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學校與家庭分工合作,一個教育孩子日常生活習慣,一個教育孩子做人做事!家長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積極正確的教育方式,幫助孩子放飛夢想!那么,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小編收集并整理了“不自信對孩子的4大危害”,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不自信對孩子的4大危害
一個人特別是少年兒童,如果長時間處于一種不自信的心理狀態(tài),其危害是非常巨大的。
1、對孩子個性心理品質的影響。
不自信是一個人的性格缺陷,它將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產(chǎn)生負面影響,更對一個人的身心兩方面的正常成長起消極作用。如果一個人長期沉浸于不自信的心理狀態(tài),必將定格為個性心理特征的一部分,最終形成自卑和孤僻的性格,進而對智力發(fā)展、情緒、語言交流等方面產(chǎn)生障礙,成為問題兒童。
2、嚴重影響孩子的人際交往,抑制能力的發(fā)展。
不自信的孩子由于“揮之不去”的自卑心理的作祟,對結交朋友或興趣索然,或不敢結交,甚至視為“洪水猛獸”;而且由于過度怕羞,從來不愿也不敢拋頭露面。因此不自信孩子的交際能力十分缺乏,在學校、家庭、社會中交往的面十分狹小,對別人的內(nèi)心世界、人際關系也知之甚少。并由于囿于個人的小圈子,脫離所生活的環(huán)境,因此,孩子的各種能力的發(fā)展也受到了嚴重的抑制。
3、不自信的孩子缺少融入集體的意識和勇氣。
由于不太主動參加集體的各種活動,對集體生活缺少親身的體驗和感性的理解,缺少集體組織性和集體榮譽感;對挫折或困難的承受能力差,回避參與任何競爭,甘當逃兵,必將被競爭日益激烈的現(xiàn)代社會所淘汰。
4、導致孩子的心理品質反常性。
不自信的孩子常常注意力難以集中,經(jīng)常疑神疑鬼,對他人的評論十分敏感,對批評耿耿于懷,難以接受。貶低、妒忌他人。他們還常常自暴自棄,經(jīng)常處于郁悶、乖僻、過度敏感的心境。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孩子馬上進幼兒園,在陌生人面前不敢說話,也不會主動跟其他小朋友交朋友,總之就是不自信,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1.不要把你的野心和愿望強加到孩子身上。隨著孩子們的慢慢長大,她們會覺得有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同時她們也會試圖弄清楚她們是誰,她們想要成為誰,以及她們想要去哪里?當你在鼓勵你的孩子時,請確保你是真的在幫她們成為她們自己,在幫她們創(chuàng)造她們的夢想。同時也要支持她們憑借她們自己的努力走她們自己的路。不要試圖迫使她們按照你所希望的方向前行。巧妙地嘗試著讓她們?nèi)绾螢樽约鹤鰶Q定。在她們前行的道路上,為她們努力實現(xiàn)的夢想或至少是開始創(chuàng)造的夢想鼓舞加油。
2.即使你之前已經(jīng)給了相應的幫助,但還是不要忽略孩子的求救信號。她們只是孩子,她們比任何人都需要你。站在她們的那一邊,幫助她們解決青春期帶來的任何問題以及她們成長所遭受的任何痛苦,這些都有助于她們和你之間保持一種牢靠且坦率的關系,也有助于她們建立自信。請記住,你也曾經(jīng)經(jīng)歷了她們那個年齡段,想想你是怎樣受益于來自你父母的支持而挺過自我懷疑期的,同時記得對你成長中的女兒保持應有的耐心。
3.無論好壞,不要幫她們預測?!跋衲氵@樣,永遠不可能成功?!迸?,那可不一定。與此相比,父母的否定話語殺傷力更大。
4.無論過去還是現(xiàn)在,都不要把你的失敗強加給她們。如果你個人在某些方面失敗了,這個可能會帶給你痛楚,然后你可能會盡可能的保護你的孩子讓她們避免遭受同樣的命運。向你自己的失敗錯誤學習并和孩子們分享這些故事,但是記住,這些失敗和錯誤是你自己的失敗和錯誤,和孩子們無關。
5.不要把你的感情強加給她們,這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在精疲力竭或不知所措時,如果你不經(jīng)意的這么做了,請真誠的向她們道歉并告訴她們你的感受不是由于她們的過錯造成。告訴她們當有人對她們做錯事或者說錯話時,得到一個道歉很重要。這會促使你女兒希望從每個人那里獲得應得的尊重和友善的對待。
我們都希望孩子自信,但生活中也存在自卑的孩子,自卑是一種性格缺陷,而一個人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于兒童時代。自卑的孩子有十大表現(xiàn):
1、常年情緒低落
如果孩子常常無緣無故地郁郁寡歡,那很可能就是自卑心理使然。
2、過度怕羞
兒童,特別是女童略有怕羞純屬正常,但如怕羞過度,則可能內(nèi)心深處隱含有強烈的自卑情緒。
