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筆記。
如果孩子有厭學情緒,那家庭就起了中間作用,安慰并鼓勵孩子!教師與家長之間要互相理解、互相幫助,以積極正確的教育方式,幫助孩子放飛夢想!那么,家園共育要注意一些什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養(yǎng)孩子大有學問”,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養(yǎng)孩子大有學問昨天有位爸爸來做咨詢評估,他對女兒的情況回答大多是:這個好像有,這個肯定有,這個不清楚,這個不好說,這個不肯定,這個只有她媽才知道,這個只有她老師才知道。。。。。。。。。。。她媽媽知道的為什么你不知道?她老師知道的為什么你不積極跟老師溝通交流?有些家長還會說,小朋友這個沒試過,那個沒試過。這就更可悲了,他是獨立的一個個體,而不是小動物,整天被你抱著養(yǎng)著在家困著,連探索這個世界的機會都沒有!
有些家長會反映小朋友不愛看書,不愛跟人打招呼,可能是因為缺少模范作用,簡而言之就是沒有榜樣。如果作為家長的你平時都不會拿本書來翻翻,遇見熟人都愛理不理的,過馬路直闖紅綠燈,老是拿公司的用品回家用,做錯事情不道歉還好像理直氣壯,那你希望你的孩子耳濡目染地成為個什么樣的人呢?
有其母必有其子,老鼠的兒子會打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諸如此類的名言還少嗎?家長跟孩子呆一起的時間比誰都多,如果你們其身不正,又何以正人?
養(yǎng)只動物你只需要管吃喝拉撒睡,養(yǎng)人可就是個大學問了!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每逢雙休日、節(jié)假日,父母們總喜歡帶著孩子外出買買東西或逛逛公園,一來可以解決家里的瑣屑事情,二來最主要的是讓孩子開闊視野,增長社會知識。但是父母們可知道帶孩子外出也有不少的學問嗎?如果運用得當,在大人收獲東西孩子收獲知識的同時,一家人還能收獲一份難得的好心情和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呢!
自從同事胖楠的寶貝兒子習慣了每天三四次的戶外生活之后,胖楠對兒子有了進一步的要求:什么時候能帶著小家伙逛逛街,我也順便買買衣服呢?想法剛一出爐,即招來家人一番熱議,雖然大家都肯定帶孩子逛街有好處,但在具體細節(jié)上卻有了分歧:奶奶說馬路上空氣質(zhì)量不好、爺爺說會累著孩子要循序漸進……那帶孩子逛街究竟有什么講究呢,看看記者為大家搜集整理的幾大要點吧!
一、選擇合適的商場
商場是每位父母,特別是媽媽們都愛去的地方。父母若帶孩子進商店,也應(yīng)該有所選擇。比如:多進一些書店、文具店。當孩子看到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乃至爺爺、奶奶們在那里認真精選著自己心愛的書藉時,孩子會無形之中感受到知識給人們帶來的無窮力量,同時也會培養(yǎng)幼兒從小愛學習、愛文化的美德。
二、介紹知識不能忘
父母在帶孩子外出游玩時,可一邊游玩,一邊給孩子講述景點的歷史和典故,比如舜耕歷山、李清照故居的介紹等,這不僅豐富了孩子的知識,也增進了孩子從小愛祖國、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三、注意培養(yǎng)觀察力
父母在上街前一定要講清楚今天帶他去什么地方,要求他把見到的某些事物記下來。如:你在道路兩旁見到了哪些建筑物,汽車如何在道路上行駛,在公園里看見了什么景區(qū),最讓你開心的是什么地方等等。因為這樣既可提示孩子外出游玩時要留心觀察,提高社會觀察力,同時還可以促進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發(fā)展。只是家長要記住回來后及時詢問孩子,否則效果不佳哦!
四、教給孩子理財常識
一般的幼兒可能并沒有自己的零花錢可以支配,但這并不表明孩子不需要知道理財知識。所以當父母帶孩子進入商場時,也應(yīng)教給孩子合理地花錢。告訴孩子什么東西該買,什么東西不該買,為什么買這樣的物品,不買那樣的物品??傊?,在花錢這方面,父母要不斷地給孩子講明道理,這樣既培養(yǎng)孩子節(jié)約用錢的美德,同時又教會孩子合理地用錢。
五、培養(yǎng)社會公德
首先父母在帶孩子外出游玩時,一定要以身作則。如:坐車排隊、與人打交道要用禮貌用語、扶老攜幼、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等等;其次,讓孩子懂得哪些是良好的社會公德,哪些是不好的品質(zhì)。比如有小朋友亂扔果皮,就要及時告訴孩子這是不對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起著潛移默化的感染作用,所以父母首先要在孩子面前樹立良好的榜樣,這樣孩子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養(yǎng)孩子是每一代人的責任和義務(wù),但是怎么養(yǎng)孩子已經(jīng)成為了現(xiàn)在家長的大難題?,F(xiàn)在的中國,經(jīng)濟條件越來越好了,我們可以為孩子提供的物資條件也越來越豐富了。但是優(yōu)越的物資,好像也給我們的孩子帶來了更多的羈絆,他們追求名牌,他們不珍惜金錢,他們不懂得節(jié)儉。于是,年輕的父母又開始反思,對孩子究竟應(yīng)該給予什么樣的生活?
男孩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都說英雄出少年,而且男孩子經(jīng)歷些磕磕絆絆,摔摔打打,也是一種鍛煉,所以,幾乎所有的男孩子媽媽都同意,要窮養(yǎng)兒子。女孩子呢?在父母的潛意識中,希望女兒能成為女強人的好像并不多,女孩子的父母都更平和,希望女兒能優(yōu)雅高貴,家庭幸福,夫妻和睦,當然最好要能嫁個好夫婿。為了讓女兒未來能有辨別能力,從眾人中分辨出什么樣的人能配合自己的高貴優(yōu)雅,不因為從小感受到物資的困窘,而對物資產(chǎn)出強大的渴求,從而發(fā)生為了得到什么而出現(xiàn)意外,一定要從小就開始訓練她對美好事物的適應(yīng)性,所以,女兒要富養(yǎng)。
窮養(yǎng)兒子,富養(yǎng)女兒的觀念中,暴露了父母看待男孩女孩的不同。男孩子要堅韌頑強,女孩子要漂亮優(yōu)雅,從容不迫。
但是,窮養(yǎng)兒子的標準是什么,富養(yǎng)女兒怎樣才是富養(yǎng),富養(yǎng)的最終目的是要把女兒培養(yǎng)成什么樣的人?
