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眾所周知,對于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來說,我們應(yīng)該學(xué)會分析自己的教育教學(xué)方式,而教育筆記可以幫助老師歸納總結(jié)教育經(jīng)驗。你了解如何寫出優(yōu)秀的教育筆記呢?為此,小編從網(wǎng)絡(luò)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教育隨筆:別讓自己的“陰霾”擋住孩子的陽光》,僅供您在工作和學(xué)習(xí)中參考。
韓愈說:“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弊鳛榻處?,不僅要教書,更要育人,以自己的思想品質(zhì),文化修養(yǎng),知識水平,治學(xué)態(tài)度,生活作風(fēng)及處事方法,處處影響著學(xué)生。正如教育家烏申斯基所說:“教師個人范例,對于青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彪m然,這些話十分熟悉,但是真正理解話中意,卻是在與孩子們相處的過程之中。
每次做早操的時候,看著自己班的小朋友,做的總是有氣無力;而靜靜老師班的小朋友,卻做的生機勃勃,我內(nèi)心很是難過。想了很多辦法,總調(diào)動不起他們的積極性,一直蔫蔫的,像一個個霜打的茄子。直到無意中看到一句話“不要因為教師個人某些不好的行為習(xí)慣,而影響幾代孩子的行為。為人師表者,別讓自己的“陰霾”擋住孩子的陽光。”對比自己班跟靜靜老師所在的班級,為什么孩子們的精神狀態(tài)會有這么大的差別?答案顯而易見:靜靜老師每天都給人精力充沛,生氣勃勃的感覺。做早操時,動作不僅做的到位,動作幅度還比較大,因此她所帶的班級,也像一只只“小老虎”一樣精神;反觀自己,每天都沒有生氣,做早操時,也是敷衍了事,孩子有樣學(xué)樣,所以我們班都變成了一只只的“小病羊”。找到原因,就必須對癥下藥,在之后的早操時間,我不僅保證動作基本到位,還加大了動作幅度,也調(diào)整了個人精神狀態(tài),即便不是神采奕奕,也希望能帶給小朋友們一份生氣。沒想到,我的稍加改變,帶來的是小朋友們原本的神采飛揚!原來,真的是自己的“陰霾”擋住了原本屬于小朋友的“陽光”。
藝瑄,是我們班一位敏感的小姑娘。剛進(jìn)入我們班時,說話聲音小小的,自己一個人安安靜靜地,像一個“獨行俠”。熟悉之后,話慢慢多了,聲音也大了,也會經(jīng)常會找我說說話,給我唱唱兒歌,帶我去看她的手工作品……突然有幾天,我發(fā)現(xiàn),藝瑄不來找我說話了,很是奇怪。于是找機會問藝瑄:“最近為什么不來找老師說話了啊?”藝瑄看了看我,聲音小小的說:“因為老師不漂亮了,我不敢找老師了!”聽了藝瑄的話,我更奇怪了,更想探個究竟。“老師怎么不漂亮了?”我好奇的問道。藝瑄看著我,聲音還是小小的:“因為老師說話可兇了,也不愿意去看我的“小房子”(手工作品)?!蔽疫@才想起前幾天的事情:藝瑄像往常一樣過來找我,想帶我去看看她今天做的手工,正好我腰部受傷,疼的比較厲害,加之還有部分工作著急上交,便很沒有耐心的對她說:“老師還有事情要做,你自己去玩吧!”聽完我的話,藝瑄默默地離開了。我也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上。原來,我因為腰疼,說話的語氣不好,可能對于其他小朋友沒什么影響,但是對于敏感的藝瑄,卻成為她打開心靈的窗戶,欣賞美景的一團“陰霾”!