3、拒絕交朋結友
一般來說,正常兒童都喜歡與同齡人交往,并十分看重友誼,但具自卑心理的孩子絕大多數(shù)對交朋結友或興趣索然,或視為“洪水猛獸”。
4、難以集中注意力
自卑感強的兒童在學習或做游戲時往往難以集中注意力,或只能短時間地集中注意力。這是因為“揮之不去”的自卑心理在作祟。
5、經(jīng)常疑神疑鬼
自卑兒童對家長、教師、小伙伴對自己的評論往往十分敏感,特別是對別人的批評,更是感到難以接受,甚至耿耿于懷。
6、過分追求表揚
自卑兒童盡管自感“低人一等”,但往往又會反常地比正常孩子更追求家長和教師的表揚,而且可能采用不誠實、不適當?shù)姆绞?,如弄虛作假、考試作弊等?/p>
7、貶低、妒嫉他人
自卑兒童的另一變態(tài)反應是:常常貶低、妒嫉他人,如可能為鄰桌受到老師表揚而咬牙切齒甚至夜不能寐。心理學家認為,這是他們?yōu)闇p輕自家因自卑而產(chǎn)生心理壓力設計的宣泄情緒的渠道,盡管這往往并不奏效。
8、自暴自棄
占大比例的自卑兒童往往會表現(xiàn)為自暴自棄、不求上進,認為反正自己不行,努力也是白搭。更有甚者,還可能表現(xiàn)出自虐行為,如故意在大街上亂竄,深夜獨自外出、生病拒絕求醫(yī)服藥等,似乎刻意讓自己處在險境或困境之中。要是遭到家長指責,便以“反正我低人一等”作辯解。
9、回避競爭、競賽
雖然有的自卑兒童十分渴望在諸如考試、體育比賽或文娛競賽中出人頭地,但又無一例外地對自己的能力缺乏必要的自信心,因而斷定自己絕不可能獲勝。因此,絕大多數(shù)自卑兒童都是盡量回避參與任何競賽,有的雖然在他人的鼓勵下勉強報名參賽,但往往在正式參賽時又會臨陣逃脫,甘當“逃兵”。
10、語言表達較差
據(jù)專家所作的統(tǒng)計,高占8成以上的自卑兒童的語言表達較差。他們或表現(xiàn)為口吃,或表述不連貫,或表達時缺乏情感,或詞匯貧乏等等。專家們認為,這是因為強烈的自卑感極有可能阻礙了大腦中負責語言學習系統(tǒng)的正常工作之故。
大們經(jīng)常說的一句“隨便“,“隨便”一詞出自“客隨主便”,在字典中對“隨便”有幾種解釋:1.隨其所宜;2.任意、不經(jīng)心;3.任何、無論;4.簡單,簡便。
而“隨便”一詞出現(xiàn)得最多的會是在一些生活瑣事上。在某聚會上,主人拿著菜單征尋你的味口時,你想到的就是客隨主便,簡簡單單就好,往往都會說“隨便”。而在家里有些時候,你也會經(jīng)常說“隨便”。隨便多了后,你會遇到什么事時都“隨便”,漸漸沒有了自己的思想沒有了個性的自我。
時間一長,孩子也會跟著照樣學樣。當你問他早餐吃什么?他會告訴你“隨便“?當你問他周末想去哪里玩,他也會告訴你:隨便”?可你當真“隨便”選個地方,他又不滿意,你再問他,他回答你的依然是“隨便”。沒有誰會是誰肚里的蛔蟲,又哪里知道你的那個“隨便”到底是想要什么。
1.“隨便”也給人一種沒有主見的意思
其實一個總是“隨便”的孩子他根本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無從選擇也懶得選擇,而有時他選擇了,爸爸媽媽也會持反對的態(tài)度,久之,他干脆就什么都“隨便”了。試想一個“隨便”到大的孩子,你能指望他有多大的創(chuàng)造力和爆發(fā)力?
我一個侄子,現(xiàn)在都大學生了,從小到大,你問他什么,他回答你的永遠都是“隨便”二個字。你要是問他有沒有特別喜歡吃的菜,他會說,都吃。你再問他那到底給你做什么呢,他會說“隨便”都行。你要是再問他:“是燒排骨還是沌湯”?他回答你的依然是“隨便都可以”。
有一段時間,女兒在假期因為跟侄子呆了一段時間,有次我問她晚上是吃土豆片還是土豆絲,平時總會擇其一的她竟回答我“隨便”。我再問她第二天是去公園玩還是去書店,她也是回答我“隨便”,天哪,這“隨便”二字是可以隨便傳染人的。
2.“隨便”的影響力有多大
一個從小在爸爸媽媽的隨便教育中長大的孩子,時間一長,或多或少都會有一種選擇性的障礙。究根到底,還是我們大人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犯了一些不該犯的錯。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不妨多尊重孩子,在幫助他選擇的同時也要尊重他的選擇。
你不妨這樣問孩子:“你是喜歡吃青菜還是豆腐?讓孩子擇其一;比如你再問他,你是要喝橙汁還是白開水還是牛奶?讓他明白有哪些是他可以選擇的。如果你直接問孩子,你喝什么,孩子肯定會告訴你“隨便”,因為他不知道你都準備了些什么,也可能他會說些你剛好沒有準備的東西,如果你不能做到,他會很失望,繼而下次也就“隨便”了。
一個在生活中總是“隨便”的孩子,遇到問題會逃避去選擇,不悲觀也不積極,更不會主動去擔當什么,遇到事情不贊成也不反對,行也可不行也可,而放棄對他來說更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為了孩子的不“隨便”,請爸爸媽媽們要學會給孩子出選擇題,而不是讓他盲目的思考,然后不負責任的隨便。讓他明白做事需要有要求和標準,做人亦如此。所以千萬不要再隨便對孩子說“隨便”!你不“隨便”,孩子自然也不會“隨便”了!