羅勤從小就知道自己是優(yōu)越的,她父母工資收入高,對這個寶貝女兒又疼愛有加,為羅勤提供了最好的物資條件。她的媽媽出國的機會比較多,經(jīng)常能給羅勤帶一些時尚的衣服、高檔的巧克力、新奇的玩具。羅勤就每天被媽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出現(xiàn)在校園里,這讓羅勤在一班同學中,顯得非常的突出。羅勤身邊常常圍著很多同學,大家一起分享羅勤的寶貝。但是,羅勤得意后,開始不安,她慢慢的不再愿意穿時尚的服裝,她覺得自己跟周圍的環(huán)境格格不入,她羨慕別的同學的普通衣服,在她看來,大家都那樣穿,那一定就是最正常的,最時尚的打扮,而自己的不同,讓她覺得非常的不自在。同學們都知道她家庭條件好。有一次,學校里一個非常受歡迎的老師家里出了點狀況,同學們自發(fā)地捐款表示援助,羅勤同大家一樣,往捐款箱里放了自己的零花錢。但是,同學們認為她捐得太少,太小氣,不夠仗義。這件事讓羅勤傷心了很久,她為自己平白要承受同學們的指責而委屈。慢慢的,她發(fā)現(xiàn),她的麻煩還不僅于此,她會受到別人的騷擾,班級里有一個很霸道的女生要求羅勤每天給自己帶零食,帶零花錢,還說你要不帶,我就打你,你要告訴老師,我也打你。羅勤非常害怕,她恐懼,但是不知道該怎么解決,她不敢告訴父母,她也沒人可以傾訴。她開始每天給這個女孩帶東西,同時,她開始擔心地睡不著覺,這種狀況持續(xù)到她小學畢業(yè)。
現(xiàn)在的羅勤從事教育行業(yè),她是校服的堅定支持者,她認為學生在校一定要穿校服,這樣可以避免學生注意力發(fā)生轉(zhuǎn)移,也是養(yǎng)成學生具有平等意識的一個很好的途徑。在回憶自己的童年時,她認為她最大的不快樂源于她同周圍環(huán)境的不協(xié)調(diào)。她說,對于小的孩子,要讓她的生活環(huán)境同自己的家庭環(huán)境以及學校的整體環(huán)境相一致。小孩子的審美同成人的審美有非常大的不同,他們對美的認識來自周圍的環(huán)境,周圍的同學們都是什么樣,小孩子就認為這就是美的、正常的。而如果自己同別人不一樣,他們會慢慢覺得自己是孤立的。有很多貧困生的自卑心理,就來源于此,在孩子還沒有強大的內(nèi)心承受能力的時候,他們是以自己周圍的環(huán)境作為衡量的標準和尺度,他們希望能同外界保持一致,而現(xiàn)實生活的不一致,會對他們造成很大的傷害。因此,宏志班的孩子,比普通班的貧困孩子,更容易接受自己,以及自己現(xiàn)實的生活狀態(tài)。大家只注意了貧困學生的求同心理,而往往忽略了,家庭條件優(yōu)越的孩子也有求同的心理。此外,在大一些的孩子中,還會出現(xiàn)另一種狀況。在學校生活中,能具有好的成績,是所有的孩子都夢寐以求的,但是有很多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不能在成績方面有突出的表現(xiàn),他們會把注意力轉(zhuǎn)移到其他方面,讓自己在其他地方,有異于同學的特點,以此來吸引同學的注意,來滿足自己的心理平衡。而最輕松就可以獲得別人關(guān)注的,就是物質(zhì)的豐厚和金錢的充裕。
另一方面,能為孩子提供豐富的物質(zhì)保障的家庭,一般也同時會具有保護過度的特點,孩子幾乎沒有機會接觸真實的社會,沒有機會見到真實的生活,這樣的孩子會自我感覺很好,情商較低,有時是盲目的自信。而且,優(yōu)越的物資環(huán)境,會讓孩子習慣有求必得,不習慣吃苦,不習慣用自己的能力換取成績。這使孩子不具備很強的生存能力。
沈琦的爸爸位高權(quán)重,在這樣的家庭中,沈琦自然就如小公主一般。她知道自己同別的孩子不一樣,因此她是高傲的,世界在她面前,好像真的就是一馬平川,沒有任何障礙。沈琦一直生活在父母的庇護下,任何事情都不需要操心。但是父母也有無能為力的時候,沈琦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丈夫打著應(yīng)酬的幌子,花天酒地。丈夫說這有什么,成功的男人哪一個不需要應(yīng)酬!但是沈琦接受不了,她認為這是對優(yōu)秀的自己最大的侮辱和不尊重,她鬧著離婚了。帶著孩子的沈琦發(fā)現(xiàn),要想再找到一個合適的男人,真是不太容易,一年又一年,她都沒找到理想中的人選。直到有一天,無意中聽到朋友提起一個人,讓她眼前一亮。這人家財豐厚,有龐大的事業(yè),目前正在同妻子鬧離婚。朋友說,我看這人同你合適,你要是對他有意,等他離婚了,我介紹你們認識。沈琦真的就很認真的在等待,等待對方離婚,等待同對方相識,進而幻想以后的生活,她甚至考慮未來是跟對方去國外生活,還是堅持留在國內(nèi)。她對社會沒有經(jīng)驗,對自己充滿信心,她以為,生活中沒有什么是自己想做而不能得到的。她終于盼來了對方的離婚,但是對方輕描淡寫的一句話,斷送了她對幸福生活的憧憬,對方說,我目前不打算考慮再婚的問題。這件事給沈琦帶來很大的打擊,她到現(xiàn)在還在尋找,但是高不成低不就,讓她的再婚之路充滿了坎坷。
