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防拐教案。
家庭與學校都是教育孩子的載體,家長與教師互相配合可以揚長避短,更好激發(fā)孩子潛能!教師有樹立正確的家長觀,新的起點,新的方向,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不斷成長!那么,家園教育工作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呢?小編收集并整理了“防拐教育,須從幼兒抓起”,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防拐教育須從幼兒抓起
日前,本報一篇《四齡童被拐八年自己報警獲救回家》稿件引起社會關(guān)注,該文引人眼球的關(guān)鍵在于,4歲的小孩乾乾被拐后,居然能冷靜地與拐子周旋,8年來一直未忘逃生,并記住了報警的重要信息,最后成功自救回家。從過往案例可看出,人販子通常找幼兒下手,但是有多少幼兒能做到乾乾這樣?很少,也因此很多家長越來越認識到,防拐教育非常必要,而且不僅自己要學習,須從幼兒抓起。
防拐教育家長孩子一個不能少
近年來,北城幼的朱海彬老師不定期為家長、幼兒開展防拐教育?!霸诩议L方面,首先我們要了解騙子的慣用手段,例如通過甜言蜜語誘拐,主動與家長交朋友,借機會抱走孩子,或者用玩具誘騙孩子,騙取孩子信任后拐帶到陌生地方等。”朱老師解釋說,只有知己知彼才能見招拆招。“所以家長應認真履行好監(jiān)護人的責任,在公共場合及人多的地方保證孩子不離開自己的視線范圍,也不宜把年幼的孩子一人留在家中,不隨便委托他人接送。如聘請保姆,應到正規(guī)機構(gòu)聘請,同時保留其資料?!?/p>
此外,朱老師還指出,“大人擁有防拐意識還不夠,應從小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在日常生活中多給孩子講解防拐騙的方法,例如獨自在家要鎖好門,不隨便給陌生人開門,不拿陌生人給的食物和玩具。還要要求孩子牢記父母的電話號碼和家庭住址,遇到危險不要慌,找機會去人多的地方報警或找人幫忙。”幼兒不可能每時每刻都呆在父母身邊,所以培養(yǎng)獨立的意識很重要,應從其自身入手,根本地防止被拐的現(xiàn)象發(fā)生。
家長呼吁學校多開展防拐教育
多位家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均提出,希望幼兒園、小學能多開展防拐專題教育。朱老師表示,北城幼也在不斷加大防拐的相關(guān)教育與安保措施?!霸陂_展防拐教育時,老師們利用兒歌、故事等簡潔容易的方式教會孩子防拐的技巧,有針對地組織幼兒進行防拐演練活動。同時嚴格執(zhí)行學校的接送制度,嚴把學校門禁,在遇到陌生人持卡接送孩子的情況下,確認實屬父母委托再交接孩子。”yjS21.COm
此外,也有家長表示,和諧家庭是和諧社會的基本構(gòu)成單位,因此社會方面也應加強防拐宣傳和教育,例如開展講座、發(fā)放防拐手冊等,讓這類事件防范于未然。而近年來,通過“寶寶回家”“隨手拍解救失散兒童”等愛心人士自發(fā)組織的尋子活動正積極地開展,成功幫助親子團聚的案例越來越多。社會上也正需要這些有愛心的志愿服務者,督促全民行動起來,嚴防拐帶兒童現(xiàn)象的發(fā)生。(來源:番禺日報)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教育孩子的問題經(jīng)常都會有矛盾的,家長們應該重視的,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盡量避免矛盾的發(fā)生??墒歉改概c孩子的關(guān)系問題家長應該重視的,那么來看看下面的詳細內(nèi)容吧。
教育最易爆發(fā)三代人的戰(zhàn)爭