育兒觀念:孩子為何不自信胥是哭著從幼兒園門口走進活動室的,來到自己的座位后,趴在桌子上哭得很傷心,我走過去,問胥為什么哭,胥說,“爸爸打我!”我猜測:“中午沒午睡,爸爸打你?”“不是,我中午睡覺了,睡覺起來后爸爸讓我寫字,我寫不好他就打我。”“爸爸讓你寫什么字呢?”“爸爸讓我寫‘西’,我寫來寫去寫不好,爸爸就打我,還讓我寫很多個……”胥越說越委屈,大顆大顆的淚珠從胥小小的臉龐滑落,看著著實讓人心疼,“回頭爸爸來接你時,我再問問爸爸到底是怎么回事,不過我覺得爸爸因為這件事打人是不對的?!薄罢娴膯幔俊瘪愕臏I珠似乎沒有那么大顆了,“可是下午放學時不是爸爸來接我,是我表哥來接我……”言外之意我沒有辦法跟他爸爸見面,我怎么會和他爸爸講道理,“我會有辦法的!”胥將信將疑,其他玩游戲的小朋友看到胥在哭泣,也忍不住跑過來探個究竟,知道胥的遭遇后,都挺同情,一起想著法子逗胥開心,可胥依舊沒有笑臉!我牽著胥的小手來到作品區(qū),指著胥不久前的畫作問他:“我對你的這幅作品非常感興趣,我看出了里面有著別人不知道的精彩的故事,我很期待你能跟我分享你畫作中的故事,可以說給我聽嗎?”胥停止了哭泣,輕輕地點點頭,不緊不慢地向我講述這個足夠讓大人震撼的且具有豐富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海綿寶寶故事!海綿寶寶戴著一頂帽子,腳上還穿了一雙新鞋,在海里釣魚,海水里到處都是魚兒們呼出的藍色的氣泡,有三只黑色的烏賊在他身邊游過,海里的魚兒很多,海綿寶寶只釣那種身上會自己發(fā)光的魚,他已經(jīng)釣到了兩條發(fā)光魚放在腳底旁邊的盆里,現(xiàn)在又釣上來一條,在海綿寶寶身邊,有供魚兒吃的海草,不遠處像直升飛機和大樹一樣的房子分別是好朋友派大星和海綿寶寶自己的家。海綿寶寶很講衛(wèi)生也很有愛心,有垃圾都會放到身后的垃圾桶里。倘若沒有足夠的耐心傾聽這個五歲的孩子的講述,我們是無法感受到孩子看似簡單的畫面背后所隱藏的如此生動的故事的。如此靈動的畫面,如此豐富的想象力,如此細心的涂色,無不透射著孩子對繪畫的濃厚興趣和熱愛,我期待胥的爸媽能夠在對待胥寫字問題上亦能夠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讓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擁有這種成就感,多肯定,勤鼓勵,給孩子的不完美一個成長和努力的空間,呵護好孩子對學習的熱情,我們有理由相信到了一年級上學期期末,該胥學寫“西”字的時候他一定不會差,(注:“西”是一年級上冊第12單元才要求寫的字,全冊16單元,幼兒園是不主張寫漢字的)。我認同20世紀美國教育家杜威所指出的:“生活就是生長,所以一個人在一個階段的生活,和在另一個階段的生活,是同樣真實、同樣積極的,這兩個階段的生活,內(nèi)容同樣豐富,地位同樣重要。因此,教育就是不同年齡大小,提供保證生長或充分生活的條件的事業(yè)”,無論是老師還是孩子的家長,我們教育者的身份同樣重要,尊重孩子的未成熟狀態(tài)是我們教育者首先明確的前提,孩子有其自身的成長規(guī)律,神童畢竟是極少數(shù),處在什么樣的階段就做什么樣的事,就像農(nóng)民種莊稼一樣,播種時也需要看季節(jié),孩子的現(xiàn)在和未來一樣重要,不顧及孩子現(xiàn)在本身的成長需要,急功近利,拔苗助長,最后受傷的往往還是孩子!站在同是一位孩子的母親角度,我很樂意分享我的孩子的成長經(jīng)歷:我的孩子也是在這里度過了最難忘的幼兒園時光,如果寫字對于幼兒園的孩子如此重要,我的孩子不會在上小學一年級入學時寫自己的姓——“丁”時將豎鉤寫成豎提,可正因為是這樣,孩子才覺得小學的學習生活新鮮感十足,一切都充滿了挑戰(zhàn)。每個孩子內(nèi)心都有想做得更好的心理,因為好奇的天性,老師在教授他們新知識時,他們的注意力會更加集中,從兒子與我聊天的時候,他也經(jīng)常談到班級里有的孩子因為以前在有些幼兒園已經(jīng)學習了小學一年級的內(nèi)容,現(xiàn)在的老師上課時這些孩子總喜歡在課堂上講話,做一些小動作,用兒子的話說是“因為他們已經(jīng)學過了,現(xiàn)在不用學了”,不僅影響了課堂紀律,而且長此下去,這些孩子的學習習慣也會受到影響。當然,我不否認在幼兒園學習過小學課程的孩子在低年級的成績上相比較而言會比沒有學的孩子有一些優(yōu)勢,因為適應期會更快一些,但從后期的潛力來看,越到后期,尤其是孩子越到高年級這種優(yōu)勢將逐漸消失,因為最終讓孩子走向幸福和成功的關鍵因素在于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感謝胥爸在我的問題單上回復給我的中肯的建議:“感謝并相信各位老師們對孩子的教導……在課堂上對每個孩子都給予提問的機會,增強他們的膽量,并適時多多鼓勵鍛煉孩子們的自信心!”根據(jù)心理學家的研究,孩子失去自信的原因可能包括:一、追求完美對自己要求太高,經(jīng)常被要求做超過自身能力以外的事;二、遭受歧視或嘲笑,經(jīng)常得不到肯定和表揚。三、沒有讓自己引以為豪的地方,能力欠缺。四、嘗試時,害怕失敗而膽怯。五、缺乏安全感和愛。六、有缺陷而阻礙自信心的發(fā)展。當我們找到了孩子不自信的原因后,在保證孩子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外,一起努力為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擁有安全感、自尊感、成就感、滿足感和愛的環(huán)境吧!相信在我們的攜手努力下,孩子的明天更美好!
冷暴力,指不是通過毆打等行為暴力解決問題,而是表現(xiàn)為冷淡、輕視、放任、疏遠和漠不關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傷害。下面我們聚焦家庭和公共場所的“冷暴力”現(xiàn)象。
是否存在對孩子的家庭冷暴力?
