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幼兒園不放暑假。
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的,所以好的家園教育非常重要!家長要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新的起點,新的方向,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不斷成長!那么,家園共育工作中是否有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地方呢?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為什么說讀書的人和不讀書的人,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鍛煉與不鍛煉的人,隔一天看,沒有任何區(qū)別;隔一個月看,差異甚微;但是隔五年十年看,身體和精神狀態(tài)上就有了巨大差別。
讀書也是一樣的道理,讀書與不讀書的人,日積月累,終成天淵之別。
余秋雨說:“讀書的最大理由是擺脫平庸?!眻猿纸K身讀書的人,一定是不平庸的。
三毛說:“書讀多了,容顏自然改變,很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為過眼煙云,不復記憶,其實它們?nèi)允菨撛诘臍赓|(zhì)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p>
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同一個高尚者對話?!币粋€人閱讀品位的高低,決定了他的精神境界,也決定了他的生活品質(zhì)。
讀經(jīng)典的書籍,就像接受一次次精神上的洗禮。它們值得一讀再讀,每一次閱讀,都會有不一樣的收獲。真正的好文字如春風拂柳,雨中白蓮,雪中紅梅,暗香浮動。它們充滿詩情畫意,明麗純粹;充滿叩問深思,發(fā)人深省。
全世界每年閱讀書籍數(shù)量排名第一的是猶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讀書64本。而中國13億人口,除去教科書,平均每人一年讀書1本都不到。一個愛讀書的民族,自然是優(yōu)秀的。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猶太人共拿走了20%的化學獎、25%的物理獎、27%的生理與醫(yī)學獎、41%的經(jīng)濟學獎、12%的諾貝爾文學獎,同時還拿到了1/3以上的普利策獎、1/3以上的奧斯卡獎。而猶太人在世界上的人口只占0.3℅。
讀書,是世界上門檻最低的高貴。堅持讀書的人,人生一定會大不一樣。
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不要再猶豫了,拿起書本閱讀吧。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有些孩子在家中言行大膽活潑,表現(xiàn)得十分自如,儼然像個小大人,似乎“能干”、“懂事”,然而一到外面,卻非常膽怯、拘謹,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寧可自己獨處一隅。為什么孩子家里家外表現(xiàn)不一樣?實質(zhì)上是依賴性和缺乏獨立性的表現(xiàn)。
一般來說,性格孤僻的孩子大多具有以下表現(xiàn)特征:性格比較內(nèi)向、害羞、寡言,情感不太外露,不喜歡交際;喜歡單獨的游戲、安靜的游戲和沒有競爭的游戲;眼神穩(wěn)定、動作沉穩(wěn),較難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
一、孩子家里家外表現(xiàn)不一樣怎么辦?
1、為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如果父母不和,經(jīng)常爭吵,孩子就得不到應有的關(guān)懷和培養(yǎng),使孩子的心靈受到創(chuàng)傷,就會因此而沉默寡言、悶悶不樂,從而養(yǎng)成了孤僻。因此,家長應給孩子創(chuàng)造出一個和睦、融洽、民主的家庭,讓孩子真正感到自己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員,讓孩子感到家庭的溫暖、體驗到家庭的歡樂。
2、擴大孩子的生活空間:當前,由于家居條件、家庭結(jié)構(gòu)等原因,家長常常把孩子關(guān)在家里,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孤僻。家長應讓孩子從“自我”的小圈子走出來,讓孩子多與鄰居的孩子一起玩耍、游戲、生活。家長有必要利用節(jié)假日、業(yè)余時間帶孩子到游樂園、動物園、公園等場所玩,帶孩子去串門、走親戚,減少孩子對不同人、不同情境的陌生感,增強其交往需要與興趣,形成活潑、開朗大方的性格。