開學了,原先假期里負責"全托兒童"的老人們除了每天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還得監(jiān)督他做功課,為此,傅阿婆專門為冬冬制訂了一張詳細的作息表??墒嵌缘臅r候像個天使,"使壞"的時候,真是讓老人吃不消。有一天,傅阿婆辛辛苦苦給冬冬包了他最愛吃的蝦仁小餛飩當晚飯,結(jié)果冬冬開玩笑說:"奶奶,這么多餛飩,給我?guī)讉€玩玩。"奶奶一聽氣不打一處來,"費了一天勁包的餛飩,可不是給你玩的。"沒想到,不到兩分鐘,冬冬就把餛飩壓成了"蝦餅",還得意洋洋地拿給奶奶看。
小琳今年上五年級,快要進預初了,一開學,媽媽項女士給她報了兩個補習班,小琳每周還有兩個晚上出去上課,這讓外公外婆很心疼。"上學已經(jīng)這么辛苦了,怎么還不讓寶貝囡囡好好休息?"為此,二老和小琳的父母產(chǎn)生了矛盾。項女士只要一罵小琳,外公就開始數(shù)落女兒:"你小時候比她差遠了呢!"硬生生地把她的話噎了回去。而曾經(jīng)是校長的父親更是給她寫了一封洋洋灑灑的長信,引經(jīng)據(jù)典,嚴厲批評女兒的管教方式。無奈之下,項女士只有請他們回家。
更有老人看著孩子還要每天早出晚歸上輔導班,就想方設法地為孩子"減負",作業(yè)太多,他們會偶爾拿出答案,讓孩子抄一小會兒。爸爸媽媽嚴厲禁止的上網(wǎng)玩游戲,爺爺奶奶會網(wǎng)開一面……這些狀況一旦被爸爸媽媽發(fā)現(xiàn),必然大發(fā)脾氣。
祖輩和父母輩對孩子的焦慮點不同
老人和子女在教育孩子問題上存在觀念差異的問題普遍存在,關(guān)鍵是父母和爺爺奶奶輩對孩子的焦慮點不同。靜安區(qū)優(yōu)成長家庭教育中心教育咨詢總監(jiān)王云舉了一個典型的例子,"孩子功課做到很晚,你會怎么想?"大多數(shù)老人會抱怨,學校作業(yè)真多,自己孩子小時候沒這么苦嘛,現(xiàn)在不也很好?孩子已經(jīng)蠻好,蠻聰明了,現(xiàn)在的教育真看不懂。而父母普遍認為,孩子作業(yè)這么慢,肯定是上課沒認真聽講?,F(xiàn)在就這么慢,將來怎么跟得上?……
"老人的焦慮點在于孩子不能好好休息,身體健康得不到保障,問題在老師、學校和社會。"王老師說,而家長的焦慮點則在于孩子會在群體中落后,將來在競爭中處于劣勢,問題出在孩子身上。
其實這兩個焦慮點都沒錯,關(guān)鍵是如何協(xié)調(diào)好。但一個重要原則是"一代管一代,在孩子面前,應該以父母的意見為重"。"如果碰到意見有分歧,可以召開家庭會議,大家分別將自己的觀點亮出來,千萬不要暗地較勁,拿孩子當斗爭武器。"王云提醒說,召開家庭會議應盡量避開孩子,盡量少讓孩子看到成人之間的矛盾和爭執(zhí)。"大方向統(tǒng)一好,但各自的方法可以不一樣。大家約法三章后,雙方都要嚴格執(zhí)行,互相監(jiān)督和提醒,父母更不能一味做甩手掌柜。"
面對沖突已經(jīng)產(chǎn)生的家庭,華師大心理咨詢中心有關(guān)負責人則建議,家長可先采取冷處理,待老人和孩子冷靜下來,如果老人對孫輩的放縱式教育導致正常的家教失衡,那么家長應該盡量將孩子接回,自己負責教育。
多頭領(lǐng)導容易使孩子產(chǎn)生混亂
在心理咨詢的諸多案例中,國家心理咨詢師、上海交大副教授劉曄萍也發(fā)現(xiàn),多頭領(lǐng)導往往容易使孩子產(chǎn)生混亂。她曾經(jīng)接觸過一個案例,這個孩子的童年由六人相繼管教,到了小學逐漸發(fā)現(xiàn)其行為異常,于是父母帶其求遍上海的名醫(yī),又是吃藥又是打針??墒呛⒆拥膯栴}并無改善的跡象。
孩子進入小學后,"老板"比原來多了不止一個--班主任和各任課老師。所以孩子在這樣一種混亂的管理中成長,最終學會了誰的話也不聽,其行為的異常實際是管理混亂的必然結(jié)果。
劉教授分析說,在現(xiàn)代社會中,家長由于忙于工作,爺爺、奶奶等老人便自然成了孩子的管理者。在她看來,從管理的角度看,孩子處于一種典型的多頭領(lǐng)導狀態(tài),沒有統(tǒng)一的管理模式,沒有統(tǒng)一的教養(yǎng)制度,這種多頭領(lǐng)導常常會將幼小的孩子置于一種混亂的狀態(tài)中,這種方式教養(yǎng)出了許多問題孩子,但卻至今沒有引起許多家長的足夠重視。
祖父母們,別以"隔代親"為自豪
"隔代親",自古以來就有這種說法。不少爺爺奶奶愛在人前炫耀--"孫子跟我最親了,有什么好吃的首先想到爺爺奶奶!"
