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學前班。
幼兒的教育途徑無非就是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家長配合學校才能實現(xiàn)教育的質量最大化!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都需要互相包容,孩子的成長離不開我們的陪伴,有時候陪伴才是最有意義的教育!那么,教師除了教學,還有哪些責任與義務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今日話題:要不要選學前班是不是很糾結!”,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離2017年幼升小剩下不到一年的時間了,每年的這個時候考慮學前班的家長就會很多。
要不要選學前班?學前班選擇需要注意什么?這兩個問題是家長們最最糾結的。
說說小編的觀點:
①關于要不要選學前班
學前班的選擇因人而宜,學前班的學習主要在于基礎的學習以及孩子學習習慣的過渡,畢竟幼兒園相對自由,而小學相對紀律性強一些;
選擇學前班,可以讓孩子更好的過渡到一年級的學習和生活;
如果孩子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相對較強,或是在幼兒園的學習生活可以幫助孩子直接過渡,或是家長有足夠的時間在幼升小的暑假幫孩子做好這個過渡,那就沒有選擇學前班的必要了;
②學前班選擇需要注意什么?
學前班一般機構都是沒有相對的大的空間場地的,這塊家長們需要做好心理準備;您在考察學前班的時候,建議跟老師多溝通,了解學前班的課程設置以及辦學理念,條件允許可以帶孩子去看看,讓孩子可以從心理上逐漸適應,產生興趣才會在升小學的時候少去一些焦慮。
下面,小編帶大家來看下部分家長的觀點:
@若在:我沒有為孩子選擇學前班,主要是出于幾點考慮:
1、不知道學前班的老師是從哪來的?學歷如何?身體是否健康?感覺學前班是一個缺乏監(jiān)管的地方;
2、學前班沒有戶外活動場地,只能在教室或狹小的過道里玩,不利于孩子的身體健康;如果教室在陰面,上一天學孩子連陽光都看不到;
3、對學前班的飯菜衛(wèi)生不放心;
4、不知道教師怎么上課?是填鴨似教學還是循循善誘?如果是填鴨式的教學,擔心孩子會厭學。
對于很多家長所說的,孩子上小學需要過渡,其實幼兒園也在做上小學的過渡,比如每節(jié)課的時間逐漸延長,做一些思維訓練方面的練習。像拼音、認字一類的,我們就自已在家里教了。
@開心豆丁:對于大部分孩子,選擇上學前班還是必要的,除了基礎知識、學習習慣,還有上課方式的改變,提前適應了讓孩子在小學初期階段更加自信。另外選擇學前班除了辦學理念、課程設置、距離,還有飲食衛(wèi)生也不可忽視,因為絕大部分學前班不像幼兒園,沒有食堂了,都是外送。
@感慨時間:我們當初上學前班了,因為報的時間晚了,都要等著名額。我報了2個地方,第一個在寫字樓里,我覺得環(huán)境不好,樓里還有單位,培訓機構什么的,后來我又找到一所學前班,就跟老師說不去了。第二個是在學校辦的,我感覺挺好,可以讓孩子提前適應,雖然以后不在這所小學上學,但學校都大同小異,孩子可以知道上廁所時男女分開的、圖標是什么,喝水怎么去接,上課下課的鈴聲什么的,至于學知識,我沒要求,會就會不會就不會,反正上一年級還教呢。
編輯推薦:
上不上學前班寶寶有話說
小學階段需要掌握的基本生活技能
小學各年級習慣養(yǎng)成項目及內容一覽表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最近,女兒班上的部分同學老是隔三差五地請假不來上課,我一打聽才知道,他們都去上校外培訓班了,說是為了幼小銜接,超前學習來增強競爭力?!痹康呐畠赫谧x幼兒園大班,今年九月份就要上小學了。但當她看到孩子班上的小伙伴們陸續(xù)去校外“充電”,心里頓時有了緊迫感。去還是不去,曾女士心里沒了主意。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廣州市內不少幼小銜接班,英語、拼音、數(shù)學、語文等主要科目都有,平均每科一節(jié)課近百元?!叭雽W前掌握1000個漢字,熟練掌握23個聲母24個韻母,學會100以內的加減法……”這樣的廣告宣傳單隨處可見,上小學之前一定要先上幼小銜接班嗎?親子群里的家長們討論得很熱烈。有的認為,有必要去上,這樣在小學學習起來輕松,孩子有優(yōu)越感;有的則認為沒必要,讓孩子主動學比強迫孩子學更好。