3、增強體質(zhì):孩子性格孤僻與體質(zhì)弱密切聯(lián)系。孩子體質(zhì)弱,就會缺乏活動的耐性和持久性。這樣就容易被同伴奚落和蔑視,處于這種狀態(tài)的孩子會采取回避社會、回避人際交往,用孤僻來保護自己。所以,家長應多帶領(lǐng)孩子投身到大自然去,去旅游參觀、登山攀登、游泳、鍛煉等。一來可以培養(yǎng)孩子勇敢、樂觀的精神和持久性,二者可以增強孩子體質(zhì),使孩子能夠參加各種集體活動、同伴間的游戲、體育活動。
4、給孩子樹立良好榜樣: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奔议L的自我封閉,無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會對孩子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孩子會因此而產(chǎn)生孤獨感,形成孤僻的性格。因此,作為孩子的第一位啟蒙教師,家長應以身作則,在言行、人際交往等各方面都應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孩子耳濡目染,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塑造一個良好的性格。
5、注意評價和態(tài)度:家長經(jīng)常隨意批評、否定孩子,甚至指責訓斥孩子,孩子就會喪失自尊心和自信心,會感到自己很笨和行為不好,這種自我體驗幾經(jīng)反復固定下來,就會使孩子形成自卑孤僻的性格,總認為自己什么都不會、都不行,誰都不如,從而一個人縮在一旁不敢出聲、心情壓抑。家長不妨采用一些肯定的評價,如“雖然你沒有成功,但我仍要表揚你,因為你已經(jīng)努力了?!薄澳阋恢痹谂?,再加把勁,一定做得更好!”這樣注意評價和態(tài)度,多肯定和鼓勵孩子,如愛撫、點頭、微笑、夸獎等,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孩子自信、開朗起來。
6、增加孩子“參與”意識:孤僻的孩子多著迷于一些缺乏社會交往、社會交流的興趣。如玩游戲機、看電視等,對周圍的東西不聞不問,對社會、周圍的人和事采取不參與的態(tài)度。家長有必要中斷孩子的這些著迷的愛好,多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鼓勵孩子陪同父母外出采購、參與做飯或幫鄰居取報、取奶、送信等,以讓其與人進行交往及培養(yǎng)其助人為樂的品德。
二、如何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性格?
有句格言:“播種思想,收獲行動;播種行動,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彼栽诮逃矫?,從人生觀、做人、學習以及與人交往等方面去引導他,希望他成為對社會有所作為的人。
1、著重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習慣:古往今來,好習慣造就了多少人的豐功偉績。因此,幫助孩子從小建立好的習慣,是家長的責任。好的習慣從哪里來?家庭是第一位的。因此我們家一是從生活習慣去培養(yǎng)他。生活習慣的好壞,不僅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孩子綜合素質(zhì)的體現(xiàn)。我們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特點,適當為孩子立規(guī)矩,逐漸養(yǎng)成好的習慣。二是做人習慣,重視家庭美德習慣的養(yǎng)成。孩子懂禮貌、尊敬長輩,能夠真誠地體味父母的一片愛心,從心底激起孝敬長輩的純真親情。同樣也注重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社會公德,講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環(huán)境等,親戚朋友對我的孩子都肯定有加。