教師,就像孩子的一面鏡子:教師是什么樣,孩子就會學(xué)成什么樣,甚至教師的一句話,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人無完人,教師也一樣,也會因為工作的煩惱,弄得生活一團亂;也會被生活中的瑣事弄得暈頭轉(zhuǎn)向;也會因為處理人際關(guān)系而憋一肚子火……但是,這些都不應(yīng)該遷怒孩子。有情緒是人的本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更是一門重要的課程。也正因為教師這一職業(yè)的重要性,我們更要不斷修身養(yǎng)性,修煉自己,不能讓自己的某個習(xí)慣,某個口頭禪甚至某句話,某個動作,變成為“陰霾”,擋住原本可以讓孩子健康、茁壯成長的陽光!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小編推薦
教育隨筆:孩子需要自己的空間
自從升入大班,每班的老師都覺得教室里的孩子特別興奮。特別是午睡時,孩子們邊脫衣服,邊津津樂道地談?wù)撝约旱脑掝}。他們一會兒嘻嘻哈哈,打打鬧鬧,說說笑笑,一會兒告狀聲又此起彼伏,午睡室里一片混亂。我走進(jìn)去,問他們:"在干什么呢?"小寶說:"我們在數(shù)男、女小朋友誰來得多。"我來了興趣,那誰上來得多啊,大家都湊過來,;"加上老師女小朋友多。"我和他們聊了一會,覺得時間有點長,;"好了,開始躺下睡覺。"可是小朋友還是有討論聲,小朋友一邊上床他們一邊數(shù)數(shù),我就又說了一遍,好了安靜,今天就到這里了??墒牵徽摾蠋熢趺唇逃龑?dǎo),都不管用。于是,我開始認(rèn)真地反思,尋擾著原因。結(jié)果我發(fā)現(xiàn),小朋友沒有自己的時間,我們上午上課,然后小便,洗手,吃飯、睡覺。一連串的環(huán)節(jié),午睡是孩子們統(tǒng)一的活動。在孩子們看來,一但睡著了就失去了說話的自由,那還不趁著脫衣服的時候痛快地說一會兒話,找點自己想做的事。
為了讓孩子們在睡覺前有說話的機會,我在吃飯前十分鐘,給了小朋友自己的時間,;"你現(xiàn)在可以自己交談,和小朋友聊聊天,數(shù)數(shù)今天男小朋友和女小朋友各來多少位,午睡的時候就不用數(shù)了,因為你數(shù)完了還是沒用的,因為誰來得多就是誰最多,我讓中午數(shù)數(shù)的小寶起來數(shù),然后給他們自由的時間,看著他們滿臉的笑容,我不禁反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了孩子,滿足了孩子呢。設(shè)身處地地為孩子想一下,多釋放一些時間給孩子,我想孩子一定會配合老師的工作的。
看著孩子熟睡的小臉蛋,有的還帶著甜甜的笑,我也不由地笑了,孩子需要有自己的時間、空間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們班有個叫超超的小男孩,聰明可愛,可就是有一個壞習(xí)慣——動作慢,他吃飯慢、畫畫慢、搬椅子慢、穿脫衣服慢……總之,做什么事情都很慢。這個動作慢的毛病不僅讓他的動手、自理能力弱了,而且也影響了我們一日活動地正常開展。分析原因,超超平時由爺爺奶奶照顧,老人的寵愛和包辦太多,導(dǎo)致了他動手自理能力較弱,常常習(xí)慣于等待別人來幫著做。因此,我們決定盡快幫助他克服動作慢的毛病,讓他變得能干、自信起來。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針對超超生活自理能力弱,不太會穿衣、疊被的問題,給予了耐心地指導(dǎo)、幫助,讓他在生活區(qū)進(jìn)行練習(xí),如:扣紐扣、系鞋帶、夾彈子等游戲,并采用兒歌、游戲的形式,使他在練一練、比一比中,從不會到會、從不熟練到熟練,動作逐漸由慢到快。
我們發(fā)現(xiàn),超超在做事時注意力不夠集中,喜歡東張西望或是說話。于是我們就給予更多地關(guān)注和鼓勵,時常會提醒他加快速度,一發(fā)現(xiàn)有所進(jìn)步,就及時肯定和表揚,讓他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不斷地樹立自信心。
我們還有意識地把一些動作快、活潑開朗的幼兒和超超坐在一起,引導(dǎo)、鼓勵動作快的幼兒在生活、活動和游戲時帶動他,使超超在同伴的帶動下漸漸快起來,能干起來。
此外,我們還和家長進(jìn)行了溝通,不僅把超超在園的點滴進(jìn)步及時反饋給家長,而且請家長配合,創(chuàng)設(shè)各種讓孩子自我服務(wù)的機會,少一點包辦,多一點鼓勵和肯定,家園雙方共同配合,才能讓超超有更大的進(jìn)步。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引導(dǎo)和鼓勵,超超正在慢慢地進(jìn)步,他做事認(rèn)真、自覺了許多,經(jīng)常會看看那些動作快的同伴,然后再提醒自己加快點速度。每當(dāng)超超做完一件事后,他會問我:“老師,我今天快了嗎?”“老師,我有進(jìn)步嗎?”這時我會鼓勵說上一句:“真棒!比以前有進(jìn)步了。繼續(xù)加油哦!”這時的超超會顯得很滿足、很快樂!