沈琦的問題不僅于此,當初父母為她安排好了一切,她的生活曾經(jīng)是她的很多朋友都非常羨慕的,但是隨著父母影響力的減退,和情況的不斷變化,沈琦的處境漸漸不比往昔,這讓她非常失落。為了維護住她的高傲,她開始在她的朋友們身上尋找平衡。一個朋友有成功的丈夫,沈琦告誡朋友,你要小心他變心甩了你,你自己多長點心眼。幾次以后,這個朋友漸漸不同她來往了。還有一個朋友一直沒要孩子,沈琦說,你們倆誰有問題生不了?現(xiàn)在不能生孩子的人太多了,你也是不能生吧?童年時的一個朋友非常能干,事業(yè)很成功,沈琦說,一個女人,還是要以家庭孩子為重,你家孩子又不出色,你要那么多錢有什么意義呀。朋友們都覺得沈琦性格古怪,不好相處。包括她的媽媽,都不喜歡同她在一起。沈琦的父母身體不好,父親偏癱在床,需要人照顧,但是沈琦總是以自己家里走不開為由,很少露面,即便來了,也總是看什么都不順眼,同母親吵架。母親認為她是心情不好,也很理解她,可是沈琦總這樣就讓母親接受不了了,母女間的矛盾越來越深。
沈琦從小就沒受過金錢的苦,喜歡買東西,喜歡買漂亮的東西,這個習慣一直保持著,雖然她收入不高,還要養(yǎng)孩子,但是,她沒辦法控制自己,她學不會量入為出。她總是沒錢,兒子學習需要電腦,她就給母親打電話,說,以后我有錢了,會還給你的。她要去旅游,想買個數(shù)碼相機,她也給母親打電話。她不會克制自己,自己想要什么就一定要去買。她的這個生活影響了她的兒子,有一天,兒子對她說,我需要數(shù)碼相機積累素材,你給我買個新相機吧。沈琦要把家里舊的相機給兒子,兒子說,這個不好用,我要一個我自己的,你給我買一個用普通五號電池的。母子倆就真的去買了。兒子要考大學了,一心要上傳媒大學,只報這一個志愿。兒子的老師非常擔心,說,你報這個太冒險了,你再選一個吧,你想學的專業(yè)很多學校都有,不一定非要上傳媒大學。兒子理都不理,于是兒子毫無懸念的落榜了。相同的情景持續(xù)了三年,別人的苦口婆心對兒子就是耳旁風。每年的專業(yè)藝術(shù)課的考試,讓沈琦話費了巨大的精力和財力。但是,母子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從不會用錢來衡量事情是否應(yīng)該做,只要想,就去做,哪怕這是一個根本沒有希望的事情。
沈琦的爸爸媽媽為她創(chuàng)造了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可是,這并沒有給她帶來幸?!,F(xiàn)在的沈琦非常自我,不關(guān)心父母,做事沖動,不討人喜歡。
窮養(yǎng)兒子富養(yǎng)女兒最根本的心理在于,父母認為女孩子要從小訓練,過衣食無憂的生活。讓女孩子童年受苦,經(jīng)歷生活的磨難,未免讓人心疼,而一個潑辣能干的女人在社會上,也是舉步維艱的,有種種的煩惱。與其這樣,不如讓女孩子過一種平和的生活,有疼愛的丈夫,有可愛的孩子,當然生活條件是要好的,不能讓女兒有金錢上的折磨。父母都希望能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比較高的起點,但是,決定孩子未來的地位的,不是他起步的時候,起點有多高,而是,他未來能在多高的起點站得穩(wěn)。曾經(jīng)有很多年,大家一直都爭論不休,女孩子,到底是干得好重要,還是嫁得好重要。女孩子的父母都認為,嫁人是女孩子非常重要的第二次選擇,這次選擇好了,會終身受益。但是,怎樣才能找到一個優(yōu)秀的夫婿呢,媽媽們都覺得這需要女孩子睜大眼睛去挑,一個習慣了幸福生活的女孩子,一定會本能地挑選出能繼續(xù)給她帶來幸福生活的夫婿,這樣才能避免下嫁。而一個溫柔典雅的女孩子,也必然能吸引優(yōu)秀的男孩。中國人認為傳統(tǒng)的美滿婚姻是郎才女貌,女孩子的漂亮高貴似乎非常重要。不過,婚姻中,有很多種狀態(tài),門不當戶不對、高攀的、下嫁的婚姻都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而且,在婚姻中,容貌的影響力是在逐年下降的。童年時的生活優(yōu)越并不能保證成年后同樣幸福。
對于現(xiàn)在的孩子,他的能力決定了他成年后生活圈子的等級。即便童年時有富裕的家境,但是,由于社會的流動性的增強,成人后的生活圈更多的不是自己原本生活的范圍,而是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為中心,重新畫出新的半徑。所以,年輕人的綜合能力,決定了他的生活圈,決定了他生活的階層。女孩子,只有干得好,才能嫁得好。中國古人說:種好梧桐樹,引來金鳳凰。這句話,對男孩和女孩都非常合適的。
能決定孩子未來的成功和幸福的因素有很多種,童年的生活經(jīng)歷會決定孩子的性格、心理,以及行為方式,但是不能保證童年的生活狀態(tài)能持續(xù)到成年后。因為周圍的環(huán)境會變換,周圍的人會變換,社會認可的價值觀會變化。
