,人卻經(jīng)常在這個問題上犯糊涂。作為現(xiàn)代人,在兒童養(yǎng)育問題上應(yīng)該時時回歸自然,在任何一個茫然不知所措的時刻,想想自然告訴了我們什么,答案也許就出來了。

媽媽的語氣影響孩子一生


成功的家教與父母的言語表達息息相關(guān)。尤其是父母跟孩子說話的語氣,將對孩子的情商、智商、氣質(zhì)、修養(yǎng)產(chǎn)生深刻的影響。

信任的語氣

孩子特別希望得到成人特別是父母的信任,所以對孩子說話時要表現(xiàn)出充分的信任。如,孩子想學打羽毛球,你用信賴的語氣說:“星星,只要努力學,認真學,一定能學會打球的?!边@無形中就給了孩子一份自信,并讓他明白,只有堅持才能獲得成功。假如用的是挖苦的語氣:“就你這樣三分鐘熱情還想打球???”就會給孩子的自尊心帶來傷害,令他對自己的能力產(chǎn)生不自信。

尊重的語氣

從兩三歲起,孩子的自我意識就開始萌芽,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自我意識會愈發(fā)強烈。孩子有了自己的一些主見,說明孩子知道了自己的力量和能力。當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要求時,不要認為是他不聽你的話,跟你對著干,而粗暴地反對他。如你要求孩子學英語,可他還想再跟小伙伴們玩一下,你不能發(fā)脾氣:“越大越不聽話了,不好好學習,看你長大了能干什么?!边@樣做只會讓孩子更加厭惡學習。應(yīng)該用尊重的語氣:“那你再玩一會兒,不過,玩完了,可一定要學英語?!焙⒆泳蜆酚诮邮芰?。

商量的語氣

每個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可用商量的語氣,讓他明白,他跟你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比如,你想要孩子把地上亂丟的玩具收拾整理一下,可以這么說:“星星,玩具亂丟,多不好的習慣啊,你跟媽媽一起把玩具收拾一下好嗎?”千萬不要用命令的語氣:“你怎么搞的,玩具亂丟,快點去收拾好!”否則,孩子聽你責備,心里就會產(chǎn)生反感,即使按你的要求去做,也是不開心的。

贊賞的語氣

每個孩子都有優(yōu)點,都有表現(xiàn)欲,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并加以贊賞,會讓他更加樂于表現(xiàn)。孩子畫了一幅畫,也許畫得不是很好,可孩子作畫的熱情和認真勁兒就是最大的優(yōu)點。當孩子把畫捧給你看時,不能輕描淡寫地應(yīng)付幾句:“畫得一般,好好練?!边@樣會讓孩子對畫畫失去熱情和信心。應(yīng)該用贊賞的語氣肯定他的作品:“想不到我的寶寶畫得這么好,繼續(xù)努力,一定會畫得更好?!焙⒆拥谋憩F(xiàn)欲得到了滿足,有了快樂的情緒體驗,對畫畫就會更有興趣。

鼓勵的語氣

要孩子做到?jīng)]有過失,這是不可能的。當孩子做錯了事,不要一味地批評責備,而應(yīng)幫助他在過失中總結(jié)教訓,積累經(jīng)驗,鼓勵他再次獲得成功。如孩子第一次幫媽媽端飯碗失手掉到地上打爛了。你不能責備他:“連個碗都端不穩(wěn),真笨。”這樣會打擊孩子嘗試新事物的信心和勇氣。應(yīng)該用鼓勵的語氣:“星星不小心打爛了碗,沒關(guān)系,以后先用手指試試燙不燙再去端?!边@樣,既教給實踐的方法,又給了孩子再次嘗試的信心。

毀了孩子一生的一件"小事"


父母可以教孩子每一句諾言,也可以教他們每一句謊言;可以教孩子做一個自私的人,也可以教他做一個善良無私的人;父母可以在孩子的心里播下暴力的種子,也可以在他心里撒上愛的種子。

人生會遇到許多岔路口,有的通往天堂,有的通向地獄.人的一生有多種可能,既有可能成為天使,也有可能成為魔鬼。

在存在著這些可能的岔路口,人們的選擇卻往往帶有很大的偶然性,引導(dǎo)他作出選擇的,也許是一個很小的事件,也許是生活中一個不起眼的細節(jié),也許是幾句不經(jīng)意的話,也許僅僅是一個小小的卻印象深刻的行為.可是在這些小事件,小細節(jié),小行為和不經(jīng)意的話語影響下,站在岔路口的人走進了不同的人生路徑,從而也就有了不同的人生。

北京海淀區(qū)法院少年法庭庭長尚秀云共親手審批了629名未成年犯罪者。她發(fā)現(xiàn),“問題少年”往往是“問題父母”的產(chǎn)物,每7個編造謊言犯詐騙罪的少年中,有6個的家長不誠實;每14個偷拿他人財物犯盜竊罪的少年中,有13個的家長崇尚金錢、貪小便宜;每15個持械斗毆犯故意傷害罪的少年中,有12個的家長性格粗暴、愛與人爭斗、動輒打罵孩子。

那些“問題少年”,那些身陷囹圄的罪犯,許多人曾經(jīng)都有過這樣的岔路口,是發(fā)生在人生岔路口的一件小事改變了他們的一生。

讀到了一份對115名死刑犯犯罪原因追溯的調(diào)查報告。調(diào)查表明,這些罪犯從善到惡,從人到鬼決不是偶然的。他們的犯罪大都可以追溯到他們的童年,是不同的童年造成了杰出青年與死刑犯之分,更造成了健康青年與病態(tài)青年之分。他們中有30.5%曾是少年犯,61 .5%少年時犯有前科,幾乎人人都有過劣跡。