五歲幼兒周末去補課
曾女士最近一直在為女兒該不該參加學前培訓班發(fā)愁。她的女兒今年5歲,在天河一所幼兒園上大班。曾女士說,這學期開學以來,女兒班上陸陸續(xù)續(xù)有不少孩子被父母送到外面的培訓班學數(shù)學、英語、拼音等小學一年級的內容。
“剛開始,我發(fā)現(xiàn)孩子班上有三四個同學總是不來上課,一個星期偶爾來幼兒園上兩三節(jié)課,一到下午就被家長接走了。我問園長,才知這些小孩是請假到別的地方上課去了?!痹勘硎?,在2月份開學的時候,到外面補課的孩子才三四個,她覺得無所謂,還認為此舉是小題大做,孩子上了一年級,自然就會了,補課簡直是勞民傷財。但到了上個星期,曾女士發(fā)現(xiàn),班上孩子越走越多,差不多有半數(shù)人都到外面補課了,這才意識到問題嚴重了。
曾女士著急了,一個個疑惑隨之產生:“我可以設想大半年后女兒上小學一年級時的情形:老師在上課,下面半數(shù)甚至更多的學生反映他們學過。老師會作出什么樣的選擇呢?是按部就班地繼續(xù)教,還是根據(jù)多數(shù)學生的進度,加快教學進度往前趕?后者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如果是這樣,就意味著我女兒一上學就落后了;穩(wěn)妥的辦法是也讓女兒雙休日去上各種培訓班??墒沁@又以加重家長的負擔、犧牲女兒童年的快樂為代價?!?/p>
思前想后,問過同學和同事,也征詢過家人的意見,大家覺得最保險的話,還是讓孩子提前接觸一年級的內容好了?!安粡娖群⒆?,她能聽進去多少就多少,希望孩子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能有所長進?!痹靠嘈Φ溃骸氨緛砗⒆又苣┯袃蓚€興趣班的,現(xiàn)在補習班的時間與興趣班時間撞車了,只能犧牲興趣了?!?/p>
小調查
三成家長贊成孩子超前學習
到底有多少家長愿意提前把孩子送到培訓班?出于哪些目的?記者在廣州家長群里做了一個小調查,接受調查的有52名家長。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盡管只有三成家長贊成孩子超前學習,但實際有六成家長或多或少讓孩子提前接觸小學課本,大多數(shù)家長讓孩子超前學習的目的在于減輕以后的學習負擔。
有家長后悔沒有讓孩子超前學習
梁女士的小孩今年在天河一所重點小學讀一年級,幼兒園的三年時間里,她都讓孩子在玩樂中度過,不認字,不算數(shù),家長孩子都相當輕松?!暗狭诵W后,我發(fā)現(xiàn)自己錯了,孩子班上的小孩一個比一個厲害,基本不用老師講授就能自己掌握了。梁女士認為,還是應該在上小學前,帶小孩上一個補習班,這樣他現(xiàn)在就不會這么吃力了。
辛苦超前學習一年換來孩子輕松上學
而馬女士的感覺跟梁女士剛好相反,她的孩子同樣也是上一年級,用她自己的話來說,過去這一年半時間中,孩子是“先苦后甜”。當時,馬女士五歲半的兒子樂樂就讀于本市一所雙語幼兒園,每天下午從幼兒園回到家,先寫作業(yè),邊寫邊等著媽媽下班后帶他去上輔導班,作業(yè)有幼兒園老師留的,也有馬女士布置的?!半m然提前結束了孩子的‘放養(yǎng)’生活,讓他成為超前學習的一員,但是現(xiàn)在他的成績在班上永遠是前三名,孩子特別喜歡小學生活,他覺得自己可以得到老師更多的喜愛和班上同學的羨慕?!?/p>
老師的鼓勵對家長孩子都很關鍵
也有家長認為,不管怎么樣都不能抹殺孩子的天性。家長陳先生是堅決反對超前學習的。他告訴記者,現(xiàn)在很多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的心理,搞了很多學習興趣班,他就堅決不去這些幼兒園?!拔耶斈昃褪沁x了一所蒙氏教育的幼兒園,讓孩子開開心心地上學,老師不會強硬灌輸一些知識性的東西給孩子。雖然孩子上一年級后,在學習上確實跟其他同學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相信他不會比別人差的?!标愊壬硎荆⒆拥陌嘀魅魏苡心托?,從來不給家長壓力,并且告訴他:孩子由于沒有提前接觸一年級的知識,肯定會比別人慢一些,估計要用兩三年的時間才能趕得上,不過沒關系,只要給孩子足夠的信任?!袄蠋煹墓膭畲_實很關鍵,孩子已經這樣了,老師的態(tài)度對家長和孩子也是一個引導。”
教師各有說法
到底幼兒是否要超前學習?記者采訪了部分教育界人士,他們各有說法。
幼兒園老師陳紅:超前學習有可能讓孩子產生厭學情緒