"其實,這是典型的不恰當三代關(guān)系。"王云說,祖孫輩關(guān)系過于親密,反而會導致親子關(guān)系疏遠,父母的教育責任被"邊緣化",造成的結(jié)果就是一方面祖輩過分溺愛孩子,無原則地縱容孩子,始終擔心照顧不周,或是試圖掌控孫輩教育。另一方面導致孫輩過分依賴大人,獨立性不夠,融入社會的能力差。
王云建議,作為聰明的祖輩,應該幫助建立和維護良好的親子關(guān)系,促進孩子與父母之間多交流、多溝通。"聰明的祖輩應多提醒子女,多久沒帶孩子出去玩了,多久沒跟孩子談過心了,督促子女常跟孩子互動。"
做個聰明的祖輩,除了處理好重要的家庭關(guān)系之外,祖輩自身也應不斷更新學習,不被時代out。那祖輩究竟該學什么呢?王云建議,祖輩應了解孩子在各時期的發(fā)展特點和客觀規(guī)律,并真正地了解孩子。例如,孩子在各個時期有什么不同特點?這些特點需要家長重點關(guān)注哪些方面?如2-4歲,早期教育階段,家長應關(guān)注孩子的智力開發(fā)、學習興趣、動手動腦、運動、生活習慣等方面。5-6歲到了幼小銜接階段,家長應關(guān)注孩子的行為習慣,培養(yǎng)學習能力和伙伴交往,7-10歲,學習生涯開始階段,家長可關(guān)注孩子全方面的發(fā)展興趣,培養(yǎng)特長,個性健康發(fā)展,為智力飛躍作準備等。
而陳鶴琴小學教師肖榃霖建議,祖輩也可以發(fā)揮自身的特長,做孩子的"好搭檔"。例如,雙方可以共同制訂家庭菜譜,完成烹飪,拉近與孩子的距離,可以教孩子認識蔬菜、摘菜等,可以陪孩子一起閱讀、玩耍、比賽,帶他們接觸社會。
"爺爺奶奶應該是孩子很好的'玩伴'。"陳默老師表示,比如信息化社會中,爺爺奶奶完全可以"不恥下問",讓孫輩教自己上網(wǎng),喜歡下棋的祖孫還可以在網(wǎng)上"對殺"一盤,融洽彼此間的關(guān)系。另外,爺爺奶奶還可以帶孩子去看看兒童電影,豐富孩子的假期生活,老人們也可以保持年輕心態(tài)。
因此,家長們應該知道該怎樣教育孩子,不能在教育上其沖突的,這樣對寶寶的健康都不利。
怎樣的教育方式才能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這是每個家長心中都存在的疑惑。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缺乏生活經(jīng)驗,思想也還不成熟。為了能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家長們步步為營,時刻“監(jiān)督”著孩子的行動,就怕他們走上彎路。很多家長都以為自己掌握了“大局”,殊不知被他們忽略的小細節(jié)也會帶給孩子莫大的影響。專家表示,要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生活中的小細節(jié)也不可忽視。
尊重孩子眼中的“大事”
由于孩子和家長們的思想價值觀存在差異,因此,很多在孩子眼中的大事,到了家長眼里就成了微不足道的小事。很多時候會發(fā)生這樣的事情:孩子拿著學校得到的五角星、小紅花來向家長獻寶,家長只會淡淡一笑不予評論或敷衍了事。這樣的舉動或許就會給孩子造成“爸爸媽媽沒有表揚我,看來那些事情做不做到都不是很重要”的想法。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輕視學校的紀律規(guī)范。
專家認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要試著換位思考,學會尊重孩子所重視的事物,不要吝嗇自己的一句贊美。這樣有助于讓孩子從小就積極地關(guān)注起每一件小事。
適當?shù)亟o予孩子肯定與鼓勵
每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心頭肉,家長們都希望看到自己孩子獲得成功。然而現(xiàn)在仍有很多家長抱著“驕傲使人落后”的想法,不愿給予孩子肯定。每當孩子興高采烈地回家報喜,說自己的成績進步有多大或是自己獲得了什么榮譽時,很多家長都會教育孩子:“你不要和成績不好的同學比,要看看那些成績好的同學是如何做到的?!奔议L以為這樣能培養(yǎng)孩子謙虛的態(tài)度,殊不知這樣的話往往會傷害孩子們的自尊心,給他們帶來挫折感,甚至逆反心理。
專家提醒,孩子的成長過程是給孩子的性格和心態(tài)塑形的過程。家長的適當鼓勵和肯定,能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家長要記住一點,“好孩子”是激勵出來的。
言行一致,遵守對孩子的承諾
孩子的學習吸收能力和模仿能力都比成人快很多,而家長的行為就像是一面鏡子,一舉一動都可能被孩子模仿,對孩子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F(xiàn)在有很多家長對孩子提出的要求都會采取敷衍了事的態(tài)度,還有些家長喜歡盲目答應孩子的要求,不考慮實際情況,最終卻無法做到對孩子的承諾。其實,這些行為都很容易使孩子對家長產(chǎn)生不信任感,更有可能從此養(yǎng)成孩子喜歡隨口承諾,說話不負責任的習慣。
專家表示,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神圣的。因此,家長給予孩子的承諾,要三思而后行,答應過的就一定要做到,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育兒心得:教育要從寶寶抓起