柏拉圖說:“人是習慣的奴隸?!庇娙说氯R敦說:“首先我們養(yǎng)出了習慣,隨后習慣養(yǎng)出了我們?!?/p>

當初播下什么樣的種子,今天就會收獲到什么樣的果實。是人的行為、習慣、品質(zhì)直至人格形成人的最終命運。

一位學者說:造就一個人,或者毀掉一個人,就看你是如何被教育的。

魔鬼和天使都在細節(jié)中。

一個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來自家庭,來自父母對孩子的早期教育。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世界的手。

當孩子帶著一顆單純得透明的心來到這個世界時,他們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充滿了求知的渴望,他們對父母有著一種天然的完全的信任,父母說那是花鳥、樹木,他們就會認為那就是花鳥、樹木,父母說天是藍的、水是綠的,他們就會認為天是藍的、水是綠的。如果父母將黑的說成白的,將紅的說成綠的,他們也會毫不懷疑地認為那黑的是白的,那紅的是綠的。

在孩子的眼里,父母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父母說什么他們會信什么,在這個階段,對世界一無所知的孩子,他們對父母所給予的信息是反映式的,父母的生活態(tài)度和言行舉止,父母的心理和人格,就是孩子向這個社會學習的最好教材,就是孩子認識社會、認識人生的一面鏡子。

父母以人格育人格。品行不良的父母很容易培養(yǎng)出品行不良的孩子,心理扭曲的父母,很容易使孩子失去辨別美與丑的能力。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父母在孩子的幼年給孩子奠定什么樣的生命品質(zhì),將決定著這個孩子的一生是否過得美好和幸福。

人生沒有對錯,只有選擇。當您在面對孩子時,請別忘記了自己‘老師’的身份,別讓孩子因為您的影響而做錯了選擇。

相信《用接納成就孩子的一生》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計劃的必備網(wǎng)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值日生的教育筆記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guān)推薦

  • 性格影響孩子一生 導(dǎo)讀:人的性格與成才關(guān)系極大,也與人生關(guān)系極大。性格對一個人來說,就如赫拉克里特說的“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運?!?人的智能開發(fā)是否全面,是否科學,只決定智力的高低;而人的性格品質(zhì)如何,則決定人的命運。優(yōu)...
    2021-09-30 閱讀全文
  • 父母的教育,孩子的一生 【導(dǎo)讀】“人生而具備為人父母的本性,卻未必具有教育子女的能力。”接受采訪的一些教育界人士說,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就是首席工程師,教養(yǎng)方式是影響工程質(zhì)量的重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在教育孩子中存在五大誤...
    2021-09-06 閱讀全文
  • 誤導(dǎo)孩子一生的壞習慣 都說父母是寶寶的啟蒙老師,其實這樣的說法是對的,在你面對寶寶的時候你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寶寶,所以在面對自己的寶寶的時候一定是要起到積極作用的一面的,不要因為你的一時疏忽影響到寶寶的一生。 壞習慣1:...
    2021-02-08 閱讀全文
  • 禮儀帶給孩子一生的幸福 禮儀帶給孩子一生的幸福 一、促進幼兒獨立性、自信心、尊重他人: 當今社會中任何一名素質(zhì)高、有教養(yǎng)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文明修養(yǎng)。這樣的人,被人尊重,受人歡迎,從心理學上講,被眾人接納的程度高,有利于建立和...
    2020-12-03 閱讀全文
  • 父親影響孩子一生的成敗 親影響孩子一生的成敗 父親影響孩子一生的成?。?jù)美國一位心理學家在新書中論證說,你在職場中是獲得成功還是失敗與你擁有一位什么樣的父親有關(guān)。美國臨床心理學家斯蒂芬波爾特撰寫了一本名為《父親的因素》的新書...
    2020-09-30 閱讀全文

導(dǎo)讀:人的性格與成才關(guān)系極大,也與人生關(guān)系極大。性格對一個人來說,就如赫拉克里特說的“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運?!?人的智能開發(fā)是否全面,是否科學,只決定智力的高低;而人的性格品質(zhì)如何,則決定人的命運。優(yōu)...

2021-09-30 閱讀全文

【導(dǎo)讀】“人生而具備為人父母的本性,卻未必具有教育子女的能力?!苯邮懿稍L的一些教育界人士說,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就是首席工程師,教養(yǎng)方式是影響工程質(zhì)量的重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在教育孩子中存在五大誤...

2021-09-06 閱讀全文

都說父母是寶寶的啟蒙老師,其實這樣的說法是對的,在你面對寶寶的時候你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寶寶,所以在面對自己的寶寶的時候一定是要起到積極作用的一面的,不要因為你的一時疏忽影響到寶寶的一生。 壞習慣1:...

2021-02-08 閱讀全文

禮儀帶給孩子一生的幸福 一、促進幼兒獨立性、自信心、尊重他人: 當今社會中任何一名素質(zhì)高、有教養(yǎng)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文明修養(yǎng)。這樣的人,被人尊重,受人歡迎,從心理學上講,被眾人接納的程度高,有利于建立和...

2020-12-03 閱讀全文

親影響孩子一生的成敗 父親影響孩子一生的成??!據(jù)美國一位心理學家在新書中論證說,你在職場中是獲得成功還是失敗與你擁有一位什么樣的父親有關(guān)。美國臨床心理學家斯蒂芬波爾特撰寫了一本名為《父親的因素》的新書...

2020-09-30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