幼兒園小朋友不應該上培訓班。如在上小學之前就已經學會了一年級的知識,進入小學時就很容易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嚴重的孩子甚至會出現(xiàn)厭學情緒,這對孩子將來的學習是非常不利的。而且上課遵守紀律、注意傾聽等習慣都是需要從小培養(yǎng)的,在培訓班上課,老師僅著眼于知識的灌輸,而沒有注意讓孩子養(yǎng)成這些習慣,以后想培養(yǎng)就很難了。
幼兒園老師張燕兒:可以提前接觸,但不要求一定要掌握
家長心態(tài)要平和一些,不要給孩子太多壓力,在堅持幼兒園階段培養(yǎng)孩子興趣、習慣等教育理念的同時,家長可以適當?shù)刈尯⒆咏佑|一些拼音、數(shù)字,讓孩子對這些內容大概了解一點,以便孩子進入一年級以后能較快地適應,但并不是要求孩子把拼音、數(shù)學等全部掌握,這對孩子入學后的學習非常不利。
小學老師莫東紅:讓孩子學會穿衣如廁比多學一兩個拼音更重要
家長在孩子的教育認識上有誤區(qū),如何促進孩子能力的提高,比如說孩子的認知問題,孩子的漢語拼音問題,可能很多家長都認為這是孩子入小學最大的一個難點,其實這是以偏概全的一個概念。入學準備,不僅僅是在知識上的準備,應該更多的是能力的準備,比如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生活技能以及情商。小學不像幼兒園,每個班級配備廁所,想去的時候隨時可以去。家長要對孩子講清規(guī)律和時間。一些剛上一年級的孩子,女生辮子掉了不會綁,男生鞋帶松了不會系,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沒掌握,比不會認拼音算術更糟。家長還要為孩子做好情商儲備,鍛煉孩子的交際能力,這樣孩子上了小學,跟老師、同學相處交往好了,每天心情愉快,學習自然也好了。
某省一級小學老師:應該上培訓班
從理想的狀態(tài)來看,當然幼兒園的孩子不應該提前去學習小學的內容,畢竟孩子的每個階段該學什么國家教學大綱都有明確的指引。但是理想跟現(xiàn)實畢竟是有差距的。從現(xiàn)實的角度來看,我認為應該去上培訓班。坦率地講,現(xiàn)在升入一年級的孩子絕大多數(shù)都學過一年級的內容,考慮到照顧大多數(shù)孩子的感受,老師上課時進度會比較快,如果孩子在一年級之前沒有接觸過拼音、數(shù)學等知識,學起來會跟不上,課后老師得給孩子花更多時間補課,這對老師、孩子來說都有壓力,孩子也會覺得自卑。另外,學得好的孩子肯定會比較討老師喜歡,如果孩子剛開學就表現(xiàn)得不太好,老師對他(她)的關注可能減少,孩子的自信心也會受損,這對孩子以后發(fā)展很不利。
在家長課堂上,我常常做一個調查,看看到底多少家長打孩子,讓我吃驚的是,80-90的家長都曾經多次打過孩子。那孩子到底改不改打呢?
首先,中國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中明文規(guī)定,家長不允許打孩子,因此,打孩子可不是一件小事情,往大里說是“違法行為”,嚴重的應該追究刑事責任,但中國的法律很多時候無法執(zhí)行,你說你打了孩子,警察把你關起來,誰來管孩子?更重要的是如果出現(xiàn)家長被警察帶走的情況,孩子可能會受到更大的傷害。但請家長明白,法律規(guī)定不能打孩子。
其次,中國家長打孩子,往往是遇到事情的時候,不會處理自己的情緒,自己把自己搞得情緒激動不能自持的時候,動手打孩子。這樣的家長打孩子根本不是在教育孩子
,是在發(fā)泄自己的情緒,如果你是這樣的家長,這種打法是對孩子的虐待。
第三,家長為什么敢打孩子?是因為家長知道打孩子沒有后果,因為孩子不能反抗,家長大孩子小,家長打孩子其實就是標準的“持強凌弱”。你在街頭看到很多不良的習慣,你上去打他嗎?不是你不想,是你潛意識不敢,因為你可能打不過人家!
第四,中國的家長打孩子,是實在拿孩子沒辦法了,也可以這么說“自己實在沒辦法了”,那只有動手了,因此大量家長打孩子是自己無能的表現(xiàn)。
第五,中國家長打了孩子以后,都會后悔,看著被打的孩子淚眼婆娑、傷痕累累,哪個做媽的不心疼!每次打每次后悔,每次后悔轉眼又忘,接著又打又后悔…你何苦呢?
綜上所述,孩子不應該打,關鍵是“有教子智慧的家長根本不需要打孩子,孩子照樣優(yōu)秀”,“沒有教子智慧的家長打了孩子,孩子還是照舊”。那為什么很多家長說:“棍棒底下出孝子”,“我父母就是把我打好的!”,“孩子不打不行!”。家長們,仔細想想,現(xiàn)在可能打都打錯了!