孩子,不僅僅是一個家庭的未來,還是一個國家的未來,教育要從寶寶抓起!擁有一個良好的習慣不僅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甚至也會改變一個人的命運。面對現(xiàn)代孩子所生活的環(huán)境,作為孩子家長的我們不免心存擔憂:嬌慣、任性、說一不二,基本上已經(jīng)成了現(xiàn)代孩子的特點了,現(xiàn)在的家庭教育已經(jīng)不再是父輩時那單純的“棒下出孝子”的模式了,更多的是需要語言溝通和科學的教育方式。父母是一個專業(yè)性很強的職業(yè),可是大部分的父母都是未經(jīng)培訓就直接上崗的,做為一個剛剛進入這一行業(yè)的我們就好像是個文盲,在教育孩子方面每天都是在不斷地摸索著學習著。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和孩子一起學習共同進步?,F(xiàn)在孩子三歲半了,從孩子出生開始到孩子走的第一步,說的第一個字??????,每一個點滴的進步我們都會記錄下來。說到育兒心得,下面也是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小事。
一、多管齊下樹信心
欽豪是一個在面對陌生人時很靦腆的孩子,不敢說話。面對這一情況,我們回家進行了及時的語言教育,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到外面面對陌生人依舊如前。慢慢的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的這一行為也許是不自信的表現(xiàn)或者是一種天生的自我保護行為,為了改變這一問題,我們采用多種方式,如:出門搭車時,我們會讓孩子去擺手喊車;出去買東西時,會把錢給孩子,讓他去付錢,開始時孩子有些害怕,過去把錢扔到地上就跑回我們身邊,賣東西老板叫他停下找錢,他連頭也不回,但是慢慢地,在每一次的鼓勵之下,他已經(jīng)很自然的拿著錢交給叔叔阿姨,兩只小手掐著腰,等著拿找回零錢,這時孩子本身也感到有些小自豪,感覺自己長大了,能做和大人一樣的事兒了。其實這就是一個很小的進步,但卻改變了一個孩子不敢與人溝通的問題。
二、用感受代替懲罰
欽豪是一個非常任性的孩子,認識他的人都會說他是個驢小子,有時為了一件事,我們不滿足他,他會哭上半個多小時,頭發(fā)都濕透了,開始我和他爸爸也非常生氣,把他抱到屋子里打屁股,時間長了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是越打越鬧,弄得我們生氣,孩子還很委屈。后來我們漸漸的發(fā)現(xiàn),得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為他提供選擇,他想要的東西不能馬上滿足他時,就要改變一種方式來實現(xiàn)他的愿望。當孩子想要一樣東西,而此時我們不能滿足他時,往往給孩子解釋沒有這樣東西,孩子是不會聽我們的解釋,比如他想喝飲料了,家里沒有,你和他說家里沒有,喝飲料不好,你不聽話就不買……他聽到這樣的話,就會哭的很兇,這時就要轉(zhuǎn)移他的注意,我就會說飲料太涼喝多了肚子疼,你忘了前幾天你肚子疼了,咱家有水果,你和媽媽一起榨蘋果味和梨味的飲料好不好,這時他會很開心的答應,和媽媽一起去洗水果,喝完了告訴媽媽,真好喝,明天再做菠蘿味的,這樣孩子既能吃到營養(yǎng)的水果,也不會再哭鬧。懲罰孩子實際上剝奪了他從內(nèi)心深處對自己錯誤行為的反省過程,孩子有好的感受,就會有好的行為,孩子的感受被接受了,他才能開始改變自己的情緒。
三.互換角色
和孩子互換角色,讓孩子也能體會一下大人的感覺,從中不經(jīng)意間欽豪開始變得有愛心,會體貼安慰人了。欽豪從小都害怕打針,看到醫(yī)生就害怕,以前欽豪每次一生病就是全家就頭疼的事,從扎上針就會一直哭鬧到拔針,全家六七個人都得全程陪著,等孩子的病好了,大人也熬的筋疲力盡。后來我們回到家,找一個像打針一樣的東西,給孩子,告訴他,媽媽感冒了,你給媽媽扎上針,他會很認真的把我的手握住,也像護士一樣使勁的拍拍手找血管,我就在那裝作很害怕很疼的樣子喊:我不打針,我怕疼,我不打針。這時孩子會像在醫(yī)院我們家長說的話一樣告訴我:不用怕,不疼??????直到把他的假針給我扎上。我們經(jīng)常在家做這樣的游戲,等孩子再到醫(yī)院時,我們驚訝的發(fā)現(xiàn)孩子似乎一下子長大了,坐在床上等著護士阿姨給他扎針,扎完后,自己樹起大拇指,自己說真棒。其實這就是生活的點點滴滴,在互換角色的時候,孩子自然的變得勇敢,體貼人。媽媽在床上睡午覺,沒有蓋被子,孩子打開門,拿著自己的小被給媽媽蓋上,然后把被角都給媽媽掖好,其實我根本就沒有睡著,心里那種感動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
四.幫助和鼓勵孩子學會用語言表達