教育隨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美術(shù)課上,讓孩子們畫媽媽,孩子們邊聽邊畫可認(rèn)真了,月月獨自一人卻遲遲不動筆,我問:“你為什么不畫呢?”
孩子說:“老師,我不會?!逼鋵崳渌男∨笥旬嫷囊彩恰皝y七八糟”,但是他們?nèi)匀粚P牡漠嬛易哌^去,對他說:“沒關(guān)系,大膽的畫,老師相信你一定能畫的很棒!”終于,所有的孩子都認(rèn)真的畫著自己心目中可愛的“媽媽”。
細(xì)想生活中太多這樣的例子:穿衣服的時候有些孩子靜靜地等待著老師的幫助,媽媽不來我不穿;在幼兒園不主動找凳子,而是習(xí)慣性地問老師:“我坐哪兒?”其實,3歲的孩子已經(jīng)具備了做事的能力,可有時候我們還是在包辦代替,“小心,我來!”“快,媽媽幫你穿衣服,不然要遲到了!”太多太多的“幫助”只會剝脫孩子獨立做事的權(quán)利與鍛煉的機會。
今天孩子是未來社會的主人,他們的路要自己走,那么,作為老師、家長要做的,就是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雙腳,會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是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孩子剛升入大班的時候,為了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我要求孩子來園以后自己脫衣服,并且掛好衣服。在我觀察了一段時間以后,我發(fā)現(xiàn)還是有好多的家長替孩子拖衣服掛衣服,上前說了好幾次但這種現(xiàn)象還是有,現(xiàn)在都一個寶,家長心疼孩子可以理解,但是也不能老是替孩子做該孩子做的是啊!怎么改變這一現(xiàn)象呢,得想個法子才行。
于是我就把衣服架子拿到教室來放在桌子上,孩子們進(jìn)教室在桌子上脫衣服,掛衣服,家長不許進(jìn)教室,這樣就杜絕家長包辦孩子做事情的現(xiàn)象了,而且我還要求孩子回家也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老讓爸爸媽媽幫你做,還把表現(xiàn)好的孩子發(fā)到我們班的群里,讓其他的家長也跟著學(xué)習(xí),效果不錯,現(xiàn)在孩子們都能自己穿脫衣服并且掛好,而且還能主動幫助其他的孩子,我們在鍛煉孩子自理能力開了一個好頭,同樣也希望家長而堅持下去,孩子的事情然他自己做,學(xué)會放手。
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并不是靠老師一方面的培養(yǎng)就夠了,還需要家長的配合,我們家園聯(lián)合共同來培養(yǎng)寶貝們!