我曾經(jīng)觀察過大學生中團體里的核心人物,受歡迎的人,不一定是漂亮的,也不一定是出手闊綽的,但是一定是自信的,有主見的。一個自信的有主見的人,會具有一種感染力,他會具有生活的熱情,會有平和的心態(tài),會同別人健康的交往,不卑不亢。在生活中,一個自信有主見的人,才能更容易選擇自己的生活道路,才會更容易成功。所以,要讓孩子幸福的根本,不在于你給予他什么樣的物資條件,也不在于是讓他生活優(yōu)裕,還是讓他經(jīng)受磨練鍛煉,而是要給他自信的心態(tài),讓他能有開闊的眼界,能有明確的判斷力,能有自己的思想。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周圍的成年人,就會發(fā)現(xiàn),真正優(yōu)秀出色的人,很少有家庭條件優(yōu)越的。再看看我們的周圍,父母稍微有點權(quán)勢的家庭,他們的孩子優(yōu)秀嗎?家庭條件好的孩子,由于一直以來生活條件優(yōu)越,無需努力就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這養(yǎng)成了孩子們不能吃苦的性格特點。因為家長可以輕易滿足他們的需求,所以他們沒有壓力,沒有壓力,自然沒有動力?,F(xiàn)在的家庭條件普遍都好了,孩子們都有了比較豐富的物質(zhì)生活,但是,父母們也認識到了孩子們的問題,孩子們脆弱嬌氣,不懂得生活的磨難,他們不太關(guān)心別人,比較自我,有很多孩子還過于依靠父母,啃老族越來越多了。所以,越來越多的家長要給孩子挫折教育,要把孩子送到農(nóng)村去,讓孩子體驗艱辛。所有這一切都表明,富養(yǎng)兒女,帶來的危害遠遠比好處要大得多。
你養(yǎng)過金魚嗎?孩子就像一條小魚,在開闊的空間,他就可以長得很大。在一個狹小的魚缸中,小魚就會本能的減緩自己的成長速度,讓自己適合這個環(huán)境。在成長過程中,小魚需要換水,喂食,給他們一個健康的環(huán)境,他們就會非常滿足和快樂??墒?,如果你怕他們吃不飽,總是給他們好吃的,怕他們的環(huán)境不衛(wèi)生,總給他們換水,他們反而長不大,很快就會死了。孩子也一樣,需要營養(yǎng),但是營養(yǎng)太多了,則會害了孩子。對于孩子,給予太多的物資條件,并不是明智的選擇,現(xiàn)在的社會變化太快,我們都不知道未來會發(fā)生什么,為了讓我們的孩子能具有良好的生存能力,有競爭力,給他們提供豐富的物資保障,不如給他們良好的性格,獨立的思想,開闊的視野和健康的心理。
教育家陶行知說:不要讓孩子做人上人,也不要讓他做人外人,要讓孩子做人中人。我想,如果陶行知先生知道我們在討論是窮養(yǎng)還是富養(yǎng)的話題,他會說:不要讓孩子在學校顯得突出、特別,讓他們同別的同學一樣,就是最好的狀態(tài)。
教育孩子也是一門大學問,我們都是年輕的父母也沒什么太多的經(jīng)驗,略說一二吧。
1.教育孩子首先要以身作則。孩子雖小但模仿能力很強,所以做父母的要做個好傍樣。示例:在過馬路時告訴她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紅燈不能過綠燈才能過,同時自己一定要遵守。孩子以后在過馬路時會告訴爸爸媽媽:紅燈不能過要轉(zhuǎn)綠燈時才能過。偶爾看到有人沒有遵守時會說,那位阿姨/叔叔做的不對。
2.做為父母答應(yīng)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做不到就不要輕言答應(yīng),要不孩子從小就認為父母是位不講信用的人,以后做事也會失去原則。
3.在平時生活中,經(jīng)常和孩子使用禮貌用語,還要適當?shù)慕o予鼓勵,讓她從小就懂禮貌。當然做錯事時也要批評
,批評時也要注意一些細節(jié)。批評時要注意語氣和場合。孩子雖小但也有自尊也要面子,不能讓她幼小的心靈從小就有陰影,這不利于孩子的以后成長。還有就是自己做錯事時,也要向孩子道歉,不要認為她小不用這么做,那就錯了。要讓她明白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做錯事要勇于承認并且改正過來。
最后希望孩子們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我們愿與老師配合一起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和兒子聊天,從來沒有停止過。以前,隔著肚皮聊。后來,他用眼睛和我聊?,F(xiàn)在,我倆正兒八經(jīng)能嘴對嘴聊。
那天,我倆躺在床上“神侃”。先是談到了安之是男孩還是女孩的問題。寶媽告訴安之男孩都長著小雞雞,女孩不是。“那你是男孩還是女孩呢?”安之恍然一笑:“我是小雞雞?!?/p>
外婆去倒垃圾,門口兩步路的事。安之護送外婆到家門口,止步,目送外婆出門,大聲關(guān)照道:“路上小心點!”
“媽媽,你聽,這是什么聲音?”寶媽屏息凝神,“哪里有聲音?媽媽聽不到啊?”“媽媽,你聽,是我的肚子在叫!”寶媽笑問:“你的肚子怎么叫???”“咕嚕嚕?!毙∽炀锏每梢話煊推?。
“外公,你起來!”安之怎么也不讓外公坐在沙發(fā)上。外公才把沙發(fā)坐熱,很惱怒,“為什么不讓外公坐!”安之抬著頭,望著外公一字一頓說:“地鐵到站了,請下車!”
媽媽,又香又甜的牛奶來嘍!”吼吼,開始用形容詞了?!皨寢?,我在飛機上看到了電閃雷鳴?!彪m然語法錯誤,但寶媽還是喜歡暫時保留它的原汁原味?!皨寢?,安之很十三點!”寶媽停住了伸到嘴邊的筷子,又從哪里偷師的?在孩子面前說話,要小心!