我們小時候,是有很多父母打孩子,而且把孩子打優(yōu)秀了,現(xiàn)在有很多父母打孩子,卻把孩子打成了問題孩子。其實這兩種打有本質區(qū)別。
80年代以前的家長打孩子,很少因為孩子“才華”打孩子,大部分都是因為孩子“德行”打孩子,“出去欺負小朋友了”、“故意砸人玻璃了”、“扎老師的自行車輪胎了”、“和父母頂嘴了”…這些情況下,孩子可能會招來家長的“打”,那個時候的孩子很少因為“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寫作業(yè)出錯”、“分數(shù)考得不好”、“字寫得不認真”等原因遭到家長的“打”。也就是說,那個時候,家長基本上都是因為德行不好,做人不好打孩子的!
看看當代,孩子們自私自利、頂撞家長、吃飯沒有規(guī)矩、不負責任這些德行的問題很少有家長打孩子,而孩子學習不認真,成績退步了,上課不認真聽講,課后沒有好好完成作業(yè),不按時彈鋼琴這些才華和學習問題成為了孩子挨打的主要原因!
德行不嚴,孩子做人“凸”出來,可能成為缺德的孩子,學習很嚴,孩子做事“凹”下去,可能成為無用的孩子。德行不打不“凹”,學習越打越“凸”。做事“打”不會做事,做人不“打”不會做人。
很多無知的家長,連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明白,如何教育孩子呢?當你掄胳膊,扯袖子準備打孩子的時候先想想“我是個合格的家長嗎?”想好了這個問題再打,其實打孩子,什時候打?怎么打?打在哪?都是有全套學問的。沒有掌握的家長,千萬不要打孩子,一次小小的行為可能會造成孩子終身的問題。
愛因斯坦曾經說:“教育就是忘記了在學校所學的一切之后剩下的東西?!闭f到底,數(shù)學帶給一個人的,是思維的方式、習慣和品質。但用什么方式能對此進行觀測呢?”
其實并不難,因為生活就是學習。比如說,讓孩子做一次家務,要擦桌子、擦玻璃、刷馬桶、掃地、拖地,他會如何安排這些事的先后次序?他知道這個過程中如何用水最節(jié)約嗎?他做事的時候是什么樣的態(tài)度?都能夠反映孩子的思維方式、習慣和品質。
如果你說,我的孩子不做家務,哦,這比他數(shù)學不及格問題更嚴重。
那些數(shù)學能力應該在小學養(yǎng)成?
小學階段最重要的是計算能力。
從在校學習的角度來講,計算準而快是后續(xù)所有理科學習的重要基礎,這就需要多做計算練習。
計算(包括運算律的使用)就是一個熟練工種,想要達到高水準,必須每天定量做練習,這是非常重要的數(shù)學素質,另一方面也能夠培養(yǎng)好的學習習慣和意志力。
空間想象力對孩子學習數(shù)學中“形”這部分內容來講比較重要,空間想象力也可以通過多動手畫圖和制作實物模型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所以孩子一定不能“懶得動手”。
事實上,養(yǎng)成畫圖的習慣也是很重要的。在中學階段學習稍復雜些的平面幾何時,自己動手畫一遍圖,體驗圖形的生成過程,往往能夠幫助形成題目條件使用方式的認識。
最終的能力目標當然要面向信息的提取、選擇、聯(lián)系、整合,如果說計算能力是所有理科學習的重要基礎,那么閱讀能力就是所有學科學習的重要基礎,家長要特別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
面對孩子的“粗心馬虎”
家長應該報以什么態(tài)度?
所謂粗心,往往是因為你的知識技能鞏固工作沒有做到位。
“粗心現(xiàn)象”到底是如何產生的?最可能的原因是。對所學知識沒有吃透,訓練還不到位,操作不熟練,或是專注度不夠,解決問題的時候在走神;
所以孩子說“粗心”,家長一定要和孩子辨析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的“粗心現(xiàn)象”。產生“粗心現(xiàn)象”不可怕,可怕的是被“粗心”這一表象蒙蔽了,而 忽視實質性的問題。認為“粗心馬虎是小事”,不僅堵上了自己改進和提高的路,而且很容易導致浮躁的學風,對學習態(tài)度有嚴重的負面影響。
當然,再優(yōu)秀的人也不能保證任何事情都做到100%的完美。如果孩子“會而不對”的現(xiàn)象只是偶爾發(fā)生,家長總的來說還是應肯定和鼓勵孩子的,不要太求全責備。
什么樣的孩子適合學奧數(shù)?
什么樣的孩子適合搞奧數(shù)競賽?