2、為孩子樹立生活是人生的第一課意識:營造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理性地對待孩子的需求,積極的鍛煉與合理的生活是孩子健康成長的物質(zhì)保證,并使他從小學會自立,具備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成為一個身心健康的人。在家里,盡力使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習慣、衛(wèi)生習慣等,重點培養(yǎng)了孩子勤儉節(jié)約的習慣。愛默生說“節(jié)儉是你一生中食用不完的美麗宴席”。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放手,讓孩子認識生活的真實情況,注重培養(yǎng)他的勞動能力,經(jīng)常引導他參加一些社會公益活動。如在汶川大地震、云南旱災以及玉樹地震中,我們都十分支持他的捐款行動?!?3、培養(yǎng)孩子成才先學會做人的思想:從孩子的自信、誠信、樂觀、謙虛、寬容、自律等方面去教育他,在日常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孩子自身的優(yōu)點,肯定并鼓勵他的一點點進步,讓他在被表揚和鼓勵的同時,揚起自信的風帆,以飽滿的熱情去完成下一個目標的實現(xiàn)。誠信是孩子一生的資本。家長要以身作則,以誠信培養(yǎng)誠信,并以生活中的事情為實例,對孩子進行誠信教育,告訴他要有責任感,要言出必行。樂觀是幸福的源泉,保持樂觀,就能享受幸福。不管孩子遇到什么困難,我們都讓他用自己的方式和力量去解決,如果不行,我們就給予他建議,盡量讓他自己完成。培養(yǎng)孩子謙虛的美德。教育他要有包容心,寬以待人,正確地對待別人的批評和遇到的挫折,要勇于挑戰(zhàn)困難,做任何事情都貴在持之以恒,有始有終。
4、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在家里,對孩子從小就培養(yǎng)他做事要有計劃有條理,時間要合理安排,告訴他這樣對以后的學習和工作、生活都十分有益。使他懂得了計劃的重要性。所以他上學以來,從不因為學習其他的愛好和特長而拖欠老師的作業(yè),生活自理能力都比較強。
5、教育孩子要快樂學習:學習對每個人來說,是一個終身的過程,良好的學習方法是孩子人生成功的基石。我們對孩子喜歡探索、喜歡思考、喜歡提問、喜歡關(guān)注周圍生活變化等特點,盡可能地養(yǎng)成孩子專注、記憶、觀察、創(chuàng)新、勤奮等特點,使他在快樂中獲取知識。(
我空閑之余常常這樣問自己。當我在電視上看到柏栩栩時,“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像柏栩栩一樣,讀清華北大”;我看到周杰倫的時候,“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像周杰倫一樣,成為一個知名音樂人”;當我看到郎永淳的時候,“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像郎永淳一樣,成為一個知名的播音員”;當我看完反法西斯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閱兵時,”我希望他能成為一名出色的軍人,將來也能站在天安門閱兵的隊伍中”……我覺得自己不僅是一名家長,更是一個夢想家,無時無刻不在幻想和設計孩子的未來。
夢想永遠是夢想,我們要面對現(xiàn)實。當我靜下心來和孩子交談時,當我們互相交換內(nèi)心的想法后,他很冷靜的對我說:“媽媽,那些都是你的夢想,我就想做一名象棋老師”。我突然被他的想法震驚到了,孩子的話打破了我所有的夢想。但是更多的是冷靜,孩子說的沒錯,那些都是我的夢想,不是他的。我們應該正視孩子的理想,告訴他勇敢地去追求他自己的夢想。
作為孩子的母親,我覺得培養(yǎng)一個陽光正直自信的孩子遠比一個只一味只追求成績來得重要。成績只是孩子人生路上的一個榮譽或標簽,如何讓孩子積極向上是我們教育孩子的目標。
福祿貝爾說過:“國家的命運與其說是掌握在當權(quán)者的手中,倒不如說是掌握在母親的手中。”這句話很有哲理性,直截了當說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我相信大部分家長和我的心理一樣,怎么樣培養(yǎng)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是我們每一個家庭的重點。
不一樣的家長會
開好家長會是做好家園共育的關(guān)鍵,因此在每次家長會之前我都會煞費苦心地準備幾天,把幼兒發(fā)展過程中需要家長配合的方面都一一羅列下來,在會上和家長交流。
可幾次家長會下來我發(fā)覺都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為此我在家長會的組織和形式上進行了大膽嘗試,把生硬的說教變成生動的活動,引導家長主動參與。
以下是我的幾點做法:
巧設調(diào)查要增強家長會的實效性,就必須要知道家長在家長會上最想知道什么,然后根據(jù)家長們的關(guān)注點確定主題。
因此在開家長會的前幾天,我讓每個孩子帶了一份簡單咨詢表給家長填寫。