欽豪這個孩子說話比別的孩子都要晚,23個月才會叫媽媽,三歲多了,還有很多話說不明白,快要上幼兒園了,我們還擔心他在老師面前不會表達。剛剛上幼兒園,前三天每天都尿兩條褲子,每天早上都要哭,第一天我問他你們在幼兒園都做了什么,他說玩小魚玩具,我說吃的什么飯,你的同學叫什么名字,每次都說不知道。第二天我問他你們做什么了,他告訴我老師講大灰狼的故事,吃的什么飯,也是說不出來,每天我都是重復的問他同樣的問題。直到第二周,晚上孩子告訴媽媽:今天我們班XXX,過小橋摔倒了???????,我心里也沒在意,心想可能是看的什么動畫片,第二天到幼兒園,我和老師講了孩子和我說的事情,老師說確實有這個事,我特別驚訝,孩子能主動和媽媽講幼兒園里的事情了?,F(xiàn)在已經(jīng)上學一個多月了,每次走到幼兒園的一樓,孩子就會主動告訴我今天都吃了什么,而且吃得很多。本身他語言表述差,每次回來自己一邊玩一邊唱幼兒園里學的兒歌,唱幾個字,就唱不出字了,只會哼上歌的調(diào)子,我們就在網(wǎng)上找到他學的歌曲下載下來,我們和他一起聽一起唱,孩子特別喜歡聽,也愿意學。其實只有家長愿意認真傾聽孩子的話,孩子才會愿意講出他的小故事。
從在幼兒園上的那幾節(jié)親子課,我們就看出來,自己的孩子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出眾的,更是有很多方面都要比其它的孩子落后很多,但是,孩子的每一次進步都會讓我們做家長的更加欣慰。以上只是我們和孩子生活中的一點小故事,可能對于有的優(yōu)秀孩子來說這些根本不算什么,但是我們只看中孩子的點點進步,和他一起分享其中的樂趣,孩子的自立,自信,學習能力很多很多還等著我們家長在今后的生活中和孩子一起體驗一起學習。
這次的家長育兒征文,最開始看到黑板通知的時候,沒有想寫,看了一眼感覺和自己沒有似乎關(guān)系,但是每天放學三位老師都要把自己孩子的一天表現(xiàn)和我們家長說一下,給我們建議,我從心里感動了,老師對我們自己的孩子這么認真,我們做家長的更要為自己的孩子負責,希望孩子今后在老師的幫助教育下能茁壯健康成長。
德國:環(huán)保教育從幼兒開始
德國的環(huán)保教育從幼兒就開始進行。德國有關(guān)幼兒教育的法規(guī)規(guī)定,幼兒園要把教導兒童維護周圍環(huán)境的衛(wèi)生作為一項重要內(nèi)容。
德國一年級的小學生剛到學校報到時,會領(lǐng)到一冊環(huán)保記事本,用于孩子記述自己的環(huán)保活動。環(huán)保記事本的設計精心別致,每一頁左上角都印有精美的風光照片。編者告訴孩子:要熱愛大自然,自覺維護環(huán)境。
德國有數(shù)百個森林幼兒園,即在森林中搭建簡易住房,讓孩子生活在大自然中,從小認識大自然的奇跡,同時了解到自己有保護大自然的責任。在德國學生的自然常識課程里,對學生進行自然和環(huán)境保護的教育內(nèi)容很具體、直接,教學內(nèi)容也相對較多。
美國:環(huán)保知識融進各教學科目
美國人環(huán)保觀念強,作為世界上最發(fā)達的工業(yè)國家,美國擁有極其優(yōu)美的自然景觀與保護完整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這歸功于形式多樣、無處不在的環(huán)保教育。
美國雖然重視孩子的環(huán)保教育,但是并沒有專門的環(huán)保教材,環(huán)保知識融合在各個科目之中。幼兒園的孩子就會學習“愛護樹木”、“愛護地球”等文字,孩子從小就已經(jīng)潛移默化地有了這種概念。小學時,老師講簡單的自然常識,告訴孩子們保護環(huán)境的意義。中學階段,學校會從物理、化學、生物等角度解釋一些環(huán)保的原理。
新西蘭:小學開設“園藝種植”課
新西蘭的小學課堂有一門特別的課程——有機園藝種植。新西蘭有關(guān)部門設置這門新課的目的在于,幫助孩子們(尤其是城市孩子)學會不使用化肥種植花卉和蔬菜,從而減少化肥給環(huán)境帶來的不利影響。
其具體課程包括:如何利用花園廢物或家庭剩飯制作有機肥料;如何識別可與蔬菜一起種植的花卉;如何保護花卉、蔬菜不受病蟲害的侵襲等。學習計劃的基本主題是:園藝和景觀、環(huán)境建筑、健康水、優(yōu)質(zhì)能量和零浪費。為了讓學生們有實驗基地,每個學校都建起自己的蚯蚓養(yǎng)殖園,借助大量蚯蚓來幫助疏松和肥沃土壤。這一課程受到新西蘭各界人士的歡迎,一致認為,使孩子們從小樹立起良好的環(huán)保意識,這是整個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極重要一環(huán)。
一些新父母早在孩子未出生時,就為寶寶準備好了他的專屬小床。分床睡,的確可以培養(yǎng)寶寶的獨立性。但有些父母懷抱寶寶時,卻遲遲不舍得將其放在單獨的小床中。下面聽聽父母們七嘴八舌話“分床睡”。
七嘴八舌
習慣后難分床睡
思思媽:我家思思一直和奶奶睡,有時也會和爸爸媽媽睡。特別煩惱的是,睡覺的時候她一定要摸著大人的耳垂才能睡著,要不然就睡不著。思思現(xiàn)在都5歲了,還是不愿意和我們分開睡。
淇然媽:我家孩子都跟姥姥睡,只是有時候特別想我了,才賴在我床上和我一起睡。至于分床睡,我覺得每個孩子的情況可能都不太一樣。我家淇然4歲多了,也曾主動要求過要自己睡,但是現(xiàn)在是熱天,家里晚上都開著空調(diào),又擔心他一個人睡踢被子著涼,還是等等再說吧。
文文媽:我家文文才3歲,現(xiàn)在已經(jīng)非常依賴我們了。我讓他獨自睡著,但是要是摸不到我,他就會哭。如果從小就開始分床睡的話就比較好,現(xiàn)在有點難,干脆大一點再分床了。
夢妮媽:夢妮有時候和我們睡一張床。但是我們睡覺時都是每人一張被子。有時她自己也可以一個人睡小床,小床就放在我們床邊。夢妮晚上很會踢被子,把小床放在旁邊可以很容易幫她蓋毯子了。