多年來,我們都在談養(yǎng)育孩子、教育兒童、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那么,這個“養(yǎng)”字怎么理解?怎么能夠更好地把握?從事教育工作這么多年,我以為,要真正保障兒童的生存權(quán)和受教育權(quán),真正改善兒童的生活,就必須講慢養(yǎng)、牧養(yǎng)、順養(yǎng)。
一、兒童成長要講究“慢養(yǎng)”
“慢養(yǎng)”不是故意“慢”,而是在育人上尊重生命,有耐心,不盲從,不急于求成,更不能夠急功近利,應(yīng)該讓生命按著自身的規(guī)律一點兒一點兒地成長。生命的成長是需要日積月累的,不能夠“催化”成長?,F(xiàn)在困擾許許多多家長的,是社會上教育的功利主義傾向日益嚴重,導致我們許多家長盲從了不正確的教育做法,都去催化孩子的成長,如同“揠苗助長”,過度“施肥”。
和“慢養(yǎng)”相對的,自然就是“快養(yǎng)”?,F(xiàn)在“快養(yǎng)”的現(xiàn)象非常嚴重。幼兒教育小學化,小學教育中學化,學生學習奧數(shù)化,人生成長分數(shù)化。這樣的問題越來越嚴重。過度“施肥”就使得學生“營養(yǎng)失衡”。我這里說的“營養(yǎng)失衡”是指兒童的成長被異化,不能夠很健康地成長。
在兒童的成長上,如果我們不能夠靜下心來,不能夠耐心地去育人,那么兒童就會在這種“快養(yǎng)”的教育當中失去真正的自我,兒童的生存權(quán)、受教育權(quán)和自由生活權(quán)就會受到破壞。二、兒童成長要講究“牧養(yǎng)”
這是一個非常形象的說法。“牧養(yǎng)”有“放養(yǎng)”的意思,但不是放手不管,而是比喻我們要像有經(jīng)驗的牧人放牧一樣,把羊群帶到肥美的草地,讓羊盡情地吃草——我們要把兒童引到更廣闊的、富有意義的知識空間,激發(fā)兒童主動學習的愿望和熱情。
從這個角度上講,激發(fā)兒童求知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牧養(yǎng)”的核心價值。比如讓一個兒童熱愛閱讀,讓一個兒童有目的地去實踐,去參觀各種博物館,去參與各項社會公益活動等。這種“牧養(yǎng)”的方式都是有利于調(diào)動兒童成長的積極性的。他們會非??鞓?、非常主動、非常積極地參與到活動當中。
現(xiàn)在的問題是更多的家長“圈養(yǎng)”孩子。兒童活動交往的范圍很小,成長方式也非常單一,甚至枯燥。許多兒童每天就是上學、做作業(yè)、寫試卷、上培訓班,有的在幼兒時代就過早學習系統(tǒng)學科知識。于是,家長替代了孩子的成長,他們束縛了兒童的發(fā)展?!叭︷B(yǎng)”讓兒童的生命失去了更多的意義與光彩。
三、兒童成長要講究“順養(yǎng)”
“順養(yǎng)”不能夠理解成溺愛,也不能夠理解成放任自流,不是說孩子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說什么就說什么,那樣就失去了我們教育實際存在的價值。我這里說的“順養(yǎng)”,是指要因材施教,是指要尊重兒童的天性,尊重兒童健康甚至高雅的興趣和愛好,促其有個性地成長,鼓勵他成為最好的自己。當一個學生有自己的興趣愛好的時候,我們家長、老師,應(yīng)該呵護,應(yīng)“順木之天性”,發(fā)展他的個性,開發(fā)他的潛能。
以上是自己基于對兒童生命成長的理解而提出的觀點,其內(nèi)涵是尊重生命,尊重兒童,培植精神,養(yǎng)育人格,讓兒童自由成長,讓生命快樂健康。我想,所有的家長,所有的老師,所有的學校,乃至整個社會,如果能夠在兒童節(jié)時更多深層次的思考兒童,發(fā)現(xiàn)兒童,尊重兒童,才能真正為了兒童,才能使我們所營造的環(huán)境更有利于兒童的生命成長。如何真如此,孩子們不止是兒童節(jié)快樂,而是快樂每一天!
最近,一篇小學生作文在網(wǎng)上流傳,作文中提到:“自己就像是爸爸媽媽的‘寵物’,每天在房子、車子、教室3個大籠子里養(yǎng)著,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被‘放生’?!比缃癫簧偌议L都把孩子當成寵物來養(yǎng),在物質(zhì)上“貴養(yǎng)”孩子,盡量滿足孩子物質(zhì)上的所有要求;但是在精神上卻“賤養(yǎng)”孩子,沒有尊重孩子“人性”的一面。
對此,有關(guān)家庭教育專家表示,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應(yīng)該“以孩子為本”,重視孩子的“生存權(quán)”和“發(fā)展權(quán)”。
物質(zhì)上:溺愛、包辦
寵物:主人給它喂好吃的、洗澡、打扮,它們不必學會獨自求生,由主人包辦一切。
“寵物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缺乏獨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
如今很多家庭里,幾個大人整天圍繞著一個孩子轉(zhuǎn),對于“雙獨夫妻”的家庭來說,更是如此。比如,留最好的東西給孩子吃,給孩子買名牌衣服穿等。
還有的父母“包辦”了孩子的一切:每天早上父母提前起床,幫孩子把衣服穿好,將牙膏擠在牙刷上;平時孩子也不需要做家務(wù)活,所有的家務(wù)都由父母包下來。彭女士的女兒都讀小學二年級了,還經(jīng)常要彭女士喂飯。彭女士說:“我也知道孩子這么大了不應(yīng)該再給她喂飯,但是她吃得實在太慢了,一頓飯能吃上一小時,到最后飯菜全都涼了。”
行動上:限制、命令
寵物:不能輕易撒野尋歡,沒有選擇的機會和權(quán)利,行為受到限制和約束。