家庭是否存在對孩子冷暴力的情況?廣州聽說吧心理咨詢師李老師認為,“我認為大人不存在對孩子冷暴力的行為,因為現(xiàn)在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對孩子寵愛有加,哪里會出現(xiàn)冷暴力?從我的心理咨詢工作來看,接觸的多數(shù)是夫妻之間的冷暴力,或者夫妻之間的冷暴力對孩子的傷害而尋求心理輔導,而很少聽說家庭對孩子冷暴力的情況?!?/p>
而廣州知名家庭與婚姻咨詢師葉文芳則認為,家庭對孩子的冷暴力是存在的,這種冷暴力可以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是“有意識”的,第二種是“無意識”的,“無意識”對孩子冷暴力的情況是高度隱蔽的,比如打著“關愛”的旗號過分控制孩子的自由。當然,對孩子的冷暴力并非比比皆是,即使有,家長因為沒有意識到或者意識到了但礙于面子也不會去尋求心理醫(yī)生做咨詢的,除非是有嚴重的心理障礙才會行動。對此,珠海幫達心理機構首席咨詢師曹澤能也表示了相近的看法,他說:“家庭對孩子的冷暴力是存在的,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家長有意識不理睬孩子,譬如孩子犯錯了,做父母的可能很生氣,故意不理睬孩子;一種是家長無意識的,因為工作忙或其他原因,與孩子沒時間溝通,這是看不見的‘家庭內(nèi)傷’?!?/p>
孩子讀中班的媒體從業(yè)者王女士說:“我的家庭是很幸福的,不對孩子使用冷暴力,冷處理就使用過,對于其他的家庭是否對孩子使用冷暴力,這個我不太清楚,不過,據(jù)我自己有限的閱歷,在一些再婚的家庭,繼父或繼母因為某種原因而對孩子采用冷暴力的可能性會大一點,再有就是一些私生子或者被收養(yǎng)的兒童也可能遭遇到大人的冷暴力?!?/p>
公共場所是否存在冷暴力?
當你帶著孩子乘電梯的時候,天真活潑的孩子向一同進入電梯的大人招手問好,對方卻毫無反應,一言不發(fā),冷若冰霜,你和你的孩子顯得特別尷尬,心情頓時降到最低點;當你帶著孩子坐公交車,你的孩子熱情地給老人家讓位,但是對方根本就不理不睬,或者一屁股地坐下后,對孩子視而不見,孩子禮貌的舉動好像別人不在乎;當你帶著孩子在冬日的廣場曬太陽的時候,孩子禮貌地對陌生的叔叔阿姨問好,他們卻擺出一副索然無趣的樣子,一聲不吭,嚴重地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心,作為家長,面對這樣的情況,應該如何教育孩子?
其實,這就是一種公共場所冷暴力的表現(xiàn)。如果孩子對這種情況感到困惑的時候,你可以這樣告訴孩子:孩子,你這樣熱情向人家問好打招呼是對的,你是一個有禮貌的孩子,請你不要在乎人家的反應,可能對方?jīng)]看到,可能對方正在想自己的問題,也可能對方受到了上司的批評心里不舒服,也可能還有其他原因等等。但不管怎樣,我們沒有辦法要求別人怎么去做,別人沒有按我們所希望的去做,一定有他自己的原因。而且,這件事在我們一天生活50件事中,只占其一,沒有必要為一件事,影響其他49件事。不要用別人的失誤或錯誤,來懲罰自己。記住自己最需要去做的事和馬上要做的事。所以,下次我們?nèi)匀豢梢灾鲃哟蛘泻簟?/p>
“冷暴力”與冷處理的區(qū)別
網(wǎng)友“游水的魚”是成都一位4歲孩子的母親,她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冷處理我采用過,就是不理孩子,讓他自己考慮做對還是做錯了,孩子會有很長時間來考慮,最后見我不理他而且很生氣的樣子就知道自己做錯了,最后認錯了。我認為冷暴力是帶有一種懲罰,我沒懲罰,是讓他好好反思,不要無理取鬧,孩子有時候聽不進道理,就只好冷處理,比如:不要你了,不愛你了。而且用實際行動來表現(xiàn)出不要你了,不愛你了,父母在教育子女上沒能得到更好的方法,所以應該加強這方面的學習,教育孩子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對孩子的家庭“冷暴力”與冷處理區(qū)別。廣州市幼教專家曾紅臺認為,前者,大多會對孩子構成傷害;后者,大多有利于孩子成長,但尺寸要適度把握,如果家長把握不當,冷處理容易發(fā)展為冷暴力。當孩子做錯事的時候要跟其講道理,可以適當“冷處理”,但“冷暴力”不是“冷處理”,不能用“冷暴力”應對。
冷暴力,是家長處在一種非理性狀態(tài);而冷處理,家長處在理性狀態(tài);冷暴力對孩子有何具體的影響:一般來說,容易走兩個極端,一個是孩子容易反叛,如果孩子的膽子大,與家長對著干;另一種,孩子膽小怕事,壓抑自己的情緒;后一種,可能是大家公認的“乖孩子”,但那不是他的本來面貌,到了成年后,他就會表現(xiàn)出問題來,例如社會交往不良,不會自己處理自己的問題等。
學齡前兒童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這給心理發(fā)展提供了生理前提。一般來說,3歲以前兒童的大腦內(nèi)抑制過程的發(fā)展是很慢的。約從4歲起,內(nèi)抑制發(fā)展很快,為兒童更好地分析、綜合外界事物、更好地控制和調(diào)節(jié)自己的行為提供了生理條件。但這時的抑制過程還比較弱,而興奮仍占優(yōu)勢。而遭遇了冷暴力的孩子卻不是興奮占優(yōu)勢了。
廣州知名家庭與婚姻咨詢師葉文芳認為,因為現(xiàn)代家長都接受了對孩子不能打罵的觀念,而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家長又不知所措了,通常就用冷處理,但是很容易有冷暴力傾向,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無意識中出現(xiàn)的情形。發(fā)生家庭冷暴力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阻礙了孩子的健康發(fā)展,比如孩子如果會感到被忽視,那么自卑和冷漠的性格很容易形成,而孩子感到壓抑,那么童年的情緒被壓住了,但是到了成年就會爆發(fā),因而消除家庭冷暴力,才能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冷暴力對孩子到底有多大的危害呢?