琴姿媽:我家孩子一直都要和我們睡覺,就算我們很遲回到家,也一定要和我們睡?,F(xiàn)在他都7歲了,還是不想一個人睡。我們再三說他,他就說等到8歲再自己睡,但是還不知道能不能兌現(xiàn)。
曼楊媽:我家曼楊自出生后就一直分床睡,現(xiàn)在都可以分房睡了。
專家建議
嬰兒期開始分床睡
作為父母,總擔心分床后,寶寶踢被子了、餓了、被毯子蒙住頭不能呼吸,該怎么辦?所以,有些孩子和父母一睡就是幾年,甚至到了上小學的年齡還是不肯和父母分開睡。廣西中醫(yī)學院附屬瑞康醫(yī)院兒科主任醫(yī)師梁文旺建議,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睡眠習慣應從嬰兒時期開始。
梁文旺說,從嬰兒喂奶時期,就應該讓孩子與父母分床睡。因為在嬰兒時期,寶寶還沒有形成自己的習慣,所以習慣的培養(yǎng)比較容易。而且孩子單獨睡覺有利于培養(yǎng)他的獨立性,也比較衛(wèi)生,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此外,孩子與成人一起睡,很有可能打擾寶寶的睡眠,且有可能會養(yǎng)成不良的習慣。
在分開睡覺時,父母不舍,孩子也不舍。但此時,父母應戰(zhàn)勝自己,努力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格。在嬰兒時期分床時,可以將寶寶的小床放在父母大床的旁邊,讓寶寶聽見他父母熟悉的聲音,讓他知道父母就在附近,這樣不僅能給寶寶安全感,還便于父母照顧孩子。這樣他就會樂于單獨睡自己的小床。
此外,還應從嬰兒時期就培養(yǎng)起孩子規(guī)律的睡眠時間。規(guī)律的睡眠時間可以幫助嬰幼兒減少睡前哭鬧、或因精力過于充沛而無法入睡的情況發(fā)生。
有些爸爸媽媽會抱怨,說孩子對于死亡的態(tài)度很漠然。孩子自己班級里的小朋友死了,可他回來以后告訴家長的態(tài)度卻是很無所謂的,甚至還有孩子在親人去世時會說:“死了好,再也不能管我那么嚴了”。讓大人“雷”得不行。這到底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特點還是個別孩子的問題呢?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改變?
解題專家:華東師范大學學前學院副教授王順妹,主持幼兒情緒處理研究項目的張婕博士
學前班孩子的任何概念,都來自直觀感受。同樣,他們對于死亡概念的了解,也是很直接的。因為沒有相應的情感體驗,所以大多數(shù)時候,孩子們對于死亡并沒有很好的了解。更不用說會有什么恐懼或者傷心之類的情緒感受。所以只有和孩子很親近的人去世了,孩子才會表達出傷心或者痛苦。對于死亡,上幼兒園大班的孩子才開始有意識。
對于家長來說,讓孩子了解生命的起始和終結(jié)是比較重要的。在中國的傳統(tǒng)中,家長一般都不太愿意讓孩子知道死亡,或者和孩子談論關(guān)于死亡的話題。但是從目前已有的研究結(jié)果來看,讓孩子盡早知道死亡是怎么回事非常重要。舉個例子吧,現(xiàn)在孩子接觸電腦很早,玩游戲的很多,游戲中常常會有人物死后復活;而孩子飼養(yǎng)寵物,有時候死了或者丟失了,家長也會再買一個。這在很多時候會使幼兒有一種感覺:生命都是可以從頭來過的。事實上,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有孩子因為學習和生活中的不如意就自殺,他們以為生命是可以“重新開始”的。
家長對孩子大可不必諱言死亡,應該讓孩子了解死亡是怎么回事。這不僅有助于對孩子開展生命教育,還能夠教會孩子在面對令人傷心和沮喪的事情時,如何處理好自己的情緒。這一教育可以從大班的時候開始。
家長可以通過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和孩子探討生命的起始。比如,遇到了小螞蟻等小蟲子死了,或者是孩子養(yǎng)的寵物小魚或者小蝦死了,孩子栽種的小花小草死了,就可以告訴孩子死亡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死亡意味著這些小魚或者小蝦永遠不會再回來了,通過這樣的方式告訴孩子死亡是怎么回事。
但是要注意的是,跟孩子說明死亡的含義時,還要處理好他們的情緒。例如告訴孩子,小寵物雖然離開我們了,但是我們還有很多和它們在一起時的美好回憶。想一想那些美好的事情吧。
我們曾經(jīng)在一些幼兒園做過一個項目,教會孩子如何處理他們的負面情緒,其中重要一課就是通過模擬和他們朝夕相處的小寵物去世,來教會他們?nèi)绾蚊鎸λ劳?。事實上,孩子們通過這一課不僅了解了死亡是怎么回事,還了解了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
-國際著名右腦開發(fā)專家七田真訪談
日本教育專家七田真教授相信,人類的右腦具有不可思議的能力,但在成長過程中,這種能力卻逐漸消失。
所以,要讓孩子成為天才,當孩子還在準媽媽的肚子里時,可以通過母子之間的愛的感應,開發(fā)孩子的右腦能力。
據(jù)說,在日本,父母輩聽完右腦教育專家七田真(MakotoShichida)教授的演講后,往往會有想生小孩的沖動。現(xiàn)年71歲的七田真,40多年來鉆研、提倡“右腦教育理論”,以開發(fā)人類未知的潛能,引起廣泛矚目。