關于奧數(shù):有興趣,才適合學。
奧數(shù)的好處是能夠為你的頭腦打開另一方天地。但是奧數(shù)一定不要為了功利而學,不要違背孩子的意愿學,雖然說學習并不完全是一個快樂的過程,但是長期孩子鬧大人煩,起的負面作用足以抵消正面的效果。
而且,有事實證明沒有學過奧數(shù)的孩子,只要有好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習慣,在學段中后期的數(shù)學成績并不弱于學過奧數(shù)的孩子。
但是說到數(shù)學競賽,那真的是,少數(shù)人的游戲。
現(xiàn)在取消競賽加分的一個好處是,真正還能留下來搞競賽的孩子都是好這口的。而且數(shù)學競賽能搞到頂級的孩子,對數(shù)學一定有非凡的熱情,他們的層次已經遠遠超越了通常所說的“刷題”。
適合搞競賽的孩子,必要條件之一是真心喜愛數(shù)學競賽活動,能夠為此堅持付出;必要條件之二是勇于挑戰(zhàn)自我,能夠從挑戰(zhàn)中得到享受;必要條件之三是數(shù)學知識的積累和思維能力至少要優(yōu)于95%的同齡人。當然智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如果愿意讓孩子參加競賽歷練一下,開闊視野,也是很好的。但是如果不能保證有足夠的付出,就不要指望能有多好的成績了,也不要把搞競賽作為主業(yè)。從結果來看,競賽的風險要遠遠大于常規(guī)學業(yè)考試。
做多少題能練好數(shù)學?
這個其實是因人而異,而且要看你的“學好數(shù)學”定義在什么層次上。就常規(guī)課內學習而言,我們一般推薦孩子在學習新課時做兩本同步練習冊(包括學校作為 作業(yè)的一本),而且最好是一本中等難度的,一本難度稍微高一點點的(高一點點就好,不要太難),這樣基礎鞏固和進階提升可以兼顧。如果有“超前自學”的經 歷,自學時已經做完了一本練習冊的,那么除了學校作業(yè)外,再找一些單元檢測題練練比較合適。如果想好好弄弄競賽,那么至少也得十幾本書打底才行(好多競賽 生學過練過的書摞起來都一米多高)。
現(xiàn)在大環(huán)境很鄙視“題海戰(zhàn)術”。我想說,“題?!被蛟S不需要,但“題湖”可能還是得有的。
中低年級階段家長比老師重要
第一,家長一定要主動配合老師的學習要求,不要在孩子面前指責老師不當。
面對老師的要求,1/3的家長積極跟進,1/3的家長偶有配合,1/3的家長置之不理,這就是優(yōu)秀生、中等生、薄弱生形成的原因。非常有道理。
“家校教育要形成合力”,只有在兩個力方向相同時,合力才會最大,所以家長一定要和老師在同一個方向上使力。
第二,在小學中低年級階段,家長們一定要意識到:家長比老師更重要!家長比老師更重要!家長比老師更重要?。ㄖ匾脑捳f三遍。)
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很大一部分是在家期間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包括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而這只能靠家長,不能靠老師。一般說來,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 2~4年的時間,而且一旦成型就很難再有大的改變(和學習方法不同,學習方法是可以在每個階段有意識地調整的)。如果家長抓住了關鍵的前2~4年,那么后 面就不需要再為孩子的學習操很多心了;如果家長沒有抓住關鍵的前2~4年,那么后面想操心都無能為力了。
孩子到了四、五歲的時,大多數(shù)的家長都會給孩子報幾個興趣班,來培養(yǎng)孩子各方面的素養(yǎng)。不同的孩子興趣點不同,家長帶孩子到各種培訓機構體驗一番,最終以孩子的特長和興趣為主,家長的指導意見為輔,決定孩子去哪幾個興趣班學習。
給孩子選擇興趣班,要能真正發(fā)現(xiàn)孩子的興趣,激發(fā)他的潛力,符合孩子的身體發(fā)育和心理成長特征,知識、藝術、體育、勞動,全面均衡。
給孩子選擇興趣班,以下幾個誤區(qū)要格外注意。
1、只重結果,忽視過程。希望孩子早早學成,最好能在眾人面前表演一番,而忽視學習過程,很少在孩子練習時給予鼓勵。
2、興趣班一個接一個,沒了親子相處時間。孩子的時間全被興趣班占據(jù),親子間交流互動減少,甚至產生隔閡,孩子變得不聽話、愛發(fā)脾氣。
3、讓孩子完成自己的理想。自己想做音樂家,就讓孩子學鋼琴;自己覺得英語好很重要,就特別要求孩子學好英語。
4、認為坐在教室里才是學習,忽視生活中的教育。孩子規(guī)矩坐在教室聽講才是學習,對生活中的知識反而忽視不見。
興趣班選好了,以后的學習過程就一帆風順了?肯定不是??纯次魑髟谏陷喕n時遇到的問題吧。
西 西是一個5歲的男孩,活潑好動,有一次看到街邊玩輪滑的的孩子,覺得輪滑很新奇。在媽媽的鼓勵下,西西開始上輪滑興趣班。最開始的入門課程比較容易,西西 上課很快樂,課后也能主動練習。一想到西西能有一個運動項目作為興趣,媽媽就感到很欣慰,并希望西西能把輪滑堅持下來。
可 是好景不長,輪滑課程的難度逐漸加大,西西學習輪滑的熱情越來越少。媽媽提醒西西練習輪滑,西西總是推三阻四,找借口拒絕。而媽媽的態(tài)度也漸漸轉變,從開 始的耐心提醒,到后來的嚴厲命令。北京夏天特別熱,即使到了傍晚,暑氣也沒完全消散,西西在媽媽的嚴厲督促下,來到樓下練習輪滑。媽媽剛結束了一天的工 作,很勞累,但還是陪著西西一起練習。
有鄰居路過,勸西西媽媽:孩子不愿練就別練了,總是強迫孩子,孩子就對這個運動沒興趣了。但西西媽媽有自己的理由:哪能孩子想練習就練習,想不練就不練呢?輪滑是有點難,等孩子學會了輪滑,自然就喜歡了,就有興趣了。
像西西這樣,對輪滑已經缺乏熱情了,是像鄰居說的那樣,尊重孩子,不逼迫他,不愿練就別練了;還是應該像媽媽說的那樣,不能隨意放棄,要克服困難,堅持下去呢?