里面有兩個問題:家長會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你喜歡用什么方式開家長會。收齊咨詢表后我進行了歸類總結(jié)。
對于第一個問題,大部分家長關(guān)注點還是比較相似:家長最想了解幼兒在園的生活學習情況;自己孩子各方面的發(fā)展相比較班里其他孩子來說怎么樣;想知道其他家長一些好的教育方法。
對于第二個問題的回答則口徑一致喜歡輕松的座談方式。
有了家長的反饋,我在設計家長會方案方面就有了側(cè)重點。
首先我把平時收集的照片和活動錄像做了整理,一來讓家長們通過觀看照片和錄像,了解孩子在園一日活動的情況,同時通過對照不同孩子的表現(xiàn),了解自己孩子的發(fā)展水平。
其次,請部分家長談談自己教育方面的心得,讓他們對照自己的教育方式,取長補短。
第三、在家長會方式方面,把原來的講授式,改為座談式。首先在座位安排上做一個調(diào)整,把桌椅擺成圓形,更方便家長交流,其次在每個環(huán)節(jié)結(jié)束后,我都會引導家長做交流,讓家長有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讓每位家長都參與到活動中來。善用游戲家長會上家長參與活動的情緒和狀態(tài)直接影響活動的效果。往常家長會我設計的大多是以談話為主的環(huán)節(jié),為了讓家長們不再感到單一和枯燥。
在一次家長會上,我設計了一個名為盲行的游戲:家長被蒙上眼睛,由自己的孩子領(lǐng)著走過一段有障礙有轉(zhuǎn)彎的路程。這個有趣熱鬧的游戲給家長會營造出了很強烈的氣氛,我向家長們親切道出設計這樣一個游戲的初衷:請家長體驗在黑暗中行走的心情,目的是讓家長體諒孩子某些方面發(fā)展的暫時落后,希望家長們抽出時間多陪伴孩子,幫助孩子,體驗和孩子共同成長的幸福和快樂。
家長們深受感動和啟發(fā),紛紛發(fā)表各自的感想。有好幾位家長站起來主動談了自己平時在工作中忽略了孩子,還有的紛紛檢討了自己過去不當?shù)慕逃椒?,游戲讓家長會上的氣氛達到高潮。家長會的最后,我還設計了悄悄話的游戲,請每一位家長對自己孩子說了一句悄悄話鼓勵支持孩子,讓孩子體驗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
對這樣的家長會,家長們感覺既輕松活潑,又有嚴肅的主題,形式又新又好,深受他們的歡迎。妙用書信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他們有著各自的發(fā)展特點,為了讓家長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成長過程,我為家長們設計了《幼兒發(fā)展觀察記錄本》,讓家長通過觀察表對自己孩子在動作發(fā)展、行為習慣、語言能力等方面進行一對一的觀察記錄。
同時,我定期把這些記錄本收上來,根據(jù)家長們的觀察記錄,結(jié)合幼兒在園表現(xiàn)以書信形式對孩子情況進行定期反饋,讓家長有目的有對比地看,讓更多的家長關(guān)注到了孩子的成長與變化,也讓更多的家長發(fā)現(xiàn)了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
《幼兒發(fā)展觀察記錄本》實施以來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也得到了家長們的歡迎。有的家長說:書信形式的溝通更能帶給我安全感,也更能讓我暢所欲言,真心謝謝老師。還有的說有了《幼兒發(fā)展觀察記錄本》,我們能非常清楚孩子每一天的學習情況,并知道孩子需要我們什么幫助,也知道老師為了孩子的成長所付出的努力,在我看來,這樣的交流勝似面對面的家長會,更能達到對個體的了解,更能因材施教。在通信技術(shù)發(fā)達的今天,網(wǎng)絡、傳真、手機已成為我們?nèi)粘贤ń涣鞯闹饕ぞ?,但書信傳情達意、說理優(yōu)勢依然是現(xiàn)代通信所無法替代的。不妨讓我們從書信開始,共同感受書信的魅力,感受書信帶來的愛和動力不一樣的家長會使幾十個小家庭融成了一個大家庭,不一樣的家長會讓我看到更多的感動,讓我自身感到獲益無窮。作為幼兒教育工作的一線老師,我們不妨多用心,多創(chuàng)造條件,讓一個個不一樣的家長會托起家園合作的橋梁。
做了十幾年的幼兒教師,和孩子們相處了十幾年,悟到一點道理,那就是不一樣的家庭教育造就不一樣的孩子.
前幾天回老家,見到兩個堂哥家的侄子,很是頑皮鬧心。十歲的晨旭今年已是二年級的學生了,感覺還是不太懂禮貌不知尊老愛幼的道理,讓我很是疑惑他接受的是什么樣的教育?八歲的震震今年剛上一年級,是個聰明機靈的孩子,與晨旭相比,震震是個問題包,總愛問為什么為什么?沒事的時候和二嫂聊天,她說起對震震的教育,那真是讓我有些許的感嘆。特別是在農(nóng)村獨生子女家庭中,如二嫂這樣的教育方式還真是少見!