七田真教育研究所自1978年成立以來,已在日本已建立400多家實行七田真式教育的幼稚園,學生總數(shù)2萬名。韓國也有60家幼稚園7000名學生。這套方法幾年前也引入臺灣,掀起一陣“腦內(nèi)革命”熱潮。明年初新加坡也會成立第一家“七田真右腦教育兒童教室”。
幼兒教育始于胎兒時期
七田真日前來新作第一次公開演講,接受本報訪問時說,育兒其實并不傷腦筋,只是父母不得其法,因而缺乏生兒育女的信心。父母有信心,放心,自然會多生。
人們不孕、不生育的原因很多,包括環(huán)境污染,或者擔心幼兒患有先天性身體殘障等病癥。七田真認為,只要正確采用右腦教育啟發(fā),通過胎教方式,讓胎兒自行調(diào)理,就能生出活潑健康的寶寶。
七田真說:“準媽媽不妨在胎兒時期就開始試著與寶寶對話,建立心靈感應或互動。準媽媽對腹中的寶寶說:身體不好的部分自己都能治好,健康生下來。嬰兒出生時就全靠自己的力量,因為嬰兒具有這樣的能力。這就是右腦的功能?!?/p>
雖然胎兒的頭還沒完全成形,但卻可以使用下位層的腦。準媽媽與胎兒的溝通,是通過“心電感應”及“想象”而產(chǎn)生,它不與左腦相連,只與右腦相連。想象,使嬰兒在媽媽肚子里看到爸爸的臉及外面的景色。想象,也具有治療疾病的力量。
七田真說:“若準媽媽知道這個胎教方法,嘗試運用,就會發(fā)現(xiàn)我所說的都是真的?!?/p>
其研究個案也顯示,使用七田真式胎教的準媽媽不僅順利分娩,寶寶天生健全,很快就能說話,吸引能力佳,個性沉穩(wěn)又好帶。他說,父母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帶孩子是那么輕松快樂的事。
教育幼兒需先教育父母,這成為七田真終生職志?!?/p>
左腦抑制右腦運作
七田真念大學時,曾擔任某中學生補習老師。他的學生永遠記不得5分鐘前才教過的東西,這使他開始思索:人的才能是天生的,還是由后天教育而定的呢?
經(jīng)過40多年研究與實踐,七田真認為,所有嬰兒出生時都是天才,具有大自然所給予的不可思議的能力,只是在成長初期缺乏良好的環(huán)境把能力給引發(fā)出來,以至資質(zhì)消失。天才的頭腦功能來自右腦。
人類左右腦的思考方式不同:左腦主以語文、邏輯性思考,右腦則主以影像和心像思考。七田真認為,大部分人都用左腦思考,很少用右腦思考。
他說,遠古時代的人類與原住民,左腦幾乎不發(fā)達,但心電感應的能力卻很強?,F(xiàn)代人為了讓語言理性發(fā)展,所以喪失了ESP(右腦的五感)的能力,左腦抑制了右腦的運作,右腦的潛能因此不易發(fā)揮。唯有左腦抑制右腦的能力消失,左右腦可以靈活使用,才可成為全腦開發(fā)的人類。
七田真的理論受卡爾?維特《才能遞減法則理論》啟發(fā),他主張以右腦訓練用在幼兒教育,以圖像、聯(lián)想、配對等方法來增進兒童智能。零歲到3歲是右腦教育的黃金時機;左腦是填鴨式學習,充滿艱難。而右腦已開發(fā)的孩子吸收能力強,學習就變得輕松愉快。
受過右腦訓練的孩童,一般智商較高,平均介于140到200之間,也具有以下特點:
看到圖像,就像攝影機一般印入腦中。
文字及數(shù)字、符號,可用影像方式記入腦海,具有逆向的推算能力。
直覺能力超強,有獨特創(chuàng)造力。
具有速讀能力。
七田真在著作中,提起對長子實驗早期教育,長子4歲時就能隨意讀書,畫漂亮的水彩畫,卻不幸患病去世。七田真夫妻過度悲痛而忽略次子的早期教育,過后驚醒才糾正過來。現(xiàn)在七田真也在孫兒身上實驗自己的教育方法。
新學年伊始,教育部關(guān)于在小學開設書法課的通知,引起了校園內(nèi)外的廣泛關(guān)注。通知要求,今后書法課要進小學課堂,三至六年級每周要安排一個專門的課時。
書寫能力弱化確實堪稱今日社會的通病,而在未離校門的學生群體當中尤其突出。即使學文科的大學生和研究生,書寫姿勢不正確、字體相當不美觀者,也不在少數(shù)。所以,推動書法教育以強化相關(guān)意識,有著一定的必要性。不過,在這一過程中,亦應防止用力過度。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教育部的相關(guān)要求中,先是對書法課的時間安排上有過甚之嫌:“語文課程中,要按照課程標準要求開展書法教育”,“美術(shù)、藝術(shù)等課程中,要結(jié)合學科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書法教育”,“在綜合實踐活動、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中開展書法教育”,“普通高中在語文等相應課程中設置與書法有關(guān)的選修課程”???,不搞則已,一搞便提出了這么多的要求,一下子便涵蓋了語文、美術(shù)、藝術(shù)等課程,還涉及綜合實踐、校本課程等方面。只是為了字體美觀一點,便做出這么多的要求和安排,無論如何都過度了些。
再是對于書法課要達到的教學目標,也有不切實際之感:“學生要用毛筆書寫楷書,臨摹名家書法;大致了解書法歷史和漢字字體源流;從書法作品的內(nèi)涵、章法、結(jié)構(gòu)、筆法等方面鑒賞歷代重要書法家作品,培養(yǎng)初步的書法欣賞能力。”毛筆書法,在現(xiàn)在看來已歸于藝術(shù)范疇,作為寫字本身的應用價值基本上失去了。既然如此,當今社會,不必每個人都非得學會使用毛筆寫字吧?至于從“內(nèi)涵、章法、結(jié)構(gòu)、筆法等方面鑒賞歷代重要書法家作品”,更是在教學上難以操作,效果上也無從驗證。全面衡量,類似要求還是不要出現(xiàn)在這種正式的通知中為好。