科科老師覺得:
如果當時的選擇是理性的,只是現(xiàn)在遇到了一點點困難,孩子的興趣和潛力還在,那就不要放棄。堅持下去,本身就是成長中的體驗;
如果當時的選擇是沖動的,孩子確實是沒有興趣,或者對孩子來說困難太大,成長的代價太大,那就不如適當放棄,解放孩子,轉向他更感興趣或更有能力的方向。
本來他的孩子很老實、很乖巧,但是前一陣搬來了兩個新鄰居,鄰居是從鄉(xiāng)下來的,在教育孩子上面不是很注重,鄰居家的孩子有偷過家里錢的劣習。本來她覺得孩子有了新玩伴會開心一些,但是現(xiàn)在自己家孩子也跟著學從家里拿錢去亂買東西送人。她想禁止孩子再去找那兩個玩伴玩,但是又擔心傷害孩子。很糾結,很矛盾。
養(yǎng)育孩子本來就是一個矛盾體。有時我們希望孩子快快長大,可有時我們又怕孩子長大了就會遠離我們;有時我們想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但又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像這位媽媽一方面她希望孩子能有玩伴過的快樂,跟著膽大的孩子玩鍛煉孩子獨立的性格,但另一方面她又怕孩子不是那些玩伴的對手,會跟著學壞。
可能是我的兩個寶貝現(xiàn)在都比較小,對于選擇玩伴上還沒有過多的經驗,現(xiàn)在基本上她愿意跟誰玩我都支持,再加上都是女孩不是很淘氣,但是對于那個煩惱的媽媽,她的孩子已經九歲了,九歲的孩子基本上已經有明辨事理的能力,對的行為和錯的行為他也能進行區(qū)分。只是自制能力有限。長時間呆在一起可能會有一些不好的習慣影響孩子。
但是我覺得孩子的童年是屬于自己的,當然玩具也應該自己選擇,九歲多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沒有那么多的心眼,再說除去上學、吃飯、睡覺,玩耍的時間也是有限的,影響應該也是有限的。如果怕玩伴的缺點影響到孩子,父母可以正確的進行引導,告訴孩子什么是對的,什么是不對的,當然也可以鼓勵孩子主動去幫助玩伴改正缺點,還能培養(yǎng)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和正義感呢。畢竟沒有一個孩子出生后就是壞孩子,有的只是身上的行為習慣家長沒有培養(yǎng)好。
雖然孩子都是自家的好,但是對于別人家孩子的小錯誤和不好的習慣,也不用太介意和糾結,只要孩子們玩的開心就好。當然最后我也建議那位媽媽,如果真的真的不想讓孩子再跟那些孩子玩,也不要采取強硬措施,可以讓給孩子找一些新的玩伴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一位媽媽說,她一段時間以來都很苦惱。
孩子4歲半了,在幼兒園小班,和其他孩子相比,入園非常順利,一點也沒有哭鬧,只有一次,接他時晚了幾分鐘,看到別的孩子被爸爸媽媽接走時哭了。
一個月以后,孩子突然開始不愿意入園,而且非常愛掉眼淚。孩子屬于特別乖的那種,基本上沒有大聲哭鬧過,有了委屈會掉眼淚,會哽咽著說話。
問過做幼兒教師的朋友,說孩子都會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告訴他必須去。
按照朋友說的去做。就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開始生病,幾乎每個月一次,每個月至少一個星期去不了幼兒園(以前他很少生病),再送去的時候,感覺孩子明顯不愿意,說還想生病。
春天來了,帶孩子去公園玩,見到孩子班的一個小朋友,才無意中知道孩子在幼兒園被別的小孩子欺負。
孩子很知道謙讓,如果有別的孩子和他搶玩具,他總是撒開手,自己則去玩別的。從沒有見過他和別的孩子爭過玩具,也沒有見過他動手打別的孩子,看見過別的孩子向他動手,他總是怯怯站著,從不知道躲閃,打疼了叫媽媽。一次被一個攻擊性很強的孩子抓破了臉,一年多了,膚色也沒有恢復正常,而那個攻擊性很強的孩子后來被媽媽們看到就躲,也一直沒有別的玩伴。
原以為孩子爭執(zhí)是很正常的事,總有一天他會學會面對,最起碼學會躲開,結果并非如此。