珠海幫達心理機構首席咨詢師曹澤能認為,一般來說,0~3歲這個階段,對孩子的傷害更大,別以為孩子不懂說話,但他把家長的言行像攝影機一樣,一一攝在腦里,進入他的潛意識,在他以后的成長過程中,碰到類似的場景會回放,或許他認為,這就是與家長相處的模式,進而推廣為社會上所有人。由于,孩子處在0~3歲期間,非常弱小,冷暴力容易使孩子自閉、膽小、自卑、隔離,不敢向家長表達愿望。
在3~7歲,相對來說,孩子會適當關注外部世界,他對世界有一定的認識萌芽,但仍處在家長的“高壓”之下,他會有疑問,為什么爸爸媽媽突然不理我了,是不是我做錯了什么?是不是我不乖等,這可能會使孩子產(chǎn)生不安全感,也可能讓孩子學會冷漠,也可能讓孩子敏感多疑、對周圍產(chǎn)生不信任感,也可能會壓抑自己的言行,進而當家長在時聽話,當脫離家長的視線時可能比較“野”。
曹咨詢師接著說:“總而言之,對0~3歲影響更大,幾乎可以決定孩子的一生命運;在3~7歲次之,主要表現(xiàn)在讓孩子學會、內(nèi)化這種行為方式,這在他以后的人際關系中,尤其在成家后更大傾向重復他父母與他的交往方式。一般來說,人的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在0~3歲、3~7歲為影響期、7~11、12歲為形成期、11、12~18歲為定型期、18~50歲左右為成熟期,50歲左右為更年期?!?/p>
如何預防對孩子的家庭冷暴力?
珠海幫達心理機構首席咨詢師曹澤能認為,要預防對孩子的家庭冷暴力,應該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家長需要學習育兒知識,教育孩子不能按照上一代父母怎么教我們的來教,因為時代不同了,當然也不能想當然。教育孩子是一門科學,需要系統(tǒng)學習育兒方面的知識,提高家長自身的質素。
二、夫妻情感要和睦。一個家庭,如果夫妻關系很和諧,不發(fā)生大吵大鬧的事情,彼此交流和溝通都很暢順,相互體諒和理解,那么這些都會直接影響到孩子,他們會感受到父母很恩愛,對自己也很好,感受到家庭的溫馨和溫暖,在一個家庭中,有話可以自由地表達,當家長不理會孩子時,他也能理解家長。
三、平時家長多與孩子溝通、多一起外出參加親子活動。尤其是爸爸,在孩子三歲以后,爸爸角色一定要介入孩子的思想成長中。當家長不在孩子身邊時,可以多打電話、或寫書信、寄賀卡給孩子,直接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愛你!爸爸媽媽現(xiàn)在忙,稍后回家與你聯(lián)系。讓孩子感受家長的愛隨時在身邊。
四、如果家長確實忙,在家不能陪孩子,可以事先與孩子約定,貼不同顏色的卡紙,如紅色代表爸爸現(xiàn)在有急事要做,請勿打擾!藍色,代表爸爸很累,你可以找爸爸,但只能等一會兒。讓孩子隨時感知家長的情緒變化,他就不會感到害怕,他也就不會對家長產(chǎn)生誤解。當然,如果爸媽沒空,可以讓爺爺奶奶暫時代替一下,好過沒有人與他溝通;或者讓孩子與其他小朋友相處一下,也是一個好辦法。
如果確實發(fā)生了家庭冷暴力,那事后一定要有補救措施,因為家長生存壓力大,也有自己的情緒。事后,一定要向孩子解釋清楚,向孩子道歉——比如說:“對不起,是爸媽太沖動了,沒顧及到你的感受,請你原諒,也許爸爸媽媽對你的要求太高了,但不管怎樣,我們是一家人,一起努力,好嗎?”
自卑感是人類特有的一種消極屬性,孩子一旦對自己的某方面的能力喪失自信,還可能會跟著連帶對自己的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喪失自信,最后造成多方面甚至全面地落伍,如果孩子發(fā)展到嚴重的自信心喪失,還會出現(xiàn)更多的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異常。那么,孩子不自信產(chǎn)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呢?