二哥常年在鎮(zhèn)煤礦工作,很少有時間管教震震,因此,大多時間孩子都是跟隨二嫂身邊。對于獨生兒子,二嫂的管教不能不說是嚴格要求的,自小就從不嬌慣震震。只要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二嫂從來不幫他去做,而是任由震震自己去做,然后再一邊告訴他哪些地方做的不對,哪些地方應該怎樣做才是正確的,如此一來,既能幫孩子糾正做錯的地方,又能幫孩子把他做的不好的事情做好……特別是現(xiàn)在,震震開始去鄰村上一年級后,二嫂更是一開始就放心地讓他中午在學校自己就餐,二嫂的觀點是自小就鍛煉孩子的生活獨立性。而很多的學生家長是不同意二嫂的這種做法的,她們直到孩子上到三年級還是天天中午去給孩子送飯,然后再看著孩子吃完飯才回家,如此一來,孩子一旦有一天離開父母都不知道該去哪兒吃飯才好?其實,沒有一個做母親的不心疼自己的孩子,更別說是現(xiàn)在的獨生子女了,更是視若掌上明珠。但是,就因為是一個孩子,所以,我們就更應該自小就在各方面鍛煉他(她)獨立生活能力和適應能力。
二嫂說,震震剛上學時遇到不會的難題就哭,有一次,震震問二嫂怎么辦啊?二嫂說,你不會去問問你老師嗎?震震的老師家就在二嫂家附近,也許是因為每個孩子內(nèi)心深處都多多少少懼怕老師的原因,震震從來不去老師家玩,倒是二嫂常去老師家了解震震的學習情況。震震一聽二嫂的建議不說話了,過了一會兒,他還是一聲不響地拿著不會的作業(yè)出去了。二嫂也不再問他去哪兒了?后來聽老師說震震去他家問問題去了,而且還問了很多平時不會的題。在這件事上二嫂及時的鼓勵表揚了震震,從此,震震再也不會因為不會的問題而哭了。二嫂說,直到如今,同村的孩子中也只有震震自己敢拿著作業(yè)去老師家問問題。由此看來,二嫂對孩子的這種教育方式還是很好的,既鍛煉了孩子面對老師時的懼怕心理,還讓孩子學到了不會的問題。
現(xiàn)在,震震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在學習上都很少讓二嫂費心。
教了十幾年孩子,和孩子家長打了十幾年的交道,卻很少遇到二嫂這樣明智的家長。特別是在農(nóng)村,更是少之甚少。二嫂的文化并不高,卻能明白怎樣去教育孩子,這很是讓我佩服!真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家長能如二嫂一樣明智的對待孩子。
一位媽媽向我慨嘆:當媽的都像我這么累也夠煩的……我追問了她一個問題:你說怎樣不累呢?
而大多數(shù)的家長呢,對孩子、對教育,缺乏一個持久而深入的理解。猛然意識到,趕緊管一下,看到孩子不如意的地方,就開始憂慮孩子十年后的高考,十五年后的婚姻,以及二十年后的事業(yè)……
而這個憂慮本身,就會毀掉孩子的未來。家長之所以憂慮,是因為一直在間歇性地關(guān)注孩子,孩子有問題,就關(guān)注多一些,沒有明顯的問題,便關(guān)注得少。對孩子的教育,缺乏一個宏觀的掌控,對于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做得夠不夠,自己心里也沒底。因此,對孩子未來的發(fā)展走向,就缺少了一份確信。不確信,就會慌張。
那么,為什么許多媽媽沒有確信與篤定呢?