問孩子別人打他怎么辦,孩子說:“我告訴老師了,可是老師沒有批評他。他再打我我不和他玩。”按說孩子這樣做是沒有錯的,可問題是打人的孩子繼續(xù)打人,被打的孩子繼續(xù)被打。向媽媽們請教,不太熟悉的孩子媽媽說的方法就是躲開、告訴老師或者不和打人的孩子玩;相熟的媽媽們觀點也相當一致,就是一定要學會還手。一位媽媽說得更甚:“我直接告訴孩子,別人打你你不還手,回家后我再打你。所以孩子從不吃虧,也鍛煉了孩子的好勝心。”
于是也告訴孩子別人再打你你要還手,你還手了他就不敢打你了。開始幾天,孩子每天還是會說誰誰打他了,告訴老師了,老師沒批評他,問他為什么不還手,孩子就是一副怯怯的樣子。又過了幾天,孩子說:“我還手了,他還打我?!?/p>
沒有一個媽媽聽說孩子被欺負不心疼的,本想告訴孩子繼續(xù)還手的,可又擔心如果真的教會孩子還手了,不知道會不會出來一個先動手打人的孩子。
很多人說,讓孩子還手,就是讓孩子相互傷害。老師一般是不提倡被打的孩子還手的。這個很容易理解。對于老師來說,就是讓事態(tài)盡快平息,如果被打的孩子不還手,那么一般比較好管理,也不容易鬧出大事。
可是,對于孩子呢?有的孩子一直喜歡欺負人,專門找那種不反抗的孩子欺負著玩。這樣的孩子,當然是不喜歡人家還手打他??墒牵L此下去,他又會被嬌慣到什么地步?
孩子被打,還不還手?這種事在孩子的童年多多少少都會有發(fā)生過,我認為家長對待這個問題可以把它拆成兩個問題來解決:第一孩子被打,為什么會被打?第二該不該還手?怎樣還手?
孩子被打,為什么會被打?在這首先很多家長第一反應肯定會覺得自己的孩子被打,一定是“受害者”,自己的孩子肯定沒錯,錯的一定是“施暴者”。但是很多時候往往自己的孩子有可能有錯在先,先激怒到了別人,從而使得“施暴者”把自己的孩子打了,自己的孩子成了“受害者”。所以很多時候需要我們做家長的要先冷靜下來,像文中提到的要以一個好朋友、平等的身份去和孩子說話,先對他的遭遇感到同情,慢慢的聽完整件事情經過,知道為什么孩子會被打,覺得這點很重要,不然無法和孩子溝通。建立起很好的交流后就可以問清楚孩子當時心里是怎么想的,問題就可以很簡單的找到了。覺得很多時候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一個“律師”家長,而不是“法官”家長。越是在這種情況下,越是應該顧慮到孩子的內心世界,他們在想什么,心理又是怎樣的一個狀態(tài)想法,這樣才可以贏得孩子的信任,還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從而引導他能用正確的處理接下的問題。
找到了孩子被打的原因后,接下來的問題就相對的容易一點。但是會對孩子說明,使用暴力打人始終是不對的。
如果是自己的孩子有錯在先,但是后來還是成為被打的,就要引導她將自己做的不對的地方找出來,先認識自己的錯誤,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而后看她的處理方式。我一開始不會先給孩子答案,告訴她應該怎么做,先會聽聽她的想法,或許她的想法會更好,給孩子獨立思考的空間,家長重在引導。最后還手,還是不還手,肯定孩子也會有了自己的答案。
如果孩子是單方面受到暴力被欺負,這個情況相對要注意了,現(xiàn)在很多童年受到暴力侵害的孩子,在心里多少會留下點陰影,或多或少對將來社交溝通上會有影響。面對這樣的情況平復孩子的心理顧慮,提起孩子勇氣很總要,再遇到這類情況時要懂得保護自己,尋求其他人的幫助。同時和孩子一起看看一些“正當防衛(wèi)”的事例,到最后找不到任何幫助的情況下,是可以正當防衛(wèi)來保護自己的。
最終家長不可能照顧孩子一輩子,學校老師不能看孩子一生。家長雖然不能提倡孩子被打就就要還手,但是可以教會孩子在遇到困難時,處理方式有很多種,使用暴力只是一種最壞的方式。還是在日常生活幫助孩子更多的學會保護自己,學會正確的辨別是非的能力。
如今,在很多學生家里,特別是在一些小學生的家里,我們會經常看到一種情形——家長陪讀。
每天陪孩子寫作業(yè),檢查孩子的家庭作業(yè)并簽字;給孩子聽寫生字、陪著孩子預習課文;周末,孩子上輔導課,家長們不但風雨無阻地接送,還要“候”上大半天。還有的家長甚至放棄工作,舉家搬遷,專職陪讀……“陪讀潮”波濤洶涌,令家長們疲憊萬分。