幼兒期是孩子個性、品質(zhì)形成的重要時期,感恩教育要從小開始。蘇霍姆林斯基說:“善良的情感是在童年時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將永遠無法彌補。越早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在孩子心中播下感恩的種子,由此而形成的習慣也將伴隨孩子一生?!比绾伟l(fā)揮家庭在環(huán)境、資源、途徑等方面的特殊優(yōu)勢,對幼兒開展感恩教育,從點滴做起,從細節(jié)做起,對孩子進行知恩、感恩、報恩和施恩教育,是許多家長關(guān)心的一個重要話題。
在開展幼兒感恩教育方面,家庭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
瑞士教育家指出:“道德教育主要的場所是家庭。”感恩父母是幼兒感恩教育的起點。父母是對幼兒施恩最多、施恩最直接的人,是幼兒最初最應該感恩的人。通過豐富多彩、充滿親情的家庭生活,家庭成為最好的感恩教育載體。
發(fā)揮家長的榜樣作用,創(chuàng)設良好的家庭感恩教育環(huán)境
父母是孩子最初也是影響最大的榜樣,在孩子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一言一行都深刻地影響著孩子。所以,言傳身教,行動勝于說教。從父母的榜樣作用開始,建設一個充滿關(guān)愛與感恩的家庭環(huán)境。
有的父母對他人給予的哪怕是一絲一毫的幫助,總是銘記于心,心懷感恩;有的父母對親人的關(guān)愛,總是反復提起,心懷感激。有的父母相互之間經(jīng)常感恩言謝。在這樣的充滿感恩的環(huán)境中,幼兒長時間的耳濡目染,就能夠萌生感恩之心。因此,父母要以身作則,從身邊的一件件小事做起,孝敬老人、感恩他人,做尊老愛幼的模范,做知恩、感恩、報恩的模范。而且也盡可能多地創(chuàng)造幼兒參與的機會。例如:定期帶孩子去看望雙方的老人,使孩子在有意無意中感受愛與感恩。
開展家庭感恩教育,要注重“力行”
弟子規(guī)中說:“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所以,所學的內(nèi)容要實踐力行,從一件件小事入手,把幼兒的感恩之情落實到行動上,內(nèi)化為一種習慣。只要我們從細處入手,端正教育觀念,就一定能搞好對幼兒的家庭感恩教育,培養(yǎng)好懂得愛與感恩的新一代,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而精彩。
家園共育《防拐教育,須從幼兒抓起》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專門為給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創(chuàng)建的網(wǎng)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園防拐教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guān)推薦
地球,它是我們?nèi)祟愘囈陨娴募覉@,也是我們生命的搖籃,保護好地球,是人類造福千萬子孫后代的必然選擇。當今世界,環(huán)境保護日益成為人們關(guān)注的熱點話題。生態(tài)教育作為解決環(huán)境問題的根本出路,必須從幼兒園的孩子...
推廣全民閱讀,不妨從孩子的課外閱讀抓起?!笔袇^(qū)“讀書吧”創(chuàng)辦人劉飛說。他描繪了理想中課外閱讀的愿景:在一片肥沃的草地上,陽光暖暖地照著,風兒輕撫,羊兒們悠閑地吃草,或坐、或立、或急、或緩……家長和老師...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每一位任課幼兒園的老師都希望小朋友們能在幼兒園學到知識,教案的作用就是為了緩解學生的壓力,提升效率,有了教案的支持可以讓同學聽的快樂,老師自己也講的輕松。優(yōu)秀有創(chuàng)意的幼兒園教案要怎樣寫呢?為此,小編從網(wǎng)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 兒童防拐安全教育教學設計范文》,供大家借鑒和...
這一屆班里的頑皮幼兒在班里很有一股“勢力”,宇、森、力是同一個早教托兒所過來的,都屬聰明又調(diào)皮的類型。但各有特色,森調(diào)皮但與老師、小朋友關(guān)系較好,思維活躍,當行為不當時能接受老師的批評,但老師有時不順...
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幼兒園小班防拐防騙安全教育教案《金雞冠的公雞》》小班防拐防騙安全教育教案《金雞冠的公雞》適用于小班的安全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學習用推理的方法推測并大膽表達公雞屢次受騙的情節(jié)...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