教育隨筆:讓孩子自己解決
我班的小朋友每天來園時,喜歡從家中帶來各種各樣的玩具,孩子們喜歡在一起玩玩具,有的自己玩,有的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時間長了,孩子們懂得了一個道理,無論是誰,不一定要將自己的玩具給別人玩,但是在玩別人的玩具的時候,一定得事先征得別人的同意。
明明小朋友一向都十分愛惜屬于自己的東西,玩具帶到幼兒園里,自己不玩的時候總是很小心地把它放在玩具柜里,可是別人的玩具有時候也很好玩的,于是他就藏好自己的玩具,不客氣地拿別人的玩具玩。如果別的小朋友要拿回但他卻還沒有玩夠,他是不會輕易放棄的。“再給我玩一會兒吧,不要這么小氣,老師說有好玩的玩具要拿出來和大家一起玩。”如果小朋友真的大方還好,要是碰上真的“小氣”的,那就要發(fā)生糾紛了。我卻裝作沒看見這一現(xiàn)象,我想盡量讓小朋友通過的規(guī)則發(fā)揮作用,讓孩子的行為得到自然的后果。后來,明明發(fā)現(xiàn)每次在爭搶玩具時自己都是失敗者,因為別的小朋友都會站在另一個小朋友的身邊說:“明明是個小氣鬼,我們不要跟他玩。”于是,每當(dāng)他要玩別人玩具的時候,大家都會馬上把玩具搶回去,抱在懷里,不肯給他,他覺得很委屈,就到我這里來傾訴:“老師,他們不和我玩。“是嗎?那為什么呢?”明明嘟著嘴巴:“我也不知道。”我假裝想了想說:“我知道了,我給你想個好辦法,下次你要玩別人的玩具時,先要跟別人商量,商量好了,別人就會跟你玩了。這個辦法一定有用,不信你試試?!焙髞?,明明在想玩別人玩具的時候,會事先詢問:“讓我玩一會好嗎?”碰到爽快的,就給了,碰到不爽快的或講條件的“我們交換玩”,這時,他有時會猶豫,考慮半天,在玩別人的玩具時,老惦記著自己的玩具,趕快又換了回來。漸漸的明明也能把自己的玩具給別的小朋友玩了。
在傳統(tǒng)教育玩玩具的做法是:小朋友要學(xué)會謙讓,老師往往回說“你們倆一起玩吧”或者“先讓他玩,玩好了他會換給你的”。這些要求和勸告雖然常常能夠奏效,但久而久之,活動室里發(fā)生了問題,就會找老師投訴,要求處理。其實,小朋友在交往中出現(xiàn)爭執(zhí),讓他們自己來解決,當(dāng)時機不成熟,孩子沒有內(nèi)在迫切需要的時候,老師不出面。孩子自私,藏自己的玩具,“不合法”地玩別人的玩具,可讓他滿足一下自己一時的欲望,教師不必干預(yù),也不指責(zé),讓他來嘗嘗自己的行為帶來的苦果,讓孩子自己碰壁、自己回頭。陳鶴琴說過:“孩子能夠自己做的事情就讓他自己去做,孩子自己能夠想的事情就讓他自己去想,要讓孩子自己根據(jù)自己的利益和需要,去慢慢認(rèn)識他自己的行為同他自己經(jīng)受的后果之間的因果關(guān)系。所以,我們要堅持奉行“讓孩子自己解決”的教育原則。
為了豐富幼兒的課間活動,讓孩子在空余時間有事可做,我們鼓勵孩子從家里自帶一些小玩具到幼兒園來玩。一方面可以讓孩子有更多交流的機會,另一方面想以此培養(yǎng)孩子合作、謙讓、互助的精神。因此,在孩子帶來玩具時,我們都是極力引導(dǎo)孩子相互交換著玩。就這樣,我們的自帶玩具活動開展了兩個多月,原本認(rèn)為非常適合孩子的活動,可現(xiàn)在帶的孩子卻是越來越少,帶的玩具越來越小。于是,我開始留心觀察起來。