現(xiàn)象
陪讀累壞家長
自從孩子讀了一年級以后,在事業(yè)單位業(yè)務部門上班的黃先生每天都要查看自己的手機短信,看看女兒的班主任都布置了哪些作業(yè),最近幾天有沒有測試。每天晚上,黃先生和妻子不僅要督促孩子完成作業(yè),還要完成老師布置給家長的“家庭作業(yè)”。
“一年級的孩子,語文老師不僅要求家長檢查孩子的作業(yè)并簽字,而且要求助孩子預習、復習課文,其中包括學習生字、念熟課文、默寫生字、背誦課文等;數(shù)學老師要求檢查計算題后簽字……”黃先生說,自從孩子上了小學以后,黃先生的妻子每天吃完晚飯,都要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晚上10時以后才有空忙自己的事情。“孩子剛上學時,不僅孩子不適應,我們大人更不適應。幸好我太太不用上班,要不然在單位忙了一天累得夠嗆,回到家還不能休息?!秉S先生嘆氣道。
“家長不僅要簽字,還要檢查對錯?!迸畠鹤x小學五年級的發(fā)廊老板張女士說,“有時教孩子認生字,教好幾遍孩子都記不住,我就把字拆解讓他認,還得編點順口溜什么的,真是很頭疼?!背藱z查孩子的家庭作業(yè)外,一些家長常常要完成老師分配給孩子的其他作業(yè),比如各種手工作業(yè)、小報制作等。
到了周末,家長們同樣不得清閑?!拔覀冎苣┻€要送孩子上興趣班,唉,比上班還累!”黃先生說,“星期六早上8點半就要出門,送女兒去青少年宮學習兩個半小時的繪畫;中午吃完飯,還要送女兒到一所小學學習兩個半小時的拉丁舞。星期天上午安排了女兒去英語培訓中心學習英語;下午是學習鋼琴。因為孩子年紀小,都必須接送,有的時候還在教室外面等,這樣周末的時間大部分都用在了陪讀上面?!?/p>
態(tài)度
贊同:愿意陪讀
與孩子一起成長
筆者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有家長熱衷陪讀,說是要與孩子一起成長。
“孩子去輔導班學習,因為不知道老師教得怎么樣,也不知道孩子學得好不好,所以,我就跟孩子一起進去聽課?!毙切堑膵寢尭嬖V筆者,“孩子太小,老師講的內容,我擔心孩子一時‘消化’不完。我和孩子一起聽課,回家后也好給孩子輔導老師講的內容?!?/p>
小影的爸爸也談到:“不知道陪讀是不是中國人特有的一種教育模式,但我知道陪讀有利于隨時了解孩子的情況,有利于督促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長,有利于自己和孩子多溝通,增強感情,還能給自己帶來快樂。想到這些好處,我就更愿意擠出時間陪讀,陪孩子一起學習?!?/p>
喜歡《今日話題:要不要選學前班是不是很糾結!》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希望帶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教育筆記學前班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最近,女兒班上的部分同學老是隔三差五地請假不來上課,我一打聽才知道,他們都去上校外培訓班了,說是為了幼小銜接,超前學習來增強競爭力?!痹康呐畠赫谧x幼兒園大班,今年九月份就要上小學了。但當她看到...
又到了小朋友分享零食的時間了。我一邊給孩子們分零食,一邊對身邊的一位小朋友說:“請你把垃圾桶拿過來,讓大家仍垃圾。”剛說完,這位小朋友便接受老師的建議去搬垃圾桶了??墒潜人艿酶斓氖菭q爍小朋友,他以...
教育敘事:要不要謙讓 我們班的孩子最喜歡區(qū)域游戲,這天孩子們正在“忙碌”中,響起了一片爭吵聲,我馬上走近去一探究竟,孩子們便七嘴八舌的嚷開了:“老師我們小超市這里人太多了!是我們先來的,樂樂和越越他們...
愛因斯坦曾經說:“教育就是忘記了在學校所學的一切之后剩下的東西。”說到底,數(shù)學帶給一個人的,是思維的方式、習慣和品質。但用什么方式能對此進行觀測呢?” 其實并不難,因為生活就是學習。比如說,讓孩子做一...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