“寵物孩子”:對父母言聽計從,沒有行動的自由、選擇的權(quán)利,失去了個性和創(chuàng)造力。
凌女士對五歲的兒子非常保護,以“安全”為由限制孩子的行為:孩子想玩地上的泥巴,她說:“地上太臟了。”;孩子想爬樹,她說:“太危險了,掉下來摔傷了怎么辦?”;孩子吃完飯想自己端碗進廚房,她說:“不用了,萬一打碎了會割破手流血的”……如今孩子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先看看她的臉,得到她的首肯才動手去做。對此,凌女士的看法是:“現(xiàn)階段,安全和健康應(yīng)該是第一位的,其他都次要?!?/p>
從孩子出生,很多父母就開始按自己的想法去“規(guī)劃”孩子的人生。從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到讀什么興趣班、學校,無論大事小事,孩子的一切都必須聽從父母的指揮,父母才開心。如果孩子有任何反抗或者抵觸,就認為孩子“不聽話”、“叛逆”。
精神上:俯視、發(fā)泄
寵物:主人高興時,摟著它睡覺,讓它表演才能;主人煩躁時,罵它、踢它,它不會反抗也不會記恨。
“寵物孩子”:懼怕家長,容易焦慮。
初二女生小菲參加了學校的合唱團,每次家庭聚會的時候,父母總喜歡叫小菲表演一下唱歌,她一開始還挺樂意的,后來表演多了就不愿意了,每當此時,父母都覺得很沒面子,不停地跟她說:“唱首歌吧,大方一點,不要扭扭捏捏的?!痹诟改傅脑偃笙?,小菲唱了,雖然親朋好友夸獎連連,宋先生臉上笑開了花,但是小菲卻悶悶不樂。她向記者訴苦:“我覺得自己就像供大人娛樂的高級寵物?!?/p>
黃女士平時工作很忙,三歲的孩子交給老人帶,每天晚上下班回家,孩子都喜歡黏著她,要她講故事、做游戲等。黃女士心情好的時候就跟孩子好好玩,心情不好的時候就容易拿孩子來撒氣,例如當孩子要求講故事的時候,她會說:“我上班都累死了,你自己看吧,都這么大了還要媽媽講,真沒用!”當孩子哭鬧的時候,黃女士也容易情緒失控,大聲吼孩子:“上班都煩死了,回來還要被你煩,走開!”孩子聽了往往哭得更厲害。
專家觀點:蹲下來聆聽孩子心聲
專家黃老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如今“寵物孩子”的現(xiàn)象挺普遍的,她曾經(jīng)接觸過一個家長,就喜歡說“孩子像小狗,不打不聽話”。這位家長把孩子從小交給老人帶,上小學才住在一起,結(jié)果孩子不聽她的話,她就打。她以為這樣很簡單,結(jié)果后來出大問題了,孩子跟她擰著,不肯上學。還有一位男家長,視女兒為“高級寵物”,通常忙幾個月都見不上一面,有時間了,就抱女兒玩一玩,女兒不肯讓他抱的時候,他還生氣說女兒不乖。黃玉華說:“我身邊就有一個朋友,自己還沒生孩子,她直接就說:‘先養(yǎng)個寵物狗,通過養(yǎng)寵物來學習一下怎么帶孩子!’”
聯(lián)合國《兒童權(quán)利公約》,闡述了應(yīng)賦予所有兒童的基本人權(quán):生存的權(quán)利;充分發(fā)展其全部體能和智能的權(quán)利;保護他們不受危害自身發(fā)展影響的權(quán)利;以及參與家庭、文化和社會生活的權(quán)利。
在孩子幼小的世界中,大人往往是高高在上的,這就從心理上造成了大人和孩子無形中的不平等。兒童專家建議,家長跟孩子交流時,應(yīng)該蹲下來,直視孩子的眼睛,讓孩子有一個和家長平等對視、平等交流的機會。
家長應(yīng)尊重孩子“人性”的一面
“家長把孩子當成寵物來養(yǎng),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漠視孩子的權(quán)利。一是父母侵害了孩子的生存權(quán)。主要表現(xiàn)是過度關(guān)注孩子的學習,熱衷給孩子‘加碼’;有些父母粗暴管教,家庭失和,成為孩子健康生存和發(fā)展的障礙;二是父母習慣‘以成人為本’,而不是‘以孩子為本’,忽視孩子的發(fā)展權(quán);三是剝奪孩子的參與權(quán)。只有這三種失當行為得以糾正,才能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此外,只有家長‘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有很多家長以為自己什么都比孩子懂,才導致把孩子養(yǎng)成了寵物?!秉S玉華說。
每一個問題孩子的背后,都有一個問題家庭,家長只有時時反省,細心檢點,認真學習,才能尊重孩子“人性”的一面。
時間過得真快,一晃,當年那些讓人百般呵護的80后獨生子女們,如今自己也面臨如何當個好家長的問題了。
當我出席電子工業(yè)出版社舉辦的《做個80后好家長》新書發(fā)布會時,滿眼望去,臺下密密麻麻坐著的都是80后的家長們,在他們自己尚不乏稚嫩的臉上,寫滿了育兒的焦慮和不安。
當年這些80后獨生子女們成長時發(fā)出的呼聲:“不要抱著我們長大”、“給我們民主的家庭氛圍”、“我們要玩”、“我們要找小伙伴”,等等。不知今天,這些80后家長們自己是否有興致實踐一下自己當年的成長愿望,不抱著自己的孩子長大,給自己的孩子家庭民主,讓自己的孩子開心地玩,給自己的孩子找一個能一起玩的小伙伴?
家庭是每個人走向社會的窗口,家長被稱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何當個好家長,這既是一個教育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問題。在中國這樣的獨生子女社會,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不僅兩位年輕的家長要操心,孩子的爺爺奶奶、姥爺姥姥也要操心。孩子們尤其是生長在城市里的孩子,在6個至親家長的關(guān)懷下,不被抱大也難!