午飯過后,孩子們都圍坐在一起,一些孩子拿出了自己的玩具,起勁地擺弄著。這時,幾個沒有帶玩具的孩子走過來要求加入,因為玩具比較小,沒有共同玩的空間,于是遭到了拒絕。立刻,其中的一個孩子嚷了起來:“你不謙讓,老師說的,玩具要大家一起玩,我告訴老師?!睅讉€孩子轉(zhuǎn)身就朝我走來,七嘴八舌地訴說著。總是在傾訴自己的理由,訴說別的孩子的自私、不團結(jié)。這一切我都看在眼里,正想按照慣例叫那幾個有玩具的孩子把玩具拿出來分享,突然一個念頭閃過,于是我說“今天是星期四,是我們的玩具自己玩日。今天,如剽爾不想把自己的玩具給別人分享的,就自己做主,自己的玩具自己玩。”立刻,這幾個孩子傻了眼,原本以為我會支持他們來分享別人的玩具,這時不知該做什么好了。我從教室里拿出一些小玩具、書本,分給沒有玩具的孩子,但這些的吸引力明顯沒有那些新鮮的自帶玩具強。
下午孩子游戲時間,我特意找了一些天天帶玩具來的孩子談心?!澳銥槭裁床辉敢獍淹婢呓杞o別人玩一會呢?”孩子們給我的回答讓我驚訝:“我就一個,給了他們我玩什么呢?”“他天天都不帶,都來要我的,我不喜歡給他玩了?!薄啊痢辽洗伟盐业耐婢叨寂獕牧?,我媽媽說不許給別人玩了……”孩子們的理由都很充分,讓我找不出什么理由來反駁。這也讓我聯(lián)想到“帶玩具的孩子越來越少,帶的玩具越來越小”這一現(xiàn)象,是不是也和這有關(guān)呢。于是,我特意留心了一下那些不帶玩具的孩子,真的有一部分是很少甚至是從來沒帶過玩具來。我悄·哨地問了其中的兩個孩子,他們的回答更讓我啞口無言?!拔覀兗业耐婢邘硪獕牡模覌寢屨f玩玩人家的也是一樣的。”“我不想給人家玩,所以我就不帶了?!?/p>
孩子的話,讓我對自己平時的教育方式產(chǎn)生了反思。在平時,我們總是教育孩子要知道謙讓,有好東西要分享。但卻往往忽視了責(zé)任、天性方面的考慮。自我為中心是3—6歲孩子的年齡特征,當(dāng)他只有一個玩具的時候,我們以“謙讓”、“分享”的大帽子扣在他們頭上,為了得到老師、同伴的肯定,孩子不得不忍痛“分享”自己的玩具。久而久之,為了不“忍痛”,干脆就不帶了。而不帶的孩子更可以向帶玩具的孩子“分享”不同的玩具,這更讓一些孩子的責(zé)任心越來越淡,帶的人越來越少。同伴問的分享,有時難免會造成一些玩具的損壞,于是更讓一些家長、孩子不滿,就難怪帶來的玩具會越來越小了。
于是,在以后的自帶玩具玩的活動中,我不再極力鼓勵孩子來分享,而是讓孩子自己作主,選擇是否要分享,和誰分享。并且將星期四定為“玩具自己玩日”,所有帶玩具的孩子之間可以交換,不帶的孩子由老師提供一些圖書和小玩具。這樣既給孩子相互交流、分享的空間,也給孩子自己作主的機會,更給孩子提高責(zé)任心的空間。
“李**,這個要這樣放,你看這樣不會掉。雷**,你幫我去拿個大的積木過來。”教室里回蕩著王**響亮的聲音,看過去的時候雷**在搬運積木,余**站著李**坐著,都看著王**在搭積木。王**還邊搭邊給他們安排著事情?!坝?*你去幫我們把積木都拿過來,你是男孩子要多幫忙。雷**你來造駕駛室。李**你幫我把這個板扶住了,別讓她掉下來哦。”沒想到這三個小伙伴沒有一個有異議都按照王**說的去做了。王**搭好機身后站到了上面好像不是很滿意,又開始一個個的搬開又從新開始建造。雷**沒有說話,只是靜靜的完成著自己的任務(wù),搬來一塊塊的大積木,然后用條形積木來固定大積木。李**也乖乖的在一邊根據(jù)著要求做事,兩只手扶著一塊板一動不動。余**呢?他就沒有像女孩子那么的安于被分配了。余**在雷**搭的駕駛室里開始撥動著操作桿開起了飛機。雷**站在旁邊看了一會兒,把操作桿扶住了,無奈余**只好離開了駕駛室,老老實實的幫助女孩子進(jìn)行搬運工作。最后的成果還是非??上驳囊患軒洑獾娘w機誕生了。
在這個故事里,你可能在學(xué)習(xí)什么?