許多媽媽,結(jié)束了讀書生涯,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達到了一種表面上的“圓滿”,便放棄了自我探索。生活遵循“最安逸原則”,看上去悠然自在,輕松灑脫,生活穩(wěn)定,令人羨慕。
其實,很多人生議題并沒有完成,而是擱置在那里。打個比方,這很像“成長的斷崖”。很多媽媽自認為選擇了一條安逸的路,結(jié)果卻被動地陷入煩惱的泥沼。到頭來,付出的不是更少,而是更多。
我有很多年長我十歲左右的朋友,我們常常在一起聊天,也會說到她們同齡人的狀態(tài)。發(fā)現(xiàn)這個年齡的人,特別容易往兩個方向走,要么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有魅力;要么視野越來越窄,與外在世界非常疏離。一位犀利的女作家甚至用“四十歲死,八十歲埋”來描述這種狀態(tài),讀來讓人倍感凄涼。
當然,選擇最安逸的生活狀態(tài),也不是錯誤。不過,人生的議題并不會因為我們的回避而遠離。派克在他的《少有人走的路》中寫道:“我們對現(xiàn)實的觀念就像是一張地圖,憑借這張地圖,我們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斷妥協(xié)和談判。地圖準確無誤,我們就能確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么地方,怎樣到達那里;地圖漏洞百出,我們就會迷失方向。
有的人過了青春期,就放棄了繪制地圖。大多數(shù)人過了中年,就自認為地圖完美無缺,世界觀沒有任何瑕疵。甚至自以為神圣不可侵犯,對于新的信息和資訊,他們也沒有多少興趣,似已疲憊不堪。只有極少數(shù)幸運者能繼續(xù)努力,他們不停地探索、擴大和更新自己對于世界的認識,直到生命終結(jié)。”
我們的人生地圖,至少要通過三組關(guān)系來定位,分別是與自己的關(guān)系,與他人的關(guān)系,與世界的關(guān)系。如果我們不想再繪制“人生地圖”,那么,也有很多逃避的辦法。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退縮,并保持現(xiàn)狀。
許多人不接納自己,常常會自我否定和自我攻擊,卻放棄了內(nèi)在探索,而選擇忍耐和逃避。面對人際關(guān)系中存在的障礙,不是去化解,而是把人際關(guān)系簡化,有的索性只剩下親人關(guān)系。在家人面前,就算任性為之,也會獲得包容。對世界的看法,則保持不變,不再對世界產(chǎn)生好奇。
許多媽媽埋頭于柴米油鹽的生活,最大限度回避了這三組關(guān)系。派克的另一句話,說得言簡意賅:規(guī)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趨向,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
如果說,大部分情況,我們都可以逃避的話,那么,孩子的到來,則讓媽媽們無處可逃。親人和朋友會包容我們,但孩子只是憑天性和直覺生活,親子關(guān)系不是完全對等的人際關(guān)系。我們的情緒和成熟程度,我們對生命的理解和態(tài)度,我們處理親密關(guān)系的能力,被這個小生命映照得一覽無余。
從某種意義上說,孩子是父母的老師,他來到這個世界上,督促父母把從前忽略的課程補上,不斷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圖。如果我們處理不了與自己、與他人的關(guān)系,怎能處理好與孩子的關(guān)系?如果我們對這個世界不再好奇,怎么能留住孩子的好奇心?
有位媽媽感慨:我現(xiàn)在才理解“孩子是天使”這句話,如果不是養(yǎng)育他遇到困難,我不會去探索,不會深刻反思自己的成長歷程和思維模式。現(xiàn)在,我的生命在走向開闊,這是孩子帶來的改變。
如果我們抗拒成長,就會把成長的任務轉(zhuǎn)嫁到孩子身上。如果我們不能接納自己,對自己不滿意,就格外需要一個令人滿意的孩子。如果我們不能處理好親子關(guān)系,心中就會有一個“理想小孩”的形象,希望孩子主動符合我們的期待。
于是,幾乎和孩子綁定在一起,共進退,同悲喜。孩子被老師夸獎了,這一天就非常愉悅;孩子考試考砸了,心情頓時灰暗下來。如此一來,孩子就會變成人生最大的“創(chuàng)可貼”。一個孩子,很難擔負兩個人的成長任務,這樣的狀態(tài),注定會出問題。