我經(jīng)常在地鐵上看到接送第三代上學的老人,他們接送的是一些在上幼兒園或?qū)W前班的孩子。那些孩子缺乏對家里老人的尊重,往往為了沒有座位或吃什么東西的問題,與老人爭吵、耍賴甚至踢打老人,老人只是無奈地笑著。這樣的孩子,在家中的霸道可見一斑。
玩耍是孩子成長的階梯
【很多父母缺乏科學的育兒教子經(jīng)驗,重養(yǎng)不善養(yǎng),不會教育孩子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p>
據(jù)東子在書中的描述,那些80后家長們也有一些優(yōu)點,他們大多文化水平較高,許多人還接受過高等教育,喜歡看書或上網(wǎng)尋求教子良方,講究科學育兒,科學教子,希望自己培養(yǎng)出健康、快樂、優(yōu)秀的孩子。曾經(jīng)為各種時髦消費大把花錢而不惜成為“月光族”的他們,如今大把大把地往孩子身上堆錢。他們一邊嚷嚷著“要給孩子最好的”,一邊又抱怨“如今的孩子真是養(yǎng)不起”。
東子認為,好家長是沒有統(tǒng)一標準的。在孕育孩子時,你就開始愛他;當孩子弱小時,你守護他;在孩子需要你時,你在他身邊;在孩子失落時,你鼓勵他;在孩子犯錯誤時,你不會馬上責備批評他,而是耐心地與他溝通;在孩子迷茫時,你引導他,幫助他;在孩子做好事時,你贊賞、認可他;在孩子獲得成功時,你與他分享成功的喜悅……
80后家長要關(guān)注孩子在玩耍中認識和感知世界。東子認為,玩耍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勇敢品質(zhì),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克服困難的品質(zhì)。玩耍中有很多游戲需要和他人配合才能進行,在游戲的過程中,孩子會懂得合作的重要性,學會如何和別人合作。但凡游戲都有規(guī)則,不遵守規(guī)則,游戲就無法順利進行。如果在游戲的過程中,孩子能養(yǎng)成遵守規(guī)則的習慣,在日后生活中他們就會有遵守社會規(guī)則的意識。游戲能加強孩子與同伴之間的交往,學會妥協(xié),學會堅持,學會互相謙讓,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合作精神和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
今天的孩子有卡通書看,有鋼琴彈,有電腦上網(wǎng),有外教陪著上外語課,能上繪畫、舞蹈特長班,這些聽起來都不錯。而東子認為,80后家長應(yīng)當讓孩子按“兒童的方式”生活,應(yīng)當接觸大自然,可是他們往往忽略了這一點。今天的孩子缺少和大自然的親密接觸,缺少發(fā)自內(nèi)心的快樂!我們小時候上樹掏鳥窩,下河摸魚,在田野上狂奔,在草地里翻滾,捉迷藏、丟沙包、滾鐵環(huán)、拍三角、跳皮筋、打彈球……那種擁抱大自然的快樂,今天的許多孩子都享受不到。今天,孩子們的童年已經(jīng)被家長的溺愛和期望占有,成了家長們望子成龍、互相攀比的犧牲品。80后家長應(yīng)當意識到,讓孩子們享受自己短暫而又不可或缺的“兒童生活”,光在嘴上呼吁不夠,要從今天就開始實踐!
孩子需要在經(jīng)歷中成長
【非智力因素是孩子成功最重要的因素,知識不夠可以學,非智力因素卻需要從小開始一點一滴地培養(yǎng)?!?/p>
在今天的家庭教育中,“堅強”是一個常常被家長忽略的詞。很多家長以為,總有可以放手的一天。孰不知,堅強也要從小培養(yǎng)。東子解釋說,在對父母的依賴中長大的孩子只會軟弱。堅強不是長大后突然學會的,而是在經(jīng)歷種種困難、危險、挫折和失敗的過程中形成的。
因此,在幼兒階段,家長就應(yīng)該通過有意識的引導、教育和磨煉,使孩子逐漸學會面對困難,面對危險,為養(yǎng)成勇敢堅強的意志和品質(zhì)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不經(jīng)歷摔跤,怎么學會走路?沒有哭泣,怎么學會容忍?沒有失敗,怎么會享受成功?
東子在書中特別針對80后家長提出了一個觀點:“寬容的孩子有未來”。我們都知道,寬容是一種修養(yǎng),是一種美德。寬容,即原諒他人的過錯,不耿耿于懷,不斤斤計較,要和和氣氣,做個大方和大氣的人。有時,寬容不僅意味著不計較個人得失,還意味著能用自己的愛與真誠來溫暖別人的心。遺憾的是,如今生活中的很多孩子總是與別的小朋友斤斤計較,結(jié)果是周圍的小朋友仿佛都成了敵人,而自己卻成了孤獨的“小白鼠”。
要讓孩子學會寬容,首先要讓孩子有理智。人沒有理智,就如同汽車沒有閘,遲早要肇事。東子認為,人要有一顆寬容的心,才會天大地大。
沒有人天生就是好家長。成為父母并不能讓80后馬上成熟,他們也需要在育兒中慢慢成長,慢慢學會如何當一個好家長。養(yǎng)育兒女的實踐,是這些80后家長最好的實習過程,孩子的降生和養(yǎng)育,使他們真正懂得肩上“責任”的分量。
話題背景
在教育急功近利的大背景下,“慢養(yǎng)”孩子成為熱門話題。而慢養(yǎng)考量的是家長的耐心、信任、目光長遠。
如何“慢養(yǎng)”孩子
話題發(fā)起人阿桃:“慢養(yǎng)”的前提是耐心。家長不能急功近利,讓孩子得以享受童年的快樂,給孩子體驗挫折與失敗、自己找到正確方向的機會。
風中的歌:“慢養(yǎng)”孩子的過程,也是在不斷修正家長教育方法的過程。
阿桃:“慢養(yǎng)”的基礎(chǔ)是信任。即使目前孩子表現(xiàn)不如意,要相信孩子,放手讓孩子去摸索。
海莉:觀念有道理,做起來不容易。
阿桃:“慢養(yǎng)”的策略是目光長遠。在起跑點,孩子找到成長的力量,和孩子一起贏在終點。
海莉:都想孩子學習能快速提高。
阿桃:考試高分是孩子學習能力強,家長能平和對待孩子,養(yǎng)的是孩子的心。
心在藍嫣然:只要孩子盡力、快樂,就行。
“慢養(yǎng)”孩子 考量家長
阿桃:家長在工作中都不能數(shù)第一,憑什么要求孩子考前幾名。
芊芊:有的家長就因為自己不優(yōu)秀,就用孩子的優(yōu)秀來炫耀一下。
風中的歌:家長要好好地修身養(yǎng)性,才能“慢養(yǎng)”孩子。
海莉:重點是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不能強壓。
銀堤漫步:家長不能太霸道。
摩卡:每次對孩子發(fā)了脾氣之后,也意識到不全是孩子的責任,我有時對孩子也太挑剔了。
銀堤漫步:多思,不要沖動,還要勇于認錯。錯了,對孩子說聲對不起,孩子會認為你重視他。對孩子還要守信。
小草:孩子生在這樣的時代,我們不要再給孩子壓力了,讓他們自由生長,快樂學習!