一.缺少成功體驗
平時做事成功率不高,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經(jīng)受到了過多的失敗與挫折。某一口才不太好的學生,一次在大庭廣眾之下發(fā)言失敗,受到人們的哄笑,心里感到很不好受,恨不得找個空隙鉆到地下去;某小學二年級女生,在與小伙伴交往時特別不自信,上次班里選班干部,她的票數(shù)很多,可她說什么也不愿意當,后來在老師和同學們的鼓勵下,她任了班里的文藝委員,可最近由于組織聯(lián)歡會受到了阻力,她又開始打退堂鼓了。
據(jù)南京市對1200余名小學生調(diào)查,有失敗感受的學生竟然高到四分之一。有的孩子想獲得好的學習成績,結果事與愿違;有的孩子想組織好一項活動,效果卻不理想;有的孩子想使自己勇敢起來,但還是受到別人譏笑……。如此一次又一次地經(jīng)受失敗與挫折,使孩子在心里產(chǎn)生一種“我不如人”消極定勢,生活和學習的熱情與動力逐漸地減退,嚴重的甚至喪失了對生活的信念與求知的欲望。
在影響一個孩子成才的諸多因素中,打擊最大的莫過于“失敗”了。在失敗感伴隨下成長,會對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產(chǎn)生極大的負面影響,他們會出現(xiàn)孤獨不安、考試焦慮、過分自責、行為退縮等心理障礙。
二.學習遭受挫折
目前,我國許多地方的中小學教育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的,大部分家長對孩子學習成績的關心是超乎尋常的,有的家長甚至僅僅拿成績的好壞作為評價孩子的唯一標準。只要成績好,孩子一切都好;只要成績不好,孩子一切都不好。家長的這種思維方式和評價標準也嚴重地影響到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他們背負了太重的學習壓力,尤其是那些學習成績不夠理想,或偶然在考試中失手的孩子,迫于大人的壓力往往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從而導致自卑心理的產(chǎn)生。
有一個學生是一個愛勞動、懂禮貌的孩子,只不過在學習成績上表現(xiàn)一般,因此,他總是對自己缺乏信心,總覺得自己不是老師心目中的好學生、同學心目中的好伙伴;另一個初二學生性格內(nèi)向,認為自己處處不如人,比別人笨,不是學習的料,自卑心理很重,最終產(chǎn)生了自暴自棄的想法,后來發(fā)展到上課不聽講,作業(yè)從來不做,考試交白卷,在家與父母情緒對立,聽不進家長的話,每天放學就與一些社會青年在一起,抽煙、喝酒、打架。
三.能力不足
孩子同大人一樣都是生活在群體之中的,一些先天或后天能力相對較弱的孩子在能力較強者面前往往感到自愧不如,他們會由于自身的條件不如別人而產(chǎn)生挫折感。有的孩子記憶力不好,別的同學一下子就能記住的東西他要花很長的時間、費很大的氣力才行,常常被同學說成“笨蛋”;有的孩子社交能力不強,不善于與別的孩子相處,學校里沒有好的朋友或伙伴,與別人格格不入,常常會感覺到做人很失??;有的孩子五音不全,連一首完整的歌都唱不下來,常常會受到別人的鄙視,自己也覺得很失落;有的孩子天生運動能力欠佳,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也不好,跑步、跳繩樣樣都落在別的同學后面,常常在心里自責自己…..
更為糟糕的是,如果這些某一方面能力較差的孩子不能得到家長和老師的正確對待與引導,他們就會在心里產(chǎn)生畏懼,對許多事情望而生畏,從而產(chǎn)生惡性的循環(huán),人家是強者更強,自己是弱者更弱,與別人差距越來越大,自己的自卑心理也愈來愈烈。
四.生理上有欠缺
一些身材矮小,相貌丑陋,身體有殘疾的學生,常常體驗著不能與常人相比的失望與痛苦,陷入自輕自賤的自卑境地;一些太胖、口吃、五官不正的學生也會經(jīng)常受到同學們的嘲笑。有位女生因為有點胖,總覺得同學在背后恥笑她,一次老師找她談話,其間無意中談到了應注意鍛煉和飲食的問題,她因此認為老師也因她胖而瞧不起她,于是她感到很自卑,她上課再也是無法集中注意力,下課后也不想看書,自己不想和別人玩,別人更不想和她玩,顯得很頹廢,上學對她來說簡直就是“活受罪”。
令許多家長想不到的是,武漢的一項調(diào)查表明,現(xiàn)在的中小學生有逾八成孩子自卑的原因是覺得自己“長相不美”!
五.對自己要求過高
有的孩子由于盲目地對自己要求過高或過于完美而陷入了自卑的泥潭。作者本人輔導的一個學英語的孩子,由于他一心想讓自己的發(fā)音與“老外”一樣純正,天天不停地練習,但當有一次與“老外”對話后,他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發(fā)音的差距,于是學英語的自信心大大受挫,竟然在以后的半年中不愿意當眾說一個英語單詞;另一個女孩一心想奪取學校鋼琴大賽的冠軍,但未能如愿以償,由此她斷定自己缺乏彈琴的天賦而放棄了練琴,后來當母親讓著她練琴時,缺乏自信的她竟手指哆嗦,連最簡單的練習曲也彈不好了。
六.過低估計自己
東方文化崇尚“謙虛為本”,但有的孩子可能錯誤地理解了家長的要求,或者是有的家長錯誤地要求了孩子,于是他們往往高估他人的能力,低估自己的能力,經(jīng)常拿自己的短處與他人的長處相比,越比越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越比越泄氣,越比越?jīng)]有自信。
學齡前小孩子缺乏自信心,不愛表現(xiàn)自己,在陌生人面前扭扭捏捏...相信不少孩子都有這種情況,這其實是孩子不自信的一種表現(xiàn)。自信讓人美麗,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呢?家長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改變,讓孩子變得更自信更樂觀!