選擇與孩子一起成長,意味著我們要重新審視三組最基本的關(guān)系,要面對人生的問題,尋求答案,完善自我。我們并非過了18歲,便是真正意義上的成人,在某些時刻,我們只是大號的孩子。我們成長中積累了很多暗傷,許多成長任務并沒有完成,與孩子相處,這些問題再次浮出水面,這也是很好的線索。當我們感到困頓、力不從心的時刻,不妨停下來,看看到底是什么阻礙了我們。
當我們不再逃避,勇敢面對問題,也意味著離開心理舒適區(qū),進入不確定的狀態(tài)。世間最美的花朵,都開在最艱辛的枝頭,成長就是一個破繭成蝶的過程。成長意味冒險,也伴隨著苦痛,這也是我們回避成長的最主要的原因。
這個過程,會有煎熬,也會迷茫和焦慮,但只要我們堅持思考,終究會找到解決的途徑。面對困惑的時候,閱讀會打開一扇窗,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慶幸的是,現(xiàn)在通俗心理學著作的質(zhì)量越來越高。我們會發(fā)現(xiàn),每個問題解決之后,我們的人生都變得更通透,更順暢,不會再被同一塊石頭絆倒。而每個困境背后,都隱藏著人生的禮物。
我始終覺得,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只是孩子成才的冰山一角。有時候,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處世態(tài)度和人生感悟。也就是說,父母的整個人生,都會參與到教育中來。
從目前的現(xiàn)狀來看,媽媽承擔的教育責任更重一點。所以,我總是勸媽媽,人到中年,路要越走越寬才好。低到塵埃里,洗手做羹湯,本來是很幸福的事情。但是,僅僅懂得柴米油鹽,會離孩子的精神世界越來越遠。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執(zhí)著地栽培自己。最理想的狀態(tài)——孩子懂的,我們懂;孩子不懂的,我們也懂,至少,我們要與孩子有交集。這個漫長的求索過程,既是為自己,也是為孩子。孩子的起點,是父母的肩膀。如此說來,孩子永遠不會有相同的起跑線。
所以,我敬重那些勤奮好學、不放棄自我成長的父母。
晚年得子的魯迅對海嬰十分疼愛,他在題為《答客誚》的詩中寫道:“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形象生動地表達了自己集慈父嚴師于一身的意愿。他認為,要教好孩子,首先要尊重和理解孩子:“如果不先行理解,一味蠻做,更大礙于孩子發(fā)達?!?/p>
他尊重和信任孩子,注意說服教育,從不訓斥海嬰。他認為:“長者須是指導者、協(xié)商者,卻不該是命令者。”即使在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上,他也是十分留心的。
比如,海嬰每晚臨睡時,必對爸爸媽媽說:“明朝會。”一天,魯迅正病得沉重,回答聲音很小,海嬰沒有聽到,就大聲連連地叫喊起來。許廣平驚動得跑下樓來訓斥海嬰,但他為了不使海嬰失望,掙扎著把頭抬起來,大聲地回答:“明朝會,明朝會?!闭f完又咳了起來。
還有一次,魯迅請朋友吃飯,從菜館叫來的菜中,有一碗魚做的丸子,其中有的新鮮,有的變了味。海嬰一吃就說不新鮮,許廣平不信,別的人也不信,因為他們吃的恰好都是新鮮的,以為是小孩子亂講罷了。許廣平又給海嬰揀了一個,海嬰一吃又嚷開了。當時,大家都不在意,他把海嬰咬過的那只魚圓嘗了嘗,果然不怎么新鮮,感慨地說:“得尊重孩子說的話?!?/p>
魯迅善于觀察和引導孩子,使海嬰的興趣愛好得到良好的發(fā)展。他帶海嬰到郊外去玩,讓大自然陶冶孩子的心靈;到玩具店留心選玩具,讓孩子在玩樂中培養(yǎng)興趣。當發(fā)現(xiàn)海嬰從小對理工知識有興趣,他就給海嬰買了木工工具的玩具。小海嬰敲敲打打,很認真,像小工程師在蓋房子。
魯迅認為,好的父母,不但要顧及孩子的現(xiàn)在,還要想到孩子的將來。他真心實意希望海嬰能夠成為一個能干實事、對社會切實有用的人。他在《死》一文中,立下遺囑,特地關(guān)照:“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shù)家。”魯迅的這一遺訓,有著特別的現(xiàn)實意義。
家園共育《為什么說讀書的人和不讀書的人,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專門為給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創(chuàng)建的網(wǎng)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為什么幼兒園不放暑假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guān)推薦
最新更新