每個小朋友的性格是不一樣的,有的外向有的內(nèi)向,有的善于領(lǐng)導(dǎo)分配任務(wù),有的有良好的服從、遵守紀(jì)律。這都是孩子身上的優(yōu)點,把不同性格的孩子放在一起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這個不也是一個很好的呈現(xiàn)嘛。
下階段學(xué)習(xí)的機會和可能性
讓孩子自己在游戲中產(chǎn)生摩擦、矛盾,自己在游戲中進(jìn)行解決,孩子們之間沒有什么是游戲解決不了的問題。玩著玩著就吵了,玩著玩著就好了,玩著玩著就笑了,孩子的問題交給孩子自己去解決。
教育隨筆:讓孩子拿出自己的勇氣
勇氣是我們學(xué)習(xí)、生活、工作中的敲門磚,只有大膽的去敲門,才能走進(jìn)幸運女神的庭院。當(dāng)然,或許你敲開的是失敗之門,但是你接著敲下去,幸運女神的門就向你敞開了。
勇氣是成功的保證,如果面臨抉擇猶豫不決,那么你就會錯過瞬息即逝的機會,只有拿出當(dāng)機立斷的魄力與勇氣,機會才會牢牢的把握在你的手里。
希臘有句諺語:“勇氣是上天的羽翼,怯懦卻引人入地獄?!比鄙儆職獾暮⒆邮强杀?,這將意味著他們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展現(xiàn)自己的才華。面對這個紛繁復(fù)雜的世界,只有勇于展開翅膀飛向藍(lán)天的學(xué)生才能享受到飛翔的快樂,才能俯瞰到大地的壯觀,才能到達(dá)知識殿堂的大門。
在幼兒階段孩子們對于一切都是陌生的,而且孩子之間的關(guān)系也是純潔的,他們之間沒有歧視與嘲笑,因此在這個階段讓孩子們拿出勇氣,做各種嘗試,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快樂,體會到只要有勇氣一切都是可以做到的,這樣做就可以讓他們從小樹立自己能行的信念,在今后的學(xué)習(xí)和工作中他們就有勇氣去做任何的事情。
記得曾帶過的幾個孩子,黨昊明是我新接大班帶的一個孩子,一個聰明、羞澀的男孩子,記得剛接觸他時,無論是課堂上還是生活中,無論他說得多么的精彩,都會把他自己緊張得滿臉是汗,更有甚者會淚流滿面。針對他的情況,我與家長交換的意見,建議他們多帶他走出去,提高他的交往面,同時鼓勵他多參加幼兒園的各種活動。清楚地記得在我們第一次組織的詩歌朗誦活動中,他只是朗誦了一首古詩《楓橋夜泊》,但是他站在臺前聲音是顫抖的,最后是留著淚朗誦完了,當(dāng)他終于走下臺的時候,我?guī)ь^和所有家長小朋友一起送給了他最熱烈的掌聲,在淚眼中他看到了大家贊許的目光,也自信的揚起了頭。從那次以后,無論做什么他都能夠大膽的去做了,在我們的新年聯(lián)歡活動時,媽媽陪他一起表演的節(jié)目,看著自己雖然仍十分害羞但已不再膽怯的兒子,媽媽的臉上洋溢著自豪的光芒。
相信《教育隨筆:別讓自己的“陰霾”擋住孩子的陽光》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您了解教育筆記,工作計劃的必備網(wǎng)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zhǔn)備了關(guān)于孩子的教育問題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guān)推薦
很多父母從孩子咿呀學(xué)語時就為孩子設(shè)計了一幅理想的藍(lán)圖。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的,不顧孩子的愛好和理想,強迫孩子按他們自己設(shè)計的軌道發(fā)展。專家指出,這樣做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極其不利,甚至可能引發(fā)心理疾病和一些過激...
教育隨筆:孩子需要自己的空間 自從升入大班,每班的老師都覺得教室里的孩子特別興奮。特別是午睡時,孩子們邊脫衣服,邊津津樂道地談?wù)撝约旱脑掝}。他們一會兒嘻嘻哈哈,打打鬧鬧,說說笑笑,一會兒告狀聲又此起...
我們班有個叫超超的小男孩,聰明可愛,可就是有一個壞習(xí)慣——動作慢,他吃飯慢、畫畫慢、搬椅子慢、穿脫衣服慢……總之,做什么事情都很慢。這個動作慢的毛病不僅讓他的動手、自理能力弱了,而且也影響了我們一日活...
教育隨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美術(shù)課上,讓孩子們畫媽媽,孩子們邊聽邊畫可認(rèn)真了,月月獨自一人卻遲遲不動筆,我問:“你為什么不畫呢?” 孩子說:“老師,我不會?!逼鋵崳渌男∨笥旬嫷囊彩恰皝y七八糟”,但...
孩子剛升入大班的時候,為了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我要求孩子來園以后自己脫衣服,并且掛好衣服。在我觀察了一段時間以后,我發(fā)現(xiàn)還是有好多的家長替孩子拖衣服掛衣服,上前說了好幾次但這種現(xiàn)象還是有,現(xiàn)在都一...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