建議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第一點:要做自信的爸爸媽媽
自信的爸媽可以是孩子們的好榜樣,這樣孩子們在自信的父母的熏陶下,也會成為自信的人。所以爸媽平時記得要自信哦。俗話說,說得好不如做得好。如果你覺得自己很笨,羞于迎接挑戰(zhàn)。那么你的孩子也會學你的行為。家長不僅要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增強自己的自信心,給孩子樹立一個正面積極的榜樣。
建議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第二點:良好的環(huán)境很重要,切忌攀比
如果孩子們所處的環(huán)境非常壓抑,那么孩子們就會變得小心翼翼,變得害怕,變得不相信自己。所以爸媽要給孩子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要給孩子一個快樂健康的家庭。平時多和孩子交流,多讓家庭洋溢著歡樂。爸媽如果有時候想要孩子自信,千萬別去和別的孩子進行比較。如果別的孩子比自己孩子差,那么只會讓自己孩子更加自負;如果別的孩子比自己孩子厲害,那么會傷害了自己孩子的自信。
每個人都喜歡自己是自信的,孩子們也是如此,所以爸媽要努力讓孩子自信起來。
沒有父母會想自己的孩子有自卑的情緒,但現(xiàn)在很多孩子都缺乏自信心,作為父母有責任來幫助孩子提升自信心。具體怎么做,還不快來看看。
建議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第三點:批評孩子要有度,多夸獎孩子
有些爸媽對孩子要求過于嚴格,想孩子事事都能夠拔尖,要知道每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孩子們不可能樣樣都行。所以要把對待孩子的要求適度的降低。當孩子無法達到爸媽的要求時,記得不要過分批評孩子。孩子們都是有自己的自尊心的,一旦自尊受傷,能自信才怪。
孩子們都是喜歡被夸獎,所以爸媽在平時孩子們做出小成績時,應該積極主動的夸獎孩子,讓孩子意思到自己的有用之處。孩子經(jīng)常受到爸媽的夸獎,想不自信都難。
如果家長在沒有人的地方表揚孩子,那么這種表揚的話通常會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但是當家長在親戚朋友面前稱贊孩子的話,孩子會感到更加自豪,更愿意接受表揚。適度的吹捧自己的孩子有好處,你要證明自己不是為了提高孩子的自尊心,而是你真正的相信他們。
建議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第四點:培養(yǎng)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自信的人一定要有所為。如果孩子們一事無成,毫無成就感,孩子們的盲目自信又有什么用呢?所以爸媽要培訓孩子們的各種能力。比如要讓孩子們做家務,比如洗碗、倒垃圾、拖地等,首先讓孩子們有自理能力;然后可以在孩子們的興趣上出發(fā),讓孩子們學有所長,孩子們一旦覺得自己厲害了,自然就會自信起來。
你的孩子有自信嗎?
擁有的是真正的自信嗎?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自信的孩子未來生活品質更高,經(jīng)濟前景更好、心理更健康。而不自信的孩子,未來出現(xiàn)抑郁和問題行為的可能性更高,對生活的滿意度也較低。
那么,怎樣才能讓孩子真正擁有自信呢?別因為孩子成績好才表達愛,讓孩子感到你無條件接納他
你是否曾經(jīng)對孩子說過:
“只要你考班級前三名,我就給你買玩具?!?/p>
“你要是再哭,媽媽就不要你了!”……
很多家長在接納孩子方面存在誤區(qū),認為自己很愛孩子,但是表現(xiàn)出來的方式卻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是不愛我的,至少,愛我是有條件的”。究其原因,是因為父母在愛孩子的同時,無形中附加了很多條件,并且父母更關注這些條件的結果,而忽略了過程。
研究表明,重要他人對孩子的態(tài)度和評價,是影響孩子自信心最重要的因素,這里的“重要他人”主要指的是孩子父母。
積極心理學認為,父母無條件地接納孩子,能滿足孩子的情感需要,給孩子挑戰(zhàn)困難的勇氣,有利于激發(fā)孩子的積極性和成就感,從而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無條件接納,是指父母對孩子傳達的愛、關注、支持和激勵是無條件的,是不附加任何外在條件的。
家長日常的話語中,“只要”、“只有”、“如果”等句式,都是父母增設的條件,用這些條件去跟孩子討價還價,似乎向孩子傳達一種信息:“表現(xiàn)好”是父母愛孩子的條件,孩子滿足不了這個條件,就得不到父母的愛。這種附加條件的愛,非常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養(yǎng)。它會讓孩子也學會通過這些“條件”來衡量自己的價值。比如有的孩子會認為:一旦我考試沒能讓爸爸媽媽滿意,我就是個沒用的人,爸爸媽媽從此就不喜歡我了。
因此,家長要學會將“孩子行為”和“孩子個人”區(qū)分開來看待。也就是說,無論孩子的“行為”如何,父母是否贊同都應該一直關愛、激勵、接受孩子這個“人”。父母應該給予孩子無條件的信任和悅納,讓孩子不管遇到什么挫折困難,都能感受到來自父母的關注和支持。
可能會有家長產(chǎn)生疑惑:無條件接納孩子是一味地縱容孩子嗎?無條件接納孩子不等于無條件縱容孩子的不良行為,你接納的是孩子這個“人”,而非孩子的這些“行為”,當孩子出現(xiàn)不良行為時,依然需要糾正引導。
學會正確稱贊孩子,讓孩子在“表現(xiàn)良好”中獲得“真實自信”
很多家長有一個疑惑:“我平時都是無條件接納孩子的,經(jīng)常表揚孩子, 很少批評孩子,為什么孩子還是不太自信,總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呢?”有的家長會誤解“無條件接納孩子”這個概念?!盁o條件接納孩子”不是一味地表揚,不是一味地讓孩子“感覺良好”。那些建立在單純感覺良好的“虛假自信”不是真實的自信,對孩子發(fā)展弊大于利。
★
小明經(jīng)過刻苦訓練參加學校橄欖球隊員選拔賽,可惜表現(xiàn)欠佳,只接到一個球,而且沒有實現(xiàn)一次傳球成功。爸爸看到他難過,一味地說“我相信你是最棒的”,“我相信你和其他人一樣好”。
聽了爸爸的話,小明的悶悶不樂并沒有緩解。這個父親本來懷著一番好意,看到孩子內(nèi)心受到傷害,想去安慰他,想讓孩子“感覺良好”。像許多父母一樣,他選擇無條件稱贊的方法來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但該方法起了反作用。