讓寶寶開心:要讓孩子有陽光健康的心理。
銀堤漫步:還要經(jīng)常和孩子一起運動,讓他解壓,比如打球和散步。
小草:心理健康比成績更重要。
雨:心理健康對家長、孩子、老師都很重要。
梧桐:想要孩子心理陽光,我們做家長的心理首先要陽光。
摩卡:前兩個周末,我們跟孩子打羽毛球、打籃球,讓孩子教我滑滑板。感到孩子學習效率比較高。所以,以后,我也不再逼孩子必須寫完作業(yè)再玩了。
“愛的名義”不能濫用
阿桃:家長是強勢,我有時也覺得在以愛的名義,欺負人家小毛孩。
摩卡:在運動時,家長處于弱勢,孩子作為教練教家長運動時,甭提多認真了。
浪漫之旅:我有時也欺負孩子,把他逗哭了,再哄哄他。
摩卡:兒子教我滑滑板,我做不好,孩子急了也說媽媽真笨,我也嘗到了弱勢的感覺,有時家長是需要體諒孩子。
靜水流深:家長應(yīng)該經(jīng)常被欺負一下,才會體諒孩子。
摩卡:家長總要求孩子應(yīng)該按照自己的要求做。
風中的歌:家長總是想自己的孩子是最優(yōu)秀的那一個,想沒想過優(yōu)秀的孩子都會有個優(yōu)秀的家長,我們是不是個最優(yōu)秀的家長呢?
神采飛揚:反思自己,改進教育方法,和孩子共同提高。
甜甜老爸:我絕不強迫孩子。孩子不能接受的,我就會調(diào)整目標、方式。
天樂:和孩子溝通其實很簡單,把他們的認知水平看得低一些,地位看得高一些。而很多家長做的正好相反。認為是孩子就可以隨意批評和責怪。其實,孩子身上的缺點都有大人的影子。
所謂“窮養(yǎng)”,不是刻意追求“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而是在物質(zhì)上對孩子有所限制,讓孩子懂得珍惜和奮斗;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自立和受挫的能力,讓孩子懂得任何東西都是付出勞動才能得來。
另外,要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心態(tài),接受社會現(xiàn)實,別人擁有的物質(zhì)財富,自己不要盲目攀比,關(guān)鍵是要用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去創(chuàng)造這些財富。
日本的吃苦教育
日本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陽光和空氣是大自然的賜予,其他一切都要通過勞動獲得。
許多日本學生在課余時間,都要去外邊參加勞動掙錢,大學生中勤工儉學的非常普遍,就連有錢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們靠在飯店端盤子、洗碗,在商店售貨,在養(yǎng)老院照顧老人,做家庭教師等來掙自己的學費。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就給他們灌輸一種思想:“不給別人添麻煩”,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論多么小的孩子都要無一例外地背上一個小背包。別人問為什么,父母說:“他們自己的東西,應(yīng)該自己來背?!?/p>
臺灣富豪王永慶:對兒女進行節(jié)儉教育
臺灣富豪王永慶,對兒女的教育從節(jié)儉開始。他供給孩子學費、生活費都算得很精準,就像管理手下企業(yè)般,總是給得“剛剛好”,不讓他們有一絲享受奢侈的機會。此外,和兒女聯(lián)絡(luò)都是寫信,從不打電話,因為覺得打長途電話太貴了。王永慶的女兒王雪紅說:父親特別強調(diào)凡事要“追根究底”,父親寫信多半寫自己的工作心得,告訴她公司發(fā)生了什么事,他如何追根究底,如何處理等,讓她從中學習了不少處理事情的方法。
現(xiàn)如今,許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加上女性越來越多地參與到社會活動中,需要和男性一樣肩負起社會義務(wù)和責任,因此,男女都應(yīng)該“窮養(yǎng)”。“窮養(yǎng)”要先教孩子做好兩件事:
男孩養(yǎng)志氣,女孩養(yǎng)氣質(zhì)
男孩強調(diào)的是養(yǎng)“志氣”,主要培養(yǎng)克服困難、吃苦耐勞、做事勤懇、踏實努力、有韌性、頑強的品質(zhì),如帶他去爬山、踢球、游泳,鍛煉堅韌性;而女孩側(cè)重養(yǎng)“氣質(zhì)”,強調(diào)的是文化修養(yǎng)的投資,性情的陶冶,如有條件的可以讓女孩學學琴棋書畫,在家里,多給她些關(guān)心,讓她感覺精神上富有,有安全感和自豪感,并有意創(chuàng)造環(huán)境,讓孩子學會關(guān)心別人,幫助別人,更具女性特質(zhì)。
父母要適當“偷懶”
不少家長總抱怨孩子自理能力差,其實很多時候是因為家長過分“勤快”。孩子到了自己學吃飯的年齡,家長見不得滿桌的狼藉,最后忍不住出手喂飯;孩子撿個玩具撿半天,看著一地凌亂,家長忍不住收拾得整整齊齊。
“窮養(yǎng)”孩子,首先體現(xiàn)在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這么簡單的一句話,相當一部分家長難以堅持。因此,家長在養(yǎng)孩子的過程中要適當“偷懶”,一定要學會忍受孩子的不完美,等待孩子把事情做得更好。
此外,現(xiàn)在的獨生子女普遍比較自我、霸道,家長在生活細節(jié)上還要學會對孩子有所保留。孩子要“十分”,家長給個“六七分”就好,不要超過“八分”,必要時跟孩子講講條件。比如帶到超市買吃的,不要順著孩子什么都買,回到家里也不要一口氣全部吃光,要教孩子學會克制、節(jié)儉和適量消費。
家園共育《養(yǎng)孩子大有學問》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專門為給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創(chuàng)建的網(wǎng)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教育孩子筆記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guān)推薦
養(yǎng)孩子是每一代人的責任和義務(wù),但是怎么養(yǎng)孩子已經(jīng)成為了現(xiàn)在家長的大難題?,F(xiàn)在的中國,經(jīng)濟條件越來越好了,我們可以為孩子提供的物資條件也越來越豐富了。但是優(yōu)越的物資,好像也給我們的孩子帶來了更多的羈絆,...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