這個父親忽略了客觀事實,一味地稱贊孩子的表現(xiàn),讓孩子覺得父親沒有真正理解他,在欺騙他。父親毫無根據(jù)地稱贊,只會使小明更加氣餒,也降低了他的自信心。
★
著名積極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提出:沒有任何有效的方法可以不先教孩子“表現(xiàn)良好”而直接教孩子“感覺良好”的。
這位父親可以這樣做:尊重、理解孩子由失敗帶來的負性情緒,給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和孩子一起共同接受失敗這一事實;待孩子情緒平復后,和孩子一起分析造成失敗的原因,幫助孩子下次“表現(xiàn)良好”,從而讓孩子真正獲得成功帶來的“感覺良好”,而非追求空洞的“感覺良好”。
過于樂觀的孩子往往對現(xiàn)實困難估計不足,對自己的能力往往拔高估計,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從而造成“眼高手低”,一旦遇到真正挑戰(zhàn),仍然會遭受挫敗,影響自信心。因此,父母要學會合理稱贊孩子。稱贊一定是有理由的,要向孩子講明是因為孩子在哪方面表現(xiàn)好才獲得的稱贊。稱贊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引導和強化,父母可以借助“稱贊的理由”讓孩子所表現(xiàn)出的良好行為再次出現(xiàn),從而固化成良好的習慣。比如,父母帶孩子外出時,孩子主動和叔叔阿姨打招呼問好,父母就可以告訴孩子:“今天你主動和鄰居打招呼,很懂禮貌,做得非常好?!?/p>
另外,父母要學會控制稱贊的程度,使之與孩子取得的成績相匹配,不要過分夸大。例如,要等孩子真正把玩具汽車安裝成功后再給予稱贊,并說明稱贊的理由,而且不要把孩子的這個成績當成最了不起的事情,要留著去稱贊真正的更高成就,正所謂“留有余地”。
對于孩子做出的某些良好行為,父母不僅可以用口頭語言,還可以用肢體語言表達對孩子的贊賞和鼓勵,比如給孩子一個擁抱,摸摸孩子的頭,摟摟孩子的肩,這些方式有時候勝過言語。
“表現(xiàn)良好”是“感覺良好”的根基,孩子在表現(xiàn)良好之后通過獲得成功體驗,從而建立起來的自信心才是真實的、長久的。
引導孩子學會恰當?shù)慕忉岋L格,樂觀對待成功和失敗
心理學研究表明,父母和孩子對成功或失敗的歸因方式,直接影響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和發(fā)展。心理學家花費20年的時間,通過對50萬名兒童和成人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了人群中存在悲觀解釋風格和樂觀解釋風格。自信的人面對成功和失敗往往有著樂觀的解釋風格,而缺乏自信的人往往有著悲觀的解釋風格。
如何解釋某一件好的或壞的事為什么會發(fā)生在自己身上,有兩個重要方面:
從縱向的時間跨度看,永久性(總是VS偶爾)——認為事情是永久不斷地發(fā)生,還是偶然暫時地發(fā)生;
從橫向的影響范圍看,普遍性(一般情況VS特殊情況)——認為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是如此,還是認為這僅僅是生活中的一種特殊情況。
如果孩子習慣將不好的事情視為“有時候”、“最近”等特殊情況下造成的結果,是短暫的、可以改變的,而習慣將好的事情視為“總是”,認為由于自身努力學習或討人喜歡才使好事發(fā)生,那么,孩子是樂觀解釋風格,更容易獲得自信心。
如果孩子習慣將不好的事情視為“永遠”或者“從不”,認為是永久的、不可改變的,而習慣將好事視為“有時候”或者“偶爾幸運”等特殊情況下出現(xiàn)的,那么孩子是悲觀解釋風格,更容易喪失自信心,需引起父母的關注。
研究表明,一個人的歸因傾向可以訓練,通過訓練一個人的解釋方式可以提高自信心。一個男孩一直被同伴排斥,他如果認為“我從來就沒有朋友”、“沒有人喜歡我”等,那么很容易造成人際交往中的自卑。這個時候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形成樂觀的解釋方式:“他們只是今天對我很兇”、“他們生我的氣”、“我最近對他們的行為也不太好”,幫助孩子認識到現(xiàn)狀可以改變,從而幫助孩子建立信心。
學會怎么解釋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非常重要。不同年齡的孩子有不同的歸因特點。例如,學齡前的孩子容易因為一件“負面”的事情而全盤否定自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青春期的孩子比較重視同齡人的看法和對事情的解釋,有樂觀解釋風格朋友的孩子更容易采用樂觀的解釋風格。
孩子的自信心主要來自于重要感、自我勝任感和外表感三方面。家長學會無條件接納孩子,就是要讓孩子獲得“重要感”。家長讓孩子在“表現(xiàn)良好”中獲得“真實自信”,就是要讓孩子獲得“自我勝任感”。讓孩子學會恰當?shù)慕忉岋L格,其實跟“重要感”和“自我勝任感”都有密切關系。
家園共育《不自信對孩子的4大危害》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專門為給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創(chuàng)建的網(wǎng)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孩子馬上進幼兒園,在陌生人面前不敢說話,也不會主動跟其他小朋友交朋友,總之就是不自信,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1.不要把你的野心和愿望強加到孩子身上。隨著孩子們的慢慢長大,她們會覺得有來自方方面...
我們都希望孩子自信,但生活中也存在自卑的孩子,自卑是一種性格缺陷,而一個人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于兒童時代。自卑的孩子有十大表現(xiàn): 1、常年情緒低落 如果孩子常常無緣無故地郁郁寡歡,那很可能就是自卑心理...
導讀:從孩子呱呱落地那一刻,第一個和他親近的是母親,承擔喂養(yǎng)、呵護和教育任務的也是母親,作為同樣孕育他的重要角色——父親,卻常常游離于呵護和教育孩子之外,似乎有些無足輕重。古話說“子不教,父之過”,父...
大們經(jīng)常說的一句“隨便“,“隨便”一詞出自“客隨主便”,在字典中對“隨便”有幾種解釋:1.隨其所宜;2.任意、不經(jīng)心;3.任何、無論;4.簡單,簡便。 而“隨便”一詞出現(xiàn)得最多的會是在一些生活瑣事上。...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